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讲话稿(精选12篇)
1.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讲话稿 篇一
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领导讲话
在区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通报了我区2011年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传达了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部门职责,并就我区如何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作了具体安排,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强调几点意见。
1、总结成绩,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各有关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防艾委的督促和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治艾滋病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按照《艾滋病防治条例》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的要求,建立健全领导协调机制,制定防治规划,落实各项措施,防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区政府高度重视,防控机制基本形成。防艾工作原则、目标、防治策略和措施进一步细化,防艾委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负责、全社会参与”的防艾工作机制。二是财政投入不断加大,防治能力不断提高。逐步加大了防艾工作经费的投入,区疾控中心艾滋病实验室正在建设之中,艾滋病病人治疗、高危行为干预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是综合措施落实到位,防治结合成效明显。各有关部门积极采取综合工作措施,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大力开展艾滋病监测、检测、咨询,强化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 的流调、随访和治疗等干预措施。2011年1-10月,全区建立了4个自愿咨询检测点,共接诊自愿咨询人员687人,累计抗病毒治疗27人,完成数为任务数的倍,按要求对病人进行治疗及随访,完成实验室检测45331人,累计干预高危人群502人次,发放安全套5000只、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乡流动人口日益复杂化,我区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一是艾滋病感染者报告人数呈上升趋势,2011年1-10月累计报告新增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101例,分布在全区8个镇(街)。二是艾滋病防治意识还不够强。对防艾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还不到位,工作中存在着松懈现象,相互之间主动协调、配合的意识不强,信息交流不够通畅,防治能力还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和工作要求。三是艾滋病宣传教育还不够深入。
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比较单一,宣传教育还不够广泛,社区居民、农民工等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还比较缺乏,知晓率比较低,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消除歧视的任务仍然很重。四是高危行为干预覆盖面和质量有待提高。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输出人数增加、城乡人口流动速度加快、生活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给艾滋病防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扩大高危人群干预覆盖面,如何提高高危行为干预质量,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
二、多措并举,综合救治,不断提高艾滋病防治工作水平。
艾滋病防治工作涉及领域广、难度大、技术有限,必须采取多种措施,综合防治,从源头进行治理,才能阻断传播途径,做好这项工作。因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防治、科
学防治的方针,不断提高防治工作水平。
一是要广泛开展宣传,切实增强自我防护能力。要采取多种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在群众中全面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政策,引导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珍爱生命、抵御艾滋”的健康氛围。要加强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深入推进防艾宣传”进单位、进工厂、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帮助广大群众全面了解掌握艾滋病传播原因、途径和自我防护措施,消除恐慌心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要加强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自重自爱的宣传教育,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心和家庭责任感,主动配合防治工作,降低艾滋病传播的危险。要大力开展反对艾滋病歧视宣传活动,消除社会歧视和偏见,引导群众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各单位、各系统都要结合各自实际,有组织、有计划地开
展全面系列宣传教育。
二是要完善监测网络,及时掌握流行趋势。及时准确掌握疫情和流行趋势是防治艾滋病的基础。各防治艾滋病机构和疾控部门要认真落实艾滋病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积极组织开展对艾滋病、监测和专题调查,掌握疫情变化情况和流行趋势。要不断完善艾滋病监测检测网络,进一步健全以疾控中心为龙头,以重点乡镇卫生院为依托,以医院、保健、婚检机构和羁押场所为网点的区、镇、点三级贯通的疫情监测体系,推广使用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着力提高监测检测能力。各检验监测单位要健全档案,完善数据库,发现问题要及时送检,反馈信息,跟踪管理,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检验、谁把关。做好特殊服务行业人员等重点人群的监测工作,切实做到发现一个,检测一个,逐一管理,不漏一人,不放走一个。要拓展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艾滋病咨询服务功能,教
育、引导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参加免费的自愿咨询和初筛检测。要加强艾滋病实验室建设,规范艾滋病检测管理,确保检测质量和生物安全。要认真落实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加强监测报告信息网络建设,坚持不懈地做好经常性疫情监测、报告工作。
三是要加强干预措施,切实阻断传播途径。积极开展高危行为干预工作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手段。要针对艾滋病通过性途径传播比例不断上升的新情况,重点加强流动人群、吸毒人员、农民工等高危人群的预防干预,要在宾馆客房等住宿场所免费放置计生用品,严厉打击卖淫嫖娼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性病病人的综合干预,努力切断性传播的途径。进一步巩固和发挥美沙酮社区维持治疗的效果和作用,逐步探索在监管场所开展美沙酮服用工作。要积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免费为孕产妇提供艾滋病与梅毒检测,对感染艾
滋病病毒的孕产妇要免费提供系列干预措施,阻断对婴儿的感染。要做好医疗机构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的销毁工作,切实加强对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的消毒工作,强化对病人和医务人员的防护。大力提倡无偿献血,提高血站血液筛查能力,加强血液安全管理,坚决杜绝艾滋病医源性感染。要加强对艾滋病人的科学管理,采取有效方法,引导艾滋病人在本地生活生产,减少对外传播机会;对于有意伤害他人的艾滋病人,要依法依规,严格管理,必要时应集中教育管理。
四要认真落实基本国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一是认真落实中央确定的”四免一关怀”政策,建立健全以社区、医院和家庭为基础的感染者和病人的社区关怀、管理、治疗和护理体系,加强生产、扶贫、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关怀和支持,营造有利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生存的宽松环境,真正把党和政
府的关怀落实到每一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身上,送到他们及其家人的心里,帮助他们减轻疾病的痛苦,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他们摆脱生活的困境。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艾滋病防治提供物资保障。要结合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艾滋病防治的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善防治设施和条件,保证疫情监测、药品采购、患者救治、健康教育、人员培训的必要经费。要加强艾滋病监测网络建设,并逐步更新和补充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必需设备和设施,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提高防治工作整体水平。三是加强艾滋病防治技术队伍建设,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大力开展各级各类艾滋病防治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防治队伍素质,造就一支能胜任防治工作的专业人员队伍。
三、明确职责,开创齐抓共管的大好局面
(一)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把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公共卫生建设。主要领导对防治工作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它领导配合抓,所有领导成员都要关心和支持这项工作。要认真研究本地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定重点工作,落实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规划、计划,综合调配本地资源,强化部门之间高层次、经常性的沟通,紧密合作,相互支持,建立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的防治机制。各乡镇要切实加强对防治工作的领导。要建立健全防治工作协调会议制度、考核督查制度、艾滋病防治工作通报制度,并把防治工作任务、经费、考核和奖惩挂起钩来,做到防治目标、政策措施和职责任务三落实。
