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

2024-10-26

语文课(共15篇)

1.语文课 篇一

星期五的下午,我们学了《画杨桃》的课文,老师为了加深我们的印象,带来了两个真的杨桃让我们亲自体验一下。

老师把杨桃放在讲桌上,我坐在前排所以看得非常清楚。杨桃有五个棱角,身披黄绿色的外衣,表面油光发亮。摸一摸,它润滑的表面上有点凸凹不平,闻一闻,一股清香扑鼻而来。

老师让我们先画出杨桃的样子。从我的角度看上去杨桃是五角星的形状,但别的同学从不同角度看杨桃像宇宙飞船的样子。这就告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接着,老师把杨桃切成一片一片的。淡绿色的果肉晶莹剔透,大家个个都垂涎欲滴,馋得口水直流。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吃杨桃呢!老师发到我手里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咬一口那酸酸甜甜的汁水立刻涌入整个嘴巴。再咬一口感觉甜味盖过了酸味还水份十足。虽然不是特别喜欢这种酸甜,但是我吃得津津有味。

杨桃不但外形独特,味道清香爽口,而且营养价值也很高。富含多种维生素,果酸,生津止渴,促进消化。

我想我永远不会忘记它的味道了。

2.语文课 篇二

一、美美的语言

“胸藏万汇凭吞吐, 笔有千钧住歙张”, 学习语文强调博闻强记, 厚积薄发。学生在语言实践过程中, 不管是理解, 还是表达, 都需要充实的语言积累作后盾。语言是交际工具也是思维工具, 再好的思想没有丰富的语言就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说:“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 要想丰富学生的积累, 可以从课堂做起, 把语言积累落实到每一堂语文课上去。每册语文教材都是以几十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为主体, 这些课文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典范。一节课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累优美语言, 如成语、歇后语、名言警句、古诗、谚语、对联、精彩句段等。首先是字词的积累, 如学习名人故事, 积累“三顾茅庐”“程门立雪”“悬梁刺股”等;读寓言故事, 积累“塞翁失马”“滥竽充数”“刻舟求剑”等。然后是妙句的积累, 学习《梅花魂》一课, 积累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最后是精彩句段的积累, 如《草原》第一自然段, 学生们在品读理解课文后, 都被课文优美的语言所陶醉, 这时, 就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些优美的语句背诵出来,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二、浓浓的情感

特级教师李吉林说:“情感是小学语文的灵魂, 语文教学必须伴随情感。”文章本是有情物, 语文教材有许多传神动情的文章。如情景交融的诗歌, 富有诗意的散文, 引人入胜的小说, 催人泪下的剧本……小学语文课文表达的感情也多种多样, 或慷慨激昂, 亢奋高歌;或如泣如诉, 低声吟唱;或淋漓尽致, 缠绵哀婉。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研究教材, 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 然后带着浓厚的情感色彩去激发学生的主观感受, 撞击学生心灵, 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自己还要有丰富的情感修养, 去潜移默化感染学生的情感世界, 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和共鸣。“感人心者, 莫乎于情”, 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 感染学生的是情, 震撼学生的依然是情。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打开学生情感的窗户, 激起学生情感的火花, 拨动学生心中的“情弦”。如课文《鸟的天堂》写得很生动,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揣摩、体味以及有感情朗读, 学生可以深深地体会到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而教学《观潮》时, 播放钱塘江大潮的一段视频, 教室里鸦雀无声, 大家都被这大潮神奇壮观的自然景观所震撼, 拥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学习课文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栩栩的形象

如果说文学有生命力的话, 那么形象就是生命本身的显现。有时一个具有深刻人生启示意义, 具有激动人心力量的文学形象, 会给读者留下永生难忘的回忆。文学形象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 我们上语文课常常感受分析它。我们见识过无数个文学形象, 它有时指一个人或一群人, 可称人物形象;有时指一片景物或一景一物, 可称景物形象;有时指某个时代的某处社会生活, 可称社会历史长轴画卷, 或社会形象、时代形象……打开小学语文课本, 仿佛进入了一个形象的世界。不管是自然界的湖光山色、花鸟虫鱼, 还是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 无不形象逼真, 使学生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语文课上, 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 感情朗读, 想象联想等手段让学生感知、感受、感悟、升华形象。如运用视频将学生带入课文《草船借箭》情境中, 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中足智多谋的诸葛亮, 心胸狭窄的周瑜、谨慎多疑的曹操、忠厚守信的鲁肃等人物形象。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课文, 通过感情朗读全文能感受到德国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景物形象, 还能感悟到德国人民那“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社会形象。

3.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 篇三

这是一节初一学生的写作构思指导课,下面是我们根据自己的听课记录整理的教学片段:

师:现在每个同学的课桌上有一篇题目是“散步”的文章,大家先仔细阅读课文,然后组长组织大家讨论:文章的哪些地方最感动人?组长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督促每个人都发言,不能有旁观者。

(生读课文,小组讨论,约7分钟。)

师:哪个小组先发言?

(第五组代表发言。)

生:文章中的“我”是一个有孝心的人,有很强的家庭责任感。

生:散步经过难走的小路时,“我”背起了老母亲,表现了“我”的孝顺;妻子背起了小儿子,表现了妈妈的爱心;这是最感动人的地方。

生:散步时,“我”选择走大路,体现了对老母亲的关爱与孝顺;老母亲却选择走小路,体现了对小孙子的理解与呵护;每个人都是为他人着想,好感人!

生:全文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初读课文,都体悟到了“浓浓的亲情和暖暖的孝心”。好!每个同学都把这句话写在练习本上。

(生写)

师:这种暖暖的孝心和浓浓的亲情,作者是以怎样的构思方法来表达的?每个小组讨论一下,然后组长指派代表发言,注意要给每一个同学创造发言的机会。

(生讨论,约5分钟)

师:好!现在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发言,

(第一组代表发言。)

生:我们小组认为,“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是作者构思这篇文章的最精彩的地方。

生:正是有了分歧,才能体现浓浓的亲情和暖暖的孝心

(第二组代表发言。)

生:我们认为第四段的景物描写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生:也有升华主题的作用。

师:如果从构思的角度看,同学们想一想,是分歧式构思在主导故事的发展,还是景物描写在主导故事的发展?

生:(异口同声)分歧式构思。

师:大家意见一致。好!现在每个人都把“分歧式构思”这五个字写在练习本上。

(生写。)

师:下面同学们进一步讨论:文章中安排的这种分歧,真实性有多大?尽可能说说为什么。举手回答。

生:真的,因为它表达了浓浓的亲情和暖暖的孝心。

生:假的,作者为了写文章编的。

生:是真是假都不重要,只要能够表达出浓浓的亲情和暖暖的孝心就行了

师:说得真好!这个问题对同学们来说,也许深了一些一不过同学们都已经理解了作者运用“分歧式构思”的作用,这种分歧无论是真是假,换句话说,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部是为了表现人物情感世界的需要这种分歧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是经常发生的,大家回顾一下,你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分歧的现象,说说看!

生:我们一家人看电视,弟弟要看动画片,奶奶要看古装戏,我说让奶奶看戏吧弟弟想了想说:“奶奶你看戏吧,我看电视的时间比你要长得多”奶奶听后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生:我们一家人去散步,爷爷说去太阳湖,爸爸说去天鹅湖,我说去鳄鱼湖,最后大家跟着我去了鳄鱼湖,我感到很幸福

生:我们一家人去逛商场。当小学老师的妈妈说:“这件羊毛衫款式好,颜色好,适合奶奶穿”我说:“那个机器人玩具好,很多同学有,我没有”奶奶说:“我衣服很多,都穿不过来,还是给你(我爸爸)买一件夹克衫吧,你那件已经褪色了”当修理工的爸爸说:“那个包很洋气,适合你(我妈妈),你的包用的时间太长了”最后,给奶奶买了羊毛衫,给我买了机器人,爸爸妈妈什么也没买

师:太感动人了!现在同学们都明白了“分歧式构思”在讲述故事或者写作文辛时的重要作用

(板书:1预设分歧—2,出现分歧3—解决分歧)同学们现在根据黑板上提示的步骤,结合你们平时的生活,拟一个写作提纲。

(生拟提纲,约6分钟)

师:这节课时间快到了,下节课同学们根据提纲,练习应用“分歧式构思法”完成写作任务一现在,请几位同学说说你对这节课的看法

生:明白了分歧式构思法的作用……

生:课堂教学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

生:学习过程充满了乐趣……

课后程翔老师的反思:

语文知识有陈述性的,也有程序性的程序性写作知识是动态的,可以较快地转换成能力。《散步》主要表现“男人的肩膀”,分歧式构思在表达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我这次教学要突出

“分歧式构思”的特点,给大家一个真实的课堂、一个原生态的教学另一个是“虚构”的问题,虚构不等于虚假语文教学中有一种惯性,就是强调要写真人真事,往往束缚了学生的情感和思维虚构是一种方法,目的是要引出真情实感,通过虚构激活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把文章的美丽境界和美好情感表达出来。虚构是表达心灵真实的需要,可以避免写作教学绕弯路。从教学的角度说,希望这节课能形成一个“课堂作品”我自己不是理论家,我是凭经验上课如果一节课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内容的理解,充分展示了教师的设计智慧,师生双方在对话中生成了创造性情境,这些用语言或者其他形式固化下来,就是“课堂作品”。

课后,听课者和程翔老师展开了积极的对话。我们当时也发了言,主要表达了如下三层意思:

第一,程翔老师把语文课上成了语文课。

现在把语文课上成道德教育课似乎成了一种时尚。举例来说,前不久我们听了某名牌中学的一节语文课,上的也是《散步》。教师范读课文后,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围绕课文传达了一种什么信息,“我”、母亲、妻子、小儿子各是怎样的人等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同学们使用的词语虽然有所不同,但表达的意思基本一致:“我”是一个孝顺的有家庭责任心的人;母亲是一个慈祥而通情达理的老人;妻子是一个贤惠又内外分明的女人;小儿子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孩;这是一个充满了爱意浓情的和谐家庭,是社会和谐的缩影,是和谐国家的希望。听完课后,我们的评价是三句话,很优秀的老师,很优秀的学生,很差劲的语文课堂。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从范读来看,老师很优秀;从即兴发言来看,学生很优秀;而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基本上和语文没有关系,是一堂不折不扣的道德说教课。

而程翔老师从文本中捕捉到了“分歧式构思”这一特色,并以此来激活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思维,联系学生的生活,历练学生的能力,进而使“男人的肩膀”“浓浓的亲情和暖暖的孝心”这些人性话题与语文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既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特点,又让道德教育依据学生的思维、情感和语言找到了着力点。另外,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散步”,它又是整个故事的线索。课文最后有几句话,意思是:我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小儿子,我们便背起了整个世界。这是文章的文眼,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程翔老师是从构思入手,把语文课上成了语文课;我们也可以从线索或者文眼入手,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一节语文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让学生踏踏实实

nlc202309030123

地有“一得”就可以了。

语文课程知识因其“语文性”特点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名物知识,如作家作品、常用字词、文学掌故、文化常识等,常用“知道”“识记”“背诵”“回答”“复述”等行为动词引领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明白“是什么”,来积淀未来发展必需的语文知识。二是方法知识,如造字方法、修辞方法、阅读方法、写作方法、文体表达方式、专题研究方法等,常用“练习”“模仿”“应用”“转换”“策划”等行为动词引领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掌握“如何是”,来习得未来发展必需的语文能力。三是理论知识,如古代汉语知识、现代汉语知识、文学理论知识、审美鉴赏知识、哲学知识等,常用“发现”“分析”“比较”“解释”“建构”等行为动词引领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探究“为什么”,来培养严谨、求是、创新的学习精神。语文课程是学校遵照语文课程标准,以语文知识为中介,涵养学生的言语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及情感态度的系统的实践活动。语文知识不是学习语文的终极目标,但是没有这个中介就根本无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如程翔老师的“分歧式构思”,就是以写作方法来历练学生的能力,启迪学生的智慧,所以说,程翔老师把语文课上成了语文课。

第二,“三维目标”是课程目标,不是教学目标,语文教学目标应该是教师从课文特色和学生需求相结合的角度,预设、实施并生成的目标。

“三维目标”是新课程为了促进课程功能的变化而提出来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本来指的是课程目标,适用于数学、语文、英语等所有的课程。应该说,它的原初构想还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可是在课改实践过程中,“三维目标”却被演绎成了教学目标,各级管理者和“专家”要求教师写教案一律用“三维目标”来表述,上课一律按照“三维目标”分步实施。这样一来,每一门课程的特殊性消失了,原本十分具体的教学目标被虚化了,教学过程变成了千课同程、万人同序的“三维步骤”,成了一种带有强制性的“领导模式”。

前几年,我们在兰州举行过一次西北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讨会,一些教师还奉献了交流课。其中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展示了一节《太阳》阅读课。这节课设计了“读太阳”“背诵太阳”“画太阳”“说太阳”“表演太阳”五个活动。按照施教者的说法,前两个活动主要落实识字、写字、背诵等知识目标,后三个活动主要落实技能目标;五个活动依次展开,便落实了过程与方法目标。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教师是通过捕捉到的一个学生活动细节来当下生成的。这个细节来自“说太阳”环节:

生:(在投影仪上展示他画的太阳)我的太阳是十几个五颜六色的五角星。

师:你心中的太阳为什么是这样的呢?

生:期中考数学那天,我考了满分,当走出教学楼时,太阳微笑着说:“奖励你一个小红星,再奖励一个小紫星,再奖励一个小金星……”所以,我心中的太阳就是这样的。

师:好极了!当你看到这颗金色五角星时,你想起了什么?

生:太阳。(因为课文就是《太阳》)

师:(摇了摇头,然后用双手上下比画比画)再想?

生:(看着教师的双手)爬树,我爬上树就看到了太阳!

师:(皱眉,重复手势)每周一升旗的时候,你想起了什

么?

生:唱国歌。

师:那么唱国歌的时候呢?

生:我想起了升国旗。

师:当你唱国歌,升国旗,看到国旗上那颗最大的五角星的时候,你产生了一种热爱——什么的感情呢?

生:热爱中国共产党

师:说得真好!大家鼓掌!

下课以后,我们问她为什么有“五角星”这一段插曲,她的回答使我们颇感意外:“三维目标的前两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我都能熟练地驾驭和应用。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些课文非常好把握,如《王二小》《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类课文;而有些课文,如《太阳》一类的课文,根本就找不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备课的时候难死人。今天,当那个学生画了五角星时,我感到机会来了,所以抓住引导,终于落实了第三维目标。现在搞新课程,领导都要求必须把三维目标落到实处。”这位教师的话令人深思。把本属于课程设计的三维目标强加于教学设计的做法,把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等同于落实政治思想教育内容的误读,也许不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应该引起教育界普遍的关注,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更令人不解的是,这是一篇说明文,教师的设计和教学基本上与说明文的特色没有丝毫关系,而她却不以为然地认为:“现在不是提倡淡化知识、淡化文体吗?只要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就可以了。”这位教师的话,是目前普遍的看法。令人忧虑的是,语文课程标准取消了内容目标,成为新课程中唯一没有内容目标的课程标准,这样的“改革”举措将会引起什么后果恐怕是不言而喻的了。

程翔老师创造性地设计了“分歧式构思”这一具有浓烈语文特色的教学目标,进而引领、历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智慧,实实在在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我们清楚,仅靠程翔老师的一节课要改变“领导模式”是相当困难的,只有全国绝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且用自己的语文信仰和语文行为形成一个个真实的语文课堂,才有可能改变这种现状。

第三,程翔老师对“课堂作品”意义的建构与实践,为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开拓了新的途径。

按照我们的理解,“课堂作品”是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智慧,确定教学内容特色目标,引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在有效对话情境中生成的、以语言或影像形式记录下来的课堂教学结晶,它具有个性化、创造性和不可重复性特点。“课堂作品”有四个构成要素:教学内容特色目标、教师教学智慧、学生学习活动和有效对话情境。教学内容特色目标是指从名物知识、方法知识或者理论知识中选择一种或几种作为教学目标,作为学生即将发生学习变化的预设。教师教学智慧是指教师的课程文化修养、专业能力个性、课堂教学经验和具体教学情境相互作用的整合体,它具有实践性、当下性、独特性特征。学生学习活动是指内容特色目标引领下的、经过教师有效组织的、学生积极参与并有学习产品生成的课堂活动。有效对话情境是指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之间展开了有效的、交互的、反身性的(指对话过程中教师、学生均有回到自身的主动反思行为倾向)对话情境。

程翔老师的这节课,就是一个富有个性化、创造性的课堂作品。他从《散步》一文中挖掘出了“分歧式构思”这一语文方法特色目标,将其作为程序性知识中介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他并没有停留在文本构思方法“是什么”及其功能作用的解读上,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在饶有趣味的对话情境中,使学生学会了用这种方法去观察生活,去构思文章,使学生理解了思想情感需要一种中介,或者说需要一种知识才能表现出来。有人说语文教师是艺术家,这话不完全对。艺术表演只要生动感人就可以了,而语文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不仅要感动学生,而且要创造学生。

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课程改革就这么简单,千万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

4.语文课 篇四

钟演讲范文

文章《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范文》由演讲稿网为大家整理,欢迎参考。

阻碍我们去发现、去创造的,仅仅是我们心理上的障碍和思想中的顽石。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

从前有一户人家的菜园摆着一颗大石头,宽度大约有四十公分,高度有十公分。到菜园的人,不小心就会踢到那一颗大石头,不是跌倒就是擦伤。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

儿子问:“爸爸,那颗讨厌的石头,为什么不把它挖走?”

