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与人民日报

2024-10-31

光明日报与人民日报(10篇)

1.光明日报与人民日报 篇一

人民日报评论员:客观认识当代中国与外部世界 —— 七论学习贯彻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

中国已不可能自外于世界,世界也早已离不开中国。在中国更好融入世界的进程中,正确认识和看待当代中国与外部世界,是全党同志乃至全国人民应当学好的必修课。

“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这一明确要求,鲜明揭示了宣传思想工作在对内宣传与对外传播方面的基本任务,突出强调了其在帮助人们客观认识当代中国与外部世界方面的重大责任。

认识中国、解读中国,可能有多种角度。但不论怎样的认识和解读,都不能背离基本事实。宣传阐释中国特色,就是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支撑,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这是我们宣传阐释中国特色的基本逻辑。这个逻辑,可以从近代以来我国发展跌宕起伏、人民斗争波澜壮阔的历史角度去解析。沿着历史的脉络,把基本事实和基本道理讲清楚,把中华文化的传统和优势讲清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讲清楚,人们就会对当代中国有一个清晰全面的客观认识,就会对我们道路、理论、制度的特色和优势有一个科学把握,也才会真正懂得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

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看清楚中国还不够,还必须睁眼看世界。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对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对世界上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对各国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有及时、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发展我们自己。一方面,要增强我们的宣传自信,客观、全面、真实地报道世界,好的要报道,不好的也要报道,打开我们的国际视野;另一方面,也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把中国故事讲好,把中国声音传播好,让国际社会对中国有一个客观、充分、理性的认识。

鲁迅先生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全面把握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客观认识当代中国与外部世界,才能更好地汲取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魂,更好地走向并融入世界,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2.光明日报与人民日报 篇二

1.微信公众号传播的优势

微信公众号融合了微信图文结合文本形式, 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式多样化与便捷性等优势于一身, 使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一方面, 微信公众平台采用了“文字+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的文本形式突破传统媒体纯文字的形式, 使得内容生动有趣, 强化了文章的易读性, 视听结合的文本阅读方式契合当代受众的阅读习惯, 拉近了受众的距离, 利于培养受众主动接收信息的习惯。另一方面, 微信传播突出了深度阅读的障碍, 文章最后用“阅读原文”的形式可以阅读原文, 这一形式还与别的新闻客户端或者网站相连接, 让受众便捷地了解更多的信息。第三方面微信公众号将传统的单一传播转变为交互式传播, 不仅可以及时获得用户的信息反馈, 利于优化、改善微信公众号, 还可以扩大信息传播的范围, 交互式传播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转发出去, 让更多的受众知晓。第四方面, 微信公众号突出时政热点, 《人民日报》、《广州日报》等党报重在突出党与国家的大政方针、改革政策等等, 从这一点来说, 党报在微信公众号传播上占据天然的优势, 但党报微信公众号如何传播才能发挥效果与影响力, 下文将结合《人民日报》、《广州日报》微信公众号详细论述其传播策略。

2.党报微信公众号传播策略

党报不同于其他的媒体形式, 其在宣传党与国家形象, 引导社会舆论、上情下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党报的新媒体形式——微信公众平台也继承了这一优势, 从《人民日报》、《广州日报》等较为成功的微信公众平台来看, 他们在思想宣传、舆论引导方面的功能与报纸媒体相一致, 但其在风格上各异, 本节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党报微信公众平台传播策略。

一是要突出党报优势, 强调内容至上。如前所述, 党报在时政要闻、社会热点以及舆论引导方面的具有天然的优势, 文章内容是党报安身立命之本, 党报微信公众号平台应该强化这一优势, 围绕时政主题进行创作内容, 对国家大政方针、改革发展战略等等进行宣传报道,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人民日报》是我国党报之首, 其微信公众平台也必须与《人民日报》风格一脉相承。同时强调内容质量, 抓住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如去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后, 全国媒体竞相跟进,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平台自然不能错过, 其在头条推送了三条爆炸事件的新闻《天津港爆炸五个疑问:空气和水中到底有没有毒?》、《今天, 请记住这13张年轻的面孔》以及《我在现场, 我有话要说》, 从不同的视角挖掘新闻内容, 在及时报道事情进展中, 也及时解答了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

这里不禁提出一个问题, 微信公众号平台增加新闻报道的及时性, 但对于同一个新闻不仅别的媒体报道, 而且自身旗下其他媒介也会进行报道, 如何提升内容质量?一方面需要党报编辑发挥微信传媒自身优势, 在后期文本编辑中融入文字、语音、视频等等形式, 强化用户的阅读体验。另一方面编辑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专业素养, 在每一个新闻报道不可能都是原创的前提下, 正确而灵活地发挥“原创+改写”的原则, 即从多角度挖掘新闻事件的方方面面以及背后隐藏的故事、影响等等, 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1)

二是划分风格, 找准定位, 维护目标受众。在当代媒体多元化时代, 党报出现了被边缘化的现象, 要提升党报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影响力, 在注重新闻内容的基础上, 我们必须进行必要的技术分析, 即根据党报及其微信公众平台的风格特征, 正确进行受众定位。《人民日报》作为党报的代表, 可以称之为党与国家治国方针的发声筒, 其微信公众平台新闻报道自然也偏向于严肃。我们从《人民日报》微信平台的主栏目设置便可知晓, “热点聚焦”、“政务榜单”和“客户端”三大栏目均是以时政要闻为主, 尤其“热点聚焦”栏目中突出了时政热点, 有不少时政评论文章以及励志类的文章, 质量非常之高, 吸引大量关心时事, 受到了习惯看新闻的读者的喜爱。

《广州日报》可谓是不像党报中的党报, 其微信公众平台既有主流时政新闻又有生活八卦, 主要有“微报纸”、“粉丝福利”、“每日推荐”三个栏目, 各自旗下又有若干个子栏目, 子栏目中还增加了不少大众日常生活的服务、饮食推荐等等, 通过这些日常服务来吸引受众、维系受众。虽然《广州日报》微信公众平台与严肃的党报微信公众号平台风格相距甚远, 但在头条中对党与国家的形象、社会热点、舆论引导等都有着积极报道, 有数据统计称《广州日报》微信公众账号“广州日报 (guangzhoudaily) ”在党报类微信公众账号的整体影响力上仅次于《人民日报》微信公众账号。 (2)

三是注重互动与反馈, 激发受众兴趣。党报主要功能之一就在于让广大群众了解国家政策方针, 鼓励其参政议政, 党报微信公众号通过口语化的语言, 主体自身代入事件的叙事方法来呈送新闻热点问题、新闻评论, 一方面在于宣传党和国家执政为民的政治形象, 传递党与国家始终与人民的共荣辱, 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政府与人民有效沟通, 发挥群众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 促进政府与群众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 如从《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平台2015年3月3日发的新闻标题即可看出, 《解放军反腐有多拼, 看看习主席的态度就知道了》、《全国政协会都是在3日下午开吗?看完真长知识》等等, 口语化的语言非常亲民, 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引起阅读者的兴趣, 提高了信息传播力 (3) 《广州日报》在“粉丝福利”栏目下开设了“南站导航”、“情人节福利”等生活服务类子栏目, 通过线上查询以及线上线下互动的方式, 为大众日常生活提供便捷的服务, 吸引受众的关注。

结语

微信公众平台是当代最受大众欢迎的传播方式之一, 党报微信公众平台要想在当代媒体多元化语境下崭露头角, 发挥党报的社会功能, 除了上述分析的三点内容外, 仍需要转变服务理念, 利用微信平台创立品牌形象优势, 探索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机制;构建官媒在微信平台新型话语体系, 抓住老百姓最为关切的社会民生问题深入开展舆论引导;《人民日报》、《广州日报》微信公众平台在新闻传播方面提供了实践经验, 在强化党报形象与影响力的同时, 也在积极探索各自的风格形象, 值得其他党报微信公众平台参考。

摘要:作为新兴媒体的微信, 其影响力不容小觑, 本文以党报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 以《人民日报》与《广州日报》作为案例分析, 重点探讨党报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策略, 旨在为我国党报微信公众号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以扩大党报的影响力, 强化党报话语权。

关键词:党报,微信公众号,传播策略,影响

注释

1 张文婷.都市报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与发展探索--基于八家都市报微信平台的研究[J].中国记者, 2013 (5) .34

2 张倩.党报微信公众账号的影响力与发展策略[D].吉林大学, 2015:23

3.光明日报与人民日报 篇三

近日,人民日报刊发的这篇《80后集体暮气沉沉 感觉不会再爱了》迅速引起了公众的热议。本该快乐的中国年轻人,为什么不幸福呢?