(二)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
责,齐抓共管,协同作战。宣传部门要研究制订全去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的原则、政策与策略,指导、协调有关新闻报道和公益宣传;发展计划部门要在有关部门的协同下组织制定艾滋病性病防治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部门要负责协调解决艾滋病防治经费安排使用,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经费使用的监督和效益评估;()卫生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艾滋病性病防治规划和实施指导方案,组织艾滋病性病疫情的监测与管理,制订有关技术标准,加强艾滋病性病专业机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组织开展有关科学研究和卫生宣传教育;公安部门要加大打击和取缔卖淫嫖娼、吸贩毒、非法采血活动的力度,配合卫生部门做好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的管理。广电、文化、司法、教育、农业、科技、食品药品监管、人口计生、劳动保障、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共同打好我区艾滋病防治工作总体战。
(三)要严格监督检查,实行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度。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防治工作的督导检查,认真解决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强化考核与奖惩的力度,逐步建立健全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政府与部门、上级部门与下级部门之间的双向目标责任制管理机制。对工作进展快、成效显着的,要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迟迟没有起色或以种种借口推诿扯皮、控制艾滋病流行不力的,要进行批评教育,直至追究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同志们,艾滋病防治关系国家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我们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工作,不断进取,肩负起我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艰巨任务,为实现我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讲话稿 篇二
关键词:德国,中国,艾滋病,防治
2011年6月18-25日, 应德国外交部新闻处的邀请, 笔者参加了赴德国艾滋病访问考察代表团。考察期间, 我们先后参观了维万特斯健康网络有限公司奥古斯特-维多利亚医院传染病与艾滋病病毒中心、罗伯特·科赫研究所、德国艾滋病救助组织、德国外交部、九头蛇协会、德国艾滋病基金会、德国联邦健康教育中心、德国联邦反歧视署、柏林皇帝大街诊所中心等8个单位。考察团与德方20多位卫生界艾滋病专家及相关人员就艾滋病病毒预防的政治应对方式、艾滋病的医学与伦理问题、艾滋病病毒传播的调查与流行病学评估、公民自愿结成的组织所从事的自我救助和预防工作、面向妓女的地方性艾滋病病毒咨询、艾滋病基金会的救助项目、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预防及宣传教育措施、如何落实反歧视立法的有效性、在涉及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时媒体面对的挑战及艾滋病的治疗等方面开展了交流。以下介绍我们的考察见闻与体会。
1 德国艾滋病流行现状与防治目标
1990年代中期, 德国每年艾滋病病毒 (HIV) 新发感染者平稳下降, 2011年最少, 为1 443例。然而, 2001年到2006年5年间, 每年HIV新发感染者呈增长趋势, 2005年新发感染者比2004年增长了13%, 到2006年HIV新发感染者已达到2 638例, 比2001年新发感染者增长了82.8%[1,2,3] , 2007年已达到3 000例[4]。公共卫生专家认为这种增长可能是由于男男同性恋人群早期开展HIV检测, 艾滋病患者治疗的改善以及在艾滋病宣传教育投入的减少[5]。其中在男男同性恋人群通过口交传播的比例被估计至少已达到3.9%, 可能是因为大家都了解精液和阴道分泌物能传播HIV, 对口交传播HIV的风险可能是知之甚少[6,7,8]。截止2010年底, 据德国Robert Koch研究所艾滋病研究中心的估计, 联邦德国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AIDS) 累计为7万例。2010年新感染者为3 000人, 其中男性同性恋约占73%, 注射毒品者约占5%, 异性性接触者约占19%, 母婴传播约占1%。预计在今后几年, 每年新增的艾滋病病例数不会明显上升, 并随着治疗方法的改进, 免疫力缺损的初始症状将得到延缓, 患者的生存时间将得到延长, 从而艾滋病人的就医人数会继续增加。
德国联邦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的预防工作, 于1987年制定了艾滋病防治计划, 其目标是:将艾滋病病毒的传播减少到最低限度;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提供最佳的服务和治疗;不歧视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2011-2015年新的五年计划的工作目标中, 要求在2016年在德国不会再有母婴传播新发感染HIV, 性途径传播HIV的比例下降到50%以下。
2 德国主要的艾滋病防治相关机构
2.1 联邦卫生部
联邦卫生部组建了艾滋病协调机构、国际艾滋病咨询机构以及艾滋病调查委员会;并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有关艾滋病防治、情报、咨询以及不同人群调查等题目的研究工作。1987年, 联邦卫生部成立了“艾滋病协调班子”, 负责实施联邦政府艾滋病防治的各项措施, 并协调联邦、州和地区之间各项措施的执行情况。国家艾滋病顾问委员会通过召开全会或常务会议, 对一些公众深为关切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表决, 并将决定公布于众。1987年5月, 联邦议会所有党派一致同意成立艾滋病调查委员会, 立项调查“艾滋病的危害及其防治的有效手段”。
2.2 Robert Koch研究所艾滋病研究中心
罗伯特·科赫研究所 (RKI) 是联邦卫生部下属的一个联邦机构。它是联邦政府在疾病监控和预防领域的核心机构, 从而也是以应用和应对措施为主导的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联邦核心机构。研究所艾滋病研究中心成立于1987年, 其主要任务是:积累、评估和补充有关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引起的疾病及有关艾滋病所带来的社会后果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承担联邦卫生部“艾滋病临床研究”课题;从事与艾滋病有关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承担教研部资助的研究项目。
2.3 联邦健康教育中心 (BzgA)
位于科隆的国家联邦健康教育中心 (BzgA) 的目标是预防健康风险并促进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艾滋病教育方面主要从事普通人群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实施。向公众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促进公众自觉地规范自己的个人行为;提倡不歧视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良好社会风尚。BzgA又资助德国艾滋病互助协会以及其它州级艾滋病防治部门从事对同性恋或异性恋男性、静脉吸毒者、女性或男性卖淫者以及监狱中犯人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在联邦德国大约有130个由地方卫生部门组建的艾滋病互助协会以及在公共医疗机构中所建立的相应单位, 这些机构和单位主要从事对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在社会心理方面的咨询与照料工作。在BzgA, 联邦德国以及各州间艾滋病防治工作是通过协调员间的工作会晤来决定和调整的, 关于性宣传的具体内容还有一个专家委员会来进一步调整决定。
2.4 艾滋病救助组织
德国艾滋病救助组织是德国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工作领域各种民间社团联结成的伞状组织, 旨在支持和协调面向高危人群、感染者及所有感兴趣者的地方性咨询服务和救助点。这是一个公益性的民间机构, 成立于1983年, 总部 (艾滋病救助组织联邦办事处) 位于柏林, 下属有120个地方救助组织, 共有义务工作人员6 000余名, 专职工作人员400名。每年经费的85%来自联邦政府的预算, 15%来自社会的捐赠。总部的主要任务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信息和预防宣传;编制和分发信息资料;组织地方艾滋病救助组织之间的信息和经验交流活动;培训地方艾滋病援助组织义务和专职工作人员;在各行业组织专题讨论会;建立和发展与国际官方和非官方卫生组织、国外艾滋病救助组织及国内外有关协会、研究机构的联系。BZgA和柏林德国艾滋病救助组织间分工与协作的重要收获, 是德国艾滋病救助组织在对重点观察组的规划以及对多个性伙伴和异性恋、静脉吸毒者、男性或女性卖淫者和犯人的观察过程中, 所受到的限制要比官方机构以及其它组织小得多。
2.5 艾滋病基金会
目前, 德国有4家艾滋病基金会, 即“德意志艾滋病基金会”、“巴伐利亚艾滋病基金会”、“萨克森艾滋病基金会”和“图林根艾滋病基金会”。德国艾滋病基金会是德国最大的艾滋病救助组织, 为病患人士提供物质支持。20多年来, 它为需要帮助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提供个别救助, 或为有关项目提供支持, 例如居家护理项目。此外, 基金会也活跃在研究领域, 资助模范性的国际救助项目, 如在非洲开展的艾滋病救助项目。
3 德国艾滋病防治措施
3.1 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联邦政府把宣传教育视为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对艾滋病预防的宣传教育主要是面对大众, 提高公民的自我保护能力, 结合各种途径开展宣传, 如在明信片、包装纸、小册子、手提袋、运动衫、广告牌上宣传;设计讲究简洁通俗, 把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广告和禁止司机酒后开车的广告并列矗立在明显的交通路口上;每年发放印刷品和宣传画, 政府免费提供张贴地点;拍摄有关预防艾滋病和性教育的短片, 免费在电视等媒体上播放;通过教师、社区工作者、电话咨询以及爱情生活“动手工作站”的巡回展等多种形式, 开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提高宣教效率。近年来也开展了电影名星在肥皂剧中宣传艾滋病知识活动。此外加强与非政府组织机构如德国公共卫生协会、德国卫生技术和公共卫生协会等合作, 重点对移民、吸毒者、同性恋者等高危人群开展教育和监控[9]。
3.2 加强艾滋病研究
