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溢满书香

2024-10-23

让生命溢满书香(精选13篇)

1.让生命溢满书香 篇一

让书香溢满校园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当耳畔还回荡着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扑面而来的是弥漫在校园里沁人心脾的书香,我们走进了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先生诞辰2561周年的纪念日,也迎来了我校<<校园读书节>>。

今天站在这里,我想说:读书是美丽的。一首轻快的乐曲为心情插上翅膀,像蝴蝶一样飞上天空;一幅绚烂的图画为眼睛洗去尘埃,像钻石一样折射出人生的七彩阳光;一本引人入胜的书使头脑踏上想像的旅程,像乘坐时空穿梭机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畅游……

读书是美丽的。“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个高尚的人在谈话”。书能引导我们与最优秀的人物为伍,使我们置身历代伟人巨匠之间,如闻其声,如观其行,如见其人,使我们同他们情感交融,悲喜与共。读书是美丽的。皮日休说:“惟书有色,艳于西子”。读书恰似溪间潺潺的流水,犹如天上散淡的白云,无羁无绊,闲适飘逸。读书不再是漂泊者饥渴时的一杯水,也不是夜行人黑暗中的一盏灯,它是农夫收获后在金色田野中的愉悦,是一家人在斜阳中共进晚餐的温馨。读书是美丽的。古人司马迁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我们更认清自身的渺小与浅薄,从而让自己更发奋更努力。生活中可以缺少功名利禄,但不能没有书,我们可以错过豪华盛典,但不能失去读书的机会。读书是美丽的。美丽不仅在于听书倾诉,与书交流,让书答疑解难,美丽更在于灯光亲吻书页时的脉脉温情,风儿吹拂书页时的沙沙声响,人读书页时心无旁骛的安宁。读书令整个世界一起美丽。生命也因读书而美丽。

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读书活动中,徜徉于书的海洋中,让书香陪伴我们度过每一天!让我们从中外名著中懂得人生的意义,做人的道理;从童话寓言中学习做人的智慧;从唐诗宋词中领略祖国壮美的山河,博大精深的文学历史;从散文小说中感受生活的绚丽多彩……

最后,让我们再次响起读书口号: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谢谢大家!

2.让生命溢满书香 篇二

一、生命课堂——流淌“纯真的人性”

语文是一门集工具性、人文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基础学科, 如果避开它蕴涵的人文精神, 语言文字就会失去灵魂和生命。语文新课程呼唤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 进行有目的的生命融合教育, 对学生进行求真、求善、求美的教育, 让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 理解纯真的人性。因此, 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时, 除了渗透语言训练之外更应关注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认识和理解, 更应鼓励学生去自觉发现文字中所蕴涵的人性美, 并以这种人生观和审美观去影响自己的人生, 这才是语文教育的根本追求和至高境界。教学《小河与青草》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深入领悟文本, 我设计了说话练习:“大树”和“小鸟”关系怎样呢?孩子们的想象可丰富了, 他们的发现与感悟真不少, 如“大树长得葱葱郁郁, 那是因为小鸟为它捉去害虫让它健康成长”;“小鸟唱着动听的歌儿, 那是因为大树给了它一个家”。说话练习把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 纯真的人性流淌在课堂之上, 让语文课堂的出发点和归结点都落在一个“人”字上。

二、生命课堂——洋溢“多彩的个性”

语文学习是学生个性化的生命旅程, 每个人对文本的体验和感悟总会带上个体的烙印。同样的文本会给他们不同的感受, 正如俗话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 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应留给学生足够的阅读空间、体验空间、思考空间, 让学生的思维能自由驰骋, 想象能自由放飞, 把文本读真、读活, 与文本和作者展开个性化的交流。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的使命并非带领学生按照设计好的地图去行走, 而是以伴侣的身份和学生共同在白纸上绘制一张地图。行走的路线都是随机生成、因人而异的, 只有充分尊重了学生选择的权利, 学生的个性才能尽情表现, 绘制的地图才能丰富多彩。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 我抓住关键词“没想到”来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 学生们感受丰富, 有的读出了难受, 没想到母亲这么轻, 这都是为我们操劳的;有的读出了后悔, 后悔从未关心过母亲;有的读出了崇敬, 瘦弱的母亲竟挑起这么重的生活担子;有的甚至把文本读进了生活, 想到了自己与母亲的点点滴滴, 很多孩子眼中闪动着泪花。其实, 语文课堂就是学生收获真情与感动的生命旅程。

三、生命课堂——促发“流动的灵性”

我们一直在思考, 怎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课堂, 才是具有蓬勃生命力的课堂?笔者认为, 教是为了不教, 唯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决定课堂的动态, 让课堂因孩子们而多一个音符, 多一种色彩, 多一股气息, 多一份快乐, 才能促发生命灵性的流动。一些老师在教学中总会有一份顾虑:如果放纵了孩子, 一发不可收拾该如何是好?孩子们的天性都是活泼的、上进的、好胜的, 没有哪个孩子愿意无缘无故地去恶意破坏课堂, 与老师较劲, 只要课堂组织得力, 要求明确, 学生有所为有所不为, 课堂上就不会有意外发生, 即使偶发意外, 那也无可厚非, 因为课堂教学原本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四、生命课堂——感悟“生命的本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不仅是要帮助学生学会祖国的语言文字, 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 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语文素养, 培养自信乐观、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因此,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充分地解读文本, 还要让学生通过文本来感悟“生命的本性”, 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应充分凸现生命的意义, 进行生命意识渗透, 增强学生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和认识。我们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 努力挖掘教材中的人性教育资源, 并以自身的智慧去实现和放大其价值, 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以生命教育为根本, 以人性感悟为目标的主阵地。《闪光的金子》一文讲述的是一个普通水电工徐虎全心全意为民服务, 拥有金子般的心灵, 让学生从平凡的人身上看到生命的价值, 明白人生的真谛。在教学过程中, 我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人物美好的心灵, 通过交流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故事, 通过共鸣拉近心灵与文本的距离, 让生命教育渗透于课堂的每一个细节, 让人性感悟绽放出亮丽的色彩。

