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卫生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4-08-02

关于全市卫生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共15篇)

1.关于全市卫生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一

关于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基本评价

近两年来,市人民政府及其卫生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断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力度,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加强对重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有力地保障了全市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主要表现为,一是卫生部门依法履职能力不断加强;二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三是公共卫生服务功能不断强化;四是疾病预防控制水平不断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一些地方和领导对公共卫生低成本、高收益的疾病预防、健康保健的作用认识不够,“重医疗服务,轻公共卫生”、“重治疗、轻预防”的现象比较突出,习惯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医疗服务上,没有将公共卫生服务和管理摆上应有的位置。尤其在未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公共卫生服务往往被忽视或闲置;新闻媒体在重大传染病流行等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时才密集报道和宣传,平时宣传报道不多;部分群众缺乏防病意识和健康保健知识,疫情发生前的主动预防意识不强,甚至将上门进行健康建档的医卫人员拒之门外。

(二)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公共卫生服务应由政府公共财政提供全额保障,近几年,市财政逐步加大了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从2007年至2009年市财政对全市公共卫生经费支出分别达21078万元、27155万元、45574万元。但由于历史欠帐太多,目前我市财政预算经费还不能满足公共卫生工作的需要。如市卫生监督所是事业单位,但承担的却是行政执法单位的工作,2010年市财政预算经费是160.42万元,连保人员工资、地区性津补贴、医保和住房公积金等基本开支都不够,经费缺口达90万元,一直靠“罚款”来弥补。市疾控中心2009年预算差额拨款694.07万元,而实际支出达1354.64万元,国家规定的疾控人员津补贴和传染病特殊津贴约445万元没有列入财政预算。市妇幼保健院每年支出工作经费约812.7万元,2007年至2009年财政只预算了502万元(每年约167万元),只能靠业务收入来弥补妇幼保健经费的不足。我市公立精神卫生和传染病医疗机构均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额度为25%左右,不够职工发三个月工资。市中心血站每年用于无偿献血宣传经费300余万元,财政没有安排专项经费。

(三)公共卫生服务人才缺乏。一是专业人才不足。目前我市城区公共卫生专业医护人员只1500人,一些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多年未招录大学毕业生,个别科室甚至没有相关专业

人员,直接影响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相关科研工作的开展。二是高学历职称人员不多。各县市区大学、专科、中专学历医护人员所占比例分别低于国家要求的10%、30%、60%以上的标准。特别是高、尖、专的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才不多,全市高级职称医护人员仅占3.7%。三是年龄结构不优。我市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平均年龄是46岁,尤其是偏远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年龄老化,出现人才断层,后继乏人。

(四)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一是市级公共卫生机构基础设施落后。市第三人民医院现有业务用房陈旧、建筑规模较小,且周边环境脏、乱、差。市第一精神病院24年未新建病房,现有的门诊大楼为临时建筑,住院楼严重破烂,其中2栋病房是1973年建成的盖瓦平房,现部分墙体开裂,基石下沉,墙壁剥落,门窗腐烂,收治病人缺乏安全保障。二是乡镇卫生院设备设施陈旧。许多乡镇卫生院抢救、外科、接生、化验等设备均不足,有的卫生院甚至连最基本的检测设备都没有,一些常规检查还是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很难对病人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三是村卫生室网底较薄。我市4177个村卫生室,大部分规模小、设备简陋、药品种类少。部分村医务人员是原来的赤脚医生,他们的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业务不精。

(五)公共卫生服务体制不顺。一是卫生监督体制不顺。根据国家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法》规定,餐饮消费环节行政许可和日常监管工作移交食品药品监督部门,但受人员、设备、技术所限,药监部门仍靠卫生监督部门行使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由于主体执法资格的缺失,卫监部门执法不顺、积极性不高、力度不大。二是职业病防治体制不顺。从2004年开始,国务院将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职能和查处职业危害事故及有关违法行为的职能划归安监部门,卫生部门在开展职业病卫生防治工作时有心无力。此外,个别地方为了发展当地经济,人为设置门槛,阻碍卫生部门的监督检查,造成职业病防治工作在我市不能全面、顺利开展。三是妇幼保健工作配合不顺。妇幼机构在收治孕产妇分娩上、妇女病普查普治等方面经常与计生部门产生矛盾;在婚检工作上,妇幼机构与民政部门没有形成合力,我市2009年的婚检率只有0.9%。四是市和城区管理体制不顺。在利益驱动下,市和城区卫生监督所时常发生“有利的事抢着做,无利的事往外推”。

三、几点建议

(一)提高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认识。

(二)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

(三)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支持力度。

(四)完善和理顺公共卫生服务体制。

2.关于全市卫生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二

近年来, 党和政府对卫生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卫生惠民工程连续三年列入常州市政府重点工程。今年常州市委1号文件《关于做好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 对新农合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均提出明确要求。2010年市政府60项重点工程中, 新农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等工作分别纳入社会保障工程和卫生惠民工程加以推进, 卫生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工作中的地位有了明显提升。同时, 政策对农村卫生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新农合财政补助资金从人均20元提高到160元以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从人均6元提高到15元;新增了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专项资金。中央财政对常州市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农村妇女补服叶酸分别按每人100元和每人4.8元进行补助;江苏省级财政对新农合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分别按每人4元和每人3元的标准给予以奖代补, 对茅山老区农民参加新农合给予每人30元补助;常州市预计3年内投入近10亿元资金用于卫生惠民工程[1]。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投入, 近年农村卫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各级政府将逐步建立长效财政投入机制, 逐步转变长期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药养医”的运行模式, 农村卫生工作将进入一个历史性的大发展时期, 前景光明, 大有可为。

农村卫生工作任务繁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内涵丰富, 政策性强, 需要统筹城乡齐头并进, 但重点、难点还在农村, 如果没有农村卫生的发展, 医改就难说取得成功。做好农村卫生工作, 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新农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药物制度、农村卫生机构能力建设等都是面广量大、困难多、矛盾多的工作。各地要在实践过程中理清思路, 创新举措, 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新农合发展完善的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卫生行政部门“一手托两家”的优势, 有效兼顾供、需双方利益, 让参保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 要按照“小病不出村, 常见病、多发病不出乡, 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坚持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标准建设、注重防治结合、实行乡村一体管理的要求, 不断完善服务功能, 提升服务水平。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进程中, 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补偿机制, 高效规范的机构运行机制、行之有效的基本药物使用监管机制、富有活力的绩效考核机制, 促进农村卫生机构健康运行。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 要按照统一的服务项目、内容和标准, 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 要提升常规工作服务质量, 明确新增项目服务对象, 全面提高管理水平[2]。

卫生惠民服务仍需规范。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惠民是发展的目标。今年是实施常州市卫生惠民工程3年计划的总结年, 实施效果好不好, 群众满不满意, 关键是看群众得到了怎样的惠民服务。我们要立足惠民, 按政策要求, 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有效、规范的卫生服务, 让农村居民在数量上、质量上、服务上都有真切的感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卫生惠民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是联系政府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因此, 各地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培养, 要进一步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和管理水平, 要进一步规范9大类2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要进一步转变服务方式, 积极主动为农村居民提供全科团队服务, 提高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和计算机管理率, 要提高慢性病指导和管理水平, 要开展巡回医疗、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等便民、利民服务, 在服务过程中要加大政策的宣传, 让广大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各项卫生惠民服务。

2 突出重点, 扎实做好2010年主要工作

2010年全市农村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按照全省、全市卫生工作会议要求, 紧紧围绕医改和惠民两大主题, 大力实施新一轮农民健康工程, 以能力提升为重点, 加快建设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以巩固发展为目标, 加快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规范管理为手段, 加快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努力开创农村卫生工作新局面!

2010年农村卫生工作主要指标: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口覆盖率达100%;人均筹资标准达240元以上;住院费用补偿率45%以上;基金结余率控制在10%以内。②九大类2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开展, 按常住人口人均不低于15元标准落实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③实施重大公共卫生卫生项目。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率达到100%;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 农村高危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 财政补助标准不低于400元/人;农村妇女增补叶酸服用率达80%, 叶酸服用依从率达到60%;“两癌”检查完成省定任务。④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金坛市和戚墅堰区全面实施, 其他地区做好各项准备工作。⑤创建4个农村卫生基本现代化乡镇。⑥创建4个农村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80个农村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⑦新招录60名社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 完成100名务实进修计划。⑧建设3个全国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 重点建设5个省、市级中医“治未病”中心和服务点。⑨启动3个国家卫生镇创建工作, 争创50个省卫生村和50个市卫生村。 (10) 新增无害化卫生户厕8 500户。围绕以上目标, 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2.1 认真组织实施农民健康工程

各地要以卫生惠民工程和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为载体, 继续推进实施农民健康工程。进一步完善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规范实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大力开展农村卫生机构基本服务能力建设, 统筹推进农村卫生各项工作。要加强农民健康工程重点工作与医改任务的衔接, 不断丰富农民健康工程实施内涵。今年是常州市卫生惠民工程实施3年工作效果评估年, 各类报表是各地工作开展情况和工作质量的集中反映, 也是评估主要依据。各地要切实加强新农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使用进度等农民健康工程信息报表工作, 要认真培训相关人员, 做好原始数据收集, 确保各种报表质量。各辖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数据审核, 把好报表质量关, 要充分利用报表数据, 掌握工作进度, 及时发现问题, 研究对策, 落实措施, 为全面完成农民健康工程3年目标任务做好基础性工作。

