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改革的历程及成效

2024-11-27

中国人民银行改革的历程及成效(共12篇)

1.中国人民银行改革的历程及成效 篇一

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历程

1958到1978年前的租房制度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实施“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以租养房”的公有住房实物分配制度。城镇居民的住房主要由所在单位解决,各级政府和单位统一按照国家的基本建设投资计划进行住房建设,住房建设资金的来源90%主要靠政府拨款,少量靠单位自筹。住房建好后,单位以低租金分配给职工居住,住房成为一种福利。应该说,这种制度模式在当时较低水平的消费层次上,较好地满足了职工的基本住房需求。实行住房分配与工资制度挂钩。国家在职工的工资中扣除一部分用于住宅建设,住宅建成后,国家授权工作单位将住宅作为福利和实物工资分给职工。

1958年到1977年的20年里,我国一直实行这一住房制度,但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国政府坚持以发展生产为先,住房基本建设投资规模逐年削减,因此,住房供给不足也不断显现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1978年—1993年住房实物分配制度改革阶段

由于福利分房制度逐渐暴露出的问题以及住房供给不足矛盾的突出,促使我国政府必须寻求解决途径。1978年9月,城市住宅建设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传达了复出一年多的邓小平的一次谈话。邓小平说,“解决住房问题能不能路子宽些,譬如允许私人建房或者私建公助,分期付款,把私人手中的钱动员出来,国家解决材料,这方面潜力不小。” 1978年—1993年的15年是我国福利分房制度改革不断探索和发展的阶段,具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福利分房制度改革探索阶段(1978-1985年)。在这一阶段里,我国政府进行了公房出售和补贴出售住房试点,为住房制度改革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尝试和创新,积累有益的经验。1980年邓小平再一次说,“城镇居民个人可以购买房屋,也可以自己盖,不但新房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可以一次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10年、15年付清。住宅出售后,房租恐怕要调整,要联系房价调整房租,使人们考虑到买房合算,对低工资的职工要给予补贴。”198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批转《全国基本建设工作会议汇报提纲》中正式提出实行住房商品化政策。国家规定,“准许私人建房、私人买房、准许私人拥有自己的住宅”。截至1985年底,全国共有160个城市和300个县镇实行了补贴售房,共出售住房1093万平方米。在出售公房的同时,有的地方还实行了住房租金的改革,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主要做法有“按成本计租,定额补贴”,“超标加租”,对青年公寓实行“新房新租”。

第二阶段是福利分房制度改革深化阶段(1986年-1993年)。在之前试点的基础上,1986年以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掀起了第一轮房改热潮。

1986年2月,成立了“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领导和协调全国的房改工作。1988年1月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同年2月国务院批准印发了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标志着住房制度改革进入了整体方案设计和全面试点阶段。

1991年6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通知》,提出分步提租、交纳租赁保证金、新房新制度、集资合作建房、出售公房等多种形式推进房改的思路。同年10月召开了全国第二次房改工作会议,确定了租、售、建并举,以提租为重点,“多提少补”或“小步提租不补贴”的租金改革原则;基本思路是通过提高租金,促进售房,回收资金,促进建房,形成住宅建设、流通的良性循环。1993年11月,国务院房改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房改工作会议,改变了第二次房改会议确定的思路,代之以“以出售公房为重点,售、租、建并举”的新方案。

1994年-1998年住房实物分配向住房市场化改革的过渡阶段

1994年7月18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确定房改的根本目的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加快住房建设,改善居住条件,满足城镇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总结为“三改四建”。1998年7月3日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

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 发展住房金融,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

强调经济适用房占主体地位,还规定“利润控制在3%以下” 目标是80%左右的居民购买经济适用房

1999年-2004年住房市场化全面推行阶段

自从[1998]23号文后,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根据国研中心的统计数据,1998年至2004年我国的房地产投资完成额持续了7年的两位数的快速增长,7年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4%、14%、21%、27%、23%、30%和30%。2003年8月国发[2003]18号文

将国发[1998]23号文提出的“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改变为让“多数家庭购买或承租普通商品住房”,要“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发展,提高其在市场供应中的比例。„„努力使住房价格与大多数居民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相适应。”同时将经济适用房的性质重新定位为“是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18号文的出台将大多数家庭的住房推向了市场,实现了我国住房市场化的根本转变。

2005年至今房地产调控阶段

国发[2003]18号文实施以后,我国房地产业高速发展,但与此同时由于房价的过快上涨,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百姓住房难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政府开始加强宏观调控。

2005年3月26日,为了对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加以全局性控制”,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就稳定房价提出八条意见(“国八条”);4月27日,温家宝总理又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问题,并提出八项措施引导和调控房地产市场(即“新国八条”);5月11日,七部委又出台《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稳定房价的八条措施);5月31日,三部委出台《关于加强房地产税收管理的通知》,限制期房转卖;10月18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实施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强调要对20%个人所得税进行一体化征收。2006年5月,国务院又出台了稳定房价,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的六项措施(即“国六条”)。随后,我国不断出台各种调控措施,进一步紧缩“银根”、“地根”,但是房地产调控至今,稳定房价的目标尚未达到,以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为代表,全国房价总体继续上涨。

今年8月7日《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24号文)的出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4号文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逐步改善其他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完善配套政策和工作机制。24号文首次明确提出把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工作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业界普遍认为24号文标志着政府住宅调控思路的转变,其关键是要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加快住房分类供应体制的实施。

2.中国人民银行改革的历程及成效 篇二

1. 个私经济崛起并曲折发展阶段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

1978年12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纠正了多年来的“左”倾指导思想, 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实现了把工作重心真正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一历史性转变, 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 中国个体私营经济逐步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79年2月, 国家工商管理局召开了“文革”结束以后的第一次工商管理局长会议, 就大批知识青年返城、城镇积压待业人员700~800万的巨大压力, 向中央和国务院请示。基于增加就业和搞活经济的考虑, 1979年3月, 国务院第一次提出了恢复和发展个体工商业的问题。此后, 个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的补充出现在华夏大地上, 到1979年底, 中国出现了31万个体工商户。虽说此时已承认个体经济存在的合法性, 但对其还是有所限制的。1982年经邓小平提出、中央政治局讨论并通过了对私营企业采取“看一看”的方针。经过几年的观察、研究之后, 党对私营经济逐渐加以肯定, 中共中央1987年5号文件一方面去掉了以前对雇工人数的限制, 另一方面明确提出“允许存在, 加强管理, 兴利抑弊, 逐步引导”的十六字方针, 但党的纲领性文件和宪法, 都还没有承认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这一时期, 党对私营经济的政策有着很大的历史局限, 因为如何对待私营经济是改革开放后我党遇到的一个十分敏感而又复杂的新问题, 党对私营经济持比较慎重的态度, 是很自然的。1987年10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是中国私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十三大第一次公开明确地承认私营经济的合法存在和发展, 并提出党对私营经济的基本政策是鼓励、保护、引导、监督和管理。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 继续发展各种所有制经济, 对于城乡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都要继续鼓励他们的发展。”从党的十三大闭幕到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的政治风波之前, 党对私营经济基本上是采取单一鼓励的方针, 到1989年底, 全国私营企业户数就达到9万, 从业人员185万, 但是由于党的十三大将私营经济仅定义为“存在雇佣关系的经济成分”, 定性不够明确, 对其作为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形式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所产生的消极作用重视不够, 因此, 这种单一的鼓励政策在实践中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经过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之后, 党认真地总结发展私营经济的经验与教训, 慎重地调整了私营经济的方针政策, 既要鼓励其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发展, 又限制其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消极作用。1989年以后, 受国家经济政策紧缩的影响, 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的回落, 针对这种情况, 1990年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个体和私营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 在这一规定的指导下, 个体、私营经济又重回正确轨道, 稳步发展。

2. 进一步扫清思想障碍, 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阶段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至1997年党的十五大) 。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讲话, 吹响了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号角。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 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犹如强劲的东风, 吹遍了特区, 吹遍了全国, 吹散了人们头脑中的种种疑虑和禁忌,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邓小平讲话中“三个有利于”的科学论断, 为包括个体、私营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扫除了理论上和思想上的障碍, 也为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1992年10月12日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在所有制结构上, 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 各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党的十四大从时间上和空间上进一步为个体经济确立了重要地位, 即确立了中国的个体私营经济不但要长期存在和发展, 而且要同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互相合作、互相竞争, 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之后, 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鼓励、扶持和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放宽了私营经济的经营方式, 简化了私营企业的登记手续, “除了关系国家安全和人民健康的行业外, 原则上都允许个体、私营经济从事生产经营。”1993年5月,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了《关于促进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作出了更多更新更有利的规定。1993年11月, 中共十四届三中会全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指出:“在积极促进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 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经济发展。”同时还指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等方面, 而有的地方, 有的产业可以有所不同, 也就是说, 并不需要在各行各业中在数量上都居绝对的主体地位。”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所作的以上决定,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同时也回答了理论界热烈讨论和人们关心的一些重大问题, 对中国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指导意义。1995年9月,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进一步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今后十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重要方针明确提了出来。在邓小平南方重要讲话及之后党的各项新的经济政策的鼓舞下,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作出了进一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 相继推出具体政策和措施以扶持、鼓励个私经济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节”, 其发展速度空前迅猛。

