音乐教师教学教育心得体会

2024-08-02

音乐教师教学教育心得体会(20篇)

1.音乐教师教学教育心得体会 篇一

教师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

在音乐学科领域中,“唱、弹、跳”是所有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三大基本功。“唱”即歌唱能力和自弹自唱能力。“唱”在音乐教学中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激励性。歌唱教学是训练学生的音乐感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能给学生带来最直接的美的感受。“弹”即键盘弹奏能力和即兴伴奏能力。只有教师具备娴熟的、能为各种风格的歌曲伴奏的即兴能力,才能组织好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我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只要是教师边弹边唱示范过的歌曲,学生都会学得特别快。

歌唱教学也是音乐教师应有的、起码的教学基本功,在音乐教学中具有示范性和激励性。“跳”即舞蹈表演能力。《新课标》强调师生的互动性,使整个课堂处于一种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音乐教师的舞蹈表演能力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抓住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模仿的特点,从而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引导学生体会音乐、表演音乐,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并让学生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乃至意志上受到熏陶、感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地。

因材施教,加强以学生为主体的音乐体验是提高课堂

教学高效性的关键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创设音乐审美情境,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因为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能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能获得审美情感体验,陶冶性情。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

但并不是所有的音乐作品都适合用情境化的手法来表现。因为音乐具有不确定的特性,不同的学生对相同音乐作品的理解差异很大,如果教师一味采用情境化的教学手法,会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也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但大多做得比较浅,最后还是“言归正传”,把学生自由驰骋的思维拉回来,按照教师预设的思路一步一步走下去。

在这几年的教学课改中,课改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音乐教育的主题是创造。以创造性为主线的模式教学才能体现现代音乐教育的特色。具有创造性主题的多种音乐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为此,我在教学中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突出一个“学”字,落实一个“教”字,努力追求教学和谐的氛围,教学相长的境界。

新课程教学观倡导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就要有团结学生、依靠学生、尊重学生的艺术,既要善于听从学生的意见,又要善于进行科学分析,听取意见中的精华,丢弃其中不合理的东西。只要是正确的意见,就要积极采纳。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2.音乐教师教学教育心得体会 篇二

一、学前教育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1. 学生的合作意识匮乏。

通常情况下, 一个幼儿园小班的工作依靠一名教师是很难实现的, 特别是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 必须要两名教师进行合作才能将教学任务完成, 而这却是当前该专业学生不具备的。

2. 音乐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与知识的传授脱节。

也就是将各个方面均作为了独立的个体, 未进行整合, 使得该专业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很难提升。

3. 音乐理论与实践脱节。

也就是重理论轻实践, 使得实际工作与教学差异性较大, 该专业的学生不能深入研究职业技能, 导致音乐训练时效性不强。

4. 技能技巧课与理论课分离。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之间缺乏配合, 使得诸多问题未得到解决, 这就使得幼儿园教师也缺乏相应的能力。

5. 教、学、做分离。

也就是将单科技能训练、单一知识传授作为重点, 而忽视了学科和知识的整合, 使得“教”成为了教育教学的中心, 而忽视了做与学, 这样就抑制了学前专业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和自主性的发挥。

二、幼儿园教师培养的策略

1. 设定音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不明确是导致当下幼儿园教师差异性显著的主要原因, 进而导致教学无法满足当下的学前教育需求。因此, 必须制定新型的教学模式, 注重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在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下结合自身的实际更好地发展。

2. 因材施教。

基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个人能力和素质上的差异性, 在理解音乐的过程中产生的理解和认知也不同, 这样就使得统一的教学模式不能够推进学生更好的成长, 故而在教育阶段, 必须针对学生的水平进行因材施教, 体现出教学的针对性, 以培养实用型幼儿园教师为终极目标, 同时也体现出教学内容的质化和量化, 提升幼儿园音乐教学的适用性。

3. 结合唱、弹、跳三种教学目标。

以上三种教学内容是音乐教学的几个重要技巧, 整合以上内容,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技能, 进而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4. 整合处理教学内容。

也就是结合实际需求和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合理教学内容的选择,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各自的长处充分地发挥, 同时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具体就是将技能授课与理论教学并重, 在教学模式上可以是一对一或者是一对多, 同时设置可以变动的课程, 使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机会增加, 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实用。另外, 统一音乐教材, 整合幼儿园人才需要与教学内容, 将更多的幼儿舞蹈、儿歌等音乐素材编写入教材。

3.关于中学音乐教育教学的体会 篇三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育教学;审美育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059-01

随着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的开展实施,当前的教育更加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多方面全面发展,音乐学科作为中学课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音乐对培养学生审美意识、道德修养、创新能力等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通过音乐的系统学习,掌握音乐技能的同时,可以让学生记忆力增强、反应灵敏、想象力更加丰富;使学生在精神上得到美的滋润的同时,也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进一步体会到音乐艺术美的存在和音乐学习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音乐教育,优化音乐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德育、智育等全面发展。

一、想方设法培养学生音乐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不管是学习哪一门学科,兴趣都是最重要的,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生创造力的源泉,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学中必须努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逐步培养对音乐的感情。当然,中学生的兴趣爱好非常广泛,就音乐兴趣培养来说,教师要通过正确的音乐教育逐步建立起高雅、健康的兴趣和爱好,这其中必然包含着表现技能和欣赏能力的逐步提高和发展。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只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才能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音乐上来,从而使他们产生自己的想法,才能在音乐学生中有所创新。课堂上学生否集中注意力,专心听教师讲授,能否乐意地去接受新的知识,并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关键在于是否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阶段的学生表演欲比较强,根据这一点可以经常组织一些文艺小会演、音乐知识小竞赛等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学生普遍喜欢通俗歌曲,在教唱欣赏教材歌曲时可以加入一些优秀的通俗歌曲,如中学生喜欢的《奔跑》,《朋友》等。从而增加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

二、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一门模仿性较强的学科。新课程强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服务功能,做好学生沟通学生和音乐的桥梁。教师要扮演好导演、演员和观众这三个角色,充分发挥音乐教师的示范、引导和研究指导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把握讲解音乐知识技能和音乐表演的“度”,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当同学们兴趣和情绪不高、缺乏积极性时,教师就应该扮演好演员和导演的角色,通过富有情感而又恰如其分的示范表演,为同学们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和教学环境;当同学们兴致勃勃,学习欲望强烈时,应该结合音乐作品教学的需要,及时介绍一些相关的音乐文化与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以加强音乐基本技能的学习,满足同学们高涨的求知欲望和审美需求。

三、强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教学的方向,音乐教育是一门极其讲究创新性教育的学科,音乐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艺术类学科,音乐教学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唱几首歌、弹几支曲子,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创造美。 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把握音乐形象的基础上,大胆发挥自己的个性,大胆展开想象,进行音乐创作,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比如,组织学生参加本校或者当地举办的艺活动,要求学生自定节目,自行组织,自编自演,让学生表现自我。学生多参加艺术实践活动,不仅增长知识才干,而且提高心理素质,磨炼学生意志,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尤其是像我校的农村学生来说,他们可能得到锻炼和自我展现的机会要远远少于城市的学生,在自信心和表现力上相对要弱一些。那么作为音乐教师就要更加注意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多提供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展示自己,锻炼自己。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四、挖掘美育素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音乐的美育功能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教师要对蕴含在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加以概括和提炼,通过营造审美氛围,对学生进行美感训练,扩大学生的审美领域,使学生增加对美的认识和分辨,加深对美的理解。中学音乐教育是学生音乐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并非要培养艺术专业的人才,一个学生想要有音乐修养,要获得专业的音乐技能,脑子里必须装有大量的音乐旋律,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训练。故从一定意义上说,音乐课的每一环节,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都必须贯穿对美感的训练。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认知能力。让学生充分理解感受课业练习中多种美的类别和特征,引导他们将各自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贯穿到练习之中进行应用,获得艺术表现的愉悦和快感。同时,教育要善于营造课堂艺术氛围,让学生在一定的环境中熏陶,如:让学生各自带一些自己家里的CD、VCD等自认为好听的音响资料,在上课前几分钟甚至后几分钟,播放给大家听。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对其他音乐的评价能力。同时,在音乐教室开辟音乐教学园地、张贴著名音乐家的挂像,等等。久而久之,形成一个积极的良性循环,对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以育人为宗旨,以美育为目标,以审美为核心,充分发挥音乐的素质教育功能,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素质,优化音乐教学,把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中,通过音乐感受、表现、创造及音乐相关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发展学生的创造与想象,从而达到音乐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赵 涛.新课改农村中学音乐教学探索[J]教育界,2014(02).

[2] 闫 娜.中学音乐教学浅谈[J].当代人,2009(07).

