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设计

2024-06-13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设计(精选8篇)

1.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反思

通过参加“仁乐杯”教学大赛我对自己的赛课进行了如下反思: 1.课前,我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情况及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把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以四人至六人为一组安排学生的座位,且每组选择一个组长。这种临近组合的合作学习有别于传统教学的随机,分散的分组讨论,它是在公共学习目标下进行的有一定聚合力的学习活动。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以往我的教学,就是采取随机的以座位就近的四人小组的分组讨论,而造成了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合而不作:(1)优生组出现自顾自的做法,反正我能,我已经会啦,你们要练习可以,该我做的一定到位,没有让小组成员得到充分的合作练习。(2)要么男女生互不理睬。(3)优生做,中差生静观。(4)整个小组无法开展活动,没有一个学生能够组织本组的合作学习,大家静坐或者观看他组的做法。二是合而滥作:(1)小组成员各自的角色和任务不明确。2)性格内向的往往发言甚少或者不发言。(3)成绩差的不知所云。(4)发言人和汇报人往往都让优生担任,差生和内向的学生根本无法得到相应的锻炼。

2.课中 step 1 Warming-up 我首先与学生们问好,然后在全班任意抽一位同学作值日报告。此同学的报告与本单元的主题很贴切,她描述了本班的某个同学,其中用到了上节课所学到的句型“have two big eyes and a round face”“have long curly black hair”“be a little bit heavy”“be of medium height”,并且积极主动地查阅了字典和预习了课文中section A中的3a部分,用上了“she always smiles.Today she is wearing a red shirt.”最后用上了句型“Can you guess who she is?”让大家猜猜她是谁。针对此项活动,我事先给全班布置了任务-一份值日报告,这不仅充分调动了全班同学的参与欲望和表现能力,极大地调动了课堂气氛;也锻炼了此节课做值日的同学的胆识和语言讲述、组织能力。而以往在设计此内容的活动时,往往是我举例子,让学生猜或者只是让当堂课的值日生准备值日报告。这种方法虽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没有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原则,不能让全班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使教学更加融洽的沟通和相互交流。

Step 2 Review the drills and leading-in 我呈现了一些学生熟悉的明星漫画像,如潘长江,周杰伦,何炅等,让学生们通过描述他们的外貌特征,复习我们上节课所学的词汇和句型,(此活动中的图片都是由学生课前提前准备或者自己绘画,然后由每个组的小组长评选而挑出来的),所以相对于以往我自己准备的有趣图片,学生们看到代表自己小组合作心血的图片时,兴趣会格外的盎然,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也产生了。而后我也很自然的呈现出了一些新的词汇,如popular ,good-looking ,the basketball team ,tell jokes ,never,为紧接着的阅读环节,扫除单词障碍,做好铺垫。Step 3 Reading(Section A 3a)阅读材料的处理分四步走:

1)

match the words with the pictures 由于在上一个环节新单词已经呈现,学生已基本了解,而此阅读内容也比较简单,所以在此环节让学生自读,完成搭配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快速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泛读习惯。

2)present the important sentences and phrases 以前对这部分的处理,都是由我选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型和短语,让学生翻译,从而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而这一次,我在课前事先把要预习的内容和要求告诉学生,让小组中的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查阅词典,找出此3a阅读中的重点、难点,整理出重点词组和语法,提出质疑,利用课前时间在小组中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所以,这一次对这部分的处理,是由学生自己归纳整理出重要句型和短语以及意思,然后由各组指定的小组长进行汇报。对于他们不能理解的部分,我进行了及时的纠正;对于个别小组提出的疑难问题,我也进行了及时的点拨和解决。而学生对于自己动脑筋而得来的劳动成果,也记得格外的牢固,再接下来的重点词汇与句型的具体操练与应用中,自然也很得心应手。3)Oral practice and see who reads the best 让学生大声跟读磁带,训练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并且请四个小组中的成员表演朗读,我也及时的给予鼓励性评价,而全班也报以热烈有节奏的掌声,使课堂气氛再次达到高潮,这也为第四步的复述打好基础。

