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服装发展趋势

2024-10-26

中国未来服装发展趋势(11篇)

1.中国未来服装发展趋势 篇一

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特点及发展趋势

2007中国服装产业的纵深发展将为中国服装产业格局、竞争力格局变化奠定基础。国内企业成熟壮大、国际名牌蜂拥而入,更多海外品牌对中国市场跃跃欲试,国内中小企业在夹缝中找寻生存之道,未来的中国服装市场新一轮“洗牌”时代已经到来。2007中国服装市场必然好戏连台,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特点

(一)产业资源重新配置,市场竟争模式逐步转变。

1.梯度转移初见端倪,省内流动仍是主流。我国主要服装产区仍然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等沿海地区。近年来,一些沿海城市的人均GDP快速提高、土地资源紧缺,用地成本飞涨、人力资源匮乏、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水电供给不足、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困难重重,产业区域性和企业的梯度转移已见端倪。然而目前的梯度转移主流仍然是“省内流动”。苏南企业到苏北开发、粤南地区产业慢慢向粤北和东西两翼发展、福建、浙江一些产业集群也向周边扩散,省内的“内陆”地区成为我国服装产业梯度转移的第一站。企业对于生产转移通常持审慎态度,“异乡”办厂的前期通常会“水土不服”,地方的政策和观念意识往往成为转移胜败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企业在生产转移的过程中承担着较难预测的风险成本,企业势必权衡投资成本与投资风险来进行目标地的选择。

2.集群专业化发展,区域交叉合作广泛。我国的服装产业集聚地大多是以单一品种或专业服装生产为特点,各区域有自身特有的优势。目前,企业已不再盲目扩张,而是力求将区域和企业优势作强,在优势较弱或不具备生产能力的领域理智地寻求合作。区域交叉合作应运而生。例如,温州企业为泉州企业加工西服,泉州企业为温州企业加工茄克。专业化激发了区域交叉合作,区域交叉合作促进了专业化,专业化和区域交叉合作把我国服装产业集群发展带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即:网络化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恰恰是“专业”和“合作”。区域的网络化发展成为企业的发展壮大的一大加速器,也为跨区域企业乃至跨国企业的诞生打下基础。

区域内已形成联动关系,小企业最终放弃创品牌的混战,为大品牌贴牌加工,区域内品牌集中度逐步提高。

3.市场竞争模式从数量、价格向技术、品牌转变。2006年,规模以上企业的产量增幅明显回落,预示着数量竞争时代接近尾声。大企业已经蓄积了大量资金和技术力量,以产品创新和渠道掌控能力为基础的品牌竞争力大大提升。“数量”和“价格”竞争模式逐渐远去,“科技创新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的意识和自觉行动,在服装行业日益盛行。在产量平稳增长甚至维持原状的同时,企业效益明显提高。目前,企业用于衡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已经从生产规模转向设计研发投入比重、设计研发人员比重、高学历职工比重、生产自动化信息化程度、营销网络规模质量、品牌覆盖率、单位面积销售收入等。协会也已将“销售利润率”作为“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之后对企业进行考评的又一重要指标。

(二)人民币升值、配额政策,行业发展负重前行。

2006年,受人民币升值、配额政策波动、土地资源成本飙升、人力资源持续匮乏,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服装行业可谓负担累累。

由于企业对人民币升值都有较为正确的预期,议价能力较强的企业已经在签订外贸合同

过程中能够与海外客户共同分担升值的时间差损失。人民币升值6%,将挤占到普通的外贸加工型企业30%~50%的利润,对于议价能力较差的企业,几乎无利润可言。2007年,人民币继续升值,企业通过客户分担升值损失的可能性也随之降低。人民币升值对行业发展也有一定正面作用,企业正在适应开放的汇率制度,尽管行业总体国际价格竞争力下降,但升值也无情地淘汰了一些不规范和抗风险能力低下的小企业,使国内竞争相对趋于公平。同时,人民币升值刺激了我国服装行业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2006年上半年的配额分配机制不配套,导致配额市场混乱、配额价格大起大落,大量配额的浪费,严重影响了配额的使用效率和企业利益。去年下半年,政府调整政策,协议招标替代公开招标等措施较为有效地避免了浪费和投机,配额市场逐步规范,配额使用情况有所好转。但一年多的动荡也导致了一部份订单流失。

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成本不断攀升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2006年服装行业的发展步伐。

(三)服装价格指数回升,服装市场全面提升

1998年开始衣着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服装鞋帽类商品零售价格指数都跌至100以下并在100以内徘徊了8年之久。2006年10月,月度统计两项指数均重回100以上。这正是我国服装市场全面提升的直接体现。

根据对代表高档、中高档服装消费的大型零售商业统计显示,近两年的服装销售单价一直呈上升趋势。城市消费都在向高一层次消费模式挺进,以产品现货交易为核心的批发市场已现颓势。目前各级服装市场均呈现品牌更迭加速、新品牌层出不穷、营销模式分化、注重渠道建设终端管理等态势。新一轮“洗牌”已开始,服装市场已经进入新的品牌循环期。

(四)外贸增长方式正在转变

2005~2006年,我国服装出口面临贸易摩擦、配额制度、人民币升值、竞争国崛起等多方面外部环境的压力,加上近年来经济发展,我国服装加工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削弱,普通产品出口价格透明等内部因素,出口贴牌的大路产品已经不可能获得理想的利润空间。多年外贸贴牌经验的积累,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也是行业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1.OEM向ODM转变。目前,世界各服装出口竞争国的外贸加工价格都已经相当透明,加上我国服装生产受到人力、土地、能源等因素影响,加工成本一再升高,继续走单纯贴牌加工路线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多年来外贸加工经验的积累和设计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使得我国一部分服装企业具备了由OEM向ODM转变的实力。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加入到ODM队伍中来。2006年CHIC展中ODM参展商明显增多就可见一斑。ODM与OEM最根本的区别是ODM是加入了“自主研发”过程的产品加工,这一关键环节中,科技创新不仅仅创造了利润还牢牢掌握住资源,为客户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还有核心技术和超值服务,有效避免了客户流失。从“E”到“D”改变了我国服装行业的竞争力构成,“技术”实实在在地成为了竞争核心。目前,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服装产业大省中ODM已经十分普遍,大大提高了这些地区的国际竞争力,进而改变了我国乃至国际服装贸易竞争的格局。

2.“品牌走出去”步伐加快。2005~2006年,我国服装“品牌走出去”步伐正在加速,越来越多的品牌在海外寻求市场。在中东、东南亚、俄罗斯、澳新开设专卖店的品牌个数不断增多。一些品牌已经初步打开了通往欧、美、日等服装发达地区市场的通路。

2006年10月,中国服装协会带领设计师谢锋和其品牌“吉芬”走上了国际顶尖设计舞台——巴黎时装周进行品牌发布,成为中国第一个真正走向国际的服装设计师品牌。2007年

1月,商务休闲男装品牌“利郎”在米兰时装周发布新品。几个具有一定实力的设计师品牌也将在巴黎时装周等国际顶级服装盛会陆续亮相。海外做秀已不再是炒作,而是品牌、设计师国际推广和商业运作的一部分。海外业界对中国服装的印象也由此发生转变,对中国服装品牌和设计的认可及关注程度正在提升。

2.中国未来服装发展趋势 篇二

关键词:园林景观建设,中国园林,发展,现状,中国特色

一、我国园林的发展阶段

中国园林发展到现在有了5000余年的悠久历史, 在有据可循的古书中记载, 我国建造园林开始于商周, 当时称之为“囿”。在建造过程中, 始终崇尚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思想, 并且为贵族所游玩观赏。“好酒淫乐, 益收狗马奇物, 充牣宫室, 益广沙丘苑台 (注:河北邢台广宗一带) , 多取野兽 (飞) 鸟置其中……”

中国古代在园林艺术上为世界园林史写下了浓厚的一笔, 对于西方园林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尤其在18世纪中叶的英国园林建设中, 深受中国园林设计思想与手法的影响, 中国园林的一些典型手法都可以在英国园林中看到, 诸如环形游览线路的布局方法, 散点式景点布局与游客对视点的移动转换等等, 都在西方园林艺术中得以体现。但是在19世纪中叶以后, 由于西方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入侵, 导致中国园林赖以生存的旧社会体制土崩瓦解, 因此外来文化对中国园林有了巨大的影响, 而在此时西方园林艺术有了质的飞跃, 可以说我国现代园林建设与发展都是在西方园林建设的影响下举步维艰发展到现在。虽然在近一个世纪中国园林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依然难以脱离西方园林文化的影响, 除了社会经济因素外, 主要是由于我国园林建设没有创新意识, 只是片面地模仿与照搬西方园林的内容与手法。因此我们要想发展中国园林, 就必须从本土园林艺术特点着手, 汲取传统园林文化的特征, 融入当前社会生活的环境需求, 实现现代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我国园林发展现状

