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期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2024-07-22

教师学期校本教研工作计划(共20篇)(共20篇)

1.教师学期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篇一

程庄中学2011--2012学第二学期

校 本 教 研 工 作 计 划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升办学理念及办学水平,切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确保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持续快速发展,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我校的整体思路,特制定如下校本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本教研工作以深化校本教研为重点,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素质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紧紧围绕课程改革,以科研为先导,素质教育为核心,通过扎实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管理水平与绩效,进一步提升校本教研品位,促使我校校本教研工作走向常态化、全员化、实效化。

二、总体目标

1.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使学校的日常校本教研工作更加规范化。

2.转变观念,抓好教研组工作,使之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3.通过各式各样的教育实践,使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得到强化,使青年教师的个人素养得到发展,教学技能得到提高,打造一支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加强教师的学习与培训工作,提高教学理论水平。

1.结合学校的教师实际,组织教师有针对性加强课改新理念和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教育科研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用所学的理念对照日常教学行为,有效地指导日常教学工作,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2.发挥“专业引导”作用。

(1)继续推行“走出去”的培训方式。学校将继续安排一些教师出外学习,并且学校要求出外学习、考察培训的骨干教师,必须写出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培训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汇报课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让更多的教师收益。

(2)做好“请进来”工作。进一步发挥名师的作用,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尽可能地邀请名师来

校开展专题讲座,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制定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

(3)充分发挥本校教师的自身作用。将安排各层次教师开展教学研讨课,一方面为教师提供示范,解剖案例,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3.开展好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提高教师文化修养。积极倡导教师多读一些教育专著,交流心得,继续开展一学期读一本好书的活动。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强化并活化教研活动,确保校本教研活动有实效地开展。

1.督促各教研组以教师在教学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为主要内容,教研组在集体备课中每周组织教师进行小专题讨论或与问题相关的理论学习,为教师设立研讨、研修的平台,让教师通过相互地讨论、交流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

2.各教研组在每周的教研活动中,以月为单位,在一个月的活动中做到“三个一”。

(1)一次以某个年级为重点的,有针对性的,有主题的集体备课;

(2)一次学生作业展示互学活动,在活动中对有问题的学生作业布置,提出改进的建议,规范作业的布置;

(3)一次“沙龙式”的专题研讨学习活动。每位教研组成员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专题学习研讨活动,活动内容可是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某个问题,可以是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介绍,也可是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各种活动必须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活动过程记录。

3.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加强校级公开课的力度,集各组教师合力,提高教师的上课水平。每学期每个教师至少上一次公开课。抓好备课、上课、评课交流、反思等环节,确保教研课的实效。

4.组织并鼓励教师跨学科,跨年级段的互相听课学习,让教师了解并汲取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学优点,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三)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教师教学整体水平

1.各教研组要关注年青教师的成长,确定后备骨干教师人选,制订发展规划、帮扶计划。开展新老教师的“传、跟、帮、带”活动并加大管理和检查的力度,不断为骨干教师提供条件、搭建舞台,加快成长脚步,争取有更多的青年教师成为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

2.大力开展听评课活动,实行推门听课制度,每学期校长听课30节,中层领导听课不低于20节,老师听课15节以上。听课后要及时写出点评、总评,做到听评课123(提一条优点或缺点值得借鉴的地点,指出两点不足,提出三条建议),以便真正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3.积极推进名师工程,进一步加强对优秀骨干教师的培养考核工作,创造机会给他们压任务,使他们在工作中得到锻炼,提高能力。组织教师参加区、中心校组织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有针对性、多渠道地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各学科论文、案例、教学随笔、说课等比赛,使教师在参加比赛中有所收获。

(四)加大教学常规的管理与检查,进一步规范日常教学行为

1.加强对教师备课的指导与检查。首先组织做好教师教案期初、期中、期末的检查工作,本学期对教师教案的检查重点放在:教师在备课中是否正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是否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是否进行了有实效性的教学反思和课后回忆。对每次优秀的教案,组织教师进行观摩和学习。

2.加强随堂听课的力度。学校中层以上的领导,每周至少听推门课一次,各学科教师一学期对本学科所有教师的课至少听一节以上。同时,组织教导处、教研组长等听各学科、各年级的课,重点就有效课堂、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堂教学效率及时和上课老师交换意见和研讨,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3.继续进行日常课堂巡视,做好每天课堂情况记录,规范课堂教学常规。学校值日领导和老师每日分别对各班上课情况进行检查巡视,并对老师的“课堂组织情况、学生听课情况”进行记录,每周由教导处对一周全校各班的教学情况进行反馈,做到有的放矢,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规范化。

4.定期、不定期的对教师布置作业的形式、学生作业及批改情况进行检查,与教师及时交换意见,并推荐优秀作业形式组织教师进行观摩学习。

(五)发挥网络平台作用,丰富研讨内容

学校除组织教师到校外观摩,听专家讲座外,还将继续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为教师创设良好的教研环境。教师可以通过教育网站虚拟教研活动,与全国各地实验教师零距离接触,从而向先进学校学习取经,拓宽校本教研的渠道,丰富教研内容,使教研活动更具时效。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博客,尽量把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一些感想小结或是从各种渠道学习到的一些感受,发表在网络论坛中。

四、具体工作安排

程庄中学

校本教研领导小组

组长:张振栋

副组长:杨光启

成员:胡兴硕张华军

李浩齐翠竹

2.教师学期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篇二

一、以蹲点教研活动为载体,打造一批学科骨干教师队伍

为了促进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2005年开始,我们制订了全市初中《“一带一蹲点式”教研实施方案》,将教研工作重心下移。实施方案确定以5年为一个周期,教研人员深入全市初级中学,每所学校蹲点教研时间不少于一个半月。开展以学校为教研活动中心,采取教研员深入教研组,与教师结成“一带一蹲点”帮扶对子活动。教研员首先要做好结伴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工作,改变课改后仍然存在的“穿新鞋,走老路”“满堂灌”的倾向,经过几年的努力,课堂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是开始倡导使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二是开始关注学习“方法”这一目标维度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三是有了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意识;四是能正确把握所教学科的特点,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和能力的培养。其次,教研员与结对教师一起备课、研课,观课后要与教师一起议课,面对面研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完善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同时,指导教师及时总结经验,做好教后反思,促使教师专业化成长,引领教师从“教书匠”向“研究者”转变。通过教师的课程理论学习,课堂教学的自我反思,一批中青年教师成长起来,并发挥其在学科教研中的带头和辐射引领作用。桃山林业局中学的蒋守玲老师,经过多年的努力,从一位普通的数学教师成长为市级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翠峦区三中的历史教师张桂霞,教学成绩突出,辐射作用明显,被区教研室聘为兼职教研员;教英语学科的陈昭、王凤刚、郝立新老师现已走上学校领导岗位,伊春区第五中学的于为老师、上甘岭区中学的王艳双老师、铁力市第五中学的魏宝玲老师、友好区第一中学的张宏峰老师、带岭区第一中学的陈桂华老师等一大批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市级名师,引领各校学科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历史学科多名骨干教师在教研员带领下,研究编制学科测试方案、2010年伊春市历史学科《考试说明》及试题样卷,成为龙东地区中考历史学科的考试版本,编写的《资源与评价》成为龙东地区中考分析不可或缺的复习资料。

二、以联片教研活动为平台,促进校本教研活动的延伸

联片教研是基于伊春市34所初中分布于22个办学单位的实际情况开展的教研活动。全市每年都要联片组织中考复习策略研讨活动和初中教育质量分析,这是每年教研工作的规定动作。每次活动明确研讨主题,把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炼,以解决问题为驱动,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研究改进措施,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方法。从教学角度以分学科开展观摩课堂教学为主,结合课堂教学改革研讨教学设计,结合课程标准研讨课堂教学,结合学生实际研讨如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点关注学生情况(参与教学活动,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及沟通合作能力);关注教师发展(教师学科素质及教学方法有效性)。从教学效果的角度集中研讨教学方法,几年来先后组织研讨了朗乡林业局中学的“ACDU”(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运用提升)教学法、乌伊岭区中学的“分科分层、学案导学、先学后教”教学法、西林区第一中学的四步三查教学法(学案自学、对学群学、成果展示、回归目标及课堂上三次关键性的学情调查)、嘉荫县的五步十环节(温故知新、探究释疑、理解巩固、互相提高、总结归纳)教学法,这些教学方法都是各校在不断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经过实践—总结—反思—再实践打造出来的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近三年共开展联片教研18次,有5 625人参与了联片教研活动。联片教研活动是教研员、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和广大一线教师共同参与的大校本教研,并已成为各校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成果分享的大平台。

三、以市级学科名师为引领,推动校本教研活动短时高效

为了实现“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的教研服务方式,提高教研工作服务基层学校和广大教师的针对性、实效性,我们组织了教研员、名师下乡活动。从2010年起,市教育局与市教师进修学院联合下发文件,组织“名师送教、互帮互学、提高质量”送教进班活动。下乡送教到校进班,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基层教师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为主,将教学实际与校本教研融为一体,采用教研员讲座、名师示范课、教师互动研讨、结对帮扶等形式。送教活动深入全市21个县(市)区(局),使基层教师都经历从理论到实践、从观摩课堂教学到深度研讨交流的全过程。比如思想品德学科,在西林区域的活动中先观摩西林区第一中学教师栾泽与辛启明分别展示的《唱响自信之歌》(初一)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三)两节公开课,然后由作课教师自评,教研组长、教导主任、业务副校长、外校业务副校长、市级名师评课,市级教研员总评。针对这两节课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最后名师伊春区第五中学教师于为作了《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初三)一课的示范教学。送教进班活动一方面通过当地教师的观摩课教学与反思交流,使教师们认识到自身教学的不足及问题所在,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与目标;另一方面,通过市级名师的示范课教学,让教师进一步看到自己与名师在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差距与不足,有力地调动起教师对自己日常教育教学实践工作的反思热情,有利于带动全市教学质量的提升。送教活动打破了“教研员”和“教师”之分,大家都是平等的参与者,教师也不再是被动的听讲者,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研讨者。这种教研模式为教研员、教师搭建了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为优秀教师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实践证明,送教下乡、专业引领、名师引路是促进薄弱学校教师快速成长有效途径。

