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防治经费(共10篇)(共10篇)
1.职业危害防治经费 篇一
杭来湾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
第一条 职业危害监测与评价、职业危害防治技术改造、设备购置等列入公司安技措计划中,执行《陕西有色榆林煤业有限公司专项资金计划管理办法(试行)》中的安技措管理部分。
第二条 职业危害防治教育培训经费在公司培训费计划中列支。
第三条 个体劳动保护用品的费用、员工体检费用列入公司管理成本。
第四条 定期对职业危害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并及时更换超过有效期的用品、材料等,以保证其效能。
第五条 职业危害防治经费的使用必须经过公司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小组成员审核签字,由公司财务部统一管理资金,建立分类账目。
2.职业危害防治经费 篇二
关键词:用人单位,职业病,管理对策
防城港市为沿海的边境开放城市, 经济基础薄弱, 近几年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 加快了招商引资步伐, 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有毒有害的产业日趋增多。为全面了解防城港市的职业病危害现状, 我们于2008年2~6月对全市所有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单位开展了调查。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防城港市辖区内所有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单位。
1.2 调查方法
采用现场查看、查阅资料与现场询问相结合的方法, 由职业卫生监督人员检查后填写统一印制的检查表。行业划分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4754-2002) 标准。
1.3 调查内容
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包括职工及接触危害人数、职业病防治经费、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等;2007年机构和自主管理情况, 包括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警示标识、个人防护用品、职业卫生档案及培训等;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情况, 包括职业病人数、死亡数;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核、审查、竣工验收情况;卫生行政处罚情况;卫生监督机构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情况。
2 结果分析
2.1 基本情况
全市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共59家, 按行业分类为采矿业25家, 制造业33家,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家。经济类型为国有经济3家, 集体经济3家, 私营经济40家, 股份制3家, 外资5家, 港澳台4家, 其他经济1家。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高温、噪声、锰、苯、甲苯、二甲苯、甲醛、酚、磷及其化合物、氨、氯气、硫化氢、汽油、联氨等。现有在职职工8 123人, 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3 681人, 2003~2007年落实职业病防治经费共420.82万元。
2.2 2007年机构和管理情况
全市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59家;设立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33家 (占55.93%) , 职业卫生兼职人员39人 (占66.10%) , 无专职人员;制订职业病防治计划或方案22家 (占37.29%) , 设置警示标识38家 (占64.41%) , 提供个人防护用品45家 (占76.27%) , 建立职业卫生档案34家 (占57.63%) , 法定代表人培训32人 (占54.24%) , 劳动者培训1 913人 (占51.97%) 。
2.3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
2003~2007年全市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均未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2.4 职业健康监护情况 (表1)
2.5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核、审查、竣工验收情况
2003~2007年全市共立项15个, 其中2003年4个, 2004年5个, 2005年4个, 2006年1个, 2007年1个;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1个 (占6.67%) ;卫生审核1个 (占6.67%) ;进行职业病控制效果评价1个 (占6.67%) ;卫生竣工验收1个 (占6.67%) 。
2.6 用人单位处罚情况
对用人单位均是发出卫生监督意见书限期进行整改, 没有进行行政处罚。
2.7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及人员情况
全市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1家, 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人员4人, 其中中级职称3人, 初级职称1人。
2.8 卫生监督机构及人员情况
全市卫生监督机构3个, 均没有设置独立的职业卫生科, 无专职职业卫生监督员, 兼职职业卫生监督员16人。
3 存在问题
3.1 用人单位法律意识淡薄
用人单位只重视眼前的经济效益, 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将会给企业带来的远期经济损失认识不足, 对职业卫生工作不够重视, 没有履行单位应尽的法律义务。如未按规定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及卫生审查验收;未按规定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措施;未按规定组织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未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忽视对职工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等。
3.2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核、审查、竣工验收工作难以全面开展的原因
用人单位负责人对职业病防治前期预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需要的费用较大, 用人单位难以接受及承担;目前全市尚未有取得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取得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太少, 不容易联系开展该项工作。
3.3 职业病防治经费落实不到位
职业病防治经费包括: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及卫生审查验收、职业健康检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个人防护用品、职业病诊治及疗养、职业卫生建档等。虽然法律规定职业病防治经费用人单位可在生产成本中列支, 但由于用人单位为了减少支出, 对职业病防治经费投入较少, 严重影响了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3.4 职业健康体检率较低的原因
用人单位为了减少开支不进行职业健康体检;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仅有一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体检需求;多数小型用人单位使用的人员大部分是临时工、农民工, 工人流动性比较大, 用人单位以这些工人经常变动为由, 不列入体检对象。
3.5 职业卫生监督执法阻力较大
在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发展的洪流下, 各地都在大力发展经济, 大力营造招商引资的良好环境氛围, 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 还有部门间的配合、沟通等问题, 这些均给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带来较大阻力, 严重影响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3.6 卫生监督人员偏少, 监督力量薄弱
2007年底, 全市共有卫生监督员48人, 由于监督机构人员不足, 设置的业务科室较少, 均未能单独设立职业卫生科, 一个科室负责上级几个业务科室的工作;全市职业卫生兼职人员只有6人, 县 (市) 级由于卫生监督人员严重不足, 因忙于食品卫生、学校卫生、打击非法行医等重点专项整治工作, 无暇顾及职业卫生工作。
4 对策及建议
4.1 加强培训, 提高用人单位法律意识
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关键在于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与重视程度。由于用人单位管理人员更换频繁, 需加强用人单位负责人及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 提高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 自觉履行用人单位的法律义务,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2 政府重视, 加强部门沟通, 建立联防机制
政府的重视是做好监督工作的基础。职业病相关法律制度刚刚建立且涉及多个部门, 协同工作机制尚未充分建立[1], 需加强与安监、发改委、建规委、经委等相关部门多沟通、协调、联系, 形成合力[2];建立完善的立项审批程序, 把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作为项目立项审批或核准的前置条件, 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职业病。
4.3 广泛开展宣传, 提高全社会法律意识
《职业病防治法》实施时间短, 用人单位及劳动者对该法的了解、认知程度低, 如何提高公众对该法的认知度是需紧迫解决的问题[3]。一是在宣传周期间, 通过开设咨询点、张贴标语、挂横幅、广播电视、报纸等进行宣传;二是到厂矿车间监督检查时给劳动者发放宣传资料, 宣传职业病防治有关知识。通过开展广泛的宣传, 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4 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确保《职业病防治法》顺利实施
4.4.1 切实抓好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
职业病的突出特点是不可逆性和可预防性, 这两个特性决定了职业病防治工作必须以预防为主。在项目建设阶段, 预防控制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不仅能够从源头上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而且可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据有关资料报道, 由职业病造成经济损失与预防职业病的资金投入之间的比例为7:4:1, 即如果企业发生职业病和职业性损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7, 那么发生这些损害前对生产中的职业病危害进行治理所需要投资是4, 如果企业在新建时就将预防职业病危害的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考虑, 其投资仅为1。在建设项目设计施工阶段做好职业病危害预防工作, 是一件事半功倍的大事, 是职业病防治最有效的措施。
4.4.2 加强经常性卫生监督及处罚力度
督促用人单位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成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 落实法人责任制, 制订职业病防治计划或方案, 开展职业健康检查, 发放合格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加强职业卫生法规的宣传, 促进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步入法制管理轨道。对职业危害严重, 多次提出整改意见而未落实的违法单位要进行处罚。
4.5 加强卫生监督队伍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建设, 适应职业卫生需要
4.5.1 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
为适应卫生监督工作的要求, 必须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人员执法能力建设, 加强法律知识、专业知识、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训学习, 提高卫生监督员的监督执法水平。
4.5.2 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建设
目前, 全区取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资质的机构只有6家, 每个地市级只有1~3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不能满足职业卫生工作的需求。因此, 必须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建设, 每个县 (区、市) 至少有1家具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职业健康检查、放射卫生防护监测与评价资质的机构, 地市级至少有1家具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满足职业卫生工作的需要, 确保职业卫生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涛, 张敏, 张云林.我国急性职业中毒事故隐患特点和控制对策[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03, 29 (4) :203-205.
[2]全群琳, 马斯胡提, 阿提坎木, 等.新疆107家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7, 23 (4) :384-386.