3.让书香溢满童心 篇三

一、相遇在书中——爱与痛的分享

欲让孩子感受讀之乐趣,最重要的是放手让他们充分地阅读文本,与“语言亲密接触”,在这种接触中触摸语言,感受形象,体验情感。教师可以适当地做些引导,但以不干涉孩子自己的阅读为前提,可以表扬:“瞧,这个同学读得多入神啊!”可以引导:“注意课文哪些地方使你最感动,为什么?”可以点拨:“课文有些地方写得十分有趣,找找看。”

例如,《掌声》一文中的小英是班里的一个残疾儿童,她一直生活在自卑和孤独中,因为同学们的一次掌声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得爱说爱笑了,生活充满阳光。课文告诉了我们生活中人人皆需要掌声,人人都要奉献掌声的道理。我让学生品读句子: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学生们开始没有反应,体会不到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境。此时我说:“小英一个人坐在那儿,她渴望有人和她玩吗?”孩子们点了点头。“那么再想想,小英会是怎样的孤独呢?”学生们很快地回答说:“可能课堂上不会看到她高高兴兴举起的小手,选“三好学生”时同学们不会想到她,课间的时候,她仍然坐在那儿……”此时,再请学生们轻轻地读读这句话,读出“默默地”不被注意的感觉。这时学生会感到心痛,他们的朗读也就有情有味,水到渠成。

所以,在课堂上让孩子们真正充分地、自由自在地阅读,教师只提供适当地拨云见日式的点拨,这是展开教学、让孩子们获得学习乐趣的一个前提。

二、相助在手中——情与趣的分享

教师和学生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各自的理解,甚至可以展开讨论,应该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想法,使他们的个性插上想象的翅膀,飞向光辉的彼岸。我经常鼓励孩子们课外阅读,定期询问他们都在读什么书。为了能和他们有共同的话题,我会借阅孩子们的书,每逢此时,孩子们显得尤为高兴,并引以为荣。这样,孩子们乐此不疲,他们知道自己喜欢的就是老师喜欢的,特有自豪感。

例如,孩子们喜欢看《查理九世》,我便去找班上一个平时不爱读书的孩子借了这本书。我心想,什么样的书,能让所有的孩子都喜欢,都争相借阅呢?我看了之后,与孩子们交流,我问孩子们:“你们为什么喜欢《查理九世》?”一个孩子说:“因为那只狗太神奇,它会说人话,它还很有品味,它还是DODO冒险队的老大。”另一个孩子很激动地站起来说:“我喜欢墨多多,他可幽默了,而且总有问不完的问题,大家都叫他‘问题多多’。”看着孩子们兴奋地举起小手,抢着发言,我感到特别的欣慰。这时我深深地体会到,成功是要与人分享的。

此外,学生特别希望别人可以分享自己的见解,和自己一起体验成功所带来的愉快,而要使学生的这种情感体验得到表述,就应该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交流方式。可以和老师、同学交流,还可以回家和自己的爸爸妈妈或是周围的小伙伴交流。学生在交流中,可以判断出自己与目标的差距,然后进行反思,最后逐步实现对课文全面的理解和掌握。这样学生才会真正的喜欢上阅读,热爱阅读,并且能够从阅读中获得乐趣。当然,学生还可以自主地选择阅读资料、阅读方式和交流方式。课堂上因为有了自主,才显得生机盎然,每个学生也才会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相知在心中——得与知的分享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由关注个人的成功感转向关注学生的成功感上来。在观摩《九寨沟》这一节公开课时,教师播放了九寨沟的录像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导入新课。这时执教教师问:“同学们,看到了如此美丽的山水,你们想到了什么?”此时学生竟然毫无反应。教师有些诧异,又慢慢地启发说:“你们去过九寨沟吗?你们觉得九寨沟怎么样?”等等这些乏味的一问一答。这一情景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深地思考,为什么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竟然在观看了这样的录像片后会没有一点感想呢?我们只能这样分析:这些学生从来就没有这样的问题,从来没有过思考和讨论的经历,于是便没有这样的习惯,甚至对感想这一词也是陌生的。

学生自学了一篇课文后,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的感受,对于那些比较容易理解的、能够打动人的课文,感受更深刻。可是为何会出现上面的问题呢?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说,他们在阅读中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几乎从来没有被老师有意地关注过,更没有被老师有意地激发和调动过,课堂上学生的精神生活几乎没有了。不然的话,我们又作何解释呢?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由关注自己的成功感转向关注学生的成功感。在阅读中,学生只有不断地看到自己的进步,才会不断地提高。

总之,只要我们本着一份为学生终身发展而努力的心,利用好文本这一有利资源,就一定能勾勒出最为和谐而生动的图案。阅读伴随着人的一生,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如果学生从小就培养了阅读的兴趣,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具备了阅读的能力,何愁学不好语文。

4.让书香溢满家园.doc 篇四

明天继续举行全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C证考试培训,邀请了省教科院周红伍教授来莲都讲学,他刚好六点到丽水,今晚本来要陪他吃饭,但又要辅导女儿语文了,所以只得请赵副校长代劳。讲句心里话我也很怕陪周老师吃饭,他太健谈了,一餐饭下来,别人几乎不容插嘴,就他一人唱独角戏,而且往往能唱好几个小时。他是过足了嘴瘾,我们却傻傻地陪坐了两三小时,而他说的内容我大多已在好几年前就听过了。陪人吃饭确实是一件苦差事,中午从通济堰回来的时候,我叫同车的雷美芬、陈王芬、吴振锋三人和我一起去陪专家吃中饭,她们都纷纷说:“饶了我吧,陪人吃饭太累了,不能随便说话,还要陪笑,太没意思了。”我当时嘴上没说,心里却是一百个赞同的。我们中国人活得太累,我想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应酬太多吧。

7:20分开始辅导女儿,两个人一边阅读、做题目,一边争论,不知不觉就三个小时了。我发现女儿真的长大了,悟性高,进步快;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见解。讲到辅导,有时说起来令人汗颜,虽然也每年都关注高考卷,由于多年没有教高中语文了,知识已经不够系统,所以有时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也要翻阅资料,让女儿笑话。我不敢说当她的老师,只能说是一起学习,借此自我提高吧。时常上一堂两小时的课,要化十几个小时备课。但慢慢地又把语文的知识系统给理出来了,却也是一件好事。