2.2 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以提高新农合管理质量和参保群众的受益水平为重点, 全面加强新农合制度建设, 逐步减轻农村居民就医负担。一是要稳定覆盖面和提高筹资水平。2010年全市参保率继续保持100%;人均筹资标准达到240元以上, 其中金坛市、溧阳市不低于220元, 武进区、新北区不低于260元, 天宁、钟楼、戚墅堰区不低于350元,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按照当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左右的比例确定筹资标准。二是提高参保人员受益水平。各地要结合筹资标准提高和基本药物目录实施的新形势, 以住院和门诊大病补偿为重点, 进一步完善补偿方案, 县乡两级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达到60%, 引导农民在县内就医。新农合最高支付额达到当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倍以上, 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比达到45%。三是确保基金安全有效运行。今年市级财政对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区补助标准将在原来基础上再增加5元, 达到人均30元。辖市区财政也将提高补偿标准, 各地要主动协调财政部门, 督促本辖区内各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要严格执行新农合财务、会计制度, 加强基金的筹集、拨付、存储、使用各个环节的监管, 坚持补偿信息定期公示和基金使用年度审计制度, 要设立农民投诉信箱、举报电话等, 加强社会监督, 把好基金监管关, 确保基金安全。要加强基金运行情况的分析和监控, 提高基金使用效益, 基金结余率控制在10%以内。四是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各地要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管, 建立监测评价体系和考核制度, 健全定点医疗机构准入和退出机制, 规范服务行为。对违反规定的定点机构, 要予以严肃处理, 并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责任。各定点服务机构要加强自律, 合理诊疗、合理检查、合理用药, 严格执行新农合报销基本药物目录和基本诊疗项目目录。要积极开展新农合基金支付方式改革, 探索总额预付、定额付费、按病种付费相结合的综合付费方式。要加强农民就医秩序的引导, 实行简便规范的转诊制度, 转到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要进行转诊备案。五是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要加强新农合经办机构能力建设, 继续开展新农合管理先进单位创建活动, 推行县级合管办向乡镇派驻经办审核稽查人员做法, 提高管理能力。做好省、市级定点服务机构的确定工作, 方便参合农民就医。各地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尽早完成新农合县级业务系统平台与省平台对接工作, 配合市卫生局做好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交换平台建设, 做到实时监控和即时补偿。协调做好新农合与医疗救助工作的无缝对接, 做到统一人员信息、统一基金管理、统一结算平台。

2.3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

一是完善服务网络。结合行政区域调整, 坚持政府主导、统一规划、精简效能、分类指导的原则, 合理布局, 优化配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完善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二是推进示范机构建设。继续推进农村示范社区卫生机构建设, 年内计划创建4个农村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武进区3个, 新北区1个) , 80个农村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 (金坛市20个, 溧阳市20个, 武进区40个) 。三是启动农村卫生基本现代化乡镇创建。市相关部门近期将联合出台《常州市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卫生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今年金坛、溧阳、武进、新北各地将创建1个农村卫生基本现代化乡镇。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市卫生局将组织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 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培训。今年计划招录60名大专院校毕业生参加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争取每个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有2~3名医师接受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根据省厅统一要求, 组织实施100名乡镇卫生院医生到县医院“务实进修”计划。做好大专层次农村卫生人才定向免费培养以及在岗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工作。规范乡村医生从业管理, 全面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障问题。五是继续开展对口帮扶工作。落实城市医师晋升中高级职称前下乡服务制度, 加强对口帮扶医疗机构之间业务联系, 为农村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人才、技术、设备和资金等全方位的帮扶, 切实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高服务水平。同时, 充分利用市级机关结对帮扶茅山老区活动, 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结对帮扶村卫生室建设工作。

2.4 规范开展农村公共卫生服务

一是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各辖市区按农村常住人口15元/人标准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金坛、溧阳、武进区和新北区要落实新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 孕妇补服叶酸和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补种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二是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农村居民提供9大类2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60%, 逐步实行居民健康档案计算机管理, 推进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一类疫苗全程接种率95%以上;儿童保健和孕产妇保健覆盖率95%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90%以上。各地要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省定考核标准, 加强业务指导和绩效考核, 将服务完成情况和服务质量与资金拨付相挂钩, 确保各项服务规范开展。三是抓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根据江苏省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 推进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实施血吸虫病、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工作, 血防任务100%完成, 结核病新发涂阳完成率100%。落实好新增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标准不低于400元/人;农村妇女增补叶酸服用率达80%, 叶酸服用依从率达到70%;“两癌”检查完成省定任务;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补种任务完成率100%。四是做好重大突发卫生事件处理。继续做好甲型H1N1流感等新发传染病防控工作, 加强突发公卫事件的预测预警, 积极开展各种突发重大卫生事件应急培训和演练。五是切实抓好爱国卫生工作。启动3个国家卫生镇创建工作, 全市争创100个省、市级卫生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95%以上, 新增无害化卫生户厕8 500户, 其中生态户厕3 000户;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覆盖率100%;继续开展《健康66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读本》传播活动, 知识入户率达到80%以上。

2.5 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一是明确工作目标。江苏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到2011年, 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 并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金坛市和戚墅堰区作为全省试点, 已经全面组织实施, 其他地区根据省、市医改意见和工作部署, 认真做好全面实施的前期各项准备工作。二是做好各项测算工作。对照《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标准实施意见》有关标准, 加快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按医务人员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相衔接原则, 核定医务人员工资标准。要围绕人员经费、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公共卫生服务业务经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对业务的影响等各方面做好财政补助测算方案。三是建立财政补偿机制。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就是彻底转变医疗卫生机构“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补偿机制是医疗机构执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基础保障, 事关基层医疗单位能否正常运转。金坛、戚墅堰区要协调好财政部门, 将财政补偿纳入预算管理, 确保财政补偿政策到位, 其他各地也要提前落实, 纳入财政年度预算, 确保明年顺利实施。四是做好基本药物的采购和使用。金坛市和戚墅堰区要按计划抓紧落实基本药物的采购和配送工作, 同时做好目录外药品的清理, 确保基本药物制度实施45天后, 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 并实行零差率销售。村卫生室只允许使用307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要加强医务人员对基本药物和合理用药知识的培训, 规范医务人员用药行为。五是做好绩效考核。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是农村医疗服务机构补偿机制的转变, 并不是要走“平均主义”, 吃“大锅饭”的老路。各地要结合实际, 以辖市区为单位加快研究制定公开、公平、合理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标准, 逐步完善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绩效考核制度, 强化对医疗机构的绩效考核, 保证医疗机构的服务效率、质量和安全, 同时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确保政府投入发挥最大效益。

2.6 不断提升中医工作内涵

以“强化内涵, 发挥特色, 传承发展”为主线, 加强中医内涵建设, 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着力推进中医“三名 (名院、名科、名医) 三进 (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 ”工程, 带动和促进中医医院建设、重点中医临床专科建设、中医药队伍建设。打造一批独具疗效、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中医“名科”, 带动“名医”培养, 推动“名院”建设, 提升本地区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服务能力。加强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 加强乡村在职、在岗中医药学历教育和临床技能培训, 培养和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的中医药人才队伍。着力推进3个全国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建设, 争取有一个专科通过全国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验收。大力推广一批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适用农村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进中医“治未病”试点工作, 在农村地区重点建设5个省、市级中医“治未病”中心和服务点。

总之, 做好2010年的农村卫生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广大农村卫生工作者一定要理清思路, 明确目标, 坚定信心, 奋力拼搏, 为推进农村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虞国良.抓住机遇, 锐意改革, 开创常州市农村卫生工作新局面[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9, 29 (3) :163-166.

3.关于全市卫生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三

关于开展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的实施计划

各下属单位:

为巩固提高2011年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效果,进一步改善我市城乡环境卫生面貌,进一步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特制定全市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实施计划,请认真遵照执行。

一、整治重点

各单位负责区域内的沿街门店、主次干道、建筑工地、公共场所、背街小巷、卫生死角,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居民楼栋、居民户等。

二、区域划分

(一)局机关负责:宠物用品—新颜路与韶山路交界处

(二)就业局负责:众泰汽车—前有狮子房屋

(三)社保局负责:狮子房屋—东山菜馆

(四)医保局负责:东山菜馆—东方红汽车

(五)农保局负责:东方红汽车—宠物用品

三、整治内容

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集中整治行动,达到以下标准:

1、负责区域范围内无白色垃圾和成堆垃圾,沟渠河坝、池塘水库等无漂浮物。

2、负责区域范围内个体经营门店归行入市,无店外经营,无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堆乱放乱拉乱挂现象。

3、负责区域内市民房前屋后卫生整洁,杂物堆放整齐。

四、工作措施

1、根据辖区清洁行动作业需要建立专职常态保洁队伍。

2、通过专项整治,达到区域内所有经营门店无违章搭建;无违章设置店外广告牌匾、灯箱;实行划行归市,无店外经营和占道经营;无私拉乱挂和擅自设置的横幅、霓虹灯;无乱贴乱涂现象。

3、一是开展卫生整治行动,请责任单位每星期

一、星期五负责各自责任区域内的卫生清洁行动。二是开展可视垃圾、积存垃圾清理行动。各责任单位按照已划定的责任范围清理到位。

4.关于全市卫生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四

各县、市、区卫生局,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

根据湖南省卫生厅公告(湘卫公告〔2007〕9号)规定和2007年全省医师资格考试工作会议精神,现将我市2007年医师资格考试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试时间1、实践技能考试:7月1—15日2、医学综合笔试:

执业医师2007年9月22日、23日两天,上午9:00—11:30;下午1:30—4:00;

执业助理医师2007年9月22日一天,上午9:00—11:30;下午1:30—4:00.二、报名时间:2007年4月10日至25日。

为便于管理,保证报名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请各县、市、区卫生局,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通知考生按照以下具体时间安排报名;

绥宁县、城步县4月10日;新宁县4月11日;武冈市4月12日—13日;洞口县4月14日;邵阳县4月15日;隆回县4月17日—18日;邵东县4月19日—20日;新邵县4月21日;双清区和大祥区4月22日;北塔区和市直医疗卫生单位4月24日;25日为机动报名时间。

三、报名地点:邵阳市卫生局招待所。

四、报名资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卫生部《关于印发〈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暂行规定(20版)〉的通知》(卫医发[2006]125号)等文件为依据。同时,考生可登录卫生部网站和湖南省卫生厅医学考试培训中心网站(www.神州医师。cn)查询报名资格有关规定。

五、报名手续:应由本人办理。

考生在报名时应提交如下材料:

1、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学历证明。

3、试用机构出具的临床试用期满一年并考核合作的证明(见附件1);

4、二张小二寸正面免冠近期彩照;

5、执业助理医师申报执业医师考试的,还应提交《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原件和复印件、执业时间和考核合格证明(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并注册后,大专工作满2年,中专工作满5年可报考执业医师。)

申请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传统医学师承或确有专长人员还需提交下列材料:1、考试资格考核合格证明。2、在《执业医师法》颁布之日前经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批准的有效行医资格证明;或师承人员的《师承合同》和《出师合格证书》;或确有专长人员被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认可的确有专长证明。(详情请参阅邵阳市卫生局中医科2007年3月23日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2007年师承或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审核工作相关事项的紧急通知》)。

六、考试报名收费:按照湖南省物价局、湖南省财政厅有关规定,实践技能考试每人200元;医学综合笔试:执业医师每人160元、执业助理医师每人145元。

七、要求:

1、今年所有报考者除提交毕业证原件外,还应提供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学历证明(见附件2)或在报名现场查询、打印的“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提供的学历证明。

2、持毕业的各类成招(“五大”)和自考文凭报考的无助理资格者,应同时出示毕业学校所在省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入学时间证明或其它有效证明,如录取审批表、自学考试考籍注册证、学生档案等。

3、请各县、市、区卫生局,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及时将我市2007年医师资格考试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到每一位考生。

邵阳市卫生局

5.关于全市防汛工作情况的视察报告 篇五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防汛观念,增强水患意识,确保防洪法律、法规的正确执行和我市安全度汛,6月17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主任、委员和有关代表对全市防汛工作进行了视察。先后察看了潍河治理、三里庄水库、青墩水库等防汛现场,听取了市政府的工作汇报,并进行了认真审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总的认为,市政府及其主管部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群众观,高度重视防汛工作,思路明确,措施到位,围绕河流治理、水库加固、城区防汛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巩固了我市防汛抗洪的基础。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思想重视,责任明确。市政府

及有关部门普遍认识到防汛工作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任务艰巨,责无旁贷。工作中,牢固树立常备无患、常抓不懈的思想,把防汛工作提到重要议程,摆上重要位置。从4月份开始,先后多次召开调度会和专门工作会,超前部署,及时决策,进一步加强了对防汛工作的领导和调度。根据我市病险水库多、头顶塘坝多、河道沿线村庄密集的实际和工作需要,市里重新调整防汛指挥部成员,与各乡镇(街办)签定防汛责任状,确立了以行政负责制为核心,以乡村小水库、塘坝为重点的层级包靠责任制,进一步明确防汛责任,落实防汛措施,为切实做好防汛工作提供了有力地组织保障。

二是投入加大,准备充分。近年来,市政府及水利主管部门积极主动地向上开展工作,促使我市逐步实现由自力更生、小打小闹的传统工程水利向争取国家投入为主、地方财政配套辅助的资源水利、生态水利转变。市水利局先后争

取潍坊市以上财政无偿水利资金3100多万元,用于骨干水库的除险加固;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争取世行贷款3375万元,用于水利配套、节水灌溉和标准化生产。去年10月份以来,市乡两级财政投资近亿元对重点水库河道进行除险加固、综合治理,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有关部门不等不靠,在汛期到来前,积极主动地对防洪工程和防汛措施进行拉网检查,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种应急方案和防洪工程预案,采取措施认真落实人、财、物,筑牢了我市防汛抗洪基础。

三是思路创新,依法防洪。为确保我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制定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库河联防,实现洪水资源化”的防汛新思路,突出解决大中型水库洪水调度、河道采砂和民营水利工程防汛监管等新矛盾、新问题。根据防洪法有关规定,划定河道采砂禁采期和禁采区,对大中型水库严禁超汛限水位运行,并根据蓄水情况上泄下拦,调剂余缺,进

一步优化配置水资源,确保了我市有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存在问题

近几年来我市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河道整治虽然得到进一步加强,防洪减灾能力有一定提高,但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麻痹心理在干部群众中一定程度的存在。由于连续几年未出现大的洪水,加上近几年防洪工程建设力度加大,部分干部群众侥幸麻痹思想有所抬头,消极应付、莫然置之现象在一些地方还程度不同的存在,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抗大洪防大汛的观念有些淡化,使防汛工作相对被动。

(二)中小型水库塘坝老化程度较重。部分水库年久失修,防洪抗灾能力减弱,小水库、小塘坝普遍存在坝窄、坡陡,无防汛道路、照明路线、通讯设施和管理人员等问题。这些病险工程质量差、隐患多、管理工作相对薄弱、维

护资金明显不足,已成为当前防汛工作的主要隐患之一。

(三)防洪执法力度不够。一些地方对《防洪法》及《实施办法》等有关防洪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不够,河道管理工作仍较薄弱。象潍河、渠河等河道行洪障碍受历史遗留影响还没有彻底清除,乱挖滥采现象还时有发生,进一步危及防洪安全。

(四)几个具体问题。一是城区防洪排涝与经济发展不尽适应,排污与排水不分,排污设施不完善,城区排污能力较弱;二是防汛预案与实际防汛有脱节的地方,象防汛物资准备,受经营体制和自身经济条件限制,向企业筹备有关物资难度加大;三是据福田公司和电视塔工作人员反映,该地段的排水管道疏通不够,影响排水;四是水利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有的水库管理局职工工资3、4个月发不下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三、几点建议

(一)要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

防汛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防汛工作事关城乡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做好防汛工作是落实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的一项具体工作。防汛的特点就是“准备一年,出事一时”,稍有疏忽,就会使我们的改革成果和富民努力付诸东流,就会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就会影响我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而且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越提高,对防汛的要求也就越高。当前,我市即将进

6.关于全市卫生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六

自预防接种工作实施以来, 我国如期消灭了天花和脊灰, 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病和死亡持续下降, 人均期望寿命明显增长, 对保护群众身体健康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近年来我国部分疫苗针对传染病出现局部暴发, 尤其是新疆发生了脊灰输入疫情, 暴露出预防接种工作在部分地区有滑坡趋势。为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 现就加强预防接种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协调机制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把预防接种工作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中之重, 优先保障。要加强组织领导工作, 主要领导负全责, 明确相关部门、机构职责, 建立有效协调机制, 及时通报信息, 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统筹组织实施预防接种, 巩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成果, 有效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

预防接种是政府提供的一项重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在政府的领导下, 与政府有关部门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 明确职责分工, 强化协调配合, 落实预防接种的各项措施。要定期向政府汇报预防接种工作进展情况、遇到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为政府决策、督导考核、目标管理乃至责任追究提供依据, 切实加强政府对预防接种工作的领导, 确保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预防接种目标的实现。

同时, 预防接种又是一项社会性非常强的公共卫生工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协调和动员社会各方力量, 大力宣传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和预防接种所取得的成就, 广泛普及预防接种知识, 发动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预防接种工作。

二、健全服务网络, 理顺运行机制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辖区实有预防接种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人口密度、地理条件和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等情况, 合理设置接种单位、服务模式、服务周期, 提高预防接种服务可及性, 对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实行资质管理, 确保预防接种服务安全、有效。农牧区、边远山区、海岛等交通不便地区, 要因地制宜入户接种, 在流动人口集聚地增设接种点, 并开展巡回接种, 主动服务, 确保预防接种全面覆盖。

承担预防接种任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及相关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规定开展预防接种工作, 改善接种门诊 (点) 服务环境, 合理布局功能分区, 安排专人负责, 足量配置接种工作人员, 应用信息化管理提高预防接种管理效率。要积极争取基层社会管理组织的支持, 通过多种途径准确查找和全面掌握接种对象, 特别是及时了解流动人口的分布与流向, 切实落实责任区域内的预防接种工作;承担预防接种任务的医疗保健机构要及时实施新生儿卡介苗和乙肝疫苗首剂预防接种工作。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认真做好预防接种工作的宣传、培训、监测评估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调查、报告等工作, 负责对接种单位进行业务指导, 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预防接种工作绩效考核。

三、明确补助标准, 保障经费落实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 以有利于协调有序推动预防接种工作、有利于持续有效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有利于充分调动基层卫生人员积极性为出发点, 合理测算预防接种补助标准, 按照“钱随事走”的原则对承担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含应急强化免疫) 接种任务的单位进行补助, 原则上每接种1剂次不低于5元 (包括建证、建卡、信息管理、冷链管理、宣传告知、实施接种等) , 其中采取入户接种形式的农牧区、边远山区、海岛等交通不便地区要根据实际工作量、工作时间等因素提高接种补助标准。对承担预防接种工作入户宣传、摸底登记、预约通知等任务的村医或基层干部根据承担任务数量和完成质量给予适当补助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支出范围。接种单位要根据接种任务完成数量、质量、及时性等情况, 对接种人员给予适当补助, 激励其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积极性。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预防接种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绩效考核、监测评估、疫苗运送等工作运转经费, 按照辖区服务人口人均不低于1元的标准, 由卫生行政部门商财政部门统筹安排。各地应当继续加大对预防接种工作经费的投入, 由中央财政支付疫苗和注射器采购经费后, 各省 (区、市) 原投入采购疫苗和注射器的经费不得减少, 用于补助地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和冷链设备的更新、维护, 尤其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工作支持力度。

四、强化绩效考核, 完善奖惩机制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的指导意见》 (卫妇社发[2010]112号) 要求, 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 提高预防接种工作在绩效考核中的比重, 将预防接种任务的完成情况, 尤其是流动人口集聚区和农牧区、边远山区、海岛等交通不便地区预防接种完成情况, 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的先决条件。要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接种单位的日常考核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 原则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接种单位的督导考核每年不少于2次。