四、以教育教学疑难问题为突破口,组织教师进行专题研究

3.校本教研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篇三

一、充分发挥学校是校本教研主阵地的作用

新课程强调学校是校本教研的基地,也是校本教研的基础。我校确立教师即研究者、教室即研究室、教研组即研究组、学校即研究校的理念,把校本教研的重心置于具体的学校教学情境中,从学校实际出发,依托本校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

二、积极培养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主体意识

通过培训学习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校本教研是教师的权力和责任。在工作中每位教师都能以研究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从事的教学工作,主动致力于探索和解决自身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主动在书本上学、在工作中学、在实践中学,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创新、自我超越的效果。

三、开展情感与智慧共生的“四级”教研活动

确立校本教研中学校主阵地和教师主体地位后,我校围绕解决和落实课改中的实际问题,开展了不同内容和不同形式的“四级”校本教研活动。

一级自我反思“顿悟使人进步,反思使人成熟”。教师的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是校本研究中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在我校提倡教师写反思日记,任课教师对每一节课做及时的反思,单元或章节做阶段性总结反思,反思成功之处,反思困惑之处,反思学生出现的问题,反思今后的改革创新。教师的教学反思写得既有针对性、又有实效性,有些教师把自己的反思加以整理,在刊物上发表、研讨会上交流的近四十篇。教师的自我反思为课改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级组内提高。新课程强调教师间的合作。教师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的精神在我校已蔚然成风。各年级组按照学期初制定的“年组教研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进行教研活动。选择同样的教学内容集体备课后由一名教师上课,课后反思、研讨、质疑,对教案进行个性化修改再上,然后再研讨再上,从而不斷提升年组整体教学水平。

三级校内研讨。我校把面向全体教师,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校本教研基本出发点和着眼点,积极构建“以人为本”具有支持性和实效性的校本教研制度。以“推进新课程改革”为教研主题,有准备、有安排、有步骤的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1. 开展青年教师公开课和骨干教师研讨课活动;2. 召开低年级识字研讨会;以上活动使教师以课堂为凭借,以自己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富有个性的课堂教学为案例,来诠释对新课程理念的感悟 。在活动中,既鼓励标新立异、允许教师有不同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又把备课与上课、听课与评课、反思与改进有机结合,大力倡导课前、课中、课后的即时交流、即时研讨、即时反思。通过这样教研活动,使得教师在借鉴和吸收他人经验的同时反思和提升自己的经验,从而互相促进。3. 举办“研究课题”评选活动。

四级校外拓展。校本教研的范围不仅在校内,而且向校外延伸拓展,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活动,多层面的提供交流的平台,促进同行之间的广泛交流与深入讨论,全面提升学校和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以及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1. 多次请进修学校的领导深入课堂指导工作。2. 参加各级学科研讨会。3. 进行名师送课下乡活动。4. 带课、带经验参加了新课程改革阶段总结会。5. 开展教学开放日活动,广泛听取家长对课改的建议,收到较好的效果。无论参加那项活动,我们都注重反馈,加强反思,促使教师们的校本研究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由无序走向有序,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转变。

4.第二学期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篇四

第二学期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一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即将告一段落,在这一学期里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的,现做一回顾总结;

一、.学习先进学校教学改革经验,同时加强了与学校实际的结合本学期学校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出台了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是:从研究课堂“导学案” 教学入手。知识与基本能力的提高,研究课堂改革与教学成就的关系,解决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等。从这些方面入手,首先解决教师的观念,从一部分老师开始推广,然后全员推开。其次解决老师在实验过程中的困惑,依据老师取得的成绩,学校及时推出示范研讨课,通过深入课堂,全体老师认真分析总结,由个性的实验上升为全校的共同的模式。一学期以来,我们边实践边探索,教师的观念有了更新,业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二、搞好讲课、听课、评课话动

讲课、听课、评课活动是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本学期我校将这项活动放在周三、周四、周五的下午第1、2节课,分学科进行,学期初在排课时保证了在本学科教研活动时同科目教师没有上课任务。讲课教师课前精心准备、听课教师在听课中对照自己备课授课时的不足,力求在自己教学中改进。通过评课、讨论等多种形式的互相交流、共同进步。一学期以来,我校40多名教师上了校级公开课,效果很好。

三、继续深入学习、解读并实践新课程。

加强新课程改革与研究力度,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以教学反思为抓手,以课堂教改为重点,组织所有教师进一步学习新课程、解读新课程、实践新课程。组织教师参加各种专题研讨培训活动,围绕新课程目标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落实;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如何在课堂上真正得以体现;如何创设真实有效的情景,使课堂成为师生交流、对话的舞台。广泛组织教研组内的课堂教学活动,由骨干教师、优秀教师轮流执教示范观摩课,促使所有教师在听课、评课活动中吸收、消化新的教改信息和教育理论,提升自己的教学业务素质。邀请名家大师课堂活动,本学期将诚邀盟、旗高级教师、专家来我校莅临指导,通过培训、上课等活动向他们学习宝贵的经验,以便指导我校大批青年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研究工作。

四、做实教学常规工作。

在教学常规方面落实“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力求“十字”方针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与层面得以体现。加大听课、评课力度。本学期,继续开展教研组内听课、校外听课等教学活动,听课后重点检查上课、听课老师的教学反思,了解新课程实验中教师理念更新、教学行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情感

态度转变等综合情况,总结经验推广应用。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组织教师、学生开展网络、读书学习,充分吸取优质资源,引导学生从生活和实践中获得知识、能力。

五、认真组织课题研究,强化过程管理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学期继续以课题为依托,研修并进,深入实验,总结经验,使课题研究做到扎实,过程规范,成果明显。要求每位积极参加说课、上观摩课、评课、论文收集整理,让自己成果得以展示。努力争取教师在技艺方面有新的突破。探索以研究课程教材和学生学情为重点的课堂教学途径和方法。改革备课方法,变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预案为以学生学习为主的学习预案。提倡学习过程活动化,改进学习材料的提供方式和练习设计,建立民主、和谐、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张扬个性,促进学生自主和谐的发展。

六、加强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的主阵地,应该是学生焕发活力的地方。所以,要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创设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氛围,使学生主动积极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感悟知识、经历过程、领会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性,发展探索意识、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分层教学,积极辅导学习困难学生,使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总之,通过校本教研, 我校立足于学校的教学教研实际,在分析研究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校本教研使课改的新理念能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并经常性地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避免繁杂、无效、重复的练习,有条不紊,促进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无论从理念上还是教学实践中都有了可喜的变化,使我校的校本教研落到了实处。当然,由于经验的不足,我校的校本教研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今后不断的改善。

巴润别立学校

5.教师学期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篇五

教师:**

一、指导思想

作为新时代的老师,坚持政治学习,了解国家的政策方针,发展形势,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新思路。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的思路和制定的方针目标切实把思想转变到校兴我荣的正确轨道。必须进行职业道德学习,并结合外出学习,向名师请教,到名校求方,进行知识更新,提升理论水平,扩大视野,开拓思路,提高适应能力。

二、基本情况

本人2002年参加工作,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了十年,曾系统的学习了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相关知识。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学工作,还需继续努力。在日常生活中,本人善于学习,能珍惜各种学习机会,今后要更加认真学习,积极实践。

三、内容及目标

(一)进修内容

1、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自身师德师风的修养,形成高尚的人格。

2、坚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已备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好的掌握学生心理,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

3、认真学习《邱学华与尝试教育人生》、《崔其升与杜郎口》在以后的教学过程当中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使自己在教学中更上一层楼。

(二)目标

1、要热爱学生,对学生有博爱之心,要以诚相待,要宽容和有强烈的责任感。

2、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与反思,勤动笔,勤动脑。不光认真钻研本学科知识,同时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

3、在专业上,平时加强校内外听课,虚心与本校同学科老师交流上课心得,取长补短,吸收别人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四、方法措施

(一)了解教师个人学习的制度。

(二)多听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上公开课,通过集体备课、交流学习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三)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中的改革与要求。

(四)大胆尝试、创新,使小学音乐教学有新的突破。

(五)强化学习,坚持每周进行业务学习,学习有关优化课程结构的文章和走进课程的信息报道。

(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读教育理论书籍、写读书笔记、完成自己应该写的教育教学论文。

五、周次安排

**学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周活动安排表

周次

时间

工作内容

完成情况

备注

8.21-8.26

开学准备

8.27-9.2

学习《新课标》

9.3-9.9

学习《新课标》

9.10-9.16

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9.17-9.23

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9.24-9.30

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0.1-10.7

放假

10.8-10.14

学习《教育学》

10.15-10.21

学习《教育学》

10.22-10.28

学习《邱学华与尝试教育人生》

10.29-11.4

学习《邱学华与尝试教育人生》

11.5-11.11

学习《邱学华与尝试教育人生》

11.12-11.18

学习《心理学》

11.19-11.25

学习《心理学》

11.26-12.2

学习《永年教育》

12.3-12.10

学习《永年教育》

12.11-12.16

学习《崔其升与杜郎口》

12.17-12.23

学习《崔其升与杜郎口》

12.24-12.30

学习《崔其升与杜郎口》

12.31-1.6

学习《河北教研》

1.7-1.13

学习《河北教研》

1.14-1.20

学习《河北教育》

1.21-1.27

期末考试

6.教师学期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篇六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校为本开展教学研究,创造性的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改进和完善教学的研究制度、工作方式,逐步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教研机制,努力提高学校课程建设能力和办学水平。

