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12-20

在全市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7篇)

1.在全市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一

市委、市政府决定,今天召开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全国、省、苏州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近年来全市卫生工作情况,正确分析当前全市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形势,规划部署今年全市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和重点措施,动员全市上下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明确目标,狠抓落实,加快提高卫生工作整体水平,努力为我市两个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下面,我主要讲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肯定成绩,总结经验,进一步增强加快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过去的一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并取得重大成果的一年,也是我市卫生工作深化改革并初见成效的一年。一年来,全市广大卫生工作者认真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在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各项卫生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到去年底,全市居民的平均期望寿命为76.95岁,比1996年底提高了0.93岁,达到了发达国家九十年代的水平,其中男性为74.05岁,女性为79.94岁,高于全国和全省水平。婴儿死亡率为6.67‰,孕产妇死亡率为0/10万,与1996年相比,分别下降了5.54‰和2.55/10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从过去一年的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

一、各级领导重视卫生程度明显提高。各级党委政府把办好卫生事业作为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作为为民办实事的具体行动,自觉把卫生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统一规划,狠抓落实。杨舍镇针对四镇合并后卫生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一直没有放松,党委、政府除每月安排一定时间专题听取卫生工作汇报外,去年还拨出200多万元用于卫生事业建设,建成了双鹿、斜桥等1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服务工作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塘桥镇牢固确立“健康是第一财富”的观念,舍得投巨资改善办医条件,目前,投资8000万元的15层卫生院大楼即将封顶。兆丰镇历任党委、政府领导都十分重视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每年都要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去年,全镇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23810名,占应参加人数的115%。南丰镇把做好卫生工作作为联系群众的具体行动,目前,投资700万元的镇卫生院新建工程已顺利开工。东莱、鹿苑两镇针对合作医疗工作一度滑坡的实际,党委、政府及时调整充实力量,落实有效措施,去年,两镇合作医疗的参加率分别达到82.7%和128%,进入了全市先进行列。后塍、三兴、西张、晨阳、大新、港口、德积、大新、南沙等镇,结合自身实际,在行业卫生管理、无偿献血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保证了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

与此同时,市各有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大力支持卫生改革与发展,形成了卫生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市财政局认真落实卫生财政政策,努力增加卫生投入,确保各项工程建设资金的及时到位。市建设局、规划局、国土局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尽可能为卫生事业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市监察局、物价局主动配合卫生部门规范医疗收费,加强药品购销管理,有效遏制了不正之风的滋生蔓延。市公安局、城管局、工商局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开展执法检查,较好地维护了卫生工作秩序。市民政局大力支持社区卫生服务,去年为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了一批健身器材,满足了市民的健身需要。市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环保局、交通局、文广局、安全生产监督局、经贸委、计生委、体改办、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市人武部、总工会、团市委、妇联等单位都结合自身职能,落实有关加快卫生发展的政策,为卫生事业创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

二、卫生改革稳步推进。去年以来,按照中央、省、苏州市的统一部署,我们以政事分开,提高效率,改进服务,优化资源为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卫生改革,重点在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去年,在撤并市卫生防疫站、市皮肤病防治所、市健康教育中心等原先功能单一的防保单位的基础上,分别组建了市卫生监督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在杨舍、港区、乐余、锦丰、塘桥设立了卫生监督分所,基本理顺了卫生监督和卫生技术服务的职能,初步建立起了体制顺畅、职责分明、运转协调、精简高效的卫生监督执法和疾病预防控制新体系。在卫生资源配置方面,先后对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原杨舍、泗港、乘航、塘市、兆丰、东沙、中兴、双山等镇的卫生院进行了撤并和重组,分别组建了杨舍中心卫生院、新的兆丰卫生院、港区镇预防保健所,并扩大了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业务范围。目前,全市共有镇级卫生院19个,配置结构与规模渐趋合理。去年,各地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了村卫生室的布局调整力度,塘桥、合兴、晨阳三镇共撤并村卫生室53个,建立中心村卫生室22个,有效提高了乡村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在规范药品采购管理方面,我市在全省率先实行药品采购集中管理和医疗器械政府采购制度的同时,去年又对临床用量较大的药品实行了集中招标采购,药品进价比上年平均下降8.5%。与此同时,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许多单位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和病人选择医生等措施,有效调动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责任性,推动了卫生系统行风建设不断优化。去年,我市医疗机构的平均门诊费用、出院病人的平均住院天数以及药品占医疗费用比例等指标,在苏州及周边地区都处于较好水平,出院病人对医院服务的满意率达到97.8%,比上年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

三、卫生综合执法和预防保健成效显著。去年,全市共出动卫生监督执法人员1689人次,开展各类卫生执法检查41次。依法取缔无证非法行医窝点42个,无证销售药品窝点6个,没收并销毁假劣及无证销售药品价值42万元。在以公共卫生、食品卫生、职业卫生为重点的监督执法检查中,去年全市共依法销毁不合格食品2530公斤,责令整改62户次,责令停业5户次,取缔12户次,立案处罚83户次,并对职业危害严重的2家企业实行了处罚。疾病预防控制取得明显成效,急性传染病发生率控制在较低水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有了良好开端,结核病、寄生虫病、地方病、皮肤病、精神病防治等工作继续保持苏州市领先。行业卫生管理更加规范。食品卫生、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水平不断巩固和提高,行业卫生单位从业人员“六病”调离率、培训率达100%,体检率达95%以上,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卫生许可证核发率在98%以上,为我市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查验收提供了保障。妇幼卫生工作继续领先。全市孕产妇建卡率、住院分娩率为100%,产妇系统管理率为88.6%,围产儿死亡率6‰,婚前医学体检率达85%以上,妇幼保健整体水平列苏州各县(市)前茅。

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去年是我市医疗卫生投入较大的一年,一年中,全市用于医疗卫生及改善办医条件的投入累计达到5900万元,比上年净增1600万元,推动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巩固和提高。一是市级医院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市一院、市二院、市中医院的投入均超过了1000万元,其中投入2300万元的中医院病房大楼正式投入使用,投入1200万元的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已经封顶。特别通过引进一批先进的诊疗设备,有力地提高了市级医院的疾病诊治能力。二是乡镇卫生院的服务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不少镇在自身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加大投入,港口、凤凰两镇分别投资450万元和460万元易地新建的镇卫生院工程,去年都已竣工交付使用;妙桥、港区、乐余、德积等镇从实际出发,积极为改善病人的就医环境做了大量工作。三是社区卫生服务稳步推进。至去年底,全市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91个,共开展健康调查9.8户26万人,建立家庭健康档案3万份,个人健康档案10万册,为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2万人次;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共张贴卫生知识宣传图片1176张,出黑板报1352期,举办卫生防病知识讲座388次,播放健康教育录像14.5万小时,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

五、农村合作医疗跃上新台阶。去年,全市农村合作医疗以村为单位覆盖率达到100%,参加率为72.9%,参加人数40.8万人,比上年净增2.9万人,杨舍、锦丰、后塍、港区、大新、塘桥、港口、西张等8个镇参加率都在90%以上。基金收缴率明显提高。全市共筹集市级大病风险合作医疗基金142万元,各镇共筹集合作医疗基金1298万元,杨舍、合兴、东莱、兆丰、港区、德积、塘桥、港口、凤凰、西张、鹿苑等11个镇合作医疗基金到帐率达100%。通过合作医疗,全市有10923人享受到市、镇两级大病合作医疗补偿,补偿总金额达697万元,其中市级大病风险补偿469人,补偿金额为164万元;镇级大病风险补偿10454人,补偿金额为533万元,减少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对保障农民健康、促进农村稳定、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六、卫生科技工作取得新成效。2001年,我市12个市级重点专科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1项,有5项达到省级水平,其中腹腔镜治疗胆石病技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还有一批项目在周边地区乃至省内同级医院中处于领先水平。去年,受人民卫生出版社委托编写的《现代农民保健丛书》被列入国家“十五”出版规划并正式出版发行,受到中宣部、卫生部领导的高度肯定与赞扬。

总体来看,这几年我市的卫生工作发展快,变化大,成绩显著,但是,对照国家《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与全市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比,卫生工作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对卫生工作的认识深度不够。少数地方的领导认为卫生事业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认为镇村医疗机构可以象企业一样实行转制或承包,甩“包袱”,卸“负担”。有个别镇放松村卫生室建设与管理,出现乡村医生无证非法行医现象。二是现行的医疗卫生体制还难以适应市民多层次的卫生需求。这几年,我们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面尽管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但是,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根治,医疗机构的运行机制改革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和WTO规则相比,我们的医疗卫生机构在竞争机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差距还比较大。三是基本医疗经费补偿不足。按照卫生财政政策,去年全市各镇共需对镇卫生院人员经费补助661万元,实际到位434万元,仅占应补助额的65%。不少镇在卫生院的人才培养、设备购置和设施修缮等方面的补助没有到位,导致卫生院设备老化,技术落后,难以满足当地人民的健康需求。四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落实程度还不够。一些镇合作医疗基金征收标准偏低,镇村集体补助经费不到位,再加补偿标准和项目不尽合理,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五是医患纠纷时有发生。一些地方在医疗纠纷的处理上,准备不足,反应不快,处置不力,影响了正常的医疗工作秩序。六是医疗技术水平还有差距。与先进地区比,我市在专科建设方面的人才配备和技术装备比较薄弱,尤其是市级医院还没有形成在全国、全省叫得响的特色专科。所有这些矛盾和问题,有的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有的是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落实积极有效的解决措施。

第二个问题: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全面推进卫生改革与发展。

2002年是我市实施“十五”计划,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卫生工作,对于进一步加快卫生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再创张家港新的辉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以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卫生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按照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围绕富民强市的奋斗目标,把“率先实现卫生现代化”放在统揽卫生工作全局的位置,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卫生科技进步,继续强化卫生监督执法,高度重视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

根据这一基本思路,今年我市卫生工作的主要目标有五个方面,概括起来讲是要实现“五个新突破”:

1、卫生改革实现新突破。〖HTF〗全面实施区域卫生规划,科学确定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合理调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不断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积极推进医药卫生单位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和股份制改革,深化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医药卫生体制。

2、卫生科技建设实现新突破。〖HTF〗抓好重点专科建设、学科带头人培养、临床科研和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开发,全年开发、引进省级以上新技术、新项目5项以上,苏州市以上科研立项3项以上,申报科研奖3-5项,卫生科技整体水平居苏州市及全省前列。

3、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工作实现新突破。〖HTF〗食品卫生、行业卫生“三证”领证率城区、镇区98%以上,小集镇90%以上,农村80%以上,遏制传染病的季节高发态势,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较去年有明显的下降,杜绝重大传染病疫情和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大力推进慢性非传染病防治工作。婚前医学检查法定单位婚检率90%以上,精防、皮防、结防、地防等各项预防保健指标在苏州市及邻近地区保持领先。

4、农村卫生实现新突破。〖HTF〗农村合作医疗以镇、村为单位的覆盖率100%,以镇为单位的市级大病风险参加率100%,农业人口参加率75%以上;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建成兆丰、三兴、锦丰、港口、妙桥、凤凰、西张、合兴、晨阳、南沙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建居民健康档案比上年增长10%以上。到2003年底,全市所有镇(中心)卫生院全部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增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牌子,完成25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规划。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在苏州市继续保持先进水平。

5、卫生行风建设实现新突破。巩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成果,进一步优化和净化卫生行业风气,医疗卫生行业的社会满意度比去年提高2个以上百分点。

