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获奖教案(共10篇)(共10篇)
1.藏戏获奖教案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藏戏蕴涵的深层涵义。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2、感受藏戏所表达的涵义。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准备:
上网或者去图书馆查找有关藏戏的录象、图片以及记载,准备一些藏戏面具。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你们的爷爷奶奶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视节目吗?
生:粤剧!
2、师:嗯,很好!你们都知道爷爷奶奶喜欢看粤剧。那么你们又知道粤剧是怎样的一个节目吗?
(学生自由发挥)
3、师总结: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是属于广东人的一种文化节目。其实每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特色的戏剧:安徽有黄梅戏、河南有豫剧、浙江有越剧、四川有川剧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和这些戏剧截然不同的戏剧:藏族戏剧藏戏
4、板书课题:藏戏、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解释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
2、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藏戏和其他戏剧的不同之处。
(1、戴着面具演出2、没有舞台3、一部戏演出三天五天还没有结束)
3、给课文分段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自然段):用疑问句形式引出藏戏。
第二部分(47自然段):介绍了藏戏的形成。
第三部分(819自然段):介绍了藏戏的特点。
三、品读课文,深入了解藏戏
(一)学习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前三段用三个并列的疑问句开头,作者暗示了什么呢?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暗示了藏戏有三个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天五天还没有结束(演出时间长)
这样表达给读者留下悬念,吸引读者。
2、找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朗读时的语调,体味句子的感情色彩。
(世界范围内,像藏戏这样的戏剧很稀少,中国人以拥有这样的戏剧而自豪)
(二)学习第二部分,了解藏戏的形成
1、学生细读第47自然段,思考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感受故事的传奇色彩。以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2、这个故事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一部分?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三)学习第三部分,深入了解藏戏的特点
1、呼应开头第一段的三个问题,找出相应的描写
(816自然段写了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了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920自然段写了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天五天的特点。)
2、自由读剩下的内容,结合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起伴奏。,体验藏戏的简单和纯朴。
四、总结
1、藏戏是藏族的传统戏剧,发展到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是世界文化的遗产。
2、播放藏戏的视频,学生看完后戴上面具学着表演。
五、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以及特色。
2、熟读课文
2.藏戏获奖教案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积累“传奇、咆哮、旷野、吉祥、柔顺、象征、妖魔、恐怖、一无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身无分文、两面三刀、别无所求、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四、教学准备:
藏戏的面具图片。有关戏曲种类的录象。
五、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合作中引起争辩,争辩激发思维。
六、教学时间: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并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二)教学过程
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不同的地方不仅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样式,比如,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东北的二人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藏族的传统剧种——藏戏。(板书课题)
[2]简介藏戏: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它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最久远的戏剧之一。藏戏艺术,剧种流派众多,表演形式富有民族特色,《文成公主》《诺桑王子》《卓娃桑姆》《朗萨雯蚌》《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苏吉尼玛》八大剧目已成经典,音乐唱腔韵味隽永,面具服饰五彩缤纷、瑰奇神异,名角新秀不断涌现。所有这些,无不昭示着藏戏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去领略有着悠久历史,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藏戏。[3]默读“文前提示”,看看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提出的要求是:弄清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特色?在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
[2]默读课文,注意默读的速度。读后划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3]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读懂的词语。
[4]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讲了藏戏的形成,哪些段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读后交流:4-7段讲的是藏戏的形成,8-19段讲的是藏戏的艺术特色。)
3、细读课文,感受藏戏形成的神奇。
[1]自由读4-7段,思考藏戏是怎么形成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指名说藏戏的形成,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提出需要补充的内容。[3]这个传奇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学生自由表达,如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七位姑娘的义举,…… [4]带着你的感受把课文读一读吧。
小结:这个传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藏民的心中,唐东杰布不愧被誉为藏戏的开山鼻祖,时至今日,在每一个藏戏剧团,都会供奉有他的画像,接受着一代代艺人的膜拜,也让我们顿生出几分神圣和肃穆感。
4、再读课文,感受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
[1]出示研读主题:①()的面具;②()的舞台;③()的演唱风格;要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读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段落,把藏戏的主要特点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出来。[2]集体交流研读结果,说说你是从哪知道的。①面具:多样、夸张、形象鲜明。
②舞台:没有固定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③演唱: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动作丰富、不受时间限制
5、朗读全文,体会写法
(1)师生合作交流:
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
18自然段。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自然段。师生合读:21自然段。
(2)回顾全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从内容看,本文侧重介绍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 从表达顺序看,本文以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
从表达的方法看,本文主要采用比喻、反问、象征、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
6、总结:
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藏戏艺术,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雨洗礼之后,时至今日,犹如一朵盛开在西藏高原上的雪莲花,深深地扎根在西藏人民的心灵深处。藏族人民通过它歌颂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现实中的假、恶、丑。可以说,她是藏族群众衡量生活的一把尺度,是高原儿女创造的一个艺术奇珍。
八、布置作业:
1、世界上还有几种剧种是带着面具演出的?