建设部在20世纪初明确了风景园林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截至到2010年底, 我国绿化面积达到了40.8%, 重点景区211处, 总面积达到了12万平方公里。在我国园林发展过程中, 相继了22座城市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然而在发展中, 我国园林行业也有着一些问题:

首先, 西方造园艺术传入我国, 虽然有一定的历史, 并且对我国思想开放与创新设计理念有一定益处, 但是由于西方的大量信息进入我国, 使我国近代园林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滞后许多, 尤其是园林艺术。传统园林难以得到发展, 甚至我国本土的园林设计师都迷失了方向, 在另一方面, 由于西方园林设计理念的大肆涌入, 使我国园林设计理念缺乏文化内涵, 模仿西方, 难以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多数园林景观千篇一律。

其次, 由于我国现代园林行业发展相对较晚, 因此在建设理念上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比如以美国为例, 会以追求人民的生活质量为根本目标进行园林的建设, 而我们才开始以量为建设目标, 因此难以使居民享受到园林所带来的有益的影响。

三、关于我国园林发展的探讨

首先, 开阔思路, 拓展中国园林的设计思想。我们要想创造出好的作品, 需要创新观念, 虽然“一方水土出一方园林景观”, 但是我们需要在汲取传统园林建设思想并结合当前社会与环境特征进行创造。中国传统园林的主要缺陷之一, 就是习惯闭门造车, 不能汲取外界的先进的信息, 形成了封闭环境中的园林特色。因此我们现代园林设计师应当开拓思路, 挖掘传统园林设计中的现实意义, 将传统的中国园林创造手法与空间布局应用到更宽阔的领域当中, 实现中国园林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 注重“生态城市”的建设。生态园林是以保持生态平衡、还原自然环境为目标, 主张运用生态学来建设园林。我们在设计中要强调人工园林与自然植物群落的有机结合, 通过还原自然的生态系统来让人类生活与自然生态相融合, 诸如公园、动植物园、绿地等, 能够让居民在欣赏到原有园林景观的同时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

第三, 融会贯通, 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园林建设中, 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艺术设计形式, 也可以汲取古代的设计方法, 继承传统, 吸取精华为己用是我们的基本设计理念。但是一味地模仿与复制是无法创新的, 更不能对我国传统的设计方法与西方的设计理念抄袭拼凑, 而是需要我们在设计过程中端正态度, 与自身环境相融合, 才能建设出更高层次的园林。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园林建设提上日程, 但是距离国际发展水平还具有很大的差距。我们需要在园林建设工作中, 既要汲取西方园林建设中的先进经验, 又要与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与自身环境相结合, 在不断探索中实现中国未来的园林建设, 使中国园林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重现祖辈的辉煌。

参考文献

[1]王雅娟、赵桂芬、刘绪军:《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防护林科技》, 2003年01期。

[2]王富强、宋新佩:《天津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景观设计探索》, 《建筑知识》, 2011年03期。

[3]李新宇、郭佳、李薇:《1987~2007年北京中心城区热环境变化》, 《北京园林》, 2011年01期。

3.中国SPA水疗未来发展趋势 篇三

近年来,对改善亚健康又恨大帮助的SPA养生观念,得到了人们广泛的认可与接受,从而推动了中国SPA水疗业的极大发展。可以预见,SPA水疗业未来将成为继保健品之后健康产业的又一明日之星。

一、关于顾客对SPA喜好程度的市场调查报告分析

不同类型、不同性别的顾客对SDA的喜好程度各有不同。太阳之子店务管理商学院大圣顾问通过对全国各大城市顶级会所、酒店业、俱乐部式SDA等会所顾客对SDA水疗服务喜好的调查研究,分析发现:

[顾客选择SPA类型的调查]

关于顾客对SPA的选择标准,调查结果显示:选择都市SDA会所的占45%,选择度假式sPA会所的占16%,选择俱乐部式SpA会所的占14%,选择酒店SPA会所的占11%,选择零售sPA会所的占6%,其他占8%。

[女性及男性顾客选择SPA项目调查]

由上表可见,最受女性和男性欢迎的SDA项目包括:香熏按摩、去角质、面部SDA及夏威夷LOMILOHI按摩。其中,有超过50%的女性体验过最受欢迎的香熏按摩,而男性中只有38%的人曾经体验过。

[顾客对进行SPA疗程时所穿服饰的意向调查]

二、人们对SPA的认识误区

从狭义上讲,SPA就是水疗美容与养生,形式各异的SPA包括冷水浴、热水浴、冷热水交替浴、海水浴、温泉浴、自来水浴等。每一种浴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松弛紧张的肌肉和神经,排除体内毒素,预防和治疗疾病。

从广义上讲,SPA包括人们熟知的水疗、芳香按摩、沐浴、去死皮等。现代sDA主要透过人体的五大感官功能,即听觉(疗效音乐)、味觉(花草茶、健康饮食)、触觉(按摩、接触)、嗅觉(天然芳香精油)、视觉(自然或仿自然景观、人文环境)等达到全方位的放松,将精、气、神三者合,实现身、心、灵的放松。可以说,如今的sPA已演变成现代美丽补给的代名词,而水疗是SDA最普遍的形式。

不过,很多人对现代SDA的理解仍然保留有传统的观点和看法,至今还存在多种误区。太阳之子店务管理学院大圣顾问通过市场走访、调查和诊断发现,美容顾客对sDA的理解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误区

[误区一]SPA就是洗个花瓣澡而已

[真相]洗澡只是SPA的形式或者过程之一,顾客抱着这种看法去美容院做SPA,可能会觉得洗这样的“澡”又贵又麻烦,还费时间。因此,所做的SPA可能也只会达到清洁肌肤的最浅层作用而已。

[误区二]做SPA太闷,不如打手机聊天

[真相]有人说如果李白生活在现代,腰间别着手机,估计他就成不了“诗仙”了。因为他可能刚有一点写诗的灵感,就会被各种各样的手机铃声烦死。做SPA也是同理,带着手机,各种世俗烦琐随时有可能在SDA的过程中引爆,你就不能真正享受SPA了。

[误区三]SPA适合所有人

[真相]人的体质、性格、性情千差万别,不同的人对SPA的诉求当然不可能完全一样。做SPA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心境浮躁、好动、好胜的人如果去做激励型的SPA,恐怕就是火上浇油,而不思进取、容易倦怠的人去做身心净化的SPA,恐怕只会更加倦怠。

[误区四]顾客只能上美容院体验SPA

[真相]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对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以往人们只能在美容院体验SPA,如今人们对SPA的选择可谓多种多样,像都市型SPA、酒店型SDA、俱乐部型SDA、零售型SPA,度假村型SDA等。

三、SPA未来发展前景乐观

最近几年,全球SPA产业呈现出惊人的快速增长,甚至突破了30%的年发展率。在美国休闲旅游产业中,SPA产业连续几年发展率最高;在欧洲,平均每年使用SDA的人次超过2000万。据ISPA国际sDA协会统计显示,SDA已成为美国第四大休闲产业,比主题乐园和电影票房还要赚钱。

在全球市场中,男性SPA人口已有增加的趋势,占39%。不过,台湾的女性市场仍是主流,高达90%的占有率。全球的SPA消费年龄为41岁,在亚洲则为30~35岁,有年轻化的趋势。对于想要追求心灵及身体舒适的SPA迷们而言,花上100美金接受1~2小时的SPA按摩、水疗,对他们来说一点也不贵。因此,近年来各种各样的SPA在亚洲各国大城市逐渐兴起。我国作为亚洲大国,sPA的青睐者越来越多,一些高档饭店也纷纷增加SDA设施,以满足高端客人的需求。

自2003年SPA登陆上海至今,我国各大城市房地产商,包括酒店业者已充分感受到SPA的诱惑力,纷纷在高档楼盘会所以及星级酒店内大打SPA牌。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快速成长的新兴产业与市场。

四、我国SPA水疗未来发展趋势

当SPA成为一种时尚的时候,我们越来越关注它存在的价值。那么,我们该怎样看待中国SPA水疗的发展元素呢?