要实现上述卫生工作目标,当前,我们重点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推进卫生改革,不断增强卫生事业发展活力。

当前,卫生改革已进入整体推进的关键阶段,各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中央、省、苏州市《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稳定地组织实施,确保卫生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是稳步推进乡镇卫生院改革。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的枢纽,承担着大量的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职能,同时还要为广大农民提供各种方便、低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因此,在乡镇卫生院改革方面,各地一定要科学合理。从目前来看,乡镇卫生院还必须坚持政府举办,公有为主。各镇政府必须办好一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实老百姓的基本医疗需求以及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在此前提下,可以通过实行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院长招聘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严格人员准入、清退非卫技人员和不合格人员等形式,深化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改革。对于乡镇合并后一个镇有一所以上卫生院的镇,可以在保留一所由政府为主的卫生院的同时,对其余的卫生院实行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转制为私营或股份制的营利性医院。对于专科特色较好的乡镇卫生院,可以将特色专科从卫生院剥离,转制为独立的营利性专科医院。乡镇卫生院产权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要在搞好试点,积累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开,成熟一家,推出一家。在乡镇卫生院转制过程中,各地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办事,规范运作程序,防止公有资产流失。今年,乡镇卫生院改革的重点是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最近市卫生局已对此作了专门部署,希望各镇、市有关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卫生局及有关镇要积极探索乡镇卫生院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改革的有效途径,年内完成1-2所镇卫生院两权分离改革试点工作。二是要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是当前我市卫生改革的重点之一,也是对全市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的一次重大调整。各镇、各有关部门要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原则,精心组织实施。各镇要按照《张家港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的要求,认真编制社区卫生服务建设规划,并按照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功能要求,加强检查考核,确保各项职能落实到位。市民政、财政、社保、物价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落实相应的扶持政策,积极参与,指导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最近,少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出现了无执业资格的人员违规上岗的现象,市卫生局要加大检查执法力度,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健康发展。三是要完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今后我市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加强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加快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努力形成以市级医疗机构为龙头、以镇中心卫生院为枢纽、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卫生服务网络。这方面,重点要加强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建设,加快提高其服务水平和服务功能,尽快使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成为全市的综合医疗中心和中医医疗中心。各中心镇要加强当地的(中心)卫生院建设,在技术力量、设施装备上给予重点扶持,使之成为区域性的医疗中心,其它各镇的卫生院要严格控制发展规模,逐步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移。要高度重视村卫生室的规划建设,各镇重点要建好中心村卫生室,对设施简陋、技术落后、位置偏僻的村卫生室,要加大撤并力度,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对此,希望市卫生局、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局等部门要组织力量,认真做好我市2001-2010年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修订完善工作,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技术要求、发展规模及投资主体,确保区域卫生规划的顺利实施。四是要促进多元化投资发展卫生事业。拓宽卫生事业投资渠道,鼓励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医疗机构共同发展,这是改变长期以来我市办医模式单一状况的有效手段,也是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满足市民不同层次卫生需求的保证。最近,市委、市政府就我市加快发展私营个体医疗机构明确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和相关政策,市卫生、工商、税务、药监、物价等部门,要按照《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规定,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符合建办私营个体医疗机构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积极支持,并提供各种便利,切实保护投资者的积极性和合法权益。同时要加强对私营个体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不断规范执业行为,促进私营个体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

二、强化卫生监督执法和疾病预防控制,切实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各镇、各有关部门要从转变职能入手,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规范行政行为,努力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当前,要以食品卫生和职业病防治为龙头,尽快将卫生监督执法的力量由原来侧重于行政审批转移到加强市场监管上来,进一步加大打假力度,特别是对学生集体用餐、节日市场食品卫生等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和重点产品,要坚持经常性卫生监督和突击性卫生抽查相结合,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检查结果要通过适当途径向全社会公布。各新闻媒体要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发动,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卫生打假的积极性,着力营造卫生监督执法的良好环境。

要依法把好机构、人员和技术的准入关,坚决取缔非法医疗机构以及零售药店中借义诊、咨询等名义进行“坐店行医”的现象,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活动。要严格医疗机构执业管理,严禁聘用非卫技人员行医,严禁将科室、业务用房租借或承包给非医务人员从事医疗活动,严禁未经批准开设性病门诊诊疗活动。各镇、村要加强乡村医生的教育与管理,严禁乡村医生无证行医活动。

要继续大力宣传、实施《献血法》和《献血条例》,动员广大群众自觉参与无偿献血,确保全市无偿献血量占医疗临床用血量的95%以上,满足全市医疗急救用血需求。

要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继续以肠道传染病防治为重点,特别是针对当前新菌种增多、急性传染病发病呈上升趋势的特点,各地要认真落实疾病控制预案,提高应急能力和处置质量。要加强公共服务行业管理,加强性病门诊诊疗管理,启动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今年,中心卫生院以上的医疗单位都要建立艾滋病病毒初筛实验室,在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时增加艾滋病病毒检测项目,同时,卫生局、各镇要密切配合,以加强以慢性病综合防治和肿瘤防治为重点,建立健全市慢性病预防控制网络。

三、大力实施科教兴医战略,加快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医疗卫生的服务质量是当前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各级医疗机构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几年,我市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些项目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了领先地位,但是,同先进地区相比,我们还存在不少差距,特别是在如何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如何利用高精尖技术提供诊疗服务等方面,我们的差距还比较明显。因此,今年我们要把加强质量管理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科教兴医战略,争取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市卫生局、人事局、科技局和有关医疗单位,要按照去年全市科教兴医工作会议上明确的任务和要求,突出抓好专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赶上和超过周边县(市)的先进水平,努力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叫得响的品牌项目。一是强化考核,提高专科水平。对全市13个市级重点专科,市卫生局要围绕学科带头人培养,开发、运用新技术新项目,加强科研工作等重点,定期进行检查考核评估。对市级学科带头人,要实施单位、个人双向目标责任制管理,明确培养学科、目标、任务、时间和要求、每年开展目标责任制考核,实行动态管理,逐步建立起学科齐全、结构合理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二是强化培训,提高综合技能。要把提高卫技人员业务素质摆上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管理的突出位置来抓,加强与医学高等院校的协作,进一步规范继续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知识层次和管理水平。三是强化激励,提高工作效率。要在继续推进全员聘用合同制的基础上,大胆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估制度和内部分配激励机制,积极探索符合卫生工作特点的分配办法,提高骨干医务人员待遇,体现卫生服务人员的技术服务价值,进一步激发广大医卫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要通过开展“优秀医学学术论文”、“卫生科技十杰”、“张家港名医”、“张家港名中医”等评选活动,掀起新一轮科教兴医的热潮。

四、进一步完善补偿机制,夯实卫生事业发展基础。

卫生事业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希望各镇要统一思想,严格按照中央、省、苏州市《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尽快健全完善“责任明确、渠道清晰、来源稳定、增长适度、补偿规范、利用合理”的卫生投入机制,确保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今天,我在这里进一步明确一下各镇必须承担的卫生事业经费项目和标准,具体有6项:

1、辖区内从事预防保健人员(含乡村医生)经费和基本业务经费;

2、镇(中心)卫生院经费:对在编在职人员,要按国家规定的工资、补贴、津贴标准给予60%的定额补助;

3、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本建设及大型设备购置、维修费用;

4、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按参加人数人均6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5、社区卫生服务专项资金按辖区总人口人均1元的标准安排;

6、根据镇财力情况,建立卫生事业专项发展资金,用于对卫生院人才培养、开展卫生防病等项目的补助。各镇要按照上述要求,认真编制卫生事业经费预算,确保各项补助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市财政部门要加强监管,督促各镇卫生事业经费落实到位。

关于农村合作医疗问题,我在这里专门作一强调。这几年,我市的农村合作医疗尽管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现行的政策与广大农民的健康需求还不相适应,基金标准偏低,补偿起点偏高,补偿项目偏少,受益面不广,直接影响了广大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最近,市卫生局、市委农工办等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市、镇两级大病风险合作医疗基金标准及补偿办法进行了适当调整。调整后,镇级大病风险合作医疗基金征收标准为人均26元,其中村集体及参加者个人负担20元,镇财政补偿人均6元;市级大病风险合作医疗基金征收标准为人均5元,其中各镇按辖区总人口每人2元的标准上缴,市财政按全市总人口每人3元的标准补助。在此基础上,适当调高市、镇两级大病风险合作医疗的补偿比例,增加补偿项目,降低补偿起报点。这次调整,只是提高了市镇两级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标准,原由村集体及个人承担的部分未作调整,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合作医疗的补偿面,引导农民投资健康,提高农村医疗保障能力。希望各镇按照新的规定和标准,在保证政策连续性的同时,修订完善合作医疗章程,按时足额上缴市级大病风险合作医疗基金。同时,要广泛宣传发动,进一步提高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参加率和基金到账率,管好用好合作医疗经费,让群众放心、满意。

五、加强组织领导,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事业,发展卫生事业,既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各镇、各部门要深刻认清搞好卫生工作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高度统一思想,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各镇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把卫生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担负起镇村卫生机构管理、农村合作医疗、预防保健以及无偿献血等各项卫生工作的职责。今天,市政府还要与各镇签订2002年度卫生工作目标责任书,希望各镇要逐项逐项抓好落实,市卫生局要加快职能转变,采取法律法规、政策法规、信息引导等手段,调控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真正体现政府的职能。市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市一报三台要加强卫生宣传,营造强烈的舆论氛围,特别要强调的是,各新闻媒体在播放、刊登医疗广告及信息前,必须事先经市卫生部门的审核。市委农工办、市农业、财政等部门要积极配合落实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动员和组织农民增加健康投入。市发展计划、规划部门在选址立项时,涉及到行业卫生的要有卫生部门共同参与,设计部门要按卫生部门的意见进行合理设计。市建设部门要加强建筑工地食堂的卫生管理,要按照建设项目预防性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对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管理,并按规定办理相应的手续。市教育部门要加强学生用餐的卫生管理,提高健康教育和学校卫生水平。市民政部门要严把《结婚证》发放关,凡无市妇保所核发的《婚前体检合格证》的一律不得发放《结婚证》。市监察、物价等部门要协同卫生部门继续抓好医疗收费和药品购销管理,不断优化卫生行风建设。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税务、交通、国土、总工会、共青团、妇联、信访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在各自职能范围内,共同做好工作。

第三个问题:关于实施《职业病防治法》的几点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已经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4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上的一件大事。各镇、市有关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宣传、贯彻好《职业病防治法》。应该说,近年来,我市职业卫生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职业卫生防治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大多数企业依法办事,严格执行职业卫生操作规范,定期组织职业卫生健康体检,比较好地保护了职工的身心健康。但对照《职业病防治法》,对照高标准和严要求,我市的职业卫生防治工作仍有一定的差距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少数领导的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职业病防治的关系,片面强调局部利益和短期利益,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督与治理措施,导致一些存在严重职业危害因素的企业长期得不到整治。二是少数企业负责人守法经营意识淡薄。一些企业受利益驱动,置职业卫生防治法律法规于不顾,生产工艺落后,设施简陋,作业场所环境恶劣,严重影响职工身心健康,有的企业对卫生行政部门的职业卫生监测消极应付,对卫生部门的检查整治意见无动于衷。三是一些企业预防性卫生监督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实。“三同时”项目执行不到位,缺乏预防性卫生监督措施。对此,各镇、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深刻认清当前我市职业卫生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以国家《职业病防治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把职业病防治工作摆上议事日程,深入抓好宣传贯彻,采取扎实有效措施,确保职业病防治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