4)Describe the person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我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归纳这些短文是怎样描述人物的,使学生了解到描述一个人,不仅要描述人的外表特征,而且要描写人物的喜好,性格特征等。为下一环节的语言运用奠定基础。相对于我以往的传统的“传授和讲解语言知识”,而使课堂向“培养语言能力”转变。并且这一活动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验学习的过程。

Step5 Games 在这一环节设计中,我通过让各小组之间互相竞争的方式,来描述家喻户晓的主持人李咏的漫画肖像。要求:看图描述人物;追加描述,不得重复;单词,短语,句子都可以;每个答案得一分;得分最多的小组获胜。在这一环节中,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充分展现自我,描述人物的词汇也十分丰富,如He is thin;He has two small eyes;He is a great host;He loves his job very much;He never stops smiling;He is humorous;He is a popular host in China;He meets many interesting people;He is very funny;He always wear black clothes;He is friendly to other people;He is very busy„„相对于以往的让学生自主动脑筋,描述人物来说,这种小组合作,组间竞争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潜力,让学生学生不仅有机会运用所学的书面知识,进行综合语言能力操练,而且还促使学生增进对英语的兴趣和重要性的体会。Step 6 Writing Practice 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运用所学,描写一位熟悉的老师。要求:5分钟;句子越多越好。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对这一环节的处理,只是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让他们运用当堂课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然后再挑选1-2篇范文在全班朗读。这种方法很枯燥,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且不能使每位学生的作文都得以批改和展示。而在这节课中,在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作文之后,遵循学习成绩好的帮助成绩差的原则,我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相互探讨的方式,互相批改彼此的作文,从而使全班大部分学生的语言写作得以充分的操练。最后再由各小组推选出1篇佳文贴在教室的后黑板的位置展示。

通过这堂课的实践,我深切的明白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设计一些探究性、发散性的、对学生有挑战性的、能激起学生兴趣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才能防止合作学习趋于随意性和形式化,从而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的理念。

2.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设计 篇二

参考文献

[1]李炳亭.杜郎口“旋风”.

3.“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探究 篇三

一、小组讨论要有开展的必要性

教师有时为了让学生能广泛地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案例:三年级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时,某老师觉得两个图形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认识的,他们的特征应该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得出结果,于是就在简单地复习了一下图形的名称之后抛出了几个问题:观察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边有什么特点?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你有什么发现?可以借助身边的直尺和三角尺验证。学生就开始小组合作操作讨论,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操作上面也确实存在一些困难,过了若干分钟后老师开始让学生把结果汇总,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怎么也答不出老师期望的结果,笔者思考了一下,感觉二年级刚刚升入三年级的孩子可能对于特点两个字不太理解,所以在探索的过程中有点概念模糊无从下手。其实课前学生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到底有些什么特征是模糊的,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有的说长长的就是长方形啊;有的说有扁扁的是长方形,方方的就是正方形了。这种概念的形成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老师不经过课前分析盲目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索往往会造成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造成教学时间大量浪费,学生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效率事倍功半。由此笔者想到,对于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也不能滥用,不适合开放讨论的课题可以老师讲述,学生学习,只有适合的恰当的时机去应用这种学习方式,才能起到它的作用。小组学习的次数在同一节数学课中也不宜过多,一般是2~3次,次数过多,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也不能突出重点。

二、小组讨论要有明确的操作性

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使学生明确参与方法,理清思路,才能提高参与的效率。案例:五年级教学一一列举的解决问题时,教师就做到了引导与适时分组合作交流的有机切合,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老师首先分析信息,引导学生思考方法。

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逐步引导:18根1米长的栅栏和长方形联系起来想到了什么?那么周长18米是几条长几条宽?由此想到了什么?他想知道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那你能说出一种围法来吗?同桌先交流这种想法,比较细腻地了解了思考过程,然后再小组合作,清楚要求:用你喜欢的方法(可用学具18根小棒、画图)找出不同的围法。把想到的围法记录在表格上。交流之后汇报找到了几种围法。汇报过程中从无序到有序,小组学习达到了比较成功的目标,那就是:让全体学生都能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

