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共16篇)
1.浅谈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一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其中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培养新世纪新型建设人才的时代要求,也是教学的重任。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呢?
一、优化新课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基础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创新意识的萌芽。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学生的好奇往往表现在对一些新颖的事物、自己不懂的东西有一种突如其来的感觉,他们总是爱问为什么,或者异想天开。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这是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探索事物的强大动力,是创新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由学习过程本身引起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质量是直接诱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的动力因素之一。以旧引新,引发兴趣;揭示矛盾,设疑生趣;故事开场,引发兴趣;制造悬念,激发兴趣等,这些方法都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二、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前提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感情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他们的创新才能。
个体的创新是建立在自己独立思考基础之上的,创新意识的一个基本要素是思维活动的非模仿性和独特性;实践能力不是“听”出来的,也不是“看”出来的,它是在自主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如果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有自由表达自己解决问题思路的宽松氛围,有与同伴交流的机会„„那么他们就是从事一种“开窍”的活动,这将有助于发展其创新意识。
三、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条件
以前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以被动接受方式为主要特征。表现之一是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而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得到发展。对课堂教学形式的调查表明,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小学生反映没有或很少经历这种学习方式的人达到80%;另一表现是学生们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和意见的机会。在回答课上,学生有无与老师不同意见和想法的机会时,45%的小学生回答“没有”或“很少有”;一半左右的学生对课上没有把握的题目选择“想答,但担心答错”;“根本不想答”的学生人数随年级的升高而增长,这一现象从更深的层面反映出,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没有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这样的教学过程很难使学生达到真正的理解,更难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意识。
四、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指导和帮助。”这里所提出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想。今天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重视充分的合作精神,爱迪生式的个人独创,也许已经不再是这个时代创造方式的主流,因而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也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的素质。
五、优化练习设计,拓宽学生思维空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可靠保证
爱因斯坦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想象是创造的先声,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创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具有形象性、概括性、整体性、自由性、灵活性。在教学中,教师只有经常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能力,打破思维定势,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练习设计中,除基本练习外,还应设计一些开放性、发展性练习,为学生的积极思维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提供数学交流的机会。
总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教师首先应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储备。教师自己能够打破传统定势,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才能更加灵活地去引导学生的发展,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淑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吉林教育:综合》,2014(1)
2.浅谈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二
一、课前预习,开展社会调查,初步自学、应用
在教学中,我觉得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实践意识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好学生的课前预习,对课堂教学必能起到事倍功半、引水入渠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银行利息这一节课时,鉴于学生对利率、利息、利息税这方面的知识比较难理解,我就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课前实践,让学生替父母到银行存一笔钱或取一笔钱,通过存钱和取钱的体验过程,留意每个银行的利率、存款产生的利息、上交的利息税等,在课堂上学生分别谈自己所了解到的利率、利息、利息税;还让学生谈到自己零花钱、压岁钱的存取,他们通过比较、质疑、补充、肯定,最终理解了利率、利息、利息税等概念。本节课的知识点学生通过互相帮助全部解决了,学习的兴趣之大是我前所未能想到的。这样的课前预习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体会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在调查中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在实践中反思感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实践意识。
又如,在教学“吸烟有害”一节实践活动课前,我让学生调查家庭中吸烟的人数、香烟品牌、香烟价格,同时调查一名学生一年的学费多少钱,核算抽烟浪费的钱可以资助多少失学儿童,使学生通过对浪费在抽烟上的钱数和失学儿童一年的学费钱数的对比,加深对吸烟危害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课中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全身心参与
数学本身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社会实践,所以,学习数学知识,不仅仅是掌握,还要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课中精心设计游戏活动,强化数学学习过程的实践性
教学活动中,游戏活动的加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我安排“开商店”游戏,让学生分组扮演顾客和售货员,体验购物的情景,使学生在卖和买东西的过程中认识和掌握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计算。这个实践活动的设计,比单纯的人民币计算效果好得多,使学生在游戏的玩乐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实践性比较强。
(二)课中强化实践操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实践活动操作就是把手和脑有效地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以动手操作活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当学生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特征后,可安排学生亲手剪一些漂亮的具有对称特征的剪纸。安排这个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使学生体会到了对称美。
(三)课中注重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思维,获取方法的多样性,由此可见多角度思考问题的重要性。
例如,在学习完了几何图形的面积后,我出了一道数学趣味题,题目如下:
一块长方形草坪,长155米,宽95米,中间有两条宽5米的道路,一条是长方形,一条是平行四边形,请你帮开发商算算草坪的面积。
大多数学生都想用大长方形面积减去道路面积,便可求出草坪面积;还有的学生想分别算出四块小草坪的面积,但都比较麻烦。还有少数学生用平移的方法,将图中四块草坪平移,拼在一起,组成一个长宽各少5米的长方形草坪。
面积是(155-5)×(95-5)=13500(平方米)
学生用多种方法算出了草坪的面积,深深感受到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课后强化,优化课堂知识,注重实践,体验学习乐趣
课后作业安排得合适、恰当,可以促进知识向技能的顺利过渡,发挥课后作业这一环节的最佳效能。
例如,在讲完“比例尺”这部分知识后,我给学生安排了以下作业:分三组,第一组学生在地图上量出最喜欢的两座城市间的图上距离,求出实际距离。第二组学生量出兰州至香港的图上距离。第三组学生量出兰州至台湾的图上距离,利用比例尺知识算出两地的实际距离。第二天学生汇报作业,个个兴趣盎然,乐此不疲,谈得头头是道,就是因为实践活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3.浅谈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三
小学数学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使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这样,学生所学是可以应用的灵活的知识,而不是呆板的书本知识。当学生理解了一个数学知识,又能自觉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探索这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时,若能使之成为良性循环,他们将受用终身。新的數学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更重要的方面来要求。课标指出,“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呢?
一、让数学知识回归学生生活
学习是为了应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知识也只有运用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也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的情境。例如,在学习了利息后,让学生去银行了解利息、利息税等有关知识,让学生当家长的小参谋:家中多余的钱怎样存最合算?并帮助家长计算利息和利息税。
2.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其他形状的行不行?为什么?
3.加强操作,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
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于实践。我们经常看到由于学生的感性知识缺乏,出现不符合客观生活实际的数量意识。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更要注重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在学习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身高、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测量一步的长度、测量教室门的宽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通过上述活动,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学生获得了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在这个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测量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在生活中用。
二、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要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实践,即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说,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仅在于他们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也不在于他们能解决多少道数学难题,而是看他们能否把所学的数学知识、思维方式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形成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是加强数学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良好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是这样导入的:教师问学生:“在生活中,你们见到过哪些物体上有圆?”学生举了很多例子:圆桌的桌面是圆的,一元钱硬币的面是圆的,光盘是圆的,汽车的轮胎是圆的……教师又问:“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而不做成正方形的和椭圆形的?”学生回答:“做成正方形和椭圆形的车轮滚动起来就不平稳。”“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轮滚动起来就平稳呢?”教师的追问令学生难以用学过的知识做出科学、准确的回答。教师就此引入新课:“今天研究了圆的特征,同学们就会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学生带着寻求实际问题答案的急切心情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教师善于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出发,使学生看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极大兴趣,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从而不断体验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糙、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结语
4.浅谈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实践研究
文/徐鸿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加强估算教学,然而,对于估算教学,教学行为不够优化,学生的估算意识、估算能力还较欠缺,估算习惯远未形成。以各种教材中乘除法估算教与学为例,通过分析,得出估算现状原因,并从“运用多层体验,初步形成估算的意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逐步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加强估算练习,养成估算的习惯;注重估算过程,改变估算评价”等方面提出解决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估算意识;估算能力;估算习惯;实践研究
估算不仅是一种数学思想,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意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版)》明确指出:“具有估算能力能使人对数量及时间和空间等有整体性、全面性和概括性的认识”.新课标对不同学段的估算教学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然而在我们实际教学中,估算教学很少在数学课中崭露头角,似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我们的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感受不到它的魅力,体会不到它的价值。估算教学的现状并不理想,存在许多困惑。
一、估算现状
(一)学生方面
对于估算,学生估算意识、估算能力还较欠缺,估算习惯远未形成,存在以下现状:
现象一:先算再估
在有估算要求的计算时,很多学生为估算而估算,往往在估算前先算出正确答案,然后靠这一答案创编一个估算的结果,缺乏估算意识。在一次期末练习时有这么一道题:在得数接近300 的算式后面画“姨”,在6236衣20、53伊6、7伊58、16伊19 四个算式中进行选择,大部分学生先算出它们的得数分别是:311.8、318、406、304,然后在311.8、318、304 得数后面打“姨”.可见,学生的第一反应还是进行计算的。
现象二:见“约”就估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22 页有一道练习题:一条蚕大约吐丝1500 米,小红养了6 条蚕,大约吐丝多少米?