2、用自己的话写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3、背诵喜欢的段落。
九、板书设计:
藏戏
怎样形成: 唐东杰布
面具(人物不同面具不同 运用象征、夸张)
独特魅力: 演出时没有舞台 背景 剧情 固定程式
唱腔、动作丰富多彩,不一而足 一出戏演三五天
十、教学后记;
3.简明教案 获奖的 篇三
1、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史记邦联的缺陷,理解1787年宪法制定的必要性;掌握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机构,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阐释;了解两党制在美国政治中的作用,学会分析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利弊得失;比较美国总统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认识民主制度因国情各异而必然呈现多样化的基本特点。
2、过程与方法:联系时事导入;通过知识探究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在知识小结中通过比较美国总统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进一步认识美国的政治制度;通过目标检测来检验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课下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分析史料、视频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政治制度的发展完善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必然过程;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历史、客观的看待历史事物;使学生认识到伟大的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1787年宪法中“分权和制衡”的原则。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分权与制衡”的原则;“邦联”和“联邦”的区别。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由奥巴马的就职演说词导入。
第八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熟悉课程标准要求,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课标要求】
1、识记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理解美国1787年宪法中体现的权力制衡原则。
2、比较美国总统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知识探究】
一、联邦政府的建立
问:联邦政府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建立的呢?
(一)背景
从美国国旗导入第一个背景:美国独立。
1、美国独立——政治前提 讲解:
问:独立之初的美国面临着什么样的严峻形势呢?
2、严峻形势——必要性
播放视频《大国崛起》,根据视频内容概括美国独立之初在经济上、政治上面临哪些严峻的问题?
经济:货币不一,贸易被动
讲解:美国独立之初,各州之间互设关卡,没有统一的关税,也没有统一的货币,导致贸易被动,经济发展困难。政治:邦联松散,没有实权
讲解:美国在独立之初,采取的是邦联制政体,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的国家联盟。在邦联制度下,各州的权力非常的大,每一个州都相当于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可以征兵、征税、发行货币、制定财政经济政策。而邦联政府的权力却非常的小,在政权方面,没有总统,没有最高法院,只设有一个国会,而国会又没有实际的执行权力。因为邦联无权,所以在面临一些严峻问题的时候,就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最终导致独立之初的美国陷入了严峻的困境。
问: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应该如何来摆脱这种困境呢? 引用华盛顿的一句话:
“要么,我们在同一个领导之下,结成联邦而成为一个主权国家,要么,我们保持十三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永远的相互争吵。”
从而得出,正是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催生了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过渡:那么美国人怎么样来成立一个主权国家呢?通过制定宪法——1787年宪法。
(二)、1787年宪法
阅读教材,找出1787年宪法制定的时间、地点。
1、时间:1787年
2、地点:费城
简要介绍华盛顿在制宪会议上的表现。
3、内容:
过渡:我们刚才说了,在邦联制度下,各州的权力比较大,而邦联政府的权力太小,1787年宪法的制定,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大家阅读教材,看看1787年宪法是如何解决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关系的? 把“邦联”改为“联邦”
通过图表来讲解“邦联”和“联邦”的不同。“邦联”和“联邦”的不同也是1787年宪法的第一个内容:
(1)国家结构形式:联邦制 过渡:我们说,从邦联到联邦,中央无权的问题解决了,中央的权力得到了加强。但是现在这些宪法的制定者们又有了新的担忧?他们担忧什么呢?
他们认为:中央的权力变大了,一旦中央的权力被一个人所掌握,就容易产生专制独裁,那么应该如何防止政权走向独裁专制呢?大家来看教材,思考。
三权分立的原则。
问:美国人是如何想出这个办法的呢? 看材料:孟德斯鸠的一段话。这段材料体现了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政治主张。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思想为1787年宪法的制定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来源。现在我们来看,三权指的是哪三权?分别归属哪些部门? 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最高法院。这也是1787年宪法的第二个内容:
(2)国家权力机构:三权分立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联邦政府是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三个权力机构来组成的。
师生互动体验:记者招待会
活动进行完之后,通过表格整理问题的答案,补充教材中没有的内容。过渡:以上我们了解了这三个权力机构各自所拥有的权力,那么这三个权力机构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学生讨论)独立平等,相互制衡的。
我们具体来看,他们是如何相互制约的? 播放图示
总结: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立法权虽然归国会,但它要受到总统和最高法院的制约,行政权虽然归总统,但他要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司法权虽然归最高法院,但它要受到总统和国会的制约。因此,他们的关系是独立平等,相互制衡的。
4、对1787年宪法的评价: 过渡:
刚才我们学习了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评价1787年宪法呢? 播放材料
实际上这段材料就给我们点明了1787年宪法既具有先进性,也具有局限性。先进性:①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为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示范。
②中央集权,使美国成为真正统一的国家。
③“分权和制衡”的原则,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同时,这部宪法也存在着局限性: 播放材料:《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总结:从这段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众议员的人数与各州的人数是成正比的,计算每个州的人数时,黑人是五个算三个,印第安人还不包括在内,这就充分说明了,黑人、印第安人同白人没有同等的权力。
局限性: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未实现真正的平等。
总结过渡:刚才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了1787年宪法,应该说,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不过大家要牢记一点:就是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评论历史事物,都要做到用史实说话,要遵循论从史出的原则。
