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语言

2024-07-12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语言(精选12篇)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语言 篇一

赵集中学九年级语文导学案

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主备:陈海飞 校核:倪凯

上课时间:

****年**月**日

从修辞角度赏析语言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学会从修辞角度赏析语言。

教学重点:赏析的要点和思路 教学难点:语言的准确表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班的同学个个意气风发,整洁的穿戴显示出不俗的气质,甜美的笑容彰显着超凡的自信。男同学风度翩翩,心情豪迈如大江东去;女同学文质彬彬,情感细腻如小桥流水。真是让人如浴春风,心旷神怡!

这是以欣赏的眼光来赞美大家,大家想学学这赞美的语言吗?其实这也是作为我们初中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和方法,今天我们将要和大家一起来探讨这方面的知识。二.课前热身:

(一)、投影近四年淮安中考语文部分试题,看看这些题目都有什么共同点。

(二)、总结归纳:*语言赏析类题目必考;*大多数要赏析的句子都带有修辞手法;*据统计赏析类题目得分率偏低。

(三)、展示2011中考对语言赏析能力的要求

⒈品味重要词语和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内涵和作用。

⒉能初步体会运用修辞方法对于文章意思及情感表达的意义及作用。⒊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即对作品中的语言进行初步赏析。

(四)、展示本节课目标,明确什么叫“赏析”,激励学生学习信心。三.快乐课堂:

(一)、复习回顾(本次月考题目再现)

1、结合语境,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语句。(4分)①它既不像苍松那样喜欢站在山头炫耀,也不像垂柳那样爱好偎依湖畔弄情。

(这句话将白桦树与苍松、垂柳相比,突出了它谦虚、朴素、文静的特点。流露出作者对白桦林的赞美之情。)

2、请没得满分的学生举手,读一读自己的答案;说说没得满分的原因;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整体感知要点)

那么遇到这类型题目我们怎么回答就更加完满了呢,下面先看一些例题。赵集中学九年级语文导学案

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主备:陈海飞 校核:倪凯

上课时间:

****年**月**日

(三)、我来阅卷

1、请看对下面这句话赏析的答案,判别其是否恰当,试着给其打分。

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4分)

(2010年12月试卷《江南瓦》)

答案

(一):本句采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给人留下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问题分析:没有结合具体语境,分析空洞。修辞指认有偏差,修辞效果表达不准。)答案

(二)本句采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的表现孩子尽情地撒欢的顽皮。

(问题分析:内容理解有错,缺乏联系中心)

答案

(三)本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檐下滴雨的美感,表现了作者对檐下滴雨的喜爱之情。

(问题分析:没有赏析角度——忽略修辞手法)

2、学生交流。

3、给出范例参考:

本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檐下滴雨因风而动的美感,充分表现了作者对檐下滴雨的喜爱之情。

(有赏析角度、有总的效果,结合了具体语句,结合了人物情感)

(四)方法归纳

1、请根据以上探究,说说解答这类型题目的一般思路。

答题思路:1.找出修辞,明确作用;2.结合语境,概括内容;

3.针对形象,挖掘情感;4.衔接流畅,合成表达。

2、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答题格式进行表述?

参考格式:本句采用了 x x 修辞手法,x x 地描写了 x x 情状(或特点等),从而表现了 x x 之情(或特点等)。

()、补充穿插:常见修辞方法及其一般作用表达(赏析的术语)

比喻、拟人: 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极为传神,富有表现力。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节奏感强。对比:突出描写对象的某种特点。反复: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

夸张:突出事物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对偶:语句整齐、意韵铿锵,读来朗朗上口。反问:增强语气,强烈抒情,发人深思。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赵集中学九年级语文导学案

备课时间:

****年**月**日 主备:陈海飞 校核:倪凯

上课时间:

****年**月**日

3、及时训练:请运用上述探究的方法从修辞角度来赏析下面这句话: 大家分小组讨论,在组内先说说,然后在举手回答。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的《春》)

(本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春天里千树争春、百花竞放的情景,从而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②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朱自清《绿》)

(本句采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梅雨潭绿的浓淡适宜、明暗适中的特点,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梅雨潭绿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③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本句采用了反问和排比的手法,逐层深入的强调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与热爱以及一种敬意!语气强烈,感情浓烈,发人深思,读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五)实践反馈

我们再来看看本次月考中的第二道赏析题如何回答就比较合理:

②河滩上大片大片的白桦林,浓阴蔽天,将河水围着,拥着,吻着,奉献着母亲般的爱。

(“拥着、吻着”用拟人的手法让白桦林有了丰富的感情,将白桦林写得生动形象,显现出白桦树无私奉献着母亲般的爱。饱含着作者对白桦林的喜爱之情。)

四.学有所获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学会了从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的思路;学会了如何合成答案,流畅表达。)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语言 篇二

一、比喻和比拟

优秀的议论文, 往往说理形象、语言生动;而常见的技巧就是恰当地运用比喻、比拟。

1.比喻

如我的下水作文 《人生路上的小门》这样诠释 “小门”:“多数人喜走平步青云的大门, 他们畏惧走小门, 不甘走小门, 以至于一遇小门就被碰得头破血流。殊不知小门既是一种约束, 也是一种凝聚;既是一种限制, 也是一种蓄势。如戒指, 以束缚的姿态给勇敢穿越者以美丽的光辉;像风筝线, 以羁绊的形式给坦然面对者以自由的飞翔;若沧海桑田, 以爆炸、沉积、挤压、裂变的苦难证明成长的历程, 坚定强者前行的脚步。”

这段文字中, 我把人生路上的小门比作了戒指、风筝线、沧海桑田, 喻体一个比一个新奇, 但又共同诠释了小门的特性———既是约束, 也是成长。

2.比拟

除了比喻可使语言生动之外, 恰当地运用比拟也可以达到这种效果, 如《缺席》一文中, 我为了揭示社会上某些“愤青”“喷子”头脑中缺乏理性的现象, 曾这样写:“一个孩子的成长, 需要犯错、纠错、失败、成功、扶持、自立的漫长过程, 而现在的那些缺乏理性的人却恨不得这个叫‘社会’的孩子一出生就会跑了。新中国建立才几十年, 和那些法治了数百年的欧美国家相比, 我们还年轻, 因为年轻所以会犯错, 正视这一现实, 指出错误, 并给予纠错的时间, 这才是理性的做法, 用宽容的心来批判, 用成熟的心来监督, 我们的社会才会成长、自立、自强, 充满阳光和力量。”在这里, 我巧妙地将社会人格化, 化虚为实, 充满视觉效果, 语言也就新鲜有味了。

当然, 议论文中修辞的使用应当简洁干净, 为说理服务, 切忌浓妆艳抹堆砌辞藻。

二、引用或化用

恰当地化用古诗词, 可增添作品的文学底蕴;巧妙地引用名言, 可使文句意蕴深远;而历史典故的使用更可使文章言简义丰, 具有古典美、含蓄美。

1.题目

如我这篇论文的题目《作文风韵若三分, 二分亮色在“言”值》就化用自前人的诗句“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再如, 话题作文“痛而不言”, 拟题目时完全可以引用李煜的诗句, 取名《无言独上西楼》。

2.开头

我的下水文《个性》开头是这么写的:“古希腊哲人说:‘世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世间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形成了各具特点的个性的人。个性既是环境影响的产物, 也是个人主观选择的结果。”下水文《春来草自青》的开头:“‘揠苗助长’这一典故众所周知。这告诉我们做事急于求成违反其客观规律, 结果会适得其反。春来草自青, 在春风的吹拂下, 让我们尽情享受一个又一个春天吧。”议论文开头用名言或典故, 既言简意赅, 又为随后观点的引出作了铺垫, 干净自然。

3.承转

议论文讲究顺理成章, 行文要做好起承转合, 而巧用名言可很好地起到承转作用。如我在《笑对人生》一文中就用了名言来承上启下:“大仲马说:‘人生是一串由无数烦恼组成的念珠, 达观之人才能笑着数完。’就如同无烦恼亦无那串念珠一般, 人生之路, 也没有捷径可走。弯路、直路都是人生的遭遇, 没有走过昨天的崎岖就无法抵达今天的成熟。既是如此, 何不将生活中的不顺看作生命的常态, 把顺境看似幸运的赐予, 达观面对?”文章上一个层次谈了“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这一现实;之后, 用大仲马的名言承上启下, 开启后文“如何笑对不如意的人生”一层。

