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2024-10-05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9篇)

1.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篇一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语文园地七》教案.doc 《语文园地六》教案.doc 《语文园地五》教案.doc 《语文园地四》教案2.doc 《语文园地四》教案1.doc 《语文园地三》教案.doc 《语文园地二·习作》教案.doc 《语文园地一·习作》教案.doc 《语文园地一》教案1.doc 《赵州桥》教案3.doc 《赵州桥》教案2.doc 《赵州桥》教案1.doc 《找骆驼》教学设计之4.doc 《找骆驼》教学设计3.doc 《找骆驼》教学设计2.doc 《找骆驼》教学设计1.doc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3.doc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2.doc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1.doc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3.doc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2.doc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1.doc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3.doc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2.doc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1.doc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案3.doc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案2.doc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案1.doc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2.doc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1.doc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2.doc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1.doc 《望天门山》教案3.doc 《望天门山》教案2.doc 《望天门山》教案1.doc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2.doc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1.doc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2.doc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1.doc 《陶罐和铁罐》教案3.doc 《陶罐和铁罐》教案2.doc 《陶罐和铁罐》教案1.doc 《狮子和鹿》教案3.doc 《狮子和鹿》教案2.doc 《狮子和鹿》教案1.doc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3.doc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2.doc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1.doc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3.doc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2.doc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1.doc 《盘古开天地》教案3.doc 《盘古开天地》教案2.doc 《盘古开天地》教案1.doc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3.doc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2.doc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1.doc 《蜜蜂》教学设计3.doc 《蜜蜂》教学设计2.doc 《蜜蜂》教学设计1.doc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3.doc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2.doc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1.doc 《矛和盾的结合》教案3.doc 《矛和盾的结合》教案2.doc 《矛和盾的结合》教案1.doc 《孔子拜师》教案3.doc 《孔子拜师》教案2.doc 《孔子拜师》教案1.doc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3.doc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2.doc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1.doc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3.doc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2.doc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1.doc 《灰雀》教学设计3.doc 《灰雀》教学设计2.doc 《灰雀》教学设计1.doc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3.doc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2.doc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1.doc 《花钟》教学设计3.doc 《花钟》教学设计2.doc 《花钟》教学设计1.doc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3.doc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doc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doc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3.doc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2.doc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1.doc 《风筝》教学设计3.doc 《风筝》教学设计2.doc 《风筝》教学设计1.doc

2.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篇二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将习作分成三个学段,分别对习作教学的目标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其中第二学段即中年级习作教学目标有: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1]。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习作表达欲不够、语言积累匮乏、缺乏个性和真情。为了让学生在作文起步时便对作文感兴趣,个性写作得以发挥,笔者结合学校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课题《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小学生课堂个性化学习策略研究》所搭建的一对一数字化平台,探索数字化环境下小学中年级习作个性化学习的策略。

二、现状分析

习作本是个性化的表达,习作教学也理当是迎合个性化的需求,但传统的习作指导难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笔者结合实验班之前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传统的习作教学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首先,习作指导课堂趋于统一,难以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其次,学生习作水平参差,统一的指导难以各取所需;最后,传统的习作交流平台单一,难以增添学生习作的自豪感。

三、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与实现习作个性化学习的关联点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数字化设备达到生机比1:1的基础上,开展个性化学习的教与学模式[2]。与传统的由一个教师以同样方式向所有学生传播相同信息的课堂教学相比较,该模式让学生处于中心地位,使他们能通过几个方面提供的灵活性来控制自己的学习[3]。以下从两个方面阐述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与实现习作个性化学习的关联点:

(一)数字化的学习环境

这个环境包括设施、资源、平台、通讯和工具等,这些为实现习作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硬件保障,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二)个性化学习资源

“互联网+”时代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足够的学习资源,包括视频、音频、多媒体软件、网络以及数据库等。个性化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既是个性的展现和养成过程,也是自我实现和追求个性化的过程[4]。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可以为参差不齐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在自主选择学习资源、课前资料搜集、学情调查统计等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促成中年级习作个性化学习的策略

一对一数字化对习作教学辅助在很多方面比传统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如何利用一对一数字化环境来促进习作的个性化教学,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笔者以人教版三四年级单元习作为例进行探究分析,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小学中年级习作个性化学习的策略。

(一)课前微课翻转,增强主体参与

数字化学习环境具有移动性,可以实现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教师可以制作或者在网上搜集优质的微课视频,让学生课前学习,为习作课堂做好准备,课堂上就可以更好地表现和展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5]。课前的微课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让学生实现有意义的主动构建知识,使学生在课堂中成为真正的主体。数字化的环境让学生轻松自如,也会提高学习的效率。

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一张照片》为例,习作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出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感情。本次习作照片(如下图)记录的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轰炸上海南站的真实历史事件,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历史,教师课前搜集了相关资料,并且制作了微课,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了解这张照片的历史资料,为习作做好准备,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学习,并且引发学生对照片中历史的探索欲。在课前任务单(如下表)的驱使下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度。依据习作要求,笔者将习作指导的环节和一对一数字化环境进行整合,实现习作的个性化学习。

教学中笔者利用网络学习平台“作业100分”网站具备的作业数据统计,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情,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用词表达的水平,可以有侧重地进行课堂的指导。课前微课自主学习,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翻转课堂的效果。

(二)课中巧设情境,点燃表达热情

管建刚老师在《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中提出写作教学的第一关键,是调动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这是凌驾于一切作文教学策略之上的策略[6]。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并不是把所有学习语文的人变成作家,而是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实现我手写我心的目的。教学媒体既是辅助教师突破重点、难点的形象化教学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发现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7]。小学生的情感和情绪是他们习作的内驱力,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从激发情感和情绪入手进行作文训练。一对一数字化环境就可以巧妙地让学生迅速进入情境,激活内心的体验,产生写作的欲望,形成良好的写作状态。

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一张黑白照》看图作文为例,笔者在此次教学设计中以镜头式推进,以情贯穿,用《战争,请离孩子远点》黑白照片集音乐视频激情导入,震撼的画面和音乐,迅速将学生引进战火中,感受到受苦受难的孩子悲惨的命运。接着将视频画面定格到本次习作的照片,启发学生观察照片中可怜的孩子,学生的表达欲呼之即出。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记叙与父母之间的一件事,笔者也通过录制微课音乐视频,搜集班级学生与家长的一些日常照片,配上一些激情的文字,学生触景生情,表达之情即刻被点燃。

(三)提供资料辅助,满足差异需求

人本主义强调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因此学习并非教师以填鸭式严格强迫学生无助地、顺从地学习枯燥乏味、琐碎呆板、现学现忘的教材,而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吸收任何他自觉有趣和需要的知识[8]。一对一数字化环境就可以很好地实现差异化学生的需求,习作前,笔者会根据习作的不同要求和学生的不同需求,为学生量身定做个性化的学习资源:

1. 提供关键性习作资源。

针对学生习作中的重难点设计短小精悍的微课,视频播放的快慢和频率可以自主控制,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进行自学。使平时反应慢、羞于发问的学生能够从容地反复观看,较好地解决了后进生的转化问题。例如,在设计四年级上册习作五《学写导游词》一课时,重点是掌握导游词的格式,在微课的选择方面,就以此为中心,让学生自主观看,突破重难点。

2. 提供选择性习作资源。

根据中年级习作特点和本班学生的习作学情,教师以习作中学生潜在的重难点为微课制作点,进行各个击破。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习作《我敬佩的一个人》是结合具体事例,突出人物的品质,突出人物的品质可以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不同描写来突出,教师就可以制作不同的描写技巧微课,读写结合,抽出例文中的具体描写,制作相关的课件,放在学生的个人资料袋中,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或者写作需要的内容观看学习,掌握人物描写的技法,攻破习作的重难点。

3. 辅以在线E-learning资源。

例如,四年级上册习作五《学写导游词》要求写中国的文化遗产风景区导游词,但未必所有的学生都亲身去过,在选材方面也难以取舍,一对一的课堂在线E-learning就可以发挥其巨大的作用,满足不同学生资源搜索的需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互联网搜索相关景区的资料,从而突破习作的难点,而在选材取舍方面又可以有师生的交流,从而更好地写出具有吸引力的导游词。

4. 提供再现性习作资源。

学生智慧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生成,这在口语交际或者综合性学习活动性习作中最适用。三年级下册习作四《我学会了……》,教师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把自己学会的本领,以照片的形式发给老师,教师根据真实素材录制微课,当学生看到自己的照片编制的微课视频时,学生的生活体验瞬间被激化,在微课中,一边出示照片,一边以提问形式引导学生回忆学习的过程:为什么要学这个本领?学习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如何克服的……精心准备的取材于学生真实生活的材料,再现的内容直接生成了本次的习作。

