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2024-08-28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精选5篇)

1.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篇一

初中语文利用名著进行作文教学的研究

开题报告

周村镇中

初中语文利用名著进行作文教学的研究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初中语文利用名著进行作文教学的研究

课题主持人:刘俊喜

课题组成员:刘俊喜张羽黄玉会姚春青韩新阁

史训华袁卫国王俊静赵红芬

课题研究对象:周村镇中七八九年级全体学生

课题研究时间:

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根据这一要求和“阅读”在这一要求中的位置,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提高学生阅坊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却令人担忧。1998年3月12日,《中国教育报》 登载了记者李建平的文章《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阅读教学丞待加强》一文中指出:“中学语文水平低的问题,主要是营养不良,整个语文教学抛开了诸多文化修养和审美观方面的内容,过分强调其实用性和应用性,以致减少了很多吸引人的东西。”可以说,这是对现阶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比较客观的评价和非常深刻的反

思。文中提到“实用性”、“应用性”说到底就是“应试性”,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具体体现,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弊瑞表现为教师是“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学生是“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就不学”这必然导致我们有一些教师把语文学科的任务局限于语文工具的掌握而置其它语文素质的培养于不顾,热衷于大量的字、词、句、篇所谓的“基础训练”,迫使学生无奈地沉浮于茫茫题海的无助与巩惧之中。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导致学生阅读能力的停滞不前,导致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下降,导致初中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去甚远。

选题的价值:

《新课程教学法》在阐述教学的目标时指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灵魂,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和创新的能力,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任务。而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可见能力的培养是何等重要的。而“自读”教法主要就在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学习能力。

加强初中语文教学是语文教改的当务之急。这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在这样的形势下,有必要加强初中阅读教学。目前许多学生阅读品味低俗,阅读能力低下,不会读书,不爱读书,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终身与书为伴的意识,远远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加强引导。会不会阅读,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学生获取知识的质量。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语文教师陷入题海战术中,在语言文字的片段和零件里做游戏。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弊瑞表现为教师是“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学生是“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就不学”这必然导致我们有一些教师把语文学科的任务局限于语文工具的掌握而置其它语文素质的培养于不顾,热衷于大量的字、词、句、篇所谓的“基础训练”,迫使学生无奈地沉浮于茫茫题海的无助与巩惧之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重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后劲的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渐进式发展的目的。

研究内容:

(1)培养学生的读书意识、钻研意识,指导学生识书、选书、读书、想书。通过“一个体系,三个环节”即阅读,运用,传授一体化。预习环节、讲习环节、练习环节。通过自己的阅读,然后把自己领悟到的知识传授给同学们,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这样多说多练,厚积薄发。

(2)将书的积累转化为文字和语言。通过五种形式“提问式、表演式、解说式、说辩式、写作式”使学生把自己积累的知识能够灵活运用。阅读过的文章通过这些形式使自己有更深刻的体会,也使同学们对此有更深的理解。

重要的观点:

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重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后劲的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渐进式发展的目的。

研究的基本思路:

分阶段设置教学目标。分成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以读书(自读)为主,培养读书意识、钻研意识,指导学生识书、选书、读书、想书;主要让学生扩大阅读量,加强知识积累。后一阶段将书的积累(知识和思维)转化为文字和语言,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在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读书意识、钻研意识,指导学生识书、选书、读书、想书。通过“自读”掌握知识“一个体系,三个环节”

“一个体系” 所谓一个体系,就是以课内(课堂和课文)为原点,辐射课外,模糊教与学(包括教学和学习、教师和学生)的界限,将知识与能力(学的能力和教的能力)最大限度的结合起来,实现阅读、运用、传授的一体化。

“三个环节”体现在预习环节--每学习例文(课文)前,介绍与该文有关的文体、作者、时代、题材、手法等有关的资料的书目,然后指导学生有选择地查阅、摘要、比较、概括。以促使学生在课文的启动下对课外知识做最大范围的了解,而对课文本身的理解也因此更加全面而深入。

讲习环节--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由学生(而不是老师)分析该文的学习目的、确定学习步骤、提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由学生在预习准备的基础上对重点、难点提出自己的判断,并说明依据或推理过程。教师只做评点、修正、补充。

练习环节--作为预习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这一环节其实是对某预习与教学单元的系列总结。练习的具体内容,可以是记述某一感受,可以是抓住一个“灵感”做进一步的研究,也可以是一次联想比较的实验。方式更具有灵活性。

