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作文:学习数学的意义(精选13篇)
1.初二作文:学习数学的意义 篇一
初二数学学习的心态和方法
学习心态是重于学习方法的,可惜很多人不是很重视这部分内容,为此我先强调一下心态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不管做任何的事情,心态不同则感受不同。举例来说,同样是去欢乐谷玩,有的同学是一直想去但是没机会,这次终于去成了,自然很兴奋,玩得也是爽的不得了;但是也可能有的同学是一直想去香港或者国外玩玩,但是家长没时间,只能暂时先去欢乐谷解解渴,这样的话玩起来可能并不会很高兴,甚至有的同学会搞成“赌气一日游”。由此可见,同做一件事,做事时的心态不一样,效果大不相同,学习更是如此。
讲心态的文章处处可见,在大家的眼中,这些文章翻来覆去总是那几句话,感觉上和政治课本差不多,基本不会有人读。对此我只说一句,正是因为这些话很管用,才会有这么多人翻来覆去地说,尤其是我们的老爸老妈,他们说的最多,适当体谅一下父母的苦心吧。
为了不惹人讨厌,多的我就不说了,只说一点,就是要“勤”,无论是反应快的男同学还是思维细致的女同学,勤与不勤两种状态下的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学习数学免不了的是计算和练习,这些就是基本功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数学不理想的同学,对于平时的课后练习都不是很重视或是觉得头痛,不喜欢做习题。然而在考试中,数学对他们的要求不单是正确,同时也有问题解决的熟练度。所以平时的练习对于知识的即时巩固以及熟练度的提高都很有帮助。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要花更多的时间在注意习题的练习上。
但是这个勤的含义并不是简单的多做题那么简单,它包含更多的是一种主动学习和不怕困难的精神。相比较而言,我不是很强调兴趣的重要性,因为再有趣的东西也会有不感兴趣的人。但是对于我们的学习来说,困难是无处不在的,相应的偷懒和逃避也是随时相伴的。有意识的培养自己迎难而上的品质比简单地培养兴趣要有用多了。这点我甚至建议家长们也适当关注一下。
2.初二作文:学习数学的意义 篇二
一、趣味情景构建, 激发学生热情
巧妙有趣的情景教学会让学生心生欢喜, 从而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那么,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究竟该如何构建趣味性十足的教学情景, 并以此激发高中生的学习热情呢?教师应该从高中生的内心角度入手, 观察他们的情感变化、心理需求、兴趣爱好等, 然后以此创设合理的学习情景, 从而唤醒学生的探究热情, 让他们在逼真、生动、有趣的情景中投入到学习当中。
以《概率》的学习为例, 在开展教学之前, 我曾给学生们创设了这样的趣味情景:“老师很好奇, 你们父母用的是什么牌子的手机?”这一问题作为开场白, 让学生们兴趣陡增, 纷纷告诉我用的是什么牌子的手机。我继续问:“大家用的手机牌子好多啊, 看来三星、索尼、苹果是大家的最爱。不过, 到底是用三星手机的人多, 还是使用苹果手机的人多呢?”听到这个问题, 大家纷纷阐述自己的看法。但是, 大部分学生的回答都是以自己的喜好为中心的。所以, 我接着说:“大家的回答过于笼统, 大家想不想知道通过什么方式能快速了解我们班有多少人使用同一品牌的手机呢?”这时, 学生们纷纷表示出极大的兴趣。于是, 我立即将《概率》知识引入:“现在以我们班的同学家长为例, 请大家结合《概率》的知识计算一下, 哪款手机在我们班的受众人群最多?假如随机选出两名同学, 那么他们使用相同品牌手机的概率为多少呢?”由于手机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必备之物, 且深受高中生的喜爱。因此, 以手机为例创设情境教学, 并以此唤醒学生们的探索兴趣, 这时的课堂学习将会变得更加灵动自然。
二、趣味问题规划, 提高学生认知
好的问题比好的知识更加宝贵, 因为问题往往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因此, 在谈及兴趣对数学学习的促进意义之时, 我们还要从趣味问题的角度入手展开分析, 研究哪种形式的问题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从而唤醒他们的热情, 让问题带着他们翱翔在知识的宇宙之中。那么, 究竟该如何规划趣味问题呢?当学生们经过基础知识的学习, 以及相应简单习题的演练之后, 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都会达到一定的程度, 这时适当地提出稍带难度的问题, 并按照竞争机制的方式让他们展开解答, 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办法。
比如在学习《解三角形》之后, 我给学生们布置了这样的一道习题:看书本上的图, 请大家思考一下, 可以通过哪种方法来解答出图上五角星的五个角之和?总的来看, 这是一个发散性很强的题目, 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求出答案。不过, 为了巩固、提高学生对《解三角形》知识的应用能力, 所以我提出了建议, 即:结合《解三角形》的知识进行解答。这时, 通过基础性习题演练而获很大成就感的学生纷纷赶到好奇, 并积极投入到思考当中。而我则趁机说:“请同桌之间互相讨论, 比一比, 看看哪两位同学能率先取得成功。”在学生解答的过程中, 我适当地对他们进行了点拨, 比如将五角星的点进行连接, 从而得出几个三角形, 接着从这几个三角形着手计算。这样一来, 不仅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 让他们在兴趣的洗礼中展开学习, 同时还能间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继而让问题提高他们的认知。
三、趣味作业设计, 引导学生探索
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能够实现学习上的举一反三, 从而让探索一石激起千层浪。但是, 在以往的高中数学作业设计中, 作业形式往往偏向单一化, 缺乏延伸性和探索性, 从而让大部分高中生觉得厌烦、无趣。久而久之, 很多高中生都会对数学作业产生抵触情绪, 认为写作业不如看参考书。所以, 及时改革作业形式, 提高课后作业的趣味性和延伸性, 这显得迫在眉睫。
比如在学完《统计》后, 我们可以这样给他们布置作业:“老师发现现在很多学生都喜欢看美剧, 比如《邪恶力量》、《绿箭侠》等。现在以我们班全体同学为主要调查对象, 然后选取三部美剧, 分别是《邪恶力量》、《破产姐妹》、《绿箭侠》展开调查, 接着大家根据分层抽样的方式在调查数据中选取容量为20的样本, 那么每一部剧被选中的可能性为多大呢?”由于美剧深受学生的喜爱, 所以当我以它为对象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 学生不仅会感到新奇和有趣, 同时还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这时, 学生在面对课后作业的时候将不会再显得被动, 而智慧的火花也会在瞬间迸发, 继而让趣味作业的价值得以充分展现。此外, 除了这种贴近生活的作业设计之外, 我们还可以适当选取一些具有延伸性探索价值的习题, 或者是某些奥数竞赛的题。当然, 我们这样规划作业的目的并非是为了让学生求解, 而是希望他们在解答的过程中挖掘出知识的更多亮点, 继而充实自身, 让学生在兴趣的带动下实现学习的最终目标。
3.数学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定位及意义 篇三
关键词:数学;研究性学习;实践;创新
