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日记读后感600字

2024-06-19

航海日记读后感600字(精选4篇)

1.航海日记读后感600字 篇一

我叫露莉贝,生活在海边的一个渔村。前不久我从家里的大箱子里意外的翻出了一张牛皮藏宝图,又惊又喜,叫上伙伴登上一艘小船悄悄出发了。

我们都出生于航海世家,从小就被长辈们教授出海所需的知识,这次虽不十拿九稳找到宝藏,但还是有几分把握的。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看海鸥在海上捕鱼,海豚一只接一只的跃出海面。但事情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顺利,一个伙伴不小心在船舷边割破了手指,我急忙喊道:“别把血滴到海里去了!”可为时已晚,在伙伴发愣之际,几颗血珠顺着他的指尖滴到了海里。不过一会儿,几只灰色的背鳍悄无声息地移到我们的船边。鲨鱼!我在心里暗暗叫苦: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我们可没有斗鲨的经验啊!大家都慌了神,有的紧张地大喊大叫,有的急忙翻出救生衣穿在身上。我强自定下心神,大声提醒:“别惊慌!别击出水花!否则它们会把我们当成小鱼的!”

鲨鱼用尾巴制造出的浪涛声远远盖过了我说话的.声音,同伴们还是拿出船浆拍打水面,试图用赶走海龟的方式赶走鲨鱼。鲨鱼越来越兴奋,一下一下撞击着我们的船,再结实的小船也抵不住鲨鱼的撞击啊!小船被撞地支离破碎,“扑通、扑通!”大家纷纷落水,我也跌落船去,水立刻灌入耳朵,我听不见任何声音了。

挣扎着浮上海面,发现大家四散分开,我顺手拉起身旁的同伴向远处的礁石游去。我先帮助伙伴上了礁石,再用双手扣住礁石的突起部分,向上爬去,忽然右腿传来阵阵剧痛,像灌了水泥一样怎么挪也挪不动,回头一看:腿上“长”出了一个灰灰的物品,鲜血正从灰白交接的伤口处缓缓流出,鲨鱼!

我渐渐体力不支,在被拖下海面的一瞬间,我望了望我留恋的海洋,望了望家的方向……

2.航海日记读后感600字 篇二

最近,我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主要讲了安妮她的家人是犹太人,他的家原居在德国法兰克福市。纳粹兴起后,开始对犹太民族进行迫害,安妮全家迁移至荷兰阿姆斯特丹避难。1942年6月12日,安妮的生日,他收到了一本笔记本,开始写他们在密室里度过的生活。

1944年8月4日他们一家被告而被逮捕。安妮与姐姐被转到——贝尔森集中营,1945年3月姐妹俩因伤寒死于集中营,因隐秘之家成员除奥图之外,都死于集中营。读了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原先社会的昏暗,明白了不管多么艰难,只要有一丝光明,都要坚持下去。当然那些背叛的人也是可憎的。

3.雷锋日记读后感600字 篇三

随手翻开一页,一则日记跃入眼帘: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一连串的问号浮现在我的脑海。随之,“奉献”这个词穿过一排排问号,展现在我眼前。一滴水的奉献是滋润一寸土地,一线阳光的奉献是照亮一分黑暗,一颗粮食的奉献是哺育一个有用的生命——我们又何尝不能够这样呢?雷锋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便是贯彻整个《雷锋日记》的精神,也是雷锋短暂的一生所追求的目标。而雷锋正是以他短暂的生命,向我们演绎了“奉献”的真谛。

我们不也该追求这样一个真谛么?也许我们因为种.种条件的限制,不能像雷锋那样帮助大娘找到儿子,不能像他那样去火车站打扫卫生——但是,“奉献”仅此而已么?也许我们的奉献可以是向贫困山区捐出一本书,省下自己的零用钱为灾区捐出一瓶矿泉水……你知道么,帮助灾区的孩子,让他读上一本美妙的书,所带给他的精神财富远远超过一本书的价值。尽管奉献微小,但意义深远!

反观现在的我们。也许这是90后的通病,当今的孩子们,几乎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奉献”。我们从小生活在父母给予的温床蜜罐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对我们有求必应,“奉献”几乎已经在我们的意识中黯淡了,我们所知道的只有索取!为学校捐一本书,有同学皱起眉头挑出家里最破的一本;为灾区孩子们捐献自己的零用钱,有同学挤出几个小小的硬币……这岂不是一种悲哀?!

而雷锋的“奉献”精神,同样在离这个社会远去。最近被检查出的“问题胶囊”,黑心的药厂使用旧皮鞋为原料,进行加工处理,制成工业明胶来制作胶囊的外壳。这样的胶囊,别说用来治病了,甚至会致癌。还有地沟油、问题馒头,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正在拷问民众,为了追求可观的利润,可以抛弃道德、良知,可以违法乱纪吗?物质文明在发展,但精神文明却在倒退。在物欲横流的年代,社会需要和谐发展,道德良知更需要回归,雷锋精神应成为每个人心中一座永远的丰碑!

是时候了,我们应该敲响自己的警钟,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正如雷锋说的那样:

4.《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 篇四

“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

这句话出自《安妮日记》,作者是一名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这本日记记录了在希特勒迫害犹太人期间,安妮一家与凡·达恩一家、杜塞尔先生躲在密室中度过漫长的两年。这两年不仅物资缺少,温饱也是问题,为他们提供食物的人大部分都被德国人抓去了。可在这非常时期内,作者安妮并没有失去信心,而是每天都记录着自己渴望自由的决心。1944年8月,密室还是被发现了,藏匿在内的所有人被捕。1945年3月,年仅十五岁的安妮倒在了黑暗中,但犹太人渴求自由的精神没有倒下,犹太人顽强地活了下来,法西斯终于倒塌了,犹太人终于重见光明。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中既有对安妮不幸的悲伤,又有对犹太人顽强斗争的感动,更多的是对残暴的希特勒的憎恶!闭上眼睛,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在一个光线微弱的房间里,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坐在桌前,手拿钢笔写着日记。再想想与她年纪相仿的自己:每次写作业家里都灯光通明,有一点不懂的地方就让父母教,写累了就休息休息、吃点零食……条件比安妮好多了,却使我对学习不以为然了。合上书,我想:现在文学作品中不是流行“穿越”吗?真希望安妮能穿越到我们这儿来,我一定会带她四处转转,放风筝,滑旱冰,去写生,把安妮所有向往的活动都做一遍;带她去吃美味的小吃,再也不让她吃变质的莴苣和土豆,我要让安妮彻底忘掉那暗无天日,整日忧心忡忡的密室生活。当然,我也会以安妮为学习榜样,她遇到挫折不在逆境中沉沦,而是勇敢抗争的精神。今后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也会直面逆境,锤炼自己,把自己磨炼得更加坚强,更加勇敢!

上一篇:联谊活动串词下一篇:安全生产档案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