二、在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将书的积累转化为文字和语言。通过 “五种形式”就是

(1)提问式--就一些内涵丰富的问题对学生阅读的范围和概括

能力加以检查,或就某个别问题对学生的思考能力与表达能力加以训练。

(2)表演式--它是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通过动作、表情、语

言等,将文中的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再现出来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3)解说式--它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解说员,将文中作者的书

面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对课文中所描写的景或物进行讲解、说明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4)说辩式--即就某一语言文学现象、某位作家、某篇文章、某

个论点,组织学生发言或辩论。

(5)写作式--即写小论文或读书笔记。同样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

础上进行,目的是促使学生及时抓住意识里的“闪光点”,通过比较和论证完成思想的客观化(形诸文字)。也可以是仿写范文。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时间保障: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将历行两年的时间,在这两年的时间中,全课题组成员将利用业务余时间切磋研究本课题一些理论性的观点,并在教学中有计划地进行实施;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认真钻研一些和本课题相关的最新文章、著作、文献及其他研究成果等,增强自己对诵读教学更深层次的理解,以有利于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工作之便,我们还将利用网上资源不断地充实自己,及时获取最新的信息。总之,在这两年中,我们将尽一切努力,力争使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每个阶段都有突破性的进展,最终能顺利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人员保障:本课题组成员均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也有一定的教育科研成果,曾经承担过市级课题与地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所撰写的论文也曾多次获奖,这些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员组合到一起,团结一致,共同致力于本课题的研究工作,相信本课题一定会取得可喜的成绩。

2.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 篇二

一、激发初中学生阅读兴趣

首先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我们在进行著作阅读指导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些关于名著的影视作品,对于初中生来说对于影视作品有着很大的兴趣,我们可以通过截取一部分的小视频进行播放吸引学生兴趣。其次我们要能够将课内文章和课外名著相结合。例如我们在讲授出师表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链接一些关于三国演义的内容,可以播放刘备三顾茅庐的视频,或者是给学生讲述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从而让学生能够对诸葛亮的雄才伟略和刘备的礼贤下士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这样在学习出师表的时候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再次我们可以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我们在进行红楼梦这本名著的阅读指导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图片的形式进行。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金陵十二衩的图片和对每个人的评价弄成图片进行播放,让学生对其中的人物有一个简单的了解,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再让学生深入阅读,这样带着一个问题去阅读就能够大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我们可以通过成语或者歇后语的方式来激发大家的兴趣。我们知道好多名著都有很多歇后语,比如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通过学生对这些歇后语的好奇,学生就会询问徐庶是谁,他为什么进曹营等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歇后语去寻找其背后的故事,从而能够让学生的阅读兴趣高涨起来。

二、教会初中学生阅读方法

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最关键的就是要教会初中生阅读的方法。首先我们要教会学生用心读书而不是走马观花,比如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红楼梦的品读的时候,学生可能觉得林黛玉太矫情,但是我们可以让学生们用心去读,体会当时黛玉性格形成的原因,泪光点点娇喘微微是林黛玉性格本身。但是她的妒忌,她的猜忌以及处处小心是由于她寄人篱下的状况所形成的,我们要全面地阅读,让学生全面地阅读书中每一个人物,既看到人物的优点又要看到人物的缺点。其次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给学生进行一定的阅读指导,要给学生明确重点和非重点,初中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学习时间也是十分宝贵的,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知识的轻重,让学生分清著作的主次。如我们在让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细细品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重点文章,我国古代名著众多,学生不可能一下子读完,教师在这个方面进行引导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阅读的效率,同时还不至于让学生感到枯燥。再次我们在进行阅读引导的时候还要教会学生们做阅读摘记的方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有好的句子,好的诗句,我们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摘记本进行摘抄,这样就能够把名著中的好词佳句记忆的更深刻,例如我们在红楼梦阅读的指导过程中,像黛玉的葬花词有些部分是写得非常好的,比如质本洁来还洁去,比如一掊净土掩风流等等,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阅读名著,还能够为以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提高初中学生阅读水平