4.升华

议论文的倒数第二段常作为升华段落, 在此处援引名言能够深化观点、升华思想。如我在《黎明》一文的倒数第二段是这样写的:“‘人可以被毁灭, 但不能被打败’, 海明威这句话告诉我们, 永不放弃, 就有黎明!站在青春的站点, 我们即将迎来人生的黎明。高考是人生的转机, 是人生中为数不多的能自己把握的重大机会。与其把一次次考试、一天天学习当成单调的黑夜来忍受, 不如把这些当成必经的山峰来攀登, 用一种强者的姿态站至山巅, 去迎来人生的第一缕曙光。”这里, 我通过对海明威名言的阐释, 很好地联系到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站在学生的角度诠释了如何面对学习困难, 进一步深化了“用强者的姿态面对黑暗, 迎接黎明”的主题。

三、排比连类

古人云:气为文先, 气盛言宜。善用排比, 能增强文章议论的气势, 字字金石, 句句铿锵。

1.连类排比

这种排比, 一般由物及人, 由浅入深, 放在文章开头引出观点。如《人生路上的小门》是这样开头的:“一泓泉, 淌过岩缝的小门, 留下一路的欢唱;一树花, 越过严冬的小门, 盛开一季的春光;一段情, 透过笙笛的小门, 吹奏出婉转和悠扬;一个人, 走过人生的小门, 飘洒出智慧的芬芳。”从泉至花及人, 由无生之物及有情之人, 采用诗经中比兴的手法, 观点的引出自然而有华彩。

2.引言排比

清人沈德潜《说诗啐语》中谈到:“议论须带情韵以行。”议论不仅需要理性的逻辑, 也可以带有强烈的情感。而引言排比, 因用排比的方式引用了名言, 所以语句常裹挟着强烈的情感, 放在议论文中既有理性之坚, 又有感性之美。如在《只要不拒绝》这篇下水文中我这样写道:“‘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面对官场黑暗, 历经抱负难酬, 却全然不见愤世嫉俗的埋怨、不见得失成败的哀叹, 他恬淡地接受人生, 挺直腰板悠然地转过山头, 斜阳下的身影, 凝成一座静穆的山;‘大江东去浪淘尽’, 滚滚江水淘尽了多少王侯将相, 淘不尽的是东坡的旷达, 是那惊涛拍岸的赤壁, 那黄州崖上的朗月清风;喜读史铁生的文字, 读他对夕阳的描绘‘祭坛石门中的落日, 寂静光辉平铺的一刻, 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 读他对落叶的赞歌‘譬如秋风忽至, 再有一场早霜, 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 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几组排比, 以笔走风雷之势, 裹挟着强烈的爱憎, 流露出只要不拒绝坎坷每一处人生的伤痛都能结出饱满之果的刚强之美。

3.举例排比

许多学生在写议论文时, 担心内容空洞, 就在文中拼命地举例, 不注意举例的详略主次, 事例的新鲜生动, 结果走进了“堆砌事例”的怪圈。其实, 议论文举例论证时, 可选一两个新鲜恰当的例子详举, 而把一些熟悉而典型的例子通过排比的方式来列举, 这种铺排, 是事与理的高度凝练, 举例与简评的紧密结合, 既充实了文章内容、深化了主题;又凸显了作者的学识。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语言 篇三

关键词:夏济安;翻译对比;瓦尔登湖

通过这篇文章,笔者对夏济安翻译的《瓦尔登湖》和网上译本进行对比赏析。此译作中,夏济安翻译的是美国著名作家梭罗代表作《瓦尔登湖》,作者在这篇散文中描述大自然的原始、纯真,令现代人心驰神往。译者也通过对汉语中词汇、语序、句子结构等的精妙把握,几乎成功译出了原作的精髓,让译文读者体会到原文读者的精神享受。

一、语序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汉语序比较固定,反映了中国人逻辑思维的过程及事件发展的客观规律。英语语序灵活,不一定按这一顺序排列:

例1:原文:“the lost pig which is said to be in these woods, whose tracks I saw after the rain?”

夏译文:“还是那头丢失了的小猪?据说它在这片树林里,雨后我见过它的脚迹?”

网上译文:“还是一只据说迷了路的小猪跑到这森林里来了?下雨后,我还看见过它的脚印呢。”

例2:原文:“I pursued with a paddle and he dived, but when he came up I was nearer than before. He dived again”

夏译文:“我划桨追去,它潜入水中,等它冒出来的时候,我和它愈加接近了。”

不难发现,例1这句原文中有明显表现时间前后顺序的词,如“is said”、“saw”、“after”。翻译时,要根据汉语的习惯,按照事件先后顺序来排列,而不是按原文的描述顺序。“见过它的踪迹”这个事件发生在“下雨”之后,因此如果用汉语表达的话,应先译出“下雨”这个事件。此外,“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在此例中也表现的淋漓尽致。意合指词语或语句间的连接主要凭借语意和语句间的逻辑关系来实现,而形合则是指词语和语句间的连接主要依仗连接词或语言形态手段来实现,也就是严格按语法规则组句。例1中“is said”的连接用了被动语态的手段实现,译成中文则是简单的“据说”,“after”则是使用连词来表达时间上的逻辑关系。而例2则表明了在英文中涉及事件发生先后顺序的句子翻译成中文时,还是可以对应的。

二、词性转换

英语多静态,汉语多动态。英语是综合型语言,一个显著特征是词缀丰富。这使得有些动词和形容词很容易派生为名词,使名词化现象非常常见。英译汉时,适当多考虑用动词,以静转动。

三、动词替代名词

例3:原文:“I had a companion in my fishing.”

夏译文:“我钓鱼有人作伴。”

网上译文:“我有一个钓鱼的伴侣。”

例4:原文:“set up his wild laugh”

夏译文:“狂笑了起来”

网上译文:“狂笑一阵”

例3中,夏将原文中的“companion”(N)译成“作伴”(V),而网上译文为“伴侣”(N)。很明显,“钓鱼的伴侣”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听起来就别扭。例4中,这里两位译者都把“wild laugh”(N)译作“狂笑”(V),把名词译成动词,就是为了突出动态场景,让读者身临其境。因此,在英译汉时,应多考虑用动词,表现出汉语的动态。

四、动词替代介词

例5:原文:“I have water from the spring.”

夏译文:“我汲泉而饮”

网上译文:“我从泉水中汲水”

例6:原文:“a man against a loon.”

夏译文:“一人一鸟正在对弈。”

例5、6中,两位译者都分别把介词“from”和“against”譯成动词“汲”和“对弈”。“汲泉而饮”、“对弈”两词所表现出的动态效果不可谓不清晰,特别是“对弈”一词,把作者的经历形容成一场生气勃勃的下棋,场面感十足。此处,笔者在感叹夏先生的译文精妙之时,也羡慕其遣词造句的能力。

五、动词替代形容词

例7:原文:“to keep bright the devil's door-knobs”

夏译文:“把那些鬼门上的铜把手擦亮”

网上译文:“还得活见鬼,把铜把手擦亮”

例8:原文:“I was nearer than before”

夏译文:“我和它愈加接近了”

网上译文:“我却愈加接近了”

例7、8中,两位译者分别将形容词“bright”和“nearer”译成动词“擦亮”和“接近”。此处需指出的是,夏把“devil’s door-knobs”译成“鬼门上的铜手把”,有些让人莫名其妙。通过前后文可得知,作者是对劳作的抱怨,认为这么好的日子,好的风景,人们还得世故的在家里劳作,是让人不能理解的事情。因此,夏此处翻译的不够恰当。笔者认为,此处应该译成:“活见鬼,还得把门把手给擦干净”。

六、结论

从以上的实例中来看,夏的译文可以毫无质疑得称为极好的译作,特别是其表现出的浓厚文学素养和扎实的翻译手法,有效的避免了英汉语言差异所带来的翻译问题。不过,应该指出的是,夏济安的翻译不是一字一句忠于原著的死译,尽管个别译法会引起争议甚至出现误译,值得商榷的地方,但他的译作的文学价值是不容置疑的,依然值得我们在翻译中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崔永禄. 文学翻译佳作对比欣赏[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2] 美国名家散文阅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 夏济安. 名家散文阅读[M].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1976.