爸爸这么回答:“你说那颗石头喔?

从你爷爷时代,就一直放到现在了,它的体积那么大,不知道要挖到到什么时候,没事无聊挖石头,不如走路小心一点,还可以训练你的反应能力。”

过了几年,这颗大石头留到下一代,当时的儿子娶了媳妇,当了爸爸。

有一天媳妇气愤地说:“爸爸,菜园那颗大石头,我越看越不顺眼,改天请人搬走好了。”

爸爸回答说:“算了吧!那颗大石头很重的,可以搬走的话在我小时候就搬走了,哪会让它留到现在啊?”

媳妇心底非常不是滋味,那颗大石头不知道让她跌倒多少次了。

有一天早上,媳妇带着锄头和一桶水,将整桶水倒在大石头的四周。

十几分钟以后,媳妇用锄头把大石头四周的泥土搅松。

媳妇早有心理准备,可能要挖一天吧,谁都没想到几分钟就把石头挖起来,看看大小,这颗石头没有想像的那么大,都是被那个巨大的外表蒙骗了。

温馨提示:你抱着下坡的想法爬山,便无从爬上山去。如果你的世界沉闷而无望,那是因为你自己沉闷无望。改变

文章《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范文》由演讲稿网为大家整理,欢迎参考。

阻碍我们去发现、去创造的,仅仅是我们心理上的障碍和思想中的顽石。

从前有一户人家的菜园摆着一颗大石头,宽度大约有四十公分,高度有十公分。到菜园的人,不小心就会踢到那一颗大石头,不是跌倒就是擦伤。

儿子问:“爸爸,那颗讨厌的石头,为什么不把它挖走?”

爸爸这么回答:“你说那颗石头喔?从你爷爷时代,就一直放到现在了,它的体积那么大,不知道要挖到到什么时候,没事无聊挖石头,不如走路小心一点,还可以训练你的反应能力。”

过了几年,这颗大石头留到下一代,当时的儿子娶了媳妇,当了爸爸。

有一天媳妇气愤地说:“爸爸,菜

园那颗大石头,我越看越不顺眼,改天请人搬走好了。”

爸爸回答说:“算了吧!那颗大石头很重的,可以搬走的话在我小时候就搬走了,哪会让它留到现在啊?”

媳妇心底非常不是滋味,那颗大石头不知道让她跌倒多少次了。

有一天早上,媳妇带着锄头和一桶水,将整桶水倒在大石头的四周。

十几分钟以后,媳妇用锄头把大石头四周的泥土搅松。

媳妇早有心理准备,可能要挖一天吧,谁都没想到几分钟就把石头挖起来,看看大小,这颗石头没有想像的那么大,都是被那个巨大的外表蒙骗了。

5.语文论文:语文课,放飞吧 篇五

时下,“创新”已成了社会生活里的主旋律,我们教育行业也处处飘着“创新教育”这面旗帜。人们普遍认识到,创新教育是以人的创造欲为前提,启迪和开发人的创造潜能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核心内容。而且人们已经意识到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所说:“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而毕业时像个‘句号’。”的教育方法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和造就具有创造性个性品质的高素质人才。

在“创新”这个话题上,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而且试着去做了,但我们的课堂还是缺乏“花开的声音”,缺乏灵性的思考。

“蒙台梭利说过:“我们只有在儿童身上才能领悟到大自然的雄伟。”那是因为儿童比成人更多地保留着人类的天性。这种人类的天性也就是灵性。正如一位学者所言:在儿童身上集中着人类精神的本原:儿童的执着,表现的是人类求真的实验精神;儿童的烂漫,体现的是人类求美的艺术精神;儿童的率真,反映的是人类求善的道德精神。所以,大教育家卢梭、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等都曾经表示过这样的意思:教育的本质应该以活动为中心,教师要善于观察孩子的天性,激发孩子的天性,发展孩子的天性,这才是教育根本意义所在。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也曾撰文说“我们审视语文的创新教育,不仅要充分发挥‘感性’的功能,重视‘理性’的作用,更要去寻求不应该失落而遗憾地失落了的‘灵性’的价值。”

因此,作为语文老师,让课堂充满灵性,放飞课堂,责无旁贷。

一、童心未泯,去伪存真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老师应当有一颗童心。有了童心,才能使自己变得年轻,变得活泼,使教学充满了童趣;有了童心,才能走进孩子,理解孩子,体谅孩子;有了童心,才能想孩子之所想;有了童心,才能和孩子打成一片,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才能和他们一起唱,一起跳,一起哭,一起笑;有了童心,才能保持孩子般的好奇和探究精神。”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课间,他会出其不意地拍拍学生的肩膀,和学生玩“躲猫猫”;课堂上,他让学生玩“斗鸡”,学生玩够了,看够了,乐够了,便让学生写作文。虽然明知老师在下套,但没有一个学生呼“上当”,纷纷“情动而辞发”,“我手写我心”。

瞧,老师怀一颗童心,不仅创设了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还和学生建立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位教师教学《雨点》时,和学生一起欣赏着优美的画面,并踏着欢快的音乐和学生一起唱歌,一起跺脚,一起想象“春雨还会给大自然带来哪些变化”。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教师热情洋溢的鼓励,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迸射出股股山泉——有的说“春雨飘在果园,点红了桃花”;有的说“春雨洒在树梢,染绿了柳芽”;有的说:“春雨落在田野,滋润了庄稼”;还有的说:“春雨降在池塘,唤醒了青蛙”……一切如开闸洪水奔涌而出,一系列美好的想法翩然而至。在美妙的想象中,学生不仅感受到春光的无限美好,还开通了创新思维的渠道,他们每一个回答无不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如果不是教师怀有童心,如果不是教师以真诚的心与之融合,会有这美妙的想象、闪光的火花吗?

儿童是最纯朴的,也最认真,他们对人处事都以真心相看,还没有或少有虚伪的污染。所谓“童真可师”,决非言过其实。显然,这种认真和执着,正是创新的科学精神的根基,应该得到我们的细心爱护。

二、解除束缚,敢想敢说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是学生创新的重要前提。教师应和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注意消除自身的权威心理与主观专制的作风,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尊重他们的人格,为学生解除一切心理束缚。

俗话“童言无忌”,说的便是孩子敢想敢说,想什么就说什么,直言不讳,无所顾忌的那种天性。因此,课堂上,让孩子大胆提问,尽情发表独立见解吧。这,从根本上关系到创新意识的培养呢。

当然,很多时候,孩子提的问题往往和我们预设的课标大相径庭,打乱我们的教学计划,甚至有“噎”着我们的危险,让我们手足无措。但,没有来自孩子“乱点鸳鸯谱”的挑战,我们的教学水平又如何提高?我们的教育机智又怎么生成?

请看著名特级教师徐善俊的“起死回生”吧:

徐老师教《赤壁之战》有一个精彩的环节:课文学完了,他问问学生:“大战结束后,周瑜在庆功会上会怎样向将士总结这次取胜的原因?如果你是周都督,会说什么?同样,曹操也会总结这次大战失败的教训,如果你是曹操,会怎样向部下作总结?”

不论哪个班,每次讲到这里,学生的发言都异常热烈。别看他们小小年纪,你一言,我一语,对双方成败的原因分析得既全面又透彻。这个教学环节的意义决不仅仅是揭示课文的主题。

可是,有一次在一个小学上这一课时,一位小男孩的发言却差一点使徐老师陷入“困境”。这个小男孩说:“我看过《三国演义》,曹操是个从来不认错的人,他怎么会向部下分析失败的原因呢?”

