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调研问卷

2024-07-29

就业调研问卷(精选12篇)

1.就业调研问卷 篇一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毕业生就业状况调研”

——以福建省为例

华侨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 调查问卷

你好!

感谢你阅读这份调查问卷。此卷是为了解“福建省各高校内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现状”而设计的。请您仔细阅读此调查问卷,并在合适的选择区域内划√。在此,请允许我们对你给予这一调研工作的帮助和支持表示真诚的感谢,谢谢你的合作!

一、你的个人情况

 你的性别: □男□女

 你的高校: □泉州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师范大学□国立华侨大学

 你的年级: □2004□2005□2006□2007

 你选择本专业的原因:□喜欢,自主选择□服从调剂,被动参与□无所谓  你的就业现状:□实习□在职□在职深造(包括读研、留学) 你的就业稳定度:□十分稳定□略有变动□波动较大□飘忽不定

 你现时的职业方向:□政府部门的公务员□休闲旅游□饭店管理□金融营销□信息技术□建筑设计

□教育□私营小企□普通打工者

□其它________

 你的收入状况:□2000元以下□ 2000-3000元□3000-5000元□ 5000元以上

二、结合本专业后,对你现状及经历的评估

 你所学的专业知识偏向于那一种主干学科:□地理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  你觉得本专业理想的就业去向是:□环保局□建设局□规划局□旅游局□设计院□国土资源局□其它________

 你对你目前从事的职业的看法:□满意□一般□不满意□无所谓

三、你对本专业的评估

 你对专业存在价值的评价:□专业发展前景良好,对其充满信心

□旁观者的态度,觉得无所谓

□认为该专业没有多少意义,亟待整改

 你觉得专业的问题主要出在:□学校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滞后及体制问题

(多选)□师资力量不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及水平不突出

□专业负责人对专业定位特色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足

四、请留下你对本专业的整改意见

再次谢谢您的合作!

2.就业调研问卷 篇二

1.1对象与方法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用人观念的改变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而逐年有所提高, 在数量上也稍占优势, 但与普通本科生相比其就业质量仍然较低。为了更多地了解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本研究采用抽样法, 对在校150名三个专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进行调查。本调查全部为选择题, 采取无记名形式, 调查结果基本真实可靠。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 回收150份, 实得有效问卷136份, 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1%。

1.2调查工具

在学习研究相关就业调查问卷, 结合想提取的调查数据,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调查内容为毕业前的择业意向、就业心理、就业目标和就业准备等方面。问卷全部问题采用匿名、封闭式作答。

2问卷调查突出问题和调查结果

通过回收问卷, 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归类:

2.1高职高专学生的择业意向和就业目标

2.1.1您对第一份工作抱有什么态度?48.4%的学生态度是积累经验, 为下一份工作准备;42.8%的学生很珍惜, 希望有所成就, 态度都很端正;8.8%的认为工作不是很重要, 态度一般。总体来看几乎没有消极态度。

2.1.2在求职过程中, 优先考虑是哪些因素?32.7%的学生选择薪酬福利, 31.7%的学生认为个人发展空间更为重要, 14.4%的学生关心工作地域。

2.1.3关于就业待遇与薪酬问题, 80.3%的学生对工资的期望值偏高, 均选择在3000元/月, 11.5%的学生选择了2000-3000元/月, 其他均保持在2000元左右/月的选择。由这些题的选择可见, 高职高专学生较大部分对就业还是较为乐观。

2.2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准备

2.2.1如何考虑自己的就业问题?超过70%的学生感觉压力很大, 但能够制定非常合理的职业规划仅占17.7%, 8.1%的学生基本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就业, 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在就业准备方面还是略显不足, 对于职业生涯的规划不够。

2.2.2您为自己职业生涯规划做了哪些准备?31.6%的学生只是关注招聘信息, 23.7%的学生就自己专业考了相关等级证书, 15.8%的学生关注相关书籍和电视等报道, 只有9.8%的学生有意识关注就业指导课程, 可见就业指导的重要性没有被高职高专学生群体较多关注, 或是学校在就业指导方面的宣传和实施工作欠缺。

2.3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心理及择业困境

2.3.1大学生就业中的主要问题?37%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学历处于劣势, 就业定位不合理, 期望值高, 无竞争力;25%的学生认为就业信息机制不健全, 信息渠道不畅通等, 16%的学生人认为传统教育模式弊端较多, 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其他的则认为高职高专毕业生不具备较高的职业能力和技术能力, 与社会企业的需求相差甚远。可见他们首先还是意识到了高职高专学历在就业中不占优势的问题, 同时, 结果也反映出学校在就业指导方面以及学生能力培养方面也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2.3.2面对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您如何解决?45.7%的学生会向父母和朋友求助, 31.4%的学生会自己独立处理, 18.6%的学生选择向专业机构和人员咨询。

2.3.3预计在择业过程中您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32.6%的学生认为缺乏社会关系, 31.5%的学生选择综合素质缺乏, 18.5%的学生认为就业信息不足, 17.4%的学生认为社会岗位与专业对口难。从后两题可以看出, 高职高专学生还是比较倾向依赖父母, 对于家庭的就业期望还是占着不小的比例。

2.4关于就业指导和就业咨询

对于就业指导, 您最希望获取哪些方面信息?35.5%的学生认为应聘技巧很重要, 26.5%的选择了职业规划辅导, 21.6%选择了就业法律政策学习, 对于就业心理辅导占14.7%。这些结果表现出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就业指导和咨询的需求的多样化, 学校需要根据需求坚持就业指导工作的“特色化”、“个性化”“多元化”。

3调查结果呈现的问题

3.1学生角度的问题

从本次的调查中, 我们认为, 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就业中表现比较明显的几个特征有自我定位不准, 就业准备不够、家庭依赖性、无创业意识等。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高职高专学生对就业中专业认识、就业技能储备和就业相关政策的了解仍显不足, 较多部分的同学重视薪酬而几乎很少的同学考虑到社会奉献及发展规划, 职业意识、综合素质等就业竞争能力有待提高。其次是对就业尚未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 对自己评价过高, 不善于择业, 对就业岗位、薪金等要求仍存在期望值过高。另外, 高职学高专毕业生还呈现出倾向于借助家庭关系找到工作的依赖性, 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因此在就业准备期间, 这些学生中较多的人不愿意主动去收集和寻找就业信息, 主动关注就业信息动态和了解企业信息的意识不强, 渠道不多, 只是被动地依靠学校和辅导员进行信息公布, 对于学校提供的就业机会不够珍惜和重视, 错失不少就业机会。在创业意识方面, 想过要借助国家大学生就业优惠政策进行自主创业的学生凤毛菱角, 亦或者即使有了创业意识, 而因为辛苦和繁琐中途放弃者也不在少数。再则, 高职高专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处理能力比较弱, 辨别能力不强, 对于社会上的一些就业招聘陷阱不会分辨, 往往盲目信任。

3.2学校角度的问题

从本次的调查中, 学生对于学校教育与就业关系的认识有高职高专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不够、课程与专业设置不够合理化、就业指导体系不够健全等。

通过此次调查可以看出, 就业指导工作在高职高专学生群体中仍需深入学习指导, 压力还是很大。根据调查结果, 学生就业虽然已是重头工作, 但是还要跟上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 我们的就业观念不能沉浸和满足于既定模式, 需从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中解放出来。除了日常的工作职能之外, 要加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力度, 不要只是重视培养学生的某一项技能, 这就要求就业工作要与学校的教学、社团活动、科研创新等各项高校工作紧密联系, 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设置更为合理的课程和教学体系、进一步充实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素质并精细化就业指导工作等。另外, 我们还要积极地分析学生就业稳定性差、就业难、就业心理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从学校层面和学生层面出发, 共同创造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发展的环境和就业平台。

4对策

4.1提供政策指导, 普及就业知识

高职高专学生对于了解国家就业政策欠缺兴趣、意识淡薄, 同时由于毕业生来自不同家庭和区域, 他们对就业政策的感知也会参差不齐, 这些都会影响就业选择和取向。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积极引导学生对就业政策的认识, 采用形式多样的宣传办法提高政策的宣传力度、解读就业政策方向、宣传国家对大学生提供的就业优惠政策、解读区域经济发展计划和方向、普及就业劳动法律、提供学生就业的答疑解惑服务等, 让学生出校门前就能充分了解就业政策的内容和政策带来的促进作用, 提高学生对就业政策的认识层次, 最终为学生就业提供正确引导。