我们这一代生活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下:几乎人人都要沦为“房奴”,不靠“拼爹”似乎永远也找不到成功的机会,“留守儿童”、“孤寡老人”让亲情疏远、分割,有毒食品、不洁净的水、污浊的空气让我们无可逃避,身心俱疲。在这样的处境中,不管是怀旧还是叹老,表达的都是我们面对压力时,对记忆中美好过去的向往。

但说80后暮气沉沉,则不敢苟同。现在确实有些年轻人比较功利,爱夸耀,较为浮躁,没什么奋斗目标,享乐主义盛行。这其实是一个时代的共性,而非一个年代人的个性。但即便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也有这么一些年轻人,他们被厄运击中之后,依然能够再次起舞,他们在这个时代环境下,不抱怨,不吐槽,将精力花在如何突破固有的生活模式上,实现理想、释放创造力,为社会带来正能量。他们拒绝暮气遮盖本该光洁华美的青春,他们在挫折中强劲反弹,用蓬勃的朝气,抵制各种“时代病”的侵袭;用梦想的火花,扫除“暮气”的笼罩;用奋斗的脚步,点亮心中的希望;不盲从,不气馁,在奋斗中展现青春的华美。

4.光明日报校训文章 篇四

《 光明日报 》(2013年03月06日 08 版)

清华大学校训。CFP 你还记得母校的校训吗?

你是不是对这样的校训特别眼熟?

“团结、进取、求实、创新”“勤奋、仁爱、求实、创新”“严谨、勤俭、求实、开拓”“团结、奋进、求实、创新”„„乍一看,你或许以为粗心的学生写错了顺序,但实际上,这些差不多的校训分别出自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新疆大学。

“求实”“创新”“团结”„„这些经常出现在校训中的“高频词”,最近也被网友评选为“通用校训万金油”。

近日,一项针对国内256所大学的调查显示,有六成大学生对校训“不感冒”,还有在校工作七年的教师不知所在学校的校训。而在这些高校中,有192所学校的校训是“四词八字”的口号式,个别大学校训甚至完全相同。一时间,“同质化”“摆设式”成为不少网友对于校训及其背后所反映的大学精神、治学思路的指责。

校训怎能“生憋” “别说毕业了,在校时也记不住校训。不过闭着眼我也能想出来,勤奋、求实、创新、爱国„„就那几个词,没什么新意。”毕业才四年,说起校训,王岩一脸漠然。

王岩毕业于兰州一所二本院校,想不起来的校训,比他自己还晚“入学”一年。

“大约是2005年,不知学校是为了迎接评估还是换了领导,面向全校师生征集过校训意见,备选方案不是四词八字,就是两词八字。”王岩因为是班干部,还稀里糊涂地在网上“随便投了一票”,可更多的同学却“连关注都没关注”。“师兄师姐说,2003年也征集过一次,两年不到就又换了。不管是拍脑袋想的,还是大动干戈投的,纯粹瞎折腾。”

朱晓是一名跑教育口的老记者。2006年高校评估季前后,他突然觉得不少过去没有或是不重视校训的学校开始在这上面大做文章,“‘选’的校训大多掺杂求实、创新等时髦词,却一点看不出创新和特色”。

对这些“没新意”的应景校训,网友总结了几大出处,“就是‘生憋’。要么‘寻章摘句老雕虫’,到古老经典里去找;再或者‘征文启事’,由领导凭其偏好打钩。看似句式工整、形式优美、词义明快、朗朗上口,却缺乏历史的厚重,情感的亲切,故事的精彩,榜样的激励。”

“一提大学文化建设,各校校训就跟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还有的学校像割韭菜似的,一茬又一茬,换起来没完。”在王岩看来,如此“应景”的校训被遗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因为“实在太干了”。

“细想,也并非校训干瘪这么简单。”朱晓一直念念不忘采访时听到的故事,“战火燃烧的岁月里,南开大学创办者张伯苓教导学生,‘你不戴校徽出去,也让人看出你是南开的。’校训同理,说到底是大学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当看到校训、走进学校都不知你是哪个学校的人时,折射的是整个大学育人理念、治学思路的盲从与迷失。”

校训要有“特色” 武薇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史专业,她的硕士论文,主题就是校训研究。

“好的校训绝不是‘憋’‘造’出来的,而是从内到外升发出来的。”在武薇看来,“生憋”的校训是“不懂自己历史、不知现时使命、不明未来去向”的简单拼凑。

武薇特别推崇南京大学校训中的“诚朴”精神。“南大的校训其实也一直在变。但从两江师范学堂时期的‘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到另一源头金陵大学的‘诚真勤仁’,大学风骨和治学理念特色一直不变。”

朱晓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里,全国高校从几百所增加到两千多所,但在他看来,迅速扩张的高校版图,丢失的也恰恰就是“特色”。“千篇一律的校训折射了千篇一律的办学路径。教育者对学生期望同质化,根本搞不清楚自己学校有什么特点,高校的个性化、内涵式发展根本没有内生力。”

校训应是“灯塔”

“校训作为高校文明的标识,体现的就是对人的关注与期许,只有充满人文情怀的教育者和教育体制,才能作出充分而准确的表达。”冷静之余,有声音如此评述校训的真正源泉。

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洪成文则认为,对于校训的讨论,意义并不在于让所有的大学重新来一次校训大改革。

“意义在于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真正意识到该做些什么事,培养些什么人,而不是一个模子办校、一个模子育人。”在朱晓心里,校训应该是一所大学的“灯塔”和“精神”,前行路途上一旦偏离,能够起到自动矫正和警醒的作用。

“高校之间都在比‘高’和‘大’,而不是‘学’„„高等教育的同质化导致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相适应。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多样化、多元化的,而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是单一化的。”痛心之余,90多岁的高等教育学泰斗潘懋元更多的是担忧。“与其耗费精力‘生憋’校训、生造“精神”,不如静下心来想想如何办出特色、办出灵魂。”在王岩心里,也并非没有能够激荡人心的校训。“上世纪40年代林语堂在国立西南联大作演讲时说‘联大师生物质上不得了,精神上了不得!’汪曾祺说他在联大上课时经常得‘跑’警报,躲完空袭再继续上课。联大校训‘刚毅坚卓’也比很多学生‘入学’晚,但它呈现的精神内涵是深远的。这才是大学的力量。”

(本报记者 邓 晖)

校训集萃

清华大学: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中国农业大学:

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

北京师范大学: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北京舞蹈学院:

文舞相融,德艺双馨

国家会计学院:

不做假账

中国政法大学:

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北京林业大学: 养青松正气,法竹梅风骨

耶鲁大学:

真理与光明

芝加哥大学:

让知识充实你的人生

柏林大学: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重要的是改变世界。

美国大学校训:有精彩有平庸

《 光明日报 》(2013年03月10日 12 版)

好的校训言简意赅,字字珠玑,浓缩一所大学经久传承的办学宗旨与育人思想,凸显这所大学岁月沉淀下来的特色和个性。美国名校林立,校训也多。细细数来,让人过目不忘、为之一振的校训有之;似曾相似、流于平常的校训也不少见。

“让自由之风吹拂”(斯坦福大学),是记者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则校训。该校训不像其他名校那样援引拉丁文或希腊语经典,而是使用德语,取自16世纪德国人文学者冯·修顿称颂宗教改革先驱马丁·路德的言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国内不少人对斯坦福大学使用这一德文箴言很有意见,甚至该校校方也不承认其为正式校训。

一些校训用词和寓意都同样让人回味无穷,如“男性的作为,女性的语言”(马里兰大学),“动脑也动手”(麻省理工学院),“坚持和超越”(纽约大学),“空谷绝音”(达特茅斯学院)等。不过,校训是否隽永上口,断不能成为学校水平的鉴别标准。在美国常春藤名校的校训中,有短小精悍的“真理”(哈佛大学),“光明与真理”(耶鲁大学),也有“让任何人都能在这里学到想学的科目”(康奈尔大学)这样直白表达办学思想却略显平淡的长句。

美国许多名校的创立都有宗教背景,这一背景在其校训中也有直接体现,如“因为上帝的力量,学校欣欣向荣”(普林斯顿大学),“借汝之光,得见光明”(哥伦比亚大学),“我们祈望上帝”(布朗大学)等。如果没有丰富的宗教知识,恐怕难以领悟这些校训的内涵之美。

从语义来看,称颂知识的作用是美国校训中最为常见的。如“知识本身就是自由”(查尔斯顿学院),“知识是心灵之光”(科尔比学院),“慧心求知”(埃默里大学),“知识为求知者加冕”(雪城大学)等。

大学虽有排名次序或专业强弱上的差异,但教书育人却是殊途同归之目的。因此,众多美国校训中,美好的词汇难免重复。笔者粗略统计发现,在208所美国大学的校训中,竟有28个使用了“真理”一词,有27个使用了“光明”一词,其他词汇如“知识”“服务”“美德”“精神”等,使用频率也比较高。