3. 从根本上解除思想障碍, 个体私营经济迎来二次发展好时机阶段 (1997年党的十五大之后) 。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进一步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纳入中国基本经济制度, 十五大报告指出:“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 使之健康发展。”这一论断是对传统所有制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 传统理论认为非公有制经济可以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但不能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 而只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把他们看成社会主义经济以外的经济力量, 难以把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摆到正确的位置上, 而党的十五大把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确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根本上解除了个体、私营经济大发展的思想障碍和政策障碍, 为它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使它们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2002年11月8日党的十六大再次明确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指出, 必须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2005年国务院通过并颁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并发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通过党的这一系列政策, 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环境, 使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规模越来越大, 户业结构由过去流通型、服务型向生产加工型、科技型、外向型和产、供、销、科、工、贸一体化方向发展;领域不断拓宽, 由传统的第三产业向第一、二产业发展且具备一定竞争实力;个体户向私营、联营发展;在深化企业改革中通过兼并、租赁、承包、购买等形式与公有制经济相互融合, 形成了优势互补的混合经济形式。

二、对中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历程的思考

实践再一次证明, 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所有制形式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并为之服务的, 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发展状况, 就有什么样的所有制形式。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显著特点就是生产力不发达, 总体水平低, 而且发展不平衡。这就决定了中国所有制形式必然是多层次、多样化的。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同时允许和鼓励其他经济成分发展。如果只搞单一、纯粹的公有制经济, 否定、排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 就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现阶段, 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理应继续鼓励其发展, 使其展现出更大的魅力。

摘要: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显著特点就是生产力不发达, 总体水平低, 而且发展不平衡。这就决定了中国所有制形式必然是多层次、多样化的。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同时允许和鼓励其他经济成分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中国个体私营经济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发展历程, 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梳理回顾其发展历程, 总结其经验教训, 对推动个体私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加速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改革开放,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1]徐志宏, 秦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郭大钧.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3]王瑞璞, 郭德宏.共和国经济大决策:第4卷[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

[4]有林, 郑新立.国史通鉴[M].北京:红旗出版社, 1998.

[5]郭德宏.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的历程[M].北京:红旗出版社, 1997.

[6]董生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理直气壮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4, (3) .

3.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的认识 篇三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历程;发展

1978年,中国启动了举世瞩目的经济体制改革,自此开始经历了35年波澜壮阔的历程。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经济增量改革阶段;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经济整体改革阶段;从邓小平南巡开始至今的全面协调改革阶段。

第一阶段:计划经济为主的经济增量改革阶段(1978~1984年)

1979年年底,邓小平对我国的经济体制做了概括,提出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占主导地位同时有市场经济,强调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而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在80年代初,党的十二大重申了这一概念,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经济体制,在一些领域,放宽了国家的干预。这一改变,同过去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同时,在这次党的大会上,邓小平提出了理论联系实际、走自己的道路的思想,指出了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一论断。从此,以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即计划经济在我国初步建立。

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思想解放,回归市场经济。这一阶段改革的主要特征是放权、分权。从包产到户的农村改革——财政包干的行政分权改革——扩大自主权的国企改革——发展私人经济——建立市场体系等经济改革。开放的主要特征是建立一系列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打开国门,迎接外资。

由于当时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并不充足,所以在改革上并没有放开脚步,为了能够打开改革的步伐,允许民间开始创业活动,党政领导在坚持计划经济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指定了一些灵活的改革制度。

1.确定土地的公有性质,但将土地分给农民自己经营,采取包产到户的模式进行农业生产。

2.为充分发挥各地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不再采取吃大锅饭的模式,而是在保证公共和企业财产共有的情况下,开展分灶吃饭的模式。

3.对于商品的价格规定实行计划和市场双重决定的双轨制,这样一来,商品的价格除了由国家规定以外,也基本遵循了市场的调节。

4.由于大的市场环境还不具备形成的理论基础,所以现在小范围内构建经济特区,用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对外开放,起到试点的作用。

第二阶段: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整体改革阶段(1985~1992年)

随着上一阶段中的小范围改革取得成效,农村的改革取得不错的效果后,我国开始了对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随着改革范围的扩大和深入,市场经济不再以辅助的地位出现,而是慢慢走上经济发展的舞台。20世纪80年代中期,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推开了我国进一步经济改革的大门,所以这次会议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个伟大转折。十二届三中全会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做了新的阐述,指出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下,计划经济应该遵循市场的调节,运用市场规律调节经济,坚持走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坚持公有制的主导地位,指出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随后,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做了重申,指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市场经济不等于走资本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同样可以有市场经济。这一论断的提出可以说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一次大的突破。

本阶段的主要特点:一是仍然以经济改革为主,但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中除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还涉及依法治国的内容;二是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方向开展;三是提出了全新的改革方案,将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扩展到了社会经济的各个方案,是全方位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整体上推进了改革的步伐,同时重点突出在几个重要方面的改革上,推进财税、金融、外汇、社会保障和科教体制改革,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经济体制改革等。

第三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占主导的全面协调改革阶段(1993年至今)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邓小平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上指出,对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是应该市场占主导还是计划占主导,这并不是决定我国社会性质的问题,因为社会主义仍然有市场,有市场就应该遵循市场的规律,实行市场经济,而在资本主义国家,也同样存在计划,这就说明,实行市场经济不一定就是资本主义,实行计划经济也不代表就是社会主义了。无论是计划还是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而已。邓小平的这一论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它使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突破了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的束缚。随后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正式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改革的目标。随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又对党十四大提出的改革做出了具体的阐述,这次会议的召开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制定了大体的框架,使改革的步伐更加清晰和明确,为接下来的改革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我国的改革也在这次会议后向全局改革的方向发展。在随后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写入我国的宪法,这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理论体系的成熟与确立。进入21世纪后,2003年召开的十六届三种全会提出了完善我国经济体制的决定。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的几次重大会议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断,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也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了完善阶段,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也一直被放在重要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宣布初步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了十年的时间才从“开始建立”发展到“初步建立”。“初步建立”的主要标志如下。

1.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格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到2002年年底,在国内生产总值中非公有制经济占的比例大于1/3,而公有制经济则占2/3左右。

2.我国的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起来,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也越来越明显,大部分的商品的价格都是由市场调节的,受到了供求关系和市场竞争的调节影响。在工业领域,大部分的产品都已经取消了指令和计划,除了少数产品,如食盐、黄金等;在农产品方面,也取消了沿用很久的计划指令,市场的支配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和广泛。

3.已初步建立了比较健全的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并开始发挥其主要作用。

4.分配方式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并存的分配方式,除了早期的按劳分配外,也完善了按其他要素进行分配的制度,如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同时,公民的私人财产也得到了国家更多的保护。另外,还协调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关系,一方面尊重劳动所得与社会贡献,一方面兼顾社会的公平,使社会保持和谐发展。

5.已初步形成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

此时,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为69%,已经达到了国际公认的60%的标准测定,已经迈进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之列。

35年的改革历程告诉我们,只有始终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才能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敬琏.中国经济改革的回顾与前瞻[J].科技导报,2000(05).

[2]张维迎.理解中国经济改革[J].中国市场,2008(33).

[3]庄子银,邹薇.制度变迁理论与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式选择[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1).

[4]薛汉伟.论中国式的渐进改革[J].文史哲,2000(01).

4.中国人民银行改革的历程及成效 篇四

一、中国保险业的恢复阶段(1979年~1995年)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是新中国第一家全国性商业综合保险公司,1979年开始恢复营业,从此中国保险业进入到强劲复苏下的混业经营阶段。细分此阶段其特征为:一是国资保险公司不断出现,二是外国保险公司开始重新进入我国,三是企业作为投资主体进入保险市场。

第一,随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业务恢复,交通银行1987年成立保险部,并于1991年4月组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成为中国第二家全国性的保险公司。1988年4月平安保险公司在深圳蛇口区开业,是我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并于1992年6月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从此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和平安保险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

第二,1992年市场经济改革之后,外国保险公司开始重新进入我国。9月,美国友邦成立上海分公司,是保险市场恢复后进入我国保险市场的第一家外国公司。随后,日本东京海上日动亦在上海成立了分公司。

第三,保险公司投资主体丰富化,企业资本开始进入保险市场。1994年10月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是中国首家由企业出资组建的股份制商业保险公司。1995年1月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也在上海成立,成为由企业出资组建的第二家股份制商业保险公司。

1992年之前,保险产品的营销模式以公司直销为主,而友邦公司将个人代理制引入我国,并且这种营销模式发展势头异常迅猛,随后保险代理机构也开始出现。恢复阶段的保险公司仍是混业经营,但在1995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要求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分业经营,从而中国保险市场混业经营的局面告一段落,中国保险业进入到了分业经营的发展阶段。