一、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认识。

各镇、各部门要按照市府办批转的市卫生局等部门《关于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工作意见》的部署和要求,认真落实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确保宣贯活动取得实效。

二、严格制度,落实预防性卫生监督措施。

一是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市职业病防治协调小组要坚持定期检查和突击性抽查相结合,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每年要组织开展2次以上全市职业卫生执法检查,各镇职业病防治工作小组也要定期开展检查活动,及时掌握辖区内新、改、扩建工业项目及其职业危害因素,督促做好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二是严格实行卫生监督部门的项目审查。对涉及职业卫生要求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各镇、各部门要督促相关企业严格履行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审核手续,切实做到卫生防护设施与工程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三是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市卫生监督所要切实履行职责,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卫生监督执法活动,在执法过程中,既要依法办事,秉公执法,又要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并把着力点放在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上,在服务中提高监管水平。对卫生部门提出的整改措施,各地要明确专人负责,一项一项抓好整改落实。对职业危害严重而又整改无力的企业,各地要加大执法力度,真正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职业危害因素。

三、加强协调,形成职业卫生防治的良好机制。

职业卫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社会稳定乃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件大事,也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部门要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共同形成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强大合力。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要切实履行职责,认真贯彻实施职业卫生监督制度,积极组织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加强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加强职业卫生监督执法队伍的建设,规范执法(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行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加强对工伤社会保险的监督管理,劳动者应该依法享受的工伤社会保险待遇;各级工会组织要督促并协助用人单位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安监局、经贸委、乡镇工业局、计委、外经贸局等相关部门都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强化责任,落实任务;各镇、各部门要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领导,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增强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观念,提高劳动者健康保护意识。

同志们,当前,卫生改革与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全市各级领导、广大卫生工作者要牢固树立率先意识,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以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新成就,为再创张家港新辉煌而作出新贡献,迎接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

2.在全市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二

一、2009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2009年, 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各级国资委和广大国有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系列战略部署, 按照2008年底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提出的“改革、调整、创新、提高”的总体要求, 迎难而上, 共克时艰, 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 国有经济总体上呈现平稳运行态势, 主要生产经营指标稳步回升, 为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年来, 各地国资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各地党委、政府的一系列部署, 结合各地经济发展实际,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强预警预测, 促进企业平稳发展。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 各地国资委保持清醒的头脑, 加强经济形势分析和企业财务动态监测, 指导和帮助企业积极开拓市场, 稳定生产经营。许多地方成立了保增长工作机构, 出台相关工作措施, 加大为企业服务的力度。上海按月召开出资企业财务工作例会, 分析企业月度运行特征与问题, 沟通交流工作措施与经验。陕西从2009年3月起增加了半月报, 对企业运行异常指标建立“问询制”, 对收入效益等指标下降较大的企业进行督促和警示。河北对重点企业建立了周报制度, 企业每周报告上周主要指标变化情况, 坚持做到“月分析, 季总结”。辽宁选择了56户重点大型企业进行跟踪分析, 并对主要经营指标实行预报制度, 快速反映全省重点企业经济运行动向、态势与存在的问题。山西建立了重点监管企业旬报制度, 对煤炭、电力、机械等行业的17户重点监管企业产销量及价格等主要指标进行监控。许多地方积极帮助企业拓展融资方式, 增强企业资金保障能力, 为企业实现平稳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许多地方积极支持监管企业“走出去”, 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获得技术和开拓市场, 取得了积极成效。

指导企业强化管理, 降本增效。各地把指导企业降本增效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措施, 督促企业强化管理, 努力降低成本。湖南通过在监管企业大力开展“拧毛巾、降成本”活动, 监管企业成本费用同比降幅超过10个百分点, 多数企业实现了成本费用增幅低于同期营业收入增幅, 重点骨干企业非生产性开支压缩了10%-25%。吉林制定了监管企业“节本降耗、提速增效”活动方案, 并成立了由委领导任组长的十个工作组, 深入企业现场督导, 取得明显成效, 5月份以来, 重点出资企业可控成本下降25%。深圳积极引导企业过紧日子, 加大内部挖潜, 强调成本费用预算刚性约束, 要求企业将成本费用预算层层分解, 落实到人, 严格考核, 并坚持每月向市领导报送企业费用预算执行情况, 定期检查费用压缩的落实情况, 1-11月监管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同比提高11.8个百分点。

督促企业加强资金管理, 防范风险。各地普遍加大了推动监管企业强化资金管理的力度, 确保企业现金流稳定。江苏在大型监管企业推行以信息化建设平台为基础的资金集中管理, 督促企业建立“收支两条线加备用金”的管理体系, 严格资金预算管理, 提高企业集团资金整体使用效率。福建加大企业资金预算的执行监督, 要求企业加强资金集中和大额资金支出管理, 坚持以销定产, 加强应收及预付款项管理, 减少资金占用。深圳建立了监管企业现金流量月报制度, 对企业现金流量连续净流出的企业给予重点关注和预警, 开展大额资金调用实时监控, 并按季跟踪企业银行存贷款情况。各地把推进企业规范内部控制和加强风险管理摆在重要位置, 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重视合同审核把关和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的处理, 积极推进企业做好风险应对工作。天津对全市国有企业确定了资产负债率的监控区间, 对资产负债率高出正常值的企业, 重点跟踪关注货币资金、存货、应收账款和各项长短期借款等指标, 并明确了高负债企业重大事项备案管理制度。河南制订下发文件, 督促企业切实将投融资、担保、资金等重要业务的风险进行控制, 并建立了以资产负债率为核心, 包括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现金流量等14项具体指标的财务风险监控体系。厦门通过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和完善财务指标分析体系等多种措施, 建立长短结合的财务风险预警监测机制。

(二)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

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各地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规范改制和重组上市等多种方式, 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步伐。山东稳步推进公司制改革, 省属30户企业中按《公司法》注册的达25户。上海推动企业整体上市和核心业务资产上市, 1-9月约有150亿元国有资产实现证券化, 资本证券化率提高到25.4%。重庆认真落实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重庆市国有重点企业整体上市工作的指导意见》, 全面推进集团整体上市工作。江苏、贵州等地整体上市工作取得新突破。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迈出新步伐。各地积极推进规范的董事会建设, 取得积极进展。上海发挥外部董事监事资格认定委员会的作用, 建立外部董事监事候补人才库, 按照外部董事占多数的原则, 在出资企业委派了18名外部董事, 开展了对董事会的任期业绩评价。江苏7家企业探索建立规范的董事会, 完善外部董事制度, 提高外部董事履职能力, 促进董事会规范运作。山东扎实推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试点工作, 组织开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省管企业外部董事工作, 确定116名入库外部董事人选, 3户企业建立了外部董事制度。湖南顺利完成2户企业董事会建设试点工作, 并在试点企业推行了总经理职位竞争上岗。大连实行外派董事长和董事会选聘副总经理与高管人员工作的试点。深圳基本实现了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建设试点的全覆盖, 6家试点企业全部建立起了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 其中4家企业外部董事占2/3, 并开展了董事会试点企业董事会选聘经营班子工作。

企业内部改革取得新成效。各地进一步推进企业内部改革, 适应市场化要求的企业内部机制不断完善。福建、四川等地积极推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 改进完善工资总额调控。深圳积极推动三项制度改革全覆盖, 二级企业全面开展三项制度改革, 彻底转换职工身份, 实行市场化、契约化管理。

(三) 积极推进调整重组, 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

调整重组力度加大。各地围绕地方经济发展规划, 积极制订方案, 加快了企业调整重组步伐。福建研究起草的《关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成为省委、省政府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第十大举措, 提出了“五大板块”的发展思路。陕西提出了监管企业并购重组整体方案, 对石化、煤化工、有色金属、医药等八大行业25个项目进行了规划布局, 目前监管企业由国资委组建初的120户减少到目前的26户。山西按照省委、省政府整合地方煤矿的有关精神, 认真做好调整重组工作, 七户煤炭企业经确定的重组煤矿共1025座, 通过整合改变了粗放发展模式, 为解决煤炭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问题, 切实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实现煤炭行业科学发展探索了道路。山东积极实施大企业集团发展战略, 推动山钢集团与日照钢铁集团重组。许多地方加强与中央企业合作, 吸引中央企业参与当地调整重组, 拓宽地方企业与央企合作的领域和范围, 积极探索在全国范围内国有资本优化配置的新途径和新模式。

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落实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和地方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各地国资委加大推动企业重点项目建设力度,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北京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战略性产业, 为首都经济的企稳回升和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河北以河北钢铁集团为平台, 加大钢铁结构调整, 淘汰落后产能, 推进钢铁产业结构升级。广东推动省属企业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十六条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 主动承担了一大批重点项目建设工程。

(四)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国有资产监管进一步加强

国资监管制度和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各地认真贯彻《企业国有资产法》, 组织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若干意见》, 并结合实际, 研究发布各项监管法规规范, 完善国有资产法规体系建设。

监管范围进一步扩大。许多地方在省 (市) 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 解放思想, 大胆探索, 加大改革力度, 进一步扩大国有资产监管的领域和范围, 提高国有资本的配置效率。上海按照市政府授权, 实现国有资产监管全覆盖, 对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履行出资人职责;以出资监管为主, 委托监管为辅, 对金融、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国有资产采取委托监管。天津基本实现了监管范围全覆盖, 完成了14个政府组成部门直属企业的交接工作, 河西区率先实现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统一监管。河南积极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的集中监管, 明确所有国有企业 (除金融类投资外) 移交国资委管理。湖北、宁夏等地开展省直机关所属企业脱钩改制工作, 将其纳入国资委监管范围。云南选择昆明市等地开展国资监管的全覆盖试点工作, 将市属国有企业资产, 市级党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 自然资源性国有资产, 文化、旅游、体育和传媒等可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国有资产全部纳入国资监管范围。

国有资产监管进一步加强。各地进一步强化财务监督、产权管理、监事会监督, 国有资产监管进一步加强。江苏改进企业年度财务决算报表审计监督办法, 建立中介机构审计与外派监事会财务检查沟通协调机制。江西实行外派财务总监、法务总监制度, 共向九个集团委派财务总监, 向两家试点企业派驻了法务总监, 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新疆兵团、宁波等地进一步加强了对重大投资、担保事项的监管, 有效规避投资担保风险。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市实现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交易制度统一、操作细则统一、交易系统统一。河北、山东、福建、黑龙江等地初步实现了省内跨地区联网交易企业国有产权。西藏高度重视产权管理业务培训工作, 组织地市国资委和所出资企业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产权管理业务培训。各地普遍加强了监事会工作, 扩大监督检查覆盖面, 形成更加有力的监督网络,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积极探索股权多元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方式, 强化当期监督, 提高了监督的灵敏性和有效性。

业绩考核与薪酬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各地不断完善“考核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递、激励层层连接”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体系。北京、天津、上海、安徽、深圳等地组织开展了经济增加值考核试点。上海突出对主业的考核, 发挥了业绩考核对促进企业做强主业、增强实力的引导作用。辽宁、黑龙江、江西、云南起草相关文件, 加快推进企业中长期激励机制建设, 研究对业绩突出的企业负责人探索实施中长期激励。安徽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纳入业绩考核, 有力地促进了节能减排工作, 充分发挥了考核的导向性作用。

