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对网络媒体信息的需求(精选7篇)
1.浅析大学生对网络媒体信息的需求 篇一
浅析电视及网络媒体对中国法制宣传的积极作用
我国的法制建设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法制社会构建完成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法的普及,如何有效的在全民中普及法律知识,是现阶段中国政府所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其中,媒体在推广中国法制宣传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下文将浅析媒体对于中国法制宣传的积极作用。
所谓媒体,其实质就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因此在我国构建法制社会,宣扬全民普法的大背景下,媒体担当起了作为宣传法律的喉舌的重要的责任。电视媒体因其具有覆盖面广,信息传递较为迅速,图文兼有,声像并茂,鲜活生动,真实性强的特点,成为媒体法制宣传的先头兵。
近年来各类法制节目契合社会的需要不断孕育而生,并且不断的完善,其中较为知名的有中央卫视的《焦点访谈》、上海的《法律与道德》、《庭审纪实》等等,通过解析生动形象的案例或是再现庭审现场等观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寓教于乐,成为民众获取法律信息、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渠道,使群众对法律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自身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也得以提升。同时,电视媒体的法制宣传可以引导观众从最初的通过媒体对法律知识的被动接受发展上升到主动探究法学奥秘的真谛,完成了由表面感性的认识到深层次理性的升华。因此,电视媒体对于宣传法制,增强与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电视媒体通过报道社会公众所普遍关注具有一定影响的刑事案件,能够引起读者和听众、观众的强烈共鸣。同时对已产生犯意或正着手准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员也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法制宣传所要达到的预防犯罪的目的。并且,通过电视媒体传播刑事案件,使得法律的制定、执行过程更加透明化,同时,也形成强大的舆论监督,维护群众的利益,促进了我国的司法公正与立法的完善,加快了法治进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
网络媒体作为一个新兴的媒体,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许多专家预测,在不久的将来,网络媒体将超过电视媒体从而跃升成为第一媒体。网络媒体在具备电视媒体覆盖面广,图文兼有,声像并茂,真实性强等优点的同时,其信息传播的及时性更强,并且最重要的是,具有电视媒体所无法企及的互动性。因此,网络媒体在宣传法制的过程中,信息是双向传递的,网民不再处于被动的信息接受端,而是可以自主地选择信息,自由地发布信息,参与各种论坛的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相对于电视媒体,网络媒体拥有更强大的影响力。比如当年的许霆案、“我爸是李刚”事件等,都是通过网络媒体的报道,进而引发讨论,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最终维持了司法正义。网民们通过讨论刑事案件,自身对于法律的认识也逐步加强,而且,由于网民是讨论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使他们更倾向于养成对法的探究的习惯,为构建人人懂法的社会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网络媒体作为法律舆论监督的利器,可以有效的杜绝在建设法制社会过程中可能滋生的腐败现象,为进一步透明我国法制的制定执行过程,保障法制建设过程中充分倾听群众意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然,任何事都具有它的两面性,电视、网络媒体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法制宣传的同时,现阶段也存在一定负面的影响与争议,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便是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的问题。但是,只要媒体能坚持公平、公正,没有倾向性的报道原则,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司法机关能够客观、坦率的接纳媒体所带来的舆论监督,那么这个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双便可方走向共赢的局面。为中国的法制建设、宣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浅析大学生对网络媒体信息的需求 篇二
20世纪50年代引发信息技术革命, 将人类带入信息社会, 扩展了知识传播方式, 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已成为社会的两大支柱, 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它打破了传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 使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 虚拟化, 网络化和个性化, 提高了对大学生培训学习能力的模式水平。在信息时代, 一个人的素养包括信息素养。重点论述贯穿信息素养的网络课件对提高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
1 信息素养的内涵及其提高大学生能力的作用
信息时代的学生素养包括信息素养 (Information Literacy) 。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技能结合, 成为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 (Pau Eurkowski) 提出, 并定义《信息素养是人们在解决问题时, 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1983年美国信息专家霍顿 (Horton) 强调教育部门应开设信息素养教程。纳入小学到大学的教学目标。后来美国开设了Big6技能训练课程 (图书馆技能与计算机技能训练教程) ,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研究中心桑新民也开设相关课程, 突出了阶段化, 层次化和可视化, 颇有成效[1]。信息学专家Patrieia Breivik认为, 信息素养的内涵涵盖以下内容:选择最佳渠道获取检索信息、鉴别信息价值、掌握信息和存储信息的技能, (如使用电子表格软件、使用数据库和文字处理技术) 、有效利用信息、加工处理信息, 创造再生信息, 传递交流信息等技能。[2]美国图书协会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人能够判断确定何时需要信息, 并能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 围绕信息素养, 我国应切合学校定位和学生基础, 在不同阶段提出提高信息素养的要求, 将其纳入教育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 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的战略决策。信息素养可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a.高效获取信息能力;c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力;b.有效地吸取和存储信息能力;d.运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表达信息和创造性使用信息能力;e.将驾驶信息转化为自主学习与交流的能力;f.创造信息文化环境和法律意识以及公民的道德情感。所以我们的网络课件也应将这六个方面内容体现出来。
2 网络课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部[2005]1号文件规定: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211工程建设大学, 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数不低于30%, 而一般院校仍为15%。2005年前, 按教育部《水平评估方案》执行。2005年及以后, 要按教育部[2005]1号文件执行。网络课件在网络学院、网络教学中心上课, 更有条件提升课件的多媒体功能。故网络课件更要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 特别是多媒体技术, 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象、图形、动画等信息的新技术。多媒体化的课件要突出实践性教学[1]。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有密切联系, 又有相对独立性。它对提高学生素质,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实习和实训要采取有效措施, 保证实习和实训的时间和效果。要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 合理制定网络课件的实践教学方案要符合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 符合学校、学科的结构。
网络教学方法的改革重心是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改革要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要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 以上内容应反映在网络课件质量评价模型中。
3 网络课件与学生媒介教育相结合
网络课件应与学生媒介素质教育相结合, 在网络课件的实训内容中应有学生媒介素质教育的内容。来提高学生通过网络收集网络媒介, 获取网络信息, 发现信息, 组织信息, 判别网络信息的真伪与保存信息的种种技能。利用媒介信息的知识, 技巧和技能为学生自己的学习生涯和就业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参照。提升利用网络媒介的水平, 并从中获益, 懂得合理运用网络媒介服务自我, 它在引领大学生成长和实现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中, 将起着积极作用。
4 网络课件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5 自主学习与计算机化协同学习相结合的学习能力培养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总体学习目标下, 根据自身条件完成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协同学习是两个个体或两组学习团体一起从事学习活动, 相互交流促进, 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学习模式。可在计算机支持下, 进行近程或远程的协作交流学习。跨越时空限制进行同步或非同步, 实时或非实时地交流。它不仅仅为解决实际问题, 还能品尝集体给予的认同感, 归属感和愉悦感。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 协同学习能力的培养应成为高等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可采用任务驱动法, 给学生一个主题, 由学生自主制定研究方案, 实施措施通过协同学习, 交流资料, 撰写论文, 通过自我、小组、教师, 班级来评价研究成果, 以此来推动自主学习与协同学习的更好结合, 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
促使学生理解多媒体化网络环境的优点, 建立个人、小组, 班级主页, 开设BBS, 在BBS上进行个人及小组资源交流, 师生应重视教与学资源库的建设, 将历届学生主页, 调查报告资料, 收集资源入库, 动态地, 传种接代地不断更新充实教学资料库。学校应建好多媒体教室和图书馆, 为自主与协同学习创造软件平台及必要的资源, 提高资源检索功能, 进行网络化教研和改革的落脚点是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
6 结束语
多媒体化网络是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 它是一个人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手段, 所学内容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它是个性化的, 学习者可根据自己需求、知识背景、个人喜好、学习风格来选择学习内容, 以学习者为中心, 不以教师为中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高效率地学习知识和技能是当代大学生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一个人要成为有终身学习意识习惯的人。培养信息素养不应是一定阶段的目标, 应成为培养社会成员终身生存能力和应用所需信息的人的目标。故每个大学生必须自觉主动地把提高信息
素养作为自身学习和发展追求的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1]桑新民.网校远程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畅想[N].中国教育报, 2005-6-28.
3.浅析大学生对网络媒体信息的需求 篇三
网络突发事件传播的特点
传播方式的多元化。网络包含了世界上的各种文化元素,信息传播窗口多样,交流快捷方便。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分析表明:2009年发生77件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由网络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的高达23件,约占全部事件的30%。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报告,截至2009年6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其中2.26亿网民浏览网络新闻,1亿网民访问BBS,1.82亿网民开通博客且6425万人半年内更新,1.55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2.4亿网民使用即时通信工具微博和QQ群。
传播内容的广泛化。互联网的出现,使传统媒体失去了审核新闻的垄断权,越来越多的突发事件在网络上得到迅速传播和扩大,例如“2010年山西地震谣言案”、“我爸是李刚”、2011年“日本地震造成中国的抢盐风波”事件、“双汇瘦肉精”、“红十字会郭美美”事件、2012年“湖北学生焚书”等,这些突发事件都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
传播效果的扩大化。由于网络传播具有及时性的特点,信息更新的速度比较快,一旦有重大的突发事件出现,网络媒体就会第一时间报道,进而吸引受众的注意,如果得到大量受众的认同,消息就会很快散播开来,随着不断的跟帖和被跟帖,就会形成一个主导性的意见。
网络突发事件被炒作的原因
新闻媒体的报道宣传。新闻媒体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一个突发事件被媒体在网络中报道后,就会引起广大网民的极大关注,形成一个舆论的焦点。正如2010年“7.16”中石油大连储油基地发生的火灾事故,新闻媒体在网络上报道后,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反响,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时公安机关适时介入,正确地引导了社会舆论,控制了事态的发展,这是网络对突发事件的正面宣传效应。
网络“推手”的利益驱动。网络世界包罗万象,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催化产生了一些网络“推手”,他们有着娴熟的网络技能,熟悉网络流程,经常是将“劣”变成“优”、好”说成“坏”,混淆是非,以实现他们不为人知的目的。
网民的好奇心推波助澜。一些原本平淡无奇、普普通通的事件却被炒作成倍受关注的事件,这些都是网民的好奇心在作怪,盲目的跟帖,造成這些事件迅速传播,聚焦成网民和社会关注的问题。经调查,大多数网民并没有“政治企图”和“个人目的”,只是因为好奇心作怪,纷纷点击跟帖,瞬间形成了强大的舆论群体,致使普普通通的事件成了巨大的社会热点,引起群众的恐慌心理。
敌对势力的破坏和诱导。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形形色色的人均可以登台亮相,致使一些敌对势力、国际反华组织和别有用心的人乘虚而入,利用网络媒体这个平台恶毒地攻击党和政府,尤其是利用一些突发性的事件大做文章,歪曲事实、挑唆诱导、蛊惑人心,制造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实现其卑鄙不可告人的目的。
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误区
当出现突发事件时,公众对新闻媒体的关注度要远远大于平时,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媒体作为公众利益的代言人、扮演着传递新闻信息并引导社会舆论导向的角色,因此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策略,直接影响到整个事件的发展和处理。然而,目前某些媒体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存在较多误区,导致事件处理困难,政府公信力下降。
第一,新闻媒体封堵信息,设置报道障碍。遇到突发事件,某些当事方却一心想封堵信息并压制公众舆论,企图借助行政力量让媒体停止报道。而封堵信息、设置媒体报道的障碍,不但不能缓和局面、化解矛盾,反而会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应付状态,失去处理的最佳时机,丧失公信力,这样就使网络舆论最大限度地聚集和爆发。
第二,信息发布比较慢,舆论应对不力。由于突发事件具有难以预测性、容易引发连锁事件、牵扯的利益比较复杂等特征,如果当事方对突发事件置之不理或是进行冷处理,不能及时有效地掌控和引导公众舆论,就可能引发新的矛盾和冲突。
第三,发布虚假信息,没有好的传播技巧。突发事件发生后,如果当事方向公众和新闻媒体发布虚假信息,则会严重影响到自身公信力和对突发事件的正确处理。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在一个社会中,谣言的流通量(R)与问题的重要性(I)和涉及问题的证据的暧昧性(A)之乘积成正比例,即R=IA。”公式表明,来自正式渠道的有些证据信息不足,状况的暧昧性增加,会推动人通过流言渠道寻求信息。
处理网络突发事件的方法策略
根据网络突发事件的传播特征,深刻认识到舆论引导的重要性,以采取恰当的媒体应对策略来处理好突发事件。