3.保障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合理投入 篇三
1.中等职业教育的总投入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大幅度下降。全国现有14000多所各类中等职业学校,虽然挂了职业学校的牌子,但一些学校实验、实训条件非常差,难以适应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所提出的对劳动者技能的新需求。
2.与普通高中和高等教育的投入相比,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明显不合理。近些年,政府的教育投入偏重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高成本”与“低投入”的矛盾非常突出。大部分省(区、市)教育经费的投入总量中,中职尚不到普通高中的三分之二。
3.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参照国际标准,职业教育的生均成本应该是普通教育的2~3倍。现阶段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远远低于其人才培養成本。
可见,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薄弱环节,因此,各级政府需要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合理确定其在整个教育经费投入中的比例,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为此,建议:
一方面,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建立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在中央不断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投入力度的同时,地方各级政府也要切实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对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切实执行国务院有关文件中“教育附加费20%~30%应用于职业教育”的规定,解决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另一方面,多方面筹集社会资金,以更加优惠的措施,吸引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和企业投资举办职业教育,逐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企业、社会和个人参与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4.2018职业危害防治计划 篇四
为了加强本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使公司生产作业环境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制定本公司2017年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方案。
(一)职业病防治工作内容
1、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的规定,建立、健全由总经理总负责、部门分工负责和岗位各负其责的涵盖职业病防治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2、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
按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如实上报本单位的人数、工资总额、缴费情况以及财务会计帐册等有关情况。按时缴纳工伤社会保险金,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作好工伤社会保险工作。使在本厂职业活动冲所发生的工伤、职业病以及因此而死亡,造成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或其遗属能够从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和服务的社会保障,保证劳动者或其遗属的基本生活,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和康复服务等。
3、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五条的规定积极做好工作场所的卫生防护工作,使工作场所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①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②由于职业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③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④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⑤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⑥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4、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
按照《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的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如实申报职业危害。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
5、本单位的建设项目(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引进项目)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并经政府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6、对噪声、粉尘等作业的特殊管理
职业病危害作业是发生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和严重职业病的主要作业,其危害后果特别严重,其危害往往是群体性的,且致死率、致残率很高,不仅严重损害劳动者的生命健康,给用人单位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也影响社会的稳定。
特殊管理包括对作业场所和作业人员的特殊管理。如作业场所的隔离、生产设备管道化、密闭化和操作自动化,作业场所设置特殊职业病防护设备,包括自动报警装置、防护安全联锁反应系统和工作信号,配备应急救援设施、医疗急救用品等。
7、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条规定的内容,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①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②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③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④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内容有:全厂职工人数、男女职工人数、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男女人数、患各种职业病人数;全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数、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点数、各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点的浓度或强度及评价;各种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设备的名称、数量、运行状况、防护效果及对存在问题的治理;个人防护用品的种类、发放数量、是否有职业卫生检验报告书、实际配带情况等)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内容有: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
⑤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用人单位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及检测评价(定期检测、评价必须由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制度;
⑥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包括救援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应急措施、人员撤离路线和疏散方法、财产保护对策、事故报告途径和方式、预警设施、应急防护用品及使用指南、医疗救护等内容)。
8、建立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使本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严格按规范管理,使其制度化(依据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内容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健康体检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9、职业病报告制度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病报告办法》的规定,报告办法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10、职业病危害公告告知和工作场所危害警示及报警装置;
(1)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3)对可能发生急性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11、职业病危害合同告知
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时,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前款规定,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
12、职业卫生培训
公司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培训,普及职业健康知识,督促从业人员遵守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
13、公司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检测结果存入的职业危害防治档案,向从业人员公布,并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发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公司应当立即组织相关部门,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治理,确保其符合职业健康环境和条件的要求。
14、职业健康检查
生产技术部按规定负责组织员工上岗前、岗中及离职前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确保按要求应检查人数实际参检率不低于100%。不得安排上岗前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人员从事接触职业病
5.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篇五
目 录
水泥除尘措施
木屑除尘措施
防止铅毒的技术措施
防止锰毒的技术措施
防苯毒的技术措施
防止噪声危害的技术措施
防止噪声危害的技术措施
防止职业危害的综合措施
1、水泥除尘措施
水泥除尘,并不是水泥生产的除尘,而是建筑工地和水泥制品厂使用水泥的除尘。
流动搅拌机除尘。在建筑施工现场搅拌机流动性比较大,因此,除尘设备必须考虑适当流动的特点,既要达到除尘目的,又作到装、拆方便。流动搅拌机上有2个尘源点:一是向料斗上加料时,飞起的粉尘;二是料斗向拌筒中倒料时,从进料口、出料口飞起的粉尘。
1~2台搅拌机的施工现场,适用于通风除尘系统,即在拌筒出料口字安装活动胶皮护罩,挡住粉尘外扬;在拌筒上方安装吸尘罩,将拌筒进料口飞起的粉尘吸走;在地布料斗侧向安装吸尘罩,将加料时扬起的粉尘吸走,通过风机将空气粉尘送入旋风滤尘器,再通过器内水浴将粉尘降落,被水冲入蓄集池。为了防止所排气体中仍有粉尘,在旋风虑尘器出气口设置二道防线——水慕隔尘措施,既可达到除尘之目的,又可将蓄集的水、水泥再次回收使用。
2、木屑除尘措施
在木才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木屑尘,危害操作工的身体健康,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采用局部吸尘、整体输送至室外储存起来,以便回收利用。可在每台加工机械尘源上方或侧向安装吸尘罩,通过风机作用,将粉尘吸入输送管道,再送到蓄料仓内,可达到各作业点的粉尘浓度降至2mg/m3以下。