(五)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

按照中央部署, 各地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各地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 紧扣科学发展主题, 深入调查研究, 认真查找和分析了影响和制约企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认真落实整改措施。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不断推动企业调整优化上水平, 在实现企业科学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各地以完善惩防体系为重点, 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 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2010年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关于2010年的形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的看, 2010年经济发展环境将好于2009年。国际上, 主要经济体经济出现好转现象, 在各国政府大规模金融救助和经济刺激措施推动下, 发达国家金融体系功能有所恢复, 股市、房市和工业生产出现积极现象, 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加快, 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我国经济在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引导下,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加大投入拉动内需, 有效遏止了经济下滑态势, 在全球率先实现了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国有企业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 活力、竞争力和整体实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在这次应对危机中也显示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这些都是我们2010年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也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有利条件。

但我们也要看到, 影响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和我国经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 国有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 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将面临十分复杂的形势。

一是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西方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 消费市场疲软, 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 世界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

二是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运行中新老矛盾相互交织, 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不足, 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当前投资和消费增长较快, 很大程度上是政策作用的结果, 居民消费不足, 出口因为国际市场萎缩而显著下滑, 经济回升依然主要依赖投资拉动;发展粗放、结构失衡没有显著改善, 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严重;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压力越来越大, 解决环境问题的紧迫性日益增强。

三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国有大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相对滞后, 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完善, 特别是董事会建设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还不合理, 分布过广、战线过长等问题依然突出, 一些地区布局调整缺乏明确导向, 只是简单地归大类, 产业趋同化倾向比较突出。企业发展方式比较粗放,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缺乏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国有资产监管工作进展还不平衡, “三统一、三结合”原则在一些地方还未落实到位, 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 监管的方式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从2009年国有经济发展情况看, 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发展不平衡, 效益增长的基础不稳固。

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 坚定必胜的信心, 搞好国有企业, 提高国有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感, 冷静分析形势, 及时调整策略, 趋利避害, 及时化解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 加大改革力度, 加快调整步伐, 抓紧解决制约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切实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 2010年国有资产监管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提高国有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 以转变国有企业发展方式为主线,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 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做好2010年的工作, 要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 着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体制保障。推动国有企业平稳较快发展, 必须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要以《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 进一步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建设, 依法促进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的完善。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 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 合理界定企业国有资产监管范围, 准确把握国资委的机构性质和职能定位, 依法规范国资委与所出资企业之间的关系, 不断探索国资委履职的形式和国有资本的运营管理模式。继续完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 坚持考核指标少而精和目标管理, 探索推进经济增加值 (E V A) 考核, 稳妥做好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工作, 进一步规范企业负责人的中长期激励和职务消费。继续深化财务监督管理工作, 强化财务预决算管理和总会计师职责管理, 加强投资、担保等重大事项监督, 深入开展财务绩效评价。加快国有资本收益制度体系建设, 进一步落实国有资本收益权。继续完善产权管理制度体系, 逐步实现企业国有产权交易在全国范围内联网交易和动态监测。

(二) 着力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 推进国有企业调整重组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是提高国有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要按照国务院出台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意见要求, 紧密结合编制“十二五”规划和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培育发展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大的战略性产业, 推动国有资本向优势、支柱、特色产业及行业的龙头企业集中,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做强做大有优势的国有企业。围绕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和布局结构调整重点, 以骨干企业为龙头推进并购重组, 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企业进一步明确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 加大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力度, 推进非主业资产的剥离重组, 推动优势资源向主业集中。鼓励、支持国有企业开展跨国、跨区域、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 鼓励、支持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企业, 特别是有实力、有信誉的民营企业参与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战略性调整。继续推进劣势国有企业关闭破产, 努力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劣势国有企业依法、有序、平稳退出市场的通道。进一步发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企业重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通过国有资本的有序合理流动, 有效配置国有资本, 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不断优化。

(三) 着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激发国有企业内在发展活力是提高国有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然要求。要继续加大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力度, 通过重组上市、合资合作、相互参股等多种途径, 加快推进国有企业, 特别是母公司层面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推动企业集团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或整体上市, 推动优势资源向绩优上市公司集中, 提高企业资本的证券化比重。继续推动规范的董事会建设, 坚持外部董事占多数的原则, 选好配好外部董事, 真正实现决策层和经营层分开;推进董事会规范运作, 建立完善规章制度, 充分发挥各专门委员会的作用, 提高董事会科学决策水平;开展对董事会、董事的年度和任期评价工作, 对董事会运作较为规范的国有独资公司, 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将经营班子管理权下放董事会, 逐步将部分属于股东的权利下放给董事会;根据企业股权结构的不同, 依法正确处理好国资委与董事会的关系, 建立健全董事、董事会与国资委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机制, 建立完善董事会向国资委报告年度工作制度。

(四) 着力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 强化出资人队伍建设

提高国有资产监管能力和水平, 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各级国资委要进一步学习领会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二中全会精神, 准确把握出资人定位, 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 界定好出资人与所出资企业的关系, 充分尊重所出资企业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地位, 充分尊重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 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多学习宏观经济管理、企业管理、金融证券、财务审计、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 多举办专家讲座, 加强培训交流, 建设学习型出资人队伍。廉洁自律, 正确运用权力, 拒绝各种诱惑, 防止腐败,

三、推进国有企业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保证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 也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要把推进国有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引导国有企业将发展的方式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上来。2010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 引导企业强化管理控制风险

要积极推进管理创新, 引导企业向管理要效率, 向管理要效益, 向管理要竞争力。要引导企业提高集团控制力, 加大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力度, 严控对外担保, 严控借贷规模和资产负债率, 切实降低债务风险。严格现金流管理, 做好资金筹划, 加强应收款项和存货管理, 减少资金占用。强化投资管理, 严把投资方向, 严格投资程序, 严管投资项目, 严控投资成本, 切实降低投资风险。对长期亏损企业, 要下定决心予以关闭, 消除亏损源。加强全面风险管理, 建立健全地方国有重点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 进一步提高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管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

(二) 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

要引导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和促进成果转化的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 加大研发投入, 加强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加强产学研结合, 集中突破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加强品牌建设, 将品牌战略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当中, 进一步确定品牌定位, 做好品牌推广, 强化品牌识别, 切实提升品牌价值, 提高品牌影响力。

(三) 引导企业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要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工作来抓, 按照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加强节能减排组织、监测、考核体系和相关制度建设, 强化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监测与分析, 督促企业落实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使国有企业成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表率。要引导重点耗能企业加快节能技术改造, 降低能源消耗。大力开展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相关的新技术研发, 切实抢占新一轮节能减排技术制高点。

(四) 引导企业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要引导企业大力推进“人才强企”战略, 推动企业培养高层次、高技能人才, 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 增强广大职工的创业创新能力。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考核、激励和管理机制, 努力创造培养高技能人才、提高职工素质的良好环境。

(五) 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要指导企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 把整改落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突出任务抓紧抓好, 努力建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继续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将惩防体系建设融入企业经营管理, 落实责任分解、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认真贯彻落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 营造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六) 督促企业抓好安全稳定工作

3.在全市中职招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三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落实2008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探讨2008年中职扩招对策,实现2008年我市高中阶段招生职普比例达到1:1的目标,进一步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技术人才。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扩大中职招生工作的重要性

2008年,实现高中阶段招生职普比例达到1:1的目标是我市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推进我市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扩大中职招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迫切要求。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充分认识中等职业教育在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为适应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建设“一个通道”、“三带十区”这一战略规划和实现市委四届五次全会提出的“改革创新、开放升级、综合开发、强市富民”战略要求,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育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有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升我市综合竞争力,促进社会就业,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扩大中职招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需要。在2008年度全国中职招生工作会议上,周济部长指出:“普及高中教育要继续巩固和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把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发展的一个战略突破口,普通高中要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着力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当前重要而紧迫任务,也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去年国检验收结束以后,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巩固‘双高’普九成果,做好初中后学生的职业教育,扩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10年全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0%。” 教育发展形势逼迫我们,必须在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上下功夫。就黑河目前形势看,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只有55%,普通高中已基本饱和,中职学校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生力军,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中职学校责无旁贷。扩大中职招生是满足人民群众谋职就业的需要。教育部门要把初、高中不能升学的学生动员到中职学校来,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培养他们生存、发展的本领。“要致富,学技术”,“读完初中上职中,打工致富一路通”,这真实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和培训寄托的厚望。近几年我市每年小学升初中人数在2万人左右,毕业生约1.5万人,进入普通高中就读的仅有5000多人,尚有1.5万未成年人需要劳动预备役培训,中职招生的空间很大。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给予那些升学无望的学生更多关注,针对学生们的各自特点,指导、规划他们的未来,使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类型和成才之路。

二、精心组织,确保扩大中职招生工作顺利进行

市县两级政府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领导机构。各县(市)区政府要把职业教育工作抓在手上,建立健全领导机构。两级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两次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统筹全市职业教育工作,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招生计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等重大实际问题,制定促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协调处理好部门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高中阶段招生工作。市县两级教育部门要成立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由教育局局长任组长,督导室主任和业务副局长任副组长,中教、初教、职成科(股)长和各初中、高中、中职学校校长为成员。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中职招生运行机制。要把中职招生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按1:1比例制定招生计划,实行教育行政领导班子市包县、县包乡、乡包校的“三级包保”责任制,从市到县到校到人,确定专人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制。要做到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四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一报名、统一录取。严格实行“普高”招生的“三限政策”,特别是限人数,统一制定和落实中职和普高的招生计划,正确引导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要建立中职学校招生违规违纪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招生纪律,规范招生行为。坚持公平竞争,不搞地方保护,要尊重学生选择优质职教资源的权利。建立中职招生的绿色通道,坚决打击有偿招生行为,对不规范的招生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情节严重的,要取消相应学校的招生资格,保证中职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教育督导部门要建立中职招生考核奖惩机制。今年市委市政府把“大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与中职招生达1:1的比例”列入2008年十项绩效工程任务目标考核体系,市教育局、各县(市)区政府均为责任单位,年底市人大、市政府督查室将跟踪问效。对此,我们要认真对待,市、县两级督导部门要研究中职招生的督导评估办法,把招生任务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各县(市)区教育局、初中、高中学校督导评估的重要指标。制定有利于中职招生的奖惩政策。每年招生结束后,市县两级督导部门要把各县(市)区和黑河市职教中心学校的中职招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排名通报,严格兑现奖惩。要把中职招生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评定学校各类先进的主要依据,作为校长评职、评优和提拔的重要依据。市政府在2008年将安排专项经费,表彰奖励在中职招生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县(市)区政府、教育局、中等职业学校、初、高中学校以及个人。各县(市)区政府也要设立专项奖励经费。

三、明确目标,同心协力完成扩大中职招生任务

今年全市普通高中计划招生6000人,省教育厅给我市下达的中职招生计划为6406人。要实现这一目标,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密切配合,戮力同心,取得实效。首先,初、高中学校要积极做好分流工作。初、高中学校要担负起为中职学校输送生源的职责,积极配合中职学校做好招生宣传和动员工作,为职业学校直接面对学生及家长宣传创造有利条件,使广大家长充分认识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初、中、高级人才缺一不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各初、高中学校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开设职业指导课程、职业技能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办校内职普融通班或与中职校采取1+1+1合作办学。组织初中毕业生及其家长参观职业学校,引导初中毕业生科学定位,合理选择报考学校和专业,绝不允许简单粗暴强行分流。各初、高中学校要以初中入学人数为基数,动员流失生和参加中考未能就读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报考中职学校,保证中职招生入学人数。其次,中职学校要主动配合,营造良好氛围。各中职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与初、高中学校联系,为其提供宣传内容和资料,介绍职业学校的特点及优势,展示学校办学成就,专业设置特色,使初、高中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分流。同时,要为初、高中校内职教班、高中通用技术课、初中技术课提供师资、实验实习设备支持。要宣传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重要意义及中职毕业生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典型事迹,不断营造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促进中职招生工作。