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1789年,第一届联邦政府就建立了。
(三)第一届联邦政府的成立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连任两届)。不久,第一届国会经选举产生,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开始确立。简要介绍华盛顿。战争时期第一人 和平时期第一人
美国人心目中的第一人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1787年宪法的核心原则就是制衡的原则,而两党制就是这种原则的延伸和发展。
二、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1、演变:
“驴象之争”的典故
2、本质: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简要分析。
【知识小结】
总结过渡:这一节,我们主要学习了美国的政治制度,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美国的总统共和制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播放图表:比较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
问:有人认为,美国的总统共和制要比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先进的多,优越的多,那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呢? 判断一种政体形式是否优越,它的标准是什么?标准:是否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否适合本国的国情。美国总统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都是属于适合自己国情的政体形式,都推动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它们成为今天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因此我们不能说美国总统共和制比英国君主立宪制先进。我们只能说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而对于我们中国来说,更不能无视中国的具体国情,照抄照搬西方的政治文明,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目标检测】:单项选择题。
4.《掌声》获奖优秀教案 篇四
识记 “残、犹、豫”等10个生字,积累“掌声”等7个词语。正确书写6个汉字。
方法与过程:
1、通过对描写两次掌声句子的朗读,体会到小英情感的变化。
2、学习提出问题,重点:着眼词、句提出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掌声”的魅力,懂得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尊重、关心和鼓励。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对描写两次掌声句子的朗读,体会到小英情感的变化。
2、继续学习从词、句角度提出问题。
三、内容分析:
这篇课文主要在叙述一位脚残疾的女孩范小君。因为走路有点瘸,范小君极力回避在人前走动。但是,一位新调来的老师的唐突,让她面临一场考验。终于,在同学的掌声中,她不仅走上了讲台,并且从此拥有了自信。这掌声的力量,源自同学的友情,源自对人的尊重。对于缺乏自信的人,尊重可以改变他许多。
四、学生实际:
本单元的目标是“读课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词语、句子和课文内容、标点符号等方面进行提问。以“掌声”为主线组织教学,让学生学会抓住“掌声”对课题进行质疑,通过寻找描写掌声响起的句子,再一次进行质疑,让学生感悟掌声给范小君带来的巨大变化,通过梳理小英情感的变化过程“自卑——感动——感激——树立信心——鼓起生活勇气”,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和关心。最后联系班级学习生活实际:我把掌声送给,因为。使文本的主旨深化。
五、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说说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听到掌声呢?
2、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和掌声有关的课文。
出示课题,学习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1、学生交流,师适当点拨
2、指名读题,学习生字“掌”
3、学生提问题 对课题进行质疑,让学生带疑入学,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根据“学习小建议”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读准字音,学习生字新词。
3)思考:边读边思:课文写谁获得了掌声?获得了几次掌声?
2、反馈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
掌声 残疾 取笑 轮流 犹豫 稳定 默默地 讲述 经久不息
投向 调来
1、学生阅读课文,同桌合作用归类识字法学习生字,交流思考题
2、学生交流
“残”用换部首识记
“犹、默”侧重字形“稳”前鼻音
细读课文,学习提问
1、师:小君获得的两次掌声是怎样的掌声呢?再读课文,用直线划出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
2、组织交流
不知是谁带的头,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小君的眼眶红了。
当她演讲结束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3、引导解决问题
(1)师:想一想,第一次掌声是在什么情况下响起的?请你们轻声读课文第二、三小节,找到有关句子,用曲线划出来
出示句子:
小君立即把头低了下去。
小君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慢地站了起来,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2)说话练习:
小君犹豫了一会儿,她想:如果我上台,;如果我不上台。
指名回答,师及时点评。
师:尽管小君犹豫了一会儿,最后她还是鼓足勇气、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同学们送给她热烈、持久的掌声是对她的——鼓励(支持)。
板书:鼓励
(3)师:大家给了她如此热情的鼓励,难怪她会这么激动
出示句子:
小君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慢地站了起来,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不知是谁带的头,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小君的眼眶红了。
(4)师:第一次掌声热烈、持久是同学们对小君的鼓励。第二次掌声为什么经久不息呢?请你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找找答案。
出示:故事十分动人,她的普通话也很好。当她演讲结束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师:因为故事动人,普通话好,所以大家报以热烈掌声,这是对小君的赞赏。
板书:赞赏
4、师:那次演讲以后,小君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变成了怎样的一个人呢?
出示最后一节
小君变了!演讲前(),演讲后()。是同学的掌声()。
1、学生边读边划句子
2、学生交流
3、指名读、小组读
4、根据这两句话,学生再次学习提问
如为什么第一次掌声会热烈、持久?为什么第二次掌声会经久不息?等
5、学生读第二、三节找句子,并交流
6、指名读句子,理解“犹豫”,小君为什么会犹豫呢?
7、学生自由阅读第一节,同桌合作进行说话练习
8、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体会小君激动的心情。
9、指名读,齐读,交流
10用赞赏的语气再次朗读句子
11、学生交流
12、齐读
13、同桌互说,指名说。通过梳理小英情感的变化过程“自卑——感动——感激——树立信心——鼓起生活勇气”,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和关心。
通过反复诵读文本中关键的句子,引导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掌声》,知道了掌声使范小君这么一个残疾学生从一个寂寞的、不善于和人交往的人变得不再寂寞。她的故事让我们再次感受到:我们的生活需要掌声。因为掌声包含着对他人的尊重、鼓励和赞赏,能使人变得更乐观、更自信。
出示句子:掌声包含着对他人的尊重、鼓励和赞赏,能使人变得更乐观、更自信。
2、说话练习
你想把掌声送给谁呢?
我要把掌声送给,因为。
1、学生齐读句子
5.神笔马良的获奖教案 篇五
一、故事导入,课前演讲:
亲爱的孩子们,今天老师领大家来看一个美丽的故事――《神笔马良》。你知道这个故事吗?谁能来讲一讲马良是怎样用神笔帮助穷人的?
马良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神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实现了他心中的愿望。你们想拥有这样的神笔吗?为什么?