1高品质生活的象征

因为SPA满足了现代都市人的需求,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喜欢它。顾客在SPA天地里,可以美化容颜、健美体形、修心养生,感受花草雨露的滋润和美疗师温柔手法的呵护。可以说,SPA是一座补充能源的“身心美容充电站”。也是展示现代人生活品位的一种方式。

2技术、服务、产品要求将越来越高

当SPA越来越备受青睐的同时,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那些虚有名头,而相关服务、技术、产品等跟不上的SPA终将被淘汰出局,市场将更规范。人们的SPA消费会趋于成熟、理性,只有经得起考验的品牌才会雄踞市场。

3消费市场多极化

SPA自身的魅力吸引着广大的都市人,无论是高收入的白领阶层,还是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对这方面的需求都越来越多。从整个市场情形来看,那些高收入的人士越来越追求精致、高品质的生活,高档大型的sPA是他们首选;而对于那些中低收入的美容爱好者来说,高档的sDA离他们可能有点太远,但他们却可以将SPA产品买回家自己做护理。享受美容师的专业服务和在家享受自己的护理是消费市场多极化的明显标志。

4SPA范畴将大大扩展

健康的身体、光洁的肌肤以及优美的曲线,是顾客们一直所追求的。在未来的SPA行业,SPA将超出以往美容所涉及的范畴,众多特色的SPA治疗,像音乐、颜色治疗疗程、天然温泉治疗等特色疗法都会备受关注。那些拥有高科技美容仪器、顶级美容产品以及一对一为顾客提供美容健身运动计划和健康美容咨询的SPA也会大受欢迎。

4.中国家具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篇四

进入新的一年,中国家具行业发展何去何从?悲观者有之,乐观者有之,且有各自不同的观点。但关于行业发展模式的调整,都已成为行业的共识。包括行业协会、家具制造企业、家具销售商等行业权威人士,都从各自的角度,阐述了家具行业的未来发展。

朱长岭:中国家具行业的主流发展趋势是好的2012年前11个月里,中国规模以上家具企业的总产值增长超过了17%,高于很多行业。虽然今年的家具终端市场普遍不好,销售困难,利润下降,但是与其他行业相比,我们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还是值得鼓励的。

中国的家具产业能够发展到今天,整个家具行业人士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当今的中国家具产业,已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有一个数据能够予以证明,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中国4400家规模以上家具企业(全年家具产值2000万元以上,称为规模以上家具企业)产值5190亿产值。到了2012年,前11个月,中国规模以上家具企业的总产值就已经达到了5000亿元。现在有人说中国的家具企业数量是6万家,也有人说是10万家,关于家具企业数量,这个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统计。

根据目前的数据显示,2012年前11个月里,中国规模以上家具企业的总产值增长超过了17%,高于很多行业。虽然今年的家具终端市场普遍不好,销售困难,利润下降,但是与其他行业相比,我们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还是值得鼓励的。

除了目前中国家具行业的整体发展形势,我还想说下我们行业的话语权问题,目前,从产销额来看,我们家具行业在消费领域应该排第四,房产、汽车、服装,然后基本就是我们家具行业了,另外我们的奢侈品里面,除了汽车、手表、游艇,然后应该就是红木家具了。虽然我们的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家具行业在终端媒体面前,在多数时候却都是负面的。近几年来,中央电视台5次关于家具行业的主题报道,全部都是负面的新闻报道,但是报道的内容都不符合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这不是说新闻记者报道的不好,而是我们没有把行业的真实发展情况向整个社会反映出来。我们承认目前中国家具行业还存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中国家具行业的主流发展趋势是好的,行业是为社会做出了贡献的,大家生活水平、居住环境的提高,都得益于我们行业的推动。

另外,2012年12月15—16号,中央开了经济工作会议,就传统行业发展展开讨论。在谈到未来经济工作重点的时候,提到针对产能过剩行业要采取“分业制策”的策略,即根据不同的行业制定相关的政策。我们行业也是属于产能过剩的行业,因此在下一步政策落实过程中,如何推动消化掉行业的过剩产能,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

黄华坤:家具企业需要经营好自己的五大资产

企业所有的资产都需要通过人才来实现。因此在企业人才的培养以及教育方面,应该特别引起我们家具行业的关注。

目前中国的家具行业正处于调整期,对于家具企业来说,目前也是考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而作为一家企业经营来说,要经营好公司,我认为应该要经营好公司的五大资产:第一个是文化资产,他是公司生命的DNA;第二个是公司的制度资产,他是公司健康的命脉;第三个是人才资产,他是公司的核心财富;第四个客户资产,他是公司的衣食父母;第五个是品牌资产,占据客户的升值资源。

而在这五大资产中,占据最重要地位的应该就是人才资产,因为相对来说,企业所有的资产都需要通过人才来实现。因此在企业人才的培养以及教育方面,应该特别引起我们家具行业的关注。

蒋鸿源:家具经销商的日子好过行业才有发展

中国家具行业的终端营销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是美国的两倍,这就进一步加重了家具经销商的压力。所以,如果哪一天经销商的日子好过了,我们中国家具行业才会更美好。谈到中国家具行业的经销商群体,目前在中国的家具行业里面,家具经销商应该是属于弱势群体。因此,对于家具行业而言,只有弱势群体的日子好过了,我们整个家具行业才会发展得更好。

分析目前中国的家具行业,可以发现当前行业的利益分配是不均匀的,比如我们的终端营销成本非常高。我们曾经做过统计,中国家具行业的终端营销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是美国的两倍,这就进一步加重了家具经销商的压力。所以,如果哪一天经销商的日子好过了,我们中国家具行业才会更美好。

同时,家具经销商应该是代表家具行业与消费者接触的一个窗口,家具经销商的行为直接关系到终端对于行业的看法。因此,做好家具经销商的工作,其实也是推动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谈到家具的终端,目前大众媒体对于我们家具行业的报道,多数都是负面新闻。以达芬奇事件为例,这个事件对我们家具行业的发展造成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第一,通过达芬奇事件,几乎整个社会都认为家具行业是暴利行业,而且消费者也开始怀疑我们卖家具赚取的是暴利;第二,家具行业本身的不诚信,红木不红,实木不实,牛皮不牛,洋货不洋,结果造成了我们自己的有口难辩。

其实我们的家具行业并不是这样的,这些年来,中国的家具行业还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包括在产品开发、售后服务等方面都已经取得了长远的进步。因此,对于家具行业而言,未来还是需要不断的强化自身,同时也要做好宣传,让社会对家具行业能够有更加清晰、全面的认识。

李俊明:模式创新是在找死 不创新就是等死

模式的创新就是在找死,但是不创新就是等死,等死一定会死,找死也许能够找到下一轮的道路。而且就算死了,也是前胸中枪,而不是逃跑的时候后背中枪。

作为家具销售商的一员,进入这个行业十多年,见证了整个中国家具产业的发展。现在家具行业,普遍都认为家具经销商是属于弱势群体。虽然被大家认为是弱势群体,但前些年家具经销商其实还是一群挺舒服的弱势群体,因为很多家具经销商经过了一段“闭着眼睛也能赚钱”的年代。因此,对于不少家具经销商而言,其自身没有太多的危机意识,却一直享受高速增长带来的利润。

不过,随着市场的变化,经营难度的增加,成本支出的增长,利润不断压缩。在这一系列的因素影响之下,处于家具行业第一线的经销商开始感觉越来越难受。尤其是2012年,多数经销商感觉到终端经营已经轻松不起来了。

当然,在市场的压力之下,还是有很多经销商都在尝试新的模式和做法。虽然要承担很多风险,但是他们都在努力。在我看来,模式的创新就是在找死,但是不创新就是等死,等死一定会死,找死也许能够找到下一轮的道路。而且就算死了,也是前胸中枪,而不是逃跑的时候后背中枪。

对于现在的家具经销商而言,过去市场中的机会主义已经不存在了,要想在未来获得发展,经销商必要要敢于变革,敢于尝试新的发展。

而且,家具行业应该要回归到商业本质。在经销商最难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多是抱怨经济环境差,抱怨卖场租金高,抱怨同行挖角,但很少去关注如何为我们的消费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服务,如何为客户群创造价值。其实在未来的家具市场中,家具经销商应该重点关注这些。

杨亚中:市场调整考验家具经销商自身应变能力

在家具行业里面,很多人都说家具经销商是弱势群体,原因是什么?其实我们天天拿着金钵要饭吃,实际的情况就是因为我们自身不够强。

2012年家具行业发展六大关键词

第一个字是“冻”。

2012年我们发现楼市不景气了,房地产不是很热了,同时我们发现,整个股市都在2000点左右徘徊,一边银行储蓄在增加,另外一边,银行的资金不敢外放。贷款出去的容易变成死账。

中国家具行业2008年12月开始提出“抱团取暖”,我们认为家具经销商也应该成立一个经销商团体。经过了两年多的时间,中国家具销售商联合会2011年成立。这几年,家具经销商谈及最多的就是“斗地主”、“降租金”,不过在我看来,家具卖场只是在遵循着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是基于市场经济的考虑,因此所谓的斗地主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家具行业面临的问题。

在家具行业里面,很多人都说家具经销商是弱势群体,原因是什么?其实我们天天拿着金钵要饭吃,实际的情况就是因为我们自身不够强。

2012年的时候大家不说斗地主了,因为在终端市场上,家具经销商已经没有地方可去了。原来可以说这个地方市场不行,那去另外的市场,但是现在不行了。家具经销商现在能去哪里,只能默默的跟着大卖场。所以卖场人气淡了,家具经销商销售也淡了。所以也出现了零租金的情况。

其实2012年新的卖场没开多少,像红星美凯龙2012年下半年的开店计划多数都放弃了。现在所有的家具卖场都在干一件事情,那就是让经销商“打擂台”,参加“百团大战”,让经销商全部“参战”。怎么参战?卖场来组织活动,让经销商组织团队,去扫社区、扫楼盘,然后举办一场大活动,通过活动带动终端的销售。销售活动结束后,卖场可以把参与活动且销售额排前列的经销商拉上台,作为成功案例,而那些亏损的则算你倒霉。

从目前这种分析情况来看,2012年家具行业停下来,其实也是一个很正常的情况。第二个关键词是“进”。

2012年3月28日,红星美凯龙第100座家居MALL——天津河东商场正式开业。经过26年的发展,红星美凯龙在全国80个城市拥有1000平方米的营业规模,成为中国家居流通行业的领先品牌。这意味着红星美凯龙把我们整个行业带上了顶峰。但是,企业的发展就是行业的进步吗?

