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体育课

2024-06-29

让学生爱上体育课(精选14篇)

1.让学生爱上体育课 篇一

家长培训计划书—让孩子爱上体育运动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家长培训这一家庭教育工作的有效形式,向广大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和观念;系统讲授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能;规范家长的教育行为,指导家长为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扎扎实实的提高小学家庭教育的水平,为我县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二、培训目的:

(一)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1、认真宣讲二十一世纪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标准,帮助家长站在时代和面向未来的高度,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

2、全面介绍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帮助家长树立教育子女的法制观念。

(二)丰富家长教育子女的知识

1、向家长传授小学生的生理学知识,以便家长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加强子女的卫生保健和指导子女体育锻炼。

2、向家长传授小学生心理学的知识,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增强教育子女的针对性和效果。

3、向家长传授教育学知识,帮助家长了解教育子女的原则、方法,并灵活地、创作性的运用。

(三)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

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即运用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促使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技能,技巧,其内容包括全面了解子女的能力、恰当分析子女情况的能力,科学解决子女问题的能力,建立和维护家长威信的能力,创设新型家庭关系和良好家庭环境的能力等等。

三、培训时间:

2017年9月13日 15:30-17:00

四、培训地点:

五、参加人员:

六、主讲人:

七、组织人员:

家长签到: 多媒体: 场地布置: 材料分发: 活动协调:

让孩子爱上体育运动

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跟大家一起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各位家长,我和你们差不多是同龄人。在我们的时代,一周一节的体育课,是上学时最大的乐趣,我们却都有过被占用的经历。而现在的孩子在周末约好和朋友一起打球,兴高采烈回家准备后才发现,父母为你报了各种补习班等着你参加。

因为学习时间宝贵,而课外体育运动,在家长的眼中,被认为是浪费时间。说体育运动浪费时间的,是真的不懂,运动能为我们带来哪些好处。请耐心读完这篇既有故事、也有科学结论的深度好文,了解运动对于孩子的成长,乃至我们最为关心的学习成绩问题,都有哪些益处吧!

芝加哥有一所学校他们曾经做了一个实验,在没正式上课之前,让学生早七点到校,跑步、做运动,要运动到学生的心跳达到最高值或最大摄氧量的70%,才开始上课。然后将学生最不喜欢、最头痛的课,如数学,排在上午第二节课上或下午第二节时上,结果发现上午那一组的学习比较好,好到两倍以上。因为上午上课前运动完的神经传导物质在上午第二节课时还在大脑里,但是到下午时就已经消耗殆尽了。一学期下来,这组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比正规上体育课的学生高了10%,而且打架事件也减少了。在全美30%的人过胖时,他们学校只有3%。研究者也发现在斯坦福成就测验中,那些体能好的学生数学胜过全体的67%,英文胜过全体的45%。2004年由小儿科医生、认知科学家等组合的团队对学生健康做了一个评估,发现一周只要运动3到5次,每次30到45分钟,就能大大提升孩子记忆、注意力和教室行为的正向效果。

看到运动对学生学习和行为的好处,我们孩子的体育运动不但不该减少,还应该增加才对,我们应该让孩子用最自然的方式来提升他的体能与学习效果。

1.那为什么说运动不仅会增强体质,还会提高学校成绩?

大多数人都知道生病时还要上课的痛苦,头晕无力不停地擦着鼻涕,如果再碰到数学这种思考很多的课程,你基本没办法专心上课。而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孩子体质通常都很好,不会轻易被流感击倒,体育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身体,还为孩子赢得更多的高效的学习时间。

因为我们在运动时会产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这三种神经传导物质都和学习有关。多巴胺可以让孩子情绪兴奋,血清素帮助提高记忆力,正肾上腺素增强专注能力,这些都是有效学习必不可少的条件。

大家应该都深有体会,语文和英语,各种记忆的内容,拥有一个好的记忆力,对付学习考试简直易如反掌。2.经常保持体育运动的孩子脾气一定不会太差 运动是坏情绪宣泄的最佳渠道!学习中难免会遇到难题,在校也可能碰到一些不开心的事,闷在心里会感到不爽,就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运动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能让大脑分泌多巴胺,使孩子拥有正向的情绪。

很多父母觉得很奇怪,他的孩子从小捧在手心长大,不曾被打,也不曾看过别人被打,为什么进了托儿所、幼儿园后会动手打人?他从来没有模仿的对象,这个暴力的动作是从哪里来的?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模仿的确是最原始的学习,既然没有模仿对象,为什么会有这个行为出现呢?原来,它是从我们祖先——动物身上来的。动物在世界上生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把基因传下去。为了传基因,需要交配,所以弗洛伊德说“性是个本能”。

我们也的确看到每种动物都有它自己种族独特的求偶交配的方式,没有人教都自然会,连关在笼子里长大,不曾见过其他同类的动物,见到异性,也会立刻展开它的求偶仪式,所以“性”是动物的本能。

为了达到这个“性”的目的,必须同时还要有另一个本能,就是攻击性——击退情敌,独享交配权。在资源匮乏、“僧多粥少”的大自然里,攻击性是我们祖先确保基因传下去的重要本能。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超越动物的本性,方法是将这些野性变成公平竞争的运动技能,在合理的条件下发泄、纾解出来。了解人的暴力、攻击性的来源后,我们应该尽力推行体育,让暴力有适当的管道发泄出来。运动会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这个多巴胺促进我们的正向情绪,使我们不易得忧郁症。

运动还能加强团队合作的默契,因为21世纪又回到了我们祖先生存的方式——用团队的力量求生存,去并吞别的公司或跟别的公司竞争,不再像以前一样单打独斗了。

我们不注重体育,希腊人早在两千年前就看到体育的重要性,他们的孩子16岁以前最注重的便是体育。有了强健的身体,知识才有意义;失去健康和生命的话,再多的知识都无用武之地。3.防止孩子沉迷网络游戏,那就赶紧运动

现在的很多学生回家都能够接触到手机,上网玩游戏也更加轻而易举,而且游戏相比枯燥的学习而言,更容易让孩子沉迷其中。如果喜欢上某一项运动,比如篮球,足球,羽毛球。那一定能帮助孩子从游戏中“分心”出来,不至于迷恋游戏迷失自己。

游戏能提供给我们的,无非是,高强度脑力活动之后的放松;一局一局游戏获胜之后的满足感;和同龄人相比,有个较高段位的成就感;以及无聊时候的打发时间。

事实上对于游戏能提供给我们的这些东西,体育运动都能提供给我们!试想一下,在繁重的课业结束之后,去散散步,打打球,能使我们沉重的头脑得到放松,反过来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情投入到脑力劳动中。可以说运动与学习是相辅相成的两件事情。4.体育成绩好,不仅能上好大学还能拿奖学金 随着教育的慢慢改革,进入高等院校的方式,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过去高考一条路。如今国内北大、清华、厦大等知名的学府,都有招收篮球特招生的通道,如果孩子体育成绩出众,走这条路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其他普通学生,多一分进入高等院校的可能。

重视体育也是高等院校的办学传统和育人特色。例如南开大学坚持“体”“育”并重!本科生申请奖学金,需看运动成绩,记录各学体质测试成绩,并载入档案,颁发健康证书,授予荣誉称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在动力。

咱们国家领导人也在最新一次的全国人大中对于未来五年中国体育产业以及体育事业的发展有重点提及:“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意味着在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的今天,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要成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奉献者。

