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走向生本》读书笔记

2024-10-19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笔记(精选5篇)

1.《教育走向生本》读书笔记 篇一

读完郭思乐教授《教育走向生本》一书,掩卷长思,我被郭教授在书中展示的生本教育成果沉醉不已,那是我作为老师梦寐以求祈望看到的,而郭教授用两个字“生本”就做到了。

这本书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和最大的启发在以下两个方面:

忘我——课堂教学的应有境界

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指出:“我们需要提供给儿童适合的教育,当教育适合儿童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儿童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越是忘我,自然的力量就越能发挥出来。人的内部自然——被我们忘却了的一种最丰饶的矿藏,就会自动地发挥作用。”

他用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忘我的境界: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初读到这里时我有些不解,这与教育有什么联系?当我再读并反复思考时,我恍然大悟,原来它与教育有着如此巧妙的异曲同工之妙。脚被忘记了,也可以说脚处于“忘我”状态,反之,如果鞋子不合脚,脚疼了,脚就被时时记起。今天,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需要提供给儿童合适的教育。当教育适合儿童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儿童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在学习。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他们就会忘我的活动,儿童的热情和学习效率有了空前提高。

由此我就想到了我的课堂。最初我总是在课堂上用自己的方式约束学生,总为学生一点的纪律问题而大动干戈,不但影响了课堂教学中原本应追求和谐的状态,在学生的眼中一定也会觉得我太过于严厉。我一直认为可能是学生的年龄较小不具备有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但有一次偶然的发现,我开始思考郭教授的话“教师的认识规律就是学生的认识规律吗?”我开始改变自己的想法,因为“课堂不同于工厂的生产车间,它是一群有灵性的生命在彼此对话、唤醒、碰撞、交融、分享的成长空间,是师生生命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叶澜教授认为,“首先,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那么何时才能让我的学生在课堂上焕发着生命的活力,彰显着生命的自然,洋溢着生命的快乐?我仍需不断反思与实践……

无为而为——荡涤学习的轻尘

“庄子强调的是无为。有为当然能做成事,但无为能做成的事更多;许多事可以通过意志来做成,但更多的事可以通过没有意志来做成。”初看到这段话,觉得字字句句说到我的心坎上。我欣赏老庄的无为哲学,但静下心来思考,究竟怎样才能做到老子所谓的“无为而无不为”呢?

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我总是一味地(甚至有时是一厢情愿地)将自己认为好的、喜欢的教给学生,但现在我不得不思考,这是学生要的吗?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我只是单一的要求他多练、多做,但这是符合学生认知和心理规律的吗?读了《教育走向生本》,我不禁深思,究竟如何能提高学生的成绩?

关键要同时转变老师与学生的观念,调整老师与学生的心态。

对于学生,让他们以“无为”的心态,轻松活泼、如理如法地学习,相信在考试中并不至于失败,语文要求的听、说、读、写的水平都可以大幅提高。培养出这样良好的心态,在学习中、生活中其价值并不见得比一张100分的考卷为小。应当带着乐趣、从容不迫地学习,学到一定阶段,什么考试都可以应付。总有学生妄想学习能速成,但学习是个渐进、积累的过程,绝不可能速成。《道德经》第二十四章说:“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踮着脚跟站立,大跨步奔跑,必然坚持不了多久就会累倒。第十五章又说:“孰能浊以静之以徐清,孰能安以动之以徐生?”

虽讲的是养生、练功的道理,同时也是做人、做事的法则。看打太极拳、练气功的,动作、呼吸都是慢悠悠的。做事呢,要不焦不躁,不“乱”不“浊”,一切要“徐生”,慢慢地来,态度从容,悠然自得。急近事功者则往往手足无措,自乱阵脚。凡事依天理而行,不妄求速成,倒有可能真的速成。

急功近利的“苦学”既然不可取,我们就应当“乐学”,带着兴趣和乐趣学,不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者,知道语数重要所以才去学,为了考试升学,应付父母的压力才去学,这样学习效果自然不如好之者乐之者。那么怎样做到好之乐之呢?