二、中国保险业的规范发展阶段(1996年~2000年)

为配合《保险法》的实施及其分业经营的要求,1999年7月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撤销中保集团,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和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保集团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保险业进入到了分业经营阶段。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有三:一是分业保险公司不断涌现;二是外国保险公司大量进入我国,并且中外合资经营方式开始出现;三是保险行业进入国家监管下的行业自律发展阶段。

第一,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大批分业保险公司不断涌现。如1996年8月,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永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西安成立;9月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10月华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成立;1998年10月安联大众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和太平洋安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1999年4月金盛人寿保险公司获准成立;2000年11月民生人寿、东方人寿、生命人寿和恒安人寿四家寿险公司成立;12月前身为新疆兵团保险公司的新疆兵团财产保险公司成立等。

第二,国外保险公司开始大量进入我国,并且来源区域和投资方式日益丰富。1996年11月,加拿大宏利人寿保险公司与外经贸信托在上海合资设立中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这是我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以来,批准设立的第一家合资的寿险公司;12月欧洲瑞士丰泰保险集团成立;1997年5月,法国安盛巴黎联合保险集团获准在上海建立一家合资的人寿保险分公司;1998年10月,英国皇家太阳联合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成立,同月中美合资保险企业太平洋安泰人寿保险公司在上海开业;1999年6月,中国人寿和澳大利亚康联金融集团的合资公司中保康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在上海开业;2000年6月,荷兰保险有限公司和意大利忠利保险有限公司获中国保监会批准,在中国筹建中外合资人寿保险公司。显而易见,来源区域从第一阶段的美国、日本,此阶段扩大至加拿大、瑞士、英国、法国等国家,投资方式也有原始的独资发展为中外合资或外外合资的方式。

第三,国家监管下的行业自律发展开始形成。在分业经营发展阶段,中国保险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是1998年11月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中国保监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保险进入到规范化发展阶段。2000年11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京宣告成立,同样标志着我国保险业开始走上政府监管下的自我约束、相互监督、携手共进的自律性管理发展轨道。

在此阶段,兼业代理的营销模式开始发展。从最初1996年银行兼业代理,到2000年已发展成行业代理、企业代理、团体代理等各种兼业代理形式。同时,保险营销的经纪人模式开始发展,保险经纪公司也开始出现,如2000年6月国内首家保险经纪人江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在北京揭牌,成为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的综合保险经纪公司。

三、中国保险业高速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对保险业做出高水平、宽领域、分阶段开放的承诺。到2007年3月底,中国保险业总资产达到2.24万亿元,距离突破1万亿元大关仅3个年头。截止到2011年12月底,保费收入为14.34万亿元,中国保险业进入到高速发展阶段。此阶段的发展特点有三:一是中国保险公司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二是保险领域对外开放程度加大;三是国家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建设。

第二,保险对外开放程度加大。2003年底开始,对外国非寿险公司在华设立公司取消限制。同时,除有关法定保险业务外,向外资非寿险公司放开所有业务限制。至2004年5月底,中国保险业总资产已突破1万亿元大关。2004年12月11日中国保险业入世过渡期完成,保险业进入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时期,呈现出以我为主、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和谐发展的对外开放新局面。

5.中国航母的发展历程及意义 篇五

早在1928年底,时任国民党海军署长的陈绍宽,便在呈文中首次提出要建造航空母舰。1930年,海军部提出了一份包含航空母舰、装甲巡洋舰、潜水艇的庞大六年造舰计划。;1937,中日江阴海战惨败后,前国民党海军上将陈绍宽提出20艘航母建造的计划,可是由于各方原因都未能成功建造。2011年8月10日,中国航母平台进行出海航行试验;2011年8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海军通过改装前苏联航母“瓦良格”号的首艘中国航母平台早上10时许从海试海域回到大连,至此,我国航母平台首次出海航行试验顺利结束。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十个拥有航母的国家!

航母的发展历来是增强海军实力的关键手段,当前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和中国之中,惟有中国没有自己的航母。中国的邻国印度早已有自己的航母,2020年前将实现拥有三艘航空母舰的梦想。日本也拥有等同于航母的舰只,并背靠强大的美国航母编队力量。而超级大国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两到三艘航母一直在游弋,且美韩军演美国经常派航母参加。并且,就连泰国都有了一艘小航母。对中国来说,早已陷入从日本一直到印度的半弧形包围圈之中。且中国有着长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历史上一直备受西方国家的蹂躏。当前中国民富国强,拥有航母来维护自己的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早已是情理之中,应有之义。

强调制海权对于国际政治和国家权力地位的重要意义,谁控制了世界重要的海道和海峡,谁就能有效的控制海洋,就会成为世界强国。对于目前我国的形势来说,现在处于三条岛链之中,无法冲出到达远洋。远距离作战还不是很成熟,发展航母对于我国冲出三条岛链走向海洋深处具有重要意义。另外,现在的南海海权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等一系列的主权纠纷问题困扰着我们,发展航母对于解决这一系列的主权问题起到一定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展示我国的实力对其它小国起到一个震慑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我国的远洋作战能力,对我国海权的维护具有重大的意义。

6.中国人民银行改革的历程及成效 篇六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等需要。

人们所居住和工作的建筑物均由各个单一空间所构成,而每一个单一空间又是由基本构件所构成。建筑物的基本构件可分为板、梁、柱、拱。建筑可进行如下分类:

按照民用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居住建筑,公共建筑按照民用建筑的规模大小分类:大量性建筑,大型性建筑。按照民用建筑的层数分类:低层建筑,多层建筑,中高层建 高层建筑,超高层。

耐火等级: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指标,它是由组成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的最低值所决定。按耐火等级划分为四级,一级的耐火性能最好,四级最差。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在很古老的年代就已产生文明,建筑这方面也不例外。

最古老的中国建筑,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山洞、圈养牲口的栅栏,到后来聪明的中国人采集石块、木头,堆积成“房子”的形状,然后就是泥巴的使用,让房子的结构更加牢固,经得住大风、大雨。随着

时间的发展,人们在“村庄”外围起“墙”,防止野兽的袭击。这便是中国建筑的开始。

经过夏、商、周三代,而春秋、战国,夯土技术已广泛使用于筑墙造台。经具备了雏形,不论夯土技术、木构技术还是建筑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以及建筑材料的制造与运用,色彩、装饰的使用,都达到了雏形阶段。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以后历代发展的基础。

东汉时传入中国的佛教此时发展起来,这就使这一时期的中国建筑,融进了许多传自印度(天竺)、西亚的建筑形制与风格。隋、唐时期的建筑,既继承了前代成就,又融合了外来影响,形成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建筑体系,把中国古代建筑推到了成熟阶段。

北宋中国古代建筑到了宋代,在工程技术与施工管理方面已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水平。

元、明、清三朝统治中国达六百多年,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已届尾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缓慢,因此建筑的历史也只能是最后的发展高潮了。明清时期大事兴建帝王苑囿与私家园林,形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造园高潮。风格大气、华贵,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光辉华章。

中国古代的建筑风格写意,庄重严肃,雍容华丽,亲切宜人,自由委婉,种类庞大,令人赞叹!

相比外国来说,中国古代建筑是相当辉煌,但到了近代。由于政府的关系,科技发展缓慢,中国在建筑业上还是和外国有一定的差距。期间外国侵略者在中国修建了不少有特色的建筑。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经历了数十年异域文化的侵袭,尤其是建筑文化。撞撞高楼在中国拔地而起,与世界大流并在一起,中国迎头赶上。并走在了前列。

关于中国未来的建筑方向,主要有三点:

一、在空间上向地下和空中发展。

二、向绿色建筑靠拢。

三、向智能建筑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幅员辽阔,但是中国的人口也吓人。人均空间紧张,因此,在未来建筑中必然要走地下和高空之路。在这方面,钢筋混凝土技术还需大力发展。地下空间的利用对改善地面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在发展地下交通、降低城市大气污染的同时,还应提倡建设城市地下市政管线公用隧道,将自来水、排污管、供热管、电缆和通信线路纳入其中,可缩短路线长度达30%,还易于检查和修理,不影响地面土地的使用。有条件的城市还可发展地下垃圾处理系统,消除垃圾“围城”现象。与地下空间类似,高空技术在有限的地表创造出了更大的空间,意义可见一般!地下商场、车站、工厂等,高空空间技术使住房问题可以得到缓解。地下空间及空中发展和我国国情及其匹配,当今国内发展薄弱,这方面前景巨大。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

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绿色建筑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民生要求,是建筑节能的进一步拓展和优化,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兴起顺应了世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类型,又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谐社会的必然组成部分,前景广阔。

修订版的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对智能建筑定义为“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科技信息发展的重要体现,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将会极大的推动社会的进步,也是未来社会的必然趋势!