体育是强国之举,强国是复兴之途。伟大的中国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于实现复兴中国梦,体育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关键。蔚然成风的全民健身已经成为中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标签;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中国彰显大国情怀的窗口,是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的契机。

如果你不爱运动,就不知道体育运动对学习有多少帮助,所以请不要灌输给孩子,体育运动会耽误学习的错误思想,有时间多陪孩子进行体育锻炼,让我们的孩子真正爱上体育运动。

家长感言

家长感言一:

运动的好处自不待言,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运动有诸多好处。运动会增强团队合作精神、自尊以及对技能的掌握能力。参加体育运动也会培养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现在很多孩子“电视—电脑—床—薯片”的生活状态。因此,家长做出一些努力,鼓励孩子参加体育运动是有必要的。家长感言二:

我们应该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运动呢?在这里谈一谈我自己的一点小见解。我认为应该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们个性的体育运动方式。有些孩子喜欢球类运动,比如棒球、足球和网球。另一些喜欢游泳、马术、体操或航海。观察孩子的强项和弱项,以及孩子喜欢的和讨厌的事物。让孩子尝试几种不同的运动方式,直到他找到一种适合他的运动。你可能整个童年时期都打棒球,并且依然很热爱这项运动,但如果你的孩子喜欢游泳,就要支持孩子的选择,同时也可以友善地鼓励他尝试一下你喜欢的这项运动。家长感言三:

今天通过参加这次的家长培训会真是受益匪浅,知道了体育运动的重要作用,所以在今后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我应该更加重视培养孩子对运动的兴趣。

1、带孩子去看几场职业比赛。通常,当孩子看到高水平职业运动员的表现,并感受到这项运动的激动人心之处时,他们会对亲自尝试这项运动有更大的兴趣。

2、和孩子在家或者在公园一起做些运动。通常,和家人一起运动,没有教练或团队的压力,可以使孩子享受其中的乐趣。你应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当你自己的运动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时,很难要求你的孩子进行更多的体育运动。

3、找一种可以和孩子一起参与的运动,例如军事游戏、游泳或是网球,并一起上课。孩子们很喜欢得到父母的关注,并会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喜欢这项运动。家长感言四:

今天的家长培训学到了很多知识,使我充分认识到了体育运动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1.体育锻炼能促进儿童身体全面发展。体育运动有利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有利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有利心脏的生长发育。

2.体育锻炼能使儿童更聪明。一个人是否聪明,主要取决于大脑的功能。儿童大脑需氧量占整个人体需氧量的50%,体育锻炼消耗大量的能量,为了满足运动的需要,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增强,从而保证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和养料。

3.体育锻炼能增强儿童的抵抗力。体育锻炼作为防治疾病的手段是任何药物都无法替代的。良好的体能是学习和工作的保证。

此外,体育锻炼还能改善孩子的心理气质,形成热情活泼、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让学生爱上体育课 篇二

一、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 建立融洽的情感氛围

融洽的师生感情首先是教师要尊重学生, 爱护学生、关心学生, “爱心”是一个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是沟通师生情感的一道桥梁, 是一种“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规范”“制度”作为行为准则约束学生, 而老师的爱心才能真正感化学生, 增强凝聚力。关心学生事无大小, 一句问候的话, 解决学生一个小小的难题, 化解学生一个小小的矛盾, 都能增进了学生的情谊。比如:在上跳山羊课的时候, 我首先检查山羊的腿是否牢固, 身体是否平稳, 然后始终站在山羊前面或侧面保护, 直到学生基本能独立完成动作或学会了自我保护方法, 才离开山羊。天气较冷时, 我会提醒学生运动后淌汗不要随便脱衣服, 要擦干汗水以防受凉感冒, 遇到个别学生上课精神不振, 无精打采的时候, 我会问他是生病了, 还是生活与学习上出现了什么问题, 直到把它解决掉。无论多么毒辣的太阳, 在站队时, 我从来都是向阳而立。这虽然是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但如果处理得当, 就能使学生感到温暖,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反, 如果处理不当, 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师生角色要变换

教学过程应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 使教师从“幕前”走向“幕后”由“主演”变为“导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树立“教师沉下去, 学生动起来”的新教学观点, 努力为学生创造唱主角戏的课堂舞台。如:每节课的准备活动, 我让学生轮流担当小老师的角色, 每人编一套操, 上课时让学生边喊口令边带领学生进行练习, 学生编的徒手操动作很优美、很独特。复习课、练习课、游戏课放手让学生组织。但这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 关键是教师以“导演”的角色贯穿于课堂的始终, 善于引导, 善于启迪, 使学生自觉, 主动参与, 并激发学生在自主参与中不断创新。每到此类课堂, 学生个个生龙活虎, 尽情发挥, 课堂场景热火朝天, 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发展, 同时自锻能力、创新意识也随之增强。

三、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奇的刺激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 不断创造性地运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 富于变化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 课堂上适度给学生“自主权”和“自由度”, 让他们动脑筋, 边想边练, 去尝试、体验, 并与同伴切磋琢磨, 互相交流, 逐渐由不会到会, 由不熟练到熟练。例如, 排球的对垫球练习, 始终让两个学生你垫给我, 我垫给你, 那么他们一会垫烦了, 这时, 我让学生自由组合, 可以三人、四人、五人一组进行垫球练习, 让他们垫出花样来, 垫十分钟过来展示给大家看, 看哪组垫的最好, 加以表扬与奖励, 这样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就大大提高, 动作掌握的特别快。

四、利用游戏和竞赛, 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和小组长的带头作用, 让学生在自己创设的特定情境中, 担当他们向往和能展示自己特长与能力的角色。练习形式多种多样, 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例如, “大鱼网”的游戏, 同学们初做会觉得有意思, 再做就开始觉得单调, 有些乏味, 不再吸引他们。为此, 我把游戏改为“聪明的小鱼”, 再精心设计场地。创设了“大海”的景象, 跳箱作“礁石”, 垫子作小鱼的家, 还有水草, 鱼网, 老师当渔夫, 学生是在大海里自由自在的小鱼, 并在游戏中启发他们通过大家的智慧, 如何不被渔夫抓住, 如何去救被抓住的小鱼。在加上老师的表情动作, 会给同学们带来一定的情绪色彩。虽然这是一个奔跑游戏, 有一定强度, 但在游戏中, 通过他们的表情却是兴奋、欢快的, 忘记了疲劳, 想到的是有趣, 连一些平时不好动的学生都对我说:“我们再做一次吧!”练习形式活了, 气氛也活了, 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 在收获中学, 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自觉性, 发展了创造能力, 从而达到“我想学”“我要学”“我爱学”。

综上所述, 我们以学生为主体, 一切从学生的利益、要求、兴趣出发, 时刻注意学生的安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学中要做到松紧适度, 放中有收, 收中有放, 让学生充分地享受体育课的乐趣, 让他们真正“爱上”体育课。

摘要:针对学生上体育课兴趣降低这一情况, 提出四点见解, 建立融洽的情感氛围, 师生角色的变换,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及游戏和竞赛, 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爱上”体育课。

3.如何让学生爱上体育课 篇三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初中生具有较强的亲师性,他们与教师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教师所任教的学科的学习态度与喜爱程度。学生喜爱教师自然会将这种喜爱转移到学科学习上来,相反如果师生关系紧张甚至是对立的,学生自然也会将这些消极的情绪与情感转移到体育学科学习上来。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师道尊严,教师高高在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而学生处于学习的最底层,是教师的附属,处于被动机械接受状态,教师与学生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对立关系。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有着很强的逆反心理,与教师对立的关系会促使学生对体育学科表现出一系列消极的行为与心理,进而影响到体育学科的教学效果。转变对立的师生关系,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缓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更多的正面情感效应,进而使学生对体育学科产生深厚的兴趣。