德国艾滋病研究主要包括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及相关的社会科学研究三个方面。1983年, 联邦研技部在相关的基础研究领域成立了一系列权威性的工作小组从事艾滋病基础研究, 如艾滋病病毒、免疫系统功能和艾滋病形成机理等。到1980年代末, 资助重点集中在艾滋病疗法的研究和新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1995年初, 联邦教研部按重点领域成立了6个学科间的联合研发中心, 加强基础性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紧密合作, 以形成德国艾滋病研究的中坚力量。艾滋病临床研究的主要资助来自于联邦卫生部, 1987年联邦卫生部启动了“加强艾滋病临床研究”项目, 1998年共有22所医院参与了此项目, 共同研究有关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以及伴随感染其它疾病的综合治疗方法。在这一研究基础上, 德国罗伯特·科赫研究所 (RKI) 于1993年编辑出版了《德国AIDS/HIV疗法研究索引》, 这非常有助于各医院对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采取统一标准的治疗和护理方法。此外, 联邦卫生部还资助与艾滋病有关的社会科学研究。
3.3 艾滋病病毒检测与咨询服务
在德国, 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大都是免费的, 而且工作做得非常认真细致。根据个人志愿, 并视被检测者的愿望, 对其隐私进行保密。咨询服务是艾滋病预防宣传工作的重要补充。从事咨询服务的部门主要包括联邦健康教育中心、地方卫生局、地方艾滋病救助组织、医学和社会心理学咨询服务机构、戒毒机构、自由福利事业联合会和社会福利工作部门等。咨询服务工作的依据咨询者的不同需求机而开展。咨询者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但大多是有关艾滋病病毒感染风险和艾滋病病程方面的医学问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方法、艾滋病病毒抗体的检测、艾滋病病毒感染妇女的怀孕以及有关完全个人隐私方面的问题, 如性生活和性伙伴等等。通过当面交谈, 可传播重要信息, 消除人们的错误观念, 从而有效阻止艾滋病病毒的进一步传播。同时也培训医生、护理人员和咨询工作人员, 为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条件和人道上的帮助。
3.4 实行严格的卫生措施
德国政府坚决要求卫生系统严格执行卫生标准。政府对所有卫生服务部门, 对从事纹身、针灸、穿耳环孔、修剪指甲、修脚和剃除毛发等有可能传播艾滋病的行业以及对学校、幼儿园、体育馆、游泳池等公共场所制定有严格的卫生规定条例。对不听劝告和毫无顾忌地危害他人健康者, 国家按联邦流行病法和公民保护法采取干预措施。
4 体会
中德两国间加强互访可以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 (NGO) 在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领域的作用。开辟两国间的学术交流园地, 通过互相交流, 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 增强领域合作的可能性, 实现双赢。
在德国, 很多社会组织 (NGO) 采用行为干预中结构性预防策略, 其核心理念就是结构性预防不是改变重点人群 (包含HIV/AIDS) 的行为与文化, 而是改变造成不改变行为的环境, 包括在政策层面要重视人权等主张;同时要求重点人群 (包含HIV/AIDS) 参与进来;在法律环境上保障重点人群 (包含HIV/AIDS) 的合法权益;增强重点人群 (包含HIV/AIDS) 的生活自信。在艾滋病宣传教育方面不断更新宣传观念, 拓展宣传形式。不仅告诫人们艾滋病病毒是怎样传染的, 同时告诉人们在怎样的情况下不会传染, 以避免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慌和害怕;艾滋病知识大众宣传的核心信息如预防AIDS有效途径之一是使用安全套。同时联邦政府对有关部门大力扶持, 传媒机构提供各种免费服务, 包括提供张贴广告场所, 编辑通俗易懂的有关性教育、性健康的宣传小册子等, 采取全方位、多形式的宣传, 达到人人皆知、家喻户晓。同时相关部门利用网络开展宣传与咨询和培训工作。相比而言, 在我国艾滋病知识大众宣传还不够深入和广泛, 形式还需要更多元化。
在德国, 与艾滋病相关的NGO发展也相当成熟与完善, 在这方面应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在德国, 有关艾滋病防治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特征就是政府和非政府的组织很紧密地联合在一起, 这些不同的组织也定期地进行协商和讨论, 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 HIV/AIDS做出了共同努力。通过国家与地方艾滋病预防组织之间的紧密合作, 获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及高危人群 (如同性恋和吸毒人群) 的信任, 以使艾滋病预防工作取得成效。利用NGO资源防治艾滋病会更加深入, 政府与NGO密切合作是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一种发展趋势。因为NGO的发展是离不开政府大力的支持, 而防控艾滋病也离不开NGO的协助, 因为NGO能更深入高危人群当中开展艾滋病防治相关活动, 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在德国艾滋病的歧视仍然存在。相对于其他国家, 德国面对艾滋病歧视是比较公正的, 一旦发现HIV感染, 就开始用药, 感染别人就会减少。与我国近期提出的以治疗为预防的策略是一致的。在德国艾滋病HIV和患者的医疗费用一般由医疗保险公司来支付, 生活上的一些帮助由NGO来协助的。我国自2003年以来, 实行的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也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同时在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上实施了医疗救助。但在德国HIV感染者在就业方面仍有受到歧视的报道, 如一名外科医生在为艾滋病病人做手术时感染了HIV, 出于工作环境的压力, 他就想自己开业一家诊所, 由于银行贷款、人寿保险要健康证明等, 这些机构了解他是HIV感染者后都拒绝了他, 因此现实中他没有实现他的愿望, 于是为了生存而改变了自己的职业。虽然我国在法律层面有《传染病防治法》及《艾滋病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条文规定不得歧视传染病感染者和病人, 但对艾滋病的歧视仍然是存在的。特别是当HIV/AIDS在分娩或需要手术时他们往往会被医务人员拒绝治疗, 在我国目前及过去这种现象是常常发生的。HIV/AIDS就业歧视在我国也不例外。消除歧视这或许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在德国艾滋病自愿咨询与检测 (VCT) 的过程较为完善, 而在我国可能大多工作在于检测工作, 咨询工作特别是心理咨询是比较薄弱的。
在联邦德国一种所谓的“社会教育政策”被实施并获得可喜的成果, 而这一政策在开始时受到强烈地反对。25年前联邦德国关于艾滋病问题有两个对立观点:即提倡强制性和隔离性教育, 也既是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实行强制性检测, 甚至将其与社会实行强制性隔离。与此相反的政策是倡导一种社会教育模式, 即是提倡自由、自愿、无记名以及不受任何政治势力影响的艾滋病人群以及普通人群抗艾滋病活动或教育。在政府宣传中强调艾滋病仅仅是一种疾病, 从医学角度对公众宣传, 提高公众的艾滋病知识水平。事实已经证实该教育形式适合于各组不同人群并且已取得乐观的效果, 所以说这种教育形式是联邦德国近年来防治艾滋病的关键。由于联邦政府投入较大, 公众对HIV恐惧减少了, 人们对HIV的关注也减少了, 德国肥皂剧中很多角色是HIV感染者或是艾滋病病人, 这样就拉近了与公众的距离, 人们对HIV感染的担心也下降了, 预防措施也就减少了, 反过来在这种环境下HIV感染的风险有上升的趋势。同时近年来在德国, 高危人群也越来越不重视自身预防, 这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一定要引起重视与关注, 否则艾滋病流行会在一定范围内加速传播。这种现象也需要引起我国艾滋病防控决策的关注。当然, 艾滋病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基于这个事实, 在不同的国家由于社会体制文化背景是不同的, 对艾滋病防治所采取的策略是不一样的, 我们也不能一味地“拿来主义”, 而是要根据国情而定。
参考文献
[1]Robert Koch Institute, Epidem Bulletin, Sonderausgabe A/2006. (accessed December, 12, 2007at http://www.wel-taidstag.com/data/weltaidstag/media/doc/Zahlen_0306.pdf) .
[2]HIV infections and AIDS disease in Germany.Epidemiologi-cal update〗.Halbjahresbericht II/2006aus dem Robert Koch Institute.Epidemiologisches Bulletin, Berlin, 29Mai 2007;Sonderausgabe A.2007.
[3]HIV infections and AIDS diseases in Germany.Epidemio-logical update.Halbjahresbericht I/2007aus dem Robert Koch Institut.Epidemiologisches Bulletin, Berlin, 3Oktober 2007;Sonderausgabe B.2007.
[4]Robert Koch Institute, Epidem Bulletin, 47/2008 (accessed December, 16, 2008at http://www.rki.de/cln_091/nn_205772/DE/Content/Infekt/EpidBull/Archiv/2008/4708, templateId=raw, property=publicationFile.pdf/4708.pdf) .
[5]Increasing of HIV infections:AIDS prevention in Germany must be urgent intensified-it needs a strong partner.Press report, German Federal Centre for Health Education, 2005. (accessed December, 20, 2007at http://www.gzba.de/bot-presse_306.html) .
[6]Keet IP, Albrecht van Lent N, Sandfort TG, Coutinho RA, van Griensven GJ.Orogenital sex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HIV among homosexual men.AIDS1992 (6) :223-226.
[7]Kalichman SC, Di Berto G, Eaton L.Human immunode-iciency virus viral load in blood plasma and semen:review and implications of empirical indings.Sex Transm Dis 2008;35:55-60.
[8]Uvin SC, Caliendo AM.Cervicovaginal human immunode-iciency virus secretion and plasma viral load in human immu-nodeiciency virus seropositive women.Obstet Gynecol 1997;90:739-43.