4.浅谈从修辞角度分析象征和比喻 篇四

摘要:比喻和象征都是增强表达形象性的艺术手段,它们能够让深刻变得显露,隐晦变得明朗,平实变得典雅,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所以,在文艺创作中,象征手法和比喻手法往往因为相似而被融合在一起,但两者是有区别的。

关键词:象征 比喻 异同

在最初的一些修辞学着作中,我们很难发现对“象征”这一辞格的定义和评论。但对比喻却有详细和准确的论述。因为在古代文体中,象征更多地被运用在寓言故事中,寓言这种文体遮盖了我们对象征的研究。随着文学体裁的多样化和语言的口语化,写作手法也有所更新,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象征这一辞格。

在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中,将比喻称作“譬喻”。并将其列为材料上的辞格。认为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说话和写文章时就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的,名叫譬喻。象征在《修辞学发凡》中却没被列入辞格之内,陈望道认为象征不属于辞格。

直到王希杰的《汉语修辞学》才将象征和比喻都列到联系辞格的一类里。定义比喻,又叫譬喻,俗称打比方,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另一种事物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事物。如:

(1)月亮挂在天上,星星眨着小眼睛,象一群顽皮的小孩子,挤在妈妈的身旁。

王希杰将象征列到了修辞格中:象征就是不直接描绘事物,而根据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借助于联想作用,虽然只说乙,但可以使人联想到甲。例如红色象征热情,鸽子象征和平。

吴士文的《修辞讲话》则又将象征和比喻列到特殊性辞格一章里。说某一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相似点,就故意用另外事物来描绘它的形象。这种修辞方式叫“取比以明”,简称“比喻”。故意用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修辞方式叫“以物征事”,简称“象征”。吴士文对象征的认识比王希杰对象征的认识稍显深刻一些。

通过以上的列举我们发现,修辞学的经典作品中也缺乏对象征的系统论述。

一、对象征、比喻辞格的认识

(一)象征的定义和特征

用句子做材料,象征事物的某种本质属性,这种辞格叫象征。象征和比喻一样,包括三部分。通常格式是:象征本体、象征客体、象征词。常用的象征词有“象征、表示、意味、标志、预兆”等。象征的.客体和象征词一般省略。象征是文艺创作中托意于物、藏意于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它通过描写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某种抽象概念和思想感情。创作者将具体的形象描绘出来,大部分形象都描绘得有声有色,让读者体会其中真意。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

(二)几个常见的象征类型

象征赋予自然事物以人文特征或者以自然事物来承载人文特征。如用“兰花”来承载人类特有的“清纯”气质,兰花从而符号化,成为“清纯”的化身。松树象征坚韧是同样的道理。

1.人文历史规定性的象征。如古代民族图腾,国旗,国徽;银河象征夫妻分离,希特勒象征法西斯统治等。

2.文化积淀、文化共识、约定俗成的象征。如狐狸象征狡猾,红玫瑰象征爱情;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象征喜庆,有的民族以白色象征哀悼,有的民族以黑色象征哀悼。

一般来说,来自于自然界的象征关系,带有较大的普遍性。

(三)比喻的定义及特性

上文已对比喻有所解释。为了描写甲事物,用与甲事物本质属性完全不同,但在某方面有相似点的乙事物来打比方。如: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通过比喻,一弯新月像一张弓,月亮时圆时缺的特征更突出,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另外,有些道理,也用浅显常见的事物作喻体来说明。

比喻辞格运用灵活简便,通常以句子的形式存在,由喻体、本体和比喻词组成,暗喻和借喻中还可以省略比喻词和本体。喻体和本体之间一般有比喻词。如用“像、似的、是、仿佛”等连接。本体和喻体有主次之分,喻体只是一种增强形象性的手段。在本质上,比喻属于同义表达形式的选用修辞范畴。凡属于比喻这一辞格的句子都可以通过句式的变换,转化成平实陈述的句子。

二、象征和比喻的共同点

正因为象征和比喻在形式上极为相似,所以容易引起混淆,从而造成误判和误用。象征和比喻都是用一种事物来说明另一种事物。如:

(3)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比喻)

(4)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了一惊;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象征)

例(3)用“燕雀”比作“庸人”,用“鸿鹄”比作“陈涉”。例(4)用“红白的花”象征革命的前景和希望,表达人们对革命者的崇敬与怀念之情。象征和比喻都由三部分组成,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省减。比喻可以省略除喻体外的其它部分,象征也可以省略除本体以外的其它部分。

三、象征和比喻的区别

(一)属性不同

象征更多地被看作文艺创作的表现手法,比喻是修辞学中的辞格之一。二者的这一根本区别确定了其性质和使用范围:象征属于文学范畴,比喻属语言范畴;象征的使用范围小,只限在“文学”范围内,比喻的使用范围大,涉及“文学”在内的一切语言现象;象征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质。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分散在全篇文章中。象征不同于比喻,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内容更为深广,有的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甚至全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

(二)两者之间同中有异

5.从语言学角度认识拟态环境的成因 篇五

从语言学角度认识拟态环境的成因

美国政论家李普曼曾提出著名的“拟态环境”理论,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复杂,人们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的.事物只能通过新闻媒介去了解,于是媒介就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知可感并好像也能亲身体验的“拟态环境”.

作 者:车录彬 陈欢  作者单位:车录彬(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

陈欢(广西师范学院)

刊 名: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英文刊名:MODERNCHINESE 年,卷(期): “”(12) 分类号:B1 关键词: 

6.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语言 篇六

一、引言

近年来,在语言学界中人们对隐喻的认知研究越来越多。其实这种隐喻的研究从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从亚里士多德的隐喻的修辞学传统到柏拉图的隐喻的哲学传统再到法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本旺尼斯特的语义学传统,他们都在关心并研究隐喻。隐喻在以往的隐喻研究被当做是一种修辞现象。Richards的《修辞哲学》一书问世后,该书把隐喻当作是思想的传递(intercourse)。语言系统中的隐喻被当作是衍生的(derivative)。到了Lakoff和Johnson出版Metaphors We Live By时,人们把隐喻很明确地认定为建构人的认知系统的必不可少的认知手段。这时,人们把隐喻看作是由一个现象来认识另外一个现象的工具。现在,隐喻研究者们都认为隐喻其实就是一种认识方式。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但是语言表面的意义特征,更是整个概念认知域(concptual domain)的特征。概念认知域又名认知模型,它是某一个社会文化中个人或者集体关于某个领域的知识在大脑中的表征的集合。概念隐喻有两个认知域,一个是源域,另外一个是目标域。所谓映射就是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认知,用源域去认知目标域,进而刺激人脑中认知这类事物的认知图式。公式为“Target Domain is source Domain”。源域和目标域还有被刺激的认知图式对理解隐喻非常重要。耿占春在《隐喻》一书曾经提到事物间的相关性是隐喻形成的基础。语言的发展变化规律告诉我们,隐喻的基础理论就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源域和目标域之所以能映射,是因为它们之间有关联性。事物间的相似性又构成了事物的关联性。关联是由人脑中的认知语境决定的。源域和目标域概念映射的过程建立在联系的基础上。两种本质不同的概念可以通过认知图式的激活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形成某种关联。概念隐喻的理解过程为“源域――认知语境――目标域”。

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的预料中得到了大量的验证,在现代汉语中,我国的学者也对有关“空间、时间、情感”等方面的隐喻做了详尽的探讨。但是,笔者还没有发现与“人生”这个概念相关的隐喻研究。本文将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来分析人们关于“人生”概念的隐喻构建和理解过程。

二、“人生”的概念隐喻

Lakoff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将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三种。下面从这三个角度理解“人生”的`概念隐喻。

1。“人生”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就是利用清楚、明确的概念认知模糊不清的概念,这两个概念的认知域是不相同的,然而这两个概念之间有着关联性。如:

(1)走完一生才会感悟到人生的真谛是什么。

(2)因为选择了不一样的人生,所以才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3)在人生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挫折与坎坷。

(4)生活的魅力在于人生的多种多样。

(5)人生的长度我们不可控,但我们可以决定人生的宽度。

(6)自我们出生我们便踏上了人生的起点,生命的结束就是人生的终点。

源域 目标域

以上几个例子中有关“人生”一词的表达,都是来源于基本的概念隐喻“人生是道路”。人类正是凭借从“道路”这一认知域所得出的经验来认识和理解“人生”这一认知域的。“道路”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事物了,基本上每一个人对道路都不陌生,对它都有直观的认识。正是因为“道路”是每个人都会接触到的事物,因此,人类用这一可观可感的源域来认识和理解抽象、模糊的“人生”这一目标域。把人生隐喻成道路,把有关道路的这一经验映射到抽象概念“人生”的认知过程。其映射关系如上图。又如:

(7)人生就是一次旅行,每一阶段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8)你可以选择不同的人生方式。