同志们,扩大中职招生工作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为圆满完成今年的招生任务而努力工作。

4.在全市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四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卫生工作,安排部署全市卫生工作,进一步动员全市卫生系统的干部职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为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的健康,推动魅力建设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市委、市政

府主要领导对卫生工作非常重视,多次听取卫生工作汇报并对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卫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曹新生副市长对卫生工作会议专门作出了批示和要求,希望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同时,会议还大力表彰了全市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在此,我代表市卫生局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表示衷心的祝贺。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齐心协力,务实重干,顺利完成卫生工作

以来,全市卫生系统牢牢把握深化医改这条主线,以为群众提供更加有效的健康服务保障为目标,在完善保障制度、加强基础建设、强化监督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等方面不断加力,圆满完成了各项卫生工作。

(一)医改工作卓有成效

---新农合制度不断巩固完善。全市(不含固始县)共有参合农民520.01万人,参合率99.29%。全市新农合基金累计补偿医疗费用13.92亿元,享受新农合补偿的参合农民810.61万人次。参合农民平均住院实际补偿比由的44.44%增长到54.97%,增长了10.52个百分点;全年7.68%的住院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的新农合基金总支付率为92.33%(理论值为84-96%),是全省新农合运行最好最平稳的地市。乡级门诊统筹工作在全市铺开,扩大了参合农民的受益面;进一步提高了大病重病的保障水平,对一次性住院费用超过6万元、10万元的参合患者,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80%和90%。总额预付式的支付制度改革顺利实施,县乡两级运行平稳,其中潢川县县乡两级次均费用分别下降了3.56%、0.39%,息县人民医院次均住院费用同比下降了259.69元,市第五人民医院下降9.97%,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基本药物制度有效实施。全市174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基本药物制度的全覆盖,村卫生室启动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据统计,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零差率销售药品约3.8亿元,让利群众1.29亿元,与实施前相比药价平均下降31.96%,门诊次均费用同比下降9.6%,门急诊诊疗人次增加36.2%,住院人次增加24.5%,全市基本药物采购支付更加规范、药品流通更加有序、药品价格明显降低,真正使群众获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罗山县、新县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扎实有效,群众普遍反映看病费用明显降低,全市药政工作也跨入了全省先进行列。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共筹集市级以上卫生事业发展资金4亿元,较增长23%。有力保证了全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全年共争取中央投资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2个,总投资8000万元,新建和改造面积近4万平方米,项目数量与项目投资额度均位居全省前列,项目建设进度一直位列省辖市第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项目建设使我市县、乡、村硬件设施更加完善,农民看病就医更加方便。

---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开展。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定期上报和通报制度,强化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绩效考核,确保其认真履职、规范服务。至12月底,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5.43%,其中电子化建档率为89.41%。我市建档率、健康教育次数等12项指标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息县探索出的“政府购买、服务同质、合同管理、乡村一体、绩效支付”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得到世界卫生组织、卫生部、省卫生厅的高度赞誉。新县开展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示范村创建活动确保了服务的效果和质量。重大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叶酸补服项目累计执行进度分别达117.9%、127.5%;平桥区、罗山县作为全省第二批项目试点县区已免费为4.16万名农村妇女分别进行了宫颈癌、乳腺癌的检查。

---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务实创新。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原则,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工资发放实行多种模式。平桥、浉河等县区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为绩效考核的核心,结合业务收入,综合考核发放绩效工资;潢川县将卫生院收支结余的15%用于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同时,将业务收入的2%作为院长奖励基金;商城县政府每年拿出50万元对乡镇卫生院有贡献的业务骨干进行奖励;息县县政府将绩效工资与按病种付费结合起来,拿出部分按病种付费结余资金奖励医护人员。商城县、平桥区人社部门对100余名有卫生资格证的临时聘用人员进行了专项考录,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目前,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转良好,乡镇卫生院人员稳定,业务骨干无流

失现象,业务收入稳步上升。

---信息化建设持续提速。市卫生统计信息中心正式成立,260平米的市级卫生区域平台数据中心建成并运行良好。市中心医院已于去年9月底实现了与省级卫生信息平台的对接及信息报送,电子病历系统(his)已涵盖门诊挂号、出入院登记及收费等九个核心科室,满足了医院日常管理工作的需要,功能日趋完善。全市21家二

级医院均配备了专业信息人员,开展了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罗山县、息县人民医院成效显著。通过开展业务轮训,基本实现了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及村卫生室各有1-2名人员熟悉和掌握卫生信息化的基本技术及操作技能。启动了居民健康卡建设工作,息县依靠项目支持、潢川县加大投入力度,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二)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能力不断强化

一是严格落实艾滋病和结核病综合防控措施。对高危人群开展了艾滋病干预与调查、自愿咨询检测,全年累计完成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并网络报告7561人次;切实做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及时对全市10万名孕产妇进行了艾滋病、梅毒和乙肝三项检测。继续扩大了病人免费抗病毒治疗覆盖面,累计实施抗病毒治疗1476人。坚持结核病防治分类指导、归口管理,全年发现、治疗结核病人5442例,完成省下达计划5358例的101.6%,治愈率为91.2%,超过省定85%的目标。二是全力做好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市、县、乡三级联动,加强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综合防治,强化了疫情监测,提高了救治水平。三是认真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完成常规接种231万人次,接种率达98%以上。全市规范化以上的门诊(含示范门诊)达168家,占全部接种单位的60.4%。连续16年无白喉病例、连续20年无野病毒脊灰病例报告。四是启动了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区创建工作,开展了全市卫生应急大练兵活动,进一步完善了卫生应急预案和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加强了监测预警系统、医疗救治系统和指挥系统的沟通衔接,及时处置了7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五是以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为切入点,全市组织了慢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大力开展了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等慢性非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控工作。

(三)医政管理有力有效

一是进一步将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100%的病区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所有一级医院均建立了统一标准、统一流程的消毒供应室,全省领先。二是对全市12家二级综合医院开展“三好一满意、十大指标、临床路径管理及抗菌药物综合监管”活动整改情况进行了回顾性督导,督导效果得到了省厅医政处领导的肯定和表扬。组织余人次开展了临床检验、临床路径管理、优质护理服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医疗管理等方面的专项培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的药占比分别控制在37%和39.5%以下。三是加强了血液管理,确保了临床用血及安全,连续第五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称号。四是手足口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传染病的医疗救治水平稳步提高,病死率进一步下降。迅速有效地做好了5.28特大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受到了市领导的表扬。五是在市医调委的组织协调和各相关单位的共同配合下,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完善医疗纠纷的预防与处置机制,全年成功调解33起医疗纠纷,有重大影响的纠纷和赔付金额都较同期有大幅下降,医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医疗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六是加大了康复医师和技师的培养和培训,在全省康复技术大比武中,我市代表队荣获了唯一的团体一等奖,并分别荣获理论、技能、总分等7项个人一等奖和二等、三等奖各1项。七是城市医师支农工作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实效性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准入更加严格,民营医院管理更加规范,急救网络建设更加深入,医政管理工作继续保持全省先进。

(四)农村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以提高服务能力、加强人员培训为重点,继续推进了示范乡卫生院创建工作,全市已创建成50所示范乡镇卫生院。淮滨县细化标准,加强了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和设备更新,以院容院貌与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极大地改善了乡镇卫生院服务条件,部分乡镇卫生院过去脏乱差的现象得到彻底改变,整体环境干净卫生、诊疗场所温馨舒适,不仅树立了良好的整体形象,业务量也得到了明显的带动、收入也逐步增长。大力开展了乡村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组织近600名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参加了“规范诊疗”公益培训,安排了460名基层医疗机构的业务人员参加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和预防指南”的技术培训,完成了全部6615名乡村医生的省级系统培训。“51111”工程选拔工作圆满完成,全年引进并充实到基层的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达149人,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通过实施乡村医生系统培训和人才引进,切实提高了基层医疗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能够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可靠的医疗服务。据调查,乡村医生系统培训结束后,农民对乡村医生的信任度逐步增加,村卫生室的门诊人次较培训前提高了近60%。

(五)卫生监管和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强势推进

突出医疗市场监管、食品卫生安全保障、五小行业整治、知识和技能提升等工作重点,一是强力开展以医疗市场监管为主的“卫监”和“亮剑”行动,开展9个月来,全市共立案285起,罚款62万元,没收药品、器械750件(箱),取缔262家,移交公安机关15起,医疗市场得到进一步净化。二是认真做好了食品卫生安全日常监管职能的移交。按照职责调整,累计完成了787个品种1067个样品的食品风险监测抽样任务;同时,结合重要活动和节点开展了系列的专项整治活动,保障了餐饮食品安全。三是结合创卫工作狠抓“五小”行业整治,培训从业人员8189人次,检查指导“五小”单位2051余家,下达监督意见书300余份,“五小”行业逐步规范。四是不断强化执法队伍业务能力建设,通过强化培训,获得全省卫生系统“六五”普法考试个人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还相继荣获了省卫生监督知识技能比武综合二等奖、省职业卫生知识技能比武优胜奖。

(六)中医药事业发展步伐加快

以全市中医发展大会的召开为契机,市政府成立了中医药工作局际协调小组,协调有关部门出台了城镇医保中医诊疗、中药药品报销等相应的优惠政策,中医药事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罗山、商城、光山等县启动了中药资源普查项目。中医药人才培养扎实推进,“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培训了基层医务人员1000多人;认真实施中医药人员培训项目,培训全市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县级中医临床及技术骨干、中药师等中医专业技术人员128人。全市中药质量评比活动促进了中医院中药质量的提高,中医院病历质量评比活动进一步规范了县区中医院的病历书写行为。不断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165所乡镇卫生院、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设置率分别达到80%、100%,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提高。专科建设成效显著,市中医院妇产科被定为省级重点专科,罗山县中医院肛肠科、息县中医院脑病科、商城县中医院妇产科被定为省级特色专科,填补了我市无省级重点专科、特色专科的空白。各中医院业务收入增长都在20%以上,淮滨县中医院业务收入比增长了6倍。

(七)妇幼保健和社区卫生发展成效显著

市妇幼保健中心与省妇幼保健院的合作不断深入,其妇产科、儿科科室的业务有了长足发展,两科室住院收入与同期相比分别增长99%和177%。投入资金1960万元,为全市9个县区妇幼保健院购置了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县级妇幼卫生绩效考核工作全面启动;重大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顺利,全年发放补助资金1994.4万元,补助农村孕产妇6.65万人。母婴三证管理严格规范,妇幼保健工作水平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我市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为3.89/10万、3.24‰、1.66‰,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63.25%。全市已有7个县区和2个管理区的105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了卫生服务工作,服务功能日趋完善,浉河区五里墩办事处、平桥区平桥办事处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命名为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获得了60万元的奖励。

(八)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持续深入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全面开展了廉政风险防控,局党组印发了《关于加强全市卫生系统廉政风险防控的意见》,制订了《医疗卫生单位管理权力廉政风险防控规则》和《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廉政风险防控规则》。加强对医药购销领域特别是药品集中招标、医用耗材招标的督查,严禁标外采购、违规采购的行为发生,全市48家县级以上医院全部参加省卫生厅网上药品集中采购,网采药品8亿多元,招投标医用耗材1.26万个品规,没有发生一起违纪问题。以行业纠风、行风建设、行风评议为重点,切实纠正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继续加大对新农合基金运行,卫生项目资金运行等“三重一大”的监管,维护了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市卫生局连续四年被授予纪检监察“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被授予“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卫生系统整体形象进一步提升。

