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一个有价值的老师》

2024-06-27

《怎样做一个有价值的老师》(精选8篇)

1.《怎样做一个有价值的老师》 篇一

做一个有价值的老师之感

王春英

今天听了吴校长关于做一个有价值的老师的讲座。听完讲座之后,深受启发。吴校长的每一句话使我深受感动,作为一名教师的我,深感自己的渺小和无能。面对自己的学生不能认真的分析和研究,不能抓住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去处理。听了吴校长讲座,在今后的工作和班级管理中,要有一颗能容得下学生的心,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努力做一个有价值的教师。

一、教师要有幽默感

老师的幽默、风趣、智慧,会深深地吸引所有学生,个个听的如痴如醉,没有人抱怨时间怎么过得如此慢,也没人惦念怎么还不下课?老师要以其独特的魅力,牢牢地抓住了每一个学生的心。比如我们在课堂上穿插一些小故事小幽默的话,相信孩子们也会听的津津有味,舍不得下课离开座位的。

二、教师要有随喜心

心态决定一切。老师经常抱怨,今天的学生不好教。是的,若是每个学生样样都很优秀,什么都不用老师操心,还要我们老师干什么。上西天取经的马和原地拉磨打转的驴子,十年下来走的路是差不多,可收获却是天壤之别。累,是一样的累,但有的收获了甜,有的收获涩。因此,我们不妨换种心态,苦也教,乐也教,苦乐都是教,苦教不如乐教。如果我们把学生看成魔鬼,那么我们天天生活在地狱里,如果我们把学生看成天使,那么我们天天工作在天堂里。

三、教师要有爱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如果没有爱,没有情感,就如同一条干涸的河,没有生命和朝气。我们要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树人之心树己”,我们要能允许孩子犯错误,能蹲下身来促膝而谈,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爱是一种教育方法,也是一种滋润学生心田的巨大力量。古人云:教不严,师之惰。热爱学生,还应严格要求他们,做到“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方。”平时,用爱心激发学生的上进心,用真心打动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到老师对自己的呵护和关心,从而更加热爱学习,喜欢学习。

四、教师要有进取心

我们常说,老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应有一桶水。所以我们经常给自己充电,要多背一些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那样才能信手拈来。我们要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其实在老师教学生的同时,也是向学生学习的机会。新时代的学生拥有我们所没有的知识,所以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另外,读书也是很重要的方面。专家们能够旁征博引,侃侃而谈,都得益于他们的知识广博,博览群书。有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把想说的观点表达出来。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要有爱心和奉献精神,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并且关注他们。我将努力做到孩子们心中的好老师!

2.《怎样做一个有价值的老师》 篇二

七月的一天, 太阳像个大火球高高挂在空中,上午十点多钟时天气已经很闷热了,加上十几天的感冒,我的心情十分烦躁。中午下班回家随便做了一点饭吃了就睡下了, 却被急促的一声声“报告”从睡梦中惊醒 ,心里不知道有多生气:大中午的,喊什么报告,真讨厌, 不管他,继续睡我的觉。自言自语时我决意不予理会。可是那一连串的“报告” 声越来越急,声音一声比一声高,此时心中除了愤怒还是愤怒:我要狠狠收拾一顿这个没出息的。一下子坐起来,打开门正准备开口臭骂一顿,只见一个小男孩,小手扬得高高的,手里好像拿着什么,怯怯地说:“老师,我买了一只红霉素软膏,您抹在嘴上,嘴上的疤就好了,您就不会疼了。”此时,我的愤怒早已烟消云散,我愣愣地站在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充溢心中的是激动、感动还是惭愧,已说不清楚。

由于感冒上火,嘴唇烂了,结了疤, 讲课时声音大点、嘴张大点就流血了, 没想到这些细节孩子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了。多么善良、天真、可爱的孩子啊! 他们拥有一颗多么天真、善良、充满智慧的心灵,可是我这个老师却忽视了这些。

前几天, 去年毕业的几个学生来看我,师生之间的一段对话,更加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我们好多同学都挨打了,冯帅晔也不例外。”因冯帅晔是最优秀的学生,“为什么? ”“我们七八个同学在家属院踢足球,把老奶奶的窗户玻璃打烂了, 老师把我们每人扇了两巴掌。玻璃不是我打烂的, 老师也打了我。”“那你为什么不解释清楚 ? ”“老师根本就不让你说话,不听你解释。”说着就伤心地哭了起来。听着学生的哭诉,看着孩子们伤心的样子, 我不禁问自己:老师你为什么不听听学生解释一下啊?

