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外出务工调查问卷

2024-10-20

农村外出务工调查问卷(14篇)

1.农村外出务工调查问卷 篇一

农村外出务工调查

姓名:刘 娜系别:外语系

班级:09级英本4班学号:2009071424

调查时间:2011年暑假

调查地点: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风石堰镇合心村

调查人物:全体村民

农村外出务工及经济情况现状

随着国家经济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改革开放唱响了人民任命致富的动力。为了摆脱贫困,寻找新的发展机会,进而走向致富的道路,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下,我村村民纷纷自发通过各种方式涌向经济发达地区。于是,一支庞大的充满活力的劳务大军应运而生,为国家制造了大量的剩余生产力。今年暑假,通过以调查表的形式挨家挨户调查,整个村子的外出人员人数及其工作收入做了一个明细地调查,大概情况如下:自改革开放以来,村里出去务工的青年壮年层出不穷,且呈逐年递增趋势。全村总共五十户人家,男女老少大约250来人,但是出去老龄人及小孩子还有少数在校大学生,其余18到48岁人都在外奔波劳碌。粗略计算一下比例,务工人员占了总人数的60%。其中,这些务工人员包括公司老板,商人,打工仔,打工妹,小店老板等等。理所当然,他们的收入也是各不相同的。据调查,打工在打工妹属于低收入人群,月薪约为1800元,而那些老板商人,月薪不定,年薪约为12万左右。之一自己开小店的,年收入也有5,6万的样子。当然除去这些流往经济发达地区务工人员,也有外出本地务工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战略化转移,是现代农业跃升发展的大趋势,是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应循坦途。调查得知,几个大学毕业生合伙承包了县里的大片土地,经营了葡萄园管理。由于气候土质适宜,市场有出路,全村的经济作物发展非常顺畅,同时村民也有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然而,这些外出务工人员也遇到了很多的挫折与困难。下面将要对此进行分析。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遇到的挫折,困难

在调查中发现,以下是农民工遇到的问题:

1、就业稳定状况得不到保障。在这些外出务工人员中,大部分都是临时工,哪里有工作就去哪里,经常更换工作,四处奔波,得不到公司的长期聘用。当然,造成这一现象的部分原因是部分农民工是兼业式的农闲时节打工无法稳定就业。很多公司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在某一时段会出现用工短缺急需招聘工人,但是过了这个时间段就不需要那么多工人了。而且有些农民工对劳动法意识薄弱,不与老板签订劳动合同,致使产生纠纷时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伴随着就业不稳定现象就出现了。一些农民还能在熟人朋友的介绍下找到第二份工作,而一部分农民就只能奔波于城市间找工作了。

2、农民工法律意识薄弱,不善于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很多农民工与用工方发射管纠纷的时候,农民工往往不能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在社会中,农民工属于弱势地位。很少有人管他们的冷暖,随着拖欠工资等现象的进一步加剧,农民工的利益受到了进一步的威胁。辛苦一年挣的血汗钱就因为老板的一句话而化为泡影,全家人的希望也破灭了。虽然政府部门对这件事已经加以关注,进行了大力整顿,情况已经

有所改善,但是农民工总要学会自己运用法律维权。

3、就业范围狭窄。对于一些年轻力壮的,一般只有选择建筑工地做苦力,工作累,危险也

大。而对于妇女活着身体弱的就只能进一些厂子,做些简单的手工活,或者做钟点工,白洁元,服务员等等。因为这些活都不需要什么技术手段,纯属苦力劳动。

4、对于自己在家创业的群体,缺少经验和专家指导。据调查,那些自己种植葡萄园的大学

生们,毕业之后几个人凑合着得到家里的支持就动起手了。然而前几年却大大亏本,因为他们只会那些从书本上那个看到的理论知识,而未真正从事农业活动。后来他们积极向有经验的老农打听,吸取经验,在此同时,他们请教相关专家,才度过难关。

针对他们碰到的困难,我们可以总结出来几点大概原因:第一,外出务工人员求钱若渴。由于家中缺乏资金去维持生活,外出之后,只要能赚钱的工作他们就干。第二,法律维权意识太弱,针对用工方拖欠工资束手无策,不会运用法律手段去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任由血汗钱化为乌有。第三,家乡供职岗位过少以至于大部分人都需要南下打工。第四,缺少相关的自主创业的例子,同时也缺乏那 种先富带后富的人。第五,经济作物出售模式单一,大大减少了劳动力。

既然总结出来了原因,就有了相关性的建议。在我看来,农民工是全社会的弱势群体,解决农民工的问题离不开全社会的关心,要帮助他们就要帮助他们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首先,要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对于所有工人,国家应加强宣传劳动法合同法的宣传。更大力度地针对不合法的现象进行法规完善。然后,对于大部分外出无辜哦不能够人员,应对他们进行培训,以至于他们可以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增加工作稳定性,使他们的工作稳定得到保障。再者,健全和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和支付法规,解决好农民工收入问题。这是农民工最根本的利益。对于相关单位,应加强督察,建立一套农民工工资支付督察体系,规范用人单位支付农民工工资的行为,确保不拖欠农民工工资。对于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单位,应当采用对应的法律手段,进行严惩。最后,针对自主创业者,国家政府也应该给与大力关注和支持,适当提供专家指导,以免他们碰更多的钉子,减少损失。例外也应该在这个项目上加以拓展,扩大经营模式并使之多样化,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比如说,对于葡萄园种植,并不能单纯出售新鲜葡萄,我们可以开展加工厂。酿造葡萄酒,制造葡萄罐头等等。最后,还可以根据地形气候条件,增加经济作物品种。

在暑假中的这个调查,收获了很多,也非常感谢全村人民的支持和配合,如实反映他们的真是情况。但由于那能力水平有限,调查仍有待改进。下面是自制的调查表:

2.农村外出务工调查问卷 篇二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我市报名外出务工人员120例为调查对象, 年龄18岁~25岁之间。其中男66例, 女54例。排除严重躯体疾患及精神疾病。

1.2 方法

1.2.1 测评工具

症状自评量表[1] (SCL-90) , 主要用于评定心理健康状况, 由90个项目组成, 分为从“没有症状”到“严重”采用1~5分进行评定, 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共9个因子。

1.2.2 调查方法

在外出务工前测评1次, 由经过培训的精神科医师进行调查, 对调查对象当面讲解、指导, 被调查者独立完成问卷。外出务工3个月后再自评1次, 问卷寄回。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u检验。

2 结果

调查对象120例, 外出务工前回收问卷120份, 务工3个月后再次调查回收问卷109份, 有效率95.4%。

被调查人员外出务工前与3个月后SCL-90各因子分比较, 结果显示, 外出务工前后比较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敌对因子均有极显著差异 (P<0.01) , 强迫、精神病性因子有显著差异 (P<0.05) 。见表1。

3 讨论

年轻的外出务工人员社会阅历浅, 大部分首次离家外出, 环境和社会角色突然改变, 使他们的心理产生压力, 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 如焦虑、抑郁、恐怖、人际关系敏感等。由于现实工作强度、居住环境、工资待遇等与理想的差距, 在短时间内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年轻的外出务工人员, 部分人精神上不堪重负, 精神失常。根据调查SCL-90主要因子抑郁、焦虑、恐怖、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及总分在务工前后有显著变化。69.5%的人员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

另外, 我院精神科收治的患者中, 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比往年明显增多。近3年来, 住院的1 095例患者中有42例18岁~25岁的在外务工者。据调查主要发病原因有受领导批评、上当受骗、与同事不和、丢失财物、工作时间过长等。且他们身处异乡, 得不到家长、亲朋好友的安慰和帮助, 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 致使心理状态异常, 甚至精神异常。

按照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学说, 我们认为处在被封闭和隔离状态下的人们实际上对更高层次的需要显得更为突出和强烈。由此我们给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的外出务工者提供积极主动的心理方面的干预、疏导和救治[2]。