首先,媒体应该转变应对策略,信息及时主动的公开。传播学鼻祖施拉姆曾经指出:“对于公众危机,首先应该是信息公开。”信息的不透明和信息阻塞,都会引起公众的恐慌心理,甚至会引发骚乱、暴动等社会负面行为。在当今互联网普及的情况下,严密封锁突发事件消息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及时公开信息,正如迈克尔·里杰斯特所提出的“3T”原则:Tellityourown(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itfast(尽快提供情况);Tellitall(提供全部情况)。我国已制定了不少相关法律法规来应对突发事件,为媒体处理突发事件提供了很好的政策支持,目的就是要求媒体主动公开,通过发布新闻消息方便社会受众及时了解突发事件的真相。另外,只有及时、主动、充分地发布信息,才有可能缓解或杜绝网上各种议论、流言、猜测的压力,才能在事态控制上取得主动权,提升公信力。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还基于当下媒体提出了“黄金四小时”原则。“黄金四小时”是新闻发布要及时,政府要第一时间发表意见、第一时间处理问题,做突发事件的“第一定义者”。
nlc202309051226
其次,搭建网络平台,与网民进行有效的互动。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仅仅通过媒体及时发布消息还不够,还必须搭建网络平台,建立相关的网站,利用网站平台及时发布信息,开设群众诉求通道,回答网民的各种问题;采取公布电子邮箱、博客、论坛等方式,征求网民的意见,保持网民访求渠道和网络监督通道的畅通;通过论坛及时了解网络舆论动态,收集相关舆情资讯,并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与网民做好互动和沟通。
第三,通过培养意见领袖引导舆情发展。流言的形成是由一系列价值判断信息组成的,不同的人对信息的看法和判断不同,因此,对网络突发事件的处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加强权威意见,通过转载一些权威专家的观点,邀请权威人士做访谈,推荐比较好的网友评论等。(2)对网络上的一些错误意见进行删除。由于网络评论的匿名性和开放性,许多人对自己发表的言论不负责任,致使许多偏激及错误的意见在网络上流传,对于这种蓄意破坏网络舆情环境的信息就予以删除。(3)培养意见领袖。网络的开放性让网络媒体呈现出鱼龙混杂的局面。由于网络上发布的新闻并不需要严格的审核,这就导致部分匿名消息发布者忽视或无视新闻的真实性,其报道常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情感。比如“韩峰局长日记”事件出现后,网络舆论变得相当复杂,有的网友说韩锋作风恶劣,要求严惩贪官,而有的网友则说韩峰是个好干部,要求宽恕他。大量的评论信息充斥着媒体,而受众通常会将舆论权威的声音作为自身判断的主要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培养一些政府部门网络发言人、网络评论员、专家学者及网络论坛版主、知名博客博主成为意见领袖,对于引导舆情发展是十分有益的。意见领袖也称为舆论领袖,是传播学中的专业术语,指那些在信息传播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力的人。这些人具有强大的舆论引导能力,他们可以有效消除公众因非理性、情绪化表达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并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态。
第四,加强媒体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合力引导社会舆论。由于突发事件很难预料,出现的非常突然,网络輿论形成的也比较迅速,受众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真实的信息进而形成网络舆论,因此可以将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优势结合起来,发挥出网络媒体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和传统媒体高权威性的优势,做到两者互补、有效联动,让网络媒体的受众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全面、真实、权威的突发事件信息。
第五,消除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对于处理突发事件不利的一系列不和谐因素,例如谣言、网络上的一些恶意评论等,都要及时地消除以保证网络环境的安全。中国有句俗话叫“谣言止于公开”,公开“谣言”表明了当事方积极的处理态度。比如2007年海南香蕉的谣言事件,网络和电视媒体几次公开辟谣,正确合理地引导社会舆论,表明了一种积极的应对态度,也起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在网络上消除这些不利信息可以采用两种方法:用事实说话和用评论说话。对一些蓄意破坏社会安定和存有不轨意图的消息,要及时的处理。
第六,要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控和引导。一些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如果没有处理好,在网络上就会向正反两个方向发展,形成不可遏制的态势,这会严重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给公安机关的舆情导控工作造成很大的压力。首先必须加大网络舆情监控力度,突出网络舆情监控重点对象,对一些有影响力的新闻网站、商业门户网站进行全方位的网上巡查,确保在第一时间发现、掌握突发性事件的网上炒作,尤其是涉及党政领导的网络舆情。二是加强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积极宣传法律条例,弘扬健康向上的思想,以公正、求实的言论团结人民群众,引导网络舆情向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舆论轨道上发展。
第七,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处理网络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舆情工作预案,完善舆情分析和舆情预警工作机制,保持公安机关情报信息发现、收集渠道的畅通,加大网络舆情信息的判断指导力度,掌握突发性事件网络炒作的处置和引导工作的主动权。建立网络发言人机制,实事求是地回应新闻媒体和网络群众,充分表达党和政府的诚意,增强舆论引导的亲和力、感染力、公信力和影响力。
总之,经济的全球化、信息的公开化、信息传播的网络化已成为不可抵挡的时代潮流,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只有媒体和当事方转变观念,及时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才能起到澄清信息、消除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社会恐慌,并为公众应对公共危机提供策略指导,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打造稳定、健康的舆论环境,促进网络媒体的健康发展。
| 作者单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编校:郑明扬
4.浅析大学生对网络媒体信息的需求 篇四
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的信息与知识需求
论述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的信息需求与知识需求.不仅详细分析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用户的需求特征及需求分析,同时也阐述了用户信息内容、形式、结构需求的变化以及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的`知识需求.
作 者:白亮琴 BAI Liang-qin 作者单位:忻州师范学院图书馆,山西,忻州,034000刊 名:怀化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HUA UNIVERSITY年,卷(期):200928(12)分类号:G250.7关键词:网络环境 高校图书馆 信息需求 知识需求
5.浅析大学生对网络媒体信息的需求 篇五
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必需,但网络对小学生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小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知识越来越多,并且能自己上网获取信息。这本来是个社会迅速发展良好体现,但是学生年龄小,分辨是非能力差,因而出现了小学生在网络中上当受骗、浏览不健康的网站、利用电脑犯罪等一系列的社会性问题。
就目前而言,这项工作还是刚刚起步,相当多的学校对开展网络信息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留于表面,只限于从制度等方面进行限制学生上网,尚不能真正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研究,对小学生的信息心理了解的不够。只有少数地区开展对此进行调查研究。如据江浙一带的调查显示,网络在青少年知识获取、学习教育、社会参与、人际交往、娱乐、职业选择、生活等方面显示出很强的支持性效应。如在对青少年上网目的的调查中,48.6%的中小学生上网是“为了获取学习知识”;45.5%的中小学生是“为了查看各种信息”和“经常去网上寻找需要的信息”;还有30.9%的青少年是“为了和许多朋友在一起玩儿”;28.5%的青少年则是“为了看电影、听音乐和玩游戏”。调查还发现,有49.8%的中小学生经常上网查询国内外重要的新闻事件、当今的时尚话题和热点话题。48.7%的教师反映经常上网的学生“知识面较广”。与此同时,网络的过度使用也给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使其对网络产生强烈的心理依赖。
随着网络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急切地走进了网络世界,他们在这一空间里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但是我们看到:由于缺乏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迷恋于网络不能自拔,有的甚至已经沉迷于网络,以至于上网“成瘾”。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长时间上网容易使人产生社会隔绝感和沮丧孤僻、悲观等心理障碍,同时还会造成视力下降、颈椎病和肠胃病等身体疾病。
总之,网络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游戏耽误了学生们的学业。这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我们人为地创造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创造了一个理想化的纯洁的德育氛围,一切的德育内容,都由教育者经过筛选以后呈现、传递给学生。这完全是一种单纯的、灌输式的德育模式。在相对封闭的社会中,学校与社会的差距不大,道德观念是单纯的、一元的,这种封闭的、灌输的德育模式,因其效率高,而颇见成效。随着社会的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文化、道德日趋多元化,“理想”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社会的实际之间的反差越来越大。而网络的加入,使得学生更为直接面对多元的社会文化,面对繁杂的未经选择的信息。而学校对此既无法再作筛选,也不可能游离于多元文化之外而独立存在。在这种现状中,传统的德育模式已经显得力不从心,无法适应了。
因此,如何培养小学生信息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显得极为紧迫。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和训练,调节小学生的心理机能,开发其心理潜能,让学生懂得自我心理保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促使其人格健全发展和心理素质全面提高,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要求。为此,我校提出“信息网络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与引导之研究”这一课题。
“信息网络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与引导之研究”活动的开展,其研究意义就在于:积极调查与探讨信息技术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引导和帮助学生在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网络中的不良信息,避免学生在网络中上当受骗、浏览不健康的网站、利用电脑犯罪等一系列的社会性问题,做到安全上网,努力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外界与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他们信息心理健康的发展,提高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计算机真正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学习工具。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通过商讨,我们确定的本课题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积极调查与探讨信息技术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
2、对全体学生开展信息心理健康教育,使之正确地使用网络,加强自我认识,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重点)
3、对沉迷于网络或已有信息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其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难点)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理论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学习交往,逐渐形成适应于该社会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青少年时期生理接近成熟,智力迅速发展,导致其独立意识的增强。他们感到自己不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因而他们要求取得与大人大体相同的地位,产生了很强的独立性意向。但是,与之相对应,青少年心理并未成熟。由此,青少年社会化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青少年处于发育阶段,尚未形成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某些消极的、不健康的事物缺乏分析、判断、辨别的能力,因而极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侵袭。
第二,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协调。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生理发育的速度加快,心理发育相对滞后,“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特征明显,普遍表现为自控能力较弱,挫折承受能力不强。
第三,青少年思想活跃,富于幻想,喜欢追求刺激,效仿心理较强,在特定环境中,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由此观之,我们必须努力把握少年社会化发展的规律,找准网络对其心理影响的原因,因势利导,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认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哲学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虽然不是直接的教育理论,但它却应该是我们开展教育科研必须依赖的哲学基础。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最前沿的科学论断。这一伟大理论站在哲学的高度,承认、重视人的主体性,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中,将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让每个人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的同时,也获得个性的进一步解放以及自由全面的发展,向人们展示了“和谐”的丰富内涵。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中,要努力学习体会马克思认识论及科学发展观理论,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使之对儿童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分析法。
调查研究:主要在研究的前期。通过发放调查表,初步了解学生对网络的喜好程度及影响程度,为后项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行动研究:在建立健全班级信息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系统,以及学校网络教育管理机制,并不断实践、总结与完善,适时在一定范里内推广。
个案分析:主要是对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等特殊群体,进行个案研究,实行跟踪服务,把握群体规律,制定有效措施。
2.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03年7月--2003年9月)准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统一组织和指导该课题的研究工作。(3)成立信息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负责教师培训和指导各班开展信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第二阶段(2003年10月--2004年8月)调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发放
调查表,初步了解学生对网络的认识程度。(2)建立心理咨询、交流网站,提供学生倾诉心声的园地。(3)制订实施信息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案,指导各成员制订好课题实验方案和实施计划,报课题领导小组审定。