一句话使课堂的气氛像凝固了似的。听课的人屏息望着徐老师,看他如何回答。

只见徐老师先是笑了一声,继而表扬这位学生读书用心,然后说:“你说得对!咱们就不让曹操开总结会了。但是,你说曹操回去以后,独自一人会不会反省自己?咱们现在就把他的内心话掏出来,行不行?”

这一问,课堂气氛顿时又活跃起来。学生把曹操的“内省”说得一五一十。

听课的老师由衷地鼓起掌来。这掌声是为学生喝彩,也是为徐老师的“起死回生”的教学机智喝彩。

名师的教育机智不正是给孩子解除了束缚,鼓励了孩子大胆说、大胆问,并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这样的“风险”后生成的吗?没有教师宽松的教学氛围,孩子怎能想到这样的“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问题呢?没有这样的意外之“石”,又哪有名师课堂上那让我们回味的闪光处呢?所以,老师们,还孩子们敢想敢说,直言不讳,无所顾忌的天性吧!

三、草长莺飞,生机勃勃

有位作家曾写过一篇文章《童稚可嘉》,说的是一个小男孩在作文里这样形容阿姨的眉毛“阿姨的眉毛淡得好像忘了长出来一样。”一个6岁的小女孩写了一首美妙绝伦的题为《爱》的小诗:“妈妈是一杯酒,爸爸喝上一口,就醉了。”一个更可爱的女孩还为这位作家写的一篇文章取了个《花开的声音》的题目,让作家惊异不已,生出无限感慨:因为花开,一个冬天都寂寞了,花儿怎么会寂寞呢,花怎么能独自开着却没有声音呢?

小孩子怎么会有这般让人大跌眼镜的发现?小女孩短短一句诗,童心盎然却又形象逼真,丝丝入扣!一个小女孩何以有如此奇妙万千合情合理的.想象?其实,童稚是一种最机智最完美的智慧,甚至这种智慧寓含着最深的哲理。因为孩子的世界里有许多大人们看不透的东西。

所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发出石破天惊的感慨:“儿童可以做成人的老师!”孩子是最富有朝气的,“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没有很多的害怕、忧愁、担心和顾虑,总是快乐地拥抱人生、奔向未来。同样,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往往不满足于唯一答案,而喜欢从自我的角度另求发现,这正是灵性的可贵体现。

《荷花》一文,当学生理解了“冒”字的美时,老师提出:兴致勃勃、迫不及待地长出来的荷花,长出来后想干什么呢?学生的回答思路开阔,富有情趣:“仿佛想看日出”“想跟飞舞的蜻蜓亲吻”“想看看整个世界是什么样的”……这不仅是学生对语文文字的实践,更是情感的流淌,灵性的涌动。

有人说,孩提时期是人生中最富有创造性的时期。因为幼小的孩子心灵是自由的,他们不顾清规戒律的制约,也少有世俗情理的束缚。正是这种可贵的天赋的灵性,给予人们以无限的创意。语文教学的独特作用,不仅在于它以承传直接孕育创造精神的民族文化为己任,而且是养成创新能力的主要源泉。因为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始终是伴随着审美活动进行的,而自由和创造正是审美活动的本质。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异想天开、勇于质疑、坚持己见、活泼好动、敢想敢说……以及许多所犯的美丽的“错误”,往往是基于人性的灵性体现。

6.探寻语文课中的“语文味” 篇六

教学中阅读的方式有多种, 默读、品读、略读、跳读、精读等都是阅读的形式。当然根据老师的安排也可以采取齐读、自由读或个性化阅读。一般是默读, 其次是自由读, 我们的老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学情灵活处理。比如一些比较精美的散文, 我们老师要利用多媒体放读, 学生听读后再自由阅读。比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 我采取先录音放读, 在强调了写作背景和围绕作品的人物命运后, 学生自由阅读, 最后我选取重点段落做范读。学生在多种形式的阅读体会后自然就对文章的感情有了质的把握。当然根据不同的文体和文章, 老师也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读或师生齐读。在阅读中我们的老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初中语文课必定以读为主, 不要怕耽误时间, 多读多练

读中品, 读中悟, 读中评。老师在学生阅读中不要轻易去打断, 过多的解释只会消弱阅读的效果。在学生充满热情的阅读后我们老师需要讲的东西自然会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 老师讲的再多如果没有学生的阅读做基础, 学生大概也不会有太多的积累、太多的感悟。《背影》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的一篇出自朱自清的叙事散文。大家对课文的主旨和父亲的描写应该很熟悉了。为了分别的儿子, 肥胖的父亲攀爬栅栏去买橘子这一段落着实感人, 很多人认为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父亲的动作和转身的背影的描写上, 可以引导学生交流关于父亲的穿着打扮, 动作言语, 自然抓住了中心。我觉得如果能把文中“我”说的“爸爸, 你走吧”, 父亲说的“我走了, 到那边来信”, 二人分别时互相关心、难以割舍的心里感受用反复阅读的方法去品味, 看着父亲吃力的攀爬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学生在阅读中肯定会出现诸如语速、感情把握、强度等问题, 如果不及时纠正会直接影响到文章感情色彩的把握, 教师可以采取个体阅读问题提醒, 范读修正添补。对文章的背景和涉及的人物形象做细致的点评, 反复的范读必定会指引阅读方向。所以教师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要认真听, 没必要做其他的工作。对读得好的同学也要及时表扬, 鼓励无处不在, 也会推动课堂进度。

三、感情品读

无论什么样的课文都传递着深刻的情感, 教师要让学生用心去读, 投入多大感情就会有多大的感悟。每一句、每一段都可能是整篇文章的主旨。用主旨去引领阅读的方向, 文本、作者、学生实现心灵的互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教学效果会更明显。

摘要:“多读多品”, “少讲多练”, 教师重视阅读教学, 让学生在对课文反复阅读中培养语感, 领会感情, 既做到了积累知识, 又达到了语言训练的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这样我们的语文课才有语文味。

7.还“语文味”于语文课 篇七

本文结合国内语文教学和香港地区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试图澄清认识,呼唤“语文味”理性回归,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完成语文教学的使命。

一、当前语文课堂“语文味”不足,而“形而上学”大行其道。

新课标强调尊重学生,于是这种旧有的课堂师生互动关系,很快改头换面。或者满堂问答,无论难易;或者小组探究,蜻蜒点水;或者相互辩论,游离中心;或者上台表演,异化教材;课堂形式看似热闹,实则空洞无物。课堂内容看似丰富,实则本末倒置,舍本逐末。上述种种互动现象在香港中学的课堂上表现更为突出。

这种缺乏思想交互、心灵沟通、情感协调的“互动”是机械的,简单的,幼稚的。它通常使语文课丧失了原本的韵味而蜕变为一种完成任务的简单工具,因而语文课堂教学大多被异化。而真正意义的互动应该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的和谐统一,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是师生‘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程少堂语)。换句话说,互动就是让语文课充满原本具有的“语文味”。

2、功利主义色彩浓厚,使语文教学奴化。

全国版语文教材的政治功利色彩依然浓厚,香港版语文教材工具性(实利性)色彩也是过于浓厚。教学过程中急功近利的思想普遍存在,依然占据上风,语文课的诗意阵地丧失殆尽。再者,考试对语文教学的干扰无限膨胀,教学与考试的关系越发畸形,导致教学纯粹围绕考试转,这种现象在香港中学的传统语文教学中尤为突出。

教学过程中既不重视“语”的交际功能,也不重视“文”的熏陶和濡染功能。无论是教材的选材还是教学的实施,缺少起码的循序渐进的逻辑性,也谈不上令人遐想翩翩的诗意,语文教学完全是以服务(服务政治、考试)为中心,忽视了本身的价值。语文教学已经被奴化。“教出情感、美感和语感的同时,积淀传统文化、丰富生存智慧、提升人生境界”(程少堂语)只能是海市蜃楼,存留于人们的理想中。社会学家、教育学家卢梭说,当教育追究实利,残害学生身心时,“学校便成为心灵屠宰场”。

朱自清先生还说,语文的价值不在于实用。而在于文化。人们只有长期在一种优质文化熏陶与感染下,才可能在内心深处唤起自发的完善自身的需求,增强不断追求崇高与挑战生命的力量。