二、总体目标

1、以新课改为导向,使教师们领悟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或困惑,提升教师驾驭课堂能力,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致力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2、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使教师的自我反思行为纵深发展,凸显个体价值,倡导团体合作,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3、通过各式各样的教育实践,使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得到强化,使青年教师的个人素养得到发展,教学技能得到提高。更主要的是以叙事研究为主要平台,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

三、专题化的校本教研活动

本学期,我校将继续以“继续构建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促进新教师教育成长”为大主题,主要开展以下几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

(一)教师校本培训。(具体由教导处分管)

1.教师理论学习和业务提高培训

具体操作方法:

(1)学校根据本校教师教育理论水平状况,以专题的形式进行理论辅导讲座。每学期组织本校或兄弟学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进行专

题讲座或观看理论辅导专题片。

(2)扎实开展“六个一”的活动。

(3)继续开展教师“过关课”活动。

2. “师徒结对帮扶”活动

发挥本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质课教师和具有丰富经验教师的作用,以师徒结对子的形式,开展传、帮、带的活动,把教师的业务水平的提高落实到最小单元。

3.“借鸡生蛋”培训研究。学校将每年投入较大一笔经费用于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活动,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让一些老师参加骨干研修班、教坛新秀培训班进修等。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全面落实教研组职能(具体由各教研组长分管)

教研组应有教学、科研和教师培训三个职能。

1、从需要出发选准教研主题。从本组教研活动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本学期的教研主题,并且围绕主题制定详细的步骤。整个学期的教研活动就围绕这个教研主题开展。

2、以制度为保障,实化教研组职能。教研组建设在制度上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教研组常规活动制度。

(2)读书制度。

(3)听课、评课制度。

(4)专题讨论制度。

(5)师徒带教制度。

(6)课题研究制度。

从完善制度出发,从而保障教研组的研究过程更加有效。

3、加强教研组档案建设。

严格按照教导处的要求,对本学科挡案进行完整如实地建设。档案内容一般包括学期研究主题、围绕主题的教研活动记录、相关学习资料、本学科兴趣小组开展情况、师徒结对、培优补差情况等等。对于本教研组较有特色活动,也应该作好相关资料整理。

4、在教研组单位内,开展教师培训和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除了区级、校级组织的各类教师培训外,教研组还有组织教师在教研组内开展教师培训的职能。以优秀教师带领青年教师,促进优秀教师更优秀,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同时,教研组还应该加重“研”的味道,加强教研组的科研功能。

7.加强教师培养提升校本教研 篇七

开发校本课程, 关键在于教师,其中最根本的是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基于这一点,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 从解决最基本的问题着手, 开展行动研究, 在实践中培养教师组织、运用和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

注重教师的培养

在实际教学中, 许多老师认为自己教了这么多年书, 对教学过程已经非常熟悉教学中不会遇到多大的问题与困难。为何老师们发现不了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呢?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首先,老师的工作量很大,学校里“大班额”现象突出, 平均每班有学生85名左右, 多者达百人, 老师忙于自己的工作, 彼此之间很少进行教学交流,出外学习的机会也很少。老师们凭着自己的经验,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没有比较,他们就看不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也就很难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们从平常的听课、评课抓起,引导老师在听课时进行思考。如,这节课如果自己来上,会怎么上?授课老师在哪些环节上比自己处理得好?为什么?

其次,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具体做法是:在同年级同学科中分别选取老、中、青三位老师上同一节课,且授课班级不在自己任课的班级,鼓励老师用不同的方案上课,然后进行评课。通过比较几种方案的效果,评价其优劣,选择出最佳方案。

再次,对新入校的老师进行技能达标测试。分别从说(课标,教材体系,一节课的重难点、教法、学法)、讲(一节公开课)、写(写好粉笔字、钢笔字)等方面进行考核,且让他们与名师结成对子,迅速成长。

注重教师的减负

在学校里,说起教学研究,老师们总是说:“我们太忙了,哪有时间搞教研。”的确,老师的工作量很大,一天忙于备课、上课、批阅作业,仅批阅作业就占去了大部分时间。另外,许多老师按教材上所列的知识,面面俱到地讲解,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老师们根本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其结果是师生都觉得累,且教学效果不明显。为此,我校在教学中采取了一些措施,帮助教师减负。

1.淡化讲授。如,语文课教学中,除了文言文和诗歌外,现代文教学老师尽量少讲,多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老师多讲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给学生多留时间。

2.淡化提问。大班额教学,要尽量照顾到大多数学生,而提问只是极少数学生在回答,既不能在思考问题的时间上得到保证,又不能照顾到大多数学生,其他学生会产生心理偏差,直接影响全体学生。

3.淡化板书设计。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了控制学生的思路,重视板书,有些老师甚至大量抄写课文。这种做法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板书要体现在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上,体现在解决问题的关键上,这样的板书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注重教师的团结合作

每年的省、市、县优质课竞赛与说课比赛等活动中,我们组织同学科的老师,再加上其他学科的优秀教师,共同备课,然后通过讲、听、议等过程,反复斟酌,参赛的老师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老师们从中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好处,老师之间的合作关系逐渐深化。

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通过听课、评课,学会了欣赏别人,同时也得到了别人的认可,这让他们体验到了工作的快乐。这种快乐的体验又会反过来促使他们与其他老师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

如,我校一位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的校本教研,运用阅读—感悟—再阅读—再感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自学能力。通过实验发现学生们逐渐找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这位老师主动与其他老师商讨,尝试不同的教法,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通过实验,大家都认同她的方法,形成了共识,都加入到研究队伍中来,研究团队逐渐增大,成效更加显著。

8.以校本教研促教师发展 篇八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我国百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不但具有不可预测性与复杂性,而且教师们也感到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应变方法。因此校本教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校本教研对于绝大多数的学校和老师而言,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在理论上缺乏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在实践方面没有系统而成熟的经验。不同的、同一的学校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所面临的问题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校本研修的内容必须因校、因人而易。总体说来,笔者认为校本研修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注重校本教研的机构建设,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

(一)加强领导,建立有效的校本运行教研机制

学校作为以校为本的制度教研的主体,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主动承担校本研修的组织、领导之责。首先学校应建立明确、完善、科学、有效的校本制度,其次建立有效的校本研修运行机制,第三建立相关管理制度。通过这些促使校本研修活动由被动变成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由无序走向有序。

(二)加强师训部门宏观调控

大力加强师训部门宏观调控,尤其是乡村学校校本研修不可避免地会有眼界狭窄、校本研修资源贫乏等弊端。这些弊端的克服要靠师训部门的专业引领和宏观调控。师训部门应该确立几所校本研究试验基地,每个学校都要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师训部门要对他们进行调研、检查、指导。通过校本研修基点校的课题的开展,探索符合本地区校本研修的策略与模式,以此来带动各校的校本研修工作的开展。

二、进一步提高认识,积极推进以校为本的活动教研

以校本为突教研破口,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围绕新一轮课程改革核心内容,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现代化教育模式,实现社会化学习氛围。

(一)转变教师角色意识

虽然新课程已经全面铺开,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还会看到不少“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发生。原有的教学方法在现今的课堂上“涛声依旧”。因此必须转变教师角色意识,促使自己角色转换。树立教师即研究者、教室即研究室、教研组即研究组的观念,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教育科研并不是少数教育专家的专利,不仅仅是专业研究人员分内工作,每一个教师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科研也并非什么神妙莫测的高深东西,它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产生于教学实践之中。

(二)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强学习型团队的建设

伴随知识经济的出现,在全球范围内终身学习的在变成社会及个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有的人把“知识经济”称为“学习经济”。我觉得它不为过。学习越来越成为个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义务和为了谋生。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应当树立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型理念教研。

三、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基础,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因素

(一)以校本教研为平台,在教师个体反思中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每个教师都有不同的风格,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学校要开展校本教研,同样需要尊重教师的个性,而不是搞一刀切、齐步走。校本教研关键是学校为教师提供一个不断去激发和唤醒教师研究和发展的欲望,张扬教师的个性,凸显教师的主体,锤炼教师的教育教学的智能和技能的平台。才能实现教师在同伴互动互助中发展。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教学中的反思具有主动性;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

(二)不断创新校本教研的模式,丰富校本教研的内容

教育教学讲求创新,有创新才有进步,校本研修同样需要创新。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除了倡导在学校学科内开展多形式的教研活动外,还应倡导学校内跨学科的、综合性的活动,从不同视觉进行相互启示。积极倡导学校间的教研活动,促进校际交流。

(三)倡导专业研究人员与基层教师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专业引领

专业引领———使教师业务水平提升与拓展的重要途径,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快速通道。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专业人员的支持,基层一线教师的研究如果离开了专业人员的引导,对自己的专业成长不利。同样专业研究人员离开了一线教师,其研究也如“高原缺氧”,会失去生命力,成为一束干花。

9.教师学期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篇九

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领会省、市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文件和“课程实施发展年”的精神,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全体教师研究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目的,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素质教育真正落到教学实践中,努力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认真开展校本教研工作,加强新课程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教学业绩。

2、扎实开展校本课题活动。教师通过反思过去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问题转化为校本课题,各教研组和实验教师按申报的课题扎实开展课题实验工作,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3、确保教研质量上升,教研组要加强对话和互动,加强研讨与反思,形成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教科研氛围,教师要积极参与,大胆改革、创新,多学习、吸收教学人主息的教学经验。

