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

2024-10-02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共15篇)

1.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 篇一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少不更事

B. 湖中人鸟声俱绝 精妙绝伦

C. 上下一白 长烟一空

D. 是日更定矣 物是人非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8.本文文笔洗练,用“余住西湖”,“独往湖心亭看雪”,“□□□”,“□□□”就把作者看雪的行踪交代得非常清楚。(用原文句子填写)。(3分)

9.下面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雪三日后夜里“独往湖心亭看雪”,一个“独”字尽显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

B.“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词运用白描手法,细腻地描绘出夜中雪景的特点。

C.亭上二人见到作者“大喜”,实际上也写出了作者偶遇知音的惊喜。

D.作者“痴”的是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的是世俗 之外的雅情雅致。

6 C

7 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注意:强、三大白、客此的翻译每一处1分。)

8 到亭上 及下船 (每空1.5分,错、漏一字,该空不得分)

9 B

参考译文

郑国有一个非常喜爱鱼的人,想了一些办法没有得到鱼,就用捕鱼的工具或者积水成坑诱鱼,或者编制苟笼投饵捕鱼。他在庭院里摆了三只盆子,都盛满了水,捕到鱼就放到水盆里养着。那些鱼由于刚刚摆脱了鱼网的折磨,身子疲乏得很,把白色的肚皮翻浮在水面上,或者把嘴露在水面上争着喘气。过了一天,鳍尾才开始摆起来。郑人把鱼捧出水盆来观看,说道:“这鱼莫不是受伤了吗?”过了一会,就拿麦子去喂鱼,又把鱼捧出水盆来观看,说道:“肚子吃不饱吗?”旁边有人对他说:“鱼儿依凭江河的大水才能活着,如今处在一勺之小的水中,你还天天拿在手里玩弄它们,嘴里嚷着‘我爱鱼呀,我爱鱼呀!’鱼就是不死,恐怕也活不了多久了!”郑人不听,不过三日,鱼都掉鳞而死。郑人才后悔没有听从他人的话。君子说“百姓就如同鱼,今天的统治者难道不都是像郑人一样吗?”

2.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 篇二

关键词:张岱,陶庵梦忆,湖心亭看雪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湖心亭看雪》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文言文。这是学生在八年级所学的一篇文字较为简单的文言文。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 记录了“独往湖心亭看雪”这一事件, 表现作者对于西湖雪景的痴迷。教材在第六单元的单元说明中说到“山水景物, 曾经引起古代文人的无限情思, 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油然而生”, 授课者认为, 如果将此篇文章分析仅仅停留在歌咏自然山水未免流于表面, 如能在文章主旨上进一步发掘, 则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1. 知识储备:

学生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 了解文言文的常见知识点 (如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省略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 。

2. 文言文阅读能力:

能够自主阅读简单的文言文,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经过小组讨论学习, 能够基本掌握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的翻译。

3. 学生思维特点:

思维比较活跃, 能够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积极主动的探讨和研究。思维比较发散, 有时不能集中在问题核心上, 从而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 良好的思维习惯有待于培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文言文基本内容, 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依据文本内容, 品析文本, 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 学生理解作者“痴”的精神内涵, 引领学生能够理解古人的闲情雅趣、情有独钟和与天地对话的精神追求, 从而也能做这样的人, 增加自己生活的情致, 能够与自然精神相通, 从自然中汲取力量, 获得心灵的澄澈。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理解文章基本内容, 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 依据文本内容, 品析文本, 理解文章主旨, 理解作者“痴”的精神内涵。

难点:

理解作者“痴”的精神内涵。

五、设计思路

以课本为依托, 在学生掌握课文翻译基础上, 进行问题探究。

力求使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研读、问题探究, 深入理解文本, 从而把握文章主旨, 感悟作者的人生境界, 感受文字的魅力。

3.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 篇三

(张岱《龙山雪》)

[注释]①霁:雨后或雪后转晴。②李芥(jiè)等五人都是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生,指男演员。马小卿、潘小妃为女伶。③呆白:苍白。④苍头:这里指年纪大的伙计。⑤欲(hē):通“喝”。

【阅读提示】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号陶庵,绍兴山阴人。出身官僚家庭,一生未做官。他继“公安”“竟陵”两派之后,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境,意趣深远,是晚明散文作家中成就较高的“殿军”。小品文《湖心亭看雪》、《龙山雪》是其代表作。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万山载雪,明月薄之

2.选出与例句中的“而”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A.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B.从百步街旋滚而下

C.义不杀少而杀众 D.广起,夺而杀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译文:

②声为寒威所慑。

译文:

4.甲、乙两文均是情景交融的佳作。请简要谈谈作者在描绘雪景时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①没有,消失。 ②迫近,靠近

2.D

3.①(此时的)西湖中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 ②洞箫声像被严寒的威力震慑住了。

4.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 篇四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5.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去后乃至乃不知有汉 B.下车引之肉食者谋之

C.惟长堤一痕惟吾德馨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①尊君在不 不: ②元方入门不顾 顾: ③客此 客:

7.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8.友人、“亭中二人”都具有直率诚恳的`性格特点,请结合相关内容分别简析。(4分)

参考答案:

(一)(16分)

5.(3分) C

6.(3分)同“否”,吗 回头看 客居(寓居)

7.(6分)(1)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期”、“委”、“去”各0.5分)

(2)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雪”、“绝”各0.5分)

5.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 篇五

闲人痴情

——《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

新都中学

谭海鹏

《记承天寺夜游》与《湖心亭看雪》同为写景佳作,一描秋月,一绘冬雪。同收入鲁教版七年级下册。它们篇幅短小却字字珠玑,自然挚朴,不事雕琢,却足以打动后人,为之动容。

两文同以交代时间开篇。苏文《记承天寺夜游》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而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 是日,更定”。无独有偶,两人观景的时间都在夜晚。还有一个现象,写景类散文开篇交代时间也很常见,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但像这两篇文章交代如此详细,尚不多见。尤其这样的短文,更应惜字如金。为什么作者如此处理?试想一生中的某一天,倘能清楚地记入诗文,那么这一天一定是令他记忆深刻、不敢忘却的。苏轼“也好,张岱也罢,一个背着“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耻辱,一个负着国家灭亡,忠义破碎的失落。这样的日子,怎能不令他们刻骨铭心!尤其是张岱,当明朝已被载入历史,他还毅然使用明代皇帝的年号,一片忠心,天地可鉴!

不同的是,苏轼寻友共赏月色,而张岱则驾舟独观雪景。赏景的原因,一个“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一个则没有提及。我们知道,苏轼与“月”有着不解的情缘。在密州的仲秋之夜,他与月对话:“明月几时有?”质问明月:“何事长向别时圆?”接着也就释然:“月有阴晴圆缺,”并发出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写作《记承天寺夜游》的前一年(1082年),苏轼浏览赤壁,写下千古绝唱——《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散文《赤壁赋》。词作的最后一句,作者流露出一丝的失意:“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赤壁赋》中更是通过假托的苏子与客的问答,赋予“风”“月”以深刻的哲学思考。

接下来写景。两人的写景功夫更是令人拍案叫绝。先看苏轼眼中之月:“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十八个字,写尽了月色的皎洁、澄澈、空灵。全句运用比喻,表达了作者赏月时物我两忘,亦真亦幻的美妙体验。而张岱眼中之雪景则至简至纯:“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运用白描,无一处修饰,如神来之笔,巧夺天工。寥寥数笔,于浩渺旷远的空间显示出人的微不足道。秋月明朗,冬雪凄迷,景色各异,也许隐约透露出两人不同的世界观。

文末,苏轼自谓“闲人”,而舟子则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此处的“闲”和“痴”可作为两文的“文眼”解读。秋夜观月,而非仲秋。寒冬赏雪,竟在更定。闲人痴情,可见一斑。遥想当年照耀承天寺的那轮明月,是否也曾照着张岱独酌;而张岱冬日赏雪的苏堤,也一定留下了东坡的足迹。恍惚中,仿佛看到两人穿越了时空,于清风明月间交谈,于茫茫白雪中对饮。

6.《湖心亭看雪》教例记述 篇六

一、诵读

在《湖心亭看雪》45分钟的教学时间里,我让学生读了十遍课文,大约用了15分钟。我是怎么让学生读十遍课文的呢?