老师啊老师,你了解你的学生吗?你知道他们都在想些什么吗? 你耐心听过他们的心里话吗? 想到此,我突然有了一个心愿: 特别想听听孩子们的心里话。于是我开展了一次习作练习:《老师,我想对你说! 》鼓励学生说自己的心里话,并承诺无论说什么老师都不会责怪。没想到,当我宣布这个作业后,同学们一下子就鼓起掌来, 高兴得不得了。习作中孩子们说了许多我没想到的话和事。老师,我想对你说:你每天板着脸走上讲台,我们刚下课玩得愉快的心情又被破坏了,这时我多么希望你能笑一笑啊! 还有的学生说:有一次上课,你一直眉头紧锁,忽然叫起一个正在开小差的同学回答问题,那个同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答得牛头不对马嘴,您顿时火冒三丈,问他怎么回事,他解释说是后面的同学告诉他的, 全班哄堂大笑, 但您没笑,仍然眉头深锁,用箭一样的目光盯着我们, 我们只好马上闭上嘴巴,正襟危坐,这时,我们多么希望老师您也能笑一笑啊,这样,你的不快、同学们的不认真,也许就会在一笑之中飘然而去,我们与你的距离会因这一笑拉得更近,互相亲近起来。还有的学生说:下课了,有很多同学跑上讲台,想跟你谈谈话,可忙碌的您一句“什么事”,正欲张嘴的我们不好意思开口了, 那时,我们多想您笑着与我们放松地聊一聊啊! 我相信这些都是学生的心里话,也是孩子们的心声,同时让我看到了自己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学生的习作像一面镜子,把我照了个通透。

在学生一些“表面”行为面前,我们没有进行细心调查、耐心询问就粗暴干涉,甚至劈头盖脸训斥一顿,不敢想象他们的自尊心、积极性、创造性受到了多大的挫伤啊!

新课程倡导“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鲁迅先生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 爱是教育的源泉。”可见,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教育学生的无言信息和强大力量。它对学生的认知行为、身心健康起着调节、组织导向的 作用。这种爱会激发学生的亲近感和创造力,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老师只有做到了以宽广的胸怀关爱全体学生, 才能赢得全体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才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以心灵感受心灵,以爱心赢得信任。这种信任流露于日常生活中, 你的每一个言谈举止,都会给学生极大的力量和自信。相反一个粗暴的动作, 甚至一个责备的眼神,尽管不是十分刻意,却能在师生之间隔起一道心灵的屏障。“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每一位孩子都是爱老师的,同时也是多么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啊! 我们教师要从“师道尊严”的权威中解脱出来,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和孩子们用心灵去沟通,让爱在师生之间流动起来,此时, 你会感觉自己是最幸福的老师。

3.做一个有故事的老师 篇三

读,是有故事的前提

我是一个爱读故事的人。小时候,我和母亲、哥哥生活在农村,父亲则在外地的中学教书。家里的生活清贫而祥和。我和哥哥常在“连环画”的世界里饱“食”终日,我们的财富是一个木板钉成的大箱子,里面装有满满的一箱“人公仔”书。我会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的翻看,还喜欢用白纸蒙在图画上勾勒。在我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总可以随手勾绘出形象逼真的简笔画,应该是那时小人书的功劳吧。

父亲借回的那厚厚的《红楼梦》是我的至爱。一盏黯淡的煤油灯下,母亲在补衣服,父亲在改作业,哥哥在做练习,而我,捧着那本大半都读不懂的白话文若有所思,伴着黛玉,时哭时笑……父亲送了我的精致的笔记本中,工整地誊抄着《红楼梦》诗词。同名电视的歌曲,我一遍遍的吟唱……感谢父亲,让我家大门上挂上了村里唯一的“信报箱”,《名人传记》《读者文摘》《大众电影》《参考消息》……生在农村的我,一样可以游历于书卷之中。后来,读书,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伴着淡淡的书香,我一路拾掇着,珍藏着,体味着书中多姿多彩的故事。年少的我,在心中垒起了一个个美好的梦想……