在这次建筑工程实习的过程中,老师带着我们分别参观了中南大学新校区艺术楼、中南大学体育馆和东方大院。

中南大学新校区艺术楼总投资3200万元,建筑面积14621平米,四层框架、层高23.1米。气势宏伟、造型奇异,堪称中南大学新校区建筑群的代表之作。

中南大学体育馆是一座仿鸟巢的现代化体育馆,占地21000平米,能有2万座位,是大跨度建筑物的典型例子,外形结构主要由由

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场馆设计如同一个的容器,高地起伏变化的外观缓和了建筑的体量感,并赋予了戏剧性和具有震撼力的形体。

东方大院是金科地产在长沙倾力打造的独具东方人居魅力的现代中式宅第,从传统中式院落与徽派建筑风格中获取建筑灵感,融合了现代居住文明与中国民居建筑精粹。独栋别墅的外院、侧院、水院空间序列张弛有度,结合游泳池这一现代功能,使室外空间大度有序,同时采用三合院布局,使室内外光影交融,自然景观与建筑人文空间相映成趣,富于传统禅意。联排别墅的前院、天井、后院功能性与美感并重,直中见曲,有开有合,暗合中华传统文化刚柔有度的形气。在规划上,建筑群的空间展开以曲折、含蓄为美,使人趣味无穷。项目景观设计以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为根基,融合了历史、人文、地理特点,结合中国哲学对园林的影响,强化“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与“天人合一”的思想,表现出院落独特的景观沉淀。

7.论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历程 篇七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统制, 即对外贸易由国家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一经营和统一管理, 以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对外贸易国家统制是在产品经济和单一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其特点主要有: (1) 管理体制方面实行中央对外贸易部对外贸总公司直接领导下的统一管理, 行政管理与业务经营合为一体, 导致了政企不分, 企业缺乏自主性; (2) 经营体制方面实行产销脱节、集权经营的方式, 即全国的对外贸易活动由各外贸专业总公司统一经营, 统一与外商签约、谈判和履约, 而用货单位 (进口方面) 和生产单位 (出口方面) 不与外商签订合同, 不发生实质性联系, 造成外贸专业公司独家经营, 生产与销售脱节的局面; (3) 计划体制方面实行全国单一的直接计划管理体制, 包括外贸收购、调拨、进口、出口、外汇收支以及其他各项计划的编制、下达和执行, 这一体制是原有外贸体制的核心, 计划管理与行政命令成为国家管理和控制全部对外贸易的主要手段; (4) 财务体制方面实行国家统收统支的财务体制, 即外贸公司按国家计划从事进出口的盈亏由国家财政平衡, 它是原有外贸体制赖以维持和运转的基本支柱体制。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党的工作中心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我国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对外贸易国家统制的弊端日益显现, 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2 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三十年进程

2.1 简政放权时期 (1979-1987)

这一阶段, 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改革高度集中的经营体制和单一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体制。其措施主要有:

(1) 下放外贸经营权, 打破垄断。

第一, 分散经营, 国务院有关部委经批准成立了一批进出口公司, 从事该部门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其次, 扩大地方的对外贸易经营权。1979年中央给广东、福建两省灵活的经贸政策:其产品除个别品种外, 全部由省外贸公司自营出口, 后来此项政策又扩大到了北京、天津、上海、辽宁等省。第二, 一些大中型生产企业被批准经营本企业的出口业务和生产所需的进口业务。第三, 改革开放引进的三资企业也拥有本企业产品出口和有关原材料进口的经营权;第四, 外贸专业公司建立了海外贸易机构, 进行市场调查, 拓宽销售渠道。

(2) 开展工贸结合, 密切产销关系。

全国各地成立多种形式的工贸公司, 负责专门产品的生产和外销。

(3) 简化外贸计划内容, 注意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1985年起, 对外经济贸易部不再编制和下达原计划经济体制下进出口的两大核心计划——出口收购计划和进口调拨计划。继而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三种管理形式。

上述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对外贸易体制中统收统支的财务体制、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等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尚未解决, 仍需进一步的调整和改革。

2.2 全面推行和完善出口承包经营责任制阶段 (1988-1993)

1987年对外经济贸易部对所属外贸专业总公司实行出口承包经营责任制。1988年2月, 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快和深化对外贸易体制若干问题的规定》, 其中心内容是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 在承包基数内由中央定额补贴的基础上外贸专业总公司、工贸总公司及地方政府分别向中央政府承包出口收汇、上缴外汇和经济效益指标, 承包基数一定三年不变。承包指标在层层下分解到外贸经营企业和出口生产企业, 盈亏由各单位负责。在轻工、工艺、服装行业, 国家则取消出口补贴, 全面实行自负盈亏。1990年12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对外贸易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其改革的中心是建立外贸企业自负盈亏的机制。在1991-1993年新一轮出口承包经营责任制期间, 国家于1991年取消了出口的财政补贴, 1994年取消了进口的财政补贴。

为了落实出口承包经营责任制, 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利益, 国家还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例如, 放宽外汇管制。1988年允许地方部门和企业分得的留成外汇按国家规定自主支配和使用, 并可在外汇调剂市场买卖外汇。同时, 在1991-1993年的承包中, 国家在外汇留成比例中增大了外贸企业留成比例, 使外贸企业有条件实现自负盈亏;取消了原有使用外汇控制指标, 凡地方、部门和企业按规定取得的留成外汇允许自由使用, 并放开外汇调剂市场。又如, 从1988年开始实行彻底的出口退税政策, 增强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的盈利能力。

出口承包经营责任制使我国的外贸体制在自负盈亏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打破了“大锅饭”的财务体制, 使企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主体。但对外贸易体制仍然有许多方面不符合国际贸易规范, 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这充分说明出口承包经营责任制只是改革的过度模式。

2.3 符合国际贸易规范阶段 (1994-2001)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是“深化外贸体制改革, 尽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对外贸易体制”, 这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1) 深化外贸管理体制改革。

首先, 强化了经济调控手段。如在1994年1月1日起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基础上实行外汇收入结汇制, 取消现行的各类外汇留成, 取消出口企业外汇上缴和额度管理制度, 实行银行售汇制, 实行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有条件可兑换, 并于1996年12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取消了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进一步降低了进口关税;改革税制, 建立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现代增值税制度, 完善了出口退税制度;实行有利的出口信贷政策, 于1994年成立政策性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其次, 完善外贸立法, 加强立法手段。1994年5月12日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它标志着我国外贸的发展开始进入法制化轨道。最后, 改革行政手段。放宽生产企业经营外贸审批标准;逐步放开两纱两布、蚕丝、茶叶等商品经营的范围;按国际经济通行规则, 减少行政审批和数量限制措施, 完善配额、许可证等行政管理手段。

(2) 深化外贸经营体制改革。

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 并实行股份制改革。同时,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从单纯追求创汇数额转向重视效益, 从分散经营转向规模经营, 鼓励大型外贸企业走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道路。

(3) 建立健全外贸协调服务机制。

充分发挥了进出口商会在外贸经营活动中的协调指导和咨询及纽带作用, 发挥了研究咨询机构和学会、协会的信息指导和服务功能, 完善了金融、保险、运输等配套体系。

总之, 这一时期的改革使我国对外贸易体制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基础上上了一个新台阶,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和持续的发展。但此时我国对外贸易经营权仍然实行审批制, 中国的自然人不能够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等内容, 并不符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 也不符合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趋势。

2.4 有管理的自由贸易阶段 (2002年至今)

入世后, 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方向主要是围绕入世承诺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新变化进行的, 并朝着自由化的方向发展。

首先, 改革机构设置。为适应内外贸业务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和入世后的新形势, 国务院于2003年3月组建了商务部。

其次, 修订对外贸易基本法。2004年7月1日新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正式实施。新法规定中国的自然人也可经营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经营权由审批制改为备案登记制, 同时新法增加了进出口经营秩序、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建立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对外贸易调查、对外贸易救济等内容。新法表明中国对外贸易进入了贸易自由化的新阶段。

再次, 改革汇率制度, 加强经济调控。2005年7月21日, 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此外, 我国还积极履行入世承诺, 完善配额、许可证管理, 降低关税水平, 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和市场准入等。

这一阶段改革的最明显特征就是, 我国的对外贸易体制已经与国际对外贸易体制接轨, 发展已经同步, 改革的动力由单纯的内生或者外生促进转变为内外协调。

3 总结

综上所述, 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与其它体制性改革一样, 改革的目标是从无到有, 从模糊到清晰, 从缓解内外部压力的不自觉或“摸着石头过河”到向以WTO制度框架为核心的国际规范主动靠拢, 这中间经历了一个先易后难、先表象后实质的渐进过程。其改革的路径是朝着贸易自由化的方向发展;改革的基础是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改革的内容主要是政府对对外贸易干预的方式和力度;改革的次序:第一步是松弛计划, 取而代之的是非关税手段, 第二步是将非关税手段转化为关税手段, 然后降低关税水平。这一过程既具有中国特色, 又符合国际上对外贸易体制的发展进程。

中国对外贸易体制的三十年改革促使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对外贸易额由1978年的206.4亿美元发展到2008年的25616亿美元, 世界排名由第34位上升到了第3位, 增长了124倍。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良性影响也逐渐增大, “中国经济增长带动论”逐渐取代“中国威胁论”而成为主流认识。

摘要:科学发展观指出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年, 我国对外贸易体制历经了简政放权、实行承包制、符合国际贸易规范、自由化贸易体制的改革进程, 不仅适应了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更好地发挥了“经济增长发动机”的效应, 而且保证了国民经济朝着科学、健康、持续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王绍媛.中国对外贸易[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2]袁欣, 宁静.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的演化路径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8, (6) .