我们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教会学生们如何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我们并不能一直跟随着学生,我们只有让学生在掌握阅读方法的基础上努力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才真正算是对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完成了任务。在提升阅读水平方面我们可以让学生掌握阅读的过程,比如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先掌握名著本身的时代背景,还有作者的简介等等,要让学生对将要阅读的著作能够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其次要能够整体地感知文章内容,要对文章大体进行阅读,这样我们就能够简单地了解文章中的具体人物和一些人物的特点。再次就是要细细品味仔细阅读,对一些经典的句子进行重点的理解和把握。还有就是要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在进行阅读引导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多多地阅读名著作品,在大量的阅读之下自己的阅读水平也会提高。

中国名著是我国几千年来留下的文化精髓,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指导是十分有必要的,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名著的认识和理解,还能够增强学生阅读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现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3.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篇三

开题报告

课题批准文号:SXHY125----02

3课题类别:(绥化市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一般课题 学科类别:基础研究

课题负责人:丁宪辉

负责人所在单位:绥棱县绥中中学

一、课题的提出

本课题的提出是基于以下的思考:

在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指导下,许多教师把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于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是师生文本对话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小组合作学习是把课堂真正的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更重要的是它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具有创新能力和交际能力。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利用教学动态来促进学习,以小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合作学习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学习形式。在提升语文成绩和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教育要面向未来,合作学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它深得民心,合乎民意、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一种教育改革理论

二、课题的界定

新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是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方式,以培养合作意识与能力为出发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探讨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师与生双边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课堂管理与成绩评定等动态因素达到最佳状态、最佳效果的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构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在认识和理论上一次新的飞跃,对指导如何解决好我国目前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顺利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实意义。

教育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不和谐的因素很多。在教学中,主要表现为师生关系倒置、教学方法简单,教师在新的改革面前无所适从,要理顺、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方法就是依靠改革。

“操作策略”研究,就是从问题出发,从课堂教学着手,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解决问题,确保在新的教育理念之下,课堂教学得以和谐发展。

2、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需要。

教育的发展,关键在改革。新课程提出了全新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课堂教学如何改革指明了方向。“操作策略”的研究,就是为了把新课程理念变为教师教学的导向与“工具”,为教师提供实践上的策略,使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落实在课堂,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使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得到协调发展,从而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3、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

未来的社会是开放的、互相依存、充满竞争的社会。要使我国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培养大批的具有全局观念、战略眼光、有包容精神、协作精神、实干精神、创新精神的人才。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封闭的、“孤军作战”的教学,学生作为学习的个体,关心的是“自我”,忽视了他人的存在与作用。这样的教育,培养的人才显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操作策略”的研究,能为我们提供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方法、手段与途径,从而,确保课堂教学既充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又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之中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人,不断完善,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外研究情况概述(分析研究水平及发展趋势):

19世纪早期,美国的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合作学习并运用于实践,到了20世纪70~80年代,合作学习在美国的研究和应用已相当广泛。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一些中小学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有效地推动了中小学语文教学领域的改革。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的任务式学习活动。以学习目标和任务为导向,以设疑、常识、引导、体验、比较、探究为基本方式,讲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学习这一形式,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并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提供帮助。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以方法,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发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课题提出的理论根据。

美国教育学理论家加齐(Gage.w.l.)指出,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活动,这一过程包括:1.教师的观察和认知过程。2.教师的行为。3.学生的观察和认知过程。4.学生的行为。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和教师被赋予同样的权重。因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包括行为投入、认知投入和情感投入,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学民主是学生进行主体性学习的外部条件,也是培养新世纪人才民主素质的必然要求。发扬教学民主可创造出一种自由宽松的民主气氛,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心理气氛,从而促进教学的有序有效进行。

课堂交流是学习情境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沟通思想感情和共享信息的活动,学习目标的实现、任务的完成,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生生交流的水平和类型。师生关系融洽,同学之间团结友好,可以产生积极、健康活跃的课堂心理氛围。

六、课题研究内容

1、本课题是一项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系统工程,要从实施素质教育的广度、深度、层次三点上去进行考虑,力求通过研究、构建一个关于小组合作学习与具体操作过程中的策略体系,其研究具体内容是:

⑴小组合作学习氛围的营造

A确立民主平等的教学观念

B促进形成良好的班内人际关系

C创设多维互动的学习氛围

⑵小组合作的实施过程

A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

B教师做好学习促进者的角色是合作取得成功的关键

2、本课题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⑴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成绩评定及奖励策略。

⑵小组学习合作时机策略。

⑶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技能培养策略。

七、本课题采取的研究方法

1、文献法:广泛收集整理文献资料,侧重课题的前期论证,收集国内外有关合作学习研究的观点、方法

2、教育调查法:深入学习小组,就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现状进行调查,找准问题所在,明确研究对象。