4.2紧随市场需求, 深化教学改革

学校是培育人才的地方, 要想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学校需要以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为导向, 认真研究和分析国家与地方经济发展政策,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调整专业结构, 建设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和课程, 勇于淘汰不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 把专业设置、教学改革当做作学校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来抓。同时也要强化实践教学, 做到文化知识和实践教学的有效整合, 努力提高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技能, 以顺利进入社会市场。

4.3开拓就业市场, 拓宽就业渠道

学校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就业模式, 利用校企业合作、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等方式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校企合作中可以充分利用企业成熟的社会资源和平台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及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培养;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中, 不仅可以让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得到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第一手资料, 还可以根据需求在校内进行有效的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的调整, 有的放矢, 以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所以, 新的培养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较早地接触到就业、了解就业, 使他们的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得到有效整合, 实现毕业和就业的零过渡, 同时也能为企业节约员工培训经费及周期, 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4.4落实就业指导, 重视信息传达

加强就业指导研究和课程建设就是要求要注重课程设计, 根据不同年级毕业生的身心特点安排适合他们的课程内容。注重发挥就业指导课的作用, 教育和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另外要重视加强就业工作队伍专业化, 通过对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培训、鼓励就业指导课程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就业课程指导竞赛等方式, 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 要重视就业信息对于学生群的传达率, 这就需要学校要完善就业中心网站, 实现网络信息查询, 另外要通过毕业生长关注的信息途径进行信息公布。设立信息宣传栏和信息咨询室, 进行最新的就业形势和政策宣讲等, 以通过多方面畅通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 为毕业生搭建便捷、广阔、高效的就业信息平台, 优化就业环境。

参考文献

[1]蔡燕, 宋静, 杨珍珍.广西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2.

[2]谭花蓉.大学生就业问卷调查分析[J].知识经济, 2010 (18) .

[3]张建政, 张博, 崔兴凯, 武艳艳.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就业竞争力[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7 (3) .

3.大学生可就业能力问卷研究分析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可就业能力;可就业能力问卷;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135-01

一、相关调查

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能否在即将跨入社会的大门之前,具备可就业的能力,关系着大学生就业的前景。

(一)不同性别大学生可就业能力总分的差异研究。

由上表T检验可知,t值为.183,说明男女生性别在大学生可就业能力总分上差异不显著。

(二)不同专业大学生可就业能力总分的差异研究。

经F检验,结果发现,不同专业下的大学生其可就业能力没有显著差异,F值为2.542,p值为0.059>0.05,大学生的可就业能力不会因为专业的取向不同而有所差异。

二、相关研究

(一)各因素与总分之间的相关。

由上表可知,可就业能力各因子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很大,显著性水平都为.000,显示了及其显著的相关。

三、结论

(一)差异研究。

此次研究探讨了被试大学生在不同性别和专业下的可就业能力差异,统计结果均显示差异不显著,表明大学生可就业能力水平的高低不会因男女和专业分科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进一步提示了诸如大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和人格结构等差异的影响。至于年龄和城乡差异对可就业能力有无影响以及影响程度,此次研究没有涉及,可在今后继续研究中得到验证。

(二)相关研究。

每个因素分别与可就业能力总分的相关研究,得出了高相关。揭示了这些维度与可就业能力的关系,提示职业认同越明显的大学生,他们的可就业能力也越高;人际交往处理得好的大学生,他们的可就业能力也很高;本身乐观积极的大学生,他们更容易就业;问题解决能力强的人,可就业能力也相应地高;拥有来自亲属、朋友、同学等更多社会支持的大学生,他们的可就业能力也很高,能更好地应对来自就业的压力;学习能力较强的大学生,他们有效就业的机遇和能力都很大;能更好地和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大学生,他们更容易在即将面临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于海波,郑晓明,许春燕,晏常丽.(2014). 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主客观就业绩效:线性与倒 U 型关系.心理学报No.6, 807-822.

[2]邱浩政.(2013).量化研究与统计分析—SPSS(PASW)数据分析范例解析.重庆大学出版社,333-352.

4.青年调研问卷 篇四

A部分 基本情况

A1工作部门

经理办

人力资源部

财务审计

市场开发部

A2请问你的性别?

A.男

B.女

A3请问你的年龄?

A.20-24岁

B.25-28岁

C.29-33岁

D.34-40岁

E.40岁以上

A4 Y请问你的学历?

A.中专 B.大专C.本科D.硕士 E.博士

A5请问你的婚姻状况?

A.未婚

B.已婚

C.离婚

D.丧偶

A6请问你现在是否单身?

A 是

B 不是(请跳过A6回答A7)

A7 你觉得目前单身是主要是什么原因?

A.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约会恋爱

B.要求完美,找不到合适条件的对象

C.交际圈子小,选择面太窄

D.随遇而安,对择偶这件事自己没有上心

A8请问你的血型?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A9请问你的星座?

A10 你平时经常关注哪些领域的信息(可多选)

A.购物打折 B.电影影视 C.运动健身 D.数码产品

E.潮流服饰 F.音乐舞蹈 G.游戏电玩 H.旅行观光

I.摄影艺术 J.读书写作 K.各地美食 L.汽车出行

M.家居装修 N.话剧戏曲 O.棋牌游艺 P.美术画展

B部分 共青团工作

以下形式的青年联谊活动,你对哪些感兴趣?(可多选)

A.Party

B.冷餐会、酒会

C.户外素质拓展

D.主题相亲活动

E.其它______(请填写)

如果SEI与其它公司联合举办类似《非诚勿扰》的活动,邀请你当嘉宾,你愿意参加吗?

A.一定参加

B.说不好,有可能参加

C.当观众还行,当嘉宾肯定不参加

在以下几项共青团活动中,你最关注的是:

A.

B.

C.

D.

E.

5.调研问卷 篇五

MES项目调研问卷

MES系统业务调研提纲为了深入了解公司MES项目现状,本文作为MES调研问卷提纲,指引双方就关注业务进行深入了解和探讨MES主要的业务流程,从而为实施MES整体解决方案奠定基础。同时,在项目调研的过程中对于需增补的调研事项,将持续对此文档进行修订。调研内容

1.1 生产管理

1)生产管理相关的组织架构、管理范围和管理职能,提供组织架构图;

2)各级别人员的权限设置——层级划分、职位划分;

3)现场管理的区域划分,提供最新的布局图;

4)公司目前有哪些管理软件?是否用到ERP?

5)生产流程总图;

6)公司目前共有几个车间?每个车间具体完成哪些任务?

MES项目文件

7)每个车间有几条生产线?

8)车间有没生产线的分流、汇聚情况?有的话,哪些车间存在?

9)每个车间分别有几个工作中心?

10)工作中心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11)目前有多少种产品?有多少种工艺路线?

12)销售部门如何下发生产通知单,并由哪些部门相关人员进行审核、批准?

13)由谁编制主生产计划,是否编制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需要哪些相关部门审核、批准?

MES项目文件

14)生产计划细化到车间还是到每个工位?

15)是否有对一些产能瓶颈的工序排产计划?有多少产能瓶颈的工序?

16)新产品的研发和试制的流程?

17)是否有返修、改制订单,这类订单如何处理?

18)目前的生产模式:是按订单生产还是按库存生产,还是其他?

19)订单是怎么生成的,是否有ERP系统生成订单?

20)给MES的生产订单包括哪些元素?

21)车间生产计划的下达周期、方式和途径?

MES项目文件

22)如何控制生产过程的进度?

23)产品的各加工环节中需要记录的信息;

24)车间生产计划执行如何追踪、跟催和考核?

25)车间生产计划变更的原因有哪些及变更后的处理步骤?

26)车间员工一次是否可得到多个生产任务?可选任务进行加工生产?

27)各车间的产品之间有何关系,是如何流通的?

28)各车间的组织架构,提供车间蓝图;

MES项目文件

29)目前生产线人员是否分班次?若有多个班次,如何进行交接班?

30)车间是否存在多工位操作的员工,还是定岗定位操作?

31)人员考核方式?按次还是按时间?

32)工人薪酬是计时还是计件方式进行结算?

33)若按工时计算,工时的标准由哪些部门制定?

34)工人工资结算流程;

35)是否存在外包?外包工资结算流程

MES项目文件

36)产品的工艺流程,各加工环节中需要记录的信息有哪些;

37)生产车间、机器设备、工作组、生产能力如何核算;

38)生产能力如何规划?

39)目前设备产能对生产的影响为主要因素还是员工为主要因素?

40)如何应付生产波动?

41)车间排产如何考虑生产能力以及其他的限制?