第三阶段(2004年9月--2005年8月)实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探索实施信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2)班级信息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和管理评价系统基本建立,并取得初步研究成果。(3)对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等特殊群体,进行个案研究,制定相关措施,净化心理环境。(4)总结各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初步经验,并推广。
第四阶段(2005年9月--2006年7月)总结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研究并初步完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网络和管理机制。(2)网络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之研究全面推进,并进一步巩固提高,总结经验并力争在全区推广。(3)各成员完成研究报告,编印实验研究报告集及论文集。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1.组建队伍,学习理论
课题研究是一项艰苦、复杂而长期的工作,不仅需要教师有吃苦耐劳的品质,更需要教师具有善于钻研、勇于探索、敢于改革的能力。这就需要凝聚一批教师,围绕课题研究内容,不断学习、实践、研究、思考,才能在一定时间内顺利完成研究任务。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以“先吸收,再培养”为宗旨,吸收了学校优秀的班主任加入课题组。现在,我校课题组有低中高班主任各一名,心理健康老师两名,都是学校的骨干教师。“先吸收,再培养”目的在于吸纳对此课题感兴趣的成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进行研究地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科研质量。
我们理论培训也不放松。一是组织老师们学习建构主义理论,因为建构主义它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天生”就对信息技术“情有独钟”,它可以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二是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听课。一方面把教师带出学校学习经验,每学期课题组都有成员外出听课学习。另一方面积极与兄弟学校加强沟通,增进校际间的交流。第三,积极参加苏州市组织的各级各类教科研活动,更新了教师的观念,开阔了教师的眼界。三是邀请专家、上级领导作讲座,了解教改动态,了解先进的经验。每学期我校都安排一个讲座。一年多来,我们邀请了江苏教育研究副主编金连平、研究生城博士后工作站齐伟等老师跟教师面对面交流,同时深入实验课堂,使教师们受益匪浅!四是要求要求教师从网上学习理论经验,参与网上论坛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增进横向交流。课题组有好几位教师在学校博客建立了个人空间。理论学习采用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结合、讨论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尤其是集中学习,更讲究其高效性及活动意义。分散学习也保质保量,要求写好个人心得,学校做到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督促。
同时加强了教师老师技能培训。我们要求课题组成员成为落实各类培训的先行者。2004年的上半学期,信息中心的老师组织课题组老师进行网页制作的培训;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全部通过了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并顺利通过了考核; 2005年6月,2名老师参加苏州市教育学会课题负责人培训班的学习,完成了培训班规定的各项任务,经书面考核,获得结业证书。实验教师认真上好实验课是搞好课题研究的关键。实验课分两种:一种是自己围绕课题开展的教学活动,我们称之为“研究活动”;另一种是在课题组范围内上的研究课,称为“实验课”。我们要求每位实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积极开展研究活动,把比较成功的研究活动上传到网上;同时每位实验教师准备一节实验课,抓好备课、上课、评课各环节,强化实验教师的研讨意识,提高研究能力。
2.组织调查,分析原因
做好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前提是对我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现状、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有较
全面、客观的了解。因此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表,从实验教师的班级中任抽80位同学进行了调查,并随机抽取了20份作为样卷,做了具体的分析。通过调查分析,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在我们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陈健翔博士指出,当前国内青少年网瘾人群集中在初高中学生偏多,但小学生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中,这与我们的调查分析大体吻合。这些“网瘾学生”的性情变得烦燥,具体还表现为身体技能下降、智商受阻、情商失衡、人格扭曲。网络成瘾 的深层原因恰恰是我国教育问题的放大,即学生成就感不足、生命活动单
一、人机交往贫乏、娱乐欠缺。
把调查的数据统计的放在这儿,作比较详细的分析,再与专家的说法进行对比。
作为家庭教育专家,陈博士特别指出现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进入“零风险”时代,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从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在如何戒除网瘾上,陈博士提出自己的思路:首先,戒除网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家长、学校、社会一起参与,需要从医疗诊断、心理咨询、人际交往辅导等方面全面入手。其次,网瘾的“根”在网外--网外教育和引导失当,因此戒除网瘾关键是系统疏导。通过调查分析与比照性学习,为我们开展研究工作提供了借鉴和研究思路。
3.软硬兼施,健全机制
要课题研究中,我们积极加大了加快软硬件建设的步伐。硬件建设方面,为了促使课题研究的健康有效开展,我们本着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精神,竭尽所能,把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学校有五十坐标准机房两个,另外还有一个电子阅览室,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在软件开发和管理方面,学校构置了相当数量的软件,包括音像资料、投影片、光盘等。同时,积极建设本校的资源库,提升网络应用水平和技术,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教师在学校的任何一台电脑上可以访问资源库,下载后就可以使用,为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在今后的研究中,我校的资源库将不断地丰富起来,为我校的现代化教育提高服务。
4.心理辅导,完善个性
形成心理健康的一条重要途径是青少年在真实的社会中同他人和社会的互动。青少年时间充足、精力充沛、感情丰富,他们不但需要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也必须时时接受他人的喜怒哀乐。青少年只有置身于这种真实的情感环境中,才能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我,促进自身的社会化。但是,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多,家庭成员工作、学习、生活压力的加大,家庭内部的沟通减少,使青少年极易到网络中寻找社会交往和精神寄托。在虚拟网络中,传统的交往模式被彻底消灭。他们可以无话不说,无事不做,感受“自我价值”,寻找精神寄托,寻找刺激,打发时间。在现实生活中不能体现的情感体验在虚拟网络世界中可以轻易得到,久而久之,青少年不愿或很少向现实生活中的他人表露自身的真实情感,也不愿接受他人情感的表露,生活中稍有烦恼,便极易想到网吧,在那里逃离真实的情感世界。这种习惯严重阻碍着青少年个性情感的社会化发展。
试想,一个人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信任,那他在其所生存环境中能够有归属感吗?如果此人在毫无归属感的环境中生存,因某些问题导致心理冲突而陷入痛苦,其心灵能否得到抚慰?毫无疑问,此时他们的第一心理需求自然是寻求能够支持他们的力量以获取心理上安慰与平衡,否则便是心理失衡和无助。而在网吧这个虚拟世界中,他们通过枪战游戏、聊天等方式,使其心理冲突得以缓解。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他们似乎已经找到了需要的感觉,仿佛视自己为“画”中人一般,久而久之,一种潜意识的心理状态不断积累,进而强化了意识的层次。其情绪显然受快乐欲望的支配,并周而复始地沉迷其中,形成了网上心理依赖。受毒之深,如同吸毒一般。
调查发现:经常出入网吧的青少年,普遍有厌学情绪,交友无助。无论在学校、家庭还是在社会,自己总是得不到理解和接纳,自尊心和自信心也经常遭受伤害,因此,自卑、怯懦、焦虑、烦躁、厌学、自制力差、受了委屈无处倾诉等就成了他们较为普遍的特征。而学校、家庭在教育方面,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智育,而忽视或弱化了学生的心理成长及心理需求方面的满足,使他们的成长环境受到扭曲。调查还表明,这些青少年也有对各种知识的需求与渴望,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对友情也有很高的期待,十分在意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他们时常处于心理矛盾或冲突的痛苦之中,而得不到必要的帮助。在无奈中,使其想通过网上游戏体验成就感,以达到情绪的宣泄并从中寻求精神上的兴奋和刺激。
依恋网络造成青少年双重人格。何谓双重人格?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在网络中的表现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有很大的反差,甚至判若两人。在网络出现之前,人们一般采用语言和书面两种交流方式,这两种交流方式都具备确定性,即每个人都可以清楚地意识到交流的对象,从而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因此人们不得不按照自己的本来面目与他人交往。相反,网络的一大特点是匿名性,甚至连男、女、老、少,干什么的都无从知晓,这种间接虚拟的交流方式避免了面对面交流中出现的顾虑,却也带来了责任的缺失--每个人都可以不计后果地展示自己内心的隐私和黑暗,追求宣泄和解脱,久而久之,一些人在网络中“塑造”了一个虚拟的自己,这个虚拟的人物也许柔情万种,也许可怜之至,也许至刚至强,这个虚拟的人物满足了这些人实现“理想”的愿望,甚至有人纯粹为了填补内心的空虚而骗取他人感情、财务,体现了人性中极不道德的、肮脏的一面,这就使现实中真实的人与网络中虚拟的人无法重合,不能相互印证,从而导致双重人格。网络双重人格不利于个体的健康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因为这种人格的裂变将直接导致某种心理偏差,如社交恐惧、否定和逃避现实,说谎等。同时,它也为社会带来了一些不稳定因素。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课题全体成员还努力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有效地渗透信息心理教育,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安全上网。同时,课题组成员把研究的心得与反思及时进行记载,并归纳总结与提炼,使之形成原则、方法与策略,为后继研究提供有力保障。学校还有一个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为了让学生健康上网,安全上网,学校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及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的健全与完善,这为课题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
举一个心理辅导的案例,我们的个案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本课题自2005年3月被确定为市级德育课题后,我们根据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了定向、连续、有序的研究。三年多来,我们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吸收外界教科研的信息和借鉴他人研究成果,朝着实验方案中制定的目标,扎实,勤恳地开展着研究工作,努力克服硬件、软件上的一些薄弱之处,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教师在课题研究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反思,认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本文集收藏了教师参加各级比赛获奖、投稿发表的论文和教学设计,另有一部分是质量较高的教师经验总结。自从开展本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成员及全校教师充分利用课题理论和实践的优势研究环境,积极撰写论文,发表多篇论文。有1位教师信息整合课获全国级一等奖。教师在各类基本功竞赛、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奖,在课堂教学观摩中和各类讲座中获得好评,获得各类综合性的荣誉称号;学生有?人获省、市级各类奖项。
师生和学生信息素养和技能的提高;可举例说明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功构建;可举例说明
科教师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意识的加强和能力提高;可举例说明
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的氛围形成,推进了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举例说明
七、课题研究的困惑与讨论
现代显示器越变越薄,可聚集的网民越来越多。芸芸众生集合在这方的小天地里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语言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俯首及拾、遍地开花的都是异彩纷呈的网络语言。想要在这个地方推行某种“正统”表达方式是困难的,网络的自由空间注定了它的语言表达将无拘
无束。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漂亮的女孩不再是“美女”,而被称作“美眉”;称你是“大虾”,千万别生气,那是夸你是网络高手(大侠);如果有人发给你“7758520”,别以为是电话号码,他是想说“亲亲我吧我爱你”。在聊天室、BBS、讨论组里,网络语言漫天飞。何谓“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指人们在网络交流中运用的一种特定的语言形式,通常以屏幕文字、音频及视频(如语音、视频聊天)等形式进行相互的思想、信息的传递和沟通。一方面,网络语言具有简捷、直观、通俗、幽默等特点,符合年轻人的个性选择,很容易在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中流行。另一方面,网络语言又具有隐蔽性、平等性和虚拟性等特点,在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网民群体中,由于人格、心智的局限,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极容易导致青少年网络语言的失范,引发人格分裂,而传统道德规范对网络语言的约束性不强,已不能适应网络社会的急剧发展。
其实世界上所有的语言产生都和今天的网络语言一样,都是为了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产生的,所不同的是产生的时代背景不相同。但是网络语言与现实语言也有共通性,即它们都应该遵守社会公德,互相尊重彼此的人格、传播健康向上的信息,这些都是应该遵循的普通的道德规范。然而,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在现实中,由于网络语言交流的特殊性,使得网络语言,特别是青少年的网络语言的失范,成为一个十分普遍而突出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仍然值得我们会思考与不断研究新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执笔人:冯凌燕,2006年11月)
附一:课题研究相关成果
学校获奖或相关荣誉表
教师发表论文表
教师获奖论文表
学生相关发表或获奖情况表
附二:课题研究资料汇编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文本、录像),主要是依据课题研究目标“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学整合”而开展,教师参加各级公开课、研究课活动的文本与录像;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案例(文本);
6.浅析大学生对网络媒体信息的需求 篇六
一、新闻体的界定与作用
(一)新闻体的界定
对“新闻报道”的界定采用陆定一的看法,即: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二)新闻体的作用
在新闻学里,从新闻学研究意义上来说,新闻又是一种信息,它是传达事物最新变动状态的信息。而这些新闻信息在现代社会里,主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传递,通过大众传媒而传播的新闻信息就是新闻报道。因此,从这一点来看,新闻报道的作用首先是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在信息社会里,新闻的这种作用更加突出了。其次,新闻具有“意识形态”的特性。可以说,新闻事业一开始就与政治上层建筑有着密切的联系,只不过后来披上了商业的面纱而已。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鼓吹新闻自由,但这种自由不是绝对的,是有前提的。我们的新闻事业虽也走向了市场,成了信息产业,但同时也是上层建筑,新闻媒介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和“喉舌”。再次,新闻是新闻媒介的主体内容。如报纸版面内容,是由新闻、评论、副刊、广告四大部件构成的。这是我国《申报》于1872年提出的,至今仍适用。在这四大板块中,新闻在稿件的篇数上,在版次和版位上都占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报纸的销量、广告收入的多少以及整个报社的经营效益的好坏都要依靠新闻报道的质量高低。