异校同训的现象,在美国大学中也不鲜见。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均以“知识使你自由”为校训。即使声名显赫如耶鲁大学这样的名校,竟也遭遇校训不能独专其美的尴尬。耶鲁大学的校训“光明与真理”,寓意“启蒙年轻人的心智,用知识向年轻人传递真理”。该校训可以追溯到1736年,不过,耶鲁并不能阻碍后来者使用“光明与真理”。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玛丽埃塔学院、乔万大学等也将“光明与真理”作为自己的校训。去年8月,全球历史最悠久的校报《耶鲁每日新闻》刊文,就此表达了遗憾之情:虽然“光明和真理”是耶鲁的绝对目标,但“我们对这一信条竟然无法独专其美”。这样的校训同质现象也不难理解。大凡校训,多取乎一方思想、文化、历史和教育的核心价值观,表述难免雷同。校训的精彩和平庸,也可说是为了解美国高校增添了一个有趣的注解。

(本报华盛顿3月9日电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余晓葵)

德英大学校训:简短少雷同

《 光明日报 》(2013年03月11日 16 版)

德国几乎每所大学都有校训,校训都是一句简短的拉丁文,依据成立时的理念与理想、历史与传统提炼而成,体现了办学理念和治学精神,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期望和要求。

海德堡大学是德国最古老的大学,成立于1386年。该大学成立之初立下的校训是:“面向世界、面向科学”。早在16世纪下半叶,海德堡大学就是欧洲科学文化的中心,成为向世界开放的自由主义大学。这不仅表现在其外国学生的数量上,而且还表现在所谓的海德堡精神上,即由20世纪的马克思·韦伯及其挚友、神学家恩斯特·特罗尔切连同其他一批年轻学者所倡导的跨学科的对话精神。

曾任教育部长的洪堡大力推进大学制度改革,他于1810年创建了柏林大学(1949年后更名为洪堡大学),并担任首任校长。他倡导独立自由,弘扬求真精神,使该大学以探求真理为宗旨,以传播新知识为己任,成为“现代大学之母”。洪堡把“科学”和“自由”作为大学的校训。他所倡导的“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的理念是现代大学办学的共同思想渊源。

成立于1477年的图宾根大学的校训最简短:我敢做。这句话可以让人产生许多联想,可以理解为作为学生要在科学上敢于尝试一切,也可认为学生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这一校训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在拥有84000人口的图宾根市,每4人中就有1人是大学生。或许是“我敢做”校训的激励,图宾根大学培育出了众多大家。“天上的立法者”开普勒、德国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德国最伟大的诗人荷尔德林、浪漫主义诗人乌兰德、艺术童话大家豪夫、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谢林、与中国文化颇有渊源的黑塞等,都曾在该大学就读。我国著名外交家乔冠华也毕业于该大学。

著名的慕尼黑工业大学是德国首批被评为国家重点资助的三所“精英大学”之一。“慕工大是巅峰”的口号已经在德国家喻户晓,响彻欧洲乃至整个世界。该校的校训是:“立足巴伐利亚,成功于世界”。慕尼黑工业大学非常重视扎实的基础教育,世界各国的客座科学家之所以优先选择慕尼黑工业大学,是因为该大学的科学研究具有独特性。

德国大学的校训主要体现学校的目标与特色,校训内容很少雷同。如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特里尔大学),科学是桥梁(德累斯顿大学),真理会解除一切束缚(弗莱堡大学),突破传统界线,永往直前(莱比锡大学)。

英国历史悠久的名牌大学校训都采用拉丁文。校训内容五花八门,个性十足,如:此间为神圣与智慧起源之所(剑桥大学),创意群星(伦敦艺术大学),科学捍卫帝国并为之增光添彩(伦敦帝国理工大学)。

从英国大学的校训大致可以解读出该校的历史、办学思想和宗旨、教学特点风格等。如:思想至高无上(华威大学),教学相长(奇切斯特大学),经验亦良师(德比大学),方法、真理、生命(格拉斯哥大学),知识、智慧、人道(曼彻斯特大学)。

有的校训简洁、通俗易懂,如告诫学生以学为主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南安普顿大学);做你该做的事,做好你的事(伯明翰城市大学);宁静的岁月最适宜增长见识(利物浦大学)。有的则破费思量,需要花时间用心解读,如:从地面到太阳(中央兰开郡大学),吾等紧随光明(埃克塞特大学)。

很多校训都激励学生刻苦求知。如:格物致知(巴斯大学),探求事物本源(伦敦政经学院),学以求变(波恩茅斯大学)。此外,“真理”等词汇也经常出现在校训中,如真理、团结与和谐(卡迪夫大学),真理之门向所有人敞开(兰卡斯特大学)。当然,志存高远的校训是少不了的,如服务全人类(伦敦城市大学)。由于大学与教会的历史渊源,有的校训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主的光芒照亮吾辈前程(牛津大学)。

5.人民日报社论 篇五

人民网-《人民日报》

距离“5·12”那场震惊世界的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震灾,给灾区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经过三年重建,地震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得到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实现了“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灾后重建,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了地震灾区脱胎换骨的变化,创造了世界灾后恢复重建史上的奇迹。如今,昔日支离破碎的地震废墟上,不仅矗立起一座座新楼、新村和新城,更矗立起灾区人民的信心、力量和精神。

汶川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全面胜利,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全国人民的倾力相助,灾区干部群众的自强不息。

党中央总揽全局、科学决策、周密组织。恢复重建工程浩大复杂,世所罕见。从科学编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制订恢复重建法规政策、筹措上万亿元的重建资金,到动员全国各地的力量、组织几十万建设大军、快速推进4万多个重建项目,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后恢复重建的坚强领导,再次向世人展示了党和政府强大的应急动员能力、资源调配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无私奉献、合力支持推进灾区恢复重建。汶川灾后重建采取了“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对口支援举措。这是我国抗灾史上的首创。19个对口援建省市顾全大局,勇挑重担,35万援建大军用汗水和心血为灾区恢复重建立下了汗马功劳。在遍布城乡的施工现场,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技工作者;在抢运物资、修桥铺路的征途上,有无数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身影;在募集重建资金、提供各类服务的工作中,红十字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在心理抚慰、扶危济困的队伍里,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志愿工作者。波澜壮阔的重建热潮中,汇聚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大爱。

灾区干部群众不等不靠、奋发图强,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基层党组织旗帜不倒,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带领震后的灾区人民,抖落了灰尘,掩埋好亲人,从废墟上顽强地站起来,投身于家园的恢复重建中。如今那美丽的新家园里,凝聚着全国人民的贡献和爱心,更展示着灾区群众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主人翁意识。

三年恢复重建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三年恢复重建再次彰显了党的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群众利益高于一切,民生重于泰山。三年恢复重建发扬了中华民族生死与共、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坚持这些政治优势和精神传统,不畏艰难,改革创新,我们就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

6.人民日报评论1 篇六

——深化改革进行时之二

本报评论部

2013年10月11日04:46来源: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以改革释放发展的红利,让市场成为增长的源泉,乃是“中国奇迹”步入“第二季”的唯一选项

一位从事物价工作的老同志回忆,1966年,为解决猪肉、羊肉在销售中不分部位,出现“熟人吃好肉,生人吃骨头”的不合理现象,他们耗时耗力、反复测算,区分出优劣、不同部位的成本与定价,方才避免了“人情肉”的荒诞。而今,“定价之权”不再由计划掌控,行情取代了人情,钞票战胜了粮票,99%以上的商品均已实现市场化经营,遍布城乡琳琅满目的物质繁荣,早已超越了“菜篮子”和“米袋子”。

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回望今夕两幅镜像,促人深省。总书记关于现代中国的战略阐发:“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二字,涵盖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顺、社会发展活力的增强、体制机制的创新、公平正义的实现与党的领导水平与执政能力的提高。其中,让“看不见的手”充分施展,要害之意不言而喻,既是对35年攻坚克难的规律把握,更是在培育新的发展阶段爬坡过坎的内生动力。

今天,欣慰于市场经济的伟力,也须清醒地看到,还有不少阻断统一市场体系的“暗礁石”,一些地方保护主义依旧盛行,靠“红头文件”隔离要素流通;一些领域仍对民间资本“明开暗禁”,民企转个圈便从“旋转门”黯然撤退;还有不少妨碍公平竞争发展环境的“硬骨头”,一些地区招商引资客气有加,请进来就关门宰客,乱收费、“过头税”屡禁不绝;一些部门怀抱审批权死死不放,让计划时代争配额的“程门立雪”,变成市场经济下立项目的“跑部钱进”„„