5. 提供参考性习作资源。

在学生的习作个人资料袋中,笔者会给学生整理一些适合该作文的好词好句,让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可用的语言,让学生对写作表达更有自信,也会提供一些范文参考,这对于表达存在困难的学生具有参考价值,教师也会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个别的辅导。

(四)借助平台分享,增强习作自信

习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富有个性情感的劳动,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除了知识传递这条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交流的主线。积极的情感、和谐的氛围,可以刺激学生神经中枢,促进大脑细胞的活动,形成学生个体对知识强烈追求、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良好学习状态[9]。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为习作的交流与展评提供了一个优越的平台,让师生更好地分享习作的成果与欢乐。

1. 实现良好师生互动。

传统的习作展评和交流大部分都是老师点评,推荐读优秀的习作,而一对一数字化环境就为习作的展评和交流提供了更多可能。一对一数字化的网络交互功能,可以实现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互动点评。

2. 方便同学点评修改。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7]。当学生可以实现电脑打字写作时,还可以通过在班级群里发表,通过浏览,师生共同点赞评价学生的作品,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在互评互赏的集体活动中,学会作文评析的方法,促进写作能力。

3. 数字平台,增强自豪。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曾经说过:很多学生功课不好,其原因在于他们开始没有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如果孩子们写的东西被大家阅读并肯定,就是一种成功的体验,那么学生的自信也会增强。例如,三年级下册习作三《介绍自己》习作展评环节,就可以利用一对一数字化的环境,让学生自主浏览班级作文集并且点赞选出各种奖项,如:最像本人奖、最佳形象奖、最佳才艺奖……诸多的“头衔”也是一种肯定。积极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可以丰富习作展示形式,实现个性化交流。

五、结束语

笔者在借助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推进小学中年级习作的个性化学习尝试中,意在构建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课堂、满足分层差异化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使之语言表达也更趋于彰显个性。然而由于笔者的理论实践能力尚浅,学生的电脑使用不够娴熟,学校的硬件设备和技术也不够完善,值得探究的地方还有更多,以期逐步形成一套比较系统实用的个性化作文实施策略。

摘要:鉴于学生在习作中常见的问题,本文通过课堂实践、文献搜索、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以人教版三四年级单元习作为例,探究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中,提出了小学中年级习作个性化学习的策略。通过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与习作教学的整合,使小学中年级习作个性化课堂教学初具雏形。

关键词:一对一数字化,习作教学,个性化学习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中文7.2版

[3]何克抗.关于《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的学习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14,(4):8-23

[4]李广,姜英杰.个性化学习的理论建构与特征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5):152-156.

[5]陈琦,刘儒徳.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7]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马金凤.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教学的启示[J].大众科技.2010,(3)153-154.

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秋思》;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洛”。

2.有感情地朗读《秋思》,并能背诵。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大意。

4.想象诗描绘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并背诵;品味诗句,想象意境,领会诗情。

课前准备:了解张籍生平。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教师展示《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同学们还记得这两首学过的诗吗?谁能说出这两首诗是什么内容?生答: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谁能找出和《秋思》有什么共同点?

生:诗中都有一个“思”字。对的,“思”是思想、思念、考虑、动脑筋的意思,那么诗人在《秋思》中思考的是什么呢?

2.师:同学们再看题目,秋字代表着秋天,秋天通常有什么节日?

生: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师:秋天古往今来就是文人墨客最常寄托思念与哀愁的季节,那么大家想想,诗人在诗中是否也有这样的考虑呢?好,让我们带着疑问探寻张籍诗中那份思念是怎么样的感情。

运用学生已学诗句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同类题材的诗中找到共同点,对所学的诗做出大胆猜测,进入下一步的学习,也让学生有意识地把已学学以致用。同时,利用题目的“秋”字交代诗创作的背景时间,有助于借用环境、充满感染力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找到了诗的情感基调,为进一步理解诗、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诗创作的背景,领悟诗的思想感情打下了基础。

二、古诗初步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根据课文插图的色调、人物的穿着、动作、表情等大胆猜测诗人在做什么。(大家请认真观察课文插图,画面是什么颜色的?里面都有什么景物?人物正在做什么?)

2.指导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四遍,这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以读代讲,有层次地进行,由浅入深,让学生读得轻松,在读中感悟诗歌的情感,获得成功体验。

(1)前两遍要求学生读通、读顺,标出诗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读正确。(“洛(luo)”“意万重(chong)”)

(2)后两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划分小节,朗读时注意诗内部的停顿。

(3)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生根据诗中故事发展的脉络,将诗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

3.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诗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当时的境遇。(洛阳曾经是繁华之地,可到了张籍的时候却已是繁华不再。那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客居异乡的张籍的思乡之情呢?才让他写出这样一首思念情感厚重的诗呢?他是否也象图中人物是个身在他乡的人,只能托付别人向亲人寄去思念呢?)

三、品读诗句,了解古诗大意

1.让学生根据注释,对诗作初步的逐句翻译。

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根据注释,怎么翻译这首诗的意思呢?(请学生回答)

师:那么把四句诗连起来,整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答: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想写一封信给家里,要说的话很多很多。恐怕匆匆忙忙地没有把心里的话说完,捎信的人要走时,我又找开信封看看还有什么没写。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好,现在我们再来读一遍这首诗。

2.逐句品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标出每句诗的关键字词,并解释为何要标这个字,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师:你从诗中什么地方最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1)“洛阳城里见秋风”(秋风),让学生想象秋风中的洛阳城百花凋谢,黄叶飘零的凄凉摇落之景。

(2)“欲作家书意万重”(家书、意万重),安排学生先与同桌讨论,感受诗人心中的千愁万绪,重点解读“万重”,让学生体验到诗人说不完、写不尽的思念,因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的心理。

(3)“复恐匆匆说不尽”(恐、匆匆、说不尽)“恐”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为什么觉得家书写得“匆匆”?“说不尽”的是什么?

(4)“行人临发又开封”(又开封)让学生想象诗人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的情景。

四、想象意境,领悟感情

1.逐层感悟。

(1)秋风引发乡愁

①指读:洛阳城里见秋风;

②探究“见”字描绘了怎样情景;

③回顾《静夜思》——举头见明月,低头思故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家书寄寓沉重思念

①诗人独在异乡,愁肠百结,只能凭家书传递亲情,他会有什么体会呢?你读了后又有什么体会?

②假如你就是张籍,你会对亲人、朋友写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3)诉不尽的乡愁

①营造情境,再次感受行人临行,但诗人心中说不尽的思念及无法排解的孤独与寂寞。

②回读《秋思》。

2.整体朗读。

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带感情读诗。

师:闭上眼睛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3.小结。

师:同学们都看到了秋叶飘零,意万重、又开封的画面。透这些画面,我们为诗人这种思乡情深深感动着。

该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提问、讨论、想象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同时也培养了群体合作意识;教师适时地点播,激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古诗朦胧之解,另一方面推动学生将古诗熟读成诵。

五、指导背诵

1.让学生根据自己前面所学,看着带着对秋天的想象、对诗人情感的感悟朗读全诗。

2.指导学生根据板书多形式练习背诵古诗。(集体背、小组背、个人背)

3.小结:同学们,表达对家乡思念的古典诗词是非常多的,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诗《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六、欣赏唐代岑参的《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1.教师范读。

2.介绍作者岑参及写作背景。

3.学生读。

4.看到滚滚的渭河水流向故乡,诗人产生奇特的想象,想寄一样什么东西回去?

5.指导朗读。

6.小结:

师:什么是思乡情啊,那就是……的细节……那就是平添两行泪……那就是……

七、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1.回读这二首思乡诗。

2.山水相隔,隔不断我的思乡情;鸿雁传书,表达不尽我的思乡意;让我们一齐诵读这千古名作《泊船瓜洲》,《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师生齐诵读)

3.“秋思”已经转化为文化的符号,成为古今文人吟咏不时的命题。思念让人感到幸福,也感到悲伤,有喜有悲,有聚有散,但这就是人生。

板书: 秋思

意万重 又开封

思念家乡

点评:

本诗诗句浅显但诗境悠远,诗蕴深刻。在教学中,本教案着力体现:1.引导学生通过插画、关键字词对诗中的“秋”感同身受。2.从诵读提升到品悟的高度,通过反复吟诵,想象补白。从字面上理解诗意,从感情上体悟诗境,从而体会诗句背后的内蕴。遵循这理念,本教案设计呈现出以下特色:

一、以学引思,由已学导入古诗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对已学思乡诗的复习当中为学习该诗酝酿情绪,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同类诗中找出共同点,引导学生大胆思考该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激发起学生学习新诗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新诗学习中找到不同点。通过在“旧诗”的引导,学生很快找到了理解新诗的“途径”,给下面的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调动多种感官感受古诗的氛围。

让学生根据插图“看图说话”,重塑了诗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并促动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诗人创作的心情;在交流中,学生你来我往地“输出”自己的理解,不断修正着其他学生对本诗的理解;而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中,学生循环渐进地一次次在读中感悟诗人的情感,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在配乐朗读中,优美动听的音乐则再次为学生重现了秋天萧条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尽情挥洒情感,实现与文本、教师和人物对话。

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的交替,一遍遍深入对诗的感悟,实现了多途径与文本对话,逐步深化感知文本。在生本对话的过程,学生经历了从“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到“正确”、“有节奏”,文本在对话中被学生解读出“味道”与“感觉”,实现了从“读通”到“读懂”的过程。

三、在吟咏反复追寻诗人的情思

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只采用多种形式,并且注重读的层次分明,让学生逐步、逐词、逐字走进诗的意境,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处千回百转的真挚情感,在体会与一次次的吟咏中呈螺旋式上升地加深对诗人情感的感受,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4.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园地作文 篇四

游泳给我的课余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星期日,我告诉我妈妈说;“妈妈,我想学游泳啊?”妈妈说;“好啊!我们星期天就去学啊!”