4.音乐教师教学心得(大全) 篇四

新年新气象,全体教师正以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学期。今天我们全体音乐教师齐聚克拉玛依市第七小学参加由克拉玛依市教育局教研所开展的开学前的培训,主讲是我们的艺术教研员周浩教师。周老师结合教学实际及自身十几年的工作变化与我们共同分享:教师成长与价值观;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平和的语言、严谨的态度、对工作的热爱、积极的心态……点点滴滴都影响着我们。

我们反思着……我们展望着……以下是中学组音乐教师培训心得的摘录:

1、作为音乐教师,我和学生们平等的分享着“音乐”这个可贵的精神食粮。作为音乐教师,我应该用音乐去尝试丰富学生的内心。

——于娅

2、从工作到现在,我对音乐课程标准的设置经历了从初识、学习、理解、实践、再理解、再实践的过程。真正体会了课标的重要意义,并指导着我教学。—— 姜莉莉

3、今天的培训让我对平日的工作进行了反思,深刻的认识到“音乐是启迪心灵的钥匙”,作为音乐教师更应该多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多元化音乐的感受和感知。—— 马晶

4、教师需要让学生经历实践过程,满足表演的欲望。师生能像朋友一样相互交流、沟通,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宋洁

5、新课标的提出给了音乐教师创新空间余地,并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及时研究音乐教育新成果,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文学、艺术修养,使自己尽快成为一名“全能教师”。——马黎

6、通过这五年的音乐教学,使我不仅专业技能上有提高更重要的是教学态度和理念的变化。教学中需要我们个人内在情感真实体现,我们对人生的积淀、感悟,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音乐气质。——王秋实

7、在音乐课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和感知还需要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和打动。——黄笑

8、以情动人,抓住乐曲的中心,从学生中出发,面向全体,重视音乐实践,上好每一堂音乐课。——宋倩

9、在充分理解课程标准意义后,应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以便在音乐课题实施中能尽最大能量进行教书育人。——杨军

10、自己要做一名合格的、负责的、有爱心的,不断进步的音乐教师。

——刘凡

11、工作这几年,我总结出这样一句勉励自己的话“做事要用心,观察要细心,对学生要耐心,课后要静心”,相信只要自己坚持这样做,不断的更新知识不断的成长我会是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刘娟

小学组

克拉玛依区小学教师:

通过此次培训,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打浪音乐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一直以来,音乐课几乎是处于所谓“副课”的位置上,所以,有必要重新认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在学校教育里,音乐教育所起的作用是其他科目不可替代的,因为音乐教育是“美感教育”和“情感教育”,的融合,是善于表现和激发情感的艺术,因此十分重要。

随着教育力度的加强,对教师的个人素质也相应的有所要求和提升。课标是教师教学的根本,每学期都在学习课标,但是每次学习都如沐春风,让人以新的感觉来理解课标,课标是对课程的解读和感知,只有对课标理解透彻,才能如鱼得水般运用自如,音乐教学提倡将体验、感悟、表现、创造融为一体,如何更好的把握和运用课标这一强有力的后盾,让我们真正做到“学中教,教中学”,让学生从中能感受到音乐教学所带来的愉悦。

学习之路是漫长的,但只有坚持不断地去学习,探究,才能提升自己的个人素养。

独山子区小学教师:

本次培训时间虽然只有短短一天时间,但经过周老师详细的讲解我们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为今后在教学中开拓新的思路及创新方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深深认识到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身担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通过课标的学习,我们独山子区感受颇深,下面我把老师们的感受做下总结。

一、提高教师业务技能,加强自我音乐素养修养,不断完善自我,努力学习。在当今与时俱进的时代,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二、在教学中努力开拓自己特色的教学领域,努力钻研业务教学,开拓新的思路及创新教学方法。

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有兴趣地参与音乐实践,尊重面向全体学生。

四、音乐教育实现“育人”为目的,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教学中应尽可能提供风格多样音乐体验。开阔学生音乐视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许千老师就艺术督导后反思自己在今后教学中既要注重“双基”又要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体验感受音乐要素(节奏、旋律、音色、和声、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有兴趣地体验感受音乐、促进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乐观、积极态度。

白碱滩区小学教师:

开学伊始我们参加了教研所音乐教研员周浩老师组织的青年教师培训,感受很深,收获颇多。我们白碱滩区音乐教师从周老师激情洋溢、富有内涵的讲座中感受到成长是每位音乐教师的必经之路,“每天进步一点点”这个理念让我们意识到,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应该有追求完美、追逐成长和进步的信念,我们要在教学之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使自己的音乐教学更饱满、更富有意境和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

周老师告诉我们“音乐教师可以做一棵参天大树,也可以做一颗幸福小草。”关键在于作为音乐教师对自己的要求有多高,对音乐教育事业的追求有多执着。而我们认为,小草虽然幸福,但缺少一些成就感,而参天大树的成长过程要费一番功夫,最终却能站在不同的高度俯瞰世界,“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学生的成功需要我们呕心沥血的付出,但他们成功的一瞬间也是我们最幸福最有成就的时刻。

5.音乐教师教学教育心得体会 篇五

4月22日——24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方德师院附中召开的主题为“方德市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年会”,通过参加本次年会,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现就这几天的学习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1、集体备课要落到实处。

集体备课已提了很长时间,但集体备课到底备什么?怎样备?它的意义到底有多大?一直是我们广大从教人员的困惑,通过这次学习,终于让我们找到了答案。要想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就要向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明确要求,也就是要备什么?像单元备课,暂定为九大块(教材分析、教材解读、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建议、课时安排、问题研讨)在教材解读中部分与会教师对新旧教材的对比提出了异议,我认为应进行对比,但要明确,对比并不是只看新教材删减了哪些内容,而应想为什么要删减这些内容,同时要明确我们与旧教材进行对比,是为了寻求旧教材中那些好的教学方法,好的教学策略,并不仅仅是让我们明白原来有几个例题,现在有几个例题。也就是说要弄清我们与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对比的真正用意。教学重难点必不可少,但并非只是罗列几个重难点放在那里,应增加一个关键的内容:对重难点的处理。当然学情分析也很重要,我们在讲授新知识前,一定要弄明白:学生对这个知识他已经知道了多少?从而正确确定教学的起点,同时要弄清楚他学这个知识是为以后学习什么服务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把握教学中的“度”,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2、集体备课要想收到实效,首先主备人,参与教师须从内心去重视集体备课。

以前,大多教师之所以对集体备课的成效提出质疑,是因为我们从内心根本就没有去重视它。从网上拉下一篇教案,甚至拿着这篇连看都没看一眼的教案就去研讨,致使去了之后无话可说的大有人在。试想,这样的集体备课怎么会有成效,怎会不引起广大教师的质疑。在这次年会上,主备人对所备教材进行了精心的研究,参加研讨的教师态度认真,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观点、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而来。他们每个人可谓是有备而来,致使每次研讨都是在热烈的讨论中一次次被迫调停,一次次的研讨都让我们感到意犹未尽,主备人,参与教师对研讨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可想而知。在此,我想问一下参加这次年会的广大教师:如果这是你们学校举行的一次集体备课现场,您还会对集体备课的成效提出质疑吗?我想答案不用我说。因此,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明确每一单元、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更应在我们的头脑中对数学的教学内容和各知识点有一个明确的框架结构,做好学情分析,认真的解读课程标准,这样才能在教学内容上做到承上启下,知识点上做到前后贯通,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我想,如果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参加研讨前能够做好充分的准备,集体备课一定会让我们受益,定会成为我们喜爱的一项教研活动。

3、要发挥个性,上好具有自身特色的课。在这次年会上,六位教师上的不同阶段的课,都充分展示了独具特色的一面。对这种做法,我十分的赞同。但是,发表的是个人见解,好的、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建议我们可以采纳,但并非是集体备课中大家提出的建议我上课时都要体现,那样,我们的课堂岂不是千篇一律,毕竟我们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因此,我认为,我们在采纳别人好的建议的同时,更要体现自身的教学特色。我想,这并不违背集体备课的初衷。

4、认识好几位优秀的方德市音乐教师,让我感受最多的是:感动和佩服。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浓浓的深情,才会执着的爱自己的工作,爱自己的学生,才会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写出最真诚、最美好的教育诗章。我想,这几位老师几乎都做到了。会上,来自全市三个学段的六位老师分别为大家执教了六节精彩纷呈而又风格迥异的观摩课,与会的老师们各抒己见,同时提出了课改过程中的一些困惑,杨洁老师随机进行精彩的总结和点评,会场不断出现热烈的掌声和会心的笑声。本次会议,是我市中小学音乐教学届一次精彩、充实、热烈、隆重的盛会,必将为推动方德市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5、上好一节音乐课首先要有新的理念,新的想法。这是杨洁老师提出的一点。自从学习回来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算是新理念,新想法,就是打破教学常规?还是花样的变化?具体的新理念、新想法我试着改变去做。我相信,通过不断努力的学习和探究会找到适合自己新想法。

6.教师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六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但是真正做到即教书又育人的教师大概并不多吧!我们的教育理论、教育法提倡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等等。但这些却未曾真正的融入过教育活动中。

“育人”的前提是培养学生的德育。德育最重要的是思想品德教育。各科教学是思想品德教育最基本,最常用的途径。因此,德育必须渗透每一个学科。可“育人”实际上多数时候都是班主任是主角,而其他的老师在德育方面大多都担任配角。我们的教育却往往忽视品德教育。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的广大人民教育者们不称职,更不是说我们的老师不会教书。事实上我们的大多数老师都是好老师。这主要原因是当今的教育制度把我们的教师逼得太紧。不仅使教师工作辛苦,更使学生感到学习任务繁重。这也是社会竞争所带来的结果。

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学生的知识是有了。但我们的有些教材或课程似乎与现实脱节了,又的甚至很严重。其次,现在的封闭式教育也太过于严苛。我认为封闭式的教育是是把学生与社会进行分离。清朝闭关自守致使我国落后于其他国家。教育同样如此,学生最终会走入社会。学生只有在社会环境中才有利于打开思维,锻炼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并且让学生充分认识社会、认识世界。封闭式使学生被束缚在校园这个特定而狭小的空间里。教育具有社会功能。同样人的个性的本质属性也是社会性,要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只有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中才能得到实现和保证。因此,也使许多人形成了一个“定势”,那就是学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分数。就拿高中来说吧,只要考试结束就立即在班上和学校排名次,甚至与全市或全省的考生进行分数排名。最终搞成了分数才是最重要的事儿。这也是现代教育现存的问题之一 ——片面追求分数。从而有导致了一个问题,就是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些问题使学生不是因为学习而学习,而是因为成绩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努力,成绩差的学生失去自信心。使学生成了学习的被动者。也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偏离轨道。整个中国教育界形成了一个风气——知识“万能论”。“重知识轻能力”抹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整天在书本之中徘徊,而没有多少时间感知世界之灵、体验生活之美等。从而使学生麻木,没有创造力,缺乏思维“变势”而形成了思维“变势”。“重知识轻能力”也是现代教育的问题之一。教育学中提倡能力重于知识,发展学生各项技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等。但往往不能实现。