(9)我们应该尽早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10)你即将踏上新的人生旅程。

(11)经过一次深刻的人生旅程,我有了重大的人生发现。

(12)当你走完整个人生旅程时,你便有了丰富的人生经验。

以上几个例子的表达也反映出一个结构隐喻“人生是旅程”。同样,人们把自己所熟知的“旅行”作为理解认知抽象概念“人生”的源域,通过对旅行的认知来理解人生的概念。人们在构建隐喻时总是把已有的概念作为认知抽象概念的基础,通过对熟悉事物的映像来映射未知概念,这就是隐喻的构建过程。以下是“人生是旅行”的结构隐喻:

源域 目标域

人们习惯以熟悉的事物、事件来认知陌生的东西。选择什么样的旅行方式,旅行的目标是哪里,旅行的发现是什么,旅行的过程怎么样都如人生一样,是我们从经历中能够体验到的。作为源域的“旅行”是人们所熟悉的、可感的、具体的,用它来映射到目标域的“人生”,这一结构隐喻是人类生活中一种根本的认知方式,是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的。

2。“人生”的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指的是统一系统内部,参照前后,上下,深浅,内外,中心边缘等此类空间方位自相组织起来的隐喻。它是产生较早可以直接理解的概念隐喻。它的产生起源于大自然与人类的相互作用。它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最根本的概念。随着人类认知范围的拓展,人们开始用最直接的空间概念来表示抽象或具体的概念。例如:

(13)在人生阶梯上我们应该不断攀爬更高的山峰。

(14)只有站在了人生的高峰上才会领悟人生的真谛。

(15)当我们处于人生低谷时,我们应该多往高处眺望。

人们在谈论“人生”时,将方位认识域概念映射到“人生”的认知域中,赋予“人生”以方向和维度。这里就包含着概念隐喻“happiness is up”“good is up”,即好的状态是“上”这一方位隐喻。将人生看成是有高度的事物,这来自于人们的生活经验。人们经常有过的经历如“爬山”“上楼”都使人们直接感受到了从下到上的过程,因此才会有“攀登人生高峰”“处于人生低谷”这类方位隐喻的概念。同时,人们在达到一定高度时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愉快心情,因而,人们在构建隐喻时也会用这一方位隐喻来理解“只有站在了人生的高峰上才会领悟人生的真谛”这一概念。

3。“人生”的本体隐喻

本体隐喻指得是根据物质世界的经验来理解和把握抽象的范畴及其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时常接触到一种东西,它就是容器。正是因为容器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容器隐喻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本体隐喻。所谓容器隐喻,就是把一些模糊的,不易被认知的事物看成形象的有形容器。人类本身就是独立于客观世界的独立体,人们在认识世界的时候往往从认识自己开始,人的身体就像一个容器,因此,人们在认识“人生”时也往往把它看成容器。因为人生中充满许多不同的人、事、物,和各异的人生经历。例如:

(16)在人生中,每一个人都会经历坎坷,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17)人生犹如一部巨型百科全书,在其中我们能够找到想要的答案。

(18)在人生道路中刻有我们每个人的足迹。

(19)人生就像储蓄罐,我们每天都在积累财富,我们的人生经历不断充实这个储蓄罐。

人们把“人生”看作是一个容器,它可以是“储蓄罐”“百科全书”等,人们的人生经历则看成是储蓄罐里的财富,可见人们在用具体、有形的东西来认识抽象、无形的东西,这就是隐喻产生的过程。

三、“人生”概念隐喻差异产生的原因

我们认知世界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隐喻性的思维模式。隐喻是两种事物相似点的关联,这样就使得隐喻性思维在隐喻表达者的传达和接受者的接收之间起着重要的作用。隐喻的思维方式就是人类在认识“人生”的过程中,由于没有能够准确表达这一事物的概念和语言形式,因此用人们已经认识的事物的概念来表达“人生”这一新概念。通过类比和联系来发掘它们表象之间的相似性,建立两种事物之间的联系。隐喻思维的过程就是通过关联和对比进行同“类”的过程。

隐喻思维是不同于归纳和演绎的,前者是从特定概念到特定概念的横向思维,而后者是一种纵向思维。隐喻思维有它自己的特点:第一,隐喻思维是跨越性的思维,属于非常规散发型。第二,隐喻思维具有高灵活度和跳跃性的特点。第三,隐喻思维具有首创性的特点。第四,隐喻思维具有把心智、认知和意识整合在一起的特点。这就是为什么能把思维过程中各种因素都充分地调动起来的原因。正是由于隐喻思维具有以上特点,人们在对“人生”这一目标域的认识过程中,在寻找与源域相似点的认识上就产生不同,人们则从不同的视角和侧面,从一维到三维的空间各个方面找到了对“人生”的映射,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概念隐喻。

四、结语

7.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语言 篇七

关键词:修辞,英文歌曲,翻译,对比分析

一、引言

歌词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形式,有其特有的音乐性,故而歌词的翻译不应仅仅关注语言的对应与转换,还应结合文本、 韵律、节奏、旋律及曲风等各个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重新诠释并再现原歌词, 使译文在译语歌手的演唱中达到与原文最接近的演唱效果(李程,33)

二、歌曲及译者简介

1.歌 曲简介

Take Me Home,Country Road ( 乡村路 , 带我回家 ) 是由约翰·丹佛(John Denver)于1971年创作并演唱的著名乡村风格的公益环保歌曲,此歌一经问世便风靡一时,其节奏轻快活泼, 歌词朗朗上口, 向人们展现了美国西部风光的魅力和西部牛仔潇洒的形象。

2.译 者简介

薛范(1934—)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学家、翻译家和音乐配译家,主要从事外国歌曲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工作,经他译配发表的世界各国歌曲有近2000首,其中最负盛名的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此外,他还编译出版有《世界通俗合唱珍品集》、 《奥斯卡金奖电影歌曲荟萃 》等作品 ,对歌词中文配译有着很大贡献。

三、中英歌词修辞对比分析

修辞是一种运用语言的学问, 以准确、 生动和修饰为目的。 英语修辞和汉语修辞都是表现式的语言,既遵语法规则, 又不受其语法的束缚和局限,修辞语言比常规语言更能表述、 更能达意(陈淑华,265)。 英语和汉语中的修辞手段均十分丰富,但因受到各自文化传统和修辞必要性的制约,中英修辞的具体方式有所不同,所以修辞的翻译要求译者应有创造性,在不违背原文意义的前提下追求文字的优雅, 而不是生硬地作修辞转换。 总的说来,修辞方式主要包括音韵修辞、词义修辞和结构修辞(曾茂庆,1)。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分别对中英文版歌词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

1.中英歌词音韵修辞对比分析

我国著名音乐家杨荫浏曾指出:“对音乐起着重要影响的,有音韵和句逗两个方面”[6]。 歌词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形式,其音乐性要求其用词应具有声音之美。 英语为拼音文字, “音美 ”构成其一个突出的审美特征 。 表现 “音美 ”的主要方法之一便是各种韵的使用。 在Take Me Home,Country Road中,韵律的使用使得歌词词形整洁对仗,声音和谐优美,朗朗上口。

(1)头韵

头韵(alliteration)是英语中语音修辞的手段之一。 头韵的结构主要特征为单词中音节或音节组合的起始辅音字母的重复,即在一首诗或一个句子中,由相邻的起首字母发音相同而产生的音韵(曾茂庆,217)。 头韵可增强语言的音乐美和整齐美及节奏感,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合感染力,并可以起到渲染语音气氛的作用。 在这首歌的歌词中,头韵的修辞手法主要用于以下几处:第二节第一段中的“Dark and dusty”(相同辅音/d/开头),“Misty taste of Moonshine”(相同辅音/m/开头), 以及第三节第一段“hear/ her drivin’/ down”和“radio/ reminds”。 应当注意的是,第二节中两组头韵都是表示感觉和颜色的形容词,通过这种音节上的强调与重复,更加凸显了天空中云雾密布、月色朦胧的景象,从而达到了音义一体的效果,增添了歌曲的美感。 第三节中的头韵均包括一个动词,通过对“drivin’”“hear” 和“reminds”三个与回乡有关的动词在音律上的重复与强调, 更加渲染了第三节第一段描绘的开着车在回家的路上、 殷切盼望早点回到家的愿望。

(2)元韵

元韵指的是连续几个词重复同一个或近似的元音, 求取悦耳效果的修辞格(陈淑华,323)。 在这首歌的歌词中,元韵主要集中在副歌部分,即“Country road,take me home”中的road/ home(相同的双元音/藜u/)。 与头韵相似 ,元韵的主要作用也是使整首词行文音律整齐,增强词的表现力。 虽然这首词中元韵只有一处, 但因出现在副歌的主旨部分, 所以通过副歌的重复,该处元韵一共出现了八四次,而这种元韵的重复应该说从一定程度上渲染了“回乡”这一主题意义。

(3)尾韵

尾韵是英语歌词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押韵方式,简单地说, 就是词尾因素的重复。 尾韵的特点可以通过结尾音的韵律制造出整首词的气势,从而起到强调的作用,让歌曲的听众或歌词的读者有可能在不经意中注意到押韵相关词语的意义,并由此思考整首词背后的意义。 此外,与头韵和元韵相似,尾韵通常会给人以规整感,为歌词创造一种和谐的声韵美,以便歌曲的吟唱与记忆。 Take Me Home,Country Road是一首比较欢快而口语化的歌,其尾韵的规律性并不强,全词唯一尾韵使用较为工整的部分为第二小节的第一段:

“All my memories gather round her.