星期天到了,我和妈妈一起到学游泳的地方了。我一看说;“啊,游泳池好漂亮啊!然后,她们一起下到游泳池里了。我一开始有点害怕,到中间那时有一位教练游过来说;“小朋友,不要着急,慢慢来就可以学会了。我听了教练的话,过了一会儿,我终于会游了。到最后我去比赛的时候,得了一等奖。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会游泳,因为你看见有一位小朋友掉到游泳池的话,你就可以救了小朋友!这样你就是一位乐于助人的人了!

我的课余生活

我的课余生活非常有趣。下课了,我和张翊一起玩“跳格子”游戏。大家约定:石头剪刀,谁赢谁先走一格,还要定一个起点和终点,谁先到终点谁就赢。游戏开始了!我们便猜起拳来。首先,我出了石头,他出剪刀,他输了。第二次,张翊出了石头,我出了布,我又赢了。这时候,张翊火冒三丈,气愤地说:“气死我了,我一定要赢你!”第四次,我出了剪刀,他出发布,我还是赢了张翊。张翊泄气了的神气对我说:“你是一个拳王,但我一定要猜赢你。果然不出我所料,下一他猜赢了我,他很高兴,沾沾自喜。紧接着,我们玩得难解难分,不过最后我还是赢

我的课余生

我的课余生活非常有意义,而且项目很多,其中我最喜欢的 是下象棋。

有一天,我和爷爷在家里下象棋,我们下了两盘棋,爷爷全

都输给我了。我轻轻松松地赢了第一局,第二局下得很艰难,最后,爷爷剩了一个车、一个炮和一个兵,我剩了二个车。爷爷准

备将军,被我的车挡住,我使用了“冲仕”战术,一下子爷爷 就缴枪了。

这次下棋,我把爷爷打得落花流水。后来,我要求再杀一

局,爷爷害怕得心惊肉跳,连忙说:“不下了!不下了!”我垂头丧气地回到了自己屋里。

经过这次下棋,我懂得了:下棋只有一心一意,才能取得最 后的胜利。

我的课余生活

我不但每天学习,而且还有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我的课余生活有:滑冰、跑步、跳绳、打羽毛球、打篮球……

就说打篮球吧!每天傍晚我都要找几个好朋友来打篮球,我们是分成两组来抢球,第一局我们输了;第二局他们来了个投球,我们也不甘示弱接住了球,来了个投球,他们输了;第三局又是我们赢了,这种感觉真的很爽。结束后我们都十分开心,心里感觉真的很轻松,仿佛一切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

每天晚上我都要下棋,让我体会到下棋的无穷魅力。

我的同学

你认识我们班的朱亚琪吗?他可是个有意思的同学。

他是个“捣蛋鬼”。有一次,我们练习跳长绳的时候,朱亚琪向我们冲过来说:“让我跳一下!”我们说:“不可以。”朱亚琪又说:“你们不让我跳,我偏要跳。”朱亚琪不管三七二十一,钻进来就跳。他一边扭屁股,一边做鬼脸,逗得我们哭笑不得。我们说:“你还跳,我们就告诉老师去。”他丝毫没有收敛,还冲我们扮扮鬼脸说:“告就告,我才不怕呢!”我们真拿他没办法。

朱亚琪也是个“小书迷”。上课了,我们都去上体育课了,可是没有看见朱亚琪的踪影。老师要我去找,我左找右找,可是就是没看到他的踪影。我突然想到:朱亚琪不是很喜欢看书吗?有可能在图书室。我奔向图书室,他果然在那里,正津津有味地看书呢!我连忙喊:“朱亚琪,上课了。”朱亚琪慢慢地抬起头来说:“怎么了?”我回答说:“上课了!”他才爱不释手地放下了书。

这就是我们的同学——朱亚琪。

爱唠叨的妈妈

“上课认真听讲,不会就问。和同学好好相处。”妈妈每天都要唠叨一番,真烦人。

这不,今天期末考试,妈妈又对我唠叨:“考试时别紧张,要认真读题,仔细检查,字迹要工整……”“知道了。”我不耐烦地说。

试卷发下来,我一看很简单就飞快地答起来。不一会儿就答完了。我刚想交卷,耳旁想起了妈妈的唠叨声,于是我就认真检查起来。当检查到第四题时,我发现自己把加法当减法计算了,我急忙改正过来。是妈妈的唠叨让我克服了马虎的坏毛病。现在我越来越喜欢妈妈的唠叨,因为这里面包含着妈妈对我无限的爱。

我的爸爸

我有一个好爸爸,他高高的个子,长着一双大眼睛,而且还戴着一副眼镜,显得文质彬彬,他的职业是一名医生,他非常关心我的学习。

有一次,我有一道题不会,我去问爸爸:“爸爸,这道题怎么做?”爸爸说:“你再想一想这道题,实在不会了再来问我。”说完,他就走了。我又想了想这道题,但还是不会。我对他说:“我实在不会了,您给我讲讲吧。”爸爸说:“可以,不过解题的过程还要你去想。”我说:“谢谢。”他非常认真地给我分步讲解,把题的重点都给我说了出来,这下,我完完全全地明白了这道题的意义,我很快就把作业写完了。爸爸对我说:“以后遇到难题你还得先想一想,知道了吗?”我说:“知道了。”我的爸爸就是这样的人,每当我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的爸爸就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我解决难题。

我爱我的爸爸。

我的妈妈

我身边有许多熟悉的人,我妈妈是我最熟悉的人。我不会的题妈妈教我,我生病时妈妈照顾我,而且我妈妈也很乐于帮助别人。一天上午,外面下起倾盆大雨,我和妈妈每人打一把伞去超市买东西。刚出楼一会儿,我和妈妈就被雨点儿打湿了裤子。这时对面走来了一位阿姨,突然阿姨停住了,原来她的鞋带开了。阿姨左右看了看,旁边没有避雨的地方,她为难地看着自己的鞋带。这时妈妈走过去问:“请问需要帮助吗?”阿姨点了点头。于是妈妈帮阿姨打着雨伞,阿姨弯下腰系上了鞋带。阿姨笑着说:“谢谢,再见。”我妈妈也笑着说:“不用谢,再见。”我想我以后一定要像妈妈一样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不管是熟悉的人还是不熟悉的人。

秋天的花园

历经了纯静的冬季,明丽的春季,火热的夏季之后,我的脚步又踏入秋天的领域。

在我家的花园里,花儿没有春季那样多了。而对菊花来说,此时都正是开花的季节。它开得多么热烈啊!有的像一个金发女郎;有的像一个大圆灯笼,给花园点上了火亮的光芒;有的还是花骨朵儿,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它们红的似火,白的清淡高雅,黄的金光闪闪……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美丽,使人们百看不厌。这时,菊花似乎要把自己所有的美丽送给秋天,让秋天更漂亮。在花园的周围还有一年四季开放的?月季花。它开得多么奔放啊!血红血红的,每一朵都是那么大,重得把枝干都压弯了腰。

随着秋冬地到来,阵阵秋风把树叶吹落,但它是充满希望的……

迷人的秋天

秋天来了,树叶带着一丝丝的遗憾,投向大地的怀抱。今天,就让我们领略这美丽的秋天吧!

在深秋的天空里,团团白云像弹好的羊毛,慢慢的漂浮着。看,那是什么?原来是一片树林,银杏叶穿上了金黄衣,吸引着人们,枫叶也不甘示弱,把自己打扮成火红的颜色。一片金黄,一丛火红,为秋天添加了色彩。

菊花也是一道风景线,有火红的、金黄的、白色的、淡紫色的… …,五彩缤纷,美丽极了!金秋十月,秋高气爽,真是迷人啊!