老师的作用就体现于此。正如书上所说“上无为而下有为”,我则尝试“师无为而生有为”,老师同样具备“无为”的心态,当然不是彻底无为,什么也不作,而是起“导”的作用,这就如郭思乐教授所提的“小立课程,大作功夫。”——“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要尽可能地精简,而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地进行活动。”在学习中成为学生的朋友,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则是平等的个体,让学生信赖我,成为帮助他们的人。我正在努力尝试。

期望我最终也能实现“教少学多”理想:学生能叙述的教师不替代;学生能提问的教师不先问;学生能操作的教师不示范;学生能发现的教师不暗示。

感谢好书,给了我一个静静沉思的机会。

2.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 篇二

【关键词】生本 学生主体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035-02

历史是一条奔驰前涌的长流,我在其中只占了一个很小的点,真是前途渺渺,后顾茫茫。倘不明察历史的趋向,那人生将无所适从,无所归依,有如荒海穷洋,孤舟飘泛。[1]

初闻“生本教育”这个词,感觉茫然,可是我们学校的校长却是非常热情,把郭思乐教授的著作《教育走向生本》发给教师们,让教师们在读书中逐步改变原先的“师本观念”。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初步了解了什么是“生本教育”,然而在进一步的教学中我却仍然是一头雾水,不知如何设计教学的模式,总希望能找到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加以模仿,同时心里还是有些顾虑,就在这种种顾虑中我开始了摸索前行,一开始,觉得很不顺手,学生不习惯,我感觉更忙乱,可以说是在磕磕绊绊中摸索。

那天去实验中学听郭思乐教授的讲课,我忽然醍醐灌顶,对“生本教育”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并从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中看到了希望,心中似乎有种冲动,想立马走上自己的课堂,让自己的孩子们也充分享受到这种美好的教育。我在听完郭教授的讲课后,回到自己的学校,在自己的课堂上,进一步落实“生本教育”理念,并获得了一些感悟。

毛泽东主席曾说:“有了学问,懂得历史,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不晓得历史,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2],由此可知历史的重要。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怎样贯彻“生本教育”才能使学生学好历史呢?学以致用,光懂不行,还要善于分析总结,将历史的经历变成自己的经历,这样你才能理解得更深,也才能看得更远,站在历史的角度和高度来看问题,你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样,能看得更深、更远,变成真正的智者。

在讲授《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我和我的学生共同诠释这节课,遵循时代性原则,使本课兼容近现代衣食住行,中外对照,既增强了趣味性,又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意犹未尽的学习了本课,他们的热情与想象完全得到了释放。我让他们自己去找材料,自己去总结时代的烙印。他们与我共同体验了课堂成功的喜悦,让他们自己感悟到时代的特征。简单的一节课,如果是按照我以前的教学理念,我会自己主导并且娴熟的表演完这节课,自己口若悬河、喋喋不休的讲个不停,学生们干巴巴的坐在那里听,课堂秩序是挺好,但学生本身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即便是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小组合作”环节,但也只是“蜻蜓点水”,几分钟而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想而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提高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他们会特别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强,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孩子们很放松,他们得到了释放,在课堂上很放得开,对学习更加有兴趣了。

在进行生本教育时,我们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解决:知识目标、方法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进行解决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确必修二的核心内容是经济。学习经济史,存在着很多问题:1.缺乏通史的线索贯穿。2.对历史问题缺乏正确的价值判断。3.缺乏学习历史的正确方法。4.这是最大的一个问题:缺乏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老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美。那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美呢?这里就要运用到讲述法的优势,但光运用讲述法肯定是不行的,还要把整体设计好,让学生感受到:虽为人为,宛若天成。怎样做到呢?首先整体风格要统一协调,其次就是设计教学主题片段,片段主题的设计要贴切、形象和生动,三是前后过渡要自然。只有做到这样,才能把生本教育真正贯彻到新形势下,才能让初中升上来的学生自然而然的爱上历史。

新课程标准倡导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获取新历史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历史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师生平等、合作探究、共同体验,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程的吸引力,真正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很重要,现有的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一些教学活动建议,这些教学活动建议仅仅是提供了一些范例,给历史教师一种活动启示、一种设计思路。每位老师都可以根据各自的条件、能力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开辟多种途径,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成为一种有生命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历史教育——思想不能缺席》

[2]《毛泽东同志谈读书》

作者简介:

3.教育走向生本读书笔记 篇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我觉得其中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就是“儿童的天性”。是学生内部自然的外在表现。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深刻地揭示了“生本教育”的根本所在,那就是:学生的天性要依靠教师的成功发掘、积极引导,通过“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张扬其天性,完美其人生。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转变角色,变“传授者”为“引导者”,把教师的所有活动变成学生“天性学习”的辅导力量,不做“执鞭”的“耕民”,成为真正的“生命的牧者”。教师要痛下决心,从根本上走出旧的教学模式,用“生本”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为学生打造天性张扬的平台,既革新更要革心,做课程改革的建设者、发掘者、操作者。不要“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只有从根本上转变了角色,才能实现教师的解放,学生的解放,教育的解放,才能体验到“阵痛后的欢乐”。

4.《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专题 篇四

时常在想,教师与一般职业的确是不同的,因为大多数职业一般是需要从业者个人努力从而求得成功,只要从业者个人业务熟练,技艺精湛,对待工作认真勤恳,必然会有所收获。然而教师职业的成功与否指向者并不是教师自身,而是学生,是另外一个个独立于教师之外存在的个体,教师无法包揽代替这些个体的态度、想法、情感等,而教育并非万能。教育家是智慧的,他不会被无力与苍白压倒,他会努力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不断探索总结,就算是逆境,也要开拓出一片希望的曙光之路,而不是怨天尤人。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教育家,但教育家的智慧可以感染人,改变人的认识。必须先有“形而上”的意识形态的改变,方才能够指导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粗浅地谈谈我的几点认识吧:

为学生的设计真正把师本和生本分离出来,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了解为教师的设计和为学生的设计是不同的,两者有着巨大的差异。我认为,为教师的设计和为学生的设计并不完全矛盾。所谓的为教师的设计即一切指向教师,以方便教师教为主旨,以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为主的设计;而为学生的设计则在这一基础上将学生的认识水平、思考方式等等考虑进去,从而对设计进行调整,使其更适合儿童学的设计。郭教授赞同为学生的设计,因为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终端,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资源,是一个个生命实体。

作为教师,备课是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去询问一个教师“你会备课吗?”,可以说是一种侮辱——备课是教师的基本技能。然而看了上文郭教授的这段话,我们不妨再问问自己:“我会备课吗?”我们的备课多考虑的是自己怎样教还是学生怎样学?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是否只关注了自己和文本,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认识的基础等等?说到这里,又想起了沈大安的一段话:有人说教师解读文本,要有普通读者、教师、学生三种身份,我觉得说得很好。毕竟,教师读文本是为教学服务的。所以,我们在阅读文本时必不可少的一步是换位思考:如果让孩子们来读这个文本,他们会怎样解读?他们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他们会提出什么问题?他们会误读吗?如果发生理解错误,我们怎么去引导?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篇课文《三个儿子》,课后的思考题是“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按我们成年人的估计并不难,因为第三个儿子帮妈妈提水,孝顺妈妈,才是真正的儿子。可是我就听到课堂上有学生说:“老爷爷年纪大了,眼睛看不清,只看见一个儿子。”我们备课时应当考虑,如果儿童解读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去引导,而不是一味往深处走。“文本”很重要,但“生本”更重要,语文教学要从“文本”走向“生本”。

5.生本教育读书笔记 篇五

前段时间我借阅了《教育走向生本》一书。本书结合作者所开展的从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直到生本教育的实验研究。对生本教育的意义、概念、产生背景、哲学思考、主要观念和操作体系等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作者郭思乐对生本教育体系与师本教育体系作了系统的比较研究,深入阐述了生本教育体系的价值观、伦理观和行为观,探讨了生本教育体系的哲学基础,并对生本教育的课程论、方法论、评价与管理以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是一部哲理性强而又生动活泼的学术专著。

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的有关文章和视频中,一个个鲜活的实例,让人感觉到生本教育确实有他的教育理论实际,有说服力、有可操作性。生本教育提出并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使教师角色的转变。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对学生的学习起指导、点拨的作用。在整个学校的过程中,学生是主要因素,老师是辅助因素。

郭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儿童发展”。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郭教授对于教师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郭教授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能力,教师的这种对学生学情的驾驭能力,是与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反思离不开的。

生本教育是在追求理想的教育境界和理想的生活境界,也是快乐而积极、从容而富有激情的工作和生活。生本教育的课堂洋溢着生命的活力:生本教育下的孩子们不但对学习充满热情,意气风发而积极自信,更令人敬佩的是生本教育下的学生有惊人的学习能力,有侃侃而谈、严密论证、旁征博引、独立自主的课堂风貌;还有生本教育中的教师更是轻松与优雅,不教而教,从容不迫。