7.关于全市卫生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七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坚持立体开发,采取多种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目前,以林菌、林禽、林畜、林药等林业特色种植和森林休闲旅游为特征的林下经济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据调查,截至2012年底,全市发展林下经济使用林地面积3.9万亩,实现产值2.6亿元。2012年12月,真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林下种植基地、岚山区优丰生态养鸡专业合作社林下养殖基地和莒县京华食用菌厂林下种植基地被省林业厅评为“山东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一)发展模式多样。一是林下种植业。以林菌、林药等模式为主,2012年全市发展林菌0.53万亩,林药0.15万亩。主要分布在东港区、莒县。其中,东港区西湖镇林下种植黑木耳,面积达到800余亩,年产值3000余万元。莒县招贤镇东黄埠村,在袁公河东岸实施林下种植大姜,2012年发展面积8亩,平均亩产姜4500斤,产值近9000元;库山、棋山、桑园、峤山等山区乡镇利用药材的耐荫等特性,在经济林下种植金银花、黄芩、丹参等药材,亩均产值1500余元。二是林下养殖业。以林禽、林畜等模式为主,主要分布在东港区、五莲县,2012年全市发展林禽2.02万亩,林畜1.1万亩。东港区后村镇优丰梨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发利用1900亩山林地作为养殖基地,建造鸡棚32 1

个,2012年实现产值340万元,纯利润80余万元。三是果品采摘业。依托优质特色果品,大力开发周末采摘、农家乐等民俗旅游项目,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特色优势。五莲县每年适时举办“桃花节”、“杜鹃花节”、“樱桃节”,吸引游客开展民俗游、采摘游等活动,2012年樱桃采摘季节,全县共接待乡村游游客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30万元,比2011年增长520%、373%。

(二)运作方式灵活。一是合作经营方式。实行政府倡导,合作社实施,农户参与。五莲县的松柏、户部等乡镇政府大力宣传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经济林产品,积极倡导推动农家乐、采摘游等活动,并通过举办“樱桃节”等活动吸引外地游客前来旅游观光,2012年松柏乡刘家南山樱桃基地接待游客3.2万人次,旅游收入420万元。二是产业经营方式。采取“企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莒县东方园林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从2001年开始在安庄镇开发丘陵杨树丰产林,现已发展2000余亩,2005年春开始转为林下养殖,并把林下土地承包给三个养殖户,平均年养笨鸡2万只以上,获利30余万元。三是家庭经营方式。东港后村、三庄镇、岚山区高兴、巨峰等等山丘地区的农民群众,充分利用近山靠城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山区林下养殖业。农户散养的草鸡质量好、价格高、销量大。

(三)发展趋势日益集中。近年来,随着林下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的林下经济发展典型企业和大户,2

已成为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和示范点。XX真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林下香菇生产基地560亩,2012年产食用菌5000余吨,是我市最大的林下食用菌生产基地之一。莒县京华林菌间作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320亩,主要种植香菇、木耳、双孢菇、灵芝、秀珍菇等,年生产食用菌鲜品1514吨,产值804.5万元,扣除成本527.2万元,获纯效益277.3万元。

当前,发展林下经济虽逐步成为全社会共识,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规模总量不够大。林下种养大户少,布局零散,龙头企业缺乏,基地规模小,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配套,制约着林下经济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二是市场化程度比较低。由于缺乏专业的行业协会,种养户的市场信息不灵通,在种养品种选择上存在盲目性,效益得不到较好保障。三是扶持力度不够强。涉及林下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较少,扶持力度不够大,各级财政对林下经济发展的投入较少等等。

二、下步打算

(一)指导思想与任务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林农增收为目标,科学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积极开发林粮、林菌、林药、林禽、林畜等林地立体复合经营,努力提高林地的综合产出效益。2013年林下经济面积发展到6.5万亩,产值3.5亿元。到2015年林下经济面积发展到3

万亩,产值4.8亿元。

(二)工作重点

一是大力发展林下种植业。以东港区西湖镇、后村镇,莒县招贤镇、五莲县潮河镇等为重点,利用现有用材林、经济林等林下可利用空间,大力发展林菌、林药、林粮等林下种植业,2013年林下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到2015年,林下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

二是大力发展林下养殖业。以东港区后村镇、岚山区黄墩镇、五莲县街头镇、石场乡、户部乡等为重点,利用生态防护林、经济林林下空间,大力发展林禽、林畜、林虫等林下养殖业,2013年林下养殖面积达到3.5万亩,到2015年林下养殖面积达到4.5万亩。

三是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以东港区河山镇、陈疃镇、南湖镇、三庄镇,五莲县的松柏镇、中至镇、户部乡等为重点,利用板栗采摘节、蓝莓采摘节、杜鹃花节、桃花节、樱桃节和林下采摘游等方式,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观光、民俗旅游等活动。2013年建成一批基础设施健全、经营管理规范的生态观光、采摘园区,总面积达到1.5万亩以上。到2015年,总面积达到2.5万亩。

四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把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作为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科学规划一批规模化生产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在技术和资金上予以重点扶持,使其成为引导全市学习和借 4

鉴的成功范例。大力推动“龙头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积极倡办和扶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及涉林协会,充分发挥专业协会在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户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提高林下经济综合效益。到2015年全市发展林下经济市级龙头企业和示范合作社10个,规模在300亩以上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5个。

(三)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科技支撑,完善技术服务。加强与国家和省级农林院校、科研院所的长期技术合作,认真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加强技术集成与成果转化,尽快形成一整套过硬管用的实用项目库和专家人才库。广泛开展技术培训,组织专家集中讲课,利用多种媒体,宣讲林下经济实用技术,大力培育农民技术骨干,带动千家万户发展林下经济。

二是落实相关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在充分利用国家、省、市现有扶持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吸引社会投资向林下经济产业流动。积极争取政策性银行落实发展林下经济贴息贷款计划,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和宽限期,对林下经济项目给予积极支持。协调商业银行制定符合林下经济发展特点的信贷品种,不断加大对林农小额信贷的支持力度,适当放宽贷款条件,简化贷款手续,支持林下经济龙头企业的发展。

三是完善服务机制,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对林下经济发展的组织领导,建立林下经济发展组织机制,加强统筹规划、5

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各级林业部门着力强化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在林下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牵头组织协调作用。

四是强化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强化品牌意识,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品牌产品,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确保林下经济产品质量,切实做好“无公害产品”的硬件和软件配套。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打造我市林下经济产业的优势产品和知名品牌,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知名品牌,不断提高我市林下经济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8.关于全市卫生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八

研报告

人大关于全市林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人大关于全市林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计划,市人大农经委在主任带领下,于9月21—23日对全市林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从调研情况看,各级党委政府对林果业发展思想高度重视,政策引导有力,措施方法得当,一届接着一届干,全市林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显著效益。,全市林果业第一产业产值亿元,占农林牧渔总值的%,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20%。其中,林产品产量亿公斤,产值亿元;果品产量161万吨,产值亿元。桃、板栗、银杏产量在全省居第一位,山楂、杏、柿、茶叶产量位列第二。生态林建设步伐加快,全市有林地面积580万亩,森林覆盖率%。今年,由于气候适宜,降水量大,各种果品全面丰收,林果业发展形势喜人,经济效益明显增加,产量、效益均比去年增加二成以上。主要特点是:

一是生产基地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全市各级大搞林果基地建设,以基地发展带动林果业的发展。山区实施荒山绿化和封山育林工程,丘陵实施梯田地堰绿化工程,平原实施“绿染沂蒙”造林工程,水库、河道实施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城镇实施环城林建设工程,村庄实施生态园林式村居绿化工程,提高了营林面积和造林质量。全市规划发展商品林总面积500万亩,已完成400多万亩。其中经济林350万亩,杨树丰产林80万亩,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杨树

丰产林基地、杞柳生产基地、金银花生产基地、花卉基地。果品基地建设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逐步调整”的原则,取得了显著成效,优势区域的面积逐步扩大,品种结构趋于合理,基本形成了优质桃、优质苹果、优质板栗、优质银杏、优质梨、优质葡萄、优质茶叶等优势品种生产基地。蒙阴、莒南、沂水、费县、平邑、郯城、临沭等县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苹果优势区域出口基地县、全国果品生产十强龙头县、全国核桃产业十强县,荣获“中国苹果之乡”、“中国板栗之乡”、“中国银杏之乡”、“中国茶叶之乡”、“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草莓之乡”、“中国杞柳之乡”等称号。一村一品、一个区域一个特色的格局正在全市逐步形成。

二是产业化建设初具规模。近年来,全市按照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围绕资源上项目,搞好加工促增值,兴建了一批加工龙头企业,林果发展产业化迈出了一定步伐。莒南县充分发挥龙头企

业在市场开发、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以绿润公司为龙头的板栗收购、贮藏、加工企业达到100多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年加工板栗20万吨,销往日本、韩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外销总量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临沂市玉芽茶业有限公司、郯城绿源银杏有限公司、临沭草柳企业集团公司、平邑县的金银花加工等公司为龙头,带动了一大批加工企业。平邑县地方镇大力发展果品加工业,取得了规模、效益同步快速增长的良好效果,现拥有果品加工厂300家,年加工各类罐头20万吨,创产值9亿元,利税6000多万元,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市场,被誉为齐鲁罐头城。全市已建成各类板材加工企业6000余家,生产各类人造板600万立方米,占全省人造板产量的1/3以上。这些龙头企业不仅带动了加工业,实现了多次增值,还提高了整个林果业的产业化水平,促进和带动了林果业的发展。

三是科技含量明显提高。随着林果新品种的引进和基地建设的带动,一大批科技示范园应运而生,对引进和推广新优品种、示范高新技术和果农的技术培训发挥了很大作用。各级积极组织技术培训活动,大力普及实用技术,推广先进技术,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去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200多期,培训林果农30万人次,十余项新技术、新成果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市果茶高科技示范园近几年先后引进国内外果茶新品种200余个,研究推广新技术40余项,示范带动果茶基地20余万亩,先后被省政府确定为引进国外果茶技术示范园,被农业部确定为高优水果中心示范园,被科技部确定为首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各级政府坚持引进、科研和生产相结合,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造林营林方式,建立了商品林示范园208处、科技示范户万个,带动商品林面积100多万亩,全市经济林栽培良种率达到85%以上,新栽植经济林良种率达95%。莒南县荒山绿化用的黑松、火炬松、杨树丰产林用的土尔其杨、107杨新品种普及率已达到了90%以上;苹果、梨、樱桃、草莓、板栗等优新品种的栽培比例都达到了85%以上。沂南县依汶镇后峪子村通过科技兴果,发展名优产品帅李,成为全县最大的帅李种植村,今年只此一项就为全村增收500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科技推广促进了产品品质的提升,全市已有5个果品获国家绿色食品称号,34个果品获省无公害产品称号。