第一轮是读顺诵读,就是只出示《湖心亭看雪》的纯文本,指名让学生来读。这遍诵读的目的是发现学生读的问题,比如读音问题、句逗问题等。因为是第一遍读课文( 课前没有预习) ,学生在读的时候自然出现了一些问题。我让两名学生分别站起来读课文, 他们朗读中出现的问题有,将“崇( cóng) 祯”读成“zhōng祯”, 将“毳(cuì )衣”读成“毛衣”,将“长堤(dī)”读成“长tí”,将“强(qiǎng)饮”读成“qiáng饮”,还有 ,“ ? ”字不会读,“沆砀”不会读,将“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读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将“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读成“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将“更有/痴似/相公者”读成“更有痴/似相公者”。于是,针对学生在朗读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我进行了有的放矢的纠正与指导, 最后, 再让全班学生齐读一遍。

第二轮是释义诵读。我指名让一名同学读课文中的句子,每读一句停下,其他同学自由站起来说说这句话中的一些重要词语的意思。我先做个示范,比如,一名同学读“余?一小舟”即停下,其他同学就可以站起来说:“余,我”;“ ?,撑船”;“舟,船”。按照这样的方式通读,学生释词的积极性很高。通读一遍后,我让两名学生站起来分别将课文的两小节翻译一遍。最后,我出示全文翻译,让全班齐读。

第三轮是内化诵读。所谓内化诵读,就是以各种变式诵读,一方面让学生达到背诵的程度,另一方面以指示性诵读 (就是有明显的理解指向的诵读)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这一轮的诵读很有意思。首先是无句逗诵读。有了前面的两轮诵读基础,我将《湖心亭看雪》中的标点全部去掉, 且将文字排列成自右往左的仿古书的竖式,让全班同学齐诵,这样做的目的是强化学生读顺课文。其次是省略诵读。即省略文章中的一些句子,有的是整句省略,有的是半句省略,让全班齐读。省略诵读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读顺的基础上为背诵打基础。再次是拆解诵读。我按照文章的表达方式的顺序,将文章分成“记叙—描写———记叙———描写———抒情”五个小的部分,让学生读课文。这样做的目的是在让学生理解本文记叙、描写、抒情相结合的表达特色。此处正好讲解《湖心亭看雪》 中对雪景的白描手法。第四是配图诵读。我在网上搜索到了由黄永玉创作的《湖心亭看雪》写意图,这幅画极其传神地表达了文中“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以及“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意境。欣赏黄永玉的画,诵读张岱的文,可谓文画皆美,相得益彰,妙趣横生。第五是书法诵读。《湖心亭看雪》历来是书法家笔下的美文。我选择了一幅由“ 梅花草堂晓琳”于“己卯冬十二月大雪”之时而书的《湖心亭看雪》楷书横幅,让学生诵读。古黄的宣纸上是秀气潇洒的书法,教室里回荡着《湖心亭看雪》的朗朗诵读声,真是妙不可言。

第四轮是配乐背诵。PPT投影着黄永玉《湖心亭看雪》写意图,此时《渔舟唱晚》古筝乐起,我先吟诵一遍《湖心亭看雪》 ,然后学生齐背。

四轮十遍的诵读,从读顺到释读再到韵读,美文美读,《湖心亭看雪》的意义与意境渐渐在学生的心中点染开来。

二、撰联

古人言: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有了上一环节的多遍诵读,学生对《湖心亭看雪》应该有了不少的理解与感悟。那么,如何让学生的这些理解与感悟显现出来, 且给予引导让其更加深刻呢? 我设计了一个非常“语文”的方法:撰写对联。撰写对联,一方面可以激活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炼字炼意的功夫。

我给学生出了一个一字上联:“雪”,请学生对出下联。学生的兴致挺高:“湖”;“人”;“看”。“看”显然不合适 ,一个名词 ,一个动词 ,很不工整。“湖”与“雪”同属自然景观,不妥。还是“人”最合适,本文写张岱“湖心亭看雪”,雪与人是本文的两大意象,“雪”对“人”,有景有人,天人合一。

接着以扩充的方式给出上联:“雪大”,再让学生对出下联。有学生说“人小”,一阵哗然。我问学生为什么,学生回答因为“雪大”而“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学生结合课文问答,有理有据,我自然肯定,然而我说“人小”自有道理,但此“大”与彼“小”并非一个标准,因而,不宜放在一起形成对比。我提醒学生可否另有他字。稍等片刻,一学生站起来说了“痴”字。我大为赞赏,连连夸奖。用“大”来形容“雪”,用“痴”来形容“人”,且“大”与“痴 ”皆出自文中 ,漂亮 ! 我让男生读上联,女生读下联,连续两遍。接下来,我抛出两个问题:一是文章中是如何来写“雪大”的? 二是从文章中何处可见“人痴”? 这两个问题不仅发散性强,而且有“纲举目张”之妙。因为之前学生对文章已诵读多遍, 所以回答这两个问题时显得非常活跃,课文中字句理解之“目”一下子张开了。

“‘湖中人鸟声俱绝’可见雪大。 ”“张岱要‘拥毳衣炉火’去看雪可见雪大 。”“作者在西湖大雪时‘独往湖心亭看雪’,可见他的痴。”“张岱在‘更定’时还去看雪,真是痴透了。”……学生的回答渐息,我追问学生两个问题:一是你们是否还可以从文章中很隐蔽的字缝里看出“雪大”呢? 二是文中舟子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你是如何理解这“痴”的呢? 这两个问题显然有些难度,教室里很静。一个学生举手了:“我觉得 ,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而已 ’中可见雪大,因为,‘而已’是罢了的意思,意思是说,西湖上能看到的仅仅就是这么一点点了, 别的什么也没有了,这正是因为雪大,遮盖了一切。”我立即夸赞了这位同学。然后,好久没有学生发言了。我知道,学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时候到了。于是我说,“天与云与山与水”这句中竟然不用标点而是连着写,这样更加突出天、云、山、水浑然一体,“上下一白”;而“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句中又用顿号,而不是逗号,这更显得“长堤”只为“一痕”、“湖心亭”只为“ 一点”、“余舟”只为“一芥 ”、“舟中人”只为“两三粒 ”,极写它们之小而雪之大。学生听得入神。第二个问题有一学生回答说:“我觉得,这个‘痴’,在舟子看来,张岱也好,那个金陵人也好,是真的痴,哪有人在这么冷的天而且还在夜里竟然来看雪?在常人看来,这一定是傻子。但是,在张岱看来,这是他痴迷山水,痴迷自然,是他内心孤独,也是文人雅趣。”这位同学的发言,引来了众同学赞赏的目光。我也对她大加夸赞。我总结说:“确实,这个‘痴’,在舟子等俗人看来,那是智浅之痴,而在张岱他们看来,这是情深之痴。舟子是没有读懂张岱与金陵人的,但是,我们读懂了! ”

与学生一起研读了“雪大”与“人痴”,上联又被扩充了:“腊月西湖雪大。”我问学生:“‘腊月’一词从哪来? ”马上有学生回答:“‘十二月’就是‘腊月’。”“ 那好,下联如何对呢? ”教室安静。有人低声说了:“五年湖心亭人痴。”我一听笑了,同学也笑了。我把这个同学说的重复了一下, 然后分析:“这位同学知道上联中有时间有地点,所以这样对,已经不简单了,但是很不工整呢。文中还有一个表示时间的词是什么呢? ”马上有学生回答“更定”。我又问:“‘湖心亭’如果用两字来说该怎么说呢? ”有人说“心亭”,也有人说“湖亭”。我说“就用‘ 湖亭’吧”。于是,我让学生齐读两遍:

腊月西湖雪大,更定湖亭人痴。

我又将下联扩充成:“更定湖亭人痴主客童佣共饮。”让学生对上联。我先给学生做个解释:“张岱‘住西湖’,为‘主’,而‘金陵人 ,客此’,自然为‘客’,也可以这样说,金陵人早到湖心亭,且‘拉余同饮’,自然为‘主’,而张岱后到湖心亭,为‘客’。总之,‘主’与‘客’就是指张岱与金陵人了。‘童’就是那个烧酒之‘ 童’,‘佣’就是那个为张岱撑船的‘舟子’。‘主客童佣’指的是湖心亭上的四个人。 ”也许学生有了感觉了,稍作讨论, 上联出来了:“腊月西湖雪大天云山水皆灭。”我说:“柳宗元的‘万径人踪灭’的‘灭’字被你们借来了,OK! ”

学生将此联齐读一遍后,我继续扩充:

腊月西湖雪大天云山水皆灭一统色。

更定湖亭人痴主客童佣共饮三大白___。

学生齐读。再扩充:

腊月西湖雪大天山云水皆灭一统色唯余痕影,更定湖亭人痴主客童佣共饮三大白。

我问学生如何理解“唯余痕影”? 学生自然能背诵:“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那么,横线上可以填上什么呢? 到火候了,这时,我便开始介绍张岱了:张岱,明末清初山阴( 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通戏曲,精茶艺。明亡后不仕,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披发入山”著书以终。他的小品文,多为描写江南山水风光,风俗民习和自己过去的生活,常追忆往昔之繁华,从中流露出对亡明的缅怀。张岱是一个“常追忆往昔之繁华,从中流露出对亡明的缅怀”的人,他去湖心亭看雪,一方面是因为他痴迷自然,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心里总是存有对故国的怀想。夜深“独往湖心亭看雪”亦可见他的孤独之心啊。“‘唯余痕影’可以对什么呢? ”“‘痕影’可以对‘孤独’。”一个学生说。我乘势利导:“‘难解孤独’如何? ”学生齐读两遍,然后再让男生读上联,女生读下联:

腊月西湖雪大天山云水皆灭一统色唯余痕影,更定湖亭人痴主客童佣共饮三大白难解孤独。

三、仿诗

学习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不能不联系柳宗元的《江雪》。如何联系呢? 我的方法是仿诗。

我先让学生把柳宗元的《江雪》背出来,然后,我提了两个问题:一是《江雪》是如何写雪的?《湖心亭看雪》是如何写雪的?二是《江雪》诗人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而《湖心亭看雪》作者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文章学到这里,这两个问题就不是太难了。《江雪》以夸张的手法从视觉角度写雪,以此衬托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感。而《湖心亭看雪》以白描的手法从听觉与视觉两个角度写雪, 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痴迷的雅趣以及内心的淡淡忧愁。

接下来 , 我用PPT出示了让 学生仿写《 江雪》的 填空 :《___雪》___绝 ,____灭。孤____翁 ,独____雪。结 合《湖心亭 看雪》的文字 ,学生先是 展开讨论 ,很快就有 了仿作新诗《 湖雪》 :人鸟声俱 绝 ,山水形皆 灭。孤舟毳 衣翁 ,独看西湖 雪。接下 来就是齐 读《江雪》 , 再读《湖雪》 。

结合《湖心亭看雪》的文字以及内容仿写《 江雪》 ,两者互文互通 ,不仅让学生将文转化为诗,加深了对《湖心亭看雪》文字的感受,更主要的是以《江雪》的理解促进对《湖心亭看雪》 的理解 ,让学生对《 湖心亭看 雪》中的“雪 ”“独”与“痴 ”有了更多更深的感悟 , 以其诗形 , 悟其文神。

7.湖心亭看雪 篇七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受艺术境界。

2、深入了解本文写景的特点――白描手法,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预习导航:

1、搜集描写西湖的诗文。

2、了解作者――张岱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出身仕宦世家,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清兵南下灭亡了明朝,他入山隐居、著书,作品中时时流露出明亡之后怀旧的伤感情绪。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3、了解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4、了解“白描”――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色采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它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3、认真朗读课文,试着给加点字注音:

更定( )( )毳衣( )雾凇沆砀( )( )( )一芥( )铺毡( )更有此人( )喃喃( )长堤( )

自主学习: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人鸟声俱绝( )

2)是日( )

3)更定( )

4)余一小船( )

5)雾凇沆砀( )

6)上下一白( )

7)焉得更有此人( )( )

8)强饮三大白( )( )

9)客此( )

10)莫说相公痴( )

2、结合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是日更定,余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4)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6)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用原文回答问题:

1)文中写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的句子是:

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点明作者偶遇知音的惊喜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舟子的喃喃之语点明主旨,收束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借助第3题的提示,快速背诵短文。

合作探究: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一句是从什么角度写雪的?如何体会句中的“绝”字?

2、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一白”、“一痕”、“一点”、“一芥”这几个词的妙处。

4、舟子云:“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那么作者的“痴”表现在哪里?你是如何理解这个“痴”字的?

课堂小结:江南少雪,西湖当不例外,然西湖竟大雪三日,当为奇事,人多蛰居,惟我出游,不随波逐流之高洁情怀显露无遗。因此,我也得以观赏雪后西湖之奇景:天、云、山、水相接,迷茫一片,白雪皑皑,点缀以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舟子一芥,人三两粒,则一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展现在眼前,而在物我两忘的奇景中又结识知己,其喜悦之情,雅致知趣,溢难以言表,只能用心灵去默默感受,这样的奇景及雅趣与作者张岱在明朝灭亡后消极避世,专心从事著述的心境相合,作者借回忆旧日往事所现之景,表达清高自赏的感情与淡淡的哀愁,可谓“身与事接而境生,物与人接而情生。”

课后作业:

1、结合文意写诗句: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2、辨析多义词

(1)一:上下一白________长堤一痕________

⑵更:是日更定________更有痴似相公者________

⑶是:是日更定________问其姓氏,是金陵人________

⑷绝: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

3、问答:

(1)“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

2)“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

(3)文中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有着相同意境的一句是?

8.《湖心亭看雪》教案 篇八

一、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反复诵读,培养语感及诵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研讨、品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及语言风格,走进一类特殊的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味、把握作者彻悟人生、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培养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抉择观。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本文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作者通过追记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全文文笔简炼,不足200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水远的广阔境界,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了出来。鉴于初二的学生文言功底不厚,生活阅历不深,想品味出张岱对人生的大彻大悟有一定难度,教师应重视诵读和引导的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一步步把学生带进文本的内核,抓住文眼“痴”让学生在研讨中提升层次和境界。另外,课堂上要把教师的预设性问题和学生的生成性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品析、感悟。

三、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查字典解决生字、生词。

查资料了解张岱生平。

1、导入

回忆与西湖有关的诗例:

春意盎然: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温柔缠绵: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碧叶红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寒冰一片的西湖又是怎么样的呢?引入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2、整体感知

诵读、复述课文内容:

a、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b、教师范读。注意语速;进入情境,揣摩意境;注意感情基调的细微变化。c、生结合注解疏通文意,后质疑。

d、生复述课文内容,力求用散文化的语言。

3、研读赏析

(1)齐读美文,找文中最能概括张岱形象的词语(痴)(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寻痴? a、痴行:时间——是夜更定

天气——大雪三日、西湖人鸟声俱绝

在非常寻常的时间和天气独往湖心亭看雪。

b、痴景:全景——雾松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相接、上下一白 气势非凡,天地苍茫。

近景——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渺小,微弱。

两者对比鲜明,产生“寄蜉蚴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之人生情绪。

c、痴心:理解“湖中焉得此人”““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体验感悟

在品位了文本内涵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质疑,生成问题,进一步加深对生活与人生的感悟。

例:用“崇侦”纪年?

“独往”与“舟中两三粒”是否矛盾? 先饮酒,后问姓名,为何? „„

5、教学活动片段

生1:作者晚年写《陶庵梦忆》明朝已亡,纪年为何仍用“崇侦”? 师:确实纳闷,是张岱的笔误吗?

生2:张岱会说,其实你们不懂我的心!(众笑)师:张岱说,知音好难觅!

生2:虽然明朝已亡,但张岱怎会因繁华红尘忘记故国呢?用“崇侦”纪年表明他怀念前朝,感慨更替。师:很有见解,还有不理解之处吗? 生3:前面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面又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不是矛盾了吗?