生本教育中教师必须改造课堂,使之方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由于生本教育的整个思路是“小立课程,大作功夫”。因而在统一编制的课程目标之下,学校和教师仍有课程设计的空间。教师需要改变一点一点教,一点一点落实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是有粗到细,由整体到局部的。在生本教育中教师必须知道,孩子通过大量阅读,终有一天会“徒弟超过师傅”。教师要从组织教学转向组织学生的学习,从设计教学转向设计学习;要变师本的“有为”为生本的“无为”。但“无为”并不是让老师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说,只是希望教师要“贵言”。早在几千年前,老子就认为教师不应该用外部力来控制孩子学习,这样的行为只会使得学生怕学、厌学。因此,教师在生本教育中把握的宗旨就是“无为而为,教少学多,可以双赢。”

通过学习郭教授的“生本教育”思想,对我们的课堂改革确实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及时的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投身到教育改革中来,我们的教育才会有出路,才会彰显其独特的人文魅力。

关于生本教育体系

1、注重教学的交付。教师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去解决问题,把可以托付的教学托付给学生。这似乎是一种新的教育思路。此时,学生处在真正自主的状态中,他的潜能得到激发,他的天性得到张扬,他的获得像鲜花怒放。我们把这样的依靠学生、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和教学,称为生本教育体系。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需要提供给儿童适合的教育,当教育适合儿童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儿童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规律起作用了,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所谓适合儿童的教育,这就是生本教育。

2、生本教育的运行机制是像用开动汽车一样,老师给学生钥匙,去开启自身的动力系统,我们把它叫做激发式,生本的激发模式,正像我们是用钥匙去打开汽车的马达一样,我们从灌输者走向了引道者,从知识生产者的蓝领变成了知识生产过程的管理的白领,从参与化学反应的元素变成了催化剂。于是,学生的学习的巨大的能量被利用和发挥出来了。

3、我们所说的生本,除了反映学生的利益、学生的在学校社会中的独立的自主的存在之外,很重要的是依靠学生来进行教育,把教育的全部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以学生发展为教育的本体。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本教育的重点,不仅仅在于学生的外部地位,更在于学生的内部自然天性和潜能的发挥。这也是教育对社会的根本贡献。

关于教育教学的认识

1、人的自我实现的本能,不会因为知识的增加或年龄增长就消失。关键是要发展他的认识能力,以及提供一种挑战自我的创造情景。我们的任务,是要保持儿童的这种追求的天性。

2、教育者的意志不等于被教育者的意志,教育设计不能仅仅依据教育者的意志,更重要的是应当研究被教育者的意志。

3、要缩小规定性,扩大选择性。只有学生自己进行选择,自己进行体验,才能提高人格的道德的感悟,在德行方面得到真正的提高。多年的经验表明,说教式的德育,很不受儿童的欢迎,而在健康美好的活动中,儿童却得到了人际的、自我的各个方面的长进。在生本教育中,智慧的生成和人格的建树,原理是一样的——都通过儿童的内化去实现。

对学生、对人的认识

1、儿童的天性是活动的,创造的,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的认识规是率是先行后知的行知律,他们对人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得。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同时也是天生的阅读者。儿童是天生的计算者,是天生的艺术欣赏者,是天生的活动者。

2、儿童的所想所做,对他本人来说,有新的意义,新的质,就是进行了创新。同大人比,儿童的创新是内创新,是同自己的认识来比较的。对于儿童来说,创新的意义重在过程。儿童的创新和成人的创新都是在人的自我实现的意识下进行的。而自我实现是所有的人的共同的需要。儿童的创新是儿童学习的核心的过程。反过来,儿童也是在创新中进行学习的。在我们的教学实验中,无论是数学还是语文,每堂课都有大量的创造的机会。上课就意味着创造,而创造就意味着成功和成就。

3、“自然的,同时又是最好的”。儿童有了具体,就能理解抽象物,能永远在抽象遇阻的时候回到他所熟悉的具体上去。在有质量的行动中,占据心灵的,只有纯净的极为自然的,像种籽长成大树的那样一种内部动力因素,而这就是个体的独立性的最直接的表现。越是自然,像种籽长成大树那样的内部能量的发挥就越是彻底,越是强大。而这需要信任自己,自尊,以及个体对自己的接受,我们必须帮助儿童悦纳自我。对人的独立性也可以这样看,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本身,就是大自然对他的的赠礼,生命是如此丰富、如此美好,因之,每个人,包括那些沉默寡言的、“老实巴交”的甚至被认为是差生的那些人,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独特的存在。杜比宁说:“整个人类,每个人都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丰美世界”。

