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1部优秀教师风采(10篇)
1.八年级1部优秀教师风采 篇一
1《
社戏》第1课时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社戏》,鲁迅著短篇小说,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作于1922年10月,作者少年时代在农村看社戏经久不忘,到了成年,在北京看的京戏却索然无味。作者在回忆对比中赞美了农民子女的优秀品质,给我们留下了质朴,温厚,可爱的农村小朋友的形象,农村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乐土,可以不必读书,可以钓鱼放牛,可以看社戏,作者描摹出孩子的真实心理。同时,作品的心理描写也非常出色,如对看社戏雇不到船时的急切和有船时的轻松两种心情,刻画的真切动人。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详略,加深理解。
2、揣摩文中的美词佳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独特感受。
3、学习小说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4、领会小说景物描写的特色,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5、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体会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2、了解人物性格,理解表现劳动人民的纯朴可爱和怀念社戏的关系。
【教学难点】本文结尾对“豆”与“戏”的评价、赞美的理解。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多媒体播放《童年》MTV
一首轻松活泼的歌曲,把我们带到了天真烂漫的童年,童年有很多美好的回忆,透过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领略到鲁迅童年的生活,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他写的小说《社戏》,小说写的人与事不一定都是真人真事,但也能从中看出鲁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二、自学检测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归省(xǐng)
行辈(háng)
惮(dàn)
絮叨(xù
dāo)
怠慢(dài)
撺掇(cuān
duō)
凫水(fú)
潺潺(chán)
蕴藻(zǎo)
家眷(juàn)
皎洁(jiǎo)
漂渺(miǎo)
纠葛(gé)
篙(ɡāo)
踱(duó)
宛转(wǎn)
2、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归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省,探望、问候。
自失:(听得出神)忘了自己。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絮叨:翻来覆去地说。
依稀:隐隐约约。
惮:怕,畏惧。
怠慢:招待不周。
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
3、作者链接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等,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4、《呐喊》简介
本文选自《呐喊》。《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作者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
5、文体简介
本文是一篇小说。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6、社戏知识简介
“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简单地说,凡一村或几村合伙出钱,为祭神而演,大家都可看的戏便是“社戏”。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视频朗读
2、用圈点勾画法标出自己最欣赏的词、句、段。
3、自由诵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①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划分课文结构。
本文的线索是到赵庄看戏。
从时间角度来概括:看戏前——看戏——看戏后。
从事情角度来概括(请你用四字短语来概括):随母归省——钓虾放牛——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上看戏——归航偷豆——六一送豆
②“夏夜行船”你怎么知道是“夏夜”?
文中“消夏”“扫墓完毕之后”“罗汉豆成熟”“两岸的豆麦”
写的就是春末夏初时的景物。
③上述哪些事是详写?哪些事是略写?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明确:详写的是③④⑤⑥,略写的是①②⑦。因为文章主要内容是看社戏,所以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去赵庄看社戏、看社戏后归航偷豆等详写;其他情节略写。
四、合作探究,平桥“乐”事。
1、朗读第1至3段,平桥村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却是“我”的“乐土”,“乐”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1)“我”可以免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一类难懂的书,可以自由欢乐地生活。
(2)这里有许多年龄相仿的小朋友陪着“我”玩,彼此平等,没有封建礼教的约束。从中可以体验到没有约束,人人平等的自由快乐的乡间生活。
(3)每天可以钓虾,放牛,生活丰富多彩,并充满了友爱和情趣。
2、本篇题为“社戏”,重在叙写去看戏,写这些在平桥村的一般乐事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多方表现乐趣,铺垫赵庄看戏)
讨论明确:钓虾、放牛已是乐趣甚浓,“第一盼望”的“看戏”更是乐趣无穷。这样,就为写最大乐事看戏作了铺垫,吸引读者读下去。
(这一部分写“我”随母亲归省在平桥村的生活,意在突出人物活动的环境,同时简写一些“趣事”,为下文详写“看戏”中的趣事作铺垫。)
3、作者在“看戏”这部分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写得起伏有致。如写看戏前的三次波折、三次转机。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来,并思考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三次波折:①叫不到船;②不准和别人去;③外祖母要担心。
三次转机:①八叔的船回来了;②小伙伴们与“我”同去;③双喜写包票。
好处:①笔法曲折,文气摇曳,为看社戏做好充分的铺垫;②初步表现小伙伴的热情、能干等特点,尤其是双喜。
4、有人说,《社戏》是鲁迅笔下一幅画,一幅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风俗画。这幅长长的画卷中描绘了儿时的记忆。
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社戏》中描绘了儿时哪些记忆?将你读到的情节或画面,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小组讨论概括:
戏前** 月下美景 船头看戏 月夜归航 归航偷豆 戏后送豆
教师总结:如画的文字加上同学灵动的思维,让我们近距离观察了这幅江南水乡风俗图。
5、请问:你最喜欢哪个情节或画面呢?为什么?
