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调查与建议

2024-06-25

松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调查与建议(共6篇)

1.松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调查与建议 篇一

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我国也开始面临这一难题,且问题越来越突出。鉴于转型工作的复杂性、综合性,本文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已有转型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提出了系统对策建议。

改善宏观调控

一是成立专司部门。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调整,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也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问题。德、法、日等发达国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时尽管具体做法不一,但都成立了专门领导和协调转型的机构。我国可考虑由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委共同成立“国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规划与政策办公室”(也可考虑对国家振兴东北办或国务院西部开发办进行职能扩充)。二是制定和实施战略规划,并可考虑立法保障。由国家专司转型的权威机构来制定和实施经济转型规划和区域振兴规划。首先,这种高层次机构可以兼顾利益、协调各方采取行动;其次,可以避免地方政府制定转型规划所带来的主观随意性和任期制下出现的非连续性;最后,能突破地方政绩观和地方利益集团的束缚,及早进行科学规划,做到未雨绸缪。另外,鉴于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在我国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举措,不只是资源型城市的局部问题,可借鉴国外经验,通过立法将转型纳入法制轨道,强化保障机制。三是在产业政策、财税金融、环境生态、科学技术、教育培训和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对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给予倾斜性支持。鉴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系统性与复杂性,要取得转型的真正成功,必须打政策组合拳和注意措施的综合配套。

调整产业结构

一是淘汰落后资源产业,即主动退出那些成本高、环境污染重且没有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二是改造传统产业,即对仍具竞争优势的传统资源产业积极用先进技术进行改造升级。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并不意味着要全部放弃传统资源产业。对仍具竞争优势的传统要利用先进的科技对其改造,使其升级换代,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将有基础的非资源型产业做大做强成支柱产业,激活存量资产。四是在资源型产业基础上发展接续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当然,还可以考虑对伴生资源、共生资源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五是在资源型产业之外发展既有国际市场前景又有本地比较优势新兴产业,进行新产业植入。

重塑城市形象与功能

一是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过程是“现代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协同推进的过程。要理解这一点,必须先弄清楚传统城市化与现代城市化、现代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两组概念。传统城市化与现代城市化的区别在于城市化的产业支撑不同:18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城市化开始进入现代城市化阶段;即城市化传统与现代之分界点在于有没有社会化工业大生产的支撑。现代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区别在于城市化量与质的区别:近年来,第三产业替代第二产业成为城市发展新动力源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并且城市发展也由以“城市化”为主的量变阶段向以“城市现代化”为主的质变阶段过渡。

二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必须高起点规划,强化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功能与形象的优化。没有城市形象的重塑,没有城市功能的再造,就不可能有成功的转型。

优化产业组织

一是要促进大企业集团的建立,培育地方经济成长的火车头。竞争力强、发展迅速的大企业往往能成为带动一个地区经济成长的火车头。二是要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打造有活力的产业组织结构。要在积极建立大企业集团和争取大型企业进驻的同时,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形成产业聚集和企业网络,提高区域竞争优势。企业在初创阶段最需要政策、环境的呵护。因而,为推动和促进中小企业的更快发展,要综合运用诸如提供创业资助、支持技术进步和创建企业园圃等多种政策措施。

深化对外开放

一是要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外资和区外资本进入。为配合转型、吸引外部投资,其一可以考虑积极兴办各类工业园区,努力培育项目载体,实施筑巢引凤和项目招商;其二政府应该制定和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扩大开放,吸引外部资本进入不仅会促进产业转型和创造就业岗位,还将极大地推动经济在区域间的横向联系,甚至将推动和深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二是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内统一大市场的竞争,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更要走出去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要创造条件,积极鼓励企业开拓外部市场甚至是国际市场,从而促进经济的外向型发展和对外贸易多元化。企业参与国内大市场和国际市场竞争程度加深的过程,也就是企业扩大产能、改善产品结构的过程,更是塑造企业竞争力和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的过程。

健全科教培训和社会保障

一是要依靠科技教育来放大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物质技术动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这一要求,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把科技创新与资本投入相结合,用科技力量放大经济转型的动力,推动经济转型的步伐。另外,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也是城市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的根本标志之一。二是要加强职业技术培训,促进再就业和再工业化。通过卓有成效的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能提高大批传统产业工人的素质和技能,从而能为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准备条件。三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轻经济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必然会造成大量的结构性失业和职工下岗,社会不稳定性因素增加,这就要求多渠道的分解经济转型压力,在加强职业培训的同时,抓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减轻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负面影响,为转型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2.松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调查与建议 篇二