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亚当·斯密说过,“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事实上,无论肉价的测算还是投资的计量,行政干预都不可能比市场这个“超级计算机”更高明。所以说,如果“看得见的手”频频越位,甚至“上下其手、左右其手”,必然紊乱市场经济的神经,干扰价值规律的生发。也正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壮士断腕的誓言犹在耳畔,啃硬骨头的决心激荡胸怀。今日之改革,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创造一切条件让“看不见的手”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这正是新一届政府秉持的简政放权的改革理念。今年以来,经济的下行压力有所加大,若不再依靠大规模刺激政策,增长的动力又该从何而来?取消、下放审批事项,才有市场主体的活力四射;维护权利、机会与资源的公平,才有国企民企的竞相绽放;消除户籍的捆绑与社保的歧视,才有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与“人的城镇化”„„以改革释放发展的红利,让市场成为增长的源泉,乃是“中国奇迹”步入“第二季”的唯一选项。

然而,犹如怀胎之分娩、凤凰之涅槃,改革总要付出成本。根治“看得见的手”乱动的顽瘴痼疾,绕不开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城镇与农村利益格局的全方位调整。勒住地方政府的“税收冲动”,无异深水之中除暗礁;剥离审批部门的“权力依恋”,不啻险滩之上啃骨头。但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就必须忍受“调整的阵痛”、缓释“成长的烦恼”,在与既得利益的奋力一击中,赢得市场的信心,塑造法治的信仰。

市场的信心,说到底是企业家的信心。当年,有人形象地形容,国企改制是市场经济的“助产婆”。今天,垄断性国企怎样加强监管?资源性价格改革怎样提速?“两个毫不动摇”的宪法原则怎样落到实处?直接关系着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与风险意识。当年,有人为“带两个徒弟请五个帮手”较真,为“包产到户还是社会主义”发问。今天,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业活动蓬勃开展”,更是一刻离不开平等竞争与契约精神,更需要顶层设计解放思想、时时维新,呵护市场经济最可宝贵的微观基础。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深味总书记的谆谆寄语,行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条通往富裕、繁荣与自由之路上,我们坚信“彩虹总在风雨后”。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市场潜力和创新活力,“中国经济升级版”必将化茧成蝶,一步步走近瑰丽动人的中国梦想。

《 人民日报 》(2013年10月11日 05 版)

人民日报评论部:改革的方向至关重要

——深化改革方法论之二

本报评论部

2013年01月07日06:01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

无论是哪个层次、哪个领域的改革,都需想一想:这些改革措施,是不是保障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不是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是不是推动了社会进步?

今日中国,改革的话题,总能引起热议。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国家更加富强,人民更加富裕,这是“改革”二字总能点燃激情、催人奋进的重要原因。

与30多年前刚刚起步时相比,今天人们对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大到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小到异地高考、医保接续的方案,诉求不同、角度不同,所期待的改革路径也难免不同。面对进一步深化改革新形势,习近平语重心长告诫全党:“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

讲方向,最根本的是我们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从包产到户到价格闯关,从依法治国到政务公开,各项改革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进,我们才获得了广阔发展空间。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逻辑起点,也是今天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不管改什么、怎么改,都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

恩格斯曾断言,社会主义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样的变化和改革,归根到底,就是要使社会主义制度更适应中国国情、更符合人民期盼。我们总说,中国太大、太特殊、变化太快,春节回家能变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短期人口迁徙”,淘宝网节日促销1小时就能卖出20亿元。适应中国国情、符合人民期盼,就需要将改革进行到底、让道路与时俱进。否则,谈不上完善制度,更谈不上方向正确。

如何体现正确的方向?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改革必须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什么是社会主义?人民幸福才是社会主义。我们推动改革、完善制度,目的就是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教育、医疗、住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当前改革面临的问题,大多与利益诉求有关。有人可能因为孩子户口在“北上广”而不赞成异地高考,也有人因为担心污染而反对在小区外建垃圾焚烧厂,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就有不同的意见表达,在具体改革上也有不同想法,这都很正常。关键在于,无论是哪个层次、哪个领域的改革,都需想一想:这些改革措施,是不是保障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不是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是不是推动了社会进步?

同时,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兼顾好平衡好各方面关系,使所有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应有利益,这是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应有担当。

今天的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这个时候,方向失衡就会不进而退,欲渡黄河冰塞川;方向持正才能激流勇进,直挂云帆济沧海。正如习近平强调的“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成果由更多人共享、让更多人受益,贫富差距不断缩小,公平正义阳光普照,我们的改革就一定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既体现市场经济的效率,更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让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最大程度地承载民意、凝聚人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承继改革开放大业,与邓小平南方谈话一样,宣示着改革开放不动摇的决心。把人民利益放在最根本位置,不走老路、不走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人民日报评论部:要基层摸索,也要顶层设计

——深化改革方法论之三

本报评论部

2013年01月08日05:5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

改革要改得准、走得好,必须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的辩证统一。基层探索可以大胆,顶层设计必须谨慎

历史的变局常常不期而至,机会属于有勇气拨开迷雾迈步向前的人。30多年前在安徽小岗村按下的指印,悄然掀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

这场改变了世界1/5人口命运的改革大业,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中国改革这艘巨大的航船,以惊人的勇气驶入了一片未知的水域。摸着石头过河,成为贯穿改革进程的重要方法论。

经过30多年的摸索和适应,我们已经逐渐学会了用市场的手段配置资源,用法治的方式治国理政,用通行的规则参与国际事务。改革进入深水区,下一步怎么改?习近平给出了答案,“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

摸着石头过河,摸的是规律,激发的是实践热情。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市场机制和规则体系,这在我们以前的经验中是没有的。在历史的新变局中,试错是必要的,这个过程同时也是破除旧体制,适应新规则的过程。

顶层设计,看的是全局,发挥的是制度力量。30多年来,中国不但是实干家的热土,也是一个沸腾的实验室。改革开放本身就是从制度完善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释放了人们最初的创造热情。30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民主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步完善,“制度自信”不断提升。

推向纵深的改革没有成例可循。直到今天,我们依然不能说完全掌握了改革和发展的规律。那种执一御万的想法和设计,是不现实的。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之中。

今天的改革,需要回答为谁改、改什么、怎么改的问题;需要向人们说明摸着石头过河之后,河对岸的图景;需要给予多元利益以表达机制、协调机制,凝聚差异格局之下的认同

感;需要勾勒何谓中国人眼中的美好生活、理想社会;需要向世界说明中国立场,体现大国担当。这是现阶段深化改革无法回避的问题,需要运用新的方法来破题。

今天的摸着石头过河,摸的不仅是市场规律,还有执政规律。在经济全球化和风险弥散化的形势下,每一次日出都是崭新的,挑战面前,需要不断摸索。不但要摸经济形势,也要摸社会脉动;不但要摸中国国情,也要摸世界大势;不但要摸准摸对,还要顺势而为。进一步深化改革,还需以顶层设计克服具体摸索中见木不见林的局限,发挥牵引机和路线图的作用。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比如贫富分化、环境污染、城乡差异、地区差距,需要通过顶层设计的方式予以解决。基层实践的单兵突进,需要宏观统筹予以整理和优化。在顶层决策与基层探索之间,亟待形成良性互动。

基层探索可以大胆,顶层设计必须谨慎。改革历程告诉我们,经过基层大胆试验、小心试错并予以完善之后的顶层设计,基本是符合国情符合民意的;未经实践检验的“拍脑袋决策”,大多漏洞较大,甚至流弊丛生。在产权改革、税制改革、司法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关键领域,改革成果无不是在广泛的试点基础上进行的。事前调研、反复论证、及时调整、开门纳谏,已经成为科学决策的必然要求。

7.光明日报与人民日报 篇七

关键词:人民日报,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对比分析

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 中国主流媒体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透明性、及时性, 对灾难跟踪报道, 赢得国外媒体的一致认可。时隔两年, 玉树又发生了7.1级大地震, 中国媒体在这次公共危机事件中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本文针对《人民日报》对汶川与玉树地震报道的进行调查分析, 以探讨作为我国主流媒体代表的《人民日报》, 在汶川与玉树地震报道中的改变与进步。

一、样本的选择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 也是我国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第一大报, 2009年7月1日进行了扩版, 每天由16版扩至20版, 周六、周日仍为8版。2010年1月1日期起, 《人民日报》再次扩版, 周一至周五每天的版面由20版扩至24版;周六、周日版面不变, 每天仍为8版, 其中第1—6版为要闻板块, 第9—15版为国内新闻板块, 第17—20版为周刊及专版板块, 第21—23版为国际新闻板块。作为我党的喉舌传媒, 《人民日报》承担着每天向全国和世界传播与介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方针、政策及主张的重任, 是世界了解和观察中国最新变化的重要窗口。将《人民日报》做为调查样本, 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调查研究的程序及方法

1、确定调查的时间与调查内容:

为研究方便, 本次调查选取《人民日报》对汶川与玉树地震突发期的报道言论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将地震突发期的时间范围界定为地震发生后一周) 。由于汶川与玉树地震发生当天, 《人民日报》当期都没有任何报道, 故此次调查的时间范围分别为2008年5.月13日至5月18日和2010年4月15日至4月20日。

2、进行数据统计:

统计两段调查时间范围内的关于地震的报道言论及地震相关图片 (包括照片、图画等) 。

3、运用单纯统计与交叉统计的方法进行整理和统计, 绘制图表;

4、分析调查结果;

三、调查结果

1、地震相关报道言论比例

调查发现, 在地震突发期, 《人民日报》关于两次地震的报道言论比例相差较大 (图1) 。汶川地震突发期 (5.13—5.18) , 关于地震的相关报道言论占总数的52%;玉树地震突发期 (4.15—4.20) , 关于地震的相关报道言论占总数的25%;两次报道的比例相差一倍。

同是地震突发期, 《人民日报》每期对汶川地震的报道言论不断增加, 呈节节攀登状 (图2) , 从5月15日进入猛增阶段;15日至18日, 有关地震的报道言论数量均占当期的50%以上, 18日当期更是占据了83%的比例;而2010年, 《人民日报》每期对玉树地震的报道言论比例明显低于汶川地震, 最高比例为68%, 最低仅为8%, 呈现出有张有弛的状态。

2、各期头版的新闻比例

报纸的头版是新闻显要性的重要表现。在汶川地震突发期, 《人民日报》各期头版中, 关于地震的相关报道言论均占的50%以上 (图3) , 5月15日及18日更是达到了100%, 足以看到国家和媒体对此次公共危机事件的重视;在2010年玉树地震突发期, 头版的相关报道言论比例相对于汶川地震减少许多, 只有4月18、19、20日的头版将大部分目光聚焦到地震报道。

3. 地震相关图片比例

做为报纸版面“心脏”的图片, 不仅是点缀版面的工具, 更是把消息直接、及时传送给受众的重要手段。在汶川地震突发期, 地震相关图片占总图片量的69% (图4) , 且每期的地震图片比例都不断增加, 从最初的9%猛增到100% (图5) , 仅有13日一期的比例低于50%。2010年玉树地震相关图片比例占总图片量的24%, 比例明显低于汶川地震, 在各期的图片比例中, 最高比例为64%, 仅有两期的图片比例高于50%。

四、调查结果对比分析

1、信息的“度”差别较大

在汶川地震突发期, 《人民日报》对公共突发事件的报道从“被动”转化为“主动”, 用前所未有的全面、主动的对事件进行报道, 关于地震的相关报道言论及图片数量均占报道总量的50%以上;在统率整份报纸的头版上, 地震相关报道的比例期期增长, 5月15日及18日更是达到了100%。这看似政府、媒体关注灾情关心灾民, 但从报道数量比例及版面位置来看, 更是媒体缺少经验的表现。过度的新闻量虽然会帮助受众了解灾情, 加大舆论导向的力度, 也会增加受众紧张与恐慌, 在无形中忽视了受众的心理承受能力, 同时, 受众不得不接受媒体的轰炸, 变得麻木困倦, 甚至过犹不及。

相对于汶川地震的报道, 《人民日报》对玉树地震的报道更显得经验丰富与理性, 在报道数量的“度”上有了较好把握;地震相关报道言论及图片的比例平均全部报道的四分之一, 且比例稳步上升及回落, 以地震突发事件为重点, 也兼顾上海世博等其他大事, 详略得当。

2、新闻的分布从“散乱”到“有序”

在汶川地震突发期, 《人民日报》虽然报道充分及时, 但相关报道言论的分布却十分散乱。5月13日, 关于地震的报道分布在要闻、视点新闻、国际新闻等四个版上;14日分布在国内要闻、要闻、视点新闻、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等八个版上;15日分布在国内要闻、要闻、经济新闻、文化新闻、综合、科教等九个版上;虽然从5月16日起《人民日报》推出了抗震救灾特刊, 但16、17、18日几乎每版都有地震的相关报道言论。

对于2010年玉树地震的报道, 《人民日报》有了明显改进, 报道言论及图片基本都集中在头版与抗震救灾特刊上, 新闻分布较有条理、秩序。

3、特刊通栏标题更具体生动

汶川地震发生后, 《人民日报》创刊60年来首次为公共突发事件推出特刊, 从5月16日至6月初, 几乎每天的5—8版固定为特刊版面, 集中报道抗震救灾, 极大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但汶川地震特刊通栏标题只有一个, 如5月16日的“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5月17、18日的“不怕疲劳连续作战顽强拼搏迎难而上”等, 通栏标题没有背景图片设计, 比较单一。

相比较而言, 玉树地震特刊有了较大进步, 《人民日报》不仅在第一时间推出了抗震救灾特刊, 而且特刊每版都有特定的通栏标题, 用不同的抗震救灾图片作为背景, 更具针对性, 更生动;如4月15日第6版的“震灾就是命令八方驰援玉树”、4月16日第6版的“全力抗震救灾救援受灾群众”、第7版“震灾牵动你我四海协力援助”、4月17日第8版的“心系玉树灾区大爱洒向高原”、4月18日第6版的“全力营救生命倾情保障民生”等等。

4、负面报道缺失

8.光明日报与人民日报 篇八

【关键词】藏文报纸 困境 出路 《甘南日报》

《甘南日报》是中共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委机关报,由甘南州委主管主办。创刊于1953年5月1日,原名《甘南报》,后改《甘南日报》,现为四开四版。《甘南日报》语言构成方式为“藏汉双璧”式(指藏、汉文版分开出版),其发行区域为甘南州全州,主要发行对象是国家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职工、上层统战人士、农牧民群众、僧人、藏族师生以及藏学、民族学研究人员。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现有藏族人口459多万人,而甘南藏族自治州常住藏族人口就占了全国藏族人口数量的7.4%,正是因为甘南州在全国藏民族地域分布和我国少数民资区域自治制度中的特殊地位和独特影响力,我们选取其州委机关报——《甘南日报》为例,分析研究藏文报纸的生存困境、探索创新发展之路就有了代表性和普遍意义。

一、藏文报纸的现实困境

1、对政府的长期依赖导致媒介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严重不足

总结藏文报纸的发展历程,我们不能否认藏文报纸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发挥的重要作用,但由于对政府依赖过于严重,其发展的自身原动力不足。藏文报纸究其本质来讲,是一种大众媒介,这也就决定了要想使其发展壮大,报纸自身才是决定性因素。

《甘南日报》目前分为“甘南要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人物”、“文体”和“科教”几大板块,笔者通过长时间地阅读《甘南日报》,发现其内容以报道党政领导和行政机关的活动为主。诚然,作为一份州委机关报,报道州委州政府的行政活动无可厚非,但是在媒介高度发达的今天,受众的信息需求才是决定报纸报道方向的根本指南,如果只是一味以宣教的口吻按照以往“新闻跟着领导跑”的旧思路去报道,必然导致报纸和普通受众的情感割裂,更加不利于发挥藏文报纸在政治舆论宣传方面的作用。

2、媒介人才培养机制滞后,新闻队伍专业素养亟待提高

好的记者,好的编辑,对于提升一家媒体新闻报道水平的作用无需多言。然而我们注意到一个现实:大多数少数民族媒体中受过新闻专业培训的人员寥寥无几,大多数记者编辑都是汉语言文学或者藏文等与新闻相近学科出身,而且学历不高。

在全国众多的新闻教育机构中,并没有专门的民族新闻专业,这就使得常年活跃在民族新闻事业发展第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只有实践经验,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新闻专业培训,新闻专业素养不高。

3、广告市场的欠缺、广告意识的淡漠和广告收入增长的低水平徘徊,直接影响藏文报纸媒体经济功能的发挥和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众所周知,现代报业在经济上非常依赖广告收入。但是,报纸市场同样也左右着广告市场。从现实意义上来说,报纸市场即一定区域内潜在的消费者及购买力与购买欲望,这里的消费者包括读者和广告商。无论从哪个角度审视总结,广告是决定藏文报纸未来生存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藏文报纸由于所处藏区社会经济发展境况的制约、报业广告市场发展潜力不足、报业缺乏经营理念与广告意识,自身对于财政的依赖性太重等因素,导致绝大多数藏文报纸目前广告经营的收入非常低下,部分藏文报社没有广告收入,报纸生存只能单一的依赖国家财政政策支持,自身发展原动力严重不足。