四是销售渠道和市场体系不断拓宽和建立。在林果产品和加工企业的推动下,林果产品的市场体系日趋完善,流通能力也逐年提高。兰山区华东板材批发市场有交易大棚7万平方米,摊位1500余个,经营人员达5000余人,年成交额45亿元,产品交易辐射全国20余个省市,成为全国规模较大的批发市场之一,有力地拉动了商品林发展。平邑县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金银花集散地,经

销量占全国的70%以上。苍山县下村镇加工的蜜枣流通全国。全市已初步形成了林果种植带动加工业,加工业促进市场体系的完善,市场又反过来刺激拉动林果业发展的产业链条。蒙阴、沂水等县成立的果业合作社,使分散的农户结成了生产、技术、销售一体化的利益共同体,提高了适应和抗御市场的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蒙阴县大力扶持果品销售大户,并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销售大户赵玉春现有运输汽车5部,1000吨恒温库一座,选果机、制箱机、包装设备齐全,年经营果品7000吨,自营出口果品,销往东南亚及国内10多个城市,年收入100万元以上。营销渠道的不断拓宽和市场体系的逐步形成,是近年来林果产品增收的重要因素。

二、主要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我市林果业总体上发展较快,但也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是:

1、林果产品的品牌效应较差,整

体品质有待提高。全市的林果产品牌子有几百个,有的一个村就有好几个。由于比较杂乱,影响力小,和砀山梨、烟台苹果、“汇源”果汁、“娃哈哈”果品饮料等品牌相比,品牌效应和市场影响相差甚远。和日本相比,我市果品种植面积330万亩,日本为338万亩,品种也大体相当,但总产量日本为360万吨,我们不到其一半;平均亩产值日本在6000美元以上,我们的结果园平均亩产值只有多元人民币。除外汇比率、消费水平等因素外,主要是我们的果品品质品牌以及经营管理水平差距很大,亟待提高。

2、产品贮藏加工能力差,效益不尽理想。目前,中等发达国家鲜果贮藏量一般占鲜果总产量的25%-30%,果品加工量一般能达到总产量的35%左右;国内有的地区果品贮藏和加工量也占到了果品总量的20%以上。据考察,安徽砀山梨的加工量已达到总产量的40%以上,加工部分的果品增值可翻两番。目前,我市果品加工量只占10%左右,总

体上处于“卖原料”阶段。据测算,如果我市的果品加工能达到40%,果品生产整体经济效益可以增加一倍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加工率严重偏低是造成目前果品产品附加值低的主要因素。

3、生态防护林建设的任务还很艰巨,森林覆盖率还有待提高。我市生态防护林万亩,尚有部分荒山未绿化,主要集中在我市北部山区县,这些地方土地干旱瘠薄,原有植被基础差,成活率低;有的地方群众耕作习惯陈旧,沿袭陡坡开荒种植;有的地方政策不够完善,缺乏财力支持,群众造林护林积极性不高。因此在工作上存有较大难度,是造林绿化工作中的“硬骨头”,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三、几点建议

通过对调研情况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特提出如下建议:

不断提高林果产品品质,大力加强品牌建设和标准化生产,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市场品牌。品质是商品价值的基

础,而品牌和标准化是商品品质和其知名度的外在体现,同时也是商品进入市场的条件。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对林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规范。要认真分析提高产品质量品牌的效益空间,坚持向质量要效益,向品牌要效益;要引导果农通过土壤改造、品种改良、加强管理等手段,全面提升产品品质;要尽快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参考国内外市场对林果产品的质量要求,制定地方标准;要搞好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加强技术指导,落实标准化措施,总结经验,搞好推广;要加强品牌管理,坚持品牌集中,做精做大,避免过杂过滥,以形成有冲击力、有影响、有代表性的品牌;要加大推广宣传力度,通过产品推介会、新闻发布会、新闻、广告等各种形式,努力扩大品牌影响,把具有强大优势的沂蒙林果产品变成家喻户晓、人人喜爱的消费商品。

加大投资和招商力度,大力发展林

果加工业。加快林果加工业发展步伐,具有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双重意义。要充分认识我市林果加工业已经具备的资源优势,认真分析加工业的发展空间和产业潜力,坚持向加工要效益;要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政策,引导和鼓励当地具有林果生产经验和一定投资能力的企业或大户投资新上加工项目,按市场规律进行加工经营;要集中当地财力,对现有加工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加工能力进行财力扶持、技术扶持,帮助他们扩大加工能力;要制定行业整合政策,对目前良莠不齐的加工企业通过市场手段进行优胜劣汰,鼓励和扶持环保型、节约型、效益型加工业上规模、上档次;要加大林果发展招商引资力度,带领果品销售大户、加工大户、种植大户,组织有目的的专题招商活动,加大宣传我市林果发展的基础和优势,给予相应政策,引进外来资本或大型加工企业进驻,努力建成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大型

龙头加工企业,延长林果业发展的产业链条,促进我市林果发展向产业化、优质化、高效化迈进。

9.关于全市卫生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九

1卫生监督档案的基本概述

卫生监督档案主要是指国家卫生监督机构在进行相关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档案资料, 对日后进行病情研究和科研活动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卫生监督档案与其他类型档案相比, 不仅地区空间范围广, 而且周期性长, 具有不可复得性。

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内容复杂多样, 涉及管理范围广, 管理程序复杂, 要不断地完善档案的记录、整理和保存, 保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有效地开展。

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在卫生监督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极其重要。首先, 卫生监督档案是对卫生监督管理活动的原始记录, 为其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同时也维护了卫生监督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对卫生监督工作公正、客观的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1]。其次, 保证卫生监督工作的质量能够提高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指导着卫生监督工作的有序开展。 此外, 卫生监督档案中记录的大量原始数据可以作为考核卫生监督人员工作成果的依据, 从而加强对卫生监督工作人员的素质建设。

2当前我国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我国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 且部分地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聘请的档案管理人员均为兼职, 其档案管理职责不明确、档案保存不及时、档案管理方式陈旧等, 导致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知识。具体表现为:多数档案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工作态度不端正, 缺乏系统的专业档案管理知识体系, 对文件价值没有准确的判断, 对档案的归集、整理和保存存在一定的纰漏。另外, 部分档案是以电子的形式存在,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缺乏现代管理理念, 对电子档的保存容易丢失, 而且对相关信息的归集和整理方式不科学, 直接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下[2]。

2.2卫生监督档案材料系统化程度较低

卫生监督档案因其“种类多、范围广、周期长”等特点, 在归档保存上具有一定的困难, 其工作比较复杂。从档案的初始计划制定到最后的完成总结, 需要经过多个环节进行系统的处理, 在其形成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资料, 但是其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档案材料的系统化程度不高。第一, 工作人员档案重视程度不够, 档案文件无法准时有效形成;第二, 平时无法将材料完全集中, 散落在部分个人手中, 致使相关文件材料不能及时归档;第三, 人员流动性大, 交岗接替的现象时有出现, 严重影响到档案工作质量。最终, 档案文件材料系统性和完整性欠缺, 严重影响了卫生监督执法的规范化建设。

2.3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卫生监督档案在文件的归档和整理的过程中, 无法为后期档案工作的进行提供完整的资料。而且, 有部分人员在档案信息查找过程中不遵守相关查阅规定, 对资料胡乱翻阅而且不爱护资料;在借阅档案时不进行登记, 也不及时归还, 更甚至会丢失, 这些现象导致档案缺乏完整性。因此, 在档案监督管理工作过程中, 要不断地健全管理制度, 保证卫生监督工作的有效进行。

2.4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 各种网络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但是许多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在档案管理上依然使用手工整理档案的操作方式,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的管理效率。 手工方式在工作过程中, 工作量大, 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而且查阅困难、借阅不便利等严重影响了档案的合理有效地使用。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卫生监督档案的内容, 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 纯粹依赖手工操作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各种智能化技术手段对档案管理运用不足, 已经严重制约着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的蓬勃发展, 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中科学技术水平的运用, 为新时期卫生监督事业发展做贡献。

3加强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3.1提高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档案管理水平受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影响, 因此, 必须重视对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第一, 要求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人员坚决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从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素养。第二, 建立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科学培养机制, 加强对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 提高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对各单位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 不断地更新和强化档案人员的相关知识, 使之具备扎实的档案管理文化基础。

3.2加强卫生监督档案材料系统化程度

传统卫生监督档案管理方法难以满足现实需要, 因此, 要加大卫生监督档案工作的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 做到软件和硬件有机结合, 为档案资料的及时形成提供基础保障。加强卫生监督档案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档案管理人员要将各分散的档案资料及时收集, 进行分门别类, 统一归档, 保障档案资料的完整系统性。加强档案工作领导, 重视档案管理, 各领导部门要发挥其作用, 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 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 确保管理工作的持久性。 同时, 要对档案人员进行工作监督, 不定期抽查其业务成果。

3.3优化卫生监督档案管理机制

相关卫生监督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卫生监督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 对档案的归档、整理、分类、保密等制度进行相应的完善, 实现档案管理制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3]。卫生监督相关领导部门针对档案管理的每个步骤和环节都要认真查阅和审核, 再进行签字确认, 对于其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 从而减少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的疏漏, 保证档案管理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 对重大项目的档案文件资料要进行严密保存, 强调其重要性, 保证其相关机密性。

3.4提升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技术手段

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要适应现代化卫生事业的发展, 首先就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档案信息化以智能化为主, 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将原本纸质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 建立全面的档案数据资料库, 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 实现档案资源共享。

综上, 卫生监督档案是卫生监督机构日常活动的监督档案, 为相关执法部门提供了系统完整的资料, 同时也是卫生监督机构各项资料的系统组成部分, 对提高卫生监督机构的业务活动有着重大规范作用。该文通过卫生监督档案的基本概述, 针对当前我国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摘要:目前我国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不断地深化, 其中做好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卫生监督档案是卫生监督机构日常活动的监督档案, 为相关执法部门提供了系统完整的资料, 同时也是卫生监督机构各项资料的系统组成部分, 对提高卫生监督机构的业务活动有着重大规范作用。该文通过卫生监督档案的基本概述, 针对当前我国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卫生监督档案管理,问题分析,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梁晶.浅谈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J].经贸实践, 2015 (9) :263.