校园的秋天

午后的阳光暖暖地洒下来,我在校园里寻找秋天。

在沙池旁的草地上,我发现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柚子树,树上枝叶茂盛。一阵秋风吹过,几片黄叶像喝醉了酒,摇摇晃晃地飘了下来。放眼望去,操场上原本又绿又茂盛的草坪已经隐约透出了黄色,走进一看,发现上面撒着几片金色的落叶,好像在一块黄绿色的大地毯上绣着一朵朵小黄花,精致而美丽……

我爱这美丽的秋色!

我爱秋天的小花园

我爱金色的秋天,更爱秋天的花园。花 园的四周围着短短的绿栏杆。我漫步在秋天的小花园里,一股迷人的芳香迎鼻扑来。怎么回事?原来是一朵朵秋菊借着人间美好的秋色在展现它们的英姿。秋风吹打得半黄半绿的叶子哗哗直响,好像在拍手叫好。花园的右边墙上还种着爬山虎,它们就像挑剔的小姑娘,一会儿要穿绿色的衬衫,一会儿又要穿美丽的红裙子,一会儿要换上黄色的外衣。一阵秋风吹来,地上落满了红的、黄的、半黄半绿的叶子,好 似给花园的小径铺上了一层花地毯,美丽极了。我爱秋天,更爱秋天的小花园。因为秋菊使花园更加美丽、芳香,更因为秋天的花园里浓缩了深深的秋色。

啊!我爱你,秋天的街心小花园!

观察日记

今天早晨,我看见妈妈在浇花,我就马上跑过去说:“妈妈,您去休息,让我来帮您吧!”因为我最喜欢的就是花了,所以妈妈每次浇花,我都会抢着去浇花。

下午,我正在转呼啦圈,发现凤凰菊的花瓣在慢慢绽开,就叫妈妈一起来看。妈妈兴奋地说:“凤凰菊快要开花了!”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忽然,一只小蜜蜂正向我飞来,我害怕极了。原来。小蜜蜂不是要来伤害我,而是要采蜜。正好凤凰菊快要开花了,小蜜蜂在花上飞来飞去,好像在盼望花能早点开,这样它就能早采到蜜了。

美丽的菊花开了,小蜜蜂就马上一头栽进花粉中。可爱的小蜜蜂满载而归得回家了。我也和妈妈一起回房间了。

观察日记

今天下午,妈妈骑车带我去上学。在上学的路上,我无意地抬头望一眼天空。啊,那云彩可真漂亮呀!我发现有一朵云彩仿佛是一只大海龟在慢慢地走动,还有一朵云彩好像是三只公鸡在争抢着一只小虫子,它们打得上气不接下气。在那朵云彩的旁边,有一朵小云彩,它就像那三只大公鸡在争抢的小毛毛虫。小毛毛虫的上方也有朵云彩,那一朵云彩像一只可爱的小白猫,它眼睁睁地看着那只小毛毛虫跑走了,也不对那三只正在打架的大公鸡说。

这些云彩虽然并不引人注目,但这些大小不相同的云彩合在一起就可以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只要你去观察去思考,就可以把它们想像成动物,生活用品„„

传统文化——春节的来历

过年了,爸爸带我和妈妈到奶奶家过年。我和奶奶一起包饺子,奶奶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物,居住在海底,经常吃村子里的人,因此,村子里人都非常害怕“年”。有一天,村子里的人说:“今天是„年‟出来的日子。”于是,村长请来一位高僧,来打败“年”。

晚上,“年”果然来了,但今天村子里却截然不同。原来,人们都把门窗关紧,把牛羊拴牢,每家都在吃“年夜饭”。这时高僧穿着一件红衣服,拿着鞭炮走向“年”,“年”马上逃走了,并再也不敢来了。

剪纸

剪纸,是我国的民间文化艺术瑰宝之一。一把剪刀和几张纸,能做什么呢?经过灵巧的双手,它却可以变成形象生动、风格迥异的精美图案噢!剪纸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礼花、鞋花、剪纸团花、剪纸汉字、剪纸图画等等。

爸爸有一套以剪纸十二生消印成的邮票,爸爸小心地珍藏着。看着剪纸世人剪的十二生肖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真像活了一样,有胆小的老鼠,肥胖的牛,凶猛的老虎,可爱的小白兔,威武的龙,长长的小蛇,雄伟的白马,洁白的羊……。太精美了,它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心灵手巧,它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智慧展示,是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结晶。

剪纸,你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的传统文化__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汉族的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

夜晚,所以人们对此庆祝,庆贺新春的延续.在元宵节里,人们有许多活动,比如:猜谜,赏花灯,吃汤圆...猜谜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猜昆虫的,猜工具的,猜动物的...种类繁多,在花灯上挂着一字条,上面写了很多谜面,如:千里挑一,百里挑一(谜底:伯);守门员(谜底:闪);二兄弟,各自立(谜底:竟);非常有意思吧?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我们要好好学习,才能更深入地融入中国的知识海洋里去.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就说中国的传统节日吧。我最喜欢的还是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先说春节吧!春节里,要吃饺子,饺子的音和交子相近,新的一年交好运的意思。还要放鞭炮和守岁。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小镇,山上有个叫年的怪物,一到春节,就下山抢食物吃。一天,一开始,人们击石、钻木取火烧竹子放起了“爆竹”,年就再也不下山了。现在叫做放鞭炮了。还有也是重要的——贴春联。人们把红纸上边写上祝福的字,贴在门两边上,祈祷第二年平安。

元宵节里,人们吃元宵,意思是团团圆圆,还要看花灯,猜灯谜。

端午节要吃粽子,在楚国时代,屈原就在五月初五跳江自杀,人们怕他的尸体被鱼吃掉,就用竹叶包上糯米,给鱼吃。

中秋节的时候,人们要吃月饼,赏月亮。

我爱端午节

每年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据说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又称端阳节。我可爱过端午节了!节日里可以吃粽子,香香甜甜的让人爱不释手。

端午节时,奶奶会拿一种植物插在门上保平安,其实是味道刺鼻,可以将小虫子驱赶走,少生病。

过节少不了吃的,端午节要吃“五黄” 即黄鱼、黄瓜、咸鸡蛋、黄粽子、还要喝雄黄酒。爸爸说《白蛇传》中的白娘子正是喝了雄黄酒才显了白蛇的真身。

我爱端午节,因为它既喜庆,又充满了神秘的中国传统文化。

桂林游记——游漓江

今天,我们大家上了船,在桂林游漓江。

江的两边,秀丽的风光尽在眼前,有:望夫石、杨提风光、张国老倒骑白马、冠岩、苹果山、黄布倒影等等景观。要说最有趣的就是九马画山了,远处望去,岩石上的每匹马形态各异,有的在低头吃草,有的在昂首挺胸。听导游小姐说:“数出8匹中榜眼,数出9匹状元郎。”我数出了七匹马,中个探花也不错。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见水底的鱼儿在游。漓江的水真绿呀!微风吹过,碧波荡漾。漓江的风光真美呀!真不愧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白水寨

我的家乡在增城,那里虽然有很多美丽的地方,但最令我陶醉的,还是白水寨。

一进大门,清新的空气就扑鼻而入,让人感觉心旷神怡。

继续往前走,看到的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山上的花朵有的全开了,笑着向人们打招呼;有的才展开几片花瓣,还有的甚至才只是花蕾,像快要破裂一样。瞧!小草换上绿衣裳正随着风翩翩起舞呢!远看,真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卷起波浪。小鸟看到了,落在大树的枝头,准备一展歌喉。

群山旁是一条雪白的瀑布,长得像是从天上直泻而下的。看到这,大家一定会想到李白一首诗中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爱吹牛的猴子

一天,小猴自看到会游泳的人们,自己小声地咕哝道:“我要是会游泳就好了,不,我会爬树,而且爬得很好,这些把戏许多猴子都会,太没意思了,不如我学游泳吧!”“游泳?”小兔突然出现说到“我最喜欢看人游泳了,你也会?”小猴心想,现在我只能吹牛了。于是,小猴子对小白兔战战兢兢的说:“啊,怎……怎么啦,我会……会游泳!”“那明天我叫小矮人一起来看你游泳喔!”小白兔说完就走了。小猴无可奈何,只能等待明天“残酷”的嘲笑了。

第二天小猴来到小河边,恰巧小矮人和小白兔来了。其实小矮人和小白兔知道小猴在吹牛,就想看看小猴出洋相的样子。小猴正要往下跳的时候,小白兔突然说:“慢着,你不用游泳了,你只要跳下去能爬上来或者你能越过去就行。”小猴似乎松了一口气,自信地说:“没问题!”,可它刚跳下去就被河水冲走了……

动物作文比赛

一天,青蛙、蝴蝶、猴子、蚂蚁等动物围在一起,它们想做一个活动,目的是通过这个活动能给森林增添一些乐趣。于是,猴子说:“咱们来一个作文竞赛,比一比谁的作文写得最好,写得好的那个伙伴可以把他的作文拿去投稿,也让森林王国动物们也喜欢写作文。猴子说完,小动物们都高兴地拍起手来,忽然,蚂蚁站起来说:”我还有一个活动,那就是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是这样的:我们先分成三个组,有净化组、文化组、香化组,我们想哪一个组就去哪一个组。蚂蚁说完,大家也拍起手来。最后,毛毛虫说:“小猴,蚂蚁它们都说了,但我们到底选哪一个活动呢?