二、全媒体传播时代藏文报纸发展的对策与出路

1、藏文报纸需进一步提升与藏区社会发展的整体互动能力

报纸的核心功能是以纸质页面为载体报道新闻消息,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其衍生功能为传播文化、引导舆论、娱乐大众、广告营销和沟通协调。对于藏文报纸来说,由于其所处地域的特殊性,其传播文化的功能就突显出来了。首先,藏文报纸可以利用其巨大的影响力针对藏族同胞进行藏语言文字的教育。我们注意到,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电视台在2010年开办了一期藏文教授栏目——《跟我学藏语》,以主持人与藏语教育专家对话的形式身形并茂地讲授藏语的听说读写知识。包括《甘南日报》在内的藏文报纸也应该行动起来,发挥其传播优势和媒体功能进行藏语言文字的教育与传播,既肩负起了传播文化的媒体功能,又为其培养更大的受众市场打下了文化教育的基础。其次,藏文报纸应利用其身处藏区,服务藏族同胞的特点,在传播藏族独特而优秀的历史文化方面有所建树。在传播藏民族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大众对于藏文报纸的阅读兴趣,培养了大众的报纸阅读习惯,增强大众的媒介素养;最后,藏文报纸还肩负着宣传报道藏区经济建设成就的使命。笔者认为藏文报纸不应该把自己单单定位于一个旁观者去宣传报道,而要以主人翁的姿态以第三产业的身份投身于藏区的经济建设中。以甘南州为例,甘南州拥有包括旅游资源、矿藏资源、土地资源、水电资源、中藏药资源和畜牧资源等丰富的资源宝库,《甘南日报》作为州委机关报,应当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积极做好宣传报道工作,找准定位,扩大甘南州的影响力,为甘南州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跨媒介与跨地域联动,以品牌进入市场,推动藏文报刊的企业化经营

通过调查了解我们发现,藏文报纸尚未形成系统也是造成目前藏文报纸发展面临困境的因素之一,藏文报纸的发展在数量上可以说初具规模,几乎所有的藏族自治区、州甚至县都有自己的藏文报纸,虽然数量多,但没有一份报纸能够发展完善到“精”的程度上。面对目前的藏文报纸发展困境,我们认为不能再单一地以是否创办了藏文报纸,以及创办藏文报纸的数量多少来衡量当地少数民族传媒发展情况,而应该在政策指引下打破地区间传媒隔膜,统一规划藏文报纸格局,创办跨地区跨传媒类型的藏文报纸传媒集团,打造藏文报纸品牌。我们认为在这一点上《甘南日报》已经做出了表率,甘南州委州政府联合当地移动运营部门及相关新闻机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发了一款藏文手机报业务,形势新颖,切合实际,很受当地百姓的喜爱,而且订阅费用也不高。我们发现这种藏文手机报和我们常见的汉文手机报内容上大同小异,也是以报道国际国内新闻,全州新闻,生活小常识等为主,最后还配有一张极具藏族特色的宣传画。这就是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的一次成功联合与对接,开创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传媒的跨媒介类型发展典例。综合优势资源,结合不同媒介各自传播优势与特点树立藏文报纸传媒的品牌,这是藏文报纸在媒介集团化发展背景之下的可行之路。

3、建立人才培养机制,为藏文报纸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保障

要在根本上改变藏文报纸的面貌、走出困境,高素质的专业新闻人才必不可少。就教育体制而言,高等新闻教育界应重视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对人才的需求,在西部藏区,特别是民族院校开设专门的民族新闻传播专业,编写出民族语言新闻教程,形成民族新闻传播学科教育体系,为包括藏文媒体在内的少数民族媒体培养专业的新闻人才,壮大民族新闻事业队伍。就报社自身而言,第一、认真抓好基层通讯员的培训工作。定期由报社选派新闻能力比较强的专业记者编辑举办基层通讯员培训班进行新闻专业培训,以此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业务素质。第二、按照“引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培训报社职工。定期邀请新闻学界的大家在报社举办讲座等形式的培训活动,提高藏文报纸记者编辑的理论知识水平,并邀请一些成熟大媒体的实践行家、名记者、名编辑到报社进行培训,使得藏文报纸的采编人员的业务操作水准能够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成熟媒体接轨;积极与国内知名高校新闻教育界联系,组织报社业务骨干进行脱产进修培训,以“连、帮、带”的形式促进报社采编人员新闻专业素养的提高。

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藏文报纸的生存与创新发展紧密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富强,我们必须深刻理解藏文报纸存在的合理性和促使其创新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办好藏文报纸,使其真正成为弘扬藏民族文化的“扩音器”,推动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连心桥”。

参考文献

①周德仓,《中国大陆藏文报刊百年回首》[J].《中国藏学》,2007(4)

②苏发祥、徐芳,《甘南州牧区基础教育现状、困境及建议》[J].《民族教育研究》,2009(1)

③林晓华,《媒介素养与少数民族发展》[D].四川大学,2006

④顾炜,《新闻评论在民族地区党报中的重要性》[J].《新闻窗》,2010(1)

(作者:均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9.光明日报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 篇九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03日 11:39 来源:光明日报 |

十年相守,感动神州。

作为如今中央电视台的第一公益品牌,创办于2002年的《感动中国》已走过了十年历程。今天——2月3日晚八点,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将如期播出“感动中国2011颁奖盛典”。

十年来,有100多位人物和群体通过《感动中国》这个舞台,走进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十年来,这个舞台始终坚持着对感动的执著与敬意。也正是在这一年又一年对感动的寻找和不遗余力加以彰显的过程中,这个节目书写下“中国人的精神史诗”,挺立起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

以“感动”为主题的评选

十年前,时任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的陈小川作为感动中国人物推选委员,拿到了这样一份材料。材料中,对于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最高标准有着如下表述:“人物事迹所蕴含的人格力量能感动观众”。

“现在回过头看,当初订下的一些标准,都是积极的,向上的,光明的,温暖的,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个社会对于真善美的最大公约数。”现任中国青年报总编辑的陈小川如此评价。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梁建增回忆说,2002年栏目策划之初,大家有一个简单的共识“梳理过去一年所发生的事:,发掘新闻事件中的主角,感性地刻画历史瞬间,放大历史细节。”再联系到人的因素,最容易触动观众群的是什么?这样,最本源的东西——情感就浮出来了,“感动”两个字随后就蹦出来了。

与陈小川同时成为第一届推选委员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总编辑陆小华对于“感动”这个主题很有体悟。“今天再看,它有一点沉甸甸的分量,因为它和一个社会、一个时代、一个、一个集体大的取向结合了起来。社会需要有这样一个共振点、聚焦点。”

《感动中国》的人物选择范围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全国观众、网民、各地政府和民间团体、媒体,各大部委机构等都可以推荐,然后经由社会各界专家组成的评审团评审后公布候选人名单,并发布相关候选人的感人事迹,最终评选出感动中国的人物。这样的推选方式也让《感动中国》从一个节目演变为一年一度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媒体事件。

十年来,在《感动中国》的颁奖名单上,有学术泰斗,有部级高官,有光彩耀人的明星,但更多的则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感动中国》坚持把鲜花和掌声献给这些从未渴求过名誉和关注的普通人,并且在这个颇具仪式感的舞台上,想方设法,让普通人的名字熠熠生辉。

“感动”成为新的道德评价体系

在《感动中国》2011人物评选颁奖典礼的现场,陈日玲端坐在观众席上,用心倾听着获奖人物与主持人之间的心灵碰撞。这个来自广东的企业家,已经不是第一次专程从广东来到《感动中国》节目的录制现场了。在节目组里,大家都知道他这个铁杆粉丝。

从2003年开始,收看《感动中国》就成为陈日玲和朋友们春节期间的一个固定的约会。不仅如此,那天晚上,他的工厂会全部停工,因为他希望所有的工人也能观看这个节目。

“看完了《感动中国》,能把一年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积累的怨气做一个很好的清洗。”在陈日玲眼中,这个节目已经成为一个仪式。

对《感动中国》2011获奖人物、扎根雪域高原的支教者胡忠来说,这个节目一直是他给孩子们上思想课的好素材。“我认为优良品德的种子每个人心中都有。央视这个节目就像清水和阳光一样,它能够让很多人内心的那颗种子生根发芽。”胡忠说。

2003年1月24日,2002《感动中国》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20点首次播出。那一天是农历大年初二。但对当时的节目组来说,他们并未预料到日后节目将会产生的影响力。

“当初我们对栏目并没有那么高的预期。在急剧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在钱很火爆、权很火爆、名很火爆的前提下,感动能火爆吗?我们心里也在打鼓。”著名主持人、连续十年主持此栏目的白岩松坦承。

然而《感动中国》2002获奖人物名单出炉后,迅即成为其他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份名单也和以后的历届《感动中国》的获奖名单一起,成为人们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历程的一份参照。

许多地方媒体纷纷效仿《感动中国》的传播方式,每年在本地发起“寻找感动”活动。国内许多大学的媒体学者也设立科研项目,对《感动中国》在传播方式上进行专项研究。

在过去十年中,仅节目组收到的观众来信就达100多万封,越来越多的人与陈日玲、胡忠一起加入到《感动中国》的粉丝队伍中来。“感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道德评价体系,进入群众的思想观念。

“今年《感动中国》网络总票数3.2亿,参与投票的人数将近7000万人,这个数字非常惊人,连续这么多年来,《感动中国》在网络上的美誉度和知名度都是排名第一。”《感动中国》栏目总策划朱波颇为自豪地介绍说。

“感动”人们心中向善的力量

“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这是组委会为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王顺友精心撰写的颁奖词。