根据以上分析, 年轻外出务工者是家庭的重要成员, 是家庭的希望。在选择外出务工前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家长要了解子女的心理承受能力, 帮他们选择合适的工作。要与外出务工的子女多沟通, 及时了解子女的心理需求, 必要时给予心理干预, 使他们能够战胜困难, 在实践中逐渐成熟, 成为生活的强者。

摘要:目的了解年轻外出务工人员外出务工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随机抽取外出务工人员 (18岁~25岁) 120例, 调查其外出务工前和外出3个月后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评定。结果调查者SCL-90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恐怖、敌对6项因子具有极显著差异, 强迫、精神病性因子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年轻的外出务工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值得社会和家庭关注及干预。

关键词:年轻,外出务工人员,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

参考文献

[1]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31~36

3.农村外出务工调查问卷 篇三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抽样调查显示,2003年我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平均收入约690元,比上年提高了7.8%。

去年,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平均务工8.1个月。在东部地区务工收入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2003年,东部地区务工的月平均收入为760元,中、西部地区分别为570元和560元。调查还显示,农村劳动力很少有组织地外出务工。(北京 杨西冰)

城乡互动农村青年发展项目启动

由团中央主办的全国“城乡互动农村青年发展项目”已经启动,该项目主要包括:设立“全国农村青年中心建设基金”,实施农村青年中心北辰基业网络计算机示范项目,与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开展农村青年读好书活动,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开展体育三下乡青年行动,与卫生部等部委共同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北京 项城)

北京为农民打造“科技服务港”

北京市科委前不久公布了“农村科技服务港”建设规划。“服务港”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各类农村专业技术服务组织等机构组成,负责向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与技术服务,并开展科技成果推广、培训及咨询等活动。“服务港”具备双向交流功能,在把科技成果送到农民手中的同时,科研单位还可获得农民的技术需求信息,并以此提高科研项目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北京 张西菲)

上海外来务工者子女可享受大病住院保障

从今年起,上海具备一定条件的外来务工者子女可以享有加入少儿住院基金的权利,每人每年最多可报销大病和住院医疗费用10万元。

“上海市中小学生、婴幼儿住院医疗互助基金”规定:0 ~ 3岁的孩子每年只需交纳40元,4 ~ 18岁的孩子每年交纳30元,一旦住院或发生急性肿瘤等大病门诊费用,就可以得到最多8万元的基金支付费用。据悉,外来人口子女加入基金后,将享有同上海户籍孩子一样的大病和住院保障。(上海 仇逸)

河北农村创建文明生态村

河北省委、省政府前不久提出在全省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到2005年把全省10%左右的行政村建成文明生态村,到2010年再使20%左右的行政村进入文明生态村行列,到2020年实现全省农村基本建成文明生态村的目标。

4.农村外出务工调查问卷 篇四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作者:劳子赢

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6期

一,调查的意义

艾滋病(AIDS)的流行和传播已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造成了严重高的威胁,也是目前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与公共问题之一。每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进60%是通过性传播造成的病毒感染,且大部分分布在农村和不发达地区。而在艾滋病的传播和流行中,流动人口的数量与规模对艾滋病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频繁流动以及其自身社会地位低下,使得其更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同时由于这部分务工人员多是青壮年,处于性活跃年龄,且大部分单身外出务工,没有家庭的束缚,同时务工地区管理比较松散,使得这类人群更容易发生婚外性行为及性滥交等高危行为。目前我国艾滋病感染者中,流动人口占据一半以上,所以对流动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防控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该人群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态度与行为,对我国防控艾滋病流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的了解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防控知识及务工人员态度和行为状况,为今后对流动人口进行癌病宣传教育与行为干预提供依据,(自行填写)每年对返乡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调查。

二,调查的过程

1,对象

(自行填写)每年春节利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县xx个乡镇抽取5个乡镇,每个镇分别按照东南西北中5个方向选择5个村,每个村抽样40名外出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2,方法

结合当地情况,拟定调查表,采用入户当面访问方式,对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与行为。问卷采用不记名自愿填写的方式,当场回收。

3,结果

共回收1000份有效问卷,经整理后,结果显示,男性689人(68.9%),女性311人(31.1%);年龄17-48岁,平均年龄25.5岁,17-40岁822人(82.2%),40岁以上178人(17.8%);小学学历62人(6.2%),初中学历502人(50.2%),高中学历327人(32.7%),大专以上学历109人(10.9%);已婚466人(46.6%),未婚451人

(45.1%),离异或丧偶83人(8.3%)。首次外出务工人员:17-22岁702人(70.2%);务工年限:1年以下96人(9.6%),1-5年562人(56.2%),5年以上342人(34.2%);月收入1000元以下66人(6.6%),月收入1000-1500元223人(22.3%),月收入1500-2500元533人(53.3%),月收入2500元以上178人(17.8%)。

三,调查的结果

1,对艾兹病了解的来源

从上表可以看出,外出务工人员90.5%的人员能够接受与主动学习艾滋病相关知识,31.2%的人反对婚前性行为。11.5%的人在性生活中一定使用安全套。

四,调查结果的反思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地区务工人员一般在初高中毕业后即外出务工,男性务工人员占比例较大,且外出务工人员平均年龄在25.5岁,此时期正处于性活跃期,同时加上对艾滋病知识了解不够全面,法制观念不强,对事物判断能力较差,在冲动与好奇心的驱使下,容易出现嫖娼行为。因此应当针对务工人员建立健全的艾滋病宣传与教育及长期干预机制。应当重点加强务工人员流入地的宣传干预工作,应根据务工人员的作息时间,通过文艺形式进行宣传,提高务工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同时丰富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愿意与艾滋病人或病毒感染者继续生活、工作、交往的人不足50%,由于对艾滋病相关传播形式认识缺乏,使得大多数务工人员对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携带者表现出不友好的现象,或严重歧视,大多数务工人员对艾滋病患者有着恐惧心理,固应重点加强艾滋病传播途径教育,明确艾滋病可防可控,使务工人员明确艾滋病传播途径,降低务工人员及留守人员对艾滋病及艾滋病感染者的恐惧心理,树立务工人员对艾滋病危险性的认识,提高务工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帮助务工人员建立良好的生活性行为习惯。本次调查中,表示同意婚前性行为的比例为68.8%,但调查显示经常或一定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11.1%,固应加强对务工人员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健康教育。

加强多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健康教育是当前防控工作的重点。根据调查发现,农村务工人员关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偏低,且自身保护意识薄弱,应当加强对农村务工人员的健康教育工作。农村务工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与卫生部制定的《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实施方案》中,要求关于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达到85%目标差距甚远,尤其是对传非播途径的知晓率很低。而在务工人员对艾滋病人或感染者的态度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人员不接受与艾滋病患者或艾滋病感染者继续生活、继续交往、继续一起工作,这就造成艾滋病病人将受到其他人的歧视或孤立。这也说明虽然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在部分范围内,宣传工作开展仍然不平衡。与艾滋病的防控相比,农村及偏远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对艾滋病菲传播途径和预防控制方法的健康教育应当重点加强。

抓住外出务工人员流动特点,实施教育,一些在外务工人员的流入地,采取宣传手段、干预手段,往往取得很好地效果,但是在流出地却很少见到关于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加强外出务工人员流出地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提高防范意识,提倡安全性行为。同时可以借助开展新农村建设的东风,来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宣传。开展健康教育应当适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地理文化。尽管调查结果显示,外出务工人员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为大众媒体,但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并未取得应有的宣传教育效果。应当采取务工人员容易接触到的电视宣传,同时应该选用符合务工人员需求与教育的学习心理,采用文艺演出的方式,将艾滋病相关知识融入其中做好宣传工作,从内容上积极创新,遵循当地风土人情。在丰富外出务工人员业余生活的同时,进行有效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丁贤彬,陈宏,潘传播,等.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及高危行为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1):1293-1294