师:看得很仔细,相信很多同学都有相同的感受!我们要不要叫张岱改一下?

生4:不急,我们还是先研究一下再说吧!

生5:从文中写景来看,天地苍茫,人不过是“沧海一粟”,他根本没把舟子看成人,他觉得人是属于自然的!师:太妙了!

生6:后在湖心亭与人饮酒,他竟然不问对方姓名,由此看来既使是知音,他尚且不顾,何况是区区一舟子呢? 师:漂亮!

生7:张岱想:既然我无法改变这天下,那我就在山水之间度过余生吧!生3:我懂了,张岱是一心想把自己融入自然之中,完全不顾世俗世界,好一个超凡脱俗的痴人!

师:是啊,张岱寄情于宁静清寒之山水,在山水中寻找心灵的归依,苍茫天地是其归宿,凌寒独立是其人格!(师生齐诵《江雪》)同学们,最后送大家一首诗,曹雪芹的《红楼梦》,让我们再次细细品味张岱之痴吧: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四、教学设计反思

整堂课贯穿“读”,通过一遍遍丰富多彩的朗读,让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作者的心灵。教师及时创设问题情境,把预设性问题和生成性问题相结合,引导并帮助学生解除了在理解、感悟文本时的思维障碍。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锤炼意蕴,提高了语文素养,同时也提高了认识现实生活的能力!

江山市淤头镇初中

9.《湖心亭看雪》赏雪时间质疑 篇九

第一:“更”是我国古代的计时单位。在西方机械钟表未传入中国以前,古人说时间,白天与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说“钟”,黑夜说“更”或“鼓”。又有“晨钟暮鼓”之说。古代城镇多设钟鼓楼报时。夜晚说时间用“更”,起源于巡夜人,边巡行边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全夜分五更,第三更是子时(夜里23点——次日1点),所以有“半夜三更”之说。

第二:古代汉语中“定”有“结束、完了”的意思。课文里的注释历来也是这样的,“更定”就是“更”完了、结束的时候。按夜间计时用“更”的说法,“更定”应是五更结束之时,也就是凌晨五点以后,十二月西湖五点钟,天还没亮。

第三:联系张岱《陶庵梦忆》写作时间及背景。此文写于他明亡入山之后,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赏雪时间文章开头用“崇祯五年”本身就蕴含深意,具体又在“十二月,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之时,此时的环境是一个静寂的世界,鸟不敢飞,人不敢行,甚至连气也不敢透,就在“是日更定,余挐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如果“更定”理解为“晚上八点左右”的话似乎不太恰当。因为白天,有其他赏雪人,他们的行动可能破坏雪景,留下一些痕迹,在作者的眼里就可能使这个空灵的世界留下许多世俗的杂念,只有经一夜的大雪,才能把这些东西全都覆盖、埋藏起来,在“天不亮”的时候出来赏雪,有一种白昼看不到的光线和色彩,可使眼前的琉璃世界增添一种朦胧和神秘感,这与张岱孤寂避世的情怀才一致。

第四:从文章后面“湖心亭奇遇”考虑。在“余”到湖心亭时,已有二人早早的到了。如果是晚上,亭上二人可能就是白天到此赏雪,余兴未尽在此饮酒的,那么与文章的主题就不太一致了,这从篇末舟子喃喃自语中可以明确。本家相公观雪偏拣“更定”是不可理解的“痴举”,但“痴”举更有人在:二客早煮酒赏雪于湖心亭上,这在舟子看来更是“痴”举。通过舟子的喃喃自语,把一般“俗人”与作者情感上的隔膜,把作者别有怀抱、孤高冷寂、超逸的情怀体现出来。这种不理解,既使作者引以自矜、自得,又使作者深深地感到孤寂和伤感。

10.《湖心亭看雪》教案 篇十

1.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

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顾问的阅读理解能力。

3.体味写作手法及语言风格,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白描手法)。

2.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本文文字较浅显,注释较详细,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意不成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把握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

【教学媒体】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新课

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诵多少?

学生吟诵“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导入切题而留有悬念,也是研讨与练习三的要求】

二、走近作者

多媒体摘要显示:

张岱,号陶庵、蝶庵,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值,只可以作盖酱罐用,多用为谦词。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

【布置了预习,可让学生介绍,也可中途由老师切出】

三、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或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2.学生读课文,疏通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并质疑。

(2)小组讨论交流,质疑解难,教师巡视酌情指导,教师也可预设重点字词全班解决。

【虽有预习,课堂毕竟是课堂,尤其是字词句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一切基础的基础】

四、品读文本

㈠三读蓄势

1.一生朗诵全文,师生简评。

2.一生再读,明确要求:找出短文中作者犯下的一个颇为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

(“独往湖心亭”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及舟子的喃喃自语)

教师乘势设疑是否要让张岱改改。

3.全班齐读,明确要求:找出文中一个能形象概括张岱形象的词语。

(“痴”)

【三次朗读,要求不一,同时是为深入文本蓄势。】

㈡三痴解意

“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说?自由朗读,讨论,找出张岱哪些地方表现出了特别的呆气。

(1)“痴行”

(“是日更定”,“独往湖心亭”,是“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时候去的)

教师提示想象三天大雪之后的情景,除了从人的听觉来描写,还从什么角度来写?

(可有类似“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想象)

这样的天气我们在家干什么?可是他却在天寒地冻的天气里凌晨时分跑到湖上去看雪,痴人“痴行”,真是“怪异”啊。

(2)“痴景”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一生读,有感情地读,说说此景异在哪里。

教师提示:

A.“天与云与山与水”是否拖沓?去掉读一读,对比读出田地苍茫的景象。

B.量词之“异”:好像应该是这样的“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

C.顺序之“异”:好像应该是这样的“湖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个、与余舟一艘、湖心亭一座、长堤一条而已”?

D.读“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读出“而已”的言外之意。

教师明确:这段写景文字运用了白描手法。可多媒体摘要显示: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文中的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表现出悠远脱俗的情味。

【细腻的品读,读出内涵,读出妙处。并理解本文的白描手法】

(3)“痴心”

1.如此安静的环境,后文却又写喝酒聊天,是否意境全然被破坏了?

①一生读“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A.“此人”是哪种人?用文言文说说看。

(湖中焉得有此雅兴之人……)

B.如果张岱要回答,用文言文如何回答,最好有神态?

(彼此彼此……)

②酒逢知己千杯少,可是,饮酒之前不问姓氏,饮酒之后才问;问却避而不答姓氏,只说“是金陵人,客此”,却不留电话、地址、QQ号,这段奇遇,是不是张岱处理得太草率了?这样看来,张岱追求的人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呢?现在我们重新来看我们最初发现的那个矛盾,是张岱数不清人数吗?

张岱笔下的自然如此清冷浩大,如此孤独,这其中是不是有着深层次的原因?舟子说他痴,他会辩解吗?当时他会是怎样的表现?他心里会说什么呢?现在,同学们知道“张岱心中有寒冰”的谜底了吗?