请同学们下去认真朗读课文,下节课我们来回答这个问题。
五、课后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朗读这篇课文。
【教学反思】
《社戏》选自《呐喊》。为什么充满诗情画意的《社戏》会和鲁迅同期的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收录在一起呢?因为小说本身具有“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两面。小说写的是作为成人的“我”两次去北京看戏,痛感座椅如刑具,人情冷似铁,“觉得此地是不适合生存的”,于是回忆起儿时一段快乐的经历。如果把课文作为单一的文本来讲,势必会减损原作的本真。所以,我尝试从鉴赏“情趣”的角度入手,让学生理解《社戏》不单是写一群孩子的游戏,更是写一个成年人的精神返乡。
鲁迅是文学大家,他的深刻不是浏览所能体会的。《社戏》中的情趣以及道不尽的“人生经验通感”是它令我产生鉴赏教学尝试的根源。
看社戏是《社戏》一文中的中心事件,也是最令“我”难忘的。那么,社戏真的很好看吗?学生从文章中发现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渴望看的能连翻
84个跟头的铁头老生偏不翻跟头,蛇精和套了黄布衣跳老虎也始终没有出现,最怕看到的老旦却令人头疼地唱个没完。我是不是烦躁之下义无返顾地拂袖离去呢
?学生从“回望”一词中读出了“我”的留恋。我追问学生,除了抱有“老旦也许已经进去了”的幻想之外,难道没有别的原因了吗?学生联想自己生活的实际,读出了戏前波折的铺垫作用,如此难得的看戏机会,“我”付出了如此多的期盼、焦虑、失望、欣喜,就算戏不好看,“我”也不可能走得头也不回啊!更何况期间还有伙伴们的热情、关怀、体贴、照顾,这所有的真心真情,怎一个“走”字了得?“我”回望的不仅仅是“飘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似的”戏台,更是因想看社戏而产生的种种经历和体验!反观自己,我们谁不曾有过费尽心血拥有却怅然若失,但决不肯轻易抛弃的情感经历?瞧,鲁迅先生的一个“回望”,能勾起我们多少似曾相识的回忆啊。
小伙伴之间的淳朴友情,是作者动情描绘、泼墨最多的。为了满足远道来做客的“我”看社戏的渴望,小伙伴拍着胸脯“打包票”!决不吹牛
!大的能把船驾得如
“大白鱼背着孩子在浪花里蹿”,而“迅哥”有小的陪坐在船舱里。多么懂事的淳朴少年!“我”看不到翻跟头的铁头老生,有双喜善解人意的劝解;“我”有些倦了,马上有桂生舀来水喝;归心似箭的行船想必也是操心虽“打包票”大人也会惦记。特别是可爱的阿发,大家想吃罗汉豆时,他并没有开口就表明自己的大方,而是“往来的摸了一回”,才鼓动大家:“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的多呢!”坦白赤裸的真情让人怦然心动!生活中,我们每一次的大度是否都如阿发般的由衷呢?后来双喜的阻止不过是想到阿发的娘,才又偷了六一公公家的。这是一群多么懂事体贴,善良真诚的乡下孩子啊。他们难道不是比城里穿名牌、赛阔气的小新新人类更能让我们体会到少年之美吗?当然他们也是蛮调皮的,“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一种偷偷做了坏事后不会被人发现的窃喜!不少学生在我谈到此处时相视莞尔,课后他们写的《童年趣事》,证明很多人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
有同学对六一公公送豆的行为不以为然,觉得他做作,甚至有巴结之嫌。我就和学生谈起人的种种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首先需要满足的是生理需要,这和一般的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作为高等动物的人来说,他还有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抱负需要。别人偷吃了自己的辛勤劳动成果,六一公公为什么要再送豆“巴结”一个孩子呢?因为这个远方来的小客人夸自己的豆好!自己的劳动被认可,自己的尊重需要得到满足!况且,在中国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国度里,读过书的“迅哥”的夸奖又有了更高的意义。中国崇尚“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那么,六一公公的送豆就有被尊重后的报答之意。
鲁迅先生写孩子之间的纯真,是在成年的“我”对都市生活失望的对比中突出的(这是编辑删去的内容),这不由得使我们认同,只有在对现实极度不满的情况下,才会更倾情地留恋逝去的岁月。“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曾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鲁迅留给我们的是人生经验的通感:我们难忘的、留恋的其实往往不是事物本身,而是由事物所连带出来的种种情感历程。哪怕是痛,也会在心头永恒的绽放。
学这一课时学生热烈的反应让我明白,语文课教无定法,换一种角度去理解和引导学生阅读,在增强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开拓了我们的教学思路。如果一定要说有一点点成功,那也是尝试的结果。
2.八年级1部优秀教师风采 篇二
(二)参赛选手:
魏 华
参赛课题:
平面镜成像
参赛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光华中学
【教材分析】
本课依据的教材是北师大版教材第五章《光现象》中的第三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本节内容是光学部分的教学重点之一。学生在学习了光沿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习近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及应用。本课中学生首次接触“像”这个新概念,后面还将学到“凸透镜成像”,本课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教材突出了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知识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更加注重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规律的得出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探究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学情分析】
平面镜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对镜子所成的像学生具有一些“前概念”,比如感觉到“镜中的像与物左右相反”、“像近大远小”等。但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没有仔细的研究过,对“像”的认识处于模糊阶段。如果在教学中采用“概念外显、认知冲突、概念澄清、变式练习”四阶段教学策略,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化。尽管本课的探究是学生光学中的首次科学探究活动,但在前几章的学习中已经历了几次科学探究,这就为本课的探究学习奠定了一定的方法和技能基础。【设计思想】
一、重视思维训练
学生探究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为了避免探究过程的盲目性和形式化,使探究活动达到启迪学生思、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我没有为学生直接提供实验器材及实验方法,也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要怎样做”、“应该这样做”,而是转变角色,既作为学习生活中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设计、修改和完善实验方案,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予适时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在学生交流环节,让学生自己分析误差产生原因:在教学反馈环节,安排了“找图中错误”等思维练习活动,这些教学方式的运用,使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得到较充分的发挥,促进了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注重过程体验
学生要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离不开体验,而这种体验是在真实生活和具体实践中产生的,课堂应成为学生体验、感悟、参与的舞台。创设探究条件,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正是为学生搭建这种舞台。例如:在提出猜想的环节,让学生用小镜子观察自己或周围的同学,根据观察提出自己的猜想,这样的猜想有感而发,更真实、更实际。在实验探究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或者兴趣自主选择、进行实验探究,同时,为学生提供电池、胶棒、国际象棋子这些色彩鲜艳、易操作、易观察的器材,让学生在可选择的条件下通过动手、动眼和动脑来完成科学探究。
三、关注交往与合作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交往与合作的过程。在实验方案的设计环节,我采用了实验演示和师生合作讨论的方式;在实验探究环节,采用了学生分组、分工合作完成的方式;在交流总结环节,采用了小组交流、师生共同评估的方式。这种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了学生间相互合作、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
四、体现学科综合
新课程倡导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改变学科本位,推进课程整合,让学生在科学情境、人文情境中感受求知的快乐。我在本节教学中,开发了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承的其它学科资源,如小女孩在镜前玩耍的生活片段,CAI动画课件,找错误的图片,对称的自然风景,优雅的配乐等,将它们合理运用到教学环节中,力求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求知的同时,深刻感受科学的美,艺术的美,自然的美,把枯燥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次难忘的生命之旅,学生良好的心理感受转化为积极的学习心向,促进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促进了持久学习愿望的形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能列举生活中的平面镜。
2、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了解平面镜成虚像。
4、初步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
1、体验用“替代法”确定像的位置的研究方法。
2、通过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描述现象、归纳结论的能力。
3、通过交流汇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让学生“找错误”、“解决视力表的距离问题”,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图片,让学生领略大自然中“平面镜成像”现象的对称美与和谐美,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奥妙的兴趣和愿望。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学难点】利用“替代”的方法确定像的位置。【教学媒体设计】
(1)自制多媒体课件:录像、CAI课件、风景图
(2)教师器材:镜子、玻璃板、刻度尺、旋转展示台、蜡烛、火柴
学生器材:小镜子、玻璃板、支架、刻度尺、纸、电脑、胶棒、国际象棋子等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实验探究、交流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说明
新课 引入
播放录像:小女孩与镜中的朋友玩耍 学生观看录像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提问:①镜中为什么有一个小朋友? ②生活中还有什么物体能用来成像? 学生思考并回答 ①是镜中的像 ②学生举例
让学生感受生活与物理的紧密联系。
介绍平面镜
学生观看多媒体图片,并明确本课学习的内容。介绍本课相关概念
观察与猜想 提问:
①镜中的像与物体有什么关系? ②引导学生对猜想进行分类
学生通过照镜子,提出关于像与物关系的猜想。
学生通过观察提出各种猜想,思路不受限制,使探究活动具有真实性。
制定实验计划 提问:
①需要什么器材?