1.给予学生平等与尊重。要将学生视为与教师一样平等的学习主体,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情感需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给予学生信任与期待。每个学生都有着巨大的学习潜能,我们要深入挖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潜能,让学生的激情与个性得以充分展现。

3.给予学生公平与公正。学生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正视学生间的差异,以一颗公平公正之心来对待学生。

如此这番定能打动学生,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能够让教师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里,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自然可以激起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只有融入情感的教学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轻松与愉悦,置身于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才能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投身其中。在体育学科的教学中我们也要重视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的营造,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调动参与的主动性。

1.室内的理论课。理论课大多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动力不足。我们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枯燥理论讲述,而是要发动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主体参与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性学习,在互动中学到知识。

2.室外的活动课。体育是一门以室外活动为主的学科,这使得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接触更为直接、更为频繁,这样更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与互动。因此在室外活动时,我们尽量为学生组织与开展一些集体类项目,让学生拥有更多交流、交谈与合作的机会,在彼此的交流中加强联系,沟通情感,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集体活动中来,感受集体的温暖与力量。

三、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

1.竞技类比赛。初中生有着很强的好胜心,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竞技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开激烈的竞争,这样更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活动参与度,同时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相关体育知识,掌握基本的动作要领,在活动中提升,在活动中掌握。

2.娱乐类活动。初中生天性活泼好动,喜爱玩耍,体育课理应成为初中生释放个性、展现自我的舞台。我们要将体育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与初中生的特点结合起来,为学生设计一系列娱乐类活动,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实现寓教于乐,张扬学生爱玩的天性,让学生在玩中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3.集体合作项目。现代社会人们所欠缺的就是合作意识,通过一系列集体项目,可以让学生充分感知合作的必要性,让学生认识到要想取得最终的胜利,个人的动作再好,技能再佳,不注重配合同样难以取得胜利。大家只有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才能扬长避短,取得最后的胜利。如篮球比赛、排球比赛、足球比赛等,这些都可以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4.知识竞赛与讲座。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一些动作技术要领,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体育知识竞赛与专题讲座,这样可以真正将教材与现实结合起来,将学生的视野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由教材延伸到各大赛事,可以有效地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见闻,提升学生学习动力。

四、实施多元的评价体系,提升学生学习动力

评价是整个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儿童教育学家曾说:孩子都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心理特征,那就是喜欢被称赞、嘉许和鼓励,而禁止、惩罚、抑阻等却很容易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传统的以批评为主的评价方式容易抹杀学生的个性,打击学生的信心,而且不利于学生形成持久稳定的学习兴趣。采用赏识教育,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享受成功的喜悦与体育所带来的乐趣,这样更利于增强学生的信心与勇气,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使学生从内心产生对体育的认可,形成持久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要吝惜表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一个准确的动作、一次成功的演示等都要给予必要的表扬与鼓励,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客观而准确的定位,让每个学生坚信只要自己努力,都可以取得成功。

总之,让学生爱上体育课,积极地投身到体育实践活动中来,是初中阶段体育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我们要结合教育形势与教学需求,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围绕体育学科进行全面改革,让学生看到一个全新的体育教学,让学生真正爱上体育,自觉参与体育锻炼。

4.让学生爱上日记 篇四

——浅淡如何点燃学生写日记的热情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能写思想健康、内容丰富具体的记叙文,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用适当的文字表达出来”。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能够流畅、生动地表述自己的思想感情尚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我发现写日记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但是如何让学生爱上写日记,如何点燃他们写日记的热情呢?以下是我总结的几个粗浅的观点:

一、用制度保证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喜欢写日记,坚持写日记,首要的任务就是激发他们写日记的兴趣。否则即使教师用上“严刑峻法”,也坚持不了多久,不是学生崩溃了,就是老师崩溃了。那到底该怎么办?光讲道理也是不行的,告诉学生鲁迅先生如何如何坚持写日记,雷锋叔叔如何如何坚持写日记,因为坚持写日记他们后来取得了多大多大的成就。这些话就像心灵鸡汤,学生刚听会坚持几天,说多了“疗效”每况愈下。因此要想让学生喜欢写,坚持写就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用制度来保证、激励学生爱写日记,坚持写日记。后来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什么不论小孩、大人,玩起游戏来都那么投入,那么“废寝忘食”呢?因为不论什么游戏都有闯关,都有升级,让人从中收获到成就感。我就想为何不能把写日记当作一种游戏,让学生从中收获到闯关、升级的成就感呢?因此我就在班级里设计了一个“小小作家晋级榜”,设置了“童生—秀才—举人—进士—探花—榜眼—状元”7个级别,每升级一个级别都需要得到相应的积分,如,从无级晋级到“童生”级别,需要1000积分;从“童生”晋级到“秀才”需要2000积分……以此类推,越往上晋级需要得到的积分越高,累积等待的时间越长。这非常考验学生做事的毅力。晋级的同学老师就会把他的照片张贴在相应级别栏里,这对孩子来讲是一件很光荣的事。除此之外,对于学生的每一次晋级,老师都要给予一点物质奖励,如一支笔或一颗棒棒糖。在考试时还要给晋级的同学加分等等。

二、评价以肯定为主旋律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很多学生对写作文有畏难情绪,还没有动笔就怕的半死,所以对于初学者应该多肯定,少否定;多练笔,少要求。建立积分卡制度之后,只要学生写的日记能做到语句通顺,能把自己要表达的东西表达清楚,我就给他们盖一朵红花,颁发相应的积分卡(积分根据字数来给,扣除错字及病句外,写多少字就给多少分)。如果没有达到以上的要求,也没关系,哪怕你的日记中有一个句子或词语用的好,写的妙,也会给予相应的积分卡。这样做不为别的,就是要让全部的学生都能从写日记中收获到成就感,从而形成良性的竞争。在竞争中,在老师的肯定中,使孩子们爱上写日记。

三、榜样是最好的力量

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观察发现,越是身边的榜样,产生的影响力越大。要提高日记的质量,就要常常在批阅中发现一些好的“作品”,在讲评时向全班同学推荐,你就会发现来自同学的影响,远比那些来自书本的优秀范文产生的影响大。比如说,于家乐同学写了一篇日记,题目是《贪吃的弟弟》,在文中他详细地描写了他的弟弟如何趁他在做作业的时候,偷偷地到冰箱里拿走原本属于他的冰棒,后来被发现了弟弟还一边跑一边吃。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画面啊。我在班上向学生推荐后,反响很好,第二天的日记里许多同学就马上学会了如何描写弟弟、妹妹贪吃的形象,很多同学在细节方面还有新的突破。再比如说叶家洋同学写夏天去海边玩,把滚烫的沙滩与冰冷的海边,那种双脚感受到的冰火两重天的感觉描写了出来。一向班级推荐,学生马上学以致用,懂得在描写时通过五官去感受大自然,让作文变得生动鲜活起来。除了老师推荐树立榜样外,我每周还安排一节课用于让学生演讲自己的“得意之作”,并由在座的同学充当评委进行点评并给分,目的是通过这种学生喜爱的形式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分享,让评价多元化,从而推动学生写日记的热情。