(九)爱国卫生工作稳步推进

卫生创建成果丰硕,四级同创积极推进,中心城区成功通过了省级卫生城市的届满复核,新县国家卫生县城,商城县、罗山县省级卫生县城均顺利通过届满复审考核。卫生村镇和卫生先进单位创建也取得了很大成效,成功创建了19个省级卫生乡镇(含届满复审),30个省级卫生先进单位,12个省级卫生村。考核命名了8个市级卫生镇,82个市级卫生村,44个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和43个市级无烟单位。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效果显著。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改造1.44万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0%以上。健康教育工作有声有色,定期在新闻媒体和卫生系统刊印健康教育知识,组织预防保健专家开展了宣讲活动,在电视台开设了“名医访谈”栏目,卫生系统荣获中心城区健康知识大奖赛二等奖。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创建成果得到巩固,卫生部暗访我市卫生行政部门名列全省第二,健康教育效果得到省卫生厅专家的认可,居民健康知识与技能得到全面普及,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十)其他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创先争优圆满完成各阶段任务,卫生系统学先进、争一流的氛围更加浓厚。卫生文化建设异彩纷呈,系统文明单位创建积极踊跃、效果显著。学习雷锋见行动、“三平”之中做贡献大型义诊活动在全市上下取得了良好的反响,树立了卫生人员的好形象。各项卫生审批任务出色完成,连年被评为“红旗窗口”。大力开展了平安医院创建,加大人防、物防、技防投入,全市已有184家医院达到平安医院标准,保障了医院安全平稳运行。,全市卫生系统的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督查督办、档案保密、人事和老干部工作、财务管理、新闻宣传、信访稳定、医疗废弃物处理等均扎实有效,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省卫生厅精心指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关心与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无私奉献和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卫生局向关心支持卫生事业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默默无闻长期工作在第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明确目标,坚定方向,促进我市卫生事业新发展

当前,推动医改工作已经四年有余,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市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巩固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药物制度和公共卫生服务惠及更多百姓。但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医改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部分同志对做好医改工作产生畏难厌倦的情绪,对实现医改目标有着这样那样的疑问和顾虑,为此,全市卫生系统务必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准确把握新形势;振奋精神,清醒面对新问题,抓改革、强本领,努力推动我市卫生事业取得新的发展。

(一)深刻认清形势,增强做好卫生工作的责任意识。一是近年来,看病就医作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成为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着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因此,持续深化医改,推动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显得日益紧迫。二是党的十八大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卫生工作作为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就医难,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和谐的重要举措,也是卫生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三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和环境变化,传统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等对人民群众健康造成日益明显的危害。人流物流的频繁互动,使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新发疫情给群众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安全因素。各类食品安全、饮用水污染、职业病危害和干旱、生产事故等自然灾害及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使群众对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和水平提高有更多的期望,卫生工作者责无旁贷。

(二)认真总结探讨,清醒认识卫生发展的薄弱环节。医疗卫生涉及千家万户,其服务对象的广度、涉及群众利益的深度,受党和政府、各个层面的关注度,与其它行业是大不相同的。近几年,我市卫生事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要客观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仍存在着一些不适应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具体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一是医改工作进展不平衡,还存在急需突破的难点及瓶颈。如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通过对各县区的实地调研,还有部分村卫生室没有严格实施药物制度,群众反映多、媒体关注度高。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推行不顺利,大多数医疗机构没有在内部分配机制等方面有实质性的改革,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仍有薄弱环节。公立医院在管理方式、激励机制、彻底破除以药养医体制、信息化建设等重大问题上不思考、不探索,消极等待的现象显得尤为明显。人均医疗费用上升较快势头还没有得到扭转。而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改革财政补偿到位率很低,也挫伤了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也有待提高。二是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仍有欠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仍需强化,引进高层次卫生技术人员的体制机制仍不健全,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普遍缺乏有一技之长的学科带头人和卫生适用人才、适用设备和技术。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服务能力和水平仍与群众期望有差距。三是医疗保障水平的提升远远满足不了群众日益增长的看病就医需求。群众个人医疗费用负担仍然较重,部分医疗机构仍存在过度治疗、过度检查、诱导需求而浪费资源的现象,以药养医仍然未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四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树立卫生行业形象等长效工作机制仍未健全。医疗纠纷化解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医患双方信息的不透明、不对称、不均衡极易诱发更多的纠纷;一些医疗卫生单位对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对行风和纠风工作存在这样那样的消极抵触情绪,对干部职工的警示教育浮于表面,容易产生新的腐败隐患和苗头,卫生行业良好形象的树立任重道远。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历史性问题,有群众卫生需求快速提高与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制度相对滞后的矛盾,也有各级各部门在思想观念、工作方式方法上等方面不适应医改工作新要求的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深层次的破冰阶段,难度越来越大,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必须要在争取领导、加大投入上下力气,要在主动沟通、营造氛围上出新招,要在综合改革、协调推进上做文章。

(三)把握难得机遇,坚定推动卫生改革的信心决心。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保障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卫生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始终坚持改革不动摇,以保障群众健康为目标,使成为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的发展整体。首先是各级党委、政府对卫生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把实现卫生工作新发展作为重点民生工程,为医改的有序实施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和政策基础。其次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医改的持续深化奠定了较为扎实的经济基础。第三是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期盼和需求不断增加,对卫生工作更加关注,也为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第四是经过多年的工作积累,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已经初步建立,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为医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奠定了工作基础。卫生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的工作部署上来,统一到改善民生、建设魅力的要求上来,坚定改革的信念不动摇,紧紧把握深化医改统筹城乡发展的宝贵机遇,奋力实现我市卫生工作的新发展。

三、深化改革,攻坚克难,全力做好卫生工作

是医改工作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对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始终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作为重点,注重健全机制,注重利民惠民,注重监督监管,注重提升能力,努力实现全市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一)突出重点,确保医改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一是提高新农合实际保障水平。,新农合政策有三大亮点。首先是提高了筹资标准,由去年的290元提高340元;其次是扩大了保障范围,在儿童两病的基础上,将乳腺癌、宫颈癌等18个病种纳入重大疾病保障范围,第三是提高了补偿比例,由去年实际补偿比例65%提高到70%,增加了5个百分点。今年,还要持续实施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重点推行总额预付加按病种付费的改革,县级公立医院开展的病种不少于40个。按病种付费要遵循“分级定价、定额包干、变异控制、分级监管、绩效考核”的五大原则,卫生行政部门和新农合管理机构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监督医疗机构严格执行诊疗常规和临床路径,不得减少服务内容、降低服务标准,不得简化诊疗过程或分解住院次数,严格落实各项控制措施,确保基金安全,保证群众得实惠。二是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在省厅要求的基础上,合理遴选省增补基本药物,适当增加基本药物种类,规范集中招标采购,推广罗山县药款集中支付和定期督导的好做法,进一步加大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工作力度,务必实现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的全覆盖。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优先选择和合理使用制度,提高基本药物在新农合中的报销比例,保障群众基本用药的可及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让全市城乡居民得到更多医改实惠。三是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要根据《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继续推进县级医院(中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及乡镇卫生院温暖工程、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县级卫生监督所、县级120急救指挥中心和全科医师临床培训基地建设。按照全省统一安排,争取启动市中心医院羊山分院、市级儿童医院、市第五人民医院病房楼等重大项目建设。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去年人均25元的基础上,增加到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30元。要进一步健全各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组织和管理制度,推进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和预防保健等工作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面开展。加强对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专题培训,充分发挥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技术指导优势,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开展服务,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认真落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实施办法》,组织开展专项督导,在的基础上继续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进一步提高0-6岁儿童、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病人、ⅱ型糖尿病人、重性精神病人等目标人群的管理率,确保项目的如期完成及群众受益。春季即将来临,我市在外打工人员将陆续返乡,各县区要在农历新年前组织专门力量深入乡村,对返乡的务工人员开展健康体检和义诊,完善他们的健康档案,保障他们的健康权益,使他们享受到主动便捷的卫生服务,感受到家乡党委、政府对他们的关爱。五是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技术支撑,应继续坚持32字的建设方针,优化顶层设计,逐步形成省厅要求的信息化顶层设计的九个具体框架。二级医院信息化建设要继续提速,早日实现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加快居民健康卡推广普及和应用。重点加强对县乡两级信息化业务骨干或联络人的培训,加大对基层人员的指导和督促,发挥带教作用,从而全面提升各级各类从业人员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广泛开展信息安全技术培训和交流,及时更新信息安全管理知识,不断提高信息安全管理和技术防护水平。六是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认真实施好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岗位设置和绩效工资制度,实行符合本地实际的以聘用合同和岗位职责为依据、以工作数量和质量为重点、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基础的工作人员考核办法,确定同工同酬的工资、奖金待遇,定期组织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个人收入挂钩,进一步调动基层医疗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各县还要积极主动地实施好 “51111”工程,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计划,规范严谨地组织好拟录用人员的面试,确保引进到高素质的医学院校毕业生,要与有关部门进行协调,严格落实好各项待遇。同时,要在引才、用才到基层、提高卫生服务水平上进行探索,逐步建立起实用有效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确保“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七是探索公立医院改革,完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稳步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逐步形成符合我市实际的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子。

(二)着力基层,不断加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一要进一步建立并强化财政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明确基层医疗机构负责人的岗位职责,建立对他们的考核培训机制;加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继续医学教育和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培训等工作,逐步提高基层依法执业的水平和规范服务的能力。二要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巩固提高示范乡镇卫生院的综合管理水平和诊疗能力,不断强化“行政、业务、药械、财务和绩效考核”为内容的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五统一”,按照优绩优酬的原则巩固好现有的激励性分配机制。在经费投入方面,尤其要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管理,专项补助打包使用,坚决按照对基本药物制度、新农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的考核结果进行绩效奖励,确保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稳步提高。三要加强城市卫生支农的力度,坚持城市医师职称晋级与支农工作挂钩的工作机制,帮助基层医疗机构解决一些设备、技术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使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确保支农的实际效果。四要加强妇幼工作。继续实施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农村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检查等四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积极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促进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依法规范母婴保健服务,严厉打击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违法行为。加强危重孕产妇急救网络建设和基层人员技术培训,健全县、乡、村三级孕产妇急救网络,提高基层产、儿科急救能力和妇幼保健服务能力,维护好群众的健康权益。五要加大对民营医院的支持力度,鼓励多元化办医,利用社会资本不断补充和完善各类医疗机构,满足群众多元化就医需求。

(三)科学规范,坚持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政府最重要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重要任务。,要按照卫生部和省卫生厅对疾控工作考核方案的要求,艾滋病结核病防治以及免疫规划工作三项目标责任书扎实推进各项疾控工作。一是要加强对手足口病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重点传染病的疫情监测、预警及风险评估,进一步完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和应急能力。二是要加强艾滋病监测,做好重点人群干预,落实患者的治疗与关怀政策,继续保持遏制艾滋病上升势头的良好态势。三是要继续保持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tos)覆盖率100%,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分别保持在70%、85%以上。四是要认真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加强对疫苗流通、使用环节的监管,规范疫苗储存运输管理和预防接种工作,做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调查和处置工作。五是要继续推动示范化、规范化门诊建设,完善并运用好已建成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起有效的免疫规划屏障,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状态。要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储备应急物资,做好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各类突发事件各项应急准备工作,推进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区)创建工作,提高卫生应急的可靠性。六是要全面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扎实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宣教活动,努力建设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四)以人为本,切实改善群众医疗就诊体验