3.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讲话稿 篇三
【关键词】艾滋病;流动人口;防治
就艾滋病的流行病学和传播规律而言,目前全球从事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的多数专业认识普遍认为,流动人口数量的日益增多是导致其传播蔓延加快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基于我国人口总数庞大以及以外出务工为主的流动人口数量众多的特点,艾滋病已经成为了之于我国人口安全的一个非常具有威胁性的问题,其防治工作自然就成为了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1]。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当前艾滋病病毒的感染人数的年增长率为40%,其流行趋势居世界第14位并亚洲第2位,另外,我国的流动人口数量目前已超过2亿,其流动性与管理难度均有较大程度增加[2]。基于此,加强对流动人口艾滋病流行特点的研究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防治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1流动人口艾滋病流行特点
1.1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人在流动人口中具较高检出率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在当前已确定的HIV感染者当中,其中有相当部分均为流动人口,可见流动人口已经成为了传播与感染艾滋病毒的高危人群,且其检出率还有逐步增高和高危向普通人群蔓延的趋势,因此,艾滋病所构成的威胁其影响范围愈来愈大,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问题。
1.2多数流动人口缺乏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和了解诚然,我国在近些年加强了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力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众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和了解水平,但很多地区仍停留在仅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了解层面,尤其是流动人口,由于难以稳定接受此方面的宣传教育,其所能掌握到的防治知识就更为有限,甚至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都未能有正确的判断标准[3]。在这种情况下,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恐惧以及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表现均会更趋于不正常状态,进而可相对增加艾滋病病毒感染与传播的几率。
1.3流动人口具艾滋病相关的更多高危行为多性伴侣性行为、卖淫嫖娼以及吸毒等均为传播艾滋病的高危行为。而多方研究发现,由于多数流动人口均处于性活跃期,再加上文化程度不高,同时在家庭结构及道德规范的约束方面相对薄弱,因此以上行为的发生率远高出固定人口,而在购买性服务泛滥及安全套保护意识地下的情况下,其风险程度更会有较大程度增加。
1.4自愿受检意识低,社会歧视现象普遍有调查资料显示,绝大多数的流动人口均来自于农村,而基于农村地区普遍存有严重的对艾滋病歧视与耻辱的观念,因此导致了在这些流动人口中产生了一种“谈艾滋而色变”的现象,甚至即使知道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进行免费的HIV检测,但由于耻于开口,几乎很少见到会自愿接受检查者[4];而在对已经发生有艾滋病感染的人群极其相关高危行为存有歧视与污名化心理的情况下,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将面临更多障碍。
1.5流动人口病情具更强的隐蔽性和更大的传播危险性一方面,多数流动人口在患病后,均存有不同程度就医不及时的情况,个别甚至根本不具备就医的条件,因此及时感染有HIV也难以准确掌握其感染情况,这样极易导致病毒扩散而威胁到其周围人群;另一方面,由于流动人群具更高变动工作与居住地点的几率,因此还会增加艾滋病从高发疫区向低发非疫区地带散播的危险系数。
2在流动人口中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策略探讨
2.1在流动人口中加强艾滋病预防的宣传教育与行为干预工作首先,宣传教育应有针对性地展开,结合区域特征,对不同职业及不同文化程度的不同人群展开有针对性的宣传策略,其间可将其与各种活动有机地结合,并通过用工单位、劳动力培训机构以及相关登记办证单位积极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教育普及;其次,行为干预应在宣传教育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对多性伴侣性行为、卖淫嫖娼以及吸毒等艾滋病传播高危行为的纠正,通过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干预活动,为各种危险行为的转变提供各种便利的条件。
2.2制定或完善本领域相关的法律规范伴随着我国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多,其管理工作已成为了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在当前几乎少有之于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有针对性法律的情况下,在此方面工作的开展很难做到目的与原则的统一,各级政府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相关职责也有带明确。因此在当前,就十分有必要制定或完善本领域相关的法律规范并以此进一步规范艾滋病防治工作,使其真正有法可依。
2.3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检测工作流动人口是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人群,在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多以及艾滋病蔓延趋势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加强对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监测以及时臧我其艾滋病感染情况就显得非常必要。在监测过程中,我们用先行充分了解当地流动人口的特点,尽量将自愿与强制受检较好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可能提高潜伏感染者的检出率。与此同时,应一并加强对流动人口孕检、婚检以及一般体检工作,将HIV的检测纳入其中,只有及时发现才可以及时地进行处理,才能真正地防患于未然。
2.4加强对已感染者的管理并给予其妥善的治疗基于流动人口本身具高流动性的特点,以至于其中已经感染有艾滋病病毒或已确诊为艾滋病人的相关管理工作存有较大难度,更难以控制并给予稳定的治疗措施。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应尽量将此类人群实施暂住地的统一化管理,以便可更好地对其进行随访与进行CD4的检测,对他们而言,这些医疗服务是非常必要的。另外,还应对他们积极地进行艾滋病相关政策的宣讲,以相关法制与道德内容对其进行正确的教育与引导,避免发生恶意传播的情况。
2.5在流动人口中广泛开展艾滋病相关的健康教育工作针对于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相关健康教育工作应以多种形式并从多个层面进行展开,其重点是要在此类人群当中更加提倡健康安全的生活行为方式,减少高危行为的发生并积极纠正部分人所拥有的歧视观点,另外,在这个过程当中,应多方积极借鉴国内外已经证实行之有效的相关干预措施,并逐渐扩大对高危人群的干预范围,持续完善相关医疗服务措施。
参考文献
[1]武俊青,王瑞平,周颖,等.流动人口艾滋病传播与流行危险因素文献分析综述[J].人口与发展,2008,14(5):105-108.
[2]周文岳.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策略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7):81-82.
[3]任正康,谢亚利.社区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干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0):1349-1350.
4.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讲话稿 篇四
刚才,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总理,省政府 省长对全国、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做了重要讲话,根据国务院、省政府会议精神,结合全市的实际,就如何认真做好全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正确认识我市艾滋病疫情态势
我市与全省许多地方相比,艾滋病发病率不算高,但从疫情报告分析来看,2006年1—7月艾滋病感染者人数是1996年—2005年人数的1倍,艾滋病疫情已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根据艾滋病传播和流行规律,我市艾滋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如果我们现在抓好这个关键时期,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防治工作,就能遏制艾滋病传播和流行的势头;如果我们没有把握住这个机遇,后果将十分严重。我们务必要对艾滋病流行形势的严峻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增强艾滋病防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能因我市艾滋病还处在低流行状态,就掉以轻心、麻痹大意。
二、全面落实艾滋病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机制。
宣传教育是艾滋病预防控制的首要环节。宣传教育工作要有计划地进行,以村镇、社区、学校以及高危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为重点,帮助人们消除恐慌心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消除社会歧视、体现对艾滋病患者的关爱;要针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流行特点,广泛宣传防护知识,宣传党和政府防治艾滋病的政策和措施;要对艾滋病病人和病毒感染者进行自重、自爱的宣传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理解和支持政府采取的防护措施;要鼓励社会团体和企业主动开展艾滋病防治方面的公益广告宣传,提高公众的知晓率;在农村,还可以采取对外出务工人员发放预防艾滋病知识手册的形式,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此外,要调动基层防治人员、公众人物、志愿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在宣传教育工作中的独特作用。
二是认真做好疫情监测报告工作
及时、准确、全面掌握艾滋病疫情和流行趋势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关键。要切实加强艾滋病监测网络建设,在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高危人员集中的场所广泛建立监测哨点,制定规范,明确责任,广泛筛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要认真落实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规范要求,加强疫情信息网络建设,准确、及时、规范报告疫情,并按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要加强对疫情报告工作的督查,对瞒报、漏报和迟报疫情的,要严肃追究责任。要坚持不懈地做好经常性疫情监测、报告工作,为研究制定本地区防治规划和措施,有效开展防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严格控制医源性传播
要高度重视艾滋病医源性感染问题。要在医疗机构强制推广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做好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的毁形和可重复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的消毒工作,对医疗用血必须严格检验,杜绝艾滋病医源性传播。对违反规定的单位,要严肃追究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要在全社会进一步大力倡导无偿献血,广泛宣传、动员全社会健康适龄人员自愿参加无偿献血,提高无偿献血率。
四是切实落实救治关怀措施
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救治关怀,不仅可以延长他们的生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大大减少艾滋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而且有利于解决艾滋病带来的社会问题,维护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各区县、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把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工作做细、做实,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落实到每一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身上,送到他们及其家人的心里,帮助他们减轻疾病的痛苦,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他们摆脱生活的困境。
备注:2003年,国家提出了“四免一关怀”政策,即:国家实施艾滋病自愿免费血液初筛检测;对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遗孤实行免费就学;对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筛查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纳入政府救助范围。大家要有这样一个认识,那就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免一关怀”是艾滋病防治最有力的政策措施。