从课程发展观看当代中国以“课程是知识”为主,这容易导致“重物轻人”。从教育发展前景来看,“课程是经验”更适合我国教育。历史是向前发展的进程,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但文明似乎在逆向发展。纵观古今中外,文学的最高境界应该追溯到中国古代了。从“四书”、“五经”到《孙子兵法》,从孔子的儒家文化到孟子的“仁义之道”,从“丝绸之路”再到李白、杜甫、苏轼的诗词歌赋。皆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甚至影响了全世界。而今天已经没有几个人能够超越这千百年前的古人了,也没有多少诗人作家可以造就出古诗词的诗情画意了。都说智慧都装在中国人的脑子里,但看一看在诺贝尔奖项上的中国人是屈指可数。我们的祖先却在那时抒写出了许许多多辉煌的篇章。但世界名人也大多数都是外国人。中华民族五千年华夏文明史,创造过多少奇迹,可到我们这里就再也没有超越了,并且祖先为我们留下的东西,我们都不能完全地保留住。这些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想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我们缺乏创新意识吧。而教育又直接影响着这些。“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知识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有可以超过知识的东西——灵魂。教育传授知识,不过我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在于对人的灵魂的塑造。而这关键在基础教育。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个性,发展情感、态度、何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因此知识不是灵魂的真正“塑造者”,灵魂的真正塑造者应该是心理学中的“个性”。因此,教育者在传授知识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塑造学生的性格。

如果分数是学习的动力,那么一定会使学生泯灭掉一些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假如一个有责任感、有理想、有抱负、有价值取向的学习者,难道他不会主动的学习吗? 但终究教育的改革是一条长远的路程,只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7.音乐教师教学教育心得体会 篇七

中华传统的音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教育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通过学习,学生领略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了解华夏优秀文化之伟大和丰富,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民族情感在心中生根。它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内容,是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音乐教育的目的所在。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呢?下面我谈谈体会。

一、让学生在民歌学习中感受民歌韵味

中国土地辽阔,民族众多,民间民俗多样,形成了品种繁多的民歌。民歌是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音乐文化,它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抒发了他们的感情,表达了他们的意志和愿望,更具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色彩,更贴近广大劳动人民,并为他们所接受和喜爱。现在我们使用的花城版的小学音乐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就安排有“多彩的乡音”主题,向学生介绍中国各地的民歌,为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提供平台。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和效率,学唱前可以让学生了解这首歌的社会背景、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及相关的一些有趣的故事。也可以利用学生追星的心理,在网上找一些当今明星翻唱的民歌让学生跟唱,再回到课本的民歌,这样学生会觉得民歌不是老古董,也可以唱出“潮味”。如唱《浏阳河》时,我就让学生听了沙宝亮在“我是歌手”里唱的、李谷一唱的和课本配套光盘里唱的三个版本,让学生体会“一曲千家唱,巧妙各不同”,更体会民歌的独特魅力。

通过《茉莉花》、《凤阳花鼓》、《黄河船夫曲》、《草原就是我的家》、《浏阳河》、《沂蒙山小调》等民歌,学生领略了内蒙古民歌的豪放、昂扬,陕北民歌的高亢、奔放,云南民歌的明丽、清新,新疆民歌的活泼、欢快等,也知道了由于所生活的地域不同和民俗不同,民歌风格也不同,在平原地区多为柔美动听的小调,在山区则是高亢嘹亮的山歌,从而领略了民歌的魅力,提高了鉴赏、审美能力。

二、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中触摸民乐脉搏

中国民族音乐又称民乐,是指中国传统音乐及以其为基础发展出来的种种音乐。其乐种包括各种中国民族乐器的独奏曲与协奏曲、传统中国的各种器乐合奏、近代发展出来的民族管弦乐大合奏曲及小合奏曲、交响乐团演奏的中国民族风格乐曲及中国民族声乐等。现行小学音乐教材里也安排了不少民族乐器的知识及用这些乐器演奏的乐曲,为学生了解中华传统音乐文化提供了新的途径。如唢呐、琵琶、笛子、笙、胡琴等乐器,《金蛇狂舞》、《江河水》、《百鸟朝凤》、《北京喜讯到边寨》等乐曲都成为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好帮手。

如在教学《百鸟朝凤》时,我让学生先听唢呐的音色。当唢呐的声音一出来,学生就说:“哦,死人笛。”(原来我们这里平时有人办丧事时都请“嘀嗒佬”,主奏乐器就是唢呐。)我再让学生了解唢呐。唢呐也称喇叭,广东地区亦将之称为“八音”。唢呐从波斯传到中国已经有700多年了,在中国各地广泛流传,它发音高亢、嘹亮。经过历代的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民族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民间多用于婚丧喜事的吹打乐队中,也用作民间歌舞和戏曲的伴奏乐器。认识了唢呐,接着就是聆听由唢呐演奏的《百鸟朝凤》。在听之前先简述百鸟朝凤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这首乐曲。在学生闭着眼听了这首乐曲后,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有的说“看见了”万千鸟儿朝拜凤凰的画面;有的说“看到”有的鸟在聊天、在谈恋爱;有的说“看到了”仪态万千的凤凰……可见一支小小的唢呐表达了万千雀鸟的万千姿态,真了不起。

又如在教学三年级的《瑶族舞曲》,一开始,我让学生看课本插图,了解瑶族、瑶族长鼓舞,之后介绍这首乐曲的意境:乐曲一开始描述了夜幕降临,人们穿着盛装,打着长鼓,聚集在月光下,引子后一位窈窕淑女翩翩起舞,婀娜多姿,随着快乐的主旋律姑娘们纷纷敲起了长鼓,加入舞蹈行列,情绪逐渐高涨,人们活跃起来。结尾部分的音乐越来越欢快,人们纷纷加入舞蹈的行列,沉浸在一片狂欢之中,欢笑着、旋转着、歌唱着,气氛越来越热烈,感情越来越奔放。学生在我的解说中听着《瑶族舞曲》,仿佛置身于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中。而在这聆听过程中学生触摸到了民乐的脉搏,领略了民乐的魅力。

三、让学生在节奏学习中体会古诗词神韵

在学习节奏时,除了用日常用语外,用诵读古诗词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美妙诗句,它们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节奏的辅助物。因为学生或多或少在一些影视作品中都看过古人摇头晃脑地诵读,让他们也来个古诗词诵读他们会感觉很新鲜,学起来更有兴趣。如学习××、××××××、××××等节奏型时,可以让学生回忆学习过的古诗词,学生读,老师帮他们记在黑板上,也可以老师读,学生帮记。看着自己读的诗句被老师用长长短短的线写在黑板上,他们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原来这个就是节奏,原来我们也懂节奏,从而自豪感顿生,对学好节奏充满信心。这时候再让他们模仿古人的神态按写好的节奏诵读,他们会觉得自己穿越到了古代。如唐代孟浩然的《春晓》的古代诵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读完古代读现代的现代说唱型朗读,这时,再要求学生按节奏拍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花落知多少,知多少。经过这样同是一首古诗,用不同的节奏朗读,效果马上就出来了。这样学生既掌握了节奏,又知道了节奏的作用,还体验了古人的诵读方法,一举多得。

此外,在课外的实践活动中也可以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课外,让学生广泛收集全国各地的地方剧目,学唱本地有代表性的剧目选段,了解它们的历史、特点等。在各班级排练节目时着重排一些有点“古味”的节目。这几年,学生在我的指导下编排了小品《司马光砸缸》、《诚信果》、《西门豹》、粤剧《沙家浜》之“智斗”、粤曲《春日郊游》、《双飞燕》等。总之,中华传统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我们时时处处都可以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和振兴中华传统文化。

8.音乐教师教学教育心得体会 篇八

赏识教育是世界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之一。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其不断追求成功。它是一种思维视角,即用赏识的眼光看世界。它是一种凡是往好的方面想的积极的思维方式,同时又是一种欣赏的心态。

二、赏识教育的特点及意义

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优点和长处,能够认识每一个人身上的“闪光点”,而且在正确教育的引导下使“闪光点”得以释放和发挥。它能够让孩子在“我能行”的心态中觉醒,并在一种充满自信的状态下更好地成长。

三、如何在音乐课堂中运用赏识教育

1.实施班级问卷调查,掌握学生个体差异,挖掘学生“闪光点”。通过赏识教育来挖掘学生的潜能,可使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我在课堂教学探索中总结到的最直接的方法。

2.在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学生最真诚、直接的赞赏。古人云:“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给予学生赞赏,其实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教学评价和激励手段。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赞赏不仅搭建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尊心,从而使学生自信、自强。一位哲人曾说过:“只有真实的赞美才能够最打动人心。”然而,我们经常会在课堂提问的时候空泛地给孩子们送上一句:“你真棒!”“good,你请坐!”“回答得真精彩!”“你真聪明!”等等类似的赞扬。甚至有的学生回答的问题处在对与错的临界,概念十分模糊,让人感觉不到到底好在哪里,精彩在何处。这种不切合实际的表扬与赞赏,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甚至会觉得听到的赞美是虚假的。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经过反思与整理,我调整了课堂教学中的对学生进行赞美的尺度和方法。