Miner’s lady.Stranger to blue water.

Dark and dusty,painted on the sky,

Misty taste of Moonshine,Teardrop in my eye.”

其中,第一二行押/藜:/韵,第三四行押/ ai/。 纵观全词,该段正是整首歌词感情积郁并迸发的一段。 如果第一小节第一段种对故乡青山长河的回想是感情的积蓄, 那么这一段则开章名义地表达了自己远离家乡的忧伤与对故乡的思念, 也为副歌部分对回家的呼唤做了铺陈和解释。 此处尾韵的使用,使全词的风格从轻快活泼转的自由韵形式转到略带忧伤与沉重的整齐韵律形式,到正应和并强调了这一段所要表达的意义。

(4)音韵的翻译分析

总的来说,全词通过头韵、元韵和尾韵的使用,使得全词轻快活泼而不失内涵,音韵相对自由而不失整齐。 与英文的拼音文字不同,中文作为象形文字,在修辞手法中并无头韵和元韵之说。 中文中虽也有押韵,但多集中在句末,因此在中文译文中,英文元韵和头韵的效果无法以形式对等的方式表达出来,译者只能通过重构的方式表现头韵和元韵所展示的音韵美和寓意。 因此,在处理这首歌词的翻译时,译者主要采取了两种手段对进行了补偿,一种是使用叠词,另一种则是加强尾韵。

叠词的使用在声韵上对元韵和头韵的渲染效果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如“热泪‘潸潸’下”、“‘快快’回家”、“‘声声’呼唤”, 这些叠词的使用, 一方面在声韵上起到了弥补一定程度上英文中头韵与元韵的作用, 一方面也通过这些叠词本身自带的意思,渲染了离乡人对家乡的思念,而尾韵的加强则在整体形式上赋予了歌词整齐感。 纵观译文全词可看出,除了第三节第一段的一、三行外,译文采取了一韵到底的尾韵押韵方式(押/ a:/韵 )。 以副歌部分为例 :

通过对比可以清晰地看出原词副歌部分四行结束词音素各不相同,并没有押尾韵,而译词中“家、大、妈、家”则非常整齐的押尾韵/a:/韵。 这种翻译方式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弥补了头韵和元韵缺失的强调和渲染效果, 使歌词整体读起来更加有顿挫感、更具韵味,比较符合中国传统歌词的行文习惯。 虽然中文译词中这种基本尾韵一韵到底的方式未免过于单调,多少损害了原词中尤其是第一节中较为轻松的气氛,但从整体上,通过对原词中元韵、头韵的重组和再创造,达到了利用音韵形成乐感,从而更形象地表现了歌词意境的目的。

2.词义修辞分析及中英歌词对比

Take Me Home,Country Road中主要使用了明喻 、 暗喻和拟人的修辞方式。

(1)明喻&暗喻

比喻是中英文中最常用、最活跃的修辞方式之一,是对感知过程中产生的某种联想关系进行描述的一种语言艺术手法(范家材,76)。 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和提喻三类(曾茂庆, 11)。 在这首歌词中 ,比喻的使用共两处 ,分别是暗喻 “almost heaven”, 将新弗吉 尼亚比作 天堂 , 和明喻 “Growing like a breeze”,将生命比作风 。 在中文的翻译处理中 ,这两处分别被译为“人间天堂”和“风一样潇洒”,不但在意义与原词基本对应,而且在音韵上与上下文押了尾韵,并且从修辞角度上讲, 与原词的明喻、暗喻方式对应。 应该说,这两处比喻的翻译处理得十分巧妙。

(2)拟人

拟人是指把人以外的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 甚至一些抽象概念当做人来描写,赋予他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声音、 笑貌,使之情感交融,仿佛外界外物变得与我们情感相通(曾茂庆,35)。 拟人手法可以借住将无灵变有灵的方式,表现自己的个人思想或感情,从而增强语言的渲染力,使描述对象栩栩如生 。 在这首歌 词中 , 就有不少 化无灵为 有灵的例 子 ,如 “Mountain Mama”“I hear her voice”及全词一直重复的 “Country road,take me home”。 通过拟人的手法 , 歌词的语言更加生动化,更加有亲切感,表达了离乡人与故乡深厚的感情,也一次次抒发了其想要回到家乡的愿望。

在中国的文化中,也有将山、河称作母亲的说法,因此译者处理这段翻译时,在修辞上采用了直接转换的方式,将其处理为“大山妈妈”“听到故乡声声呼唤”及“乡村路,带我回家” 这样带有召唤性的译文, 重现了原词中那种离人欲归的感情色彩。

3.结构修辞分析及中英歌词对比

反复(repetition)是语言衔接的一个重要修辞手段,通常运用连续或间隔的重复使用一个单词、 短句或句子的方式增强语气和语势,增强语言的节奏(曾茂庆,2007:193)。 反复是这首歌词中运用最多的修辞方法,其中包括段落的反复,如副歌段 “Country road.Take me home /to the place,I belong./West Virginia,Mountain Mama/Take me home.Country road.”反复出现了三次 ;句子反复 ,如最后两 行 “Take me home.Country road/ Take me home.Country road.”的反复 ;单独词语的重复 ,如第三节第一段最后一行 “I should have been home yesterday,yesterday”中 “yesterday”的反复 ,可以使听众对歌词加深印象从而进行思索。

译者在翻译时考虑到整体的音韵整齐和歌词的意义,对这一修辞做了一定的移动和调整。 如从歌词词汇意义上考虑, 将“yesterday”一词的反复处理为“回到家”;因考虑音韵的原因 ,对句子结 构作了调 整 ,将 “Country road.take me home”和 “take me home.Country road”均处理为 “乡村路 ,带我回家 ”。

歌曲翻译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正如薛范所述:“原曲的曲式结构制约着译配词的句式结构;原曲的节奏决定着译配词的顿歇和句逗;原曲的旋律左右着译配词的声调和韵律。 ” (56)。 因此 ,歌词的翻译应注重其文字美与音乐美 。 修辞在歌词中有着非常广泛的运用,它不仅可以通过各种韵脚增强歌曲的节奏感和整齐美,还通过各种词汇、结构修辞方式增强歌曲的文字美。 从这个层面上讲,修辞在歌曲的翻译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决定着歌词翻译的成败。 通过上述的分析,薛范先生翻译的Take Me Home,Country Road(乡村路, 带我回家) 尽管在一些细节方面, 出于对意义和音韵的考虑,与原词有些偏差,但总的来说还是较好地再现了原词的风采。

四、结语

8.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语言 篇八

语言要素修辞认为,一切修辞活动都必须利用语言因素,修辞要研究怎样为表达动机的需要,适应具体语境,活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种因素的具体手法,于是就有了对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的研究。本文试图从语言三要素修辞阐释各大方言的特色和差异,阐释人们为了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而选择不同表达形式时所采取的修辞行为。

一、语音修辞

语音修辞包括语音的音律、节奏、平仄、押韵、叠音以及音节的配合、协调等,方言语音修辞亦如此。因各方言之间语音差异较大,所以利用语音进行修辞的情况也有所不同。如方言山歌的押韵,儿歌《哭脸巴》(益阳方言):