二、新闻体的特征和分类
(一)新闻体的特征
1、事实性
新闻报道是以现实中新近发生或发现的客观事实为对象,是以客观事物最新变动状态的信息为内容的,因此客观事实的变动是新闻之母,是新闻的本源,离开了事实,新闻就不复存在。即便是新闻评论,也是来源于新闻事实和对新闻事实的评论。新闻的事实性特征同时要求其内容是具体的,常说的“新闻六要素”便是从“事实”角度着眼,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at)、何因(why)、何果(How),简称“五W-H”。
2、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报道的生命和魅力在于向受众反映客观外界变动的真实情况,真实是新闻报道赖以发挥良性作用的基础和前提。新闻报道传递虚假信息,信息失真、信息误导会给受众的思想和行为带来严重后果;新闻媒体也会失去受众的信任,媒体自身形象和利益会遭损害;新闻失实,还会助长弄虚作假的恶习,污染社会风气和新闻工作作风;新闻真实与否,还涉及党和政府的形象和权威的问题;从长远来看,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新闻是否真实,又关系到对历史是否负责的问题。因此,新闻工作者应高度重视新闻的真实性。
认识新闻真实性这一特征,要注意两点。一是新闻的真实性与文学作品的真实性的区别。文学的真实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真实,而新闻的真实则是客观的、具体事实的真实,它既要求所写事实、人物、细节、思想活动必须完全真实,又要求数据、引文、背景资料的准确可靠。二是个别真实和整体真实的关系。有些事实就个体而言,孤立地看,它确实是真实的,但若从整体来看,它又是不真实的。如一篇报道说,一个村的农民在改革开放以后,通过解放思想,辛勤劳动,变富了,文章重点写今昔生活对比。这是真的。但关键是作者没有写他们是怎样变富的,原来,这个村的村民为了“致富”,将山林全部砍光、分光,从这一点看,报道又是不真实的。
新闻失实的表现多种多样,如无中生有、捕风捉影、夸大事实、添油加醋、曲解事实等等。概括起来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故意失实。即记者(或媒介)因自身利益的需要或其它不良、不纯的动机而蓄意搞虚假报道。二是非故意失实。这种情况或是由于记者采访未能深入、细致所致,或是因为记者认识、辨别、鉴别能力的限制所造成,或是因为记者使用的转手材料失实而造成的。
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要求新闻工作者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坚持实录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精神。不唯上,不唯风,不唯利,只唯实。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认识、辨别、鉴别能力,提高采访、写作的综合能力。
3、新鲜性
新闻姓新贵鲜。新鲜性可说是新闻的本质属性。新闻的新鲜性主要包括时间新和内容新两方面。
首先是时间新。新闻是“易碎品”,“今天的新闻是金子,昨天的新闻是银子,前天的新闻是垃圾”。时间新对新闻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就记者而言,要求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要求具备积极的“抢新闻”意识,不能只“消极待命;”要求具备熟练的采访写作综合能力等。就记者的“装备”而言,要求具备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和条件。就写作而言,要求记者善写短新闻,或根据题材实际搞先简后详的连续报道。此外,简化审稿制度,改革新闻媒体内部体制也与新闻报道的“快”密切相关。
当然,注重“时间新”又不能只追求“快”而不择手段,不讲纪律,不顾质量。也要注意“抢”与“压”的关系,既要注意“快”,又要注意“适时”。同时,不能一味求快而影响报道质量和效果。我们的很多报纸讲求“时效”,要求“没有遗漏”,但却造成报道作品的粗劣、雷同。
其次是内容新。陆机说:“石蕴玉而山辉,水含珠而川媚。”新闻作品内容的“新”,就是它的“玉”和“珠”。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并非凡“新近发生的事实”均可成为新闻,只有内容具有“新鲜性”的才可能成为新闻。
(二)新闻体的分类
新闻体裁的分类,历来不统一。尤其因电子传播手段广泛运用于新闻报道,因新闻业务改革的深入和记者创新意识的加强等原因,新闻体裁的分类更是多种多样。从新闻报道的现状来看,传统的新闻体裁有的仍保留下来,至今仍适用;有的已被淘汰不用,有的是新出现的样式。一般而言,新闻体(这里仅就新闻报道体裁而言)大体有以下几类:
1、消息
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进行简明扼要、迅速及时的报道的一种新闻体裁。它篇幅短小,特别讲求时效。消息又有报刊文字消息、广播消息(口播和录音新闻)、电视消息(口播和声像新闻)。从不同的角度分,消息有多种不同的类型。
2、通讯
通讯是一种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及时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情况和问题的新闻文体。它和消息均是主要的新闻报道形式,是记者的常规武器。通讯也分报刊文字通讯,广播新闻专题,电视新闻专题等。从表现形式和内容来看,通讯也可分成多种类型。
3、特写
新闻特写是一种“再现”新闻事件、人物或场景的形象化报道。它强调视觉印象,以描绘为主要手法,往往截取事件发展进程中的某个片断、细节或画面,绘声绘色,给人以特写镜头般的印象。新闻特写有报刊文字特写、广播特写和电视特写。
4、深度报道
关于深度报道,一般认为它不是一种独立的体裁,而只是一种报道方式,它是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各种新闻体裁都可作深度报道,几种体裁的溶合往往更适合于作深度报道。
第二讲 消息的写作
一、消息的涵义
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的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这样一种新闻文体,即是消息。因其在新闻诸文体中使用频率最高,使用数量最多,是新闻报道中最常用的文体,故人们常把消息称为新闻。狭义的新闻即指消息。
二、消息的文体特征
前文已述及新闻体最基本的特征有三,即事实性、真实性和新鲜性。消息作为新闻体之一种,自然也具备这三个特征。但除此三点之外,它还有自己的“个性”:
(一)用事实说话
用事实说话是消息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消息写作的一种基本方法,又是客观报道的形式。事实是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只有事实内容是客观的,报道形式客观的,新闻才具有可信性,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当然,消息也是要表达观点和倾向的,消息写作并非没有立场、观点的纯客观的“有闻必录”。重要的是作者主要是通过对事实的选择和叙述较间接地流露出自己的观点和倾向,寓观点于事实之中。主要不是讲道理,而是讲事实,显示事实本身的逻辑。因此,作者应少发或不发直接的议论。要发议论,只能是必要之处的“点晴”之笔。
初学写消息者常忽略这一特征。写作中总是急不可待地站出来直接地对所写人或事发表看法、评价,对其意义进行明明白白的揭示,造成议论多于事实,内容抽象、空洞,缺乏真实性,也难以让受众接受。
用事实说话的具体方法很多,如以小寓大、对比衬托、不偏不倚、再现场景、细节运用、非感情色彩的中性语言等等。下面介绍几种较常见的方法。
借口说话。即借他人之口,说自己想说的话。此法常用引述,故又称引述法。具体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假托,即作者假托他人之言,实际上均是记者之语。如西方记者常用“此间观察家”说什么什么,观察家其实就是记者自己。二是实引,即实实在在引用别人的话。话虽是别人的,但却经过记者选择,别人话中的观点也是记者想表达的观点。
全面、平衡。即要把构成该消息的主要事实和盘托出、好的坏的、美的丑的都报道。当社会各方面对某一事实(事件)有不同的意见,报道应让各种见解都有同等的表达机会。
(二)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
这一特点亦与“用事实说话”相关。消息通常不对人物事件作浓墨重彩、精雕细刻的描写;因为“记者的舌头是缩在后面的”,所以也不用或少用直接的议论和抒情。叙述是其主要的表达方式。
(三)简明扼要
消息一般篇幅均较短,几十字、百把字或几百字,故列宁曾称之为“电报文体”。特别是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快、时间观念强,希望在最短的阅读时间里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当然,短要建立在实的基础之上,长而空固然不行,短而空也不好,空洞无物的短,也是长。
很多人认为短新闻写不了大主题,短文因其短小而“困锁才情”。故而一味追求“长”,本来最好写两百字消息的题材,通过对其“信息”层次的“开发挖掘,”硬拉出一篇数千字洋洋洒洒而空空洞洞的通讯。有些作者则片面求短,一件具体生动的事,去其“血肉”,只剩几根“枯骨”。这两种倾向,都是应该注意的。
写短是一种艺术。消息写短的方法很多,如一事一报法,浓缩(概括)事实法,取其一角法,化整为零法(纵向分解和横向分解)、变更体裁法、先简后详搞连续报道等等。
此外,消息在新闻体诸体裁中,时效性是最强的,对“时间新”的要求最高,要求争分抢秒,迅速完稿,“立马可待”。
三、消息的类型
消息的类型多种多样,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类型。
按新闻所报道事件的性质来分,有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事件性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件的报道,时间性强,如动态消息,特写性消息等。非事件性新闻与事件性新闻相对,报道的是一个阶段持续发展的事物。如综合消息、经验性消息、述评性消息等。
按报道内容分,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军事新闻、体育新闻、教育新闻、文艺新闻、社会新闻等。
按媒体分,有文字消息(报纸)、广播消息、电视消息、网络消息等。
按篇幅分,有长消息(1000字左右)、短消息(500字左右)、简讯(200字以内)等。
按新闻与读者关系来分,有硬新闻和软新闻。
现在国内比较通行的是按写作特点来分类,把消息分为动态消息(包括会议消息)、综合消息、经验性消息(典型性报道)、述评性消息、人物消息、特写性消息、新闻公报等。近几年,新闻写作中又出解释性消息、预测性消息等。
下面对常见的几种消息种类略作介绍:
(一)动态消息
动态消息是同经验性消息(典型报道)等相对而言的,类似西方新闻界的硬新闻。它报道新近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反映新情况、新成就、新问题、新气象等,也包括会议活动在内。它一般以一地一事、一人一事为对象,篇幅短小,文字简洁。有短到几十字,两三句话的,称简讯或简明新闻。概括起来,它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即:以事物的最新变动为主要着眼点;以时新性与重要性为主要的价值取向;以突发性事件为主要报道内容;以客观叙事为基本特征;以开门见山、一事一报为主要写作原则;要给人以动感和现场感等。
(二)综合消息
它是综合反映带全局性的情况、动向、成就和问题的报道。它涉及的面较广,声势较大,能给人较为完整的印象。要求占有全面、充分、典型的材料,既有面的形势、成就、趋向,又有典型事例的说明、分析,讲求点面结合以及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善于将概貌的介绍与具体事例的叙述结合起来,做到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概括起来它也有以下几个特点,即:它所涉及到的新闻事实不像动态新闻那样直观易见,往往有一定的隐蔽性;它要通过综合新闻事实来表现新闻主题;注重点面结合、多角度地反映客观事物和人物的面貌;注重背景材料的运用;重视新闻根据、新闻来源的交待;注重分析,但又以客观的方式来表现,作者尽量不直接出面发议论。
(三)经验性消息
它是报道典型经验,用以推动全局、指导工作的一种消息体裁。它既有概括的观点,又有具体的作法,它偏重于交待情况、叙述做法、反映变化、总结经验。篇幅一般比其他体裁要长,但不宜贪大求全,应注意其针对性。这类消息贵在题材重大、典型,提供的经验具有普遍的意义。写作时要着眼于政策,避免陷入事物性与技术性之中。
(四)述评性消息
它是用叙议结合的方式来反映国内外重大事件的一种消息。它的特点是既叙述事实,又评论分析;事实材料要丰富、典型,评论、分析要讲究逻辑,言简意赅;叙述和议论要紧密结合,防止有述无评、只评不述、述评脱离,其“评”在此种消息中的地位和目的、文章对时间的要求、文章篇幅等方面均与新闻评论不同,应注意区别。
(五)特写性消息
它是报道重要新闻事件中人物活动片断和事件场景的消息体裁。它的特点是运用形象的语言,再现人物活动过程和场景,给人以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受。它重描写,要求抓住富有特征的细节。但其描写多用简笔勾勒的白描手法,不事雕琢,而重在传神。
(六)人物消息
人物消息是以人物为主的消息,迅速地反映新闻人物的某种行为或某个侧面。它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选取新鲜、典型的事实材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叙事单一,内容、主题集中;时效性强,其内容必须是“现在进行时”或“现在完成时”,要求快速采写、报道;要求以人帅事、以事显人。人物消息写作中要注意选准新闻人物,也不要贪大求全,不要将人物消息写成人物通讯。
(七)解释性消息
这是一种以解释新闻事件为主的新闻体裁,它不但报道事实,且侧重于阐明事实的意义、前因后果以及发展趋势等。这种消息多用于我国经济工作的政策、方针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新问题。解释性消息中的解释并非指作者的直接、明白的阐释和分析,通常运用背景材料,引用有关方面的说法等多种方法,比较隐蔽地表达记者的观点或倾向。解释性消息侧重于回答新闻事件中的“为什么”。
(八)预测性消息
它是对可能发生的事实进行预测和展望的一种消息。它要求记者在采访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某项工作或活动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这类消息常用于展望市场、经济工作发展前景等方面,也用于预测体育竞赛的成绩、结果等。
四、消息的写作方法
(一)采访是消息写作的基础
采访不仅是消息写作的基础、也是所有新闻体(尤指新闻报道体裁)写作的前题和基础。要写消息,要写出好的、有新闻价值的消息,首先要求记者深入细致地采访,占有丰富、典型而真实的材料。这就要求记者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善于获取新闻线索,掌握基本的采访方式、方法,有熟练的采访技巧。要求记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中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上天”有路,“入地”有门,巧问详听,勤记细想,在有限的时间地进行成功的采访,为消息写作做好准备、打下基础。
采访和写作的关系非常密切。看起来是先有采访、后有写作,前者是认识实际的过程,后者是反映实际的过程,而实际上,采访能力强自然有助于写作效率的提高,而写作能力强,则可做到在采访中心中有数、心里有底、针对性强,从而提高采访的效率。
(二)消息的结构
消息的结构通常指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消息的构成,即一篇消息稿内容上的结构成分,一般由标题、消息头、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几部分组成。二是指消息的结构形式,即作者对已过滤的新闻材料进行总体性安排或布局的方式。
消息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倒金字塔式结构
倒金字塔式结构是一种头重脚轻,虎头蛇尾式的结构,它把最重要的材料放在篇首,最不重要的材料放在篇末,从导语至结尾按重要性程度递减的顺序来组织安排新闻材料。它的主要特点是:
(1)打破了记叙事件的常规,在材料的时间特征上,往往呈现以下公式:
首先是“总体性倒叙”。即将最后结果或后发生的却富有吸引力的材料,置于篇首。
其次是“局部性倒叙”(即“倒叙中的顺叙”)。即在局部性倒叙中又用顺叙说明过去一段时间内,“开始如何,后来又如何”。
最后是“总体性顺叙”。即“现在正在如何,进一步又如何”。
(2)它按重要性程度来安排材料,决定段落层次的顺序。常呈现为“重要”、“次重要”、“次要”、“更次要”、“补充”、“进一步交待性材料”的顺序。
(3)它的导语常是直叙型的部分要素导语,它包含了最重要的事实,又往往具有相对独立性,可独立成章,变成“简明新闻”或“一句话新闻”。
(4)对事件过程的叙述往往较简略,每段文字都很简要。
倒金字塔式结构便于受众迅速掌握全篇之精华,满足受众尽快获取最新消息之需求;便于记者迅速报道新闻,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最先发出去;便于编辑选稿、分稿、组版、删节,如在版面不够时,可从后往前删,无须重新调整段落。但它也易于造成程式化、单一化的毛病,而且,它比较适宜写时效性强、事件单一的突发性新闻,而用它来写非事件性新闻、富有人情味、故事情强的新闻,就不太适合。
例如:中新社北京九月五日电 中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从今年开始进行评奖,以后每两年评选一次。
记者从中国记协和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凡在评选不超过55岁的中青年专业新闻工作者均可参加评选。评选范围包括正式批准登记的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新闻时事类刊物和新闻电影等单位的新闻编辑、记者、播音员(包括节目主持人)以及从事新闻理论研究、新闻教育的专业人员。
首届“范长江新闻奖”最多评选采编人员10名,是否设提名奖待定。评选结果将在明年第一季度公布。
据悉,海外新闻工作者参加评选的办法另行拟定。
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主席、新华社社长穆青任评选委员会主任。评选委员会由新闻界专家和知名人士组成。
2、时间顺序式结构
此结构形式又叫编年体结构。也有的称其为金字塔式结构,其实并不准确。时间顺序式结构通常不一定有单独的导语,往往按时间顺序来安排事实,先发生的放在前面,后发生的放在后面。这种结构叙事条理清晰,现场感强,且很适合写那些故事性强、以情节取胜的新闻,尤适合写现场目击记。其缺点是开头平淡,难以一下子吸引受众;消息的精华也可能淹没在长篇的叙述之中。
例如:冻死的孩子重新复活
美国威斯康星州一个名叫麦肯罗的孩子,今年只有二岁半。一月十九日,在家里人没有注意的情况下,他穿着一身睡衣,只身来到零下二十九度严寒的室外。家里人发觉后把他抱回屋里时,麦肯罗的一部分血液已经„冻结‟,手脚也都僵硬了。当他被送往医院时,体温已下降到十五点五度。但是,在经过了包括使用心肺泵等先进设备抢救以后,麦肯罗竟然奇迹般地复活了。像这样处于低温状态下的人能够死而复生,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就是参加抢救麦肯罗的医生也对此感到惊叹不已。
现在,除了他的左手可能会留下由于冻伤后遗症引起的轻度肌肉障碍以外,其它恢复都很正常,估计三、四周内,即可恢复健康。
3、对比式结构
此种结构重在通过对比,揭示差异,从而突出新闻主题。如《人民日报》1982年7月18日关于顺义啤酒厂和青岛啤酒厂的报道就用的这种结构。此则消息首先用的是对比性的标题。
两个厂为什么建设一快一慢?