这可给大家出一个难题,到底听谁的呢?忽然,聪明的小兔说:“我们让它们来猜一个谜语,谁猜对了,我们就做它说的那一件事,小伙伴们也都同意了小兔子的意见。小兔接着说:“我先出一个谜语,谜语是:什么动物坐也是坐,站也是坐,走也是坐。小猴子第一个回答,它说:“这个动物就是我们伙伴当中的青蛙”。小兔说:“小猴答对了。于是,小动物们按小猴说的去做了。

要开始写了,小猴先发给每人一张白纸,要它们慢慢的写,开始写作文了,每个动物都认真的想,各自慢慢的写着,写完了就交给小猴子,让小猴子比一比谁的作文写得好。它们坐在下面等待结果,心里像活泼乱跳的兔子。

终于结果出来了。小兔子的作文被选中了,可别提它那高兴劲儿啦!大家都向小兔祝贺!这次作文比赛在一群小动物的欢笑声中圆满结束了。

小白兔采蘑菇

星期日早晨晴空万里,小兔子乐乐和兔妈妈去郊外采蘑菇,他们提着篮子兴高采烈地上路了。到了郊外,小白兔就被迷人的景色吸引住了: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金黄的向日葵、粉红的桃花等等真是大开眼界,美不胜收。“走不动了,乐乐,休息一下。”兔妈妈气喘嘘嘘地说。小图了了高兴的说:“快点,再不走就到中午了。”这下才把妈妈动员起来,因为兔妈妈不想挨饿,所以才咬咬牙,再走下去的。走啊走啊,终于到森林了,因为小兔是第一次来采蘑菇,所以专门来了一场比赛:采蘑菇,比赛开始了,小兔乐乐看见妈妈挑又黑又大的蘑菇来摘,然后他就不管妈妈自己一个人去才那些颜色鲜艳的蘑菇了。兔妈妈看见了,放下手中的活,去小兔那边了,摇摇手亲切地说:“不能摘,那些蘑菇吃了会拉肚子的。”小兔奇怪地问:“为什么不能吃?”兔妈妈意味深长的说:“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要看实质。”小兔恍然大悟。

通过这件事,小兔懂得了看事物不能只看外表的道理。

我的同学

她,中等个子,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眨一眨的,乌黑的头发,圆圆的脸蛋,一笑就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别提多可爱了!她就是------王月,一个爱学习,助人为乐的小不点。

记得有一次,上课的时候,我书包里的墨水瓶盖脱了,全书包都是墨水,书被墨水染黑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王月见了,从书包里拿出卫生纸帮我把书包、书都擦干净,害得她手满是墨水。我对她说:“谢谢你,王月。”她笑着说:“不用谢,帮助同学是我应该做的。”

她不仅乐于助人,而且爱学习。

她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老师提的问题认真思考。你看,她一只手撑着下巴,另一只手抓抓脑袋,眼睛对着天花板,好像要从天花板上找答案。王月每天回家做完作业,自己看一本课外书,星期

六、星期天也不例外。有一天,我去她家玩,看见她家的书房全是课外书。

我为有一个这样助人为乐、爱学习的同学而自豪!

快乐的日子

今天又是一个美好的日子,今天爷爷教我捕鸟。

在早上的时候,我看见有几只麻雀在我家后面的菜园里偷小白菜吃,我跑去对爷爷说,爷爷有趣的对我说:“你有 没有捕过鸟啊”我对爷爷说:“没,你会吗”爷爷叫我去拿来了一个锄头、一个没柄的竹篮,一些大米,一根绳子,还有一个袋子,到了菜园中,找了个平地,用锄头挖了一下,弄成有点凹的,然后把米放下去一点 找了一根木条,用绳子绑劳木条的最上面。木条支撑着竹篮,那些鸟果然一会儿就来吃大米了,等到鸟到中间的时候,爷爷把绳子一拉,居然有3只麻雀,我跑去把麻雀放在袋子里,爷爷叫我来试试,但我弄了大半个小时都没捕到一只,爷爷说我太心急了。所以我以后一定要有耐心。

难忘的一天

今天,既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又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因为今天是中秋节,难忘、因为我遇到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人,他是一个幼儿园的小男孩,但它的品质却远远超过了我。那是一个下午,我正在吃香蕉,他是在我家买东西的人,我吃完了香蕉皮随手一扔,小男孩看见了,立马捡起来了。还对我说:“大哥哥,你不可以乱扔垃圾。”然后,他立马扔进了垃圾桶,然后就走了,他人随走了,他身影却留了下来„„

5.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编写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认识“希、痒”等8个生字,会写“继续、秘密”等词语。

2、感知课文内容,提取情节信息,感受作者大胆而神奇的想象。

3、学会并运用“连续性想象”,大胆想象故事情节。

教学准备:PPT、板贴

教学过程:

一、复现“发散性想象”策略,导入课题。

(课前板书课题。)

1、我们刚学过小真的长头发,你瞧,她用发散性的想象把长头,拿来做了那么多有意思的事情。(板书想象)

2、今天,我们又要来认识一位小姑娘,她叫英英,她有一个奇妙的想法,她想变成——(出示课题)。齐读。

【设计理念】旧知导新课,激起学文兴趣,强化想象概念。

二、初读感知,教授概括方法。

1、英英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呢?

自由朗读课文,想想“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用上文中的话说一说。

2、字词反馈,相机正音。

小老师带读、男女生对读、齐读。

3、回顾问题:“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

(预设: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旧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

请生读,给予评价,读出渴望。指导全班朗读。

4、师生问答,教授“直圈”概括法。

英英心里这么渴望着,这么想着,就觉得——

【生:身上痒痒的。】(关注痒痒的轻声)低头一看,呀,发生了什么神奇的事情?

【生:我变成了一棵树】(板书画一半树干)

瞧,我用笔在文中直接圈出了概括神奇事件的内容,这种概括的方法,叫做直圈法。

5、这棵树有什么特别的呢?

简单的说就是树上长满各种鸟窝。(板贴:长满各种鸟窝),当词语不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可以跳着圈一圈,这种概括内容的方法我们叫做跳圈法。

【设计理念:文章篇幅较长,学生难以简练概括出故事情节,老师教授并示范从原文提取信息,会帮助学生更好的感知课文以及提取信息,从而解决问题。】

三、概括故事情节,提炼“连续性想象”策略。

1、英英因为不想吃饭,所以变成了一棵长满了各种鸟窝,她的神奇变身之旅就这样开始了,(板书树干内:神奇的变身之旅)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件呢?

2、请生交流,老师帮助概括,打乱顺序随机板贴。

3、谁来帮老师摆一摆?(请生上台摆放)

4、为什么这么摆放?(预设:故事情节有一定顺序)

5、肯定学生答案,并为事件加上箭头。

6、我想请一排的同学简单说说这个有趣的故事。(小组按顺序一个接一个复述。)

【设计理念:请生上台排序以及请一小组同学复述故事,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明确故事情节的推动性、事件发生的连续性。同时以讲故事形式复述课文不仅是课文语言的内化过程,还是学生的听、读、思、记能力训练的过程。】

7、总结:你们看,想象可真有意思,不仅可以像小真一样发散思维,还可以像英英这样由一件事情,想到另一件事情,再引出新的事情,这样一步一步,一环扣一环地进行连续性的想象把她的神奇变身之旅写的生动又有趣。(板书:连续性)

8、在这么多有意思的事件里,你觉得最有意思的事哪一部分?

9、(关注嘴巴流出水珠片段,出示课堂作业本。)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觉得嘴巴里流出水珠很有意思,我们看看小动物们是怎么想的吧。请四个同学分别读读小动物的对话,老师来读旁白。

10、小动物们的讨论可真有意思,如果你也在场,你觉得水珠还可能是什么?把你的想法写到作业本上,完成后请生答。

11、你们的想象让这个故事变得更有趣了。

【设计理念:此处问题设置,既解决了课后题又完成了课堂作业本,使作业本不再独立于课堂之外。】

12、再来看,(指板书)在英英的这段变身之旅中,变成了一棵树是故事的开始,中间是故事的经过,最后妈妈发现了秘密是故事的结尾,英英就这样用了连续性的想象把这个故事说完整了。

四、实践“连续性想象”策略,展开神奇变身之旅。

1、老师有个大胆的想法,我也想变成一棵树(板书绘画另一半树干),可是我不想长鸟窝,我想长满各种水果(板贴:长满水果)。你觉得可能有哪些水果呢?(板贴各种水果图片)

2、我这棵长满了各种水果的树,又可能引来谁,又会有什么神奇事件发生呢?