哭脸巴,炒油渣,

跑得后背园里摘黄瓜,

黄瓜脚底一条蛇,

吓得哭脸巴地下爬。

益阳方言“蛇”念la,故这首儿歌用益阳方言念琅琅上口,押a韵,若用普通话或粤语等方言念则不押韵。

除语音韵律之外,各地语音避讳的修辞现象也不少。不管是普通话还是方言,我们都能找出一些不符合该语言(方言)语音发展演变规律的例外现象。在这些例外读音中,有一部分则是因为人们的修辞需要而采取修辞行为的结果。最常见的就是人们为了避讳而改变个别字的读音,使它背离了语音的发展规律。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说到“‘戊’字本来属侯韵去声,和‘茂’字同音,现在不但北方话,连各地方言也都读如其所读的‘务’字。……据五代史所载,梁开平元年(907),由于避讳,改日辰‘戊’字为‘武’”,避讳的需要使“戊”字读音发生了不规则变化。普通话“鸟”字,其音韵地位为古端母字,按其语音发展演变规律,在普通话中应读为[t]母,但现在我们通常读为[n]母,这是因为若读声母[t]就与男性生殖器“屌”字同音,所以在指鸟类的“鸟”时其声母读[n]而不是[t],“鸟”字的读音发展与其它古端母字今声母不同而成为例外字,这是人们为了避讳而采取修辞行为以改变读音的结果。同样的避讳修辞行为在方言中也存在。如粤语“始”字本为古书母字,按粤语古止摄书母字的语音发展规律,其声母应为[s],但若读为[s]声母则与“屎”字同音,故“始”另辟蹊径,读为[tsh]声母了。又如因“空”和“凶”字同音,故“空屋出租” 粤语区人们往往写成“吉屋出租”,而湘语、吴语等其他方言因语音不同所以不存在这一避讳。各方言中根据各自的语音特点与社会心理而有不同的避讳行为。

以上所说的语音方面的不规则变化,即语音变异现象,这正是人们修辞行为的具体体现,因为有了避讳的心理动机,人们就利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客观语音世界,以达到理想的修辞效果。其实方言中的很多特例、变异现象,与人们修辞不无密切的联系,相信从修辞学的角度去解释某些方言变异和特色将会有所收益。

二、词汇修辞

在词汇修辞方面各大方言也有各自的特色,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对同义形式的选择上。普通话同一语义在不同的交际场合中往往使用不同的词表示,方言亦如此,如称谓,不仅有一般的、约定俗成的称谓,在表示亲昵或憎恶时又会使用其他同义形式以达到交际的目的,如在涟源方言中小孩叫“细各唧”,当小孩子很调皮时,为表示喜爱或者假怒时会说“鬼崽唧”;粤语广州话“父亲母亲”面称与背称不一样,面称多用“阿爸阿妈”,背称则多用“老豆老母”。在方言礼貌用语和骂人用语中也常常利用同义形式来达到表达不同目的需要。在此,笔者想从两个方面来谈谈方言词汇修辞的地域特色和差异。

1.从方言词语的形成方面,即语素的组合搭配上来看方言修辞的特点

不同地域的人们往往利用各自的认知观来创造一些新的不同于其它方言的词语,这一点可以用以下的例子来说明。在东南各大方言中都存在用“公”、“牯”或“雄”等字表示雄性动物,用“婆”、“嫲”、“乸”或“娘”等表示雌性动物的现象,如湘语“鸡公(公鸡)”、“鸡婆(母鸡)”,客家话“鸡嫲(母鸡)”等。随着方言词汇的发展,这些字表示性别的意义慢慢地泛化和虚化,一些无性别区分的生命体也加上了这类字作为词尾,如粤语“虱乸(虱子)”。同一种无生命体事物加表示雌性的词尾还是雄性的词尾,各方言有所不同。例如,指称“拳头”福州话用“拳头母”,涟源方言用“(手)锤公”;指称大拇指,上犹、南康话用“手指婆”,梅县话用“手指公”,同一事物选用了不同的词尾来表示,这与人们的认知、思维不无密切的关系,这种同义形式的隐喻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人们的一种修辞行为。

2.方言词汇修辞还可以从一些基本词汇的差异来体现

同一语义在不同的方言中显示出不同的特色说法,有的词甚至在同一种方言中都有多种表达方式,如“傍晚”在苏州话里有四种说法:黄昏头、夜快、垂夜快、断黑快;“死了”在梅县话里有六种说法之多:老寿、过了身、断气了、死撇、过岁了、死了。“聊天”济南话说“拉呱儿”, 苏州话说“大讲章”,广州话说“打牙骹”,长沙话说“扯四季卵谈”,这些都说明各地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不同的。角度不同,命名也就不同,有的是为了突显事物的特点,如太阳叫“热头”,突显它的热;有的为了避免太直露,如“死了”说“过了身”;有的是为了表示事物与本土事物的不同,如“土豆”叫“洋芋头”,“水泥”叫“洋灰”、“红毛泥”等等,“洋”、“红”等字眼都说明这些事物是外来的。同义形式在不同的方言中的表现显示出各自的方言地域特色,也可以说是各方言区人们的一种修辞行为,人们利用自己的认知来指称事物,通过采用不同的形式来达到各自的交际、表达的效果和目的。

三、语法修辞

利用语法进行修辞的现象在方言中也很多见,比如各大方言在构词的特点、句式的选择、语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都依据语言的发展规律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选择不同的语言形式。语法和修辞密切相关,下文举两个例子来说明方言差异与语法修辞在各方言中的表现。

各地汉语方言小称(指对某些具有“表小”功能语言现象的概称)的表示方式上有一定的差异,体现了各自的方言特色。比如,晋语中用重叠的方式表小称,“刀刀”指小刀儿,“碟碟”指小碟子,“酒盅盅”指小酒盅;徽语中以带儿化-n尾作为小称形式,如“燕”:ia:n24;吴语中以加词尾“子”或“儿”的形式表小,如“手拇子”、“蛾子”、“小伢儿”等;湘语(娄底话)中多用加“崽唧”词尾来表示小称,如“猪崽唧(小猪)”、“牛崽唧(小牛)”、“凳崽唧(小凳子)”等;粤语中多用加“仔”来表小称,如“亭仔(小亭子)”、“猫仔(小猫)”、“强仔(小强,人名)”。以上各方言中均以自己独特的形式来表示人、事物的小称,通过选择不同的语言形式满足了各地人们的表达需要,达到了各方言表达喜爱、亲昵或讨厌等感情色彩的修辞效果。正因为方言的丰富多彩和地域特色,人们才可以利用语法修辞去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

不只小称如此,量词的选用也体现了语法修辞的地域特色。例如与“针”搭配的量词,粤语中说“一眼针”,湘语中说“一口针”,潮州方言中说“一支针”;又如粤语“一双鞋”说“一对鞋”,“一双手”说“一对手”,在湘语和潮州话中“一双鞋”、“一双手”则都用“双”做量词。对同一事物选用不同的量词,说明各地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是不同的,他们往往选择自己认为更形象、更好的语言形式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上文从语言三要素对方言修辞进行了一些举例分析,其实在此之外,修辞行为在方言语料中、在方言区人们的言语交际过程中也大量存在。如各地方言不同的谚语、歇后语、民间故事等等,都蕴含人们的修辞行为。

[1]《汉语修辞学》,王希杰著,商务印书馆,2004.[2]《认知修辞学》,陈汝东著,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3]《汉语方言词汇比较差异比较研究》,董绍克,民族出版社,2002.

9.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语言 篇九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阅读过程中的隐喻思维

本文从认知范畴的角度论述了隐喻与认知,隐喻与语言的关系,指出了隐喻产生和存在的必然性及必要性.结合隐喻的特点阐述了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及隐喻的语义特点为人类进一步认识世界创造条件的`观点,并提出了如何利用隐喻思维培养提高阅读能力的具体方法.

作 者:袁颖 Yuan Ying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110041刊 名:外语与外语教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年,卷(期):“”(7)分类号:H319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阅读 隐喻思维 词汇创新

10.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语言 篇十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存在于文学作品中,而且存在于日常语言中,人类的整个概念系统都是建立在隐喻基础之上的.研究表明莱柯夫提出的`“时间的经过是运动”隐喻中水平层面的“时间在运动”和“自我在运动”,两个系统不仅存在于英语中也同样存在于汉语中,在垂直层面上汉语使用“上/下”的隐喻模式表征时间概念的频率远远高于英语.但是,其共性方面远大于差异,说明时间的空间隐喻性思维具有普遍性及跨文化相似性.