不少学生的算式是:1500伊6抑1000伊6越6000 米或者1500伊6抑2000伊6越12000 米。老师问:1500伊6越9000 米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要把1500 米约等于1000 米或2000 米呢?他们异口同声说:“这里有”大约“两个字,说明学生还不真正理解题意!
现象三:估、算分离
比如,学生在做精确的计算时,要知道自己的计算结果对不对,特别是积的位数和尾数,商的位数,可以先通过估算来看看结果的大致范围,而学生缺少的就是这种意识,往往只有在题目要求进行估算时才进行估算。如8500衣41,有的学生算出的结果是20多,这显然错了,如果我们估算一下就会发现,其结果怎么也不是两位数,一个8000 多的数除以一个40 多的数,结果应该是3 位数。,再如,603伊23,有的学生得到的结果是13866,他自己也没发现错了,如果及时的估算一下,就会知道第一个因数的末尾是3,第二个因数末尾也是3,积的末尾肯定是9.
(二)教师方面
对于估算教学,教师普遍感到教学过程难以把握,学生学习行为难以评价。
某次听课时,笔者观察到任课教师设计了如下的对比练习。
教师出示469衣6 这道题,请孩子们估一估。
学生估成:469衣6抑420衣6=70 469衣6抑480衣6=80
教师接着问道:”请你比一比哪一种估的方法对?“
学生回答:”把469看成480 这种方法对!因为469 与480 只差11,而469 与420 的差是49,所以把469 看成480 这种方法是对的!“
接着教师把469衣6抑420衣6=70 这种方法隐去。()透过以上现象,可以看出估算教师很为难,学生很迷茫的现象,估算教学任重道远。
二、现状分析
面对现状,笔者从”教材、教师和学生“等方面加以分析,得出问题所在。
(一)对教材编写特点的把握不到位,加大教学的难度
1援估算教学要求不明确
由于”估算是一种开放性的创意活动,是一种数学思想,是一种范围,带有很多不确定性“.因此,它需要一个长期渗透和训练的过程。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中的”乘数是两位数乘法“单元简析。
就上表而言,乘数是两位数乘法这一单元虽然安排了估算教学,但是却存在以下问题:
教学目标中没有提出对”估算“的要求,忽略了它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安排中估算只有3 课时,占了课时总数的15%,分量轻;估算放在口算、笔算之后并且作为选学内容,这是让学生在牢固地建立了”审题―计算―检查“的习惯后,再让学生体验估算的价值,培养他们先算后估的习惯,显然这是不切实际的。
2.习题与例题描述不统一
教材对于”大约“的这两个意义诠释的不完整,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70 页、72页中例题2 与练习中描述就不统一。例题基本上没有出现”大约“这个词语,都是用再现生活情境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在一定的情景中,离散量需要用近似数来描述“的含义(即估算的含义)。在实际生活情景中,学生十分容易理解为什么要估算。但是在安排练习的时候,不可能所有的题目都再现生活情境,于是不得不用上”大约“这个词语来表达”在一定的情景中离散量需要用近似数来描述“这个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本体性知识不够丰富,很容易被误导为看到”大约“就要估算。学生如果没有系统构建”大约“的意义,很容易误以为”大约“就一定是估算。
(二)教师自身的估算观念不强,教师把握不好教学
加强估算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增强估算意识,形成估算能力,也可使学生运用估算灵活解决实际问题,更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可在估算教学中,学生往往不理解为什么要学习估算,感受不到估算的作用。例如,解决”一箱饮料34 元,买9 箱需要带多少钱?“这个问题就要根据具体的情境来选择把数扩大还是缩小。而学生练习时,把34 看成30,把9 看成10,30伊10越300 元,以此来判断只要带300 元就够了。可实际上,34伊9越306元,带300 元是不够的。学生就不理解估算的价值到底在哪里?为什么要估算?
还不如笔算好。就产生了估算价值与学生需要之间的矛盾。
由此可见,落实估算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应实实在在地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从行动上研究起来,从方法上指导起来,从意识上培养起来。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进行高效的估算教学,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基于此,结合自己的教学探索,我认为估算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三、具体操作
(一)运用多层体验,初步形成估算的意识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教师注重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用到乘法估算的例子,也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将亲身经历的实际情境,抽象成数学模型,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强化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应用意识。
师:你能举出生活中用到的估算的例子吗?[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
生:一碗牛肉面2 元8 角,今天早上我们全家吃了3 碗,大约需要多少钱?
生:我们班42 位同学向贫困山区儿童捐款,平均每人捐款5元,全班大约捐款多少元?
生:我们一家三口到三峡旅游,旅行社里的价钱是每位590元,妈妈大约要准备多少钱?
综上所述,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着估算,它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这就需要我们学会用估算的方法、估算的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掌握多种估算方法,活用估算策略
掌握估算的一些基本方法是提高学生估算能力的基础。先估后算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估算用于验算,有利于提高学生解题的准确性。学生通过对这些基本方法的运用,逐步形成比较熟练的估算技能。常用的估算方法有:(1 )近似估算法。(2)数位估算法。(3)规律法。(4)去尾法或收尾法。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同,所以估算的方法往往是灵活多样的。但不管什么方法,都应当以”快捷、灵活“为原则,在合理误差范围内可不拘一格地去思考,作为标准答案应是一个误差范围,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学生在经历估算的过程时也触及估算的灵魂。
(三)加强估算练习,养成估算的能力
学生有了一定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后,教师还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估算训练,让学生灵活运用,养成估算的习惯,并能把这个习惯应用到数学学习和实际生活中。
1.在判断训练中培养估算能力
我们知道,估算大多是通过口算进行的,比较灵活简便,它是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经验,以敏锐的观察力和迅捷的判断力,判断。训练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信息,做出判断或质疑问难,发表自己的见解。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中,商中间有零是教学的难点,学生易将商中间的零漏掉,如:8241衣41=21,为了突破教学的难点,教师先让学生用估算进行检验:8241抑8000,且8241>8000,41抑40,且41>40,8000衣40=200,那么8241 除以41 的商肯定大于200,而原来的商仅有20 多肯定是错的。
2.在应用题训练中培养估算能力
在解答一些逆向思维应用题时,学生易受旧知识迁移产生定式思维的干扰,他们在解答这类应用题时常出现错误,学生见到应用题中”多“字就用加法算,见到”少“字就用减法算,例如:某工厂上半年用水1440 吨,下半年用水比上半年多用了1 12 ,该厂全年用水多少吨?学生常出现”1440伊(1+ 1 12 )“这个错误列式。为了避免出现定式思维导致错误,教师可在做题前,先让学生从分析条件”下半年比上半年多用“可以想到下半年如果和上半年用水同样多,全年有用水量应当是2880 吨,从而估算出全年用水量应超过2880 吨。
3.在比较大小训练中培养估算能力
数学教学中,根据题目的一些特点,引入一个中间数进行参考或对比,往往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合理性。
(四)加强估算练习,养成估算的能力
学生有了一定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后,教师还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估算训练,让学生灵活运用,养成估算的习惯,并能把这个习惯应用到数学学习和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在判断训练中、应用题训练中、比较大小训练中培养估算能力。
(五)注重估算过程,改变估算评价
估算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形成,因此,只要学生的估算是合理的,都应该给予鼓励,小心翼翼地去呵护这种探究精神,不要轻易地用一两句话否定一种方法,而应给他们一种宽松的氛围,让他们不断地学会调整,学会反思,提升判断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M].1 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8.