倾听,与心灵相约

倾听,是一种心灵接受与思考的积淀。我还是个爱听故事的人。小时候,我总是缠着头发花白的祖母给我“讲古”,从未读过书的她,却能让我迷恋在她的“妖神鬼怪”之中。我也弄不清祖母哪来那么多“聊斋”。是否她也像我一样,小时候也缠着她的祖母讲故事?夏日的虫鸣伴着祖母的蒲扇与摇椅有节奏的哼唱,那些艳丽无比的“妖精”从祖母的口中奔腾而出,离奇的情节像磁盘一样吸引着我,恐怖的想象让我常在恶梦中惊醒。越是害怕,越是想听,无限的好奇心,推着我与美女妖怪们频繁相约……

家中那台砖头大的收音机,成了我的好伙伴。每到“小喇叭开始广播了”,那就是我的波段了。听着播音员富有磁性的声音,伴着美妙的音乐,一个个故事如歌流淌,我的想象也随之长上了翅膀,飛向天际。听史可以明志,政治、军事、历史从长辈的口中道出,责任与热爱在代代传承。

做一个善于讲故事的老师

教学中的我,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人。于永正老师在一次培训会上说过:“中国的教育没有情趣,讲的都是大道理!”这句话深深地触动着我。事实上,在一个人的成长阶段,都免不了要犯一些错误。学生有思想有感情,教育他们若不讲策略,只是面部僵硬、滔滔不绝地进行道德说教,恐怕不仅不能对症下药,反会引发逆反心理。较好的办法是避开正面交锋,借用恰当的故事使学生心悦诚服,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讲,故事是儿童了解世界、认识事物,以及表现情绪和表达情感的重要媒介。听故事是儿童生活的需要。一个好的故事所引发的心理效果是非同小可的,它可以调动情绪,打开心结,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

用故事诠释人生

我还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我相信,人生中学会感悟、学会收藏,就会变得丰富。虽然我并非拥有波澜壮阔的人生,但在走过的淡雅而动情的人生中,我收藏着许多的点点滴滴。它们如同一片片娇艳的花瓣,芬芳四溢,层层叠叠地展出我如花的人生。

生长在农村的我,小桥流水、绿树山川给了我多彩的童年。静看云卷云舒,闲听花开花落,顽中追逐嬉戏,闹中喜笑颜开。一样的童年,不一样的感悟。当这些童年趣事像电影一样,呈现在如今只有电脑、电视的孩子面前时,他们投来的是无限羡慕的眼神。

没有兴趣爱好,就没有生活的激情。生活中的我,爱音乐、爱画画、爱运动、爱电影、爱阅读、爱远足……大自然的一切美好,都会成为我轻抚与珍视的对象。我会与我的学生们一起深情高唱,在优美的旋律陶醉;用生动的画笔装扮得幽雅而富有书香的教室,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我带着学生去参与活动,在实践中传播着知识的火种;我引领学生进行经典阅读,还与学生在电影中体会分享不同的人生……而所有的这些过程,都会在生成多彩的故事,一个个平凡的故事,构筑了我丰富多彩的人生。

我的故事定格在万种风情的格调中:我是幽雅派,婉约地娓娓道来,如水滋润;我是激情派,情到深处,泪花点点;我是理性派,走进了故事,用淡定诠释人生。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样的。在感悟中走过,用心去翻阅,美不胜收。让我在人生的五味瓶中调出魅力无穷的味道,细细地品,慢慢地尝。老的故事没有结束,新的故事还在演绎……

4.怎样做一个好玩的老师? 篇四

“好玩”的教学要进入具体情境才会发生

有一回某地中学语文同仁让我去给他们上一节研讨课,同他们一起聊聊语文。我想,借班上课,要好玩一些。

那次上课,我选了安徒生的童话《老头子做事总是对的》,热身花的时间往往要比在自己的班级多。我原本的设计是,教材事先不发,穿一身老头子的服饰,在黑板上板书“老头子做事”几个字让学生猜一猜,这后面可以填上哪几个字使句子完整起来,在大家七嘴八舌之后再将教材发下去,然后一起研究,今天这老头子会怎样跟大家一起来研究语文课,我觉得这一定是很好玩的。但人算不如天算,他们的语文老师看课文过长,就将教材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课前读一遍。