[2]汤后林,吕繁.桥梁人群在艾滋病病毒传播中的作用[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

(2):192-194

[3]吴德彬,傅晓鲁.建筑工地民工预防AIDS同伴教育与行为干预效果比较[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2):191-193

5.乡镇农民外出务工的调查报告 篇五

业和农村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历来就是事关全县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尤其是对于那些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企业的山区乡镇来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那么,应该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带着这个问题,近期,我先后五次深入到所包乡镇**乡,对该乡发展打工经济促农增收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所见所闻令人深切感到:**乡坚持把外出打工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引擎,取得了一定成效,并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山区乡镇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全乡外出务工人数约3500多人,总收入超过1500万元,人均增收1500元,占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

一、**乡的基本情况及农民外出务工现状

**乡位于泽州县西南部山区,全乡总面积62.94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30个自然村,人口10459人,其中劳动人口约4560人。多年来,面对山大沟深、土地贫瘠,以及交通不便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乡党委、政府坚持把劳务富民作为加快全乡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多途径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把全乡潜在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变成了现实的经济优势,使广大农民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走上了奔富裕达小康道路,从而也极大地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到今年底,全乡生产总值完成6500万元,财政总收入达67.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78元。

从调查情况看,**乡农民外出务工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打工经济初步形成,规模日益扩大。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乡每年外出务工人员基本稳定在3000-3500人左右。据调查,从业种类大致可分为五种:餐饮业200多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6.7;商业100多人,占3.3;殡葬300多人,占10;运输400多人,占13.3;打零工1500多人,占外出务工50;其他人员500多人,占16.7。以村为来看,发展条件相对较差的李河、安岭、白背三村外出务工人员所占全村总劳力的比重较大:李河村232口人,就有157人在外务工,其中以干零工和其他较多;安岭村有234人,仅搓背就有44人,占全村劳力的一半左右;白背村有124人,就有55人在外务工。外出务工以每人每年收入5000元计算,总收入超过1500万。这样,仅外出务工一项,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就可多增加1500余元。可以说,打工经济已经成为加快**发展的重要产业。

2、农民素质不断提高,造就了一批适应**发展的有用人才。“解放思想,外出打工,勤劳致富,回报家乡”。广大农民通过外出务工,从中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把外面新鲜的事物带回了家乡,极大地促进了**的发展。白背村农民白海廷曾在市内艺海广告公司打工多年,培育了敏锐的市场意识,积攒了一定资金,他针对家乡沿沁河一带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资金和人才问题多年来一直处在无人问津状态的实际,率先成立了集餐饮、住宿、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旅游服务公司,经济效益可观,由此带动了东磨滩村家家户户搞旅游开发,既增加了收入,又促进了磨滩风景旅游区的快速发展。安庄村农民崔大要曾在市内朝阳市场开了家小饭店,经过几年的经营,手头有了一定的积余。家乡发展“黄梨产业”的战略,对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回乡后,他投资近万元发展黄梨产业,开始了“二次”创业,目前已发展梨园20多亩。

6.农村外出务工调查问卷 篇六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摆脱贫困,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我市广大农村青年逐步转变“靠山吃山”的传统观念,纷纷走出山门,开始自发的或通过各种劳务方式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于是,一支敢闯敢干又充满活力的“劳务大军”应运而生,并日益发展壮大,对加快我市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了能够初步了解我市青年外出务工情况,于是我就利用假期对全市农村青年流动的规模、现状以及青年外出务工对我市地方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具体影响进行了初步的调查。

一、流动现状

1、总体流动规模。全市总人口120万人,劳动力总数为96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81万人,占全市劳动力总数的73.6%。截止今年8月底止,全市17至35周岁的农村青年大部分都已经外出务工。在外出务工青年中,以初中文化程度的为最多,达68万人,占总数的82%;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为11人,占总数的13%。

2、职业分布情况。据调查,我市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所从事的职业相对集中,以零售贸易、餐饮业、商业服务业以及一些低技能性的制造加工业为主,其从业人员约占流动总数的74.8%,且带有较强的地域性。如在上海从业的人中,有近90%的均从事零售贸易;而在广东省务工的,则大多从事皮革制品的生产和加工。

3、流动特点。大多数农村青年的流动是经亲朋好友的介绍或引路而实现,通过社会中介输出的人数不到流动总数的10%。在我市青年劳务人员中,90%的农村青年已完全摆脱了农业生产而长期在外从事流动就业,流动时间在5年以上的达45万多人,举家外出的亦大有人在。三是流动区域相对集中。我市青年劳务人员遍及全国各地,近至邻市,远至上海市。但是,流动区域相对集中在广东省,因为广东省对于农村青年的需求量大,且我市距离广东省也比较近。

二、流动带来的积极影响

1、扩大就业,稳定大局。我市地方工业经济脆弱,经济总量小,劳动力大量剩余,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如何确保富余劳动力充分实现就业,不仅事关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据统计,通过劳务输出方式已使我市69.5%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了转移就业,既满足了社会生产各部门对劳动重新配置的需要,又扩大了就业领域,极大的缓解了我市就业压力,有力的促进了经济发展。

2、全面提高了外出青年素质。在改革开放前,我市农村青年因受思想观念、经济条件和教育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整体素质明显偏低,尤其是具有”一技之长”者为数甚少,就业能力相对较弱。而通过劳务输出后,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广大青年转变了观念,增长了见识。同时,也从客观上促使他们必须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和职业技能水平,以增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市场竞争的能力。

3、加强了区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我市外出务工青年相对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他们的流动为我市与经济发达地区的沟通与交流架起了桥梁,大大缩短了相互之间的空间距离。大量来自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信息反流,既让”山里”的人们看到了经济发达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化,从而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择业观念和市场理念,也为促进我市地方产品的市场开发,扩大劳务输出渠道,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有效地加强了与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资金反流促进了我市地方经济全面发展。劳务输出给广大劳务人员和农村家庭增加了经济收益,不仅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和效益农业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促进了我市的地方经济建设。首先,加快了城镇化建设进程。一批世居深山的农村青年劳动力通过劳务输出致富后,在市城购置商品房,踊跃参与

土地、商业用房的拍卖竞标,促进了人口集聚,加快了城镇化建设进程。其次,促进了地方经济建设。近年来,我市提出并实施”创畲乡生态优势,建风情旅游名城”的发展战略目标,小水电业、旅游业迅速崛起,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也吸引了一些具有较强经营意识和经济实力的劳务人员带资返乡创业。

三、流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1、子女的外出减少了与父母之间情感沟通的机会。虽然大多数农村老人认为子女外出闯世界是光耀门楣的事情,但子女走后留给他们的孤独感是不可忽视的,毕竟老人心目中依然渴望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虽然一些在外工作的子女虽然经常给父母经济上的援助,使得老人在物质上比过去富裕,但许多老人生活孤单,精神空虚,以串门聊天、打牌等来打发闲暇时光,平时只能以思念来聊以自慰。

2、外出务工者的父母本应安享晚年生活, 然而,在生活缺乏子女照顾的情况下,他们虽然操劳了大半辈子,还承担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在我市,七月收获季节回家者占20.3%,秋收、秋种季节回家者占16.8%,春节回家者占到97%。由此可见,大多数外出务工者平时很少回家。此外,许多外出打工者的父母除了承担田间劳动以外,还要照料孙辈的生活起居,隔代家庭的增加,加重了老人的劳动负担。

7.农村外出务工调查问卷 篇七

综上所述, 现有国内外研究成果已经表明公共政策与农民务工行为具有一定关系, 公共政策对农民务工行为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农民生计资本来加以影响的。然而, 现有研究仍存在几个待补充和完善的方面:一是贫困地区农民生计状况如何?二是影响农民外出务工行为的因素有哪些?三是影响农民打工收入的因素有哪些, 其中公共政策是如何影响收入的?基于此, 本项目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黔江区4乡镇295户农户为例, 分析生计资本框架下公共政策对农民外出务工行为的影响效应。