上周她从学校回来说这一次考试语文科技类现代文阅读失分很大,读科技类文章,就像读文言文一样,很难懂。我从暑假开始辅导

女儿语文,每周一次,一次2—3小时,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几大块内容交叉进行,按部就班。科技类现代文阅读本来就排在后面,大概要到11月份才开始学习。讲句实话,我自己也不喜欢科技类现代文阅读,抽象、深奥,有时读了半天也不知所云,做题目只能靠蒙。既然女儿有要求,我只好硬着头皮提前开始辅导。我选了几个省市前几年高考科技类现代文的阅读语段,开始认真阅读做题。虽然觉得抽象、难懂,但连续五个语段的题目做下来,竟然全对,神了!我对女儿说:“科技类现代文虽然难读,但题目是有规律可循的,比散文阅读要简单。”我把自己做题目准确率达到100%的情况告诉女儿,她坚决不信。

于是我叫女儿也开始阅读、答题,几个语段下来,她的准确率不到50%,她似乎有点灰心,而我自己虽然觉得解题容易,却讲不出个所以然来。就这样在困惑中结束了上周的辅导。过后我对此总耿耿于怀,不断阅读、解题,终于总结出一些阅读和解题的规律,今晚和女儿进行了分享,然后和她一起阅读解题。她答题的准确率得到了迅速提高,基本上都达到了70%以上。最后女儿说:“科技类现代文阅读似乎真的比散文简单,题目的模式化重,有规律可循。”

一个半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女儿的精神还很好,我们又继续学习文言文,我今天预备的是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的断句也是文言阅读的一个难点。因为要断句首先要把握文言语段或语句的意思,而把握文言语段或语句的意思对于高中生来说本身就是一件难事,但把握了语段或语句的意思还远远不够,还要掌握断句的一些方法,还要有很

强的语感能力。所以对于文言文断句我自己也不敢说有100%的把握,就和女儿一起学习吧。

最后我安排了2道作文题和女儿一起讨论,讨论的主题是如何破题、提炼中心、突出中心。

第一道是2008年福建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三个人走进商店。一个人买了一瓶果汁,说:“我喜欢甜的。”一个人买了一杯咖啡,说:“我就喜欢这又甜又苦的滋味。”还有一个人买了一瓶矿泉水后说:“我喜欢淡淡的矿泉水。”

要求:根据此情景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道题本身意思明显,破题并不难,我担心的是女儿会选取其中单一的角度,缺乏深度。我让女儿先思考一下,选择一个角度,提炼出中心,拟定一个题目。女儿构思了一会,很快就在纸上写下了一个题目:生活里咸淡都是味。我一看吃了一惊,这么快!还这么准!于是我对女儿大家赞赏。我再追问:这个味是什么味呢?要怎么样才能活出味来呢?我们开始激烈的辩论,最后达成共识:只有用心生活,真心投入,无论酸甜苦辣,都是真味;否则浑浑噩噩,或私欲横流,即使表面风花雪月,内心也是一片沙漠,到头来只有乏味。

我再进一步追问:我们能不能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呢?能不能思考得更深一点呢?这甜、又苦又甜、淡三种滋味不正是人生的三个阶段吗?女儿恍然而悟,说:“对啊,这甜,就是青春年少时,甜甜蜜

蜜、如花似锦;这又甜又苦,不就是人到中年,承受种种生活的压力,事业、家庭、社会,心中是感慨万千;到了老年尝遍生活的酸甜苦辣,历尽悲欢离合,到头来才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我继续深化:“这人生的三个阶段,也就是人生的三个境界,也是人生修炼的三重境界。”她似乎不懂,又似乎有所悟。接着我们又一起讨论第二道作文题。

5.让读书成为习惯 使书香溢满校园 篇五

—白云小学校本教材《诵读经典 润泽童年》序言

亲爱的小朋友:当你轻轻地打开捧在你手里的这本散发着浓浓墨香和缕缕诗韵的读本朗朗上口诵读、津津有味吸口允时,你是否想到过这是白云小学的领导和老师们,为打造“三书”(即书法、书香、书院)校园、开展好以“读书伴我成长,经典浸润人生”、“让读书成为习惯,使书香溢满校园”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活动而精心选编的校本教材? 你是否思考过我们为什么要从小诵读积累经典、应该怎样有效诵读积累经典?„„ 如果你事先明白了诵读积累经典的意义、掌握了诵读积累经典的方法,就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达到“诵中华 经典,塑人文素养”的目的。为此,笔者想给小朋友们谈谈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我想给小朋友们谈谈我们为什么要从小诵读积累经典。2014年教师节前夕,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座谈时要求:“要把中华优秀文化,特别是经典古诗文,从小就嵌在学生们的脑子里,使之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我们从习总书记的教导中可以领悟到从小诵读积累经典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和作用: 一是诵读积累经典有利于我们从小奠定民族文化底蕴,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因为,中华文化经典,特别是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精华,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意存高远、隐含哲理。比如,我们诵读王之涣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以领悟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深刻道理;记诵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以感受到志士仁人那种先公后私、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诵读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能受到诗人那种热爱母亲的深情的感染熏陶„„这说明,诵读经典,绝不仅仅是字词句篇的积累,同时也是思想的积累、认识的积累、智慧的积累和文化的积累,有利于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二是诵读积累经典有利于我们从小丰富夯实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著名诗人郭沫若写过这样一句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宋代大诗人苏轼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清代学者章学诚说:“记诵者,学问之舟车也”。这些名句都道出了诵读经典、积累语言对表达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

小朋友们正处于背诵积累的黄金时期,古语说:“少年读书如刀刻,中年读书如磨墨,老年读书如云烟。”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先生86岁后双目失明,凭着年幼时背诵的古代典籍,写出多达70万字的《晚学盲言》。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巴金曾自述:十二三岁时就能将《古文观止》倒背如流,说那二百多篇古文是自己真正的启蒙老师;他回忆自己在私塾念书时,老师平时讲得很少,而且讲得简单,唯一的方法就是叫学生多读书、多背书,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能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同时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我国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作家莫言,在给青少年学生谈他的创作经验时,特别提到他在小学读书时把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阅读四大文学名著和背诵经典诗文上;他说,把这些经典诵读积累多了,感悟内化了,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悟,不知不觉,就会变成自己内在的语言素养。久而久之,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自然就会提高。小朋友们平时记诵的名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讲的这个道理。相信小朋友们在平时美美的诵读中,已经感受到童诗的灵动与稚趣,感受到古诗的厚重与典雅,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神奇与不朽。所以,我特别希望小朋友们,趁早并持之以恒地把一篇篇优美诗文吞进自己小小的胃里,要相信它会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和感悟能力的提高,由当初的“不甚解”慢慢发酵、转化为自身血液中的文化因子,侵润着我们的日常言行,提升着我们的语言表达。