一年一度的颁奖典礼上,每位获奖人物的颁奖词都会为广大观众们所津津乐道,很多中学生还会将其作为佳作进行背诵。然而,少有人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每位获奖人物的颁奖音乐与出场音乐都是不一样的。

“为了把仪式设计得非常周全,节目组下了很大的工夫。每个人的音乐都是专门做的。每次都会找到作曲家,把每个人的事迹给他们,谈我们的想法,要求通过音乐都能区分出这10个人。”朱波介绍说,他们无法预期节目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力,所能做的就是做一期品质有保证的好节目。

在与观众的十年相约中,不变的标准,不变的颁奖流程,节目的主创队伍基本没有改变。但是,《感动中国》从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他们在坚守着一群电视新闻人职业担当的同时,为广大观众奉献了一道道极具震撼的心灵盛宴。

契合时代的主题定位,精益求精的节目制作,鲜明的价值导向,深切的人文关怀,这些无疑成为支撑《感动中国》书写“中国人精神史诗”的内在灵魂。

“为什么会感动中国?因为大家亲眼看到了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什么是千百年传承的中华民族美德和人的本性。”推选委员、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员刘姝威说。

谈及《感动中国》在社会上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时,陆小华表示,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唤醒了蕴藏在人们心中向善的力量。

推选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认为,每一个人都能在《感动中国》中看到另一个自己,一个更加真善美的自己。每一份感动都是自己对善良的期待,这些细小的期待会汇聚成为强大的精神的力量,推动中国在道德建设方面的成长和发展。

“《感动中国》的实践再次证明,电视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虚话、套话,它源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刻的了解,对国家和人民深厚的感情。只有对国家和人民了解得深,爱得深,才会有强烈的责任感。”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如此评价说。

10.人民日报评论员 篇十

2010年10月15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一个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必然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也必然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创新城市——这是上海世博会给予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

“创新城市”在世博会成为一个备受青睐的理念,因为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供了一个推动城市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内在需要。

能否实现和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重大难题。在全球范围内,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正在快速消耗,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拼资源、拼能源的发展路径,必然行之不远。特别是,对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属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仍然方兴未艾的中国来说,坚持城市创新,保证可持续发展,更加迫不容缓。

中国经济的发展,在过去的30多年里虽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能源的消耗惊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已经受到能源、资源和环境的严重制约。要赢得中国城市更美好的未来,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要解决上述种种难题,依靠创新驱动城市发展,成了我们的重要选择。

上海把第二十二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的主题确定为“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城市”,咨询会会场席设世博园——上海世博会打开了一扇天窗,提供了众多可资借鉴的城市创新案例。比如走向衰落的港口工业城市毕尔巴鄂,创造性地进行以古根海姆博物馆为代表的博物馆群建设,成功转型为旅游城市,变成一个以创意经济为主导的服务型都市;还有巴塞罗那,在新城区扩张和老城区复兴中迭出新意,让两者相互映衬、共同发展„„

当然,创新城市的建设决非易事,需要跨越障碍,更新观念。我们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我国只有不足5%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关键技术的自给率很低,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也远未形成。一个创新城市,应该拥有健全的创新体系和创新要素,以推动城市又好又快地发展,并对其它区域产生较大的带动作用。何谓创新要素?创新活动具有哪些特征?它们需要怎样的政府管理方式?需要怎样的社会经济环境?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给出明晰的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发展模式,这是一种换“发动机”的发展模式,这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的发展观。因此,发展的观念、思路、手段和评价体系等等,都有待于创新。

值得欣慰的是,目前,我国已经有200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有17个城市开展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我们期待着借上海世博会的东风,乘势而上,推进创新城市建设,努力把我国建设成能为世界做出更大贡献的创新型国家。

人民日报评论员:让人民受益,才能让人民满意

2010年10月13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创新管理体制,率先在全国组建党的社会工作委员会、政府的社会建设办公室;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枢纽型”社会组织协调机制;出台系列文件,初步形成新的政策体系框架;推动实践创新,率先实现医疗保险制度、社会养老制度城乡一体化„„近年来,“首善之区”北京市在社会建设领域不断推出首创之举,积累了值得深思的“北京经验”,其中最重要一条,是紧紧围绕人民需要不断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新挑战。在新形势下,有大量“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据不完全统计,北京70%以上的单位、人群在老体制之外的社会领域。社会建设如何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体系,丰富实践形式,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和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成为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北京的经验启示我们,社会建设如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一样,要走改革之路,要在创新中闯出新天地。

与时代同行,才能与社会共进。创新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关键,是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的变化。北京市之所以在社会建设上取得诸多突破,就是因为他们能主动把握时代脉搏,认真研究群众需求,在管理思路和体制机制上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实践证明,无论是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还是探索完善全社会动员和参与的社会建设机制,都是与时俱进、行之有效的做法,使得社会建设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

让人民受益,才能让人民满意。“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要化为现实,需要激发全民热情。北京市社会建设之所以赢得了首都人民的认可,正是因为他们紧紧围绕“民生”这个重点,让群众在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共享成果、得到实惠。“北京经验”告诉我们,社会建设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在创新中不断完善,在服务中加强管理,才能造就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我们正迎来一个社会建设大发展的时代。党的十七大以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新格局的战略部署付诸实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速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成为民生福祉的倍增器、处理矛盾的减压阀、和谐稳定的安全网。社会建设任重道远,社会建设大有可为,各地各部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站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政治高度,不断深化对现阶段社会建设与管理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借鉴包括北京在内的国内外社会建设有益经验,在创新中把社会建设这篇大文章做好。

人民日报评论员:建宜居城市 促国民幸福

2010年09月29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上海世博会开园已近五个月。来自全球的参展方以生动多样的展出,描绘了城市生活的过去,展示了城市生活的未来,给人以丰富的启迪。如何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人们的思考正在走向深入。即将在杭州召开的“和谐城市与宜居生活”世博主题论坛,集聚了来自全世界的许多专家学者、官员和企业家,共同探索城市通过和谐达成宜居的发展思路。

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需要宜居与和谐。现代意义的城市的崛起,伴随着工商业的勃兴。近年来,很多国家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曾经只和土地打交道的农民,纷纷涌向新兴的工商业中心,城市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中国社科院《2010年城市蓝皮书》预测,大约在“十二五”中期,中国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将首次持平。对传统农业大国中国而言,这是极其深刻的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了和谐城市,才有和谐国家;有了宜居城市,才有国民幸福。

当然,城市发展并非总是符合人们的期望。为了有更好的生活、更多的发展机会,人们正向城市集聚,享受城市诸多好处,也承受着诸多“城市病”困扰: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绿色空间减少、废弃物越来越多、人口增长过快、住房日益困难„„人们向往更自然的空间、更绿色的环境、更低碳的发展模式,宜居城市,和谐发展,由此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与市民的渴盼。

和谐宜居,是对城市生活幸福感的描述。宜居城市所关注的不是“物”,而是“人”,换一种方式说,就是以人为本。然而,如何寻找适合国情的宜居城市发展路径,仍是中国城市面临的巨大挑战。上海世博会的许多城市经典案例和场馆展示,让我们拓宽了视界,增长了见识,对城市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徜徉于世博园林林总总的中外城市大观,我们认识到:宜居城市需要和谐共赢的区域协同,促进城市群的发育和成长,联手改善环境、优化经济结构,在优势互补中集聚、节约并优化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宜居城市需要强大有力的社会支撑系统,让城市交通、公共安全、能源循环系统更加科学有效,扩大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提升城市抗灾减灾水平,为城市居民营造和谐发展的空间;宜居城市需要公平正义的人文环境和丰富多元的文化享受,只有以人为本,根据人的需要和感受发展城市,才有可能最终实现城市的和谐、宜居。

上海世博会以示范和引领作用,唤发起我们建设美好生活的智慧和激情,也必将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就是建宜居城市,促国民幸福。

人民日报评论员:公民道德的高度和力量

2010年09月19日04:2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孕育,在辽宁鞍山这个雷锋精神的故乡成长,郭明义20年无偿献血、16年帮困助学,以实际行动学习实践雷锋精神,集中展现了我们这个时代公民道德的高度与力量。郭明义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感人至深,不愧是助人为乐的道德模范,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亿万中国公民的学习楷模。

道德,源自人们对美好心灵的守望。公民道德的魅力,不仅在于能够释放出质朴的人性光辉,为他人和社会奉献人世间最可宝贵的爱与善,更在于“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为每个人烛照前路、纯净心灵、提升境界。“我有献血证、汇款单据、感谢信,这是我一生的财富,看着它们,有一种温暖的感觉。”郭明义在助人为乐中感悟到什么是最有意义的人生。30年间,郭明义坚持不懈学雷锋,生动地标注着人们心中对道德的质朴追求和精神向往。这一种追求与向往,不因风雨砥砺而失色,不因时代变迁而蒙尘,总是在汶川、玉树、舟曲自然灾害发生等关键时刻爆发出来,塑造着当代公民的群体人格。