[3]谢国娥.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新编[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4]李诗.中国对外贸易概论[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5.

8.中国人民银行改革的历程及成效 篇八

摘要:新世纪刚刚掀开扉页,中国共产党就迎来90岁生日。回首中国共产党90年的风雨历程,回首中国社会90年的沧桑巨变。历史和现实总是反复证明这样一个道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关键词: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青年、民主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从小是革命歌声伴随着我一天天长大,是党的光辉沐浴我成长,从记事的那天起就明白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深刻道理。

回望92年前的风云,青年学生们奋进抗争的场景历历在目。在国家和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一大批有志青年学生以满腔的爱国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积极奔走、大声疾呼,用实际行动推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大业向前进,也诠释出爱国、进步、民族、科学的五四精神。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所有的中华儿女都应万分珍视、大力弘扬这个宝贵的精神财富。

鲜红的五月,群芳争艳,万物更新,在这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美好时节,我们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周年诞辰。90年前,她在战火纷飞中诞生,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五千年的历史,九十年是何其的短暂,然而每一个经历过这九十年的人,有谁不为她骄傲和自豪。她领导着中国人民走向胜利与和平,她带领着中国人民走向富裕与辉煌。

“饮水不忘掘井人”,致富思源。回顾中国共产党九十年来的光辉历史,无一不在向人们证实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人民在长期艰苦曲折的寻求真理的过程之中,在无数失败和挫折的考验之中,在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之中,经过无尽的思索、痛苦的追求、艰难的跋涉,终于找到了、并最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以她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她的理论和实践、她的纲领和行动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心声、代表了中国的前途和未来。她带领着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几十年艰苦卓绝的顽强斗争,终于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枷锁,结束了近代中国长年战乱和一盘散沙的局面,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国家独立。

人类的每一次前行,总是同时伴以回眸;每一次深情的回眸,我们总要追问一些“为什么”,也总能发现一些什么。是啊,为什么近代中国百余年来曲曲折折、反反复复经历了那么多,始终没能闪亮耀眼?为什么改革开放短短三十年,成就却是如此光芒四射、惊羡世人?江总书记告诉我们说:“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中国共产党自从在中国大地上诞生的那一刻起,就致力于全民族的解放事业,她“立党为公、勤政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是如此,在改革开放、建设全中国的年代更是如此。近30年来,我们党在实施新的伟大工程中,取得的巨大成绩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无负于人民的重托和希望的执政党。

如今时过境迁,与92年前危急存亡的时代背景相比,当代青年学生所处的是和平发展的新时代。因此也有人开始提出异议,甚至斥“五四”为文化断裂的根源。殊不知,时代的变迁赋予大学生的是新的责任和使命,而这同样呼唤青年学生以五四精神自勉,勇敢地肩负起历史重任。

“五四”运动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时至今日,先辈的声音仍然振聋发聩,“五四”精神需要在年轻人身上继续传承和发扬。首先应该记住“五四”的科学民主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必须贯彻科学民主。不但要懂得这四个字的含义,而且要身体力行,融入到实践中去。在新时期,发扬北大光荣传统,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国情,树立起对国家、对人民高度的责任感。要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渊博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和完整的人格。

传承五四精神牢记历史使命的同时,大学生更需要的是实际行动。大学生就业难,难在很多大学生怕吃苦。思想一变天地宽,大学生克服就业心理障碍,勇于从基层干起就不必担心英雄无用武之地。青年学生服务基层,在最需要自己的地方贡献力量,既是对五四运动最好的纪念、对五四先驱最好的告慰,也是在践行时代赋予的不可推卸的重任。

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当代青年学生只有在五四精神的指引下,把个人价值融于整个国家和民族之中,大力弘扬嘉庚精神,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爱校荣校”意识,提高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以高度的使命感追求上进、甘于奉献,才能永远站在时代前列引领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雨果说过:只有信仰才让思想发出火花,只有希望才让未来发出光芒。几十年风雨历程,改革的步伐却是从未停息过。因为拥有忠贞不渝的信念,对未来我们才更满怀信心。党旗飘飘,我在党旗下成长。党在我心中,党在激励着我奋发向上。生命不息,追求不止,我的脚步在党旗下更加有力了。参考文献:【1】新华网《伟大历程》

9.中国人民银行改革的历程及成效 篇九

自1921年到2011,90年来,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战胜了各种困难,经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中国社会的进步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中国人民过上了从未有过的好日子,中华民族踏上了崎岖不平的复兴之路。

9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了三大历史性转变,首先便是实现了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人民当家做主的转变;其次是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最后是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半封建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90年,是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繁荣和中国人民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90年,是推动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不断实现历史性进步的90年,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顽强奋进的90年。这90年的奋斗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

1921年,中国共产党顺时而生。中国工人阶级不断壮大和工人运动不断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十月社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我们党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第二个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这一时期我们党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迅速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而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提供了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保证。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就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第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今)

这一时期我们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同志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向全世界宣告了新时期中国的根本走向。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出了比较系统的阐述,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出了“三步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强调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将改革开放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奋斗目标,进一步统一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的思想认识。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呈现出来的新的阶段性特征,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90年来中国社会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90年的创造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给予当代共产党人深刻启示:

第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第二,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第三,制定科学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使党的全部工作与中国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相符合。

第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第五,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重视加强党的建设。

9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自己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这些经验弥足珍贵,值得全体中国共产党人永远铭记。

10.中国人民银行改革的历程及成效 篇十

一、英国现代学徒制发展历程

英国现代学徒制从传统学徒制演变而来。1563年,英国颁布了《工匠学徒法》(Statute of Artificers 1563),[1]对学徒资格、学徒年龄、学习年限及师傅资质要求做出规定,这是英国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学徒制的发展,传统学徒制在之后的两百年间逐步发展壮大。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大规模机器生产取代了个体手工作坊式生产,熟练工人的需求量大大下降,传统学徒培养模式无法适应当时社会的生产要求,逐渐被学校职业教育所替代。在两次工业革命的冲击下,传统学徒制湮没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浪潮中。然而,单一的学校职业教育过于重视理论教学,无法与工作岗位实践训练很好地融合,难以满足社会生产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发展究竟向何处去?此种情况下,学徒制又重新进入英国政府的视野,基于新的时代要求,将传统学徒制与学校职业教育模式相结合,实现了学徒制的华丽转身———现代学徒制建立。

(一)现代学徒制的建立

20世纪90年代,面对社会生产力不断下降、失业率攀升等问题,结合德国、芬兰、瑞士等国职业教育推动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英国政府开始反思并寻求出路,将问题的源头指向了本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缺失: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不足,相关培训机构较少;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存在认识误区,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学校职业教育长期脱离企业实践,毕业生难以满足社会需求,等等。鉴于此,英国政府于1991年发布了《21世纪教育与培训》(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the 21st Century)白皮书,要求着力解决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问题,让更多16~19岁的青年能够接受高质量的职业教育。[2]为了提高青少年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及学历证书的比例,增加中间层次技术工人的人数,英国政府开始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1993年11月,英国政府宣布实施现代学徒制,1994年10月,全国14个试点行业部门首先进行了学徒制的改革,1995年在全国54个行业全面展开。[3]

(二)现代学徒制的发展

1997年至今,英国现代学徒制不断发展并走向成熟。首先,政府高度支持,设立专门机构。1998年,英国就设立了监测工厂企业学徒制执行情况的专门机构,2007年,这项职责由英国教育标准办公室(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Children’s Services and Skills,Ofsted)承担。其次,扩大培训规模。1999年,政府批准提供现代学徒制培训的行业部门迅速扩展,达到83个。最后,对现代学徒制进行资助扶持。2000年起,政府通过培训与企业委员会(Training and Enterprise Councils,TECs)向现代学徒制提供资金支持。学徒制培训内容也日臻完善:其一,2003年,理论知识首次引入现代学徒制,在强调实践技能培训的基础上明确了对学徒理论知识的要求(包括离岗培训);其二,2005年,学习与技能委员会(Learning and Skill Council,LSC)发布了《学徒制蓝图》(Blueprint for Apprenticeships)报告,确定了学徒制的培训框架,指导学徒制的开展。[4]

