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纪检组织建设情况汇报

2024-10-20

镇纪检组织建设情况汇报(精选5篇)

1.镇纪检组织建设情况汇报 篇一

XXX镇镇贯彻落实乡镇纪检组织建设

情 况 汇 报

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意见》(苏纪发【2010】25号),《关于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中纪发【2011】26号)等文件要求,我镇不断加强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完善纪检监察机构的设置和运行机制,现把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纪检组织建设情况

(一)镇纪检组织设置。在机构设置上,区纪委在XXX镇建立区第三工作室,由镇纪委书记兼任工作室副主任(主持工作)。镇纪委由书记、副书记、委员组成,但由于乡镇工作人员较少、工作业务繁多等实际情况,未配备专职从事纪检工作人员,委员由民政助理兼任。

(二)村级纪检组织建设。XXX镇以强化纪检组织基础为着力点,加强村级纪检组织规范化建设,在21个村居建立监事会。监事会由一名监事长,3-5名成员组成,他们都是政治素质好、思想作风正、群众信得过的人。XXX镇村级纪检组织建立至今,发挥了一定作用,主动协助村(居)“两委”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监督检查党的农村政策及上级党组织决定、决议、规定在本村(居)的落实情况,协助村(居)“两委”搞好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监督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管理、处置和使用情况。

(三)镇纪委书记工作分工情况。我镇纪委书记负责全镇纪检工作,分管软环境建设、督查督办,能够保证纪检工作时间和工作精力。纪委书记全部参与镇党委工作决策、干部任免、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重要事项决策前的酝酿协商和党委会议。

(四)参加任职培训情况。参加区纪委的统一业务技能的培训;镇纪委也按照要求对纪委委员进行了业务学习和培训,并制定了学习计划。

二、镇纪检组织制度建设情况

(一)健全和完善各项反腐倡廉制度。

1、建立完善《村级财务监管实施办法》,将村级所有收入、资产等都纳入监管范围。

2、对辖区十六个行政村、五个社区全部实行了村务网上公开制度,接受群众监督。

3、严格执行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和党员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强化对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

(二)健全镇纪委委员发挥作用机制。

1、优化队伍建设。抓好纪委委员队伍建设,按照德才兼备原则,选拨纪检干部和纪检委员。

2、创新纪委委员培训机制。镇纪委要建立纪委委员学习例会制度。同时,建议区纪委每年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定期组织全体专兼职纪委委员开展业务培训,增强纪检监察业务技能。

3、健全履职机制。建立纪检工作通报制、立岗位联系责任制、联片包干责任制。

(三)创新基层纪检组织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夯实镇纪检组织网络,保障监督触角有效延伸到各村居。实现镇村两级纪检组织全覆盖,把其作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抓手和工作载体,形成两级互动、上下配合的纪检组织机构网络,增强镇纪检工作的监督力量,在村居建立监委会,解决农村纪检工作无人抓的问题。为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镇纪检组织力量略显单薄。从我镇纪委实际情况看,镇纪委副书记不是专职副书记,纪委委员是民政所负责人,工作任务繁杂,在遇到纪检工作与其他工作相冲突时,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纪检工作上。

(二)乡镇纪检监察干部业务能力有待提高。纪检监察工作业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存在业务知识不足,办案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在减负上下功夫。作为基层纪检组织,其本职工作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减少纪委副书记、纪委委员其他工作,专心从事本职工作。

(二)在建立健全机制上下功夫。建立完善镇纪检干部纪律约束、日常管理和监督考核机制,增强对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监督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在教育培训上下功夫。根据工作需要,对新进入镇纪检组织的干部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对现有的纪检监察干部进行更新知识培训。并通过以会代训、以案代训等形式,进一步提升乡镇纪委监察组织的办信办案能力。

2.镇纪检组织建设情况汇报 篇二

近日,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城乡风貌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际瓦在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张宣东的陪同下, 到自治区建设厅听取城乡风貌改造进展情况汇报。