一、阜新城市转型的困境与原因分析

(一) 阜新城市转型面临的困境

1. 接续替代产业框架基本形成, 但多元化产业格局尚未真正确立。

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 新型支柱产业的确立是困难的。虽然确立了现代农业的转型道路, 但是阜新产业弱小而又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阜新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在总量上均处于全省的最后一位。2003年至2008年五年间, 农产品加工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12.7%上升到27.3%, 但是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供应、新型能源、煤化工等“三大产业基地”建设的项目仍面临许多困难。而且, 阜新进行经济转型所处的大环境是我国已进入买方市场, 市场竞争激烈, 培育和开发市场难度较大, 弱小产业的发展壮大面临严峻的挑战。

2. 转型中出现了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

城镇失业率高, 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问题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突出问题。由于历史原因, 阜新在转型中的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难的障碍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阜新现有城镇下岗失业人员10.7万人, 占城镇人口的12.4%, 城镇登记失业率高达6.6%, 现有就业人员中近3/4就业稳定性差。由于下岗失业人员中有近一半来自矿区, 年龄大, 技能单一, 观念陈旧, 实现再就业的难度较大。大量城乡居民处于贫困状态。城市低保人口18.2万人, 占市辖区人口的23.3%, 占全省低保人口总数的12.9%;农村贫困人口24万人, 占全省贫困人口的21.4%。这些突出的问题, 使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日趋增多, 较大规模的职工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 社会治安也趋于恶化, 直接影响城市转型的进行, 处理不好还将影响到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3. 财政紧张而又承担沉重的支出负担, 投资环境差, 资金匮乏。

财政极度困难的阜新, 每年上划给中央和省的税收增量却高于中央和省级财政每年向阜新提供的转移支付, 休养生息无从谈起。阜新地方财政紧张又缺少吸引投资的优惠条件。阜新是辽宁财政收支矛盾最突出的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的74%要用于人员经费及保运转支出, 占可支配财力的比重高达81.6%, 是典型的“吃饭财政”, 而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扶持创业、贫困人口受教育、弥补社保资金缺口、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等又急需财力支持。仅社会服务职能部门和社会保障职能部门经费缺口就达1.74亿元。总之, 资金匮乏仍然是制约阜新经济转型的瓶颈。

(二) 阜新城市转型困境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1. 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城市发展过程中观念落后, 体制封闭。

作为煤炭城市, 阜新长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运行, 形成了依靠矿产资源、传统产业、现有市场的思维惯性, 人们的市场经济观念淡薄, 开拓创新和吃苦耐劳精神不够, 依赖思想、等靠要观念很重。这种封闭的思维方式和落后的思想观念, 成为影响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

2. 忽视社会转型, 使经济转型缺乏思想和制度支持。

提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往往人们容易简单理解为经济转型或产业转型, 事实上我们在重点抓经济转型的同时绝对不能忽略社会转型。由于体制、机制原因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阜新下一步发展仍面临重重困难和矛盾, 有些凭借自身力量无法解决。因此, 建立规范、有效的转型机制, 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提供一个稳定的制度性保障是非常必要的。

二、推动阜新城市转型的对策建议

(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可持续发展

资源型城市转型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走循环经济之路。变废为宝, 大力发展综合利用, 大量煤矸石、粉煤灰和工业废弃物要充分用起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吃干榨净。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 增加其附加值。要走自主创新之路。过去我们走的是拼消耗浪费资源的路子, 但是我们的资源储量和人口数量都不允许再走下去。要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 注重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 使城市发展以创新为依托。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 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重视环境保护, 解决好阜新转型发展中的各种深层次矛盾, 解决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 使阜新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二) 努力发展好接续产业、替代产业, 确立多元化经济格局

坚持以项目为核心, 以“工业年”活动为载体, 大力推进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供应、新型能源、煤化工等“三大产业基地”建设。逐步实现装备制造业配套、新型建材、精细化工、新型电子、玛瑙加工、北派服饰等优势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改造传统服务业, 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 构筑具有阜新特色的现代服务业。

(三) 充分重视民生问题的解决

坚持以人为本, 为城市的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对矿工进行免费转岗培训;为矿工进行创业咨询的同时提供小额优惠贷款;允许不够正常退休年龄的矿工提前退休并给以较高的退休待遇, 同时对其免费培训;多渠道创造再就业条件;确保矿工的医药费来源, 对职业病进行免费治疗;由国家出资对矿区旧房进行改造。

(四)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为转型提供足够的支持

从2008年起, 已经进入转型振兴的第二阶段。努力开创阜新转型振兴的新局面, 是新一届政府肩负的历史重任。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国务院近期制定下发了《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 明确提出了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加大财政一般性和专项转移支付力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由于转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因此有力的政策扶持将极大地促进转型的顺利进行, 地方政府应该在认真贯彻中央政策的同时, 进一步积极发挥地方政府应有的作用, 在城市转型过程中给予企业、农民充分的政策支持, 为转型提供政策保障。