1 调研基本情况

1.1 样本户生计资本状况

为了解公共财政供给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 课题组于2013年7月对重庆市黔江区和酉阳县进行了机构访谈和农户调查。黔江区和酉阳县位于重庆渝东南地区, 均属于国家级贫困县, 少数民族聚居区, 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分别为73.3%和84%。机构访谈涉及调查区域的扶贫办、发改委、农委、财政局、民政局、社保局、城乡建委、统计局、乡镇政府、村委会。农户调查获得有效样本量为295户, 其中水市乡87户, 石会镇86户, 板溪镇69户和毛坝乡53户。本文对农户生计资本分析框架依据的是英国国际发展署 (DFID) 为代表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旨在为政府及社会组织计划和管理提供一个适用的工具, 该框架特别强调对实践的导向作用, 以及对农户生计的了解和帮助。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由脆弱性背景、生计资本、结构和制度转变、生计策略和生计产出组成。

欧洲学者设定的自然资本包括土地、水和水产资源、树木和林产品、野生动物、野生食物等。根据表1, 本研究用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林地面积两个指标来反映调查对象的自然资本状况。从自然资本来看, 样本户自然资本条件一般。人均耕地面积947m2, 人均林地面积2214m2, 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人均耕地920m2, 林地1780m2) 。

欧洲学者设定的人力资本包括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根据表1, 样本户人力资本条件有限。劳动力人数为户均3人, 约占总人口的60% (全国为74.53%) 。被调查者平均年龄46岁。被调查者受教育程度约为初中水平, 文盲率为5.1% (全国为4.08%) , 家中最高受教育程度为高中。被调查者健康状况较好。

欧洲学者设定的物质资本包括基础设施、工具和技术。根据表1, 本研究用房间数量、房屋结构、生产工具种类、生活工具种类四个指标来反映调查对象的物质资本状况。从物质资本来看, 样本户物质资本条件一般。户均房间数量为4间, 房屋大多是砖瓦或砖木结构。仅有29.5%的农户有农业机械, 其中, 48户有机动三轮车、19户有拖拉机、34户有抽水泵、4户有联合收割机。交通工具或家用电器大多有三种, 主要为电动自行车 (或摩托车) 、电视机、电冰箱。

欧洲学者设定的金融资本包括农民用于生产和消费的资金, 包括储蓄、获得的贷款或借债、从外面寄回来的汇款、养老金、工资及财产性收入。根据表1, 本研究用农民人均总收入、农民人均打工收入、高利贷贷款经历、亲友借钱经历四个指标来反映调查对象的金融资本状况。从金融资本来看, 295户样本户2012年农民人均总收入为7888元, 农业收入为2326元, 占人均总收入的32.9%, 打工是农村居民主要收入来源。样本户金融资本条件较差。11%的农户借过高利贷, 53%农户从亲友处借过钱。一半以上的农户有借钱经历, 说明样本户金融资本条件状况不是很好。农民人均纯收入6125元, 低于重庆市统计局公布的全市7393元的平均水平。

欧洲学者设定的社会资本包括社会关系和联系、参与决策的能力、领导能力等等。根据表1, 本研究用民族、党员、特殊经历、亲朋好友交往程度、参加村里活动次数、去集市时间六个指标来反映调查对象的社会资本状况。从社会资本来看, 样本户社会资本较好。, 83%的人为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居民, 27%的农民是中共党员, 21%的农户家里有干部或老板。农户与村寨朋友或邻居交往比较密切, 农户参加村里活动次数每年约4.65次, 去集市时间约39分钟。

1.2 样本户政策参与统计

根据表2, 从政策参与来看, 按照参与率由大到小依次排序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业补贴>劳动力培训>信用社贷款>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保险>专业合作组织>政府收购>危房改造>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其中,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与率为97.2%,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与率为79.7%, 农业补贴参与率为68.4%。由此反映越来越多的公共财政政策扶持到户, 惠农惠民。

2 实证模型及分析结果

2.1 公共财政对农民外出务工行为的影响分析

在上文对农民生计资本和政策参与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基础上, 本文采用Probit模型分析农民外出务工行为的可能性。模型具体形式为:

Y*是不可观测的潜变量, Y则是实际观测到的因变量, 表示农户是否外出务工, 0为没有打工行为, 1为有打工行为;X是实际观测到的自变量, 包括农户生计资本变量矩阵 (包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等) 、公共政策变量矩阵。运行STATA统计软件, 采用自变量全部回归法和逐步回归法进行估计。根据表3的回归结果, 全部回归法的模型似然比检验量为47.35, 逐步回归法为37.85, 两模型均通过似然比显著性检验, 回归方程有效。

回归结果显示:生计资本因子中只有亲友借钱经历对农民打工行为有显著影响, 其他因子没有显著影响。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条件下, 向亲友借过钱的农民比没有借过钱的农民打工概率会提高11.44%。政策参与因子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危房改造、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劳动力培训变量对农民打工行为有显著影响。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条件下, 没有参加低保的农民将会比低保户打工概率提高41.63%;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条件下, 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将会比参加的农民打工概率提高22.95%;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条件下, 获得危房改造补贴的农民将会比没有获得的农民打工概率提高20.17%;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条件下, 没有获得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农民将会比获得的农民打工概率提高18.26%;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条件下, 参加劳动力培训的农民将会比没有参加的农民打工概率提高12.38%。由此可见, 政府要提高农民打工积极性, 一是要放松低保申请的标准, 允许低保户外出打工;二是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和跨地区转移接续, 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的养老保障;三是加大危房改造补贴力度和范围, 提高农民为改善住房条件而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四是对有打工倾向的农民进行专业的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 对务农倾向的农民进行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五是降低小额信贷申请条件, 让有打工倾向的农民获得创业资金。

2.2 公共财政对农民打工收入增长的影响分析

由于农户打工行为可能没有, 对应的打工收入变量有可能等于零, 这样我们就面临着样本选择偏误的问题。也就是说, 当所有农民都有打工行为, 那么用最小二乘法OLS就能够直接估计回归方程。当只有一部分农户进行了打工的时候, 普通的回归模型就不再适用, 在这种截断数据的情况下, Tobit模型是有效的计量经济模型, 模型定义如下:

Y*为原始被解释变量, Y表示农村居民人均打工收入变量, 且Y*=Xβ+ε, ε~N (0, σ2) , X是实际观测到的自变量, 包括农户生计资本变量矩阵 (包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 、政策参与变量矩阵。由定义可知, 当Y*﹥0时, Y=Y*, 当Y*≤0时, 观察到的农民收入金额为0。由此可用最大似然法对参数β进行估计。

根据表3分析, 影响农民打工行为的政策因素包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危房改造、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劳动力培训变量;影响农民打工收入的生计因子包括亲友借钱经历。将这些因子带入农民打工收入方程的Tobit模型中, 运行STATA统计软件, 采用自变量全部回归法和逐步回归法分别估计。根据表4的回归结果, 全部回归法和逐步回归法得到的结果一致, 模型似然比检验量为38.63, 通过似然比显著性检验, 回归方程有效。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条件下, 有亲友借钱经历的农民比没有经历的农民能获得更多的打工收入;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条件下, 没有获得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比低保户能获得更多的打工收入;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条件下, 没有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农民比参保的农民能获得更多的打工收入;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条件下, 获得危房补贴的农民比没有获得的农民能获得更多的打工收入;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条件下, 没有获得农业科技服务的农民比获得服务的农民能获得更多的打工收入;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条件下, 参加劳动力培训的农民比没有参加培训的农民能获得更多的打工收入。此结论与前文打工行为影响因素的结论基本一致。由此进一步说明, 政府要提高农民打工收入, 一是放宽信用社贷款条件, 增加农民打工的金融资本;二是放宽低保户申请条件, 允许有打工行为的贫困家庭申请低保;三是实现城乡养老保险统筹和转移接续;四是增加危房改造补贴力度和名额, 提高农民打工积极性;五是对农民进行分类培训, 对务农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服务, 对打工农民进行劳动力转移培训。