我们现在家具行业的现状是,家具制造企业说没有资金,家具经销商说自己没法发展。以亚博为例,亚博07年的时候一年交5000多万的租金,但是如果每年从租金里面截流3000万,让亚博来发展,那么通过发展,亚博可能做到100亿的产值。但是现在模式变了,时机已经过了。所以我们从2008年10月份到2009年12月份,用14个月的时间,关闭了120家店面,因为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新的商业发展模式。

很多人站在胡同口,看到了前面的100米,而我看到了十字路口。不管是对于亚博还是对于广大的经销商而言,我们宁愿选择走慢点,但是能够实现快速的调整。因为这条路走不通,所以才需要调整。

第三个关键词是“退”。

2012年9月13日,家得宝中国突然宣布关闭中国所有门店,退出中国市场。原来,外国的和尚也不一定能够把经念好。其实不管是文化优势、经营管理,都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家得宝有“血橙文化”,首先是专注于客户服务,其次是永无停止的追求增长,另外还有就是懂得在公众面前表现自己。通过表现自己不断把现有的客户吸引过来,而且挖掘未来的客户。但就是这样的企业,在中国做不下去。

对于家得宝在中国的状况,很多人认为水土不服,而我认为是企业自身的问题。当家得宝把百安居、欧倍德都纳入到自己的终端体系之后,企业引进了国际高端的管理、营销人才,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但同时企业的经营成本也直线上升,这也导致其背离了传统的发展模式。

第四个关键词是“借”。

2012年7月13日,中国好声音登陆浙江卫视,随后一炮而红。随后,家具行业各大品牌在中国展开了声势浩大的中国好家具营销活动。从这点来说,家具行业应该感到欣慰,因为在当前的这种市场形势下,大家都开始关注营销,而营销的一个重点就是懂得“借势”,如何把好家具如何变成好卖的家具?

现在家具行业很喜欢做促销活动,通过做各种推广活动,带动终端的产品销售。但实际上,活动究竟能够为我们行业带来什么?活动其实是有成本的,例如你需要在宣传方面有投入,另外消费者凭什么来你这边消费,你要把销售利润让出一部分给消费者,所以消费者愿意埋单。但其实这些成本原本是不需要我们支付的,但是因为各种营销活动的关系,我们现在需要成本这部分的成本。

对于家具行业而言,如何做好营销,并且有持续的营销很关键,而不应该是现在有活动消费者才购买,否则就不买,这是不正常的。

第五个关键词就是“傍”。

2012年12月14日,达芬奇宣布出让公司33.8%的股权给首旅集团,首旅集团成为达芬奇最大股东。媒体冠名“达芬奇高调‘傍国企’”。

达芬奇事件曝出后,他的危机处理其实是一塌糊涂。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即使达芬奇事件处理的这么糟糕,企业到现在依然还是“活着”。作为家具行业来说,其实我们应该为此感到庆幸,因为这说明我们家具行业还是有很大空间,即使企业受到了这样的打击,都能够挺过来,而且还恢复的差不多,所以我们应该看到行业的未来发展希望。

而且,现在达芬奇不仅没有倒闭,而且还傍到了国企首旅集团,首旅和家具其实是不沾边的,但是他是国企,说明我们这个行业还是有机会,值得大家去付出。

从这些事情也能够说明,家具行业当前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非是没有解决方法,或者说是行业未来没有发展,关键还是需要大家共同去努力。

第六个关键词就是“电”。

2012年11月11日,淘宝天猫,总销售额191亿元,而家具类产品实现成交12.1亿元左右,销售产品73.7万多件,平均客单价1648元。我们要看到的一个事实就是,目前实体店的采购量在整体下滑,而网络采购量则逐年增加。

但如果细细研究就能发现,电商为什么一天能够实现这么大的销售,说到底,还是离不开促销。所以,电商现在也面临实体店同样的问题:没活动,没销售。只要一做活动,就要牺牲行业里面的利润。

面对这个问题,家具行业人士也需要自问,这个行业需要什么。家具行业的促销层出不穷,从开始的买多少送多少,到后来的爆破、秒杀,再到现在的砍价会。营销活动花样不断翻新,但其本质却是在不断的为消费者增加购买成本。对于家具行业而言,家具人如何能够把成本降下来,其实至关重要。

家具行业明天路向何方?

现在我们家具行业终端的现实就是:今天做一场团购,明天做一场促销,等到了后天,又冒出一个新的噱头。这些活动可能能为我们带来短期的利润,但是我们不可能每天都能够获得这么多的利润,而且还是以牺牲我们自己的部分利润为前提。对于家具行业而言,其实我们需要的平稳的行业发展,并且能够使大家能够获得长期的利润。

中国的家具行业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了太多的问题。包括我们的经销商,过去都是在想着厂家能不能够给自己更多的装修支持、更多的扶持政策,卖场能不能够降低租金、给更多的活动支持。但是我们思考下,我们究竟能够给消费者带来什么?消费者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家具产品?我们的产品到底应该怎么样?

在我看来,消费者只有两种,一种是有钱的,一种是没钱的,有钱的消费者需要的是生活感受,没钱的消费者需要的是实惠产品。因此,在产品质量一定的前提下,购物环境、服务质量、产品价格就是家具吸引消费者的三大因素。

但是现在,为了配合卖场的高租金,我们行业的产品开始朝着实木、欧美等高端家具产品的方向发展,其实对于家具而言,除了红木家具之外,其他的家具归根结底,都是关于怎么样用的,因此家具的标准应该就是:第一,家具的实用性好;第二,家具的款式好看;第三、家具的环保过关。那么,为什么还要将家具卖的那么贵呢?

现在的问题就是,如果哪天卖场突然说,自己不做家具行业了,那么作为家具经销商,我们又应该怎么办?而这才应该是我们思考的重点。

5.中国旅游市场未来发展四大趋势 篇五

全球旅游业技术合作伙伴艾玛迪斯(Amadeus),发布了委托Frost & Sullivan完成的研究报告,揭示了四大决定中国旅游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的趋势。

这四大趋势包括:旅游过程中科技和基础设施应用的增加;中国旅行者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亚太区国家间旅游障碍日渐减少,出国手续更为精简;高端和低端旅游市场快速增长。该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驱动这四种趋势的主要因素。

在谈到这份报告时,艾玛迪斯中国区常务总裁巴特•汤普金斯(Bart Tompkins)说:“该报告对中国旅游市场当下与未来的发展版图见解非常深刻。在高速变化的市场中,旅游业必须适应这些变化并提出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这是各旅游从业者在这场激烈竞赛中的致胜之道。艾玛迪斯将与中国旅游产业一起努力,以创新的技术应对中国旅游市场的快速变革,与时俱进,找出应对这些变革的解决方案,从而跟上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市场健康及快速发展的步伐。”

核心趋势一:跨越式发展

该报告揭示的第一个趋势是“跨越式发展”,也就是科技和基础设施应用的增加。研究表明尽管大部分中国旅行者仍然依靠旅行社来安排旅行,未来越来越多的旅行者将会使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来进行预订。在未来,将会有70%的中国旅行者使用互联网,这一比例在亚太区所有国家中是最高的。研究还发现中国人是最热衷于移动设备的群体之一,45%的公务旅行者和33%的休闲旅行者使用移动设备安排旅游行程。此 外,在基础设施方面,该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会拥有长达4万公里的高速铁路,远超亚太区其它国家。中国旅行者将需要更可靠、更准确、更强大的工具来帮助他们安排旅行。