42)车间是否有电子看板,在电子看板上展示什么信息?

43)看板管理流程;

MES项目文件

44)车间5S流程

1.2 生产执行

1)生产准备的流程,需要作哪些工作,这些工作要耗费多少时间,需要哪些人完成,中间流转的单据有哪些?

2)车间生产订单下达的方式和途径,车间员工如何获取生产任务?

3)车间生产的控制、跟踪和考核方式?

4)如何统计在线产品?

5)产品和生产工艺流程图;提供目前的产品种类,生产线条数,工艺流程图;

6)在制品的跟踪是按件还是按批次跟踪?是否采用条码跟踪?如采用批次跟踪,是否有批次分割或合并的情况?

MES项目文件

7)产品是否有关键件物料,对于关键件物料如何标记跟踪?

8)各工序的数据收集流程是怎样的?是否需要采集设备参数?哪些设备参数需要采集?

9)各工序是怎样报工的,是按班次上报还是每天上报?是上报一次还是多次?

10)返工流程是怎样的?是回到原工序返修还是有另外的返修工序?如回到原工序返修的话,对计划的影响怎么处理?如果是批次管理,返修件的物料编码是怎样的?是否要拆分出来另起一个批次?

11)车间生产(调整、插入、延后、暂停、项目变更等)和终止的处理方式;

12)对于人员、设备、工艺不合理等情况引起的车间异常如何处理?是停线还是将该批次产品下线,后续产品继续生产?

MES项目文件

13)当出现物料短缺或脱期现象时的处理办法;

14)生产过程发现料不合格、物料挂错等现象时的处理办法;

15)是否存在跨工位取料?

16)生产过程是否严格按照工艺路线进行?还是产品可以跨工位生产?

17)目前车间现场上工序产品转到下工序是否进行自检、互检?

18)是否有跨车间转序,转序是否需要交接单据或者其他手续?

19)车间现场是否有外协部门进行线上加工生产?

MES项目文件

20)车间产品有无加工到某工序,然后转到外协厂家继续加工,外协加工完成是否返回车间继续加工;其流程是怎样的?

21)车间生产完工入库流程;

22)转外协产品完工入库与车间生产完工入库的流程是否一样?有不同点请指出;

1.3 工艺技术管理

1)是否有委托技术开发,具体什么流程?

2)公司技术开发流程;

3)技术资料收发流程;

4)工艺技术改善流程;

MES项目文件

5)技术资料变更通知流程;

6)是否存在车间现场工艺资料修改?需要哪些部门人员审核、批准?

7)提供某一款产品的从开始到成品的工艺路线与BOM表;

8)物料定额与工艺方案制定流程;

9)一个产品的BOM是否可以有不同的物料配置;

10)目前BOM在哪个系统中进行管理?是否有通过接口与其他系统关联?

11)BOM、工艺路线变更的处理,涉及哪些部门要做调整?

MES项目文件

12)对于在制产品的BOM变更如何处理?

13)对于在制产品的工艺路线变更如何处理?

14)车间现场如何获取变更?

15)生产加工中需要的图纸、工艺指导书如何下发?

16)车间现场是否有工艺师?增加返工工艺的工艺路线、物料是否现场添加?

17)客户需求变更或者技术变更如何反馈给相关部门?

1.4 物料管理

1)库房基本情况,仓库的归属部门,仓库的分类标准与每类仓库的作用;规划中各类仓库数量、分布位置、库存能力;

MES项目文件

2)是否有分货区、货位管理,请说明管理规则;

3)目前物料管理有没使用某些系统软件?有的话是什么软件?其功能是?

4)是否有库位编码,其编码规则是?

5)是否存在同个物料多个仓库拥有库存的情况?

6)若有新物料,新物料编码编制的流程?由哪些部门审核?

7)旧物料编码更换的流程?

8)采购部门如何获取采购需求,即采购流程是怎样的?

9)若有外协生产,是否需要外协采购?其流程是?

MES项目文件

10)车间生产现场是否有仓库?生产时直接从现场取料?

11)物料管理的方式是怎样的?是单件还是批次管理?

12)如果有在制品仓库,出入在制品仓库的流程和质检流程是怎样的?

13)在制产品编码的规则?

14)车间现场每个工位是否有待料区?

15)目前物料配送是精确配送到每个工位还是集中配送到车间现场某个点;

16)原材料是否采用条码跟踪?是件次跟踪还是批次跟踪?

MES项目文件

17)仓库盘点的周期是多长,对盘亏、盘盈的处理方式是怎样的?

18)原材料仓库的采购收货作业流程是怎样的?是否有收货检验?退货的流程是怎样的?

19)原材料采购入库完成,在发料时发现不合格品,如何处理?

20)呆滞物料处理流程?

21)仓库是如何获取生产用料的配送需求的?

22)生产物料领用的业务流程(需注意不同类型的物料之间,领用流程是否存在区别?物料的配送模式是否涵盖推式和拉式的配送模式),特别是业务流、数据流和信息流之间的控制关系,绘制流程图;

23)生产物料是否有发料检验?出库检验项目和处理过程。说明每个检验项目的作用,检验指标的确定标准,记录那些信息,检验结果对出库产生什么影响,检验结论的处理;

MES项目文件

24)各种物料出库后,是否进行标识?以何种方式进行标识(纸质单据、条码、RFID)?

25)物料发运至现场由哪个部门承担?在现场如何交接确认?

26)物料发运过程出现异常(例如物料丢失)如何处理?

27)物料配送到相应工位的依据是?若出现工艺要求工位与实际物料使用工位不符的情况如何处理?

28)生产退料(包括退原材料、退半成品以及退产成品)的业务流程。退料、退库需要那些单据,具体办理步骤,每种单据的作用;数据流如何?

29)生产退料是否存在检验项目?退库数量的确认方法和标准?

MES项目文件

30)先用料后补出库的处理流程;

31)生产过程中补料(领料单以外的超额领料)如何处理?以及审批过程;

32)在制品的管理是怎样的?是否有在制品仓库,在制品的出入库流程是怎样的?

33)车间是否有自制件,自制件是否需要做出入库?

34)是否有外协件?外协件需出入库操作不?如需其流程是怎样的;

35)线边库如何管理?对于每天或每班的线边剩余原料是否需要退回仓库?

36)线边库是否有定期盘点?盘点方式是怎样的?

MES项目文件

1.5 质量管理

1)目前哪些点需要做质检?比如采购入库检验、生产发料检验、过程检验、入库检验、发货检验等;

2)检验项的采集形式——手动?自动?

3)检验项项的定义生效,流程需要定义-审核-确认-生效?

4)是否有质量管理软件?若有,车间质检结果可现场系统中录入?

5)目前检验标准有几种?一个检验标准每种产品通用?

6)采购入库、过程检验等送检的信息以何种方式通知质量检测相关人员?

7)采购送检是否有待检区?

MES项目文件

8)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有哪些处理方式?是否存在让步放行?

9)采购入库检验结果记录的方式;

10)生产过程检验的方式有哪些,如专检、巡检、两者结合;

11)生产过程检验结果记录方式;

12)生产过程对于不同程度的不合格品的处理办法有哪些?

13)对于成品,若存在不合格项目,有没一个不合格项数量的标准,判定该产品是否可下线入库?

14)返工、返修完成是否需要再次检验?

MES项目文件

15)各工序质检的衔接是怎样的?是否必须上一道工序完工且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工序?

16)是否生产过程不做检验,只做产品终检?还是生产过程抽检,产品下线终检?

17)首工序是否为必检项?

18)目前检验产品取样流程是怎样的?取样标准?

19)产品检验是否需要现场测试?测试的流程是怎样的?

20)产品送货出库是否需要检验?对于不合格产品怎么处理?

21)质量统计分析,数据来源?是否由某些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MES项目文件

22)目前检验的方式是什么?是设备检验还是人工检测还是两者结合?有哪些检测设备?检测设备是否有自动数据采集接口?

1.6 设备管理

1)设备基础信息定义——名称、类别、资产编号、简易编号;

2)设备的监控数据类别——基本参数、加工参数;

3)新增设备需要哪些流程?

4)新增设备编码申请流程;

5)目前设备自动化的程度?

6)对于使用不同原材料的产品,使用的设备是否不同?

MES项目文件

7)目前有没采用系统软件进行设备管理?有的话是什么软件,其功能有哪些?

8)车间所有设备都是固定在相应工位使用?还是有些设备各个工位可以通用?

9)每个设备是否有其相应的负责人?

10)设备报障流程?报障手段?