3、防止铅毒的技术措施
国家标准规定车间内空气铅的最高允许浓度为:铅烟0.03mg/m3,铅
尘.05mg/m3。凡超标均应取措施。(1)充电的防毒措施
进行电瓶充电工作、经常都要溶铅、制铅板、除铅锈,在进行铅焊、充电过程中,还要产生硫酸铅,因此,是防铅中毒的重点。一般都是采用抽风饥或用鼓风机升压将铅尘、铅烟、铅蒸气抽至室外,进行凈化处理后向空中排放,但是,往往由于凈化处理设备质量不过关,达不到排放的标准,所以,有的单位设置水池进行凈化、蓄集铅尘处理,也取得较好效果。(2)消除铅源,以无毒、低毒的物料代替铅丹,是消除铅危害的根本措施,如,用塑料管代替铅管。再如,以往很多单位在刷漆、喷漆之前,必须先将各种钢铁件刷一层红丹——防锈漆;红丹即是铅丹,极易发生铅中毒,现在已研制出JQ-1型常温无渣磷化液,只要把无渣磷化液放在槽内,将钢铁放入槽中浸磷化4~5min即可成膜,达到防锈目的。JQ-1型常温渣磷化液,不含亚硝酸盐,无毒无害。
4、防止锰毒的技术措施
国家标准规定,车间空气中锰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02mg/m3。凡超标者,均当采取防护措施。
(1)集中焊接场所,可以采取机械抽风系统,即在每个焊接作业点上方设置吸烟尘罩,将锰烟尘吸入支管道,再输入总管道,经过过滤凈化后再进行排放。
(2)车间内分散焊接点,可设置移动式锰烟除尘器,随时将除尘罩设在焊接作业人员上方,及时吸走焊接时产生的锰烟尘、使锰烟尘的浓度降到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
(3)现场焊接作业场狭小,流动频繁,每次焊接作业时间短,难以设置移动排毒设备,装置焊接时应选择上风方向进行操作,以减少锰烟尘的危害。
5、防苯毒的技术措施
国家标准规定,车间空气中苯的最高允许浓度为:苯10mg/m3以下,甲苯100mg/m3以下,二甲苯100mg/m3以下。
(1)喷漆,可采用密闭喷漆间,工人在喷漆间外操纵微机控制,用机器手自动喷作业,以达到质量好、效率高、对人无危害的目的。
(2)通风不良的车间、地下室、污水池内涂刷各种防腐涂料或环氧树脂玻璃钢等作业,必须根据场地大小,采取多台抽风机把苯等有害气体抽出室外,以防止急性苯中毒。
(3)施工现场油漆配料房,应改善自然通风条件,减少连续配料时间,防止发生苯中毒和铅中毒。
(4)较小的喷漆室内进行小件喷漆,可以采取水幕隔离的防护措施,即工人在水幕外面操纵喷枪,喷嘴在水幕内喷漆,这样,既可看清喷漆情史,又可隔离苯蒸气外溢的危害。
(5)涂刷冷沥青,凡在通风不良的场所或容器内涂刷冷沥青时,必须采取机械送风、送氧及抽风措施,不断稀释空气中的毒物浓度;如果只送风不抽风,就会形成毒气“满溢”而无法排出,仍易中毒。
6、防止噪声危害的技术措施
噪声控制,就是把那些对人有害的噪声予以消除或降低,为人们创造一个安静的工作环境。
根据我国工业企业噪声标准规定,凡新建、扩建、改建企业允许噪声85dB(A);凡原有企业暂时达不到标准者,对>90dB(A)的噪声污染,都要采取改进措施。(1)消声
消声是防止动力噪声的主要措施,可在各种通风机、压缩机、鼓风机等排气口处装置消声器。消声器是一种允许气流通过而阻止声音通过的装置。常用的有阻尼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阻抗复合消声器,穿微孔板消声器,消声效果都比较好。(2)吸声
吸声是用吸声材料与吸声结构吸收通过的声音,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如在室内用多孔材料安装在墻壁及天棚的表面上,或制成劈形式悬挂于棚顶或装设在墻上,或利用共振原理采用多孔板作成吸声的墻壁。多孔性吸收材料,如超细玻璃棉、矿碴棉、细孔泡沫塑胶、多孔吸声砖、工业毛毯以及甘庶板,木丝板等都属于多孔性吸声材料。这些材料所以能够吸收声音,是由于材料的多孔性,导致“透声”,并以摩擦方式消耗声能,达到减声的目的。这类材料吸收系数,在中高频段都比较高。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还与材料的厚度有一定的关系,增加材料的厚度可以提高低频。低吸声效果,但对高频的吸声效果影响不在。(3)隔声
封闭发声的物体、场所与周围隔绝的方法称为隔声,常用的隔声结构有隔声室、隔声罩、隔声屏等。
单层隔声结构。用最简单的隔声构件——单层均匀物质制成的墻板,如
钢板,木板或混凝土墻等。当声波入射到隔声结构上,其中一部分声能被反射,一部分被吸收,只有一小部分声能透露过隔声结构向外透射。由于大部分声波受到隔绝。所以能收到降低噪声的效果。
双层隔声结构。在中间夹一定厚度空气层的双层墻或板,它比没有空气层的两层物质本身的隔声量提高了很多,这是由于声波依次递到介质截然不同的面层时,声波多次反射而使声强逐级衰减的缘故。(4)阻尼
阻尼就是用一些内损耗、内摩擦大的材料涂在金属薄板上,如:沥青、软橡胶、高分子涂料等,当金属板夹曲振动时,其振动能量迅速传给紧密涂贴在薄板上的阻尼材料,引起阻尼材料内部的摩擦和互相错动,从而也降低金属板辐射噪声的能量,达到了控制噪声的目的。
7、防止振动危害的技术措施
防止振动危害,必须针对局部振动或全身振动的不同特点,研究具体的技术措施。
(1)隔振,就是在振源与需要防振的设备之间,安装具有弹性性能的隔振装置,使振源产生的大部分振动被隔振装置所吸收。隔振装置主要包括金属弹簧、隔振器、隔振垫等。
(2)改革生产工艺是防止振动危害的治本措施,如:钢窗样平的钢板作业台改为铸铁作业台,振动和噪声可基本达到国标要求:手工校平钢模,改用机械校平,亦可基本消除钢模校平的噪声的振动;水泥离心制管,如将工人手持“打水杆”进行管内铲平作业,改为“悬棍式”自动作业,即可消除振手的危害。
(3)有些手持振动工具的手柄,包扎泡沫塑胶等隔振垫,工人操作时戴好专用的防振手套,也可减少振动的危害。
8、防止职业危害的综合措施
上述职业危害的工程技术措施,仅是我们建筑行业已经推行的较好措施,但是,仍有大量的职业危害至今尚无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必须针对各中职业危害具体条件、环境,研究采取综合性措施。
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1)各级建筑企业主管部门和建筑企业领导者,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职业危害是对职工的慢性杀害,后患严重。各级领导者,要把防止职业危害列入领导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对职业卫生工作进行计划、布置、检查、总结,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使劳动条件更合乎卫生,使千百万人免除烟雾、灰尘和泥垢之苦,能很快把肮脏的让人厌恶的工作间变成清洁明这的适合人们工作的实验室”。
(2)企业安全部门、人员,应高度重视职业危害工程技术治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职业工程技术措施、组织、监督实施。其所需费用,应列企业安全技术措施费中给以解决。
(3)企业要设置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定期对职业危害场所进行测定,为改善劳动条件、治理作业环境提出数字依据。从事有职业危害的职工,要定期进行职业体检,早期发现职业病,早期治疗,减少职工的痛苦,要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蓄集职业卫生的各种数据。为职业危害的防治提供信息资料。
(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如:职业体检制度,职业危害点测定制度,有关危害物质的领取、保管、贮藏和运输制度,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制度,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消除职业危害的防护设备、装置检查维修制度,有害工种个人卫生保键制度等。
(5)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搞好职业卫生的重要性、迫切性。既要实事求是向职工讲清各种危害的严重性。又要说明职业危害是可以防止的,发动广大职工,群策群力,共同搞好职业卫生工作,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还要对有害作业人员进行急性中毒急救知识的教育。
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
采取科学技术措施,是防止职业危害的治本措施。但是,由于科学技术水平或经济条件的限制,目前尚有一些超过国家标准界限值,直接或间接危害职工身体健康。因此,做好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防护措施。
(1)根据危害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等,有针对性的发给作业人员有效的防护用品、用具,也是防止或减少职业危害的必要措施,如:配合电焊作业的辅助人员,必须配戴有色护眼镜,防止电光性眼炎;在噪声环境下作业人员必须戴护耳塞(器);从事有粉尘作业的人员戴纱布口罩,达不到滤尘目的,必须配戴过滤式防尘口罩;从事苯、高锰作业人员,必须配戴供氧式或送风式防毒面具;从事有机溶剂、腐蚀剂和其他损坏皮肤的作业,应使用橡皮或塑胶专用手套,不能用粉尘过滤器代替防毒过滤器,因为有机溶剂蒸气,可以直接通过粉尘过滤器等等。
(2)对于从事粉尘、有毒作业人员,应在工地(车间)设置淋浴设施,工人下班必须淋浴后,换上自已服装,以防止工人头发和衣服上的粉尘、毒物、辐射物带回家中,危害家人健康。有条件的单位,还应将有危害作业人员的防护服,每天集中洗涤干净,使每次从事有害作业前均穿上干净的防护用品。
6.职业危害防治汇报材料(最终) 篇六
汇报材料
0
二0一二年六月二十七日
四川广旺集团公司
关于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及现状的汇报
尊敬的国家安监总局及省、市领导:
首先,非常感谢调研组对我公司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进行检查指导,这将极大推动我们的职业卫生工作。在此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四川广旺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是由原国家煤炭工业部直属的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广旺矿务局整体改制而成,从1962年建局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现有员工7000余人,矿区总人口3万余人,企业总资产17亿元,年营业收入可达到7亿元。我公司主要生产单位有:本区的代池坝、赵家坝、唐家河、石洞沟、荣山五对煤炭生产矿井,现矿井核定能力200万吨,另有地处宜宾市筠连县内的在建矿井—船景煤矿,设计生产能力150万吨;火力发电厂3座,发电能力42兆瓦。近年来,我公司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 以煤炭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使公司由传统的资源型企业,发展为煤炭、电力、机械制造、旅游宾馆、物流运输、信息通讯、医疗卫生等多业并举的综合型企业,成为全省重点优势和骨干企业,保持了国家大型工业企业称号,先后被评为全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再就业先进企业”,荣获全国总工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和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
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在四川、陕西两省开展职业卫生统计调研工作的通知》精神,现将我公司职业卫生统计工作的主要情况向调研组汇报如下:
公司现有在职职工6443人,退休人员7027人。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对企业新招聘人员,严格进行岗前体检,合格者才能上岗,并定期对在岗职工进行岗中、离岗体检。现在岗职业病人员129人,其中:一期尘肺107人,二期尘肺人员22人。二期尘肺人员已脱离粉尘岗位离岗休息。2011年6月对三个生产煤矿从事粉尘作业的2078人进行岗中体检,新增职业病人员19人。对去年以来的离岗人员273人进行离岗身体健康检查。退休职业病人数为757人,其中,一期尘肺279人,二期尘肺人 员478人,不定期地对退休职业病人员进行复查。按照《社会保险法》要求全部参加了广元市工伤保险。对从事粉尘人员建立了员工职业卫生健康档案,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及时将有关职工身体健康资料归档,跟踪职工身体健康情况。今年6月2日我公司总医院被中国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会确定为尘肺病防治定点医院,开展尘肺病综合治疗,推进尘肺病康复工程,做好尘肺病防治工作。