有一个小朋友也想拥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她把自己的心愿写成了一首优美的小诗――《假如》,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吗?(配乐朗诵)
大家喜欢这首小诗吗?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请聪明的孩子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二、自主朗读,整体感知:
(一)出示自学要求:
1、请拿起你的铅笔,画出本课的生词。
2、找找小作者的心愿,选择你最喜欢的有感情地读出来。
(二)交流
1、读生字
2、写生字
3、读书
三、读悟结合,体验情感:
(一)学习第一节:
⑴ 一起读读这句话──“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⑵ 你们就是那风中的`小树,师:“呼──呼──”北风一阵接着一阵,小树缩着身子,轻轻叹息。学生亲身体验:全体起立, 在教师动情的朗诵中,学生“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在动作模拟中理解“缩”、“叹息”)
角色转换,师生对话: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轻轻叹息?
小树小树,现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阳光、温暖、帮助、关心……)
⑶ 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小树,多么惹人怜爱,这位小女孩也和我们一样,很想帮助这棵小树。 边引读边在课件原句的基础上出示第一节诗。
⑷ 谁愿意把小女孩美好的祝愿送给小树? 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二节:
⑴ 读“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引导:小鸟在苦苦等待什么?鸟妈妈飞呀飞,会飞到哪些遥远的地方呢?(在想象说话中明白“遥远”的意思)
⑵ 鸟妈妈为了给小鸟寻食,多么辛苦,而小鸟(生读)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此刻,小鸟最需要的是什么?(谷粒、米饭、面碎……)
⑶ 善良的小女孩用马良的神笔给小鸟画──(生:谷粒)(课件出示第二节诗)。
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第三节诗:
⑴ 读“西西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
⑵ 西西是不幸的,你能想象一下“没有一双好腿”,西西不能和我们一样干什么?(在想象说话中感悟“不幸”一词)
⑶ 此时西西来到我们面前,你想对不幸的西西说些什么?
创设对话情境:教师扮演西西,学生与西西对话
参考:
西西:原来我也和你们一样有一双健全的腿,可一场意外的事故,使我永远不能站起来了。
西西:我真想念以前的日子,真羡慕你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西西:如果我能重新站起来,我一定要去爬山,去游泳。
⑷ 你们对西西的关心发自内心。是呀,西西最需要的是健康的身体,自在的生活。小作者和我们一样,都读懂了西西的心。(出示第三节诗)
指名朗读――齐读
⑸ 西西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福的,因为有许多像小作者那样善良的人在关心她。我们相信,不久,西西一定能站起来,和我们一起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在球场上,在 (指名说)。 让我们把真诚的祝福送给西西。齐读
四、情感拓展,练习写话:
1.教师激情总结:小作者极其渴望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他没有给自己画好玩的玩具,好看的衣服,而是帮助了小树,小鸟,还有不幸的朋友西西,帮助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多么善良,多么有爱心的人啊!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所写的也都会实现,那么,你最想画什么呢?(大屏幕辅助教学)
2.播放《爱的奉献》,升华情感。
五、课外拓展,布置作业:
6.获奖!《俭以养德》 班会教案 篇六
四(1)班 王志琴
一、活动目的:
1、明确勤俭节约,关键是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的重要性。
2、进一步提高学生“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让学生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虽然生活好了,但还是要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3、培养学生爱惜粮食、爱惜物品、自觉节约用水、用电的好习惯,树立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意识。
二、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生活富裕了。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背上书包高高兴兴地到学校学习文化知识,可以去公园玩耍、做游戏,生活过得无忧无虑。的确,同学们都感觉到我们的生活很幸福。可是,同学们,你们是否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当年,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而忍受饥寒,吃树皮、野草,喝雪水、泥水。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
而我们的同学却不知道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不知道要如何保护我们今天所拥有的生活资源。今天我们来谈一谈有关爱惜资源勤俭节约的话题。
(二)、讲勤俭节约的故事。
1、明朝朱元璋: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2、周恩来总理: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他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3、比尔•盖茨:比尔•盖茨三道菜宴请胡锦涛,作为世界头号富翁,没有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用最丰盛的夜宴来为胡锦涛主席接风洗尘,仅仅给胡锦涛主席上了三道再普通不过的饭菜,但是就是这三道菜,让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盖茨的吃喝哲学和人格魅力,给中国富豪上了一堂生动的荣辱教育课。
(三)、身边的浪费现象大调查。
1、我们调查发现,在小学有77%的同学经常没有把饭吃干净,还有一些同学把菜吃了,剩下的饭就直接倒掉;还有一些吃了几口就直接倒掉。
2、我们调查发现,有部分人从市场上购买的食品中,大约有27%当作垃圾丢弃,其中仍可食用却遭丢弃的占18%,平均每人要丢弃他所购买的食品的四分之一。
3、在校园里看到有的同学洗手时,忘关水龙头,或索性玩起了打水仗。
4、有的同学总喜欢跟别人肆意攀比高消费。
5、不随手关灯和电扇等。
6、大量使用一次性用品浪费粮食。
7、光线明亮时仍开灯。
8、浪费纸张(纸张只使用一面)。
(四)、诗朗诵。我们知道,现在地球上可用的淡水资源是相当少的,人类正面临着水资源匮乏的威胁,请同学们一起来保护我们的水资源,请听诗朗诵《水,生命之源》。我们来说说,有关节约粮食的诗句。
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三国] 诸葛亮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清朝] 朱用纯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地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北宋] 司马光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5、[唐朝] 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6、[明朝] 薛瑄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
(五)、节约就在我们身边。
1、吃饭时尽量吃完,吃多少盛多少,不挑吃,不扔掉剩饭菜。
2、在外用餐时,点菜要适量,吃不完的打包回家。
3、爱护学习用品,不人为损坏,旧的用品如果能用,尽量避免换新的。
4、对公共物品要倍加爱护,珍惜班级劳动成果。
5、全班同学做到“变废为宝”,废旧再利用。
6、杜绝吃零食,不乱花钱。
7、做到及时关水龙头或电源开关。
8、爱护资源,不浪费水或电。
(六)、活动总结。
通过这次中队活动,我们知道了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从小养成生活节俭的好习惯。
7.紫藤萝瀑布获奖教案 篇七
1、了解文章写作背景。
2、有感情地诵读,领会作者“自我砥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3、体会含蓄隽永的语言。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品评赏析优美的语言,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
领会作者“自我砥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投影: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思考:本诗抓住小草的什么特点进行描写?你受到什么启示?