其次,我还想给小朋友们谈谈怎样诵读积累经典。在这方面,古今很多名人都有深刻的体会和丰富的经验。这里想给小朋友们介绍以下两种有效方法:

一是朗朗上口诵读。我国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凡读书,必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读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自漫浪诵读,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当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也说过:“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还要推敲出全诗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行文时,于无意中支配着自己的写作思路和气势。这就要高声朗读,只浏览默读不行。这是学古诗文的长久传统,过去是行之有效的。”这些真知灼见、有效方法,值得小朋友们细心领会、随时运用。

二是分门别类记忆。诗中有自然、有季节、有情感、有哲理„„如果分类整理、记忆,就会事半功倍。比如,春天来了,可根据早春、仲春、晚春等不同时令,在注意观察住宅、广场、校园里的花草树木以及周围环境细微变化的同时,搜集整理出描写春天的名诗,如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杨巨源的《城东早春》、高鼎的《村居》、朱熹的《春日》、志南和尚的《绝句》、程颢的《春日偶成》、贺知章的《咏柳》、杜牧的《江南春》、杜甫的《春夜喜雨》、韩愈的《晚春》﹍﹍;描写春天夜晚的诗,如孟浩然的《春晓》、苏轼的《春宵》、王安石的《春夜》等;还有关于清明节的诗《清明》《寒食》等等。在不同的时节,诵读相应的古诗词,既有利于结合所见所闻感知诗文的意思,又有利于增强对大自然的感悟能力和热爱之情,懂得对美好春光的珍惜,还有利于扩大积累,增强语文素养和文化底蕴。总之,我们要让经典溢满学生心田,让经典释放学生情感,让经典驱逐学生疲劳,让经典提升学生境界。愿同学们在诵读中,汲取营养,滋养人生!愿同学们在诵读中,增知启智,丰富人生!愿同学们在诵读中,继往开来,把握人生!愿同学们在诵读中,与时俱进,开拓人生!

最后,赋一首五言小诗《诗书少年儿童》,与白云小学全校师生共勉!

6.让生命溢满书香 篇六

一、指导思想:

在教育改革浪潮蓬勃兴起时,阅读已成为一种获取知识营养的社会风尚,一种求进步促发展的学校发展特色。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善辩,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幸福。为深入贯彻平湖 市 教 育 局平湖市新教育实验区秘书处第三届读书节活动

的精神,进一步推进我园书香校园建设,扎实推进新教育实验,并结合市教育工会“爱岗敬业,铸造师魂”系列活动,营造园内园外齐读书、读好书的浓厚书香氛围,让孩子在“悦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根据幼儿园实际特制定以“阅读,让校园溢满书香”为主题的读书节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标:

1、营造浓浓的“阅读,让校园溢满书香”的读书氛围,促进幼儿园书香校园建设。

2、通过阅读活动,能使广大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专业技能得到更大的提高,涌现出更多的阅读先进分子,让书成为教师成长的伴侣。

3、鼓励幼儿接触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引发对书籍、阅读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幼儿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

4、调动家长积极参与阅读的兴趣,增强家长的读书意识和对早期阅读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改善家庭的阅读环境,实现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行为习惯。

二、读书节活动主题:

阅读,让校园溢满书香

三、读书节活动时间:

2010年4月23日——12月20日

四、活动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

1、传达平湖市教育局新教育实验秘书处第三届读书节活动精神

2、制定落实结合幼儿园实际的读书节活动方案。

(二)读书环境的创设

1、幼儿园要创建更加丰富的读书阅览区,从教育教学类的到教师健康身心发展的栏目等。

2、幼儿园各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图书阅览区,多形式、多渠道收集幼儿类图书,实现班级幼儿图书分享的快乐,扩大阅读面。

3、利用幼儿园宣传栏,阶段性地宣传、发动教师、幼儿以及家长积极参与读书的宣传广告和标语。

(三)读书活动的策略

1、教师读书

A、根据幼儿园读书节活动进行讨论沙龙。

B、开展1-2次教师读书体会沙龙

C、幼儿园为教师赠送师德行为、励志、健康等书籍。让广大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拜读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书籍,保持好心态,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教学实践中来。

D、教师节开展“爱岗敬业,铸造师魂”演讲比赛

E、利用幼儿园开辟教师天地栏,把获得的更多阅读体会、知识与大家共享。

2、幼儿读书

A、结合班级阅读区开展常规性的阅读活动,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良好习惯。

B、开展班级多中形式的读书活动;

C、年级组读书比武活动:幼儿中大班幼儿故事大王擂台赛,小班幼儿诗歌、唐诗朗诵等。

3、亲子阅读

A、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宣传发动广大家长积极参与读书活动,为孩子树立榜样,增长自己的阅读意识。

B、选择推荐家庭阅读氛围好的家长进行家庭阅读活动经验交流会,把有益的经验传播给更多的家长朋友,扩大家庭阅读活动的面。

C、利用幼儿园网站,设置家长阅读体会栏,各班根据班级幼儿家长的读书实际进行体会的文章的推荐,引领更多的家长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

(四)|总结表彰,活动延伸,升华

根据近一年读书活动的开展,于12月底进行一次读书节评比活动,把幼儿园读书多、能提升教师素质的老师,通过读书活动的开展,口语表达能力好的幼儿,以及表率做得好,孩子发展快的幼儿家长,读书氛围好的班级进行一次先进评选活动,并给予表彰奖励。

7.谈谈如何让语文课堂溢满生命活力 篇七

【关键词】语文课堂;学习兴趣;生命活力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如何使“教”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使学本教育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溢满生命活力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是语文课堂溢满活力的开始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断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自主思考,激活语文课堂活力。

精心设计导语,唤醒情感体验。如在教学《伯牙绝弦》时,上课前我设计了这样一段导入语: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个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晋国的上大夫叫俞伯牙,琴艺高超,被人誉为“琴仙”……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伯牙绝弦。这样一来就很自然地将孩子们带进了课文的故事中,同课文情感产生共鸣,效果也自然“尽在不言中”了。