陈际瓦副书记对前一阶段开展城乡风貌改造所做的努力给予了肯定, 并对下一步工作作出了部署, 明确了要求。陈际瓦副书记强调, 城乡风貌改造工作时间紧、任务重, 资金缺口大, 目前的工作进度离既定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各级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工作任务, 各级领导要亲临一线指导工作, 到一线督促检查, 切实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强化工作计划的引导, 明确工作进度, 倒计时组织工程攻坚, 保证项目的落实;集中力量解决制约因素, 抓好关键环节, 多渠道筹集资金, 组织技术力量, 加强结对帮建工作, 强化督促检查;加大宣传力度, 广泛动员, 为城乡风貌改造工作的开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以良好的城乡风貌喜迎百色起义80周年。

自治区建设厅厅长宋继东、副厅长韦力平在会上汇报了城乡风貌改造进展情况。

3.县纪检组组织建设情况汇报 篇三

情况汇报

乡(镇)纪检组织,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面对生活和工作在农村一线的党员、干部,承担着保持政治稳定、服务经济发展、保护群众利益的重要职能,是推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最积极、最重要、最现实的力量,是我们党和政府纪检监察系统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乡(镇)纪检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败。近年来,晴隆县纪委、监察局高度重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州纪委有关要求和规定,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及早谋划、率先启动,切实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大力实施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有力地增强了乡镇纪委工作力量,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现将乡(镇)纪检组织建设汇报如下:

一、乡(镇)纪检组织建设的情况

1、加强班子建设,夯实执政基础

去年,县纪委(监察局)抢抓乡(镇)两委换届的机遇,将学历高、能力强的年轻干部充实到乡(镇)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加大了干部交流力度。按照干部任用相关规定,严格筛选、严格把关、严格考核,为全县共有14个乡(镇)配齐1名纪委书记、1名专职副书记和纪委委员。

12、强抓素质建设,夯实执政基础

2011年乡(镇)纪检干部配齐以后,县纪委于加大了对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业务大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党风农廉、信访举报、信息调研、案件检查和管理、案件审理、效能监察、执法监察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等业务基础知识。同时,县纪委结合《廉政准则》、《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的学习贯彻落实,先后组织乡(镇)纪检干部参加省、州组织的业务培训。此外,县纪委还加强对乡(镇)纪检监察工作的业务指导,积极发挥机关干部传、帮、带作用,实行纪检干部包促农廉、包处信访,以案代训、以会代训等制度,极大地提高了乡(镇)纪检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3、加大落实力度,夯实执政基础

各乡(镇)纪检监察组织加大对上级部门的有关政策的落实力度,针本对乡(镇)基层干部权力增大、基层财务混乱、少数干部作风粗暴、办事不公、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直接损害群众利益,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真正实现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有人管、有人做。

二、乡(镇)纪检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县乡(镇)纪检组织建设与干部队伍建设总体上呈健康发展的态势,是一支基层党委、政府信任,干部群众满意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但我们在充分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乡(镇)纪检监察组织自身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乡镇纪检组织力量单薄。我县14个乡镇、每个乡镇只配备了1名纪委书记,1名专职副书记,乡(镇)纪委委员、专职纪检干部绝大多数是兼任,都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纪检工作上,直接导致乡(镇)纪委工作缺乏主动性,完全处于应付状态。

二是乡(镇)纪委干部纪检监察业务不够熟悉。目前很大一部分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是从其他岗位交流过来,未曾从事过纪检监察工作,对纪检监检查工作的严谨性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普遍存在业务知识不足,办案能力较低等问题。

三是业务经费不足,办案设备缺乏。在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任务的增加,以及纪检监察机关工作量增大,地方财政压力较大,业务经费明显不足。相比较,其他部门上级都有资金或是车辆等实物支持,而纪检监察机关没有下拨专门的经费或相关办案设施。

三、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当前,应从加强队伍建设、健全考核制度、减轻工作压力、强化教育培训等方面入手,使乡镇纪检组织高标准履职尽责、高效开展各项工作。

一是人财物上充实基层纪检监察力量。人力方面进一步加强,每个乡(镇)纪委除了纪委书记,还应至少配备一名纪检监察干事,确保纪检检查工作顺利开展;物力方面进一步充实,为乡(镇)纪检组织更新配齐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必要的办公设备,方便乡(镇)纪委办案;经费方面进一步加大,上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匹配一定的资金,并向基层倾斜,弥补地方财力有限导致纪检监察业务经费不足影响正常工作开展的缺陷。