3、学习活动二:小组续编。

注意分工一定要明确,第一个人先想一个事件,第二个人顺着他的事件,继续往下想,就这样连续地想象,讨论完了,再按顺序写在各自的纸条上。一个奇妙事件一颗星,两个奇妙事件两颗星,以此类推。

4、小组集体上台展示,其余学生评价。

老师给予肯定性评价:瞧,他们小组,用了连续性地想象把故事编的这么有趣。

5、老师想把魔力传给你们,如果你们也能变,你想变成什么?请生答。

6、如果变成你们所说的,又会有什么神奇事件发生呢?在你们手中都有一张学习单,赶快用上连续性的想象展开一段奇妙变身之旅吧。写出一个奇妙事件一颗星,接着写出第二个奇妙事件两颗星,看谁能拿到最多的星星。

7、请生上台展示。相机评价。

【设计理念:两次学习活动都是对“连续性想象”策略的实践运用,跳脱于文本之外,给了学生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五、指导书写,小结课堂。”

1、同学们的分享有意思极了,连续性的想象是帮助我们写好故事的小秘密。

2、指导书写“秘密”二字。

仔细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之处?(预设:都有“必”)有什么想提醒大家?

师总结:秘密两兄弟,必须要牢记,老一的在禾旁,老二的在山上。

3、学生练写。

6.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篇六

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江树中心小学

颜宏流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留心观察生活,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同学的发现,互相交流。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2.习作练习:写一则观察日记,写出自己观察中最感兴趣`自己最想写的。做到格式正确,内容有新鲜感,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3.自主发现:能主动发现形近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分。

4.日积月累:读读背背一首农谚歌谣,读读认认关于人体器官的三行词语。

5.拓展延伸:通过宽带网了解鲁班的故事,也可以到图书馆`上网等收集更多的资料。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观察中的发现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我们学习的本组课文,有的作者留意了鲜花的开放,有的作者注意了蜜蜂的飞行,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发现。

这段时间,你都作了哪些观察?有哪些新的发现?把你观察中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其他同学的发现。如果对谁的发现感兴趣,可以和他一起探讨。

二、小组交流

前后两方的同学组成四人小组,相互交流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共同分享发现的快乐,探讨自然的奥秘。交流时可以互相问答,互相补充,互相评价。

a.我观察了夜晚的天空,认识了北斗七星„„

b.我发现鱼睡觉时是睁着眼睛的„„

c.我发现只要一碰到含羞草,它就把叶子闭拢了„„

„„

三、全班交流

每组推荐出介绍得好的`大家都感兴趣的到班上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进行评价。

四、小结延伸

同学们的发现真神奇,真美妙!看来只要我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勤于动手,善于动脑,就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同学们,神奇美妙的大自然等着你们去探索,希望你们处处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写一则观察日记

1.前几天,有些孩子把观察到的事物写进了日记里,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也交流了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孩子们的发现真是神奇美妙。下面就让我们先来交流一下我们写好的日记,听听同学的意见。

学生交流,评议,学习别人的优点。

2.在口语交际中,在同学的日记里,我们发现好多同学在观察中都有新发现。也许你有更多的发现要想说,今天我们就选择你最感兴趣,最想写的内容,再写一则观察日记。

学生讨论交流: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准备写哪些内容?

提示:可以是可爱的小动物,可以是有趣的植物,美丽的风景,也可以是你心爱的物品„„可以说它的形状`颜色,也可以说它的动作`姿态„„

第二课时

1、把你准备介绍的事物描述给同学听。

2.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3.放声朗读,检查修改。读读句子是否通顺,词语是否恰当,标点是否正确。

4.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议。

5.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6.再次修改,大声读读。

7.誊写作文,注意格式,字迹工整。

第四课时

自主探索 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行三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 组交流: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听听同学的发现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

3. 指名朗读,注意正音,齐读巩固。

4. 全班交流,说说你的发现。

5. 教师引导`小结:这四行词语,每一行带点的都是形近字,其中有些音同,有些音近,有些音异。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别,进行扩词练习。

6. 拓展练习:形近字组词。

二.读读背背

1. 导入:不同的花在二十四小时内陆续开放,你只要看到什么花刚刚开放

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我们在《花钟》一课中,了解了鲜花开放的规律,其实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将要学的一首农谚歌谣就揭示了瓜果蔬菜在十二个月中不同的生长特点,下面就让我们去读一读吧。

2.学生自由朗读儿歌,带有音节的字拼读拼读,注意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先在组内朗读,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获,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

4.抽小组朗读,全班交流。

5.师生对读,齐读。

7. 看谁最先背下来。

8. 背诵比赛。

9. 拓展延伸:你能说出在十二个月中不同月份开放的花朵吗?你还能说出哪些植物的生长跟时间有关吗?你能试着编一编歌谣吗?

三.读读认认

1.读一读这儿的三行词语,想想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白这些词语都是指的人体的器官,这些字都带有“月”字,从而得出结论:带有“月”的字都与人的某些器官有关。

3. 这7个字扩词。

4. 说出你了解的带有“月”的生字,并组词语。

四.宽带网

1.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其实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请把你课前收集到的这方面的资料跟同学交流交流,并说出你资料的来源。

2. 读课文中列举的例子,读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小结激励: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勇于探索,练就了一双慧眼,也许你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发明家!

第五课时----------第六课时

一、单元检测

7.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篇七

一、根据课文特点选择确定

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文章, 原本并不作为教学而创作, 而是作为一种社会阅读客体存在的。读者阅读它们, 其目的或者是为了获得事实信息, 或者是为了获得思想感情的信息, 总之, 都是为了获得信息。文章一旦编入教材, 就不再是一篇社会阅读的客体了, 而是语文教学的材料, 是教学的一种凭借。课文是教具, 掌握教具不是目的, 目的是通过课文的学习掌握语文知识、语文方法, 形成语文能力。被编入教材的课文除了有原本传播的信息价值, 同时又增加了一种新的价值, 即“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 这种“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即我们所谓的“教学价值”。课文教学中, 学生掌握课文的主旨并不是学生阅读行为的最高目的, 学生阅读行为的最高目的, 是通过掌握课文主旨的过程掌握课文的教学价值, 即掌握如何传播信息的智慧, 也就是言语智慧, 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通过课文教学让学生不但掌握课文说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掌握课文怎么说及怎么读 (写) 这一类文体, 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通过课文教学得意、得言、得法。

一篇课文的语文知识在具体的教学点上是由教学的整体需要及整个教材的价值体系决定的, 我们应该根据课文所处教材的位置、编者意图、学段目标、单元专题要求, 尤其是课文本身特点确定这一篇课文特有的具体的语文知识, 让学生通过课文教学获得新的读法、写法和学法, 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例如《鲸》一文被收入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组第一篇精读课文, 该组专题的内容是“学习说明性文章”, 专题的学法是“要抓住课文的要点, 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并试着加以运用”。再结合《鲸》的用词准确、表达形象这一突出的写作特点, 确定该课的语文知识为:学习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准确地用词, 形象地介绍事物, 通过练笔学习和运用作者的说明方法及准确、形象地表达的方法。

二、结合具体语境学习领悟

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拼音、标点、生字新词、句子段落、篇章结构、修辞手法、表达方法等知识和技能。这些属于教材的言语形式, 而内容与形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所以语文知识的学习必须在学习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 必须经历一个来回。即通过阅读文本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并在进一步充分理解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基础上, 以课文的思想情感内容为背景, 通过课文里的典型语例, 学习领会言语形式, 因为离开了具体的语境, 所谓的言语形式是不存在的。再说, 根据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 抽象讲解语文知识得到的只是模糊的概念, 对发展学生实际的语用能力并无多大用处。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语文知识要经历以下两个环节。

1. 以掌握课文的思想感情为基础

在课文教学中, 掌握文本的思想感情是达成语文课程目标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学生必须通过阅读课文, 在与课文的语言材料的直接接触中, 得到最初的最真实的感受, 获得审美体验, 受到情感熏陶。在处理此环节教学时, 教师有意识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阅读经验自学课文, 自主理解教材文本的意义。因为,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阅读理解是一项学生能够自发形成的技能, 是一种不需要刻意培养的技能。只要给予充分的时间, 学生就能自发形成阅读理解的技能。在教学中, 这个环节一般让学生通过预习初读课文, 教师只需花少量的时间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和初读课文的感受。如前所述《鲸》一文的教学, 学生通过自读课文, 了解鲸的形体特点 (大) , 鲸的进化过程, 鲸一般分为须鲸和齿鲸两大类以及鲸怎样进食、用肺呼吸、如何睡觉、鲸的生长特点等生活习性。通过阅读, 学生了解了有关鲸的科学知识, 唤起他们探索自然和科学奥秘的兴趣, 并受到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熏陶。