明确:本诗借物抒情,看似平凡的小草,用顽强的生命力启示人们要勇敢面对挫折,要有坚强的意志。
作家宗璞借“紫藤萝”表现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紫藤萝瀑布》。(板书)
二、检查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词的音。
迸溅出(bèng)忍俊不禁(jīn)仙露琼浆(qióng)盘虬卧龙(qiǘ)伫zhu4立
2、查工具书,解释下面的生词。
(l)迸溅:向外溅出或喷射。
(2)繁密:多而密。
(3)稀落:稀稀疏疏,出现得少。
(4)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5)酒酿;江米酒。
(6)挑逗:逗引,招惹。
(7)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忍俊:含笑。
(8)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9)盘虬卧龙:回旋地绕像卧着的龙。
三、整体感知内容:
1、听录音,注意朗读的节奏、句子语气、语调,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2、快速浏览全文,简要概括内容,理解思路,并思考:课文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为什么说“我不觉得加快了脚步”?(即“探究练习一”)
3、讨论,明确:
①思路:赏花——惜花——思花(学生回答正确即可,要扣住感情理解,如:惜花之情体现在文中“遗憾”二字上。)进而理解作者的感情线索。
②“我”不由的停住了脚步,是因为“我”被盛开的紫藤萝花所吸引。(板书:“盛开的紫藤萝花”)“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是因为“我”在观赏了紫藤萝花后,被它旺盛的生命力所感染,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板书:“感染”“我”)
4、面对此景,文章第7段描写了作者当时的心理变化,请你找出几个词语加以说明。(疑惑、痛楚————宁静、喜悦)
5、作者因何事而“疑惑、痛楚”,我们来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1)宗璞一家,在文革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在作者的心头萦绕。在拨乱反正的1982年5月,自己的小弟又患绝症,作者一直以来的抑郁,再加上突如其来的打击,使作者陷入极度的悲痛中。(即文中第7段中所说的“生死”、“疾病”的由来。)
(2)第8段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确:十多年前的一大株紫藤萝被拆掉,理由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其实作者的感情就如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被拆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作者对人生有了感情上的变化和彻悟。
(3)文中哪句话是作者领悟到的人生哲理?(第10段第一句)
面对这种种打击,作者的“疑惑、痛楚”可以理解,但在赏花之后,作者又重新振作了起来,那么,紫藤萝花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呢?
四、品读感悟:
1、精读2———6段,画出你认为优美的或让你有所感悟的语句,反复品读,写出感受。
2、老师点拨:品味语句要:
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②抓关键词语;
③从表情达意角度考虑。小组讨论,推荐发言。
3、明确:意思正确即可。比如:
(1)比喻:“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色彩上的特点。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这是用帆和船舱作比喻,细致地描绘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受;比作笑容,就有美好可爱的感觉,也抒发了喜悦之情。
(2)拟人:“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才知那是每一条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色的耀眼与生机。“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以动态写花的静态,生动地写出花开的繁盛。“‘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用拟人法,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勃勃生机。
4、作者写紫藤萝花文笔优美,不仅是巧用了修辞,更主要的是她抓住了花的特点来写。快速浏览第2——8段,思考:从哪些角度来写花?