11)设备维修的处理流程?故障的关键信息记录如故障件、更换的配件等信息?

12)设备保养,保养等级设置——日/月?

13)保养机制,员工保养?专业人员保养?

14)设备保养期间车间是否可以继续生产?

MES项目文件

15)设备报废流程;应用系统

1)当前有哪些生产相关的应用系统?使用情况如何?这些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这些系统分别满足哪方面的业务需求?

2)现有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的连接情况?

3)现有系统的维护工作由谁负责?

4)未来会有多少人使用MES系统?

5)目前是否已经为MES系统准备好了服务器?如果有,有几台?是什么配置?

MES项目文件

6)现有系统使用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哪些方面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7)目前公司的网络情况如何?是否部署到了生产线的每个工位?每个工位是否配置了电脑?

8)目前公司哪些设备具有数据的接口功能?数据采集接口提供哪些数据参数的采集?采集方式是怎样的?

9)如果物料是通过条码标签来跟踪的,目前是否有条码打印机?有几台?

10)是否有生产看板?如果有,是通过电脑显示器还是电子屏?看板数据采集方式是怎样的?

11)对未来系统的期望?(主要侧重在系统的功能上)

MES项目文件 报表部分

1)各级部门需要关注哪些生产相关的报表?关注哪些指标?

2)生产计划制定是否有纸质单据或者电子表格;

3)订单下达,派工有哪些纸质单据或电子表格;

4)设计变更、技术变更有哪些通知单据;

5)车间现场异常上报填写哪些报表;

6)车间退补料需要填写什么单据?

7)车间生产超额领料需填写什么单据?

8)质量相关报表有哪些?如采购收货检验结果报表、生产过程检验报表等;

9)仓库收发料有哪些纸质单据或电子单据;

10)新增物料编码申请需要哪些单据;

MES项目文件

11)物料编码更换需要什么单据;

12)成品入库有哪些单据;

13)产品送货出库有哪些单据;

14)设备添置有哪些单据?

15)设备编码申请有哪些单据?

6.社团文化调研问卷 篇六

您好,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锻炼交往能力,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学生社团对于学校文化氛围的营造,学校历史传统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了解学校社团发展现况及发展趋势,我们展开了以学生对社团的了解及看法为出发点的调查并特设计本问卷并恳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几分钟宝贵时间填答。您的回答没有正误之分,只作调查研究之用。我们希望得到您的真实想法并将为您严格保密。衷心谢谢您的大力支持。

1.单选 您的性别是?()

A 男B 女

2.单选 您就读的年级是?()

A 大一 B 大二 C大三 D大四

3.单选 您参加了几个社团?()A 一个 B 二至三个 C 四到七个 D 无

4.多选 您参加社团的最主要的原因?()

A培养兴趣,丰富课余生活B 拓展知识C提高能力

D扩张人脉E从众心理F素拓学分

5.多选 您参加的社团属于哪种类型?()

A理论学术类 B 实践服务类 C 体育健康类 D文化艺术类

6.单选 您参加的社团与您的专业相关程度如何?()

A没什么关系 B 对专业有点帮助 C 这个社团几乎就是为我的专业而存在的7.多选 您是通过何种方式了解到您所在社团的?()

A 社团已有成员的宣传推荐

B 同学间谈话提及 C 大型的社团集体展示

8.单选 您对所在社团组织的活动积极性高吗?()

A 相当冷淡 B比较冷淡 C一般 D比较积极 E从不缺席

9.单选 您对所在社团举办的活动满意吗?()

A 不满意 B 不太满意 C 一般 D 较满意 E 满意

10.单选 参加社团活动是否实现了您当初的目的?()

A 是 B否

11.单选 您独立建立过社团吗?()

A 根本没想过 B 想过但没实施 C实施了但失败了 D建立成功了

12.多选 您认为您所在社团最大的缺陷是?()

A 活动缺乏特色,频率低B 社团规模小

C 资金短缺D社团组织者能力不行

E社团成员水平参差不齐

13.多选 您认为使社团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是?()

A 高质量的社团活动

B 团结的社员关系和高涨的热情

C 独特的社团文化

D 良好的社团声誉

E 学校和赞助方的支持

7.就业调研问卷 篇七

关键词:人行为,建筑能耗模拟,问卷调查,分类

建筑中的人行为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建筑能耗,例如人员热扰、对设备的控制、空调的设定温度等等。而行为在不同的人之间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Al-Mumin等[1]调研了30个住宅中的人员和设备作息,并把这些作息作为模拟的输入。调研中发现人们在离开房间后室内照明依然开启,空调的设定温度为22℃。和默认的作息相比,这种实际的作息导致了21%的全年电耗差别。为定量研究由人行为带来的采暖能耗的不确定性,Clevenger和Haymaker[2]采用美国相关标准中的不同人员作息和设定值对建筑能耗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即使在这些标准中采用的不同行为模式,其能耗差异也可能达到1500%。李兆坚等[3]实测了北京某住宅中的夏季空调能耗,发现由于空调使用时长的不同,各住户之间的空调能耗差异很大。

由于人行为对于建筑能耗的显著影响,为定量模拟人行为,目前有大量的研究致力于人行为的建模。例如,Nicol和Humphrey[4]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到了人员使用窗户、照明、采暖等行为随着室外温度变化的统计函数关系。Andersen等[5]测量了人员的开关窗行为,和室内室外环境,并在测试数据的基础上得到了人员开关窗的概率模型。Yasue等[6]调研了日本住户使用空调和窗户的行为,并提出采用sigmoid函数描述人员开关空调和窗户的概率。这些模型通常基于大量的调查和实测,并建立行为和外界环境参数(例如事件和房间温度)的函数关系。

随着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的发展,目前在人行为研究领域中越来越多地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获得典型的人行为模式和作息。Yu等[7]利用聚类分析这一数据挖掘技术,根据环境因素(例如气候)和人的行为模式,将人分为几个类别。该项研究在建筑模拟中引用聚类分析,用于在环境因素和人行为已知的情况下预测能耗水平。D'Oca和Hong[8]利用聚类分析,基于影响因素、开窗时长、窗户开关转换和最频繁的窗户开度,对16个办公室的开关窗行为进行了分类。另外,由关联规则方法得到了两种典型窗户使用作息。另外,也有研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住宅中的采暖能耗[9]。

在建筑能耗标准制定等领域中,由于关注的人群更广,人行为多样性将比建立模型的案例测试更为显著。为在实际应用中考虑这种多样性,需要将人行为简化为一个平均或者若干典型模式及这些典型模式在人群之中的分布。现有的模型由于建立在少量人行为测试的基础上,难以说明建立模型的典型性。另一方面,这些模型中的待定参数通常需要经过长期测试,采用数据拟合的方式确定。由于需要长期的测试,当把这种方法扩展到更大的数量尺度上,在时间和经济上都是不允许的。而基于大数据获得典型行为在人行为模拟中引入数据挖掘等大数据方法,提供了人行为模式分类的新视角。但是,这些基于实测数据的方法仍然受限于实测的案例。由于分类的结果基于特定的实测数据集,无法将得到的分类结果直接外推到其他建筑或其他人。

为获得典型人行为模式及分布,本文以住宅空调行为为研究对象,基于大规模问卷调研的结果,提出了一种对人行为模式进行分类,得到若干典型行为模式及分布的方法。这些典型行为及分布可用于需要典型人行为特征的工程应用问题的分析,例如可用于研究不同行为模式分布带来的能耗变化。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获得能耗意义下的典型空调行为模式。能耗被用来作为区分行为模式的指标。能耗相近的不同行为模式可替代为一种典型的行为模式。人行为典型模式研究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问卷调查用于获得人员空调行为模式的大规模样本数据。问卷根据王闯[10]提出的人行为模型框架进行设计。该框架提出了基于动作的定量刻画人行为的模型。问卷用于确定人员开关空调、照明、窗户等的驱动因素,但是无法得到这些驱动因素和行为的定量关系。为了得到这种定量关系,需要测试环境参数并记录行为的发生确定模型中的待定参数。行为模式描述为会在什么条件下开关空调,例如“觉得热时开”或者“睡觉时开”。由于触发人行为动作的因素本身也具有多样性,在问卷中行为模式的多选较为常见。问卷调查获得的行为模式被输入到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eST[11]中的人行为模块[12],用于模拟计算不同行为模式下的能耗。从最终模拟得到的能耗分布中,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得到若干典型的空调行为模式。