3、重细节咀嚼,轻整体感知和品味,使语文教学僵化。

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对文本的感知和品味,如何处理这个环节,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尺。但在实际教学中,两地语文教学还存在许多误区。

有的课堂教学立足局部,大谈写作技巧(或者思想),而对文章缺乏整体的认知;有的课堂教学前后脱节,割断文章内部的逻辑联系;有的课堂教学机械传授基础知识,把课堂变成汉语词典的“演武场”;有的课堂教学脱离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特定的情景,孤立地、生硬地贴标签式地进行所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诸如此类,还往往冠以重点突出、基础落实、注重实效等肯定性的评价。实际上完全背离了“语文味”的基本原则,长此以往,语文教学空间越发狭窄,教学思维越发僵化,语文课的“知”、“情”都将是一句空话。

而真正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从整体感知文本入手,去把握文章的脉络和情感,让学生通过学习去感受作者的思维和情感。从而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进而鉴赏、品味文章由思想和语言所构成的内涵丰富的韵味。误把泛自由化当作个性,使语文教学妖化。

一堂优质的语文课,应该是个性飞扬的精神大餐。但教学实践中对个性化的理解往往出现偏差。或者片面地追求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或工具性,使语文课变成思想教育课或陷入程序化的泥淖;或者从“教师中心”这个极端走向“学生中心”这个极端,使教学既失去了个性化的追求,又抛弃了语文味的基本体验;或者带着浓厚的个人主观色彩去曲解教材,使得学生认为语文课就要随心所欲,从而把学生引入学习语文的误区;或者满堂问、满堂论、满堂动等“伪民主”做法盛行。这样的语文教学,是对个性的错误理解,是一种泛自由化的表现,当然也就失去了语文学科的个性,继而淡化了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教学的个性应该是教师以自己独有而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语文素养去熏陶感染学生,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坚持自己的独立人格。教师既不要跪着教学,学生也不要跪着读书。

二、“语文味”缺失的原因分析。

1、对新课标的理解有分歧、有误区。

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四个方面的阐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香港中国语文教育的课程宗旨有五个方面的阐述:提高读写听说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自学能力;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性情;培养品德,加强对社群的责任感;体认中华文化,培养对国家、民族的感情。在教学总原则中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主导等。

其实这些阐述都是大而化之的,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这些理念和宗旨,缺少操作性强的指引,因而存在很多分歧和误区。如新课标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其实新教材还是没有完全摆脱旧思维的束缚,更多的只是贴了一些新标签而已)等就让课堂教学无可适从。该怎样把握这个度,才不至于出现目前课堂教学中种种怪异现象,有待进一步研究,以期达成共识。同样香港课程宗旨中“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和教学总原则中“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主线”等也让教学无可适从。谁都知道,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的核心是提高能力,但到底该如何做,似乎很难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目前的教学普遍是以教师为主体,以考试为主导,几乎是背道而驰的。这并不是老师的主观故意,而是实际操作有很大的难度,并且在认识上也还有很大的误区。

2、考试指挥棒的干扰依然严重。

目前我们的教学可以围绕新课标尝试很多改革,但有一个束缚是无法摆脱的,那就是考试。所有的改革在考试面前是那么的脆弱,所有的呼喊在考试面前是那样的虚弱。应试教育围绕考试转已经不新鲜了,连常规教育(素质教育)也成了考试的附属品。整个教学过程成

了考试的演武场。由于对考试研究的深入、细致,以致教学中出现了专门为考试服务的模块——动辄以高考题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全然不顾及语文教学的美感和情感熏陶。香港地区由于新的考试与现有教学的关系一直没有理顺,也没有明晰,旧考试对老师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对教学的影响依然积重难返。教学中体现“语文味”更是难上加难。

3、老师个人素质参差不齐。

课堂教学的关键还在老师,不管是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以老师为中心。老师个人的综合素质决定语文课堂的水平。一个综合素养全面的老师,他的课堂上总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总能站在人文关怀和情感体验的高度来组织课堂教学。相反,只能把语文课堂带进乏味的“战场”。而现实中高素养老师的严重欠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是这点,成了制约了我们课堂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瓶颈,也成了“语文味”回归课堂的瓶颈。

三、还“语文味”于语文课的途径。

1、正确认知语文的性质和地位,去掉语文课过多的负荷。

新课标明确阐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香港中国语文教育课程宗旨和学习目标也明确阐述语文教育配合整体教育方向,为学生终身学习、生活和日后工作打好基础。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审美情感和听说读写、思维、审美能力等。

关于语文的性质和地位,两地的阐述是大同小异,都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学生的文化积淀、审美情趣和语言品味能力,而这些正是“语文味”理念的核心。

由于我们目前的语文课承载了太多的负荷,使语文课已经变成了百科全书式的综合知识课和无所不能的思想教育课,却从根本上削弱甚至取代了语文课应有的情感体验和审美快感。长此以往,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从何谈起,语文的地位也会日益式微。

2、尊重语文教学的规律,舍弃形而上学的教风。

语文教学是复杂的,但也是有规律的。语文教学的规律首先是要尊重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切实架好从“语”到“文”、从“知”到“情”之间的桥梁;其次是尊重事物相互联系和互相转化的规律,处理好局部与整体、思维与形象、人文与工具等关系;再次是尊重语文学习要有广阔的空间和严密的逻辑的规律,寻求语文学习最大的发展空间,目标明确,循序渐进。如果语文教学能够尊重这些规律,那么形式主义就不会有生存的土壤,语文教学就会回归到语文味浓郁的本真状态。

3、提高语文老师自身的修养,让诗意扎根课堂。

法国诗人荷尔德说:“人,诗意地居住在大地上。”能否也让我们的青少年一代诗意地居住在校园中,享受着诗一般的教学,诗一般的生活呢?关键是提高语文老师自身的修养。一个语文老师自身的语文素养或者综合素养越高。那么课堂教学的艺术品位就会越高,语文味就会越浓,否则,语文教学将会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悟的、有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

8.语文课泡汤 篇八

前日一节公开课,电子显示屏上公布的是7(15)班上课,这是一个小失误,而我在7

(16)班上了,7(15)班的孩子们非常失望,他们事后告诉我,让他们自自高兴了一场,就像竹篮打水一场空一样,对不起,亲爱的孩子们,谢谢你们对老师的厚爱,谢谢你们对语文课的喜爱,我们还有机会!

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到:今天我一看课程表,吓了一大跳,密密麻麻的全是数学英语,但一节语文课也没有,多希望有一节语文课啊!还有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到:今天上午第一节本来是语文课,但生物老师却走进教室,原来是调课了,唉,语文课泡汤了。

还有一些同学告诉我,八年级还希望我教他们语文,还希望担任他们的班主任,亲爱的孩子们,谢谢你们的信任,你们的喜爱就是我前进的动力呀,这也是对我的最高奖赏,教师这个职业,说实话目前社会地位、经济地位都不尽人意,也十分辛苦,拿我来说把,从早晨5点半起床到晚上10点半才休息,一天17个小时,几乎都泡在班里、办公室里,早自习、晚自习、静校守班、晚自习查寝、批改作业、处理班务,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我之所以没有倦怠,没有发牢骚,是因为同学们对我的那份最真诚的尊重和信赖啊,这才是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泉源!

同学们的厚爱让我思考:在语文课上我要给学生什么?学生能收获什么?我希望在语文课上,不仅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的习惯,更能吸取做人做事的道理,让他们的人生路更加顺畅,为他们的成功添加砖瓦,为他们的终身幸福奠基!