2012年5月10日,我公司根据《四川省2012年〈职业病防治法〉集中宣传周活动方案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四川省职业健康知识竞赛活动的通知》有关文件精神,把5月14日到20日作为《职业病防治法》集中宣传周,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板报、标语、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职业病防治法》,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职业病防治法律意识。确定5月16日为我公司“职业病防治”宣传咨询日。活动围绕职业病防治法法律法规、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责任、常见职业病防治科普知识、职工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等有关职业病防治内容展开,经过宣传、咨询,员工的防护意识明显增强,效果较好。结合本公司实际、精心安排,积极动员职工参与省安全监管局网站答题活动。提高职业健康管理水平。认真开展了职业安全健康排查治理活动,重点排查了煤矿采掘工作面、转载、运输环节、洗煤厂等重点部位,引导煤矿从业人员遵守职业危害防治法律、法规,正确使用、维护职业危害防护设备,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品。在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悬挂职业危害警示标志,提醒接触职业危害人员加强个体防护。基建、技改矿井要认真落实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积极采用先进综合防尘技术,开展技术攻关,从源头上控制粉尘危害。
认真执行职业病防治措施,不断完善矿生产井环境,(1)井下辅运大巷由生产服务队每天安排专人进行清扫并用洒水车进行两次冲洗,保证路面干净潮湿,防止巷道因车辆通行造成粉尘飞扬。(2)主要集中运输巷每隔500米设置一道风流净化水幕。(3)采煤工作面回风巷每旬进行一次全面冲洗,防止煤尘堆积。(4)主运系统每个转载点下风侧3-5米处设置一道风流净化水幕,在距离每部皮带机头50米处安设一组底皮带喷雾。(5)采煤机使用内外喷雾系统。(6)每个转载点设置一道喷雾。(7)掘进工 作面防尘系统完善,每50米一个三通阀门,并安设消防胶管,用作除尘和消防。(8)距采煤工作面30米以内安设净化水幕,距掘进工作面50米以内安设净化水幕,(9)通风队当班系统瓦检员负责对除尘系统的使用、维护进行监督,通风队负责除尘系统日常使用、维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除尘系统正常使用,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 落实责任进行整改。(10)矿井配备专职的测尘员,每月由测尘员对井下产尘点进行两次粉尘含量测定,测定全尘的同时必须测定呼吸性粉尘,并及时编制粉尘测定报表。(11)各煤矿单位进行了职工职业健康统计,对每位职工建立了《职业健康档案》,每年对本单位职工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告知本人,将检查资料存入职工个人《健康档案》。(12)公司每季度检查一次《职业健康档案》的执行情况,各单位每年上报本单位职工职业健康状况。
总之,公司领导非常重视职业卫生防治工作,领导班子中的一名领导主抓此项工作,公司安全监察局、人力资源部、工会等部门职责分工明确,对基层单位的职业卫生工作进行定期的检查指导。各用工单位按照公司的统一部署,建立员工职业卫生健康档案。加强职业危害场所的告 知和预防工作,按时发放和补充员工的劳动防护用品,积极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做到安全生产。存在不足:
1、员工对职业病防治的认识不足,对职业病防治知识掌握不多,对职业病危害认知不足。
2、矿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氛围不浓。
3、员工对劳动防护用品佩戴还不十分规范。
各位领导:以上是我们近几年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中的一些做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与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决心以这次调研为契机,认真查漏补缺,创新工作方式,夯实工作基础,增强抓好职业健康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企业的安全发展、健康发展作更新、更细、更加扎实的工作。
7.职业危害防治经费 篇七
职业病防治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 随着《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2009-2015年) 》以及《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新的规章制度的相继实施, 由政府部门统一领导协调、用人单位重点负责、行业管理规范、职工合理监督的职业病防治体制将逐步建立。但就目前来看, 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致使我国职业病患病人数居高不下, 笔者对此总结了目前职业病防治中出现的问题, 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1 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企业和政府部门责任缺失, 劳动者职业病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依据《职业病防治法》中的相关规定, 企业等用人单位应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或机构, 并配备专业卫生人员, 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必须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齐全有效, 职业病防护用品为劳动者提供到位;加强对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的保护,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在上岗、在岗及离岗时对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组织职业健康检查, 产生费用一律由用人单位承担;用人单位应重视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期检测, 高毒性作业场所每月检测一次, 粉尘类作业场所半年检测一次。而不少中、小企业等用人单位法制意识淡薄, 并没有按照《职业病防治法》中的相关要求, 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甚至为了减少职业病防治费用投入, 以各种方式逃避责任, 比如不签劳动合同, 更换人员频繁, 有意短期用工, 有害生产流程外包等[4]。同时, 卫生监督部门和安监部门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执法队伍人员少, 执法力量薄弱, 并且未与卫生部门进行合作, 缺少防治工作的现场指导[5]。而劳动者多对职业病缺乏认识, 自我防护意识较弱, 常迫于生计, 愿意冒安全与健康的风险。
1.2 职业病源头防控机制尚未完善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建设的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 应于可行性论证阶段向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该报告应为项目建设单位对该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对劳动者可能造成的健康影响作出评价, 并确定危害类别和防护措施。卫生行政部门在收到职业病危害报告之日起30日内应做出审核决定, 以书面形式通知建设单位。在未提交报告或报告未通过审核时, 相关部门不得直接批准项目建设。尽管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被认为是最经济有效的源头控制措施, 但在实践中, 往往犹如虚设, 许多项目建设单位并未经过卫生行政部门的审批, 或者是其他部门审批过了, 卫生行政部门并未发挥作用。
1.3 劳动用工管理混乱, 职业病患者维权难, 权益难以保障
部分用人单位未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未建立劳动者职业健康档案, 未缴纳劳动者工伤社会保险, 导致劳动者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并不了解, 职业病健康体检、诊断、治疗等合法权益难以得到维护。有的农民工在患上职业病后, 用人单位不但不治疗, 还将其辞退, 严重影响康复。
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者可在本人居住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通过职业病诊断承担机构接受职业病诊断, 医疗卫生机构、用人单位一旦发现职业病人或疑似病人, 应及时报告给卫生行政部门。被确诊的劳动者, 用人单位还需上报至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因此, 企业和劳动者均可提出诊断职业病的申请, 但往往提出申请的都是劳动者个人。再者, 劳动者要申请职业病鉴定, 须提供很多材料, 其中包括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工作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检测资料,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以及其他必须的相关材料[6]。这些材料中, 部分材料由用人单位控制, 劳动者想申请职业病鉴定, 却得不到上述材料, 难以证明自身损害是由职业活动造成的。
职业病患者维权难还存在着时间久、成本高等问题。依据国家规定的程序算, 自劳动人员提出职业病鉴定至拿到鉴定书, 约需3个月, 但事实上不止3个月。由民间机构整理的《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研究报告》中显示, 劳动者走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及工伤待遇索赔等程序, 需花费484天, 若加上劳动关系认定, 可能达两年以上[7]。另外, 国家相关法律规定, 用人单位承担疑似职业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 依照国家工伤社会保险规定执行职业病患者的诊疗、康复费用等[8]。但现实中, 这些规定常不能落实到位, 诊断、治疗、康复费用, 往往自身承担。
2 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几点建议
2.1 突出用人单位责任, 加强职业病工作的监管
政府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应共同关注职业病危害, 提出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 完善职业卫生防护标准, 充分发挥对用人单位的规范、制约作用;加强宣传教育, 使相关从业人员提高防护意识;督促、协助用人单位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建立劳动人员健康监护培训制度, 健全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关注职工职业健康检查的落实情况;督促用人单位接受政府监督, 履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义务;监督企业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评价及控制制度;把职业病问题纳入到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之中, 检查履行情况;推动建立职业安全卫生协调三方机制。
2.2 加强职业卫生服务能力和专业队伍的建设
根据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职业健康检查等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需要, 相关部门应促进对职业卫生机构的资质认证, 进一步健全法定职业病的检查和诊断, 重点提升对职业病危害突发事件的处理救治能力, 最大程度控制职业病发生率;同时, 加大精力培养职业卫生专业人才, 吸引多科学专业人员参与, 整体提升专业人员素质;再者, 结合实际为不同行业中小企业制定职业病危害控制方法, 并提供相关职业卫生技术培训, 有意识推动职业卫生工作在中小企业的发展。
2.3 放低鉴定机构门槛, 施行举证倒置原则, 简化职业病鉴定程序
在西方一些国家, 职业病鉴定工作可由普通执业医生进行, 并受法律保护。笔者认为可借鉴此方式, 试着放开对职业病鉴定机构的限制, 允许跨区域诊断, 允许机构间正当竞争。医疗机构只要达到了《职业病鉴定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 便可以获得鉴定机构资质。放低职业病鉴定机构的门槛, 是职业病患者维权的首要保障。
在举证方面, 可采用举证责任倒置制度, 企业可承担劳动者无职业病的举证责任, 若发现提交证明虚假, 增加对企业的严惩力度。配合企业提交虚假证明的机构, 将一并严罚, 若存在职业病鉴定机构配合造假, 直接取消其鉴定资格。当企业无法提交齐备的职业病防治档案, 应判定企业的职业病责任。
我国的职业病鉴定流程太过复杂, 劳动者申请职业病鉴定, 耗时长、成本高, 而部分职业病患者的病情与从事职业有着明显的关系。因此, 为简化流程, 笔者认为可将“重复性劳动损伤”、因有毒性物质吸入导致的呼吸道疾病, 自动判定为职业病。适当缩短劳动者职业病鉴定时间, 争取为职业病患者及时救治赢得时间。另外, 职业病患者有要求治疗、减少工作强度、一段时间内不从事类似工作的权利, 对于丧失工作能力的患者, 应依法获得金钱补偿。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职业病危害防治评估工作的通知[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4, (1) :58-58.