四、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

要想让学生爱上写日记,就要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也就是说不能强迫,不做硬性的要求,更不能搞一刀切,让他们想写就写,不想写也可以不写;想多写几篇的就表扬,想少写一点也不批评;想写老师给的题目也行,写自己想写的内容也可。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老师要做的事就是要让孩子们尝到甜头:坚持写日记会受到表扬,会得到积分,会收获到成功的喜悦,会得

到同学的尊重与肯定。总之,你要让孩子因为写日记感到快乐,收获喜悦,而不是压力,一有压力与恐惧,兴趣就会长着翅膀飞走了。比如,我要求每周各小组都要上交日记篇数统计表,一周哪怕能坚持完成1篇的同学,都会得到老师的表扬;一周完成3篇的,就能得到老师颁发的100积分卡,在此基础上每多写一篇另加50分。你会发现当你充分地给予学生信任,充分放手让学生去做时,学生的积极性反而更高,发挥的也远比你想象的好。

5.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 篇五

实施“开放阅读”一学期来,我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所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写,慢慢地爱上读书。具体做法如下: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利用教师的示范作用。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热爱读书。本学期,我个人从网上购书十多本,并把自己买的书展示给学生看,利用晨读、午诵、空堂的时间和学生一起读书。我总觉得,要想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生活中占什么位置。要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精神需要,就必须让他感觉到你的思想在不断丰富,确信你今天没有重复你昨天说过的话。教师的示范熏陶作用,应成为学生进入书籍世界的引路人。

2、还给学生阅读的自由。在引导学生看什么书上,我没有过度要求,只要不是鼓吹暴力、淫秽、反动的,学生读什么都可以。因为对学生来说,兴趣是阅读的第一原动力,他们渴望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其出发点是满足自己的兴趣需要,读书主要在于获取生活信息,满足个人情趣,至于思想认识和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在阅读的过程之中潜移默化、日渐长进的。如果学生为完成任务而读书,对于一些阅读基础较差的学生,很可能会失去阅读兴趣。

二、创设最优的阅读环境

首先是成立班级图书角。书柜里面有老师从自己家带来的书籍,也有同学们自发从家里带来的。并有专门的图书管理员,同学们可以自由借书看。每当中午阅读课零声响起时,他们早已迫不及待地看起书来,课余时间,也总有学生对课外读物爱不释手。有些同学已经把其中的一些书籍看过几遍了。

另外就是开展“读书漂流活动”。每个学生只需买一本书,通过班里漂流,年级漂流,就可以看很多本。这学期,我们班的孩子通过读书漂流活动已经看了:《一百条裙子》、《绿山墙的安妮》、《水浒转》、《夏洛的网》、《小狗钱钱》、《彼得潘》、《西游记》、《爸爸爱喜禾》等8本书,字数将近六、七十万。

还有就是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每节课提前完成教学任务的学生就可以看课外书;代课老师请假时空出的课,我也基本都是让学生看书了;中午一到校就坐在教室里安静地看书。一学期下来,学生基本都养成了很好的读书习惯,有时

候连下课都手不离书了。学期末我统计了一下,全班同学的阅读量基本都上了一百多万,有个别学生甚至上了二百多万。这在以前,真的是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三、教给恰当的阅读方法

1、读。指导学生如何正确科学地阅读。一个人精力有限,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对于规定的必读书以及一些特别有意义、有价值的书要“精读”;有的书可以“速读”,知道大概意思即可;有的书可以挑选部分章节、内容进行“选读”;总之,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以取得最佳的阅读效果。

2、写。毛主席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可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或写好阅读卡。如:用简短的话概括文章内容,对于重要的词语,不理解的词语可做上不同的记号,在自备本上摘录好词好句„„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面前一本书,手中一支笔,旁边一本摘记本,随时做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内容包括:好词、好句、我的感想。

3、听与说。在读、写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认真地听,大胆地说。利用阅读课,晨会课等时间,请学生朗读精彩片段,进行全班性的阅读欣赏。不仅要学会听,更要学会说,通过各种丰富多样的形式鼓励每位同学上台说,以朗读为基础,从不脱稿地说逐渐过渡到脱稿,从片断到全文,从说内容故事到对文章的看法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使读书活动不断深化。

4、定期举行各类读书交流活动。在读书活动中,不断采用阶段小结和回顾总结的形式,以及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举办读书交流活动,如:适时开展“比比谁的读书笔记好”、“朗读比赛”、“读书故事大赛”、“演讲比赛”、“读书推介会”等竞技类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6.让学生爱上语文作业 篇六

让学生爱上语文作业

作者/ 林 菁

刚接手四年级这个班时,许多同学的作业字迹潦草,偷懒方式五花八门。

虽然我苦口婆心和学生进行了沟通,却没有什么效果。经过分析,我发现他们对作业应付了事的主要原因,一是语文学习热情不高,觉得语文作业枯燥无味;二是家长不重视孩子学习,使孩子养成了散漫的习惯。

这种窘况使我陷入了迷茫。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到底如何布置家庭作业才科学合理,并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兴趣地主动完成,而不是应付了事?

我对学校和班级情况作了仔细调查研究后,发现我校所在地――海阳郭城镇,恰好是作家峻青的故乡。峻青,是全国享有盛誉、作品屡屡入选中小学教材的大作家。身为同乡的这群孩子,却对这位著名作家一无所知。

我灵机一动,决定布置一项不一样的作业――让学生在当地调查搜集作家峻青在老家生活时的情况,这不正符合语文新课标中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吗?这项没有条条框框的作业,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课堂上,他们积极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有的介绍了峻青的个人资料,有的介绍了峻青的代表作品,就连平时从不认真对待作业的小枫也开心地告诉我:“老师,我打听到峻青的下落了,他以前和夫人在我们村里住了很长时间,后来才去了上海。”

这样的结果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原来,孩子们为了完成这项作业,有的求爸爸央姐姐上网查资料,有的拜托亲戚在村子里四处打听。

现在他们都为自己和这样一位大作家生活在这同一片土地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原来作家离我们这样近!

借着孩子们完成这项作业的东风,我趁热打铁,在班级里开展了“学习峻青爷爷,人人争当小作家”的.活动。

我们一起欣赏峻青的散文集《秋色赋》,用其中的优美片段开展了朗诵比赛。孩子们无不被峻青笔下“瓜果遍地的秋色”所吸引,都积极展现自己的朗诵才华。

作为农村孩子,他们第一次在文字中切切实实地体会到了秋收的乐趣。在他们眼中,秋天的收获已经不仅仅是一篇文章,也不仅仅是赞美和歌颂的声音,更传递出了孩子们内心满满的喜悦!

活动总结上,我告诉同学们:“你们也要向峻青爷爷学习哦,运用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将来成为像他一样的作家,让家乡的人民也为你们骄傲!”

随即,我布置了一篇描写秋天的作文,他们写作的热情空前高涨。

从那以后,孩子们似乎被注入了新的能量,学习语文的热情大大提高,爱上了语文课,所有语文课后作业几乎都能积极完成。

不得不提的是,家长们更在参与的过程中唤醒了心底“望子成龙”的欲望,对孩子的语文作业也变得非常重视了。

这次别样的作业收到了超出预期的效果。

当然,语文作业布置的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不断改进和创新。实践证明,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作业,才是适合的,最好的!