3 结论及启示

本文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黔江区4乡镇295户农户为例, 分析生计资本框架下公共财政供给对农民打工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农民生计资本条件较差, 政策参与程度较低, 人均纯收入偏低, 外出务工是最大也是最稳定的收入来源。影响农民打工行为和打工收入的公共政策包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危房改造、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劳动力培训变量。由此可见, 政府要提高农民打工收入, 一是放宽低保户申请条件, 允许有打工行为的贫困家庭申请低保;二是实现城乡养老保险统筹和转移接续;三是增加危房改造补贴力度和名额, 提高农民打工积极性;四是对农民进行分类培训, 对务农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服务, 对打工农民进行劳动力转移培训。

注:边际效应指各虚拟变量从0到1带来的变化;***代表在0.01水平下显著, **代表在0.05水平下显著, *代表在0.1水平下显著。

注:***代表在0.01水平下显著, **代表在0.05水平下显著, *代表在0.1水平下显著。

参考文献

[1]程名望, 史清华.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个基于Pr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 2010 (4) :49-53, 55.

[2]谢秋山, 马润生.可替代收入渠道、家庭劳动力剩余与农村居民务农务工选择[J].人口与经济, 2013 (3) :90-96.

[3]张广胜, 周娟.农民外出务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2009 (3) :37-42.

[4]黄四海.基于Logit模型返乡农民工外出务工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陕西地区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 2011 (2) :194-196.

8.农村外出务工调查问卷 篇八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不经此事,不长其智。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用在外来务工人员身上再恰当不过了。在他们中间不乏过得惬意的,而且情况类似。但大多数外来务工者过得相当艰辛,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出生背景不同,生活条件不同,家庭状况也各异。调查显示,大部分人没有家乡感,也没有觉得自己是这个城市的主人,他们大多抱着一种过客心态,认为现在只是在这里挣钱,最终归属还是自己的故土。这种过客心理使他们缺少主人翁意识,无法融入到城市文明建设中,无法真正关心城市的发展,同时也阻碍了自身的发展。

是什么使他们辛勤劳动却依然生活在贫穷里,是什么让他们享受不到自己创造的美丽,是什么让这些平等的人拥有不一样的平等呢?是他们的出生造成本身拥有较少的资源,他们或许是未经开发的璞玉,拥有无限发展的潜力,却没有外在的条件去促成其自身发展,也没有伯乐遇见千里马的幸运。由于经济条件的有限使精神文化教育受到极大的限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没有科

学技术知识的武装,他们只能从事体力劳动,获得微薄的报酬。所以说,经济条件与知识文化在外来务工人员身上同时起作用,而且互为因果。

如外来务工人员想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借助外来的力量,通过后天的努力才能成功,才能开始崭新的人生。

首先,政府机关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方针、政策,以法律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从制度上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对就业机会、劳动报酬、福利等方面有一定的规划。因为国家制度是改善外来务工者生存状况的根本原因。它会影响到工商企业、非政府组织等的具体态度。例如,杜绝拖欠工资,保障劳动安全。

其次,工商企业及非政府组织要严格遵循国家政策、制度,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外来务工人员更多可能的机会,使他们拥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并定时进行员工培训,武装他们的头脑,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就业能力,即适应工作需要的能力以及自身晋升的能力。此外,工业区内增设一些娱乐场地,备置一部份娱乐器械及运动器具,使外来务工人员在工作之余能够多一些娱乐项目。

外来务工人员在这个地方,干的是最累、最脏的活,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整洁美丽,没有他们,就没有欣欣向荣。他们是财富的开发者,幸福的缔造者,他们是我整个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我没有理由凭借自身的优势去歧视他们,应该尊重他

们就像尊重自己一样,关怀他们并给予更多的人文关爱。只有这样,才能和谐相处,才能创造更美好的明天,才能构建出真正的和谐社会!

E167020857 任丘到汉口 22号23点31开 T181

9.农村外出务工调查问卷 篇九

务工者的归宿

邱双赞是紫阳县蒿坪镇的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外出务工,经过几年的打拼,取得了巨大成功,到近年来已拥有资产数百万元。从2002年起,他先是在蒿坪集镇投资修建了农贸市场主体大楼,接着又逐步收购了蒿坪境内大部分石碳企业。目前他所投资的企业均运行良好,投资都陆续取得了较好的收益。

目前,在紫阳县共有像邱双赞这种外出务工回乡投资人员近50人,他们中个人投资多者累计近400万元。对于回乡投资创业,多数外出务工人员持积极态度,认为这是他们这些外出务工人员的最好归宿,是每个外出务工人员的梦想。调查显示,该县外出务工人员近年来已累计回乡投资3000余万元,发展企业63个,年产值4000余万元,创造就业岗位1720个,成为了该县一条新的重要的资本来源途径,为该县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调查发现,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带富一个村甚至带动一个产业的事例正逐年增多,显示出外出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创业正逐渐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高潮难以形成尽管序幕已经拉开,但调查显示,外出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创业在目前来看还只是零星的、个别的,仍处在自发阶段,还没有形成普遍现象,且将在今后较短的一段时期内保持现状。其原因有三:

第一、投资信心还不够强。其主要原因是投资环境不够理想。多数外出务工人员认为输出地政府多存在政府行政效率低下、执法部门依法行政意识差、金融机构服务能力不足、交通等硬环境不完善等现象,对回乡投资缺乏信心。即使已回乡投资的人也采用两手战术,在外地的投资继续进行,回乡投资实验着进行,显得十分谨慎。

第二、投资能力仍然不足。外出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很大程度上受投资人在外务工收入所决定。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务收入只够用于养家糊口,其中一部分人的收入只够用于维持自身生计,只有一少部分人的收入除维持生计外有一定的盈余能够形成存款,而能形成投资能力的还不足1%。且这种状况在短期内难有大的改观。

第三、投资意识十分淡薄。对于绝大多数依靠外出务工保有一定数量存款的人来讲,受文化素质、经济头脑、风险意识的限制,根本就无意去投资创业,只想通过继续外出务工,进一步增加户头上的存款。他们的存款最终多数用于家庭建设,不能形成创业投资。

期待政府支持

调查显示,输出地各级政府对外出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创业均持期盼态度,但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各级政府要尽早介入,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鼓励和引导,争取早日形成热潮,使侯鸟不再南飞。为此,政府需要做好三件事:第一、建设投资环境。要通过强化投资环境建设,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吸引更多的务工者回乡创业。一是要强化政府效能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率,杜绝不正之风。二是要做好硬件建设,进一步搞好交通、通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改善投资硬环境。三是强化金融机构改革,增强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拓宽融资渠道,增强金融支持能力。四是做好投资项目的开发、储备工作。

第二、建立激励机制。要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增强有投资能力务工人员的投资愿望、投资意识。一是要建立完善的优惠机制,制定出具体的优惠措施,给他们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优惠。二是加大扶持力度,要把各类创业扶持资金捆绑使用,给回乡人员以最大扶持。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创业人员的荣誉感,营造浓厚的回乡投资氛围。四是大打亲情牌,利用外出务工人员的恋乡情结去感召他们回乡投资。

10.农村外出务工调查问卷 篇十

一、我国农村外出务工女性福利获得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我国的女性地位有了一定的提升, 但是对于我国农村外出务工女性的福利覆盖少之又少, 从农村外出务工女性的福利获得情况来看, 我国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 就业方面得不到全面的保障。