欣赏美妙音乐,调动学生情感。如教学《怀念母亲》这篇课文时,我先给大家播放了一首阎维文《母亲》的歌曲,还把歌词在大屏幕上打出来,孩子们边听音乐边看歌词,有些女同学听着听着就流泪了,这样学生很好地进入课文的氛围和意境中去,教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展示课件图片,融合学生情感。如教学《沁园春·雪》,可以通过课件展示“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的雄伟景象,然后再结合词中优美的描写,学生会很快地融情入境。

二、引导质疑,激发想象是语文课堂溢满活力的源泉

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思生于疑,大胆质疑,勇于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如我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中,我让孩子们在书中寻找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等大多数的孩子在文中找到主要句子后,我打算开展下一个教学环节时,有一位孩子举起了手,为了尊重孩子,我让他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觉得,文中‘我们只管饮酒取乐一句,也能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我认为这饮酒里面大有文章。他是在利用杯中酒的倾斜程度,来判断草船受箭的数量,以便及时调整船向,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借十万支箭的任务。从表面上看,诸葛亮是在饮酒取乐,而实际上,他是在不动声色地观察和指挥这场由他精心导演的‘借箭好戏。这充分体现了他的‘神机妙算。”

顿时,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我也惊喜至极,一个孩子,竟读出了别人没有注意,甚至疏漏的地方,读懂了“饮酒”也是妙算的深层意思。这是何等独特的发现,这是多么的可贵啊!

爱因斯坦说:“一切创造性的劳动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很多语文课文都给孩子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让孩子们发挥想象,给这些空间补白,从而使学生步入创新的境界,得到创新训练。如在教学《唯一的听众》一课,当妹妹告诉我那位老妇人的真实身份时,文章用了一个省略号,给孩子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于是我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听了妹妹的话后,我会如何想?如何做?请写一段话。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还提高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也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三、角色表演,分组比赛是语文课堂溢满活力的手段

把表演引入课堂,是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进行全身心感受课文的有效手段。适当有效的表演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充分认识课文里蕴藏的思想感情,也使课堂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晏子使楚》、《杨氏之子》《丑小鸭》等课文都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从而达到体会文本的目的。

学生都喜欢表现自己,都喜欢比赛,在课堂教学上,运用分组竞赛的形式,则能把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情绪结合起来,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我在教学中,按学生成绩进行好中差搭配分组,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分组竞赛的方式,根据每小组成员回答问题的情况给他们加分,一节课完之后,汇总各组的得分情况进行表彰,得分高的组可以少做一些作业,得分低的组要多做一些作业,或者做教室清洁。这样一来有奖有罚,孩子们都能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四、课堂评价,是语文课堂溢满活力的催化剂

新课程的课堂应该是充满激励和赏识,课堂上,教师充满魅力的即时评价,就像一缕缕阳光带来温暖、成长、闪光、成熟,让课堂迸发出生命的活力。

课堂上采用多种表扬方式:或用赞许的 口吻——“你说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你想象力真丰富!”;或用亲切的动作——拍拍肩膀,轻轻一点头,微微一笑,每节课尽量多赞赏学生,不光赞赏一个两个,而是赞赏一群一批,甚至全班;不是虚伪的应付的,而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有了赞赏这一“添加剂”,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好。

五、教师魅力是语文课堂溢满活动的关键因素

语文教师要将学生带人美妙的文学殿堂,最重要的还得用语文的真正学识去感染学生,使其受到熏陶,教师满腹经纶,才气横溢,授课时,或宏论滔滔,妙语连珠,或精点略评,字字珠玑,让学生如饮甘醇,定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出色的艺术审美能力与艺术创新能力,有助于激活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朝气与生机。

总之,新课程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教师要用心创设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氛围,鼓励创新和即时的课堂评价,激活课堂教学,让语文课堂溢满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

[2]钱霞.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09,(05)

8.书香溢满校园黑板报 篇八

书香溢满校园黑板报【1】

书,是一扇窗,透过它就能看到整个世界;书,是一枚钻,转动它就能探掘智慧的宝藏;书,是一对翼,振起它就能飞向理想的天堂。捧起书本,就是捧起一个伟大的思想;翻动书页,就是翻动一个精神的海洋。

沐浴着冬日暖阳,学校隆重地举行“我与阳光共灿烂,书香沁润满校园”第二届读书节启动仪式,再度与经典相约,做幸福读书人。

同学们,儿童时代是记忆力最强的时期,也是学习语言、积累文化的最佳时期。我们要在这正待开垦的记忆园里撒下最好的养料,播下最好的种子。让我们捧起一首首经典诗词,大声诵读;捧起一本本心仪童书,细细品味。让我们的内心因为读书而充实,让我们的双眸因为读书而闪亮,让我们的每一天因为有书的相伴而意义非凡。

书香溢满校园黑板报【2】

书,是我们密不可分的友人,它的肚子里藏着许多我们渴望的新知。不过只有我们身边的这些书本是不能满足我们求知的欲望的,所以我们都向往那栋“知识渊博”的大楼——图书馆。

课外活动是最美好的读书时间。下午第二节的下课铃声比往常要悦耳,因为这就是我去图书馆的号角。

“十、九、八、……三、二、一”我在心里默默倒数着。铃声响了,老师也走了。我便立即拿上书卡奔向图书馆。一进图书馆迎面扑来了浓厚的书香味,我想这是世间最好的味道。每个图书室里都挤满了人群,有的坐着,有的站着,都在认真品读着自己手中的书。

我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人较少的图书室,蹑手蹑脚的走进去,在众多类书籍中寻找着我渴求的那本。我看到了鲁迅的《狂人日记》,看到了冰心的《繁心?春水》还看到了许多名著和诸多新颖的青春小说。这无一本例外都激发着我内心的渴望。我真想让他们一下子都填入我的脑海中,供我吸收。

在众多书作文籍当中,有一本书让我眼前一亮,光看那书名就让我有种垂涎欲滴的感觉。

快速记忆法》?这引起了我一连串的问题:难道真有方法可以快速记忆?真神奇!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记忆呢?知道了这个快速记忆法以后记东西会不会很简单?难道……

