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儿常规训练内容(精选8篇)
1.幼儿园幼儿常规训练内容 篇一
幼儿园常规训练
1.小嘴巴-----不说话
2.请把小手放背后--------我把小手放背后
3.请坐好-----我坐好
★ 水萝卜,水萝卜,切切切.包饺子,包饺子,捏捏捏.好孩子,好孩子,顶瓜瓜.坏孩子,坏孩子,就
他....(这时候所有的小朋友都提其他的小朋友,效果非常好)
★ 谁安静,我安静。谁听话,我听话。眼睛向前看,嘴巴闭起来,(我们要上课了)★ 走走走,跟着老师走,走走走,跟着朋友走
★ 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伸出来.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举起来.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藏起来
一首拍手儿歌:
抓住,放开,小手拍一拍.抓住,放开,小脑袋拍一拍.抓住,放开,小脸蛋拍一拍.抓住,放开,小小肩膀拍一拍.抓住,放开,大西瓜拍一拍.抓住,放开,屁股蛋蛋拍一拍.抓住,放开,藏到后面不出来.拍手儿歌:
师:请你跟我这样做(拍手)幼:我就跟你这样做(拍手)
师:请你跟我这样做(跺脚)幼:我就跟你这样做(跺脚)
教师可随意变换动作,此游戏带有很强的随意性,灵活性
拍手歌。
谁的小手拍的响——我的小手拍的响
谁的眼睛最漂亮——我的眼睛最漂亮
谁的小手藏的好——我的小手藏的好
谁的小嘴闭的紧——我的小嘴闭的紧
走走走,跟着老师走,走走走,跟着朋友走
幼儿排队时用:
小腰——挺直,小手——背后,小眼睛——看黑板,小嘴巴——闭上。
集中注意力:
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听好了!伸出你的小手上拍拍,伸出你的小手下拍拍,向前伸出小手转一转,小手放呀放放好!
洗手歌:
吃饭之前要洗手,轻轻拧开水龙头。先把小手打打湿,再用肥皂搓搓手。搓手心,搓手背,甩甩小手真干净。
幼儿喜欢做的手指儿歌
手指儿歌:
1.两个拇指,弯弯腰,点点头;两个食指,变公鸡,斗斗斗;
两个小指,钩一钩,做朋友;两个手掌,碰一碰,拍拍手。
2.把你的左手举起来,摆一摆,摆一摆,小手藏起来;
把你的右手举起来,摆一摆,摆一摆,小手藏起来;
把你的双手举起来,摆一摆,摆一摆,小手藏起来;
把你的左脚跺一跺,跺一跺,小脚藏起来;
把你的右脚跺一跺,跺一跺,小脚藏起来;
把你的双脚跺一跺,跺一跺,小脚藏起来;(用手把小脚挡住)
3.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藏起来,变变变出来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学小猫,喵喵喵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学小狗,汪汪汪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学小猪,噜噜噜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学小鸡,唧唧叽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学小鸭,呷呷呷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学青蛙,呱呱呱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学小兔,嘣嘣跳
4.师:我的小手拍一拍 幼: 拍 拍 拍拍拍
师:我的小手勾一勾 幼: 勾 勾 勾勾勾
师:我的小手弹一弹 幼: 弹 弹 弹弹弹
师:我的小手捏一捏 幼: 捏 捏 捏捏捏
师:我的小手握一握 幼: 握 握 握握握
师:握的小手放放好 幼: 我的小手不见了(放后面或放腿上)
5.一根手指头呀 变变变 变成毛毛虫呀
两根手指头呀 变变变 变成小白兔呀
三根手指头呀 变变变 变成金孔雀呀
四根手指头呀 变变变 变成大花猫呀
五根手指头呀 变变变 变成蝴蝶飞呀
六根小指头呀 变变变 变成小黄牛呀
七根手指头呀 变变变 变成小老鼠呀
八根小指头呀 变变变 变成小手枪呀
九根小指头呀 变变变 变成小挂钩呀
十根小指头呀 变变变 变成十字架呀
蒙班室内常规二十六条
1、进教室前坐着脱换鞋子,并正确放入鞋柜中
2、穿脱需在固定位置,如需放置外套,应确定折叠
3、轻声开关门
4、和老师同学道早安说再见
5、和爸爸妈妈分开时,要谢谢爸爸妈妈,并说关心的话
6、在室内交谈要轻声细语
7、在室内要轻声慢步走
8、和别人说话要目视对方
9、必须双手搬桌子和椅子
10、坐姿站姿必须要端正
11、坐椅子或离开椅子时应先拉开或收起椅子,再取物置物
12、铺开工作毯时应考虑与周边其它地毯的位置,以便他人通行
13、地毯工作时应以盘腿坐姿或金刚坐姿,老师可侧坐
14、地毯工作或桌上工作必须摆放整齐
15、若要加入别人工作必须经得别人同意
① 我可以和你一起坐吗?
② 我可以看你做吗?
③ 等你做好了我做可以吗?
16、工作结束时必须收拾妥善并归位
17、用餐时,盛舀汤饭不宜过满,水果应置于盘内享用
18、餐点后应确实清理桌面和地面
19、餐后确实洗手、擦脸、刷牙
20、午睡后应折被整理仪容
21、上厕时轻声告诉老师
22、喝水应坐于固定位置
23、使用洗手巾应保持清洁,确实洗手
24、衣物应随时清理,学习用品整齐摆放
25、时时不忘说:请,对不起,谢谢
26、排队时要守秩序,耐心等待
生活常规管理
幼儿生活常规、幼儿活动常规
一、来园活动
1.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向老师问早、问好。
2.携带手帕、衣着整洁来园。
3.接受晨检。
4.将外衣、帽子放在固定地方。
5.学习双手轻拿轻放小椅子。
二、盥洗活动
1.逐渐掌握洗手、洗脸、漱口的方法。
2.饭前、便后、手脏时主动洗手。
3.大小便基本自理。
4.盥洗时保持地面干爽、清洁。
三、饮食、饮水活动:
1.餐前洗手,安静入座。
2.正确使用餐具。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剩饭菜。
4.注意桌面、地面整洁,注意衣服整洁。
5.餐后擦嘴、漱口。
6.自己取水喝水。
四、睡眠活动:
1.保持寝室安静,自己在床铺前有序穿脱衣裤、鞋袜。整理好自己的东西,放在固定位置。
2.安静入睡,睡姿正确,不玩物品。
3.学习整理床铺。