研究性学习已经逐步成为学校教育中科学、系统地培养学生创造力而实施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引起了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实践表明,“数学研究性学习”已促使数学教学在落实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这对于推进我国数学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数学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数学研究性学习
自古以来,多数人把数学看成是一种知识体系,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形成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总和,它既反映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认识,又反映了人们对“可能的量的关系和形式”的认识。数学既可以来自现实世界的直接抽象,也可以来自人类思维的能动创造。同其他学科相比,数学是比较抽象的。那就是暂时撇开事物的具体内容,仅仅从抽象的数方面去进行研究。然而,如果我们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去学习,抽象的数学问题会变得形象而具体。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是从现实世界抽象出来的。而数学研究性学习就是我们从现实世界的问题出发,将抽象的数学问题用形象的思维去研究,找出规律后再用抽象的方式对数学问题给予定义和结论,最终形成体系。
研究性学习一般模式是: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形成解释、评价结果、检验结果,以上五个过程顺序依次循环直到得出最终结论。正因为如此,数学研究性学习形式是非常丰富的:比如数学实验的开展、数学习题的变式引申、数学规律的进一步探究、现实生活问题的数据化统计处理、数学建模等。上述每一种方式都是数学方法的拓展,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数学思维。
二、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现今,研究性学习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得如火如荼。那么,研究性学习理论在数学学习中有什么重要作用、意义呢?综合上述材料,我们认为数学研究性学习是数学的知识与现实有机结合以及拓展数学思维的平台、研究性学习方法丰富学习方式,另外,数学研究性学习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社会发展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数学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并确定研究内容,自觉地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自觉主动的地位,充分体现了主体性教育思想。提供了传统教育无法实现的广阔时空环境和与环境交互融合的作用方式。這必然给我们当前的教学改革带来革命性的深刻变化。而现今的创新课堂、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灵活多样的授课模式就是最为直接的体现。而此种方式的直接结果就是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因为学生自己动手,就最大限度的将自己置身于问题解决的环境中。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学习,自我尝试,得出结果。
三、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及其归因分析
(1)数学研究性学习在大部分地区缺乏实践环节
近几年研究性学习在各国都开展得如火如荼,中国也紧跟时代的步伐,将研究性学习作为推行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环节,国家提倡研究性学习,老师学习研究性学习理论,学校也打出了研究性学习的牌子。可是这所有的措施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学生还是规规矩矩的坐在教室听老师讲课。甚至不敢对老师的讲解产生怀疑,很多学校甚至以为活跃课堂就是研究性学习。
(2) 数学研究性学习型教师匮乏
前面已经提到,我国十分缺乏老师,尤其是农村教师,在有的偏远地区老师身兼多职,一个人带几个年级的好几门课程,工作量大,十分繁忙。本身就没有时间去学习研究性学习理论,更别说去实践了。而在城市学校,老师的生活条件较好,但是城市学校大都追求教学质量,把成绩看做学生的命根子、老师优劣与否的评判标准。一直以来,数学都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和主课,所占分值较大,而在人们的意识中数学是提分较快同时比较难学的科目。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老师也只能将更多地时间用在拼命地往学生头脑中装知识,因而也就忽略了教育的本质。
四、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建议
针对以上数学研究性学习所存在的问题,为促进我国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更好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1)中央和地方加大对学校基础设施的投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追求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教育。对于一些办学条件差的学校重点扶持,改造校舍。尤其应该向西部教育贫穷地区倾斜,保障学生做数学研究活动的基本工具。(2)学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和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数学的学习要贴近实际生活,鼓励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校建立数学实验室,把数学实践课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内容。(3)数学在研究性学习中老师做好指导者,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或者提供一些建议、方法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方法,鼓励学生自我探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基金项目: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 (CX12189WL15)
参考文献:
[1] 钱明辉.研究性教学(第一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 邹尚智.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第一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靳玉乐.探究教学论(第一版)[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初二数学学习计划 篇四
第一课时:分式
1、理解分式的概念,懂得如何判断哪些是分式?哪些是整式?
2、掌握分式应满足什么条件?