1.1 问卷调查

大规模的住宅空调行为问卷调研于2013年夏季在成都开展。成都位于中国夏热冬冷地区。每天的室外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如图2所示。

问卷调查包含若干人口统计问题,例如居住人数、教育水平和建筑的基本信息,以及描述人员在什么情况下会开关客厅和卧室中的空调的一系列选项。表1,2分别给出了客厅和卧室空调行为模式的选项。

该项调查由区调队在287个小区内进行。调研的小区在成都市区随机选取。总的有效问卷数为1426份,其中424份问卷回答了客厅开关空调模式的问题,568份问卷回答了卧室开关空调模式的问题。问卷中的选项允许多选,例如受访者可同时选择“[d]觉得热时开”和“[e]睡觉时开”。

1.2 空调行为模型

空调行为的模型已由王闯[10]和Ren等[13]给出。影响人员开关空调的因素被分为环境驱动和事件驱动。在不同的驱动因素下,开关空调的行为是否发生由和房间温度或者事件相关的概率表征。

例如模式“觉得热时开”认为是环境驱动的(和室内温度相关),可描述为:

u,k,l为模型中的待定参数,一般通过实测数据的拟合得到。

事件驱动的行为模式则表示为事件发生时行为是否发生的条件概率。例如,模式“进门时开”可描述为:

1.3 人行为模拟模块

目前已在DeST中实现了人行为模型和建筑热过程的耦合计算。人员位移、照明、空调和开关窗行为已经实现。建筑的建模过程在传统DeST界面中进行,而描述人行为的相关参数在另一个对话框中输入。建筑的属性参数保存在数据库中。人员位移和开关灯模块中,输出的是人员在室情况的作息、照明能耗,并同时得到人员和灯光每一时刻的产热量。由于人员位移和照明行为与建筑热过程计算没有强烈的耦合,在热计算之前首先计算了人员和照明作息,并将结果存储在SQLite数据库中,为DeST核心计算程序提供作息和产热量。由于和房间热过程存在耦合,空调和开关窗行为相比于人员作息和照明则更加复杂。在模块实现中采用了比传统热计算时间步长更短的5min或者10 min。每一个时间步长中,空调或开关窗行为和前一时刻的状态、前一时刻的环境参数和当前时刻发生的事件相关。模块可输出当前时刻空调和窗户的开关状态,并作为下一时刻行为房间热计算的输入(空调状态、房间换气次数等)。最终模块可输出设备的状态作息,以及空调或采暖的能耗。

1.4 调研结果

行为模式通过大规模问卷调研获得,而模型中的待定参数应由实测数据确定。但是在模型参数的确定上,现有的实测案例无法覆盖问卷中所有的行为模式。对于在实测中观测到的模式,应用Ren等[13]通过实测拟合得到的参数。而对于实测中未观测到的模式,基于模式的描述假设一个概率。接下来的模拟中只研究了客厅内的空调行为,卧室的空调行为可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对问卷中开和关空调的组合数量进行了统计。各模式组合的比例如图3,4所示。

x轴中的标签对应于表1。将开空调模式和关空调模式将导致模式总数增加,但是由于开和关的模式可能存在关联,下面的每一个模拟案例中均同时考虑了开和关的模式。图5给出了受访者选择开关空调模式组合的统计数量。

从统计结果可看出,约有25%的受访者表示热时开空调,冷时关空调。然而,也有大量的行为模式和房间温度无关,而是由事件驱动的。

在之前的实测研究中,得到了若干不同的开关空调模式下对应的概率曲线。例如,对于开空调模式“觉得热时开”,对应的概率曲线如前所示,模型对应参数u=27.7,l=15.87,k=2.22。对于关空调模“觉得冷时关”,对应的概率曲线与前述类似,其中t和u互换,模型参数为u=30.25,l=152.88,k=1.30。

1.5 模拟工况

在DeST中建立了三层的住宅模型,地点选择为成都。图6所示为建筑二层的平面图,由左右两户组成。

该建筑的围护结构设置为现行的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的限值[14]。

通常同一户中存在多人,而能耗模拟的目的在于区分不同行为模式下的能耗水平,表现人对空调的控制带来的影响,模拟假设一户中只有单人。这种简化处理可能低估人行为对能耗的影响,然而因为所有的案例模拟中均作此假设,各模式之间的相对水平仍具有比较的价值。人员位移的结果根据Wang等[15]的模型生成。人员设置为长时间停留在客厅和卧室,设置的时间比例分别为0.4和0.45。图7为3d中客厅和卧室的人员在室情况3d中客厅和卧室的人员在室情况。

模型中的照明控制作了一定的简化处理,在所有的模拟案例中均设置为模式“觉得暗时开,离开或者睡觉时关”,以消除不同照明作息带来的能耗和发热量影响。图8显示模拟得到的客厅3d中照明状态作息。

开关窗行为是另一个对室内环境和空调能耗产生重要影响的行为因素,现有的研究中也提出了大量的模型用于描述人员的开关窗行为。如前所述,空调和开关窗行为与房间热计算强烈耦合。复杂多样的开关窗行为可能覆盖不同空调行为模式对能耗的影响。为突出空调行为对能耗的影响,与照明行为类似,在模拟案例中开关窗行为也统一简化为单一的模式:设置为窗户一直关闭。参考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房间的换气次数设置为1ACH。

以下的分析仅针对客厅,卧室可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分析。空调的设定温度为26℃,房间相对湿度设定为0.4和0.6之间。在建立了建筑模型以后,选择了适当的模型形式和参数对空调行为进行模拟,表3为客厅开空调模型和参数,表4为客厅关空调模型和参数。

模型中不同模式下的空调行为受不同影响因素驱动,而这些影响因素之间可认为是相互独立的。例如在房间温度和人员进入房间的时刻之间不存在依赖关系。由于影响因素可视为独立,不同模式下开关空调行为的发生也可视为独立。设P(A)表示人在模式A下开空调的概率,P(B)表示人在模式B下开空调的概率,则同时具有模式A和模式B时的开空调概率可计算为:

若干事件驱动的模式,例如“进客厅时开”在测试案例中没有出现。由于缺乏定量的数据支持,目前基于这些描述假设了这些模式下的条件概率。在“进客厅时开”的情况下,存在较高的概率开空调,概率设置为0.9。由于客人来访发生频率相对较低,设置的概率为0.01。选项“[g]其他,请填写一”主要用于验证之前提供的选项是否能够覆盖绝大部分行为模式。调研中发现选择该项的受访者很少,因此在模拟中没有设置该选项的描述。模式“[b]离开客厅时关”和“[c]离开家时关”在现有的模型中未做区分,统一表达为“离开房间时关”。

在以上边界条件均确定的基础上,模拟分析了问卷得到的各行为模式下的能耗,并根据各行为模式下的能耗分类获得典型行为模式及分布。根据建筑节能标准,模拟时间段设为夏热冬冷地区的空调季,即6月15日到8月31日。模拟的时间步长为10 min,和实测的时间步长保持一致。

2 模拟结果分析

模拟结果包括人员在室情况、房间温度、空调开关状态和空调负荷等的作息,保存在一个.csv文件中。图9模式[d,c]下3d的模拟结果(模式详见表1)显示了在模式“[d]热时开,[c]离开房间时关”下3 d的模拟结果。可见,当房间温度较高时,空调被开启,调节房间温度为26℃;当人即将离开房间时,空调被关闭。

采用相同的方法,对列出的各种行为模式作模拟分析(未包括选择了[g]的模式),并按能耗增序排列,结果如图10各空调模式下的空调能耗及模式的数量比例所示。

从模拟结果可见,不同行为模式下的空调能耗存在巨大差别,在0到29.1 kWh/m2范围内变化。在空调一直开着从不关的模式中,空调能耗达到29.1 kWh/m2,而在觉得热时开离开家或觉得冷时关(模式[d,ce])的模式下,空调能耗为9.9 kWh/m2。

基于能耗的模拟结果,利用质心法聚类分析[16]分类得到了5个不同的能耗水平。在统一能耗水平中的不同模式可认为在能耗意义上较为接近。表5给出了这5个能耗水平及其组成。

从以上的能耗分布和5个能耗水平中,可提取出5种典型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一方面需要覆盖能耗的极端值,另一方面也要在数量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且应具有表达简单的特点,便于应用。表5聚类分析得到的各能耗水平及其组成中的类1,只包含一种行为模式,即[a,b]。但是,关空调模式“[b]离开房间时关”和开空调模式“[a]从不开”是矛盾的,因此[a,b]修正为[a]。在以后的问卷调研中应包括“一直关着”这一选项。类2由3种行为模式组成,从[f,c]到[e,ce],从表达的简洁性上选择[f,c]。类3由25种行为模式组成,从[d,cdef]到[df,e],选择[d,e]为典型模式。类4由18种行为模式组成,从[c,cd]到[cd,e],选择[c,c]为典型模式。类5由8种行为模式组成,从[bcd,deb]到[bc,a],选择[b,a]为典型模式。