[2]包冀强, 宁秀君, 邢志宏, 等.石家庄市职业病危害防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河北医药, 2012, 34 (16) :2513-2514.
[3]韩颖.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开展职业病危害防治评估工作[J].劳动保护, 2013, (12) :85.
[4]刘宝龙.《职业病危害防治评估方案》解读[J].劳动保护, 2013, (12) :88-89.
[5]邓红平.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病危害原因分析及其防治策略[J].职业与健康, 2011, 27 (17) :2027-2029.
[6]冯会民, 刘春华.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现场调查策略探讨[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9, 20 (5) :363-364.
[7]赵卫华.农民工职业病的现状、困境与对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2 (6) :89-93.
8.烹调油烟的危害及防治 篇八
我们平时炒菜时散发出的油烟是食用油和食物在高温条件下,产生的大量热氧化分解产物。烹调时,油脂受热,当温度达到食用油的发烟点170 ℃时,出现初期分解的蓝烟雾,随着温度继续升高,分解速度也随之加快。当温度达到250 ℃时,会出现大量油烟,并伴有刺鼻的气味。
有关部门对从居民家庭收集的经常煎炸食物的油烟样品进行分析,共测出22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主要有醛、酮、烃、脂肪酸、醇、芳香族化合物、酯、内酯、杂环化合物等。其中挥发性亚硝胺和杂环胺化合物等是已知致癌物。
研究认为,烹调油烟对机体的损害是多方面的。曾经有志愿者进行短期接触高浓度烹调油烟的试验,结果与接触前相比,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等指标均明显下降。对接触烹调油烟的职业人群进行调查后发现,其血浆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明显升高,而血浆维生素C、维生素E等的含量明显降低。这表明烹调油烟不仅可以引起体内脂质过氧化,并且可以降低体内抗氧化物质和酶的活性。大量的研究还发现,烹调油烟能影响到机体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抗肿瘤效应和免疫监视功能,从而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长期暴露于油烟中的厨师体内的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
中国女性吸烟率低却具有较高的肺癌发病率,其中又以与吸烟关系不太密切的肺腺癌为主。调查显示,烹调油烟已成为我国妇女肺癌除吸烟之外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据报道,上海市女性肺癌年死亡率达万分之二左右。1991年4月~1994年12月对三百多位沈阳市区女性肺癌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后发现,女性肺癌的危险因素为吸烟和烹调油烟,但油烟所致肺癌以腺癌为主,而吸烟仅与鳞癌有关。对南京市原发性肺鳞癌和原发性肺腺癌进行研究,发现厨房烹调油烟是两种肺癌发生的共同危险因素。如消除烹调油烟因素,肺癌的发生可减少一半以上。在加拿大、英国、美国和丹麦等国的病例对照研究中,也发现以餐饮业厨师患肺癌、鼻咽癌和食管癌的危险性较大。
有关专家指出,烹调油烟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是值得引起重视的室内环境问题,人们在进行烹调时应注意保持烟道的通畅并采取适当的自我保护措施。采用以下措施不仅可以减少油烟,还可以收到减少脂肪、预防肥胖的效果:
1. 尽量少做煎炸食品,因为煎炸时油温高,产生的油烟特别多。
2. 炒菜时不要等到油烟已经很大了再放菜,可以扔进一粒花椒或葱片,发现周围冒出许多小泡,便说明温度已经达到要求。
3. 在煮菜、炖菜时可以直接使用含有油的肉汤、鸡汤,而不是放油煸炒。
9.10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篇九
一、防治方针:
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积极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二、职业病危害种类: 根据企业经营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单位的职业危害为六大类:
1.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在建筑施工中,材料的搬运使用、石材的加工。建筑物的拆除,均可产生大量的矿物性粉尘,长期吸入这样的粉尘可发生矽肺病。
2.焊接作业产生的金属烟雾危害;在焊接作业时可产生多种有害烟雾物质,如电气焊接使用锰焊条,除可以产生锰尘外,还可以产生锰烟、氟化物,臭氧及一氧化碳,长期吸入可导致电气工人尘肺及慢性中毒。
3.生产性噪声和局部震动和危害:施工中使用的机械工具如钻孔机、电锯、振捣器及一些动力机械都可以生产较强的噪声和局部的震动,长期接触噪声可损害职工的听力,严重时可能造成噪声性耳聋,长期接触震动能损害手的功能,严重时可能导致局部震动病。4.高温作业危害;长期的高温作业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人体虚脱,昏迷甚至休克,易造成意外事故。
三、防护措施: 作业场所防护措施:
一、各项目部应根据本项目部的具体情况识别、确认本项目部的职业病危害种类,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在确定的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告知警示标志。
三、施工现场在进行有大量粉尘作业时,应配备行之有效的降尘设施和设备,对施工地点和施工机械进行降尘。
(二)个人防护措施:
1.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教育,提高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了解其危害,掌握职业病防治的方法。
2.接触粉尘作业的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中应尽量降低粉尘的浓度,在施工中采取不断喷水的措施降低扬尘。并正确佩带防尘口罩。3.电气焊作业操作人员在施工中应注意施工作业坏境的通风或设置局部排烟设备,使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之下,在难以改善通风条件的作业坏境中操作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和防毒口罩。
4.进行噪声较大的施工作业时,施工人员要正确佩带防护耳罩,并减少噪声作业的时间。
5.长期从事高温作业的施工人员应减少工作时间,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饮用水,并佩带好防护用品。
6.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应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单位应将检查结果告知本人,并将体检报告存入档案。
四、安全检查措施:
1、企业对生产中的安全工作,除进行经常的检查外,每年还 应该定期地进行二至四次群众性的检查,这种检查包括普遍检 查、专业检查和季节性检查,这几种检查可以结合进行。2.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具体计划,并且必须建立由企业领导负责,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生产检查组织,以加强领导,做好这项工作。
3安全生产检查应该始终贯彻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群众,边检查,便改进,并且及时地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有些限于物质技术条件当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应该定出计划,按期解决,必须做到条条有着落,件件有交代。
安全检查措施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安全检查措施制度。
一、安全检查分类:
根据工作需要和切实杜绝或减小职业危害加强检查频率和力度特把安全检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进行。
1、安全生产大检查;
2、月度安全检查;
3、专业安全检查;
4、专业人员日常巡查;
5、生产管理人员巡查;
6、专项安全检查;
7、作业人员自查。
二、安全检查要求:
1、安全生产大检查:频率:每季度一次,要求公司领导、专业技术部门人员、安全专业人员参加,当场填写“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时整改,安全科隐患台帐记录。
2、月度安全检查: 每月不少于一次,公司安全设备科、生产质量科带队 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参加,当场填写“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时整改。项目部有隐患纪录及整改后反馈纪录。
3、专业安全检查:主要针对特种设备、防火防爆、危化品、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等,各专业每季度1-2次,根据检查对象确定相关专业人员及安全专业人员,集中问题进行研究,报方案请公司办公会议定。
4、专项安全检查:防暑降温、防寒防冻、节假日等各专项工作每年一次,各有关专业人员及公司分管领导、安全设备科、生产质量科参加,填写“隐患整改通知书”重大问题报请公司解决。