2. 在课文的思想情感背景中掌握语文知识

上述在预习或初读课文环节中的做法, 只是让学生作为阅读的客体, 获得一般读者所获取的信息。在课文教学中, 要在学生获得信息后, 重点引导学生学会领悟文本语言信息的处理, 这也是语文智能的本质内容。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 以课文的思想情感内容为背景, 学习和领悟课文言语形式及表达效果, 掌握文本特有的语文知识, 具体安排如下。

(1) 典型示范, 领悟语文知识。首先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思考:课文是怎样说明鲸“大”的特点?画出体现鲸“大”的有关词句, 品味并分析说明鲸“大”的方法, 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学生经过思考得出: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接着出示“我国发现过一头很重的、很长的鲸”与文中句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 约十七米长, 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肥猪那么重”作比较, 通过比较在具体的语境里感悟作者运用“近四万公斤”“约十七米”等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及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语文知识。

(2) 实践运用, 内化语文知识。让学生找出课文第2至7自然段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语句, 读读议议, 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在实践运用中, 内化了本文特有的语文知识。

这样, 学生在感受文本内容的基础上, 感悟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语文知识, 体会语言形式的表达作用。通过比较、评析等, 领悟作者的言语智慧, 在掌握教材的原生价值中掌握教材的教学价值, 积淀内化学生的语文知识, 不断丰富学生个体的言语形式, 为迁移运用打下基础。

三、通过变式训练迁移运用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 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领悟语文知识, 获得的只是陈述性知识, 理解的是知识的表征, 这时理解的只是一种抽象概念, 这类知识最大的特点是易学易忘。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因此, 学生获得的陈述性知识必须通过实践, 通过必要的变式训练实践操作, 在新的语境中运用, 在运用中上升为程序性知识, 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同时, 要在不同的语境中不断运用, 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

《鲸》一文的教学, 在学生学习领悟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语文知识后, 让学生补充介绍课前搜集的有关鲸的资料, 也可以为学生展示白鲸、虎鲸、蓝鲸、座头鲸等不同种类的鲸的图片及相关资料;然后让学生以“鲸的自述”为题写一篇短文, 注意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及准确用词、形象表达的方法。这样, 在实践中学生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语文知识,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运用中加深理解所学的语文知识, 另一方面能够为学生在其他语境中迁移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积累经验, 增强语文运用的意识。

8.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篇八

摘 要:随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颁布,初中地理新教材已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并且取得一定成果。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为研究对象,对新旧地理教材中的图像系统及活动系统分别进行比较,分析新教材的优点与不足,并对此提出教学建议,对教师明确新教材侧重点并转变教学方式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地理教材;改革;比较分析

随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地理学科进行了新一轮教材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果。但如何把握教材改革的优点与不足,教师的教学方法怎样转变仍值得人们关注。为探讨以上问题,本文将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九年制义务教育教科书”(后文称旧教材)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后文称新教材)进行比较,分析二者在图像系统、活动系统两大系统上的差异,探索新教材的侧重点。

一、地理图像系统分析

彭晓风对图像系统作了界定:地理图像是指地理教材中所插入的视觉化呈现。本文将图像系统定义为:地理教材中以视觉的形式呈现,直观形象地表述地理信息的各图画的集合。图像在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形象化,通过直观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知识,起到语言文字难以表述的作用。根据杨向东对图像系统的分类方法及本文所研究的教材内容将图像系统分为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表格、漫画、话框,对新旧教材图像系统进行比较分析,详见表1。

1.图像数量多,类型丰富

经统计,旧教材中图片数量为224幅,新教材图片数量为217幅,二者图片数量相差不大且数量多,对图像的运用都很重视。同时,地图、景观图、统计图、示意图、漫画等多种多样的图像形式都在两套教材中使用,只是所占比例不同。丰富多样的图像的直观形象呈现更能激发学生兴趣,而且新教材中还出现了充满人文风格的艺术绘画等,丰富了教材,体现了教材图像的美育功能。

2.新旧教材各类型图像比重存在的差异

新旧教材中地图、地理景观图、示意图比重均較大。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景观图数量显著增多,由表1可知,在旧教材中地图、景观图、示意图分别占图像总量的22%、37%及17%,在新教材中分别占19%、48%及10%。景观图直观生动、真实性强,对于不能亲眼感知真实地理景观的学生来说,其功能作用和表达效果更强。

(1)新旧教材中漫画比重均最小

但新教材的漫画比重增加,在旧教材中漫画占图像总量的1%,在新教材中增加到了3%。漫画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地理的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话框的数量由25幅减少到12幅,减少了一半。旧教材中话框的内容文字表述较为呆板生硬,实际上是对课文知识的补充,没有增强趣味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性。新教材减少了话框数量,虽然话框的内容得到简化,但趣味性仍然不强。

(2)统计图数量少,比例低

新旧教材中统计图所占比例均不高,在旧教材中统计图占图像总量的9%,在新教材中占10%。统计图反映地理事物明确具体,科学性与实践性强,使学生能较容易地从中得出所需的信息,能训练学生分析图表及提取信息的能力,统计图的数量过少则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

(3)图文结合,图像、课文及活动三大系统整体性增强

多图结合,随图设问,引导学生按步骤读图,引导学生揭示图片的内在含义,学会寻找不同图像之间的联系,在过程中逐步让学生学会读图、析图的方法,以达到教学目的。图像与文字叙述并重,采用图文互补的方式来阐述地理知识,地理问题因有图像而变得形象直观,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知识。图像系统与其他两大系统相互联系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并实现教学目标,使三大系统的整体性增强。

二、地理活动系统分析

根据彭晓风对地理活动的分类方法及所研究的地理教材内容,将活动分为认知性活动、体验性活动、操作性活动三个类型,对活动数量的统计得到表,详见表2。

1.新教材活动化繁为简,注重创造力、综合性与兴趣的培养

新教材中活动数量比旧教材少,新教材共有83题而旧教材设置了94题。但新教材简化了活动系统,更注重活动效果。

第一章第一节“地理位置”所设置的活动,新教材活动数量比旧教材少,新教材将旧教材的前两题合并成了一题,活动的目的是读图并比较我国与图示几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新教材采用一幅整体的世界地图,而旧教材用的是割裂的国家简图,新教材更利于学生对各国的地理位置的把握且容易对世界形成整体概念。旧教材第3题要求学生根据前面活动的分析填表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与其相对应的新教材第2题要求学生写介绍我国地理位置的小短文。写小短文的综合性远远强于填表,由此可见,新教材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创造及综合能力。

第一章第一节“行政区划”所设置的活动,新教材活动题量比旧教材题量少,但新教材对学生学习产生的效果更好。旧教材用严肃的语言让学生通过“找”来熟悉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及分布,而新教材更注重图文结合,提供给学生简单易学地记住省级行政区简称及分布的方法。例如“找邻居,沿线路,按方位,顺口溜”这样的活动,更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

2.问题层层递进,注重学生思维的过渡与深入

第二章第三节“长江的开发与治理”部分(旧教材为第二章第三节“长江的开发”部分)所设置的活动,旧教材用到大量的文字描述,最后让学生根据描述发表自己的观点,看似在启发学生运用材料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际上这种方式对于八年级学生而言难度过大,问题没有层次性和梯度性,在实际教学中较难实施。新教材则简化了活动的难度,文字部分简短并附有长江干流各河段示意图,直观简洁。活动先让学生填入长江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再根据示意图分析长江上游与中下游面临的环境问题之间是否有联系性,最后针对长江不同河段的问题谈谈看法。问题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注重学生思维的过渡与深入,此为新教材的进步。

3.新旧教材均注重培养认知能力,新教材侧重于培养读图及阅读能力

旧教材认知性活动占总活动的60%,新教材占68%,均超过了活动总数的一半,说明新旧教材均注重培养认知能力。新教材中读图思考类与阅读思考类活动比例都增加,而问题思考类活动比例减少,旧教材中读图思考类活动、阅读思考类活动及问题思考类活动分别占活动总数的24%、9%及28%,新教材中三者分别占37%、14%及17%,说明新教材侧重于培养读图及阅读能力。旧教材中问题分析类活动所占比例最大,而此年龄段的学生抽象思维及综合概括能力较弱,让学生运用抽象思维进行问题分析,难度过大,活动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而新教材在课文系统采用图像能增强教材直观性,在活动系统采用图像能培养学生的用图能力,因此较多地采用图像和阅读材料则避免了旧教材出现的问题。