(五) 社会转型与经济转型同步进行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 加强发展软环境建设。具体做法如下。

1. 坚持科学理政, 更加关注民生。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把政府工作的着力点转向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 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产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积极推进市、县行政服务中心建设, 切实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 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2. 坚持民主施政, 推进政务公开。

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制度, 进一步完善社会公示、重大决策听证和专家咨询制度。加快电子政务建设, 继续办好政府公报、政府网站和“民心网”。建立完善政务公开和信息发布制度, 及时公布老百姓关心的事, 努力办好老百姓希望办的事。

3. 坚持依法行政, 强化行政监督。

认真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进一步依法清理行政许可事项, 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健全行政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 确保政令畅通, 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4. 坚持从严治政, 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3.松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调查与建议 篇三

   时间:2012年7月19日 嘉宾:湖北省黄石市市长

访谈摘要:黄石市是全国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支持黄石实施“大产业、大园区、大城市”三大战略,建设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7月19日,黄石市市长杨晓波作客省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我是主持人敬冉。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黄石市市长杨晓波。杨市长,欢迎您!

杨市长:各位网友大家好!

“3451”总体发展规划 打造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

主持人:黄石市是全国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支持黄石实施“三大战略”,建设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也就是说,黄石要从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变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您认为这样的转变怎么进行?

杨市长:省第十次党代会上,鸿忠书记在会上作报告时明确指出,支持黄石实施“大产业、大园区、大城市”战略,建设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同时,在省党代会之前,省委、省政府黄石现场办公会和全市三级干部大会上,鸿忠书记指示:黄石要成为“全国示范、区域领先、跨越率先”。国生省长提出:黄石要打造全省“双加快”的试验田,“战略支点”的重要支撑,“中三角”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城市和对外开放的桥头堡。这些重要战略部署,既明确了黄石未来发展的方向、转型跨越的目标和路径、提振了全市干部群众的“精气神”,也标志着深入实施“三大战略”、推进黄石转型跨越,是“国家战略、省级工程、黄石实施”,必将为黄石发展迎来重大历史性机遇。落实好省党代会和黄石现场会精神:

总的要求是:努力做到“全国示范、区域领先、跨越率先”。

奋斗目标是:努力实现“超六

十、跨双百、过双千、达一万”。“超六十”,就是城镇化率超过60%;“跨双百”,就是城镇建成区面积跨200平方公里、人口跨200万,形成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格局;“过双千”,就是打造有色和黑色金属两个千亿元产业、培育10家百亿元大企业、发展1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示范市;“达一万”,就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美元。

发展战略是:“3451”。“3”,就是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即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战略;“4”,就是强化港口辐射、产业聚集、示范引领、生态宜居“四大功能”;“5”,就是建设建设现代产业名城、生态宜居名城、创新创富名城、矿冶文化名城、和谐幸福名城等“五大名城”;“1”,就是努力把黄石建设成为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

重点举措是:四个突破。

一是做大做强产业,在发展现代型产业上实现新突破。按照发展“千亿元产业、千家规模企业”的目标,着力抓好大产业、大集团、大企业发展,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建设,重振黄石工业雄风,以工业经济的跨越,带动全市经济的跨越。同时,按照“集群化、高新化、低碳化”的要求,积极改造提升黑色、有色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物流、旅游、商贸等现代服务业,着力推进农产品深加工等现代农业,努力构建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

二是完善城市功能和生态建设,在强化枢纽型功能上实现新突破。以战略的眼光、“全域”的理念,站在武汉城市圈、全省、中部“中三角”乃至全国发展大局,来谋划黄石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真正把黄石建成“中三角”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湖北省的门户城市和国内最具特色的城市。重点是加快推进“双百”城市建设,优化城市布局形态,实现多点支撑、组团发展。加快推进大交通、大港口、大物流建设,努力把黄石建成辐射范围广、集散能力强、水陆公铁无缝对接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加快推进生态黄石建设,进一步加大沿江、沿山、沿路、沿湖绿化景观力度,深入推进磁湖、青山湖等“四湖”水生态治理、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开山塘口生态修复等工程建设,强化节能减排,努力打造山清水秀、秀美宜人的城市风貌。