核心趋势二:“我”效应

该报告揭示的第二个趋势是“我”效应,即中国旅行者对旅行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目前,44% 的旅行者独立安排自己的旅行计划,寻找新的目的地,前往更远的地方。这一数字预计会在未来增长到50%。“我”效应中另一重要现象是女性公务旅行者和老年旅行者的增长。在中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公务旅行者是女性,为亚太区最高;而在2030年,跨国旅行的女性公务旅行者将会增长232%。此外,随着拥有较多可支配收入老年人群的增长,越来越多第一代富裕的老年人开始出国探访他们在国外的家人。预计到2030年,这一日益壮大的市场将会增长7倍,达到每年 1.26千万人次。旅游公司需要采用新的方式及提升技术来应对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以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

核心趋势三:更精简的出国手续

该报告揭示的第三个趋势是亚太区国际旅行手续将越来越精简,旅游障碍日益消失。目前,7%的 中国旅行者认为签证是限制他们旅游次数的主要原因。而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很多国家已经意识到中国旅行者的重要性,开始计划消除或减小对中国旅行者的签证限制。因此,未来中国旅行者将在亚太区及其它地区享受更自由的旅行。宽松的旅游政策,将使多元化的旅游行程成为趋势,使得人们需要更加完备的预订工具。

核心趋势四:“杠铃”现象

该报告揭示的最后一个趋势是“杠铃”现象,也就是高端和低端旅游市场呈现杠铃式增长。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富裕阶层数量将会实现6倍增长,旅游将成为他们最青睐的休闲活动。他们平均每年出国旅行2.5次,旅行可占到他们所有支出的 25%。另一方面,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大部分旅游者都还在进行低成本旅游。报告显示,在过去一年中,32%的公务旅行者和50%的休闲旅行者都曾乘坐廉价航空进行跨国旅游。经济型旅行者和高端旅行者都对预订工具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经济型旅行者期待最具性价比的路线和行程,而高端旅行者则希望得到最好的旅行体验。

6.中国未来服装发展趋势 篇六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中国白酒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从23日在“中国酒都”贵州省仁怀市召开的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技与高端白酒产业发展论坛”上获悉,中国白酒行业发展已进入一个拐点,未来中国白酒行业发展势头将由快速增长转为缓慢增长,白酒行业将面临结构性调整,名优白酒将成为未来中国白酒行业发展的“增长极”。

2012年,中国白酒行业在十余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受各种因素影响,调整趋势明显,特别是高端白酒市场形势严峻,出现了市场萎缩和增幅下滑,价格大幅调整,让行业内外对中国白酒未来的走向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

“2012年下半年中国白酒行业进入一个相对萧条的时期,白酒行业进行调整的周期到了。”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表示,中国白酒行业已进入到一个发展的拐点,但并没有出现下降的态势。未来中国白酒行业仍将保持增长的势头,但速度将回落,变为缓慢稳步增长。

“今年开始,其增长趋势将逐渐放缓,行业从高速增长阶段逐步进入缓慢增长的阶段。”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季克良对中国白酒行业发展趋势做出同样的判断。

7.中国林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 篇七

1 中国林业资源情况简介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 林业系统的建立和管理对林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现有的林业用地为26.3×107hm2, 其中森林面积为15.9×106hm2, 森林的蓄积量为112.7亿m3, 森林总覆盖面积为16.55%。从我国森林的地域分布看, 我国森林资源多集中在东北部和西南部, 其他的地区森林资源很少。从世界水平来看, 我国的森林资源总量小, 分布不均, 且质量不高。从现有的林业资源看, 我国的人工林所占比重较大, 但人工林的生态服务功能较差, 因此我国发展和恢复森林资源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在我国将林业资源分为5种, 分别为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新炭林和特种用途林。

2 中国林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2.1 中国林业发展中取得的主要成就

近年来, 中国林业发展的成就巨大, 主要表现在: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林业开始面向市场不断发展, 不但对传统的单一的产业结构实施了改革, 而且木材加工、林机制造、林产化工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林业实力不断增强。再加上非林非木产业对林业资源的影响, 森林旅游、森林药材、森林食品、经济林、竹产业等新兴产业也已经崛起;中国的人工造林面积很大, 全国的人工林保存面积居世界第一, 且人工造林的势头依然很猛;随着林业改革的进行, 我国林业的科技发展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相关的法律也在不断完善。

2.2 中国林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的人工造林势头很高, 但人工林的生态效果较差, 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其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2.2.1 土地沙化严重

我国有4大沙漠和4大沙地, 另外还有很多零星的沙地。由于我国的很多地区乱采乱挖、乱砍滥伐等想象严重, 虽然为了防止土地沙化进行了大量的植树造林, 但仍不能控制土地沙化的扩展趋势。

2.2.2 水土流失严重

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已经占到了国土面积的1/3, 而且每年的水土流失量还在增加。

2.2.3 旱涝灾害严重

由于严重的污染, 我国的很多森林和湿地等能够调节气候、调节径流的环境都遭到了破坏, 这直接导致了我国的旱涝灾害频发, 受灾地区增多。

3 中国林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3.1 深化林业改革, 调整林业政策

要解决林业建设和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问题就要从深化林业改革开始。中国的林业改革发展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要深化林业的分类经营改革, 按照林业的不同用途将林业进行合理的分类, 并根据不同的类别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 并制定相应的林业政策;要将国有林业资源作为突破口, 不断深化林业资源改革, 使林业的经营者能够更好地行使林业资源的经营权, 最终将林业资源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3.2 加强林业信息化管理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 信息化已经成了各个行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林业经历了粗放型、集约型的阶段, 现在正在向着现代化迈进, 林业的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了林业发展现代化的关键。要实现林业的信息化管理我们首先必须要制定林业信息化的对象和目标, 然后根据目标开展集成的信息化服务工作, 并将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推广实施, 并随着林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逐渐构建起完善的林业信息服务体系, 从而真正实现林业的信息化管理。

3.3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林业的发展对于我国乃至全球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但可以让林农过上富足的小康生活, 还能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 其发展价值难以估量。鉴于我国林业发展状况, 我们一定要进行科技创新, 从各个方面提高林业产品的质量, 保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要加大林业科研经费的投入, 并建立长效的林业研究机制, 以便提高林业方面的科技创新能力, 改善林业的发展状况。

摘要:林业做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不仅承担着保护生态系统的使命, 还要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林产品。随着我国林业的高速发展, 林业产业正在由小变大、由弱变强, 并不断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文简单介绍了我国林业资源的情况, 分析了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 并对我国林业发展的未来趋势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中国林业,发展现状,未来趋势

参考文献

[1]吕春梅.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续工作探讨[J].中国林业, 2010 (09) :47.

[2]陈健.从现代看未来论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J].北京农业, 2011 (33) .

[3]杨从全.关于如何做好林业保护和发展的措施探讨[J].农业与技术, 2012 (08) .

8.浅析中国房地产的未来发展趋势 篇八

摘 要 房地产开发业是竞争性行业,所需资金量大,资源占用多,而且涉及到社会非常敏感的住房问题。分析我国房地产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对促进房地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乃至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业的的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中面临时的问题,然后着重阐述了房地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房地产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一、现今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

1.房地产企业开发能力低,规模经济差

房地产企业是非常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企业,并且具有高投入、高回报、规模经济性强的特点。而我国大多数房地产企业规模小,资源分散,企业整体开发能力低,与其资源密集型的行业特点极不相适应。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现在,房地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虽然我国房地产开发业不再象以前那么混乱,许多房地产公司已初具规模,有些还颇具实力,但相对“ 小、散、差”的特点并没有改变。

2.房地产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经营风险大

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我国房地产企业普遍存在着自有资金不足的问题,企业所需资金主要是靠银行贷款解决。这种过高的负债必然影响企业的资信,增加其运作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财务成本,使其盈利水平下降或出现亏损现象,甚至引发负效应的连锁反应。

3.房地产企业信用差,不重视品牌的创立

作为现代经济的基本单位和资源配置基本手段的企业,必须具备一系列的条件,这些条件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从这些条件和要求来看,中国的房地产企业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总体来说还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些要求。不论是开发商还是政府管理部门都需要对这些问题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有一定的把握。

二、我国房地产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企业的所有制性质问题

由于房地产业本身的特点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对宏观经济的增长和波动造成的影响更大,房地产占有的土地、人才、资本等社会稀缺资源的数量巨大,国有房地产企业对市场的影响仍然举足轻重。由于所有制问题给中国房地产企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的制约效果就更加显著了。

2.企业发展中的规模问题

目前中国房地产企业“散、小、差”的特点已是有目共睹。大多数是小公司或者项目公司。缺少大型房地产企业集团,即使是规模较大的开发公司也是资本少、市场份额小。然而,从理论上讲,房地产业所需资金量大、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的特性,以及房地产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管理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企业等特点,决定了房地产开发行业的进入门槛应该较高。与国际经验相比,大陆房地产业进入门槛过低、房地产企业规模过小等问题亟待改进。