五、游戏活动
1.轻拿轻放玩具教材。
2.游戏中注意自身安全,不伤害伙伴。
3.学习物归原处和清理活动场地。
六、体育活动
1.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2.能够在各种锻炼活动中,注意安全,不做危险动作,身体有何不适及时告诉老师。
3.锻炼前后及进行中,自己学会增减衣服
七、教育活动:
1.坐姿自然、端正。
2.阅读姿势、握笔姿势正确。
3.说话、唱歌不大声喊叫。
4.不把学习用品放入口中。
八、外出活动:
1.在教师带领下,列队走路、守规则。
2.外出活动注意安全(乘车安全、影剧院不乱走动等)。
3.外出活动,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
九、离园:
1.收拾好玩具,整理好场地,愿意完成老师交给的简单劳动任务。如:养殖、种植角的清
洁工作等。
2.将脱下的衣帽带回家
对教师要求:
一、来园活动
1.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流通、光线充足。2.做好室内外清洁卫生工作。
3.接待幼儿,与家长做好交接手续。
4.观察幼儿来园精神状况,如有异常及时与保健医取得联系。
5.提醒幼儿进行简单劳动。6.清点人数,作好点名记录
二、盥洗活动
1.指导幼儿进行正确的盥洗。
2.允许幼儿按需要随时大小便。饭前、外出、入睡前提醒幼儿上厕所。
3.提醒幼儿手脏洗手。提醒幼儿节约用水。
三、饮食、饮水活动:
1.餐前组织安静活动。
2.组织盥洗,教育、指导幼儿正确用餐。
3.向幼儿介绍饭菜,让幼儿不挑食。关照幼儿餐后活动并组织安静、轻松地活动。
四、睡眠活动:
1.指导、帮助幼儿穿脱衣服,提醒穿脱的顺序与方法。
2.帮助幼儿盖被子,纠正不正确睡姿。
3.随时检查睡眠情况,安慰入睡困难幼儿。
4.要特别注意睡眠期间起床入厕的幼儿安全保护。
五、游戏活动
1.为幼儿准备安全无毒、清洁卫生的游戏教材与玩具。
2.加强安全教育,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指导幼儿学习自己收拾玩具、清理场地。
六、体育活动
1.注意活动场地和运动器械安全。2.幼儿着装安全。
3.注意幼儿锻炼中的幼儿保护。
4.根据幼儿身体素质、季节特征,掌握幼儿的运动量和运动密度。
5.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进行自我保护。
七、教育活动:
1.选择好教学内容与方式,避免幼儿大脑疲劳。
2.注意提醒幼儿坐姿、阅读姿势、握笔姿势正确。保护幼儿视力、骨骼、肌肉体形的不损
伤。
3.注意幼儿说话、唱歌的声响,保护幼儿声带。
4.教具、学具等材料安全无毒。
5.注意让幼儿安全地学玩具操作,避免造成外伤。注意幼儿书写、绘画时的衣着整洁。
八、外出活动:
1.有计划地带领幼儿外出活动。
2.尤其要注意不同场合有不同安全要求,时时提醒幼儿自我保护。
3.外出活动中经常清点人数。
九、离园
1.安排幼儿安静活动。2.与家长简单交流幼儿在园的生活、身体情况。
3.提醒幼儿回家前整理好玩具,清理好场地。
4.提醒家长将幼儿衣服、帽子清点好回家。
5.组织离园晚的幼儿进行游戏活动。
对保育员要求
一、来园活动
1.作好幼儿生活用品的安放及毛巾、水杯柜消毒工作。
2.准备好幼儿一日饮水,保证幼儿随时有温开水喝。
二、盥洗活动
1.盥洗后毛巾洗净、消毒。
2.保持地面干爽,防止幼儿滑跤。
3.幼儿入厕,要观察并给予帮助。
4.检查幼儿外套,帽子的放置。
三、饮食、饮水活动:
1.餐前消毒餐桌,准备餐具。
2.根据幼儿饭量大小随时添饭,不催食。
3.餐后整理餐具、地面、桌面的卫生清洁工作。
四、睡眠活动:
1.提供安静、通风、整洁的睡眠环境。
2.协助教师检查幼儿起床后仪表,帮助个别幼儿整理。
3.幼儿起床后寝室整洁。
五、游戏活动
1.协助教师准备玩具、教材。
2.注意幼儿游戏安全。
3.定期消毒玩具。
六、体育活动
1.协助教师布置检查运动场地和运动设施。
2.准备好干毛巾,帮助出汗儿童擦汗。
3.对体弱儿童注意观察护理。
4.协助教师对幼儿进行保护,避免事故发生,若有事故发生立即与园内卫生保健医生取得
联系。
七、教育活动:
1.协助教师放置整理教学用具等材料。
2.配合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及时给幼儿必要的卫生护理。
八、外出活动:
1.负责整理外出活动时幼儿的生活用品。
2.注意幼儿安全。
3.幼儿入厕时帮助护理。
4.满足幼儿饮水需要
九、离园:
1.指导幼儿整理玩具,清理场地。
2.将活动室的环境整理干净。
3.消毒毛巾、杯子。
2.幼儿园幼儿常规训练内容 篇二
一、多种方法解除孩子焦虑,使之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小班孩子易感,刚入园时,只要有哭声,其他孩子也会跟着伤心,所以教师要温言细语顺着孩子的心意“别哭,我打电话叫你妈妈早点来接你”。“宝宝最乖了,让我抱抱看”;有的孩子为不会自己吃饭、不会如厕焦虑,老师时刻要观察孩子,注意孩子的情绪倾向,及时伸手帮助孩子;还有的孩子因为找不到自己茶杯,跟不上队伍等等情绪低落,这都需要老师和保育员的帮助,在老师忙不过来时,也可以请中大班孩子或班上特能干的孩子带一带能力弱的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幼儿园的温暖;孩子喜欢滑滑梯,喜欢过小桥,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多带孩子进行一些户外游戏活动,多讲些有趣的故事给孩子听,投其所好,使孩子暂时忘却要爸爸妈妈的心,喜欢上幼儿园。
二、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小班的孩子因为不认识自己名字,所以每人的书本上一般都要用标签纸写上名字(给老师发书看),在名字旁边还要贴上代表某个孩子的贴纸(给孩子用)。孩子入园后,一般会分桌、分组管理,在第一次分发书本时,教师最好给孩子确立好哪一桌用哪一个柜子,书本看好后,让孩子自己学着叠好放在桌子中间,并请本桌能力稍强的孩子送到相应的柜子里,这样下次只要这一桌的小朋友到柜子里拿好书放到桌上,这一桌的孩子看贴纸取到的就是自己的书了,省去了每次老师点名发书的烦恼。
有些孩子挑食严重,教师可以开导,“××菜真香啊,啊,肯定非常好吃!”“这个海带吃了长个子”“这就是小白兔喜欢吃的青菜和萝卜,宝宝们尝尝看”。甚至一些善意的谎言“吃了白豆腐,你也会跟老师一样白的!”