3、小组带动法:通过个别学习小组,再带动、感染其它小组的学生也来积极主动地学习。

4、教育实验法:立足于自己的所在的班级,通过实验前、后学生学习的变化,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方案。

5、个案研究法:结合课题研究目标,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针对个性发展的需要,进行有效指导。

八、课题研究采取的技术手段

1、教育统计法:对调查、测验、问卷等研究工作所收集的数字资料加以整理计算检验。使之条理化、明晰化,便于分析和应用。

2、统计数据的整理方法:数据整理制表、制图使之直观形象,便于分析和应用。

九、课题研究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国内、国外已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实验及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为我们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和经验上的基础,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作深入细致的研究。我们相信,有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有本校教师的热情参与,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十、课题研究的特色、创新之处

在本课题的研究未全面完成任务及未全面推广实施之时,继续对其进行应用性探索与研究,将有助于使其理论得以验证,使其操作得以更加完善、具体、实用。

本课题的研究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就如何科学、客观地对学生个体、团体的学科成绩进行基础评定与奖励评定,尚未见到系统的阐述和验证。因此,本课题研究的重中之重应确定在此,期望通过实践,探索出针对这一重点的理论和实施策略。

十一、课题进展步骤及成果

课题进展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1.11——2012.3)

1、拟定课题方案,确定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抓好技能培训;讨论课题开展的一些具体工作;对课题组成员实行分层次培训。

2、做好网络平台的构建,网络资源收集、分类工作。

(二)研究实施阶段(2012.3——2013.8)

1、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

2、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3、根据研究方案,在各科教学中具体实施,同时开展好各子课题的研究。

4、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5、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

(三)总结阶段与结题阶段(2013.9——2013.11)

1、汇集材料,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2、申请结题,举办研究成果展览。

3、召开验收鉴定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

预期成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1、论文:《建构语文课堂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2、《小组合作学习调查问卷》

3、班级小组分组名单及分工

4、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和案例

5、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课例(听课记录)

十二、课题研究基础

1、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在以前的教学研究工作中,学校部分语数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初步尝试,经过一年的实践,获得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并积累了一定的文

字材料,学校教务处组织全体教师就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从理论上、实践上进行了培训;学校关于“低年级小组合作学习初探”一文获省级二等奖。

2、有良好的教研环境。中心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全面指导;参与教师的高度热情,较丰富的科研理论知识,善于探索的精神,为本课题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十三、课题组成员分工

⑴撰写研究方案、计划、开题论证:丁宪辉、赵文营。

⑵成绩检测、小组建立:丁宪辉、赵文营。

⑶研究阶段小结:全体成员。

⑷阶段总结:丁宪辉、赵文营。

⑸结题总结:丁宪辉、赵文营。

⑹经费保障:丁宪辉、赵文营。

⑺资料收集整理分析:丁宪辉、赵文营。

⑻学习培训、理论指导:丁宪辉、赵文营。

十四、经费预算

⑴资料打印费2000;⑵学习考察培训费2000元。⑶其它2000元。

十五、课题组织机构

组 长:丁宪辉

副组长:赵文营

顾 问:陈海军(县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李双棱(中学校长)、董德鑫(中学教务校长)

参考文献:

4.高一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开题报告 篇四

高一语文备课组

课题名称:神奇的汉字奇妙的对联

指导老师:高一各班语文老师

小组成员:高一各班语文研究性学习小组

研究内容:

1、从我们熟悉的汉字入手,了解汉字发展的历史,熟悉各种汉字字体的特征,感知汉字中传递出来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信息,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2、以春联为突破口,了解对联的分类以及主要特征,熟悉对联写作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一定的对联写作能力,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程度。选题依据:

这两个课题都是高中语文必修一梳理探究的内容,将课本内容进行适当延伸,既能扩大我们教学的容量,又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其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也能培养学生研究能力,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研究指导。选题目的:

通过这两个课题的研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国学的兴趣。

预期效果:

通过这两个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研究方法:

调查法,文献法。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以及学校电子阅览室的功能,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周末在网上收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从身边的语言文化现象着手,去发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教师鼓励学生自由研究,将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作研究方法的指导。

活动安排:

1、准备阶段

(1)宣传发动

(2)选择课题

A、教师选题并向学生推荐。各备课组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结合学校和地方实际拟定部分课题,确定中心课题,并向学生推荐。学生根据个人的志趣、爱好选择课题,填写《选题意向表》。

B、学生自由撰题。学生自定课题或子课题,以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课题确定后,分班上报年级组。

C、审题和筛选。课题指导教师对学生自选课题进行审议,合并相近课题,淘汰不合理或不具备完成条件的课题,建议学生重新选题。

(3)分组

A.学生研究小组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课题,自由协商组成研究小组,推选组长。年级为分散的学生在征求学生意见后安排小组。

B.教师指导小组年级在学生选择指导教师的基础上,组建以班主任为组长的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小组,以便及时对学生予以指导。

(4)拟定课题研究活动计划各课题小组拟定课题研究活动计划,指导教师对小组研究计划的讨论与制定给予指导和帮助,指导教师根据讨论的结果撰写指导课题小组研究的教案。

(5)班级开题报告会各班由班主任组织召开开题报告会。各研究小组阐述本研究小组课题研究设计方案,进行研究方案设计的交流,以促进学生互相学习和提高。由指导教师组成评审小组,对研究方案进行评审,以修改完善设计方案。

(6)年级组织开题评审会各班推选一个代表性课题,参与年级开题评审会。高一研究性学习领导小组组成专家组,对各课题设计方案进行评审,提出完善意见。

2、实施阶段

(1)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生根据课题研究计划,自主地开展研究活动并及时认真规范地做好记录,写好总结。

(2)加强对研究过程的管理,指导教师要逐周检查活动记录,随时了解并评价小组成员的活动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认真填写指导意见表和日常考核表。

(3)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记录本,随时记载研究情况和各方面收获。

3、总结阶段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收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和提炼,确定总结的内容,选择最合适、最能反映研究成果的形式。

(2)各课题小组完成小组研究成果一份、其他方面收获总结一份。收集到的资料索引一份、课题涉及的科学术语词汇表一份、课题实施过程中所有原始资料一份(注:最后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选题意义、研究经过、论据和结论、效果分析,后附资料索引目录)。

(3)在指导老师组织下,各小组将研究成果进行展示交流,同学对各组成果进行评议,提出改进意见。

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阶段一:开题报告的撰写。

(1)网络资料找课题的研究背景。

(2)资料储存、课件开头的制作。

(3)开题报告的草稿撰写。

(4)开题报告的修改

(5)开题报告的完成。

阶段二:研究报告的制作。

(1)编写一份“问卷调查”文稿

(2)与指导老师讨论及修改

(3)分发问卷

(4)收回问卷

(5)归类整理收回的资料,并且做好记录

(6)全组交流,删选所得的资料,并且分类、总结

(7)研究报告的草稿撰写

(8)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与交流下修改报告

(9)研究报告完成。

阶段三:课题研究的结果展示

(1)完成课件制作,全组交流

(2)利用多媒体课件在班级内展示研究成果 过程与体会 阶段四:

(1)整理各阶段研究成果

(2)上交指导老师处核实

5.探究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 篇五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策略

G633.3

引言:“阅读”是学习语文的核心,从小开始阅读经典名著并加以思考,对塑造孩子的人格大有帮助,对孩子的成长有极大地影响。目前,已有不少教材将名著纳入了教科书,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全面。但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初中生名著阅读的成效却微乎其微。因此,对中学生阅读名著的真实情况展开调查,分析其中存在哪些问题,指导学生正确、有效的阅读,是目前初中语文教育的重点。下面是笔者对此做出的总结分析以及改善建议,希望对初中语文的教育事业有所帮助。

一、名著阅读的真实现状

我市某著名中学的夏老师曾对300余名初二年级学生做过名著阅读的相关问题调查统计,发现阅读过《水浒》、《三国》的学生仅占7%,阅读过《西游记》、《红楼梦》的占11%,阅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安徒生童话》、《鲁滨逊漂流记》的占14%,可见绝大多数初中生根本不重视名著阅读。对于阅读过名著的学生调查发现,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分为以下三点:

1、功利性的阅读

随着初中语文测试中名著阅读检测题的出现,部分学生只把名著的名称、作者、内容简介等背下来应付考试,提高分数,与要求的阅读名著初衷背道而驰。

2、消遣性的阅读

随着国家文化事业发展,学生也受到文化氛围影响而喜欢上读书,但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对于阅读类型的选择更偏向于小说、散文等有趣味的书。由此可见,学生对于阅读名著只是作于消遣,而并不注重书中所包含的意义、写作的技巧等。