3、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及简单的约分、通分
第二课时:分式的运算
1、掌握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法则
2、会进行简单的乘除法分式运算
3、掌握分式的加减法运算法则
4、会根据分式相关法则进行运算
第三课时:整式指数幂
1、掌握基本的整式指数幂的性质
2、会根据性质进行运算
3、会利用性质解决实际应用
第四课时:分式方程
1、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
2、掌握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3、学会如何检验方程及分式方程的运用
第五课时:复习第十六章所学内容,通过题目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及其相关的运算.第六课时:反比例函数
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2、学习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3、掌握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画法及其性质
第七课时: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1、会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第八课时:复习第十七章所学内容,掌握反比例函数图像、性质;
第九课时:勾股定理
1、探索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学习勾股定理
3、会利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运算
第十课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1、学会利用三边关系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2、会利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应用
第十一课时:复习第十八章所学内容,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第十二课时:平行四边形
1、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
2、会对平行四边形进行判定
第十三课时: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掌握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会对特殊平行四边形进行判定
第十四课时:平行四边形的应用
1、掌握简单平行四边形的应用
2、掌握简单的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应用
第十五课时:梯形
1、掌握梯形的判定和性质
2、掌握等腰梯形的判定、性质和简单应用
第十六课时:复习第十九章所学内容,掌握平行四边形、特殊四边形及梯形、等腰梯形性质与判定
第十七课时:数据描述
1、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所表达的含义
2、会求平均数、中位数与方差
3、区别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5.初二数学暑假学习计划要点 篇五
09-08-21 16:59 来源:应用文写作网 作者:佚名 [打印] [
初二数学暑假学习计划要点如下:
新课标数学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有如下的特点:初一知识点多,初二难点多,初三考点多。同时,新课标数学突出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核。因此,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抛弃只做题不思考,一定要养成边学边练边想的习惯。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利用丰富的教研资源,编写了初二辅导班四个阶段的内部讲义。讲义结合北师大版教材,进一步理顺知识框架结构;根据新课标要求适当扩充相关知识点、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达到培养数学分析能力、解题能力,运用创新能力的目的。讲课高屋建瓴、注重数学思维和方法的讲解,以“三七二十一思维定势法”、“三十六技”为主线,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来来学习数学,让学生达到醍醐灌顶的学习境界。
初二数学四个学习阶段环环相扣,结合整个讲义体系,暑假课程主要内容有如下: 专题
一、由三角形六大元素到全等的本质,探究直角三角形(三大定理)、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定理推广)专题
二、由三角形全等到辅助线的作法,探讨共线、共点问题
专题
三、由平行四边形,学习定义法证明的经典思路,探讨三角形全等在初中几何中的地位 专题
四、从四边形一般化到特殊化,探讨数学定义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专题
五、由三角形全等到多边形元素的探究,学习面积法、中位线法解题的技巧 专题
六、由a2+a到数与式、绝对值,学习恒等式的证明
专题
七、由勾股定理到二次根式,学习二次根式的计算
专题
八、由ax=b到方程解的实质,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专题
九、由变量之间的关系,探究应变量的实质,学习一次函数
专题
6.提高初二数学学习方法与建议 篇六
一、 学习特点分析
(1)学习缺少科学性。表现在:部分同学上课不认真记笔记,课后不能及时巩固、复习,忙于应付作业,对知识不求甚解。
(2)忽视基础。表现在: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常轻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反而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 ,好高骛远,重“ 量” 轻“ 质”,没有坚实的基础和基本功,到考试时取得不了高分;
(3)忽视作业或练习。表现在: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有时练习册上的答案由于印刷错误,孩子们作业做完后核对答案时不相信自己的结论,把自己的答案一划,把错误答案抄上;书写规范性差;
(4)周练考试出错率高。表现在:一种是一时想不出怎么做,事后会做,临场状态不好;第二种是表面上会做,但由于审题不仔细,对概念理解不清,计算不准确;第三种是时间不够,解题速度慢,平时做题习惯不好,不讲速度;第四种是根本做不出来,基本功不行,更欠缺融会贯通能力。
针对上述情况,一方面我们在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另一方面需要我们家长的大力配合。那么家长应该怎样配合呢?