3.课堂教学中时刻保持向学生学习的态度,这也是一种间接的赞赏。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有益无害。尤其是老师,这个作为传授知识的引导者,如果能够放下架子向自己的学生谦虚地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力度最大的赞赏了。因为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是高处不胜寒的位置,怎么可能会放下身价让学生当自己的老师呢?这也许是学生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9.教师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九

提到要与大家分享关于教育高质量发展,我的内心很忐忑的,因为这个概念太大太深,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就从让教育这件事变成他原本该有的样子和大家分享我的认识。

与教育有关的内容,我总是会想起小学时候的班主任,因为他对我的影响非常大,甚至大过了我的父亲。

我总是忘不了我小学时候的班主任,忘不了他在课堂上神采奕奕讲课的情景,忘不了一帮学生围着看他改作业的样子,忘不了音乐课上教我们学唱的歌曲,忘不了自然课上带领同学们做手工,忘不了体育课上带着我们打篮球、和我们一起游戏,忘不了他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带领我们在操场踢足球,忘不了他带着班上的同学们,扛着中队旗深入田间地头帮农民伯伯割小麦……太多的忘不了。正是这些忘不了,让我们那个坐落于国家级贫困县绝对贫困村里的一所极其落后的乡村小学里一个很普通的班集,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考上了大学,培养出了我们村的第一个博士生。

如今,我也当老师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总是会不断地想起我小学时的班主任,不断地想起小时候让我感到很困惑,长大后又觉得很迷茫的的问题。

有一次,我无意中听到有老师反对学校里的某项工作,而这项工作涉及到同学们特别喜欢的一项课外活动,我当时很担心老师们把我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给取消了,我想提出反对的意见,但是迫于老师们的威严,一直不敢说。从那时起,我的心里有了一个困惑:老师们为什么对同学们特别喜欢的活动持反对意见?

当我走上讲台,成为了孩子们心目当中的老师,面对同样的问题,小时候的困惑又变成了成年后的迷茫。、

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面对来自工作的、生活的各种压力,老师们每天都很疲惫。我开始慢慢地理解了老师们当年的消极态度。我似乎也在慢慢地变成当初自己不太理解的那一类老师,但是内心深处又不希望自己变成那样,所以,我迷茫了。

面对小时候的困惑和长大后的迷茫,我该怎么办呢?

10.教师教育教学经验心得体会 篇十

一、一视同仁,因材施教。

作为教师应该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信任我们,因为我们是教师、导师和人性的榜样,我们必须严格地、坚持地关心学生。毫不妥协地反对我们教育工作中那种对学生漠不关心、冷酷无情的现象,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他告诫教育者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后进生”。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样说恐怕没有哪一位教师是不肯赞同的。但我们应该对“后进生”多一点“偏爱”,决不能轻易“赐与”他们“差生”、“傻瓜”等称呼,随意判刑为“无药可救”、“没出息”,或者姑息、纵容、放任自流。历史上,当初的“后进生”后来成就非凡者大有人在:如德国大诗人海涅,大科学家牛顿,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所以我们应该将浓浓的师爱洒向学生,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应该以慈母般的关爱去点燃他们心灵的火花,让学生感到老师是真诚的,因而信任老师。那年我刚接四(2)班时,班里有个学生厌学、怕学,经常迟到,期末检测成绩语、数双科从未达到十五分;连平时让背一首古诗都背不出来,对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取笑,他毫不在乎,若无其事。有一年放国庆假,他在家里受村上一些小青年的引诱参与赌博,收假后上课无精打采。我了解实情后没有讽刺他、歧视他、轰走他,而是像慈母对待有病的孩子一样亲近他,和风细雨地开导他,亲自到他家和他父母讲清情况,和他促膝谈心,不厌其烦地给他讲道理,指出赌博的危害性。要求他认真改正,鼓励他努力学习。经过师生几天开诚布公的交谈,这位学生醒悟过来了,改掉了许多不良习惯,大胆问同学问题,主动背诵、默写古诗。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成为一名爱学习,爱上课大胆发言,团结同学、尊敬老师的学生,期末检测语文69分,数学61分,是一名全校公认的进步生。

二、真诚的爱。

人人都有自觉能动性,有自尊心和虚荣感,只有他的人格受到尊重与信赖,他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尊重学生的人个是教育的前提,尊重学生并不意味着放松对学生的要求,相反,不断严格要求学生,包含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高度信赖,真正体现了对学生的高度尊重,因此,要寓严格要求于尊重之中,尊重学生与对学生的严格这两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辅相成的。每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尊重和关爱。教师只有把对学生的爱建立在朋友的基础上,师爱才会汇成一片亮丽的风景。老师只有真正平等地把学生当作朋友,学生才可能无拘无束地敞开自己的心扉,接受老师的教育,否则就有可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不仅扮演教师的角色,更应成为学生信赖的朋友。教师要使自己处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自觉意识到并且使学生也意识到双方在人格权利上享有同等的“待遇”。所以必须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但是这就得付出巨大劳动,花费许多精力,有些人认为,要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只要带领学生去参观旅游,跟他们一起分享欢乐就行了。这些看法都是片面的、错误的。建立师生的友谊,这是要用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思考,我们的明智,我们的信念和我们的情操去鼓舞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为了能做到这一点,可以从平时的授课形式上去改变,课堂上把学生当作学习主人,学生有权力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们要耐心倾听学生发表意见,不要轻率对学生的观点横加批评。鼓励学生讲真心话,多交流。我们绝不能搞一言堂。课堂上用平等的语气和学生对话,倾注自己对学生的理解、信任和尊重,使学生充分相信和理解老师,从而实现了学生感到真爱存在的目的。

三、以情育情、以爱换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最高原则,也是一个基本原则。我接四(2)班时,这个班组织纪律个学习成绩很差,以前没有争得过一次“流动红旗”,学生之间互不关心,经常分帮结派,闹矛盾。我为之曾自认倒霉接到这样的班,但转念一想,教育学生是我们的天职,我们有责任把学生教育好,教不好学生是我们教学上的失败。于是我静下心来思考怎样才能整顿这个班的班风、学风,平时我主动接进学生,课余时间走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一起谈学习、谈生活、做游戏、猜谜语、看漫画。经过一段时间接触后,学生对我有所信任了。他们有心理话跟我说,有想法和我谈,话一些漫画来送给我。我平时更注意留心观察学生的思想变化,与他们推心置腹,交知心朋友,热心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纯真可爱的学生把教师与他们交流时表现出来的真挚感情,看得明明白白,记得清清楚楚。渐渐地班上多了几分爱与关怀,这为我开展班主任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一次我由于患重感冒,晚上难以入睡,全身发软,后来发痧,上课时说话声音嘶哑了,细心的孩子发现了,大家都很着急,下课后他们争着拿椅子来让我坐下给我捶背。下午,当我走进教室时,发现讲台上放着一盒金嗓子,盒底下压着一张纸条——“老师,您辛苦了,我们大家祝您身体早日康复!”当时我的眼泪禁不住流了出来,但这是欣慰的泪水。我的情换来了学生的情,我的爱赢得了学生的爱,作为一名教师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欣慰的呢?

11.音乐教师教学教育心得体会 篇十一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师;素质教育;培养与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71

注:本文系2011年度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小学音乐教师综合素质培养研究》成果论文,课题编号为:11090037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先行,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当前,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提高教师的素质,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素质。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全民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音乐具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功能的综合性。提高初中音乐教师的综合艺术素质,有助于他们更好的搞好其教学工作,全面通过学生的素质,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进程。

在初中阶段,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初中音乐教师在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加强人文教育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提高其素质,才能培养出现代化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推行的有力途径,在学生的身心发展方面起到了良好的助益作用,是一个学生基本素质中蔚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独特的功能优势,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多方面的综合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是培养一个学生成才的必备基础。是学校教育的重点素质教育之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一致认同。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有着独特的艺术教育功能,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要加强对这方面内容的重视,首先提高音乐教师综合素质,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音乐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音乐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实现“寓德于教”的关键。

2、音乐教师应具备崇高的敬业精神和先进的教育观。

3、音乐教师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底蕴。

4、音乐教师应掌握教育和心理科学规律的教育技巧。

二、中学音乐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

音乐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未来教育水平与人才的培养质量,音乐教师要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未来的设计者、学生智力的开发者,成为学生的向导、顾问、教练和桥梁。为此,笔者认为,要加强中学音乐教师素质的培养,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1、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加强学习。态度决定一切,教师的观念决定着教师的行动方向。作为新形势下的一名中学音乐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就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促进者,从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交流者,从修剪枝杈的“园丁”转变为启迪学生智慧的研究者和开发者,把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转变为新型的朋友关系、伙伴关系。

2、把握课堂教学,提高组织能力。课堂是教师施展本领、展示才华的地方,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既定的任务,教师就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如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程标准的准确把握;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充分了解;对教学环节的清晰而周密的思考;对教学用具的精心选择;对课堂突发事件的预见等等。同时,通过制定规则、及时鼓励、协调关系、树立威信、纪律控制等各种措施对课堂实施有效的管理,从而保证学生学习的效率。这些工作,既是教师的必修之课,也是教师能力构建的必由之路。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拓展音乐教学渠道,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对于任何成功的事情都可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中学音乐教育自然也不會例外。现在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作为网络时代的中学音乐教师,就要及时学习、掌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勇于“触电(电脑)”、“触网(网络)”,用现代教学手段来武装自己,不断拓展音乐教学的途径和渠道。

4、注重教学研究,反思问题成因。长期以来,教师一直囿于教科书、参考书的圈禁,很少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施展自己的创造性,教学研究似乎只是专家的事情。然而专家并不处在教学的第一线,并不能及时发现课堂上的问题。因此,培养和造就专家型的一线教师就成为改革和改进中学音乐教学之必须。而新课改的实行,为专家型教师的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教师的能力构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平台。研究的途径之一是反思,而反思在本质上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是两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因此,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弥补缺陷,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素质培养的途径和渠道。