一方面由于户籍制度的关系, 农村女性进入城市, 但是并没有取得与当地居民相同的就业地位, 在各个劳动力市场领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性别歧视的影响, 用人单位对女性的选择率比男性的选择率低, 因为他们始终认为女性的工作能力不如男性, 他们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 又因为传统的“女主内, 男主外”的观点, 认为女性在工作时间方面没有男性富余, 所以就会造成外出务工女性不能充分就业。

(二) 基本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

进入城市的务工人员没有居住定所, 并且有的用人单位并不提供相应的福利住房, 就算有的用人单位会提供一些单位福利房, 那也是有限的。虽然我国出台了廉价租房政策, 但只是针对于城镇低收入的居民而言, 没有将外出务工人员纳入其内。有的单位也会拖欠工资, 这样更会加剧她们生活面临的困境。另一方面, 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 在外务工的女性由于工作时间较长、一些公共设施不完善, 会导致她们精神匮乏。总之, 外出务工女性在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上都没有得到全面的满足。

(三) 参加社会保险率低下。

在法律的原则上, 无论是本地的劳动者还是外来的务工人员, 只要发生劳动关系, 就有权利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 外出务工人员参保率低是普遍存在的, 特别是和城市的相比, 外出务工的流动人口的参保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一项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报告显示, 农民工就业状态不稳导致参保困难, 农民工、用人单位和地方政府在参加社会保障上各有顾虑, 社会保障制度的门槛高、转移难, 农民工参保后面临权益实现的问题。

二、导致我国农村外出务工女性福利制度不健全的原因

通过对我国农村外出务工女性福利获得问题的研究, 目前我国女性福利获得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

(一) 农村外出务工女性文化程度低, 自身法律意识薄弱。

为了提高其生活水平, 改善现有的生活状况, 很多农村女性会选择外出打工。尽管我们现在大力倡导“男女平等”, 但是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思想并没有完全消除。一般她们所受文化教育程度偏低, 基本上都是初中水平, 而且没有接受过法律知识教育, 自身的法律意识也比较薄弱。对法律赋予了自己哪些保护没有清晰的概念, 不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 用人单位无视相关的政策规定。

虽然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在录用职工时, 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 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单位录用标准”。但是很多用人单位打出的招聘要求还是表明只要男性, 他们认为家务女性化和生育女性化会影响女性今后的工作。特别是女性生育费用要由所在的企业支付, 这样会增加企业成本, 也是他们不愿意的。

(三) 劳动机构监管制度不完善。

社会的和谐发展, 制度顺利实施是靠社会各个机构互相支持的。虽然我国的各项制度并不完善, 但是就现有的制度来看,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并没有完全实施, 而各个监管机构并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 比如对用人单位忽视法律规定就没有作出强制性的禁止。

(四) 相关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着部分缺陷, 没有切实地维护到外出务工女性的合法权益。对于外出务工女性的生育、医疗、住房等福利没有全面覆盖。女性在怀孕、生育、育婴期间不能完全参加劳动会减少或者失去收入, 而她们又需要增加医疗保健费用的支出, 所以会导致生活陷入困境。

三、完善我国农村外出务工女性福利获得的对策及建议

从我国农村外出务工女性福利获得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来看, 福利获得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 如何进一步保障外出务工女性的权益、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 促进男女平等, 体现社会公平, 完善我国农村外出务工女性福利获得制度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通过对我国现行农村外出务工女性福利获得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建议对我国农村外出务工女性福利获得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培训其相关技能, 提高文化程度。

由于文化程度的约束和相关技能的匮乏, 外出务工女性一般在流线型产业和服务性行业工作, 各个相关部门应对外出务工女性进行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 以增强外出务工女性的就业竞争能力。

(二) 建立工会组织, 积极发挥维权作用。

我国的各行各业都有工会组织, 唯独农民工却是鲜有, 由于农民工个体太分散, 所以, 应当建立一个能够使雇主和农民工有效沟通和谈判的平台。比如现在有一些妇女联合会组织等, 及时做好沟通和联系工作, 相互通报女性维权情况以及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 充分利用工会组织资源优势, 加大联动维权力度, 切实有效地维护务工女性的合法权益。

(三) 政府加大力度宣传法律教育, 完善自身的监管机制。

政府必须树立正确的绩效观, 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呼吁全社会对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注, 保障她们的合法权益。各级政府在农村女性准备外出务工前, 应该加大力度宣传相关法律知识, 使其了解法律给了自己哪些特殊保护, 赋予自己哪些权利, 在必要的时候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应加强自身的监管职能, 对用人单位的不合法行为及时作出制止, 使用人单位依法按法办事。

(四)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提高社会保障覆盖率。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是一个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进步的渐进过程。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尽完善, 应根据整个社会的需求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尤其是女性在生育保险方面的制度, 从维护女性的实际利益出发, 应出台相关的政策加以特殊的规定, 做好各项实施工作, 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 做到全面覆盖各个方面的需求。

四、结语

总的来看, 我国的农村外出务工女性福利获得方面是不完善的, 需要国家、政府、企业、劳动者、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用人单位代表和农民工代表也从贯彻落实《劳动法》, 保护外出务工女性的合法权益, 提出了履行责任、保护外出务工女性健康的做法, 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农村外出务工女性的发展。这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方面, 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是发展、促进经济建设的一项根本性大事, 也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摘要:目前, 我国有关农村外出务工女性福利获得制度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本文主要针对农村外出务工女性福利方面存在的就业得不到保障、参加社会保险率低下等问题, 并根据其形成的原因提出完善我国农村外出务工女性群体福利制度的建议及对策。就目前情况来看, 我国亟需进一步完善对女性群体的福利制度建设, 彰显社会公平, 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社会流动,外出务工女性,福利获得

参考文献

11.农村外出务工调查问卷 篇十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一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空间已十分有限。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现,如何有效地转移和安臵,势必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怎样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课题。近期,薛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会同薛城区统计局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就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外出务工情况,开展了一次专题调查。现就调查结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报告如下,供参考。

一、全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现状及特点

全区总人口41.08万人,农业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比重为61%;农村外出务工总数3.76万人,占全区农村劳动力总量的32.5%。外出务工人员中,男性2.41万人,占64.2%,人均月收入1050元。目前,我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仍处在较为低级的层面上,其特点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外出农民以青壮年为主,人员呈现稳定性。据调查,在全区外出务工人员中,20岁以下0.79万人,占21%;20—50岁的2.79万人,占74.2%;50岁以上的0.18万人,占5%,外出务工以青壮年为主,且这部分人员外出务工基本是常年外出,相对稳定。

2、外出农民受教育程度平均较低,就业层次较低。在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0.55万人,占14.6%;初中文化程度的2.73万人,占72.6%;高中文化程度0.39万人,占10.4%;大中专及以上文化0.08万人,占2.1%。外出务工人员以1

小学和初中文化为主。受农村劳动力素质、技能低的客观条件影响,因而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从调查结果看,从事工业人员为

1.14万人,占外出务工人员30%;从事建筑业人员为0.94万人,占外出务工人员25%;从事交通运输业人员为0.38万人,占外出

务工人员10%; 从事批发零售业人员为0.27万人,占外出务工人

员7.2%;从事餐饮业人员为0.28万人,占外出务工人员7.4%;从

事其它行业0.75万人,占外出务工人员20.4%。从长远看,随着

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外出务工人员必将越来越窄。

3、省内就业比重高,省外就业比重低,就业半径小。从调查

结果看,在2007年外出就业农村劳动力中,省内就业的占85.9%,省外占14.1%。从就业人员地区分布情况看,乡外区内占48%,区

外市内占25%,市外省内占12.9%,省外的仅占14.1%。我区农村

外出劳动力仍以市内就业为主,市外就业流向地主要为青岛、烟台

等胶东地区,省外就业主要流向地为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说

明大部分农民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束缚,导致就业半径较小

4、外出农民以中低收入为主,增收存在制约性。由于文化素

质、劳动技能等各方面因素制约,农民外出务工月收入在500元以

下的有0.19万人,占5.1%;501元—800元的有0.81万人,占21.5%;