权力下放争主动――顺义啤酒厂一年建成投产
婆婆太多难办事――青岛啤酒厂扩建扯皮两年
然后是对比性的导语,在对比性的导语下,又用了两个对比性的小标题:
“顺义厂:地方有主动权,领导重视,各方配合”。
“青岛厂:婆婆太多,公文旅行,相互掣肘”。
最后,又有一个对比性的结尾:
“两个厂情况如此悬殊,发人深省。”
4、提要式结构
此结构通常把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概括到导语中,然后将多项需并列出示的内容以提要形式,用数字程序一一分列出来。有时也可不用数字标示,而用“――”引出各个要点。
5、问答式结构
此结构多用于记者招待会的报道。记者应善于组织问题,报道内容应忠于原意,行文时,也应注意内容的连贯和层次的明晰。
6、积累兴趣式结构
此结构通常在开始设置悬念,使受众逐渐增加对事件的兴趣,最后形成高潮。因其材料的趣味性从导语至结尾递增,故名积累兴趣式。又因其要求设置悬念,故又有人称之为悬念式结构。它尤其强调将最精彩的、出人意料的材料置于消息结尾。如:
婚礼唁电 新娘寻死觅活
春节前夕,解放军某部三连战士肖建军,收到“父病故速归”加急电报,匆匆赶回山西省临汾老家。
跨进门,却见室内张灯结彩,墙上贴着大红“喜”字,小肖一下愣住了。母亲将他拉在一边说:为能使你参加大哥的婚礼,我瞒着家里人发了封假电报,你可要保密。母亲的一片“苦心”,使小肖只好撒谎骗父亲和家里人说自己出差顺路回家。
2月8日哥哥结婚。婚礼程序完毕。亲朋好友正在推杯换盏,频频敬酒时,邮递员送来一封电报,小肖父亲接过连忙展开,只见上写:“闻建军父不幸病故,三连全体官兵致电表示沉痛哀悼。”其父气得浑身颤抖,遂质问儿子。在坐的新娘弄清原委,“哇”的一声大哭冲出门去,头撞墙寻死,多亏众人相劝事态才未扩大。其母悔恨地说:“都怪我荒唐行事,闯下大祸”。
2、散文式结构
就是吸收散文在结构和表达等方面的特点,材料和层次安排自由、灵活,语言表达不拘一格。如郭玲春写的《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一文即是如此。
(三)消息的标题
消息的标题有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导受。即可吸引受众注意,引导受众获取自己喜爱和需要的信息,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取所需的信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标题受众”越来越多。二是导向。标题往往要选择事实,揭示和评价事实,自然寓有记者(或媒体)的态度和观点。版面中,对标题的设置(如字号、字体、位置等)往往也寓有立场和态度。三是美化和序化。作为版面元素之一,消息标题可使版面美化,亦可使版面内容井然有序。
1、消息标题的类型
消息的标题有主体类、从属类和整合类。
主体类标题。这是消息标题最基本的类型。包括主题、引题和副题。
(1)主题又称主标题、正题、母题,它是消息标题的核心部分,通常揭示新闻中最重要、最吸引受众的信息。从表达上看,主题可是实题,即叙述新闻事实;也可是虚题,即评价新闻事实,揭示其意义或隐含的观点。但在单独使用时,应是实题或有叙有议的虚实结合题。如:
A、榜上无名 脚下有路
青工董云峰业余发明获两项专利
B、严于律已 三次让房
第一个标题中,前为引题,是虚题,后为主题,是实题,虚实结合,受众能清楚地认识事实的意义。若只取前者为主题,受众则会不知所云。第二个标题是亦虚实结合的,可单独使用。
从句子结构看,主题可为单句,也可是复句,通常为一个独立的句子;从外在形式看,主题可占一行,也可是二行或三行,但以一行为主,一般不宜超过两行。
(2)引题。又称肩题、眉题。一般用来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揭示意义等。引题一般多作虚题。如:
彩灯映照笑脸 歌声洋溢大厅
中央领导同志和首都小朋友喜庆六•一
(3)副题,又称子题,副标题。一般用来补充、注释和说明、印证主题。副题一般多作实题。如:
清扫穷角落 同走富裕路
无锡县4000多困难户向贫困告别
主体类标题按组合不同,又可分单一型标题和复合型标题。单一型标题无引题和副题,只有主题。复合型标题有主、引题组合,主、副题组合和主、引、副组合(又叫完全式标题)。前两种组合前已述及。主、引、副题组合的例子如:
第一位在奥运会上破举重世界纪录的中国选手
唐灵生堪称举坛金刚
力举170公斤“忘情”地挺立10秒钟,赢得满堂掌声
消息标题除主体类标题外,又有整合类标题,包括栏题和类题;还有从属类标题,包括提要题和分题,在此就不作详述了。
2、消息标题的制作要求
消息标题写作的要求做到准确、鲜明、凝炼和生动。
(1)准确
准确是消息标题写作的最基本要求。一是准确概括、反映新闻事实;二是要准确评价事实;三是运用语言要准确。如:
A、武汉出现一内脏裸露婴儿
此乃产妇孕期与宠狗接触所致
B、努力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我校2000余名新生入学
C、不恋“天南海北”主动申请到“新西兰”
D、盖俊和女儿结婚不收彩礼
以上标题A为事实概括不准确,因有关专家只是推测与孕妇接触宠狗有关,而并未确证。标题B明显对事实意义的揭示太夸大了。标题C中,谁也想不到“天南海北”是指天津、南京、上海、北京,“新西兰”是指新疆、西藏、甘肃。标题D因一字之差而产生了歧义。
(2)鲜明
鲜明即指标题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选择、揭示和评价,表现出来的对事实的态度立场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含含糊糊。也包括态度、立场的正确性。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肯定的态度,如歌颂、赞扬、支持、同情等;二是否定的态度,如怒斥、揭露、嘲笑、讥讽等;三是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态度。如:
A、伊拉克总统说伊朗的进攻被击退
伊朗说收复三百多平方公里失地
B、壮哉 教师于元贞勇斗窃贼身亡
悲哉 数百围观者竟无一人相助
C、竟敢敲诈两会代表
一路边店遭严厉惩处
D、一位普通工人竟然写出电影剧本
以上标题A是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立场,是合适的;标题B对事实有肯定有否定,态度鲜明。标题C则态度含糊,不鲜明。
(3)凝炼
就是要简洁明了地传达出消息的内涵。要用点晴之笔,剔浮词,去空话,以最少的文字传达最准确的信息。试比较下面两个标题:
A、节省处事经费 节省时间精力
我国礼宾改革已有一定成效
国宴规定四菜一汤,仪仗队鸣礼炮使欢迎仪式更隆重
B、我国续作礼宾改革
国宴实施四菜一汤
以上标题A中最基本、最有价值的信息应是“四菜一汤”,但却被啰嗦的语言冲淡了。而标题B则突出主要信息,要言不烦。
(4)生动
消息标题要力求以优美的形式吸引读者,故应讲求生动性。方法很多,如运用修辞手法;引用诗词或名言警句、方言民谚等。请看下例:
A、一窝“油老鼠”落网
B、马歇尔歇马华莱士来华
C、工程师三代破屋两间
副局长一家新房四套
市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竟是“分配基本合理”
D、会翁之意不在会 在乎山水之间也
青岛会议知多少
请看会议一览表
以上标题A、B、C分别用了比喻、回文、对仗方法,D则引用名言,故而生动耐读。但运用这些方法时要注意恰当、贴切。如“中国黑姑娘远嫁阿根廷”这一标题,看了正文才知是指中国煤炭销往阿根廷,实在牵强。“九辆汽车搞死亡之吻”这一标题,将一起严重交通事故说得如此轻佻,实不可取。
(四)消息的导语
消息的导语前,往往冠以“本报讯”、“本台消息”、“××社××地×月×日电”的字样,即为消息头。消息头主要有“讯”与“电”两类。“讯”指通过邮寄或书面递交的形式向媒体传递的报道,“电”指通过电报、电传、电话、电脑等传输的报道。消息头是版权所有的标志,也可标明消息的来源,也易与让受众和编辑一下子将消息与其他体裁区别开来。
消息头之后紧接导语。
导语是以简炼而生动的文字介绍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揭示消息的主题,并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开头部分。故而,导语有三大使命:一是介绍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二是揭示消息的主题;三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导语可以有多种写法。
1、六要素导语和部分要素导语
这是从导语中所含消息要素的多少来分的。六要素导语,就是消息六要素齐全的导语,也称全型导语。从导语的发展看,也是第一代导语。如:
萨莫亚•阿庇亚3月30日电:南太平洋沿岸有史以来最为猛烈、破坏性最大的风暴于3月16日、17日袭击了萨莫亚群岛,结果,有6条战舰和其它10条船只要么被掀到港口附近的珊瑚礁上摔得粉身碎骨,要么被掀到阿庇亚小城的海滩上搁浅。与此同时,美国和德国的142名海军官兵,有的葬身珊瑚礁上,有的则被埋在远离家乡万里之外的无名墓地上,为自己找到了永远安息的场所。
六要素导语的长处是具体、完整。它可以独立成一条消息。但内容太多,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出,故有人讥之为“晒衣绳”式导语。
部分要素导语即指导语中只包含“六要素”中的部分要素,也称微型导语或第二代导语。该类导语通常突出“六要素”中某一要素,组合与之相连的一两个要素。单纯含某一个要素的导语较少。如“欧洲大战于昨天拂晓爆发”、“约翰•肯尼迪总统今天遭枪击身死”之类的导语,可说已极简洁,但在突出“何事”的同时,也包含了“何时”或“何人”等要素。
2、从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上讲,导语又有叙述式导语、描写式导语、评论式导语、对比式导语、引语式导语、提问式导语等。
叙述式导语(也称直叙式导语)。它以凝练的语言,扼要而直接地将消息中主要的事实叙述出来,是导语最基本、最常见的写法之一。如:
新华社香港9月17日电 昨天,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设茶会,与数百位长期默默耕耘,为香港回归和繁荣作出贡献的基层人士共度中秋佳节。
描写式导语。它以展示事物的形象和事件的场景为主要特征。写作时常抓取某一生动形象、鲜明的色彩或有特色的细节加以描绘。但描写时应简洁而传神、力避过分雕饰。如:
本报讯 多么威武神气的猫头鹰!一对大眼睛正在扫射着什么,翅膀微微耸起,看来它准备振翼飞扑过去,抓住那狡猾的大田鼠。这只用棕榈树桩因材施艺而雕琢成的猫头鹰,最近飞越太平洋,在美国旧金山的“中国上海民间艺术展览会”上栖息。
评论式导语。即对所报道的事实进行评论,揭示其意义。如:
中国在体育方面已不再是“东亚病夫”,相反,她正打算在新德里举行的亚运会上取代日本,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体育强国。
对比式导语。就是把有差别的事物相比较,将现在的情景与过去的情景相比,将此地之状况与别处相比等。如:
合众国际社伦敦5月20日电 24岁的冈萨雷斯去年在马德里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现在却在做零工,其中最好的工作是遛狗。
引语式导语。即引用新闻人物精彩而生动的语言来揭示消息主题。如:
“我现在不是资本家,你最好把我说成是一个商人”,荣毅仁说,“人们称我为资本家是因为我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方式。”
提问式导语。即将有关问题通过一个尖锐而鲜明的问题提出来,以引起受众的关注。有时是设问,即要求自问自答。如:
狠心的年轻父母,你是否想知道被你遗弃的小生命的近况?