【围绕解读痴人之“痴行痴景痴心”,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内核】

五、练习拓展

孤高情怀有谁知,独与天地相往来。

一个人,登台长吟: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一个人,登高作啸: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一个人,独往湖心亭: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一个人,寒江钓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让我们一起回顾大家非常熟悉的柳宗元的《江雪》吧。

(可比较它们在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上的异同或者假设时空倒流,张岱在湖心亭上遇到钓鱼的柳宗元,你认为张岱会认他为知己吗)

【借助恰当的练习资源拓展,通过比较进一步体味写作手法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朗诵留白

孤舟一寒士,独品满湖冰。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在动情的齐背课文声中结束全文。

【巧借曹诗,再吟文本,余音不绝】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11.解读《湖心亭看雪》 篇十一

“崇祯”是明朝的年号,开篇就敷上了一层怀旧的色彩。“十二月”,正是寒冬时节,为后文“大雪”埋下伏笔。“大雪三日”,写雪的来势之猛、持续时间之长。“湖中人鸟声俱绝”不从视觉写雪之大,而从听觉的角度写出湖山封冻,人与鸟俱噤声不出,“绝”字传出了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从听觉和心理的角度表现了大雪的威严,也为后文遇见金陵客的意外与惊奇作了铺垫。“是日”即三日之后,“更定”即黎明破晓之时。他所以一定要在大雪三日之后、黎明破晓之时,“独往湖心亭看雪”,必是既不欲见人,又不欲人见。“拿一小舟”之“一”看似累赘,实际却与后文的“独”、“惟”及几个“一”字互为呼应,创造了一种清灵纯净的意境。“拥毳衣炉火”,以御寒之物衬雪地之寒,也表现了作者的特立独行、任性风雅。“雾凇沆砀”写湖中水气凝成的冰花一片弥漫,天地间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使四种景物一下子全都活动了起来,有了一种动态的融合美,描绘了一幅水墨模糊的雪夜山水图。若只说“天、云、山、水,上下一白”则显得缺少生命的活气与远近高低的层次。天、云是上面的,山、水是下面的,“上下一白”浑茫难辨,足见其大;“湖上影子”依稀可辨,足见其小。相形之下,大者更大,小者更小。作者在由面到点的观察景物的同时,似也蕴含有渺然人生如同沧海一粟之感慨。“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这句话中的几个“一”字,虽与“上下一白”的“一”字用法不同,却巧妙地将一个微观而丰富的世界置于宏观而简洁的背景之中,共同构成一幅绝美的图画。同时,作者精心锤炼的“痕”、“点”、“芥”、“粒”这几个量词也是极富形象性和层次感的:有远近、有高低、有浓淡、有疏密、有大小。随着视线的移动,景物也渐渐变化,由大到小,由小到微小,衬托出小船在夜色中缓缓行进,展现出一个微妙而灵动的意境。“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实则以意观景,并非以眼所见。因作者自己就在船上,以眼而察则不可能达到这种远观的视觉效果,以意观之,则虚实相生,有一种“心游万仞、精鹜八极”的超脱与空灵。“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且是两人,酒炉已沸,可见早就来了。“见余,大喜”,此处妙在作者对自己见到他们的惊奇避而不谈,而从对方的角度写出雪中相逢、巧遇知己的惊喜。“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表现了他们相互之间的赏识,有一种人生难得一知音的感慨。欣喜之余,“拉余同饮”。“强饮三大白”的“强饮”,是说本不能饮,但在此时、对此景、逢此人,不得不饮。为了不辜负自然的美景,为了不辜负知己的盛情,勉力而为,痛饮三大杯。至此,读者方在冷色调的景中感受到了一点暖色调的情。临别问起对方姓氏(先饮后问,性情中人),才知是金陵人客居于此,原来和作者一样,同是异乡人,也是有着相同性情志趣的清雅脱俗之人。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此处写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我们似乎能够看见舟子那喃喃自语、大惑不解的神情,令人回味。这是对全文的绝妙点染,“更有”并非减损作者的“痴”,而是以同调来作陪衬,更加突出作者的“痴”。“痴”在一般世俗上的意义,并非一个褒义词,但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常会把“痴”理解成一种执着专注的追求达到了浑然忘我的那种最高境界,例如“如醉如痴”、“不痴不迷不成才”、“天道酬痴”等等。舟子的话并非有意要说给作者听,而是如前面金陵客“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一样,纯属有感而发,脱口而出。这两句话都用了一个“更”字,表达了一种由衷的`感叹,只不过金陵客的感叹是由于惊喜若狂,而舟子的感叹是由于百思不解。

文中人物虽不多,但形象各异。煮酒的童子默默无声,显然已深谙自己主人的性情与志趣,早就见怪不怪,甚至很可能已经受到了一些感染和熏陶。舟子则直人快语,过惯了凡夫俗子的现实生活,他整日的操心劳力可能就只是为了自己或者一家人的柴米油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根本没有那份闲情逸致,所以他对这些“怪异”的行为是百思不得其解。张岱与金陵客在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方面虽可谓志同道合,但在性格气质方面却有一些差异。金陵客赏雪,是二人结伴同行,而且还带上了好酒,谈诗论文的同时,“一樽还酹江雪”,何等洒脱快乐、旷达豪放!足见此二人胸襟开阔、心情开朗,与其说是来赏雪,不如说是来享受自然,享受生活,享受那种无拘无碍的君子之交。意外地见到“我”这个不速之客,他们是“大喜”、强邀,热情爽朗,坦荡真诚。他们对“我”一见如故,完全接纳,是一种很容易与人沟通的性格类型。相形之下,张岱虽然表现出了一种值得称道的风雅不俗的情怀,但也流露出了他的清高自傲、我行我素,缺少一点海纳百川的胸怀。你看,别人盛情相邀,他却“强饮三大白而别”,这个“而”字,表前后两个动作的承接,酒一喝完,马上作别,似有些敷衍之意。临行才想起问人姓氏,并不久留,转身而去。个性倒也鲜明,只可惜不易接近,令人费解──难道张岱是一个孤僻的人吗?抑或是在他的眼中,金陵客不配成为他的知己深交?

只要多加了解,我们就会发现年少时的张岱其实是个十分喜爱热闹繁华的人,他原是一个大家子弟,一直过着富贵豪华的生活。他在他的《自为墓志铭》中这样写道:“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明亡以后,他才“避迹山居”。明亡之时,张岱“年至五十”,所谓“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陶庵梦忆》自序),痴人说梦,遂有《陶庵梦忆》,内中皆为忆旧之文,可谓对他过去繁华生活的片断记录,心绪是颇多感慨,但着眼处尽是人世的美好、故国乡土的可爱,洋溢着人生情趣,抒写着率真性灵。崇祯五年于湖心亭看雪的张岱三十又五,那时的他生活经历、思想情感都已非常丰富。他知识广博,著述浩繁,爱好享乐,又怎会是孤僻之人?

那么,是他认为金陵客不配成为他的知己深交吗?

应该也不是。这是一篇小品文,小品盛行于晚明,标示着明朝万历以后文学趣味的变迁,也是明代文学的一大特色。大抵言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情怀与抱负,是小品文所极力要摆脱的。是以,小品文所留心与描写的风景,是一个艺术与美感的世界。明代小品所代表的美感趣味,就是要摆脱古文以“政治”作为人生唯一追求指标的立场,而强调以“艺术”来经营生活的可能。即换一个角度看世界的态度,指出政治不是人唯一之寄托的美学要求。因此,“明月清风”式的生活就是明人崇尚的生活态度,而“人无癖不可交”、“只可与雅者言,难以为俗人道者哉”逐渐成为了明代士人的生活美学信仰。因此,尽管我们在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之时,无一例外地会想起柳宗元的《江雪》,然而细心体会就能发觉,柳宗元所追求的“境”虽与张岱并无二致——天地之间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人鸟绝迹,但二者所传达的“情”却是方圆殊趣。置身“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世界,“孤舟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形象显得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恰恰是由于诗人借山水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而张岱在大雪三日更定之时出行看雪,大概与古文人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一个性质的。如果说柳宗元是因失意于政治才“寄情”于山水,那么张岱则是因“痴情”于山水而无意于政治。是故前者钓雪显得孤寂凄苦,而后者赏雪倍觉洒脱愉悦。从这种意义上说,假如时空可以移植,让张岱与柳宗元在湖心亭相遇,我们就有理由认为张岱是不会以柳宗元为知交的,因为他们骨子里的志趣与追求是大相径庭的。但是,从文中所叙来看,应该说金陵客那种清雅不俗的情怀与志趣已经和张岱达到了一种惊人的契合,若说张岱认为金陵客不配成为他的知己深交,实在没有足够的理由。