②具体方法?以“测量像与物的大小”为例展开讨论。学生制定初步方案:
①确定器材:镜子、刻度尺、物体 ②用刻度尺对物和像进行测量。
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探索、敢于创新。
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分析确定“像”的方法 ①用玻璃替代镜子。②用物体替代像
学生在对“像”进行测量时体验失败,在失败中总结原因、找寻解决实验难点的方法。确定探究方法:替代法
介绍实验探究内容、实验器材、注意事项,规范学生操作。学生理解实验相关事项。
分组实验
为学生提供实验器材:
玻璃板、支架、刻度尺、纸、电池、胶棒、国际象棋子等。教师进行指导。
学生自主选择猜想中的物像关系进行探究。实验完成后,填写实验报告单。
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探究方法,发展探究能力。培养小组合作能力。
交流汇报
让学生充分交流各自的探究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学生汇报实验过程及结论。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归纳总结
归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大小相同
2、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上下一致
4、左右相反 学生进行分析。培养分析概括的能力
平面镜成像原理
播放课件: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学生了解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3.八年级级部工作总结 篇三
八年级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级部老师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整个年级团结一致,齐心合力,在稳定中不断进步,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此对工作做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生常规管理,保证教育教学有序、高效运转。
(一)、根据年级的工作实际,确立了年级工作的指导思想。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为基准,加强学生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学习教育。充分利用升旗、课间操、学生会、班会加强学生的常规教育、养成教育;唤醒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把关爱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展,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闪光的细节,都尽可能地得到肯定和张扬,让每位学生在激励中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加强班主任工作,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班主任的工作作风、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年级学生整个方面的素质和成长,为此我们八年级在指导班主任工作的同时加强了管理与监督,每周定期召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会,及时总结一周以来班主任工作中的成绩,分析并解决阶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布置下周的任务和工作要求,及时发现不足,互相取长补短,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三)常规管理注重了抓实、创新
1、加强学生常规管理,每周由值日班长将班级学生到校、上课、课间操、午休、自习课情况作好详细记录,量化管理及时总结,班主任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另外不定期进行专项抽查,一旦发现存在的问题都及时通知班主任限期整改。有这样一个检查机制的运作,各班班容班貌得到了美化和净化,八年级的教育教学环境整体上呈现出和谐、洁美、有序的特点。
2、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教育和培养。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培训班干部如何干好工作,如何处理班级存在的问题,学生干部成长较快,既会干,又善干,对班级管理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3、坚持了常规检查和专项抽查相结合。例如:通过对学生校服的穿戴、是否烫发染发、有无染指甲、有无佩戴首饰、手机等的定期检查,规范了个人卫生,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
4、充分利用每天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利条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通过跳绳比赛、拔河比赛、投篮比赛等不同形式的比赛,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树立了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5、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各班按照安排,加强课间巡查,制止学生课间打闹。学生到专业室的秩序也是井井有条。课间纪律明显好转。每次放小长假之前,我们都召开学生会,不断地加强学生的道路安全、饮食安全、消防安全等教育。
6、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教他们学会学习的基础上更注重学会做人,学会健康。本学期在相关教师的配合下,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和青春期教育成效显著。
7、拓宽一个空间,形成家校共建和谐局面
我们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本学期,我们年级召开了家校生三方交流会,家长和学生坐在一起,共同参与,取得了较好的反响,达到了敞开心扉,互相沟通、互相理解共同关爱学生的目的。
二、教学管理方面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全面提升初三年级教学质量,级部围绕学校教学目标,认真抓好常规教学管理工作,向管理要质量。认真落实常规教学的各项要求,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研究和协作优势,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对每次考试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紧迫感。教师根据考试反馈及时调整教学,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向课堂要效益。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教学管理彰显实效。
一、查找学生学习中的知识缺陷,有的放矢开展教学工作。首先是抓优等生,在优生中开展各项工作,促进其提高竞争意识,提高学习成绩。先是召开每班前10名学生会议,做了动员发言,建立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档案,对每次他们的考试成绩、目标等都做好记录,让这部分学生有目标、有进步。
其次是抓薄弱学科,针对初三学生英语、语文基础较差这一现实,我们利用早自习前二十时间让学生背单词、重点句子等,对不过关的学生加以督促。
二、抓好日常检测,提高学习质量。
通过平时检测抓好质量分析工作。根据学生思想、学习情况做好分析、总结、反馈。对优秀和进步的学生用发奖状的方式予以表彰,并通过短信方式向家长通报,根据学生思想、学习状况及时开好三会。即:教师会、学生会、部分家长会,通过多种方式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动力。