[2]肖依.做好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 (14) :230-231.

10.关于全市卫生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十

教育工作的想法和打算

按照局机关机关于开展文明科室评比活动的总体部署,结合科室实际工作,现将如何做好今年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国防教育工作的几点想法和打算向各位领导和同仁汇报如下:

一、重点工作

1、认真贯彻《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面向全体学生,不断提高音体美和健康教育课开课率及课堂教学质量。按照国家、省教育厅文件要求,严格执行国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要求,小学1至2年级体育课每周4课时;小学3至6年级和初中阶段各年级体育与健康每周3课时(其中,健康课每周0.5课时);高中阶段各年级体育与健康课每周2课时;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积极推进体育、艺术课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根据省厅文件精神,认真开展2+1活动,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使学生终生受益。进一步完善以学生自主活动、广播体操、学校自编操、校园集体舞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全市中小学每天上午要安排25至30分钟时间进行大课间活动。根据《全市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意见》文件精神,不断总结活动形 1

式和课外体育活动经验,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要把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认真组织实施,形成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热潮。要把“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纳入到“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中来,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在冬季也能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大力推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进一步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上报程序,按时完成2012年度数据统计上报工作,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学校要建立青少年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记录体系,将测试成绩记入小学生成长记录或素质报告书和初中以上学习档案,作为升学、毕业的重要依据。为保证测试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各级各类学校要严格测试标准,切实创造条件配好、配齐测试器材,我市开展《标准》的测试工作在全省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现在除安达、市直几所学校开展了测试工作外,还有很多空白点。所以今年我们要加大这方面工作力度。确保《标准》顺利实施。

4、认真贯彻执行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几点意见》,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积极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检查评估,树立一批学校卫生工作的先进典型。进一步改善学校卫生工作条件。加强学校卫生室和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建设,配齐、配全校医和保健教师。坚持每年一次的学生健康检查和体质监测。要加强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学校食品卫生的监管,定期检查,通报情况。今年准备迎接全省的学生食品卫生安全大检查。

5、认真贯彻执行省军区、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学生军训工作实施意见》加强国防教育工作。高一新生军训率要达到100%,集中军训时间要达到一周以上。

6、认真贯彻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加强对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指导,逐步实现对艺术教育规范化管理。

7、全面启动中小学体育艺术特色学校建设,命名首批54所市级体育艺术特色学校并做好省级体育艺术特色学校申报工作。

8、继续抓好以农村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开课率为重点的教学改革,加强音体美卫教师的师资培训,培养一批思想精良、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固提高。现阶段可通过“返、转、兼、聘等形式解决中小学体育、艺术教师不足的问题。对规模较小的村级小学,可由乡(镇)中心校教师采取流动授课等方式,保证村级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课时。

9、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在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中小学音体美和卫生器材配备,保证教学需要和日常活动需要。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为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要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备配备目录》的标准,配齐、配全体育场馆设施与器材。同时,为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除按国家要求配齐健康标准测试器材外,还要建设健身路径等学生健身场所。去年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争取到了价值二十四万元的体育器材,为全市十几所学校配备了体育器材,今年我们还有加大工作力度,多方面想办法,争取专项资金用于改善学校体育设施。

10、继续做好初中毕业生体育、音乐、美术特长生招生考试工作,积极探索和改进考试内容和方法,调整招生计划,严密考试程序和组织办法,全力把住报名关、资格审查关、考试关。不断总结经验,使考试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在原来的基础上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常规工作

1、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

2、参加市直机关田径运动会

3、特长生招生考试工作

4、和体育局联合进行传统项目学校比赛

5、全市中小学生艺术比赛

6、高中学生军训工作

7、体育艺术特色学校检查评比工作和申报省级体育艺术特色学校工作

8、市政府征兵领导小组征兵工作

9、“百万青少年上冰雪”及冬季户外体育活动

10、和市体育局联合开展系列体育竞赛活动

11.关于全市卫生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十一

报告

关于全市住房价格运行情况的调查报告2007-02-10 16:48:1

4关于全市住房市场运行情况的分析报告

(××年月日)

按照市政府领导要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精神,我们会同规划、建设和统计等部门,对近年来全市重点是市区的住房市场运行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住房市场概况

(一)房地产投资持续增长,商品

住房开发与销售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

据统计,××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商品住房完成投资同比增长,开工面积同比增长,竣工面积同比增长。

在房地产投资与开、竣工面积保持持续增长的同时,商品住房销售也呈现出了良好发展态势,××年全市商品住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同比增长,销售平均价格为元平方米左右。其中市区完成商品住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同比增长,平均价格为元平方米左右。

(二)住房二级市场更加成熟,二手房房产交易日趋活跃

××年,全市完成二手房转让面积万平方米,同比增长,销售平均价格为元平方米左右。其中市区完成二手房转让面积万平方米,同比增长,销售平均价格为元平方米左右。截止××年底,全市城镇住房存量已达万平方米,城镇人均居住面积由××年的平方米提高到平方米。

(三)商品住宅价格平稳上升

从年实施住房货币化分配以来,我市的商品住宅平均价格总体上是平稳上升的。以市中心区为例,据统计,年以前的几年间,市中心区商品住房约为元左右,—年,上升到元左右,年达到元左右,××年达到元左右,××年上升到元左右,××年继续上升到元左右。从××年至××年,房价每年同比增长、、。

(四)商品住房空置总量有所上升

据统计,截止去年年底,全市商品住房空置面积为万平方米,比××年底上升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二、全市住房市场形势分析

(一)全市房地产投资继续增长,但增幅降低,宏观调控的成效进一步显现

统计数据显示,××年,全市房地产投资的增幅为,较××年的年均增幅下降了个百分点,比××年的增幅下降了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较大幅度回落的主要原因是自××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开始

实行紧缩“银根”和“地根”的宏观政策:一是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暂停了半年农用地转非农用地,推行了土地“招、拍、挂”政策;二是严格资金供应,紧缩房贷,加强监管,提高开发项目自有资金比例到等,致使房地产投资增幅明显回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的回落,表明宏观调控政策在房地产业的积极成效已经显现,这对整个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增速的适当下降具有特殊意义。

可以预计,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将在目前快速回落的基础上逐步稳定于左右。其主要原因:一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将进一步见效。今年,以控制投资规模和增长速度为重点的宏观调控政策的积极成效将进一步发挥,而房地产市场对宏观政策的调控作用有一个适应期,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自我调整,将会逐步趋于稳定。二是作为国民经济中与房地产开发投资联系最为密切的领域银行准备金利率、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资本金比例 的提高以及国家对耕地最严格的保护政策,决定了房地产投资不会有大幅度地增长。总之,随着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进一步贯彻实施,全市房地产市场将在不断调控的基础上更趋理性和成熟。

(二)全市商品住房价格平稳上升。分析认为,我市房价的上升是消费拉动而不是投资或投机拉动,因此房价总体上是正常的、健康的。

以市中心区为例,××年至××年间,房价每年同比增长、、,每年的增幅提高比较均匀,没有出现大起大落,所以说,近年来,我市的房价上升是比较平稳的,住房市场的发展是比较有序的、健康的。房价近几年持续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说,是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具体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

第一,房地产开发成本的增加是房价上升的直接原因。一是从土地出让来看,我市从年开始逐步走招标拍卖挂牌程序,开发商获得土地的成本增加,致使开发成本构成增大。二是建安标准调

整,导致成本增加。如楼顶设计由平顶改为坡屋顶,楼层隔板由预制楼板改为现场浇制,房屋抗震设计由度改为度设防,仅此三项,就要增加成本左右。三是对小区楼盘的规划控制。近年新建小区的绿化占地一般控制在—左右,这与早期开发的小区相比,容积率减少必然导致住宅成本上升。四是原材料如水泥、钢材等建材价格上涨,把房地产开发成本抬升。五是住宅建造品质提升。近几年全市新建小区配套设施日益齐全。如:通讯设施、智能化系统、垃圾处理等,大的小区还要建设学校、幼儿园、停车场、物业管理用房、居委会用房等,以上几项除第四项外都是强制推行或政策规定必须执行的,随之而来的是开发商的建设成本相对增加,为保持一定赢利水准,就只能适当提高房价。

第二,住房消费的增长是房价增长的根本原因。××年全市完成商品住房竣工面积万平方米,销售万平方米,今年一季度,商品住房销售面积超过了同期

竣工的商品房面积数量,这充分说明了城镇居民对商品房的需求和住房消费能力的增长。住房消费增长的因素主要是:一是政府激活市场的措施效应。近年来,市政府出台实施了一系列刺激住房消费的政策规定,其效应正逐步体现出来,同时每年一度的大型房产展示交易会,对活跃市场、刺激消费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城市经济发展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促进了住房消费的增长。××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长有力的促进了住房消费。三是“以人为本”的开发理念,受到消费着的追捧。一大批精品楼盘的出现、物业管理条件的改善、小区配套设施的完善,形成了市场活跃、消费增长的基础。

第三,被动需求的拉动效应。近几年来,由于城市更新改造和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城市房屋拆迁量比较大,而其中绝大多数为货币化安置,这些拆迁户均需进入市场买房或租房,而由于因