老师要以很大的耐心陪孩子长大,教他们自己使用调羹,学习自己穿鞋子。许多小班孩子分不清鞋子的左右,经常搞错,教师可以在孩子脱鞋子放鞋柜时指导他们放正确,这样起床时,孩子就能轻易穿正确。
三、安全教育渗透在一日活动之中
小班孩子控制力较差,缺乏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因此,每周教师要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力求玩具、桌椅等安全可靠。室内外可以贴上各种标记,比如紧关水龙头的标记,上下楼梯靠右走的标记,那毛巾擦嘴的标记等等,让孩子一看就懂,提醒孩子按照标记做事。
小班孩子安全最重要,可以开展一些安全教育活动《我会正确用剪刀了》、《危险的东西不要碰》、《汤洒了,怎么办》、《如何安全玩滑梯》、《好宝宝,不推人》等等,孩子从懵懵懂懂的感知到能遵守小班常规,是需要时间验证的,我们要给孩子长大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一点点的学,哪怕每天只进步一点点,那都是成功。
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也时刻提醒孩子,比如“小朋友,要警惕,异物不放囗鼻里,吞进肚里有危险,排不出去真着急”。“散步跟着老师走,千万不能离开队”。“安全知识记心上,危险的事儿我不干,自我保护最重要,我是老师的的乖宝宝”等等。
随着小班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们扩大了交往范围,但常常以自己的需要作为唯一标准,所以小班孩子常发生言语缺乏,动作来补的现象,导致同伴间常常发生咬人、打人现象,有时候是迁怒,有时候甚至没有什么原因就动手。教师每周一必须将孩子的手指甲剪干净,同时查看孩子口袋,预防异物。孩子每有打闹现象时,要秉着客观公正的心态去“断官司”,不能因为事情琐碎繁忙而草草了事,因为一开始的公正会让孩子从心底里信服老师。
安全教育可以是让孩子看图片讨论,也可以老师播放偷偷拍摄的视频给大家看,让孩子自己说说自己的行为,并学习正确评价别人的行为,渐渐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逐渐分清美丑善恶,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打下基础。
四、让孩子在园在家一个样
很多孩子在幼儿园能自己走路进教室,能自己独立进餐,会自己穿脱衣服,可在家里什么事情都是大人帮忙,有的家长不但不严格要求,还非常溺爱,导致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功亏一篑。所以,常规教育要延伸,让家长参与常规教育,让孩子在家也能独立洗手、吃饭、穿衣等。来园离园时礼仪“老师早”“老师再见”,做客的礼仪等等要提醒孩子,各方面配合好幼儿园的教育,使常规教育常态化。
现在微信的使用使家长能常常看到老师发的视频,诸如,孩子在园吃饭的视频,洗手玩游戏等的视频,自己孩子与别的孩子比一比,好的要鼓励,做错了的,家长要正确教育,叮嘱其改正,逐渐由他律转向自律。
3.幼儿园幼儿常规训练内容 篇三
一、“爱心”是常规管理的奠基石
对于年龄小的幼儿来说,充满爱的班级氛围对孩子的常规形成十分重要。这个“爱心”中包括各方面的爱。只有给予孩子爱,孩子才会因为你的爱而感动,从而去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
1.理智关爱
当我们给幼儿爱护和关心时,这种情感必须是理智的,应善于把这种爱渗透到教育活动和日常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做到爱中有教,严中有爱,从而使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老师是爱他的、喜欢他的,感受到老师的亲切。
2.全面关爱
幼儿年龄小,课上,从教态到语气都要十分真挚而亲切,使幼儿感受到母爱般的温暖,课下,要主动接近幼儿,爱抚幼儿,给他们讲故事。要真心体贴幼儿,既要关心幼儿的教育问题,还要注重幼儿的养护问题。从睡眠、起床到用餐、喝水,都要事事关注,事事细心。
3.人格关爱
我们要把幼儿当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如平时和幼儿讲话时可蹲下来,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在一般人看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正是这件小事体现了教师的一种观念,一种尊重幼儿,和幼儿建立平等关系的观念。
4.科学关爱
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及运用移情训练的方法帮助幼儿认识善恶美丑,以科学的教育思想塑造幼儿美好的心灵,并注意引导幼儿建立友好合作的同伴关系。让孩子们在老师、保育员的关爱之下,逐步养成了一日活动常规。
二、“童心”是常规管理的双仞剑
孩子的心灵是一方最纯净的沃土,孩子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真、善、美”的童话。我们应该走进童心,了解孩子内心世界。游戏是孩子最喜爱的活动方式之一,尝试把常规管理与多种游戏方式结合起来,可以让孩子在玩中培养常规,在玩中养成习惯。
1.在儿歌故事游戏中学习常规
儿歌琅琅上口,孩子很容易就能记住和把握动作的先后顺序,并且能熟练地掌握要领。故事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把常规管理内容故事化,编出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幼儿从故事中来理解常规的内容,按故事情景来做。既符合了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又收到了意想不到教学效果。有了琅琅上口的儿歌和生动有趣的故事,不用刻板地说教,这些规则便印在每一位孩子的脑海里,在孩子的心里扎根,潜移默化地教育着孩子。
2.在标记游戏中遵守常规
孩子年纪小,自制力差,易遗忘,我们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规则绘制成形象有趣、色彩鲜艳的标记图,设置在相应的环境中,以提示孩子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促进良好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如,我们在楼梯口画上箭号帮助孩子掌握“上下楼梯向右行”的规则;让幼儿如何正确的洗手时,我们把洗手的五个步骤通过图片展现在幼儿面前,同时加上动作的辅助,使幼儿一下子就明白了正确的洗手方法,娃娃家里,形象可爱的挂饰不仅帮助孩子分配角色,而且规定了参加游戏的人数;在玩具区里,小小标志可以帮助孩子强化“玩完玩具归类整理物品”的好习惯------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思维的发展,直观形象的标记图可以慢慢过度到抽象的符号标记,让幼儿在活动中,自由地去遵守各种标记规则。
3.在情景游戏中练习常规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教育应富教育于游戏之中。富有情趣的游戏对幼儿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也是幼儿开展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孩子喜欢游戏,在游戏中孩子的状态是积极主动的,所以教师要创设游戏情境,帮助孩子遵守练习常规,往往能取得好的效果。
4.在音乐游戏中串联常规
音乐能给人带来轻松愉悦的感受。让孩子在清脆的乐曲中执行规则,孩子始终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要集中活动了,随着一曲欢快活泼的《铃儿响叮当》,孩子们骑着欢乐的“小马车”回到座位上;要洗手了,伴随一曲悦耳动听的《哗哗流水清又清》,孩子们唱着“哗哗流水清又清,洗洗小手讲卫生,大家伸出小手比一比,看看谁的最干净”,认真完成了洗手任务,在常规教育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音乐,让孩子主动积极地執行各项规则。
5.在竞争游戏中巩固常规
能合理运用奖励机制是促使孩子更好发展,进一步巩固常规管理的有效方法,建立了评比栏,开展“我最棒”的评比活动。根据孩子的表现在自己的风车标记上贴大苹果,大苹果的奖励在各个阶段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并开展定期、不定期或周末进行评比。小朋友在评比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改变着自己的行为,朝着目标不断努力,各种常规也得到巩固。
三、“恒心”是常规管理的护身符