三、小组讨论要有循序渐进的规范性

小组合作时成员间需要有合作的意识,而且在日常教学中离不开必要的训练。当教师提出讨论的问题时,学生之间需要做到有组织性,需要有一位小组的组织者来协调小组成员的活动,同时小组成员间要能够认真地相互倾听,能够对成员的发言或者操作做出评价,当产生不同意见时,要能够合理地解决矛盾冲突。整个活动过程应该是有序的,思维有条理性的。这对于教师来说要求还是比较高的,要求教师对小组学习有必要的计划,要有调控的能力,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对一些问题能够进行辨别分析并对学生们进行帮助。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做有心人,对小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模拟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都由不同的学生来承担,使人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案例:一年级教学有趣的图形时,我让学生经历了三次合作学习:(1)摸一摸拿到的实物,然后告诉身边的同学,你在哪个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形状的面?这次合作是两个学生之间的合作。(2)请学生想办法用纸剪出一个和刚才在实物上找到的面一样大的图形,请小组先讨论一下,看看可以用什么方法?这是就是集体参与的讨论,探讨方法多样性。(3)动手实践,比比在同样的时间内哪组用的方法多,做出来的图形也多。这一小组合作的过程就需要一组同学先进行协商,分工,再动手制作。在平时的小组合作学习时,我还注重了小组成员的结构,每一小组都有好、中、困三类学生组成,并积极发挥优等生的作用,让他们帮助中等偏下的学生梳理讨论过程中产生的疑惑,互助合作,形成合力,积极与其他小组展开竞争。使每个小组成员都意识到自己是小组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从而产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4.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篇四

一、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

二、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

三、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

四、解放儿童的嘴,使他们能说。

五、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扩大认识的眼界,取得丰富的学问。

六、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他们有一些空闲消化学问,并且学一些他们自己渴望学习的学问,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他道出了教育的本旨。

我校的小组合作学习恰巧符合上述理论,关键词是“解放”不仅仅是解放老师更重要是解放学生。使学生能想、能干、能看、能说、能获取、能消化(自主、互助、交流、提升)。具体到课堂上就是“构建”“生成”,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课堂不是单纯获取知识、不是加剧两极分化、不是单向传输、不是被动接受、不是呆滞、木然。而是把书本的间接经验重新“构建”“生成”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传统的课堂注重知识的被动传输,自主合作的课堂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是在探求解决知识的技巧。以语文教学为例:在被动传输的课堂模式下,学生一遇到阅读题和作文题就无从下口,老师在课堂上援疑质理百般解释学生依然迷茫,即使老师告诉了他们答题的一些技巧也如过往烟云。什么让他们失去了思考?

5.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篇五

首先,我组建了学习小组,选拔、培养小组长。我认为小组学习很简单,在《圆的周长》这一节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但是事实证明,我的想法太简单了,因为小组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大家围桌而坐,更不是场面越热闹,就更显合作效果越好。我觉得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学效率不高。我认为原因是多个方面:一是过多关注合作结果,对合作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不够。比如在测量圆的周长的小组活动中,我就提问: “怎样测量圆的周长呢?”,让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刚开始讨论,我就开始问讨论好了没有,结果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好了”,接着我 就让学生按讨论的方法进行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明显的还有学生没操作完成,我怕完成

不了教学任务,影响教学效果,就叫停连忙找学生汇报操作方法,在学生汇报中也不敢让困难学生发言,只请了个别学习好的学生发言,这样一来使我们的小组合作就成了简单的教师“导”,学生“演”,并且“导”不明,“演”也不精。我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我只关注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教学任务的目的,没有关注学生在实际小组合作中的参与,这样就失去了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指导,学生真正合作的意义。

二是对小组合作参与度及合作的主动性关注不够。如在学生小组合作测量操作完后,老师要求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是怎样量的,这时有的小组就出现了只有个别学生在说,大部分学生就成了观众。针对这种现象我觉得我们教师作为合作学习的指导者与参与者,在关注学生合作的过程和方法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是否均衡,是否都积极地投了小组合作。