5、专业人员日常巡查:不定时,每周至少1-3次 公司、项目部、班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参加,现场指正,限时整改。
6、生产管理人员巡查:每班次进行,当班管理人员、班组长和专职安全员参加,纠正违章,处理隐患。
7、岗位安全检查: 当班作业过程作业者及班组安全员随时纠正违章处理隐患。
三、安全检查内容:
(一)安全管理工作:
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是否建立,是否配备了专兼职安全员,专业安全人员素质是否符合要求;
2、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健全;
3、安全生产过程中是否执行了“五同时”;
4、事故的“四不放过”实施情况;
(二)生产现场安全:
1、设备安全:(1)设备是否有安全防护装置;
(2)设备的手柄、开关、按钮等是否在正确位置;(3)应该悬挂的警示标志是否齐全;(4)是否有妨碍正常运行的障碍。
2、安全通道:
(1)人行安全通道是否符合要求;(2)通道是否被其他物品侵占;(3)通道上空是否有危险因素。
3、工作现场安全:(1)地面情况;(2)照明情况;
(3)防尘防毒设备是否运行正常;(4)操作者周围环境是否对安全有影响;(5)物品定置摆放情况。
5、劳动防护用品:
(1)作业者是否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2)是否有人穿戴禁止穿戴的劳动防护用品。
6、作业者的行为:(1)是否违反劳动纪律;(2)是否违反操作规程;(3)是否有指挥者违章指挥。
7、特殊场地的安全检查:(1)仓库的防火防爆情况;
(3)临时配电场所的特种防护器具的安全状况及防护设施状况;
(4)起重设备安全防护设施的状况;(5)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情况。
四、安全检查表:
安全检查表示为了系统地、全面的检查生产中某一系统、某一部位或某一项工作内容的安全状况而制定的安全检查项目清单,包括了安全检查的内容、检查标准和检查结果。
1、检查内容:针对需要检查的对象,拟定项目内容;
2、检查标准:以国标、行标、厂标及安全技术规程为标准;
3、检查结果:实事求是地填写检查结果或平分。
4、每次检查都应制定安全检查表。
五、安全检查工作原则:
1、发现重大隐患和不安全因素,不能立即整改的,必须马上采取预防措施,规避事故,确保人身安全;
2、对于检查中发现的一般隐患,按照公司有关隐患管理办法,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处理;
3、发现作业者或指挥者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必须立即制止、纠正,并按照“奖惩办法”给于处理;
4、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都必须记录在案,填写检查记录本和隐患登记本。
作业场所防护措施
一、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1.所有电气机械,电气设备,均采用保护接零,专用“PE”保护接线与现场接地装置可靠连接。接地装置现场不少于三组接地电阻不大于4。保护接零“PE”线面积总箱至分箱不少于10mm2,分箱至设备不少于2.5mm2,铜芯线多股绝缘线。
2.施工现场用电系统采用“TN-S”达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安全要求,总配电箱没有符合要求的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150mA/S,设备开关箱装置设动作电流小于30mA/S,设备开关箱装设动作电流小于30mA/S保安器。
3.所有配电,用电开关箱用电开关箱,五芯电缆均采用推荐产品。.所有电气设备线路的安装调试,维修均有电工负责。5.建立安全检查评估制度,定期由企业主管部门对施工队现场用电安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6.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对临时用电部位的操作,监护、维修分别详细到操作机械人员对开关箱内的螺帽保护盖,保险丝,不丢失、不损坏、随时保持正确完好。
7.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定期对专业电工和各用电作业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用电培训教育。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三次考核不合格者,调离工作岗位。
二、起重吊装
1.进行吊装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处作业系好安全带,严禁酒后作业。
2.做好班前安全技术交底,详细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顺序,并告诉所有参加作业人员,明了自己的作业内容及安全区域,专人监督安全生产,非作业人员严禁进入作业区域。
3.检查索具,工具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统一指挥信号,划分安全区域,专人监督安全生产,非作业人员严禁进入作业区域。
4.作业时,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按设备性能,起重大小,多少进行试吊,确定吊点中心,保证平衡起吊就位,严禁超重吊装,对不明重量物体应查清重量并向有关指挥人员汇报批准方准按预定方案作业。
5.起吊时,吊臂下和吊件吊及吊臂的回转范围内严禁无关人员停留或通过。上下交叉作业时,中间必须设置防护隔离措施。
6.多吊点吊装时,必须防止吊件受力不均匀遭受破坏。应根据吊装工艺及吊装措施进行吊装。
7.起吊时,吊件上禁止放置或悬挂零星物件。
8.吊装期间遇有大风、大雪、大雨禁止进行吊装工作,夜间施工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9.严禁将重物长时间悬吊空中,当作业中休息或离开应将吊物落到地面。
三、安全防火 1.电气防火:
⑴ 合理配置、整定,更换各种保护电器,对电路和设备的过载,失压,漏电、短路故障进行可靠保护。
⑵ 电气装置和线路周围不准堆放易燃易爆和强腐蚀介质,不得随便使用火源。
⑶ 在电器装置相对集中的地点,如变电所,配电室、发电机室等配置相应的灭火器材并禁止烟火。
⑷ 加强电气设备相间和极地间绝缘,防止闪烁。⑸ 设置合理的防雷,避雷措施。⑹ 严禁带负荷停,送电。
⑺ 在易燃易爆场所选用防爆电气设备。2.施工现场防火
⑴ 划分重点防火区域,专人负责重点部位,在木工棚内配置不少于二台泡沫灭火器,0.5立方沙池,1立方水池和消防桶铣。消防器材不准挪作他用。
⑵ 木工棚每天产生的锯末,刨化安排专人清运,保持清洁。⑶ 悬挂禁止烟火标志和防火责任制标牌。
⑷ 木材烘干炉池建在指定位置,远离火源,并安排专人值班、监督。
⑸ 现场设吸烟室,不准在现场防火区域吸烟动火。3.仓库防火
⑴ 宿舍内严禁任何人在床铺上吸烟,宿舍内设专人负责监管防火。
⑵ 宿舍内不得安装大于60W的照明灯具,不准使用电炉,生火做饭,不得使用钨灯照明。
⑶ 使用电褥子和电风扇有专门电工安装插座。4.电气焊作业
⑴ 割焊作业地点要制定安全防火措施,配备有消防器材,专人监督,严格按审批动火手续。
⑵ 作业地点下方或周围有易燃物品,先清理干净或采取隔离措施后作业。
四、防物体打击
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2.上下交叉作业设置双层防护隔板。
3.对下方有行人通过的门口,通道搭设安全通道防护棚。4.上下物品须用绳或专门容器拉上送下,不得扔掷。5.楼层内清理的垃圾要装袋运下。
6.楼板拉缝部位用砖或木板封严密,防止落物伤人。
五、防高处坠落
1.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做到高挂低用。
2.主体砌筑首层设置防坠落平网,以后每隔二层设置一道外用立网进行全封闭。
3.施工预留洞口,现浇楼板补空处,及时用木板盖严,支牢。4.通往阳台未浇注砼栏板前,在门口处设置固定钢筋或木制栏阻门。
5.电梯井门设置钢制或木质固定栅栏,电梯井每隔二层设置防坠落安全网,作业施工层设防护平台用板铺严封牢。
6.楼梯在未焊正式栏杆前,用直径45钢管搭设防护栏杆,张挂安全网封闭。
7.檐子、临边作业采用全封闭,防护架比作业层高出一步架。8.框架工程楼层周边钢管搭设二道防护栏杆,用立网封闭。9.卸料平台外围高度不小于1.3米搭设护栏,用立网封闭。10.所有用于施工现场的防护设施未经主管人员同意不得拆除,挪用。
六、防机械伤害
1.施工现场机械做到转动,传动部位要有符合规定要求的防护罩。
2.电锯要用双层钢丝网保险,防护挡板。锯片后离齿10-15mm处安装齿形楔刀。电锯不用时用防护罩盖好。
3.电刨子,防护罩不得小于刨刀宽度。
4.卷扬机卷筒要有防钢丝绳滑脱装置,女工操作机械不准留长发,钢丝绳不得拖地,过路时要有保护。.当施工现场有多台吊装设备同时作业时应制定防碰撞措施。个人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进入施工现场所有人员带好安全帽,凡从事两米以上高空作业,无法采取可靠防护措施的施工人员系好安全带,从事电气焊、剔凿等作业的人员要使用面罩或护目镜,特种人员持证上岗,并佩戴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
一.粉尘的防护对策应对工艺、工艺设备、物料、操作条件及方式、职业健康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等技术措施进行优化、组合,采取综合治理。
消除或减弱粉尘发生源:在工艺和物料方面选用不产生粉尘的工艺,选用无危害或少危害的物料,是消除或减弱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即通过工艺和物料选用消除粉尘发生源。例如用树脂砂替代铸造型砂,用湿法生产工艺代替干法生产工艺(如水磨代替干磨、水力清理、电液压清理代替机械清理、使用水雾电弧焊刨等)
限制、抑制粉尘和粉尘扩散:采取密闭管道输送、密闭设备加工,或在不妨碍操作条件下,也可采取半封闭、屏蔽、隔离设施,防止粉尘外逸或将粉尘限制在局部范围内减少扩散:降低物料落差,减少扬尘;对亲水性、弱粘性物料和粉尘应尽量采取增湿、喷雾、喷蒸汽等措施,减少在运输、碾碎、筛分、混合和清理过程中粉尘扩散。