三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创新示范型体制上实现新突破。一方面,更加积极主动实施开放先导战略,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用世界的眼光、战略的思维,始终坚持开放先导战略不松懈,以打造全省对外开放“桥头堡”为目标,敢开放、真开放、先开放、全开放,努力让所有市场主体和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到市场化、国际化的大潮中。另一方面,继续深入推进“大部制”、“两集中一代办”等改革,减少管理层级,加快形成精干协调、运转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四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构建共享型社会上实现新突破。主要是坚持“三个导向”,即:坚持民生优先的导向,就是在部署工作、谋划项目、推进建设时,首先想到能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如何才能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坚持为民解忧的导向,就是从解决群众致富难、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行路难、饮水难、子女上学难等具体问题出发,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抓好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坚持服务基层的导向,就是以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来提高人民的满意度,特别是加快推进网格化管理,更大幅度地提升服务群众的质量。

“依赖资源”发展向“超越资源”发展转变

主持人:嗯。“四个突破”分别从经济、环境、体制和民生方面重点入手,很全面也很有力度!黄石是全国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这几年黄石的转型可谓是风生水起、成效斐然,获得了全国十大转型示范市,在国内国际网友心目中的形象也得到全面提升。杨市长,您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黄石市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状况下开始转型的?

杨市长:非常感谢省政府门户网站和各位网友对黄石的高度关注和支持,我也很乐意与大家进行在线交流,为大家介绍关于黄石资源城市转型的情况。

黄石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享有“矿冶名城”、“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服装新秀”的美誉。黄石也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过去,我们依靠丰富的矿产资源取得了快速发展,但由于长期开山挖矿,也使黄石走到了“矿竭城衰”的边缘,特别是07、08年的时候,由于资源枯竭,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各种伴生问题陆续涌现,发展面临着“六大告急”。

一是矿产资源告急。到2007年,我们的优势资源煤、铁、铜的保有储量占累计探明储量不足三分之一,采掘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由最高时期的30%下降到不足11%,黄石“富矿城市”的优势基本殆尽。

二是产业结构告急。主要呈现出“三多三少”的特点,即:资源型企业多、高新技术企业少;初级产品多,终端产品少;关联度低的单体企业多,产业集群配套的企业少。特别是传统工业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三高三低”突出问题,使黄石的经济发展一度陷入“低谷”。加之,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使黄石更是“雪上加霜”,曾一度有70%左右的企业减产停产。

三是发展空间告急。黄石是由一个滨江小镇发展起来的“狭长”城市,到08年市区剩余可用建设的面积不足10平方公里。项目往哪里摆、增长点何处生?一度成为制约我们发展的最棘手问题。

四是生态环境告急。由于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给黄石留下了千疮百孔的矿山、灰尘弥漫的山道、伤痕累累的土地,曾被誉为“光灰城市”,2007年黄石万元GDP综合能耗位居湖北省第一,减排指标高于湖北省平均水平。

五是民生问题告急。尤其是下岗失业人数多,就业再就业压力增大,08年底,下岗职工人数累计达到10万多人,其中采掘业及初级产品加工业下岗职工人数占80%。

六是财力保障告急。一方面,因矿产资源枯竭,资源型企业“吃不饱”、甚至是“没饭吃”,导致税收收入大幅下滑;另一方,失业人员增多,困难群体增多。“一减一增”,导致财政捉襟见肘,难以为继。

主持人:杨市长,刚才您以“六大告急”为黄石转型前的状况“画了一个像”,那么经过这几年的转型变化,能否为现在黄石的发展再“画一个像”?

杨市长:针对“六大告急”问题,近年来,我们“背水一战”,积极探索,抢抓列入全国资源枯竭转型城试点城市的重大历史机遇,通过大力实施“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三大战略,全方位推进各方面转型,长期制约我们的“城市发展无空间,工业发展无园区、产业发展无集群”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形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跨越式发展良好态势,主要体现为“三大转变”:

一是产业发展实现由资源产业“一业独大”向优势产业“多业并举”转变。主要体现为“两升一降”,即:机械、食品、纺织服装、化工医药等“四大”接续替代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产值的比重分别提升近10个百分点、重工业占工业比重下降近5个点。黄石先后被评为中国经济转型示范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和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二是城市格局实现由“沿江布局”向“两湖”(磁湖、大冶湖)融合、城乡统筹转变。黄石市区与大冶城区已经融为一体,以黄金山工业新区为主体,八个省级工业园联动发展态势已经形成,成为转型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城市形态实现了从“光灰城市”向“生态宜居城市”转变,结束了半个世纪“光灰城市”的历史、结束了能耗持续攀升的历史、水资源严重污染的历史,先后荣获水治理范例奖、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以及国家文明城市提名资格。

三是思想观念实现从“依赖资源”发展向“超越资源”发展转变。通过举办首届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黄石矿冶文化魅力不断彰显,“精神资源”与日俱增,干部群众“精神区位”持续提升,转型压力正转变为向体制机制创新要资源、要空间、要发展的强大动力。反映到经济发展指标上,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925亿元,同比增长15.8%,过去最好的年份年增长100个亿左右,去年增长超过200亿元;财政收入从71亿元到92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34.1亿元到54亿元,双双净增长20个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去年的增长量是前年的2倍;主要经济指标均在2006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取得了“十一五”圆满收官和“十二五”良好开局。

“五项抓手”强化积累精神资源 提升转型水平

主持人:从刚才您介绍的情况看,黄石的转型成效显著,实属不易,那么我们整个城市转型的思路和路径是什么?杨市长您能给我们简要谈一下吗?