作 者:陈瑜 吴澜 作者单位:陈瑜(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70)

吴澜(台州学院,浙江・台州,317000)

1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语言 篇十一

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模糊学真正作为一门学科存在, 始于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模糊集合》的发表。自1965年查德提出模糊集论以后, 模糊集论在人们的不断探索下日趋完善, 许多学者将模糊理论引入他们的研究领域, 语言学家对模糊集理论也进行了探讨。关于语言模糊性的定义, 学者的看法不尽相同。北师大中文系的伍铁平将模糊集理论介绍给国内语言学界, 并对模糊语言学进行了系统研究, 研究重点是词的模糊性。他认为词是表示概念的, 概念的外延不能一刀切, 语言的模糊性应是词或词组所表达概念的外延不明确的问题, 是由词义的外延适用界限的不确定性来体现的。除了语义的模糊性以外, 国内学者还对语音和语法的模糊性进行了探讨, 事实表明, 各种形式的模糊性是在汉语中大量存在的[1]。这种普遍存在的模糊性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 同时也表明人类思维过程具有模糊性的特点。

诗人思维的模糊性与其特定的政治环境决定了诗人赋诗抒情时对模糊语言的大量使用。从修辞学角度来看, 诗人的言语动机需找到它的外衣, 修辞行为是修辞主体言语动机的外在形式, 而诗歌语言则是言语动机的凝固形式, 修辞的意义也正在于为言语动机找到一个适当而贴切的话语形式, 通过变化多端的话语形式捕捉修辞主体的真正动机。情感信息动机所引发的修辞行为多采用感叹、比喻、比拟、双关、排比等修辞手段, 以达到渲染情感的目的, 修辞行为效果主要是使交际对象获得情感信息, 因此, 我们在理解诗歌语言时, 不应仅限于诗歌语言的语言意义, 而应通过语言意义推知其主体信息, 由主体信息领悟到修辞主体的动机[2,3]。比如, 抒情诗多采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修辞方式, 来渲染和抒发诗人的情感。在《望庐山瀑布》中, 李白用“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来描写瀑布, 就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来形容庐山瀑布的雄壮, 写得奇丽雄伟、气象万千、气势豪放奔腾, 充分流露出诗人豪放不羁的胸襟与潇洒自如的才气。正是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 增强了诗歌语言的模糊性, 从而加大了汉诗英译的难度。那么在这些模糊语言的英译处理上, 应采取什么翻译策略呢?以下是唐一鹤对李白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英译:

Comes straight down

The flying torrent of three thousand feet.As if the Milky is falling

From the heavens highest[4].

同样, 李白的《秋浦歌》中“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也是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三千丈”和上面提到的“三千尺”都是模糊语言, 唐一鹤对“三千尺”的处理是直译, 而许渊冲对“三千丈”的处理是意译, 整句译文如下:

My white hairs would make a long long cord,

As long as an old man is bored[5].

再来看唐一鹤的译文:

My white hair is thirty

Thousand feet long!

It is due to my deep sorrow

That has made it so long[4].

唐一鹤的译文均采用直译的方法传达诗人内心的情感, 并在二、四句押韵, 在第二首诗的处理上, 两个long押韵, 与原诗“丈”、“长”押韵刚好对等, 且很好地突出了诗人愁绪的深长, “thirty thousand feet long”以模糊译模糊, 留给英文读者无限的遐想余地, 而许渊冲的译文“alonglongcord”没有这种修辞效果。唐一鹤以夸张译夸张, 收到了较好的修辞效果, 以模糊译模糊, 对原诗意境的传译相当成功。

再看李白被迫离开朝廷后, 至感孤寂, 在安徽省宣城所写的《独坐敬亭山》一诗, 原诗如下: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这首诗前两句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后两句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山人格化, 一方面是描写远离红尘, 与山对看的无穷乐趣, 另一方面是暗喻内心对世俗感到厌烦, 渴望能从大自然中得到一些心灵的慰藉[6]。其中“孤云”用了移就的修辞手法, 充盈着诗人强烈的孤寂感, 鲜明突出, 给人印象深刻。诗中一个“闲”字也可以有多种解释, 既可以理解为孤云“悠闲地”离去, 又可以理解为孤云“茫然、漫无目的”地离去, 陈君朴就译为at leisure[7]。以上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模糊性, 给英译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比如后面拟人修辞的运用, 在英译时人称问题怎么处理?用he还是she?

来看唐一鹤的译文:

Multitudes of birds have all flown

High up away.

The solitary cloud is drifting alone idly

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Both Mount Jingting and I are looking

At each other intently and untiredly,

The former being the sole one

Who keeps me company[4].

还是以许渊冲的译文作对比, 许渊冲译文如下:

All birds have flown away, so high;

A lonely cloud drifts on, so free.

We are not tired, the Peak and I,

Nor I of him, nor he of me[5].

唐一鹤的译文仍然采取了模糊译法, 用了“Farther and farther away”来译一个“去”字, 向读者展现出了一幅众鸟飞尽, 连天空中仅剩的一片浮云也渐飘渐远的孤寂画面, 从而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孤独;最后一句用who来处理原诗的拟人修辞, 实现了译文与原诗的模糊对等。从总体上来看, 译文成功地传译了原诗中的独特意境。此外, 偶数行仍然采取押韵, 增添了译文的音韵美, 可谓锦上添花。而许渊冲的译文中用“A lonely cloud drifts on, so free.”来译“孤云独去闲”, 略显单薄, 原诗中孤寂的意境也传译得不如前一种译文, 在拟人修辞中的人称处理上用he也使译文变得明确化、简单化, 从而丧失了原诗的模糊美, 尽管也用了押韵, 甚至更胜一筹, 在整篇结构上还体现了形式美, 即字数逐行递减, 但从意境传译的角度来看, 还是稍逊于唐译。

在中国的古诗中有一种修辞最易造成诗歌语言的模糊性, 那就是用一种特别的结构表达意义的修辞方法, 即互文。互文很早就受到注疏家的注意了, 唐代的贾公彦在他的《仪礼注疏》里就曾给“互文”下过一个定义:“凡言‘互文’者, 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 故云‘互文’。”也就是说, 在连贯的语言里本该连起来说的两件事物或两个词语, 上下文各出现一个而各省去一个。比如, 《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迢迢”言远, “皎皎”写亮, 各举一边而省文, 实际上是说牵牛星“迢迢”也“皎皎”, 织女星“皎皎”也“迢迢”。“迢迢”和“皎皎”, 上下互文见义。又如王昌龄的《出塞》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 实际上是说“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 上文出现“秦”而省去“汉”, 下文出现“汉”又省去“秦”, “秦”和“汉”都兼及“明月”和“关”, 由于诗句字数的限制, 就各举一边而省文, 这就是互文的修辞手法[2], 这样就增强了语言的模糊性, 理解起来也就更困难一些, 如果译者对这种修辞方法不了解, 就很有可能误译, 以下是唐一鹤对这句诗的英译:

The moon of Qin Dynasty still shines

Over the mountain pass of the Han dynasty[4].

来看周济的英译:

Qin time bright moon Han time pass[8].

Bynner将此句译为:

The moon goes back to the time of Chin, the wall to the time of Han[9]。

很明显, 几位译者均对这句诗的互文修辞理解有误。唐一鹤的译文翻译过来就是“秦代的月亮依然照耀在汉代的边关”, 似乎于理不合;而周济的译法是字字对照的直译, 更让人不知所云;Bynner的译文和唐译在对原诗的理解上如出一辙.沈德潜指出:“边防筑城, 起于秦汉。”《中华诗词名句鉴赏辞典》对于这句诗的解释也很模糊, 解释为:“在边境上设关塞防御胡人入侵, 由来已久。”[6]许渊冲将此句译为:

The moon still shines on mountain passes as of yore[10].

陈君朴译为:

The same moon and the same pass as in Han and Qin[7].

以上两位译者不仅对互文修辞有深刻的认识, 而且对原诗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有深入的了解, 所以两种译文很准确地传译了修辞主体, 即诗人的话语动机, 原诗的意境也就自然地成功传译给了英文读者。

杜牧的《泊秦淮》中“烟笼寒水月笼沙”也是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 因为单说“烟”只笼着“寒水”, “月”只笼着“沙”是说不通的, 应理解为“烟月笼着寒水, 烟月笼着沙”。先看唐一鹤的英译:

Cold water was shrouded in the mist;

Sands were shrouded by the moonlight[4].

再来看许渊冲的译文:

Cold water veiled in mist

and shores steeped in moonlight[5].

周济是这么译的:

Smoke shroud cold water moon shroud sand[8].

《华英对照唐诗三百首》中收录的译文是:

Mist veils the cold stream, and moonlight the sand[11].