明确:(一定不要将写藤萝树和花的句子混为一谈,学生很容易犯错。)形态———像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色彩———浅紫色颜色便上浅下深
香味———淡淡芳香
5、赛读。如此美的语言,不读可惜,选取你最喜欢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
6、“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过去即将枯死的紫藤萝花又枝繁叶茂,充满生机,大家想一想,它能从逆境中爬起来,靠的是什么?(明确:顽强的生命力。)由花及人,作者对生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指导朗读第10段。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理解,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也可以直接谈谈对人生哲理的理解。
明确:花和人一样,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花挺了过来,人更应不畏惧人生中的挫折坎坷,磨砺自我,投身于无止境的生命长河之中去。
再齐读第10段,加深理解和感悟。
五、总结:
生命就像紫藤萝瀑布一样,虽无众人欣赏,但仍尽情开放。生命就像紫藤萝瀑布一样,虽然历尽磨难,但仍顽强而快乐地生长。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珍惜生活,珍爱生命;正如宗璞所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应当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宗璞
赏花:形-色-香
惜花:十几年前遗憾
8.蒹葭课件配套优秀获奖教案 篇八
叶邑试验学校 白涛
1教学目标
① 知识和能力:
* 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 整体感知、理解这首诗的主题。
* 理解这首诗中“兴”的表现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写法及其作用。② 过程和方法:
* 课前查找资料,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初步疏通这首诗的基本意思。
* 利用自主探究、合作研讨的方法,体会文章内容和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③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体会诗歌纯洁真挚健康的情感。*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领悟能力和欣赏能力。同时,诗中主人公对伊人的热烈、执著的追寻对九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新奇的情感体验,他们喜欢学习这样的诗歌。再者,诗歌朗朗上口,学生易于背诵,乐于背诵。这些,都为学生学习诗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过,《蒹葭》一诗场景朦胧,意境含蓄,学生要真正领会,实属不易。
3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体会文章内容和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学习难点:
理解这首诗中“兴”的表现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写法及其作用。
4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导入课题:这首《在水一方》是琼瑶根据《诗经》中的一首诗改编而成的。美丽的画面,优美的旋律,深情的唱词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诗境里,我们仿佛听到了祖先们淳朴优美的恋歌,看到痴情少年的千回百转。那就让我们来传唱这首古老的歌谣,欣赏这美丽的爱情,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吧!(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电脑播放课件。
展示介绍有关《诗经》的相关知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配乐美读《蒹葭》。教师要求以下几个步骤:
①学生自由朗读《蒹葭》,要求借助注释,读准字音。
②低声播放背景音乐——钢琴曲《水边的阿蒂丽亚》,在背景音乐中,教师范读。
③学生根据诗歌内容,把握感情基调进行个性化的配乐朗读,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控制好朗读节奏,读出凄迷之景、惆怅之情。
3、美讲故事。教师:美丽的诗歌演绎出美丽的故事。请同学们借助课下注释,并根据你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美丽动人的语言讲述这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
(给学生几分钟的准备时间,然后找代表发言,学生讲述时,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一些画面:薄雾中的水边芦苇,芦叶苍苍,秋水茫茫,同时低声播放背景音乐,以渲染氛围,感染学生。另外,学生讲述时,可以适时地给学生以提示和点拨,帮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以便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预见学生讲述的内容大意:
深秋清晨的河边,秋风萧瑟,芦花泛白,清露为霜。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翘首伫立,透过一片茂密浓郁的芦苇丛,久久地凝视着河的对岸——那大概是他意中人居住的地方。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一忽儿逆水而上,一忽儿顺水而下,道路是那样崎岖而悠长,但都无法阻止他追寻的脚步。而“伊人”总是若隐若现,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我心中的恋人啊,你究竟在哪里啊?我愿付出一生的时光,跋山涉水,来到你身旁。他含情脉脉地痴想着,直到快把晶莹的露水晒干。
4、感受爱的美丽。
提问:诗中的“痴情者”你欣赏他哪一点?(学生再读《蒹葭》,同时头脑中再现主人公鲜明生动的形象)学生的解答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我最佩服他上下求索,“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不畏艰险,坚持不懈,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爱情。
②我最喜欢他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不得的惆怅都深深地感染了我,牵扯着我的心。
③我最欣赏他憧憬“在水一方”的美丽伊人,望穿秋水,情真意切,寻求伊人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是个热烈向往爱情和执着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教师小结:《蒹葭》表现了青年男子对美丽善良女子的热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挚美好的爱情生活,让我们读到爱的悲伤,爱的喜悦,爱的忠贞,爱的美丽。
三、问题探究
多媒体出示以下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后派代表回答,教师明确)问题一:“兴”是《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一般用于一首诗或一章时的开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这首诗属于“兴”的文字有哪些?
明确: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即诗每章开头两句)
问题二: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文字除了起兴这一作用外,还有哪些作用?
明确:还表明时间的推移,渲染秋景的凄清,烘托出主人公对意中人苦苦追寻而难以得到的愁惨悲凉的心情。
问题三:这首诗用了重章叠句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在反复咏叹中,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主人公不能走近“伊人”,而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
四、拓展探究
教师:这是一首爱情诗。爱情,离我们中学生还比较遥远。但主人公为了追寻意中人,不顾艰难险阻,始终穷追不舍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那我们应该如何把它贯彻到学习当中呢? 学生的解答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我们学习中经常会遇到难题,要不怕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勇攀科学高峰。
②我们要坚持自己的理想,暂时的困难吓不倒我们,要有迎难而上的决心和行动。……
五、背诵课文
先请3位同学试背一遍,每人背一章,其他同学可以小声的和背、吟诵。然后全班试着一起背诵,还不能背诵的同学可以看书读。
六、课堂小结
一首首诗词,陶冶了我们的情操;一曲曲乐章,升华了我们的灵魂。诗让我们博学多才,诗让我们潇洒多情,最后,让我们在音乐中唱响《在水一方》,领悟《蒹葭》的艺术魅力。附:板书设计 蒹 葭 《诗经》
蒹葭:苍苍—萋萋—采采 环境清冷,白露:为霜—未晞—未已 心境寂寞
道路:长—跻—右 困难重重,伊人:央—坻—沚 想见心情急切
蒹葭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蒹葭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师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Flash歌曲《在水一方》,导入课题:这首《在水一方》是琼瑶根据《诗经》中的一首诗改编而成的。美丽的画面,优美的旋律,深情的唱词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诗境里,我们仿佛听到了祖先们淳朴优美的恋歌,看到痴情少年的千回百转。那就让我们来传唱这首古老的歌谣,欣赏这美丽的爱情,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吧!(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电脑播放课件。展示介绍有关《诗经》的相关知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配乐美读《蒹葭》。教师要求以下几个步骤:
①学生自由朗读《蒹葭》,要求借助注释,读准字音。
②低声播放背景音乐——钢琴曲《水边的阿蒂丽亚》,在背景音乐中,教师范读。
③学生根据诗歌内容,把握感情基调进行个性化的配乐朗读,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控制好朗读节奏,读出凄迷之景、惆怅之情。
3、美讲故事。
教师:美丽的诗歌演绎出美丽的故事。请同学们借助课下注释,并根据你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美丽动人的语言讲述这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
(给学生几分钟的准备时间,然后找代表发言,学生讲述时,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一些画面:薄雾中的水边芦苇,芦叶苍苍,秋水茫茫,同时低声播放背景音乐,以渲染氛围,感染学生。另外,学生讲述时,可以适时地给学生以提示和点拨,帮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以便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预见学生讲述的内容大意:
深秋清晨的河边,秋风萧瑟,芦花泛白,清露为霜。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翘首伫立,透过一片茂密浓郁的芦苇丛,久久地凝视着河的对岸——那大概是他意中人居住的地方。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一忽儿逆水而上,一忽儿顺水而下,道路是那样崎岖而悠长,但都无法阻止他追寻的脚步。而“伊人”总是若隐若现,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我心中的恋人啊,你究竟在哪里啊?我愿付出一生的时光,跋山涉水,来到你身旁。他含情脉脉地痴想着,直到快把晶莹的露水晒干。
4、感受爱的美丽。
提问:诗中的“痴情者”你欣赏他哪一点?