第三是有点追求“形式”上的合作,对合作与独立思考的处理不够合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其中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测量书本、课桌面等一周边线长度的操作。在这一小组合作过程中,我发现几乎每个小组都是一人在做,其余人在看。这样表面上看,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其实更多的是我们把合作学习当成了一种点缀。因此,我们教学过程中应关注更多深层次的问题。

第四.学生合作意识较差,合作技能较低。合作小组成员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往往导致合作活动流于形式,对如何开展合作学习感到困惑,不知所措;对讨论过程中结论、问题等缺少记录、比较、分析,造成合作成员讨论时发表

完自己的意见即草草了事,讨论很难深入,合作学习难以落到实处。

第五、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没有太大的探讨价值。只追求合作讨论的形式,只是为做给人看的,不讲究效果,容易造成“摆样子”、“走过场”的现象。第六、教师没有发挥好应有的作用,由于过份强调学生的“学”,教师常常只成为事后的评论员,而不能积极参与并引领学生“学”的过程,对一些普遍问题不能及时适当的提供变式帮助学生解疑,以至使教学活动出现东扯西拉的思维混乱,反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如果评价以小组为对象,必然导制学生小组之间竞争性更强,竞争又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互相帮助,形成更强的竞争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帮助

6.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篇六

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我们经过努力实践新课程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新理念,总结出了“自主预习+合作互动+当堂检测+反馈评价”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应用已在我县初见成效。

一、成功实施该模式的要素

1.优化组合。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依据学生的性别、个性、学习能力、兴趣特长等,四人为一小组。每五、六周改变一次编组,轮换组长,给每个学生创造相同的机会。

2.分工合作。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率,组内成员在一个组里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3.团结互助。让学生懂得自己与小组同学是浮沉与共、休戚相关的,自己的成功有赖于整个小组获得成功。

4.正确有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不同的学科,甚至是同一学科的不同学习阶段,合作学习的实施不应千篇一律,必须实施多样化的合作学习策略,以适应不同的学习情境。

二、成功实施该模式的教学策略

1.课前准备,明确目的。在实施该模式的课堂教学之前,让学生 先自主预习。在充分预习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努力完成课文所涉及的显性问题和隐性问题,包括课本中的课后练习,练习册中的相关题目,并把不会、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写进“问题生成单”以小组为单位上交给任课老师。

2.创设情境,合作互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需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接下来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问题生成单”与小组同学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形成“小组问题生成单”,由其他小组同学帮助解决,老师只是起到点拨引导的作用。

3.引导归纳,全班交流。小组或团队内部进行合作学习之后,教师让每个小组或团队的报告员代表本组或本团队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教师了解每个小组或团队中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情况;对于每个小组或团队提出的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或团队介绍解决办法,进行小组之间或团队之间的交流。

三、成功实施该模式的效果

1.课堂焕发了生命活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懂得了什么是平等,什么是尊重;通过交流展示,课堂因学生的自由活动而变得具有活力。

2.小组教学显现成效。小组合作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管理的“化整为零”,这样“小组合作教学”将分层教学推向了极致,开创了分层教学的全新局面。

3.教师工作状态的转变。由于小组合作教学研究是一个永无止 境、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课题体系,同时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万能的,所以教师始终会处于一种不断探索、不断思考、不断收获的状态之中,教师的兴趣得到了保持、精力得到了集中、激情得到了激发。

7.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设计 篇七

在新课改背景下众多教师摸索、总结和实施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这种方法可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热情和积极性, 使英语课堂变成充满乐趣、充满竞争、充满激情的乐园。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谈谈看法。

1. 布置作业要体现层次性, 实施分层布置作业。

由于学生在智力水平、认知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 作业内容要尽量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 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一般来说, 笔者习惯把全班分成三个层次:A组、B组、C组, 确保优等生吃得精, 中等生吃得好, 后进生吃得饱。比如:“如何预习新课单词”, 笔者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作业:A组:查字典, 运用重点词汇写一段文字;B组作业:查字典, 用每个生词各造一个句子;C组作业:拼读并抄写单词, 包括中文意思及词性。这样, 学生各尽其能, 最大限度地培养了自学能力。