中学音乐教师的素质培养看似一个简单问题,实则需要深钻之功。有句话说得好,功夫在诗外。当教师把功夫下到的时候,综合素质自然会得以提高。换言之,当一名中学音乐教师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的时候,他的努力、奋斗、积累,即他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就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

参考文献

[1]宋智.新课程标准下的创新型音乐教师素质[J].黄河之声,2008(17)

[2]吴云.浅谈中学音乐教师素质[J].才智,2009(24)

[3]郭海林;侯战杰.音乐欣赏教学与音乐教师素质之关联[J].艺术科技,2010(03)

[4]李洪玲.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质的再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08)

[5]周怡.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谈[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4)

[6]王娜;李圆圆.素质教育背景下高师音乐教师素质与教育创新的再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27)

12.高校教师如何看待本土音乐教育 篇十二

首先, 现行音乐教师的理念必须有所转向。现在的大学要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很容易, 但要培养具有时代精神的音乐教师无疑是我们现代教学的一个难点。我国当代音乐工作者应该打破旧有的“欧洲文化中心论”的观念, 建立“世界音乐文化多元化”的观念, 另外, 在建立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的基础上, 也应加强本地乡土音乐教育的学科建设。我们既不能做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 固步自封, 排斥甚至拒绝外来音乐文化中优秀的东西, 更不能做一个缺乏民族意识的, 只对西方音乐文化顶礼膜拜的民族虚无主义者。在我国的音乐教育中, 就总体而言, 多年来以欧洲音乐体系为重, 中国音乐为辅。中国音乐中又主要以汉族音乐为主, 对中国众多的具有本土特色的音乐很少纳入到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 更缺乏深入研究。作为音乐事业主要继承者的音乐专业学生, 应首先有权学习本地区、本国、本民族的音乐遗产。事实上, 发挥区域优势使学生首先了解本土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作为本地一员所应具有的对本地区音乐文化的认同、接受和归属感。强化他们与本区域音乐难以割舍的感情和心理联系。因此, 我认为在高师音乐教育中重视本土音乐文化教育十分必要, 是一切音乐发展的基础。因此, 只有培养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 才能继承和发展本国音乐, 继而为世界音乐文化做出贡献。

其次, 学习本土音乐是了解世界民族音乐的发展的基础。记得在一次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上, 我要求学生是选材要独特、新颖, 哪怕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 在专家看来也是非常用有价值的。结果有一位梁平的学生, 给了我一个“梁平灯戏”方面的题材, 这也是我第一次听说“梁平灯戏”, 我很兴奋, 于是我给了他研究方向, 虽然我也没有研究过。这位学生说这方面的参考资料很少, 除了乐谱和当地的演出形式可获取, 在当地几乎找不出其它参考的文献。他很迷茫, 研究还是不研究, 最后我给了他信心, 与他一起来研究, 结果通过这次研究采访活动, 使我们了解到梁平这个区域特殊的风土人情、语言习性和世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劳动人民的性格, 形成了特殊的地域文化, 进而孕育出具有浓郁区域特色的地方音乐、它符合当地劳动人民的性格、爱憎好恶和审美习惯, 而这具有区域性的朴拙民风和艺术审美情趣, 又决定了本土戏曲文化的审美选择, 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通过对梁平这一本土音乐文化的研究, 不得不使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我国9 6 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我们多达5 6个民族的音乐文化该是怎样的五彩缤纷, 我们的民族音乐该是怎样的具有多元性, 哪我们又有何理由对它置之不理而去崇拜别国的音乐呢?只有了解本民族的音乐文化, 才能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再次, 通过本土音乐教育, 丰富专业知识, 促进研究型学习。近年来, 我国在高等教育中提倡研究型学习的呼声日高, 让学生接触本土的音乐文化, 掌握第一手资料, 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促进研究型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因此, 在制定论文方案前, 我要求同学们预先制订采访计划, 列出采访提纲, 采访时同学们认真地听写、记谱, 获取到书本上没有的第一手资料。例如, 关于梁平灯戏剧种的创立、发展、剧目、代表人物、音乐特色等知识, 只在地方戏曲志上少量提及, 同学们是不可能从教材中获得的。可是当我们真正地接触这个剧种的艺人, 听她娓娓道来, 加之声情并茂的讲解和表演, 那些久远的年代, 抽象的人物名称变得鲜活起来, 同学们既增强了对戏曲的了解又提高了自身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同学们认识到一个剧种的创立、发展过程。不只是音乐形式变化的过程, 而是涉及到历史发展、社会变迁、地域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因素, 这些为将来进行音乐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现状研究、消费与管理的应用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是进行研究型学习的良好开端。

最后, 认识本土音乐生存现状, 增强民族音乐的忧患意识。也许有许多像“梁平灯戏”这朵具有本土特色的传统音乐之花, 曾经盛开过、辉煌过, 在渝东南地区曾经广受欢迎。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之风吹遍祖国各地, 人们的文化生活发生了多角度的变化, “梁平灯戏”以及其它具有区域特色的艺术形式和其他传统音乐形式一样开始走下坡路, 直至濒临灭绝的境地。我们, 作为高师音乐院校的师生虽然没有能力去挽救一个快要灭绝的音乐, 但我们有责任去接近它、了解它、宣传它, 呼吁人们共同努力把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并发扬光大, 继续绽放它的艺术魅力。

摘要:我国出现中小学音乐教育逾一个世纪以来, 音乐教育者在不同时期教学理念各不相同。但从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 (实验稿) 》颁发来看, 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为了中小学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 而是把教育的民族性、多元性等放在了固有的位置。但是, 了解本土音乐是学习其它音乐的基础, 哪么, 作为高校音乐教育者、传播者, 我们该如何看待本土音乐教育已迫在眉睫。

13.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十三

当语文的人文价值被工具价值压倒的时候,学生可能在机械操练中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可是却失掉了学习语文的全部兴趣、全部活力、全部灵性。得到东西我们看到了失去的东西我们并未觉察。得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失去的却是冰山的根基。

飘摇的语文教学呼唤中庸的语文哲学。执其两端而用其中,应是语文哲学的在智慧、大圆融、大境界。语文哲学的诸多范畴,如:工具与人文、学文与做人、继承与发展、基础与创新、感悟与理解、感性与理性、自主与引导、理解与发现、吸收与表达、文面与文里、诵读体验与默读精思、潜心会文与广泛涉猎、尊重文本与拓展资源、课内得法与课外得益等,都应归宗于中庸这一元智慧。

14.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四

丰都职教中心黎国敏

初冬季节,桂花依然飘香。在这泛着些许冷风的季节里,我又迎来了丰都县教委对我们进行的新入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本次培训内容为新课程标准及教材解读,由我们学校的资深旅游专业教师李庆红老师及其他几位老教师对我们进行指导,指导我们的教学常规工作,如备课,听课,说课,上课、评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然后进行跟班实行,实习班主任一日常规工作,并安排我们开展班、团体活动;进行PPT制作与微课制作。

此次培训日程是这样安排的,11月15日:上午4学时进行课程标准解读学习,下午4学时进行教材解读学习,晚上2学时,我们自学巩固课程标准和教材熟悉。11月16日:上午4学时听指导教师上课、课后交流和进行备课学习,下午4学时听指导教师上课、课后交流和二次备课学习,晚上2学时进行备课、说课学习,11月17日:上午4学时听指导教师上课、评课和备课学习,下午4学时听指导教师上课、说课和课件制作学习,晚上2学时辅导学生、批改作业学习。11月18日:上午4学时,我们上课、说课和评课学习,指导教师全程指导,下午4学时,我们进行PPT制作、微课制作指学习,晚上2学时辅导学生、批改作业学习。11月19日:上午4学时,我们展示公开课活动:备课、说课、上课和评课,下午4学时,我们跟班进行班主任一日工作常规、班团队活动的学习,晚上2学时,我们跟班进行班主任一日工作常规、班团队活动学习。11月20日:上午4学时,我们跟班进行班主任一日工作常规、班团队活动学习和展示,下午4学时,我们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写教学反思、培训心得体会,晚上2学时,进行培训总结。

本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收获良多,下面我想就这次培训谈谈我的感想与心得体会。

一、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在李庆红老师的指导下,也通过对老教师的听课学习,我从他们身上认识到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对教师至关重要,它反映了一个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才能有效完成教育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基本功除了加强专业知识的积累之外,还有教师的语言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及与专业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

1、培养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语言知识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基本材料,是运用导游讲解能力的基础,没有语言知识的基本材料,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就难以实现。词汇贫乏,语言规则混乱不清,不知道如何使用规范用语,口头交际活动就难以有效进行。通过实际观察,我发现,当前我们学校的学生不会使用普通话,说话没有语流语感,部分同学的普通话直接用方言表达。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运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2、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其它学科知识的学习。人们常说,“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先有一桶水”。博览群书、增长阅历是一名现代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素养。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到来,一个专业化的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呈网状的,既要有能胜任专业学科教学的系统扎实的的专业知识,又要掌握厚实的文化知识(即与专业相关的自然、人文等各方面的知识)以及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及社会学知识。广大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在深化学科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对其它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

3、培养良好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技能。

传统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以教师讲授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未能得到体现。新课程下的教学应探索生动活泼又适应中职生个性特点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能根据教学内容,恰当的运用教学技巧,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好课的四大标准

在本次培训中,李庆红等其他几位老师用实际告诉我们好的一节课应该具备四大标准:

1、清晰的教学结构,2、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3、教学内容要明确,教师 要学会在教学中把深厚难懂的理论概念简单化、生活化的教给学生,把现在的知识和已有的知识做好衔接。