行为模式的分类结果见表6,这些典型行为模式可用于将来人行为模式影响下的建筑能耗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给出了一种从建筑能耗出发基于大规模问卷数据获得典型行为模式的新方法,然而这种方法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模型中的参数仍然需要通过实测确定,并且由于依赖于最终的能耗值,需要大量的模拟计算得到不同行为模式下的能耗。对于分析单一的行为如开关空调等,这种方法在时间上还是可行的。当考虑多行为时,存在行为之间组合爆炸的问题,再采用这种方法可能不太可行。另外,从模拟结果中获得几种典型模式的过程较为主观,缺乏标准的方法进行分类。

由于人行为通过随机模型进行表征,人的行为动作在模拟中具有不确定性。多次模拟得到的能耗可能不同,而是在某一范围内变动。问题在于经过几次的模拟才能消除这种随机性带来的影响,使得计算结果不会过于偏离。为确定需要的模拟次数,选取了若干行为模式,进行100次模拟,每次模拟设置不同的随机种子数。图11给出了模式“[d]热时开,[c]离开时关”100次的模拟能耗值累计频率分布。x轴表示模拟得到的空调能耗,y轴表示单次模拟能耗落在对应x轴范围内的累计频率。不同模拟次数下的累计频率分布用来确定合适的模拟次数。

从图11可得,从模拟次数为100次开始,随着模拟次数变少,空调能耗的累计频率分布基本保持一致,直到模拟次数为10次时,分布开始出现较大偏移。为避免这种便宜同时付出较少的计算时间代价,前述研究中每个案例的模拟次数设为20次,并采用20次模拟得到的平均值作为该行为模式下的空调能耗。

4 结束语

基于2013年夏季在成都开展的大规模住宅空调行为问卷和实测,利用DeST及其中的人行为模块,对不同空调行为模式下的空调能耗进行了模拟,从模拟结果中分类得到了5种典型空调行为模式及分布。这5中典型行为模式包括:[a]从不开;[f]客人来时开,[c]离开房间时关;[d]热时开,[e]冷时关;[c]进门时开,[c]离开房间时关;[b]一直开着,[a]从不关。

8.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调研 篇八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能力;调研

就业能力是指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满足雇主需要并实现就业、维持就业的全部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总和。英国原教育与就业部(DFEE)将就业能力解释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国内郑晓明在《“就业能力”论》一文中提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就业能力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即智力资本和能力资本。就业市场上,就业能力是决定“买方”对毕业生进行取舍的最重要因素。就业能力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教育领域乃至整个社会范围内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正如原教育部部长周济所指出的那样,高职教育实际上就是“就业教育”,高职院校应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因此,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完善就业能力结构,提高就业能力实践水平,无疑是提升其就业潜能的最佳策略。

为进一步明确企业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2011年8月,笔者到垦利惠能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等几家企业进行了企业调研,公司属于国有企业,在调研中主要和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东营职业学院毕业生进行了走访、座谈、调查,在座谈中主要就学生就业能力、学生就业所需的个人素质、从就业实际需求来看,在校生在哪些方面能力还需要加强等各方面进行了调研。

一、调研内容

1.对总经理和办公室主任的调查

垦利惠能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在招聘员工时,最注重考察毕业生哪方面的素质主要有:敬业精神与责任心、团队精神、沟通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持续学习能力。惠能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对东营职业学院院毕业生的整体评价是满意,毕业生个人素质具备的可比较优势是:专业知识、适应能力。

2.对毕业生的调研

垦利惠能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是国有企业,现在该公司有东营职业学院毕业生7人,其中6人学的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1人是建筑工程专业,都是在2003年和2004年入厂,从所调查的7名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可以看出:现在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56%不对口,有6名毕业生是通过一次择业进入该企业的,毕业生虽然专业不对口,但是对目前从事的职业及所在企业整体评价很满意,毕业生对学院教学模式、管理模式、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效果比较满意。另外笔者还调研了山东科瑞机械有限公司的部分我院毕业生,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也不十分对口。

二、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老总和办公室主任认为:一是企业最看重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与责任心、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在毕业生中相对比较缺乏。二是大专毕业生对于设备操作虽然能很快掌握,但很少有学生能将工艺设备、质量控制有机结合起来,并自主处理突发事件。受访者认为学生创新能力不强,建议学校应加强创新方面的训练,应加强与企业实际情况相近的模拟训练,而不是单纯的思维训练,要突出团队意识与动手能力,不能纸上谈兵。

对高职毕业生调研结果显示:所调查的企业,56%学生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内所学的知识用上的不太多,甚至有学生认为完全用不上。67%的学生希望学校增强岗位实践技能训练,为学生以后的技术革新提供技术服务。100%的学生希望学校加强就业前的培训。

综上分析,企业普遍认为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应该获得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真正把自己塑造成符合企业所要求的留得住、用得上的德高、技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说明高职教育需要改革的地方很多,高职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能力不足。因此,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与企业要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需要马上解决。

三、高职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导致高职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不到位,导致学生就业能力差;另一方面是学校的培养计划与社会需求之间有较大的差距。

首先,从企业反馈的信息来看,大多数企业认为现在的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差,现在企业最希望的员工是稍加培训就能上岗的大学毕业生,可是这除了需要知识之外,更需要实际动手能力,而这个能力毫无疑问的应该由学校来完成。一个好的职业院校里的学生应该是“半个工人”,他们在校期间一多半的时间是要在校内实训车间或校外实习基地里面度过的,这就要求学校要在实习基地方面肯投入,培训相关的师资,形成良好的实训制度,让职业院校的学生真正地学会职业技能。

其次,高校培养计划与社会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的教学内容仍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学校评价学生的标准仍主要是学业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学得较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片面追求成绩,忽视了职业道德培养。

四、相关建议

1.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实际操作能力相对较弱,希望学校以后多加强实践技能的训练,以缩短学生的适应期。

2.通过学生就业与所学专业的不对口情况可以看出,在校期间,一定要加强基础理论课的学习,让学生毕业后即使所从事的专业与所学专业不对口,也有能力再学习其它课程,给学生预留创新能力、持续学习能力的上升空间。

3.企业用人时,考察的不但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更注重的是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与责任心、团队精神、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学校应该注重非专业能力的培养,只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是不够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课时多了有时还起反作用。应该加强所有教师的师德培养,提高教师的师德,起到“身正为范、不教而教”的效果,应该要求所有教师在教学中都要融入对学生做人的教育。

4.要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建议学院以后再进行实训室建设时,必须要求设备厂家对教师进行培训,派老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或者顶岗实习,让老师在课堂上能理论联系实践,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5.毕业生非常希望母校能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学院以后应多下企业,和企业合作进行技术攻关。

总之,要想改变学生就业难的困局,必须深入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密切配合,相互合作,建立广泛实用的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精加工”,最终为社会培养出“留得住、用得着、下得去”的合格产品,为东营市“黄蓝两大国家战略”输送更多、更好的高端技能人才。

9.调研问卷(本站推荐) 篇九

我是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大三的学生,因需调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情况,故对贵公司进行工商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的需求调研。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是贵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的需求状况及能力要求状况。

尊敬的企业领导,本次调查纯属于学习需要非商业行为,同时,我也郑重向您保证您所填写的内容绝对保密,敬请放心填写调查问卷。

非常感谢贵企业的支持与合作!

填表说明,请您在所选答案后的方框内打“√”,需要直接填写的,请您直接填写。

一、企业的总体状况

1、企业名称:联系电话:

2、企业所属行业是:

A、农、林、牧、渔业□B、采掘业 □C、制造业□

E、建筑业□D、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F、住宿和餐饮业□G、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

H、批发和零售贸易□I、金融、保险业□J、房地产业□K、社会服务业□L、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M、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N、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

3、企业的员工总数:

A、50人以下□B、50-100人□C、100-200人□

D、200-500人□E、500-1000人□G、1000人以上□

4、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员工数:人

二、企业人才开发情况

1、本企业在人才开发方面遇到的最大问题是:

A、人才来源渠道不畅通,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难找□

B、人才流失问题严重□

C、人才信息沟通不够及时□

D、进行员工培训的成本高□

2、企业员工招聘主要途径(请按主次选择其中3项)

(1)(2)(3)

A、本地人才市场B、外地招聘C、校园招聘

D、网络招聘E熟人推荐

3、本企业是否与有关大学建立长期的联系或合作关系?