通风排尘:通风排尘依据作业场所及环境状况分全面机械通风和局部机械通风。通风换气是把清洁新鲜空气不断地送人工作场所,将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进行稀释,并将污染的空气排出室外,使作业场所的有害粉尘稀释到相应的最高容许浓度。在通风排气过程中,含有有害物质的气流不应通过作业人员的呼吸带。
增设吸尘净化设备:依据粉尘的性质、浓度、分散度和发生量、采用相适应的除尘、净化设备消除和净化空气中的粉尘,并防止二次扬尘。
依据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方式和伤害途径,进行针对性的个人防护。粉尘(或毒物)对人体伤害途径有三种:一是吸入,通过呼吸道进人体内:二是通过人体表面皮汗腺、皮脂腺、毛囊进入体内;三是食入,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那么针对伤害途径,个人防护对策:一是切断粉尘进入呼吸系统的途径。依据不同性质的粉尘,配载不同类型的防尘口罩、呼吸器、(对某些有毒粉尘还应配戴防毒面具);二是阻隔粉尘对皮肤的接触。正确穿戴工作服(有的还需要穿连裤、连帽的工作服)、头盔(人体头部是汗腺、皮脂肪和毛囊较集中的部位)眼镜等:三是禁止在粉尘作业现场进食、抽烟、饮水等。
生产性毒物在生产过程中以气体、蒸汽、雾、烟和粉尘五种形态污染车间空气,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毒物本身的理化特性及毒物的剂量、浓度、作用时间有关,还与机体的健康状况、中毒环境、劳动强度有关。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有三条:呼吸系统、皮肤吸收、消化系统。大部分毒物是通过呼吸系统侵入人体而引起中毒的,呼吸系统是毒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生产性毒物经皮肤侵入人体也是发生中毒的重要途径,不同部位的皮肤对毒物的通透性虽然不同,但任何部位均可通过,甚至指甲也可被有机磷通过,如果皮肤有伤口,毒物可直接侵入人体血液;生产性毒物经消化道侵入人体,其原因主要是误服或进食、吸烟时经沾染毒物的手不慎带入。
二、预防职业中毒同样必须遵循三级预防原则,采取综合性防护措施:
1.控制与消除有毒物质,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物质;改革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尽量将手工操作变为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和遥控化操作。
2.降低生产性毒物的浓度,避免有毒物质与人体接触;对生产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有毒物质,通过安装合理的通风、排毒设备,使毒物得到有效控制。
3.根据毒物的特性,选择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4.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结合职工数量和工作性质建立合理的卫生设施,设置盥洗设备。教育职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5.对从事有毒作业的职工进行定期体检,定期监测作业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浓度,保证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在国家允许范围内。
6.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中毒事件的发生。
三、弧光辐射的损伤
弧光辐射主要产生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其光源波范围在102~106A之间。弧光辐射所产生的射线强度远远超过人眼所能承受的范围,弧光辐射可以造成人眼发生耀眼,眩目或视力变化等病理反应。
红外线属热辐射线,长期接受红外线照射的人,眼球晶状体易发生病变,严重的可导致 “白内障” 直致失明。紫外线能刺激和损害眼睛和皮肤。短时间的强烈紫外线照射,紫外线照射可导致紫外线皮炎。
1.电弧辐射的防护
(1)严禁直视电弧,电焊工应配备专用护目镜片的防护面罩。
(2)焊工应穿着专用的(白色)焊工工作服和安全鞋。
(3)固定的焊工作业场地应设挡光屏。
(4)发生电光性眼炎或紫外线皮炎的焊工应停止作业,并立即请医生治疗。
采用一定的措施可以降低噪声的强度和减少噪声危害。这些措施主要有:
消声。控制和消除噪声源是控制和消除噪声的根本措施,改革工艺过程的生产设备,以低声或无声设备或工艺代替产生强噪声的设备和工艺,将噪声源远离工人作业区和居民区均是噪声控制的有效手段。控制噪声的传播。
隔声。用吸材料、吸声结构和吸声装置将噪声源封闭,防止噪声传播。常用的有隔声墙、隔声罩、隔声地板、门窗等。
消声。用吸声材料铺装室内墙壁或悬挂于室内空间。可以吸收辐射和反射的声能,降低传播中噪声的强度水平。常用的吸声材料有玻璃、矿渣棉、毛毡、泡沫塑料、棉絮等。
合理规划厂区、厂房。在产生强烈噪声的作业场所周围,应设置良好的绿化防护带,车间墙壁、顶面、地面等应设吸声材料。
采用合理的防护措施。
合理使用耳塞。防声耳塞、耳罩具有一定的防声效果。根据耳道大小选择合适的耳塞,隔声效果可达30~4080Db,对高频噪声的阻隔效果更好。合理安排劳动制度。工作日宽余插休息时间,休息时间离开噪声环境,限制噪声作业的工作时间,可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卫生保健措施。接触噪声的人员应进行治疗和观察,重者应调离噪声作业。
就业前体检或定期体检中发现明显的听觉器官疾病、心血管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不得参加接触强烈噪声的工作。
四、安全帽、安全带(绳)、安全网,通常被建筑工人称之为“三宝”,这“三宝”,是防止物体打击、高出坠落等安全防护的有利武器。
(1)正确使用安全帽,才能起到应有的防护作用,否则,其防护性能会降低。
缓冲衬垫的松紧要由带子调节,人的头顶和帽子内部的空间至少要有32mm才能使用,这样做,在遭受冲击时不仅帽体有足够的空间供变形,这种间隔也有利于头和帽体之间的通风。
使用时,不要把安全帽歪带在脑后,否则,会降低安全帽对于冲击的防护作用。使用时,下领带要系结实,否则就会因物体坠落时安全帽掉落而起不到防护作用,尤其时在装卸时更应注意这类情况。另外,如果帽带不系牢,即使帽体与头顶之间有足够的空间,也不能充分发挥防护作用,而且当头前后摆动时,安全帽容易脱落。帽体内部需安装帽衬,但不要为了透气而再随便开孔,因为这样做会使帽体强度显著降低。
由于帽子再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损坏,所以要定期进行检查,仔细检查有无龟裂、下凹、裂痕和磨损等情况,千万不要用有缺陷的帽子。另外,因为帽体材料具有硬化、变脆的性质,所以不要长时间在阳光下直接暴晒。不然的话,由于汗水浸湿,安全帽的帽衬易于算坏,如因这种情况而算坏的帽子要立即更换。
高温对人体的影响
高温可使作业人员感到热、头晕、心慌、烦、渴、无力、疲倦、中暑等不适,在生理功能上也有一系列的改变:
1.体温调节障碍。体温调节主要受气象条件和劳动强度两个因素的影响。在血液循环、汗液分泌和神经系统的作用下,体温一般可控制和保持在很小的波动范围内。不过,人体的体温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身体获热与产热大于散热时,就会使得体内蓄热量不断增加,以致体温明显升高。
2.大量水盐丧失,可引起水盐代谢平衡紊乱,导致体内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失调。
3.心律脉搏加快,皮肤血管扩张及血管紧张度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血压下降。但重体力劳动时,血压也可能增加。4.消化道血流量减少,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液酸度减低,淀粉酶活性下降,胃肠蠕动减弱,造成消化不良和其他胃肠道疾病增加。口渴引起饮水中枢兴奋也会抑制食欲。
5.高温条件下人体的水分主要经汗腺排出,肾血流量和肾小球过滤率下降,排尿量显著减少,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可使尿液浓缩,肾脏负担加重,甚至可导致肾功能不全,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等。
6.神经系统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注意力和肌肉的工作能力、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及反应速度降低,容易发生工伤事故。
高温环境下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超过机体的正常调节功能,会导致中暑。
高温作业的防护包括改善工作条件和做好工作人员的卫生保健。
一、改善工作条件。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改革工艺过程,控制高温、热辐射的产生和影响,减轻劳动强度。二是合理布置和疏散热源。三是隔热,可以使用隔热材料、水和空气作为隔热层。四是通风降温,除自然通风外,机械通风可选择风扇、喷雾风扇、集中式全面或局部冷却送风系统等。
搞好卫生保健。合理的卫生保健措施,可以改善高温作业人员的身体状况,提高工作效率,预防中暑和其他事故的发生,并减少高温对身体的远期影响。1.加强健康监护。除就业前体检外,在入暑前和暑期中,要动态观察高温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发现有高温就业禁忌症者,应及时调离工作岗位。
2.加强个人防护。工作服应宽大、轻便及不妨碍操作,宜采用质地结实、耐热、导热系数小、透气性能良好,并能反射热辐射的织物。要根据不同作业的需要,配备工作帽、防护眼镜、手套、鞋盖、护腿等个人防护用品。夏季露天作业者应配备宽边草帽、遮阳隔热帽或通风冷却帽等以防日晒。