9.语文课 篇九

那是我上七年时,我们的语文背臭味听课的对象。在那节课之前,大家一听到这个消息,都非常高兴,因为他们都希望在课堂上大显身手,让全年级都知道我们办的厉害。

在欢快的歌声中这节语文课开始了,老师一走上讲台,微笑的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来学习《西游记》专题,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有哪位同学来讲讲对西游记的了解,之间教室中沉默了几秒钟,全班同学的手都“哗啦”一下举起手来,大家争着抢着回答,我也举手了,但是手举得很低,因为从下就比较短小,怕回答问题,一方面是他回答错,一方面是怕老师批评我。我心里暗暗在想,老天保佑我,千万别提问我呀。可老天偏偏在和我作对。越害怕狼来吓,只听见老师宏亮的声音喊道。李滕坤,我只好硬着头皮站了起来,虽然我对这个问题也很熟悉,但心里还是没底,站起来我半天才支支吾吾说了几个字,老师目光中那意思期望,是我下定了决心。不能让老师失望啊,我大声地说。“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这时,教室里传来雷鸣的掌声,这一下子给了我动力,从这以后,老师每次提出问题后。我总是第一个举起手。不管自己的见解是否正确,只要有勇气。你就是好样的,在同学们欢笑中这节语文课结束了,我还有些依依不舍,这一节课让我变得胆大了。改变了我从小就胆小的习惯。

10.让语文课溢满“语文味” 篇十

什么是语文味呢?程少堂在《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的遇辑起点》一文中说:“所谓语文味,从内涵上说,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在一种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

“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它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得到共同发展。

一、注重朗读,把握语文特征

“书声朗朗”历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特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古代私塾中的传统语文教育,主要是通过吟哦讽诵让学生直接体悟言语规律,从而能够达到语言运用。新课标也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做到这些,必须注重读书。作为语文教师,要学会根据文本特征,在适合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阅读训练。

譬如《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学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设计教学步骤:1.一字一顿的读;2.谁读的越快越好;3.你能不能读出一点古文的韵味呢?4.你能不能分角色读出人物的情感和态度呢?5.在读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这一阅读教学流程的设计,从学生对文本的初步感悟出发,精心设计“对话”的切入点,通过引领学生熟悉文本,多角度、多层次地“读”,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真正对话。每次的“读”,都伴随着解读文本的有价值的思考:有把握整体的“思”,有感知细节发现细节的“思”等,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受、想象、视觉去感受词语的色彩、气息,触摸文字背后的情感,聆听来自词句深处的声音。

二、品味语言,紧扣语文核心

学习语文的核心,应是体味课文中的语言,要想耐人寻味的语言走入学生的心田,必须品词析句。对词句的咀嚼品味是鉴赏文本的一把钥匙,如果没有了对词句的锤炼,没有了“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执著探究精神,同样是丧失了语文味的。语文课因为有了语言的品味和赏析,才不会浮华、浅薄,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语文学科才会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那么,怎样品词赏句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首先,抓住关键字句。品味语言就是要结合语境,抓住关键字句细细地咀嚼,潜入文字背后,走进作者心灵,合英咀华,探得个中之味。比如鲁迅作品《孔乙己》中“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历来被当作炼字的典范。“排”字含蓄地表现了孔乙己炫耀“我有钱”的要面子的心态。《孔乙己》后文中还出现了一个“摸”字。把“摸”字和“排”字进行比较,“摸”字表明孔乙己多么地贫寒和萎靡不振;而“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显示出孔乙已是多么地“富有”和趾高气扬。

其次,重视联想想象。叶圣陶先生有这样一个精彩的比喻:“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这个比喻形象地道出了阅读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时读者须结合自己的经历展开联想和想像的必要性。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写百草园景物一段,语言精确生动,富有儿童情趣,是培养语感的好材料。朗读教学时,启发学生想象:在百草园里你看到了哪些动植物?它们的色彩、形状、动作如何?又听到什么声音?叫声有何不同?你能不能再为这个百草园构想几种使孩子们感到更有情趣的花草虫鸟?分别用哪些恰当的词语来形容它们的状态或动作?有了丰富活跃的想象、联想的参与,学生们很快领会到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内涵,语感也就非常具体、生动、真切了。反之,如果仅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就显得抽象、枯燥、也就很难获得生动的感受。

再次,鼓励多元解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呈现不同的解读特征。教学中,教师应热情鼓励学生在尊重文本、依据词句、自圆其说的前提下,进行个性解读、多元解读,引导学生能在文本解读中品出语言的独特内涵,能在生活感受中体验到生活的独特意蕴。学生只有通过对课文的熟读精思,才能领略文章特有的美,从而提高语感,提高语言能力。比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我们可以在授课一开始就让学生自读,通过自读来触摸文本、感悟语言。自读中要求学生找出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呼的词语,结合于勒的两封信,谈谈于勒是怎样的一个人?学生自读、圈画、讨论,就会说出许多个性化的见解。

三、披文入情,抓住语文底蕴

语文教学之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魅力,主要在于它自身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情感。因而要增强语文味,就要披文人情,抓住语文教学的底蕴。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如果没有学生与教师、与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那么,语文教学活动便是干瘪空洞、枯燥无味的躯壳。情感的喷发,来自于对文本的品味。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往往是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乃至生命的佳作。语文教学就是教师引领学生走迸文本,让学生去读,去品,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比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望父买橘”这一情节,倘若只是走马观花,不深入研读文本,学生是很难体会到深深的父爱的。“黑色小帽”,“黑色大马褂”,两个“黑”字凝重压抑,暗示父亲有孝在身,回家奔丧;反复强调戴的穿的都是“布”,暗示着父亲老境颓唐,祸不单行的遭遇和家中光景的日趋惨淡,“我”的伤感之情就不言而喻了。而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两手的“攀”,两脚的“缩”,身子的“向左微倾”,则是把父亲为儿子买回橘子时的艰难形象地描述出来。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跃然纸上,而本已伤感的儿子又怎能不落泪呢?读到此处,我们不由地被其父子间的骨肉至情所打动,真切地触摸到“我”丰富又复杂的内心世界。

总之,语文味是一种文化品味,倘若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真正充满了语文味,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够享受更加广阔而自由的精神空间,一定能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里,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

11.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 篇十一

那么如何使我们的语文课具有“语文味”呢?

一.激发情感, 体验语文味

“文章不是无情物”,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 绝大多数的文章不管是写景, 还是叙事, 本身就都包含着深厚的情感色彩。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去体验、感悟这种情感, 就不能对文章所描写的人物形象、景物特点、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 我们教师在上课时必须饱含激情, 必须找准课文和学生的情感点, 调动学生情感, 教出课文情感。

在教《二泉映月》时, 笔者紧紧抓住阿炳辛酸的成长历程, 深入体会主人公的孤苦伶仃,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请看下列教学片段:

师:读“双目失明”这个词只要几秒钟, 可是“双目失明”对一个人来说是怎样的打击啊!同学们, 请把眼睛闭起来。

(生闭眼一分钟左右)

师:一片黑暗, 在一片黑暗中。阿炳再也看不见了, 看不见什么?

生:看不见二泉。

生:看不见他的二胡。

生:看不见美丽的月色。

生:看不到静影沉璧的美景、树木葱茏的惠山。

师:是啊, 由于双目失明, 阿炳再也看不到这美好的一切了。所以听着听着, 渐渐地……齐读!

生: (齐) 渐渐的, 渐渐的, 他似乎吸到了深沉的叹息, 伤心的哭泣, 激愤的倾诉, 倔强的呐喊……

这样, 引导学生诵读、比较、想象, 与文本“对话“, 不仅加深理解和丰富了课文内涵, 又让学生不再作为一个局外人, 而是与主人公共患难, 体验双目失明所带来的痛苦, 从学生动心动情的诵读中可以感觉到他们与阿炳的内心是贴得如此之近。这样的教学不仅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解读, 更是灵性的涌动、情感的流淌、内蕴的提升, 富有深厚的“语文味”。

二.注重朗读, 释放语文味

语文味还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上。在琅琅书声中, 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 与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 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感。如小语第四册第21课《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这是一首儿童诗, 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丽遐想, 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在教学中, 笔者先设疑:“谁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以激起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在教学第二、三、四小节时, 先让学生自读, 感知我“想变点什么”, 思考“我”为什么想变成“雨滴、蝴蝶、蝈蝈和星星”,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唤起他们的美好回忆, 形成意境。通过有声有色的诵读, 读出味道来, 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融入自然界的“我”和自然界的事物相亲相近, 是多么令人愉快, 从而激起学生对美好的大自然的向往。当“我”看见一个“小小的荷塘”时, 又改变了主意:“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为什么到了最后, “我”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导读第五节, 进一步启发“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就是因为荷叶样子的可爱吗?接着, 再让学生朗读课文。教学中, 通过反复的指导朗读, 让学生品味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情思美感。在琅琅书声中, 学生不仅能够感受作品的情思美感, 还能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

三.嚼词析句, 品出语文味

对于课文的传神点, 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讨论、咀嚼、激活思维,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无穷魅力与韵味!如教学《天鹅的故事》一课时, 笔者就紧紧抓住“突然, 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 可是它并没有飞走, 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 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这一关键句来进行嚼词析句:读这句话, 哪些词语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腾空而起、像石头似的、重重地扑打) 从“像石头似的”, 你读出了什么? (老天鹅下落的速度很快;老天鹅一点儿也不怕疼痛;老天鹅决心很大, 意志很坚强。) 仅仅只是扑打了这么一次呢?这样继续扑打下去, 老天鹅可能会怎样?通过反复咀嚼, 浓浓的语文味自然就会荡漾在学生心中了。