一是加强医院管理,继续推进医院评审评价,严格医疗技术准入和医疗机构、医师执业监管,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扩大临床路径试点和病种范围,持续开展三好一满意、医疗质量万里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等活动,切实改进服务,让人民群众亲身感受到医改带来的新变化和新实惠。二是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健全和落实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医疗行为,完善医院感染控制体系,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实行好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促进合理用药。同时,加强无偿献血规范化管理,保障群众临床用血需要。三是不断深化政务、院务公开,建立健全医务人员效能考核机制和群众投诉登记制度,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四是加快建立涵盖基本药物供应使用、居民健康管理等基本功能,并与新农合等现有信息系统的有效衔接的医疗机构信息管理系统,促进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医疗信息和医疗资源的共享,为群众提供精细化、规范化的医疗服务。

(五)强化监管,确保卫生监督执法规范有序

努力做到五个加强,一是加强医疗市场的监管,集中精力扎实有效开展打击无证行医、超范围执业、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工作、随意增设诊疗科目、扩大诊疗范围、刊播虚假医疗广告等违法行为。要清醒地看到社会各界对医疗市场秩序的敏感程度,下决心彻底整顿,探索建立防止反弹的长效管理办法。督促各级医疗机构严格落实诊疗护理规范、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二是加强公共场所深层次监管,在平桥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好示范单位、示范街、示范区,并在此基础上向全市各县区全面铺开。三是加强饮用水等卫生监管,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监督覆盖面达100%,逐步扩大自备水源供水监管。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强化餐饮具集中消毒监管水平,提高监管质量。四是加强职业、放射和学校卫生监管,巩固职业病诊断机构、健康体检机构能力建设成果,培养技术人员、充实必要设施,为广大农民工提供合格的职业病诊断和健康体检环境。加大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增强农民工职业卫生防护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健康权益。放射卫生监督覆盖率要达到100%,监测、许可率达90%以上。加强以传染病防控为重点的学校、托幼机构卫生监管,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卫生安全。五是加强五项基本建设,保质保量抓好卫生监督房屋建设项目、设施装备项目的落实。完善基层监督网络,做好乡村卫生监督协管、公共卫生服务协管等工作。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要结合实际抓好文化建设。要全面落实新的卫生监督信息化制度,提高卫生监督信息化水平。按照省厅“533”培训计划,采取不同形式和多种方式培养全方位的复合型人才,提升监督队伍的整体素质。

(六)抢抓机遇,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紧紧抓住医改对中医药事业政策支持的大好时机,在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建设方面,要以“名院、名科、名医”建设为目标,改善基础设施和医疗条件,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和普及性。要坚持“巩固、充实、提高”的原则,建设好各级中医医疗机构,认真组织落实好县级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在提高中医药可及性方面,乡镇卫生院的改建要按照有关标准建设好中医科、中药房,进一步提高设置率,有效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按照有关标准配备好中医药服务设施和人员。在诊疗技术方面,对在我市各级中医医疗机构行之有效的独特诊疗技术方法,要认真挖掘整理,大力推广应用。在疾病防治方面,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疑难病以及预防保健等方面的优势领域,要进一步做强做大、做出特色、做出品牌。

(七)城乡同创,继续全力推动爱国卫生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要求,持续推进四级同创,做好国家卫生城市申报的准备以及县、乡、村及卫生先进单位等各级各类的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农村卫生改厕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城乡卫生环境。认真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根据季节变化,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八)改进作风,全面树立卫生系统良好形象

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以来,中央和省里先后出台了改进工作作风的若干规定,内容丰富、措施具体,市委上周也召开了全市领导干部大会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次会议我们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比往年有所精简,就是改进会风的具体体现。近期,我们也将结合卫生系统实际出台相应的贯彻落实意见,今后除特别重要的会议外,其他要求县区参加的都将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各单位都要坚持少开会、开短会、讲短话、讲真话、讲新话、讲管用的话,注重会议实际的效果。卫生系统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人员还应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在接待群众时务必要热情主动,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把为群众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放在工作的首位。是行风评议年,全市卫生系统要把行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严格落实廉政准则,强化纠风专项治理,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维护好卫生工作者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风清气正、无私奉献的良好形象

(九)统筹兼顾,努力完成其他各项卫生工作

加强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强化卫生新闻宣传,正确引导舆论,创造更加有利于卫生改革的舆论空间。扎实推进药品和医疗器械集中招标采购和医疗废弃物处理工作,建立政府主导的采购平台。同时,还要加强卫生文化、思想政治和党建工作,推进行业精神文明和平安建设,做好信访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营造全系统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今年卫生改革的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要实现既定目标,必须凝心聚力,拼搏奋进。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拼搏创新,带领卫生系统的干部职工,坚定不移地持续深化医改,为谱写卫生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5.在全市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五

同志们:

在全市上下迎全运各项工作全面展开的关键时刻,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大会,十分必要,非常及时。一会,建国市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抓好贯彻落实。借这个机会,我讲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切实增强做好市容环卫工作的责任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卫工作,社会各方高度关注。市和各区政府不断强化措施,加大投入。全市环卫系统自我加压,努力拼搏,市容市貌和环卫保洁取得进步。一是总体保洁水平有新的提高。全市道路保洁招投标总面积达到1262万平方米,主次道路机扫率55.1%,洒水冲刷率95.3%。尤其是“7•18”特大暴雨和几次降雪后,环卫系统立即行动,为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维护环境卫生水平,确保道路畅通作出积极贡献。二是设施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环卫设施建设与改造取得重大突破,一批公厕、垃圾中转站(箱)、保洁员公寓、果皮箱新建改造投入使用,日处理200吨的城肥处理一期工程建成运行,第二生活垃圾处理厂建设的各项前期工作扎实有序推进。三是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破解。垃圾处理厂处理污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垃圾填埋气体发电项目正常运营,垃圾处理逐步走上无害化、资源化的轨道。积极投身“八乱”整治行动,清理城区内垃圾死角;渣土处置按照“抓两头、控途中”思路,实施部门联动、综合执法,初步收到一些效果。四是为民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垃圾收运进一步规范,袋装收集率和密闭运输率不断提高;推行环卫设施的标准化卫生养护,提升服务形象和水平;完善“城中村环境卫生委托管理”模式,实现城中村环卫专业化管理;创新工作方式,粪便清除和化粪池清疏工作更加便民。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看到,当前的环境卫生工作和环境卫生状况,与筹备全运会的要求,与省委、省政府的重托,与市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是总体水平还不高,环卫日常保洁作业还不够精细,长效管理机制还没形成。二是发展不平衡。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还有不少保洁盲区,脏乱差现象在城市局部区域仍然十分严重。不仅在城乡结合部,在市中心的有些关键部位也还存在。有些老街区,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老百姓有不少意见。三是建筑渣土管理还需大力加强。沿途撒漏,乱倾乱倒,严重影响环境卫生和交通安全。最近有愈演愈烈之势,如不采取措施,将成为一大公害。四是环卫设施欠账多,功能还不够完善。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不顺、投入不够的问题,也有思想境界和工作标准不高,措施不够有力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同志提高认识,强化责任,认真研究标本兼治的措施,尽快提升市容环境水平。

市容环卫工作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城市的“窗口”和形象。加快市容环卫事业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和面貌,责任重大,意义重大。第一,市容环卫工作关系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随着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整洁、优美、有序、安全的城市环境已经成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需求。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把加快环卫事业发展、提升环境卫生水平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把净化美化环境重视起来,与便民利民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市容环卫热点难点问题,满足群众需求。第二,市容环卫工作关系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省委省政府领导关注济南,外地客人到山东一般要经过济南,全省各地到省里办事必到济南。济南市容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形象和经济社会发展,也影响山东省的形象。加快市容环卫事业发展,创造清洁美丽的市容市貌、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不仅能为城市争得美誉,也是吸引聚集国内外资金、人才的重要资源。一定意义上,城市环境是城市竞争力和生产力。第三,市容环卫工作关系第十一届全运会筹备大局。省委省政府对奋战两年、迎接全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些要求不仅要落实在重点工程建设和综合整治项目上,更要落实在全面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面貌上。筹备全运,为市容环卫工作加快发展创造了重大历史契机,提供了施展本领才干的广阔舞台。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高境界、高起点、高标准,强力推进市容环卫各项工作,使市容市貌和市容环卫各项工作上一个大台阶,有一个新变化。

二、突出重点,全面提升市容环卫整体水平

(一)高水平搞好卫生保洁。卫生保洁作为提升城市形象面貌的基础工作,具有“细节决定成败”的效应,一个卫生死角、一个烟头污物,就能将日常辛勤工作埋没,就会给城市整体形象抹黑。因此,要始终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高标准、严要求, 干就干好,干得精细。一要严格制度落实。认真贯彻执行《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明确市、区、街(镇)、社区(村居)、管理单位等各自的保洁责任,真正把保洁责任区制度落到实处,实现环卫保洁的无缝隙、全覆盖。二要进一步提高保洁质量和水平。根据道路保洁标准,增配道路保洁人员和保洁车辆,确保重点道路、重要区域、重点部位的清扫力量。同时,按照新的保洁标准要求,逐步增置机扫车、洒水车、高压清洗车等环卫机械作业设备,巩固、提升重点道路、重点区域保洁水平。三要加强对保洁工作的检查督促。要建立一套检查管理的标准、制度和措施,使保洁水平与经济利益挂钩,充分调动作业人员的积极性。要强化区街属地管理责任,下功夫提升支路、街巷、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等薄弱区域的保洁水平,切实消除保洁盲区。

(二)高标准推进环卫设施建设。环卫基础设施是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 与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要按照设施齐全、配套完备、以人为本、方便使用、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原则,配建各类环卫设施,并对现有标准较低的环卫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对因开发确需拆除的环卫设施,以不低于原来规模的标准实施原址或就近补建。要不断完善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市场运作的推进机制,规划和配套建设好环卫设施,使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未建设环境卫生设施或者环境卫生设施验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不得交付使用。要积极协调做好城区棚户区改造、城市快速路及全运会比赛场馆周边等区域地段的环卫设施规划建设工作,对环卫设施数量低于国家规定设置标准的区域、地段,要按照规划和国家有关标准,加大补建力度。要大力提倡和鼓励商场、餐饮、宾馆、加油站等场所内的公用厕所在营业时间内向社会开放。要继续扎实推进第二生活垃圾处理厂建设,加快实施城肥处理二期工程,力争提前竣工发挥功用。