与金陵客偶遇对酌,作者的兴致看来并不很高,笔者私下揣度,原因应当有三。概括而言,即“雅”、“狂”、“痴”三字。

一谓“雅”。“雅”者,免“俗”也。什么叫“俗”?如美学家朱光潜所言:“这无非是像蛆钻粪似地求温饱,不能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作高尚纯洁的企求。”张岱是个文人,更是一名雅士,曾自言“夺利争名,甘居人后”,然而“观场游戏”,却无论如何都不肯“让人先”的,甚至下棋赌博,都不懂得计较胜负,然而“啜茶尝水”,却“能辨渑、淄”。秉持这种性情志趣的人,总是不能为一般人所理解的,在人群中自然是落落寡合,对此,张岱倒也达观:“自且不解,安望人解?”这种清雅不俗之人,天地之间能有几个?故此,当他在“上下一白”的茫茫天地之间,与二位更早出行赏雪的雅客不期而遇之时,心中不禁暗自将他们引为知己,询问之下方知他们原来也是客居于此,同在异乡为异客,人生漂浮不定,萍水相逢,后会无期。可叹知音难觅,一如镜花水月,今日虽能偶得,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人生聚少散多,得而复失更加令人惆怅。如此想来,纵然有美酒助兴,也难有热烈的情绪。

二谓“狂”。张岱曾在其《金山夜戏》中自述少年“狂行”:崇祯二年中秋次日途经镇江,日暮时分至北固山,因见“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遂“大惊喜”,半夜划船至金山寺佛殿,“盛张灯火”而唱剧,“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摋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惊吵众人,吓煞寺僧,世人不敢为,而竟敢为之,不但为之,且著文述之,且这种“狂行”在其文中比比皆是。正是出于这种“狂”意,他才会特地选择大雪三日之后、黎明破晓之时,而且在他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情形下,才出门看雪的。此时的他可能有一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负与自赏,万万没有想到还会与人“狭路相逢”,并且不止一个,并且比自己来得更早,并且还不忘带全了炉酒童子,还有那一派主人声口的“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直搅得分辨不清谁才是看雪的正家了。这多少会让张岱在意外的发现“吾道不孤”的欣慰之余产生一点点挫折感和失落感,因而有些扫兴。张岱的这种“狂”,在某种意义上凸显了我国古代文人所谓的“清高”之气,这种“清高”之气,还须得我们抛却今人世俗的眼光来欣赏方能谙此中三昧。如张岱之行者,古人中并不鲜见。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有才者的狂傲,刘禹锡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有德者的自许,唐人祖咏的《终南望馀雪》,是他在长安科举应试所作,按规定应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可他只写下四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问其原因,祖咏答曰:“意尽。”他这样做,是冒了落第的危险,这种把人生前途低置于个人诗学思想之下的行为无疑是“狂”到了极致。苏东坡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感叹道:何处无好景致?只是我和张怀民这样的人不可多得罢了!这大约也是略带一些“狂”情的自视吧。

三谓“痴”。前面说到张岱“痴情”于山水而无意于政治,而山水之中,他又尤“痴”西湖。大雪铺天盖地,西湖万籁俱寂,黎明破晓时分,尚要冒寒乘舟去湖心亭看雪,个中“痴意”又有几人能够体会?

不论是作为曾经的世家公子,还是后来的隐居文人,张岱对于西湖的钟情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除了在诸如《陶庵梦忆》之类的集子里经常提到之外,他还有专门记录掌故逸闻的《西湖梦寻》。从那些诗文中,我们可以略略体会张岱对于西湖的复杂情怀。譬如他在《西湖梦寻》的总记中曾将西湖和鉴湖、湘湖做了比较,且一概用女人来比喻,他说湘湖就像待字未嫁的处子,腼腆羞涩。鉴湖则是名门闺秀,虽然令人钦敬,却不可以狎弄亲近。西湖呢,“若西湖则为曲中名妓,声色俱丽,然倚门献笑,人人得而媟亵之矣。人人得而媟亵,故人人得而艳羡;人人得而艳羡,故人人得而轻慢。在春夏则热闹之至,秋冬则冷落矣;在花朝则喧哄之至,月夕则星散矣;在晴明则萍聚之至,雨雪则寂寥矣。”西湖果然美丽,然则是风尘女子的美丽,纵使国色天香,也须逢场作戏,所以谁都可以亲之近之,也就谁都可以轻之弃之,繁华的时候门庭若市,冷清的时候阒无一人。

在此书的《自序》中,他劈头就说“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又说:“余之梦西湖也,如家园眷属,梦所故有,其梦也真。”足见他对于西湖的情怀,倾慕有加,怜爱有余,难得却又难舍,魂牵梦萦,几欲生死相许。

由于这种深情而又伤感的心态,对西湖的欣赏,张岱以为,“雪巘古梅,何逊烟堤高柳;夜月空明,何逊朝花绰约;雨色涳濛,何逊晴光滟潋。深情领略,是在解人。”西湖于他,不论冬春,不论日夜,不论晴雨,都是美的,而这种种的美,都是由于他的深情领略。所以他一直以为唯有自己才是西湖真正的知己,是他心中这位西子眼里唯一的情人,“奈何呼不已,一往有深情”(《西湖》),唯有他最能深刻领会她的性情、她的韵味、她的美丽、她的哀怨、她的快乐、她的寂寥……所以,他才会总要等到游客散尽之时,才纵舟西湖,“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伴着那“拍人”的“香气”,进入那“甚惬”的“清梦”(《西湖七月半》);所以,他才会唯愿与西湖相约于无人的雪后清晨,与她独处,和她对话,再无外人能够介入他们心灵的默契与情感的温馨。

我想,在这种心境之下,意外地遇见金陵客,他的兴致是无论如何好不起来了的。

了解了这些背景,才可能理解他的特立独行、他的寡言少语、他冒寒看雪的强烈的冲动、他偶遇外人的淡淡的落寞。在文中,我们看到了旷达与痴情共同酿成的纯美的意境。虽有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但我们若错将《湖心亭看雪》当作一篇山水游记来欣赏,而对作者的心灵语言不予解读,等闲视之,恐怕我们倒是唐突了名士和名士的佳作了。

12.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 篇十二

其实, 《湖心亭看雪》语言浅白简练, 没有几个难词, 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句式, 对于字词的解释、句子的翻译, 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借助课文注释及相关工具书, 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交流来完成。更重要的是, 文章用清新淡雅的笔墨, 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 表现了游湖人的雅趣和作者的志趣。作者把很多会于心的东西流于言外, 用旷达和痴共同酿制了一种近乎纯美的意境。因此, 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简约之美, 品味文章宁静清绝的意境之美和陶然自乐的情趣之美。我教这篇课文时, 着重抓住“痴”“一”“比”三字, 引导学生思考、感悟和比较。

一、理解情趣, 抓住“痴”字

师:能否找出体现本文“文眼”的词语?

生:痴!

师:这样说来, 点明本文主旨的句子该是———

生:“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师: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相公痴”?

生:更定矣, 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

生:从首段“十二月”“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看出。

师:为什么说湖中人比“相公”更痴?

生:湖中人比“相公”来得早。

生:“童子烧酒”说明他们在湖心亭煮酒赏雪, 准备久待。

生:见到“相公”, “拉余同饮”, 共同赏雪。

师:最为重要的是, 他们“是金陵人, 客此”, 时近年关, 尚未想回家过年。

师:能否以“痴”字组词?

生:痴情、痴迷、痴心。

师:拓展开来想一想, 痴情于什么?

生:作者痴情于湖心亭雪景, 痴情于自然, 痴情于山水, 陶然自乐于真性情中。

通过这样的逐层引导与点拨, 学生不仅了解文章的“文眼”, 即游湖人的雅趣和作者的志趣———“痴”, 而且知道了“痴”在哪里, 并与文章精妙传神的景物描写联系在一起, 从而理解全文主旨, 并引出下一个学习环节。

二、感悟情境, 扣住“一”字

文学作品不如影视、绘画直观形象, 它需要读者在感知语言文字的基础上, 调动已知的生活场景, 展开想象的翅膀, 去品味、感悟作品中的意境和意象。具体做法如下:

1.课前请学生根据文字所提供的信息, 画一幅西湖雪景, 感受雪中西湖的冰清玉洁。

2.诵读第二段, 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景象, 感受作品文辞简约、意趣清逸、意境灵动的特点。

3.借助多媒体展示有关西湖雪景的图片, 并配以相应的音乐, 使学生产生情趣共鸣。

师:第二段的写景句中, “一”字的意思完全一样吗?