三、分层分类教学,减轻课业负担。
由于学生基础不同,智力存在差异,所以在布置作业时,我们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层布置作业,对部分学生要求较低,使他们也能按时完成作业。
四、激发学生间的竞争意识。
针对学生安于现状的现象,我们各个班级开展了不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像一班开展了“亮剑”活动,二班开展了学习小组对抗赛,三班开展的“你争我赶”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班级学习动力。
三、老师们的突出表现
良好地教育教学氛围,离不开每一位老师的努力,尤其是班主任无私地奉献。每天来学校最早的是班主任,早读,课间操、午自习、大课间、教室卫生,餐厅卫生、各类比赛等等,教室里校园里了都留下了他们匆忙的脚步,忙碌的身影。楚魁婧老师带的二班班级卫生好、纪律好,学习成绩一直在稳步提高,这一学期她在抓好班级纪律稳定学生情绪的同时,特别关爱了边缘学生,像于新月、吴洪纪、王奥、孙毅等,鼓励他们不要放弃自己,只要用心去做一件事肯定能做好。尤其是于新月这个学期转变很大,不再与社会青年来往,上课也能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她注重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时常与家长沟通尤其是北岛家长,让他们放心的把孩子放到自己的班级;她还关爱住校生,经常给他们送去吃的;并且级部有什么较大活动从不斤斤计较,总是忙碌在前,集体荣誉感较强,不以自己班的那点小利益为重,得到了级部教师的好评。李奎老师今年新接手一班,他作为一名年青父亲,忍受思儿之苦,孩子过百岁都没回去看孩子。工作特认真负责,靠班紧,早晨7点就到校,晚上放学后看着学生上一节晚自习后才回家,他热爱学生,每逢节假日都会早早的来学校陪学生。关注学生思想动态,一旦发现班级出现问题就能及时解决,使许多问题都处理在了萌芽状态,对班级管理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使班级工作稳步前进。他想方设法改善班级乱、差、散的状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树立学生的信心和荣誉感。通过和其他兄弟班级的拔河友谊赛、投篮联谊赛、跳绳友情赛等等活动,首先让学生认识到荣誉是需要努力才能得到的,重视和坚持是成功的关键。
2、下大力气处理师生间的关系。通过学生自己主持的班会课,谈谈我们和我们的老师,消除师生间的不理解。同学们通过对老师的换位思考,从而认识到老师是为自己好。
3、为了扩大班级的优生队伍,激励同学们敢拼敢学,力争进步的精神,开展了亮剑行动。通过成立“亮剑突击队”,并且给每个队员取了一把剑的名字和8字的剑语,鞭策他们的努力方向,通过授剑、出剑、论剑、封剑等环节把亮剑行动和学习成绩结合起来。
4、培养学习习惯。通过对学生早读、课件、午间的检查,让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时间表;对于优生,制订周末和假期的学习时间表,并联系家长辅助检查。
5、班干部的自主管理。让班长、副班长、体育委员、卫生委员和部分优秀的团员,每2-3周讲一下对班级的一些体会,班干部要和同学们谈谈怎么做好卫生、纪律、学习和课间操等等。通过学生自己想办法,问题解决起来有时候会更加容易。
6、处理学生的“小集体”。8.1一共有2个小集体,刘武宏集团和范晓蔚集团,通过调位置、分别谈话等形式引导,成功的拆散了这几个小集团,效果显著。
7、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学生曾自发了给班级取名字和写班训的行动,利用这个教育契机,把班级的奋斗理念的确立了一下,使学生有共同的目标。包括学生自发的班徽、班旗等想法,给予鼓励和支持。
8、通过增加和家长的联系,调动家长的教育积极性。通过和家长探讨孩子的学习特点,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对学校理解和支持的重要性,在周末和假期的时候能鞭策一下孩子。8.3的班主任张培英老师,工作认真负责有热情,每天早来晚走,几乎每天都是辅导完学生后才回去吃饭,为做学生工作不厌其烦,为班级工作想方设法:1.为了提高学生自制力和综合素质,进行了班长轮流制。值周班长每周进行量化比评,评选本周之冠。并重新制定了班级管理制度。为了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班级每人制定了竞争对手,并制定了相应的奖罚措施。同时举行了拔河、跳大绳比赛,家校生三方交流会和元旦包饺子活动,通过各类活动,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班级一直稳定发展。
初三级部的整体的特点可以以两个字“和谐”概括。班主任间和谐,班主任与任课教师间和谐,工作上大家默契配合,和谐进步。年级组的教师之间能互相配合,诚心实意地交流思想,寻求共识,认真讨论年级组工作以及班级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平等协商的气氛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老教师以身作则,做好新教师的带头人;年轻老师谦虚好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成长。大家都能顾全大局,服从领导分配,不计较个人得失。例如:班主任不在时,副班主任就会主动深入到班级,管理班级事务。对于年级组的工作,大家都能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在物理、化学期中考试抽考前,李奎、赵磊、张培英三位老师不仅教学上抓得紧,面对临时性工作(如所有的早自习分给理化、临时性加课等)不斤斤计较,不推三阻四,还能愉快接受,而且还主动在放学后留下来主动辅导学生,甚至周末也来到学校辅导学生,期中考试物理学科的一分两率全部超过兄弟学校,化学的部分数值也超过一校,为我们级部工作添了彩。在我们级部,不管在哪个班级,不管是下课时间、放学时间还是周末时间都会看到老师们的身影,尤其是杨主任她充分发挥了领导带头的模范作用,几乎每天傍晚放学都能深入班级为学生讲解课堂上的遗留的问题,她在抓优生的同时不放弃任何一名后进生,就连王奥这样的孩子数学成绩都能及格;楚魁婧和姜建华为了提高语文成绩经常一起讨论、集体备课、互相听评课,制订了许多适合学生学习语文的好方法,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她俩不分你我谁有空闲谁就出题,用小纸条的形式发给学生让他们在空余时间做完面批面改,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巩固和积累;楚魁婧,姜建华,王纪丽,张春梅,陈财玲,几位老师从不计个人得失,晚上放学后主动辅导学生;王洪强虽然跨级部教学,任务重,时间紧,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句,仍能和学生打成一片,深受学生喜爱;张仁斌老师身兼我们级部的政治老师和初一的一个班级政治,同时还兼任学校的卫生检查工作,工作量非常大,而且非专业出身,但他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主动要课上课,每次考试后都会主动找学生谈心辅导,给学生制定目标。陈财玲老师接手历史后,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分层教学,分层作业,教学成绩稳步提高。还有我们的各科任老师在认真完成本学科的教学工作的同时,还积极配合年级和班主任的工作,积极地投入到班级管理之中来。总而言之,难以一一列出每一位老师的付出和努力。
四、不足之处
1、在教学管理上有点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创新力度不大。工作中缺少力度,缺乏耐心。
2、级部学风不够浓厚,学习浮躁在各个班级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个别学生的厌学情绪有所加重。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两极分化较为严重。
3、学生常规管理仍待加强。个别学生仍然存在不良习惯,缺少足够的自制力。
4、课间操在现有的标准上还需提高一个档次。
5、学生两极分化已经出现,如何转化后进生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早恋问题还有待于疏导。