杨市长:好的。在推进城市转型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自然资源渐趋枯竭,精神资源永不枯竭”的理念,主动转型,积极作为,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实施“三大战略”,明确转型路径。坚持着眼于从战略高度,结合黄石实际,适时提出并实施了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三大战略”,千方百计汇集一切有利于转型发展的“新资源”。同时,坚持“借助外力、凝聚内力”,近年来先后争取到9个国家级试点,尤其是通过成功举办中国?黄石首届矿冶文化旅游节暨建市60周年庆典活动,有力彰显了“包容、创新、唯实、自强”的黄石精神,将悠久的矿冶文化转化为全市人民热爱家乡、建设黄石的精神动力。

二是推进项目建设,强化转型支撑。近年来,我们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中之重,坚持实施大招商、大项目、大投资、大建设,先后引进市外资金500余亿元,实施了新冶钢特钢等一批重大升级改造和延伸发展项目,有力促进了产业集群化、园区化和高新化。同时,大力发展大交通、大港口、大物流、大生态建设,三年累计投入300多亿元,着力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黄石的城市综合功能和城市面貌得到较大改善。

三是创新体制机制,激发转型活力。坚持试点探索、示范先行,很多改革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比如,我们按照“横向大部制、纵向扁平化、全局资源整合”的思路,全面深化“两集中一代办”改革,全方位推进“撤街办、合社区、并机构”的市区管理体制改革和“扁平、网格、便民、长效”的警务改革等重大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打造“效率最高、收费最低、环境最优”城市;在税务部门和卫生医疗机构推行“同城通办”办税机制和全省首个“三卡通”(就诊卡、医保卡、银行借记卡)模式,更快更好方便群众;在全省率先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准备金制度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在全国首开统筹灾害治理与产业开发的“工矿废弃地复垦调整利用”先河,有力推进了生态修复治理。等等。

四是强化生态建设,提升转型水平。围绕“两型”社会建设,重点抓“三治”,即:治水。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7座,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全部实现处理排放;与亚洲开发银行合作,启动总投资14亿元的城市内湖水生态治理项目,对环湖污水管网实行截流、集中处理。2011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6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治山。全面启动矿山环境治理、开山塘口治理和工矿棚户区、爆震区、塌陷区等改造工程,治理地质灾害面积1.37平方公里,解决了5万多人的安全问题;完成工矿废弃地复垦11.8平方公里。如,完成了全国十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之一的板岩山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成功摘除了悬在城区3万居民头顶上的重大隐患。通过环境治理,一批百年矿区“旧貌换新颜”,大冶铁矿废石堆积区已建成亚洲最大的硬岩复垦林,采矿坑已建成国家矿山公园,并成为4A级景区,城区边缘20多个开山塘口全部披上了绿装,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2%。治尘。主要是以节能减排为抓手,大力实施一批节能减排项目,对中心城区企业实行“退二进三”、搬迁改造,推行集中供热,关闭城区小锅炉50多座,关停“五小”企业1000多家,全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连续两年达到320天。

五是保障改善民生,共享转型成果。针对老工业基地历史包袱重、民生欠账多的实际,我们牢记鸿忠书记提出的“六民”要旨,积极从制度安排上破解民生难题。在就业保障上,我们以创建国家创业促就业试点城市为抓手,建立了由15个政府部门参与,融“创业培训、项目选择、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金融投入”等为一体的全过程帮扶机制,近三年来,累计为2万名创业人员提供贷款7亿元,将最繁华的19个街区(园区)列为市级创业示范区实行集中扶持,共有近3万人实现成功创业,带动近10万人走上了就业岗位。在社会保障上,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了“五险合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五险参保对象达到近250万人次,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尤其是在全省率先实行药品采购集中配送改革试点,药价较之前下降了35%。同时,实行全民医保、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改革措施,切实让医改成果惠民为民。在住房保障上,坚持把棚户区改造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相结合,加强顶层设计,探索建立了广覆盖、促公平、可持续的“五个一”(一个篮子归并、一个口子保障、一个通道转换、一个平台汇集、一个杠杆调节)住房保障模式,目前开工改造棚户区70片,有近70%的居民迁出了棚户区,建设保障性住房156万平方米,解决了2.2万户家庭住房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择要》上总结了住房保障“黄石模式”,李克强副总理对《择要》作了重要批示。这个月的13日至14日,李克强副总理在我省调研时,专门听取了黄石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介绍。在和谐社会建设上,建立了信访、综治、维稳、司法、民政等部门联动的“大信访、大综治、大稳定”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同时,千方百计加快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保、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全市财政五年累计投入155.28亿元,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热点难点问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主持人:听了杨市长全面的介绍和解析,相信网友们现在也深刻了解了黄石市在建设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过程中,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规划战略。我们对黄石努力建设成为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也是信心满满!今天的访谈也接近了尾声,我们再一次感谢杨市长作客在线访谈,谢谢您!