蒙台梭利认为:“孩子们的工作习惯一旦形成,接着就必须做到严格监督。经验告诉我们,在建立纪律的过程中,一定要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严格进行,按照不同层次、分阶段练习,不强制和用说教来达到目的。”的确,规则一旦建立,只要它合理、正确,教师就有责任和义务监督幼儿遵守常规,持之以恒,逐步建立规则意识,建立起真正的“内在纪律”。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灵活采取各种方法对违规幼儿进行监督,如必要的惩罚、暂停活动、“惊叫”、眼神提醒、适时的奖励和表扬等等。总之,这个阶段属于巩固成果阶段,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只要教师奖惩得当,幼儿就会逐步建立起生发于他们内部的、真实的、稳固的常规意识和常规习惯。
四、“合心”是常规管理的润滑剂
幼儿园的班级管理是离不开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的。家园的密切配合对常规管理的有效开展更是起着润滑和推动作用。如小班孩子刚入园时,由于分离焦虑使得孩子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许多家长要求陪吃陪住,对老师和保育员不放心,这给刚入园的新生班级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于是,为了让孩子尽快摆脱分离焦虑,适应集体生活,我们就从班级管理的角度出发,请家长在孩子入园后及时离开,由老师和保育员以教育的手段来吸引孩子,以转移注意力。很快,孩子们适应了集体生活,哭声渐渐被笑声所代替,班级常规管理也渐入正轨。可见,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对班级管理是多么重要。
4.幼儿园小班开学一周常规训练计划 篇四
一、来园活动
1、要求幼儿能愉快的入园,能礼貌地向才老师,阿姨及同伴问好,向爸爸妈妈说“再见”。
2、能情绪愉快地接受晨检,不带东西来幼儿园,学习认识自己的标记及时将卡放入晨检袋中。
二、区域活动
1、引导幼儿按自己意愿,有兴趣愉快地选择区域玩玩时能有始有终。
2、教育幼儿爱护玩具,爱护活动材料,学习听信号自觉帮助收拾、整理、材料和玩具。(音乐《玩具进行曲》)
3、整理玩具时要帮助小桌子找到家(每个桌角都有蓝色标记,那就是小桌子的家)。
三、早操
1、要求幼儿听音乐后迅速排好四纵队并能随音乐节奏做相应的动作,变换队列队形(音乐《进行曲》)
2、能按音乐节律做操,动作整齐有力,大方好看。
3、教育幼儿坚持做完操,回教室时要按顺序从旧楼梯上楼,要靠右走,不推挤,不打闹,注意安全。
四、生活活动
1、认清自己的毛巾、口杯标记,轻拿轻放。
2、教育幼儿养成离开活动室时,及时将椅子推到桌子下,不推不挤的习惯。
3、学习听信号,自觉卷袖子,有秩序地排队,洗手,握手回活动室擦手,在回教室的路上不能到处摸,以避免第二次污染。
4、能安静等候分点心,吃点心时能做到安静,不大声喧哗,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将点心吃到桌上,要讲卫生。
5、点心后能安静自选玩具在走廊上边玩耍要求不打闹,不到楼梯口玩。
6、教育幼儿不随地大小便,上厕所,洗手时要注意安全不将异物丢弃厕所,学习自己穿脱衣裤,将手纸旮大便纸丢入纸篓内,注意保持环境卫生。
五、自由活动
1、教育幼儿不争抢玩具,不做危险游戏,不踩、扔玩具,不私自走到楼梯口玩,注意安全。
2、听教师指令整理好玩具,动作要迅速。
六、集中活动
1、看老师的手势标志迅速回到坐位个保持安静。
2、能情绪愉快地参加各种集中活动。
4、引导幼儿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大胆大声回答总是的良好习惯,养成良好的坐姿、站姿等。
5、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探索活动,勤动手,动脑。
七、户外活动
1、要求幼儿听清楚活动要求,注意活动安全,迅速有秩序地排队,不推不挤,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行走开火车下楼一个跟着一个手扶扶手。
2、教育幼儿玩大型户外运动玩具时应注意安全,不争抢,能互相谦让,有秩序地活动。
3、学习解决游戏中的一些简单小问题,能及时将游戏中发生的问题告诉老师。教育幼儿跟老师同伴一起,不擅自离开活动场地。
八、中餐,午睡
1、学习安静,有秩序地排队去洗手,握手回教室擦手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等候吃午餐。
2、中餐要求安静地进餐,不大声说笑,细嚼慢咽。注意保持餐桌的干净,卫生。
3、要求幼儿餐后能安静看书玩玩具,不在走廊上追逐,打闹。
4、要求幼儿跟有着老师有秩序地散步。教育幼儿午睡前应先上厕所大、小便应轻轻上床,学习自己的脱衣服、脱裤子,并能整理好自己的的衣物,并教育幼儿一进寝室就安静,不讲话,不在寝室玩耍。
九、离园
1、整理仪表,教育幼儿不私自将玩具带回家。
2、自由饮水,要求幼儿有秩序地排队等候装水回座位喝水,喝完水后及时将杯子放回原处。
3、欣赏故事,儿歌,安静等候家长接,并能主动与老师小朋友说再见。
十、利用半日活动时间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一)加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1、经常和幼儿谈话,及时丰富幼儿的安全经验。要让幼儿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是为什么?在思想上提高幼儿的认识。
2、让幼儿学习远离危险的方法,例如:奔跑时应学会躲闪,玩大型运动器具时,避免拥挤、追逐、打闹,不允许头朝下滑滑梯。
3、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危险事,及时进行教育。用针、剪刀、木棍时应注意自己和别人的安全,不能随便用嘴品尝一些好看、好闻的物品。
4、幼儿时刻要记住在集体中,知道有事要和老师打招呼,不随意离开集体。
(二)加强幼儿安全意识
1、防地震安全。教育幼儿学会看地震前的预兆,发生地震时,不要慌,不要急,找最安全的地方躲藏。
2、防火安全。教育幼儿不玩火,不燃放烟花爆竹,学会打火警电话(119)。掌握火灾发生时正确的自救方法。
3、用电安全,教育幼儿不要乱动电器设备,不到变压器下玩。不在电线上凉衣服,如果电器冒烟不要乱动,赶快请大人来切断电源。打雷时不在电线下和大树下玩。
4、防毒。不食脏物和有异味的食物;不把异物塞在口、鼻、耳腔内;不乱吃药;遇到有异常气味时,会用毛巾捂鼻,并及时离开现场。
5、防拐骗。知道自己及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知道父母的工作单位;与家人走失时,会找民警叔叔或和善的成人帮助自己;不接受陌生人的玩具、食品,不跟陌生人走,一旦被陌生人带走,知道呼喊求救;会拨家里电话,遇险时,会用电话呼救,并能讲
清地点、时间、内容。
6、防溺水。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或到河边玩耍,必须在大人的带领下方可去。
(三)其它安全方面
5.幼儿园一日常规 篇五
1、擦净桌椅、窗台,扫净楼梯、走廊,开窗通风。2、7:00在活动室门口热情接待家长。询问幼儿在家情况,叠放好幼儿衣物;接待孩子和家长要热情。如在室活动,教师要在活动室门口迎接孩子,不做与晨间接待无关的事情。
3、教育幼儿有礼貌并使用礼貌用语。如问:“老师早上好,爸爸或妈妈再见”等。早操
1、按时出操。
2、教师精神饱满地带操,不穿裙子,不穿高跟鞋。
3、幼儿有良好的做操秩序,动作整齐、规范。进餐
一、开饭要求:
1、教师提前5分钟打饭。
2、餐前
1、负责组织幼儿分组洗手。
2、规范擦餐桌、擦洗的桌子要放置再污染(如幼儿趴在桌上乱摸等)。
3、教师取拿饭菜要用流水肥皂洗手。
4、所有餐具不能放在地上。
二、进餐要求:
1、饭菜进班后,主班教师讲解主副食物的名称和营养。
2、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餐时间不过长或过短。
3、幼儿进餐时,教师不能坐着,应随时帮助幼儿添饭并观察、督促幼儿进餐情况及建立维护班级的进餐常规。给予进餐困难(慢、体弱、患病)的幼儿帮助。随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进餐姿势。
4、进餐不批评或不处理问题,让幼儿愉快进餐,以免妨碍消化或食物卡在身体内引起危险。
5、每次饭菜不要盛的太满,馒头包子要分在托盘内,不要放在桌子上。
6、幼儿撒了饭及时擦干净,对食欲不振、精神不好或呕吐的幼儿要及时处理。
7、餐后教会幼儿用温开水漱口。
三、餐后要求:
1、餐后,当班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安静活动(如散步等),活动确保15分钟左右。
2、保育员教师擦干净桌子;地面先扫后拖,幼儿进入厕所小便、盥洗、午睡,晚班教师协助主班教师做好配班工作。洗手
一、幼儿集中洗手时,盥洗室一定要有教师,职责如下:
1、防止幼儿意外事故发生。
2、帮助幼儿提裤、卷袖。
3、督促幼儿正确洗手、擦手。
4、在盥洗室的教师必须等最后一位幼儿洗完手后方可离开。
二、幼儿洗手时间:
1、饭前便后。
2、户外活动。
3、传染病期间,应加强洗手次数。
三、洗手步骤如下:
1、卷起袖子,难卷的幼儿教师帮助卷袖子。
2、流水肥皂洗手,从手指到手腕,双手必须搓后用流水冲洗干净。
3、洗完手后,双手在池内甩三下,防止水滴在地上。
4、擦手时,用毛巾将手心手背擦干。
5、教师帮助洗完手的困难幼儿拉下袖子。
四、保育教师随时清洗整理肥皂袋。教育活动
1、按时进行活动,活动内容按计划进行。
2、做好课前准备,备好课,准备好教具。
3、幼儿有良好的课堂常规。
4、课堂气氛活跃。户外活动
1、所有幼儿组织在视野之内,教师可以参与到活动中,不能坐着或与别班教师闲聊。
