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中国地名翻译九大方法(精选2篇)
1.英语翻译:中国地名翻译九大方法 篇一
【提示】规范道路英文名:南京东路、东宝兴路译法不同
2015-05-14
东宝兴路、陕西南路、南北高架…这些道路英文名称你会说吗?
上海道路名称英译导则发布,规定通名部分应当意译;专名部分应当音译,使用汉语拼音等。想知道为什么同样是“东”字,东宝兴路译为“DongbaoxingRoad”,而南京东路译为“EastNanjingRoad”吗?
1.为确保本市道路名称英译的统一规范,根据2007年6月27日市政府第147次常务会议精神和上海市公共场所中文名称英译专家委员会的《上海市道路名称英译基本规则》,结合本市道路名称英译现状,制定本导则。
2.通名部分应当意译,使用英语词语,具体如下:
3.专名部分应当音译,使用汉语拼音。
3.1按照《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语音规范准确拼写。
3.2以a、o、e开头的音节紧跟在其他音节之后,必须加隔音符号(’)。
3.3汉语拼音部分不得使用缩写形式。
3.4专名是单音节的,其通名部分先作为专名音译,再按通名意译。如:
4.属性词的译法:
4.1表示同一条道路不同路段,且位于专名前的属性词应当音译,使用汉语拼音。如:
4.2表示同一条道路不同路段,但位于通名前的属性词应当意译,使用英语词语。4.2.1该类属性词中的方位词“东、南、西、北、中”,翻译时置于整个路名之前。书面形式中如需缩写,其缩写形式置于整个路名之后,并用括弧标注。如:
4.2.2该类属性词中的数词“一、二、三、四”,翻译时置于整个路名之后。书面形式中如需缩写,该类属性词的缩写形式也置于整个路名之后,并用括弧标注。如:
4.2.3道路名称中如同时使用方位词和数词,翻译时,方位词置于整个路名之前、数词置于整个路名之后。书面形式中如需缩写,两个属性词作为一个整体,置于整个路名之后,并用括弧标注;其中,方位词缩写使用相应的英语字母,数词缩写为阿拉伯数字,之间用“—”连接。如:
4.3不表示同一条道路不同路段的属性词应当音译,使用汉语拼音。如:
5.同名道路整治过程中添加的前缀部分,中文必须标示,英文不标示。如:
6.英文译名的字母大小写可以采取以下方式:(1)全部采用大写字母;
(2)分写的各部分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
(3)第一个字母大写。
7.特例。以下路名按特例英译:
示例
2.地名翻译的书同文问题 篇二
关键词:地名翻译,字母文字,拼音文字,拼音排序,单一罗马化,书同文
中图分类号: H315.9;P281;H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5)02-0035-03
一 难以统一的译法
地名的汉译法——包括音译、意译和音意译等方法,存在很大的任意性,例如:New Zealand——纽西兰、新西兰分别为音译和音意译。由于汉字有大量的同音字和近音字,音译使用的汉字不尽相同,例如:Mozambique——莫三鼻给、莫桑比克(据说该译名是应非洲外交人士建议而更改的)。 音译不同有源于原名的不同读音,例如:Maldive ——马尔代夫、马尔地夫;也有因为不同语言的读音差异,例如:Montreal—— 蒙特利尔(英语)、满地可(法语); 也有因为中国各地不同方言的读音差异,例如:Hollywood ——荷里活(粤语)、好莱坞(普通话);还有因为不同时代的流行译名,例如:San Francisco ——旧金山、三藩市。 因此,寻求地名的统一译法委实是一件难事。
二 两种不同的书同文
秦始皇时代的书同文采取字形书同文的办法。 欧洲不同的语文源于不同语音的拼写,因此很难实现书同文。汉字之所以能够书同文,皆因非拼音汉字可以对应不同的语音。 其中的利弊是不言而喻的。
联合国地理名词委员会决定在1979年实施地名单一罗马化,规定使用罗马字母的语文在转写非罗马字语文的地名时一律采用地名所属国规定的罗马拼写。例如:“北京” 拼写为 Beijing,废除欧洲过去流行的Peking、Pekin 等不同地名。 由于欧洲不同语文的拼读差异,地名单一罗马化采取重形轻音的做法。必须指出,字母文字——alphabetic language(如英文)不等于语音文字——phonetic language (如西班牙文、俄文)。英文由于融合多种语文,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淡化读音规范的重形轻音情况。 例如:encore、valet、buffet 通常采用法语读音(不过也存在读音按社会阶层而不同的情况,例如:英国草根阶层把buffet读作/bfet/,上流社会则按照法语t不发音的读法把它读作/bufeI/)。 虽然汉字书同文重形轻音,但在译名方面却相反地倾向音译。不无讽刺的是,单一罗马化却采用秦代的重形轻音的书同文。 问题在于,罗马字母在中国尚未获得归化地位。