拆迁带来的“被动性需求”多数是由中低收入家庭产生的对中低价位的住房的需求,无疑就增大了对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的需求量,带动房价上扬。

第四,市场预期作用。××年,商品住宅的买卖双方都知道国家要控制土地和资金的供应,会造成供应紧张,联系近几年我市房价连年上涨的实际,房价上升的心理预期和买涨不买落的消费习惯,加上部分开发商的炒作,都起到了催升房价的作用。

第五,周边城市房价上升的带动作用。近几年,我市周边城市的房价上升很快,据调查,青岛的商品住房平均房价达到了元平方米,泰安达到了元平方米,济南、烟台、威海、淄博等城市的平均房价都在元以上。周边城市房价的快速增长对我市的房价上升也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

(三)尽管房价持续上升,但分析认为,总体上我市的房价是合理的,住宅市场的运行是健康的、有序的。从整

体看,预计今后一段时期,房价不会出现大起大落,房价稳中有升的态势不会改变,但上升幅度会有所放慢

衡量住房价格高低的主要指标是房价收入比,也即为一个中等收入家庭的年收入和一套中等水平住房的价格之比。经过调查测算,去年我市市区的房价比约为倍。据联合国公布的资料,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房价收入比多为—倍。另外,我国计算房价比通常是用可支配收入,这与国外计算使用的全部收入也不是一个概念。特别是随着房改的深入,大部分城镇居民已经通过房改拥有了一套房改房,如果将这些房改房上市,居民会有一笔不少的收入,如果把这一部分资金也考虑在内,则我市的房价比还会下降很多。因此,我们分析认为当前我市的房价比还是基本合理的,否则,无法解释这样的现象:一方面说房价太高,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需求却又很旺盛。

预计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房

价稳中有升的总体趋势仍然不会改变,但上升幅度会有所放慢。主要理由是:

一是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房价合理上涨是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标志之一。而商品住房整体品质的提高,必然带来建筑成本的增加。从这两点来看,房价上涨是顺理成章的事。

二是有效需求的增加,也会促使房价持续上涨。按照“十五”发展纲要和我市建设大城市的发展目标,年前,约需增加城镇人口多万人。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外来人口和拆迁户大量增加以及居民改善居住条件愿望和经济能力的同步增长,势必增加对住房的有效需求,也会带动房价的增长。

三是开发建设成本的增加决定了房价不会明显降低。受土地、建筑材料、规划建筑设计、配套设施等条件的制约,开发建设成本不会降低,从而房价也不会有明显降低。

四是受房源供求数量、结构等因素影响,近一段时期内房价也不会急剧上

升。在目前我市住房市场处于买方市场条件下,商品房源供应相对平衡,加上随着房改房上市条件的放宽,每年将有大批的已购公房上市,居民选择余地加大。并且房屋这种特殊商品市场消化周期长,有部分可售商品住房是土地、建材涨价之前建成的,开发商会根据市场的供需情况和居民购买能力调整新建商品住房的利润空间。再者,有的开发商手中还有储备土地。同时,加入后关税逐步降低,进口建材和设备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大,国内建材会以降价应对。另外,随着政府对住房市场调控力度的加大,如实施住房保障制度,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等,从而使结构性供求矛盾得到缓和,使房价趋于合理。

因此,预计我市今年及今后一段时间住房价格在现有基础上既不会有较大幅度增长,也不会有大幅度下降,将会延续以往相对平稳的上涨走势,但伴随着国家对住房市场调控政策的逐步实施,涨幅会有所放慢。

三、对今后我市住房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盘活存量土地,加强土地供应的调控力度,首先保证商品住房开发用地。节约用地是国策,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势在必行。但要有所区别,对办公楼、商务楼等项目要严格控制,而对于住宅项目用地应保证足够供应,特别是中低价位的住宅用地及经济适用住房用地应尽可能地稳定增加和充足供应。一是应按各县市区存量土地消化数量和消化进度,安排新增用地供应计划,使增量供应与存量消化力度挂钩。闲置土地过多的县市区,必须限制新的土地供应。二是由于建设单位原因造成长期闲置的土地,由政府指定的专门机构进行收购储备,在完成土地前期开发后,根据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情况,以土地公开招标拍卖等方式适时推出。

(二)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商品住房供应结构,搞好总量控制。首先,要调整好商品住房供应结构。根据市场供

求信息分析,目前市场上建筑面积在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户型,无论是商品住房还是二手房,销售情况明显优于大户型。建筑面积平方米以下的小户型更是供不应求。我们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因此,近一个时期,应控制大面积户型住宅和高档住宅建设,增加小面积户型住宅和普通商品住房供给,重点保证占大多数的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其次,要搞好总量控制,据分析,在今后—年内,我市市区每年的住房需求约为—万平方米。考虑到目前已经有不少干部职工通过各种方式拥有了两套或两套以上住房,还有一部分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也将潜在着拥有多套住房,届时这些拥有两套或两套以上住房的职工绝大部分会把多余住房出售或出租;并且已购公房上市交易量在今后几年内将会快速上升,也会减低对商品住房的需求数量。因此,我们认为,今后—年内,市区每年的商品住房供给数量以控制在万平方米左右为宜。

(三)加快建立和完善新的住房保障供应体系。伴随着安康居住工程的实施,逐步建立起五个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一是对极少数失去工作能力,没有收入来源的特殊困难家庭人员,由政府无偿提供救济房;二是对最低收入家庭提供廉租住房,保障其租住房;三是中等偏下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四是中等收入家庭购买或承租普通商品房;五是高收入家庭购买高档商品房。因此,在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的同时,当前应以组织实施安康居住工程和加快解决特殊困难家庭及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为重点,做好经济适用住房、救济房和廉租住房的购建、人员认定等工作。同时,进一步落实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和住房补偿等货币化分配政策,除继续扩大住房公积金缴存范围外,所有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在职职工均应实行住房补贴制度。要加快兑现一次性住房补偿的进度凡经房改部门审批、确认作挂账处理的职工一次性住房

资金补偿有条件的要一次性足额兑现条件暂不具备的在职工离退休、换购住房、调动工作时逐步给予解决。对效益差、没有能力发放住房补贴的困难企业,经过土地部门审查、政府批准可用自有闲置土地通过政府收回、依法挂牌出让等形式变现资金解决一次性住房资金补偿问题。

(四)适当控制拆迁规模。大规模的拆迁也是造成住房需求急剧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根据今年全省拆迁规模严格控制在万平方米左右的总要求,适当控制拆迁规模。同时,要加快拆迁进度,提高拆迁效率,加快拆迁土地上的住宅开发速度,增加住宅供应量,及时缓解因拆迁而造成的一时的住房供应紧张。

(五)进一步搞活住房二级市场。要进一步采取措施,继续降低二手房、房改房上市的门槛,取消房改房上市中的种种障碍,促进房改房上市,努力盘活数量巨大的存量住房,以存量的流动

带动增量的增长,逐步形成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的良性住房梯度消费。

12.关于全市卫生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十二

1.乡镇卫生院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制度的弊端

1.1财务档案管理中卫生制度的不规范。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以健康为本。乡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健康屏障”,也是新一轮医改工作的重中之重。卫生工作是加强乡镇卫生院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乡镇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但这在乡镇卫生院财务档案管理中并没有明显体现出,据调查发现,因乡镇卫生院设施、环境较城市相对落后,生活条件不丰富、收入偏低等原因,乡镇卫技人才、会计专业人才外流严重。从而加剧了农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1.2财务档案管理中人力资源的短缺。乡镇卫生院由于定位不明确、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多种原因,呈现人员资质、知识、职称与岗位不对称的畸形状态。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乡镇卫生非常重视,培养和造就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并重点对乡镇进行了技术支援和帮扶,但大多数人觉得乡镇薪资待遇得不到保障不愿意留在最基层发展。

1.3财务档案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乡镇卫生院的建设作为国家重点发展对象,投入的资金每年都在增加,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是体制不健全所造成的弊端。财务档案管理制度混乱、内部控制不规范、资源缺乏等都是主要原因;债务债权的发生和结算直接联系着乡镇卫生院的经济利益与资金流动,对卫生院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乡镇卫生院却存在债权债务条理不清的问题,众多呆账、死账(5年及以上时间没有理顺和处理的账务),甚至债务出现红字(多付账款);除此外,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引进和报废都没有进行入账处理,乡镇卫生院的固定资产属于国有资产,也是应该进行重点保护的对象;大量财务档案管理混乱和财务制度不健全等弊端都会阻碍乡镇卫生院的发展。

2.加强乡镇卫生院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

2.1加强乡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方向。乡镇卫生院在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中应明确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方向,政府应强化主导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切实改善乡镇基本卫生服务条件,构筑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的新基础,实现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致力于促进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与群众服务满意度双提升,提高配置效率和服务水平,着力解决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建设成为高效、服务型的卫生院。

2.2造就一支品德高尚、服务优良的乡镇卫生人才队伍。乡镇卫生院在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中要本着留住人才目的,改进完善医技人员招聘引进办法,建立灵活的政策和体制,制订完善乡镇卫技人员、会计人员安心上班的政策机制,提高经济和政治待遇,优化人才环境;重点引进具有大学专科学历以上的医务人才和会计专业人才,逐步缓解人才紧缺问题。同时,加强医务人员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大力弘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无私奉献的崇高医德,造就一支品德高尚、服务优良的乡镇卫生人才队伍服务于群众,扩大乡镇卫生院的规模,提高医院经济效益。

2.3加强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采用院长任用机制是我国大多数卫生院采取的管理方式,在为了强化财务档案管理制度的现状下,必须深层次完善院长任用机制,提高其管理水平。上级主管部门必须通过政治素养、职业道德、业务水平、管理水平等多方面对乡镇卫生院院长进行综合评定及选拨,任职期间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办理负责,对资产管理、财务状况、经营管理实行审查,明确卫生院的整体发展是否健康,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经济效益。

2.4加强对财务档案信息化的管理。随着科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乡镇卫生院构建财务档案信息管理平台不但能使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变得网络化、简易化、数字化,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而且能最大化的提高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促进乡镇卫生院更健康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乡镇卫生院的健康发展,成为了国家重点发展对象和广大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话题。乡镇卫生院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显得尤为突出,急需解决,任重而道远。乡镇卫生院自身要积极进取,不断开拓新思路,同时,更需要各级人员的不懈努力,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的乡镇医疗事业得到长远发展,但部分乡镇医院还存在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滞后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乡镇卫生院的持续性发展,也成为了乡镇稳定发展和国家发展的重点关注对象。本文主要针对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在乡镇卫生院存在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为建设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财务档案管理,完善制度,策略

参考文献

[1]陈华.浅谈如何加强乡镇卫生院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J].才智,2013,(31):313-314.