6、优生竞争力不强,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五、2015年工作展望
1、下学期的小三科会考考试任务重、时间紧,有待于全体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较好成绩。
2、教学时间短,教学任务重,质量要求更高。
下学期时间短,使初三的教学任务时间更紧迫、任务更繁重,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制定好教学计划,使各项工作都能有序有效开展。
3、学生管理难度加大。
4.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部编版 篇四
一、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作家,其作品风格以幽默和讽刺为主,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代表作品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耶历险记》《百万英镑》《竞选州长》等。
二、理解词义
1.翌日:次日。
2.巉峻:险峻陡峭。
3.拾级:逐步登阶。拾,轻步而上。
4.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5.轻歌曼舞:轻松愉快的歌声和柔和优美的舞蹈。
6.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7.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8.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三、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①):交代我们前往勃朗峰途中的情况。
第二部分(②—⑥):描绘登勃朗峰时的所见所感。
第三部分(⑦—⑩):叙述下勃朗峰遇到的奇人奇事及惊险旅途。
四、问题归纳
1.作者为什么认为乘车骑骡的游客“可怜可悯”?
乘车骑骡的游客暴晒于烈日之下,还不能休息,作者一行人徒步上山,既可在树林中避暑纳凉,又可稍作休息。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前往勃朗峰途中的情况。
路上行人众多,一路都为上坡且相当陡峭,天气灼热难当。
3.第②段,作者从哪些角度来写景?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从视觉角度描绘岩壁峻峭,丘岗葱绿的特点,从听觉角度描绘路途瀑布轰鸣的特点,表现了勃朗峰的山中美不胜收的奇景。
4.第⑤段中“稍作”“顷刻”“骤然” 在句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稍作”“顷刻”“骤然”等词表明时间之短,形象地表现出了勃朗峰光影斑驳、变幻无穷的情状,勾勒出了一幅光与影变化多端的美丽图景。
5.“洁白轻薄的云朵……纯洁的天使。”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本题运用比喻作用分析法。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洁白轻薄的云朵比作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勃朗峰云朵的轻柔纯净的特点。
6.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⑧段的表达效果。
本题运用语言描写作用分析法。运用语言描写,准确细腻地写出了车夫车技的娴熟及狂妄自信的性格,为后文写下山的惊险旅途埋下伏笔。
7.分析“一概不顾”“腾空而起”的表达效果。
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一概不顾”写出了马车的速度之快,“腾空而起”写出了行进路途的危险,两个词形象地表现了“我们”在下山途中路途惊险刺激的情形。
8.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车夫的性格特点。
自信、幽默的性格以及镇定的特点
9.本文的语言极具特色,请举例分析。
(1)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生动形象。如第⑤段“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的比喻,把白云写得富有美感。
(2)大量短句的使用,让语言富有美感。如第⑤段“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 ,节奏整齐,音律和谐。
五、课文主题
5.八年级1部优秀教师风采 篇五
作:我的心儿怦怦跳
课题
我的心儿怦怦跳
课型
习作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自己心跳的事去写习作。
2.要写清事情的经过,有条理地叙述。
3.引导学生学会审题、选材、明确习作要求之间互相分享交流。
4.掌握叙述事情的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
5.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教学
重点
1.围绕自己心跳的事去写习作。
2.学会审题、选材、明确习作要求。
教学
难点
1.掌握叙述事情的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
2.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3.能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去写习作。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创设情境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让自己心跳的事,你的心心跳的事是什么事?参加运动会,登上领奖台,心儿怦怦跳;进行社会实践,第一次采访他人,心儿怦怦跳;进入考场,遇到难题时,心儿怦怦跳;犯了错误,害怕被人发现时,心儿怦怦跳……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们尽快搜集写作的对象及材料。】
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我的心儿怦怦跳”来写的。现在就让我们写一写“我的心儿怦怦跳”吧。
新课
教学
()分钟
二、审题指导(出示课件2)
1.读题目,你都了解到了什么?(板书:我的心儿怦怦跳)
《运动会上领奖的那一刻》,心儿怦怦跳;《第一次采访》,心儿怦怦跳;《紧张的考试》,心儿怦怦跳;《野外遇险》,心儿怦怦跳……
认真读一读,打开写作的思路,从中得到启发,确定选材的范围,必须多读几遍,做到心中有数。
2.你认为这次作文的重点应在什么上下功夫?
请你以“心儿怦怦跳”为题,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写下来,与大家分享。注意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完整,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板书:心跳的过程(详写))
三、组织材料。(出示课件3)
1.想想自己心跳的是什么事,是什么原因让你这样,是激动,还是害怕。按要求准备。(出示课件4)(板书:心跳的事)
要求:
(1)说一说是什么事。
(2)说一说你的心跳的原因。
【设计意图:审题指导这个环节能让学生很快了解题目,把握写作重点。】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指导,让学生明白写作对象及具体要求,同时,通过口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
2.汇报自己的选材。
(1)请习作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
(2)再请中等和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进行汇报。同学和老师之间进行及时评价,友善地提出不足之处。
3.互相借鉴习作素材,积累运用。
四、突破难点(出示课件5)
1.刚才我们已经说过要写好这篇文章重点是心跳、心跳过程。把这些写下来,形成一篇文章呢?
