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科技特派员试点申报指南

2024-08-14

安徽省科技特派员试点申报指南(精选3篇)

1.安徽省科技特派员试点申报指南 篇一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努力推动科技特派员制

度试点工作向纵深发展

——昌吉市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经验介绍

(2008年1月17日)

各位领导、特派员,大家好!

近年来,昌吉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为目标,不断加大科技特派员选派力度,加快建设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优化完善科技特派员管理服务机制,突出特色,狠抓落实,有力地推动了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为昌吉市新农村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主要做法

(一)加大选派力度,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紧紧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对科技人员的需求,乡镇、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不断加大科技科技特派员选派力度。一是高度重视,组织到位。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主要领导亲自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在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明确工作重点;同时在全市13个农牧区乡镇、办事处成立了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理顺领导关系,为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主动协调,政策到位。根据区、州科技特派员工作会议精神,不断修订完善《昌吉市科技特派员管理暂行办法》,制定出台了《昌吉市科技特派员考核评议暂行办法》,建立了考核与奖励机制、动态管理机制和创业启动项目支持制度,为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三是紧扣重点,落实到位。根据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聘请区内外76名高素质科技人员任我市科技特派员,在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工作中,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即将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与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专家顾问团、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示范户发展工作相结合;为全市各支柱产业和各乡镇陆续选派了1名专家顾问型科技特派员,为州、市确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各选派了1名科技特派员,通过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使分散的农户经营与大市场实现有效对接;将科技特派员与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结合起来,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推进科技特派员和农户“双赢”。

(二)完善管理机制,促进科技特派员作用发挥。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生命力在于科技特派员作用的发挥,为充分调动科技特派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市进一步健全了各项激励机制。一是搭建平台。采取财政投一些、乡镇补一些、村上集一些的办法,筹集资金60万元,分别在各乡镇建立了4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即为科技特派员学习、交流、研讨、培训搭建了平台,也为农牧民群众联系科技特派员提供了便利。二是项目扶持。启动实施区、州、市科技特派员项目88项,匹配资金145万元,支持科技特派员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研究解决企业在关键技术、关键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进农牧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牧民增收;截止目前,组织验收科技特派员项目22个,其中通过州级科技成果鉴定的项目4个,科技成果获自治州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三是考核激励。根据《昌吉市科技特派员考核评议暂行办法》,印发了《昌吉市科技特派员考核评议方案》,从2004年开始,每年对全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次考核评价;依据考核结果兑现考核奖,对表现

突出的科技特派员,由市委、市政府授予“十佳”、“优秀”科技特派员荣誉称号。四是动态管理。在保持科技特派员数量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严把进口,疏通出口”,分别对2002年、2003年、2004年下派的56名科技特派员进行了任期考核评价,依据考核结果,续聘13名,自动解聘43名,形成了“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机制,确保了科技特派员队伍的高素质。

(三)创新服务形式,提高科技特派员工作实效。结合各乡镇、各行业工作实际,通过实践总结,积极组织科技特派员开展“五型”科技服务。一是开展“技术服务型”服务。安排科技特派员根据下派点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进行科技服务,下派到佃坝乡土梁村的科技特派员尤丽群,积极推广温室大棚生产技术,取得显著成效,亩均纯收入可达5000—6000元。在她的指导和带动下,佃坝乡反季节温室蔬菜大棚已扩大到161座;编写的《昌吉市主要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昌吉市名、特、优、稀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等25项规程由昌吉州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并列为昌吉地区行业标准。二是开展“技术入股型”服务。引导科技特派员龚绪,以技术参股的方式,注册了“昌吉市葡萄产业化技术服务部”,积极引进葡萄新品种,解决了该村在发展葡萄产业中的技术难题,并注册了“玉樽”牌商标,制定了“玉樽”牌无公害葡萄田间管理及保鲜技术应用操作规程,该村6000亩葡萄基地通过了自治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实现了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三是开展“资金入股型”服务。鼓励科技特派员何文,注入资金注册成立了“昌吉市农凤蓖麻科技服务中心”,积极引进法国蓖麻新品种,通过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签订订单等方式,与广大农户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为农民增收拓宽了渠道。四是开展“带头创业型”服务。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科技特派员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创建民营科技企业;科技特派员韩德俊,注册了民营科技企业“昌吉市新世纪农业高新技术开发中心”,研究开发的早、中、晚熟制酱番茄新品种,不仅解决了北疆地区制酱番茄集中交售难的问题,还在同等条件下比常规品种亩增产1.5—2吨,亩均增收420—560元。五是开展“带动产业型”服务。引导科技特派员通过实施科技项目,培育发展新产业,拓宽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渠道;科技特派员钟元伦教授,通过提纯复壮,筛选出5000套(5.5万只)纯种的拜城油鸡种鸡(天山玉鸡),以佃坝乡种鸡养殖场为基地进行推广,带动起了拜城油鸡(天山玉鸡)产业的起步与发展;科技特派员何丰忠结合硫磺沟镇逆温带的实际,引进伊犁大白杏栽种,实现亩收入5000元以上,带动了硫磺沟镇鲜食杏产业的发展。