[2]张晓霞,马岷兴。小学生数学基本计算技能的测试及计算教学研究[J].广西教育出版社,-05.
[3]司继伟。小学儿童估算能力研究[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4]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学习数学[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07)。
5.浅谈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五
第二阶段实验计划2008、9-2009、8
小学数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掌握教学有效知识不仅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标志,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依托所以,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推进课程改革、抓好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为重点,以教育科研为龙头,以校本教研为基础,继续执行“科研兴教,科研强校”的办学方针。面向学生、服务教学实际的校本教研,努力构建学习型教师组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目标
1.继续学习《新课程标准》,讨论如何在实际教学中体现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方法注意把“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与讲授式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体现生本思想。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学得轻松。
3.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
三、主要措施
1、对教材加工、归类重组出具有迁移性、思考力、再生力的有效知识,有利于学生探索与创新
为了便于小学生理解和接受,教材往往呈现一些基本现象和事实,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加工、提炼;另外,对教材所呈现的一些知识点,也需要教师进行归类处理,确定重难点。
2、活化例题,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活化”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把例题转换成生活实际的问题。教材中有些应用题与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学生常常感到这些题与自己无关,因此探索活动显得不够主动积极。教师可以“换汤不换药”,即将学习内容生活化,便于有效地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
3、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中绝对的、万能的、最好的教学方法是没有的。但不管采用
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促进了学生的活动尤其是思维活动,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创造出“自己的方法”,才能最好、最优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
第二阶段实验总结2009、8
通过实践证明:以课题实践为依托,“把握课堂生成的有效性,促进师生良性同步发展”的研究其功能、价值在于:
1.确立现代教学效益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现代教学效益观要以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作为衡量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2.弘扬了学生的主体精神,符合当今社会“主体回归”的时代要求。
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把个性生命权的主动发展还给学生,更多地关注师生在感情、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方面的交流和互动、互惠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主体成长过程中生机勃发的重要部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不断地发展。
3.在以“动”促“活”,以“动”促“思”的生成有效性的探究过程中展示了数学教学的无穷魅力,让师生真正经历了“在交流中不断碰撞,在思考中相互接纳”的生命历程。师生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实现了知识与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良性发展。
4教师专业化发展是课堂生成有效性的必要条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课堂生成有效性的关键。优化课堂教学心理环境是课堂生成有效性的切入点。增强教学的时效性是课堂生成有效性的保证。
5.新课程的“教学中实现人的生命发展观”是师生良性同步发展的思想基础。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预设,强调主体意识的的附加,以至学生的数学学习缩手缩脚,学习成为一种鲜有创造的劳动。
教师课前应结合教材、授课时间、学生家庭情况、学生认知程度等各个方面情况进行总体规划。例如,依据教材实际,研究学生思维发展方向,考虑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兴趣重点,学生可能进行的信息资源收集活动等,以便做好各种应变的准备。再如,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性思维
习惯,考虑在多维教学目标建构过程中,当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和技能目标失衡时,采取何种方法进行应变与调控,教师都应在课前进行整体规划、宏观
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产生生成问题时进行水到渠成。
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转变教师的课堂实践观念,以主导性引领主体性,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
2、充分发挥课堂生成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习惯,提高交流能力及水平,并形成对数学的深刻理解;
3、以此次课例研究为平台,提高一线教师的研究水平,推动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
(二)研究内容
1、影响课堂教学生成的因素
生成与哪些因素相关?教师、学生、教材还是环境?哪些因素对生成的作用最大?如何利用一些有利的生成因素等?
2、生成性资源的来源及合理利用
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决定了生成来源的丰富性,如何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课堂教学生成内容的教育价值
在一些课出现生成的状态下,哪些生成对本节课的教学有效,哪些是无效的?如果利用一这些有效的生成内容这课堂教学服务等?
4、生成性教学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影响
生成性教学能否较为突出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研究结果分析
(一)概念界定
所谓生成性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作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生成性的课堂观,以动态生成的观念来认识课堂教学,以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的多重组合,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动和教师即时处理多种反馈的方式来推进教学过程,从而建构起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
(二)“生成性”教学的现状分析
研究前期,课题组对全校六个年级38个班级的数学课堂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认为: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有了极大的转变,数学课堂学生的冷静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等有了很大的改进。然而,在仔细地观察及研究后我们又发现,多数课堂中,学生的每一句话都在配合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的思考、合作和讨论并非是一种内在的需求,而是一种外在的“逼迫”,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角。虽然,有些课堂中出现了几个游离于教师掌握之外的学生,但他们的问题很快被教师言语或行为所逼回,进而服贴的在座位是等待教师的下一个提问。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仍然地新旧间摇摆。
6.浅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提问能力 篇六
一、培养学生质疑兴趣,使其乐于提问。
数学学科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美,创设形象、生动的学习情境。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因此,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例如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任意说出一些学过的数,然后由教师很快判断出它们的大小,当师生共同验证老师的判断无误后,学生就会主动地向老师提出问题:您是用什么方法这么快就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可见,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来,缘于教师的激趣和创设的良好发问情境。
二、帮助消除心理障碍,使其敢于提问。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由于他们没有掌握好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所以课堂上表现出一种“三怕心理”,一怕在课堂上提问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而挨教师批评、指责;二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而变成同学们的笑料;三怕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而使人瞧不起自己。因此,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首先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消除“三怕”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放心提问。比如对于在课堂上提问由于情绪紧张而说不清楚的学生,可以让其在课外继续补问;对于不敢在广众场合提问的学生,可以让其个别提问;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可以让其把问题写成文字后再提问。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诱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预习中认真去发现问题,为课堂上提问作好充分准备。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组织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提问竞赛活动,通过比提问的数量和质量来评定小组的竞赛成绩,这样,学生将会在竞争的氛围中消除思想顾虑,大胆质疑和发问。
三、通过多说多做多想,使其勤于提问。
1、让学生多说,学会提问。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外部表现。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保证学生有说的机会,通过多说的训练,培养学生勤于提问的习惯。比如在教学“数和整除”第一课时中整数的概念时说到“零和自然数都是整数”。部分学生就说:那么整数就是自然数和零。由于整数的完整概念时初中的内容,小学生不可能认识,但这时我没有否定学生的说法,只是说:你们都赞成这种说法吗?这时有位学生说这种说法不对,整数除了零和自然数外可能还有其他数。我肯定了这位学生的说法。当学生的意见错误时不能一味的否定,而是让其他同学补充意见,从而使他们认识错误,并获得正确的认识。这样能够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没有顾虑,敢于多说多问多想。
2、让学生多做,启发提问。实践活动是学生形成问题的基础和源泉。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而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高”时,首先让学生自学教材,认识什么叫三角形的高?接着让学生动手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并以三角形任意一条边为底作高。由于学生画的三角形各不相同,画锐角三角形的同学,高正好在三角形内,顺利地把高画好了。而画直角三角形与钝角三角形的同学所作的高,有的在直角三角形的一条边上或不在三角形内,这时同学们纷纷提出问题:有的说我作的这条垂线与直角边重合,有的说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不出垂线等等。通过对图形的直观理解,学生善于提出了问题,求知欲很高,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
3、让学生多想,深刻提问。课堂上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对面临的问题作较深层次的思考,通过分析和比较,就能将问题转化,提出优化解答过程的新问题。比如在“连加计算”的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先计算第一步,再用第一步的结果算第二步。学生将会提出“能不能先算第二步再算第一步?”这个问题,并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由此可见,只要指导学生对问题多作思考,学生就能创造性地提出更深刻的问题来。
四、教给学生提问方法,使其善于提问。
由于不同情况下问题的内容、性质各有特点,因而提问的方法和形式也应各有特色,只有恰到好处地提问,才能揭示问题的本质,反之,提问方法不当,不但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反而易使人感到乏味和厌烦。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还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使学生善于提问。如:
1、趣问法。把问题趣味化,或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把问题引出,这种提问容易使对方的注意力集中和定向,引人入胜。
2、追问法。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顺着其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寻根到底继续发问,其表现形式一般直接采用“为什么?”。
3、反问法。是根据教材和教师所讲的内容,从相反的方向把问题提出。其表现形式一般是“难道……?”。
4、类比提问法。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律和性质的相互联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把问题提出。
5、联系实际提问法。结合某个知识点,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
7.浅谈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七
一、制订严格的教学要求