五是坚定不移地推广干预措施
当前干预措施的重点:一是在高危人群中开展艾滋病干预活动。目前我市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卖淫、嫖娼、吸毒和同性恋者。要强化管理措施,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工作,唤起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普及艾滋病和性病的预防知识,逐步转变人群的高危行为。二是做好海洛因成瘾者美沙酮药物替代维持治疗、清洁针具交换的有关工作。
各区县、各有关部门要现实地、理性地对待这些干预措施,要充分认识到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与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要以是否有利于防治工作,是否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标准,坚定地、积极地采取各种有效的干预措施。
三、进一步加强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领导
爱滋病防治是一次涉及很广的社会化工作。各区县、各部门要加强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领导与协调。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认真贯彻国务院《艾滋病防治中长期规划》,要保证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如期完成,按照《泸州市人民政府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分工》,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在工作投入方面,继续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按分级承担、多渠道筹资的原则,财政部门要完善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投入政策,保证必要的药品采购、健康教育、人员培训、疫情监测、病人救治、防治能力建设等防治经费。
5.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讲话稿 篇五
【发布文号】豫政办 〔2007〕129号 【发布日期】2007-12-28 【生效日期】2007-12-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河南省
河南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纪要
(豫政办 〔2007〕129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纪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河南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纪要
12月24日下午,河南省省长、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主任李成玉主持召开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总结2007年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分析疫情形势,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政策措施。副省长、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菊梅,省长助理、省政府秘书长卢大伟,副秘书长李建庄和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全体成员出席了会议。会议听取了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总体情况和促进艾滋病疫情高发区经济社会发展方案的汇报,听取了有关省辖市艾滋病防治及“四免一关怀”政策落实情况的汇报,副省长王菊梅就下一阶段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作了具体部署,省长李成玉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时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总结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成绩,充分认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完善政策,全面落实各项救治救助措施,不断开创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新局面,让每一位艾滋病患者都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现纪要如下。
一、充分肯定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成绩,坚定做好防治工作的信心
近年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各项要求,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疫情监测检测深入扎实,及时准确地掌握了疫情传播情况;防治策略积极主动,关闭了所有单采血浆站,大力推广无偿献血,持续保持临床用血100%源于无偿献血、100%合格,2005年和2007年两度被评定为全国唯一的无偿献血先进省,艾滋病经采供血途径的传播已从根本上阻断。开展了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母婴阻断成功率达94%以上,有效控制了艾滋病的母婴传播。积极开展高危行为干预工作,启动了娱乐场所安全套推广项目和男性同性恋人群免费咨询检测服务等宣传和行为干预活动。救治救助体系完善,全省所有现症病人都可以得到及时的免费抗病毒治疗和免费抗机会性感染治疗,病死率逐年下降。10万余名艾滋病感染者家属全部纳入了低保救济范围,采取四种途径将3384名艾滋病致孤人员妥善安置,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初步探索出了符合河南实际、行之有效的艾滋病防治模式。
二、充分认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当前,我省艾滋病疫情总体仍呈上升趋势,感染渠道呈现多样化,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的因素不断增加,艾滋病患者的耐药性普遍存在,防治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本着对党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认真研究防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力以赴,扎实工作,总结防治工作中的经验,创新工作方式,采取综合措施,把防治工作落到实处,使我们的工作更有成效。要继续完善艾滋病防治工作责任制和“一把手”负责制,强化监督,狠抓落实。凡是有艾滋病疫情的地方,政府的“一把手”在防治救助方面负全面责任,决不可疏忽轻视。要开展经常性的走访调研,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吃透政策,掌握实情,防止工作一般化、走过场,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救助政策措施。艾滋病患者少的地方也必须措施跟上,工作抓紧,防患于未然。
三、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艾滋病防治工作水平
(一)精心实施救治,提高救治工作水平。加强艾滋病防治人才培养,坚持集中培训与专家巡诊相结合,继续强化基层从事一线救治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救治水平。进一步改善农村定点机构救治条件,加强253所定点村卫生室、577所定点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定点机构运转保障经费。从2008年起,对38个艾滋病疫情高发村卫生室、215个艾滋病定点村卫生室和577所艾滋病定点乡镇卫生院,每年分别补助经费10000元、5000元和20000元,用于业务运转、房屋维修和设备更新维护,所需资金由各有关县(市、区)财政列入预算。加强宣传教育、服药督导和病人依从性教育,提高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加强医疗救治信息管理,确保信息录入及时,资料完整,内容准确。完善艾滋病病毒耐药性监测网络,开展耐药监测,科学指导治疗和评价抗病毒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开展艾滋病二线药物抗病毒治疗试点工作。积极发挥我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优势,坚持把中医药治疗纳入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积极开展艾滋病相关临床、基础和救治政策等软科学研究,将我省有明显疗效、有开发前景的药品制剂开发为新药,为艾滋病临床救治提供疗效好、价格低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扩大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范围。
(二)认真落实对艾滋病感染者、因艾滋病致孤人员的救助政策。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制定的有关对艾滋病患者、因艾滋病致孤人员的救助政策,确保各项救助措施落实到位。要以省辖市为单位制定统一的对艾滋病患者、因艾滋病致孤人员的救助标准,有条件的可适当调高对艾滋病感染者家庭人员的救助标准。要将城区的艾滋病感染者纳入农村艾滋病救治救助统一政策,享受同农村感染者同等的救治救助政策,对城区艾滋病困难家庭的补助也要纳入统一救助政策。
(三)不断改善艾滋病疫情高发区生产生活条件。鉴于疫情高发村的耕地多属中低产田,为提高粮食产量,带动农民增收,将38个艾滋病疫情高发村和67个疫情重点村统一安排,加大开发力度,改善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省财政厅、农开办等部门要对项目进行整合,积极争取国家资金项目支持,省政府安排专项资金配套。制定扶持标准,由政府拿一部分资金专门补贴,鼓励帮助疫情高发村尤其是艾滋病人家庭发展养殖业。为解决艾滋病疫情高发村群众尤其是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外出务工困难的实际问题,鼓励和支持疫情高发村所在县(市、区)在县城举办以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重点吸纳艾滋病疫情高发村富余劳动力尤其是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就业。鼓励企业吸纳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就业。吸纳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就业达到一定比例,省财政将给予补贴。
(四)认真落实防治一线医务人员的补助。目前在253个艾滋病定点村卫生室从事艾滋病救治防治工作的一线医务人员有1400人,在省财政每人每月补助300元的基础上,从2008年起,所在县(市、区)再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300元的标准发放补助,确保他们每人每月的生活补助不低于600元;在577所定点乡镇卫生院从事艾滋病救治防治工作的1930名医务人员,从2008年起,每人每月按30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助,所需资金由所在县(市、区)财政列入预算。各地要切实承担政府责任,确保落实一线医务人员的补助,维持防治工作队伍的稳定。
6.预防艾滋病专题会议讲话稿 篇六
2010年6月25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南宁召开了全区防治艾滋病政策宣讲电视会议,邀请中国艾滋病防治委员会副主任,卫生陈竺部长到我区进行防治艾滋病政策宣讲,陈部长指出艾滋病是全球面临的重大疾病,从1981年发现以来,以惊人的速度在传播,目前已成为最具毁灭性的疾病之一,他说,艾滋病在全球的传播,不亚于让恐怖分子获得核武器。
2008年底,全球范围内,累计约有3340万人感染艾滋病。当年新增270万,死亡200万。平均每8秒钟感染一个人。非洲的感染率达到了6%以上,南非每9人中有1人为艾滋病感染者。
中国从1985年发现第1例以来,截至2010年5月底,我国累计报告HIV/AIDS共346723例,其中病人115925例,报告死亡59973例。这仅是通过网络报告统计的数字,即这些都是通过检测确定为感染者的数字,实际远远不止这个数字。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组织对中国的艾滋病疫情进行评估,估计目前中国现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约为74万,其中大约有40万人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我国全人群感染率约为0.057%。2009年新增病人4.8万,平均每天新增137人,估计每天死亡71人。
从1996年艾滋病开始流行以来,广西所有市、县均有艾滋病疫情报告。截至2009年底,广西累计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达到52643例,位居全国第二位。其中病人数14840人,2009年广西艾滋病病人死亡数位于全国第一,2009年上半年报告的病例中89%已进入发病期。广西5000万人口,有5万多感染者,已超过0.1%,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所以说,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全名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缩写为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破坏免疫系统,引起免疫功能缺陷为主的一种混合免疫缺陷病。它通过严重破坏人体免疫功能,造成人们的抵抗力极度低下最终导致全身衰竭而死。此病蔓延迅速,死亡率近100%。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和疫苗,但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
二、艾滋病有哪些传染途径?