(学生再读《蒹葭》,同时头脑中再现主人公鲜明生动的形象)学生的解答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我最佩服他上下求索,“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不畏艰险,坚持不懈,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爱情。②我最喜欢他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不得的惆怅都深深地感染了我,牵扯着我的心。
③我最欣赏他憧憬“在水一方”的美丽伊人,望穿秋水,情真意切,寻求伊人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是个热烈向往爱情和执着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教师小结:《蒹葭》表现了青年男子对美丽善良女子的热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挚美好的爱情生活,让我们读到爱的悲伤,爱的喜悦,爱的忠贞,爱的美丽。
三、问题探究
多媒体出示以下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后派代表回答,教师明确)
问题一:“兴”是《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一般用于一首诗或一章时的开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这首诗属于“兴”的文字有哪些?
明确: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即诗每章开头两句)问题二: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文字除了起兴这一作用外,还有哪些作用?
明确:还表明时间的推移,渲染秋景的凄清,烘托出主人公对意中人苦苦追寻而难以得到的愁惨悲凉的心情。
问题三:这首诗用了重章叠句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在反复咏叹中,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主人公不能走近“伊人”,而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
四、拓展探究
教师:这是一首爱情诗。爱情,离我们中学生还比较遥远。但主人公为了追寻意中人,不顾艰难险阻,始终穷追不舍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那我们应该如何把它贯彻到学习当中呢? 学生的解答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我们学习中经常会遇到难题,要不怕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勇攀科学高峰。
②我们要坚持自己的理想,暂时的困难吓不倒我们,要有迎难而上的决心和行动。……
五、背诵课文
先请3位同学试背一遍,每人背一章,其他同学可以小声的和背、吟诵。然后全班试着一起背诵,还不能背诵的同学可以看书读。
六、课堂小结
一首首诗词,陶冶了我们的情操;一曲曲乐章,升华了我们的灵魂。诗让我们博学多才,诗让我们潇洒多情,最后,让我们在音乐中唱响《在水一方》,领悟《蒹葭》的艺术魅力。附:板书设计 蒹 葭 《诗经》
9.紫藤萝瀑布获奖的教案 篇九
一、说教材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写作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本单元是以“人生”为主题,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
《紫藤罗瀑布》就是本单元的第五篇课文。它是以生动而细腻的笔触,采用多种修辞手法从色、形、态多方面描写一树盛开的紫藤罗花,生机勃发,辉煌灿烂,让人感受到它的繁茂与顽强的生命力,从而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而且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写景的美文,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三、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结合本单元特点及可操作性,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内容。
2.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3.学习并运用写景状物的方法,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4.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并能自我反思,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
四、说重难点
根据学情及本课的内容,我把重点放在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深化对人生的思索。难点放在生动而细致的景物描写。
五、说教法
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据新《新课标》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使他们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首先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美读散文,在读的过程中思考提出的疑问,最后在教师适当的点拨、归纳、小结中赏析课文,理解本文中作者的感情。
2.采用电教平台、录音等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电教手段来丰富教学手段,扩大了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3.本文文质兼美,适于朗读,教学中引入诵读法。《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本文是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适于朗读,所以在文章的讲析中引入了诵读法教学,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领悟文章描景绘物的美。
六、说学法
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交给学生发现真理。教给学生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
本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学法具体如下:
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朗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七、说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大屏幕出示牡丹、荷花、腊梅、紫藤萝花的滚动画面,放一首轻音乐。)
同学们,当你面对美好的大自然时,你会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许多许多。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腊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却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这些花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和蓬勃。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有炫人眼目的美丽,有跳跃闪烁的生命。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借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下面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篇散文,看看作者怎样传达了这样的一种追求。(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让学生速读全文,然后将自己预习中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勾画圈点出来,共同来解决。解决的方式是查字典和根据语境推断。在正音之后对字词读一遍。对词语,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说话。(重视语言积累,另一就是在理解和运用中积累,而不是死记硬背。)
2.作者简介