在教学大纲中, 对于计算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对一位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最重要的口算要求达到熟练;对于除此以外的基本口算, 万以内的加减法和用一两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 要求达到比较熟练;对于三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只要求会算。一二年级是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阶段, 必须过好计算关。要过好计算关, 首先我们要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这是核心。如果计算的结果出错了, 那么其他就没有意义了。但如果我们只追求计算的正确, 而不去要求计算的合理、灵活, 同样会阻碍计算能力的提高。例如, 在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 有的学生用凑十法和用加算减计算, 有的则靠摆学具或掰手指、脚趾、逐一数数做加减法, 计算结果都正确, 但后者显然达不到要求, 不利于计算能力的提高。又如, 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中, 有着许多不同的计算方法, 可以从低位算起, 也可以从高位算起。我们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不同题目的区别, 并且具体分析, 灵活运用。而在三四个数的连加中, 关键是会凑整, 如果不会凑整, 不仅会影响到计算的速度, 也会影响到计算的精度。因此, 我们要引导学生熟练地掌握其中的计算技巧。在学生学了运算定律和速算方法后, 如果不会运用, 即使计算正确, 也达不到教学要求。因此, 我们必须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教学, 以此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计算习惯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具有显著性影响, 好的计算习惯能够有效促进计算能力的提高。俗话说:“我们走了很远很远, 乃至于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数学计算是需要准确性的, 一步算错, 步步错。对于我们来说, 在课堂上讲授知识是一件简单的事, 但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却相当不易。其实, 部分学生做错了一些计算, 有多半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错误”。所以, 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 努力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一是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 看清题目的数字与计算符号, 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规范学生的书写习惯, 包括字迹和格式。三是培养学生认真检查, 仔细验算的习惯。许多学生在平时的计算中急于求成, 容易造成错写, 误写, 漏写等情况, 所以每次做完后, 细心检查一遍能有效地提高计算的准确程度。例如, 在小学三年级的教材中有着这样一道题目:鸡有20只, 鸭的只数是鸡的3倍, 问鸡和鸭一共有多少只?在分析这道题的时候, 我们要着重为学生分析题中哪些数据与问题有直接联系, 哪些没有直接联系, 并且在讲解的过程中, 再用简单的线段图帮助分析, 学生就更容易知道条件是什么, 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了。否则, 对于抽象概念能力较差的部分学生而言, 就难以理解这道题了。实践证明, 学生不会解答某一个题目, 往往就是审题不仔细, 对题意了解得不透彻。除此之外, 我们还应当培养学生集错纠错的习惯, 一是让学生收集自己以前做错的题目并加以改正。二是由我们收集所有学生的计算错误、失误的题目并对此进行纠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经常会做错许多计算题, 其中有知识技巧性的错误, 也有因为粗心大意所致的错误。把这些做错的题目集中在一个小本子上, 并加以改正, 让学生在有空的时候拿出来看看, 以提醒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对于教师而言, 这些错例就是最好的教学资源, 我们可以经常将学生们易错的题目拿出来给学生训练, 从而有效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三、将计算与生活相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日常数学要与现实生活联系,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了解数学, 体会数学, 提高对数学的兴趣。教学中, 我们要更多地将计算题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例如, 四 (2) 班今天要进行植树活动, 要求分两组进行植树, 即男生、女生各一组, 老师准备了50棵树苗, 你认为怎样分较合理?学生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其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平均分, 即男、女生分到同样多的树苗;二是按人数多少分, 即人多分到的树苗多, 人少分到的树苗少。最后, 学生们通过激烈的讨论达成了共识, 即按人数分较合理。然后, 我便趁热打铁, 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男、女生各分到多少棵树苗?当然, 题中还缺少男、女生人数的条件, 通过这样的设计, 使学生感到面临的问题就是他们自己的问题, 是自己的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从而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再如, 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学校养了15只白兔, 10只黑兔, 白兔比黑兔多几只?我让学生先摆出15只“白兔”, 10只“黑兔”, 将“白兔”和“黑兔”一一对应。然后, 我再引导学生说出白兔跟黑兔相比白兔多, 黑兔少;白兔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理解从12只白兔中去掉和黑兔只数同样多的部分, 剩下的部分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通过这样的方法, 让学生们懂得了为何要用减法运算,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8.浅谈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八
关键词:浅谈 小学 数学 实践 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266-0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要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这就需要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了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出发,使学生看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极大兴趣,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数学教学要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实践,即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说,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仅在于他们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也不在于他们能解决多少道数学难题,而是看他们能否把所学的数学知识、思维方式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形成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是加强数学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良好途径。
二、重视动手实际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操作实践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便于开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的素材。学生通过眼看、手动、口讲、脑想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培养学生的比较、抽象等逻辑思维能力,从而获得数学知识,这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实践活动形式。它不仅对学生知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以及学习态度的形成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既能让学生体验到独立获取知识的乐趣,又能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
对课堂教学而言,动手实践学习方式的过程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①学生观察一个物体、一种现象或操作某些学具;②学生在观察或操作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并与同伴进行讨论和交流,以弥补他们在单纯的观察和操作活动中的不足;③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注意操作总结。
三、课后精心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要把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利用课外活动落实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应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一环。因此,课后要精心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综合应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只有让学生多做有创意的实践作业,多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培养强烈的应用数学的意识,使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距离在学生心目中大大缩短。还有,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数学调查活动,数学调查这种方法能有效地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得到提高。数学调查就是通过参观、访问、查阅资料等多种形式,对现实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某一问题进行直接的、有计划的了解和分析活动。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把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体会到数学的社会价值,还可以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实践中使知识得到升华。组织小学生开展数学调查,要恰当地布置任务,设计科学的调查记录表,对调查的方式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如:在中、高年级开展家庭收入和住房面积调查活动,同学们利用走访、调查等方式得到数据,计算出结果,填好表格,并通过此活动写出调查报告。
四、鼓励学生广开思路、大胆想象
探索和创新的起点是质疑。也就是说,发现、发明和创新一般往往是从实践或理论研究中发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从而激发人们去探究问题。教师应当十分珍惜、爱护、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及想象力,当有的学生发现和提出含有某种创新因素的“新奇”问题的时候,教师不必忙于自己去解答,而应及时抓住这种难得的机会或苗头,因势利导,把它作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让全体同学共同思考、大胆想象。这不仅能极大地鼓舞提出问题的个别学生,还会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勇于大胆想象、喜爱独立思考的良好环境。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已知与未知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学生的知识及能力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类比、联想产生好奇心理,大胆想象,亲自实践,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去探究问题。
9.浅谈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创新的能力 篇九
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羊街镇羊街中学阳俊凤
【摘要】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必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才能。
【关键词】学生主体合作探究创新能力
21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人类社会发展也将随之进入一个快速变化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创新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途径是转变教学理念,实施创造性教学。我对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作如下粗浅的探究。
一、合作探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新课程也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而教师也更多地成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活动参与者、促进者。在教学中让学生位于何种位置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我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做法是:每学期开学初将学生按学习水平,智能高低,性格特点,操作能力等情况混合编成5—6人一个的合作小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探究题,要求探究题略高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把问题巧设在“学生跳一跳,果子能摘到”的最近发展区,给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活动引入最佳状态。先让学生围
1绕探究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最后全班交流,得出最佳方案,这样能充分显示学生各自的思维过程,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相互交流中捕捉适合自己思维方式的信息,不断地进行交换、处理,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解题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在小组自主探索中得到了自由发展。这样,由传统的传授知识,记忆知识教学过程转变成了学生发展信息,加工信息,研究问题,增长知识的创造思维过程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体现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二、学“问”和学“答”,促进学生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夜晚要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以“问题解决”为特征之一的数学课,对增强学生提问的意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变课堂上的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推动实施新课程教育起着积极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给学生如何提问题,如何提出新颖、有独创性的问题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教师利用计算机上设计的程序,使学生在屏幕上栩栩如生的看到吊车上的沙土徐徐流下,慢慢形成一个圆锥的形状,学生由趣生疑,教师趁热打铁,问:看到这堆沙子你们想知道哪些知识?这时学生争先恐后地说,想知道沙子的形状叫什么?这堆沙子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它的占地面积有多大?怎样测量它的高等
一连串的问题。接着,教师做一个实验,先拿出一个用厚纸做的圆锥容器,再拿出一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容器,在空圆锥容器里装满沙土,然后倒入空圆柱容器里,让学生数数,到几次正好装满。师问:你们看了这个实验,能提出哪些问题?这时,学生纷纷举手提问,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有这样的关系?能不能把求圆锥的体积转化为求圆柱的体积来计算、、、、、、较有价值的问题?