3、直接性导语和延缓性导语
这是以时间的远近点来分的。
直接性导语多用于时间性很强的消息,它叙述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大多数消息导语均属此类。直接性导语又可细分为单一要素导语,即导语中只表现一个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多要素导语,即导语中表现多个事实要素;归纳式导语,即将新闻事实加以归纳,使其精华集中于导语中。
延缓性导语多用于时间性不太强的消息,它不直接叙述新闻事实,而是通过解释、阐述、设置悬念、或场面描写、气氛渲染等引出新闻事实,吊读者的胃口。
两种导语之不同,请对比下例:
(1)华盛顿2月20日讯――丹尼尔•莫伊尼汉今天辞去了美国驻联合国代表的职务。
― --《纽约时报》
(2)直到最后一刻,丹尼尔•莫伊尼汉还在说,他不知道是否应该辞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的职务。他说,“我下了三十次决心”,“就像马克•吐温讲的„戒烟容易得很,我已经戒了一千次‟”。上周,莫伊尼汉最后下定了决心:辞职。
--《时代》杂志
从上例可见,直接性导语开门见山,一语中的;延缓性导语则一语不中的,意在引起受众的“读欲”。
(五)消息的主体与结尾
1、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躯干,它紧接导语之后,是消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体的作用和功能有二:一是对导语进行解释、深化和具体化。对导语中涉及的内容,进一步提供有关细节和背景材料,使其更清楚、明确、具体。二是补充新的事实。导语中未提及而又能表现新闻主题的事实和其他要素,便由主体补充出来。
主体部分的写作要注意几点:
1、紧扣消息主题取材。主体部分内容较多,故而要重视材料的取舍。应紧扣导语中所确立的主题来选用材料。若与主题无关或无多大关系,即便具体、生动、感人,也应割爱。
2、叙事宜具体、内容应充实。有人因消息是简明扼要的,要求篇幅短小、语言简洁,所以消息写得太概括、太抽象,空空洞洞大而无当的导语之下,是几条干巴巴的“筋”。读完了还不知道这篇消息讲了什么东西。消息虽不似通讯细致、深入地报道事实,但应使受众对新闻人物和事件有较完整而真切的了解,应传达出较具体的新闻信息。
3、叙述宜求生动,行文善兴波澜。消息主体内容在要求具体、充实之基础上,还应力求生动。很多人写消息,内容是有,但写得枯燥无味,或是一套死板而难以卒读的“新闻腔”。因而我们应“让新闻笑起来”,写作手法应灵活多样、富于变化。
消息主体写作应尽量避免平铺直叙,可运用生动形象的描述,灵活多变的手法,和自由灵活的层次、段落安排。请看下例:
据新华社巴黎8月31日电 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的前妻戴安娜本地时间8月31日凌晨在巴黎遭遇严重车祸,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
据悉,戴安娜与其男友埃及亿万富翁之子法耶兹于30日下午来到巴黎。当天午夜,他们在巴黎里茨饭店共进晚餐后,乘坐一辆奔驰600型汽车飞速驶向法耶兹在巴黎的一座私邸,一群摄影记者在途中紧追不舍。戴安娜的汽车加大马力急速行驶,试图摆脱摄影记者,不幸在一处公路隧道里与一根立柱碰撞,造成严重车祸。法耶兹和司机当场死亡。戴安娜及其保镖身受重伤。
车祸发生后,抢救人员立即将戴安娜等人送到医院。负责抢救戴安娜的医生不久宣布,戴安娜在车祸中手臂骨折,大腿受伤并发生严重脑震荡,在抢救过程中因胸腔大出血,于凌晨4时死亡。
法国总统希拉克和总理若斯潘对戴安娜不幸身亡表示震惊。据巴黎警方宣布,车祸发生后,尾随戴安娜的7名摄影记者被带到巴黎警察总署接受调查。
这则消息篇幅不长,但层次清楚,起承转合自然,叙述较生动,行文亦波澜起伏。
2、结尾
结尾亦是消息的有机组成部分,并非可有可无。虽然并非任何消息都有单独的结尾部分,但好的结尾,无疑对表现事物的完整性和逻辑的严密性、对突出和深化主题,均有重要作用。常见的结尾方式有小结式、展望式、补充式、含蓄蕴藉式、卒章见义式等。
(六)消息的背景材料
狭义的新闻背景,仅指写作过程中涉及到的与新闻人物和事件发生、发展相关的历史、原因和环境、条件等方面的材料。广义的新闻背景,除此之外,还包括对导致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广阔的时代背景的了解,也包含向记者提供消息、介绍情况的人的背景。
背景材料运用得好,可以解释、烘托和深化主题;可以代替作者的议论而使报道显得客观;可以补充情况、介绍知识、增添情绪。
背景材料在消息中位置灵活,可独立成段,也可穿插于导语、主体或结尾之中。
背景材料主要有三类:
1、对比性材料
主要通过对比衬托,以突出新闻事实的意义,阐明某一主题、表明某种观点。通过对比,突出矛盾和差异,显出特点和价值。通常有两种情况:其一是纵比,即今昔对比,前后对比。如写农民富裕了,收入增加了,可用如此背景加以突出:“十年**时期,这里农民的平均收入只有二三十元。不少农民每天2分只够买一张8分邮票。”其二是横比。如同样写农民收入问题,也可将东南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进行对比。
2、说明性材料
它往往是对与新闻事实相关的政治背景、地理背景、历史背景、思想状况或物质条件等情况作介绍和交待,用以说明事物产生的各种因素,揭示事物发生或变化的意义。
如《海欧重返黄埔江》(新华社1983年5月22日)一文,运用了背景材料,回想十多年前由于黄埔江水质污染严重,海欧因缺少食物而远走高飞的情况。
3、注释性背景材料
它往往对产品(物品)的性能特点、科技成果、技术性问题、名词术语、文史知识、风俗人情等进行注释、介绍,以帮助受众掌握消息内容、增长知识和见闻。
第三讲 通讯的写作
一、通讯的涵义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详细而深入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体裁。
西方传媒中没有我们所说的“通讯”,它们的“新闻专稿”(又称特稿),即“比消息更详尽的新闻”,近似于我国的通讯。
通讯与消息同属新闻体,但有几点区别:从容量上看,通讯容量大、事实详细,一般篇幅长;消息容量相对小些,事实概括,一般篇幅短。从报道对象看,通讯选材相对较严,消息选材范围宽。从结构上看,通讯灵活多变,而消息相对稳定。从表达上看,通讯以叙述描写为主,表达比较灵活自由,而消息以叙述为主。从报道时效上看,通讯不如消息快。
二、通讯的特征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通讯的主要特征有三点:
(一)容量大
前已提及,较之消息,通讯可以反映更多、更具体的情况,把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更详尽,篇幅可以稍长。
(二)是样式多
此点可在通讯的类型中详见。
(三)写法活
写法活具体又表现为结构的灵活多变、表达方式较消息更自由,语言形象生动。
应该指出的是,有些教材将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作为通讯的特征,其实并不准确。首先,新闻性固然是通讯所具备的,但这与其它新闻报道体裁并无相异;其次,文学性也非每篇通讯必备之素质;再者,较之消息,通讯固然在表达方式上灵活自由些,议论、抒情的运用略多些,但通讯毕竟仍以叙述、描写为主,很多通讯并非一律要直接体现“报道者”的意志,而应以客观为佳,故评论性也非通讯之特征。
三、通讯的类型
通讯的类型一般有两种分法。一是按报道内容分,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一是按报道形式分,有访问记、专访、特写、大特写、新闻小故事、集纳、巡礼、侧记、记者来信等。
(一)访问记
由记者出面登场,以采访活动的过程为主要线索来结构和组织材料。写作时有问有答,现场感较强,而且可以穿插各种背景材料,使通讯有一定深度。
(二)专访
访问记的一种,是就特定的问题、特定的对象进行的专门的访问,内容集中。专访以人物、现场和记者为三要素,突出“专”、“访”二字。专访涉及面一般不宜太宽,不应贪大求全。
(三)新闻小故事
或称新闻故事、小故事。其要求一是“小”,二是有“故事”,三是以小寓大。通常反映一人一事,表现一个片断,内容单一,篇幅短小、线索简单,不求写繁多人物,不必横生庞杂枝节,但求精悍、生动。
(四)特写
将生活中某个特定的画面予以放大,集中突出地描绘事件和人物的某些片断、细节和部分,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染。
(五)大特写
是抓住社会热点中的事件、人物或现象,对新闻事实作全方位、多侧面的报道,用优美的文笔、新颖的题饰、突出的照片吸引读者的一种报道形式。也有人认为它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
(六)集纳
把表现一个主题的而又相对独立的小故事或片断事实组合起来,“集纳”而成为一篇。集纳中的事实,可以是发生在同一时间的,也可是不同时间的;可以是发生在同一单位、一条战线,也可以不是。
(七)侧记
从一个侧面反映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通讯。取材自由,不求反映事件全貌、全过程,但求抓住特点,扣紧受众的兴趣点、回答受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写作时往往夹叙夹议,兼谈感受。
(八)巡礼
边走边看,巡游浏览,很自由地把所见所闻写出来告诉受众;讲求动态感、现场感、亲切感;常用移步换形的方法,有较多议论和抒情。
四、通讯的写作方法
(一)通讯的主题
正确、深刻、新颖的新闻主题从那里来?自然来自实践,来自作者对新闻事实及其所处时代的深入了解,也就是许多记者所说的“吃透两头”。“两头”指“上头”和“下头。”“上头”即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方针政策等方面;“下头”即指实际,受众普遍关注的事实。
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曾说:“列宁在做新闻编辑工作时,很重视选择那些政治上重要的、为大众所注意的、涉及最迫切问题的主题。”这通常被认为是通讯确立主题的准则。
“政治上重要的”,即指选择和确定通讯主题时,要抓方向性、决策性的问题。也就是吃透“上头”。
“为大众所注意的”,是说确立主题时,应考虑受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和事物,急人民所急、想受众所想。即要吃透“下头”。
“涉及最迫切问题的”,是说确立主题时,应回答、提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最紧要的问题,要注意其及时性、指导性和有效性。
通讯主题确立和提炼的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站到高处,作宏观分析。”善于开掘新闻事实的内在本质,要站到高处,抓住其所包含的时代精神和普遍意义,将事实放在历史、现实和时代的天幕上来观察、考察,做纵向和横向的宏观分析,显示其意义和价值。《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等作品,莫不如此。
其次,“走到低处,作微观比较”。通讯主题的提炼不仅要“站到高处,”发掘事实中蕴含的时代精神和内在本质,还要“走到低处”,作微观比较,将新闻事实和人物作具体细致的观察、考察和比较、分析,发现其特殊性、个性,找到其矛盾和差异。宏观分析等于飞机上看北京城,真是美丽、壮观极了,但仅此还不够,要写出其美和壮观,须得下飞机去游历一番。
再次,“变换角度,作多面透视”。就是说在提炼主题时,宜多角度对事实进行观照,全面把握事实的本质特征,然后选择最佳角度来表现。
(二)通讯的结构
通讯的结构方式通常有三种:
一是纵式结构。即按单纯的时间发展顺序、事物发展的顺序(包括递进、因果等)、作者对所报道事物认识发展的顺序、采访过程的先后顺序等来安排层次。
二是横式结构。即按空间变换或事物性质的不同方面来安排层次。常见的有:
空间并列式。如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今夜是除夕》即属此类。文章开篇之后,分别写了五个地方的人们做着日常工作的情况——在中央电视台:不笑的人们;在长途电话大楼:传递信息和问候;在红十字急救站:救护车紧急出动;在北线阁清洁管理站:“城市美容师”的话;在妇产医院:新的生命诞生了。
性质并列式。即按新闻事实各个侧面之间的关系来安排材料。如《人民日报》1995年4月19日头版头条《浦东,璀璨的“双桥”格局》就是如此。文中三个小标题,分别揭示“双桥”格局的三个侧面:
南浦、杨浦两座桥
――基础建设由小到大的跨越
金桥、外高桥两座桥
――城市经济功能由低到高的跨越
改革、开放两座桥
――城市开发机制由旧到新的跨越
群相并列式。即按不同人物及其事迹组织材料。
对比并列式。将正、反的人物或事件并列,从对比中见主题。
三是纵横结合式结构。即将纵式和横式结合起来。此结构多用于事件复杂而时间跨度大、空间跨度广的通讯,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等。此结构有纵横交叉式和蒙太奇式两种。