801元—1000元的有1.46万人,占38.8%;1001元—2000元的有

1.03万人,占27.4%;2001元以上的只有0.27万人,仅占7.2%,外出农民工仍以中低收入为主,其自身综合素质较低影响了收入增

长的空间。

5、外出农民以亲友帮带为主,外出具有自发性。调查发现,多数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是经亲朋好友的介绍或引路而实现,通过政

府或社会职业中介服务机构组织劳务输出的人数不足流动总数的20%。特别是青年劳动力流动周期长,部分农村青年已完全摆脱了

农业生产而长期在外从事流动就业,流动时间在5年以上的占外出

务工人员总数的9.8%,举家外出的亦大有人在。

6、外出务工镇街之间不平衡。通过调查,发现经济欠发达的南部镇街如沙沟、周营外出较多

分别为9855人和6800人。而出

2329人,省外的以周营镇居多为

占全区出省的比重为44%。常庄、,分别张范和临城外出人员较少

为4182人、3078人和580人。

二、发展外出劳务经济的作用已初步显现

1、增加了农民收入。随着打工经济的渐趋成熟,打工收入在农民增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

2005年增加469元,增长10.5%,而同期全区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就

增加了86元,占绝对额的18.3%,起到了支撑作用。

2、提高了农民整体素质。大部分农民通过外出务工开阔了视

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技能,更新了观念,综合素质普遍有所提

高,许多人打工回乡后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

3、优化了资源要素的配置。从经济学观点看,劳动力的合理

流动、转移,改善劳动力与资本结合的比例关系,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臵。而农村富余劳动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容之一,农民外出务工不

仅缓解了本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更为重要的是优化了农村资源要素的合理配臵。

4、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据统计,农村外出务工户收入高于无外出务工户收入15%,且外出务工户消费水平也高于无外出务工户16%,外出务工促进了农民增收,提高了农民消费档次,缩小了城乡差别,对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

三、制约我区农民外出务工的问题和因素

农村劳动力的双向转移,实现了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变为商品,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农民外出务工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1、农民整体素质普遍不高。据调查,外出务工人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7.3%,而高中以上的只有12.7%,参加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仅占19.8%。由于打工者少知识、缺技术,使得外出务工只能从事纯体力、技术含量低的廉价职业。同时,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思想保守,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再创业精神。从事纯体力劳动仍然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一个主要途径。由于当前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偏低,技能单一,而就业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正向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快速转变,外出就业的空间逐渐缩减,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往往是工作难找,钱难赚,大部分只能从事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行业。据调查统计,从事此类行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外出劳力的70%以上。

2、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化水平较低。当前在农民外出务工过

程中,各级政府部门虽然创造了一些条件,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累计已安排农民工外出就业5.66万人次,但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化水平还很低。一方面是城乡二元结构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市场化进程。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尚处于一种自流状态。据调查,目前仍有3731人农村富余劳动力未就业,占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的6.8%,20周岁以下的人占了近五成,而且文化程度绝大多数为初中及以下,劳动力转移的任务相当繁重,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农民外出务工缺乏制度保障。由于现行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养老制度等方面的差别,使得进城的农民工还无法与城市居民平等地享有住房、医疗、失业保险、劳动保障和养老保障等方面的社会福利。农民工往往是劳动时间长、强度大、条件差,一旦出现工伤事故,多数也只能协商解决,农民工合法权益得不到有力的保障。

4、农民外出务工带来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由于外出务工的农民在当地一般都是文化水平较高、身体素质较好,且有一技之长的年轻劳动力,留在家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许多农户少了“顶梁柱”,村组公益性体力活无人干,老人赡养、子女教育、家庭和社会治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应引起高度重视。

四、下步对农民外出务工的对策及建议

1、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一是进一步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二是健全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体系,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增加职业培训基地;三是加大职业培训宣传和力度,按照市场需求,突出培训

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使他们有一技之长,增强就业稳定性,提高从业收入。

2、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的交流,保证劳动力供需双方的联系畅通。一是政府应随时掌握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了解外出人员数量、分布地区、工作状况、思想动态等方面情况,加强与外出务工人员的联系和沟通;二是应积极与沿海发达地区及大中城市政府和用人单位联系,建立长期的劳务输出关系,及时为当地农民提供劳务信息。

3、采取各种措施,维护外出人员的合法权益。一是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外出人员自身的维权意识;二是加大劳动执法力度,对外出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加强与当地政府维权部门的联系,切实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4、坚持“送出去”与“请回来”并重。在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转移的同时,还要注重“请回来”,对愿意回乡创业的外出务工人员,政府应当给予关注和关心,鼓励他们回乡创业,并为他们提供优惠政策,甚至资金技术支持。

5、优化社会服务,切实解决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帮助“留守户”解决好生产生活的困难,可适当成立生产“互助组”,解决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12.农村外出务工调查问卷 篇十二

单位:姓名:

答卷说明:

1、在所选项前的□内划 “√”;或者在“____”上填写相关内容。

2、如果□后内容不全面,您可以在“______”上作补充说明。

3、如对有的问题不了解,可不填写。

一、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男性□女性

2、您的户籍所在地(具体到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您来克山农场的时间是:年月来到开发区。

4、您的工作岗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您来克山农场前,在家乡接受过法律知识教育、培训吗?□接受过□没接受过

三、您来克山农场前,接触过法律方面的事务吗?□接触过□没有接触过

四、您希望法律宣传,培训是通过何种途径进行的?

□居住地宣传栏□宣传刊物□座谈会□知识竞赛□文艺演出□举办法制课

五、您觉得克山农场的社会治安情况怎么样?

□好□很好□一般□不好□很不好

六、您与所在工作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了吗?您对劳动合同的内容理解吗?

□签订了合同□没有签合同□理解□不理解□对合同的内容不太关心

七、所在单位为您缴纳了劳动保险吗?

□有□没有,是我自愿放弃的□没有,我不知道单位应该为我缴纳保险

□ 没有,如果要求单位缴纳保险,将因此失去工作。

八、您是否遇到过工资被拖欠的事情?

□ 遇到过,至今未能得到妥善解决

□ 遇到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途径已经得到完满解决

□ 遇到过,虽已解决,但不理想□没有遇到过

九、当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您会选择何种途径解决?

□单位高层领导□单位工会等有关部门□管委会有关部门□劳动仲裁部门□向法院起诉□其他

十、您对法律的认识(可以选多项):

□法律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武器 □法律主要是维护国家、集体、公司利益的□法律是维护强者利益的□法律是维护弱者利益的□法律是公正的□法律值得我们信赖

十一、您希望克山农场相关部门能够经常举办法律方面的宣传或者法律知识的培训吗? □希望□ 不希望

十二、您希望通过哪种途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

□ 有关部门在居住地经常性地举办现场法律咨询活动

□ 居住地宣传栏定期登载相关法律知识

□ 有关部门定期印刷并送发法律常识的宣传手册

□ 有关部门在居住地举办法制讲座

□ 在电视上举办“以案说法”节目,讲解常用法律知识

□ 在开发区内的报纸刊物上开辟法制专栏,讲解常用法律知识

□ 有关部门经常性地组织与法律有关的知识竞赛、文艺娱乐节目

□ 开发区开设法制宣传网站

十三、您知道克山农场已开设了“148”法律服务专线吗?