2、户外活动,有组织,由内容,保障安全。午睡
1、幼儿午睡时,须脱外衣外裤,外衣裤不能放在枕头下。
2、值班教师必须加强对幼儿午睡的护理。巡视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教师不允许睡、靠、坐在幼儿床上,更不允许用孩子的寝具。
3、对于体弱多汗的幼儿要加强午睡护理。
4、午睡室睡前睡后开窗通风。
5、在规定时间内起床,不拖拉。学习整理床铺。(中、大班)饮水
1、幼儿新陈代谢旺盛,保育教师应提供幼儿随时饮水的条件。保温桶应始终有适宜温度的开水。
2、随时关注班级饮水桶内水量和水温,保证幼儿随时饮用水,每次消毒前,应将机动的杯子取出供幼儿随时饮用水。离园
1、饭后组织幼儿离园活动,活动有组织、有内容。
2、严格使用接送卡。
3、高度负责,把每一位幼儿安区交给家长,不准出现幼儿自己离园、离班被陌生人接走的现象,有陌生人接幼儿时,首先与家长取得联系,确实得到家长同意,并请陌生人在交接记录上签字后,方可把幼儿交给陌生人,慎重对待有特殊家庭背景的幼儿离园。
6.幼儿园常规教育 篇六
《纲要》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活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小班是幼儿进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他们无论在生理、心理上都处于个体发展的低级阶段,在品德教育上属于他律时期,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为此,笔者就如何在小班建立良好的常规方面教育进行了初步尝试,并结合新《纲要》,围绕幼儿园常规教育的意义、小班常规教育的内容及适合小班常规教育的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常规的概念及常规教育的含义
常规是指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是保证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的规则,从幼儿的个体的发展需要来看,良好的常规能使幼儿积极愉快的参加各项活动,使幼儿较好的适应集体生活,同时帮助幼儿改正不良的习惯,使幼儿的生活有节奏,对促进其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常规教育是每个幼儿园必不可少的一项教育活动,它有三个方面的含义:(1)遵守作息时间及其顺序的规定。(2)遵守一日生活环节集体制度的规定。(3)遵守幼儿的一般行为规则的规定。
二、常规教育的内容
以《纲要》精神为行动指南,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常规教育的规律,制定幼儿的常规教育内容,如下: 社会交往规则
1、早晨入园时向老师问早、问好,离园时能向老师道别。
2、能记住自己是那一组的小朋友。
3、遵守游戏规则、不争抢玩具、不独占玩具、会有礼貌地请求玩具。
4、遇到困难不哭,会请求别人帮助。
个体性 规则
1、认识自己椅子的位置,能双手轻拿轻放小椅子。
2、爱护玩具,能将自己玩过的玩具收拾好。
3、认识自己的茶杯和毛巾,洗手时不玩水。
4、能独立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点心、不挑食,吃完能用自己的毛巾擦嘴。
5、能独立地安静入睡,在老师的帮助下穿、脱衣裤、鞋子。
6、游戏时注意安全,不独自离园,不把异物放入口、鼻、耳中。
群体性 规则
1、认真听老师讲话,集体活动时说话先举手。
2、排队时跟着队伍走,会听口令做操。
3、安静地进餐,入睡和起床。
4、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点名时大方地回答“早”。
三、小班常规建立的策略
(一)情感诱导法
情感诱导法是利用幼儿的心理、情感的变化,采用的一种方法。我们在小班利用故事、图书等文艺作品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唤起幼儿良好的情感,帮助幼儿记住常规的要求。在教育幼儿爱护玩具的时候,老师通过“玩具的哭声”故事,将幼儿带入玩具的王国,使幼儿了解到玩具因掉在地上,没有回家而伤心流泪。用故事的情景感染幼儿,使小班的幼儿懂得爱护玩具,轻拿轻放,不随便乱丢玩具的道理。而“小椅子生气了”“我能干”等故事通过拟人的手法,向幼儿进行了爱护图书、椅子等教育。使幼儿在良好的氛围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二)感受体验法
对于幼儿来说,空洞的说教是无用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更多的时候就让幼儿自己去感受去体验。如幼儿洗手后经常不擦干,水滴滴得满教室都是,针对这个问题,正巧前段时间感冒生病的幼儿较多,我就把洗手说成给小手洗洗澡。我说:“小手洗过澡,不擦干会生病的。”由于有了关于感冒的生活经验,幼儿对我的话理解很快,有的幼儿边擦手边对我说:“不擦干,小手就该咳嗽了。” 常规培养建立在幼儿充分的自身体验上,便于幼儿理解并自觉地遵守,理解之后更有利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三)自主讨论法
自主讨论法就是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制定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引发幼儿思考的过程。午睡前要脱衣服,小班的幼儿有的坐在地上脱,很不卫生。对于这个问题,我组织幼儿讨论,应该在哪儿脱?怎么脱?由于是幼儿熟悉的事情,他们纷纷发言,有的说在桌子上脱,有的说在床上„„其中胡欣玥小朋友的意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床上脱,脱好后就把衣服放在自己床的另一头。当天中午,所有的幼儿都坐在自己的床上脱衣服(有的需要老师过去帮忙),并把衣服放在自己床的另一头,再不用老师满地捡衣服询问是谁的衣服了。如此看来,幼儿自己出的主意比老师提的意见更有影响,更容易遵守。
(四)游戏激趣法
幼儿的思维具有拟人化的特点,因而具体的模仿比抽象的要求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于是就有了游戏激趣法。午餐后的散步是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的活动,但幼儿活泼好动,常发生追跑现象。我经常提醒,但收效甚微。于是,我试着换了一种方法,对他们说:“咱们来学小乌龟走路好吗?”幼儿特别感兴趣。之后,我又引导他们模仿小蜗牛走路、小猫走路、小猴踩钢丝等动作,幼儿都非常高兴地慢慢走着。
拟人的方法使散步变成了游戏,在孩子们眼里,这不是在散步而是在玩。这就将“老师让我散步,不让我跑”的被动行动转化为“我想散步”的自愿活动,既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又收到了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效果。
四、常规建立小班教师应做到
(一)更新观念,挖掘常规教育资源
未来全球教育的目标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幼儿必须从小了解、认识其生存的客观环境,学习与人共处,而且会用一定的常规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有效掌握以上四个“学会”。
幼儿园建立合理的常规是幼儿一日活动的保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九条“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的要求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其中明确了良好常规在幼儿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独立解决生活问题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引导我们去反思传统的管理行为与幼儿主体发展的存在问题。然而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的常规管理却出现了两个极端;一是将常规依然看作是教师管理、控制幼儿的主要手段,强调常规对幼儿的约束作用,强调幼儿行为的整齐划一与服从指令;幼儿的一日生活可以有条不絮的开展,并且可以丰富充实,老师牵着走为主,幼儿没有自主处理自己的行为纠纷、独立管理自己行为的能力,脱离了老师的管理,他们将不会自我学习,不会独立交往,不会独立应对生活。例如:幼儿上厕所,老师在游戏结束时要求幼儿分男、女孩一个跟一个排队上厕所、喝水,看似有纪律,实际上是剥夺幼儿独立管理自己的机会。另一极端则过于强调幼儿自我管理,过多地否定了某些环节的教师干预,在强调幼儿自主、独立的同时,常常会导致如幼儿喝水少、忍尿、睡眠不足、盥洗时经常有衣服弄湿等现象。这两者都是与《纲要》的精神不相符的。我们要重新审视常规,既要跳出传统常规管理的误区,摆脱原来强制的、整齐划一的、自上而下的行动逻辑,把常规合理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将它当作教育的资源,而且是独立的、同其他课程内容一样对幼儿有着深远影响的资源,发挥它应有的效能。