4、不断给学校领导、教师“洗脑”、“充电”,达到一个共识,大力开展创新教育。

三、具体措施

1、成立教研组,落实责任

成立领导小组,主任亲自挂帅,为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成为校本教研的身体力行者;以李金平主任负责语文教研活动,王兴贤主任负责数学教研活动,通过层层落实责任,使教研工作扎实而有序的开展,并取得成效。

2、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加强学习管理,做到时间有保证,学习有记录,有学习体会,有实践运用。深入研究“以与——发展”教育评价理论,使教育评价由单纯强调分管鉴定向关注诊断发展,从只看重结果向注重过程,由只关注知识走向关心学生的全面素质,从不考虑人的情感态度向重视情感态度向重视情感态度因素转化,探索尝试学业综合评价。本期将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各组开展新教材理论学习,每位教师应有自己的观念,个人的看法,外出参加听课或学习的教师,返校后,要做到“四个一”,即:上一堂学习观摩的示范课,作一次会议精神传达报告,认真书写一份论文,上交一套相关的教研资料。

3、加强制度管理

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依规行事是校本管理的基本要求,校本教研管理的关键在于关注教学过程。

(1)各学科教研组坚持按教研活动计划开展教育活动。每位教师每期至少上一节教研课,所上的研究课题在期初第一次集体备课时到相应教研组申报。新学段的教师,承担实验课题教师每期不少于两节教研课。本期新改课别的教师张维艳还需要上教研课。每次教研课做到课前有准备,课后接受评课、议课,议课时教者先说课以及教后感,切实把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2)加强学科备课组建设。每次集体备课落实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议题、定中心发言人,做到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方法、统一作业练习、统一综合检测,共同备教法、备学法,这样能使年轻教师学习老教师的丰富经验,从而迅速成长,更重要的是那种资源共享和思维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可以帮助教师更深地理解教材,拓展思路,取长补短,提高认识。但是在集体备课中我们不能简单机械地强调绝对统一,那便是对集体备课的曲解,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不同班级,不同基础,不同个性的学生,那做将只会扼杀我们学生的个性,抑制教师的创造性。学海无涯,教无定法。

(3)坚持听课制度。本学期教师间互相听课每周不少于两节,不能听“四无课”即无日期、无讲课者姓名、无班级、无评价,更重视评课、议课。本期各教研组尽量多安排小组活动,少安排大组活动,学校将按计划进行督导和检查。

4、确立课题,加强研究

(1)加强校本课题的研究,每位教师根据教学实际,申报一个课题,由教研组组长进行统计,并负责实施。

(2)鼓励教师彩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电化教学、课件教学的作用。

(3)要求全体教师养成读书和反思的学习习惯,要把学习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围绕在教学中的问题,经常进行反思讨论。

5、建立教学研究档案,推广成果

(1)加强校本教研的档案建设,所有的计划、总结、论文认真书写,教研活动都要认真作好记载,全体教师要把校本教研切实进行下去。

(2)加强对校本教研的督导,定期对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评比,总结和通报,学校每期将开一次教研动员会、总结会,评选并表彰先进教研组、先进教研个人、优秀论文,并给予奖励。

通过以上方法的实施,切实将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校本教研的水平,使全体教师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罗阳镇河口小学

10.教师学期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篇十

网络教研及校本研修计划

保亭县南茂中心小学

(2013-2014第一学期)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为了适应新时期新课标教学教研和校本教研的要求,我校结合保亭教育局九大工程的工作,继续加强网络教研及校本研修的工作。工作计划如:

一、指导思想

根据保亭教育局新修订的《工程一网络教研及校本研修工程实施方案》和《保亭县中小学校校本研修管理评价量表考核办法》文件精神,我校网络教研及校本研修工作将进一步完善。在网络教研中存在多数参训教师被动参与、部分教师对网络技术的使用不够熟练、部分学校领导对网络教研和校本研修重视度不够的现象,必须结合我校教研实际和教育技术水平,全面推进网络教研等校本研修工作,广泛地开展教学研究,加强研修,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机制保障

1、以教研组活动的方式集中学习保亭县教育局关于新修订的《工程一网络教研及校本研修工程实施方案》和《保亭县中小学校校本研修管理评价量表考核办法》。

2、通过专题讲座形式,向教师介绍网络教研的有关内容和实施方法,明确校本网络教研的任务、方法和目标。

3、网络教研技术员对全校教师进一步加强培训学习,让全体教师能熟 1

练网络教研及校本研修的各方面业务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责职

1、领导小组:

组 长:林秋萍

副组长:谭海珍

成员:丁瑜、吴文丽、杨日邦

网络技术指导:王华强

2、领导小组职责:

①组织老师进一步深入学习《工程一网络教研及校本研修工程实施

方案》和《保亭县中小学校校本研修管理评价量表考核办法》。

②组织全校教师进行培训和业务学习。

③定期评比优秀博客、优秀课件、优秀案例、优秀论文、优秀博文等,总结学校网络教研阶段性成果和经验。

④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加强教育技术投入和硬件建设。

3、网络技术指导职责:

①完善学校现有信息技术手段,改进网络教研硬件环境。

②负责网络教研技术培训和各学科教学的技术指导。

③继续加强网络教研平台的维护及更新,提供网络教育技术支持。

四、校本研修与网络教研的目标

1、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着力提高教师业务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结合教学实情,直面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关注问题本身,关注提高

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高效课堂,突出教育教学问题解决与专业发展的有机统一。

3、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构建学习型的教师队伍。

4、充分发挥网络研修的引领作用,促进教师间的零距离交流与互动,积极开展在线研讨活动,通过网络研讨促进研修,提升教学教研能力,促进自我成长与自我发展。

5、以博客为平台,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学会分享。

6、通过网络汇集优秀教学设计、优质课的视频资料,学会管理和使用网络资源。

五、校本研修与网络教研的要求系统

(一)校本研修的要求:

1.教师个人自主研修

要求全体教师每学期每人至少写2至4篇读书心得和4至6篇高质量的教学反思(教学论文或教学案例)。

2.集体备课

各科教研组定期举行,有制度、有主题、有记录,每次活动有核心发言人。一学期至少3次。

3.主题教研

(1)高效课堂教学:有方案,每学期每科组至少开展3次高效课堂教学活动。

(2)其他活动:教研组开展教研领域的竞赛、讲座等活动,即定时间、定内容、定执教者;有计划、有记录、有反思。

4.“师带徒,徒促师”结对方案

(1)高级教师带小

一、小二,高年级教师带低年级教师,特长教师带无特长教师,形成结对子。

(2)徒弟每2周至少听师傅1节课,师傅每4周至少听徒弟1节课,有听课评议。

(3)每学期徒弟至少上2节汇报课,师傅至少上1节公开课。有汇报课、公开课教案及相关材料。

5.小课题研究

“朗读教学改革”课题

(二)网络教研的要求

1、组织管理

(1)、保证学校主页与学科组主页正常链接,学校主页与科任教师博客相链接。(王华强负责)

(2)、学校信息发布和审核平台健全。学校大事、通告信息、文件通知、教研动态、其他材料等上传发布及时。(王华强负责)

(3)、学校定期检查、指导教师对平台的使用管理,有检查指导记录,并把结果网上公布。(领导小组负责)

(4)、学校主页资源丰富且经常更新,每周至少更新一次,原创资源占50%以上。(王华强负责)

(5)、管理学校主页,并对相对相关评论或提问给予回复,对网页进行有效维护和管理。(王华强负责)

2、教学教研资料发布

(1)、科组网页或科任教师博客上要有备课资料、教学设计、课件、试卷、教学反思。

3、在线研讨

积极参加省、县组织的在线研讨,参与发表评论在20次以上。

4、教师参与面及网络活跃

11.依托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篇十一

一、两个引领,走研究之路

实践研究是理念学习与理念运用的链接点,依托校本教研,实行专业引领与课题引领结合的办法,广泛开展校内合作,引领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教学策略,促进教师发展。

(一)课题引领,专业扶持,开展大众化科研

课题研究是教师跨越经验的窠臼走向教学研究的必经之路。学校制定了以课题引领强化研究、专业扶持强化指导、过程管理强化质量的发展策略,确立了校本课题研究引领教师发展的教研思路,构建了以校级名师为骨干、实验教师为主体、学科带头人为主导的课题研究队伍。学校以“梯度构建,板块组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为总课题,组织教师开展以总课题为依托,开展子课题的研究,形成了以总课题为主体,以子课题和其他小课题为侧翼的课题系列。在课题研究过程,倡导每位教师要参与一项课题研究,课题实验要贯彻到课堂。课题研究要贯穿一个专题学习,要形成有效策略,每位教师要有一项有效的课题研究成果。这样有机地把课程改革的专题学习、教学探索、策略创新、成果运用整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构建教师科研创新的运行机制,引导教师合作参与教学探索。课后,自我反思与集体议课相结合,提炼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与科学性,促进教师形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索问题,评价问题的四种思维能力。

(二)专业引领,活动搭桥,深化校本教研

根据课题研究与教师发展的需要设立教研活动日,以课堂教学研究为突破口,开展“四课”教学与“三项评比”活动,组织优秀教师上教学示范课,课题实验教师上课题研究探索课、教学问题诊断课、课堂教学反思课。引导教师合作参与教学探讨、教学评议、教学反思,促进教师形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索问题,评价问题的四种思维能力。开展教师专题讲座、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评比活动,引导教师带着思考、带着疑惑、带着新的见解,进行合作探讨交流,促进教师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变教师教为主为学生学为主,变僵化教学为弹性教学。主题活动,促进教师运用课程理论,进行理性分析,科学提炼,培养了教师勤于动手、善于动口、巧于动脑、勤于动笔的习惯与能力。

二、联片互动,走推广之路

教师专业素质的锤炼需要平台,教研成果的推广运用需要新机制,运用“主题导向,学校搭台,教师唱戏”的联片教研模式,形成纵向深入、横向互联、由点及面、全面构建校本教研新体系。