(三)现代学徒制的完善

近年来,英国政府加强政策引导,改革成效显著,现代学徒制发展较为完善。首先,法律体系逐步健全。早在1964年,英国就制定了《产业培训法》(Industrial Training Act),成为包括学徒制在内的多种培训的法律依据。进入21世纪,国家制定了多部关于学徒制的专门法律,比如2008年的《学徒制草案》(Draft Apprenticeships Bill)及2009年的《学徒制、技能、儿童与学习法案》(Apprenticeships’Skills’Children and Learning Act,ASCL),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了现代学徒制的地位。其次,国家成立了相关的机构促进现代学徒制的普及和推广。2009年4月,英国国家学徒制服务中心(National Apprenticeship Service,NAS)正式成立,该机构是英国国家性质的学徒制管理机构,利用网络为用人单位、学生、培训机构提供信息,这对于推动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最后,形成了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英国现代学徒制的组织管理涉及众多机构,不同部门、机构各司其职。学习与技能委员会、行业技能开发署(Skills Sector Development Agency,SSDA)与行业技能委员会(Sector Skills Councils,SSCs)以及资格与课程署(Qualification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QCA)分工负责各学徒制项目的开发与管理;各学习与技能地方委员会及颁证机构在地方层面具体管理学徒制的实施;培训机构与雇主共同承担学徒制的教学。[5]

二、英国现代学徒制的成效

经过20余年的发展,英国现代学徒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促使英国的职业教育由落后面貌转变成为现如今国际职业教育界推崇的成功典范,可以说,英国经济的发展、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都受益于此。

(一)学徒规模不断扩大,参与人数逐年提升

现代学徒制极大推动了英国经济的发展,据商业创新和技能部(Department for Business In novation and Skills,BIS)估算,政府对3级学徒每投入1英镑可获得28英镑的收益,2级学徒也能创造26英镑的收益。[6]鉴于学徒制的巨大收益潜力,英国政府采取诸多措施,学徒数量不断增加,既有为就业做准备的青年人,也有为提升职业技能的成年就业者:2002/2003年新增学徒数为16.8万,2005年至2009年连续五年,这一数字分别递增至17.5万、18.4万、22.5万、24万和28万,2010/2011年更是超过40万。2014/2015年新增学徒共计有50万,远远超过了十年前的18.9万人。[7](下页图1所示)卡梅伦政府对发展现代学徒制高度重视,承诺在上届政府创造的230万个学徒岗位基础上,到2020年要创造300万个学徒岗位,[8]并确保学徒培训的质量,使英国的年轻人都能拥有光明的未来。

注:2015/16年的数据仅限于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资料来源:Apprenticeships geography,equality&diversity and sector subject area:starts 2002/03 to 2015/16 reported to date[EB/OL].https://www.gov.uk/government/statistical-data-sets/fe-data-library-apprenticeships.2016-06-12.

(二)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障现代学徒制的实施

英国在学徒制方面建立了完备的法律法规,为现代学徒制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8年1月,英国政府公布了《世界一流学徒制:解放天赋,发展所有人的技能》(World-class Apprenticeships:Unlocking Talent,Building Skills for All)的报告,报告明确指出“通过立法来明确学徒制的法律地位,消除其模糊性”。[9]2008年3月,英国儿童、学校和家庭部(Department for Children,Schools and Families,DCSF)与创新、大学和技能部(Department for Innovation,Universities and Skills,DIUS)联合向议会递交《提高期望:促进教育系统运作》(Raising Expectations:Enabling the System to Deliver)白皮书,指导青年和成人技能教育的实施,其中要求给每一位16~19岁的青年都提供学徒制培训的机会,各地政府都要建立相应的扶持机制,并为缺乏技能或失业的成年人开展技能培训。[10]随后,2008年7月,两部门共同发布《学徒制草案》,以立法的形式为现代学徒制奠定了法律基础,规范了学徒制培训,保障了现代学徒制的地位。之后,《学徒制、技能、儿童与学习法案》于2009年11月由议会正式颁布,标志着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和管理真正纳入法律轨道。[9]2015年9月,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发布《企业法案》(Enterprise Bill)将学徒制纳入保护条款,不允许提供质量低下的学徒制培训,旨在改善英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三)形成现代学徒制的培训框架,制定相应培训标准

现代学徒制培训框架对学习内容和标准做出基本规范。各级学徒制的培训框架尽管内容有所差异,但都包含三个要素:能力本位要素,其形式是国家职业资格(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NVQ);知识本位要素,其形式是技术证书;可迁移的关键技能,其形式是关键技能资格。[12]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能力本位要素,它的表现形式就是国家职业资格,其他两个要素都是围绕这一核心要素设计的。学徒的种类多样,英国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徒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2011年,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英国教育部(the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Df E)、国家学徒制服务中心以及技能资助局(Skills Funding Agency,SFA)共同制定了《英格兰学徒制培训规格标准》(Specification of Apprenticeship Standards for England,SASE),对各级学徒制培训提出最低标准,提出了每个级别学徒制在英语、数学和信息通信技术,学徒权益责任,学习和思维能力方面的具体要求,具有法定效力,各行业的培训必须对照执行。该标准自2011年发布之后,又于2013年3月、2015年2月进行两次修订,对高等学徒制(Higher Apprenticeship)、功能性技能(Functional Skills)、中等教育普通证书考试(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GCSE)等方面做出修订。2015年3月23日,英国技能资助局发布了新学徒的标准清单,用于雇主和培训机构招募和培训学徒。这个清单汇总了2014年、2015年间不同时期颁布的各行业学徒标准,涵盖了金融、机械、医学、法律、管理、食品等各领域的54种职业,明确了学徒的具体工作角色和所需的技能。[13]

(四)学徒制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对应,给予学徒未来多项选择

针对16岁及以上的年轻人,英国现代学徒制又可以由低到高细分为中级学徒制(Intermediate Level Apprenticeship)、高级学徒制(Advanced Level Apprenticeship)和高等学徒制(Higher Apprenticeship)。这三级学徒制与国家职业资格有着紧密联系(如图1所示)。国家职业资格是英国颁发职业资格证书的一种考核制度,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National Occupational Standards,NOS)为导向,以不同工作所要求的基本能力为基础,以实际表现为考核依据。[14]国家职业资格针对不同职业制定出相应的行业标准,覆盖英国90%以上的职业岗位,是劳动者求职、任职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学徒制与国家职业资格挂钩,一方面,学徒获得的资格认证可得到全国雇主的认可,学徒的就业机会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学徒取得的各项资格证书与普通教育证书可以互通,这就保证了学徒能够继续选择高等教育,提高了其参加学徒制的积极性。

三、英国现代学徒制的优势

英国推行现代学徒制20多年,目前基本改变了传统上职业教育被忽视的情况,实现了职业教育的跨越发展。总结起来,英国现代学徒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纵向比较:相较于传统学徒制的“现代性”

学徒制作为一种在生产过程中以口传身授为主要形式的技能传授方式,是手工业生产条件下职业教育的一种主要形态,其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前后。[15]作为早期职业教育雏形的学徒制,以技能教育为中心,通过行业中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的师傅手把手将技术传授给徒弟,产教结合,实现对技艺的传承和持续发展。[16]区别于传统学徒制,英国现代学徒制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功能目的现代性。传统学徒制的功能目的偏重生产性,是维系、扩张家庭生产,行会控制生产以及工厂压榨廉价劳动力的主要方式,学徒的学习成效并未被置于最核心的地位;而现代学徒制的功能目的是教育性的,在经济考虑的背后,以高效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学徒不再被视为业主或企业的私有物,而是国家公共的人力资源,英国政府旨在通过发展现代学徒制,为经济发展源源不断输送人才。[17]第二,实施管理现代性。传统学徒制是行会制度的产物,无论是具体实施、教学指导,还是师徒关系、监督管理,都受到行会的控制,国家对学徒制的干预较弱;现代学徒制则实现了国家层面的统一规范和管理,英国现代学徒制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从政府层面大力推广,制定了多部针对学徒制的法律,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成立专门机构,提高管理的实效性。第三,教学方式的现代性。传统学徒制的教学主要靠师傅对徒弟的技艺传授,徒弟一方面是师傅的学生,一方面是师傅的帮工,学习的同时还必须完成生产任务,教学并没有规范的模式和程序,随意性较大;而英国现代学徒制融合了师徒传授与正规职业教育的形式,学徒的身份即学院或培训机构的学生和企业的学徒,有着严格规范的教学程序和内容,在课程教学和企业培训方面,英国不仅实行全国统一的现代学徒制课程框架,还对行业的培训标准做出严格规定,保证学徒培养的质量。

(二)横向比较:相较于其他先进职业教育模式的“系统性”