(二)关爱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老师要和幼儿建立深厚的感情,这是培养良好常规的前提。自从带了小班之后,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师对孩子的爱。小班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如大、小便不会脱裤子,提裤子,老师要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一个个脱,一个个提。吃饭时有的幼儿不会用勺子,老师要一口一口地喂。遇到情绪不稳定的幼儿,要想办法哄。有的幼儿大小便在身上,还要毫不嫌弃地帮助他们换衣服、洗衣服。教师的爱还不仅是这些,还要体现在了解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和幼儿的教育规律上。要通过老师的关心和体贴,使幼儿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情感上得到满足,减少幼儿初入园的分离焦虑时间。在此基础上,把关心热爱孩子与耐心教育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师和幼儿之间形成一种深厚的感情基础,有了这种感情基础,教师就可以科学地管理幼儿,灵活、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良好的常规。如我班陈曼鹭小朋友,胆子很小,刚入园时老师组织的活动她不愿参加,甚至连吃饭、喝水也不愿意。我了解到这种情况后,经常耐心地帮助她,刚开始给她喂饭、喝水,后来慢慢引导她自己吃饭、喝水。在组织活动时也特别注意她,经常提问她。渐渐地,她对我不再害怕,还把我当成了朋友,对我提出的要求也会积极、认真地完成,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多了,是她让我明白了爱孩子是对他们进行常规培养的前提。
(三)建立良性的班级常规应对所有幼儿一视同仁 全班那么多小朋友,总有几个小朋友是让老师很头疼的,也总有部分幼儿是老师喜欢的类型,有时处理同样的问题可能会因人而异,可是,为了建立起良性的班级常规,一定在对待某一个问题时对所有幼儿一视同仁。小班幼儿年龄虽小,但是也具备察颜观色的能力了,有些幼儿认为自己总是得到老师很多的表扬,因此在犯了一些错误时老师也会原谅他,这给其他的幼儿造成了极不好的影响。比如,我班张行行小朋友聪明、活跃,是老师喜欢的那类型,一次她玩了玩具后,听到老师要收玩具的音乐后,竟然不顾扔在地上的玩具就端着小椅子回到座位,其他小朋友发现后向我告状,我想到收拾自己玩后的玩具是班级常规教育之一,不能因为她一人而破坏了规矩,于是我请她和别的小朋友一样将玩具送回家去,其他小朋友见状也与她一起帮忙收拾,后来她还在全班小朋友面前承认了错误并保证以后一定会收拾自己玩过的玩具。事后我亲自找她交谈,使她了解到班级常规不管是谁都要遵守,她虽然犯了错,但是敢于承认错误依然是老师喜欢的小丫头,并希望她能够做其他小朋友的好榜样。从这以后,张行行每到玩完玩具后都主动收拾玩具,并且指导别的小朋友收拾自己的玩具,成了老师的小帮手。
(四)要坚持耐心说服和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正面引导幼儿
小班幼儿年龄小,思维能力和自控能力还不完善,因此,即使老师讲的对,幼儿也不可能完全接受,接受了也不一定按要求去做。所以,对幼儿的管理应体现在耐心说服和引导上。对幼儿的正面行为和点滴进步,我们都应积极鼓励、充分肯定并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
小班幼儿在吃饭时,桌上、地上全是饭粒,这一直是不好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在幼儿吃饭时经常表扬那些吃饭较干净、讲究卫生的幼儿。“**吃饭吃得真干净,桌上、地上一个饭粒也没有,他一口口地吃得多香啊!今天我们来请吃饭干净的小朋友当值日生。”这时,幼儿们都一口口慢慢地吃着,生怕饭粒掉在地上、桌上。吃完饭的幼儿还主动跑过来跟我讲:“老师!我吃得可干净了,没有把饭掉到桌上。”所以,我觉得,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因为事小而吝啬你的表扬和鼓励,幼儿会因为你的赞许而更加努力地做好每件小事。
(五)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
幼儿在园每天除了和老师小朋友打交道以外,最熟悉的应当是生活环境,有时适应的变换幼儿的生活环境,结合当前常规的要求,为更好的打好常规教育做好铺垫,必然会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比如前段时间因为有幼儿饭后总忘记漱口,于是我在环境上添加了一些牙齿的图片,然后引导幼儿观察其中的蛀牙,有的孩子说是吃多了糖,有的说是没有刷牙,有的想到了饭后漱口这一问题,通过这几幅图片,幼儿就了解了漱口的重要性,每次他们吃完饭看到这些图片,不用我说,他们就会主动的去漱口,效果非常的明显。
五、常规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是幼儿心目中极有影响的人,一举一动都能发挥巨大的感染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成为幼儿学习的楷模,为幼儿做好示范作用。例如,每天早上教师都会在门口热情的与幼儿及家长说:“Good morning!”,放学后主动与他们说:“See you tomorrow!”;我们要求幼儿吃饭时不挑食,什么都吃,营养全面,那么教师在进餐时也应做到不挑食,吃干净自己的饭菜,营养全面;要求幼儿在午睡时要安静、不讲话,老师这时也不可以大声讲话,更不可以在午睡室里聊天;发现幼儿把手指放在嘴巴里吃,教师会制止,那么有些教师也有吃手指的习惯就要改掉,要求幼儿不用手揉眼睛,教师也应做到,不挖鼻孔,教师也同样应做好榜样。只有这样教师与幼儿共同遵守,班级的常规教育才可以顺利开展,幼儿接受新的常规教育也更容易。
(二)班级教师步调一致
幼儿园一个班级有三位教师,应做到步调一致,对待常规教育应坚持执行,不能因为这个常规是这位老师制定出来的就只该这位老师一人执行,其他老师可以不必执行,这些对幼儿更快建立常规教育有阻碍。常规教育应当是每周制定的计划,应当是三位教师共同遵守实施的。我班三位教师每天都会利用教师午餐时间将上午的工作进行梳理,并对常规工作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对遇到困难的常规教育制定不一样的策略,同时共同交待明天常规工作的重点,做到每天进行怎样的常规教育三位教师都心中有数,不打乱仗,共同为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而行动。
(三)保持家园同步。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小班初入园时,家长担心幼儿的生活起居。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利用家长早、晚接送孩子的机会,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对家长提出有关教养幼儿的具体要求,如初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等,让家长在家中也要培养幼儿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擦嘴、洗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习惯。同时,还利用网络开通了家长群,及时与家长互动,并将幼儿某一时间的表现或以图片的形式,或以视频的形式放在网上,请家长观看,让家长了解教师的工作,使他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片段,感受孩子的成长,更好的了解班级的常规工作,配合教师进行家庭教育,这点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做好了家园配合,才能培养良好、稳定的常规。
(四)注意常规的适度性。
在建立常规教育的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幼儿是否能做到是否能便于执行,大多数幼儿存在的问题,在常规的教育问题上正确把握好“收”与“放”的尺度,老师让孩子觉得环境是宽松的,幼儿园像家一样,知道他们是可以自主的,在对幼儿进行常规培养时,老师不应把自己放在幼儿的对立面,而应该设法使班上的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常规的捍卫者,逐步形成自律。
(五)注意指导常规的技巧。
7.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实施途径探讨 篇七