(一)分片实施,以强扶弱,构建教研新机制

分片实施是指根据地域现状,强校示范,名师引领,便于参与的原则,把小学划分为五个联片教研区,依托学校学科中心组、教研片、村完小教研组推进区域纵横交流。三层联动是指联片教研由学校学科中心组,根据学校校本教研实施方案,针对学校课题研究的现状与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以学科为中心,以主题式教研为载体,向全镇各片区学校提出联片教研活动安排。由教研组长组织学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课题实验教师进行教研活动的前期策划,过程指导与信息提供,过程监控,活动后的效果评估。承办学校与参与学校根据教研室的联片教研活动安排,组织教师参与主题内容,做好前期活动的筹备工作,参与教师根据主题活动内容与课题研究成果,精心提炼课题研究成果,设计展示内容。

(二)主题导向,多边互动,提升业务素质

适应教师专业发展与课程改革的需要,在联片教研的活动形式上,依托专业引领与成果推广,实施主题式联片教研。经过数年实践探索,形成了引领式、研讨式、课题式、会诊式四种主题式联片教研形式,增强了教研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1.引领式主题教研。以教师的教学困惑与教学问题为主题内容,以校级名师现场授课,名师论坛等方式,展示全新的教学思考与探索。通过现场互动对话和实践再创的方式,激发教师对课程理念运用进行深度思考。

2.研讨式主题教研。以课堂改革探索为着眼点,以教学策略提炼为核心,通过教师展示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教学反思等措施,促进参与者对“文本”的解读与对话,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与教师的交流,引起思维碰撞,激活角色意识,内化新课程理念,总结经验,实现二次增递式的深度反思,促进专业发展。

3.课题式主题教研。依托课题研究成果,通过课题实验教师的研究课、专题讲座、课题论坛、课题论文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鼓励教师走向研究之路,把课改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作为教育教学研究对象。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教研员与教师的交流、评议,持续不断地对教育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提升教育科研水平。

4.会诊式主题教研。对教研薄弱的村小,采用“诊断与处方治疗”相结合的扶助策略,开展会诊式主题教研。会诊式主题教研以研讨薄弱学校教师的常态课为切入口,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引导教师科学分析处理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理念,巧妙探索教学策略,推动教师均衡发展。

学校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经过多年摸索与实践,形成两个引领,联片互动运行机制,促进教师不囿于不变的经验,不再沿袭模仿式的借鉴,学会用研究的思维分析教学现象,用探索的教学新策略思想去重构自己的专业素质,实现教学思想与教学行为的转型。◆(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县董团中心小学)

12.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幸福成长 篇十二

一、组建以校长挂帅、行政推动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

通过校本教研,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已经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也是学校特色化教育的必由之路。我们认为要想真正地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只有通过学校和教师的发展来实现。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仅靠教师个人的自发研修还不够, 还必须辅以必要的外力来推动, 需要校长亲自引领践行, 并加以行政的力量来推动, 才能把校本教研落到实处, 才能有效避免近几年出现的校本研修走过场, 成“花瓶”现象。因此, 我校成立了由校长、副校长、各教研组组长组成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 以便加强领导, 统一认识。领导小组要求学校各个职能部门通力协作, 一步一步把校本研修引向纵深。

二、培育执心若水、执行若修的的敬业精神

执心者, 谓心志专一坚定。身为师者, 要善若水, 清若水, 谦若水, 永葆如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的清亮澄明的育人之心;执行者, 意为行坚志真, 身为教者, 要执行若修, 将三尺讲台上的教育事业作为一种虔诚的修行永远坚守。我校为了激发教师校本教研的热情, 激励教师对职业的热爱, 积极培育“执心若水、执行若修”的教风, 通过打造书香校园, 开展演讲比赛、进行赛课晒课活动等方式, 努力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 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幸福体验, 从而更加自信地工作, 更加自觉地进行研究创新, 更为科学、更为有效地进行教学。

三、构建有活力的校本教研长效机制

我们认识到, 教育的现代化, 必须是教育人的现代化, 而教育人的现代化要体现在教师的学科教学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上, 因此, 我们将学校的发展的思路确定学科建设强本、科学管理固基, 还特别制订了《学科建设方案》和《科学管理方案》, 意在双管齐下, 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两条主线向前发展, 有目标, 有检查, 有评价, 力争使校本教研制度化、长效化。无论是学科建设, 还是班级科学管理, 我校都以三年为一个阶段, 每年都有研究的侧重点。学科建设的三年规划是:2014—2015年, 学科质量建设年, 主要目标是提高各学科教学质量, 以促进学校发展;2015—2016年, 学科质量提升年, 主要目标是每个学科的教学质量必须提升一个台阶, 多个学科的教学质量要走在全县的前面;2016—2017年, 学科教育探究年, 主要目标是每个学科不仅教学质量高, 还要对本学科进行哲学之思, 要进行学科文化研究, 要出现一批本学科教学名师, 有自己的教研成果。

科学管理的三年规划是:2014—2015年, 规范管理年, 主要目标是规范班级管理, 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2015—2016年, 科学管理年, 主要目标是加强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科学研究, 使班级管理科学有效;2016—2017年, 人文管理年, 主要目标是班主任要树立文明管理、文化育人意识, 要有自己的班级文化, 要有自己的特色, 要出现一批名班主任, 有自己的研究成果。

四、铺设有个性化的校本教研之路

1. 名师访谈———汇集智慧, 为我所用

我校的教师来自县内各校, 汇集了很多经验丰富的名师, 学校针对这一实际, 专门设计了名师访谈活动, 挖掘各位教师的教学智慧, 研究适合学校实际、可推广的、有价值的教育教学方法, 指导新教师和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2. 推行两稿———复习讲义稿和“361”学本研学稿

复习讲义稿是针对高三学生复习使用的, 高三备课组统一研发, 集考纲解读、考点解析、真题引路、模拟演练、能力提升、模块总结为一体的复习备考材料, 这是集体研究的成果, 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通过一年的使用完善, 已成为我校特色性教案。“361”学本研学稿是针对高一教学研发的, “361”学本研学稿中的“3”指三个要素, 即课标解读、教学设计、相关链接;“6”指的是六环节导学, 即导入明标、自觉质疑、小组交流、展示点拨、训练拓展、小结反思;“1”指的是师生评价。学本研学稿是集备课、上课、评价于一体的导学资料, 是汲取静宁县教育局“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思想, 针对学校教学实践自主研发的, 通过一学期的使用,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搭建平台———展示自我、增强自信

为了增强教师的信心, 激励教师教研的热情, 学校搭建了相关平台。主要做法:一是组织赛课活动。有组内赛课, 主要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校内赛课, 评选学科教学新秀能手, 以激励促发展;县内赛课, 主要是为了学习兄弟学校同行的教学经验与智慧, 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二是网上晒课。利用县局组织的网络平台, 在网上展示自己的教学风采, 与更多更高的同行进行交流研究。三是微课研究。为了避免教学研究的大而空现象, 我校组织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进行微课研究, 由一个知识点的剖析与教学来提升教师纵深开掘的研究能力, 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去年在全省举办的“青苹果”微课网络大赛中, 我校有11位教师获奖。四是利用网络加入全国各学科名师协会, 尽量与大师对话, 以启迪智慧, 开阔眼界, 提升能力。

4. 双向学习———促进幸福成长

《学记》云:“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陶行知先生说:“在共同生活中, 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 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后生可畏, 正是此意。我们极愿意学生能有一天跑在我们前头, 这是我们对于后辈应有之希望。学术的进化在此。但我们却不能懈怠, 不能放松, 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 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师道之可敬在此。所以我们要一面教, 一面学。”我校的发展理念是:“立足师生幸福, 促进双向成长。”这个双向成长里, 就包含了古人教学相长的思想与美国教育生态学思想, 也就是说, 在学校里, 学生不仅要向教师学, 更要求教师能俯下身子, 向学生学习, 学习学生的纯真和善良, 学习学生的坦然和无畏。在相互动态的学习过程中, 师生之间既能和谐相处, 又能幸福成长。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只须你甘心情愿跟你的学生做学生, 他们便能把你的‘思想的青春’留住, 他们能为你保险, 使你永远不落伍。”

5. 打造书香校园———丰富教师专业知识

学校将打造“书香校园”列为促进教师学生成长的重要活动, 通过组织教师阅读教育家著作, 加强教师的理论修养。同时, 也倡导教师博览群书, 把阅读当作最日常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 并鼓励教师撰写教育随笔、读书体会, 来记录幸福成长的轨迹, 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13.教师学期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篇十三

(2013-2014年第一学期)

保亭县南茂中心小学

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保亭教育局的《工程一网络教研及校本研修工程实施方案》和《保亭县中小学校校本研修管理评价量表考核办法》文件精神,抓住网络教研及校本研修这一契机,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校本研修工作。通过以点带面,将试点扩大到全体教师。采用“自学——实践——反思——再实践”的教师培训模式,将日常教育教学与教师研修结合起来,通过观课、议课,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和在线交流等形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在校本研修工作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在思考与改革中,形成了强有力的团队合作精神,别开生面、有的放矢的教学诊断、同伴互助活动,充分让教师展现自我,完善自我。通过积极开展网络教研及校本研修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网络教研及校本研修经验。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网络教研

(一)、领导重视、措施有力

本学期,学校为了拓宽教学研究渠道,有计划地开展了网络教研活动。为做好学校网络教研工作,切实加强对网络教研工作的管理,学校把网络教学研究工作列入教师量化日程。由校长曹树洪总领全局,副校长林秋和教导主任谭海珍直接分管,王华强负责组织实施。开学初,学校制订了《南茂中心小学网络教研工作计划》,成立了以副校长秋林秋萍为组长的网络教研领导小组和以王华强为网络教研技术指导小组,有序地组织教师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二)、齐抓共管、营造氛围