13.农村外出务工调查问卷 篇十三

这次问卷调查是为了了解两年来课题实施的效果, 掌握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 为我们语文老师下一步研究提供数据。本次调查共收到学生的答卷164份。这份问卷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选择题, 共10题;第二部分是主观题, 有两题。调查包括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复习情况等方面,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无记名回答。课题组老师进行了数据整理和结论分析。

二、数据整理及分析

1. 学习主动性

调查中, 学生能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占47%;需老师同学督促的占4%;完成任务比较拖沓的占21%。这说明经过课题实验, 有半数学生能自觉主动的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主动性增强了, 自主意识也比之前有了大幅提高, 这对基础薄弱的农村学生来说, 是个可喜的进步。

2. 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调查中, 预习时努力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的占17%;部分做到的占80%;很少预习的占3%。这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已有预习意识, 学生已经建立了自主学习观念, 预习的作用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调查反映,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适当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预习, 检查预习效果, 对部分后进生应提出预习要求和目标, 并对难以处理的问题作必要的提示以降低预习中的困难。

3. 课堂教学情况

教师授课时间分配调查:认为老师上课讲得太多的占46%, 老师上课应该多讲一些的占23%, 时间合适的占32%。参与课堂讨论调查:积极投入参与讨论的占28%, 偶尔参加的占57%, 没兴趣参加的占15%。这反映自主性学习课题研究, 改进了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上的主流是学生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说明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有较大的成效。教师在课堂上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创设自主学习氛围, 让他们多尝试学习的快乐, 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4. 课后复习方式:

把重点内容看熟练的占26%, 抓重点和难点的占37%, 以单元为单位复习的占33%。以上数据说明, 经过课题实施, “学而时习之”的学习方式已深入人心, 已有大部分学生倾向于自觉、自主复习。并且能在复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说明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已逐渐养成。但教师还要在复习方法指导上多下工夫, 让学生的复习实现高效率。这将是我们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

三、调查结论简析

1. 通过调查可知, 教师应尽可能多提供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 通过恰当的评价鼓励不善发言的学生。数据反映目前虽然进行了深层改革, 进行了自主性学习课题研究, 但学生对自己潜力发挥仍感不足。说明课堂上还需要加大学生研究问题, 讨论问题, 解决问题的力度。要充分相信学生, 让学生尽情地发挥想象和创新能力。

2. 自主性学习中, 学生只有课前认真预习, 课堂上才能较好地适应快节奏的教学形式。调查表明, 大多数学生已养成预习习惯, 并且较好地体现预习效能, 预习的方法有了改进。但学法指导方面, 还需加强, 少数学生预习具有盲目性。预习时, 把做题当作主要目的, 而忽视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因此, 预习时教师课前进行必要的预习指导, 以及预习检查都是不可忽视的。

3. 自主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精神。调查反映, 大部分学生都适应了自主探索, 手脑并用, 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并且有了较强的自主意识。大多数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知识的结果需要自己去探索, 只有自己勤奋, 才能较好地获得知识, 减少了对教师的依赖性。学生逐渐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 形成了“先学后导, 自主钻研, 互相讨论”的学习习惯, 逐渐“能学”、“会学”。

四、展望和思考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 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特别强调和提倡自主学习。我们认为, 我校自主性学习课题研究贴近实际, 开展研究意义极大。后阶段自主性学习课题研究需在教学生“能学”“会学”“巧学”这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教师要在实践中, 总结出最佳的导学策略。

调查中我们看到, 语文课还需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教师要不断听取学生意见, 尊重多数学生的选择。要相信学生的内在学习潜能, 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异想天开”。学生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 对知识的消化, 吸收需要一个过程, 而自主, 合作, 探究需要一个和谐开放的空间。因此, 教师应把时间还给学生, 把思维过程还给学生, 要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安排学生的参与时间,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14.外出返乡务工证明 篇十四

同志,男(女),身份证号,从年月在省市工作,因为原因于年月返乡。(本证明为务工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使用,请如实填写。如单位出具虚假证明造成经济损失,有证明单位承担一切法律后果。)

特此证明

村委签章:

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签章:

年月日

2第一条为进一步做好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与返乡就业,落实和完善对回乡创业与返乡就业人员帮扶机制,在《新余市扶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与返乡就业办法》(余府发〔2008〕43号)的基础上,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2008年1月1日后返乡的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以下凭证或资料之一的,由所在县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免费核发《外出务工人员登记证》(以下简称《登记证》):

(一)埠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颁发的社会保险缴费凭证;

(二)与埠外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

(三)埠外企业的上岗证或工作证;

(四)其他可以证明在外务工的凭证。

第三条回乡创业人员开办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在10万元以下的,首期出资额可为零首付,注册资本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

第四条返乡务工人员创办企业,未达到起征点的免缴各种税款。超过起征点,报经当地税务机关同意,两年内可以缓缴。

第五条有创业愿望的返乡务工人员,可自愿选择参加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开办的技能等培训。

从业人员超过200人的企业,可向劳动保障部门申报自培基地。新招员工超过20人/次,可实行企业自培,享受相对应的培训补贴;从业人员少于200人企业,可选择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的农民工培训机构进行委托培训。

第六条返乡务工人员创业从事个体经营,免收下列费用:

(一)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收费;

(二)劳动能力鉴定费;

(三)职业介绍求职登记费;

(四)个人委托保存人事关系和档案费;

(五)税务登记证工本费;

(六)统一代码证书费;

(七)计量器具检定费;

(八)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费;

(九)一般劳动防护用品检验费;

(十)公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工本费;

(十一)道路运输证工本费;

(十二)船舶登记费;

(十三)城市排水设施有偿使用费;

(十四)城市占道费;

(十五)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费(包括开业登记、变更登记、补换营业执照及营业执照副本);

(十六)渔业船舶登记或变更登记费;

(十七)河道堤防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

(十八)防洪保安资金;

(十九)体育市场经营许可证工本费;

(二十)健康合格证工本费;

(二十一)行政执法卫生监测费、卫生质量检验费;

(二十二)预防性体检费;

(二十三)预防接种劳务费;

(二十四)《娱乐场所审核合格证》工本费;

(二十五)《网络文化准营证》工本费;

(二十六)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费(含证书费)。

除前款规定外,返乡务工人员新创办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省以上行政事业性收费凡设定标准有上、下限的,一律按下限标准执行;属市、县(区)有权减免的规费予以免缴;市及市以下服务性收费一律按规定标准的50%收龋

第七条返乡务工人员自主创业,凭《登记证》可享受不超过5万元的担保贴息贷款;对合伙经营、组织起来创业的,小额担保贷款最高可为20万元;属微利项目的,由财政给予贴息。贷款期限为两年,可展期一年,展期期间不贴息。

各商业银行应通过资产、土地担保、企业联保等方式,为返乡务工人员创办的企业提供贷款支持。返乡务工人员创办再就业基地的,其新增岗位吸纳返乡务工人员、失业人员就业达到50%和百人以上企业达到15%,可享受200-500万元以内的担保贷款,其中200万元贷款的基准利率享受贴息;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可享受200万元以内贷款50%的贴息。

第八条市、县区政府(管委会)应建立创业孵化基地,为回乡创业人员解决经营场地。凡回乡在孵化基地创业的,自创办之日起,一年内减半缴纳房租费和水电费,三年内免缴物管费、卫生费。

第九条持有《登记证》的返乡务工人员创办企业,比照下岗职工或残疾人创办企业享受国家、盛市各项优惠政策。

各企业安置持有《登记证》的返乡务工人员并签订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交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实际安置人数,比照安置下岗职工或残疾人就业享受国家、盛市各项优惠政策。

第十条返乡务工人员创办的企业,经批准在两年内可以缓缴社会保险费。缓缴期间,企业和职工缴费年限连续计算,职工应享受的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不受影响,缓缴的社会保险费不计收滞纳金。

第十一条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与返乡就业,或者各类企业安置外出务工回乡人员的,在享受《新余市扶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与返乡就业办法》(余府发〔2008〕43号)和本办法各项优惠政策后,还可享受法律、法规和省以上制定的各种优惠政策。法律、法规和省以上制定的各种优惠政策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编印,并随《登记证》免费核发。

上一篇:最新安全标准化资料下一篇:“南京321计划”工作目标考核办法(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