三、主体参与和教师引导,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别彼此的思考。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的活动。教与学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学生教学认知活动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任何引导,启发和传授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例如,我在教学中不但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前人的创造精神,还特别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如智利训练、趣味数学、数学竞赛等。因为课外活动能以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学生吸引住,让学生完成一道数学题,从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中任意抽取4张,根据牌面上的数字进行混合运算(每张牌只能用一次),使得运算结果为24或-24。其中红色扑克牌代表负数,黑色扑克牌代表正数,J,Q,k分别代表11,12,13。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思考,不到十分钟,奇迹出现了,同学们见写出了二十多种不同的算式。这时同学们无不欢欣雀跃,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平时数学教材上的思考题,很多都是这样组织学生解答出来的。这样做,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从活动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潜能,是一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在每一个教学过程中渗透和培养。作为教师必须树立现代的教学观,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学方法上要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在每个学生的心田播下创新的种子。
[主要参考文献]
1、《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法》 吕世虎石永生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2、《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关文信主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作者简介:
阳俊凤,生于1974年6月,女,云南元谋,汉族,本科,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羊街镇羊街中学,中学一级数学教师。
地址: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羊街镇羊街中学教师:阳俊凤
10.浅谈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十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差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老师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计算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口算能力。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领会计算方法,掌握口算要领。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口算;能力
小学数学老师有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学生的计算能力差。在计算中所出现的错误花样百出,有的错误很低级,让老师有些哭笑不得,这样不仅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更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素养。所以在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特别是口算能力,是教师们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地总结,就怎样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有些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
一、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领会计算方法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实践,喜欢操作。要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数概念和计算方法,恰恰不能离开学生的亲手操作,这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指出的“数学首先是,也是最重要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
从本学期一开始,我特别重视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去获得数概念,领会计算方法。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部分,每认识一个数后,我们都通过图画或实物图片,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和分解,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反复的亲手操作巩固数的组成和分解,并且注意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动作、思维、语言密切结合,培养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动手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没有急于揭示计算方法,而是花了较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圈十”操作,使学生从操作中领会“凑十法”。这样做,使我班学生都较好地掌握了“凑十法”,为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打好了基础。
二、应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算理
学生只有理解了算理,才会算的快,算的好。如何达到这种效果呢?那就是从生活实际引入,让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探究出合理的算理。例如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可以设置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发现。首先在引入环节设置情境,小兔子要请客,它为好朋友准备了两盒牛奶,第一盒里有9瓶牛奶,第二盒里有8瓶牛奶,小兔子一共准备了几瓶牛奶?小朋友你能帮小兔子算一算吗?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进行引入,学生会感到很有意思,愿意帮助小兔子算一算,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
在学生考虑了一会儿后,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有多少瓶牛奶吗?这时学生就会深入思考该怎么办,于是凑十法就自然而然的被学生发现了,既从第二盒中拿出一瓶放在第一瓶中,第一盒凑成十,加上第二盒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或者从第一盒中拿出两瓶放到第二盒中,第二盒凑成十,加上第一瓶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学生从动手操作中,很快并且很直观地理解了凑十法的算理,这时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学生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进而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而理解算理更有益的地方还在于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计算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进位加法时能够进行知识间迁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一旦学生在计算中遇到了问题也能根据算理推算出不会算的题目。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设置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算理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三、采用多种练习方法,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俗话说:“熟能生巧”,学生做的多了,就会形成自己的计算规律。为了提高课堂练习的效率,而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我十分注意选择练习形式,尽可能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较多的练习机会,同时又便于教师及时检查。除了采用集体视算、听算之外,还改进了过去教师出几张卡片选几个同学口答的练习形式,要求学生制作1~20的数字卡片,并统一涂色要求。例如,教师出“9~6”的卡片,学生就纷纷举起黄色的“3”卡片作答,学生人人动脑动手,教师从卡片颜色上很容易检查。我们还要求学生根据黑板上出示的一些算式,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然后请找得又对又快的学生把数字卡片贴在相应算式上。这种练习形式很受学生欢迎。
四、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帮学生找出计算规律
有的老师搞题海战术,让学生多做题,他们认为做的多,学生的计算能力自然会提高。但一味地注重数量,只会损伤学生计算的兴趣,最后得到的是适得其反的效果。因而练习一定要有针对性,针对那些易错、易混的题目进行练习,让学生在辨析中真正提高计算能力。这里所说的针对性可以是针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是本班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还可以是一些不同题型的计算题,如直接写出得数;看谁算的有对又快;在圆圈中填上大于号、小于号或等号;在方块中填上合适的数……在不同的题型中既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也可以使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很多计算题都有它的规律可循,让学生掌握这些规律,既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提高计算的速度,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推理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出示这样一些题目:2-2,7-7,9-9,10-10,13-13,4-0,6-0,8-0,0+2,3+0,11+0……先让学生计算,算完后思考,你能把这些题目分类吗?怎样分?你的理由是什么?在分类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在这一系列的活动和思考中,学生可以发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必得0,一个数与0相加还得这个数,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这些规律。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许多的计算错误都是因为粗心大意造成的。这就显得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要求学生认真书写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只有写对写好才是计算正确的前提。其次要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也就是要看清题目要求,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去解题,以免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这里还要重视提醒学生做题时要看清运算符号和数字,以免出现因为看错题目而算错的现象。最后要培养学生检查的良好习惯,检查的习惯不能说说而已,要教会学生检查的方法,只有会检查才能去检查。不管是哪种良好的计算习惯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在教师严格要求下的反复训练,坚持不懈,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形成。
11.浅谈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十一
【关键词】创新;建模;实践能力