2. 作业要强调实践性。

英语课堂教学应强调实践性, 通过实践让学生在“做中学”。在作业布置方面也应该逐步走向实践化。在学完“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后, 我布置了一项作业:“What’s your friend’s favorite subject?”要求学生先对身边的朋友作一个调查, 然后写一个报告。这样学生复习巩固了本单元所学内容, 同时也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3. 作业要注重合作和探究性。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合作和探究学习, 因此在设计作业时要适时设置探究情景, 让学生探究并描述发现的过程与结果。比如在讲语法“现在进行时态”之前, 我布置的作业是:小组合作探究现在进行时的用法、现在分词的构成, 并编成顺口溜以便于记忆。这是一项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的作业练习,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 作业要具有趣味性和创新性。

要想增强英语作业的趣味性, 必须不断变换作业类型, 使学生对英语作业保持新鲜感, 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要尽量控制抄写性的作业, 精心挑选和设计有趣味性的作业, 使学生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在实际操作中我是这样做的: (1) 把本单元学过的课文改编成书面表达、挖词填空或阅读理解, 而不是抄写或默写; (2) 把学过的对话改写成小短文; (3) 变换人称和时态改写文章内容; (4) 周末作业:根据本单元所学内容编两套试卷 (A卷注重基础知识, B卷注重运用能力) 。趣味性作业的设计, 改变了传统的单一、重复、枯燥,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小组合作学习, 我这样操作。

1. 分组合理均衡。

分组合理均衡是合作式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合理均衡的分组。组员实力虽不能达到绝对平均, 但必须相对均衡, 这样才能在势均力敌的形势下充满竞争, 各组都有输赢的可能。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原则, 即小组内各成员间性格、性别、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 而每个小组都是这样的, 就使得全班各小组之间产生了同质性。

2. 小组合作丰富多样。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安排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

(1) 课前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1) Preview

预习单词、词组、对话、课文, 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做好充分准备, 并就所准备内容相互讨论、补充, 最后指定小组成员代表发言, 按规定分值记录小组的集体成绩。

(2) Action

课前表演即在每节课开始前的几分钟时间里, 让学生围绕将要学的要点, 再联系学过的或课外内容, 采用英语表演的形式, 营造良好的英语氛围, 使学生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

(3) Duty Report

课前活动还可围绕当日天气、学生出勤、班级日志、时事新闻和名人逸事等安排值日报告活动。

(4) Daily Idiom

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大量收集各类英语的成语、俚语等, 课前抽出一到两分钟的时间安排一名学生当小老师, 教给大家一句话。

(5) Talk Show

这是专门为一些口语流利、乐于表现的学生设计的项目, 可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做即兴英语演讲, 也可以让一些英文写作上有困难的学生作口头训练, 激发灵感。此项活动依课文内容而定, 不一定每天进行。

(2) 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初中英语教材题材多样, 内容丰富,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极好素材。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所授内容, 有意识地组织学习小组进行交流竞赛活动, 如听力竞赛、单词竞赛、会话比赛、复述竞赛、快速阅读竞赛、反馈练习竞赛等, 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

(3) 课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布置小组成员内部的词语听写、课文朗读与背诵、检查书面作业、进行会话、写作练习等, 然后组间互查。教师要纵观全班各组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缺点, 进行及时表扬、鼓励、指导, 并提出建议。

3. 记分及时准确。

在合作学习具体实施中, 我运用了量化考核制度, 各合作学习小组选出一名责任感强、认真、细心的同学担当组长。组长记分实行轮流推磨法, 即二组组长记一组成员得分, 三组记二组……这样所得分数相对比较客观、公正。组长在被记录组员的名单后面列出本周在英语各项活动中 (预习、每日名言、课堂发言、小组讨论、单词竞赛、表演、作业完成、考试进步等) 的得扣分情况。