杨市长:在即将结束今天采访前,我代表黄石市委、市政府再次对省政府网站表示感谢,也真诚的邀请记者朋友和广大观众,在9月21日—23日亲临黄石参加第三届国际乒乓节暨第二届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共同体验黄石矿冶文化的独特风采,共同领略黄石山水宜居的独特魅力。

4.松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调查与建议 篇四

2010年7月9日,巅峰智业一行3人应伊春市旅游局的邀请参加了伊春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产业发展研讨会。会议还邀请了国家旅游局、国家发改委等全国各大部委及科研院所的领导和专家,为伊春产业转型升级建言献策,其中的一些建设性的观点,对于公司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和基础支撑研究方面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伊春市,一个因林而生、因林而兴、因林而衰的典型林业资源城市,从很早就开始寻求转型发展之路,伊春市曾委托巅峰智业进行旅游业发展提升规划编制,从发展定位、空间结构、景区建设等多方面规划为伊市旅游业快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城市森林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范例”、“ 绿色伊春” “中国最佳避暑胜地”、“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世界十佳和谐城市”等一系列响亮的称号,见证了伊春转型之路的取得的成就。

在此次研讨会上,首先由伊春市市长王爱文介绍了伊春市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同时也阐述了伊春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表达了寻求伊春高效转型的迫切心情。

随后由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支大林对于《伊春市产业转型与经济发展报告》进行了详细的汇报和解读,提出了伊春转型过程中的产业发展战略。

接下来各位与会的领导和专家们针对报告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伊春经济产业转型要求,各抒已见,开展的卓有成效的讨论。

巅峰智业首席顾问专家有针对性的指出,伊春转型要以旅游业作为其主要的替代性产业之一,伊春的旅游业发展要走出红海,找到蓝海。要从资源上走出红海,明确伊春旅游业最大的资源优势是其生态环境;要从思路上走出红海,要结合当前的环境需求、体验需求、消夏需求、健康需求,突出伊春旅游的主要卖点是养生环境、医药理疗、清凉漂流、生态标记、地方民俗等;要从形象上走出红海,确立“中国林都,康养天堂”的旅游形象。蓝海战略为伊春市的产业转型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

5.松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调查与建议 篇五

一、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 转型资金不足

资源型城市是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 是以当地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城市类型。大部分都是先矿产后城市, 也就是所谓的“以矿兴城”。而自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 当自然资源濒临枯竭时, 城市的发展后劲就不足, 城市的资金供给也不足。同时, 资源型城市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 以及上缴大量利税, 因此城市本身的资金积累也不足。要想真正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 资金不足就是一个瓶颈性的问题。

(二) 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 资源枯竭型城市以“重生产, 轻生活”思想为指导, 只大力发展资源型产业, 而对非资源型产业的重视不够。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依赖于第二产业, 多以重工业为主, 尤其是采掘业与原材料工业比重较大, 占GDP比重达到近60%。而轻工业发展不足, 造成了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 对新兴产业和接替产业的发展有阻碍作用。

(三) 再就业压力大

资源枯竭型城市具有资源型产业比重大、国有大型企业密集等特点, 因资源型企业萎缩或国企改革就新增了大量失业劳动力。这些下岗职工数量多且下岗时间集中, 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角度来说, 失业下岗人员的就业和再就业, 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这些人员文化程度低、技能单一等特征, 是就业再就业困难的另一个原因, 由此造成社会负担重。

(四)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 粗放掠夺式地开采资源, 不但造成资源濒临枯竭, 而且生态环境也出现日益恶化的趋势。这种掠夺式、粗放型开采, 土地出现大面积塌陷, 煤矸石等尾矿大量堆积, 工业大量排放“三废”, 给环境带来巨大破坏, 严重影响生态平衡, 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另外选矿冶炼企业对空气、土地和水的污染也十分严重。

二、政府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积极作用

(一) 成立负责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专门机构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的成败关乎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全局, 必须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成立专门机构来负责。这个机构必须研究制定公共政策、法律法规, 对各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予以分类指导、监督管理。