二、初步成效

1、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断加快。以科技特派员项目为载体,按照天山面粉、昌通番茄、西域农科、麦趣尔公司等龙头企业生产标准,组织科技特派员研究编写20余项农产品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普及推广农作物膜下加压滴灌技术、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等农业实用新技术33项,引进农畜优良品种28种;由科技特派员承担实施的《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示范》、《鲜食葡萄优质栽培与产业化》、《加工番茄新品种制种技术示范及推广》等6个项目分别通过了州级科技成果鉴定,2个项目获得了州级科技进步奖。

2、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通过科技特派员,扶持发展农村技术协会58家,其中大西渠镇玉堂村葡萄协会被命名为“自治区百强协会”,榆树沟镇民心合作社和六工镇西五工村葡萄保险协会被命名为“昌吉州十佳农技协”,大西渠镇奶农协会和佃坝乡土梁村蔬菜协会被命名为“昌吉市农技协建设先进单位”;设立乡镇科技信息服务中心10个,带动培养农牧民技术员1300名,逐步建立了以市派科技特派员、乡镇农口站所、村组农民技术员为主体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3、科技特派员作用发挥不断加强。科技特派员李红权不断研发新产品,通过申报专利,提升了企业知识产权自主能力;科技特派员张扬,积极引进现代化新技术、新品种,通过推广应用,加快了昌吉市现代畜牧业进程;科技特派员孙九胜,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课题,推动了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全市科技特派员共引进推广新技术33项,新品种28个,开发新产品15项,实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经济的高位嫁接。昌吉市被评为了自治州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有12名科技特派员荣获区、州优秀科技特派员荣誉称号。

4、科技特派员工作不断规范。聘请区内外76名高素质科技人员任我市科技特派员,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科技队伍;设立了科技特派员办公室,制定完善了科技特派员选派、考核、管理机制;引导科技特派员注册成立了10余家科技服务实体,在乡镇、企业建立了4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科技特派员考核奖励、日

常管理、作用发挥不断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

三、几点体会

1、领导重视是关键。市委、市政府对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认真解决好科技项目、经费、待遇政策等方面的问题,形成了强有力的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核心,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抓落实,促进了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的持续有序开展。

2、创业项目是载体。项目是科技特派员创业的基础和载体,必须使项目跟着产业走,资金围绕产业转。我们围绕全市的优势产业,按照做大做强,做精做优的原则,积极慎重地筛选项目,扎实有效地实施项目,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

3、经济利益共同体是生命力。科技特派员与企业、农牧民建立利益共同体,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是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具有生命力的有效保障,也是科技特派员与过去农牧业技术人员搞技术服务、技术承包的区别之所在。有了利益共同体,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得利,农牧民得利,特派员得利,最终才能使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形成旺盛的生命力。

4、科技特派员的高素质是根本。多年试点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科技特派员之所以受到农牧民和企业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其根本原因是科技特派员自身素质过硬。在选派科技特派员时,我们十分重视对他们综合素质的考察,注重把那些政治素质好、熟悉农业农村工作、有强烈的敬业精神、技术精湛的业务骨干分子选拔进来。

各位领导、特派员,我市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大群众科技意识明显增强,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尚处在初级阶段,离上级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以今天的工作会议为契机,学习借鉴兄弟县市好的经验和做法,积极贯彻区、州科技特派员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深入开展。

2.安徽省科技特派员试点申报指南 篇二

各院(系)、所,中心(重点实验室):

根据安徽省科技厅科高〔2009〕48号《关于开展安徽省企业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 促进产学研合作,安徽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教育厅联合开展企业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企业需求和派出单位推荐工作常年开展。首批选派工作现已启动,请各单位做好动员,认真组织,并按要求填报相关材料于4月20日(星期一)前汇报至校科技产业处,联系电话:5161056。相关文件及表格可登陆科技产业处网页(http://kyc.ahmu.edu.cn/)浏览、下载。

特此通知

附件:

1、安徽省企业科技特派员派驻企业需求表.doc

2、安徽省企业科技特派员派出单位推荐表.doc

3、安徽省企业科技特派员派驻协议书.doc

2009.04.17

科高〔2009〕48号

关于开展安徽省企业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的通知

各市委组织部,各市科技局、教育局,各有关单位:

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支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促进产学研合作,为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教育厅联合开展企业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主要目标

从2009年起,用3年左右的时间,促成1000名科技人员和1000家企业成功对接,共建一批研发平台,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建立一批产学研战略联盟,培养一批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院所为技术依托的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二、科技特派员主要任务

国内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事业单位(以下称派出单位)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或副高以上职称,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责任心的科技人员,可作为特派员。

1、帮助企业制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企业科技特派员认真梳理企业技术需求,根据行业和技术发展的趋势,协助企业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推动企业完善技术创新管理制度,协助企业落实国家自主创新优惠政策,强化企业自主创新氛围。

2、引进高新技术成果和技术。发挥特派员桥梁和纽带作用,充分利用派出单位科技资源, 积极面向全国寻找创新资源,促成产学研对接和联合,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