(三)高效能抓好建筑垃圾处置管理。按照“抓两头、控途中”的总体思路,坚持部门联动、密切配合、强化合力,实行综合整治,变单项管理为综合管理,变事后处罚为全程监管,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切实管住、管实、管好,实现渣土处置的长效管理。一是狠抓源头管理。建设部门要负总责,各区和市政、城管执法、市容环卫等部门参与,将建筑垃圾处置手续纳入建设项目行政审批中,凡建筑垃圾处置手续不齐全、责任不落实的,建设审批和开工手续一律不予审批;依法规范建筑垃圾处置市场秩序,建设单位处置建筑垃圾要使用经市容环卫部门核准的渣土运输单位,结算建筑垃圾处置费用须经建筑垃圾处置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全面落实建设单位工地管理责任,实行建筑垃圾规范处置承诺和保证金制度,重点建设项目要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建设、市政、市容环卫、城管执法部门都要派出专人加强对施工工地的监管,督促落实好建设单位垃圾处置责任。对拒不履行建筑垃圾处置法定责任的施工单位,坚决清理出济南市建设市场。二是切实加强对运输途中撒漏乱倒的治理。由城管执法部门负责,各区和公安等部门参与,加强对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全时段监管,做好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跟踪管理,指定专人加强对重点路段、重要区域、重点时段的巡查,及时查处违规行为;依法从严处罚违规行为,一旦发现违规倾倒,要“出重拳、用重典”,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不但给予严厉的经济处罚,还要追究法律责任。三是做好建筑垃圾集中倾倒场(点)的建设与管理。由市容环卫部门负责,建设、国土资源、规划、环保等部门和各区配合,抓好建筑垃圾倾倒场(点)的选址和设施设备配建工作,确保每区落实1-2处建筑垃圾倾倒场(点)。建立健全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的制度与标准,按要求配建设施设备,保证倾倒签单到位、处置管理到位、防止扬尘污染措施到位,做到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的规范化。

(四)高质量完善环卫日常服务。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将为民、便民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作为根本出发点,完善环卫日常服务。一要注重改进服务方式。充分发挥环卫110和“12319”热线作用,注重征询社会和市民意见,快速反应,及时解决市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改进、优化作业方式,提高服务效能。二要坚持群众满意标准。进一步规范生活垃圾及粪便收集、运输和处理,提高垃圾袋装收集率和垃圾运输密闭率,逐步实现垃圾处理的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做好旱厕清挖和化粪池清疏工作,为群众提供便利。三要搞好免费开放公厕维护。固定公厕免费开放,增大了管理养护工作量。要加大养护投入和工作力度,保证卫生标准不降低,保洁效果不改变,真正将这一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举措抓好、抓实。公厕数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随着城市区域范围不断扩大,好要继续配建。

三、把握规律,健全完善市容环卫长效管理机制

市容环境卫生工作具有较强的社会性、经常性和反复性,要探求规律,把握特点,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实现全市市容环卫事业的科学发展。

一是建立工作责任机制。要继续巩固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市容环卫管理体制,进一步细化市区责任分工,大力推进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重心下移,按照市区结合、以区为主和“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强化区、街属地管理责任。实行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将各项指标分解量化,明确责任分工,层层分解落实,做到“点、线、面”责任明确,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机制,确保事事有人管,件件都落实。

二是建立环卫事件发现机制。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提升环卫水平,维护好城市环境,关键是畅通发现渠道。环卫专业队伍要切实发挥专业功能,健全巡查制度,加大巡查力度,灵敏发现问题。要不断拓宽发现触角,把环卫管理作为重要的事(部)件,纳入城市综合管理和数字化城管系统的重要内容,通过专职监督检查队伍,做到及时发现、反馈和督办。充分发挥环卫110联动热线和12319公共服务热线、政务监督热线的作用,畅通新闻媒体、社会各界的监督渠道,确保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三是建立应急处置机制。环卫设施量大面广,问题纷繁复杂,一旦发生突发性、临时性环卫事件,极可能超出既定的责任分工范围。这迫切要求市、区、街在现有基础上建立起应急处置队伍,不断完善应急处置方案,提高反应能力和实战水平。要配备必要的人员、车辆设备和物资,发现问题或接到举报要按照责任区域和责任分工及时处置。

四是建立环卫监督机制。要通过建立监督机制,对环卫事件进行全过程、不间断的立体监督。要实行综合监督检查,由市、区两级行政监察、政府督查和环卫部门联合,对各区、街的环卫状况每年进行1-2次联合检查。要实行行业监督检查,由各级环卫部门组织进行经常性的定期和不定期的明查暗访。要加强内部监督检查,各作业单位都要配备专职督查人员,加强对各作业环节的现场检查,协助作业人员处理发现的问题。要强化群众监督,向社会公布监督举报电话,畅通群众的监督投诉渠道,对群众反映和投诉的问题,迅速反应、妥善处理、及时反馈。要完善舆论监督,重视各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支持和配合舆论监督工作。

五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建立健全工作考核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把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岗位职责的履行情况、监督检查情况纳入目标责任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奖惩标准,并与年终经费拨付挂钩,要切实提高考核实效,健全行政责任和追究制度,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严肃责任追究。

六是建立投入保障机制。重视政府对市容环卫的投入,各级财政要逐年加大市容环卫经费投入,逐步形成以市、区两级财政投入为主,环卫收费和社会融资为辅的环卫经费保障机制。按照法规规定,落实责任单位的环境卫生责任,不断强化全社会的环境卫生责任。设立市、区两级环卫处置保障预备费,主要用于快捷高效处置突发污染、无主垃圾以及一些正常管理作业制度不能包含和处理的事项。

四、强化措施,确保市容环卫各项任务保质保量完成加快提升市容环卫水平,必须切实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整体推进合力。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市容环卫工作,将加快环卫事业发展、提升城市环境卫生水平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主要领导要经常过问、研究解决环卫工作的重大问题和突出矛盾,分管领导靠上抓,其他领导按照分工搞好配合,确保任务、责任、工作到位。要加强检查调度,督促各项责任落实。建立起统一指挥、运转高效、责任明确的工作推进体系,为全面完成各项任务提供组织保障。

二是切实转变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思想境界和工作标准,带头做抓落实的表率,真正做到一门心思、沉下身子抓工作,要经常深入一线实行具体指导,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通过严格管理,大胆管理,调动环卫干部职工的内在积极性。要善于做深入具体的工作,具体抓,抓具体,通过细致周密的工作,使主城区的每一个边边角角都清洁、优美、有序。

三是迅速行动展开攻坚。提升环卫工作标准,就要像组织战役战斗那样精心部署安排,全运会前要针对环卫工作重点和难题,组织开展清理垃圾卫生死角、建筑垃圾综合整治、重点区域部位保洁提升等几个大的专项行动,力求通过这几个攻坚战使城市环境有大的提升。清理垃圾卫生死角、建筑垃圾综合整治是近期马上要展开的其中两项,今天会议上已经下发了相关的通知。要按通知要求精心策划,认真实施,明确责任分工、标准任务,制定具体措施,务求取得攻坚战全胜。

6.在全市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六

2005年,是我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建设平安六安、和谐六安、小康六安、实现“三大跨越”的重要一年,也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开局之年,进一步抓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吕进局长的工作报告的基础上,我想着重谈以下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认清形势,从创建平安六安、和谐六安、小康六安的高度扎实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年活动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质量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从我市实际情况看,虽然食品安全的总体形势比较平稳,没

1有发生大的食品安全事故,但影响食品安全的各种因素和隐患很多,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市长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2005年要扎实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年活动,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从种植养殖到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从技术、管理、机构各个层面齐抓共管,努力推动食品质量上水平,食品安全监管上台阶。

(一)构建三级责任体系,进一步明确责任。目前,我市市县(区)两级均成立了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统一设在食品药品监管局(或区卫生局),并相继建立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当前,一是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把各级地方政府对本地食品安全负总责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到位。二要适应机构职能调整需要,进一步把部门的监管责任落实到位。三要进一步强化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把企业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全面提高我市食品质量水平。

(二)突出重点环节,努力做到标本兼治。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按照省、市的总体部署,继续深入开展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力求有声势、有力度、有成效。要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将监管重点和工作重心下移,加大对分散在社区,特别是学校周围的饮食摊点的整治力度,鼓励引导合法、诚信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到农村乡镇开办网点,形成食品供应的主渠道,占领食品市场。

(三)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和完善长效机制。要建立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诚信档案,及时、全面地向社会公开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诚信状况和信用质量。要充分运用信用奖惩机制,奖优汰劣。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防范意识。认真组织开展好5月份的全国第二个“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要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宣传好的企业典型;曝光有关事故查处情况,逐步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同时,各相关部门要做好信息报送工作,确定专人负责,及时、准确地向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提供食品安全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二、创新监管模式,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规律。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要求,树立城乡并重的观念,把城市和农村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通盘考虑。要进一步创新监管机制,多在调研上下功夫,多在实践中去总结,寻找监管工作规律。

(二)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强化监管就是服务的意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重要的是要正确处理好加强监管与促进发展的关系,坚持“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将监管寓于服务之中。因此,要做到监管适度,不但要管住还要管活,做到活而不乱。既要监管到位,又要放手让企业发展。在具体工作中,就是要在严把市场准入关的同时,对已经进入市场的企业,要指导其按照国家标准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引导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现管理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以强化监管为中心,不断规范食品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突出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重点时段,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要坚决清除出市场。要积极探索长效监

管机制建设,将日常监管纳入法制化轨道,巩固和扩大工作成果。

(四)以打假治劣为重点,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要继续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深刻汲取劣质奶粉等事件的教训,举一反三,决不能让类似事件在六安上演。农业、质监、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公安等部门要按照“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方针,始终将打假治劣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建立完善以“打假责任制、预警监控机制、快速反应机制、质量失信和惩戒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打假治劣长效机制,对工作中由于失职渎职行为引发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决不姑息。

三、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食品药品监管队伍的战斗力 抓好队伍建设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搞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根本保证。我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队伍总体是好的,是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但是,要适应形势的需要和时代的发展,还必须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

(一)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把教育活动和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不误”、“两促进”。首先,切不可走过场,要真正做到入心入脑;其次,要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要解决思想问题、作风问题以及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问题;再次,促进工作,抓出成效。通过教育,使我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要实行科学管理,加强廉政教育,不断整顿队伍,纯洁阶段,提升队伍素质。

(三)进一步加强监管能力建设。进一步整合食品安全监管资

源,不断更新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在监管能力上达到与时俱进。

7.在全市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七

下面, 就有关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系统学习, 全面领会, 在工作实践中抓好贯彻落实。

各地要系统学习钟书记的讲话精神, 官局长代表省局所做报告的实质, 全面领会和把握中央及省委、省政府一系列“三农”工作特别是关于农机化工作的重要部署, 因地制宜, 实事求是, 制定发展规划, 确立发展目标, 创新方式方法, 强化工作措施, 做到明确责任抓落实, 令行禁止抓落实, 掷地有声抓落实, 从而实现农机化事业的科学发展。

二、谋划长远, 抓好当前, 在工作实践中完善思路措施。

今年既是全面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一年, 也是实现“十二五”农机化发展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各地要站在“三农”发展全局的高度, 站在推动“十二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农机化科学发展的高度, 积极谋划长远, 切实抓好当前, 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措施。会后, 各市、县 (区) 局, 要结合贯彻本次会议精神, 认真谋划今年工作思路、措施, 主要是今年在推动农机化发展上重点抓哪些事, 具体做哪些工作, 并于春节后上班第一周的周末前报送省局办公室, 以便于省局掌握各地工作重点, 监督和指导工作实施, 并视情适时进行通报。于2月5日前向省局产业发展科书面反馈《2013年江西省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的修改意见。

三、真抓实干, 争先进位, 在工作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成功缘于实干, 祸患始于空谈。抓好农机化工作, 靠的不是空想清谈, 而是实干苦干。现在, 今年全省农机化工作的目标明了、思路清了、计划有了, 关键是要真抓实干, 确保各项工作真正有效地落实、有条不紊地推进。农机人要力戒浮躁, 真抓实干, 多做“战斗员”, 少做“评论员”, 雷厉风行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要在农机化工作实践中体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各地对省局部署的重大活动和重点举措, 一定要搞好对接、抓好落实, 绝不能搞敷衍、打折扣, 更不能自行其是、各唱各的调。

上一篇:宣传册校长致辞下一篇:企业内部管理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