初中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每一个教师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根据新课改的特点,突出动手动脑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每一个教师的重要任务。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起学生随时关注来自生产、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它们。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要结合现有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多渗透创新实践性的教学,在课堂上创新性的做一做、折一折、划一划、剪一剪、拼一拼、说一说、写一写等等都是创新思维的具体运用。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能在这些具体的创新操作中得到加强和培养,使学生有更多的接触实践的机会。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了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问题。
一、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学数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初中数学大纲中指出:“要学生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适应社会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基本需要。”可以说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创新能力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内容和重要途径,因为大多数学问题反映了周围环境中常见的数量关系,需要用不同的数学知识把实际生活和一些简单科学技术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既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又初步培养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策略
1.培养数学兴趣,让学生觉得有动力
兴趣是动力的源泉,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接近数学。②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③引入数学实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直观。④鼓励攻克数学,使其在发现和创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2.简缩问题
许多数学问题往往篇幅长,信息容量大,涉及知识点多,已知与未知关系隐蔽等特点,阅读时必须仔细。在阅读时应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已知的数据和一些重要信息,对这些可通过圈画的形式加以注明,这样就可得到一个简缩的问题。
3.处理专业术语或新名词
因为许多数学问题的背景材料来自于社会生活实际,所以在题目中难免出现一些专业术语或新名词。对专业术语,一方面教师应在平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将现代生产生活中的常识介绍给学生,使学生熟悉相关的概念术语,了解它们的实际意义,逐步积累这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对一些不熟悉的概念术语,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经验进行类比或想象,淡化专业术语的背景及其本身等方法,对题目中即时规定的术语,要仔细阅读,准确理解它的本质和运用范围。在教学中,还可引导学生使用“关键词”来罗列专业术语或新名词,浓缩题意,简短表述,突出实质。
4.抓住关键的数学信息点
在数学问题中,有一些关键的数学信息点,抓住了这些数学信息点,就像拿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
5.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应该是新奇独特、别出心裁、突破常规或几方面兼而有之。特别是应用题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的创造性。当然,这就要求给学生的思维以较大的自由空间,给学生以较多地选择余地。首先,要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通畅,创造才能可能。如在解决应用题时,有些同学喜欢用画示意图分析,有些同学则喜欢列表,而还有些同学则喜欢通过具体实验。无论是哪一种,只要学生觉得有助于解决问题都是可能的。其次,要注意引导学生更多地解答方法,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能力。例如:有盐的质量分数为16%的盐水800克,要得到盐的质量分数为20%的盐水,应加盐多少克?教材中采用其中的水不变列出方程,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盐的变化列出方程,这样通过比较,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解决这类应用题的方法,也让学生体会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内涵。
6.重视过程教学,培养数学建模能力
“把实际问题化成一个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这个过程称为数学建模”。建模能力是数学应用能力的核心,学生的应用题能力差,最根本还是建模能力不强,怎样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呢?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可只展示结果,更应重视展示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分析探索问题,教会学生思考,例题的教学是关键。
12.浅谈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十二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
创新能力是学生不可或缺的,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好课本知识, 而且能使他们更好地运用书本知识发挥自己的才能。因此, 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每位教师应该加以重视并付诸实践的。
在如今的教学中, 教师传道授业的基本方式是课堂教学, 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使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小学是学生智力的高速发展期, 并且数学又是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一门重要科目,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小学数学教学来给学生种下创新的种子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来进行实践。
一、通过营造创新氛围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可见教学的艺术不单单局限于把某个知识点传授给学生, 更在于激发学生去思考, 唤醒他们内在的思想, 是一种思维的创新与活跃。
1. 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 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众所周知, 数学是一门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极高的学科,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学科。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大多来源于其对知识点以及一些规律产生兴趣而引发的。例如, 小学时候的奥数题中有求1到100这100个数字的总和, 刚开始可能很多学生都想不到。但是, 只要教师慢慢地加以引导, 多举几个例子, 等学生渐渐了解掌握了以后, 他们就会发现, 原来可以这么计算, 于是他们便也有了自己探索的兴趣, 这也是对他们思维的一种开发。
2. 尊重学生, 为他们构建自由愉快的学习氛围
“要成为孩子真正的教育者, 就要把自己的心献给他们。”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先尊重学生, 爱护学生, 把自己的心奉献给学生, 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崇拜。特别是小学生, 他们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期, 教师对他们的态度与教导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对那些性格孤僻或者调皮的孩子, 应一视同仁, 营造一种愉快学习的氛围, 这样才有利于他们创新思维的开发。
二、培养创新思维以塑造创新型人才
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扩散性以及独创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
1. 课堂当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在课堂上, 应营造一种随心畅谈的民主氛围, 以最真诚的笑容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积极参加课堂互动, 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在与学生互动讨论问题时, 教师应注意专心聆听学生的想法, 对于正确的回答, 要加以表扬, 而对于错误的回答, 也应给予鼓励。另外, 数学是一门思维扩散型学科, 一道题目会有多种解题方法。有一些学生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或者想继续钻研题目, 这时教师应表示支持并及时地给予帮助与引导, 因为这是培养他们创新能力的好机会。小学生通常都会有一些我们想象不到的新奇的想法, 对于教师的那些想法我们都应该给予鼓励, 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
2.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多注意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数学的许多知识点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教师可以多出些这种关联性的题目让学生思考, 在提问时可以考虑不同情景下的多种可能性, 使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比如, 教师在让学生求一辆汽车的速度时, 可以在之前题中给出的时间条件上做一些改变, 使题目难度更进一步。总之, 要给学生多种思考的机会。而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过程中, 教师还应注意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因为丰富的知识是发散思维在运算中的基础。例如, 让学生求10+5×4+12=?面对这个题目, 学生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可能会得出以下几种方法:
⑴10可以分为2个5, 就是6个5相乘等于30, 再加上12, 结果为42;
⑵5×4即为10×2, 再加上10, 就是3个10, 再加上12, 结果为42;
⑶按常规思路, 按顺序算出10+5×4+12=42。
这些方法均有涉及到几个不同的知识点, 如果学生没有掌握这些知识点或者是不会学以致用, 那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便可能受阻。这时教师应该注意观察,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基础知识点, 并通过逐渐深入的问题来引导学生。
3.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数学作为小学重点学科之一, 本身便具有抽象性与具体形象性, 因而,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门学科的特点,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具有形象性、粗略性、想象性等特点, 是直观、整体、灵活并富有情绪色彩的。而抽象思维则是需要靠形象思维来支撑的。例如, 我们在给学生上正方体这方面的知识时, 首先可以先布置给学生一项作业, 就是让他们自己回家利用硬纸板制作一个正方体。因为刚开始, 学生对正方体的这个形象是很模糊的, 当教师要求他们去制作的时候, 学生便会仔细地了解观察正方体的特征。这样一来, 他们便会对正方体这个形状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并且这一活动主要是靠学生的右脑功能实现的, 因此在制作过程中他们的右脑被充分激发开来, 这对培养学生的形象和抽象的思维能力有着推动作用。
总之, 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任重而道远的, 这不仅需要教师的辛勤付出, 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实践的机会, 也需要学生的配合, 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品质, 遇到问题能够尽全力去思考并勤于动手, 进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并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成为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余光炎.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J].考试周刊, 2010 (14) .
[2].施咏梅.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 2008 (S1) .