3、随意性的阅读

各大名著都有其所隐含的巨大意义和内涵,而对于阅读过的学生,真正能理解其内涵的少之又少。很多学生是在老师、家长的各种压力下被迫阅读,导致只是流于形式的随意性阅读,而未能达到其教育意义。

二、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指导策略

1、教师需加强引导

(1)语文老师要改善传统教学模式,去指导学生而不只是讲解课文。现在课文中增加了名著导读,但却只是名著其中的一部分,并不完整,老师要适时增加一些名著介绍,甚至留点悬念或布置一些小任务来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主动阅读名著。名著都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学生阅读后的理解一定是各有见解,因此,课堂上可以增加名著读后感的讨论活动,让学生积极发表看法,热烈讨论,激起学生的强烈阅读欲望,由此提升阅读质量。

(2)语文老师需深刻理解名著的含义,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指导。中学生的年龄小,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不够,阅读过程中会遇到困难,需要教师对学生耐心教导,通过自己对名著的深刻理解,来启发、引导学生。比如鲁迅先生的作品,相对难度较大,教师如果未能理解透彻,教学过程中就很难引起学生共鸣,学生失望,更不会有阅读兴趣

2、科学性的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对事物的看法各有不同,应根据学生性格、个性来分别指导。例如《鲁滨孙漂流记》,语文老师可以先适当讲一些里面有趣的情节(如鲁滨逊在航海中遭遇风暴被冲到一个无人岛上而生活了26年,他是怎样造船的等)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中优美的语言。学生各自对书中人或事物客观的看法,可以在课堂上展开讨论,正确理解、思考作者的观点。

3、要结合信息时代进行阅读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接触名著的方式也变得多样化,除了书籍,还可通过网络、电视、电影、舞台剧等方式,影视业和电子书籍已逐步取代文字阅读。但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名著,因某些商业利益,可能改变了原著真正的内在意义,学生观看完这些影视作品,对其真正的含义理解有误,不能从中收获到“营养”。语文老师可以让中学生将原著与影视作品作比较,找出其中不同点。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对名著的兴趣,提升学生对名著的理解。

三、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有效教学措施的有益尝试

1、跟随国学热潮,调动中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现代社会,人们对历史文化越来越注重,特别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百家讲坛”系列节目,使观众在视听享受中了解了经典作品,也使学生对阅读名著产生兴趣。语文老师可以适时跟随国学热潮,引导学生阅读原著。

2、在班上建立图书角。中学生的课程增多,学习压力增大,在家完成作业后,就陷入电视或网络游戏中来放松,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降低。在班上建立图书角,可以创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引起学生阅读兴趣,方便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和展开讨论。图书角的书籍要不断丰富,教师可以带头捐书以此鼓励学生也积极捐献,在如此浓厚的阅读氛围中,自然而然的增加了学生阅读名著的渴求性,也大大提高了阅读质量。

3、找准兴趣点,使学生主动阅读。每一部名著都有其独特、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深远意义,教师要利用其中的趣点来吸引学生。比如老舍的《骆驼祥子》,可以向学生介绍其中的一些小片段“祥子努力想买一辆车,好不容易奋斗了三年,买了车却被人抢去,但他却并没有放弃,仍然振作起来继续奋斗”等来吸引学生,可以设一些悬念让学生主动想去阅读,找寻答案。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让原本枯燥的阅读变得生动有趣。

4、利用语文教材中的名著导读,引导学生阅读原著。如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名著导读《西游记》,这是一部耳熟能详的经典名著,被拍成了很多版本的影视作品,也导致影视作品跟原著大相径庭,而课文节选也只是其中一小段,不能使学生完全理解整部名著。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原著与影视作品的不同之处来引起学生注意,借助“名著导读”,使学生愿意去探寻、阅读整部原著作品。

四、 小结

每一部名著都有其独特丰富的意义,每读完一部经典并深刻理解了其中含义,都是一个大大的收获。学生阅读名著和对内容的理解离不开教师的思辨性引导,要重视名著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重,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质量。

参考文献:

[1]吴燕.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活动化教学探索[J].考试周刊,2016,(42):25.

[2]吴菁.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名著阅读引导[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3):52-53.

上一篇:8.1建军作文素材庆祝八一下一篇:高一物理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