4、教学方法要多样性:多样化的行为模式,语音语调,随时调制自己的教学方法。

三、尊重差异,做好养成教育。

通过班主任的跟班学习,我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可能有些同学成绩不好,但是他的动手能力却比较高;可能有些同学的反应能力不怎么强,但他却具备敏捷的观察力;可能有些同学不喜欢读书,但他却热爱生活。这个世界上,没有统一标准的成功,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鲁迅曾说“教育是要立人”,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真正的教育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一个人,做一个好人,所以我认为好的教育不能够是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和分数,而是注重培养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旅游专业有了重新认识,也意识到了自身在教育教学上存在严重的不足。教育之路任重道远,教学工作很关键。未来的道路还很长,在教育这条大道上,我将坚持不断学习和完善自己,走出自己的一片教育教学新天地。再次感谢为本次培训辛勤付出的指导老师们。

15.音乐教师教学教育心得体会 篇十五

一、具有过硬的钢琴演奏的专业技能

好的钢琴教师应该是优秀的演奏家。苏联钢琴教育家涅高兹说:“钢琴教师完全不从表演方面来提高自己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 一个严重的疏忽, 它会给教学工作带来损失。…能给自己的学生做出精彩的示范, 那怕是课上教到的那些小型乐曲。…那样一来, 不用讲总的教学水平会提高多少!“钢琴演奏是复杂的表演艺术, 是实践艺术, 钢琴音乐的意境太宽阔、丰富、多彩了, 纸上谈兵无法领略其中魅力。如:肖邦音乐的内涵极其丰富多元, “浪漫肖邦、天才肖邦、民族肖邦、爱国肖邦和悲情肖邦是解读肖邦风格的五个重点”《英雄波兰舞曲》中铮铮铁骨的英雄气概, 即使用再生动的语言也无法让学生感知那“钢琴诗人”的灵魂。

“以己昭昭, 方能使人昭昭”只有亲自演奏过的曲目才有切身体会, 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明确而详细知道如何帮助学生解决各种技术困难。教师示范时的触键、音色、分句、音乐的走向、踏板、呼吸、速度、力度、语气层次等音乐表现、能够使学生很快明确教师所要表达的信息和要求。教师精湛的演奏, 在琴键上说话、唱歌、流淌出来的真情实感, 使抽象的音乐作品变成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 给学生深切的感受、树立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 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其他教学方式所不能代替的。

钢琴教师要以“演奏为本”。不断拓展曲目, 积累各个时期作曲家的作品, 把握不同的音乐风格特点, 在演奏实践中获得更多知识, 为教学积累经验。只有把演奏融于教学、才能达到教学相长。

二、具有较高理论修养的专业知识

技术是表现音乐的手段与工具, 音乐是目的。把乐谱上所有的音符记号、各种乐理知识转化为引人入胜、激动人心, 使人神往的音乐, 不仅仅是技能训练, 涵盖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艺术修养, 演奏者一切知识的最终结晶, 演奏者的学问修养都将凝聚在演奏中, 需要较高的理论修养。

音乐是活生生的语言, “音乐是艺术形态中最抽象的表现形态。要培养一个优秀音乐人才, 应有全面的文化背景。音乐作品中所反映的内涵包括了哲学、历史、神话、传说、宗教、文学、诗歌、戏剧、舞蹈、绘画等一切文化范畴。”只有持续学习掌握广博的知识才能更加深刻和透彻地理解音乐作品。

钢琴教师要教技术, 更要教音乐。从宏观视角出发, 教师要积累学识、提升修养。研读钢琴演奏法、钢琴教学法、中外音乐史、钢琴发展史、中外钢琴文献导读等;从微观来看, 钢琴演奏的作品的创作年代涵盖三百年左右的时间, 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及近现代钢琴作品, 还有创作不到百年的中国钢琴作品, 真是风格迥异;从个体研究的角度来看, 对作曲家进行专题分析研究, 知晓每一位作曲家的生平、作品内容及作曲家通过那些形式和手段 (曲式、和声、旋律、织体、调性……等) 来表现作品, 并揭示音乐深层次的深刻的精神内涵, 将其融汇于钢琴演奏中, 需要老师正确指导。如:李斯特《奥伯曼山谷》是《旅行岁月第一集, 瑞士》中的第六首曲子, 不仅囊括辉煌复杂的技巧, 音乐内容非常深刻富有哲理, 不但要知道它的创作背景, 还须对作曲家整体风格把握透彻, 才能将高度饱满的浪漫主义情怀和无限的诗画意境淋漓尽致的溶入演奏中……, 如果老师是一知半解更无法使学生深刻理解音乐。以丰富的知识来“理解和领会”作曲家的意图, 把“无法溶化、无法言传、无法描绘”的音乐世界, 在钢琴演奏中再现出来。启发引领激发学生感受领悟音乐, 才能使学生内心的音乐和潜能获得生命。

三、具有较好的教育教学技能

钢琴教学是开启想象之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培养学生自身的音乐理解力、音乐想象力、音乐创造力、解决自身技术及动力等方面的困难、问题, 是教学重心。钢琴演奏是集技巧训练和艺术陶冶于一体的教学活动, 要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原则、方法。

1.循序渐进搞好基础技术训练。技术是为音乐内容服务的, 表现一定音乐形象和思想感情。技巧基础训练是完成演奏曲目的保证。

不同的技术音型、音色、音响, 不同的弹奏法, 表现不同的内容和风格, 演奏出各个时代、各个作曲家、各种难度的作品, 需要掌握科学的弹奏方法、全面的技术。结合学生的实际采取不同方式和进度。首先要进行各种演奏技巧的全面系统训练, 如:按弹奏法分类;断奏、连奏等;按技术类型分类单音、双音、音阶琶音、八度、和弦…等。还要进行具体作品中的技术难点的强化训练。使学生真正具备实际演奏能力。如果缺乏高超技术、演奏不能得心应手, 完美表现音乐成了一句空话。

⒉培养学生音乐艺术表演的能力。“技术无上下。音乐有高低”。 (4) 音乐表现是作为技术训练的最终目的。

如何帮助学生找到音乐的内涵去表达, 培养学生内心的音乐感觉。首先, 对音乐表演中的重要因素;如乐句、结构、语气表达、力度层次、音乐特性、音乐对比、声音变化植入于基础教育。其次, 对音乐内在的倾向性、进行性、流动性、律动性、作透彻的分析和精湛示范。另外, 教学中除了“用得当的借喻、诗意的形象、与自然和生活中现象比拟来激发他们的智慧和想象力, 补充和解释作品的音乐语言”, 还可通过文学、美术、戏剧等艺术形式来启发学生、触类旁通。在轻松、谐谑、富于感染力的氛围中, 使学生深刻感悟和体会钢琴作品的情境, 把单纯的手指技巧变为优美动人、极具魅力的音乐。在学生身上灌注自己内心热烈的激情, 将自己精气、灵魂延伸到学生身上, 在学生的演奏中实现自己的音乐理想。使演奏和教学活动具有了真正的教育特征。

⒊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采用“一对一”传统的教学模式, 具有个性特征, 历来是中外钢琴教学的行之有效主要途径, 针对性强效果显著;上好小组集体课, 关注共性特征, 教师点评和学生互动, 互相交流切磋, 营造浓厚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积极主动性增强;开好小音乐会, 上好公开课, 对比教学, 找不足差距, 鼓励, 鞭策, 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动力。学会聆听和鉴赏。观摩各种音乐会, 培养音乐修养潜移默化;听录音、看录像、下载曲目、各种手段为钢琴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生动, 活泼、开放的形式, 拓宽了学生视野, 学生把最生动的感受和思考综合起来, 更自觉的挖掘自己的潜能。

⒋教书育人, 因材施教。孔子说过“有教无类”。教师的对象是学生, 要了解熟知学生各方面的情况, 要因人而异对每一个学生素质、才能作具体分析, 扬长避短。通过预见学生的个性, 并且在一开始就能对其制定合理的教育进程。不轻易否定学生, 不把学生看“扁”, “善待”尊重, 爱护每一个学生, 解决他们技术和音乐中的难题疑惑, 发掘学生潜能, 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提高。本着“严师出高徒”理念。严格要求每位学生, 精心引导, 精雕细刻, 教学生“学会”, 更要教学生“会学”, 技术与音乐完美结合, 化为美妙动人的洋溢着生命力的音乐。并导致他们主动探索, 倘若达到“自己教自己”, 教师也就完成了最崇高最重要的使命。

钢琴教育的普及发展, 使之成为钢琴事业并得以迅速崛起, 成为社会文化事业的一部分。它凝聚老一辈钢琴教育家毕生心血, 钢琴教师要以他们为楷模, 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薪火相传。通过勤勉与锲而不舍, 善于学习前沿的专业理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以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再将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坚持不懈提高专业理论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无私奉献为我国培养出一批批视野开阔, 文化素质优秀的一代新人, 使之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音乐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涅高兹.汪启璋, 吴佩华译.论钢琴表演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

[2]但昭义.钢琴教育论文.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1, 10:227.

[3]应诗真.钢琴教学法.音乐出版社.

[4]赵晓生, 通向音乐的圣殿.上海音乐出版社.

[5]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上海音乐出版社.