相较于学科本位的学校职业教育模式、日本企业职业教育模式、澳大利亚TAFE学院办学模式等目前世界范围内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英国现代学徒制的“系统性”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体参与的系统性。与其他职业教育模式相比,英国现代学徒制涉及众多参与方,包括政府、行业、企业、雇主、培训机构、学徒和家长等,这些参与主体彼此协调,形成一个完整的利益相关者系统。其中培训机构和雇主承担了学徒的培养任务,学徒及监护人与企业之间订立合同,明确各方权益及学徒在岗培养的具体岗位、教学内容等,各参与主体之间相互监督。第二,运作模式的系统性。英国现代学徒制的运作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合作培养,工学一体”,合作培养即培训机构与雇主合作开展学徒培训,学院或培训机构主要负责理论教学,雇主承担学徒实践技能培训,其中雇主占据主导地位,根据行业、企业所需培养高质量对口人才;工学一体是指学习、工作一体化,培养过程、从业过程一体化,学徒、学生身份一体化,理论教学、技能传授一体化,学生根据个人需求选择课程,在指定的企业里面边学习、边工作,既获得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又获得一定的报酬。[16]第三,人才培养系统性。英国现代学徒制在人才培养方面突破了单一的学术、技能要求,实现了对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培养,将学习与就业在学生进入社会之前紧密结合在一起,除了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外,更为关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和就业态度。相对于学校职业教育忽视实践、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企业职业教育模式轻视理论、学生发展后劲不足的种种问题,英国现代学徒制有效地规避了这些缺陷,在学习者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充分提高其实践技能,积累工作经验,养成良好职业态度,实现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而受到英国上下的一致认可。

四、英国现代学徒制的挑战与应对

尽管英国现代学徒制具有很大优势,在过去的发展中取得显著成效,但在推行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近年来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力推进改革进程,促进现代学徒制发展。

(一)英国现代学徒制面临的挑战

1. 学徒人数增多,培训质量下降

尽管英国的学徒人数不断增长,但令人堪忧的是学徒培训质量下降,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2015年10月,英国教育标准办公室发布《学徒制:为未来的成功发展技能》(Apprenticeships:Developing Skills for Future Prosperity)报告,揭示了现代学徒制发展存在的问题,集中反映了培训质量的下滑。比如提到,在英国最需要学徒制培训的领域,没有为青年提供足够的培训机会,使青年难以掌握先进的专业技能;在学徒人数激增的客户服务、零售、管理和护理等行业,学徒制的培养重点脱离雇主需要,课程设置并未从雇主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出发,经过培训的学徒还是无法很好地适应工作岗位。[19]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培训提供者单方面追求学徒数量,不以学徒的技能需求为基础;另一方面则是政府在资助时,将学徒培训规模置于考核的首要因素,各行业雇主得到的培训补助金各异(零售业的学徒补助金最低,工程行业的最高),最终导致各行业发展不均衡。现代学徒制的规模扩大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培训质量为代价的,如果继续下去而不加以改进,势必影响现代学徒制长远发展。

2. 现代学徒制参与方众多,利益不均衡使培训效率受限

英国现代学徒制涉及的相关利益者众多,各方的利益诉求不尽一致,寻求平衡成为难以完成的任务。首先是雇主与学徒的关系,现有培训模式以雇主为主导,增加企业培训灵活性的同时,对学徒的兴趣和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忽视,弱化了学徒的利益,影响了学徒学习的积极性和培训效果。其次是雇主和培训机构的关系。培训机构直接承担教学任务,先与各地方学习技能委员会签订合同,后再同雇主签订培训协议。[20]在学徒和雇主关系的确立中,培训机构起到桥梁作用,雇主与学徒之间的培训合同必须通过培训机构来达成。作为学徒和雇主的中介方,培训机构的出现意味着培训过程中出现了另一个“利益相关者”,尽管是为雇主和学徒搭建桥梁,但这会使政府资金分配的透明性有所下降,培训制度的市场化机制又会进一步刺激这些培训机构,增加与雇主协调关系的难度。

3. 学徒参与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弱势群体获取信息能力较差

调查显示,年轻人被问及关于参与学徒制的最大障碍时,他们最常提的问题之一就是信息掌握不够。[21]信息的不对称使这些青年难以找到理想的学徒岗位,这个问题在少数族裔群体中更为显著。首先,少数族裔父母对这种工作本位学习模式知之甚少,孩子很难从父母身上对学徒制有所了解并得到父母的支持。其次,社区组织中关于学徒制的普及和推广有限,并且没有考虑少数族裔语言和文化的劣势,少数族裔因为了解不够产生抵触心理,这也是学徒制无法很好吸引这些年轻人的原因之一。最后,学校缺乏为适龄年轻人提供足够信息和指导的有效途径,作为除家庭和社区之外最大的信息来源,学校在克服学生形成的性别、种族意识和职业理念刻板印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信息的获取。

4. 政府资助分配不平衡,中小型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是否决定开展现代学徒制最直接、最核心的因素是经济利益,几年的学徒培训费用,尤其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鉴于此,英国政府采取了很多激励措施,以使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成本与收益大体相当,最为突出的就是进行经费资助。然而,英国是根据学徒制培训的最终结果提供相应培训补助的,如上文所述,政府采用实用主义的资助刺激手段,实行定量配给制度,过分强调培训的数量与规模,也就是说企业规模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提供培训的能力,因此这样的分配机制显然无法让中小型企业雇主(Small&Medium-sized Enterprises,SMEs)满意,这类企业雇主的参与热情也就大打折扣。

(二)应对挑战采取的举措

1. 淡化规模效应,采用多种方式强力促进培训质量的提升

针对培训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英国政府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2013年10月,英国首相卡梅伦在牛津大学宣布现代学徒制新一轮改革,旨在提高学徒制培训质量。[6]英国将逐批启动“开拓者项目”(Trailblazers Project),对一些领先的企业部门和关键职业针对性开发新的学徒制标准,学徒必须在雇主严格独立的评估下展示他们的能力;同时,英国专注于培养高技能学徒,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高技术行业的就业需求。这些高技能学徒相当于全国公认资格的4级或更高(根据国家学徒制服务中心,6级学徒相当于学士学位,7级学徒相当于硕士学位)。[6]政府方面,首先加大对现代学徒制的资助。2014年,英国政府投资4,000万英镑支持20,000多名高等学徒培训,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同时保证学徒培养的质量;学徒税将在2017年4月以雇主工资单0.5%的比率推出;2019年至2020年,英国政府用于学徒制的支出将是2010年至2011财年的两倍,其中包括新设的学徒税收入。同时,英国政府对学院等各类培训机构的投入将有显著增加,预计达9亿英镑。[24]其次,加强监管力度,尤其针对培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监督纠正,同时还要对那些表现不佳的学校或培训提供者建立最低的业绩考核标准,如果无法实现,则立即采取干预行动(intervention action)。[25]最后,重视评价考核,确保质量评估系统适用于目前雇主导向的现代学徒制,对培训质量评测时,注意方法灵活性和信息透明度,进行多角度、全方位考察。

2. 协调雇主学徒关系,鼓励学徒了解并参与学徒制

在现代学徒制的众多参与方中,雇主和学徒是最关键的主体。为了兼顾学徒和雇主的利益,政府鼓励学徒和雇主充分交流,通过直接交流,年轻人可以对雇主有更全面的了解,并拥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英国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类似的巡回招聘活动(milk round),当地的学生可以直接从雇主那里了解现代学徒制的培训情况,这有助于最大限度提供学徒与雇主相处的机会。[26]同时,政府注重现代学徒制在雇主中的推广,促进雇主进一步了解现代学徒制,并真正领会参与的益处。此外,政府大力推动全面公开现代学徒制的相关数据和信息,确保信息需求方可以便捷获取,力求家长、老师、学校、社区多方面支持并引导青年人全面认识和理解现代学徒制,使更多适龄青年参与其中。[27]

3. 增强现代学徒制宣传推广力度,保证信息透明公开

在推广宣传方面,英国政府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助推现代学徒制的普及。比如英国政府于2009年建立学徒制官网,为供需双方搭建网上互动平台,针对雇主、学徒、培训机构等不同群体广泛提供现代学徒制信息。此外,从2008年算起,目前英国已连续9年开展“国家学徒制周”(National Apprenticeship Week)活动,通过举办研讨会、年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向雇主和学生宣传现代学徒制。最新的“国家学徒制周”活动于2016年3月14~18日成功举办,宣传力度不断增强,期间组织了一系列讲座和活动,参加的企业共承诺招募30,084名学徒,比2015年增加了7,000多名。[28]政府还致力于建立更多教育技能培训机构,为所有学徒和家长提供就业指导,确保学徒可以获得雇主所需的就业技能,为将来工作做好准备。

4. 改革资助标准和方式,加强对利益各方的支持

11.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 篇十一

Chinese industr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摘要: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工业实力得到迅速提升,而改革开放的实施更是使中国工业经济迎来了快速发展期,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使中国逐步成为了“世界制造中心”。回顾过去,快速工业化、快速城镇化及工业现代化是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特征。未来10余年,中国工业经济将依然沿着这条路前行,同时将逐步迎来产业转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围绕“环境友好”“精密制造”的核心,快速发展。

关键词:工业经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环境友好,精密制造

Abstract: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Chinese industry has developed swiftly and industrial economic has come to a time of quick development due to reform and opening-up.A series of great achievements makes China ‘the world’s manufacturing center’.Looking back on the past, quick industrialization, quick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 modernization have been the major features of Chinese industrial development.For the coming 10 years, Chinese industrial economic will still develop in this way, and meanwhile, come into a change which aims a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enters on ‘environment-friendly’ and ‘precision manufactured’.Keywords:industrial economic, industrialization , urbanization, environment-friendly, precision manufactured