道德,富有感化人心的力量。公民道德的魅力,不仅在于震撼人的心灵,更在于它能够焕发无声的感召力和强大的凝聚力。在鞍钢、在鞍山、在辽宁,受郭明义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加入爱心行动,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爱的温暖;受郭明义感染,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参与组成慈善义工、志愿者服务队等团队,为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这是一幅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互相关怀、友爱的美好图景,充分表明公民道德具有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精神力量。

道德,成就公民的精神高度。在人们越来越自觉的实践中,道德日渐升华为一种追求进步、崇尚文明的精神。这种精神,包含着当代公民具有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表现为当代公民浓烈的人文关爱、国家情怀与自觉担当。这种精神,内化为个人品质,就是崇高的公民道德与良好的公民素质;外铸成社会力量,就是为他人奉献、为社会分忧、为国家尽责。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郭明义才能在不同岗位描绘出同样绚丽多彩的人生轨迹,才能以不同身份演奏出同样荡气回肠的人生乐章。

在当代中国,国家的发展进步、社会的稳定和谐,离不开公民道德与精神的推动。郭明义用几十年的坚持,让我们看到在公民道德与精神的成长中,当代中国人如何参与和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时代呼唤更多人的主动参与,期待亿万中国人以更广泛的道德自觉,提升公民素质,展现国家气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书写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新篇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人民日报评论员:交好两个文明建设的答卷

——四论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讲话

2010年09月11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经济特区,应该是经济建设实现新突破的尖兵,也应该是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交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份答卷,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对经济特区提出的要求,为特区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贫穷、闭塞、落后基础上起步的经济特区,创建之初曾被称为“经济的旺区,文化的沙漠”,深圳一度被视为没有文化的城市。有“三天一层楼”的建设速度,能否创造令人仰慕的精神高度?改革上攻坚克难,经济上突飞猛进,文化上又将有怎样的建树?这成为特区建设发展的重大课题。

事实是最好的回答。30年来,特区始终保持“物质文明不能以削弱和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的清醒,以“拓荒牛”精神开拓了特区精神文明的新天地。文化设施建设轰轰烈烈,文化产业发展异军突起,文化体制改革风生水起,文化品牌繁花似锦„„特区30年,将一片文化资源贫瘠的土地改造成活力无限的文化热土,成为我国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窗口”和“试验田”。

回顾过去,特区的辉煌成就,离不开两个文明比翼齐飞、相得益彰。展望未来,特区的两个文明建设,需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续新篇。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处于我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特区,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将更为频繁,知识创造、更新、传播将更为迅速,社会思想意识多样、多元、多变特征也将更加凸显。在这样特殊而复杂的环境中,特区要“继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良好文化条件”,就必须继续改革创新、开拓进取,把两个文明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在多元化的思想文化生态中,需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努力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将特区精神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融为一体,让理想信念、社会公德、传统美德相映生辉,建设特区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面对人民群众日益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公益文化事业,提供更多文化服务,不断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文化基础。适应文化交流传播的新形势,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和借鉴世界有益文化,有效抵御各种消极腐朽思想文化侵蚀,使特区文化在吐故纳新中激发活力,在博采众长中增强实力,在交流互鉴中散发魅力,为特区改革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我们期待着,特区继续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以敢闯敢冒的劲头,以先行先试的魄力,以苦干实干的业绩,交出更新更美的两个文明建设答卷。

人们此前对上海世博的期望,正渐渐成为现实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两千万带走了什么

2010年07月01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随着天气升温,上海世博园的客流也不断攀升。开园两个月,总计有2100余万人次涌入世博园,这个数字已经逼近上一届爱知世博会6个月间2250万人次的参观者总数。

那么,2100万人次走出世博园后,带走了什么?——除了目不暇接的“西洋景”和造型奇形怪状的美妙场馆,几乎所有人至少都对两个词印象深刻:“排队”、“低碳”。

中国人对世博的热情不仅让外方参展方吃惊,就连国人自己也颇为意外。尽管对世博的客流之众早有耳闻,游客的热情却不见消减。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这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奇迹——排队七八个小时,不为果腹或任何物质欲望,只是为了看一场来自异邦的十几分钟的电影,只为片刻的精神享受和高科技洗礼。而且,这样的场景发生在一直被诟病没有排队习惯的中国人身上,试问,这还不足以感动世界吗?

不妨对比一下两个多月前世博试运行时的场景:入园拥挤无序,入馆挤碎了玻璃,饮水池堆满垃圾,餐厅人满为患„„网上以及外媒的负面评价不少。而那时最大客流量不过30万左右,现在的最高客流则已超过55万。尽管还有乱扔垃圾现象,还有困乏的游客席地而睡,还有种种不尽如人意,但是,井然的秩序、周到的服务、人性化的管理、志愿者的耐心,都开始一一落实。而游客的文明素质也明显提升,插队行为已成“过街老鼠”。

还有一个醒目的词是“低碳”。园区的一切都在诠释这两个字。游客坐的运营车是新能源的,许多场馆的建筑、设计和展示都奔着“节能”,就连赴上海观世博的旅行方式,都会有人根据“碳排放”高低,帮你设计“绿色出行”计划„„不管走到哪儿,“低碳”两个字都会顽强地冒出来,提醒你这届世博会的主旨。

这两个词,一个代表国民文明素养,一个象征城市发展理念。如果,在2000万和以后更多的观博者中,能将这样的意念牢牢地印在心坎,这届世博就算没白办。也让人能够理解,为什么说日本大阪世博会的6000多万客流,助推了日本战后的起飞。看来,人们此前对上海世博的期望,正在渐渐成为现实„„

上海世博会办得很辛苦,不说在市中心艰难地完成腾笼换鸟,硬是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与捧出精彩园区的“双赢”,也不说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换代的神速,单说开园后面对每天涌入一个中等城市人口的巨大压力,这个城市就在殚精竭虑中收获了管理水准与协调能力的大幅提升。还有4个月,世博还将为上海、为中国带来什么?

过去,我们会说,世博让上海沿江地区完成一次脱胎换骨式的改造升级,让上海城市交通发生脱胎换骨之变;现在,我们有理由说,世博这面镜子,还让上海、让中国看到更多的不足,让国人看到了在国民素质、创新意识和发展理念方面,我们还有更多的脱胎换骨的必要,而这些,才是世博即将留给中国最重要的精神成果。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顶得住的”为何“站不住”

2010年06月23日05:0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保护环境,不仅需要基层环保部门秉公办事的勇气,更离不开地方主要领导发展思路的转变

最近,安徽固镇县委、县政府做了两项内容相反的决定。先是责令包括县环保局局长、副局长在内的6位环保干部集体停职,后因舆论和上级部门的介入,又撤销了停职决定。目前此事已尘埃落定,但因其颇为典型,值得剖析。

先说这6位环保干部被停职的原因,既不是因为不作为、也不是因为乱作为,而是因为他们的严格执法——要求当地一家企业抓紧补办项目环评手续,并送达排污费核定通知书。此举却被有关领导认定有悖于县里对企业的承诺,影响了该县的发展环境,建议监察部门展开调查。

一方面,是环保干部在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另一方面,是县委、县政府依据“到企业检查必须经过批准且限制一年一次”的“土政策”,做出了停职决定。把问责的鞭子打到严格执法的环境卫士身上,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事实上,类似的事情这几年常有耳闻,只是被停职、受处分的人没有6人之多而已。

不必讳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在一些地方还很突出。环保局长的前途捏在其他人手中,环保干部往往“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可见,保护环境不仅需要基层环保部门秉公办事的非凡勇气,更离不开地方主要领导发展思路的转变。

当前,中央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各地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丝毫不能放松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这时候,地方政府再怎么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严格保护都不为过。真正能够审时度势的地方领导,应该大力支持环保部门严格执法,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那些阻挠环保部门正常执法的政府行为,即使取得了一时之利,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加快转变”,非但不会给自己的政绩加分,反而贻笑大方,成为反面教材。

应该看到,国家早就三令五申,不准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不准妨碍正常执法,而像固镇这样无视国家规定,坚持执行“土政策”的地方,为数也还不少。出台类似的“土政策”,针对的是包括环保部门在内的所有执法部门。表面看是政府在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实际是放弃监管;表面看政府特别讲服务,实际成了违规违法企业的保护伞。

形形色色的“土政策”,反映了畸形的发展观。发展是硬道理,一个地方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急于发展,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以牺牲生态环境和侵害公众利益来保增长、促发展的做法,无论理由多么堂皇,都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如果抱着畸形的发展观不放,动不动就显摆“土政策”的威风,必然会让违法违规企业有恃无恐,伤害社会的公平正义,有损政府的形象,给地方的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上一篇:高中语文《读书的艺术》教案鲁教版必修一下一篇:平遥古城旅游心得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