二、初二学习数学家长该怎样配合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科学学习方法的养成
初二是数学学习的分水岭,很多孩子学习数学都会感到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困难,这当然和孩子的智能倾向有关,但也和学习方法、思考问题方式、学习习惯有关。无论从年龄增长的心理特征上讲,还是从学习的不同阶段的要求上讲都应该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动手、重归纳、多复习、算准确、写规范。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
(一) 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解题等方面的习惯养成
1、预习的方法
预习是上课前对即将要上的数学内容进行阅读,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掌握听课的主动权。这样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所以它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
(1)看书要动笔。(不动笔墨不读书)
①一般采用边阅读、边思考、边书写的方式,把内容的要点、层次、联系划出来或打上记号,写下自己的看法或在弄不懂的地方与问题上做记号;
②预习时一旦发现旧知识掌握得不好,甚至不理解时,就要及时翻书查阅摘抄,采取措施补上,为顺利学习新内容创造条件。
③了解本节课的基本内容,也就是知道要讲些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方法,重点关键在哪里等等。
④要把某一本练习册所对应的章节拿出来大致看一遍,看哪些题一下能看会,哪些题根本看不懂,然后带着疑问去听课。
(2)确定听课要点。把握自己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提高听课的效率。
2、听课的方法
听课是学习数学的主要形式。在教师的指导、启发、帮助下学习,就可以少走弯路,减少困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数学知识,否则事倍功半,难以提高效率。所以听课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1)盯住老师。除在预习中已明确的任务,做到有针对性地解决符合自己的问题外,还要把自己思维活动紧紧跟上教师的讲课,如定理是如何发现或产生的,证明的思路是怎样想出来的,中间要攻破哪几个关键的地方。公式、定理是如何运用的。许多数学家都十分强调“应该不只看到书面上,而且还要看到书背后的东西。”
(2)敢于发言。听课时,一方面理解教师讲的内容,思考或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独立思考,如有疑问或有新的问题,要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3)记笔记。听课时要把老师讲课的要点、补充的内容与方法记下。
3、复习的方法
复习就是把学过的数学知识再进行学习,以达到深入理解、融会贯通、精炼概括、牢固掌握的目的。复习应与听课紧密衔接、边阅读教材边回忆听课内容或查看课堂笔记,及时解决存在的知识缺陷与疑问。
(1)复习笔记和卷纸。对学习的内容务求弄懂,切实理解掌握。不能仅停留在把已学的知识温习记忆一遍的要求上,而要去努力思考新知识是怎样产生的,是如何展开或得到证明的,其实质是什么,应用它如何拓展加宽等。要勤于复习(知识点、典型题等),经常看,反复看---这就是心理学上讲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揭示的道理。建议学生采用放电影的方法。完成作业后,把书和笔记合上,回忆课堂上的内容,如定律、公式及例题解答思路、方法等,尽量完整的在大脑中重现。再打开课本及笔记进行对照,重点复习遗漏的知识点。这既巩固了当天上课内容,也可查漏补缺。
(2)适量做题。准备一个错题本,记载做过的错题再次演练。对于自己曾经做错的题目,回想一下为什么会错、错在什么地方。自己曾经犯错误的地方,往往是自己最薄弱的地方,仅有当时的订正是不够的,还要进行适当的强化训练。
(3)大胆质疑,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要经常与同学研究,或问老师,不要积攒过多问题。更不要把不会做的题完全寄托在课堂上等待老师去讲。
4、做作业的方法
数学学习往往是通过做作业,以达到对知识的巩固、加深理解和学会运用,从而形成技能技巧,以及发展智力与数学能力。由于作业是在复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的,能检查出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能考查出能力的水平,发现存在的问题,困难。当做错的题目较多时,往往标志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上存在缺陷或问题,应引起警觉,需及早查明原因,予以解决。
(1)先复习后做作业。在做作业前需要先复习,在基本理解与掌握所学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事倍功半,花费了时间,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2)必须独立完成。培养良好的习惯,在作业中要做得整齐、清洁,要注重解题格式。书写规范。作业必须独立完成。高质量的完成作业可以培养一种独立思考和解题正确的责任感。
(3)短时高效。规定一个具体时间,在此期间什么除了写作业,其他都不允许干。思维松散、精力不集中的作业习惯,对提高数学能力是有害而无益的。
(4)认真核查。准备一个红笔,正确的打对号,不一样的再做一遍,检查是自己做的对还是答案对,一些不会的题或叫不准的题问老师、问同学。
5、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华罗庚先生倡导:学习数学不仅要常练,还要苦练、活练。应当培养同学的不怕烦、深入想的本领,在运算方面应当培养同学具有喜欢算,不怕烦,经常练的习惯。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指导
(1)规范、细心。家长可以盯住周练卷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对于计算能力弱的学生,家长可以再进一步与老师沟通,共同研究再要选哪些题练,怎样练。
(2)善于总结、归类。
(3)适当做些难题。华罗庚先生说,难题要不要做?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做些好,这是一种锻炼。对待较难的问题,就要苦练,不达目的不休的苦练。有能力的同学除了现有的练习册,在老师的指导下还应准备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练习册。
(二)学好数学的几个小方法
1、建立数学纠错本。做作业或复习时做错了题,一旦搞明白,决不放过,建立一本错误登记本,以降低重复性错误,不怕第一次不会,不怕第一次出错,就怕下一次还犯同样的错误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平时作业、课外做题及考试中,对出错的数学题建立错题集很有必要。错题集由错题、错误原因、改正措施、订正和巩固防错五项内容组成。
2、记忆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
3、与同学建立好关系,争做“小老师”,形成数学学习“互助组”。多看其他同学的卷纸,吸取其优良方法,借鉴错误。
4、经常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从多侧面、多角度思考问题,挖掘问题的实质。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5、经常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无论是作业还是测验,都应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这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问题。
6、“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是数学家华罗庚多次提到的治学方法,他认为学习要经过“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过程。
“由薄到厚”是理解和弄懂所学的数学知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学习不仅要理解和记住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而且还要想一想它们是如何得来的,与前面的知识是怎样联系着的,表达中省略了什么,关键在哪里,对知识是否有新的认识,有否想到其他的解法等等。这样细加分析、考虑后,就会对内容增添某些注解,补充一些的解法或产生新的认识等,出现了“书越读越厚”。
但是学习不能到此止步,还需要把学过内容贯串起来,加以融会贯通,提炼出它的精神实质,抓住重点、线索和基本思想方法,组织整理成精炼的内容,这就是一个“由厚到薄”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不是量的减少,而是质的提高,所以具有更重要的作用。通常在总结一章、几章或一本书的内容时,就要有这种要求,运用这种方法。这时由于知识出现高度概括,就更能促进知识的迁移,也更有利于进一步学习。
“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它具有不同的层次和要求,学习中需要经过从低到高多次的运用,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这一学习方法体现着“分析”与“综合”、“发散”与“收敛”的辩证统一,就是说数学学习需要两者统一起来。
怎样提高 初中 数学兴趣
化抽象为直观
初中学生仍擅长具体形象思维,喜欢具体的、形象的事物,这与数学这门学科的抽象性数学知识体系相矛盾。如何化解这一矛盾呢?第一,提供可供观察的实体和图像,其中实体包括实物、学具、模型等,图像包括挂图、图片、录像、多媒体课件等。第二,可提供操作材料、实验器材,学生可以通过动作达到直观的目的。第三,就是语言直观,善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活动 思考”是苏科版数学教材编写的另一条主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具体可感,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对学生智能的开发、综合素质的提高颇为有益。数学活动源于美国教育家杜威著名的“做中学”教学思想。若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组织数学活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不可或缺。当然,组织数学活动,需精心设计活动方案,把握好活动的时机,并及时把数学活动中获得的感知内化为数学知识,如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性质等等,纳入知识结构体系。
创造成功条件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同学中,因为“觉得数学太难,捉摸不透”及“数学基础不好,学得吃力”占了绝大的比例。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C.索洛维契克说过,“凡是我们能做好的事情,我们就喜欢它;凡是我们做不好的事情我们就不喜欢它。”显然这些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很少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对于能学好数学的自我效能感很低。
7.初二作文:学习数学的意义 篇七
【关键词】意义学习;课堂高效;策略思考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优质均衡教育的推进,促使人们致力探索和研究课堂教学模式高度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应当说诸多模式应运而生,可谓色彩斑斓,也给我们的学科课程教学带来勃勃生机。但无论教学模式怎样形式多样,不关注学生学习情感的课堂教学注定是不可能高效的,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笔者担任初中数学教学,我以为:教学教学,学生是关键,学生意义学习则是关键的关键,我们又如何去解决学生的意义学习问题呢?