A、是□B、否□

4、是否可以按需招到人?

A、所有职位都可以招到合适的人□B、基本上可以招到□

C、只能招到一部分□

D、很难招到□请您说明原因:

三、企业录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的具体条件

1、贵企业招聘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的性别要求:

A、女□B、男□C、性别无要求□

2、男身高要求:

A、150-160cm□ B、160-165cm□ C、165-170cm□ D、170-180cm□

E、180cm以上□ F、身高无要求□

3、女身高要求:

A、150-160cm□ B、160-165cm□ C、165-170cm□ D、170-180cm□

E、180cm以上□ F、身高无要求□

4、贵企业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的学历要求是:

A、研究生以上 □ B、本科以上 □

C、大专以上 □ D、高中、中专及以下 □

5、贵企业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的实践经验要求是:

A、无要求□ B、三个月及以下 □C、半年□D、一年及以上□

6、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应该掌握哪些基础知识(请按主次选择其中4项),(1)(2)(3)(4)

A、管理学;B、经济学;C、数据库;D、基础会计学;E、统计学;

F、运筹学;G、法律基础;H、英语;I、计算机基础;J、其它;

7、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该掌握以下哪些专业知识方面(请按主次选择其中4项)(1)(2)(3)(4)

A、市场营销;B、人力资源管理;C、财务管理;D、生产运作管理;

E、战略管理;F、物流管理;G、服务管理;H、组织行为学;I、其它;

8、如果您选择了“其它”,(请按主次选择其中4项)

(1)(2)(3)(4)

A、证券投资学;B、市场调研与预测;C、商务文化;

D、网络营销学;E、电子商务;F、文献检索;G、个人与团队管理;

9、从工作性质考虑,您认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哪些日常工作基本能力(请按主次选择其中4项)

(1)(2)(3)(4)

A、使用办公设备的能力;B、计算机使用能力;C、日常英语口语能力;

D、常用文书写作能力;E、口头表达与沟通能力;F、接人待物的能力; G、团队合作能力;H、其它;

10、如果您选择了“其它”(请按主次选择其中4项)

(1)(2)(3)(4)

A、驾驶能力(会开车,有执照);B、英语水平达4级;

C、较强的洞察能力、分析能力;D、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与心理调适能力;

11、从工作性质考虑,您认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哪些素质(请按主次选择其中4项)

(1)(2)(3)(4)

A、道德品质高尚;B、吃苦耐劳、有奉献精神;

C、团结友爱,团队合作精神;D、良好协调与沟通能力;E、情绪稳定、有一定忍耐能力; F、独立工作、有较强领导能力; G、很强的自学能力、领悟与反应能力与创新能力;

12、企业对高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基本看法:

A、能够胜任较高级的工作,表现出专业的水平□;

B、能适应基层工作,适应性和学习能力很强□;

C、仅有书本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D、知识结构不合理,没有反映出业界的发展现实□;

E、三本的毕业生工作能力比普通本科的实际工作能力更强□; F、职业定位不清晰,能力知识宽而不精□;

G、其它(请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调查问卷调研报告 篇十

枫树岭镇是一个劳务输出大镇,常年在外出务工人员占全镇人数的58%,其中省外务工人员达到820余人。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枫树岭镇外出务工青年出现提前返乡趋势。为切实掌握我镇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思想状况,枫树岭镇团委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调查、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等方式相结合,深刻研究,科学对待,初步掌握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基本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镇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基本情况及主要返乡原因

本次调研数据与结论,抽取了全镇28个行政村,每个村选取1个有代表性的自然村(统筹选取区域、大小、贫富不同的村),对342个农户进行了挨门逐户走访和问卷调查,对有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的272户共295名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的问卷(其中部分问卷由家属代填)进行了分析,同时深入2家企业对50余名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进行问卷调查,并与3名政府部门负责人、2名企业经营者进行了座谈。通过调查,截止2月10日,枫树岭镇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共计656人,其中省外120人,省内536人。

主要返乡原因有:一是企业遭遇困难。不少外向型、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订单不足、生产不饱和、出口受阻,企业出现半停产、停产、关闭、破产等情况,导致部分外出务工青年工作不稳定或歇岗、失业,从而选择返乡。二是务工成本增加。当地物价上涨,生活成本增加,但部分企业工资福利待遇并未相应提高甚至出现下降,部分外出务工青年自动辞工返乡。三是农村新政影响。今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粮食收购、土地流转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对

外出务工返乡青年产生了积极影响。四是部分有技术、有资金的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感到农村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选择回乡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五是其他原因。由于天气变冷、过年正常回家或者是个人及家庭原因返乡。

二、分析我镇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返乡发展态势

结合我镇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多为初中学历,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水平不高,在外多从事劳动强度大,劳动技术含量低的工作。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局势下,他们成为了企业被迫裁减的首选人群。我镇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发展态势将呈现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就业不稳定状况日益显现,可能出现返乡高潮。虽然大规模外出务工青年返乡现象尚未出现,但返乡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主要是歇岗、失业民工中,只有少部分选择回乡,大部分仍滞留原地等待或流向沿海一、二线城市,继续寻找就业机会,其就业状况不稳定,加之春节临近,势必陆续回流,预计春节前我市可能出现外出务工青年返乡高潮。

二是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务工收入下降,工资拖欠问题日趋严重。由于企业出口产品订单减少、开工不足或停产放假,工资水平较高的沿海企业普遍减薪,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收入大幅降低,甚至出现了工资被严重拖欠的问题。

三是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就业形势变化,就近转移就业比重增加。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渐减退,沿海企业用工需求将渐渐增加,但随着统称城乡的进一步加快,沿海地区产业向内地转移的力度不断加大,内地和沿海务工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加之就近就业可兼顾家庭,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将回到县内或就近地区就业、创业。

三、我市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可能引发的问题

(一)制约农民收入增加。劳务收入成为我镇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支撑。外出务工青年失业返乡和就业不稳定,直接导致工资性收入明显下降。

(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当前,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超强度劳动、被克扣或拖欠工资等问题依然存在,在失业返乡的背景下,极易诱发外出务工返乡青年与用工单位间的利益冲突。新生代失业返乡外出务工青年已基本适应城市生活,没有务农经历,缺乏农业生产知识,返乡后极易成为社会稳定隐患。

(三)增加公共服务压力。目前,我镇失业返乡外出务工青年随返子女较多,大部分需回原籍上学,将给农村义务教育带来新的压力。部分职业病患者、伤残病人返回原籍可能产生新的农村贫困户,给医疗、救济带来极大压力。外出务工青年失业返乡后,可能因土地承包权益、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参加农村医保、住房建设、回乡创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诸多利益诉求,给政府公共服务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四、我镇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基本政治态度和价值取向

(一)对返乡创业定居及自己未来有信心

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改革开放不仅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同时随着各级党政及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工作的力度,他们感到自己不再只是城市的匆匆过客,工作、学习、生活上的事情有人管了,心里话有人听了,遇到困难有人帮了,心理上有了依靠,在就业环境改善、工资待遇提高、政治权利保障、加快融入城市等方面都发生了可喜变化,对改革的成果表示满意。对于国家的新农村建设成果感到比较满意,对于国家对农民的帮助和扶持也拍手称道,特别是统筹城乡建设的举措,更是深入人心,为外出务工青年提供了回乡的扎实基础和良好愿景。农村现在的困难只是暂时的,他们对农村的发展、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

(二)求知欲望增强,主动学习技能谋发展

调查结果表明,先被裁员的员工多数是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只是一般的工作人员,对公司的长远发展起不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返乡外出务工青年普遍表示,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需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力求做到精一招、会两招、学三招,才能为以后的就业增加竞争砝码、为工作的稳定提供技术保障。调查显示,有的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进入了技能培训班,有的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向自己的亲戚朋友拜师,学习缝纫、厨师、车工等各种专业技能,打算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在返乡创业之前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三)对劳动分配制度提出疑问

在抽样调查的外出务工返乡青年中,有的说为什么现在直接生产产品,创造价值和社会财富的人不如非直接创造价值和财富的人收入多?为什么他们与文艺、体育明显收入差距这么大?社会分配究竟以什么为尺度?有的说,现在的分配形式还是以按劳分配为主、兼顾公平这一原则,但为什么整天劳动,甚至加班

加点还收入不高,有时还开不出工资,造成这种状况是他们的责任,还是政策上的问题?