(三)通讯的表达方式
通讯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又不局限于此,亦可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方法。
通讯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有自己的个性,即:
叙述的具体性和直接性。通讯因较详细而深入地报道人物和事件,故而叙述的运用不宜如消息一般概括,事实的叙述宜具体、形象、生动。但又不宜过于铺张、不能沓散零乱、不必过于舞文弄墨、转弯抹角。
描写的直观性。通讯是新闻体裁,其描写不能靠虚拟、想象,不能靠花哨的修饰和夸大的形容,而应深入现场、亲眼目睹,描写事物或人物的本来面貌,表现出新闻性和现场感。
议论抒情的实在性。文学作品中的抒情,或直抒胸意、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其情是真的,而景、物和人、事则不必真,即缘情而发,因情设事者多。而通讯之议论、抒情皆须缘事而发,因事生情、情不离事。而且,通讯中抒情、议论不可乱用和滥用,要用在适当处,通常是开头之处作诱导、关节之处作渲染、衔接之处作粘合、结尾之处作点晴。其旨或在揭示本质、升华主题;或在使事实、形象生辉;或在阐明事物之内部联系;或在激发启示读者。
通讯的语言既要准确、简洁,又要生动、形象,文中人物语言应具有实录性,不可妄加虚拟。
(四)几种常见通讯的写作要点
1、人物通讯
即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事迹、经历的通讯。
人物通讯可写一人,也可写群相;可写人的一生,也可写一个阶段或某个侧面;多写正面人物,如先进人物、英雄人物、有突出贡献的人物等;也可写反面典型;可写大人物,也可写凡人百姓。
人物通讯写作有以下几点尤需注意:
一忌“有人无魂”。即人物的经历、事迹都写了,但不善于选择典型材料、组织安排材料,或不善于透视人物内心世界,不善于站在时代高度对人物进行观照。“人”是有了,但思想感情、性格风貌、精神境界却没表现出来。
二忌“有魂无人”。即作者能站在一定高度,把握了方向性和时代性,但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境界表现得空洞、抽象、缺少丰满的血肉,没有具体、丰富而典型的事实,只有“幽灵”而已。
三忌“千人一面”。有的作者在写人物时,难以克服雷同之病,或与自己以前写过的人物雷同,或与别人笔下的形象相似,缺乏个性,没有特色。
四忌“褒一贬百”。不宜用“水落石出”的方法,压低一片,抬高一个,不能故意把群众写得特别落后、矮小,从而突出所写人物的先进、高大。而应用“水涨船高”的方法,处理好“一”与“百”的关系。
五是要写“全人”。主要是处理好“软与硬”、“正与反”的关系。所谓“软与硬”,即指既要写关键性的“大”材料,又不能忽略日常小事、生活琐事的“小”点滴。再伟大的人物也有与普通人生活相同的地方,也要食人间烟火。只有这样,人物的形象才丰满、才真实可信。所谓“正与反”,是指对报道对象作既有“正像”又有“反像”的“全息摄影”。把新闻人物写成没有七情六欲、满口豪言壮语的“神”的做法是不实事求是的写作。把常人写成超人、圣人,把新闻人物写成“高”、“大”“全”的人,这不是我们所说的“全人”。如写先进人物坚守岗位、勤奋工作,不要动则写他父母病危也不回家、妻子难产亦不离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科学家有了成绩,并非都要走路时还在思考问题,碰到电线杆,然后还说“对不起”;做菜时,也并非都因思考问题把手表放到锅里当鸡蛋煮。还有,不要写人好则“好绝”,写人坏则“坏透”。
此外,人物通讯还要善于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心理和典型细节等来表现人物。
2、事件通讯
事件通讯是详尽、具体而形象地描写新闻事件的通讯。它具有新闻性、典型性、完整性、形象性等特点。一般有一个中心事件,其它人物或事件都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展开。
事件通讯以写具有典型意义的正面事件为主,但也有揭露性的事件通讯。
此种通讯虽以写事为主,但同时不能忽略写人,不要见事不见人。
事件通讯的写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抓住一个或几个关键性场面或情节来写。
事件通讯一般要再现事件全貌,但又不能从头至尾、事事俱现,记流水帐。这就要求在写作中能抓住对事件的表现、对主题的揭示起关键作用的一个或几个关键来写。在写作前,作者就应分析手头占有的材料,是否能满足一篇通讯的需要。一般而言,一篇事件通讯至少应有一至三个骨干性材料。有一个骨干性材料,便可写成一篇“小通讯”;三个以上,可写中型通讯;多组材料,可写中等篇幅以上的通讯。
(2)写好事件的高潮
没有高潮,事件就是“死”的,就是平淡无味的。高潮是矛盾之焦点,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闪光”之处,故应调动多种手法,不惜笔墨,写活写好。
(3)在写事的同时,写好关键人物
事件是事件通讯的核心,而事件又终究离不开人。写好关键人物,又有助于把事件写活。
(4)在记事的基础上,恰到好处地点出事件的意义。也要善于寓情于事、寓理于事。
3、工作通讯
工作通讯是谈工作经验、教训的一种通讯体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政策性和指导性。
工作通讯侧重于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它也要反映新闻事实,往往带有现场活动。这使它区别于一般总结性文章并和其他新闻通讯体裁相同的方面。它与其他新闻通讯体裁相异处在于:要将事实作经验性的概括,对问题发表议论,对矛盾提出解决的办法,有一定的评论色彩。
工作通讯写作的要求有三点:一是要有现实针对性,切合当前工作需要。如社会前进过程中新冒出来的问题,实际工作中长期积累起来而未引起注意的问题,长期存在但悬而未决的问题,人民日常生活中经常要注意的问题等,都是有现实性的问题。二是具体、透彻地阐述问题和经验。三是夹叙夹议,有理有据。或用议论作点晴之笔,点出问题之所在,或是运用背景材料同事实对比,进行有说服力的分析;或是作者直接发表意见。无论采用那种方式,其议论应求深入浅出、有理有据。
4、风貌通讯
又叫概貌通讯,是反映社会变化、建设成就、地方物产、风土人情的一种通讯。
风貌通讯题材广泛,有的侧重于写社会风貌,有的侧重于写自然风貌,有的二者兼而有之。其报道对象,既可是一国一省之类的大题材,也可是一村一店之小题材。其形式也灵活多样,报上常见的有“见闻”、“巡礼”、“纪行”、“侧记”等。
风貌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是:
(1)抓住特点、突出“新”和“变”。
风貌通讯重写作者见闻,而这“见闻”又须是新的见闻,能提供新的信息、反映新的变化。因此,着眼于“新”和“变”,写出事物的新情况,揭示事物的新变化,是此类通讯的重要特征。
(2)善用对比衬托
要写新,要突出“变”,通常运用背景材料,选择事实和数字,作今昔对比,这是较常用的一种手法。有时还可用民谚、故事来衬托事物的变化。
(3)丰富知识,增添趣味
风貌通讯常运用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来增强知识性和趣味性。但也应注意以扣主题、关联现实、恰到好处、避免冗杂。
(4)叙论结合、情景交融
风貌通讯可灵活调动多种表达方式。可以边叙边议,叙论结合;也可写景抒情、情景交融。
第四讲 信息的写作
1、对信息员的四点要求
一要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加强信息工作的责任心,做有心人。信息工作是领导决策的基础和依据,也是办公室在参谋助手作用中非常重要非常突出的环节。表现在:1)政务信息工作贯穿于领导决策的全过程;2)做好信息工作是领导掌握情况加强控制的需要;3)做好信息工作是沟通各级各部门情况的需要;4)做好信息工作对信息员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写信息对提高文字能力、思维能力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请大家写信息时不要图省事,不要报现成的材料;还要注意不要等下面的信息,要自己主动去找信息。
二要了解和掌握各方面的业务知识。不具有业务知识则无法判断信息的价值。
三要了解全局工作、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要知道领导在关注什么,多看上级文件。
四要把握信息工作的基本规律,了解上级对信息工作的需求,懂得什么是有价值的信息。
2、对信息内容的要求
看信息首先要看价值,发一条信息的标准,首先要是领导决策的需要,其次要对面上的工作有指导和借鉴的意义,第三对基层的工作有推动作用。具体有以下要求:
一要有新意。能反映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新举措,新做法。
二要有特色。其他地方没有可比性才可以。
三要有实在的东西。一是真实准确,二是有实实在在的内容,不能编造。
四要快。要注意时效性。
要注意的问题:一是防止说空话。没有实在的内容不行。二是防止报流水帐的东西,会议的出席人员、讲话人员不要写,没有分析和综合提炼不行,采用会议信息关键要看是否有举措性的东西。三是防止面面俱到,大而全。象总结的信息不能报。四是防止把信息写成其它文种,写成新闻报道也不行。同一内容也要分别文种来有针对性地写。信息不需要包装,不要绕圈子,越简洁、越明白越好。
有四句话:抓住重点,关注热点,剖析难点,捕捉亮点,对我们选择信息内容很有价值。
3、常用信息类型
一是有关部门出台的措施信息。二是综合信息。三是经验和做法的信息。四是问题信息即负面信息。五是言论信息。
4、对信息写作的要求 一是标题要鲜明准确简要地表示信息的主题内容。
二是正文要突出最重要的情况,重要中还要突出重要的点。
三是文字结构要严谨有序,开门见山。
四是要交待必要的背景和情况,使人了解信息的价值。
5、正确处理好信息工作的几个关系
一是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数量是基础,没有数量就难有稳定的质量。不能等有绝对有把握的信息才报,一定要坚持多报。报多了自己的写作能力也就提高,上面也会考虑信息员的积极性。
二是处理好三个服务的关系。为本级领导、为上级领导和为机关服务都要兼顾。编信息刊物不能只是编,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三是报喜与报忧的关系。问题未必就是工作失误,有些是带有普遍性的,报了是能促进工作的。当然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更好。
第五讲 新闻写作精彩二十法
“立片言以居要”,新闻人历来都重视导语写作。虽说“文无定法”,但新闻导语终究有其一定的结构形式,导语写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何写好导语?本文初步归纳了20种写作方法,仅供参考交流。
1.一语破的法
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3.欲擒故纵法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连总统的儿子都在领救济金,谁还相信美国的经济开始好转了呢?
4.化静为动法
一个事件性的新闻,用静态的记叙手法写,其导语往往比较枯燥、呆板、索然乏味,但若用动态的表现手法写,导语就会新颖有趣,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
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布森发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入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5.拟人修辞法
巧妙地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导语,导语和被报道对象就会有“人情味”,给人以亲切感。
1993年11月1日,杭州日报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张下午版报纸。当天,新民晚报发了一则消息,导语是这样写的:“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响起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嗨,下午好!‟我国第一张下午版报纸今日由杭州日报正式创刊。”报纸是纸,绝不会说话,作者却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声音:“嗨,下午好!”仿佛一位久违的朋友伸出双臂向你奔来,多亲切!