[2]罗志勇.探讨如何加强乡镇卫生院财务档案管理工作[J].科技展望,2014,(24):153-153.

13.关于全市卫生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十三

陇南市武都区卫生局副局长 李学忠

(2012年8月10日)

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我受局长徐志忠同志的委托,代表武都区卫生局就2012年上半年卫生工作作以简要汇报。

今年上半年,在市卫生局精心指导、帮助下,我局紧紧围绕卫生工作总体要求,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以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以推进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为抓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武都全区辖36个乡镇、684个村、15个社区,总人口58.16万人,常住人口55.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16万人。幅员面积4683平方公里,1985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扶贫县。

全区共有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741所,其中:区级7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所;乡镇(中心)卫生院、分院40所;乡医疗卫生服务点3所;村卫生室684所。现有医疗卫生人员2113人,其中区乡卫生职工1278人,注册乡村医生835人;区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001人,占卫生职

776.88万元,平均月让利群众近40万元;同时,在武都电视台开设医改知识讲座两期,基本药物制度公示2期,在《陇南日报》发表相关医改文章4篇,制作基本药物知识宣传板报141块,药品价格公示栏47个,乡镇卫生院十制改革宣传牌47个,给全区各医疗卫生单位和辖区内的群众发放了宣传单12万余份,城乡居民健康教育知识手册9000册,印制《基本药物目录》1200本,《医改与我》宣传手册6400本,为医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区的药品网上采购工作,自全省培训会议后,区医改办领导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了会议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专人具体负责这项工作,与此同时,按照全省培训会议精神,对全区药品网上采购工作进行了培训,并于2012年3月开展了全区药品网上采购工作。

(四)积极做好了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工作。为使我区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在区委、区政府的安排下,区医改办去年组织相关人员赴金昌市永昌县有关单位学习公立医院改革的做法及经验,在这基础上和区医院共同研究公立医院的改革问题;出台了武都区一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实施方案,经区卫生局讨论后,现已报区政府,待审批后全面施行。

(五)医政管理工作进展良好

一是人才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为解决我区卫生人才匮乏的问题,采取了一补充二培养三引进办法,加快了人才培

在问题进行了通报,并要求各单位限期整改。五是卫生宣传和信息统计工作扎实开展。为了扩大卫生各项免费政策的宣传普及范围,36个乡镇卫生院按照省卫生厅固定宣传标语有关内容,分别书写了2条以上固定标语。今年,卫生系统各单位确定了专职统计员,建立了信息室和电子信息台账,全面加强了卫生各项统计工作。并上报了全系统卫生信息管理员,积极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卫生信息网络逐步健全完善,卫生信息获取和上报工作得到加强。六是农村卫生“十个全覆盖”工作有序开展。(1)进一步完善农村应急预防救治体系建设,为18个乡镇卫生院配备了救护车,全面提高危重病人的救治率,并建立了双向转诊制度,加强与区及区以上医院的协作,适时将危重病人转诊至上级医院,并接收上级医院转来的病人,进行康复治疗;由于武都区120急救中心设立在市人民医院,我区120指挥系统由市卫生局统一安排部署。(2)以为民利民便民为目标,实现远程医疗会诊覆盖,并建立了区、乡二级远程医疗会诊制度,区医院托管南桥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技术“通享”、病人“通管”、人员“通用”的目标;(3)以开展“健康武都”为目标,实现“健康教育进家庭”,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我系统以各种切合实际的健康教育方式,让广大群众农村群众普遍掌握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提高全民素养,减少人群发病;七是加强了医德医风建设活动。我局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以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为主要内容,以治理医药购销商业贿赂、收受“红包”、开单提成、过度医疗、乱收

(六)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日臻完善。

全区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运行良好,城乡贫困居民医疗救助工作稳步实施,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2012年全区城镇职工参保1.75万人,参保率97%;城镇居民参保4.2万人,参保率94%,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支付比例达到70%以上;我区新农合参合率今年上半年达到了97.46%,截止2012年5月底累计为全区参合群众补偿门诊、住院医药费用达5432.91万元,补偿人次达12.2513万人次,当年基金支付比为41%,受益面达到26.8%,住院患者实际平均补偿比达72.7%。同时,区新农合局和区农行联合下发了《武都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卡通”实施方案》,从2012年起全面推行参合农民医药费用网络直报“一卡通”,真正达到了“政府得民心,群众得实惠,卫生得发展”的效果。

(七)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果

14.关于全市水利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十四

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

根据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议程安排,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对全市水利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其间,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市水利局的汇报,征求了各县区的意见建议,实地察看了部分水利基础设施和工程现场。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供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时参阅。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市水利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重点,坚持依法管水、科学治水、节约用水,努力促进人水和谐,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防灾减灾、供水保障、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水利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支撑和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一)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10年,投资9000多万元,实施了双河、麻湾等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建设了宫家引黄闸前提水泵站等多项工程,投资2300多万元对7座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十一五”期间,全市水利投资达14.6亿元。目前,已建成高标准防潮堤200公里,全市30条、981公里骨干河道已周期性治理一遍,节水衬砌渠道达517公里,田间节水灌溉面积达60万亩,防洪除涝面积达5363平方公里。

(二)水利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严格落实防汛工作行政 1

首长负责制,健全防汛应急预案,建成覆盖全市的视频会商系统,确保了安全度汛。引蓄黄河水能力不断提高,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用水需求。全市村村通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入户率达95%,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目标。实施生态绿化工程,绿化骨干河渠、海堤1300公里,面积达7.7万亩,水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十一五”期间,争取省及省以上各项水利补助资金4.5亿元,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水利事业快速发展。

(三)依法治水工作水平稳步提升。加强水利法律法规宣传

教育,不断提高全民的水资源意识和、水商品意识和节水意识。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出台了《东营市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强化水资源和河道管理,认真落实涉水许可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了市县乡村四级执法网络。2010年,征收各项水利规费1.93亿元,查处水事违法案件15起。

(四)抗旱救灾工作扎实有效。当前,我市遭遇40年以来的大旱,受旱面积316万亩,其中,重旱面积186万亩。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应对,去年入冬前发动群众对98.5万亩小麦和蔬菜普浇了一次越冬水,春节前已将所有饮用水库蓄满。现已启动III级应急响应,全市共派出129个督导组分赴乡镇、田间地头指导抗旱,已投入抗旱资金2353万元、设备3001台。

二、存在的问题

(一)全社会的水资源意识和水法治意识还不够强。部分干

部群众对我市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缺乏应有认识,危机感、紧迫感

和忧患意识不强,节约用水、科学用水还没真正成为全社会共识。部分建设项目没有落实水保“三同时”制度,污染水源、侵占水域的现象时有发生。取水许可制度执行不够严格,部分取用水单位法治意识和水商品意识不强。

(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还不适应发展需要。田间灌排工程

不够配套,重灌轻排的问题比较普遍,旱不能浇、涝不能排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防潮体系还不完善,仍有150公里防潮堤亟待建设。生态河建设刚刚起步,沿海区域受地下海水侵蚀、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油田部分水库被闲置或废弃,无法发挥作用,耿井水库和南郊水库在城市建成区内,不利于水源地保护。

(三)水务一体化管理需加快推进。在水资源管理上,城市

与农村分割,水源调度与城市供水分离,管理机构职能交叉重叠,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无法足额收缴,影响了水利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几点建议

(一)坚持依法治水,营造良好的水利发展环境。要坚持依

法治水,大力加强水法律法规、水资源意识和水商品意识宣传教育,使水法律法规更加深入人心,营造全社会关注水利、重视水利、推动水利发展的浓厚氛围。要健全完善执法体系,推进水利综合执法,严肃查处涉水违法案件,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水利改革发展创造良好法治环境。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深刻理解加快水利改革

发展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切实制定实施好我市《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全市水利事业发展谋划宏伟蓝图,创造有利条件,营造广阔空间。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利支撑保障能力。要紧紧

围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抓住机遇,加快农田水利工程、水资源配置工程、防洪减灾工程、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特别要按照“突出重点、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先急后缓”的原则,加快推进防潮堤、生态河等沿海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好库容闲置和水源地保护问题。要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主渠道作用,尽快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水利投入增长机制,切实加大对水利的投入,有效提升水利的支撑保障能力。

(三)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要扎实推进水务一体

化,实现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和防洪排涝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要不断深化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发挥市场机制在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中的作用,加快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切实增强发展活力,推动全市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15.关于全市卫生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十五

通知如下:

一、加强美容医疗机构管理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设置审批和校验美容医疗机构,同等条件下优先设置审批社会资本举办的美容医疗机构。

二、加强医疗美容从业人员管理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严格按照《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开展美容主诊医师、医疗美容护理管理。尚未开展美容主诊医师管理工作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尽快开展或委托中介组织开展美容主诊医师认定工作,并加强管理。

三、加强医疗美容项目管理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美容医疗机构的不同级别、类别以及《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卫办医政发[2009]220号),核定其执业范围。对于超范围开展医疗美容项目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四、加强医疗美容广告管理

美容医疗机构发布医疗广告,应当按照《广告法》及《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凡未获得批准发布医疗广告,虚假宣传或夸大疗效的,要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五、加强美容医疗机构信息化管理

上一篇:高三后期班级管理下一篇:小学美术教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