学生不仅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的最重要的资源,是动力之源、能量之库,依靠学生的内部自然,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释放学生的能量,是教育改革的一项有效的策略思考,它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操作体系,同时鲜明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含义。学生资源具有自身的加速器。要让儿童取得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依靠儿童的内部自然来进行教学或教育。

4、就以较为基础的“爱”来说,儿童会因而产生对学习的“生产性的爱”。只有在他们参与了这些知识与智慧的生产的时候,他们才会对之产生刻骨铭心的爱。这时,他的知识,就如钱钟书所说的,是由他的心血浸养的,是联系着他的神经和血脉的。儿童生产了知识,他就爱知识,也就能不同凡响地出色地用知识。至情至性而得至行。

5、作为儿童的知识和游离于儿童之外的知识,它们最大的区别是,属于儿童的知识,本身同时也是一个过程,它既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既是智力范畴,又交叉着情感领域。带着某种情感所学的知识,会永远带着这种情感的烙印,而游离于儿童之外的知识,如纯粹的书本知识,就没有这样的特点。你希望他正规地学习,你就可以从他最喜欢的东西开始。天生我才必有用,而基础知识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不论他们做什么,你总能找到其中蕴涵的基础知识,而要做到这一点,你得把他的活动,都看作是学习的一部分——哪怕它并不完善,甚至是似乎同我们原来的学校教育内容格格不入。

6、我们可以从其他证据来看学生具有的学习天性。例如,人在成功时获得的快乐;在自我实现时得到的高峰体验;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的充实感;人对人的有益智力创造的尊崇,似乎在所有的尊崇中居于最高的地位,所以人追求思想,追求文化。同人打交道基本上就是同人的思维打交道。反过来,对人的学习活动的贬损,几乎就是对人的思维的贬损,也就是对人的最基本的贬损,于是,累积起来,可以摧毁人的信心,可以使人无心向学,使人失去生活的欢乐。不是儿童没有潜能,而在于我们有没有给出时间、空间和氛围条件去激励它。而最严重的问题,还在于我们实际上是受到了一种忽视儿童潜能的局限。一个教者,如果在潜意识中低估了儿童,那么他的所有工作,他的态度、眼神、音容笑貌都会带上这样的色彩,反过来就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7、为了学生的能量的最充分的发挥,我们要保持学生的精神独立性,也要让他们自己保持独立性。尊重了儿童的独立性,就是保护着他们最大发展的可能性。

8、一个小的群体,对儿童个体来说,就是一个雏形小社会。正是由于这个小社会的存在,儿童得以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我们的游戏都要求尽可能有趣味性,分出胜负,就是为了利用群体的作用去激发个体,发挥个体的能量。

一些错误观念:

1、就教师好教来说,教材是拆分式的小步子型是有利的,但靠着过度分析的教材,我们的学生就没有时间和空间可以施展,成为主体就是一句空话。又如,如果不尽早给学生发现和思考的工具的话,他们就只能处处依靠教师,把他们叫做主体,也充其量是个没有资本的老板,或者是高级打工者,而不是真正的主人。

2、成人的认识规律在影响着教者,他们认为所教给学生的东西应当是理论化的,如果让学生去从基本事实以及基本经验中获取什么,乃是浪费时间,所以他们的教学一般是截流式而不是源流式的。再有,认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知识,也就必须用间接方式来认识,所以作为学生,主要的任务就是聆听间接知识。

3、教育的最大的类本体,就是师本教育体系,师本的许多规范,是用于防止学生不学习的,是以“人之初,性本惰”为前提的。

4、师本的教育要求儿童不论在哪里,都必须爬到顶端,这样一来,没有达到顶端,就会处在一种阴影之中。越是做了许多努力都不能达到巅峰,就越会自卑自弃。

5、师本教育体系总是把学生的蕴藏看作与正规教育无关,甚至有害。它对教育过程的认识是单向式的,认为教育的主要资源是教师和教材、课室设备。它对极其丰富和生动的学生资源视而不见。