我带着我一连串的疑问拿起那本书,翻开一看有图有文,字不大不小,正好是我爱看的那一种。我坐在旁边的椅子上,贪婪地读着。真想望眼欲穿,能够知道这本书所有的内容。这本书的内容深深的吸引着我,那段时间我仿佛与世隔绝只与书相伴,操场上的嬉戏声和欢笑声,也不能吸引走我的心。

渐渐地,图书馆里的人越来越少,操场上也没有了声音,我才猛的记起该上课了。于是我马上去前面借了书,飞快的跑出图书馆,奔向教室。一路上我一直在想着那些我看过的内容,我也有种冲动想就地坐下来看完那本书,好让我填充我的好奇心。

图书馆,一个神奇的地方,总有一股魔力在深深吸引着我。

书香溢满校园黑板报【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不知从何时起,书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天不读书,便觉得日子无味,便觉得时光漫长、单调,便觉得生命失去了生机。

回望巍巍中华五千年,多少文人墨客对书籍情有独钟。关于读书,他们又是多么的热爱:还记得那一声“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吗?这一声呼喊留给后代多大的震撼!回想起于谦那句诗来:“眼前直下三千字,胸前全无一点尘”。书是人性的进化器,给人的心灵清洗。因此,我提倡“多读书,读好书”。

读书可以修身养性,可以不断完善人的精神追求。桃园虽好,但不是久恋之地,唯有用思想建立起来的精神家园才是自己心灵的永久归宿。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失去自我,被喧嚣蒙蔽了自己心灵的圣土。我曾体验过冰凉彻骨的虚无,“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正是这种虚无感的真实写照。书,便是我们精神的后花园。

我爱读书。我置身于书海而“不可自拔”。《雷锋日记》使我铭记人生存的最高使命,便是作为一颗为人民效力的螺丝钉,奉献的终身是美丽的;《茶花女》让我明白,只需心存真情,人格将高尚!我在书中目睹了黄河的浊流宛转,见证了长城的宏伟壮观……我居高临下,历史长河里的点点滴滴一览无余,人类社会的每一寸脚印了如指掌!

书,它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引领我通向知识的殿堂;书,是一叶扁舟,承载着我,搏击在浩淼的知识海洋中,让我领略学习的趣味。书成了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它陪伴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华秋实的美好岁月。它给我带来了智慧和力量,它在我苦恼徘徊时给我点亮前进的航标……书,给予了我太多太多。所以,我爱读书!

9.经典伴我成长 书香溢满校园 篇九

为了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使学生在读书活动体验中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与人为善,多为他人着想,日前,青石河小学举行了“经典伴我成长书香溢满校园”主题升旗仪式,少先队员代表向全校学生发出了读书的倡议,号召同学们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一是每周背诵一篇经典诗词,利用晨读、主题班队会和放学路队时间,实施经典诵读和古诗文背诵活动。

二是把国学经典文化教育引入课堂,每天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及优秀古诗词、名言警句,用传统德育资源对少年儿童进行德育启蒙教育。

三是把经典诗词编入校本教材。根据学生年龄层次和认知程度,积极编写适合学生记忆背诵、便于理解接受的校本教材,每周利用校本课堂学习经典诗词。

四是认真上好每周一节的阅读课,学校把每周五下午最后一节定为阅读课,全校学生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每周三至六年级的同学每人写一篇读书笔记,每月写一篇读后感,极大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五是定期召开诗歌朗诵会,由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牵头,一至六年级同学全部参与,且参与率高,基本可以达到全员德育。

六是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展读书活动,学生每学期都会有一项固定的假期作业—---读书。老师从“小学生推荐阅读书目”中选取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书籍推荐给学生,引导孩子们在阅读中度过一个充实、快乐、有意义的假期。同时,学校鼓励亲子共读,要求撰写亲子共读笔记,并向家长推荐相关的家庭教育书籍。

10.品一脉书香,让生命飞扬 篇十

古今中外许多圣哲先贤的教诲让我们受益匪浅。德国作家黑塞曾说过一句虽然朴实但是不乏精彩的话:“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他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也就是说,读书能培植个性。15世纪外国学者托马斯曾说:“我到处寻觅幸福,但是除了带着一本小小的书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阅读,其他地方就找不到了。”在他看来,读书是为了获得幸福。法国作家福楼拜说:“阅读是为了活着。”原来,读书可以追问生命的意义,让生命变得更有价值。现代主义文学奠基者之一卡夫卡说:“一本书应该像一把斧头一样,能够凿开我们之间冰冻的海。”他把书当成打破人们心灵隔阂的工具,读书无疑能让我们获得前行的勇气。日本作家太宰治却说:“人可以在书房里过一辈子。”这话听起来虽然有几分夸张,但是也告诉我们,读书能让我们的生命变得充实。我国宋末元初一个名叫翁森的人,写了《四时读书乐》,后来广为传诵。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分别有这样四句诗颇堪玩味:“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锄。”“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在这位先生看来,读书带给人的快乐是毋庸置疑的。当然,由于我的视野所限,还有一些很有价值的话没有在此罗列。不过,仅从上面这些睿智之言我们也足以了解读书的正面意义和作用。读书,是心灵的远航,是精神的审视,是情感的升华,是境界的提升。读书,能让我们的生命变得生动而美丽。从某种意义上谈,书籍是上帝赐予人类的最精妙绝伦的礼物。怪不得犹太人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总会把涂了一点蜂蜜的《圣经》让孩子去亲吻,他们想以这样独特的方式告诉自己的后人,书籍不仅是神圣的,而且是香甜的。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很大程度上依靠了书籍的记载和传承。只有读书,才能让我们拥有高质量高品味的精神生活,才能让我们拥有真正的生命。