(四)存在“悲观失望、焦虑郁闷”的不良情绪

有的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特别是年龄接近35岁的,大多打算先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照顾家人。其中有技术的也打算利用新农村建设之机,利用自己所学技术,就近找一些临时性、季节性工作,赚钱照顾家庭两不误。个别有资金的农村青年还计划利用国家农机补体的机会,购买联合收割机等大型农业机械,打算在农忙季节,进行机械化耕作,在家就能赚大钱。有部分返乡务工者没有很快走出下岗失业的阴影,表现出更多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担忧,成天无所事事,情绪低落。随着在家“赋闲”时间的增长,产生了悲观失望、焦虑郁闷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五、对于县城农民集聚点和中心镇房价的选择

枫树岭镇是淳安县地域面积最大的综合性重镇,但是由于地形和地理位置及人口的原因,没有被上级评为中心镇。周边的大市镇是距离枫树岭最近的中心镇。在调查问卷中显示,我镇返乡创业青年选择中心镇居住的占38%,选择在现成农民集聚点居住的占49%。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出,我镇青年大多数支持中心镇和现成农民集聚点的建设,对于统筹城乡建设的结果表示非常满意,也非常愿意回乡创业,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在选择聚居点和中心镇的情况下,对原有权属的放弃,48%表示单放弃宅基地,37%表示不放弃所有权属,从结果看来,对于原有权属问题,大多数年轻人选择保留或者单放弃,由此看来,农村青年对于家乡的原有权属问题仍存保留心态,这对于我镇后续的开展工作方向有了清晰的定位。

六、主要应对措施

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任务,是枫树岭镇团委践行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枫树岭的具体体现。枫树岭镇团委本着稳妥推进,联系其他相关部门从着力解决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最现实、最直接、最迫切问题入手的原则,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一是加强信息上报工作,掌握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思想动态。实行周报制,由区、乡镇、村社三级指定专人对返乡农民工的信息进行收集,建立健全外出务工人才档案,及时了解和掌握全镇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的基本情况、年龄构成及劳动技能等情况并了解和掌握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的思想动态,综合分析掌握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的发展趋势。

二是联合相关部门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引导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转岗从业。充分整合社会资源,瞄准市场需求和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发展需要,邀请专家分批次、分种类、分层次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提升了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实用技能水平,掌握实现再就业的足够本领,实现转岗从业。

三是争取政策资金支撑,鼓励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自主创业。加强与县委农劳办、县扶贫办、县就业局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就业创业联席会议制度,在创业场地、税收优惠、创业服务等方面对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给予政策扶持。同时,加强与共青团组织、农村信用社合作,开展“小额信贷助创行动”,降低贷款利率,扩大贷款规模,放宽抵押条件,为农村青年创业开辟“绿色金融通道”,解决农村青年创业资金难问题。

四是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轻松就业。利用枫树岭镇团委网站等资源,及时发布相关政策及用工信息;联合就业局等共同举办专场外出

11.就业调研问卷 篇十一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调研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其中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尤为严峻,在录用标准、薪资待遇、应聘机会和升职加薪等方面,均面临着明显的性别歧视,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葫芦岛市部分高校大四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就业过程中面临的性别歧视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以期准确了解当前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性别歧视现状,为就业反性别歧视的立法和制度制定及促就女大学生良性就业提供依据。

一、调查内容与方法

本次调研以葫芦岛市部分高校大四女大学生为主,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问卷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被访者相关信息、对就业性别歧视的基本认知、专业与女大学生薪酬歧视的关系及对性别歧视现象产生原因的看法。调查于2015年12月和2016年6月分两次进行性,共计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了963份,其中有效问卷为923份,有效回收率为92.3%,并运用了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样本总数为923人,其中文科生451人,占总人数的49%,理工科学生472人,占总人数的51%。在调查的女大学生,已经签约的人数为512人,占总人数的55%,未签约的女大学生为411人,占总人数的45%。

(二)女大学生对就业歧视现象的基本认知

从表二可以看出,95%以上的女大学生都认为就业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性别歧视现象。即使在同等就业条件下,有85%的女大学生认为用人单位更青睐于男大学生,无论是招聘录用还是基本薪资,男大学生都占绝对优势。

(三)专业与女大学生薪酬歧视分析

表三中,通过对专业与女大学生薪酬歧视的相关检验中可以看出,在0.05的置信水平下,X2的双尾检验值是0.005,远小于0.05的置信水平,说明专业和女大学生的薪酬具有相关性。其中文科类专业女大学生更偏向于认为女大学生在薪酬上会受到歧视,理工科的女大学生对薪酬会受到歧视的看法没有文科生多。这说明相对于理工科女大学生来说,文科类的女大学生认为自己在就业中薪酬方面更容易受到歧视。

(四)性别歧视现象产生原因的看法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应聘女大学生个人的原因,也有用人单位、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原因。本次问卷调查,请女大学生选出自己认为就业中出现性别歧视问题的主要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如下:80%以上的女大学生认为生理和心理素质较弱是造成就业性别歧视的主要原因,也有超七成的女大学生认为这与用人单位的偏好相关(如图一所示)

三、调查结论与对策建议

调研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是一种客观事实,且95%以上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都遭遇过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遭遇的性别歧视主要体现在薪酬、面试和专业等方面。通过此次调查,可见女大学生对当前就业过程中面临的性别歧视现象非常反感,其中“大女学生心理生理素质较低”、“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等传统观念影响”和“用人单位偏好”被女大学生认为是造成就业性别歧视现象的主要原因。

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对女大学生的歧视现象,需要多个层面共同努力解决:从宏观层面来看,首先需要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当代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大学生就业竞争,从根本上消除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其次,要加强法制建设,在同等条件下,明令禁止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行为;最后,还应当建立健全生育基金补偿和女性就业保障等相关制度,消除用人单位的担忧。从用人单位来看,用人单位应当主动消除潜在用人性别偏好,改善用人机制,对女大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优势进行公平合理的评价。从个人层面来看,女大学生需要主动消除传统“弱势群体”、“男主外女主内”和“男尊女卑”意识,通过不断提升自我工作能力和综合素养,增强自身的就业优势,同男性进行公平竞争。

12.就业调研问卷 篇十二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我校一、二、三年级各专业学生1 109人进行测试, 回收有效问卷938份, 有效回收率为84.58%。

1.2 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 相同条件下集体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测试。所有数据采用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 调查结果 (见表1、表2、表3、表4)

注:*P<0.001为有极显著性差异, 说明特困生的挫折承受能力高于非特困生

注:*说明特困生的个性内向, 不善言谈;**说明特困生的挫折承受能力高于非特困生

3 讨论

(1) 综合以上各表来看, 就挫折承受能力而言, 各年级特困生比非特困生的抗挫折能力要高。这说明特困生群体长期处在不太宽裕的经济环境当中, 生活自理能力较强。有很多特困生在校期间, 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 选择在课余时间外出打工。这使得特困生比非特困生更早一步接触了社会的大环境, 在克服和战胜各种内部 (生理、心理) 困难和外部 (环境) 困难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增强了自身的抗挫折能力, 这也是特困生在这一方面优于非特困生的主要原因。在学生管理过程当中, 我们应该注重特困生在抗挫折能力方面的优势, 因势利导, 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

(2) 表4中L量表及挫折承受能力显示, 特困生群体的年级越高, 越容易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挫折承受能力越低、越保守、越怕失败。在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 来自经济和学习2个方面的压力往往会使特困生产生自卑、压抑和焦虑心理, 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就业过程中, 他们为了不暴露自身的缺点, 往往以掩饰的手段来应对问题, 缺乏足够的信心来面对挑战。因此, 学校应该加强对特困生就业前的心理疏导, 使特困生正视自身的不足, 明确就业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发挥自己的优势 (如抗挫折能力强、吃苦耐劳等) , 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3) :152~153.

[5]胡环宇.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 2005.

注:*P<0.05, 一年级与二年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二年级与三年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一年级与二、三年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医学高职院校,困难家庭学生,就业心理

参考文献

[1]李俊峰.高校特殊困难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与对策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8, 12 (5) :37~39.

[2]陈仲庚.艾森克人格问卷的项目分析[J].心理学报, 1983 (2) :211~217.

[3]李欣忆.关于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J].南昌高专学报, 2009 (4) :106~108.

上一篇:比手劲大赛的周记下一篇:写人细节描写范文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