3、共建创新平台和基地。促成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产学研联盟等平台和基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4、参与企业关键技术研发。帮助企业凝练重大技术问题,争取政府科技计划项目,参与企业重大产品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形成专利、标准等自主知识产权,推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企业发展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

5、培养企业高层次人才。推动企业与派出单位、政府开展战略合作,校企共建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推动企业在高校内设立奖学金等,为企业培养和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优化企业研发团队。

三、派驻企业主要任务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建有各类研发机构或承担过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的企业,可作为派驻企业。

1、派驻企业自主选择特派员,为特派员提供必须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支持特派员使用企业创新资源开展研发和成果应用工作。

2、根据合作情况,派驻企业可聘请特派员担任首席科技顾问。派驻企业及时向科技管理部门提供技术研发情况,每年报送一份企业发展情况报告。

四、选派程序和方法

1、省科技厅负责征集企业的人才需求,省教育厅负责省属、中央驻皖高校的特派员组织推荐工作。企业需求和派出单位推荐工作常年开展。

2、首批选派工作即日启动,请派驻企业填写《安徽省企业科技特派员派驻企业需求表》(附件1),由市科技局统一收集审核,一式1份寄送省科技厅;请派出单位填写《安徽省企业科技特派员派出单位推荐表》(附件2),一式1份直接寄省科技厅。首批选派工作4月20日截止。

3、对接和派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自愿为原则自由协商,双向选择并签订合作协议。特派员派驻企业时间一般为一年,企业、派出单位、特派员三方同意可继续留任。派驻方式脱产或兼职,特派员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队。

4、省、市共同负责特派员日常管理,以市为主。

5、省科技、教育部门建立派驻企业动态监测制度,重点联系100家派驻企业和100名特派员。各市科技局明确本市重点联系科技特派员和派驻企业,及时向省汇总相关信息。

五、保障措施

1、企业科技特派员原职务、编制、工资等不变,调资和原单位在职人员同等待遇。脱产工作的特派员经派出单位考核合格,视同完成原单位脱产期间的基本工作量。

2、对企业科技特派员开展岗前培训。省科技厅设立企业科技特派员专项工作经费,用于特派员业务培训、工作调研等开支。

3、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承担单位,原则上建立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派驻企业组织的产学研合作研发项目,省科技攻关计划、火炬计划优先立项,以人才团队形式派驻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列入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工程。

4、派驻企业和特派员联合开展的自筹经费研发项目,优先列入省科技计划(自筹)。

5、在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时,特派员可计入企业研发人员数。

6、对任期届满的企业科技特派员进行综合评估考核,对优秀的特派员进行表彰。

7、省属高等学校、中央驻皖高校院所要积极支持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并结合各自实际,研究制订新的激励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参加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

3.安徽省科技特派员试点申报指南 篇三

8月2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启动2014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

两部委联合发文共同启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被看作是国家层面部委间协同推进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质性举措,是在以往各部门分别实施试点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政策及资源整合效果的最新探索。申报期间,两部委将联合组织国家智慧城市专家组,对申报城市进行把关评审,共同决定试点城市名单;省级住房城乡建设和科技主管部门也将协同完成对申报城市的申报组织、初审及推荐工作。

本次申报将不限定申请名额,各省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申报城市推荐,最后由专家组进行综合评审,择优录取。文件要求,申报城市应在明确当地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分析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做好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参照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指标体系设置项目,将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公共基础数据库和智慧社区纳入重点建设项目,并明确各项目建设运营模式,编写申报书、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和项目投融资方案。

本次申报重点关注申报城市在项目投融资方面的准备情况,将项目资金准备情况列入重要考核指标,对具有良好资金支持的项目将在综合评审中给予加分。

在城市试点之外,本次申报工作新增了专项试点,鼓励智慧城市领域内的行业领先企业或企业联合体在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及典型应用、智慧社区(园区)、城市网格化管理服务、“多规融合”平台、城镇排水防涝、地下管线安全等领域进行专项试点申报。文件要求,申报主体应分析领域发展方向、目标及面临问题,做好专项试点顶层设计,编制专项试点申报书和实施方案。同时,申报项目应具有较好的落地实施效果,在申报时需提供2个以上示范地,保证试点项目质量和示范水平。

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于9月底前完成专项申报初审并上报住建部;10月底前,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科技主管部门完成城市试点初审并报送两部委;由两部委组织综合评审。预计于11月底公布本试点名单。

智慧城市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促进城市在规划、建设、管理、运行和服务上的科学发展。住建部将智慧城市建设重点放在城镇化建设,于2012年启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先后公布两批共193个试点。数据显示,这些试点共涉及重点项目近2600个,投资总额超万亿元人民币。科技部与国家标准委也于2013年9月底选择了20个城市开展智慧城市技术与标准试点示范赛文节能

工作。

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00个城市政府表达出申报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的明确意向。另悉,为提高我国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水平,推进试点城市重点项目建设,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将于2014年8月-10月期间举办智慧城市重点项目建设系列培训。第一期培训于8月27日开始,主要为智慧城市申报培训,面向申报本次试点的城市、企业。目前,培训会报名参会城市已超过100个。

上一篇:印花税知识点下一篇:辩论赛开幕式的新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