一、诱发学生学习情感是意义学习的基础所在
曾听说过一位老农喂牛的故事:老农喂牛把草放在地上,牛吃一半糟蹋一半。老农心疼死了,于是老农想了一个办法,把草放到高处,放到牛头抬起来奔得到的高处,这样牛也不可能再去糟蹋草了,草被牛吃得精光,一点也不浪费。老农喂牛给我们的启示是:老农通过调高草的位置诱发老牛吃光所有的草,这无声的“教育”令我们感到兴奋的是教学中诱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建立学生意义学习的意识,对课堂教学来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其受益都应当说是匪浅的。平时的数学教学,笔者注意的是诱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尤其是注意为学生讲些小数学家的数学故事,譬如在和学生一起学习有理数时,就讲高斯念小学时的故事,有一次老师教完加法,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学生需要花很多时间才能算完的题目,题目是:1+2+3+……+97+98+99+100=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原来高斯已经算出来了。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1加至100与100加至1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1+2+3+4+……+96+97+98+99+100 100+99+98+97+96+……+4+3+2+1=101+101+101+……+101+101+101+101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除以2便得到答案等于5050。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当笔者讲完这故事后,有理数学习乃至其他数学问题的解决都有可能出现新发现,也都有相当简便的解决途径和方法。高斯那么小,能够发现那样的运算技巧或规律,并不是其有多聪明,而是其能够不落俗套地去解决问题,更为主要的是探索与别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座的学生有谁不是相当的聪明?那能够发现数学奥秘的就当是我们全体学生。事实上这样的故事引诱对我们学生后来的数学意义性探究学习还起到很有效的促进作用。
二、激发学生学习情感是意义学习的根本所在
新教育积极倡导者曾在《新教育之梦》提纲中这样谈吐理想的智育:“理想的智育,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当今初中学生身心看,业已开始与过去发生较大的变化,虽然必须肯定的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但学习资源的丰富,学习渠道的开阔就需要我们去全面激发学生学习情感。课堂上学生仍然不能去意义学习,放弃了主阵地的意义学习,实质上就等于还没有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意义学习。而我们初中数学又有着与小学数学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特点,需要我们学生去进行充分的抽象思维以及演绎推理。应当说这样的学习特质光靠智商还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如果学生不能在课堂中比较积极意义上的探究,那么,课堂教学的成效肯定显著不起来。从平时的教学实践看,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学习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尤其是学生在课堂上缺乏思维的积极性和与老师、同学互动的勇气,尤其在比较抽象概念的推理上,较为复杂数学问题的解决上,一定数学思想的形成前,整个课堂经常处于鸦雀无声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必需想方设法激发学生情感,对于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我们不必去大造声势,有时一句带有启迪意义的亲切话语就完全可以凑效。初一学生学习代数总有个首先入门的时候,计算代数式求值时,代数式值是由代数式里字母的取值所决定,字母的不同取值可得到不同的计算结果。但学生对这样的数学思想还是不可立马就会的,倘若平时的数学教学经常性地注意渗透对应的思想,学生则完全会建立解决相对应数学问题的情感,产生一种意义学习理念。当学生围绕数学内容形成一定意义的数学思想后,解决其他数学问题时便显得十分的积极主动和迎刃而解。应当说数学课程内容中存在一定相对应关系内容的还比较多,如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有序实数对与坐标平面内的点都存在对应关系……
三、发展学生学习情感是意义学习的升华所在
应当说一个人总有由量变向质变的过程,初中学生学习情感不够稳固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初中学生虽然已不同于小学生,但学习上还多半就像小娃娃,有时他们要玩就玩,说不做就不做,随意性比较大。形成学生如此情感的主要原因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和数学概念的推导上。数学问题解决得顺利容易滋生学生的自满情趣,数学概念推导得不是十分的理想,又容易发生学生的自馁情绪。这就从正反两方面告诉我们: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还是十分必要和必需的。新教育积极倡导者朱永新教授曾说过:“理想的智育,应该充满民主精神,真正‘以人为本,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过程。”窃以为充满民主精神的教育不是喊起来的,而缺乏学生学习情感的课堂是非民主精神充满的课堂。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应当既具有智慧的有效开发,又具有良好学习情感的有效发展。发展学生学习情感的途径比较广泛,完全可以说无任何意义上的“定法”,但需要教师的智慧,教师需要凭借智慧适时适度地发展学生的学习情感。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出现了一种新理念,即实现教学评价的多元问题,教育教学课堂实现学生的自主性评价也是发展学生学习情感的理想途径。平时课堂教学坚持教师与学生评价的结合,坚持正面鼓励与适当指出存在问题相结合,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尤其注意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丹.从意义学习的视角谈自主学习新课程研究 2011(2)
[3]吴和贵等.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工程的优化.中学数学教与学.2007(6)
8.初二学习的英语作文 篇八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is an enriching undertaking. To make the most of your experience, you may need to develop some specialized strategies. Here are some principles to keep in mind.