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传播。目前有可靠证据的艾滋病传播途径有传播以下三种途径:
1、性交传播 :通过异性或同性的性行为传播。
2、血液传播,主要是通过不正规献血和买血,共用不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注射毒品、输入或注射被艾滋病病毒的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使用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的各种医疗器械(如:针头、针灸针、牙科器械、美容器械等)、共用剃须刀及牙刷等传播。
3、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女性在怀孕、分娩和哺乳时可能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
艾滋病不会通过空气、饮食(水)传播,不会通过公共场所的一般日常接触(如握手、公共场所的座椅、马桶、浴缸等)传播,不会通过纸币、硬币、票证及蚊蝇叮咬传播(要有25000只蚊子同时叮你才能够把你感染),游泳池也不会传播。
三、怎样预防感染艾滋病及预防艾滋病有效方法。
虽然艾滋病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传染病,但对于个人来讲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主要的预防措施有:
1、遵守性道德是预防艾滋病的根本办法,洁身自爱、反对婚前性行为、反对性乱。
2、不搞卖淫、嫖娼等违法活动。
3、不以任何方式吸毒,远离毒品。
4、避免通过血液感染,不使用未经检验的血液制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
5、不与他人共用或用消毒不严的针头、针管。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打针、拔牙、针灸、美容或手术。只能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6、不与人共用剃须刀、牙刷。
7、避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沾上伤者的血液。
8、根据国外经验,正确使用避孕套有助于避免感染艾滋病。
9、还有性病后应及时、积极进行治疗,否则已存病灶会增加艾滋病感染的危险。
10、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重要一环。
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和平二中
7.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讲话稿 篇七
目前, 中国艾滋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 部分地区和特定人群出现了高流行趋势, 疫情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1]。为了预防和控制艾滋病, 中国逐步建立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2]。随着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 社会组织的作用日显突出[3、4]。五华区是昆明市的中心主城区之一, 艾滋病疫情形势较为严峻, 感染者基数较大, 各类高危人群规模较大, 但社会组织的建设工作却起步较晚。自2009年起, 五华区借助国际合作项目的支持开始抓社会组织的建立和扶持工作, 在实践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有效补充政府机构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不足。
1 五华区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和成效
1.1 五华区社会组织的现状
借助国际合作项目的支持, 五华区在暗娼干预、吸毒人群干预、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干预和艾滋病感染者随访关怀领域建立四支社会组织队伍, 项目平台为参与的社会组织提供技术、信息和资金等多方面的帮助和支持, 同时也成为政府和各社会组织互相沟通交流的桥梁。实践中, 社会组织发挥其同伴身份和工作时间灵活的优势, 针对各类高危人群的需求开展宣传教育、行为干预和关怀互助等活动, 既弥补了政府部门在高危人群寻找和干预等方面的不足, 又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将各政府机构提供的服务联系起来, 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1.2 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成效
1.2.1 对政府防艾领域起到重要的促进和补充作用
目前, 社会组织承担着五华区全部的高危人群干预工作和接近60%的感染者随访管理工作, 在他们的积极参与下, 五华区暗娼人群的HIV检测率从47.8%提升到85.1%, 年度规范化性病诊疗转诊人数从0人提高到169人;吸毒人群月均覆盖人数从13人提高到352人, 针具共用率从50.0%下降到23.1%;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从无法开展到顺利推动, 覆盖率和HIV检测率均达80%以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率、CD4检测率和配偶检测率分别从78.9%、55.7%和52.8%提升到97.5%、85.3%和86.9%, 通过提供同伴陪同转介服务, 年度抗病毒治疗和成功转介数从43人提高到184人, 结核病检查转介数也从0人提高到149人。同伴力量的加入, 使得五华区在高危人群干预和感染者随访关怀工作中不断取得突破, 干预不再仅仅停留在知识宣传和培训上, 通过安全套推广、清洁针具交换、陪同转介、规范化性病诊疗服务、同伴心理互助、家庭关怀、社区支持等行为改变和综合干预策略的运用, 不仅提高了各类目标人群的干预覆盖面和深度, 降低了高危行为的发生率和HIV筛查阳性率, 有效促进了政府责任目标的完成, 而且利用实际干预工作将多部门连接起来, 构建减少伤害网络, 倡导目标人群主动参与、主动受益, 并从自身做起, 用行动带动同伴、家庭和社区共同营造反歧视环境。
1.2.2 社会组织的能力显著提升
政府部门和项目的支持使得五华区各社会组织的执行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都得到显著的提升。在托管机构的帮助下, 各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自身优势成功申请到9个国际合作项目的社会组织项目, 这对于进一步提升小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通过和更多的社会组织进行相互学习和交流, 达到彼此支持和共同促进的目的。
1.2.3 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得到总结和推广
在执行过的各国际合作项目最佳实践案例集中, 均有五华区社会组织的实践经验。同时, 在市级, 省级, 乃至国家级经验交流会上, 社会组织的建立和扶持、规范化性病诊疗服务提供、清洁针具交换、全程优质陪同转介服务和生产自救实践等一系列的工作经验多次受邀进行交流。
2 目前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2.1 自身建设的缺陷依然存在
目前辖区各社会组织均未注册, 仍然以依靠区疾控中心给予技术支持和财务托管的草根组织方式生存。在此情况下, 社会组织的劣势也逐渐暴露出来:组织内部制度化建设存在许多问题, 包括经费管理、资金使用、工作职责、人员管理和功能定位等方面缺陷明显, 致使骨干成员变动频繁;组织发展速度较慢, 规模较小, 影响力有限;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且数额较小, 主要依靠防艾项目资金的资助开展工作。以上三点相互制约, 形成恶性循环, 再加上社会组织往往习惯于单兵作战, 缺乏彼此间的联系和交流, 阻碍了社会组织团体的持续性发展。
2.2 社会组织成员主动性不足
既往的国际合作项目为各社会组织提供了重要的经费和技术支持, 但也让社会组织成员习惯于等待指令和被动执行, 缺乏总结既往工作经验、分析自身优势和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主动实施和效果评价的意识和能力, 从而导致很多社会组织在项目结束后难以适应, 甚至最终解散。
2.3 存在盲目注册的思潮
目前, 社会组织在主观上将注册视为应对挑战的一条重要途径, 认为注册后会得到更多的支持, 但不难发现, 习惯了等待指导、被动执行的工作方式很容易让社会组织成员在面对复杂繁琐的注册程序时选择放弃, 这也是目前中国社会组织注册率普遍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是通过政府机构帮助其注册成功, 也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组织成员和同伴骨干的被动工作习惯。
2.4 各级防艾经费在外方项目撤出后的跟进支持方式仍在探索中
2013年, 在国际合作项目全面撤出的情况下, 省、市级安排了一定数额的社会组织专项经费, 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对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进行支持。但由于覆盖范围广泛, 中标社会组织获得的支持较项目执行期下降明显, 行之有效的支持方式仍在探索过程中。
3 应对策略
3.1 政府部门强化引导
政府部门一方面可以通过回顾既往工作指导社会组织总结项目成果和工作经验, 明确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并学习借助语言和文字进行宣传和展示;另一方面, 为社会组织提供一些政策、经费支持, 多部门需求, 公民社会发展和网络建设等方面的信息, 指导社会组织利用自身优势主动争取支持。当然, 在提供支持的同时, 政府部门需要通过制定购买服务工作制度和实施细则规范社会组织的行为, 并将引导贯穿于实际工作和督导中, 让社会组织边工作、边体会, 最终将团队意识、计划意识、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意识以及生存和发展意识转化为自身的一种习惯, 始终发挥其正性影响作用, 促进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3.2 社会组织强化主人翁意识和自身能力建设
应对国际合作项目全面撤出带来的挑战, 需要社会组织主动实践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 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获得更多的支持。
3.2.1 抓住外部机遇, 突出自身优势
社会组织应把握现阶段艾滋病疫情形势严峻以及投入资源和支持力度较大的契机, 利用参与艾滋病防治良好的外部环境, 充分发挥其灵活、高效和易于被目标人群接受等独特优势, 在提供和传递预防、治疗、关怀和支持服务等方面作为政府防治力量的有效补充, 不断巩固其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3.2.2 强化内部建设, 应对外部挑战
社会组织通过学习、借鉴其他组织的成功经验, 加强自身制度建设和管理能力, 提高成员的主动意识和服务质量, 不断强化自身的能力建设, 用良好的绩效表现提升社会公信度和影响力。同时, 这也是社会组织加强与政府多部门进行沟通和交流, 努力获取政府在政策、资源等方面的认可、支持和指导的有效途径。
3.3 结合地区实际在日常工作中加以探索
社会组织参与既是深入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需要, 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一项重要措施。昆明市五华区在项目撤出前提前制定并实施了国际合作项目结束后社会组织继续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探索计划, 在向辖区各社会组织传递危机感的同时, 以引导各小组负责人为重点, 带动全体成员为自身的生存和持续性发展出谋划策, 并将每个社会组织正在执行的项目或工作作为练习的平台, 学习如何从中分析效果、发现不足, 怎样发挥自身优势, 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相应的活动, 应当如何主动寻求协作或帮助开展超越自身能力范围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 疾控中心始终与各小组共同营造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 既关注任务的完成, 又注重小组的成长, 并结合实际情况为之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持。
3.4 建立远期规划
购买服务将是今后社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趋势, 而制度建设、技术指导和经费支持是购买服务模式的三大支柱。现阶段, 相对于急于注册和盲目注册, 强化自身的建设, 建立自我成长、职责传递和主动争取的理念更为重要。政府部门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 促进社会组织积极转变观念, 在获得更多主动权的情况下, 尝试从一个优秀的执行团队逐渐成长为出色的创造团队和协作伙伴, 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任, 胡志, 秦侠, 等.公民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的SWOT分析[J].医学与哲学, 2012, 03 (33) :31-33.
[2]张建新, 徐保华, 沈丽琴, 等.艾滋病防治多部门合作的“四个一”模式[J].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9 (7) :1773-1774.
[3]张宁, 武沐.社会组织参与防治艾滋病问题论述——以甘肃省为例[J].社会调查与社会分析, 2012, 06 (19) :19-23.