2.就刚才同学们的故事,大家提出修改方案。
小组进行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总结:描写心跳的时候,我们要抓住心跳的过程;详细介绍过程中,你的心理活动,你的想法,动作表现,什么后果,获得什么样的感受。(板书:获得的感受)
五、动笔练习(出示课件6)
根据你刚才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注意要把过程写得生动具体。
【设计意图:设计“突破难点”这一环节,除了有利于学生写作之外,还能锻炼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让学生写的文章更加生动具体。】
【设计意图:设计“动笔练习”这个环节,能让学生把理论运用到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范文指导,让学生对比自己的写作,从而进行修改,提高自己的能力。】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六、小结
这节习作课,我们学习了写“我的心儿怦怦跳”这样的文章,我们在介绍自己的心跳的事的时候,要抓住心跳来写,详略得当,做到中心突出,感情真挚。
板书设计
心跳的事
我的心儿怦怦跳
心跳的过程(详写)
获得的感受
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好一篇文章,这是值得我深思的问题。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总结了自己的优缺点:
1.在这节课中,我抓住写作题目,让学生深入了解题目,明确写作目的,在写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2.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情况,通过设置“组织材料”“汇报”“练笔”这些环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物可写,有据可依,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6.八年级1部优秀教师风采 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散文优美的意境。过程与方法
品味文章线索的贯穿,语言精当的作用。
体会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教学重点
品味本文文白相间、善用诗词典故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灯笼所承载的厚重的文化内涵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逢年过节的时候,大街小巷都挂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那么它还有着什么样的象征和意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吴伯箫的《灯笼》,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韵味。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散文的特点
2以“灯笼”为线索,理清文章叙事脉络.3把握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三、文化常识
中国灯笼又统称为灯彩,中国的灯笼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起源于1800对年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灯笼不仅有照明的作用,灯笼也用来祈求生子。到了日据时代,爱国志士们在灯笼上绘制民间故事,教导子孙认识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相传的意义。现在,灯笼又逐渐在家居装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划分层次
1-2总写作者与灯笼有关的回忆 3-6具体写对灯笼的一些回忆
7-11从文化的角度写作者由灯笼生发的联想 12抒发作者现实中的感慨
(二)疑新探究
1、第一段叙写了小孩子喜欢火、亮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1)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
2、第四段单独成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1)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提示读者有一叙事,另有调整文章节奏的作用,是读者从上文打断的文字叙述中跳出来
(2)在内容上,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起下文对母亲的回忆
3、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1)灯笼寄托着作者对祖父、母亲等亲人的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2)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3)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4)记录、传承家族历史
(5)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4、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章最后一段话所表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作者热烈的歌颂了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自己能够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盼,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又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击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四、分析本文写作特色
1、线索清晰,层次分明 本文作者以“灯笼”为线索,顺着自己的思绪,具体记叙了记忆中一些和灯笼有关的事情。包括灯笼所承载的对祖父、母亲的情感,与灯笼相关的乡情民俗,以及现实社会中自己的一些感慨等,层层递进,使灯笼在文章中所承载的作者赋予其的含义一层层地展示出来。
2、语言文白相间,善用诗词典故
本文语言文白相间,既富有雅致,又不会过于通俗。比如“唐明皇在东宫结绘彩为高五十尺的灯楼,遍悬珠玉金银而风至锵然的那种盛事太古远了„„”句中的“锵然”“古远”等词的运用,使得文章耐人寻味。而大量的诗词典故的运用,也使得文章的文学色彩更加浓厚。比如“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一句,就化用了宋朝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状词以寄之》里的诗句。
五、课堂小结
作者以散文的笔法,抒写了自己关于灯笼的一些回忆,从情感、文化等不同角度表达了灯笼对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表现了作者与时代共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六、作业布置
7.八年级1部优秀教师风采 篇七
本课中岩石从毁灭到新生的过程较难把握,在让学生阅读、讨论的基础上,我采用了图示法,这样,学生对岩石的生成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然后,用更为直观的图片加以印证说明,进而让学生明白:岩石从毁灭到新生的过程就是记录时间的过程。理清了文章的内容,说明顺序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为配合教学内容而设计的课件,条理清楚,容量较大。考虑到学生对教材不够熟悉,我充分利用了学生入场到上课的这段时间,播放了部分课文录音,让学生尽快了解学习的内容。后半部分插入的音乐,为课堂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本课教学,使我明白,说明文教学并不全是枯燥无味,只要善于摸索、善于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说明文教学也同样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这对日后的语文教学将有极大的帮助!
8.八年级1部优秀教师风采 篇八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2、用原文回答问题:
对于愚公移山的决定,其妻的态度是
在移山过程中,其邻人的态度是:
;智叟的态度是:。
3、文中刻画智叟和愚公两个人物,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的人物描写方法。
4、“其妻献疑”和“智叟笑而止之”的话很相似,那么,“其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
5、选文中愚公相信能搬走大山的理由是(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
6、选出与这段文字的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
A.愚公决定移山,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
B.愚公一家排除困难,决心移山。
C.愚公移山,得到了邻人的帮助。
D.愚公虽有移山的决心,却无具体的办法和行动。
7、晋文张湛对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评点,这一评点是针对文中“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而言的。
8、选文第三段说“帝感其诚”,所谓“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天帝是被什么所感动,因而命夸娥氏的二子搬掉两座山的?