学生自主地介绍在课余时间搜集作者及课文的相关资料。所花的时间不要过长,指导学生介绍有价值的、与本课有关的资料。通过查找资料培养了学生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根据校情,学生能在阅览室、电子图书馆查阅资料而设立的环节。)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范读,学生在听读中思考如下问题。(配乐范读时,用大屏幕出示如下问题)
(1)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2)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再回答。可以请学生听回答后相互补充。
老师进行简单的归结: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树盛开藤萝花的生机勃发、辉煌灿烂的景象,抒发自己由焦急、悲愤转化为宁静和喜悦的心情。作者又上溯到十多年来藤萝的变迁史,由藤萝引向生命的思考,生命的长河虽有曲折,但永远前进。并板书:赏花——如人生的美好热烈
忆花——如人生的生死挫折
悟花——如生命的永恒意义
2.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
3.抽取两位同学朗读自选片断,老师作简要评价。
(学生通过不同要求的读,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为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研读与赏析
1.自主探究
好文章总有一些精彩片段,研读好这些片段,是对文章内涵的具体把握,也是对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探究。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并体味。)
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或句子,反复品读,体会作者由紫藤萝瀑布而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
老师提示:需结合作者的简介来感悟。可以各抒己见,结合自己的理解,展开思考。
(这个问题学生能够漂亮地作答,要求他们首先进行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2.互动平台
交流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因此我设计了这一环节,让学生将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或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并说出感悟出了什么?学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理由,允许思维发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教师小结]作者在回顾了花和人的命运后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也就是说,遭遇到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让悲痛长压心头,要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事业中去。其实作者的感情就如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被拆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国家命运的写照。作者对人生有了感情上的`变化和彻悟。由此作者发出了“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的感慨,我们也由此感到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在这一环节中,老师首先投影出示朗读方法:重音、节奏及停顿,注重内化和感情。佳词妙句细品味,内容中心都理清。在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片断时,老师要参与学生的互评活动中,进行诵读指导。
(朗读方法的指导,学生的朗读与研讨,重视了语文全面素养提高的措施,而不把语文当作纯粹的技能训练,使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
(“互动平台”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要求学生在对文章整体感悟后,在了解作者生平的基础上,通过对赏花、忆花、悟花三个部分内容赏析,让学生对生命、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认识,谈谈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从而陶冶自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其健康个性。
重点研读“手足情、生死谜”、“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两部分,让学生在“忆花”的部分中去感受时代给予人的感受;“忆花”部分重点在于对人的感情的升华,而这种时代气息和人文精神又是潜移默化的自然的渗透,使学生从优美的文章中崇尚生命、珍惜生活、珍爱人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把人文教育放在显著地位。富有时代气息,加强人文教育。)
3.合作探究
通过合作、探究,进一步品味文章的写景妙处,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这是本课的难点,再加上学生是七年级的学生特点,所以老师可先举一例子,随后同桌之间、小组之间进行合作交流。
例如:揣摩语句,体会写景之妙。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这是用帆和船舱作比喻,细致地描绘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受;比作笑容,就有美好可爱的感觉,也抒发了喜悦之情。
学生可以找出多处,从内容上、从写作特点上去理解、品味、鉴赏、把握。
学生谈到花的特点时,适时板书:
花形——犹如瀑布
花色——热烈沉静
花香——懵龙长久
此环节突破了教学难点,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有利于理解本文主旨,感悟生命
(五)拓展延伸
请学生观察大屏幕上的画面(可出示一组花木的画面,如:菊、梅、荷、松树、牡丹等等),让学生现场观察,进行联想,做口头作文:《我看花》。
(有人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本环节把课本和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延伸了教学难点)
(六)教师总结
紫藤萝瀑布为我们展示了人生的画卷:藤萝不与群芳争,独自开在花谢时,踏春无人恋,蜂蝶亦不顾,而它们却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生命,骄傲自信地为自己美丽生命而欢腾嬉闹。然而回首十年,心中的“焦虑和悲痛”又会令人感受到一种沉重,一种悲哀。仔细品味这篇短文,使人幡然悟到,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珍惜生活,珍爱生命,正如宗璞所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应当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七)延伸作业
根据课标对写作的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以及本课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以下的作业:
人们往往赋予一些花木以某种象征意义,回去后可以搜集一些有关花木的文章,与同学进行交流,并提出自己新的联想和见解。并进行实地观察,写一篇观察日记,题目自拟。
(八)板书设计
紫 藤 罗 瀑 布
宗璞
花形——犹如瀑布 赏花——如人生的美好热烈
花色——热烈沉静 忆花——如人生的生死挫折
10.祝贺获奖的同学教案 篇十
小明:对。
小红(握住小明的手):小明,你真了不起。祝贺你!
小丽(激动地):那么多人参加比赛,你得了一等奖,真羡慕你呀!
圆圆(抢着说):是啊!是啊!你的手真巧。
小明(微微一笑,不好意思地):谢谢大家对我的夸奖。其实,也不是我的手巧,我只是多动了些脑筋。
小芳(举起小明的作品):小明,你真行。这个东西你是怎么做出来的,把你的方法教教我们吧。
其他人(拉着小明的手):是啊,教教我们吧!
小明(爽快地):当然可以啦,同学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嘛!
惠惠(高兴地):小明,你真是太好了,一点也不自私。真是我们的好朋友。下次比赛你还会得一等奖的。
【藏戏获奖教案】推荐阅读:
五年级藏戏10-16
藏戏反思10-25
藏戏教学实录409-01
第七课藏戏10-16
关于《藏戏》的教学反思范文07-20
梦回繁华获奖教案10-18
独坐敬亭山获奖教案09-03
林黛玉进贾府获奖教案06-18
最新获奖感言06-13
获奖发言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