3.房地产企业的效益问题

目前,从利润获得的容易程度上看,对于已经储备大量地块的房地产开发商而言,被利用的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地方政府拍卖土地或“勾地”、开发商和政府的特殊关系都有助于其“坐地加价”,获取房价失控状态下的超级暴利。一个几乎不做任何物质劳动、增值性服务的行业,或者说顶多做了房地产创意策划和住房销售的行业,却获得了远比房地产金融、整个建筑业、房地产服务业等整个产业链加起来大得多的超额利润,成了整个社会不得不负担的沉重成本。

三、房地产企业发展趋势分析

1.努力实现法制化正规化

制度化是企业发展规模化,民营化的制度基础和保障,加强企业内外制度的建设是中国房地产企业下一步的重点,加入世贸则加速了这一进程。未来中国房地产企业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原则,加强房地产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激励制度、用人制度、财务制度等的规范化,企业的内部运行和组织以及企业的外部环境和房地产行业管理都将进一步向制度化方向发展。

2.企业应该逐步走向民营化

近年来,民营经济在房地产领域中迅速崛起,并逐渐成为我国房地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近几年来,由于我国买方市场的全面形成,其他实业领域投资机会越来越少,而房地产领域相对来说则机会大、获利高,加上政府的一系列鼓励措施,所以吸引了许多在其他领域积累了一定资金实力的民营企业家转向投资房地产。民营企业具有良好的管理机制而迅速增强了企业综合实力。而国有企业由于体制和机制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等深层次原因,往往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发展相对缓慢。

3.房地产企业需要实现集团化规模化经营

未来中国房地产业竞争加剧,将导致房地产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其实,目前中国房地产开发行业中大鱼吃小鱼的态势已然显现,快鱼吃慢鱼也是早晚的事。企业集团化经营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生产社会化和生产专业化是近现代社会生产发展的新特点和基本形式。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创新进步,生产过程中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从客观上要求企业实行多种经营逐步联合,集中使用生产资料和资金,采用专业分工和相互协作的先进生产方式进行生产交换。联合提高了生产力,增强了竞争力。由此可见集团化经营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从而形成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要武.我国房地产业的现状、前景与对策.建设科技.2008.04.

[2]葛小波.对房地产金融发展的思考.金融与经济.2010.04.

[3]郑文选.谈房地产企业的经济竞争战略.陕西建筑.2009.10.

9.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及未来趋势 篇九

摘要:中国证券史肇始于近代,在旧中国也曾有过一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证券市场之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港台地区,时间大致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而在大陆,则是自改革开放以后。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中国大陆证券市场的幼苗在改革开放的雨露春风中重新破土而出,以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成立为标志,中国大陆证券史正式揭开了它的新生命史的光辉篇章。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频繁且影响深远,并最终导致全球证券市场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证券市场出现了一体化趋势。证券市场发展史上提到,几年来,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非常迅速,各种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快速成长,它们在证券市场上发挥出日益显著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证券市场、发展、股票、风险

正文:

一、旧中国的证券市场

证券在我国属于“舶来品”,最早出现的股票是外商股票,最早出现的证券交易机构也是由外商开办的“上海股份公所”和“上海众业公所”。上市证券主要是外国公司股票和债券。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清政府洋务派在我国兴办工业,随着这些股份制企业的兴起,中国自己的股票、公司债券和证券市场便应运而生了。1872年设立的轮船招商局是我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1914年北洋政府颁布的《证券交易所法》推动了证券交易所的建立。1917年北洋政府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开设证券经营业务。证券市场分析研究显示,1918年夏天成立的北平证券交易所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1920年7月,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得到批准成立,是当时规模最大的证券交易所。此后,相继出现了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青岛市物品证券交易所、天津市企业交易所等,逐渐形成了旧中国的证券市场。

二、新中国的证券市场

(一)、建国初期的证券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前的证券市场主要围绕两条线索来展开:

1、解放初期鉴于证券市场仍有一定的存在基础,在先后接收官僚资本的基础上,天津证券交易所于1949年6月1日成立;1950年2月1日成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其中,天津交易所的经纪人有39家,总计资本845万元;北京证券交易所经审查合格的法人经纪人有5家,个人经纪人有17家。至1952年,因两家证券交易所交易量极度萎缩,经纪人亏损严重,天津证券交易所并入天津市投资公司,北京证券交易所宣告停业。津京证券交易所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它们不仅在吸收游资、稳定市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为我们今天证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要发展我国的证券市场必须首先发展商品经济、股份制和信用制度。

2、鉴于经济建设的需要,利用国债市场筹措了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此间利用国债市场筹措资金又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0-1958年,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和国家建设公债;第二阶段是1959-1978年,全国性的公债停止发行,但允许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必要的时候发行地方建设公债。

(二)、改革开放后的证券市场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政策,由此开启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局面。在中国经济发展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当代证券市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应运而生。1981年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库券,揭开了新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新发展的序幕。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社会资金的巨大需求,国家开始了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并率先在上海、深圳等地展开。改革开放后国内第一只股票——上海飞乐音响于1984年11月诞生。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第一家代理和转让股票的证券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宣告营业,从此恢复了我国中断了30多年的证券交易业务,开始上海股票的柜台交易。1990年,国务院批复上海浦东新区开发政策,同意在上海设立证券交易所。同年1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经国务院授权,人民银行批准,正式宣告成立。第二年,即1991年4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得到批准正式成立。沪深交易所成立后,本地发行的股票开始进场交易,这就是所谓的上海“老八股”和深圳“老五股”。之后国内其它地方发行的公司股票开始陆续在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国内证券交易开始逐步规范化。

1992年8月10日,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当时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激励下,中国证券市场的合法地位正式确立,沪深股票市场走出了一轮气势磅礴的牛市行情,其中深圳股市涨幅超过2倍,股票供不应求。为平抑股价,增加供给,8月7日深圳市宣布当年发行5亿股公众股,发售500万张抽签表,中签率为10%,每张抽签表可以购1,000股。但是当时市场极度热烈,对股票的需求量及其巨大,5亿股股票无疑是杯水车薪,于是出现了百万人争购抽签表的局面,并且引发了内部人营私舞弊暗中套购认购表的行为,结果多数人因为没有买到中签表而到市政府示威,从而引发了震惊全国的“8•10事件”。该事件的爆发使得国家管理高层极度震惊,引发了对社会稳定的担忧,并触发了公众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存废问题的忧虑,导致沪深股市深幅狂泻,上海市场三天之内暴跌400余点。

而“327国债事件”是中国证券市场又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1993年,为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国家开始进行宏观调控,沪深股票市场开始反复走低,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开始转移到国债期货市场。国债期货市场是上交所于1992年12月建立,开始只允许部分券商进行自营买卖。1993年10月25日,上交所向个人投资者开放了国债期货交易,国债期货交易日渐活跃。到了1994年秋天,国债期货发展的政策环境出现了重大的变化,面对高达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率,央行出台储蓄保值贴补政策,国债的固定利率也变成了浮动利率,国债期货的价格波动加大,全国各地投资者趋之若骛,成交额明显放大,交易所国债期货清算保证金高达140亿元。与此同时,上交所管理层对经济与政策环境变化后的风险扩大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作出相应的调整,终于在1995年2月发生了“327国债期货事件”。

与此同时,在1994-1995年,国家采取各种政治、经济措施反通货膨胀并取得重要成果。到95年下半年,物价逐步稳定并慢慢回落至正常水平。市场开始预期宏观调控将要结束,央行将采取降息等措施以刺激经济发展,于是在1996年第二季度沪深证券市场开始恢复性上涨。到12月中旬,在9个月的时间内沪深股市累计上涨300%以上,涨幅惊人。由于担心股市过快上涨冲击实体经济危害社会安全与稳定,12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批评股市存在的严重过度投机,同时沪深交易所开始实行涨跌幅限制,导致沪深股市暴跌,部分投机者损失惨重。其后股票开始一轮又一轮冲高与回落,周而复始。

2001年6月14日,国务院出台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办法引发了投资者对股票市场股权分置等内在结构性缺陷的担忧,由此引发股市下跌,结束了长达5年的牛市。在其后的4年中沪深股市进入漫漫熊途,受企业经营业绩下滑、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占款甚至侵害上市公司利益、股权分置等众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上证指数一度击穿1000点的整数关口,一些公司的股票价格大幅下降到不到前期高点的十分之一,证券市场极为萧条,投资融资功能遭受了极大的破坏。一些投资者信心遭受严重打击,投资者甚至喊出了“远离毒品、远离股市”的口号,证券市场投融资等基本功能几乎丧失殆尽。