1. Language is more than a set of grammar rules. Although structural accuracy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ommunication, you must also learn how to communicate in a manner that is appropriate to the situation. Likewise, in addition to building a large vocabulary, you will also need to learn ways of paraphrasing so that you will be able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when you don’t know an expression or it has slipped your mind. Body language and gestures are also important communicative strategies.
2. Active language use is far more important than talking about language. The ability to recite the rules of English grammar does not guarantee that you will actually be able to communicate in the language. Spend your time communicating in the language, creating messages, obtaining information, listening for details and so on.
3. Don’t be afraid of making errors. Errors are a natural part of the language learning process and no one can avoid them. Do not let fear of making an error prevent you from communicating. Even if your language ability is not perfect, your message may be understood. Of course, accurate use of language is an appropriate goal of language study.
4. Language learning is a long-time process. Therefore you must have realistic expectations of your performance after one semester, one year, or several years of language learning. Advanced proficiency is often best achieved after long period of practice and residence in a country where the target language is spoken.
5. Be an active language learner. Study models, look for patterns, and make informed guesses, study idioms. If you do not entirely understand a passage, do not ask for a translation immediately. Make use of the language you already know or words that may be related to other words you know. Although language learning can be hard work, your efforts will be rewarded with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yourself and the global village of which you are a citizen.
学习一门外语是一个丰富的任务。充分利用你的经验,你可能需要开发一些专门的策略。这里有一些原则要牢记。
1、语言不仅仅是一套语法规则。虽然结构精度是通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你还必须学会如何沟通的方式是适当的。同样,在构建大型词汇表之外,您还需要学习的方法套用,这样你将能够有效沟通当你不知道一个表达式或溜你的`头脑。肢体语言和手势也很重要的交际策略。
2、积极的语言使用比谈论语言更为重要。背诵英语语法规则的能力并不能保证你会可以用语言交流。花费你的时间在语言交流,创建信息,获取信息,听细节等等。
3、不要害怕犯错误。错误是语言学习过程的一部分,没有人能避免他们。不要让害怕出错阻止你交流。即使你的语言能力并不完美,你的信息可能会被理解。当然,准确的使用语言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适当的目标。
4、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你必须有现实的期望的性能在一个学期之后,一年或几年的语言学习。先进水平通常是最好的实现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居住在中国,目标语言是口头的。
5、是一个积极的语言学习者。研究模型,寻找规律,作出明智的猜测,研究习语。如果你不完全理解一段,不要求立即翻译。利用语言的你已经知道或者单词,可能与其他单词你知道的。虽然语言学习是艰苦的工作,你的付出会得到回报,更深入地理解自己和地球村的公民。
★ 英语范文初二
★ 初二学习总结
★ 初二学习计划精选
★ 初二学习决心书
★ 初二学习计划
★ 如何学习英语呢
★ 初二作文英语
★ 英语初二教学计划
★ 初二英语中考范文
9.我的数学老师初二作文500字 篇九
从小学开始我数学就很好,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现在上了初中,看着那崭新的数学课本和那些完全不懂的知识,让我的心中充满了期待。
“叮叮叮”上课铃响起,数学老师拿着三角板进入了教室。她留着一头长发,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嘴角微微挂着微笑。由于是刚上初中,互不认识,老师一进来便开始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我姓邹,你们可以叫我邹老师。
邹老师不仅教我们数学,还兼任14班的班主任。邹老师每次走进教室都给我一种很威风的感觉,有种做领导的气势。
她很好,并不会让我们将数学概念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反复复地默来默去,更不会因一点小事发火而误了讲课,而是耐心地开导我们。她还时常在课上拿做错题的同学开几句玩笑,总是引得我们哄堂大笑。她手边总是备一根又粗又短的小木棒,虽然只是个小木棒,可拿在邹老师手里就变得无形地可怕,让我们联想到旧社会教书先生的打手板。虽然小木棒让我们望而生畏,但依然压不住我们回答问题的那种活跃感。
10.初二数学期末考试作文 篇十
坐在床上,远远望去,看到数学老师还在备课,一种说不出的感动湿润了我的眼睛。风吹过,我还在被子下瑟瑟发抖。困的时候就睡着了。不知怎么的,翻来覆去好多次,还是睡不着。老师的身影不断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又坐了起来,盯着老师看了很久。
老师慈祥的面容和爽朗的笑声不断在我耳边回响。我还记得那次数学公开课,当时老师很忙,精心准备。一开始上课按计划顺利进行,同学们踊跃举手,积极讨论,让在场的老师赞不绝口。但不知怎么的,就在我准备按铃的时候,两个同学吵了起来,气氛一下子就变得沉重起来。全场鸦雀无声,只有同学无心的争吵。数学老师突然傻了眼,不知所措。她惊恐地看着这两个学生。铃声响了,老师们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一堂精彩的数学课就这样毁了!