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还怎么玩?这就需要教师的智慧。于是,我就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同时请他们将自己做的席卡放在学桌上,相互认识一下。并问了同学们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走进课堂,看到我这个小老头有什么感觉?有同学说,感觉穿得比较特殊,有同学说穿得比较好玩。于是我又问,想不想知道,今天这小老头,会跟我们怎样来上《老头子做事总是对的》?同学们都说,想。

在同学们自己阅读教材的时候,我边巡视边思考,这一课,怎么跟这班孩子玩呢?巡视的时候,我惊喜地发现,有几位同学在教材上,写下了“马”“牛”“羊”“鹅”“鸡”“苹果”等词语,于是我就决定这一课,就跟同学们一起来玩“思维导图”,指导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来阅读课文从而掌握一种新的学习方法。

所以,在具体情境中,体现你的智慧,就能让课堂变得意想不到的好玩儿。

“好玩”的老师,会在文本中找到独特的乐趣

《老头子做事总是对的》另外还有一个文本的翻译是《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的》,这两个标题,两种不同的语气,是“总是对的”,还是“总不会错的”好呢?是不是可以引导同学讨论一下,我们在教参上、网络是找不到的。只有我们带着一个好玩的心态去阅读的时候,才能找出文本中这些有趣的好玩的地方。

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个与学生分享自己阅读体验的过程。所以我拿到一个文本的时候,总是会想这“文本最精彩的段落、句子、词语在哪里”。

当然,每个人的生活体验不一样,所理解的“精彩”也是不一样的。所谓读出自我,并不是要我们将文本中的人物、意象变成自己和自己所处的那个环境和意象,而是我们在阅读中从这个人物和这个意象中联想到了我们哪个方面的人生经验和体验,或者曾经读过的、看过的、听过的,而未必就是我们自己直接的经验。”

印刷术和网络的发达使我们有了大量的教学资料,百度一下就能找到别人的分析文本、教案、PPT,甚至微课资源。于是,一些老师慢慢地弱化了解读文本的智能和热情。人与人的智能原本是没有多大差异的,差就差在心态上,一个人如果总是以一种好玩的心态对待自己的教学,他就总是会想着了解,尽可能多地了解教材,了解学生,了解生活,只有这样才可能慢慢地了解课堂,了解教学。

“好玩”的老师,必然是有强劲学力的

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要适度地在学生面展现自己才华。学生喜欢有本事的老师,喜欢好玩的老师,所以凡是学生会玩儿的,作为教师都应该会玩。学生能玩的你也能玩,就可以缩短与他们的距离。要提供新的玩法,你就得会玩,你要会玩,就要不断地吸纳,没有丰富的吸纳,就不可能有新的产出。

一个人好玩不好玩,有基因的问题,更有一个善不善于学习的问题。如何在这样一个纷繁的教育生态中不失初心,不致迷茫,唯一的路径就是阅读和学习。我始终认为,阅读是同智者对话的最佳途径。遗憾的是我们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更确切地说是借口,而“没有时间”阅读和学习,因而我们的课堂也就变得越来越没有乐趣。

一个好玩的老师是会跳出学科看学科,跳出教育看教育的。尤其是语文老师,应该是杂家,应该是学生仰慕的“学者”--学习者。我年近花甲,不仅有博客,有微博,有微信,有个人的网站,还有自己的手机APP。今天,我们的学生都是网络原住民,我们充其量也就是一移民,如何融入他们的生活,如何用我们的生命影响他们的生命,唯有阅读和学习。

当慕课、微课、翻转课堂这些概念和技术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我就去学习研究这些概念和技术,这两年,我几乎将国内出版的关于大数据的权威书籍都翻了个遍,至少当人们谈起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大数据,我不会觉得自己一无所知。

在大数据背景下,作为教师,如果我们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依然用上个世纪的知识和技术来同21世纪的学生来玩,能玩出什么花样来呢?