关键词:常规教育,幼儿园,实施途径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各级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而贯穿于幼儿日常教育的常规教育是幼儿从家庭进入的首要“必修课”, 是幼儿养成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 在幼儿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独立生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分别从教育理念、感知引导、情感体验、行为培养和环境布置等五个方面论述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实施途径。
1 常规教育理念
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会直接决定自身的教育方法, 良好幼儿教育过程实施的前提是教师具备正确的、以幼儿身心发展为首要目标的理念, 具有对教育行为经常反思、创新的勇气。因此, 正确的常规教育理念是幼儿园常规教育实施的前提。
1.1 常规教育目标
常规教育应本着以幼儿的终身教育发展为理念, 主要培养幼儿良好的态度情感和自我意识, 使幼儿日常活动中学会自主、自觉, 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因此, 在进行常规教育时, 不应以限制和约束幼儿为出发点, 借助威胁和批评达到目的, 应培养幼儿独立自觉的规则意识与规则行为, 鼓励幼儿自律与自我负责。具体实践中, 应确立以幼儿为主体地位, 教师为规则的引导者和共同遵守者。教师应相信幼儿是愿意遵守规则、也能控制自己, 不应认为自己的作用就是控制幼儿, 让幼儿保持安静与顺从;也不应成为管理班级的督查。否则, 幼儿就会时刻感受到是处于被监督与纠正的角色。
1.2 幼儿自主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 提出幼儿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在自主的氛围下, 易培养幼儿的自律行为。自主意味着给幼儿创建一个平等、宽松、自由的环境, 鼓励和引导其自主尝试, 积极参与, 使幼儿在积极的环境氛围中占主导地位, 从亲身体验中认识自己, 树立信心。这样, 幼儿就会积极、大胆、自信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活动。从而使幼儿养成遇到问题积极主动思考, 想办法解决, 而不是被动等待的好习惯。
2 认知幼儿规则意识
幼儿规则意识是指幼儿对环境中必须存在的“规矩”的认识。结合幼儿期具体形象思维的特征, 他们在进行判断时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因此, 教师应首先给幼儿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 使幼儿身心处于自由、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中, 再从幼儿规则意识的内容出发, 创设问题环境, 激发幼儿兴趣, 引发幼儿思考, 让幼儿在积极的情绪中占主导地位, 同时, 让幼儿学会主动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 并感悟其背后的原因, 促进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具体做法可以通过做游戏、生活小片段情景、讲故事等引导幼儿。另外, 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幼儿学会怎样共同商定活动规则, 使其知道任何集体活动都是有规则的, 参加活动的人必须都遵守规则, 并按规则开展相应活动。
3 情感体验
幼儿的学习, 不是一个单纯的认知过程, 学习本身就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在认知角度引导幼儿理解规则的基础上, 积极引导幼儿观察、感受、分析、探究, 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从而加深幼儿内心对规则的认可、遵从。日常活动中, 教师要努力营造认知与情感和谐统一的氛围, 让整个活动充满激情、充满活力, 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纳规则, 在后果体验中理解规则, 并引导感受体验生活中有规则的益处。例如, 可以将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编制成儿歌, 再附加舞蹈, 使幼儿在愉快的歌舞中了解行为规则;还可组织幼儿参与角色扮演游戏, 通过扮演角色, 使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用语言、动作、表情等亲身体验角色游戏中的规则, 激发其遵守规则的内在需求, 促进幼儿的自律。
4 行为培养
幼儿规则意识的发展尚处于依从和认同阶段。在依从阶段, 幼儿遵守规则是为了避免惩罚或得到奖励, 在认同阶段, 幼儿因为对榜样的崇拜, 产生模仿行为而遵守规则。因此, 在启发幼儿规则意识时, 教师可通过让幼儿观察、模仿、自主练习等, 对幼儿的行为规范加以培养、塑造。另外, 在对幼儿的表扬、批评中, 要注意方式方法的运用, 避免伤害幼儿的自尊。
4.1 榜样示范
榜样示范在于为幼儿提供正确的道德意识, 激发幼儿高尚的道德情感, 它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为幼儿树立模范行为准则, 寓浅显的道理于榜样示范之中。心理学有关研究证实, 通过榜样示范, 学习者的动机、态度、行为方式和技能都能得到有效改善或提高。例如, 在集体面前表扬做手工认真的幼儿, 并让示范给其他幼儿。这种榜样示范的正面力量比教师的说教、批评效果要好。
4.2 表扬与批评
表扬是指从正面肯定幼儿思想和行为中的积极因素, 使受表扬者获得满足感、成就感、荣誉感, 增加其上进的内在动力, 同时创造一种向上的气氛。表扬可以催人奋进, 但也并非是多多益善善, 也有时间和剂量的规定。想要收效显著, 教师首先要注意表扬应针对事, 是针对幼儿对某一件事付出的努力, 取得的效果, 而不应针对幼儿本人。其次, 表扬幼儿时, 注意不能敷衍和空谈, 应简要讲明值得表扬之处。例如, “某某小朋友吃饭快、而且很干净, 值得表扬”, 不能简单的说表现好。再次, 表扬还要及时, 这样会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最后, 还应注意表扬方式要得当, 幼儿的性别、性格、爱好不同, 其所需的表扬方式也不尽一样, 应因人而异。表扬表扬还要有新意, 长期重复也会失去效用。
批评是一种通过指出幼儿的缺点和不对之处, 使幼儿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所犯错误产生的后果, 进而加以改正。批评的效果, 取决于方法的选择。对不同的幼儿, 应有不同方法。不管哪种方法, 都应从关心的角度进行。出于关心批评幼儿, 一方面会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另一方面, 会纠正孩子的缺点和不足, 使其能更好地发展。但是批评要注意分寸和频率, 次数不能过多。
5 环境布置
幼儿园环境是影响常规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丰富多彩的物理环境对幼儿习得常规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合理、人性化的人文环境能为教师的教育过程提供支持。
5.1 良好宽松的班级环境
环境是一个隐性的教育渠道, 幼儿园教室环境的布局和布置的合理, 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醒幼儿班级内的常规, 促使他们自觉地遵守常规。幼儿园教室环境的布置, 包括房间的装饰、桌椅的设置形式、角落的设计等, 都会影响幼儿的纪律行为。例如, 教学活动时, 幼儿离玩具太近, 会分散注意力、诱使孩子去玩耍, 而教师又不断地要求孩子集中注意力、不分心, 就产生了一个不必要的矛盾。此外, 还可将文明、正确的行为制成图片, 贴在墙上, 时时提示幼儿。
5.2 兴趣活动和课程的设置
心理学提出: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 幼儿园的活动应以游戏为主, 教师设计的室内、户外活动可以交替进行, 在自由活动时可以给予幼儿宽松的氛围, 在安全的情况下, 允许幼儿释放自己的能量和情绪。幼儿园可以通过兴趣活动和课程的设置吸引孩子, 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习得的各种能力。
5.3 以人为本的作息安排
合理的作息安排使幼儿情绪稳定, 有安全感, 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也方便教师管理班级, 但繁多的活动不仅会让教师担忧每项活动的进展速度, 也会使幼儿紧张, 最后活动效果也会不佳。幼儿教师在活动设置上应有一定的灵活度, 在保证幼儿基本的吃饭、睡觉、如厕等生理需求下, 根据实际情况对活动安排做小的变动。对待每一个活动环节的过渡时, 要减少让幼儿等待的时间, 不必经常要求幼儿统一行动, 环节与环节之间应形成自然的过渡。
参考文献
[1]张小翠.幼儿园班级规则教育—基于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 2011.