二是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的考核机制。在政治上,要提高基层纪检干部的政治待遇,疏通纪检监察干部输出渠道,建立交流和选拔任用机制,使纪检监察干部进的来,出得去,盘活人力资源,激发热情,推进工作。在经济上,要统一设定纪检监察干部的补贴津贴和办案奖励机制,提高办案补贴标准,缩小地域差别和行业差别,想方设法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福利待遇,提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三是减轻乡(镇)纪检监察干部重负。作为基层纪检组织,其本职工作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而将乡(镇)经济建设、新农村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悉数压在纪委书记、专职纪委副书记的头上,必然导致他们对本职工作有所忽视,作为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县纪委必须与

各乡(镇)党委沟通减轻乡镇纪委的工作负担,将工作重心放在纪检监察业务中。

四是强化纪检监察干部教育培训。一方面,要根据工作需要,对新进入乡(镇)纪检组织的干部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对现有的纪检监察干部进行更新知识培训。另一方面,加大培训投入,提高培训质量,增加跨省、州互相学习、培训、交流、观摩的机会,确保每名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每年外出培训一次以上,并通过以会代训、以案代训等形式,进一步提升乡(镇)纪委监察组织的办案能力。同时,通过培训,提升自身素质,正确认识自己所从事的纪检监察事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晴隆县纪委(监察局)

4.重点镇建设情况汇报 篇四

县溪镇是我县老县城,地处湘、黔、桂三省交界区域,位于通道县北部,素有“通道北大门”之称,通道转兵会址——恭城书院所在地,枝柳铁路、209国道、县洪公路交汇于此,渠水河贯穿全境,地理和交通条件得天独厚,是我县的工业重镇,红色旅游镇,湖南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1997年元月,原地阳坪乡并入县溪镇,全镇总面积166平方公里,下辖21个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2.6万人,侗民族人口占总人口68%以上。镇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镇区常住人口1.2万人。2006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全省第二轮重点建设镇,现将这五年来的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社会经济方面

2006年至2010年5年,各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2.5亿元、2.87亿元、3.48亿元、4.01亿元,同比增长11.6%、14.8%、21.2%、15.2%,其中农业总产值分别完成了3512万元、4028万元、5013万元、5526万元,同比增长16.7%、14.6%、24.5%、10.2%,工业总产值分别完成2.01亿元、2.28亿元、2.75亿元、3.15亿元,同比增长9.8%、13.4%、20.6%、14.5%,第三产业总产值分别完成1501万元、1713万元、2212万元、2933万元,同比增长25.1%、14.1%、29.1%、32.6%,二、城镇规划方面

为了正确指导县溪镇的建设和发展,合理地规范县溪镇的建设行为,满足县溪镇健康持续的发展建设要求,由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通道侗族自治县县溪镇总体规划》对县溪镇未来20年的建设做了详细的规划。

1、2009年1月,县溪镇政府委托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对县溪镇镇进行总体规划编制。

2、2009年9月1日镇政府接到规划单位的规划蓝本;次日上午马上召开党委政府会研究规划的具体情况,提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和意见、建议,下午召集县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镇区相关村(居)书记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开会介绍规划的具体情况以及对规划的意见和建议。

3、2010年3月29日,政府再次召集县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镇区村书记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研究规划的问题,要求大家再多提提有用的建议,为规划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该规划的通过创造了通道县建制镇总体规划的先河,为今后乡镇规划的制定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为县溪镇今后20年的发展提供了依据和法律保障。该规划把我镇定位为通道县的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和红色旅游重镇,为我县做好两篇文章的格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今后我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4、3月29日,县溪镇人大主席团召集部分县、镇人大代表,征求对该镇小城镇建设规划的意见。县人大副主任李时学,县人大、统战指挥部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镇政府有关小城镇总体规划纲要和工业发展区、行政商住区、红色旅游景点区、铁路贮运区四大功能板块筹建情况说明,并就规划方案的科学性、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代表们建议小城镇要高起点规划,要考虑好与靖州、黎平的接轨,接受靖州、黎平的辐射;红色旅游景点区的建设要充分利用恭城书院这个品牌进行整体考虑,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小城镇建设既要重视硬件建设,也要考虑软件即群众的素质提升的问题等等。代表们还就如何