16.音乐教师教学教育心得体会 篇十六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继续教育 有效性 实效性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投入力度,是因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也不断深入,这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模式的转变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是完善传统音乐教学模式、提升音乐师资队伍素质和更新教育模式、观念等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之一。随着继续教育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继续教育培训项目不断开展,一方面继续教育促进了我国教育模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另一方面,继续教育从某些程度上不断变得越来越形式化,继续教育的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影响着中小学音乐继续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发展。其有效性、实效性问题也越来越令人担忧。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確指出,要不断完善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制度,不断提高质量,将教师的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加大支持力度,对中小学教师实行至少每五年进行一周期的全员培训,这不仅仅保障了中小学音乐继续教育从制度层面和经费层面上得到了保证,同时也说明了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繁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文化对中小学音乐教育,音乐教师素质的提高。

一、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

我国在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在许多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第一,音乐教师、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部分音乐教师对参加中小学音乐继续教育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在继续教育期间缺课、旷课冒名顶替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说明存在一部分音乐教师对音乐的继续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没有形成完全正确的认识。第二,许多中小学音乐教育管理者对音乐继续教育的认识也存在着许多的偏见,比如认为音乐继续教育对教师的提升作用不大,继续教育的教师也认为自己对培训并没有完全的考核能力从而松懈了自己的教学。同时,许多教师认为音乐的继续教育在时间安排、考核等方面的做法严重影响了继续教育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实效性。第三,很多组织实施继续教育的机构或院校,每次都实施同样的课程和派出同样的授课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形成统一性的继续教育体系,一些教育主管部门也没有对音乐继续教育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考核。从整体上看,我国再继续教育尤其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方面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出现了以上的众多问题。

二、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的方式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课程之一,继续教育作为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技能、提高职业素质和道德的交流方式,首先要不断改进各地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时间等管理性观念。让继续教育在合理安排好的时间中得到质的飞跃,因为时间的安排涉及到音乐教师个人生活、课程教学。中小学音乐教师不仅要加强自学提高音乐技能的能力,还要提高对音乐继续教育的认识。这就要求除了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引导,音乐教师也要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音乐知识文化,树立重视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另一方面,中小学音乐教师以及承担着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基础课题的研究和课程的开发,只有不断通过科研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三、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对策

(一)转变工作方式,树立服务意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培训涉及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培训教师、教课老师四方面,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做好统筹工作,树立服务的意识。继续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育主管部门的安排所决定。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树立重视对中小学音乐教师培训的意识。继续教育要使得音乐教师所学的内容能真正改变中小学生思想和完善他们知识结构,使的音乐教师和中小学生自身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二)学校要大力支持中小音乐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力度,合理安排音乐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教师是学校的命脉,学校以及教育主管方面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学校领导不仅要在人力、财力上要给予大力支持,而且要认识到继续教育是为了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素质的提高。同时,教育主管机构还要建立音乐继续教育的监督检查机制,不断完善对音乐教师参加继续教育进行有效的考核。其次,合理安排音乐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时的阶段性任务。不仅要安排好教师外出学习时做好本校的音乐课程交接工作,同时尽量安排在假期,根据教师的意愿分批次进行培训。

(三)转变继续教育的教学方式,加强研究性的培训课程,为音乐教师提供灵活多样的参与方式。首先,在继续教育的课程内容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到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充分抓住继续教育培训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从征集音乐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方面,不断完善继续音乐教育。同时还要结合当前国内国际的基础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开设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热点问题与前沿问题课程,比如中小学流行音乐的当下处境以及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等,从而使课程的内容不断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中国民族教育,2010,(7—8).

[2]章树茂.关于农村初中教师培训有效性的若干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05).

[3]连伟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几点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0,(05).

[4]余新.影响教师培训有效性的五个基本环节[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06).

[5]赵庆云.新课改视野中的中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与对策的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6,(05).

[6]林春艳,任屹立.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0,(11).

作者简介:

张迎芬(1978,6--),出生民族:汉,唐山师范学院讲师,主攻音乐教育。

17.音乐教师心得体会 篇十七

本次学习中第一天,我们首先聆听了团城山小学杨老师带来的一堂精彩的音乐课《送别》,杨老师的音乐课堂教学实实在在,但新理念、新亮点却满堂洋溢,在师生互动、共同体验中,再次感受到杨老师对音乐课堂的深邃反思,非常值得学习。

接下来,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薛主任在《准确唱歌——中小学课堂唱歌教学的有效实施》的讲座中细致地讲述了音乐教育核心素养的三个要素: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基础音乐教育目标的定位:两好两有——好乐感,好声音,有兴趣,有文化。以及唱歌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两个重点:一是准确唱歌,二是有控制的唱歌。并从案例中分析了音乐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疑惑给予了有效的解答,为音乐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教师培训第二天,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杨主任在《音乐核心素养如何“落地”》的讲座中,对什么是核心素养、素养与能力、音乐中的学科素养、学生应具备的学科素养等多个问题展开了详细的分析。素养并不是知识和技能的代名词,有知识、有技能未来必有能力,有能力必有素养,高素养的学生离不开高素养的老师。

18.教师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十八

3月12日我有幸与曹校长等教干前去我县有名的蔬菜种植大镇辛集中学学习,收获颇丰,同时也感到肩上的压力很大,很有一种危机感,一种被改革的潮流所淘汰的危机感。

这次学习的内容是学校管理与前勤教学方面的。我们受到孙校长的接见,随后听取了孙校长所做的学校管理方面的经验介绍,他先后从该校的考勤,教职工的思想动向,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大环境与小环境方面谈经验、谈心得、谈体会,听后感受很深。接着存波副校长介绍了前勤教学管理与教学常规等方面的经验介绍,给老师压担子(备课数量、集背内容、二次备课、作业同步的批阅等常规方面进行介绍)、规范教师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养成习惯的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经验介绍,获益很深。

总的来说,我想通过这次的学习,希望自己不管在教学上,还是在年级管理上,能有所进步,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点一滴的借鉴,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面对充满挑战和希望的明天,不断的创新、超越自我。

19.音乐教师教学教育心得体会 篇十九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艺术文化包括音乐艺术已越来越受到关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主要任务是要培养出适应我国本土文化社会需求的、优秀的音乐教师。纵观历史, 我国高师音乐教师教育曾严重受到欧洲中心主义的侵蚀, 在人才培养以及教育方法上, 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迷茫和模仿照搬时期, 音乐教师教育培养范式不清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美国、德国等国家先后对高师音乐教学做出了全方位的改变与整合, 效果颇丰。自此, 中国的音乐教育者们也逐渐意识到, 必须重新审视我国高师音乐教师教育的培养范式, 才能真正与世界音乐接轨。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了教师教育策略, 定义了教师教育的内涵是教师培养和教师培训, 为我国高师职前职后一体化音乐教师教育培训范式的探索拉开了序幕。早在2006年, 中央教育科学院就与临沂师范联合, 为即将迈向工作岗位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专业的岗前指导。实践表明, 研训结合有利于进行岗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多年来, 中央教科所的专家立足实践, 探索如何通过“研训一体”教师成长模式培养新型教师, 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资源, 探索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专业化的培养模式, 取得了初步成果。

二、高师音乐教师教育培养的现状和问题

在快速运转的社会形态下, 我国高师音乐教师“研训一体”的教研已然成绩不菲。但同时也面临着有必要进行模范试点改革推新所要面临的问题。该类问题限制了我国音乐教育者们授课专业化的发展, 同时也是我国音乐教育层次始终无法突破的关键。

(一) 高师的音乐教师德育教育不重视

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和处事之道, 能够形成自我约束力, 从思想认识层面更为合理的处理问题。高师对音乐教师的德育教育培养不够。职前培养时, 教师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 忽略了对高师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方向。学生也存在着重视音乐专业知识的掌握和提升自身专业基本功的能力, 而对今后的职业规划意识不强。职后的培训在德育方面的继续教育更是不多见。德育教育的缺失, 严重影响了音乐教师立足校本、扎根职场的坚定信念。

(二) 高师音乐教师教育课程配置不灵活

目前, 高师课程设置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 不但要接受音乐专业的课程教育, 还要接受通识课程的考核。除此之外, 所有与教育学、心理学有关的课程也要学习。在校期间理论课程太多, 而提高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课程比较少。高师院校把音乐教学实践培养寄托在实习上, 80%的时间在学习教育理论, 而15%的时间里, 在教育单位锻炼, 其教学效果甚微。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局限性不利于实践经验的积累, 培养出来的准教师, 理论水平很高, 音乐基本功及专业知识也很扎实, 但是教学实践技能偏低, 在教学中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此外, 高师学校在课程配置上, 一味遵循国家的通用标准, 并不因为学情的不同而变动课程安排, 对文化课、专业课的考核分数看得比实践分数重, 不利于学生全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 音乐教师教育研训一体模式落实不力

在我国, 教师的职前培养一般由高等师范院校来完成, 职后培训工作由教育单位来承担。在体制上, 我国的高等师范院校和基层用人单位并没有行政上的往来, 尽管研训一体的提出已经有了一段时间, 但地方基层还没有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尽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主办了为数不多的音乐教师培训, 但还是没有真正的将二者有效衔接起来。在音乐教师专业化培养方面, 在高师准教师教学实践过程中, 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优势。

职前教育片面追求专业知识技能而忽视了教育实践方面的培养。学生文化知识考试分数不低, 但授课水平有限。高师没有统一安排见习、实习, 而是学生自己找熟人、拉关系到相关学校见习、实习。效果和能力的增长无人问津, 即使有一本实习记录及考核表单, 也都是记载着带有人情味的虚报好评, 没有真正的意义。职后的教研一样存在流于形式的弊端。学校根据教育行政部门分派的指标, 安排部分老师参加阶段性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网络学习培训等, 由于多在寒暑假进行, 部分老师不愿意把自己的休假时间用于这些职后培训中。而参加了培训的老师, 也是走走过场, 通过培训之后, 也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提高, 反而产生学不学一个样的体会。