生:不一样。“上下一白”中的“一”是“全”“都”的意思, 其余的“一”是数词, 指其本义。

师:如此说来, 两个写景句的写法谁是宏观描绘, 谁是细微点睛?各突出景物什么特征?

生:前者是宏观描绘, 突出西湖雪景的空阔感;后者是细微点睛, 为西湖的清冷增添了些许生气。

师:“一白”, 意境高远;“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远观, 雪在其中似有还无, 似无还有。白色苍渺之景, 借影而得神, 寥寥数笔, 有酣畅淋漓之快感, 秀影浮动之灵气。

三、拓展延伸, 抓住“比”字

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各自独立的个体, 但又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对于一篇文字浅显的文言文自读课, 内容的拓展、能力的培养和前后贯通尤为重要。因此, 教学时不应就课教课, 仅仅局限于一篇课文本身。为深入理解《湖心亭看雪》的情趣之美, 进而探究古代文人与山水、与自然的对话, 挖掘他们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可安排“拓展比较”这一教学环节。“一切景语皆情语”, 张岱《湖心亭看雪》、袁宏道《满井游记》、柳宗元《小石潭记》、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范仲淹《岳阳楼记》和欧阳修《醉翁亭记》都在写景的同时, 融入了作者独特的感受和不同的思想感情。作者都是文人, 所写文章都与仕宦有关。我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个人遭遇、志趣抱负和时代背景来比较探究, 学生的思维被大大激活了。这些文人当中, 张岱无官一身轻, 最潇洒、最可爱;袁宏道对当官不感兴趣, 只当闲官, 自由自在;柳宗元多愁善感, 内心愤懑凄凉, 是容易受伤的男人;范、苏、欧阳虽遭贬官, 但能及时调节心态;苏轼其实不算旷达, 思想仍然放不开,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间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未免消极悲观, 而《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又未免与“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思想相悖……

通过引导学生紧扣“痴”“一”来理解文章主旨, 感悟文章创造的绝美意境, 以及对几篇游记的纵向比较探究, 我主要有两点体会:

首先, 优化课堂, 重视引导

有的教师认为, 文言文好教, 备课轻松———其本质是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 抱起教参讲解词句、分析课文。这种填鸭式的强行灌输使学生讨厌语文, 也使语文失去了它本应有的魅力。而在教学这篇文章时,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 我精心设计了3个板块, 抓住“痴”“一”“比”来引导学生品味文章, 并尽力做到品出味来。对于字词句的理解, 学生自己解决, 教师适时点拨, 从而避开了教师累、学生烦的机械讲解。教师把重点放在美点欣赏和拓展比较上, 引导学生学会感悟美、欣赏美, 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有层次地认识古代文人的志趣抱负,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从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 真正达到学习文言文的目的。

对于主题的理解, 学生一下子就可以找到体现文眼的词和点明主旨的句子。我引导学生组词, 并拓展思维, 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文章主旨:“痴———痴情———痴情于西湖美景———痴情于山水, 痴情于自然”。这样就自然过渡到对本文意境美的品味感悟这一环节上来。而这一点是本文的难点。我指导学生朗读, 借助音画, 激活学生思维, 引导他们进行联想、想象, 从而化无形为有形, 化文学为画面, 使学生在和谐的音乐美中感受文辞简约之美, 体会雪后西湖水墨画般纯美的景象, 进而得到美的熏陶, 培养了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其次, 尊重主体, 合作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有着各自独特的思维。教师不能越俎代庖, 代替学生的思想, 强加给学生知识。教师要重视引导, 含而不露, 指而不明, 开而不达, 引而不发, 使学生自己在比较、思考、分析中明白事理, 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教《湖心亭看雪》时我努力践行这一理念, 以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品味感悟文章的情感美, 并在比较探究中发现古代文人不同的感情倾向、志趣抱负, 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从而拓深拓广自身的知识领域。

13.《湖心亭看雪》评课稿 篇十三

《湖心亭看雪》是清代文学家张岱的作品,文章描写的是作者观看雪后西湖的美景。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要领着学生理解生词,串讲课文内容就可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但李老师一改以往的教学模式,采用了“文本细读”新教法,引发学生兴趣,课堂节奏张弛有道,知识系统由浅入深,由读促学。

李老师的这堂课整体安排井然有序,条理清晰:对文本关注全面细致,从字词的疏通,到朗读的指导,写景句子的品味及内容主旨的理解等等……正如朱光潜说的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在课堂教学中涂老师抓住文中的一个关键词“痴”解读全文以及张岱所要表现的爱国情感。首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一字来概括张岱的形象——痴,并引导学生去文中搜索哪些方面表现出张岱的“痴”。这里学生先找到了“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学生认为时间之晚,天气之冷,当别人在家取暖时,他选择了独自去看雪景。在这里,学生总结出他这是“行”上的痴。除了“行痴”之外,还有什么呢?学生便更进一步的挖掘课文中的“痴景”、“痴遇”。李老师不单停留文章的表层,更通过对“金陵”理解提升了文章的主题。即由“人痴”延伸到文章的主旨——亡国之思,故国之痛。整篇文章围绕一个“痴”字展开,由情入理,逐层展开。

这堂课除思路清晰之外,其对语言的品味分析更是精湛,体现了“文本细读”的教研主题。如“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中,三个“与”显得拖沓应去掉,你认为呢?老师引导学生抓住一个连词“与”。李老师问学生:“文中的„天与云与山与水‟,作者明明可简洁地说„天与云与山与水‟,为何又非要多添一个„与‟字呢?”这便引发学生的思考,以一个“与”字,用在这里到底有什么好处。后来学生联系整个意境的话,便自然得出。因为那时雾气很大,用“与”可意为因看不清而连成一片,而不用“与”,就给人一种孤立的感觉。当学生有了这层理解之后,再联系后面的“上下一白”,便能感受到一种浩大之气。这便由一字引到一句,再由句引到一种意境,最后发出自身渺小之感。而后再引导学生读出个中的味道。除这里之外,涂老师借用量词替换法,来引导学生去理解古文背后的意蕴,如“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此句中量词的使用妥当不妥当?是不是要改成“长堤一道、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只、舟中人两三个而已”?为什么?

即第一组是原文,第二组将量词替换:痕(道)——堤、点(座)——湖心亭、芥(只)——余舟、粒(个)——人,量词替换后,学生便自然而然体会到替换后的字将破坏原有的浩大之气,且与当时雾气大的环境相抵触,最后引到“人生如沧海一粟”,作为明朝遗民张岱的沧桑之感。对于语言的品味,李老师做到细致入微。在品味这个句子时,李老师还自然地融入了“通过对典型句子的分析抓住了对景物白描的写法,领略到这种写法能抓住事物特点、语言精练、准确。”的教学目标的达成。这时学生纷纷调动自己的思维、积极和同学交流,有的说出了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状浓抹总相宜”等等。但同时课堂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课堂上学生发言略显不足,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对学生的回答没有给予积极的评价。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机智还有所欠缺,总想着自己的设计步骤,学生回答打乱自己的预设后不能及时调整步骤。再是对本文中中国文人的思想内涵挖掘还不够,显出教师的文化底蕴的不足。

我的思考:

一、课堂上出现学生的精彩回答,教师应怎么办?应整合、提升,并给予适当的鼓励评价。

14.湖心亭看雪 篇十四

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体味文章写作手法及语言风格,体味、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本文写景的白描手法;写景、抒情、写人、叙事的关系;教学内容解题。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掌握文章表达手法打好基础。整体感知课文,熟悉内容,抓住重点

词句进行品味,弄清写景、抒情、叙事、写人之间的关系。体会白描手法、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拓展阅读,深化理解。课前准备

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作者及其作品,对作者、课文有大概的了解。可查阅图书有《晚明二十家小品》《明人小品集》《晚明小品文库》《明小品三百篇》《历代小品文精华鉴赏》《明清性灵,J、品》等。预习课文,疏通文义,了解课文内容,发现并提出问题。

教学没计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咏雪》,谢道韫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成为咏雪的佳句,谢道韫因此被誉为“咏絮之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明末张岱的小品《湖心亭看雪》。阅读课文,动脑思考,看看张岱是如何抓住“看”字写雪的。检查预习

同学交流资料,汇集所提问题。弄清作者、作品及本文。介绍作者,了解作者。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著有《石匮书》《史阙》《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yuan集》《快园道古》《夜航船》等。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平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明清名家小品精华》第583页)。文体:《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小品文。

■整体感知:a.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反复诵读,力求成诵。b.解析下列词语,疏通文义。

是日更定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雾凇沆砀上下一白酒炉正沸焉得强饮客居痴(解释略)

■品味句子,研究问题。注意文章写法。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问题一:记叙看雪的背景、时间、天气有何作用?