7.让学生爱上体育课 篇七

一、快乐体育的学习目标

首先, 让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运动技能。学生只有掌握了体育基础知识, 具备了一定的运动技能, 才能做到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 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设计各种适合学生的锻炼活动, 把学生的兴趣和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课堂表现形式丰富多彩,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之中, 在轻松的氛围下学到体育知识, 学会“一技之长”, 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其次, 让学生在运动中保持愉悦的心情, 感到快乐。快乐体育, 顾名思义, 就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到快乐。如果学生体验到了运动的快乐, 就在心理上产生愉悦感, 产生强大的内驱力, 就愿意参与体育活动。因此, 体育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 设计让学生获得快乐感受的课堂活动, 给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到快乐, 进而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

再次, 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通过比赛等方式, 让学生在运动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看到自己的能力, 获得成功体验, 进而对自己产生自信。二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体育项目竞争性强, 教师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使其具备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品质。三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体育项目很多都需要集体合作完成, 需要学生具备团队协作意识。在集体项目的互动过程中, 学生感受到团结合作的意义, 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如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一) 提高体育教师素质, 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古语有云: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高职学生来说,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他们模仿的榜样, 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甚至影响终身。因此, 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素质, 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具体而言,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体育教师队伍, 要做到:一是加强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培训,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培训和讲座, 强化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 提升教学水平, 让教师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同时, 强化教师的安全意识, 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保证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效果。二是加强院校间的交流, 促进教师在竞争中进步。学校组织教师多与兄弟院校进行交流、沟通, 相互进行各种竞争、比赛, 在竞争中促进教师不断地参加教研活动, 鼓励体育教师不断深造, 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进而提升教学水平。

(二) 开展多样的训练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单一而枯燥的训练只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让学生只看到体育训练活动的高强度, 而逐渐失去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体育学科自然就会离学生越来越远。为了激起学生强烈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我们要变单一的训练为多样的活动, 如竞技游戏、团队项目等, 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活动的多样性与变化性, 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不断的新鲜感, 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热情, 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让学生真正享受到体育活动所带来的身心上的放松与愉悦, 感受体育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这样才能让学生对体育活动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才能让体育活动伴随学生的一生。

(三) 在体育设施上求新、求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设施是体育教学的重要载体, 包括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等, 这些客观环境的变化也能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产生影响。由于一些体育设施是固定不变的, 很多学生都很熟悉, 甚至出现熟视无睹的情况, 这样的教学环境, 不能激发学生心理的新奇感, 不利于保持学习兴趣。因此,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精心布置场地器材, 争取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进而焕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让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比如学习“耐久跑”时, 如果只是一味地跑步, 学生难免会感到很枯燥, 提不起兴致来, 教师可以在跑道上插一些抢眼的彩旗, 迎风招展, 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心情振奋, 直观产生新奇、兴奋的感觉, 大大提高了练习跑步的热情。

(四) 在教学评价上进行改革,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8.让学生爱上体育课 篇八

小学生对体育课兴趣很浓,喜欢颜色鲜艳、形状特异的体育器材和形式新颖的运动方式。为此,我结合学校实际,尝试在体育课中设置诸多趣味项目,吸引学生参与,有效改变了少数人活动、多数人看的局面,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反思这一做法,我觉得要充分发挥趣味运动的作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群众性。每次体育课开展趣味运动,在项目设置上我都以集体项目为主,鼓励学生参与,如手足情、“七”心协力、波浪套圈、跳大绳等。有些项目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如立定跳远。项目的设置既要考虑身体素质好、能力强的学生,又要照顾到不爱活动、体质弱和体育成绩差的学生;既有需要速度、技术、技巧、个人拼搏、团体协作的项目,又要有竞争性不太强的项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使学生都有机会参与。项目式样丰富多彩,参与人数多,达到了全“民”参与的教学要求。

2、健身性。趣味运动以游戏运动为主要手段,能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全面促进学生基本活动能力、体育知识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我根据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内容以及一些民间游戏,充分运用各种形式的趣味游戏,如速度游戏、智力游戏、技巧游戏、球类游戏、新兴体育项目游戏等,集趣味性与锻炼性于一体。趣味运动项目大多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如“同舟共济”,若四人不能同时抬同侧腿或步幅不一致。就很难顺利前进。又如“平衡运动”。如果没掌握技巧,不考虑个人的前进速度和方法,就会影响团队的成绩。这些游戏既可使学生学到运动技巧,又增强了学生合理利用身体的能力,在愉快的趣味游戏中锻炼身体,完成教学。

3、娱乐性。趣味运动能让学生从心理的角度减轻学习压力。调节学习生活,小学生都乐于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长处,以获得别人的肯定。在趣味运动的竞争对抗中,更能自然地展现他们的体力、技能和智慧,获得快乐。集体性的趣味运动可以满足学生相互交往、驱除寂寞的心理需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交往。摆脱现实学习生活中的忧愁烦恼。趣味运动项目本身的新奇、惊险、激烈、紧张,也会给学生带来愉快的欢笑。在游戏中获胜。学生会产生自豪感,增强自信心,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快感。

4、教育性。趣味运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首先,体育课中的趣味游戏有一定的规则约束,通过游戏可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第二,集体性的趣味运动,需要学生齐心协力,团结协作,默契配合。只有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才能更快、更有效地完成游戏,取得胜利。这样,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与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第三,一些体育趣味运动采用竞争对抗的形式,有一定的体力与智能难度,可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培养机智、勇敢、顽强的优良品德。第四,每次体育趣味运动,都强调整体一致,正确对待输赢,对任何一方的运动员都要鼓掌加油。营造了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环境。

5、知识性。趣味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陶冶情操、培养优秀品德,同时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长见识。体育趣味运动比赛的胜负不仅是体力的竞争,也是智力的竞争。如“看字母组单词”、“看字组成语”等接力游戏,都需要机智,既是速度的较量,又是智力的较量,仅有速度而没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一些对抗竞赛的趣味运动,个人或团体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如何选用最佳合作方案完成游戏战胜对方,都需要开动脑筋,启发思维。此外,许多趣味运动内容复杂,游戏的动作、条件、环境经常变换,要求学生必须熟悉游戏项目比赛的方法、规则,并反复练习,熟练掌握技能技巧,这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起到良好的作用。

9.让学生爱上作文的尝试 篇九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感谢各级领导的组织召集,让我们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有了这么一次见面和交流的机会。奉领导旨意,在这里谈一谈我们在素质作文教学中的经验。经验其实说不上,不过是把我们的一些实际做法讲一讲,和大家一起探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师生双方的课题。我们常误认为作文教学是“高耗低效”而有意无意就淡化了它,而将主要精力放在文言教学和阅读理解上;学生也觉得作文评分也是“写得好高不了,写得差拉不大”,远不如数理化那样能拉开距离,往往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我们偶尔一节作文课也是沿袭“老师出题——学生写作——教师批阅”的作文训练模式,由于过分地强调思想性,忽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得学生作文往往千文一面,极少文采。我们在近几年的素质作文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一定的效果,在此和大家一起商讨。

一、走进生活我写我心声作文是书写心灵的园地,是联系社会的纽带,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必须与生活相结合,必须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要让学生为真情而写作,为兴趣而写作,为生活而写作。由于中学生阅历浅,生活范围狭窄,缺乏对生活的体验和素材的积累,作文难免凭空想象,胡编乱造。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感受生活和体验生活的能力。如新学期开学,我就要求学生写《假期琐记》,将假期里的乐事趣事烦恼事娓娓道来;平时注意班级的新鲜事,写《班级印象》就写得妙趣横生;春回大地时,《沧浪踏青》让人感到春天的气息真的扑面而来……由于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写作时就能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表达欲,使其自觉地真实地作文,而不再是无病的呻吟。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已不再是一种苦差,也不再是搜索枯肠挤牙膏,而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流露。