10、文中用天神搬走大山作结局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语言简洁,又不失生动,请以“始龀,跳往助之”为例作简要分析。(2分)
1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愚公之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提出的看法,请加以比较,说说
有什么不同之处。(3分)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2分)
①
年且九十()
②
寒暑易节()
③
杂然相许()
④
甚矣,汝之不惠()
14、从文段中另找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例。(2分)
①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②
面山而居。
15、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
。(2分)
16、.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为?(3分)
1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将近)
B.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苦于)
C.冀之南、汉之阴(阴:〈汉水的〉北岸)
D.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2分)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3分
(3)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19、阅读下面的小诗,回答后面的问题。(3分)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这首诗和《愚公移山》都以山为喻,蕴含了对困难的认识和态度。试结合诗、文寓
意,说说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
20、下面两人说的话,在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上有无异同?请作简要说明。(3分)
①愚公妻:“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②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⑴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毛:
⑵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
⑶
惧其不已也
已:
⑷
无陇断焉
断: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
甚矣,汝之不惠!
⑵
何苦而不平?
23、从课文学习中知道,“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
“河阳““汉阴“等。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请分别写明下列城市所处山水的位置。(2分)
⑴
江(长江)阴_____________;
⑵洛(洛河)阳
_____________;
⑶
衡(衡山)阳_____________;
⑷华(华山)阴_____________;
24、在人和山这对矛盾中,愚公和智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愚公认为:子孙无穷,人力
无限,而山不加增,人定胜山;智叟认为:人是“残年余力“,山却高大难平,愚公不自量力。你的看法呢?谈谈你对二人的评价。(4分)
25、诵读文言文,要正确掌握长句的停顿。用“/“划出下面句子中该停顿的地方。
邻
人
京
城
氏
之
孀
妻
有
遗
男
2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许
2置
3荷
27、从这段文字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
个人,他们运送土石所采用的方式是,运一次土石需要的时间。
28、用你自己的话说说愚公移山的原因。
29、你从愚公移山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3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B.以残年余力
C.曾不若孀妻弱子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问:“何以战?“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D.虽我之死
虽人有百指
31、选出对下列句子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聚室而谋:把全家人聚在一起商量。
B.而山不加增:而且山不能增高。
C.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D.河曲智叟亡以应: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32、.这段文字是全文的核心,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在和自然关系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观点,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条件无法改变,而智叟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
参考答案
1、两座大山挡在家门前,出入绕远。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3、语言描写
4、不相同。“其妻”是出于关切,才“献疑”。而且,提出问题也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智叟对愚公移山则完全持否定态度,他嘲笑愚公,并力劝愚公停止挖山。
5、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6、D7、河曲智叟亡以应
8、愚公移山的决心和实际行动。
9、天帝是被愚公的诚心和坚强的意志所感动了,因而命大力神搬走了这两座山。
10、反映古代劳动人民实现抱负的美好愿望。
11.寥寥六字,把一个邻家小孩积极参与挖山的动作、神情写活了。作者不直接写孩子小,而是用“始龀”这一典型特征来表现他的幼小,孩子天真、可爱的样子跃然纸上。“跳往助之”中只一个“跳”字,就把孩子兴奋得跳来跳去的那种稚气生动地描摹了出来。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
12.不同一:出发点不同。其妻是在“杂然相许”的前提下“献疑”,一个“献”字表明她对愚公的关心;智叟不是提出疑问,“笑而止之”是对愚公的否定,“甚矣,汝之不惠”更加强了否定的意思。不同二:语气不同。两人虽然都用了反问的句式,但其妻的语气是委婉的,智叟的语气是刻薄的。如“以君之力”与“以残年余力”相比,前者是委婉的提醒,后者则带有不敬之意;“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与“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相比,前者是一种担心,后者则是一种嘲讽。
13.①
将要
②
改变、变换
③
答应、赞同
④
聪明
14.①
山之一毛(“之”作助词的句子)(1分)
②
聚室而谋(或:笑而止之)(1分)
15、说明愚公移山的行为得人心(1分)
突出愚公移山意志之坚(1分)。
16、愚公移山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1分),这种精神可以鼓励人们战胜工作中的困难(1分)。因此,愚公精神永远有价值,有意义(1分)。
17、(2分)C
(“阴“指江河的南岸)
18、(5分)
(1)(2分)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只要译准“荷担者三夫“、“箕畚“,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
(2)(3分)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还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再说,把泥土石块放到哪里去呢?(只要译准“以“、“且“、“焉“、“如...何“,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
(3)(2分)“且“,可以翻译为“将近“,“接近“,“快要“,“快到“,“快“,“差不多“(1分);“面“可以翻译为“面对“,“面对着“,“面向“,“向着“,“对着“,“朝着“(1分)。
19、(认识,2分)人生之路是不平坦的,必然会遇到一个又一个困难,我们要做好面对和克服各种困难的思想准备,并坚信再大的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态度,1分)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充满信心,勇敢面对,坚持不懈,直至胜利。
20、共3分,分三个得分点。
(1)意思上的相同点,1分:都是对愚公移山这件事的怀疑(质疑、产生疑问、不相信、置疑)。
1分示例:
*都觉得愚公没有可能将太行、王屋二山移走。
*是一样的,都是在质疑愚公能否把山移开。
*都是向愚公提出疑问,能否真的把山铲平,都认为愚公不可行。
(2)情感上的不同点,2分,愚公妻、智叟的情感各1分。
愚公妻是关心(担心,关爱,担忧,忧心,忧虑)(1分),但是写出“关怀“,“爱护“不给分。智叟是轻蔑(挖苦,蔑视,轻视,讽刺,嘲讽,嘲笑,看不起,笑话)(1分)。
2分示例:
*愚公妻是偏爱愚公,关爱愚公。(1分)智叟很直接地表明了自己的意思,他的话甚至有点讽刺,嘲笑的意味在里面。(1分)
*妻子的话表现出对丈夫的关心和关切,是善意的提醒;(1分)智叟的话是讽刺和挖苦的嘲笑,没有善意。(1分)
21、(2分)
(1)草木
(2)亡,通“无“(3)停止
(4)隔绝
22、(4分)
(1)你太不聪明了。(2分)(2)愁什么挖不平?(还愁挖不平吗?)(2分)
23、(2分)
(1)在长江南岸;(2)在洛河北岸;(3)在衡山南面;(4)在华山北面
24、(4分)对山的态度其实是对困难的态度,循此方向谈看法、作评价皆可。只要世界观积极,言之成理,表达流畅就可得分,否则酌情扣分。
25、邻
人
京
城
氏
之
孀
妻/
有
遗
男26、赞同(赞成、同意等)
(安)放
担(挑等)27、5人;用箕畚;一年28、由于大山挡住了出路,进出要饶很大的弯29、略。
9.八年级1部优秀教师风采 篇九
第八单元测试题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一、。(20分)
shēnɡ
bìnɡ
bié
rén
xià
pǎo
dà
jiā
shān
yánɡ
zhuō
yú
jiě
jie
ɡēn
cónɡ
xīnɡ
xinɡ
fánɡ
zi
二、。(12分)
犭:______
______
______
鸟:______
______
______
虫:______
______
______
艹:______
______
______
三、。(6分)
()
()
()
()
()
()
四、。(12分)
马虎——()
迟——()
答——()
乌黑——()
熟——()
出——()
五、。(1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
六、。(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分)
1.。
()
2.“
”,吓(xià)。
()
3.。
()
八、。(11分)。/,“”。/,“
”!/。/,儿。
1.____________。(①
②)(2分)
2.?()(2分)
①。
②。
3.“”
____________。(2分)
4.?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15分)?