三、教师专业化视阈下的音乐教师教育培养范式策略

(一) 培养献身音乐教育事业的道德思想

献身音乐教育是新时期音乐教师道德觉悟的根本标志。一个音乐教师如果不热爱音乐教育事业, 在思想情感上必然会产生各种抵触, 无法尽心尽力的投入教学工作。作为教师, 即使才干再出众, 如果缺乏热爱和忠诚于教育事业的情感, 则势必会身在教育岗位而心不在焉。音乐教师自身的能力不容否定, 在经济社会条件下, 各种演艺热潮也会冲击音乐教师的心灵。抵制物资的诱惑, 立足校本、扎根职场和教师的思想道德息息相关。音乐教师的道德品质, 直接影响着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不管是高师还是教育单位, 都应该以德育为重, 培养音乐教师献身音乐教育事业的道德思想, 并养成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

(二) 科学调整高师音乐教育课程

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 实时调整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 可以促进高师学生音乐实践能力的提高。长期以来,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 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偏重专业化能力的培养, 而忽略了音乐教育实践课程的作用。高师院校可以体现校本研究的作用, 适当对实践课进行倾斜, 也可以多做专题教育。

1. 开展边缘学科教育丰富音乐教师视野

作为文化的重要构成, 音乐的产生是有其历史文化背景的, 因此不同区域的音乐具有不同的特点, 不同风格的音乐背后都有值得挖掘的背景文化。要想真正研究某一种音乐, 就必须进入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去感受它, 才能真正理解其精髓。就音乐哲学来看, 正在经历着审美向文化方向的转型, 因此音乐教育更是强调对其文化背景的探究领悟, 音乐大师必定具有深厚广博的音乐文化知识。可见高师教育一定不能只是单纯地顾及专业方向的教育学习, 还要重视其他文化的学习, 如历史、地理、文学等文化知识, 这些知识面的拓宽可以开阔高师学生的视野, 丰富其知识素养。

2. 科学调整高师音乐教育课程

科学调整高师音乐教育课程, 并不一定是要制定一成不变的学时规定, 也没有必要去替换教程。调整课程的范围很广, 可以就某一活动而调整短期的学习内容。教学能力是教师包括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 是考核教师素质的核心和关键。培养音乐教师把自己所学知识有效传授给学生的能力, 决定着将来音乐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现在所强调和提倡的教师专业化实际上就是指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可见, 高师要培养将来真正能站稳讲台的音乐教师, 必须重视起专业化学习, 不仅是知识技能的学习, 还有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学习。特别是要关注和重视学科教育知识的应用, 重视音乐教学能力的培养, 实现我国音乐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 推进音乐教师一体化教育培养的发展

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实质, 就是要构建教师的终身教育体系, 使职前职后加强衔接, 实现资源共享, 让音乐教师能职前职后不断提升教学本领。

1. 做好见习、实习、研习三位一体工作

音乐教师的音乐专业能力是首先必须要具备的。高校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来参与音乐实践, 以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以及活跃其思维的目的, 为其奠定音乐基础, 终身受益。在教育见习过程中, 学生可以更真切地体会到音乐教师的职业特点以及相关要求, 从中总结出自己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教学技能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育见习过程中, 学生可以真实地体会到国家相关的课程改革方向, 学习到怎样才能成为一名现代化的音乐教师。教育见习的培养模式要贯穿始终, 从学生入校开始一直到学生顺利毕业, 每个学期都要开展这样的见习活动, 让未来的音乐教师全方位地去认识去体会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特点, 从而规划出更好的课堂实践模式。当然高师还可以请名师走进学校, 让学生观摩其示范课, 并作相关讨论和学习, 积累基础性的教学经验。

2. 提高高师学生实习质量

众所周知, 实习是即将毕业学生的最后一次演练, 学生将自己几年来所学到的音乐专业知识和对教学的理解运用在实践中, 学会了解学校和音乐教育。目前有些高师学校的学生实习流于形式化和表面化, 因此, 学校要重视实习对学生的影响, 要把实习工作切实落实好。高师学校落实实习工作首先要保证学生的实习时间。要尽早地作实习安排, 给学生腾出学习、总结不足和进行弥补性学习的时间。其次要搞好实习管理。建立顺畅的音乐教师实习渠道和切实可行的实习计划, 为提高教育实习质量铺路。最后就是要做好总结以及实习评定工作, 这是对学生实习成果的评估, 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查漏补缺。

3. 建立研训一体的垂直合作关系

高师学校实习如果没有合作的实习基地, 实习往往容易无果而终。重视基地建设, 选择教学设施健全、音乐教学规范、音乐教育质量好的学校, 建立教师培训基地。加强校地合作, 高师有必要与基础教育单位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和良性互动机制, 全面提升音乐教师教育培训质量。建立高等师范院校与教学单位的垂直管理关系, 方便具有实效、有计划的进行教学实践。可以直接采用一对一的挂钩培养方式, 既保证基层单位的正常教学, 又方便在岗老教师对准教师进行言传身教的培养, 随时给高师音乐准教师上台体验的机会, 并能得到在岗教师的点评。

四、小结

教师专业化视阈下的音乐教师教育培养关系到很多方面, 高师院校的教育模式举足轻重, 高师必须率先做好课程改革及理念更新等方面的工作, 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实现角色的成功转型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侯柯.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高师音乐教师教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 2012.

[2]徐希茅, 徐飞.复合应用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求[J].人民音乐, 2008, 03:37-39.

[3]关继文.高等音乐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多能教育探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4, 01:107-110.

20.音乐教师教学教育心得体会 篇二十

【关键词】课堂语言 形体语言 创设情境 乐由情起

【中图分类号】J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203-02

课堂语言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的工具,它是知识,心理和情感互相交织、互相促进的一种综合交流。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它是音乐艺术的造型基础与创造核心。语言的这种优越性是任何教学媒体不能取代的,而语言的美更能突出音乐学科的美。因此,课堂教学语言对于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做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音乐素质和音乐修养,练好基本功。在提高自身音乐技能的基础上,我们也应该提高自己的课堂语言组织能力以及自己的教态等形体语言。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的情感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声情并茂,乐由情起”,使学生真切的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之中。

一、教师良好的课堂语言素养是创设情境的前提

1.课堂语言的准确性是创设情境的关键

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发挥音乐语言的特点,音乐课的语言应该准确的表达音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所使用的语言一定要“精”和“简”。教师应巧妙使用组织课堂的语言,把学生引入音乐情境中,把更多的学习时间留给学生。

2.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课堂语言,是进入情境的动力

音乐本身作为一种艺术, 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而要学生进入所创设的情境之中,需要教师用生动形象、精辟、精练的语言把音乐作品所蕴涵的艺术形象鲜明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真正融入音乐情境中,接受音乐的感染与熏陶,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组织有序的课堂语言是创设情境的保证

音乐教学中,教师所创设的情情境应该紧扣教学内容。从引情、激情、解情、动情到抒情,应环环紧扣,富于逻辑,带领学生遨游于音乐的海洋。一堂没有语言组织、东拉西扯、语无伦次、信马由缰 的音乐课,是创设不出好的情境来的,更谈不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师的语言要和所需创设的音乐情景相互交融

对于创设不同的情景,要根据不同的音乐作品所描绘的不同的意境创设。教师课堂语言的语速、语调、节奏要符合音乐的塑造手法,做到缓急一致,轻重一致,高低一致,节奏感应用恰如其分。使创设的情境与音乐的氛围相互交融,浑然一体,才会让学生把握住音乐的脉搏,全身心的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无穷魅力。

二、恰当、优美的形体语言艺术是创设情境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戏曲表演中,即使观众听不懂表演者的语言,也会根据舞台上演员的形体语言,体验到戏曲故事情节发展的曲折变化。因此在创设情境的时候,除了美的课堂语言,还应当恰到好处的运用形体语言,即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的肢体动作以及丰富的眼神、口型和面部表情创设情景,可以使课堂锦上添花,发生出人意料的效果。

1.运用眼神交流,创设正确情境

从眼神可以洞察一个人的灵魂,很多的文学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无一例外的对主人公的眼神作了生动详尽的描写,可见其对于表达情感的重要性。当教师对音乐作品理解透彻而深刻时,这部作品的音乐情绪完全可以从教师的眼神中流露出来,所创设出或欢喜,或忧伤,或激昂,或悲愤的情景,甚至不需要老师更多的表白,学生已经深切的感受到了音乐作品带给他的强烈感受,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激发起兴趣及求知欲,产生极佳的课堂效果。

2.利用肢体动作语言,深刻感受情境

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不可避免的需要用一些手势或身体的动作来传达情感。而这些肢体动作对于表达情感是相当重要的。很难想象一个只说不动的教师有能力创设一个欢快活泼的情境,也很难想象一个有抓头挠腮,习惯性小动作的教师能创设一个忧伤哀怨的情境。所以肢体语言的运用一定要得当。如在学唱歌曲《青春舞曲》时,在导入的时候,教师随着歌曲的旋律做几个简单的新疆舞蹈动作组合,使学生很快进入老师创设的情境之中,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情境。

3.辅以面部表情,引领学生顺利进入情境

面部表情和眼神密不可分,教师既是教书者又是演员,需要用自己的表演将学生引入自己所创设的情境之中。面部的表情是最直接的让学生感受情感的一环。

在一些欣赏课中,当学生进入老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后,教师多余的言语解说很可能就会破坏学生的注意力,而这时为了让学生对所欣赏的乐曲进一步的理解,特别是在一些情绪的变化上也能让学生体会到,可又不能立即打断聆听的过程,这时教师如果能发挥丰富的面部表情,就会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也会成为解决问题的绝好手段。如:在欣赏歌曲《唱脸谱》时,乐曲刻画了不同的人物特征, 而不同的脸谱又揭示出不同人物的性格。这时教师可以跟随歌曲模仿这些人物的经典表情和神态。这样在学生的学习中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死者亲属答谢词下一篇:环境卫生日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