12.一堂语文课 篇十二

哦,那是四年级的一堂语文课,同学们正在全神贯注地读着课文《鸟的天堂》,就连老师也被我们动听的声音打动了,不禁与我们一起朗读起了这优美的课文,每一位同学都是那么深情并茂。

突然,一阵奇怪的叫声吸引了我们大家的注意力,朗读声戛然而止,大家纷纷放下书本,朝卫生角旁的窗户望了望,天哪!这是一只多么漂亮的鹦鹉啊!一些爱鸟人飞快地奔向窗户旁,仔细打量着这只“不速之客”,那“不速之客”也好似并不怕同学们,没有逃,看来,它是百分之两百信任我们了!只见它时不时地换一下姿势,好像是一位超模,特意赶来为我们展示自己的风姿。有的同学既不跑,也不跳,只是平平静静地看着小鹦鹉,一点反应都没有。还有一些同学吓得躲到了桌子下面,还时不时地说上两句:“啊,好可怕呀,这只‘怪鸟’会不会来啄我的眼睛啊?”我呢,也跟着胆大的同学一样,仔细端详起这只美丽的鹦鹉。

教室里顿时有些乱了,同学们个个不知所措。老师拍了拍手,让我们安静下来,回到座位上,我们以为老师要大发雷霆了,说我们上课没上课的样子,没想到,老师却说:“同学们,这只鹦鹉是被我们那优美动听的朗读声吸引来的。”哦----大家恍然大悟,原来这只“不速之客”还有来头的啊,它把我们宽敞的教室当成了鸟的天堂。老师又说:“这位不速之客既然来了,那我们就热情地招待它,不要打扰了它,安安静静地观察吧!”“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喊道。于是,又纷纷挤到了窗户前,静静地观察。哇!这只鹦鹉可真够漂亮的:黄白相间的头,一只红色彩的弯钩嘴,两只黄豆大的眼睛滴溜溜地打转,真是可爱。它的身子是深红色的,尾巴是翠绿色的,美丽极了,犹如披上了一件华丽的衣服,又像是宫殿里的公主。只见它一会跳到电视机架上,一会跳到讲台上,一会儿又跳回窗台上。它的一举一动都是那么活泼可爱,一些同学说:“咱们把它捉住吧,这么漂亮的鹦鹉,不捉住怪可惜的。”另几位同学立马反驳道:“不行!这只鹦鹉也是大自然中的一个生命,我们不能伤害它,要让它回到属于自己的天堂!”…就这样,观察课又变为了辩论赛。

“叮铃铃!”下课铃响了,小鹦鹉好似被吓着了,飞快地飞了出去,我们有一丝遗憾,但是,我还是希望让它飞回到属于它自己的天堂!

13.语文课作文 篇十三

前几天,老师就告诉我们:“星期六有位特级教师借我们班上课!”我吓了一跳:哇!!特级教师!那一定是一个年迈的头发白花花的,又非常严肃的老师了!好神秘啊!可是今天的课彻底推翻了我的这种想法。

今天,我怀揣着激动而忐忑的心情来到阶梯教室,想见一见这位“神秘”的特级教师,可是人影儿都没看见。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姗姗来迟。我心里“噗嗤”一声笑了,原来老师也会“迟到”。我再定睛一看,她年纪不大,也就二三十岁的样子,一身黑衣服让她显得又帅又酷。

刚开始上课时,她并没有切入主题,而上让我们提一些关于她的问题。这令我们深感意外,不过还是踊跃发言,而老师对某些同学的问题笑而不语,而又对某些问题打开了话匣子,侃侃而谈。从这次谈话中我们知道了这位“古怪”的老师姓祝名禧,年龄保密……我们都笑了起来,祝老师也笑了,我们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主题——创世神话。

祝老师让我们复习上学期的课文《开天辟地》,并对它提一些问题。同学们的小手像树木一样竖了起来。然后,老师又让我们上讲台讲故事,我就冲了上去。当轮到我的时候,我为了让大家笑,便挤眉弄眼,用上了风趣的语言和动作,台下传来阵阵笑声。当我讲完时,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祝老师又让我们比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创世神话比较,我们发现,它们多多少少有一点儿不同。

经过这堂课,我明白了有时我们可以从书中找到问题的答案,也可以开辟一种新方法,开辟一条新道路。

14.兴趣语文课 篇十四

一、精心设计导入语, 产生学习欲望

一顿美餐, 只有让你垂涎三尺, 才会有美美地享受。同样的道理,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段好的导语, 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都有好奇心, 对新鲜的事都有一种了解的欲望, 这些好奇往往是从感情事物开始, 我们在精心设计教学的导语时, 常常要从学生熟知的人和事或是他们能听得明的故事着手, 积极提高他们学习语文课的兴趣。有了兴趣, 在传授知识时就顺风顺水了。如, “雨”这篇课文, 我们不妨从生活中常见的“水”开始, 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也是时时相伴的, 水是从雨中来的, 下雨天有些什么不同, 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雨的样子是怎样的?庄稼又是怎样的?从这些熟知情景中让学生从心中对雨有兴趣了解, 这样在讲解课文时, 学生就情绪高昂, 并乐意接受他们不了解的知识。

二、从语言趣味性,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重点。识字很容易张冠李戴, 或是答非所问;而写字时, 笔画顺序常分不清。如果我们把单调的字符变成恰当风趣的故事, 用口语方式讲出来, 这样不仅活跃课堂气氛, 融洽授与学的关系, 还能加深学生记忆。重要是让每位学生都喜欢上汉字。如, 在教“回”字时, 许多学生老是喜欢先封口, 然后再写里面的部分。我按照学生错误的笔顺把这些字写在黑板上, 并风趣地说:“你们也太不礼貌了。明明见爸爸回来了, 还先把门关上, 叫爸爸怎么不生气?”学生听了, 个个心领神会。笔顺规则是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教学中必须抓住低年级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特征, 并恰当发挥趣味语言这一润滑剂的作用, 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创造课堂意境, 体会语言之魅力

小学低年级的课文短小精悍, 在阅读教学中, 我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意感、美感, 学生在朗读的同时也在接受美的熏陶, 让说话与朗读训练紧密相连。创造意境可运用现代多媒体:声、光、电、图片、短片、动画等等手段。如, 教《小小的船》时, 可配合轻缓柔和的音乐, 播放繁星点点的图片, 教师适时生动描述;学生闭上眼睛脑中出现“夜空图”, 再根据描述自然动作, 让我们一起飞向蓝天, 坐到月亮上。蓝蓝的天上有许多星星一闪一闪, 在向我们眨眼。弯弯的月亮多像一只小船, 我坐到月亮上, 让我们飞吧, 飞吧!在这样富有童趣的情境中读读练练;诵读感受语言美, 学生读得美美的, 并很快悟出其中之意;说话时想象意境美,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说话:东方明珠、长城、流星、外星人等一一闪现在他们眼前。扎实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四、课堂游戏趣味性,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文字是枯燥的, 但把他变成可玩耍可操作, 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 让学生对作业充满兴趣。因此, 作业设计尽量灵活新颖, 富有情趣, 吸引学生。如, 很多学生喜欢绘画, 学习古诗《鹅》, 我让学生根据诗文画一只“美丽的大白鹅”, 把鹅在水中游的动作、神态用画展示出来;学习问句, 我让学生做打电话游戏题, 让学生扮演打电话人与听电话人互相问候, 理解问句的语气;很多学生喜欢写模仿文, 学了《四季》, 我让学生也当诗人写一首《四季之歌》。这样的作业唤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更丰富了学习语文的乐意。

15.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 篇十五

何谓“语文味”?依我之见:一是“读”味;二是“语”味;三是“文”味。下面就语文三味浅谈拙见。

一、“读”味

读,是学习语文的最好方法。几千年来,中国百姓都把孩子上学叫作“上学读书”,它强调的是“读”。“识字、读书、做文章,中国古代教育就干这三件事。”语文课是一门“抑扬顿挫”的艺术,我们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多读书、读好书的氛围,读要贯穿教学整体。