本文开篇叙事,交代看雪的时间及背景,“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朴实的记叙,交代了一个不寻常的人。写不一般的纪年方法、不一般的时间、不一般的天气,都是突出“独,,字。‘‘独”,不仅强调数量(只有自己一人);更写出了作者,与众不同心态与情趣。

问题二:找出写景的句子并体昧作者的感隋。作者写景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特点?

15.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 篇十五

关键词:海峡两岸,语文合作学习,同课异构

大陆与台湾同根同源, 在文化上一脉相承, 海峡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 在教育研讨活动上表现为 “同课异构”。在杭州举办的中学语文 “海峡两岸·同课异构”教学研训活动散发出了奇光异彩, 参与展示的两位老师通过教授同一堂课——— 《湖心亭看雪》, 展现了海峡两岸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不同风景, 像两股来自海峡两岸的暖流, 相互交融, 彼此吸收, 最终会以全新的姿态缓缓流入各自的课堂。本文以合作学习的运用为切入点, 通过比较二者在此方面的异同, 为大陆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改进提供借鉴。

一、合作学习任务——新颖有趣, 全面发展

任务一 ( 台湾) : 圈画出文中描写西湖景色的句子, 四人一组把刚刚圈画的句子, 用图像把它呈现在一张白纸上。

任务二 ( 杭州) : “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这是舟子对张岱和金陵人的评价, 你觉得哪个更 “痴”, 还是一样 “痴”? 请你从文中找出依据, 四人小组互相讨论, 说说你的看法, 请小组派代表回答。

杭州老师设计的合作学习任务是传统的问题讨论, 这是当前我国教师最常用的一种合作学习方式, 这种方式省时省力, 但同时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简单枯燥的小组讨论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讨论时容易分散注意力, 导致讨论变成说闲话。并不是有小组讨论就一定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也不等同于小组讨论。

台湾老师设计的合作学习任务是让学生通过画画的形式来呈现文本信息, 这个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画画本身相对于单纯的问题讨论更加灵活有趣,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画画不仅能够考察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 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同时又能提高合作技能和交往能力, 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的全面发展。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 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在设计合作学习任务时要考虑通过这个任务能否达到合作学习的真正目的, 如果只是单纯的为了合作而合作, 通过简单的、 表面上的小组讨论来达到这个目的, 只能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教师要敢于创新, 勇于采取新颖的、恰当的合作学习方式让课堂充满生机, 让学生真正从中受益。

二、合作学习时间——贯穿全程, 充分高效

我们把合作学习时间划分为几个阶段: 合作学习总时间、小组合作时间和小组展示与评价时间。 “合作学习总时间”是指从教师布置合作任务到完成评价之间的总时间, “小组合作时间”仅指小组开展合作学习的时间。下是大陆和台湾老师在各个阶段所用的时间以及百分比。

1. 台湾合作学习贯穿于整堂课。通过上表可以清晰的看到, 大陆运用了一次4人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总时间为20分钟, 占整堂课的33. 3% ; 而台湾把合作学习贯穿于整堂课的始终, 一共运用了4次合作学习, 总时间为40分钟左右, 占到了整堂课的88. 9% 。由此可见, 大陆老师的教学方式还是以讲授为主, 合作学习仅仅占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台湾老师则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合作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老师只是作为引导者把整堂课的内容串联起来, 这样的课堂不仅能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更能体现新课标中注重的技能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2. 台湾合作学习时间充分高效。大陆在仅有的一次4人合作学习中用于小组合作的时间仅有3分钟, 合作时间不足导致有些学生没有理清思路、组织好语言, 有个学生在回答时不知所云; 台湾老师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合理分配合作时间, 在画画任务中本来计划安排5分钟的合作时间, 但由于任务难度较大, 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 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任务。

大陆和台湾在合作学习效率上也有很大差别。大陆是口头展示的形式, 理应更节约时间, 但在这堂课上却用了10分钟,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 其中有两个学生在没有思路或者语言组织不畅的情况下回答问题, 浪费了一些时间, 原因可以归结为在小组讨论时没有全面把握学生的讨论情况, 对学生的引导有些费时费力。台湾的图画展示任务量更大, 但林老师很好的把握了时间的度, 只邀请了三个有代表的小组上台展示, 之后通过全班共同对照图文、派代表回答问题的形式达到了合作学习的目的, 没有浪费一分一秒。

三、合作学习展示——人人参与, 分工明确

大陆老师在布置任务时就交代展示时小组派代表, 虽然一共邀请了八位学生回答, 但每个学生只代表自己的观点, 没有对全组观点进行总结, 基本都使用 “我认为”, 而不是 “我们小组觉得”。这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当前课堂展示存在的问题之一: 展示形式单调, 主要表现为单调的对话形式[1]。这种形式虽然强调学生代表全组的意见, 但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一个人的表演, 大多数学生只是作为听众, 没有起到调动全员参与的作用。真正有效的展示应该是一种学习型展示, 不仅是个人的展示, 更多是小组合作的展示[2]。

台湾的画图任务由于是全组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展示时能保证每个人的智慧都得以呈现。每个小组的学生全部上台, 有的负责执画, 有的负责讲解, 讲解中小组成员都可以进行补充。虽然执画的同学可能没有发表看法, 但在画画的过程中也有所参与, 这样能保证每个学生都为任务作出贡献。

四、合作学习评价——语言恰当, 注重过程

1. 台湾合作学习评价语言恰当。通过观察发现在对合作学习成果的评价中, 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鼓励赞赏性语言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 就像法国教学家第斯多惠说过的[3]: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下面将对大陆和台湾两位老师的评价语言进行总结分类, 形成清晰的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 大陆老师的评价语言主要用于提示学生, 目的是通过追问一步步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比较注重学习目标的达成, 这也体现了目标本位的教学观, 忽视了学生本身的发展; 缺少对学生的赞赏和鼓励, 基本没有使用礼貌用语和征求性语言, 体现了教师把自己当做权威, 没有放下姿态, 平等看待学生。台湾老师说话非常有礼貌, 每次学生回答完问题都会说声 “谢谢”, 尊重每个学生的答案, 很注重对学生的赞赏和鼓励, 让成功者持续保持自信, 胆怯者逐渐增强信心, 增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2 . 台湾合作学习评价注重过程。 在合作学习中, 掌握知识固然重要, 但过程更能反映每个学生的发展变化, 体现学生成长的历程, 这时的评价才真正的有效。[4]大陆老师在小组合作时缺少对合作过程的关注, 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握不到位, 导致展示效率低下; 台湾老师在每次合作时都认真观察每个小组, 询问讨论情况, 点拨合作技巧, 讨论结束后对合作过程进行评价, 如 “我发现刚刚讨论的过程中大家非常热情, 一股脑的想要全部跟后方的同学分享; 还懂得自我修正, 我看到同学听完别人说了之后拿起自己的笔加一加、改一改, 这是非常好的两个优点。”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 可以清晰的看到大陆和台湾在运用合作学习方面的差距, 大陆老师还停留在形式上的合作, 台湾老师各方面运用自如。希望通过 “同课异构”这个平台, 能够引起教师的反思, 从对方的课堂中反观自己的教学, 借鉴台湾在运用合作学习方面的经验, 使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 让学生真正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王海丰.课堂因展示而精彩——浅谈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课堂展示[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3, (23) :12-13.

[2]陈文斌.学习型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展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2, 26 (3) :103-106.

[3]张虹.提高课堂评价语言有效性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6.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数独大全下一篇:幼儿园食品卫生责任书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