4.新教材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以及情感培养仍然不够重视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弊病就是过于重视学生认知和理论知识,而轻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且轻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操作性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将所学到的地理知识运用于实际,体验性活动能让学生在直接感知过程中培养自身情感。旧教材中操作性活动占活动总量的24%,新教材中操作性活动占活动总量的占20%,比例略有下降;老教材中体验性活动占活动总量的16%,新教材中体验性活动占活动总量的占12%,比例略有下降。由此可见,八年级地理新教材在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以及情感培养方面所做的努力还不够。

三、结论及建议

1.结论

图像系统设置方面,旧教材的优点在于图文结合,随图设问,图像各具特色且与其他系统相互配合;图像系统数量丰富,类型多样,地图、景观图、示意图比重较大。但统计图比例过低,画框设计仍较传统。新教材传承了旧教材优点,并且增加了景观图比例,从而增加了教材的现实性与直观性。

活动系统设置方面,新教材的优点在于读图思考类活动增加,问题设置简洁化,具有层次性和梯度性,对学生的启发性增强。缺点在于与旧教材一样过于重视认知能力发展,而轻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2.建议

教材编制时,图像系统中应适当增加统计图的数量和比例,画框设计的语言应增强生动性及趣味性。活动系统中应该多设置操作性与体验性活动,问题的设置不要过于严肃与学术化,而应多考虑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感性认知。

地理教學中,教师应善于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启发学生,激发学生好奇心。充分运用教材图文结合以及景观图数量多的特点,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直观呈现图像,指导学生学会看图,避免干瘪的讲述,通过景观图了解不熟知的地理现象与地理环境,通过示意图学习抽象的地理规律及原理,通过统计图学会提取地理信息及分析地理问题。及时指导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让学生自主思考、小组合作、相互探讨。在授课过程中,尤其是进行综合性活动时,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价值,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彭晓风.中学地理教材图像系统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2]杨向东.中学地理新教材图像系统分类与实践应用研究:人教版初中地理为例[D].山西师范大学,2006.

[3]张逢成.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若干问题商榷[J].教学与管理,2009(19).

[4]刘宏光.浅析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人文教育功能的体现[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10).

[5]李永治.评人教版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的新特点[J].许昌师专学报,1996(4).

9.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篇九

闷 mēn(闷热) 号 háo(号叫) 看 kàn(看见) 称 chèn (称心)

mèn(闷雷) hào(号召) kān(看守) chēnɡ(称为)

把 bǎ(一把) 干 ɡān(干粮) 划 huá(划船) 乐 yuè (音乐)

bà(刀把儿) ɡàn(树干) huà(计划) lè (快乐)

数 shǔ(数不) 缝 fénɡ(缝补) 似 sì(似乎) 佛 fó(大佛)

shù(数学) fènɡ(缝隙) shì(似的) fú(仿佛)

应 yīnɡ(应该) 兴 xīnɡ(兴奋) 模 mó(模糊) 重 chónɡ(重新)

yìnɡ(答应) xìnɡ(高兴) mú(模样) zhònɡ(重要)

空 kōnɡ(天空) 铺 pū(铺床) 朝 cháo(朝下) 曲 qū(曲折)

kònɡ(空地) pù(当铺) zhāo(朝阳) qǔ(歌曲)

片 piān(小圆片) 长 chánɡ(长度) 和 hé(和平) 处 chǔ(处理)

piàn(片面 ) zhǎnɡ(长大) hè(响和) chù(好处)

觉 jué(觉得) 扇 shān(扇动) 角 jué(角色) 当 dānɡ(当时)

jiào(睡觉) shàn(风扇) jiǎo(角度) dànɡ(上当)

恶 è(凶恶) 的 dí(的确) 卷 juǎn(卷起) 几 jī(几乎)

wù(可恶) dì(目的) juàn(试卷) jǐ(几个)

系 jì(系鞋带) 转 zhuǎn(转身) 间 jiān(中间) 饮 yǐn(饮水)

xì(关 系) zhuàn(转动) jiàn(间隔) yìn(饮马)

发 fā(发现) 华 huá(中华) 没 méi(没有) 要 yāo(要求)

fà(头发) huà(华山) mò(沉没) yào(要领)

泊 bó(泊船) 好 hǎo(好人) 剥 bāo(剥花生) 调 tiáo(调节)

pō(血泊) hào(爱好) bō(剥削) diào(调动)

便 pián(便宜) 散 sǎn(散文) 还 hái(还有) 为 wéi(为人)

biàn(方便) sàn(分散) huán(还书) wèi(因为)

据 jū(拮据) 中 zhōng(中间) 削 xiāo(削铅笔) 难 nán(困难)

jù(证据) zhònɡ(中奖) xuē(剥削) nàn(灾难)

扎 zhā(扎针) 圈 quān(圆圈) 吁 yù(呼 吁) 发 fā(发现)

zhá(挣扎) juàn(猪圈) xū(气喘吁吁) fà(头发)

扫 sǎo(扫地) 弹 dàn(子弹) 悄 qiāo(悄悄) 冠 ɡuān(鸡冠)

sào(扫把) tán(弹琴) qiǎo(悄然) ɡuàn(冠军)

种 zhǒnɡ(种子) 拧 nínɡ(拧毛) 钉 dīnɡ(钉子) 脏 zānɡ(脏话)

zhònɡ(种瓜) nìnɡ(拧螺丝) dìnɡ(钉扣) zànɡ(心脏)

撒 sā(撒网) 塞 sāi(塞车) 着 zhe(走着) 折 zhē(折腾)

sǎ(撒种) sài(塞外) zháo(着地) zhé(折断)

sè(塞责) zhuó(着想) shé(折本)

二、生字词

宽阔 笼罩 薄雾 沸腾 奔腾 依旧 恢复 灿烂 竹竿 规律 缝隙

照耀 树梢 静寂 均匀 重叠 空隙 叶柄 触角 痕迹 逐渐 休想

住宅 隐蔽 选择 住址 洞穴 柔弱 搜索 隐藏 倾斜平坦 扒土

宽阔 洋溢 允许 围墙 隆冬 孤独 训斥 覆盖 凝视 冷酷 愉快

拆除 融化 剩下 伐木 高傲 郑重 京剧 滋味 倘若 侍候 脾气

责备 邻近性格 任凭 贪玩 尽职 稿纸 梅花 跌倒 开辟 盘旋

城砖 城墙 屯兵 堡垒 打仗 呼应 肩膀 智慧 凝结 长廊 柱子

建筑 宫殿 葱郁 掩映 朱红 堤岸 雕刻 狮子 间隔 懒惰 俗语

平衡 联结 跨越 海峡 桂树 苍白 红润 移植 幸运 台湾 袭击

期待 空旷 暂停 伯父 模范 巡警 吵嚷 惩处 抱负 胸怀 喝彩

推荐 眼帘 删掉 规范 燥热 融洽 黄昏 客厅 改观 程度 依赖

寄托 幻想 洞察 联系 恐龙 凶猛 鸽子 描绘 轻盈 敏捷

白茫茫 告示牌 火辣辣 煤油灯 佛香阁 原子核 因特网 哲学家

昂首东望 若隐若现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横贯江面 齐头并进

漫天卷地 引人注意 毫不可惜 随遇而安 鲜花盛开 绿树成阴

鲜果飘香 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 草翠花开 局促不安 毫不相让

一日三餐 从容不迫 扬长而去 空空如也 供养不周 不胜其烦

架子十足 屏息凝视 变化多端 枝折花落 气魄雄伟 神清气爽

金碧辉煌 隐隐约约 姿态不一 山洪暴发 清波漾漾 理所当然

谈何容易平安无事 突如其来 骨肉同胞 血脉亲情 帝国主义

灯红酒绿 热闹非凡 风和日丽 耀武扬威 得意扬扬 振兴中华

呼风唤雨 出乎意料 农耕社会 腾云驾雾 程控电话 归根到底

欣喜若狂 形态各异 人声鼎沸 山崩地裂 不容置疑 神秘莫测

神来之笔 千姿百态 人迹罕至 应接不暇 坐卧不安 消磨时光

不可思议 精神大振 枉费心机 引吭大叫 慢条斯理 趁其不备

神态自若 电话号码 浩如烟海 枯枝败叶 久经沙场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 若有所思 殊死拼搏 号啕大哭 恍然大悟 协调有序

形单影只 和睦相处 患难与共 收益匪浅 年少气盛 年逾古稀

筋疲力尽 铿锵有力 远洋船舶 用武之地 美味佳肴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ABB式:兴冲冲 毛茸茸 笑嘻嘻 火辣辣 金灿灿 笑盈盈

AABB式:恍恍惚惚 郁郁苍苍 蹦蹦跳跳 勤勤恳恳 隐隐约约

原原本本 形形色色 口口声声

ABCC式:可怜巴巴 生气勃勃 得意扬扬 人影绰绰 清波漾漾

ABAC式:自由自在 如怨如诉

上一篇:在岁月里,做一个懂得的人下一篇:教学设计表格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