如果我们想成为为学生未来人生提供帮助的重要他人,我们首先就得成为一个不断学习的人,一个具有强劲学力的学习者,这样,我们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好玩的人,我们的课堂才有可能变得好玩起来。

“好玩”的课堂,是可以滋养学生生命的

我认为,课堂教学应当是一种师生的“生命场”。理想的课堂教学是师生间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命体彼此分享阅历、积累、心态、情感、观念和价值取向。

好课要有“料”

“有料”,换一个角度讲,就是课程资源。一堂好课,教师是会从实际的教学情境出发,开发和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的,这资源既有我们自身的经验积累,更来自与学生的互动。我们必须明白“我”就是课程,“我”就是课程资源,同样,课堂当下发生的,每一个教师之外的存在,也是课程,也是资源。问题是在具体的`课堂上我们如何来调动和使用这些资源。

当然有料是要建立在教师自身的功底和阅历的基础上的。语文教师有深厚的语文功底,丰富的人文素养,像夏昆老师那样的教育热情、那样的多才多艺,他们的课堂就可能是有个性的,多姿多样的。

课堂要“有趣”

所为趣味性,就是课堂能让学生产生发现到某种稀罕之物的兴奋,迫不及待地要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与大家分享他的乐趣。其是儿童,有趣的课堂,就是要带领学生走进神秘的境地,寻求知识的宝藏。

我们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总是习惯了搬教参,甚至现成的教案。于是我们就慢慢丧失了对教材深度阅读的兴趣和热情。这种“无趣”与“无情”慢慢导致了我们课堂的枯燥乏味,诱导了学生的漫不经心的,被动接受,敷衍了事。

一位教政治的朋友陈蕾老师在执教高二《社会发展规律》一课的时候,一开始通过PPT给学生呈现了一叠钞票、一把枪、一只手机、几个儿童、国际诺贝尔和平图标、课程表六张图片让学生尝试分类,连我这个观察者开始也给陈老师搞傻了,怎么去分类呢?一下子就将学生的兴趣给调动起来了,学生的归类各有不同,但都有他的理由,也有不少学生猜不到,没有发言,但没有发言不等于他不在思考啊。“有趣”的资源就是能够触发学生思考的。

课堂要“有变”

“有变”说的是一堂好课的每一个环节往往是“出乎意料”的,是随机的,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动态生成”。一堂好课是一定会根据课堂的实景调整教学预案和教学方法的,这样的课堂才是有张力,有灵气的。教学面对的是人,既然人是活的,我们怎么可以死守预先设定的教学方案呢,又怎么能够按照一个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呢?

5.怎样做一个有爱心的教师 篇五

同行们在一起时常说到这么一句话:“做一个老师容易,做一个好老师不容易。”这句话道出了多老师的心酸。过去的教育由于受到师道尊严的影响,加之教育的法制不健全,忽视了教育的人文性。为了显示教师的权威,对学生的教育采取“惟命是从”,有甚者以体罚作为法宝,致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现在的教育呼唤文明化,关注儿童的生命成长,要求教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来对待每一个学生,我们的理念是“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育的老师”。苏州市长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指出“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重的教师”这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教育部也出台了很多教育政策与法规,不断地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然而,这些措施却没有彻底地改变教育的“体罚”现象,媒体不断地报道出某些教师的恶劣行径,社会也表示了强烈的谴责。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教师真的不懂法吗?痛定思痛,我们不能不反思。

“体罚”,其概念难以定论,查查有关资料,得出解释:体罚是指从伤害身体的角度出发的惩罚。但又觉得不确切,“体”指身体,身体包括人体的组成器官,那么精神领域也是身体的一部分,当精神受到损伤必然导致人体器官的破坏,所以导致身心受到伤害的惩罚都应是体罚。何谓“惩罚”,那就是以强制的措施给人以惩戒和警告。所谓“强制”就不是以学生的意愿为转移,要剥夺人的某种自由与权

利。当惩罚做的不适度,扭曲了人的情感承受能力,就容易转化为体罚。我们讲教育是尊重人的教育,惩罚的实质是违背尊重的原则,老师的一句话,一种行为,一种措施,导致学生伤害的案例不在少数,这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教育的惩罚走多远。教育是教育人的,同时也是人操作的,我们必须用人文的思想看待教育,以教师的生命唤醒学生的生命,用老师的真爱来补偿教育的缺憾,路就在脚下。我想,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爱!有爱才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简单粗暴的体罚,那不是教育;不讲方法艺术的惩罚,那也不是教育。

教育需要过程,教育需要心智。当我们看到孩子打架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学生不完成作业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学生不遵守校规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学生反复犯同样错误的时候,„„你是否想到他是个孩子,你是否想到他们的品格还是可塑的,你是否想到他们的情感也是能感化的,你是否想到变一种方式来处理、来化解。老师累点,苦点,甚至是心酸点不要紧,可千万不要损伤学生的身心健康。做一个负责的教师,也要做有耐心的教师,更重要的是做一个有爱心的教师。