4. 汇总客观公正。

对小组得分情况需一周一汇总, 汇总时老师需在现场。小组合作学习把学生个人计分改为学习小组计分, 把小组总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 形成“组内相互合作, 组间相互竞争”的局面, 老师根据得分情况评出本周“积分最高小组”“进步最大小组”和“积分最低小组”, 并把每组个人最高分公示在黑板上, 在小组内评选“优秀组员”, 在班级内评选“优秀组长”。

5. 反馈赏罚分明。

小组合作积分制最重要的环节是反馈结果, 结果直接影响着前面所有的过程。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毕竟是十几岁的孩子, 他们单纯、可爱、充满激情而不定性, 他们渴望得到大家的认同和赞扬, 这认同和赞扬不一定多么贵重, 一张奖状或喜报即可。最低分组则被罚为大家出节目、值日或跑步, 以活跃班级氛围, 锻炼他们的吃苦精神、责任感, 增强体质。

8.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的有效设计 篇八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和探讨进行学习,即合作学习,它不仅有利于减轻教育情境中不必要的竞争压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投入程度,尤其是可以促进后进生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但是,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心理学家马斯洛: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学习中,能学会树立信心,学会怎样相互合作完成任务,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实现自我。《新课程标准》也要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小组学习”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特点等,对每个学生的素质进行分析研究,掌握各学生的特性进行分组,这要考虑每个组成员的组织能力、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问题,考虑各学生的层次性,组间搭配合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将全班学生重新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便于公开竞争。一个班的人数不能太多,一个班在50人左右,每组约6人,分为7~8组较为适宜,由1人任小组长,小组长一般由学习成绩较好、乐于助人,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口头表达、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

在小组学习中,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主动地参与并作出自己的贡献,每位组员既可以自主独立思考,又可以相互讨论、相互学习,从而使每位同学都有所提高。

二、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

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也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关键,这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成效。内容要尽量具备可操作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认真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要达到教学目标,并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根据教学内容及教材的重难点,结合班级学生实际,师生共同设计既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产生内动力,又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能的思考题、讨论题,让学生的思维活动沿着目标方向有理有序的进展,提高同伴间合作作用效率。

三、合理安排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1.合理安排合作学习时间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讨论、交流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交流时间。让每个学生有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想自己要想的问题,让每个学生有发表意见、表达自己思维活动的机会,说自己想说的话。小组合作研讨是本模式的中心环节,要让学生有组内,组际、展开热烈有序讨论的时间与机会。

2.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

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合作需要,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要把握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

( 1 ) 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 2 ) 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 3 ) 在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能力是关键

合作交流就是在学生与教师信息交流的同时,并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力求避免有些学生不合作,不配合小组讨论的现象。最有效的合作学习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自发性行为,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因此,作为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些基本的合作技能的培养。如果小组成员没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他们的合作也是虚无实效的。所以,我们还应重视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

五、教师的要求

1.教師角色的正确定位

新课改教学是师生互动形成的学习共同体的过程,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权威地位,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激励者,要放手但不放任,相信学生但不失控,要同时做好顾问、参谋与合作者的角色。

2.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积极地参与活动。

在课堂中教师要有非常强的课堂把握能力,善于根据学习任务引发话题,组织讨论。关注每一个组员的活动,对组员的发言适时地给予鼓励性的评价。随时注意观察讨论的气氛和组员的参与情况,用微笑、期待的目光或鼓励的话引导较少发言的同学参加意见,多一些引导性的语言,尽量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鼓励每个学生嘴巴动起来,思维活起来。

六、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1.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环。小组成员中的讨论、发言、作业的完成、互助、和成绩的进步等都进行量化评价并开展竞赛,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从而更好地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

3.学生自评

让学生自主评价思考自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谈认识,谈体会 ,谈收获,学生能够明白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不足,明确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也能使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感受自己的不断成长和进步。

4.总结与反思

上一篇:描写夏季励志的句子下一篇:十大诚信苗圃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