13.浅谈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十三
论文题目: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
学 校 学 科 姓 名 时 间 2014
新能力
始兴县逸夫小学 小学数学 茹 清 年9月16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不仅要交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创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从创设情境,发现质疑,激发探究兴趣;提供信息,自主探究,挖掘教材潜力;生生互动,意义建构,发挥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点拨归纳,引导学生质疑;灵活运用,尝试创新,鼓励做好突破常规五点。关键字: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探究式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营造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造性地扩展思维,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交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创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位教师的圣神职责。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把自主学习融入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方向的教学原则,才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发现质疑,激发探究兴趣
小学数学新课程倡导启发式教学,其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景。课一开始,如何让学生很快进入到学习状态呢?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创设新颖、独特的导入方法,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例如:在混合运算的“小熊购物”的教学中,求胖胖应付多少元。看到这个有趣的画面,学生就极其自然地进入情景,加上他们细心地观察、饶有兴趣地讨论,有了多种结果:一种是用买4个面包的钱加上买一个蛋糕的钱列式为3×4+6;另一种是用买蛋糕的钱加上买4个面包的钱列式为6+3×4;学生还发现这两个式子都同时有加法和乘法,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参与着表达、思考等数学活动通过更巧妙新颖的形式从而使同学们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产生好奇,同时把数学的学习延伸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情趣与欲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快乐的学习之中,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
2.提供信息,自主探究,挖掘教材潜力
小学生在生理、心理结构、接受能力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素质教育又要求我们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并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须的创新素材。创新素材哪里找?我们教师手里最好的资源就是教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就是不断推层出新,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创新的素材。根据各个学生的实际水平,设定几个不同层次的学习组,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补差,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积极创造条件,使他们脱颖而出。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成功的机会,真正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和使用。学生只有生活在充满新意的环境中,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作为,自主探究。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使教学内容层层深入,且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力。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材料,开展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启发引导学生多想、多问、多练,让学生思维达到最高峰,更好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3.生生互动,意义建构,发挥学生主体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要树立课堂是学生的,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向学生提供有利于创新实践的开放性的学习空间,只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动手动脑的空间,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任何一个创造性过程都是手脑并用的过程。学习数学要多让他们用看一看、摆一摆、做一做、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探索知识,这一系列的感观活动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快理解所学知识,而且学生在这一操作过程中能更好地发挥其思维的创新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动手参与,互相讨论,使其在活动中掌握方法,促进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让学生先观察投票箱,想一想在不同的方向看过去得到的图形会是如何?接着让三名学生站在桌子的周围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桌面上的投票箱,同学们通过思考、讨论,把准备好三幅图给他们观察,根据以上的直观图辨认三位同学分别看到的投票箱是什么样子。通过这个活动,每个学生都经历了观察、思考、猜测、实验和推理的数学活动,通过合作交流探讨出结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创造的新知,容易理解和记忆,不仅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学生学到了探索知识的方法,培养了创新精神。
4.师生互动,点拨归纳,引导学生质疑
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注重自身角色的转换,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让自己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地交流与对话。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归纳、总结。教师要尽量少讲,在交流的过程中诱发思维动机,让学生自主的、积极的思考,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机会和条件。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疑问,使他们用高涨的学习热情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鼓励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有所创见。启发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独特理解,以及其发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步步延伸,拓展思维。在教学“鸡兔同笼”时,利用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的游戏引入课题。而后给学生设置疑问:知道有20个头,54条腿,问鸡、兔各有多少只?教学在这里我发现学生对研究这个问题的兴趣很高,极力想解决掉它,他们觉得怎么会这样呢?于是整堂课就进入了积极的解疑状态。结果同学们从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到寻找出多种解题方法。
5.灵活运用,尝试创新,鼓励突破常规
从不同角度出发观察和思考问题,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方法,数学题的解题思路并不是唯一的,从而需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多向思维训练。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的一课中,课本只是说“每次观察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然而这只是针对的是规制的立体图形,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每每看到的是都是不规则的,所以看到的面不一定就是只有三个。所以,要在利用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来,就需要灵活的运用知识,并能突破成规,发展创新意识。
总之,在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环境中,我国现正在全面推行“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我们所培养的人适合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数学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活动,需要一定的知识,同时它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设条件以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建构新的数学教学模式,实施数学教学平台和资源库建设,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影;左宁;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林军芳;浅谈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大众文艺;
14.浅谈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十四
[内容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①。然而,只有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具备良好的倾听能力,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合作、交流。可是,纵观我们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学生的倾听习惯和能力总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试从低年级数学课堂上学生的倾听现状出发,剖析原因,并阐述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和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倾听倾听能力现状策略
我们平常所说的听课是指简单的用耳听。倾听则不然,它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活动,课堂倾听是一种含有听课技巧和艺术的积极高效的聆听,它包含有鉴赏性思考,主动性理解,批判性接受等方面。在数学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就是要使学生对来自外界(同伴、老师等)的信息围绕一定的数学主题(问题)进行数学思考,并对其作出初步的自我评判,在头脑中将信息理解、接受、内化。
汤姆·彼得斯说过:“倾听是礼貌的最高形式。”认真倾听是人与人交往中体现出一个良好修养的重要标志。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应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①。然而,只有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具备良好的倾听能力,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合作、交流。可是,纵观我们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学生的倾听习惯和能力总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学生的倾听现状
1、不爱听同学的发言:当老师提出问题后,很多孩子虽然善于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但是对于其他同学的回答往往不会专心的去听,孩子说的愿望大于听的愿望,当没有被老师叫到名字回答问题时,就发出阵阵叹息声,这时对于别人回答什么内容,根本不关心。以致同学说过的答案、观点,第二个同学回答不同意见时又是与前面的同学一模一样。
2、不爱听老师的讲解:当老师在讲授新知时,有的孩子常常坐不住,腿脚不停摇晃,手里不断摆弄东西,刚知道一点皮毛,嘴里就嚷嚷着:“我来,我来„„”其实他们根本没有真正弄明白道理,让他起来回答,又说不到重点;有的孩子看
似非常遵守课堂纪律,坐得端端正正,其实如果点名回答,他似乎还在云里、雾里,不知老师在说什么。
二、剖析原因:
1、学生自身原因:低年级小学生有意注意持续时间比较短,加上学习习惯没有真正养成,上课“调皮”,说说笑笑,特爱表现自己,但对于别人的发言又不善于倾听。而且,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顾及别人,不懂得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也不会吸纳别人的意见,因此不会与人合作,不会与人交往。
2、教师方面原因: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注重让孩子思考、表达,忽视对学生倾听的要求和方法上的指导;为了贯彻新课程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课堂上过度侧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②。然而,会不会倾听,关系到能否与他人交往与对话,能否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创造,从而获得知识的共同拥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由此看来,我们必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能力。那么,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指导学生倾听方法,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1、指导学生倾听的姿势
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做到神情专一,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插嘴。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听老师讲解时,要求孩子们目光紧紧跟随老师,一边听一边动脑思考。
当然,老师在课堂上还可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的要求。在平时课堂上可训练一些口令:“小耳朵,认真听!”“手放平,身坐直!”“小眼睛,看过来。”等等,进行师生对答。
2、教师要树立倾听的榜样
老师是孩子们的偶像,老师的一举一动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孩子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倾听,决不在孩子发言的时候,随意打断或做
其他事。无论学生发言的质量如何,我们都要专心去听,教师只有自己学会倾听,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
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中也这样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当这一过程被阻断或者处于混乱无序的时候,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就将陷入困境,教育的危机也将随之出现。对此,教育者应负主要责任。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既承担着培养和发展学生倾听能力的责任,也负有发展并运用自身倾听能力的责任。对于后者,可以认为,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由此看来,倾听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首先学会倾听。
(二)、改善教师教学行为,激发学生的倾听意愿。
1、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然而,新课程标准强调:第一学段数学教材的编写,“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③。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为我们提供的数学资源,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切感,从而吸引学生倾听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对1毫米的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我将一分硬币、一张银行卡展现在学生面前,问:你们知道这两样东西的厚度大约是多少呢?这时学生看到生活中熟悉的东西,非常地兴奋,都想要知道答案。此时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集中于教学中,我抓住时机,告诉学生一分硬币和一张银行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又如二年级下册,要让学生分清“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概念,可是学生经常混淆,我就用上这些概念让学生猜老师的年龄、猜同学的身高、猜图书的页数等,举例说明并加以引导。这样,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兴趣盎然,没有一个学生开小差。
2、采用新颖、实效的教学方法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比较短,课堂上孩子倾听的持续性也需要想办法保持好。课堂上教师要不断地运用新颖实效的教学方法来