8.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讲话稿 篇八
中共XX市委书记、XX市人民政府市长 XX
同志们:
做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护农民切身利益的具体行动。今年5月中旬、6月初,国务院和省政府相继召开了全国和全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综合治理的防治策略,提出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防治思路,为今后一个时期的血防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天,市政府召开全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和全国、全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安排部署今明两年任务,推动我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进步。
2004年以来,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意见》要求,针对近些年一些地方出现的血吸虫病疫情反弹,我市市、县两级分别成立了由政府和相关部门有关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市政府及时制定了2005年至2015年的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明确了具体工作目标。按照规划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切实把血防工作纳入政府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以重点考虑、重点倾斜,确保了血防各项工作的落实。卫生部门加大了对螺情、病情的监测和对流行乡镇血防工作的指导力度,2005年查螺面积8422.79万平方米,药物灭螺面积2439.2万平方米,开展血吸虫病检查61.35万人,治疗晚血病人17人,外科手术治疗晚血病人6人,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水利部门把水利血防与农田水利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启动了血吸虫病疫区农村人口安全引水工程,广汉市完成了龙泉水库疫区整治工程,罗江县加快了省水利厅下达的文星镇水利灭螺示范工程的实施步伐;畜牧部门重点开展了春秋两查两治工作,控制耕牛的感染率,引导农民改变家畜养殖习惯,并在旌阳区寿丰镇开展了动物血吸虫病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农业部门借助国家实施农业综合项目和标准粮田工程建设的有利契机,把疫区农田环境治理纳入工程主要内容,抓好农业综合项目实施;林业部门在流行区大力营造生态林、经果林、工业原料林,促进了流行区的生态建设,推进血防工作向纵深发展;爱卫办加大了农村改厕力度,2005年,对广汉、旌阳、中江、罗江四个血防项目县完成改厕10400座;财政部门落实了经费保障,2005年,市、县两级拨专款371.4万元用于血防工作。今年,市财政又拨血防专款200万元,旌阳区、中江县、罗江县预算血防专款共计135万元,广汉市、绵竹市、什邡市也根据血防工作任务需要加大了资金投入;教育和卫生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加强了中、小学校预防控制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工作,在全市中、小学校中开展了血防知识竞赛;新闻部门面向全社会加大了血防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了广大群众的血防意识和参与意识。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市血防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阶段性成效,形成了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建立起了综合治理、群防群控的有力工作机制,完善了血防监测体系和监督措施,广汉市于2005年一举通过验收,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在为取得成绩感到欣喜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看到,摆在我们面前的血防工作任务还很艰巨。2006年,旌阳区、罗江县、中江县要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2008年,绵竹市、什邡市还要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也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为:灭螺药物供需不平衡、不到位;乡镇血防工作经费不足;耕牛感染率较高;血防综合措施在经济落后地区实施还比较缓慢;血防协调和业务指导机构力量比较薄弱等。
当前,我省和我市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都处于合力攻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到血防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卓有成效地抓好血防工作。
下面,我就进一步加强我市血防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明确政府职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阻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传染病。按照《血吸虫病防治条例》规定,血吸虫病防治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做好血防工作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各县(市、区)政府,特别是疫情反弹的县(市、区)政府,以及各相关部门,一定要深刻分析当前血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疫情反弹的原因,找一找工作在哪些方面还不到位,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综合防治”这一基本防治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按照我市制定的《血吸虫病防治中长期规划》,把血防工作纳入本地区、本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紧密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在规划和资金安排上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周密部署,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优先投入重流行区,切实把防治血吸虫病这件关系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大事抓紧、抓实、抓好,达到治理一片、成功一片、巩固一片的防治成效。
二、坚持综合治理,落实部门工作职责
血吸虫病防治的根本措施就是要坚持“综合治理,科学防治,因地制宜”。我市目前的血防达标,是用治标的方法来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要彻底达到传播阻断标准,还要靠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和齐抓共管。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血吸虫病防治条例》所规定的职责,进一步加大综合治理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实。一是要抓好各部门专项规划的制订。全国血防工作会议确定,国家的农业、水利、林业三个血防专项规划将于6月底审批下发。在实施国家专项血防规划中,各级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通过整合资源、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现有投入政策,切实落实流行区项目和相关配套资金。各部门要加强沟通与协调,做好项目规划相互衔接配套,抓好项目规划的审核评估,确保项目及时落实到位,发挥最大效益,取得最好的防治效果。二是要落实好各项工作制度。认真执行好市政府《关于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中规定的血防工作春查秋会制度、例会制度、述职制度、通报制度、督查制度等制度,确保职责履行到位。三是要加强督导检查。各部门对各县(市、区)的分片联系制度和督导检查制度要逗硬执行,特别是夏秋季血防工作十分关键,各部门要挤出时间、安排人力,对各县(市、区)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处理,确保目标任务完成。四是要创新工作机制。县(市、区)和各部门要进一步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紧密结合我市实际,积极探索血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三、坚持科学防治,建立工作长效机制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科学性的特性,我市的广汉市、旌阳区、罗江县、中江县曾经是达到传播控制标准的,现在又进行重达标,这充分说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达到传播控制水平,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地消除了血吸虫病的危害,还必须着眼长远,建立一套完整的血防工作长效机制,才能避免血吸虫病疫情的再次反弹和回升。对于过去的经验教训,我们要认真进行总结,特别是广汉市虽然已达标,但是如果在农业、水利、林业的综合防治措施和改水、改厕、改造环境等措施未有计划、有步骤地跟进或传染源未得到有效控制,血吸虫病又可能卷土重来,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wm338.com网。一是要狠抓传染源控制。血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目前,以牛为主的家畜是血吸虫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预防控制血吸虫病必须坚持以管好人畜粪便、控制传染源为主的防治策略,切实落实控制传染源的各项防治措施,从根本上阻断血吸虫病传播。要加强已建血防项目的管理和维护,从根本上治理钉螺孳生环境;要大力实施农机推广项目,推行“以机代牛”耕作农田,尽量减少血吸虫病流行区耕牛数量;要积极引导农民改变传统家畜养殖习惯,制定血吸虫病疫区和受威胁地区实行家畜圈养禁牧的有关规定,对牲畜实行圈养舍饲;要进一步规范耕牛活畜交易市场,严防输入性传染源;要通过改厨、改厕、改圈和建沼气池等方式,对人畜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生粪下水、下田,污染环境。二是要强化技术规范。坚持科学防治血吸虫病,严格落实血防技术方案,规范各项技术措施,加强血防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加强对基层,特别是乡镇血防工作的技术指导和支持,做好血吸虫病人的救治工作,提高工作质量,确保工作效果。三是要保证经费投入。市政府已把用于防治血吸虫病工作的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各县(市、区)也要根据当地血防工作实际,确保血防工作经费到位,为我市的血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四是要坚持依法防治。《血吸虫病防治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血防工作进入更加严格的法制化管理轨道。各地各部门要把贯彻、实施《条例》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切实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逐级抓好《条例》贯彻执行情况的检查,确保《条例》的落实。五是要加强健康教育。重点加强对中小学生、重点人群、流动人口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提高人群防护能力,增强群众支持、配合和参与血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落实工作措施,确保达标任务完成省政府已经明确我省要在2008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XX作为全省的经济发达地区,要为全省血防达标工作作贡献。今明两年的工作非常重要,关键要做好“一个巩固”、“三个达标”、“两个准备”。“一个巩固”:就是广汉市要采取有力措施,克服松劲、麻痹情绪,巩固好已达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的成绩,力争工作再上新台阶。“三个达标”:就是旌阳区、中江县、罗江县要将血防达标工作作为疾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来抓,保证必要的血防投入,完善工作机制,落实防治措施,严防急性血吸虫病的发生,确保今年达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两个准备”:就是绵竹市、什邡市要根据工作任务和达标进度的要求,合理安排资金、技术和人员,早作安排、早做工作,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措施,为2008年达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作准备。
同志们,血防工作任重而道远。预防控制血吸虫病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我们一定要按照全国、全省血防工作会议的要求和部署,认真贯彻落实《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和我市制定的《血吸虫病防治中长期规划》,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明确任务,扎实工作,为全面推进我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9.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讲话稿 篇九