1.根据网络教研工作计划,学校统一安排,从资金、人力、时间上为学校网络教科研开设绿色通道,每周安排网络教研日。

2.在教师中开展了相关的网络技术培训。根据保亭县教研室的统一部署,组织全校教师参加培训活动,并在日常工作中,由王华强负责技术培训,进行关于博客的注册、登陆、使用;上传、下载文章及在线研讨的使用等等。

3.认真组织教师上网学习各校的优秀课例。学校要求教师参与网上研讨之前,要认真学习相关的高效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及其他资料,做到有的放矢,提 1

高网络教研的实效性。每位教师应上网积极发言,在网上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做好记录,所表达的观点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支撑,同时要体现自己的个性。

(三)、取得的效果

我校的网络教研工作在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下,使得我校的网络教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网络教研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网络教研跨越了各学校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广大的一线教师能够得以实现与

同行、与专家的在线交流、探讨。结合新课程标准及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促进了全校各学科教学的研究,实现了信息传递快捷、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本学期以来,学校所有任课教师均在自己的博客建立资料档案,并且将自己的优秀论文、案例、教研经验等上传到自己的博客上与广大同仁分享。其中黄运炳老师的博客被评为我校优秀博客。

2、网络教研奠定了教师的成长基础

教师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一些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案例、论文、课件、反思

等等,与同行共探讨。同时记录一些学校里的日常生活琐事,教学随笔,读书日电,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奠定了基础,有了网络教研,使我们更加喜欢网上交流,结交网友,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把自己宝贵的时间献给教育事业!

二、校本研修

(一)、领导重视,狠抓校本研修。

我校领导以向学习型学校迈近、培养学习型教师、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学校

档次、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为校本研修的理念,成立了以副校长为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为校本研修出思想、建体系、立机制,确保了校本研修工作正常运转。学校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深入各个教研组并负责一门学科,做到带头学习理论,带头课题研究,指导课堂教学。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支率先示范、业务精干的领导队伍,才使我校校本研修活动一呼百应,成效良好。

(二)、扎实开展,落实校本研修。

1、个人自主研修

本学期我们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给教师们定了校本研修的制度,在学校校本

研修的规章度督促下,学校的教师们积极地开了自我研修活动,他们在本学期中

每位老师都至少写2篇读书心得、教学反思、教学论文或教学案例,而且都把它们上传到自己的好研博客中,并且还分别发送到学校博客和科组博客的相关栏目中,这样,更充分实现了网络资源共享。

2、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学校的教研活动不可缺少的项目,通过集体备课活动,可以更好地相互学习和互相纠正不足。

本学期中,我们学校的各科组在学期初分别制字集体备课的方案,在集体备课的方案引领下,各科组定期举行了集体备课活动,每科都举行了3次以的活动。在活动中,老师们积极参与,在各科组长的组织下,每次活动中都根据一个主题进行开展活动,有主备人,有核心发言老师,组长根据各位老师的发言做了记录,发言中各位教师畅所欲言,大家共同探讨备课中存在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3、主题教研

(1)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教学活动是我县九大工程中要求的项目活动,我们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积极开展了高效课堂教学活动,在践行高效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根据高效课堂教学的方案,有计划地分科组进行,在本学期中,我们各科组都至少开展了3次以上,比如语文组,开了展了4次,数学组开展了5次,综合组开展了6次。每次活动中各科组都进行听课、评课、议课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大大地提高教师们的高效课堂教学水平,充分营造了我校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的氛围很活跃。

(2)其他活动

学校在开展了高效课堂教学活动的带动下,各科组还积极开展了其他的活动,比如,高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本学期,数学组和语文组都按科组竞赛方案举行了高效课竞赛活动。活动中,在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等的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活动举行的圆满成功,活动中设了一、二、三等状。其中赛课结果如下:

语文组:第一名,韦杰梅。第二名,尹克风。第三名,覃艺文、杨道花。数学组:第一名,张梅香,第二名,林华,第三名,李北平、盘进文。

本本次的高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老师们的教学风格各异,各有千秋。大家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为今后更好地上好“高效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师带徒、徒促师

为了充分发挥我校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青年教师在其指导下,迅速适应并卓有成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实现我校教师队伍素质的动态提升,以更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我们学校根据九大工程项目的文件精神进行了“师带徒、徒促师”。在学期初,我们制定了相关的结对方案。

我们的要求是师徒结对签协议,徒弟每2周至少听师傅1节课,师傅每4周听徒弟1节课,每节课有听课记录并有评价意见。在三次活动中,我校进行了

5、对“师带徒、徒促师”的结对子。

通过了这次的“师带徒、徒促师”活动,师徒指导与学习,使其迅速入门到胜任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师徒之间协作研究,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互相切磋,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教学业务,达到教师队伍的群体优化。

6、课题研究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我校在县研训心及校领导的带领下,积极展开了小课题研究活动。各科组围绕课题切实把效地开展小课题活动,比如,数学组开展了课题“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在学校举行校级的学生计算竞赛活动,通过相关的活动,促使我校的教研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切实解决提高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的相关问题,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计算水平。

14.校本教研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十四

时光飞逝,本学期又已将近尾声。回首,逝去的日子总是那么忙碌、充实,翻过每一页,上面总会留下许多的痕迹。现将本学期的校本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通过培训学习和自我研修,我深刻明白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思想必须纯正,坚持正义,爱国爱民,热爱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劳动纪律,团结同志。教育目的要明确,态度要端正,业务精深。因此,我非常重视学习,也非常珍惜上级领导给我这次的学习机会,勤奋刻苦,从而思想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在工作中,我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人师表。

二、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活动。

1、我积极参加,认真备课,最大限度使用远程教育资源。经过精心准备,上了一节较高水平的“校级精品课”。课后认真写好教学反思、活动小结。及时收集整理好了相关的校本研究资料。

2、认真对待听课学习、同伴研讨的机会。全校共上课30节,我利用空堂、调课共听课20节,写好听、评课记载。在同伴研讨时,积极发表个人观点。

三、对于所研究专题,也有了一些较为成熟的观点。

1、在一节课上,要想提高其教学的有效性,可以有效整合“读、思、练”的方式方法,合理分配三者在课堂上的比重,适时灵巧的安排“读、思、练”的时机。想一想该怎么读、通过什么形式训练、提出的问题如何能充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高效整合的课堂上有一个积极学习的心态,还有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针对不同的课,我作了许多尝试。如课文语言特别优美的,我着重在读上下功夫,花特别多的时间要求学生去读,在读的过程中精当的引导,提几个提纲挈领的问题,启发思维;对于重在明理的课文,我会把“思考、练习”的比重加大。多引导提问,让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解答。只是适时引导即可;对于不同体裁的课文,我会采取不同的朗读形式,这样也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经常性的浏览远程教育资源,有选择性地为我所用。有效利用这些资源,也帮我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提高了教学有效性,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不管采取何种方式去提高教学有效性,低年段的学段重点必须把握。每节课上我都把字词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变换不同的学习方式,去带领学生学生字。生字较少采取随文识字,生字多用专门的时间学习,引导学生找识字规律,结合课文语句识字。两年下来,我认为本班学生的识字能力较强。

15.浅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篇十五

在我国长期的教育改革中, 总是把学校作为学生发展的场所, 甚至在许多重要的教育改革的理论和运动中, 都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主体地位的提高, 却没有关注教师发展的问题。新课改要求把教师的职业看成专业, 教师的专业化就是要求教师成为更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普通人所不具备的那种专业素质的过程。 教师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等诸多素质, 才符合从教的整体要求。如何利用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呢?

一、利用教研组提升校本教研能力,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基于教育现状, 同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 教师专业化水平迫切需要得到提高, 教师综合素养要大幅提升, 因此加强教研组建设, 提高校本教研的能力是新形势对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增强教研组的教研能力能够丰富教学内涵, 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 学习现代教育理论, 这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前提。

教师应尽可能地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多学习、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 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保持自觉状态。学校可以聘任专职的教研员对教师在专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有的放矢地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发展行为方式;还可以请骨干教师谈心得体会;学科带头人对教学中遇到的困惑, 作个案分析;还可以请省市级骨干教师来校作讲座, 从而有效促使教师实现最理想的专业发展。教研组要充分重视集体备课活动, 发挥集体的智慧, 使教学合理有效。要重视每一次公开课, 认真组织好听评课活动。任何一次公开课教学都是一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应对能力、启发引导学生等各种能力的展示, 也是一位教师教学理念、基本素养的体现, 参与听评课活动的教师会大有益处, 各位教师可以查缺补漏, 对症下药, 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 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研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加强课题研究。“教师即研究者”,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 在教育教学实施中带来一系列问题, 只有在教师的参与下, 通过集中教研的方式,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才有可能解决问题。为此, 学校应立足学校实际, 集中力量, 自主选择本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热点问题组织教师进行研究, 教学中的诸多问题被统一到课题中, 这种共同的需求使大家团结在一起,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既是学习者, 又是研究者。他们要分析、审视个人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及教学模式的运用情况, 这对教师是一个重新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过程, 这就有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 教学反思 。先哲说 :“吾日三省吾身则智明而行无过也。”自省是一种修养, 更是一种美德, 它如同一面镜子, 能使我们看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省, 总结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习型”的教师, 即不断借助自己教育教学实践, 不断反思自我对学科、学生学习规律、教育价值取向、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及经验的认识。再将教师个人的反思综合起来进行反思, 从而探索真正适合教育现状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 以此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专业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有专业引领, 真正实现快速有效地发展。近年来“校本培训模式”是一种效率高、操作性强的促进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方式。 它基于教师个体成长和学校整体发展的需要, 由专家协作指导, 教师主动参与, 以问题为导向, 以反思为中介, 把培训与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师研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以学校实际问题的解决直接推动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国培计划”, 及时了解教育动态和教育信息。通过骨干教师脱产研修、集中培训和大规模教师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对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正确的引领。用骨干教师带动全体教师, 教师的专业发展才能得到长足有效的发展。