贯穿课堂活动的始终,注意动静搭配,在讲授时,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动口讲一讲,动手摆一摆,动笔练一练,并穿插一些轻松活泼的游戏,调整学生听讲情绪,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当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有意注意的保持时间自然增长。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角的认识》时,要让学生认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是比较有难度的。为了保持学生倾听的持续性,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动手自制了可以活动的角,然后让学生通过亲手叉开角的两条边,感受边叉开的距离慢慢变大时角也在慢慢变大,接着,我拿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边比较长的活动角,让学生猜想两个角的大小、最后交流、验证。整个教学过程,把老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动有机结合,通过动手操作、感悟后,激发出认知矛盾,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主观愿望,最后再由老师讲授知识要点,这样调动了学生倾听的主动性和持续性,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与教学有关的内容上,教学难点一下子就攻克了。
又如,在一年级上册教学“
8、9的加减法”时,学生根据学过的“
6、7加减法的方法”,能想出计算方法,我就让多个学生发言,上台当小老师,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因为同学们的想法得到了老师的认可,所以讲得特别详细,下面的学生听得也非常认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像这样的教学内容,我们就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课,充分发挥同伴效应,引发有意注意,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三)、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愉悦学生的倾听体验。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受人表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价值。人去拼搏、去努力,很大程度上是想赢得他人和社会的赞许和重视。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的辛勤努力得不到肯定,那必然会使他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所以,在倾听能力的培养中,教师不能吝啬对学生的赞扬,要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倾听带来的愉悦感。
记得一次上课,一位学生不小心把乘法口诀“六九五十四”背成“六九四十五”,一个学生高喊着:“老师他背错了。”我表扬他:“你真是个会倾听的孩子!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并奖励他一颗会倾听的星星。
同学们都羡慕极了。我顺水推舟告诉学生:倾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我们应该与它交朋友,它可以集中我们的注意力,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判断能力。
又如,在二年级下册,教学“比较三位数的大小”时,比较312与298的大小,在探讨比较的方法时,我请一位小朋友说说自己判断的方法:“因为312的百位上是3,表示有3个百,298的百位上是2,只有2个百,所以312>298。”在我表扬这位学生的同时,一只小手高高地举起,“老师,我的方法和他不一样。我觉得312比300大,而298比300小,所以312肯定大于298。”多么出色的想法啊!我肯定了他的想法并表扬道:“你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同时还想出了与众不同的方法,真了不起!”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长期坚持正面评价和激励,不断地对善于倾听的学生加以奖励。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可是在学生心中却能洒下滋润的雨露,愉悦他们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使倾听能力的养成。
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为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长期坚持有意识地培养和督促,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解,倾听同学的发言,在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做到多思、多讲、多说。才能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注释]:
①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赖德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②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赖德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1 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赖德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9
[参考文献]:
1、李政涛,《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7期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15.浅谈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十五
一、数学阅读的特殊性
数学语言不同于自然语言, 是数学特有的形象化文字体系, 它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三种形式.数学语言的高度精确性和抽象性决定了数学阅读必须是主动式阅读, 在阅读中思考, 在思考中阅读, 运用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方法, 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普遍, 不断地作出预测、猜想、估计, 得出与上下文将要给出的结论相符合的结论.许多数学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学生, 都是因为数学语言发展水平较低, 表现在对数学语言信息敏感性差、语言表达紊乱及语言转换困难———数学阅读能力差, 从而造成知识接收质差量少.数学阅读能力培养又必须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才符合数学教育发展的规律, 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二、数学阅读进入课堂
1. 激发兴趣, 提高阅读自觉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能有效地诱发阅读动机, 自觉阅读, 也只有在感兴趣的事物或材料的刺激下, 才会特别兴奋和投入, 产生愉快情绪体验, 引起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激发创造的火花, 阅读效率会成正比地增长.要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 首先要使他们感到通过阅读而成功地学会了一些东西, 获得成就感, 尝到数学阅读的乐趣.其次, 可在教室里陈列或张贴一些新颖、乐趣性、神秘性较强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第三, 在讲解新课时, 应当用教材以外的知识火花来照亮某些问题, 但又好像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 而把某些问题有意留下来不讲, 让学生产生疑问, 又看到了越出教材以外到浩瀚的知识海洋去遨游的前景, 激发强烈的阅读动机.
2. 用好教材, 指导阅读策略
数学教科书是专家们结合学生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精心编写而成的, 具有较高的阅读价值.可是, 目前广大师生并没有很好地利用教科书, 仅仅把它当成了一本习题集, 缺少了阅读环节, 结果是教师讲得精彩, 学生听得懂而不会做.所以, 广大师生应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 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教育价值.通过指导学生先学, 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初中生不习惯预习, 即使预习也只是把教材浏览一遍, 抓住几个公式、法则而已, 效果甚微因此要指导学生预习、阅读的方法.开始时, 教师可按照学生的阅读能力差异, 编好不同层次的导读材料, 使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阅读, 不同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比如, 导读材料可按A, B, C三级的要求编写.A级:能初步认识数学概念和定理、公理、公式、法则、图形的含义, 能大致说出例题的解决方法、步骤.B级: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数学概念或定理、公理、法则、图形等内容, 找出关键词或符号, 能指出知识结构中的疑难重点以及解题关键步骤.C级:对数学概念或定理、法则、图形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能知道它们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 找出例题的其他解法, 能将零星知识逐步形成新的知识板块, 建立新的知识网络, 甚至能领悟数学思想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 让学生试着编写切合自己的导读材料进行阅读, 在课内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及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 由学生共同讨论解决, 解决不了的再由教师讲解.
3. 读写结合, 优化阅读过程
数学知识特有的逻辑性和数学内容的结构特点决定数学阅读是读写结合的过程.一方面, 数学阅读要求记忆重要概念、原理、公式, 而书写可以加快、加强记忆.数学阅读时, 要求学生对重要的内容通过画线、做提要、列提纲或做笔记来加强记忆;另一方面, 教材编写为了简约, 常省略一些推理、运算证明过程等, 阅读时, 从上一步到下一步跨度较大, 需要纸笔补出演算、推理“架桥铺路”, 以便顺利阅读;数学阅读时要常将阅读中的新信息与已有知识结合, 概括归纳出一些比字面更深的东西.如解题格式、证明思想方法、知识结构框图、例题的其他解法, 或举一些反例、变式来加深理解.这些都要求学生以注脚的形式写在页边上, 以便以后复习巩固.
4. 语言转化, 提高阅读水平
教科书中的语言是文字语言、数学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交融.要让学生理解领会这些语言, 必须实现三种语言的灵活转化.具体做法是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 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剖析、总结、交流, 要求学生熟练地把阅读内容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即化抽象为具体, 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问题;把符号形式或图表表示的关系与文字语言形式相互转化;把一些用文字形式表述的概念转化为用直观的图形表述形式;用自己更通俗的语言表述正规定义或定理等通过阅读交流, 有目的地实施语言转换能力的提高.
5. 鼓励评判, 拓展阅读能力
心理学词典上将“评判性阅读水平”列为评估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评判, 阅读后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通过对数学问题本身及数学问题解决过程, 甚至对数学定理、公式、法则等进行反思, 能发现并指出数学问题及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不严密、不完整或不切实际处, 并能用已学过的知识对其修正、弥补, 或者找到更简洁、完整的解决方法, 从而获得超出阅读材料本身的新思路、新发现.
16.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十六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079-01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入,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使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建构的是可以应用的灵活的知识,而不是呆板的书本知识。当学生理解了一个数学知识,又能自觉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探索这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时,若能使之成为良性循环,他们将受用终身。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小学生的主动实践能力呢?
一、引入新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
数学是一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自然科学,它来源于人们的实际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可行的实践方案,主动参与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有意识的行动,需要有激励去推动他们去学习的内部动力,达到实践活动的目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操作,用各种感官去感知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而且要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多种可行的实验方案。
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动手亲自做。教师接着说现在 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这样,学生带着寻求实际问题答案的急切心情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其次,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教师善于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出发,使学生看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极大兴趣,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中,我们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因为教师对学生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起学生潜在力量,激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创设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布置分层作业。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的机会,营造享受成功的情境。
二、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我们在培养小学生获取知识能力时,首先要弄清他们特点是:有求知欲望,但学习不刻苦,听课时间不能持久、爱动、精力不够集中,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数学教学要彻底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倾向,使教学本身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在于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使学生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要想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在课堂上使他们有效地把耳、目、脑、口利用起来。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主动学习。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首先,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
其次,教师要努力缩短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舍得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第三,要尊重、理解和宽容每一个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选择和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
四、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在学生的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而且要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又能反向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理解的目的。同时,教师要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出发,使学生看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极大兴趣,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还要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又能反向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理解的目的。
【浅谈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推荐阅读:
浅谈小学数学低年级解决问题能力培养06-17
浅谈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09-03
浅谈小学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10-17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10-28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07-08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12-02
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07-29
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几点心得10-11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