?
?。
参考答案
一、生病
别人
吓跑
大家
山羊
捉鱼
姐姐
跟从
星星
房子
二、犭:狗
狐
猫
鸟:鸽
鸭
鸡
虫:蜻
蝴
蚂
艹:草
花
芽
三、群
棵
颗
只
双
条
四、仔细
早
问
雪白
生
进
五、示例:1.考了一百分
2.妈妈不理解我3.一个人在家
4.铅笔不见了
六、1.一叫千门万户开
2.满身雪白走将来
七、1.√
2.×
3.√
八、1.②
2.②
3.河里
10.八年级级部学生管理及教学目标 篇十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排除年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八年级学生良好的学风和班风,促进学生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素养的发展,配合学校对八年级学生管理及教学工作的整改要求和意见,现就八年级存在的问题及工作目标予以分析、整理。根据本方案,积极落实学生常规管理措施,细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工作实效,提升八年级形象,为学生打好基础,为以后工作的有效开展做好铺垫。一、八年级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八年级共有四个班级,其中特色班一个,普通班级三个,共有学生265人。所有任课教师16人,文化课教师12人。教师工作情况是积极性高,教学业务能力较强,都很有责任心,本次期中考试位次一的4人,位次二的教师3人,位次三的3人,位次四、五各1人.学生情况由于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成绩不是理想,五校前一百名共十一人,而且分数不理想。初二级部学生是逆反期最严重的时期,也是成绩最容易两极分化的时期,根据这种情况制定本级部的具体工作措施:
1.学生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差。如课间楼道内打闹、吵闹较严重,早自习、下午自习教师不在时不主动学习。
2.常规管理落实不到位、不彻底。如课间操有个别学生不认真,不齐、不标准,卫生打扫不彻底、不及时,保持时间不长。
3.纪律要求效果差。如学生宿舍内乱串宿舍,甚至拿别人的东西,偶有留长发者、不佩戴红领巾的。
4.学风不浓、班风不正,开学伊始,学生还未进入学习状态,特别是普通班级的学生有些学生甚至放弃了学习。
5.学生处于心理叛逆期,个别学生叛逆严重,不服管教,如早自习课让他们晨读时就故意大声喧哗等。
6.特色班学生现在没有明确的目标,学习应付性较严重,学习方法有待改善,学习风气不是太浓厚,总是一种被动学习。
二、整改方案
(一)指导思想
1.统一思想,凝心聚力,齐抓共管。
以学校召开的八年级班主任会议及全体教师座谈会为契机,找问题、想策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明确任务,认清形势,细化管理。
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认清八年级所面临的形势,明确自己的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细化管理过程。
3.制定计划,重点整治,突出难点。
整改要有切实可行的计划,抓住学生常规管理这一重点,切实解决学风培养这一难点问题。
4.落实常规,纪律为先,培养学风。
(二)预期效果
通过短时间内的集中整改措施,预期达到以下效果:
争取期末考试位次一教师人数再提高,学生成绩缓步提高,五校前十名争取1-2人,五校前一百名次争取10-12人。同时级部整体现象得到提高:
1.教师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热情高涨。
2.学生仪容仪表全部符合学校要求,整齐划一。班容班貌有大的改观。
3.出操迅速及时,做操整齐划一。
4.教室楼道及区域卫生干净整洁,卫生打扫及时彻底。5.学生行为习惯显著改善,彻底消除破坏公物的行为。6.班风、学风有显著改善,学生学习氛围浓厚。
7.教学氛围浓厚,课堂秩序良好,教师优化教学,学生积极参与。
8.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总结有效的管理方法。
(三)具体整改措施 1.召开组内全体教师会议。
目的:统一思想认识,寻找存在问题,分析形成原因,讨论解决方法。(已举行)
2.学生仪容仪表集中整治,以康明图校长晨操时教导为主。3.班主任召开以“遵规守纪”为主题的班会,制定班级管理细则,安排班级工作计划。
4.各班制定班级公约,提出班级文化主题,每人一句座右铭。5.给学生学规章、定纪律,提建议、讲要求。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给学生讲明卫生要求、行为习惯要求、听课要求、作业要求等。6.积极开展级部推门听课活动,全体级部教师参与听、评课活动。结合学校安排,各位教师积极参与听、评课活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7.细化常规管理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
级部认真考勤早自习、下午自习,班主任教师跟班情况。开好主题班会,每周一晚上第一节定为班会时间。
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关心爱护学生,积极疏导学生心理问题,帮助学生顺利渡过叛逆期。
8.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特备是特色班学生,指导他们要有明确的目标,远大的理想,正确的学习方法。
【八年级1部优秀教师风采】推荐阅读:
八年级下册Unit 1课堂优秀教学反思07-05
坚强八年级优秀话题作文07-13
优秀八年级日记800字07-20
八年级数学优秀教案10-31
生活百态八年级优秀作文08-25
八年级物理上优秀教案08-31
八年级优秀作文600字10-08
家风伴我行八年级优秀作文07-14
八年级弘扬民族精神优秀作文07-14
心灵的翅膀八年级优秀作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