显然, 以上四种译法均对互文修辞理解有误, 才造成了误译;如果再翻译过来, 大意都是“烟笼罩着寒水月笼罩着沙”, 自然是不合常理的, 这里陈君朴译为:

The moon envelops the misty sands and cold water[7].

陈君朴的译法是建立在对互文修辞的准确理解基础之上的, 从而准确地传译了原诗清冷的意境。

正所谓“邦有道, 危言危行;邦无道, 危行言孙”。从某种程度上说, 修辞还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晴雨表, 它能反映社会政治形势的好坏优劣。比如, 春秋战国时期, 中央集权分崩离析, 诸侯纷争, 社会动荡, 社会政治权势对公众言语行为的控制削弱, 干预减少, 社会公众言语行为的自由度较大, 诸说分立, 百家争鸣。修辞行为的方式是随社会政治形势的具体情况而变化的, 政治清明时, 修辞手法多采用直抒胸臆、反复咏唱的方式;反之, 则多采用拟人、反复、呼告等修辞手法。修辞行为大多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修辞主体的真实言语动机, 但有的言语行为不是为了充分地表达修辞主体的真情实感, 而是为了掩饰修辞主体的真正动机[2,3]。这就加大了对诗歌语言的理解难度, 从而也给汉诗英译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因此, 必须对诗人当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 包括政治文化, 以及诗人的个性心理特点等, 只有对此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才能真正准确地理解诗歌语言, 把握诗人的言语动机。

总而言之, 诗歌翻译工作是一项艰难的工程。一些修辞手法的使用使得诗歌语言的模糊性增强, 汉诗英译的难度也就加大了。以模糊译模糊, 的确是汉诗英译的一个不错的策略, 但前提是需要对诗句意思与诗人话语动机准确把握, 对诗中所用修辞正确理解, 甚至还要对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全面了解, 只有这样, 才能把汉诗英译工作做得更好, 把中华民族的古典文化传播得更广泛。

参考文献

[1]张乔.模糊语义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2]中国修辞学会华东分会.修辞学研究第一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

[3]陈汝东.社会心理修辞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4]唐一鹤.英译《唐诗三百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6.

[5]郭著章, 傅惠生等.汉英对照《千家诗》[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6]傅德岷.中华诗词名句鉴赏辞典[M].武汉:崇文书局, 2005.

[7]陈君朴.汉英对照唐诗绝句150首[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5.

[8]周济.中英对照唐宋诗词精品[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8.

[9]吕叔湘.中诗英译比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0.

[10]高民, 王亦高编著.李红梅, 郭海云编译.许渊冲英译.古诗英译:汉英双讲中国古诗100首[M].大连:大连出版社, 2003.

1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语言 篇十二

摘 要:人们大多认为《射雕英雄传》中的主人公郭靖非常愚笨、木讷,很多学者从心理学和文学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从违反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的角度来看,哪怕有交际的需要,郭靖也非常不善于违反合作原则的各项准则;并且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对他人话语的言外之意也不能予以正确的理解,从而显示出他的愚笨和木讷。

关键词:郭靖 合作原则 言外之意 愚笨

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前人对郭靖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文学方面:运用对比的手法总结出了他各方面的性格特征。也有少数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进行探讨的。本文试图从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的角度,并通过数据证明:郭靖的愚笨体现在他很少有意识地运用合作原则来进行交际,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理解他人的言外之意。从而进一步证明,不能有意识的更多的运用合作原则的人,或者不能正确理解别人言外之意的人往往就显得愚笨、不太聪明。愚笨有很多内涵,在这里,我们把“愚笨”界定为:头脑迟钝,不灵活;对事物的理解、分析能力不强等。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主要就这几个方面来探讨郭靖对能产生言外之意的话语的组织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

一、合作原则中准则的违反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际一般都是遵守合作原则的,但为了达到一定的语用目的,往往会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中的准则,从而产生出言外之意。如果一个人在日常交际中,不能经常使用这种方式来实现其特定的语用目的,或者经常不能准确地理解他人话语所产生的言外之意,那么他往往就表现得很愚笨。在《射雕》一书中,郭靖一共有810处左右的对话,其中有意识地违反合作原则的准则从而产生言外之意的地方只有2处左右,还有1处是在他人的帮助或者提示下违反的。未能理解他人言外之意的地方大概有15处,在他人一再暗示的情形下理解了其言外之意的地方,大约有4处。合作原则主要包括四个准则,但他只违反了质的准则,其他三个准则没有违反。下面,我们就郭靖违反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方面进行探讨。

质的准则要求所说的话应该是真实可信的,不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说缺乏充足证据的话。郭靖违反质的准则一共有3处左右。例1:郭靖跃开三步,软鞭一抖,一招起手式,摆开了阵势,抬头望时,不禁又是惊愕又是好笑,只见黄河四鬼高高地吊在四棵大树之上,每个人手足都被反缚,在空中荡来荡去,拼命挣扎,却无借力之处。四人见了郭靖,更加破口大骂。郭靖笑道:“你们在这里荡秋千么?好玩得很罢?再见,再见,失陪啦!”(第七回)例2:他说一阵,骂一阵,最后道:“靖儿,现下若有蚯蚓,我也吃了,但有一件最脏最臭之物,老叫化宁可吃自己的脚趾头,却也不肯吃它,你道是甚么?”郭靖笑道:“我知道啦,是臭屎!”洪七公摇头道:“还要脏。”他听郭靖猜了几样,都未猜中,大声说道:“我对你说,天下最脏的东西,是西毒欧阳锋。”郭靖大笑,连说:“对,对!”(第二十回)

在例1中,郭靖违反了质的准则,把吊在四棵大树上荡来荡去的黄河四鬼说成是荡秋千,从而达到了讽刺几个坏人的语用目的。在例2中,洪七公违反了质的准则,把欧阳锋说成是天下最脏的东西,目的是讽刺欧阳锋。郭靖此时配合了洪七公,同时也赞同洪七公对老毒物的看法,由此违反了质的准则。

郭靖这种表现其聪明的地方实在是太少。更何况,他不知道怎样去违反量、关系和方式准则来获得言外之意,所以仅此三例并不能表现其聪明。

二、对言外之意的理解

对别人的言外之意能否正确地理解,也能显示一个人愚笨与否。在大多数情况下郭靖都不明白别人的言外之意。就算最终明白了,也是在他人的指点下才得以实现。从而显示出他很愚笨。

(一)对违反量准则所产生的言外之意的理解

量的准则要求所说的话应该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没有包含超出交谈所需要的信息。在文中,笔者找到2处郭靖不能理解他人违反量的准则所产生的言外之意的例子,没有发现郭靖理解了他人言外之意的例子。例3:华筝凝视着他,柔声道:“我如不嫁给都史,那么嫁给谁?”郭靖摇摇头,道:“我不知道。”华筝“呸”了一声,本来满脸红晕,突然间转成怒色,说道:“你甚么都不知道!”(第五回)在例3中,华筝故意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量的准则,是希望郭靖能主动说出要娶自己的话,但是郭靖很笨,完全没有听出华筝的用意,因此惹得华筝发脾气。

(二)对违反质准则所产生的言外之意的理解

在小说中,笔者找到4处左右郭靖不能理解他人违反质的准则从而产生言外之意的例子,大约有3处理解了他人的言外之意。

1.对他人违反质准则所产生的言外之意的完全不理解。

例4:那公子笑道:“这姑娘又不是你亲妹子,干么你拼死要做我大舅子?”这句是北京骂人的话儿,旁边的无赖子一齐哄笑。郭靖全然不懂,道:“我又不认得她,她本来不是我亲妹子。”(第七回)例5:黄蓉生怕郭靖伤了这老儿,欧阳锋立时就要出手,说道:“快放手,这位老先生脸皮上的功夫甚是厉害,你这一掌打上他脸皮,劲力反击出来,你非受内伤不可。”郭靖不知她是出言讥嘲,不信道:“哪有这等事?”(第二十六回)

在例4中,杨康对郭俊说,“这姑娘又不是你亲妹子,干么你拼死要做我大舅子。”这明显是用违反质的准则而产生的言外之意来讽刺郭靖的所作所为,但是郭靖听不懂,没有领悟到。在例5中,黄蓉故意违反质的准则,说欧阳锋的脸皮的`厉害,其目的是为了拖延时间和讽刺坏人。但是郭靖很愚笨,没有听出其中的讽刺意味。

2.在别人的帮助下,对他人违反质准则所产生的言外之意,郭靖能作理解

上一篇:商务英语专业三年学习的自我鉴定下一篇:汇报课学会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