毕业后头两年,除了工作上的事以外,我把很多的时间都用于买书读书上,宜都的大小书店都被我逛了个遍。有时到宜昌有事,一定不会错过购书的大好机会。遇有好书,便朝思暮想,想方设法搞到手。读书的地方,或室内,或公园,或郊外,真是过足了书瘾才会放手,那样的美好时光现在忆及恍若梦寐。可是就在几年前,我开始不满意自己的读书状态了:缺乏计划,只读文学类书籍,真正的经典好书涉略不多……我感觉自己走入了一个瓶颈,难以摆脱。后来,我才慢慢悟出:读书也需要勇气。你要想拥有精神上的瑰丽体验,就必须挑战人类文明的真正精华,必须如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所说的那样,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之类的书籍攀登。思来想去,我首先选中了哲学类的书籍。几年下来,我慢慢读完了几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休谟的《道德原则研究》、斯宾诺莎的《伦理学》、海德格尔的《路标》、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这些书在没有读之前确实有些望而生畏,只要翻翻里面的名词术语就让人丧失了读下去的勇气。那时,我就会这样为自己打气:哲人不知费了多少劲写都写出来了,你一个中文系的毕业生连读都不敢,这不是太掉价了吗?就在这样的自渐形秽中,我开始了向这些精神高山的朝拜。刚开始几页似乎还如坠雾里云中不知说了些什么,但咬牙坚持读下去就感觉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困难,有的甚至还挺有意思。比如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其中绝大多数章节都是按照命题、证明、附释的格式写成的。原来以为只有在数学里才用得上证明,没想到他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求也是这样严谨认真,怎能不让人折服呢?其次是找一些诗歌来读,对我而言现代诗是阅读上的难点。于是就有意识的去弄懂它们。“读必读之书,即使是没有兴趣的也要读。”这正是现代阅读学奠基人波瓦尔宁的“阅读者守则”中的一条。经过多次的阅读练习,我终于领略到了有价值的书独特的思想魅力。

不过,说到读书方法,也是见仁见智。普遍的意见认为,书是读得越多越好,杜甫的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流传千载而不衰,自然有它的道理。博览群书之后,内心的积淀才会深厚,才能做到厚积薄发。但是也有不同的意见,比如大哲学家叔本华就认为“阅读时我们的头脑实在不过是别人思想的竞技场。”所以他说:“读好书要有一个条件,就是不读坏书;因为人生苦短,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这里本人不揣浅陋,想把古人关于读书的诗句在此与大家分享。曾国藩“百战归来再读书”,陈师道“书当快意读易尽”,陆九渊“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古人读书时的豪情、适意以及沉潜尽显其中了。

固然,读书是一件美妙的事。不过正如佛教典籍所说,“阅尽他宝,终非已分”。意思是即使把世上所有的书都读完了,终究是在浏览别人的劳动成果,隐隐的有一些遗憾之意。为了让这种遗憾尽量少一些,我们唯有进行艰苦的创造。一直以来坚持“神性写作”的史铁生曾说:“写作就是为了生命的重量不被轻轻抹去。”这位已经魂归地坛的作家灵魂的高度鲜有其匹,他的“生命的重量”一定会永存史册。当然还有比这句话更高调的言说:“不创作,毋宁死”。写过长篇巨制《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罗曼-罗兰这句石破天惊的话语让我震惊,让我崇敬。他把写作当成了自己的生命,笔下的文字必然酣畅淋漓,气韵非凡。在读书之余,我也偶尔信笔涂鸦,没有多少高远的目标和追求,只是觉得写下一点内心的东西哪天翻看时以博会心一笑。在这样的定位之下,我当然没有写出多少有思想有价值的文字,自己感觉随意随性就好。可还别说,当时只是心血来潮时写下来的文字,以后在某些特定的时刻读起来,内心里还会涌起一股温情与暖意,有时甚至是轻微的感动。看来,文字确实是有力量的,它能深入我们的心灵深处,安慰我们的痛苦,分享我们的喜悦。当然写作时的甘苦也只有亲历者才能体会。从选题取材到遣词造句,从情感蕴酿到布局谋篇,真是一件很伤脑筋的事。你必须凝神静思,以类似安然人定的状态才能寻找到自己最需要的词句来表情达意。值得注意的是,写作的确需要激情,有激情才会有自由思想的进发,才会砥砺出天高水阔个性飞扬的文字。因此,读书与写作正如一枚硬币的正反面,缺一不可,不能偏废。读书是写作的基础和积淀,写作是读书的成果与升华。只有两者相辅相成,并行不悖,才能良性循环,相得益彰。

11.让生命溢满书香 篇十一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书香在校园中飘荡,让生命在阅读中精彩》。

它黑白分明,收藏天下;它无声无息,却是成功的翅膀。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本好书就是与一位智者交谈,与他们笔下的人物交谈。

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是通向成功的钥匙;是多情的土地,能盛产宝物;是思想的结晶,情感的流溢。让我们走进书中,尽情地品味着文字的精妙,敞开心扉与诗人进行心灵的对话。

清晨的校园,空气中早已弥漫着醉人的诵读之声——“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让我不禁地感慨到昔日革命先驱们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斗志。

读一本好书,可以使我们开拓视野,可以使我们通古感今,可以使我们陶治情操。或许,我们曾为书中的人物感到悲伤、惋叹;或许,我们在读某篇文章时,会与他人持不同的看法;或许,我们在读到某个故事情节时,也曾潸然泪下。是呀!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智者交谈,从中知晓一位伟人的思想、精神。

晨曦萦绕,望着窗外朦胧的万物,此时此刻,正是读书的好时光,在校园里,翻开手中的书卷,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涌上心头,思绪也随之飘扬。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诗人文天祥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宁死不屈,更是振聋发聩;“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禁让人想起那些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奉献了一生甚至生命的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不禁让人想起那些为民族之大义而坚贞不屈的英烈;“故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让我们领悟到只有经历磨练,才能有所作为,成就大业。

在书中,我可以感受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可以感受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旷达心胸;可以感受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对未来的憧憬;可以感受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奉献,可以感受很多很多。

记得,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记录了一个又一个的史实。

同学们,热爱读书吧!读一本好书可以通古今,可以陶冶情操,可以洗涤我们的心灵。

12.打造书香校园提升生命质1 篇十二

杞县西寨乡中学郭中原

我们学校定义的“书香教育”是以广泛阅读优秀的、启迪心智的书籍培养具有浓郁书香气息的校园文化、具有书香情操的优秀教师、具有书香品行的优秀学生,从而打造具有书香文化的学校,最终实现学校教育的书香化,使学校教育浸润浓郁的书香。在具体做法上,一是大力倡导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二是灵活读书形式,打造书香教师;三是开展读书活动,塑造书香学生。全体沙小人愿意用心血和汗水,为每一位学生的“生命奠基,成长导航”,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阳光和鲜花!