6、师本的设计总是忽视了实体的活动,忽视了人作为有机体的特征,而把教育过程转化为可灌输的条文或步骤,以为只要灌输了这些条文或采取了这些步骤,就可以使学生完整地把握需要认识的客体。于是,对事物的分析性的研究,代替了对事物的整体把握,这就带来了教材的过度分析化。

7、师本教育体系的致命问题,是过度分析。比如,英语的语法化,语文的研究化(不是学习语言文字,而是研究语言文字),各门学科的过度条文化。知识的赖以产生、存在及发展的整体事物被拆解了,学生的思维变成了若干部分的拼装,而不是胚胎式的生命发展。学生和教师都被局限在小方格里,不能进行有效的自主的思维。

精彩妙喻

1、微生物有两种,一种是嗜氧的,一种是不嗜氧的。接着这个比喻,我想说,教学是嗜时间的,而德育不一定是嗜时间的。

2、环顾四野,鸟在鸣啭,花在开放;一头鹿,生气勃勃,充满活力,灵活敏捷。自然界的一切是如此完美,玫瑰不去思考自己该如何长进就是美丽的,人为什么不能呢?如果星星不必记起自己就是美丽的,人为什么不行呢?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就像星星一样。

3、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当鞋不合脚时,脚就反对了,那种自然的、和谐的、跃动的和效率的美就荡然无存了。

4、一位企业家问我,什么是教学?我说:“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以5等于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说,3乘以5等于什么?这就有一点是教学了。如果你有胆量说:“3乘以5 等于14”,那就更是教学了。这时候,打瞌睡的孩子睁开了眼睛,玩橡皮泥的学生也不玩了:„什么什么?等于14?!‟然后他们就用各种方法,来论证等于15而不是14。比如4个3 是12,再加多一个3,是15;数一数,5个3是15等等。”在这里,我们把“教”转化为“导”,转化为“学”了。

精彩引言

1、克莱恩说:“一旦我们开始根据人类的天性做事,过去认为复杂的事也都变得简单”。

2、哈尔莫斯说:“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动手——提问,解决问题。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提问,解决问题,不要只传授知识——要鼓励行动。”

3、海墨特说:“教学是为了使人产生有活力的思想,而形成有活力的思想需要时间。”

4、克来恩:“最佳的学习方法是先做后辨认,或是一边做一边辨认”“只有学习而没有参与其中的和没有实际演练的对象,是无济于事的,也是不合理的,但是,许多教师仍坚持在黑板上写上„名词‟这个字,再解释说:„孩子们,名词就是一个名字、一个地方、一件事情或是一个想法‟ ”。他甚至认为,学校教育只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如何做。告诉人们如何去做,是侮辱他们的智慧并造成困惑。

实践操作篇

1、小立课程,指的是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要尽可能地精简,而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地进行活动,也就是大作功夫。

2、把可以交付给学生的知识的认识任务交付给学生,他们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必然会要求知道“为什么”,而这也就会对何时需要、何时不需要揭示知识本源作出自己的选择,找到他们合适的“度”。这个时候,教师也可以而且应当给他们提供有益的经验。

3、把要教的东西缩至最少。最好的办法就是留有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活动。

尽少干预的原则,即教少学多。“教”是一项十分微妙的过程。“教”的最高境界是使对方“得道”(不是指“道法”的“道”,而是指获得感悟,得到内化)。如果时间有剩余,我们完全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或实际活动,这样,学生可以从中提高感悟水平。

4、整体入手,获得意义,是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我们的课程与教材应当尊重这种规律。

5、先学后教:“学”,不是那种漫无目的的学,也不是没有教师指导的学,整个学是在学校教育的框架下进行的,是有着鲜明的学校教育认识目的的。教师起了什么作用呢?一是教师确定了内容和进度;二是给出了对学的恰当的而不过分的指导。三是教师在其中贯彻了一个原则:只要有可能让学生自己学,我们就不教。四是表面上学生不能自己学,我们也要创造条件,转变方式,让学生能自己学。这样,先学后教就不仅是一种时间顺序,更表明了学为根本的地位。