6.数字对比法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把新闻中的主要数字,或读者关注的数字,巧妙地运用到新闻导语中,回答读者的问题,就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平时听人说联合国会议多,文件多,然而联合国文件究竟如何多,恐怕谁也说不清。法新社1982年在联合国发的一条电讯稿导语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得非常清楚:“如果把联合国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文件首尾相连排列起来,总长度将达27万公里。”
7.速写勾画法
新闻一开头,若能先给“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点,描述几笔,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条新闻的可读性就一定会大大增强。
1983年8月2日,光明日报发了一条人物消息,导语写得美极了:“一眨眼之间,他已在青藏高原奋战了27个春秋了。原来的满头青丝,现在已染上了祁连山的霜雪;脸上的皱纹,就像是风沙雕刻的痕迹。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上,高级地质师胡贤农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8.巧用背景法
若在导语中巧妙地运用背景材料,用好了,导语就会有“脸面”,就会“满堂生辉”。
1994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笔者采写的关于“永州养蛇”的消息,导语就是以背景材料取胜的:“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被贬至湖南永州任司马时,曾写下千古名篇《捕蛇者说》,使‟永州之野产异蛇‟闻名遐迩。一千多年过去了,历代冒死捕蛇为抵租税的永州捕蛇者的新一代又悄然兴起了一股养蛇热,各乡各户竞办蛇场已成为永州农村的一大新鲜事。”
9.古诗名句法
如果避开花哨之嫌,在新闻导语中恰当地引用一点古诗名句,不仅意境深远,而且文采飞扬,可以大大增强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
1987年1月9日湖南日报刊登了一篇《我省旅游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消息,导语就颇具文采:“‟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武陵风光,已经撩开面纱,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旅游者。”
11.抑扬顿挫法
对报道对象的表现手法可多样化,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一起一伏,峰回路转,使人读来耐人寻味。
美联社1979年3月28日发了一条关于我国河北任丘油田的稿子,导语是这样写的:“在这里,地面上燃料奇缺,农民不得不靠挖掘玉米根来生火取暖、煮饭。然而,在3200米的地下,地质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
12.特写镜头法
导语写作可借鉴电影手法,采用一连串的特写镜头,牢牢吸引住读者。
湖北日报1981年发表了一篇歌颂老师的消息,由于导语中用了一个“老师为学生送棉大衣”的特写,很感人 “9月初的一天早晨,从钟祥县开往武汉的长途汽车就要起动了。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柯洪云欢欢喜喜地登上了汽车。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急急忙忙地赶来,把一件棉大衣塞到了他手上。乘客们以为,这一定是这个学生的妈妈!可是,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妇女却是柯洪云的老师。”
13.曲径通幽法
新闻导语要做到尺水兴波、文短味长,曲折迂回地表达主题,不失为一种好的表现手法。汉城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我国选手的意外受挫成了国内外舆论的焦点,且看法新社的消息导语:“统治世界乒坛数十年的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今天在这里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失败,这一严重挫折使中国人感到十分沮丧。今天,乒乓球赛新闻层出不穷,倒霉的不仅限于中国人。但是,对中国人来说,这一天将作为黑色的星期四而永远留在记忆中。”
14.一张一弛法
先写人之常情,以唤起读者的共鸣,然后急转直下,矛头直指问题,让人警醒,此所谓“一张一弛法”。
“天下做女人的,谁不想当个健康孩子的母亲!然而,事与愿违的是,目前在我国,每出生1000名婴孩中,就有13个是缺陷儿,使得不知有多少这种孩子的妈妈为此泪水涟涟,痛心疾首。”1988年6月26日解放军报的这条消息导语,从妈妈的美好愿望,到“痛心疾首”,反差极大,写来深具人情味。
15.小中见大法
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写起,由小到大,小中见大,这样的新闻导语往往真实可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1957年11月17日,我国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刷新了女子跳高世界记录,震动国际田径界。美联社迅速发出消息:“一位20岁的中国姑娘在北京的有力的一跳警告世界田径界说,六亿中国人民不会是永远落后的选手了。”“一位中国姑娘”与“六亿中国人民”联系起来,这“小中见大”的功夫了得。
16.先声夺人法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短短一段文字,能够做到开门“闻声”,以“声”导人,当然就会产生出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南方日报1986年3月8日发的一条报告会消息,导语就写得格外“热闹”:“‟精彩,实在精彩!‟‟听到李国桥不惜冒着危险在自己身上做抗疟试验时,我周围的不少人流泪了。‟‟你有没有注意,梁启圣老师讲他10多年来用自己的工资抚养黎、苗族学生那一段时,就被6次掌声所打断。‟这是昨天上午省先模报告团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做首场报告以后,记者在人群中听到的议论。”
17.拉近时间法
对于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的“新闻”,使其“翻新”的办法就是:寻找时间要素的最近点,写出最新的新闻根据。
1956年初,上海市政府发出公告,要求取消人力车,到2月25日,当最后两辆人力车被送进博物馆时,新华社却发出了一篇时效性极强的新闻稿(导语):“上海市交通局今天把上海的最后两辆人力车送给了博物馆。原来的人力车工人曾为此自动集会庆祝,感谢政府替他们挖掉了穷根,帮助他们走上了新的生活。”
18.提问作答法
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19.有意重复法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看下面这条导语:“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85秒!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85秒卫冕成功》)
特意重复使用了3个带感叹号的“85秒!”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20.化整为零法
聪明的记者对新闻导语总是字字斟酌,稍长一点的,就来个化“整”为“零”,分段叙述,绝不一开头就扔给读者一块“铁板”。1981年,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在中国开拍,美联社电讯稿的导语是这样写的:“尽管马可.波罗在他那部写于13世纪的名著中并没有提到长城,但是,美国、意大利、中国合拍的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仍从长城开拍。(另起一段)昨天晚上,该片宣传负责人恰克.潘恩特说,这部拍摄费高达2200万美元的电视片是西方在中国实地拍摄的第一部艺术片。”一则导语,两个自然段,有声有色,有主有次,读起来方便、自然、舒服。(蒋剑翔)第六讲 通讯员须培植写作灵感
作者:金林旭
写作灵感,是写作过程中的一种“心理跳跃”或顿悟,它是通讯员“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结果,是通讯员写作构思过程中迸发出来的思维火花。正是靠这些“火花”并最终形成燎原之势,才能成就我们的整篇稿件。
凡是长期坚持写稿的老通讯员都有这样的体会,写稿灵感常常在不经意间迸发、或经过“苦思冥想”之后瞬间从思维中跳跃出来,并不全是我们的“天赋”或“悟性”高低使然,而这种灵感从思维中的偶然跳跃,它只垂青于有准备并热烈追求它的人。笔者认为,新闻写作与文学、艺术和其它创作一样,要求我们通讯员必须要伸展自己的“思维触角”,多途径地寻找写作灵感,从自身拥有的知识积累中去找,从他人的观点、思路和争论中去找,从生产一线职工朴实的言行去找,从别人的文章中去找。要善于甘心守住心灵的寂寞、从浮躁中把自己解脱出来、并创造最佳写作状态、培植自己的写作灵感。众所周知,人的体力、情绪、智力是有一个变化周期的,有的人在上午、傍晚感到精神振奋、精力集中、文思顺畅,有的人习惯于在夜深人静时分开展写作。对此,要因人而异,在适合于自己的写作时段里勤于思维,开通心窍,精思妙想,最大限度地获得灵感。作为广大的基层通讯员,一方面要把安全生产任务放在第一位,全身心地去兢兢业业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在上班的时候不分心、不去想诸如如何写作的事情,但也应该做一个有心人,可以随时揣一个小本本,把现场职工群众不经意说出的生活、工作、学习、做人方面的一些带有哲理性、符合职工群众语言本质的只言片语及时记录下来,下班后回到家里及时整理;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善于在迂回中获得写作灵感,如在自己感到状态不佳,可以翻开随身记录的东西有意识地启迪自己的心智,也可通过闲谈、散步、娱乐、运动等等,接触一些远离写作的事物,既调节了心身,又可能利用“局外”信息的碰撞或在闲适之中有所得。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许听到、见到有些通讯员在写作构思时,嘴哼着小曲、摇头晃脑,或闲庭信步、目中无人,或一壶清茶、一支香烟,把自己关进小楼成一统……。所有这些,都是催生灵感的一种方式,能够收到凝思、提神、顿悟的效果,从而打捞、凝集、杂交、升华出令自己怦然心动的写作灵感。
7.浅析大学生对网络媒体信息的需求 篇七
文章通过大学英语教学的状况和特点,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阐述了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和有效途径,并进行了反思。
一、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到来,英语由一种使用广泛的语言变成无处不在的技术符号系统,由人际交往的话语工具变成掌握世界先进技术的标准中的标准,由过去升学的敲门砖变成进入跨国公司、现代企业及其卫星企业就业的职业附加能力。作为各大专院校,必须注重学生专业应用英语能力的培养。自从1999年大学生源扩招后,大学生人数增加,造成大学英语教师师资紧张。所以学生往往实行大班授课,老师讲,学生听,这样一来,学生缺乏交流和练习的机会。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通过调研和总结,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资力量薄弱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矛盾
随着在校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英语教师普遍短缺,教学任务繁重,专业素质得不到提升的机会,新的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学习只能成为一种口号而无法兑现,所谓的教学改革都只是为了满足科研需要而不得不应付的时代产物。除了教师人数的短缺外,一线教师的基本功也有待提升,甚至有的教师将多媒体教室的功能大大降格,将其作为供学生改变乏味的教室满堂灌现象的“放映室”或“放音室”。
另一方面,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的普遍素质较低,并且很多学生存在着自卑心理,缺乏学习的上进心。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的差距在逐渐加大,而学校考虑到教室紧张以及师资力量薄弱等因素往往会采取一刀切的方法,根本不会考虑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二)以教师为中心与以学生为中心的矛盾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就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把主要精力花在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上,而不强调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口语练习,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的“死”的知识。这种现象在教改全面展开的今天依然大有市场。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应该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给予更多的指导。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对知识的记载和吸收,学习者是意义建构的主体,学习依靠人们已有的知识去建构新知识。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并且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为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三)系统性原则与实用性原则的矛盾
教材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进行有效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由于大学英语教学不能沿袭传统的中学英语教学模式,所以专门的大学英语教材就是摆在教学改革面前的第一件事。尽管目前出现了不少大学英语教材,但通过仔细研读,我们发现,有部分教材依然为了迎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等而在模式上与普通本科英语教材相仿,还有一部分教材为了强调实用性,但是又过了头,失去了系统性原则的要求。
二、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新尝试
美国教育专家Moore说过,真正的学习就是让学生经历、体验和再创造。网络多媒体环境相应地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2004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标志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入正式实施阶段。2007年7月正式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新教学模式应能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学习,获得学习策略的指导,逐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化,而且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思想和实践,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思想和实践的转变,也是向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的终身教育的转变。
作为新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与传统教学之间找到最佳的切入点,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显现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最大可能地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一)新模式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网络教学的优势是教学信息量大、传递信息速度快、交互便捷等,教师应会利用交互平台(专业开发的管理教学软件、BBS、E-mail、QQ、MSN、微博等)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利用这些平台教师可以发布学习信息,布置学习任务,监视和检测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反馈指导学生。当然也可以推荐给学生一些优秀的英语学习网站,让学生自主学习。总之,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
(二)新模式下课内外学习结合的任务设计教学法
多媒体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一巨大优势为采取任务设计教学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完成任务的方式采用课内外学习互补、自主学习与课堂交流互动的模式,学生非常自然地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习内容富有个性,不再限于传统的教材课本,也不限于课堂上教师的讲授。
(三)教学理念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教学的某些方面从根本上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所以我们的教学理念也必须及时更新,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并将英语学习的信息素养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学会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学习,全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
三、教学改革中的反思
(一)对教师传统地位的挑战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体地位一直不曾动摇,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模式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因此,教师必须成功转换自己的角色,但不可流于角色淡化的危险。新的教学模式在听说、阅读、翻译和写作的教学上成效显著,但是在词汇和完形填空的测试方面相对传统教学则没有优势。因此,教师必须充分结合传统教学和新的教学模式的优缺点来进行有效的教学。
(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目前,新模式下学生的典型症状是学习的计划性不够,学习方法的运用不够,自我评估不够,易分散注意力,对信息的甄别和判断力缺乏。尽管通过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可以大幅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并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但是通过对比实验班和普通班发现学生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这些现象或许只是现存的,但是作为教学,必须尽一切可能地将这些负面效应避免或消除,只有这样,新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发挥其优势。
(三)物力、财力的限制
目前高校尤其是大学高专院校的软硬件方面还比较薄弱,所以,不能因为具有先进的理念,新的教学模式就不顾实际条件地搞一刀切。毕竟,财力和物力决定着教学改革的命运,应该先搞试点,先搞示范,待时机成熟再推广开来。
(四)情感交流问题
网络多媒体英语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问题。由于知识的获得不再是靠教师课堂上的板书或者言传身教,而是依赖于网络的丰富资源,这给学生学习的评价、监控和管理都带来很多新的问题。当然,由于新技术的出现,这些问题在不断地得到改进和解决。
在信息化时代,每一个英语教师都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信息素养,树立现代的英语教育意识,以建构主义理论等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本位,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作为一名教师应明白尽管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积极的作用,并且是常规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但是并不代表可以用多媒体网络取代一切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实用型人才。
【浅析大学生对网络媒体信息的需求】推荐阅读:
浅析高校对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06-18
浅析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及原则10-28
浅析网络时代的邮件礼仪06-20
浅析国内汽车制造企业流程与ERP需求08-08
浅析大学生初入职场的若干问题09-24
浅析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素养的培养论文07-24
浅析保险公司的财务信息报告07-31
浅析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09-01
浅析教师体罚学生的成因及预防措施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