在这样情况下,为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2005年5月,在经过全面讨论与广泛认证之后,股权分置改革工作终于全面推出。三一重工、清华同方等纳入第一批股改试点范围。在股改对价、证监会加强上市公司监管提高清欠力度、贸易资本双顺差而导致的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上市公司业绩提升等一系列利好因素的影响下,中国证券市场开始步入新一轮牛市。截止2007年5月,沪深股市累计升幅达到300%以上,部分个股更是上升10倍以上。一些缺乏业绩支撑的股票在所谓整体上市、资产注入、重组等题材的刺激下大幅上升,涨幅惊人。由于短期升幅过大,证券市场已经累积了不少风险,投资者应注意采取措施加以防范,不要盲目追涨杀跌,以免遭受经济损失。长期来看,由于我国是一个新兴市场,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因此证券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宏观经济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随着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等多项基础性制度改革工作的基本完成,历史遗留的一些突出的制度障碍和市场风险得以化解,我国资本市场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宏观经济“晴雨表”作用日渐显现。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资本市场行情也出现大幅下挫情况。自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迅速而有力的措施来应对经济危机,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长期发展的制度性举措,宏观经济出现复苏迹象,投资者信心得到一定的提振。进入2009 年,国内证券市场出现了股价指数企稳回升、股票交易量有所恢复的良好局面,随着宏观经济的逐渐复苏以及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证券市场将继续健康、稳定发展。

纵观国内外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得出三点结论。第一,在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繁荣与危机总是相生相伴的,市场的暴涨和暴跌总是如影随形。既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也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第二,虽然存在许许多多的波折,但证券市场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健康向上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长期来看,只有那些坚定持有具有长期投资价值公司股票的投资者,才能成为市场最终的胜利者;第三,每一次的经济大发展与大繁荣,都会带来证券市场的大发展与大繁荣。目前,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长达20多年的快速增长,因此,我国证券市场走出目前的大牛市也不足为奇。然而,投资者也不能因此掉以轻心,应时刻注意防范风险。

参考文献:

1、刘一民;旧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考察[F];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2、吴刚 郭斌;中国证券市场10年[N];中国财经报;

2000年

3、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及前景预测;广东局;

2010年9月

4、中国证券行业发展状况;新华网;2010年2月

证券投资学结课论文: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

授课老师:魏娜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号:2008040808003

班级:84080801

10.中国未来服装发展趋势 篇十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力量急剧增长,十多年来经济不断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总量一再成倍加大,对外贸易的地域和规模也迅猛扩展。在2009年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后,中国的经济总量仍然保持了9%左右的增长。并且,中国的经济总量于2010年成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崛起,引起了世界的密切关注,也引来了诸如“中国威胁论”等影响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言论。

从大的格局来说,冷战结束,终结了中国与邻国间的政治分割。各国之间都基于各自长远战略利益与现实实际利益加以考、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中国的邻国包括了诸多国情差异巨大的国家,在整个世界上是较为少见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复杂性。

在与我国相邻或隔海相望的东亚国家中,最为复杂的当属中日关系,其次为中朝与中韩关系。中国与日本关系之间,既有每每引起矛盾和冲突的历史遗留问题,又有紧密合作与竞争并存的现实关系。钓鱼岛、参拜晋国神社、历史教科书、慰安妇、日军遗留毒气弹、南京大屠杀等等的历史遗留问题。近几年,日本经济持续萎靡不振,而我们在今年年内有望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引起了日本国内右翼分子的不满与敌视,也使日本政府对我国的态度更加捉摸不定。同时伴随着日本在对外政策上加快谋求政治大国或“正常国家”的步伐,强化日美同盟,防范和牵制我国的行动不断升级,使中日关系在发展中又存在着许多隐患。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日之间关系的友好一面。现如今,中国为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和商品出口国,索尼、东芝、丰田、本田、马自达,在我们的大街上随处可见,我们的产品也大量销往日本。这都可以说明,我们同日本之间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这要求我们对待中日关系是要理智、客观、冷静。

我国和朝鲜、韩国之间的关系,虽不如与日本那样复杂,但也是扑朔迷离、纷繁复杂。在上世纪50年代,我们抗美援朝,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将“联合国军”赶出了三八线,保卫了自己和朝鲜人民的家园,挫败了美帝国主义的阴谋。可以说,我们与朝鲜本应有着革命战友般的友谊,但是朝鲜核问题也使我们与朝鲜兄弟之间有些不愉快的小矛盾。我国与韩国之间的关系也是复杂多变。历史上,虽然我们帮助朝鲜军民抵御了侵略,但在韩国人眼中,我们却是造成朝鲜半岛分裂现状的凶手之一。两国关系在历史上长期处于敌对状态。但改革开放后,现如今,我国境内现有超过一百万的韩国公民居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韩国人海外居住地。我国的白菜、葱、蒜等农产品大量销往韩国,我国大量持有着韩国国债,持有量位居前三。同时韩国也向我国大量出口汽车等工业产品,两国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同日本一样,我们与韩国也日益成为联系密切的利益共同体。

近年来,中俄关系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两国高层互动频繁,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横跨要大陆的俄罗斯,从沙俄时代到至今,一直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邻国和影响中国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从地缘政治上,中俄之间有漫长的边界线,我国北方边缘方向仅有俄罗斯和蒙古两个国家,俄远东地区和蒙古的形势相对稳定,不存在重大现实热点问题和安全隐患。同时,我国和俄罗斯的睦邻友好关系处于良性状态,并且不会在短期内长生重大动摇。因此,该地区的政治格局是比较稳定的,而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对美,虽存在跟本性的矛盾和分歧,但在短期之内不会发生直接的冲突和对抗。在东方,则加强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全方位关系,同时积极参与朝鲜核问题。中俄近年的联合军事演习也表明两国的军事合作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是两国政治走向合作的体现,为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奠定了基础。强大的邻国是把双刃剑,因此,复兴后强大的俄罗斯对中国安全的影响是其它邻国所无法相比的。

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有着长期的历史友好往来,苏联解体后,中亚一直是中国所关注的重点地区。中国之所以如此关注中亚地,首先由地缘政治决定的,因为中亚地区是中国的近邻,无论出于本能的想要了解邻居的动机,还是受到中国整个外交战略的支配,中国都一直将中亚视为必须加以关注的地区。在中亚地区,中国尤其关注哈萨克斯坦,十分重视发展与哈萨克斯坦的关系。中国与中亚各国发展关系,谋求实现中国与中亚各国的战略利益,谋求实现中亚地区的稳定和繁荣,谋求实现世界多极化和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与中亚各国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利益关系,这尤其表现在政治、经济领域和安全方面。

政治上,就像中亚各国谋求与中国发展关系有其战略考虑一样,中国与中亚各国发展紧密关系也是有战略考虑的,是由中国总体外交战略和政策决定的。

经济上,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经济合作不断发展,与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合作逐步得到发展。能源问题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发展关系的重要议题,90年代末期,中国政府已经与哈萨克斯坦签订了95亿美元的石油开采协议,中国将开发哈萨克斯坦的阿克纠宾斯克油田和乌津油田,这是中国在海外最大的一笔投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关于管道建设问题已经达成了协议,中国除了开发哈萨克斯坦的油田之外,还承诺修建从哈萨克斯坦到新疆阿拉山口约3000公里管道的建设。不仅如此,中国将来还可以将石油开发与管道建设分开进行。中国大型公司完全可以竞争修建中亚地区的南向管道和西向管道。工程建设也是中国在开发哈萨克斯坦能源资源的有效方式,中国油气技术具有很高水平,完全可以在中亚地区进行竞争,而且中亚地区是一个油气工程承包和油气设备出口的巨大市场。中国必须竞争这块市场,中国在开发哈萨克斯坦的油气资源时已经注意到长期的战略性问题,中国并不急于与西方石油公司展开激烈的竞争,因为有西方石油公司做参照,哈萨克斯坦可以看到与中国石油公司合作的潜力和优势,哈萨克斯坦还可以明确地感到中国是美国与俄罗斯两个竞争对手之间的平衡力量。

在安全合作方面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和中亚其他国家特别强调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首脑共同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这是六国在深化安全合作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为维护本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联合打击“三股势力”奠定了法律基础。公约对“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概念均作了明确的法律界定。六国承诺将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联合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公约的签署有利于维护各国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将为各方开展广泛的经济合作创造良好的地区环境,对推动亚太地区和平与安全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在与中亚各国发展关系时最注重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安全这三个大的问题。在政治关系中中国关注的重点有两个,一是确中亚各国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二是确认中亚各国对旨在分裂中国的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的立场和态度。在经济关系中,中国更加强化了能源战略,逐渐形成了与哈萨克斯坦发展能源合作的战略构想。在安全方面,中国未来的关注点依然是反对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极端宗教势力三股势力。当然,中国会随着周边国际局势的变化相应地调整外交政策,但针对中亚各国的外交战略不会轻易改变。