推进旧镇改造、推进商贸三产发展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5、在4月20日县溪镇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全票顺利通过了《县溪镇总体规划(2009-2030)》(以下简称《规划》)。县人大副主任李时学参加了会议并针对规划提出了操作性很强的意见和建议。

四、城镇建设方面

1、道路建设:镇辖区路网基本建成,道路硬化率达到90%,形成了以正街、火车站路为主干道以市场路、志诚路、老街为次干道的路网体系,紧抓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县溪镇红色旅游的机遇,将对现有道路进行拓宽改造。

2、给水排水:镇区实现统一供水,供水普及率达到95%,合格的水压、水量、水质保证了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的有效开展;排水系统畅通且运转正常,无大面积积水情况发生。

3、电力电信:截至2010年全镇各村均实现通电、通邮、通电话,有线电视普及率达到95%,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80%。

4、燃气:镇辖区有标准液化气站2家,60%的居民均以燃气为主要燃料。

5、房屋建设:镇区建有影院小区和农行小区两个标准住宅小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农行小区双坡披檐构造是典型的侗族建筑风格。

6、园林绿化:县溪镇做为一个山区小城镇四面环山,渠水河穿城而过,山清水秀,城区绿化率达到3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5平方米。

7、空间特色:抓亮化工程,投入10万元对损坏了的街道路灯进行更新维修,亮化了城镇环境,8、环保环卫:县溪镇垃圾处理场位于恭江村6组龙尾巴壕,面积约为10亩,垃圾采用焚烧、填埋方式进行处理,现有堆存量约为2500吨,县溪镇城区日产生垃圾近5吨,垃圾场还可以服务28年。垃圾处理场周围环境状况为:东靠山坎,南靠水田坎,西靠山坎,北靠进屯里村分道。镇区汽车站建有垃圾中转站1座,容量为10立方米;镇区设置垃圾池7个,每个垃圾池容量为5立方米;街道两旁设有果皮箱50余个,此外给每个临街店面发放了垃圾桶,为300余个;垃圾一天两运。

9、防灾减灾:,投入2.5万元更换了年久失修的消防栓,并配备了800米的消防水带,四、城镇管理

县溪镇党委政府以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做好“两篇文章”开发小城镇建设为契机,加强队伍建设,严格打造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有作为的高素质城管执法队伍,集中整治城区马路市场的“六乱”现象,规范城区主干道车辆停放秩序,彻底改变县溪城区脏乱差现象,给市民创造环境优美、秩序井然、干净卫生的人居环境。

(一)城管中队职责:根据建设部《城建监察》规定:

1、实施城市规划方面的监察;

2、实施城市市政工程 设施方面的监察;

3、实施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方面的监察;

4、实施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方面的监察;

5、城区交通秩序的管理;

6、城区环保、水域污染环境等方面的执法;

7、人民政府委托的其他事项。

(二)环卫工作:城区(包括河西主干道、书院路等近3万平方米的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任务,彻底清除卫生死角,建立门前三包落实制度,加大防尘降尘力度,切实改变城市环境卫生。

(三)岗位设置。

1、城管中队:中队长:杨绍平;副中队长:莫进伟(抓业务)、张碧宏(抓市政设施)、龙章健(抓城区环卫工作)

2、中队上班实行两班制,城管队员和协管员组合上班,严格按规章制度管理

3、环卫分段包干清扫保洁,即河西、大桥—新华书店、新华书店—城管岗亭、城管岗亭—火车站。

5.*镇中心镇建设情况汇报 篇五

我们兰陵镇位于苍山县西南部,地处苏鲁两省,苍邳台峄四市县区结合部,是2001年由兰陵、韩塘、横山三乡镇合并而成的中心镇。全镇辖114个行政村,10.6万人,总面积135.41平方公里,镇区面积3.6平方公里,镇区人口1.9万人,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快中心镇建设步伐,积极探索中心镇开发建设的路子,使我镇中心镇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3年全镇GDp实现6.9亿元,一、二、三产值比率为4.6:3.9:1.5,实现财政收入141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32元。具体工作中,我们突出抓了以下五个方面:

一、加强领导,强化管理机制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快实施中心镇建设战略,将小城镇建设工作列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深入扎实地抓好城镇建设工作,党委政府制订了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听取小城镇建设工作汇报,研究分析小城镇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及时解决城镇建设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实行主要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明确责任目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二是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成立了由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建委、土地、财政、工商、司法、派出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城镇建设的领导,同时,配备房建、土地等专门人员从事城镇建设服务工作,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工作的全面开展。三是制订地方性法规,保证城镇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根据省、市、县有关法规政策的规定,结合兰陵实际,镇党委、政府制订下发了《兰陵镇关于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若干规定》、《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有关规定》以及《关于加强规划建设和土地使用实行规范化管理的暂行规定》等,作为指导城镇建设工作的地方性法规,真正使城镇开发建设有章可依,有据可循,顺利实施。

二、高起点搞好城镇规划建设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前提,也是小城镇加强综合管理的基础。根据省、市、县各级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精神,确立了“规划要超前,建设要细致,开发要大胆,管理要严格”的方针,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和特色化,对镇区范围实行统一规划,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结合兰陵人文资源、经济以及社会环境等客观条件聘请省设计院重新编制兰陵镇小城镇建设规划,并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连续性,保证在成片、连片、合理配套的原则下搞建设,并逐步形成规模。近年来,我们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2亿元,完成公共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完成生产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全镇建设道路总面积25.5万平方米,硬化完成韩塘、艾曲村村通工程,总投资1000万元,硬化路面1.6万米,蒙台路艾曲段拓宽硬化工程已完成路基铺设,总投资560万元,全长2000米。镇区道路在完成温岭、新兰等道路的同时,现正铺设硬化主要街道2条,投资200万元,全长1600米。目前,镇区已基本形成“三横四纵两外环”的道路框架,道路硬化率达到95%,从整体上改善了兰陵镇的外部形象和投资环境。为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2004年计划投资1200万元,完成全长5.2公里的北环路、东环路土方工程和硬化工程;投资120万元,修建淘沟河大桥一座。

三、运用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走多元化投资建设的路子

中心镇建设的关键是资金问题,在城镇建设过程中,我们彻底转变观念,打破常规,以创新的精神理清工作思路,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变向上级要钱、向群众集资为向市场要资金,向政策要资金,积极探索加快中心镇的新路子。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一是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政策,放开搞活土地二级市场,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实行“以地生财,以财建镇”,逐步使土地收益成为城镇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二是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民营企业大户及外商进镇,以多种方式参与中心镇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做好“引凤筑巢”和“筑巢引凤”两篇文章,镇区民营企业发展116家,实现税收228万元。另外,我们采取多种渠道投资我镇的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用事业。三是用足用好用活政策,政策就是金钱,就是资金来源。我们严格按照城镇建设用地制度,除法律规定可以划拔的以外,一律实行有偿使用,对现有建设用地的有偿使用收益,由镇财政统一管理,统一用于城镇开发建设。

四、加强城镇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在城镇建设过程中我们彻底改变过去多头管理,分散建设的局面,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体制,使住宅建设逐步向二三产业用房发展,重点开发工业小区、商贸小区、居民小区,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搞好交通、通讯、排水、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近年来,全镇公共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生产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共建设住宅小区2个,面积2.1万平方米,建设住宅面积5.4万平方米,楼房率26%。全镇绿地总面积3.8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面积2.3万平方米,绿化率达到20%,自来水受益人口1.2万人,普及率达65%,铺设排水管道24公里。

五、强化管理,抓好城镇环境治理

“三分建,七分管”。城镇面貌如何,既取决于建设质量,更取决于管理质量。我镇镇域面积广,建设摊位大,客观上给镇容镇貌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为此,我们把加强城镇管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建立依法管理约束机制,成立城镇监管队伍,加大执法力度,依法行使职权,并建立管理目标责任制,纳入目标考核,保护好我镇的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公用绿地及绿化带,真正管起来,管得住。二是由镇建委集中管理,成立生活废弃物清扫专业队伍,实行有偿服务,并将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每个具体环节。镇区垃圾处理率达到95%,确保了镇区环境卫生。三是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居民的规划意识,绿化意识,卫生意识,使居民养成适应中心镇要求的新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使居民在参与城镇管理中接受教育,提高素质,为实现城镇的长期有效管理打下了基础。

上一篇:MBTI人格类型测试分析报告(ENTJ)下一篇:物业费催缴的问题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