二、习作评改我也有权利

作文由老师来评改,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就有了“精批细改”之说,而这种作法往往吃力不讨好,因为学生大都只是略略浏览一下评语就完事。在素质作文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评改习作。

1、自评自改,互相观摩。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批改自己的作文,再给别的同学观阅,并相互评改,在45分钟之内,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几本不同的作文。1

然后将相互评改过的作文和自己的作文相比较,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再结合作文教程写作文后记或补救训练以巩固。

2、集中力量,师生共改。事先选一批有代表性的作文印发全班,要求每个学生都将全文精批细改,然后在课堂上做评改发言,何处当改,何处精妙,学生往往能引经据典,踊跃发言,最后达成对某个问题的共识,即使对某些问题有分歧,也能澄清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加深对作文技巧的理解。

3、每期一次,当面批改。以往我批改作文是暗箱操作,评改作文没有面对学生,但每个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却不尽相同,因此当面批改作文就十分必要。因为这样可以面对面进行交流,对其优点进行鼓励,对其不足要和他们一起探讨,学生对这种批改方式留下的印象也十分深刻。当然老师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灵活采用多种评改方式,来丰富我们的作文教学。

三、肯定成绩我也得表扬

对于学生的作文,一般应以激励为主,多揭示其作文中的优点。哪怕是看上去不怎么理想的作文,也找出其中用得好的一个词,一个句子进行鼓励,力求造成一种表扬效应。而不是以往的作文教学那样,只表扬少数优秀的作文。我在教学实践中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依托我校文学社,将优秀作文在校刊《沧浪河》上发表,因是学生自己的作品能够得以展示,其激发兴趣的作用可想而知了。

第二,对于部分有特色或只是某部分写得很成功的作文,用红笔勾勒评点后张贴于教室,并及时进行更换,使部分作文较差的同学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这无形中也起到了一个示范榜样的作用,使其它同学学习之,仿效之,并形成一个良好的写作氛围。

四、自编集子我也当作家

要求学生将以往的习作进行整理、加工、汇编成册。一个个有趣的集子名:《十五岁的天空》、《涂鸦》、《小荷角尖尖》、《燎原的星火》……这些书在同学们手中频频地传阅着。他们边看还边发出啧啧的赞叹。看,多么漂亮的封面!瞧, 多么富有诗意的书名!再看看内容就更广泛了:平时的日记、随记,课堂上的大作、小作、练笔,甚至一些考试作文、参赛作文,只要是自己认为满意的,均可放入作文集中。捧着学生一本本制作精美的作文集,眼前仿佛浮现出一个个鲜活的面孔。我翻阅着,欣赏着,仿佛走进一座座生命花园,这里有奇花异草,奇峰异石,令我流连,让我赞叹!

出版一本书,在常人眼里,那是作家至少也是大人的事。通过自编作文集作为一次语文实践活动,最终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心理学家盖兹说:“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激起进一步求成功的能力。”自编集子对于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地写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编作文集所以倍受学生的欢迎,是因为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主动实践的机会,使他们能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双手来做,充分享受做学习

2主人的欢乐。当我们班的作文集被别的班级学生频频借阅时,孩子们更是自信倍增,神采飞扬。这让他们着实过了把“作家瘾”。

当然,作文教学改革的道路漫漫其修远,我们要孜孜不倦地走下去。还有许多方面有待于我们进行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只要我们做老师的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展开兴趣的翅膀在作文的天地里自由地翱翔。他们就再也不会把作文当成他们的最怕了,作文水平的提高就会指日可待了。

不当之处实在太多,借以抛砖引玉,希望得到各位领导、老师的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10.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篇十

初执教鞭第四载,在教学过程中,时不时会有板书转身的一瞬间发现:学生似乎也刚回过神来一样,端正坐好,眼神循向老师;常常还听到有的学生私下抱怨:“上语文课真无聊死了”;回到办公室里,也会有老师刚跨进办公室的门就说:“这节课是怎么了,学生像死了半截一样”……为此我深感疑惑,是不是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够有趣?是不是学生不喜欢这个语文老师?……经过参加“2012国培计划”,怎样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老师,喜欢上语文课我有以下几点收获:

搞好学生教育,代表着希望和未来。搞好语文教育,代表着汉字和普通话。数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而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早已推广的今天,我们认为小学语文更是学习基础之根。学不好小学语文,就会连最基本的理解能力都没有,学好其他学科也就无从谈起,由此可见学习好语文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中,一、二年级学生的语文成绩都比较不错,然而好的开始,并没有给学生带来语文学习的成功。随着学习的深入,小学生在语文课上识的字越来越多,要写的字也越来越多、较难,三年级开始有的学生的语文成绩就开始走下坡路了,长此以往,在语文学习的兴趣上,也是越来越低。这让孩子的家里人都十分焦急。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一窘境呢?

一、班级、课堂要民主

在一个班级中,最核心的关系应该是师生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双方既是教也是学,教师要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热爱所有的学生。努力打造一个民主的班级、营造民主的课堂。所谓“民主课堂”,就是

创设充满民主理念的课堂,它意味着对学生能力与潜力的无限信任,意味着必须尊重学生原有的基础与个性,意味着师生是探求知识真理道路上的志同道合者,意味着还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意味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为此我们教师要尊重个体,真诚交流,共建民主课堂,走合作道路。课堂上要体现平等: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也是和学生一起追求新知、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教师与学生合作学生的态度,就是平等精神在民主教育中的体现。课堂下要讲究妥协:“妥协”是对话双方都勇敢地接纳对方观点中的合理因素,彼此相长,共同提高。“妥协”还常常体现在师生之间的“遇事多商量”。如我们班教室在一楼,学生经常会从窗子翻到教室外面玩耍,一次我碰到一个刚好翻窗进来的学生,我狠狠地批评了他,心想杀一禁百。结果过了几天,班委就来告诉我,班上还有不少同学又开始翻窗子进出了。这次我利用班会课,发起全班制定了一条公约:翻窗者为班级捐100元班费。至此班里的同学已经能够自律,没有发现翻窗进出的现象了。后来我也发现学生似乎比较接受我的这种处理方式,上语文课时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也多了不少。

二、多样的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的确,好的导语能迅速将学生引向授课主题,带入教学情境之中,或能动人心扉,或能发人深思。导入是一堂课的开端,好的导入是优秀的演奏家奏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诱着听众渐入佳境;好的导入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如

我在上《在大海中永生》的这一课,便先给大家创设了一个情境:如果有一天,你们的老师我死了,你们会怎么做呢?你们会怀念我么?还有一则导入语如下:有的人已经死了,但是他还活着;有的人他还活着,但是他已经死了,今天让我们来学习《在大海中永生》;如我在上《嫦娥奔月》时,设计了互动导入新课:嫦娥奔月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从远古走来,一提起“嫦娥奔月”,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让我们一起走进嫦娥奔月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谁来板书课题?这些导语使学生对这一课产生并怀上了浓厚的兴趣、专心地听课,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通过这次培训和学习还使我掌握了不少导入新课的方法:(1)、直观导入。即在讲授新课之前,先引导学生观看一些图片,以及电视、电影的片断等直观的情景,让学生与教学内容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学习新课程。(2)、实例导入。即从学生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例入手,导入新课。(3)

四、故事导入法。用故事引入形式活泼、短小,但“滴水见海”,折射出的往往是大智慧。它不但使学生觉得饶有趣味,能启发思维,也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