一、切实制定方案,大力营造书香氛围。

我校结合实际,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讨论、研究,选择了把“书香教育”作为突破口,成立了“书香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专项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确定了创建“书香校园”行动指南:读书口号: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

工作思路:学生主体、全员参与、以校为主、辐射家长工作要求:内容充实、形式多样、鼓励创新、持之以恒

基本策略:师生共读书,亲子共读书,生生共读书,不同年级结伴读书;营造书香氛围,开展丰富多采的读书指导、交流、展示活动,激发阅读兴趣,教给读书方法,养成读书习惯;班级、家庭合作,引领读书新风尚。建立健全师生读书笔记制度,班级读书角建设制度等书香管理制度,保障书香行动顺利实施,落实到位。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思路,形成了创建工作的合力。师生对创建“书香教育”活动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在100%。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文化氛围。

环境营造氛围,氛围产生效应。为了营造良好的书香大环境,学校对整体布局进行了科学规划,突出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学校对教学楼前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拓展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另一方面在教室的走廊上、墙壁上张贴了“名人名言”、“读书格言”,建设“校园文化墙”,并购置了一块橱窗,展示在读书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模范教师、学生及优秀作品,烘托了书香氛围,扩大了影响力。

三、扎实开展系列读书活动。

为了保证创建工作的日常化、长期化、有效性,学校开展了系列读书活动和评比活动。

1、“名人故事大家讲”专题活动。学校把这项活动的阅读时间放在课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然后以班为单位开展讲故事比赛,最后各班推荐学生参加全校的讲故事比赛。学生从雷锋、赖宁等同龄人的动人事迹中受到感染,幼小的心灵得到不同程度的洗涤和升华。

2、“尊敬老师”为内容的学生习作竞赛活动。9月10日 是教师节,学校利用这一契机,要求3——6年级每位学生写一篇作文,赞美自己心中受尊敬和感激的教师。先以班为单位进行评比,然后由各班推

荐的习作参加全校的评比,最后学校把优秀习作展示在橱窗里。通过这次活动,学生获得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也激发了学生写作和阅读的兴趣。

3、“诗歌朗诵会”专题活动。学校把每天的早读20分钟和周一下午第三节课时间定为全校读书课,由各班语文教师具体指导学生阅读,提高阅读效益。在活动过程中,学校又确定了各学段读的侧重点,低年级为童谣,中年级为古诗文诵读,高年级为诗歌朗诵。学校随时进行抽查,并将结果纳入书香班级评选成绩。

5、“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演讲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参与各项读书活动的收获、感受、感情表达出来,真正使得学生体验到读书的快乐和幸福,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以评选促活动开展

班级每月一次,对于在阅读中表现较好与进步较快的学生,授予班级“博览之星”,并推荐参加校级“博览之星”的评选活动。读书笔记星级评定标准:

一星级:有专用的读书笔记,并经常记录。

二星级:做到每周读一篇以上好文章,并每周记一次以上读书笔记。三星级:在二星级基础上,做到认真、整洁、美观。

四星级:在三星级基础上,每天读一篇以上好文章,会背一首诗,会记一句名言警句,并每周记三次以上读书笔记。

五星级:在四星级基础上,每周有一篇以上的读书心得。书香班级星级评定标准:

综合得分达70分为二星级“书香班级”; 综合得分达80分为三星级“书香班级”;综合得分达90分为四星级“书香班级”;综合得分达100分为五星级“书香班级”。

学期结束,学校对照书香教师、书香班级、博览之星考核细则,评选出6位书香教师,6个书香班级,每班10位博览之星。通过评选活动,引导学生好读书,乐读书、勤读书、读好书、活读书、会读书,引导教师勤读书、善思考、多记录,进而引领全体师生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慰籍,从书籍中找寻生活的榜样,从书籍中享受教与学的乐趣,从书籍中找寻理想的栖息地。

13.书香溢满成长路 篇十三

―题记

喜悦时,它带给你享受;烦恼时,它带给你平静;无助时,它带给你希望。它就像是一位良师益友,一路伴我们成长。它,就是书。

从简单的幼儿画报到意义深刻的名著,书的变化也记录着我们的成长。

“火帽子”、“红袋鼠”、“笑猫”、“白雪公主”……这一个个充满童趣的人物走过我们色彩斑斓的童年。还记得每个月光洒满窗前的夜晚,妈妈总会坐在我的床前不厌其烦,绘声绘色地给我讲睡前故事。我呢,则躺在小床里,闭上眼睛,细细聆听。在飘溢的书香里,我度过了我的无忧童年。

长大之后,“鲁迅”、“高尔基”、“余秋雨”、“龙应台”等作家的作品,又成了我愿去琢磨、去领会的书,也从中懂得了一些道理,从静读中我们的灵魂也得以充实。书香丰富了我的少年时代。

我是一个爱书、惜书有时还有点多愁善感的人。我觉得,每一本我碰过的书,都有一段属于我的回忆。

还记得儿时,有几个小朋友去我家玩,我恰巧不在家,那几个和我“臭味相投”的`家伙到我家就到我的书架上找各自喜欢的书,找到后就在书架前席地而坐,津津有味的读起来,临走时还不忘顺手拿几本回家看,妈妈看那几本书是我看过的,不忍拒绝他们。当我回到家妈妈告诉我小朋友拿了我的书后,我赶紧跑到书架前查看,发现真的少了几本。我责怪妈妈:你怎么可以不经我同意私自把我的书给她们呢?妈妈沉默不语,我倒在床上闷头大哭,可是转念又一想:“既然已经给她们了,她们又和我一样是嗜书如命的家伙,书在他们那应该不会受虐待的,干吗哭呢?”我把眼泪慢慢收了回去,失书之痛就这样告一段落。

我并不是一个看书如看电视一样专注到别人叫我也听不见的人;自从升入初中后,我的课余时间也没有拿出多少用来读书,可是,每当静下心来捧读一本书时,就会有一种莫名的愉快或是悲伤涌上心头,从中也会受益许多。正如古人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获得许多课外知识的途径有两种:一是读书,二是旅行。

旅行虽然也能让我们在修身养性的同时获得知识,但时间漫长或不凑巧;只有读书可以随时随地随手拈起,读到精彩处,也仿佛身临其境,也仿佛在游玩,时间短且可以任你思想任意驰骋。

放眼古今中外,哪一位名人志士是不读书就取得成功的呢?阅读虽然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虽然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却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

上一篇:欢欢喜喜过大年五年级学生作文下一篇:初中叙事作文:回首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