单位:哈达学校

时间:201211

6.怎样做一个小学生喜爱的语文老师 篇六

许多人成功人士认为:外在因素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优越的地域环境也会让教师有更多更好的锻炼机会,会成长得更快。但起着决定作用的仍然是教师本身。在同一所学校,有的教师不求上进,一生随风逐浪,教学平平。而有的教师会有显著的成绩,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教师教这个班级,受这个班的欢迎,教那个班级,爱那个班的学生拥护,学生毕业了,常常会千里迢迢来看她,她退休了,学生依然是她的座上宾。像这样的教师,当然是成功的。其成功不仅在于她会教书、会育人,更源于她的非凡的人格魅力。由此看来,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魅力起着关键的作用。

许多优秀的教育家、教育工作者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像陶行知就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的教育思想和他的一种自尊、豁达、乐观、睿智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也造就了学生,为学生所警仰。这样的收获师不仅仅是教学技术上的成功,更是人格魅力的全面览胜,这其中固然有其经历、性格、气质上的积淀,更有他后天锤炼酝酿的升华。

要拥有非凡的教师魅力是多方面的,今天,我就把这断时间的学习的收获向大家做一个汇报,把我感触最深的几点心得与大家作一个交流:

一、学识的魅力

教师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告别了“照本宣科”的时代,“深湛的知识,广阔的视野”,更是吸引学生的必备条件。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能够巧妙的把广博的知识,像涓涓细流一样汇入学生心田,那是一种境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 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 上课就越轻松。常言到:学生要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如今的孩子好奇心越来越大,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偶像,教师的知识就应该有小溪,甚至大海般的广阔。

例如:《骑白马的“苍耳”》一课,它就是以故事的形式,向孩子们讲述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其实许多孩子并不满足课本上的知识,他们对大自然充满着好奇,他们会不断的问:这种植物是怎么传播种子的,那种植物又是怎么回事?如果我们这也不知,那也不晓,是很难让孩子们信服,也很难在孩子心目中建立高大的,让他们佩服的形象。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加大知识的储备,用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让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我们的课堂更生动,更有内涵。才会得到孩子的认可与赞许。

二、睿智的魅力

人们常说:一个人对事情的看法,往往会反映出他内心真正的态度。

当孩子在课堂上捣乱,自己没法驾驭课堂时,有的教师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与无奈,常常歇斯底里的吼叫,河东狮吼般的发怒,企图用声音和气势压住学生。其实,这种行为往往事与愿违,孩子们看着你脸红脖子粗的样子,心理倒有一种成功感,觉得终于让你黔驴技穷,无计可施了。此时此刻,你需要睿智,用智慧征服学生,让学生心服口服的接受你的忠告。

要让学生心服口服的接受你的忠告。就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教师要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必须了解学生:

第一、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不同年龄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看动画片,教师可以随时准备好一些好听的故事或者动画片碟片,在孩子疲倦时,或者在孩子厌学时,鼓励学生,只要他们认真学习,积极动脑筋,按时完成了学习任务,就可以听故事或者看动画片,孩子们有了目标,一定能较好的约束自己。教师也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收获。

高年级学生更喜欢情感交流,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感人的事迹去震撼他们的心灵;或者抓住某件小事,走进他们的心灵。

第二、尊重学生,不要与学生产生对抗心理。

当孩子捣蛋或者故意向教师发出挑衅时,不要与他们迎面对抗,“歇斯底里”的吼叫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需要发挥聪明与智慧,让他们心服口服的低下头。更不能讽刺、挖苦学生,这样只能加

剧学生对你的敌意。正如布鲁诺所言:一味地挖苦、贬低,会导致孩子的反抗,反对父母,反对学校,或者反对整个世界。孩子们会用恶作剧来扰乱课堂,故意激怒你来实施对你的报复。