总之,导入是课堂上要走好的关键一步,是气氛的调和剂,是整堂课情绪感染的开始。一堂课有了好的开头,就如同一部好乐章奏好了序曲一样,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使学生很快集中注意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教育家都强调“兴趣”的重要性,以便使学生乐学。学习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内驱力,是学好语文的诱因。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引发兴趣的手段是多方面的。①可以通过教师优美的口头语言表达进行描绘、叙述。语文课教学语言艺术的要求:准确性、精炼性、优美性。其中优美性最能体现语文课教学语言艺术的关键因素,也是能给学生美的感受、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②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欣赏优美画面。比如我上《海底世界》这一课时,就用多媒体教学,给同学们展现各种各样的海底动物,不仅让学生懂得海底动物的多种形态、颜色、结构,而且让学生拓宽了知识面。还有上《变色龙》这一课时,给同学们展现各种自然界会伪装自己的动物,很快就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③教师应尊重信任后进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爱护,这样当他们能自我认识、觉悟时,就能从心底里痛改前非、积极向上。真诚促进心理认同。教师应真诚地与学生沟通,并在此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使他们产生心理认同感,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自觉迷途知返、改过自新。包容塑造健全人格。教师应包容后进生人格发展中的幼稚和不成熟,要允许他们有失误、有反复,给予他们改正的机会,要让后进生在任何时候都不失掉信心和希望,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家校沟通,健全科学化家庭教育。进行家校沟通,做好后进生家长的工作,指导后进生的家长科学化家庭教育。正确引导后进生认识社会,提高后进生的辨别与选择能力,尽量降低或消除社会的不良影响。

四、板书要简洁直观

这些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比例的增加,许多中小学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至今多媒体设备的作用已经得到了许多老师的认可。可是,我们不能忽略了传统的粉笔板书。板书是进行直观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有了黑板和粉笔,可以根据讲课的内容的需要写、画出内容或图形。完整的板书是教师进行教学小结的提纲,是学生复习的依据,有利于突出重点难点,抓住教学内容的核心,促进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课堂上的板书,往往是教师讲课的重点或难点,是教学内容的核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我在上《嫦娥奔月》时,根据人物的出场顺序,以及主要因素设计了板书,让学生通过板书就可以直观地表述课文内容,使学生既对课文的故事梗概有了层次感,又使同学们清楚的掌握了后羿、逢蒙、嫦娥三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11.浅谈如何让学生爱上体育 篇十一

关键词:教学评价;体育兴趣;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其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教师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力保证。

在体育教学中,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她们对体育课充满好奇,但又不想学习枯燥的体育技能,因此,本文试从小学生体育兴趣不高的原因着手,分析其中的原因,从而得出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的一些方法和措施。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本校学生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然后对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分析、思考、综合。为本研究提供厚实的理论基础。

(2)访谈观察法

访问在校小学生,并进行面对面交谈,详细了解情况。

(3)讨论分析法

通过对研究结果的讨论分析,得出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兴趣。

二、小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

1.自身认知偏差

第一,小学生自身的体育意识淡薄。从调查访谈结果来看,绝大多数的学生就没有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想法。第二,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学生平时绝大部分时间用在学习上。而在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学习和巩固上时间较少,使学生积极参与性不高,直接导致学生体育学习比较薄弱。

2.滞后的“师本教育”

目前,普遍存在着“师本教育”的现象,其核心是以教师为本,过分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总是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再加上教师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科学、不新颖、责任心不强等因素,使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有些体育教师甚至不愿意给学生微笑,而且斥责学生,甚至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于是,学生体育的学习兴趣、态度、创造力等等,往往就这样被泯灭了。

3.内容冗余且学时少

在调查访谈中,学生普遍反映教材缺乏新颖性,重复率高,繁冗多余,造成学生兴趣不高。在教师授课的新内容上,现有的课时安排不能让大多数学生真正掌握教学内容。

三、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1.转变观念,提高体育认知

首先,我们需转变“重学业轻体育”的教育观念。体育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包含有理论教学课和实践教育课,重在发展学生体能,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基本能力、技术和方法,为小学生的文化学习提供健康保证,使学生从中受益。其次,提高体育社会认知程度。通过教育的手段,借着这次中考体育分数提高,国家越来越重视体育这门功课,不断宣传体育的价值功能,让学校、家庭和社会重新认识体育,提高对体育认知的必要性。

2.循序渐进,促进主动参与

小学生一般具有越是好奇,越是感兴趣的心理特征。在学习上他们往往感兴趣的尚未见识而又迫切想知道的新鲜发现。小学生对体育项目还没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他们通过自身的体育运动实践去体验运动的乐趣,从而培养体育运动的兴趣。此时,教师加以示范讲解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其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我们发现,进行游戏比赛往往能够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在运动场上,组织游戏也是老师惯用的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兴趣最直接的途径。学生一旦在比赛或游戏中获得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奖励,成功的喜悦就可以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更积极地去完成动作,掌握要领,迎接新的挑战。但应注意比赛的方式要使各类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不然会导致不善于此项目的学生常因失败而丧失信心。因此,我们应沿着学生兴趣形成和发展的途径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总结评价,延伸学习兴趣

总结评比重在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体验成功,延伸练习的兴趣,但在总结评比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善于表扬动作优美的同学,这样可以满足他们成功的欲望,对于其他同学可激发兴趣,产生再做一个超过她的念头。

鼓励认真学习的同学,有的同学由于身体素质差,动作不准确,但上课训练认真积极参与,并在练习中能不断进步,老师就应积极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会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其体育参与的兴趣。

总之,体育有别于其他学科,它能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健康,愉悦身心,给学生带来成功的体验等等。通过上述对小学生体育兴趣不高的原因分析,得出五个培养途径,即转变观念,提高体育认知;循序渐进,促进主动参与;更新内容,发展学生特长;多元教学,活跃课堂氛围;总结评价,延伸学习兴趣。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当采用多元化教学,更新教学内容,激发和培养体育学习兴趣,促进其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提高体育认知水平,最终让他们在体育课堂中真正获益。

参考文献:

[1]王冰.激发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几种方法[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2010(02).

[2]张文星,王琼.浅论小学生兴趣的培养[J].科技教育创新,2011(02).

12.浅谈如何让学生爱上体育 篇十二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建立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

以往的教学中, 教师严格地控制着课堂, 他们不允许学生来打断他们的教学思路, 他们眼中的好学生就是听教师的话, 眼中的优质课就是学生机械地听, 机械地训练。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对立师生关系, 在学生的眼中教师是绝对的权威、高高在上的教者, 对于教师的感受更多的是恐惧, 是威严。学生在情感与心理上并没有真正接纳教师。而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对他所任教的学科态度。这也是传统教学中学生对体育学科不感兴趣的重要原因。要让学生对体育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就必须要转变这种对立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以教师良好的形象来感染学生、吸引学生, 让教师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第一, 尊重学生, 视学生为平等的学习个体。初中生已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 有着独立的人格与个性, 他们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我们要尊重学生, 将学生视为与自己平等的学习个体。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 自然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缩短师生距离, 使教师能够真正地走入学生世界, 与学生一起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第二, 热爱学生,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爱是教学成功的奥秘, 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我们要以真心与爱心来对待学生, 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 付出真爱, 让学生感受教师的爱, 沐浴在爱的阳光下,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第三, 信任学生, 挖掘学生巨大的学习潜能。教师不必事必躬亲, 要相信学生有这个实力与能力来完成学习任务与活动训练, 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与鼓励, 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挖掘学生的潜能。第四, 公平公正, 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学生因接受水平、身体条件等的限制, 在学习理论与完成动作训练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我们要正视差异, 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 不因学生优而喜, 差而厌, 要让全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公平公正, 感受到与他们的平等。只有建立这样的师生关系, 学生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对教师的看法, 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让教师能够真正走进学生世界, 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直观性