(二) 制定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规划

政府有有准确的定位, 科学合理的转型规划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 有巨大的推动作用。2007年12月, 《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布, 全面指导规范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依据这一意见, 各资源枯竭型城市纷纷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 指导并组织经济转型工作顺利进行下去。

(三) 制定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政策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主要依赖于国家的政策和地方的支持。为了积极推进资源型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包括公共基础政策和公共援助政策, 从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公共政策的制定主要着眼于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同时也应注重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区位创新等政策的配套性。

三、发挥政府作用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建议

(一) 中央政府主要作用

中央政府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 主要发挥导向性作用。从全局角度出发, 抓重点、促关键, 推动各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

1.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从2007到2010年, 国务院对已经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44个城市及地区, 给予了财力性转移支付的支持。这些资金主要为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 提高其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加快经济转型,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出了巨大贡献。国务院应该继续加大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力度, 这样就能够保障一部分所需资金的稳定来源, 更有利于各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开展经济转型工作。

2. 制定经济转型相关政策。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一个涉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等内部因素以及政府、市场等外部因素构成的系统复杂工程。这就需要政府, 从统筹全局的角度出发, 制定出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以及环境保护等政策, 指导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

(二) 地方政府主要作用

地方地府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 主要是按照中央政府的指示, 制定符合实际的经济转型规划, 并积极组织落实各项工作。

1. 改造传统产业, 发展接续替代产业。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必须因时因地制宜, 发展替代产业。在选择替代产业时要根据国内、国外市场需求, 立足现有的基础条件, 客观地分析比较竞争优势, 合理定位产业布局和分工, 既不能抛弃原有的产业基础另起炉灶, 也不能不遵循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完全按照原有的产业进行生产经营。各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必须充分发挥本地的比较优势, 对传统产业中有市场、有效益、发展潜力大的产业实施技术改造, 增加科技含量, 进行深加工, 提高产品附加值。

2. 提高人口素质, 抓好再就业工作。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 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解决就业问题, 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 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来说, 更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第一, 加大就业培训力度, 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通过职业技能培训, 使他们自身素质有所提高, 让他们掌握新的技能, 就能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第二, 认真落实再就业政策, 鼓励广大劳动者自主创业。对失业人员给予税收、低利率贷款等优惠, 增强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能力, 让更多的人实现就业。第三,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根据配第-克拉克关于产业结构的理论, 经过发展, 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要上升。在同样的投资中, 第三产业可以吸纳较多的就业者, 所以在今后一个时期内, 应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扩大就业的战略性选择。

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解决民生问题。

实施资源枯竭型城市社会保障, 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要进一步完善以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险内容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首先, 国家必须加大财政支付力度, 以解决经济转型过程中, 破产、关闭企业集中出现的企业职工的经济补偿、安置, 清还拖欠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工资、退休金、各项社会保险费用等问题, 保证整个城市经济转型的顺利进行;其次, 要建立省级统筹资金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进行资金上的重点补贴, 提高社保的质量。再次, 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覆盖到城镇各类职工, 使全体劳动者都能依法享受社会保险, 扩大缴费基数, 提高收缴率。最后, 加强对失业保险,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力度。各地民政部门要会同其他相关部门科学的制定低保金标准, 使低保金标准与企业最低工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失业保险金等标准拉开距离, 形成合理配套的标准。

4. 发展低碳经济, 改善生存发展环境。

生态环境是生存发展的基础。低碳经济是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1) 制定科学合理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 进一步研究低碳经济开发、推广、对外合作、技术引进等战略。 (2) 扎实推进节能减排, 大力推进清洁生产, 做好节能、节水等工作。对于节能环保型项目财力、人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鼓励把项目做大做强。 (3) 利用高新技术,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发展精深开采和精深加工, 提高资源的可利用率。 (4) 加大宣传力度, 培育广大群众低碳环保意识。通过广泛宣传, 让大家明白低碳经济发展的好处, 并转变成自觉行动, 参与到低碳环保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徐君, 王育红.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

[2]李东阳.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以辽源市为实例的分析[D].吉林大学, 2009

[3]黄方今.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中政府行为研究——以下花园区为例[D].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2010

6.松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调查与建议 篇六

关键词: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山水生态城市,复合生态

1 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意义

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自然环境为依托、经济活动为基础的社会联系极为紧密和按其自身规律不断运转的有机整体是人类创造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淮北市是全国十三个重点煤炭基地之一, 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城市功能持续提升, 累计生产原煤8亿吨, 在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因资源开发和工业污染带来一定的生态环境压力, 因此, 加快城市转型、建设生态城市, 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也是事关淮北未来发展的历史抉择。