大家都在抱怨那两个学生,但是数学老师一句话都没说。也许她在用另一种方式惩罚我们。后来才知道,数学老师不知道为了这门课花了多少心思,多少时间,多少夜晚做课件,只为了一堂精彩的课。
到现在,每个学生对这件事还是心有余悸,但是数学老师从来没有在我们面前提起过。也许,她希望我们用行动来弥补我们的错误。
虽然我们班整体成绩不是很好,但是数学老师是一贯的,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她仔细分析每一个问题,带领我们一步步找到答案。晚上学习的时候,其他老师在讲台上坐了一晚上,我们数学老师却停下来走了一晚上。她耐心地劝告和鼓励我们。老师就像沙漠里的骆驼,带领我们走向迷失的人,不仅让我们找到了出路,也让我们重拾了信心!
11.初二数学作文600字 篇十一
第一堂数学课,上第一课《圆的认识(一)》。大家基本都买了圆规,只有几位同学没有买。看到大家准备好了圆规,黄老师很高兴,开心地笑了。但看到还有几个男生没有买,大声而严厉地说:“没有圆规啊,谁叫你不买好啦!跟同桌一起用,放学赶紧去买,否则,对你不客气。”说完,她狠狠地瞪了瞪那几个男生。
上课时,同学们都非常认真,坐得直直的,笔直得像一根棍子。老师的脸上高兴像朵花。过了一会儿,同学们都很累了,有的同学趴在桌子上,腰弯弯的,像给风鞠躬的水稻,屁股也快要着地了。
老师一扫全班,脸上的笑容立刻消失,双目圆瞪,严厉地大喝一声:“给我坐直!”我们都被吓了一跳,赶紧坐直。
之后,慈祥的笑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马上遍布在脸上,亲切的声音也随之从嘴巴里播出来:“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个圆……”
已经过去了半节课。
我们发现黄老师讲课时,一句话中一两个字会突然提高声音,像恐怖的尖叫,整个教学楼都可以听得见。那时会把全班吓个半死。那恐怖的声音好像在提醒同学们坐好,不要开小差。
“看黑板,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老师说着,看到很多同学都不集中精神听,“大小!”老师突然提高音量,大声喊着,尖锐的声音传遍整个校园。同学们全部吓得赶紧坐好。
12.向爷爷学习初二作文 篇十二
我把思念写进故事里,纵然漂向大海,不知归期,我也不会放弃学习的勇气。
――题记
爷爷在不久之前永远地离开了我,但他的精神却没有随着爷爷的离开而消失,而是深深地埋在我心里。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里,爷爷带我去菜场买两个西瓜,准备给大家消消暑,降降温。那个卖西瓜的是一个看上去挺老实憨厚的老农民。爷爷仔细挑了两个大西瓜,那个老农称了称告诉爷爷二十元五角,那个老农说:“大哥,这是自己家种的,就给二十块吧!好吃以后再来买啊!”爷爷笑着掏出一张百元大钞给了那个老农,那个老农准备给爷爷找零钱时,爷爷看见了自己的`老朋友,就让老农把钱找给我,自己就去叙旧了。
那个老农可能眼睛不太好,给了我两张五十的,一张十元的,我当时高兴极了。当天晚上,我把钱给爷爷时,乐呵呵地说:“爷爷,你瞧,那个卖瓜的多找了我们三十元,多好啊!”爷爷一听,脸色大变,大声对我吼道:“好什么好?我平时怎么教你的?做人要诚实嘛,人家那个卖瓜的也不容易,你怎么可以这样?我真是白疼你了。”说完把钱一把抢了过去,就骑了个自行车拉着我去了菜场。
我们到了菜场,找到了那个卖瓜的摊位,可是人已经收摊了。爷爷说:“我们明天再来吧!”第二天一早,我就被爷爷从被窝里揪了出来,爷爷还振振有词地说:“这就是不诚实的代价。”这一天,我们终于等到了那个卖瓜的老农,爷爷说:“朋友,真对不起,我孙女不懂事,昨天买瓜时,您多找了我们三十元,我孙女也没说,真对不起,今天,我把钱给你送过来了,希望你能原谅!”那个老农乐呵呵地说:“谢谢你,现在像你这样的好人已经不多了,真的很谢谢你啊。”……
13.高中数学合作学习实践意义及策略 篇十三
高中数学合作学习实践意义及策略
文/郭俊梅
摘 要:为了实现充分的教学互动,让学生能相互帮扶、取长补短,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教师可以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组合成优差互补的学习小组,然后让他们围绕共同的学习目标进行探索,最终共同进步和提高。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对其实践意义和策略进行了讨论与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合作学习;小组搭配;合理分工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充分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互动学习、自主学习。为了让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都能共同进步和提高,我们在相互帮带的基础上探索出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进行优差搭配构建成4人的学习单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共同的学习任务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如此一来不但还原了学生的学习地位,还能充分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学习探索中相互扶持,取长补短,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完成知识迁移,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交际技能。鉴于此,我结合这些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对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的意义及优势进行分析,提出合作策略。
一、合作学习的意义及优势
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任务下通过明确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有机联系在一起,完全颠覆了传统数学教学中宣讲概念―题海战术的机械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体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生成全过程,有效提升学生搜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讨论和探索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合作学习将互动的中心迁移到生生互动上,这与新课改给我们提出的以生为本的理念相契合。教学活动中,学生存在客观上的认知差异,每位学生都存在学习态度、知识结构和思考方式的不同,合作学习就恰恰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相互启发、彼此激励,这样每位学生都能在互动中收到启迪,获取知识,健全人格。其次,合作学习不光注重知识的获得,还重视认知、情感、技能目标的全面发展。合作学习将学习整合成互动性的目标导向活动,该过程中需要学生相互交流、互教互学、彼此争论、共同提高,在这样充满友爱与分歧、互助与竞赛的互动中。每个人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证明自己的观点,听取他人的意见,最终实现情感交流和技能目标的全面进步。