6、以学定教:学生会选择他最感兴趣那个点作为内核,教师也就可以选择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的点作为活动的内核。始终保持学生的强烈情感和兴趣。以学定教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师将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和整理,从而在学生已有充实的认识的基础上把所得系统化;以学定教所激发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样会促使学生主动地把知识系统化,因为系统化是他们获得丰富材料之后的自然需求。此外,教师在以学定教之中,注意学生学习的共同点,抓住他们学习中的闪光点,突出学习的重点,也将使学生的学习重点突出,系统鲜明。

7、讨论:是学习的常规。事物的矛盾运动导致了事物的发展。学问是头脑中的矛盾运动的结果,是自己对自己进行讨论的结果。而学习者基本上是讨论者。讨论,就是普遍地让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的一种良好方式。儿童完全可以讨论起来,关键就是我们给了他什么问题、问题是否适合儿童。而有时为了适合儿童,我们可以把“问题的提出”也让学生做。

8、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工作间。人要形成思想,要通过感悟。它是主体对外部知识、信息的深层次的内化。感悟犹如人体吸收的食物的最终转化成奔流在自己血液之中的物质一样——只有后者才是主体自身的东西。感悟既然是头脑中对事物的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它其实就是创新。感悟是人对自身的挑战,它总是在人的认识的前沿发生。

感悟支配着学生的后继的学习。感悟是所学的或所要遵守的规则赖于拥有生命力的基础或温床。感悟的东西是不会遗忘的。感悟的程度高,学习的效率就高,学习的把握面就大。把感悟和训练结合起来,是事倍功半的做法。

9、评价: 注意评价那些对人的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如学习态度,对第一层次的知识的掌握,基本的技能和能力等。

10、值得做的事,做得差一点也没有关系。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生并纠正了的错误有积极的意义。儿童的错误,常常还包含着正确和灵气。善于在学生的错误或不完善中看到他们的积极因素,是教师的教学艺术,更是教师的一种科学认识。

各学科的方法:

数学 数学学不好的学生,大部分的原因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学数学,他们觉得数学离他太远,深不可测,数学是大学问。

语文

1、以读引读。办法有多种,一种是寻找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对这些段落或句子发议论,第二种是寻找相关的文章,另一种是寻找问题,给学生作为小小研究课题去解决。英语 可以把班级建设成为语言交际的“小社会”,从而使口语获得相当可观的亚母语语境。

为学生的设计是终端设计,它考虑到了教育的任务的最终完成;

为学生的设计强调教育对象的资源性,从而使教育的资源总量极大增加;

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得到充溢生命状态的自然、活力和喜乐,这就足够了。

这样的学习,具体、贴近生活,学习好像不经意地进行(他们经意的是自己活动中的乐趣),而不经意的教学却常常可以产生最好的效果。

生本教育的方法,是全面依靠学生。

我们正是由于自己的真实的思考,区别于他人,并为自己与他人贡献精神成果,从而给这个世界留下印象的。

在生本体系中,课堂不是封闭的。

读后感:

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的有关文章及鲜活的实例,让人感觉到生本教育确实有他的教育理论实际,有说服力、有可操作性。生本教育提出并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使教师角色的转变。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对学生的学习起指导、点拨的作用。在整个学校的过程中,学生是主要因素,老师是辅助因素。郭教授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而是有指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能力,教师的这种对学生学情的驾驭能力,是与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反思离不开的。导学生、激发学

生本课堂主张“无为而为”的原则,主张教师不给儿童过多的干预,而是给他们学习尽可能的自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保证他们有独立的活动空间、人格空间和学习空间;同时创设情景,引发学生自我意识的产生,并不断强化。在生本课堂,不是“教”决定“学”,而是“教”引导“学”,为“学”服务。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少预设性多生成性。课堂应该上在给予学生充分的前置性学习的经验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思辨,能学会的自己学会,不能学会的创造机会让他学会,真正实现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而不是限制学生。教师不做“拉动学生的纤夫”沉重而痛苦而应该做“生命的牧者”。

在生本教育中教师必须知道,孩子通过大量阅读,终有一天会“徒弟超过师傅”。教师要从组织教学转向组织学生的学习,从设计教学转向设计学习;要变师本的“有为”为生本的“无为”。但“无为”并不是让老师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说,只是希望教师要“贵言”。早在几千年前,老子就认为教师不应该用外部力来控制孩子学习,这样的行为只会使得学生怕学、厌学。因此,教师在生本教育中把握的宗旨就是“无为而为,教少学多,可以双赢。”

上一篇:初中数学说课稿《完全平方公式》下一篇:英国中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