在南亚地区,印巴冲突冲突由来已久,已引起三次印巴战争,印巴冲突是包括领土、民族、宗教和军备的综合性、长期性矛盾和争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冲突直接造成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重要隐患,近年来,两国的核军备和常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在克什米尔的冲突时紧时缓,印巴冲突对南亚安全局势,和我国西部地区的安全又重大关系。随着进度经济的发展,其21世纪军事战略是发展强大的军事力量,威胁巴基斯坦,制弱小邻国,遏制中国,阻拦地区外大国向南亚渗透,实现控制印度洋,跻身世界一流大国行列的目标。印度洋是中国与中东、波斯湾、地中海、东非等地联系的海上必经之路,印度控制了印度洋,就等于中国通往这些地区的海上通道,威胁中国的石油安全和经济命脉。印度作为一个区域性大国的地位在升高,国际影响也在不断加强,而中印关系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和发展,双方的经济贸易交流日益密切,规模不断扩大,且中印双方都致力于经济的发展,都需要良好的周边环境,共同的利益决定两国的关系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经保持一定程度的密切关系。作为我国的传统友好邻国,我国一直与巴基斯坦保持着非同一般的友好密切关系,而且伴随着两国在经贸、军事、科技领域的合作的日益加深,两国的关系将得到不断地加强。我国与南亚的关系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处于比较稳定友好的状态。

东南亚诸国的对外战略对于大国关系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其地理位置上,东南亚国家对外战略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依托于一个地区性的同盟。收到政局动荡和恐怖主义的影响,东盟各国的经济受到很大打击,海外市场缩小,外资流入减少,旅游业衰退,如何实现国内政局的稳定和经济复苏成了东盟国家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东盟可以说是我国崛起的一个战略支点,我国在97年金融危机中的负责任的表现,促进了东盟国家与我国关系的新进展。在印度洋海啸灾难中,我国伸出援助之手,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和我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使我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和政治互信达到了新的水平。但是我国与一些东盟国家之间存在着主权争端,自近现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权益争端日益增多,而且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非法占领我国南中国海的岛屿,开采油气资源,严重损害我国领海主权和经济权益,越来越不利于我国的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着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但中提形势是平稳和可控的,双方在经济上有竞争,在政治上有共同利益,两方的关系必将在过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密切,无论是合作的内容还是合作的层次,都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11.中国未来服装发展趋势 篇十一

2014年过去了,行业期待的关于低空开放的实质性政策依然没能盼到,低空开放又一次遭遇“狼来了”,不免遗憾!2015年已经到来,中国通航的“春天”还要等多久?一年、两年恐怕不够,我们不妨放眼未来,再看五年。

五年内实现低空飞行常态化。

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2008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及随后确定的工作时间表,我国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将会在2015年后逐步推开。也就是说,目前我们刚好处在观测我国低空空域开放政策动向的一个时间窗口,因此,2014年11月21-23日召开的“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会议”自然而然就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这次会议开得很热烈,且会场外比会场内更热闹:相关的股票先涨后跌,有人欢呼“中国低空空域全面放开,通航市场将井喷”,有人抱怨“低空开放又一次‘狼来了’”……总之,业外兴奋、业内冷静。事实上,这个会只是一个工作会议,主要进行工作总结,并对后续工作进行安排与部署,在这个会上,不会发布具体的政策举措。不过,此次会议也的确传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几个关键词:“由点到线”、“动态空域管理”、“低空航图”——一如我们两年前对中国低空空域开放进程与方向的判断。

结合此次会议释放的信息,我们预计:2015年上半年,《低空空域使用管理规定》与局部性的《低空航图》将有望颁布;2015年后,低空开放将有限性地逐步推开;5年内,区域性非定期固定低空飞行航线有望在部分地区划设,并实现“由点到线”飞行常态化的历史突破;5年内,支撑低空开放的技术手段与保障体系(如低空空域监视与空管、FSS等)有望在部分地区得以建立及完善;5年内,低空空域使用及通用航空飞行申请/报备通道与程序将逐步透明化;然而,涉及管理体制的一些深层次问题5年内恐怕难以解决。

五年内通用飞机保有量翻番。

过去20年,全球通用飞机年交付量的高峰期出现在2007年,当年,全球共交付了4276架通用飞机。随后,飞机交付量逐年大幅下滑,2010年只有2020架,锐减一半以上。2010年后,全球通用飞机市场有复苏的迹象,但增长乏力,到2013年也仅交付2256架。

总体来看,全球通用飞机交付形势不容乐观,但可喜的是,中国市场异军突起,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从2004年到2013年,中国通用飞机的保有量从566架增长到1654架,年复合增长率达12.6%,尤其是2013,年交付312架,增长率达23%,据相关数据统计,2014年,中国有望再增加300架通用飞机。

中国的数据令人兴奋,但更令人兴奋的事实恐怕还在这些数据背后:一、以上数据是中国低空空域还未真正开放时就已呈现的市场态势;二、我国通用飞机10年来保有量虽然扩大了3倍,但在绝对数上,我们与很多通航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差距巨大——美国的通用飞机保有量近23万架。所以说,中国通用飞机市场潜力巨大,其发展空间人们可以大胆去想象。

当然,我们不奢望能达到美国的通航发展水平,但即使达到美国的十分之一,也足够全球通用航空制造业忙活好多年。未来5年,我们预计:中国通用飞机的保有量将会从现在的约2000架增长到约4200架,其中,公务机将由现在的200余架增长到460余架,民用直升机将由现在的约450架增长到980架。

五年内机场奇缺窘态可望改观。

通用机场奇缺是制约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的另一大障碍。我国通用机场和临时起降点的数量号称有近400来个,但真正能用的少之又少,获得民航局机场运营许可的通用航空颁证机场也就40来个。尽管当前各地建设通用机场的热情很高,但由于通用机场建设审批渠道和程序的不畅,真正动工建成的很少。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通用机场建设审批的针对性政策,通用机场的建设审批都得按照民航运输机场的建设程序进行,这基本上封堵了正常审批之路,所以各地都在打擦边球,即以申请建临时起降点的名义建通用机场。

两年前,有政策信号释放说国家将下放通用机场建设审批权限,但最终是只闻雷声未见雨点。因为要等待新的政策出台,一年前,临时起降点的申报也基本上被叫停了。可以说,由于政策出台的缓慢,中国通用机场的建设被整整耽误了两年。

终于,2014年10月,李克强总理发出明确指示:“要求下放通用机场建设核准权限”,这如同久早的甘雨,一时间,业界欢欣。随着李总理指示的落实,我们预计,未来5年我国将会出现一波通用机场建设高潮,通用机场奇缺的窘态有望得以改观。

五年内通用飞机“中国造”实现批产。

中国不仅是全球通用航空最为重要的新兴市场,也日益成为全球通用航空制造产业链的重要一员。

我们看到,全球最大的通用飞机制造商赛斯纳已与中航工业在中国开始进行全系列产品的生产合作——从轻型运动飞机162(现已停产)、多用途通用飞机208到“奖状”XLS+公务机;全球第二大的通用飞机制造商美国西锐飞机制造公司已被中航工业全资收购。并在珠海建起了组装生产线;同时,中航工业还全资收购了全球第二大的通用航空发动机制造商美国大陆航空发动机公司及一家德国的航空发动机公司;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与中航工业在哈尔滨合作生产的莱格赛500公务机2013年下线;奥地利钻石DA40飞机已在山东滨州投产;空客直升机公司又与中航工业签署了1000架直升机的合作生产合同;北汽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资成立的北京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先后与新西兰太平洋航空航天公司及意大利阿古斯塔直升机公司达成协议合资生产P750飞机及阿古斯特直升机;在重庆市政府主导下,皮拉图斯通用飞机及恩斯特龙直升机生产项目落户重庆;民营企业也不甘落后,河南美景公司收购了美国穆尼飞机公司;此外,还有更多关于通用航空制造的海外收购项目正在秘密洽谈中。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这些通用飞机国际合作生产项目,有些是对外投资项目,短期内生产体系还是在国外。全球有成百上千家通用飞机整机制造商,而真正具有商业合作价值的并不多,所以我们建议投资者在选择国际合作生产项目时要提前做好功课。

除了国际合作外,我国也在自主研制一些通用飞机,如中航工业的民用直升机“小鹰”系列轻型飞机以及山河智能的阿诺拉轻型飞机等,都在蓄势待发。不过,国内的整机生产项目大多还处在落地过程中。

当前,在服装,IT、玩具等领域,“中国制造”已经席卷全球,未来在通用航空领域,“中国造”的神话或将再次上演。未来5年内,我们预计,国内将有2-3个整机项目达到量产(小批量生产),且会从整机制造沿上游方向发展出现2-3个通用航空关键零部件制造商,即发动机、航电、螺旋桨、透明座舱盖等关键部件制造商。事实上,全球有上千家通用飞机整机制造商。而生产发动机、航电等关键零部件的厂商就那么几家,也就是说,关键零部件生产反而可以成规模,但与人们常识相悖的一个一般性事实是,关键零部件生产的技术门槛往往要高于整机制造。

上一篇:研修心得杨俊下一篇:党的十七大知识竞赛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