二、统筹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不是单纯的前后桌组合,课堂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搭配方式比较多,诸如自由组合、同桌搭配、同阶成绩组合等。但是我们不能一一套搬这样的方式,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和特长优势进行统筹搭配。实际教学中,我们通常以共同进步和提高为目的,所以自由组合等搭配方式不太严谨,起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了实现组间公平竞赛和组内相互扶持、共同进步,我通常以优势互补的为方法,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原则组建4人的小组。组内设置组长1名负责统筹安排学习任务,()书记员1名负责记录大家的合作成果。搭配过程中,我们不要只顾优等生,更要重视那些平时交流比较少、不敢开口问问题的学生,要安排对应的优等生帮带他们,帮助他们尽快融合,使他们逐渐敢于开口交流,实现人人都有事情做,人人都是课堂的主人,实现高质量的合作。
三、合作学习实践方案
1.合理分工
合作学习中合理分工是重要的一步,这是保证分工协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具体操作中,我们对发言、作记录、总结演示等都要根据学生的实情进行统筹安排,注意职务定期轮换,这样才能尝试不同的任务,增长不同的`技能。分工过程中,我们也不能置身事外,要适时巡回检查,回答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然后总结共性的问题进行,共同解释,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对每个学生都有所要求,要求学生人人都能发言,不能成为课堂的旁观者。
比如,我们在教学高中数学“函数的奇偶性”一节时,其教学要求与目标为:(1)掌握函数奇偶性的概念;(2)掌握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的基本方法;(3)能画出奇函数和偶函数的示意图。针对这样的学习目标,组内应该这样分工:(1)让基础薄弱的组员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函数奇偶性的基本概念;(2)基础好一点的学生分析和总结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3)优等生画出典型的奇函数和偶函数,诸如:偶函数y=x4+x2,y=x-2+2,y=x2n(n∈Z)奇函数y=2x,y=x-1+x等函数的图象,画图过程要全组成员观摩和指点。这样的分工承认了学生的客观差异,但是要弥补差异,我们还要留出时间互换角色,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整个学习流程,这样才是完善的合作学习,才能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主要精神就是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能力就要从互动中来。合作分工完成学习的前奏后,组内学生开始按照自己的学习分工进行思考,然后发言,书记员进行成果记录,最后通过相互帮扶完成动手实验,最终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有效提升能力。
这里以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情境为例:张某想在成都买一套房,要求是尽量低的高度能全年全天采光,已知前排楼的高度是100米,楼间距是60米,楼层高3米,问张某最低买多少层?这样的开放性实际问题是能力的体现,是高考的趋势,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掌握这类问题的精髓。
小组面对这样的问题,优等生首先要给大家分析解题思路:(1)指导理解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画出示意图(如下),按题意标出对应尺度;(2)启发基础薄弱的学生分析题目要求的是哪里(图示的CD的高度x米);(3)反应快的学生启发大家认识到CD的长度是前楼影子映射到地面后剩下的长度;(4)我们只要求出60米楼间距能承担前楼多高投射来的影子就可以了。(5)地理学得好的学生提醒大家要想全年采光就得计算冬至日成都的太阳高度角H=90°-(23°26′+30°39′)=35°55´;(6)这样就很轻松算出60米的楼间距能承受前楼是tan35°55´×60米;(7)算到这里就一目了然了,我们可以让基础薄弱的学生继续完成下面的计算,然后大家各自独立完成图示及分析。
这样设置让学生都体验了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给后进生树立了成长的信心和勇气,这样分工合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高效课堂的必经之路。
3.完善评价
合作学习的评价是针对学习成果进行总结的重要途径,针对讨论的内容教师要采用集体讨论的模式得出结论,而不是简单地否定和肯定来得出结论,而针对合作学习过程中各小组的表现则要进行全面评价。教学实践中,各组组长先在组内开展自评和互评,然后将问题总结出来,最后在课堂上各组展示问题和成果,我们再针对大家发现的问题进行指点和评价。例如,平时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经过思考找出了几条现实生活中用密度概念可以解释的例子,我们就要给予语言上的鼓励和肯定。还有在组间我们要进行成果展示,评论出做得比较认真、成果突出的学习小组,颁予嘉奖。这样的评价其实不用多少物质的奖励,更重要的是精神的肯定、鼓励和促进。
联系教学实践对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的讨论与总结,总而言之,合作学习契合了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原了他们在学习探索中的地位,有利于他们及时发现问题,学习他人的优势弥补自己,最终实现共同进步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军。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A2)。
[2]张丽华。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的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3(30)。
[3]徐虹。高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初二作文:学习数学的意义】推荐阅读:
初二端正学习态度作文12-07
以学习中的痛苦与快乐为话题的初二英语作文07-13
初二学生日记:暑假的意义500字10-24
山的初二作文07-09
成功的初二作文09-10
我的梦想作文初二作文12-10
初二地理的学习方法,初二地理的记忆方法12-05
初二关于物理的作文06-19
尊重的初二主题作文06-20
家乡的小河初二作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