三、用健全的校本教研制度保障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不以规矩, 不成方圆”, 只有健全制度保障下的校本教研活动才能产生实际效益。在学校建立以教师为研究主体, 以学生主动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校本教研制度, 形成校长总负责, 分管副校长直接抓, 教导处负责具体抓, 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 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同时通过全校性说听评课活动、教学开放日, 定期进行教师读书笔记交流、课堂教学观摩, 不仅在校内进行, 还要求全校教师与外来同行进行交流, 建立一学期两次的家长会制度等活动督促教师进行专业发展, 创造学习发展的氛围。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为一个常态, 时时让教师参与到校本教研的活动中。学校要利用制度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 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16.校本教研能力与教师专业发展 篇十六

一、练好“内功”,抓实基本校本教研

(1)抓实备课,分工合作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科组成员集体解读教材,共同完成集体备课。教师在共享空间(校园网、FTP、年级组群、学科组群、教研组群等)内完成备课、二次备课、教学反思等教学活动,教务处、年级组采用分片、定点的方法检查,督促教师及时认真做好备课的前期、后期工作。

(2)以听促上,提高课堂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通过行政教师“推门听课”学科组“人人好课堂”教研组“年级精品课”的形式广泛开展听课研讨活动。期间还相机组织“骨干教师展示课”“新教师汇报课”“中年教师优质课”等富有特点的教学研讨;同时还结合开展市级、片级的各项课堂教学选拔赛等,这些举措极好地规范教师的课堂常规,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

(3)评课交流,全面高效

首先是现场评课先小组讨论,再大组汇报。小组讨论时,每位教师畅所欲言,大组汇报时,则尽量由年轻教师汇总,代表小组发言。这样既照顾到了全面,也让青年教师得到锻炼。其次,是利用好网络,充分利用校园网、QQ群等进行网上听课、评课,形式自由,不受时间空间约束,大家广开言路,图文并茂,并对点评的人数及次数等进行检查记录。课上课下相互渗透,校内校外相互结合,将教研活动由大家围坐一室沙龙式探讨延伸到立体的网络互动。同时,利用微格教室的录播特点,让老师把自己的课录播下来,仔细揣摩回味,完成自己对自己的教学研讨。如果把普通老师比作“萝卜”的话,这些活动,则让“萝卜烧萝卜”有滋有味!

二、学习内化,提高教师教学素养

“走出去”: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校要求凡是外出参加学习的教师回校后以听后感、移植课的形式将所学内容通过学校网站或课堂教学展示供大家分享。

“请进来”:邀请教育教学专家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让专家为教师课堂诊断把脉、答疑解惑。

“散开花”:完成教师的自我学习。通过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师徒结对”活动等,让老师们各自学习提高。

“比中学”:开展教师教学技能大比武、才艺大比拼、读书交流汇报会等,让教师在同伴交流中学习。

通过这些活动,让普通的“萝卜”根扎得更深,苗长得更壮!

三、搭建舞台,促使教师快速提升

通过主题研讨、教学共同体、“名师引航”、教学联谊活动、教学艺术节等种种形式,也可以结合名师俱乐部、名师工作室等,为教师搭建了与名师同台的展示舞台,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通过这些活动,普通的“萝卜”与鲜美的“红烧肉”巧妙邂逅,产生回味无穷、经久不衰的“萝卜烧肉”,比单纯的“食材”更有味!

四、积累反刍,课题引领教研

鼓励教师学会把从书刊、网络上看到的教学小技巧和自己教学实践中想出的好点子,平时工作时在别人身上受到的启发,及时搜集总结,养成撰写教育随笔的习惯。把写教学案例、教育故事、经验论文、读书体会等看成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作,促使教师教研成果显性化。同时结合课题研究,让教师用观察者、思索者、研究者的角度审视课堂,提高教研效度。这样,普通的萝卜也能开出绚烂的“萝卜花”来!

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经历了从实践到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螺旋上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达到教师发展的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学思行的辩证统一;也正是这样的过程,让我们教师始终行走在校本教研与专业发展的路上。

生命不息,行走不止,且思且行,且行且思。

祝愿我们大家“花”开一路,一路芬芳!

17.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报告 篇十七

课 题 研 究 工 作 报 告

宽甸镇城厢小学

课题组

二0一二年五月二十八

《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

课 题 研 究 工 作 报 告

一、研究过程与活动:

1.准备阶段。(2010年11月—2011年1月)。

(1)组建课题研究机构、落实责任,明确任务。

(2)申报课题,拟订课题实施方案。

(3)对本校教师进行专业化发展现状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当前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及学生学习方式。

(4)编辑“教师专业成长手册”。各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拟订

个人专业化发展计划。

(5)宣读课题报告,制定科研准备阶段计划。

2.实施阶段。2011年3月—2012年3月

(1)探索有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运行机制,建立校本教研制

度。总结其有效的途径、方法、基本模式。

(2)学习阶段

①理论学习。每学期为教师征订购买书籍。②组织学习案例评析。

组织观看教学光碟,进行案例分析。

(3)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的活动方式:组织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结合课题研究开展校本教研、聚焦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校本资源、建立高效课堂教学模

式。

3.总结阶段。时间2012年4月---2012年7月

(1)各课题成员负责撰写子课题研究报告。

(2)课题组负责人撰写课题研究总报告

(3)举办“城厢小学如何有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课题成果展

示活动

(4)总结成功经验后,将成果推广应用,充分发挥课题研究的整体成果。

具体活动如下:

2010年11月10日,开题会

宣读课题开题报告、教师研讨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校长总结发言、提出指导性意见。

2010年11月23日,对教师进行前测问卷调查。

2010年11月26日,进行高年组“五课活动”,校长亲自参加。

2010年期末,我校对教师编写了教师专业成长手册。

2011年4月27日,我校与西关小学进行协作体教研活动,宽甸

镇小学领导王校长、方校长等也来到我校,一同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李晓润老师主讲,蔡锦新、王淑云、刘晓艳、付少龙主任参加评课,西关小学曲红花、苏杰、郭正南主任进行评课。

2011年5月9日,宽甸镇中心小学领导来我校进行五课教研活

动调研,五月份我们确立“抓住重点,以读为主,进行阅读训练”专

题教研活动。

2011年6月6日,历经5天时间,我校领导对所有教师进行听

评课活动,并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综合评价。积极促进我校课堂教学的整体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2011年6月,我校组织教师开发了学生书法作业本,大作文

本、英语本等校本作业。

2011年9月22日,我校进行本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由各年

组组织承担备课、上课、反思、评课等活动,低年组主讲教师蔡锦新、中年组主讲教师黄典军,高年组主讲教师刘晓艳。

2011年10月30日,我校对小课体育、英语进行了教研活动。

2011年11月21日,我校对数学进行了教学策略研究。

2012年3月、4月、5月分别进行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和实

践。极大推动了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课题科研成果。

除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外,我校还进行了同伴互助、专题式研讨、五课式、同课异构式、案例式、问题会诊式、实战式、行动研究式、观摩式等教研活动。

通过近两年的实践摸索,我校以教研活动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

发展为目标,初步形成了我校自已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

研究计划执行与变更情况:

我校科研按科研计划执行,基本上完成了科研目标。

二、研究成果及其使用情况:

经过2年多的研究,我们摸索出了通过校本教研来提升教师专业

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一)为促进教师成长,建立校本教研制度

1、组织机构及相应的管理制度。

2、规范教学研究制度。

3、校本教研与区域联动校本教研的交流制度。

(二)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的组织形式

1、学科构建研究共同体,为教师的发展架起平台,实现同伴间的互动。

2、开展区域内校际协作教研,为学校的发展亮出舞台,实现校

际间的联动。

3、专业引领、专家指导。

4、开展“校本教研的评价工作”。

(三)关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途径怎么规划。

编辑“教师专业成长手册”。

(四)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的活动方式

1、组织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

(1)师徒结对子。

(2教学案例分析和教学反思。

(3)进行团体学习。

(4)进行专题讲座。

(5)聘请名师指导。

(6)实地参观考察。

(7)组织专项培训。

2、结合课题研究开展校本教研。

3、聚焦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

(1)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2)课堂教学行为跟进。

(3)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校本教研。

(4)开展“闲聊式”的校本教研活动。

(5)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五)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校本资源。

通过领导、教师广泛研讨,我校成立了校本开发领导小组,并在2011年6月,我校组织教师开发了与学生相关的作业本。书法作业本,大习作本、英语本等校本作业,并与其他学校共享一些学生作业资源。使我校的学生作业达到了全部校本化。有力的提升了作业的质量,减轻了学生负担,提高了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下一阶段,我校要在教师方面进一步加强校本资源的开发,如教师心理健康、教师语文课堂用书、数学课堂用书、教师读书源等。

(六)建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制定“四读四练”阅读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四读、四练——拓展、延伸

数学制定“情境问题”四步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发现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数学应用

三、研究成果的代表作:

1、校本教研制度的完善

2、教师专业成长手册的编写

3、校本作业的研发

18.学前班第二学期校本教研计划 篇十八

一、上学期存在问题:

1、计划制定不能有效地落实于教学行为,特别是一些活动计划没有得到及时地落实。

2、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先进的教育观念不能有效的转化为正确的教学行为。

3、教师的创新性教育方法欠缺。

二、本学期教研思路:

根据教研室工作安排和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计划结合学前班的实际情况,第二学期工作要在第一学期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一,继续渗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和幼教质量;二,积极开展专题研讨活动,运用各种先进理念,推进我们的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三,抓好各项活动的开展,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1、以理论学习为抓手,促进教师理论水平的整体提高 幼儿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神圣使命,我们应审时度势,坚持学习,及时转变观念,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头脑,以科学的教育方式组织学习,以饱满的教育热情对待孩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真正使素质教育不成为一句空话。为此本学期我们有目的地开展一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学习《新纲要》理念,领会精神,学习幼教方面的文章等,明确学习目的性,学以致用,把所学理论与自己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2、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使教师致力于教学改革的基础 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对待教育各个环节,包括从制订教学计划到上课再到课后关注幼儿,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采取随堂听课活动,通过互相观摩、讨论、评课,让每位教师畅所欲言,共同讨论,目的使大家从中寻求最佳教育途径。因为平时大家都忙于自己教学,于是就利用教研活动时间静下心来总结交流,进一步完善自我,共同提高。

3、以教后反思为纽带,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反思是教师的一种自我提高的有效形式,因此我们积极鼓励教师大胆创新,不断反思,把教育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为此我们让教师在本学期每周有针对性的对一个“不足的”活动进行具体讨论反思,在教研组活动中对教师的课后反思进行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研活动安排 三月份:

1、庆祝三八妇女节,组织幼儿给妈妈制作贺卡活动。

2、组织参加市幼教优质课比赛,力争取得优异成绩。四月份:

1、组内开展说课比赛,为市里推荐优秀说课稿做准备。

2、利用业余时间制作玩教具。五月份:

1、征集优秀说课稿。

2、参加市里的玩教具制作比赛。

3、迎六一家长联欢会。六月份:

1、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2、评选好孩子,颁发奖状。

19.教师学期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篇十九

一、学———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石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学会学习, 学会反思和学会创新。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 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缺乏专业指导的矛盾日益突出, 教师培训工作量大、面广, 仅靠专家的指导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 大规模送教师外出学习也不现实。因此, 我们的校本教研模式首先强调“学为先”。因为教师既是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引导者, 又是评价者;既是教育者, 又是受教育者。例如, 我们在教研的时候, 经常向数学老师推荐相关学习网站、各种报刊资料目录以及可操作性强的书籍等。通过学习,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转变教学观念。

二、诊———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推力

“诊”, 即像医生会诊病例一样, 诊断教育教学上的疑难问题。我们把教研活动变作“会诊室”, 辨难解疑, 解决需要研讨、交流、辩论的问题。无论是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或新教师, 根据自己存在的困惑, 提出问题或设想, 都可以借助“会诊室”, 开展群体合作式的教研。

我们利用集体教研时间, 规定内容和中心发言人, 由中心发言人提出每次在教育教学上的问题, 然后通过集体讨论, 得出统一的意见。通过教研会诊, 增强了教研氛围, 促进了教师参与教研, 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我们为了调控教学, 及时了解教学情况, 开展了“诊断式教学考查”。不定期对一些重点单元进行测试, 并且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 找差距, 目的在于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薄弱环节, 及时查漏补缺。如一年级上册, 我们就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考查, 二年级上册, 我们就对“表内乘法口诀”进行考查。通过这样的诊断教学, 拉近了班级差距, 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关键

青年教师就如璞玉, 如一把未开锋的刀, 只要用心打磨, 璞玉就能焕发光彩, 钝刀也能成为利刃。“磨课”这种教研形式, 突出的就是教学历练。在教研活动中, 让他们“磨”设计, 磨的是理念, “磨”课堂, 磨的是技能。“磨课”强调同伴参与, 突出一个“练”字, 而且还是反复地练, 才能达到效果。

“磨”是在教师现有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的, 并非局限于特定的人群, 任何一位教师都有做主角的机会, 都可以形成自己的精品课, 就像璞玉一样, 经过雕琢都可以成为良器。这种“临床式”的历练, 其价值不仅仅能让教师上出精品课, “磨”的经历更是一笔财富, 对于所上的每一节课都不是以最好为终极目标, 体验成长、体验成功才是闪光的东西。

四、思———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窍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建议每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 教育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写教育日记让教师终身受益。”反思就是对自己过去的思想、语言、行为、效果等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

在教学前进行反思, 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设计思路、学生实际情况等进行反思, 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和修正的过程, 更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在教学中进行反思, 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 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达到的效果, 捕捉教学中的灵感, 及时调整设计思路和方法, 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 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 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使教师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总之, 构建“学·诊·磨·思”校本教研模式, 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 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极大的帮助, 它将给校本教研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我们就着手对数学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制度建设、开展形式、开展的流程等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探索和研究, 总结出“学·诊·磨·思”的校本教研模式。“学”, 重在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 重在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诊”, 重在发现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 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提高工作实效;“磨”, 重在教师的课堂教学历练, 让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技能上得到培养;“思”, 重在教学得失反思, 让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策略上得到提升和拓展。

关键词:校本教研,教师成长,教研模式

参考文献

20.教师学期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篇二十

一、五项制度,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保驾护航。

校本教研是将新课改的核心理念转化为广大教师自觉行为的途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我区从探索系列化的工作制度入手,引领教师走上校本教研之路,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迅速提高。

1.理论培训制度,提升教师理念。

我们通过自主学习、专题讲座、小组研讨、教学观摩、名师指导等不同形式,从培训目标、培训原则、培训的内容、培训时间以制度的形式提出了要求。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围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把师德教育培训放在首位;结合课堂教学,围绕新课程的实施,把培训和教研紧密结合,把教学方法和教研基本方法的培训作为重点。促进了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引导教师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技能水平,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教研员学科负责制度,保障教师参与效率。

为了确保校本教研工作的落实,我区建立了教研员学科负责制。学科教研员担负学科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双重职责,一方面对学科教学管理进行指导、督查和评价;另一方面定期深入学校参与教研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现场指导、示范,发挥组织、协调、引领作用。规定:教研员深入学校时间不少于工作日的三分之二;涉及学校100%,涉及学科100%,涉及教师100%。

3.学科专业支持网络,搭建教师研究平台。

我们提出了构建“立足校本、校际联合、区域推进”的自下而上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并以区域专业学科为组织单元,逐步形成了“外聘名师、专家搞培训——区教研员抓指导——骨干教师做示范——一线教师学习运用”的研究平台,确保了教师专业化既是来自于教师群体外在的职业要求,也是来自于教师个体内在的成长需求。

4.自我反思制度,感悟教学研究方法。

我们从区域教学实际出发,在分析了教师层面的特点后,制定“教学反思制度”。提出每节课一小思、期中一大思、期末一总思的规范反思行为;确定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效果落实检查方式;明確优秀的反思进行定期交流、集册、展览;并将教师反思行为作为年终考核和个人评先的重要依据。在制度的规范下,进行自我反思成为教师教学生活的方式,但这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让教师的反思不是一种任务,而是一种提升,是促进教师感悟教学研究的方法,强化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5.问题生成制度,解决教师的真实需求。

校本的教学研究,是我国现行教研制度的发展和创新,是对学校教研活动形式、内容的调整、改进和拓展。它强调的是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和教师群体之间的同伴互助,合作交流,其目的是为学校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同时,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园地,而且成为教师成长的场所。在问题生成的流程中我们规定:教师(个体)要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在教学反思中发现问题——同伴(备课组或教研组)交流整理问题——学校梳理并指向实践中发生的真实问题——形成集体(单一学科或全体学科)研究的课题——(由专家指导)制定试验方案——生成有效的解决途径——指导新的教学实际;在问题生成的原则中我们强调满足五方面的原则:强调发现问题、强调研究和解决问题、强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强调抓住重点与难点、强调不能与教学常规脱节。我们认为校本教研要着眼于“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和“基于学校”的意识,切实做到把学校作为研究基地,将教研重心置于具体的学校工作情境中。

二、五种教研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向纵深发展。

“以校为本”的教研以研究、解决教师实施新课程中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着眼点,强调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自主学习、自我反思、重视教师间的互助合作和专业人员的参与,保证新课程的全面、有效实施。

1.以“评”为主的同课异构

从专业引领、个人反思、同伴互助、集体交流等多方面构建一种教研管理的新模式:

根据教学实际制定了不同阶段的学科区及校本教研主题,促进了教师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的特色形成和课改的全面创新。

2.以“研”为主的主题教研

学科主题教研是以促进每个教师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课堂为着力点,研究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我们在教研活动依据“问题(主题)——引领——实践——反思——研讨”的主题教研模式进行了一些尝试。这种模式一方面聚焦课堂围绕“小课题”研究,开展校本研修;另一方面从多形式开展课堂教学的展示、交流,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增添了活力。

3.以“论”为主的日常教研

学科日常教研致力于“扎根每一堂课、辐射每一名教师、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新型教研文化,依据“课题——研讨——实践——反思——交流——共识”日常教研模式进行了一些尝试。这种模式一方面采真于教师即时发生发现的现象,另一方面使同伴随时随地的参与到探讨日常教研的活动中,有效地解决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

4.以“导”为主的课前教研

课前研讨是常态化的集体备课形式,它不仅引导教师要站在教师的立场去分析教学,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教学,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通道,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研讨不仅能解决学生的困惑,也能解决教师的困惑。这正是取长、补短的好时机。

5.以“议”为主的课后教研

课后研讨是常见的评议课堂教学的形式,是教师互相学习的过程,是对教案完善的必要环节,教师教学方法多样,但哪种教法更合适,哪种学法更合理,难点如何突破,重点如何突出,这些都需要教师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在课堂演练后找到最佳的解决策略。从而促进教师优化课堂结构,明确标准的教学模式,达到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目的。

上一篇:红领巾小广播国庆节下一篇:秋天也美丽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