三 鱼与熊掌的单一罗马化
由于语言和文字分别对应听觉和视觉两种截然不同的功能,很容易出现鱼与熊掌难以兼顾的情况。 汉字和英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文字和语音不密切配合的情况。无可否认,文字和语音紧密配合的语文是更为易学易用的。 地名单一罗马化的重形轻音选择相信是考虑到计算机、邮递、道路信息等都不涉及语音的缘故,但结果却令单一化的罗马地名在不同语言中可能出现读音分歧。
单就语文本身而言,人工设计的世界语(Esperanto )达到音形义优化的境界,相对于英语尤其如此。 但英语却获得巨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支撑,成为当前最普遍使用的国际语言。 鉴于人类已经处于语音可控的时代,字母拼音文字可以获得字形和读音相互密切配合和长期稳定的优势。 地名单一罗马化也许可以被视为罗马文字书同文的起步,在网络科技领域占优势的英文可望成为科技领域共同使用的文字。
另一个语文愿景可能是设立一个世界语文组织(World Language Organization),其任务之一是开发和推广类似世界语的辅助语文,便利各国人民进行跨语文交流。
四 汉字地名翻译发展方向
汉字地名翻译有必要通过网络来普及规范化译名。有关部门应该在网上提供查阅服务(对于通常无法音译的日韩地名尤其需要如此)。 翻译员在第一次遇到不熟悉的地名时,除了查阅规范译法之外,最好能够在括号内附上原名。 这一点,似乎尚未成为翻译界的习惯,原因可能是翻译员感到麻烦或觉得既然有中译名就没有附上原名的需要。 不过,由于名称是信息钥匙,往往只有使用原钥匙才能获取有关信息。 如果另外配备一条或多条信息钥匙,尽管是音意兼顾的佳译,仍然不免出现无法使用原名信息库的情况。目前,某些诸如航空和旅游等跨国业务已经共用单一罗马地名或罗马地名缩写。再考虑到下文所述的罗马化地名在应用方面的好处,学术界应该尝试使用罗马字原地名,而在第一次使用时可附上汉字地名,这等于颠倒一贯使用汉字地名和开始时附上罗马字原地名的做法。
五 让字母文字用于标签性名称
目前各大商场内许多商铺和产品名称都采用罗马文字。 人们很快就能够把这些名称标签和个别商号或产品联系起来。 罗马字地名也有相同的标签作用,可以直接联系特定的地方或城市。例如,笔者曾问一些加拿大友人,Canada国名是什么意思, 回答是不知道,虽然如此,但大家都知道Canada是指加拿大这个国家,说明Canada起到了标签的作用。汉字缺乏易用的排序功能,在地名长列中难以找到所需地名。总的来说,汉字勉强可用于较简单的农业社会,在现代的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里却产生查找困难问题。如果汉字地名都按照拼音字母排序,就会方便得多。 上海、广州、重庆、武汉、北京和天津等地名可以利用计算机来按照拼音字母顺序自动排列成:Beijing(北京)、Chongqing(重庆)、Guangzhou(广州)、Shanghai(上海)、Tianjin (天津 )和 Wuhan (武汉)。 这是地名应用方面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字母地名不但有利于地名排列和检索,而且也便于在计算机、手机和卫星导航等设备上进行拼音输入地名或采用首字母快速输入方法。例如:输入首字母ZYDST 即可找到“中央电视台”。 中国语文现代化方面最好首先考虑地名拼音化,这样既便于应用,又可与世界语文接轨。
六 淡化名称的表意功能
【英语翻译:中国地名翻译九大方法】推荐阅读:
考研英语翻译方法三10-23
英语中国文化翻译11-13
大学英语四级翻译解题方法06-19
翻译古文的方法06-14
总结古文翻译方法06-16
文言文十大翻译方法07-02
考研英语 翻译习惯决定翻译效果08-25
八年级英语作文带翻译中文翻译12-01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教案08-14
翻译硕士实践报告研究方法作业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