多媒体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 有着巨大的教学优势, 在体育学科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中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传统教学中以语言描述为主的单一听力型教学并不能激起初中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学生只是被动参与、机械记忆。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枯燥的体育知识寓于有图有文、情形结合的课件中, 将无形的知识理论寓于形象直观的情境中, 更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 能够吸引学生有意注意力, 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动机。

其次, 加强学生对技能的掌握。体育课分为室内理论课与户外活动课, 传统教学中并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动作结合起来。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理论与动作结合起来, 让学生讲解各种动作要领, 并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效果来展现相关动作, 并辅以教师必要的示范性动作, 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够帮助学生从理论与动作上来领会, 更利于学生体育知识的获取与技能的形成。

再次, 丰富学生体育知识与视野。现代教学我们并不能局限于课堂与教材, 要向更为宽广的空间延伸, 体现出体育教学的时代性与先进性。在具体的教学中, 我利用多媒体突破时空的特点, 让学生观看一些体育赛事, 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同时也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

三、开展丰富的体育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体育训练具有一定的强度性, 如耐久跑, 尤其在炎热的夏天与寒冷的冬天, 是学生所最不喜爱的一项活动。而体育知识与技能形成又必须要在不断活动与训练中完成。针对这种情况, 我紧密结合初中生的特点, 对教材上的各种训练活动加以重新设计, 设计出既符合初中生特点, 又能够激起学生参与激情的丰富实践活动, 让学生以愉悦积极的心情参与进来, 整个活动过程就是一种享受, 学生流的是汗, 但所得到的却是无穷的运动乐趣。如耐久跑, 让学生自由结组, 以组为单位来展开竞赛, 并对赛道加以调理, 改成长方形、正方形、椭圆等, 其目的就在于不断变换形式, 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受, 用这些来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转移学生的视线与注意力, 以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同时我还经常组织各班进行篮球赛等, 这样既可以加强学生的沟通, 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训练。

四、运用多元评价机制, 提升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力

评价并不只是语文、数学教师所关注的内容, 这也应该成为体育教师关注的重点。评价是否科学合理, 直接关系到学生后继动力的提升和兴趣的维持。评价得当, 会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与锻炼的乐趣, 会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与参与动力。相反, 评价失当, 会让学生感受体育的枯燥与无趣, 会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 使学生逐渐对体育课失去兴趣。因此, 在理论的学习与活动的训练中, 我们都要坚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激励评价机制, 要善于发现优点与进步, 以小见大, 以点带线, 以线带面, 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当然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 都要重视方式方法, 讲究对策, 找准切入点, 把握时机,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表扬的激励作用与批评的鞭策作用, 才能让学生客观而全面地看待自己的学习与训练, 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与活动形成正确的态度与行为, 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13.让学生爱上提问教学案例 篇十三

任红叶

教学片断一: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竖式算法的讲解者在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为什么两位数乘十位上的数时,积的最后一位要写在十位上?”;“计算时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进位时怎么办?” 教学片段二:

小数的初步认识小组合作学习中,某一同学的解法遭受其他同学的质疑“1元5分写成用元作单位,为什么是1.5元?”;“小数点后第一位应该表示角,第二位才是分,你是不是直接从元到分了?”

以前课堂上问题一般由我提出,教案上设计的新授过程基本上由一系列的问题组成。课堂中,问题被我有序的、严格的提出,学生只是依照这些问题进行学习,他们不敢提问,也不会提问。

这学期我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提问,并告诉他们:“能提出一个问题比会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开始的时候,学生不知道提什么,所以我从改变教学环节开始,问题的解决由学生先完成,再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由学生上台讲解,讲解后其他学生不懂的或者是想法不同的,都可提出质疑,教学片断一就是我应到学生提问的教学片段。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尽量创建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去探究,总结规律。我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当学生的思维处于卡壳时,适时的进行点拨。课堂中我尽量少说,让学生多说,多做,他们才能从中发现问题,并会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教学片断二就是最近上课时,某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时我旁听到的。站在一边,我暗自窃喜:

14.发现语文之美,让学生爱上语文 篇十四

发现语文之美,让学生爱上语文

汪海明

摘要:语文,她拥有多姿多彩的生命,绝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一本本的教科书而已。她有着陶冶情操,滋养精神的人文美;有着承载情感,传播情感的人情美;有着或慷慨激昂,或幽默讽刺,或优雅沉郁的文学美;有着亲切熟悉,耐人寻味的生活美。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语文充满生命力,还要让她的生命绽放光彩,这样才能创设充满激情的语文教学课堂。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美;人情美;文学美;生活美;教学课堂

语文,就如一位满腹经纶、妙曼美丽的女子,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升学的压力下,教师更加愿意把她当成工具,而很少真正去欣赏她的美,也正是如此,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老师教起来没有干劲。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习,重燃课堂的激情之火?

一、感悟语文的“人文美”

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土。在现如今的生活环境和方式下,许多缺乏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就使得语文的“人文美”教育变得更加重要了。一位科学家曾经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就会不打自垮。”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知识的传播不是课堂教学的全部,教师还应该尽量充分地在语文课文中挖掘人文资源,利用语文课文中的真善美,让学生学会欣赏和感悟:欣赏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感悟语文课文中的人文精神,在语文的学习中得到人生境界的提高,心灵的丰富,人格的健全。

二、发现语文的“人情美”

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中,只要用心体会,就不难发现:处处都弥漫着“人情美”,即使语文课本,虽是无言,但也并非无情,因为承载和传播了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志士的情感和抱负。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要在无形中引导学生付出真情,置身其中,用心体会文章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就会发现语文的“人情美”。

不仅如此,还应该让学生发现教师的“人情美”,爱上教师。难道你想学生私底下叫你“灭绝师太”?难道你想学生因为你“毒誓”般的严格要求而变成不能喜欢语文的“周芷若”?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中,一位充满人情美的教师,是创设充满激情的语文课堂的催化剂。

三、体会语文的“文学美”

语文课本中收录的文学作品都是经过无数次的斟酌筛选出来的,它们或是幽雅或是豪放,或是沉郁或是欢快,或是讽刺或是幽默。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原本的一场文学盛宴却变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教师拿着刺刀,将课文文本砍成一个个的问题,学生扛着笔杆子,在无数的问题中奋战,在这样的过程中当然没办法体会到语文的“文学美”,所以,教师要做的就是要还原语文本来的面目,引导学生阅读和欣赏语文中的那些文学作品,体会文中情境交融的美境,提高审美能力,体会语文的“文学美”,爱上语文。

四、享受语文的“生活美”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作为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的学科,她和生活的息息关系不难发现,难的是发现并享受她的“生活美”。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原有经验为基础,将课内外的资源联合,对比应用,把语文中的抽象知识变得具体而充满生命力,让学生看到语文课本中的生活态度,从而学会并享受语文的“生活美”,爱上语文。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教师要做的就是改变以往枯燥的语文教学方式,不要把语文不同的角度剖开给学生看,而是应该还原语文本来的面目,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语文,发现并体会这一学科蕴含的美:她是一种神奇,一种真情,一种力量,一种情结。从而爱上语文的美,爱上语文。

上一篇:小学体育课的《武术操》的教学设计下一篇: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开展闲暇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