读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中,对文章的感知靠读,感悟靠读,理解靠读,情感的熏陶也靠读。语文味是读出来的,反复地读、思考着读、美美地读。让学生通过听(听老师范读)、看(默读)、读(出声朗读,多种形式的读)等途径,从整体上感受语言,在读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文章。从而形成正确的语感、丰富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范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也是课文教学的第一件大事。范读者绘声绘形绘色,听者入情入景动容,能使书面文学转化为口头文学,让学生欣赏,让学生陶醉。实践证明,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可以培养学生对阅读对象或课文的喜爱之情,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人文情感。

要上出语文味,朗读教学要把握三点:

1.把握作品朗读的总基调。任何一篇作品,都会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基调。朗读时要宏观地把握,并对其整体态度、情感进行准确处理。

2.注重朗读的语气。朗读的语气有:悲伤、高兴、愤怒的情感语气;有不同人物、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物语气;还有叙述性语言,对话式语言,描写性语言等多种不同语言表达形式的语气。它不仅赋予语句以抑扬顿挫的特点,而且传达一定的思想感情,调动听者的情绪,塑造某种意境,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3.体现朗读的个性化。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体会各有不同,读出来的感情也就各不相同。因此,要鼓励个性化的多元朗读,我们不能强求学生统一的朗读技巧,而要让每个学生有所体验,真情流露,将自己的发现、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新课标强调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其基本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们要“把‘读’作为开启语言宝库的钥匙,读出思想,读出情感,读出形象,读出韵味”。教学中培养默读习惯,训练诵读技巧,传授背诵方法,讲求教师的示范背诵,要求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这样学生就能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披文以入情,充分地触摸语言,感受语言。

二、“语”味

语文课姓语,语文教学应该以语言为基本。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思维的基础。”品味比较是阅读文章,悟其神妙的重要方式。语文课要关注文字,所有教学细节无一不是文本的文字引发,并紧紧围绕文字形成波澜,要“着眼于精神,着力于文字”。重视文字语言的赏析,就引入了对文本思想、情感、形象、韵味体悟的源头活水。

1.品“文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透过题目,可以捕捉到许许多多的信息:文章的体裁,故事的梗概,写作的脉络,作者的观点……文章,通过题目这一眼睛,向读者暗送秋波,眉目传情。课文教学的第一步,就要品读文题,抓住了这一点就牵住了牛鼻子。

如《抄检大观园》解题——“大观园”是作者曹雪芹融中国南北园林艺术之大成,在书中设计创造出的一座精美绝伦的园林艺术形象,是《红楼梦》里众多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是一片寄寓作家美好理想、较少封建礼教束缚浸染的净土,是女孩子们(包括宝玉)栖息、成长的一方绿洲和乐园,是人间的桃源仙境。“抄检”,搜查并没收,是课文“文眼”所在,包含“抄检的起因”“谁抄检谁”“抄检什么”“抄检过程”“抄检结果”等问题。所有教学问题都可由文题而生。

2.品“词语”

“语文课是美的,它潜伏在语言的深处。”教学中启发学生选择课文的精湛词句与跟他相近词句进行比较,采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式,仔细解析它们在一定语境中的意义、范围、程序、色彩、情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让学生比较,推敲感悟课文语言,对培养学生锤炼语言的良好习惯,增强教学境界的艺术美,浓化课堂教学的“语文味”极为有利。如“阿Q走近伊身旁,突然伸出手来摩着伊新剃的头皮,呆笑着,说:秃儿!快回去,和尚等着你……”为什么用“摩着”而不用“摸着”,“摩着”是来回摩擦,用力不大,而“摸着”只是接触一下。一个“摩着”、一个“呆笑”极尽其下流相,尽显其欺软怕硬之态。

词语是构筑语言的材料,品词语是学语言的重要手段,我们要重点引导学生品动词,品形容词,品副词,品有特殊含义的词。

3.品“语句”

理解性探索阅读是准确把握文章的重要一步,只有对关键句、重点句理解透彻,才能准确把握文意;只有弄清疑难句,才能扫清理解全文的障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作为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一个能力点,是一个常考点、必考点。

品句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更重要的是,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甚至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全都离不开对文中重要句子的把握。

如《宝玉挨打》一文中,贾政有三次哭,他为什么会哭?通过品语句就能品出“泪如雨下”是绝望的泪;“泪珠似滚瓜一般滚下来”是痛失长子的剜心的泪;“跪下含泪”是孝母之泪。三次流泪,一次比一次厉害,一次比一次伤心,细究其因,不难理解,贾政和宝玉的冲突暗示着贾府这个封建贵族大家庭的行将败落,宝玉挨打只是悲剧的序幕、挽歌的序曲。

4.品“语段”

品读文章要抓重点句段、疑难句段,理解它们的真正含义。这样才能遵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的原则。如《宝玉挨打》中王夫人哭劝贾政中的对话:“王夫人哭道……岂不事大。”搬出“百善孝为先”的大原则,给贾政扣了一顶不孝顺母亲的大帽子。贾政以“孝”之矛攻王夫人“孝”之盾,他强调“孝”的另一层意义:“贾政冷笑道……以绝将来之患!”他强调生养了不肖逆子,将给家族带来祸患,这是比让母亲生气的小不孝还是更大的不孝。王妇人又怎样回应呢?她说:“老爷虽然……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王夫人从“孝”的更高一层含义向贾政发出警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说自己将近五十岁,不能再生育,大儿子又早死了,勒死宝玉,就等于断绝门庭香火。王夫人用眼泪保护宝玉,不仅打动了贾政,唤回了贾政心中的温情,救下了宝玉,也哭出了自己的心事:保护宝玉实际上也是保证王夫人在嫡庶之争上取得胜利的关键,同时也表现出贾府中的嫡庶之争的矛盾。

三、“文”味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一个“文”字。文就是要有文采,有文采就是美。如果离开美,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就将是一张失血的脸,显得苍白无力。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求美。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1.语文教师的语言之美

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是艺术的语言、情感的语言、示范的语言。教师讲课时一要干净利索,精辟扼要,一针见血地突破关键性知识,不可拖泥带水,切忌说破句、说颠倒等不合语法的现象和不时插入“嗯嗯”、“那个这个”之类的衬词。二要文雅,要饱含情感,有文味、激情燃烧是语文课堂永恒的魅力。三要配合手势和表情,以恰到好处的手势和表情配合讲课,尽力做到神采飞扬,有声有色,妙趣横生,切忌动作过大,形似表演,语文教学要门道,不要热闹;语文教学要表现,不要表演。追求艺术语言的境界,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形象生动,绘声绘色,具有言辞美;②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具有旋律美;③语速快慢有间,断续适当,张弛有度,具有语声美;④幽默诙谐,妙趣横生,具有情趣美。

2.课堂教学的导入之美

有人说,语文课犹如一支动听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教师授课就要精心设计,审时度势,在开篇引导、课堂指导、收尾诱导上很下一番苦功夫。开篇引导,即导入新课。导语设计既要新颖,又要简练、生动、有文采、有感情,还要富于变化。有时介绍背景,有时创设情境,有时提出问题、巧设悬念,有时直接审题、开门见山。虽有定法,但无定式,不断变化,以求激发学生浓郁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3.课堂教学的提问之美

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将制约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

4.课堂教学的风格之美

语文教师人格、品格、师德的高尚,是影响和制约语文教学风格的决定因素;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情感的浓郁与丰富,是构成语文教学风格的基本因素。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教学的表情、体态、风度,是构成语文教学风格的外显要素。语文教学风格是多姿多彩的,有的深沉含蓄,有的热情奔放,也有的是两种融合和重组,成为中间型、浑融型的教学风格。既庄雅又谐趣,既严谨又潇洒,既雄健又委婉,既蕴味又明畅,既善表演又善导演,这恰恰是语文教学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语文教学艺术并不深奥莫测和虚无缥缈,而是实实在在的目标,一个有追求的语文教师完全可以从一般教学经验的“此岸”,通过实践的积累、探索、创新,达到理想的教学艺术的“彼岸”,去攀摘语文教学艺术皇冠上的明珠。

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它是思想的花朵,是情感的枝叶,是盛载智慧的容器,是语文素养得以飞翔的翅膀。我们应以语言教学为基本,不断丰厚文化素养和文化底蕴,提高语文教育陶冶人文情怀的能力。语文教师们,让“语文味”的清香弥漫课堂吧!

上一篇:网络的安全知识资料下一篇:干部竞聘演讲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