[2]傅芳芳.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研究—以上海市某一郊区幼儿园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 2011.
[3]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5) .
[4]黄绢绢.优秀幼儿教师教育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5]柳斌.中国教师新百科 (幼儿教育卷) [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3.
[6]吴云.对幼儿游戏规则的探讨—兼谈幼儿规则游戏[J].学前教育研究, 2003.
[7]戴丽.试析幼儿教师的情感倦怠[J].教育导刊, 2007.
8.再谈幼儿园常规管理(7) 篇八
在幼儿园的各项管理中,对自然角的管理容易被忽略掉。然而,要让自然角“活”起来,使“小角落”真正发挥大作用,还需要管理者在观念上的重视和在行动上的落实。
1、明确各岗位的责任。自然角的事是全园的事,有关的事宜自然应由办公会和园务会讨论决定。比如,规划、设计各班适宜动植物生长的角落和小空间,以及放置动植物的角落架或层次架,既为班级个性化地设置内容和艺术摆放提供条件,又充分保证全园自然角在空间位置和设计上体现整体性。
后勤部门的职责是为各班的种植和饲养提供物质保障。如及时提供花盆、花籽、器皿、工具(小铲子、小铁锹、小筐、放大镜、镊子、一次性塑料手套等)。平时后勤人员要注意收集教师对于自然角角架和空间环境的改进要求,并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自然角的新资料。在每个假期中根据各班的登记情况,及时做好检查、维修、改进和增添自然角角架等工作,为新学期自然角创设提供充分的物质准备。
平时,动植物的护理和照顾以教师为主,卫生环境的打扫和维护以保育员为主,幼儿则在教师和保育员的指导和带领下参与自然角的管理。比如,单就自然角的打扫而言,每周,保育员需将自然角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平时则由幼儿负责打扫。小班可以是保教人员带动下的打扫,而中大班则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打扫。
2、实施日常管理的考核。为确保自然角教育作用的真正发挥,我们将自然角的管理纳入每月的绩效考核和期末优秀班组评优。其中,优秀班组评优自然角一项的得分由日常管理得分和每学期一次的自然角现场评比得分两部分组成。自然角的卫生状况既是每周后勤检查卫生的项目之一,又是每天总值班的检查内容之一。业务园长则对各班围绕自然角展开的教育活动和自然角的利用率进行考核。同时,在考核中突出引领全体人员关注自然角工作,将后勤人员、教师和保育员都纳入考核之中,有效促进了自然角日常管理质量的提高和教育价值的最大化。
3、建立有效的资源库。
专家资源库。此项工作由教科室或资料室负责,了解各班在种植和饲养方面有研究或实践经验的家长,如大学教授、个人业余爱好者、科技馆的解说员、绿化队的工作人员等,将他们的姓名、电话、工作单位、家庭地址等详细记录,每年都补充增添新的资源,形成专家资料库。幼儿园与“专家”型家长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每年定期请他们来园对教师、幼儿进行指导,开展互动。专家资源库为教师组织自然角活动提供了知识上的支撑。
物质资源库。幼儿园有计划地配备和补充各种幼儿科普图书、光碟等,为幼儿自己查找信息和阅读交流提供保障。还可给各班配备照相机(有条件的配备摄像机),以利于教师定期、定时拍摄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提供给幼儿反复观看。
4、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我们根据教师在开展自然角教育活动过程中不断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研讨,并不断总结出可操作的具体策略。如围绕“如何让每位幼儿主动参与自然角的管理”进行专题研究,教师们采取了以下一些策略:①做标签。请每位幼儿带来一样自己喜欢或认识的动植物并在上面做好标签,明确自己要关注和照料的动植物。②说悄悄话。请幼儿每天来园后,都要去看看自己负责照料的动植物,并要和它说一句悄悄话。③观察记录。幼儿每天要记录自己负责照料的动植物生长等情况,培养责任心和坚持性。④作为值日生的常规任务。自然角动植物的管理和照料任务,由每天的值日生来承担。对于具体要承担哪些任务、谁承担、完成的质量标准,都逐一与幼儿进行讨论,并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固定,每天由每组的值日生插牌选择逐一落实到位。⑤有标准。幼儿人人清楚检查的标准,便于自我监督和相互检查。标准中有:小鱼、小兔、小乌龟等的“家”干干净净,有吃的食物(植物有水喝、有太阳晒;动物容器中有食物等),且摆放得整齐,摆放的台面整洁。这样,使得每位幼儿成为自然角的管理者和维护者。
相关链接
友情提醒
1、自然角种植用的泥土可到超市和花卉市场买营养土,种植的器皿可以是塑料花盆,也可以是废弃的可乐瓶、方便面杯子、果篮等。
2、自然角评比标准必须和全体教师一道讨论产生。我园的做法是:每位教师写三条自认为最重要的评比标准,由园部进行整理和归纳,形成全园自然角评比标准的草稿,再和教师一道讨论,达成共识。
3、安全事项。要了解幼儿是否对一些动植物过敏,要经常对器皿的摆放、使用的工具、观察的场地等方面的安全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一切安全隐患。
4、自然角的植物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符合各年龄班幼儿的认知、观察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