三、宽容的魅力

我们习惯以不同的标准来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严以待人,宽以待己。

我们的教师总是抱怨,我们班成绩差就是某某人智商太差,太懒惰引起的。因此,一旦孩子作错点什么,总是大发雷霆。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形,发现某位学生写错一个字,就会生气的说:真笨。甚至有老师会说:真笨,笨得像头猪。可是我们自己不小心在黑板上写错字时,学生给你提出来,还得小心翼翼,如果他们用同样的话对你说:真笨,像头猪。你一定会让他吃不了兜着走。因而,当孩子有缺陷,有缺点时,多宽容些,会容纳别人缺点的人,一定会有更多的崇拜着时常围绕这你身边。学会体谅他人并不困难,只要你愿意认真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

四、鼓励的魅力

身为长辈的我们,不但容易要求多于鼓励,更狭窄的界定了成功的定义。身为长辈的我们,要给孩子更多的鼓励,不要狭窄的界定了成功的定义。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他们就会认为在学校内和学校外没什么区别,从而以完全拒绝学习而告终。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学生明白:我就是太阳,我就是爱迪生,只要我一思考,就会灿烂。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

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首先得让孩子喜欢上你。要想孩子喜欢参与你设计的课堂,就应该多鼓励,多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布鲁姆说过: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因而无论何时,都应该经常让孩子体会成功与失败的滋味,特别是成功带给他们的乐趣。让学生们在成功中找到自信,找到这为老师和这门学科带来的快乐,从而产生对老师和这门学科的喜爱和重视。会主动参与你的课堂教学。这会比我们成天在孩子们面前强调学习是如何的重要,效果更好。

7.怎样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语文教师 篇七

包容不同的声音在课堂中响起

语文课堂是诗意栖息的地方, 是心灵美化的净土。诗意的课堂境界,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是一节成功语文课的基础。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地呼吸”。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 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相反, 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 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 是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的。

执教《最后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体会韩麦尔先生炽热的爱国情感, 我让学生们有感情地朗读韩麦尔先生写下的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突然, 教室里一个刺耳的声音炸了起来。片刻宁静, 然后是一片冲天的笑声。秩序井然的教室一片混乱, 学生有的肆无忌惮地笑着;有的用手指指点点, 猜测是谁说的;有的则不知所措, 愣怔着;更多人盯着我, 看我如何处理。

我没有沿着设计好的思路继续进行教学, 却因势利导抛出一块探路石:“你喊的口号和‘法兰西万岁’是一个意思吗?”有学生猜测着说:“不一样吧?”“那谁能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呢?”这个问题有些难度, 教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有两个学生不是很自信地举起了手, 我请他们大胆地谈了自己的理解。对于他们的发言, 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扬。最后大家取得一致意见。通过这一改, 学生们对原文的理解反而更容易, 更透彻, 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之情。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 我们师生意犹未尽。

正是因为能包容不同的声音在课堂中存在, 才使学生有新的、深刻的认识, 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异常活跃。陶行知老先生说:“创造力量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能够容纳“与众不同的声音”, 是教育理念的一种升华, 是成为让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的基础。

以日记为契机, 走进学生心灵

“亲其师, 信其道”。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 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 要让学生喜欢你, 你就要把学生当成知心朋友, 与他们进行心灵上的交流。

每接手一批新学生, 我一般要求学生连续写三次日记。第一次日记:《新班第一天印象》。我只提一个要求:认认真真写好字。作业结果是只有几个爱好写作, 能对自己严格要求, 想给新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的同学的日记写得还算不错。评讲日记的时候, 我先表扬几个认真写的孩子, 然后很真诚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我真遗憾, 同学们的这次写作很令人失望, 我期待你们下一次的表现。”

第二次日记:《我们的新老师》。也许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别敏感和自尊, 这次的日记有了明显的变化。书写保持正规, 日记篇幅拉长, 内容充实, 对老师的观察和评价比较到位。在讲评时, 我把学生分成了最有文采的、最善于观察的、文笔最细腻的、进步最大的十几类, 在班里大张旗鼓地表扬:“真没想到, 原来咱们班还是卧虎藏龙之地, 今天的日记才让我看到了庐山真面目。”听着我的评点, 学生的眼睛亮了, 心里也亮堂了。

第三次日记:《我最爱的那个人》。本次写作我不再提任何要求, 也许是所给的命题贴近了学生的心灵, 也许是第二篇日记的点评点燃了学生心中的写作激情, 写作结果令我十分震撼。那么多的孩子用自己敏感的笔触叙写了他们心目中那个最爱的人。即使是前两次写作不好的同学也发挥出了超常的水平。