2 淮北市山水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条件

2.1 优势

(1) 具有建设山水生态城市的自然资源。淮北市山水资源丰富, 特别是在城市规划区内, 山体、河流、湖泊分布占总面积一半以上。这些山水资源共同形成了“群山抱六湖, 九河穿煤 (美) 都”山水格局。

(2) 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资源优势。柳孜码头遗址、古岩画群、石山孜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见证了淮北市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

(3) 建设山水生态城市取得一定成效。淮北市已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科技工作先进市, 三次跨入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行列, 还被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

2.2 劣势

(1) 城市空间发展与煤炭资源开采之间矛盾凸显。地面的反复沉降, 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向外拓展。

(2) 现状湖泊水源不能长期保证, 山体绿化覆盖率偏低。现状湖泊水源补给为矿井疏干排水, 煤矿若停止开采, 水源难以长期保证。

2.3 机遇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报告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2009年3月, 国务院确定淮北市为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 中央财政将给资源枯竭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支持。未来3~5年将是淮北市转型发展的最佳历史机遇期, 我市经济社会正步入加速发展阶段, 为转型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

2.4 挑战

2010年1月, 国务院批准成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皖北地区将成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要功能补充区。面临这一政策机遇, 作为安徽北部的能源型综合性城市, 如何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发展, 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 是当前面临的新挑战。

3 淮北市山水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探索

3.1 注重提升环境品质, 促进城市均衡发展

建设山水生态城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改善城市环境品质, 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为市民创造一个宜于居住和工作的优美环境。老城区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整合, 注重功能与环境的提升, 合理调整用地结构, 严格控制开发强度。新城区应注重市政及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广场绿地和街头游园的建设及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完善, 增强集聚能力, 使新区开发和老城区建设相得益彰。

3.2 通过山水资源整治, 培育生态城市特色

近期须加大绿化力度, 禁止开山采石, 对裸露山体区域进行植被恢复, 恢复自然植被景观, 涵养水土, 丰富山体景观内容。淮北作为内陆平原城市, 优势在山, 特色在河流及塌陷湖泊湿地。对市区纵贯南北的河流沟渠, 开展以沿河布绿、围桥造景、设景建园、开辟绿洲为主要形式的绿化美化工程, 高标准建设融文化、旅游、休闲、生态于一体的沿河景观带;应用自然生态演替理论和生态工程方法, 结合生态评估分析结果, 对湿地进行生态功能区划, 分空间分时段安排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对规划区域内不规则的零星塌陷水面的整合, 对水面驳岸的有效整治, 并辅以园林绿地景观的塑造, 形成丰富的滨水连续景观线及优美的水面对景效果, 促进城市山水格局的形成, 为淮北新型山水生态城市的建设打下牢固基础。

3.3 坚持综合推进, 构筑高标准生态安全体系

加速城市绿色生态走廊、城市森林公园、郊野公园、湿地公园、河流滨岸缓冲带公园建设, 推进城市绿地森林化改造, 形成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实施城区河网清淤、生态恢复、生态补水及水体流动工程。加强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 提高城市垃圾处理及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水平。

4 当前建设山水生态城市亟需开展的工作

4.1 坚持规划引导, 科学编制山水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城市建设中, 规划是关键, 设计是灵魂, 它们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方向和质量。生态城市规划应着眼于“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 通过生态规划对城市及毗邻地区的自然、资源、经济、环境进行综合调查, 全面分析环境资源的生态潜力与制约因素, 评估人与自然的和谐度, 从而科学制定山水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依据。

4.2 加大宣传力度, 强化公民和政府的生态环保意识

普及对市民的环境教育是创建生态城市的重要保障, 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通过城市系统意识教育和环境意识教育, 使广大公民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明确自身在生态建设中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积极投身到环境建设和城市生态建设中去。另外, 要加强政府决策者的生态环保意识, 以有效完成对生态环境的宏观保护。

5 结语

建设山水生态城市, 标志着淮北市将由资源型城市开发模式向复合生态城市开发模式转变, 它扬弃了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顾公众福利和生态后果的唯经济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转向兼顾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持续发展的, 注重复合生态整体效益的发展模式。生态城市发展模式是人们对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所走过的道路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 这意味着一场破旧立新的社会变革, 因为它不仅涉及到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 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淮北市将依托山水自然资源, 创新发展理念, 转变发展方式, 凸显城市特色, 全力推进山水生态城市建设, 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城市化与生态化融合发展、和谐统一的新路。

参考文献

[1]国际生态城市论坛——资源型城市转型与生态城市建设方法.

[2]《淮北市主城区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中期成果.

上一篇:好哥哥,坏哥哥作文下一篇:关于国家安全教育课程观后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