3.调整作息制度。炎热季节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劳动休息制度,尽可能缩短劳动持续时间。如实行轮换制,增加工间休息次数,延长午休时间等。应在工作地点附近设置工间休息室或凉棚,配置坐位、供水设备、风扇及半身淋浴装置等,休息室气温应在30摄氏度以下。在夏季保证充分的睡眠和休息时间,对预防中暑具有重要意义。
4.合理供应保健饮料。要及时补充水分和食盐,具体的数量取决于出汗量和食物中含盐量。一般每人每天至少应补充水分3.5升左右,补充食盐20克左右。可多次少量饮用盐开水,每次饮一、二茶杯为好,不要喝得过多过快,这样可减少汗液排出,有利于增加饮食。盐开水以每500克水中加食盐1克左右为宜,此外,还可以选用盐茶水、咸绿豆汤、咸菜汤和含盐汽水等,饮料的配制、冷却、运输及供应都必须加强卫生管理,防止污染,饮料温度以15-20摄氏度为宜。5.加强营养。在高温环境中劳动时,能量和蛋白质的消耗都比较多,所以应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总热量应较一般人员高出15%左右,中等体力劳动者每日3300-3500千卡,重体力劳动者每日4000-4500千卡。在每日的膳食中应有一定比例的营养价值较高的动物植物蛋白,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注意补充维生素A、B1、B2、C等水溶性维生素和钾、钙、镁等矿物质。
(2)安全带(绳)的使用和保养
安全带(绳)防护用品有严格的质量要求,选用时必须慎重,应用有合格证的产品。有些使用黏胶、不耐老化的丙纶或遇水后轻度显著降低的织物,不要随便使用。每次使用前,须做一次外观检查,发现带无保护套而磨损断股、变质等情况,应停止使用。
安全带有如下使用要点:
安全带在使用时应将钩、环挂牢,卡子扣紧。高处悬挂安全带和架子工安全带的安全绳拴挂,应采用高挂抵用的方法,尽可能避免平行拴挂,切忌低挂高用。
安全带使用3m以上长绳时应加缓冲器,自锁钩用吊绳例外。缓冲器、速差式装置和自锁钩可以串联使用。
吊带应放在腿的两侧,不要放在腿的前后,不要将挂绳打结使用,以免绳结受剪力被割断。挂钩必须挂在连接环上,不应将他直接挂在安全绳上。
安全带应避开刺、钉子等,并不得接触明火。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随意拆掉,更换新绳时要注意加绳套。在保养方面有如下要求:
安全带要经常保持清洁,弄脏后,可用温水及肥皂水清洗,并在阴凉处晾干,不可用热水浸泡或日晒、火烤使用后的安全带要卷成盘,放置在干燥的架子上,或吊挂起来,不要接触潮湿的墙壁,不宜放在经常日晒的场所。金属配件上可涂些机油或凡士林,以防生锈。
高处作业个人防护
高处作业有两个危险性,一是出事故的可能性,二是伤害的严重性。这就要求高处作业者要有较强的自身防护能力和得当的防护措施,才能有效的防止坠落事故的发生。
在个人防护方面,高处作业者要在衣着上首先做到:要穿软底防滑鞋,不穿拖鞋、塑料底鞋、带钉子鞋、高跟鞋及皮鞋,以防滑倒和摔下。上底应采用谨慎工作服,以防止在行走中刮碰,造成身体失去平衡,发生坠落事故。
高处作业者要正确带好安全帽,系好帽带。严禁不系帽带和在戴安全帽的同时戴其他帽子。高处作业者无安全网防护的情况下必须使用安全带。
此外一些特殊工种还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接触粉尘作业的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中应尽量降低粉尘的浓度,在施工中采取不断喷水的措施降低扬尘。并正确佩戴防尘口罩。
3、从事防水作业,喷漆工作的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施工前要检查作业场所的通风是否畅通,通风设施是否运转正常,作业人员在施工作业中要正确佩戴防毒口罩。
4、电气焊作业操作人员在施工中应注意施工作业环境的通风或设置局部排烟设备,使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之下,在难以改善通风条件的作业环境中操作时,必须佩戴有效的防毒面具和防毒口罩。
5、进行噪声较大的施工作业时,施工人员要正确佩戴防护耳罩,并减少噪声作业的时间。
6、长期从事高温作业的施工人员应减少工作时间,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饮用水,并佩戴好防护用品。
10.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篇十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
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术语(定义)
一、职业病:是指企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二、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三、职业禁忌症:是指企业员工从事特定职业、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害的疾病,及个人特殊生理和病理状态;
四、有害作业:是指在生产环境和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影响健康的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
第二章 机构职责和管理内容 第三条 机构职责
一、组织机构与责任:设立职业卫生健康和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职业卫生健康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办公室(简称职业病防治办);
二、总经理全面负责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主管副总经理负责监护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负责组织实施职业卫生健康和职业病防治工作;职业病防治办具体组织实施各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三、组织制定(修订)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督促贯彻执行;
四、据公司机构设置,明确相关部门、人员职责;
五、人力资源部和办公室建立健全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台帐和档案;
六、定期检查公司和相关部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措施,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七、听取相关部门、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工关于职业危害防治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
第四条 管理内容与办法
一、职业病危害种类
(一)焊接作业产生的电焊烟灰危害:在焊接作业时会产生电焊烟尘、电焊弧光;
(二)打磨、切割作业产生的粉尘危害:打磨、切割作业时会产生砂轮磨尘及其他粉尘;
(三)刷漆作业产生的苯及其他化学物质危害:在刷漆作业前需先进行调漆作业,会产生苯及其他化学物质危害。
二、防治方针: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方针;相关部门、班组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一)防护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
(1)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种类,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应落实作业环境的检查制度,对产生危害因素的岗位定期进行检测与分析;
2.个人防护措施:
(1)加强对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教育,提高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了解其危害,选择正确职业病防治的方法;
(2)接触粉尘作业的人员,在工作中应尽量降低粉尘的浓度,在工作中采取相对措施降低扬尘,并正确佩戴防尘口罩;
(3)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员工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工作前要检查作业场所的通风是否畅通,作业人员在施工作业中要正确佩戴防毒口罩;
(4)电焊作业操作人员在工作中应注意作业环境,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之下,并佩戴有效的防毒面具或防毒口罩;
(5)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员工应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单位应将检查结果告知本人。
3.职业安全检查措施:
(1)安全生产检查应当始终贯彻领导与员工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群众,边检查,边改进,并且及时地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
(2)开展职业安全检查,要有明确的检查目的、要求和具体计划,以达到检查效果。第三章
附则
【职业危害防治经费】推荐阅读:
职业病危害与防治07-17
职业危害防治规章制度10-03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防治12-23
1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10-11
建筑施工职业危害防治措施12-31
职业危害防治岗位责任制doc01-11
丙酮职业危害告知06-09
职业危害因素识别06-30
职业危害防止措施10-07
职业危害岗位津贴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