1引言

与大多数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是相对滞后的。当两次工业革命给西方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科技进步及经济发展时,中国依然在腐朽的封建统治下固步自封。当西方国家满世界搜刮资本、开拓市场时,中国依然沉浸在天朝上国的梦境中无法自拔。直到炮火蔓延到本土,中国才如梦方醒,也正是从那时起,中国工业化悄然萌发。其后近百年,不断的战火使得中国工业始终难以得到质的飞跃。直到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的实施使得中国与世界接轨,中国工业也终于迈开步子大步向前。回顾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历程,工业化、城镇化与现代化是主旋律。展望未来,“环境友好”“精密制造”将是发展方向。

1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历程

1.1工业化

新中国建立后,工业化的进程同步开始,并在短短三十年时间里建立了比较全面的工业经济体系。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曾客观指出,“毛泽东那个时代远非是现在普遍传闻中所谓的经济停滞时代,而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之一,与德国、日本和俄国等几个现代工业舞台上主要后起之秀的工业化过程中最剧烈时期相比毫不逊色。” [1]在物质资源最贫乏的基础上,在充满敌意的国际环境中和极少外援情况下,中国在1/4世纪时间内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主要工业大国。全国工业总产值增长了30多倍,其中重工业总产值增长了90倍。1952-1976年,中国工业产量以平均每年11.2%的速度增长。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尽管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但工业生产仍继续在以平均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从1952年至1976年期间,钢铁产量从140万吨增长到了3180万吨,煤炭产量从6600万吨增长到了61700万吨,水泥产量从300万吨增长到了6500万吨,木材产量从1100万吨增长到了5100万吨,电力从70亿千瓦/小时增长到了2560亿千瓦/小时,原油产量从根本的空白变成了10400万吨,化肥产量从3.9万吨上升到了869.3万吨。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已经生产大量的喷气式飞机、重型拖拉机、铁路机车和现代远洋轮船。举国之力大力发展工业,虽然从现在的角度看不太符合科学

发展的客观规律,却唤起了强大的民族荣誉感和民族凝聚力,也为之后的工业发展打好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宝贵的生产经验。

改革开放后,随着工业管理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彻底转变为市场体制,中国工业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潜力,工业增长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强大的引擎。1978-2008年,中国工业年均增长率高达11.98%,支撑了国民经济(GDP)年均9.8%的高速增长。可以说,工业已成为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命脉。

1.2城镇化

相比于工业化,中国的城镇化要相对滞后。在改革开放以前,城镇化的发展呈现出缓慢增长、小幅波动的趋势,三年自然灾害更是使得城镇化出现了停滞乃至下滑。然而自1978年底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工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提升,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涌现与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伴而生,对城镇化发展形成巨大的推力;与此对应,商品经济发展,投资渠道多元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就业渠道的拓宽吸引大量农民工进城,对城镇化发展产生巨大拉力。我国著名学者简新华曾在《中国城镇化与特色城镇化道路》一书中指出:“中国作为13亿人口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成功实现城市化,必然会同时实现工业化,会带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极大地促进世界的发展。” [2]可见城镇化对于中国乃至世界发展的重要意义。

时至今日,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北京、上海、广州等已发展为世界顶尖的国际化大都市,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圈正带动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短短数十年,中国就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迅速发展为一个高度城镇化、工业化的世界大国,这是所有华夏儿女的骄傲。当然,中国目前依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东、中、西部的城镇化发展差距依旧明显。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这一问题将逐渐得到解决,中国也将逐渐缩小不同区域的贫富差距,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大国。

1.3工业现代化

工业化在中国已日趋成熟,大范围的工业化也为中国带来了“世界工厂”的美誉。然而,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的工业作为推动国家硬实力的强大推力,也迎来了巨大的变革,工业现代化正是这种变革的集中体现。

能源工业方面,作为一个产煤大国,中国的煤炭工业依然占据很大的比重,但同时,石油工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洋石油这三大石油公司为主的石油工业,由于极高的产业集中度,从而拥有着较高的生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而电力工业同样发展迅猛,能够覆盖如此辽阔的国土并提供稳定的电力,其现代化水平可见一斑。

高技术行业。医药制造业发展迅速,自动化的生产流程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但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且贫富差距依旧明显,医疗费用居高不下依然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隐患。通信设备制造业,中国已经形成了华为技术、中兴通讯这样的大企业,行业国际化水平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几乎覆盖全国的通信信号,标志着我国通信技术的日渐成熟。

除此之外,中国在计算机制造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船舶工业等重要工业均实现了现代化,有些甚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然而,作为一名机械专业的学生,令我比较遗憾的是中国的机床工具工业发展依旧缓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在产品加工精度上始终无法有所突破,很多精密仪器依然要从外国进口。不过相信凭借不懈的努力和钻研,我国机械制造业终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2前景展望

工业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在中国崛起为世界大国的道路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工业经济的发展方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选对方向、合理规划,是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就目前来看,中国工业经济正朝着“环境友好”“精密制造”的方向不断努力。

2.1环境友好

30余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极其瞩目的成就,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环境的不断恶化和各种疾病的间歇爆发。大片的雾霾、土地沙漠化以及各种污染已成为我国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甚至最近曝出兰州的自来水被测出笨超标20倍,居民只能在超市中采购饮用水,如此恶化的环境令人担忧。可以说,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迫在眉睫。

近来,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愈加强力而有效。2010年10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领域。战略新兴产业的崛起标志着过去粗放式的工业模式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节能环保、高效生产的工业模式。近年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部分领域产业规模已居世界前列;部分领域先后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在一些重要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部分领域涌现出一批高速成长的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群;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呈现出积聚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了若干集群和产业积聚区。这些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当然,中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仍然面对着创新能力不足、核心关键技术较少、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等问题,这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大规模战略新兴产业的覆盖,依然是一项举世瞩目的成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技能环保型战略新兴产业将带动中国经济与科技不断进步,成为中国发展的支柱产业。

2.2精密制造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精密制造一直是中国工业制造的致命短板。大多数精密仪器都依赖进口,不仅耗资巨大,核心技术的缺乏也使得中国工业在控制、传感、检测等多方面难以实现较大的突破。与美国国家仪器(NI)、德国霍梅尔等精密仪器制造企业相比,中国仍缺乏精密制造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尽管如此,中国依然在奋力追赶,并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较早和较大程度的对外开放,以及较深层次、较大范围的市场化改革,中国制造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传统制造业逐渐开始转型,在高新技术改造下全面升级。“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的诞生以及各类精确制导导弹的研发标志着中国精密制造业正逐渐成型。未来10年,传统装备制造业将在吸取信息技术、新材料、机械、电子以及现代管理等高技术成果,并将其优化继承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为传统工业提供用于柔性制造、绿色制造和精益制造的新一代技术装备。凭借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髓,借助庞大的市场和强大的劳动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精密制造业必将屹立于世界之巅,并带动中国工业经济持续发展。总结

中国的工业经济起步较晚,发展经验较少,加之西方国家曾经的技术封锁和市场遏制,使得中国的工业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快速发展。但改革开放以

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工业现代化的全面实施,中国的工业经济迎来了质的飞越,并逐步迎来产业转型,迈向“环境友好”“精密制造”的战略新兴产业。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有力领导下,中国工业经济将持续高速发展,为中国的经济与科技发展注入强大的力量,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带来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身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1996年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

12.中国人民银行改革的历程及成效 篇十二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光辉的90年。在这风风雨雨的90年里,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太多的凶险,太多的曲折与磨难,但也因此造就了共产党人坚忍不拔的钢铁般意志以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这90年里,有很多的宝贵经验和启示值得我们好好思索„„

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正处在黑暗腐朽的年代,社会结构也逐渐从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但都相继失败了。这些历史证明了一个事实,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其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正当人们处于彷徨之际,中国共产党鲜明地确定了奋斗目标,制定了经过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分两步走的革命纲领,领导中国人民,在世界的东方谱写了辉煌壮丽的史诗。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在这90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以几代领导人为核心的思想观念:

一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服务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是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杰出代表——毛泽东为我党所确立的根本宗旨。可以说, 作为新中国缔造者和创始人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 把“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念态度鲜明地刻在了自己的旗帜上, 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 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二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有利观”。在力挽狂澜、拨乱反正并逐步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 邓小平把握住了毛泽东的“服务观”的精髓,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利益的价值取向,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没有变, 而更为历久弥新。20 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就是对邓小平人民利益实现形式的最好诠释和最公正的见证。

三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代表观”。基于对党和国家、人民前途命运的深刻关切, 根据改革和建设不断推进的新形势,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作出了新的阐发和贡献,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三个代表”,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四是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的“为民观”。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倡导“执政为民”的“为民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胡锦涛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新一代领导人在灾难面前的表现都在彰显出新一代领导集体以人为本的新鲜话语体系和亲民、爱民、利民的平民政治氛围, 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点滴不懈努力, 用行为昭示了“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内在意蕴。

上一篇:换届就职演讲稿下一篇:电子白板教学中的应用和使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