当看到学生由五个字的日记能写到五行字的时候, 我写道:“你是班级中写作进步最快的, 希望你能坚持不懈, 加油!期待你天天进步!”当看到学生在日记中写下的这样一句话:“如果将来我也成为一名教师, 我一定要做像语文老师那样的人”, 我在后面给她写下这样一段话:“你对老师的褒奖我很感动。在物欲横流的今天, 微不足道的一个小小举动能让自己的学生产生这样的梦想, 我想这是作为老师一辈子最幸福的事了。谢谢!”日记、评语是师生心与心的交流, 交流的是遣词用句, 交流的是文章立意, 交流的是人生理想。

一次次日记写下来, 学生那一句句发自内心的话语, 让我巧妙地了解到许多通常方法下不能掌握的情况, 走进了学生心灵, 同时达到了教育引导的目的, 而且还训练了学生作文的能力, 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渐渐地, 语文课堂的气氛活跃了, 学生的思维活跃了, 学生的人生理想活跃了, 语文老师也更活跃了, 而这一切皆来自于爱心。

伟大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 它总在创造奇迹, 创造新的人”。教师只有用自已的爱, 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 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 语文老师更是如此才能成为学生最喜欢的人。

8.《怎样做一个有价值的老师》 篇八

【关键词】教师;关爱学生;教学艺术

中职学生叛逆心比较强烈,对老师多存在偏见,进而对学习也不感兴趣。如何做一名学生眼中有魅力的老师,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一、用一颗母亲的心去关爱学生

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学生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他们由于学习成绩不好,从小学到初中长期承受老师、家长的过多指责,有些学生来自单亲家庭或生活贫困家庭,缺乏真诚的关爱。所以,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和激发他们的自尊,以一种母亲般的目光、认同的微笑、赞美的话语和成功的喜悦去爱护欣赏学生。遇到问题就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去解决,耐心引导,真心付出。这样学生才会从心底里认同老师,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榜样,成为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楷模和表率。以身作则,就是要严格自律,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优雅的言谈举止是一个人气质美的表现,作为教师应在这方面努力严格要求和完善自己,因为教师的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道德水准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品格的完善,而且具有强烈的示范性,成为学生最直接的道德榜样,对学生起着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教师应取其精华,剔除糟粕,给学生传授正能量。教师要从思想上去启迪、关心学生,从行动上去感染学生,真正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三、深谙班主任管理艺术,善于和学生沟通

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离不开教师精心的管理。搞好课堂秩序,这就需要教师有较高的学生管理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和学生沟通,尊重学生、肯定学生、赏识学生、关怀学生,但绝对不是对学生的溺爱。学生有错误,还要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批评教育。这样才能让学生打心底里佩服老师,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增加师生感情,通过开展登山、企业实践及徒步走等活动,拉近师生关系以利于教学工作开展。

四、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学素养

俗话说的好“打铁还得自身硬”,教师应该就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中职专业教师应不断进修新的理论知识,到企业学习新的技术,新的专业发展动向,具备“双师”素质。能够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指导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这样学生才能从心底里接受。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师渊博的知识不光是指书本知识,还应包含书本之外更多的知识。身处这个时代的学生通过电脑,报纸等各种手段,随时关注着身边发生的一切,他们视野很开阔,知识很丰富,了解的东西很多。这样的环境要求我们的老师必须也要做有心人,做知识的渴求者,与时俱进。这样才能让学生从内心佩服你,尊敬你。

五、教育理念新颖,思维活跃,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接受新事物,改变传统上课模式,变换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例如:用影视、幻灯、音响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软件进行 “多媒体教学”,把课堂教学融入图形、文字、影像、声音、动画、视讯等多种媒体,能充分地唤起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做一个学生眼中有魅力的老师,首先应该尊重班里的每一个学生,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爱心为前提,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才能赢得学生的欢迎,也只有友爱、尊重地对待学生,教师的教育才能使学生在平和、愉悦的心态下接受。

参考文献:

[1]杨海云.关爱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石[J].文学教育,2012,(9).

[2]郭德丽.要以“爱满天下”的胸怀去关爱学生[J].科教导刊,2014,(22).

[3]林伟健.为人师表德为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4).

[4]杨薇.小议以身作则、为人师表[J].教育探索,2003,(5).

作者简介:

上一篇:开展“诚信”教育活动情况下一篇:公司搬迁通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