一、从发展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充分认识林业有害生物的严重危害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乱砍滥伐是威胁森林资源安全的三大灾害。林业有害生物特别是危险性有害生物具有潜伏性、传播性和周期性等特点,控制难度大,一旦蔓延,极易造成大面积灾害,严重威胁森林安全。目前,我市森林面临的头号危险性有害生物就是松材线虫。松材线虫是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松材线虫病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病害。松树感染松材线虫病40天即可死亡。该病传播途径广,蔓延速度快,除治难度大。近两年,在我市周边连续出现松材线虫病疫点。目前,我市贵池区、青阳县、东至县均与松材线虫病发生区毗邻。贵池区观前镇与铜陵市松材线虫病发病山场最近直线距离仅4.2公里,青阳县丁桥镇与铜陵市山场直接相连,与发生点直线距离只有11公里,松材线虫病自然传入我市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在面临松材线虫病威胁的同时,松毛虫和杨树、毛竹、经济林病虫害等常见森林病虫害和其它外来危险性有害生物也对森林资源构成威胁。2、充分认识搞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池州是一个山区市,山场面积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57%。可以说,健康、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是我们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市委、市政府从池州的市情出发,提出建设“生态强市,旅游强市,经济强市”的发展目标,实施“生态立市,旅游兴市,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在这一发展战略的实施中,搞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保护森林资源,是一项长期的、十分重要的任务。目前,全市松树面积166万亩,占全市森林面积26%,全市松树蓄积量554万立方米,占全市森林蓄积量34%,一旦松材线虫病等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感染了我市森林,那森林资源就会受到破坏,并会威胁生态安全,建设生态强市谈何容易。森林是我市旅游景观的基础,如果是在九华山风景区、牯牛降保护区松树感染了松材线虫病,那旅游兴市就失去依托,也就谈不上建设旅游强市。同时,森林还是山区群众重要的收入来源,林业有害生物频繁发生影响林木生长、降低林产品品质,减少森林经营收入。一旦发生松材线虫病等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不仅木材不能利用,而且就会给人民群众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说,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保护森林资源,是保护我市旅游资源,建设旅游强市的需要;是维护林农收入,建设经济强市的需要;是确保生态安全,建设生态强市的需要。我们一定要从加快发展,富民强市这一池州发展的大局出发,来认识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围绕加快发展这个大局,进一步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各项措施应当肯定,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九华山风景名胜区、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全市大面积森林未发生松材线虫病等外来危险性有害生物,石台占大松材线虫病发生点通过认真除治和综合治理,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基本拔点的目标。松毛虫、杨树害虫、竹类害虫、经济林病虫害等主要森林病虫害未发生大面积灾害,为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松材线虫等外来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对森林资源构成的威胁日益加大,影响林木生长和森林健康的有害生物种类多、分布广,如果防控不力,极易暴发成灾。因此,我们必须围绕加快发展这个大局,进一步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各项措施,维护森林健康,确保生态安全,为建设生态强市、旅游强市、经济强市提供有力保障。1、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领导。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曾作出批示,“目前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和传播蔓延的情况十分严重,如不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将严重危害林业的发展,影响生态环境建设。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切实负起责任,制定和实施统一的防治计划,开展森林病虫害的普查和监测,实行严格检疫、综合治理和联防联治,依靠科技研究和推广有效的防治办法,加强宣传和技术培训,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教育的手段搞好防治工作。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林业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要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何闽旭书记对我市的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市政府不仅发了政府令,还多次就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作出专题部署。各级政府要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作为林业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领导,加大投入,落实责任,明确奖惩,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2、部门参与,共同搞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特别是外来危险性有害生物的防治,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各有关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来。林业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及时沟通信息,积极主动与各有关部门联系,争取理解和支持。各级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积极帮助争取国家和省对我市林业生物防治的项目和资金支持。供电、电信、移动、联通、部队、卫生、教育、城建、交通、航运等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对系统内的宣传教育,规范管理,认真执行国家森林植物检疫法规和政策,主动加强与森林植物检疫机构的联系,防止在业务和经营活动中,从松材线虫病疫区、疫情发生区调入松木及其包装制品和其它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工商部门要积极配合林业部门开展对有关企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检疫检查。3、进一步完善落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制度。林业部门要根据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法律、法规和技术规程的要求,结合我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实际情况,抓紧研究制定和完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制度、检疫制度、防治制度和其它相关制度,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制度化建设。这里需要特别强调一下松材线虫病防治的制度建设问题。根据我市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市松材线虫病预防指挥部去年7月以松防指1号文件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落实松材线虫病检疫检查制度、监测普查制度、枯死松树清理制度、发现枯死松树报告制度、复检制度、检疫申报制度、发现新疫点报告制度等7项制度。实行这些制度,既是松材线虫病防治法规的要求,也是松材线虫病防治的技术要求,对搞好我市的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对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市松材线虫病预防指挥部办公室要认真检查和总结,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督促整改。同时,希望各县、区和九华山管委会的分管领导和松材线虫病预防指挥机构,要高度重视,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切实把各项制度落到实处。4、重视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能力建设。能力建设直接关系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成效。各级政府要结合效能政府建设,把加强能力建设作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切入点,切实抓紧抓好。一是重视防治队伍建设。通过培训交流、引进人才等途径,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防治队伍。二是重视加强防治执法能力建设。防治执法机构要加强学习,依法行政,既要严于执法、敢于执法、勤于执法,又要强化服务意识,文明执法、规范程序。三是重视防治基础设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舍得投入,适应防治形势的需要,及时配备和更新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检疫、除治设备和基础设施。四是重视防治应急处理能力建设。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林业有害生物突发性灾害应急处理组织,根据应急预案要求,搞好物资储备,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10.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讲话稿 篇十
1 面临的问题
1.1 受损情况不清
据估计,绵阳城区约有MSM(男男性行为者)人员1万余人[2],地震发生后,通讯中断,交通不畅,纷纷外出躲避余震,原有生产生活秩序完全被破坏,MSM人群,尤其是HIV/AIDS受损情况、生活现况全然不知。
1.2 活动场所变化
震前绵阳城区现有的2个MSM专门活动酒吧,震后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全部关闭,MSM人群失去固定活动场所。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人民公园、铁牛广场等室外主要活动场所MSM人员活动逐渐增加。
1.3 网络活动更趋活跃
网络交流一直是MSM人群重要的活动方式之一,在绵阳城区半年内浏览同志网站的占60.7%[3]。震后,尤其是地震初期,成为多数人员极其重要或唯一的联系方式。
1.4 性行为发生变化
由于特大地震发生,使人们的生理、心理发生显著变化,同时由于MSM人群的特殊性,对其性伴选择、安全套使用等性行为可能带来一定影响,防治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1.5 防治力量缺乏
震后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专业防治人员无力顾及MSM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防治艾滋病空白,防治需求与防治力量严重失衡。
2 应对措施
2.1 及时了解人群现状
通过多种途径,积极想办法和志愿者骨干取得联系,充分利用其网络资源,了解MSM人群财产、人员损失情况,尤其是HIV/AIDS情况,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互助,同时收集人群活动方式的变化趋势。
2.2 与草根组织有效合作
针对震后专业防治力量不足而防治形势严峻的实际,与草根组织积极沟通、协调和商讨,制定应急防治措施,并充分发挥草根组织在震后的防治艾滋病作用,确保震后MSM人群防治艾滋病工作的有效开展。
2.3 加大室外活动场所干预力度
和MSM人群志愿者合作,震后1周即恢复对人民公园、铁牛广场等市内主要MSM室外活动场所外展干预活动,并根据室外活动人员增加的实际情况,加大干预力度,将过去每周星期5定时的1周1次外展服务调整为每周星期3、5的2次外展干预;同时根据震后MSM人群面临的普遍心理问题,将灾后心理咨询、疏导增加到外展服务中,对求助者提供力必要的心理支持。
2.4 积极开展网络干预
针对震后网络交流活跃的实际,及时与原有MSM人群主要QQ群群主取得联系,利用其在各自网络中的影响力,了解人群性行为及心理变化,并进行针对性疏导和防治艾滋病宣传。
2.5 协助室内活动场所尽快恢复
主动了解酒吧等室内MSM活动场所受损情况和需求,协助灾后自救,为重新开业提供帮助;通过网络、外展等渠道在社群及时传递场所相关信息,确保了震后1个月酒吧等场所重新开业,并多次在酒吧开展主题宣传干预活动,重新恢复和巩固了MSM防治艾滋病阵地。为配合宣传活动,结合地震灾后同志社群出现的生理、心理问题,即兴创作演出了《地震深情》等小品,将同志社群面临地震灾害时所表现出的真挚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尊爱生命、预防艾滋病的主题表演得淋漓尽致,收到极好的宣传效果。
2.6 培训志愿者,及时恢复生物检测
根据灾后疾控人员全力投入抗震救灾,生物检测采血人员缺乏而社群检测需求增加的实际情况,从志愿者中挑选1名有资质的专业人员经市疾控中心进行专门培训后临时担任现场采血工作,2008年6月22日恢复了生物检测工作,保证了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2.7 加强震后能力建设
利用震后单位工作不规范,部分私人企业停工,MSM人员自由度相对较高等实际情况,加大骨干能力建设力度,分别举办同志社群外展工作人员培训、关键人物座谈交流、外展内部交流和QQ群主培训等活动,有效提高了社群防治工作能力。
3 工作成效
针对地震灾害的特殊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MSM社群艾滋病防治工作,做到防治工作不中断,并得以尽快恢复。截止2008年7月30日,地震以来,绵阳市共开展同志社群外展服务22次,场所宣传干预等小组活动4次,骨干、感染者培训交流4次,干预5925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186份,安全套5862只,润滑剂2154包,生物检测91人,防治工作全面恢复。
4 工作体会
地震给绵阳市带来惨重人员财产损失的同时,给人们心灵也带来严重伤害,MSM人群生活发生重要变化,防治需求与防治力量严重脱节。在特殊情况下如何认清防治形势,充分与MSM志愿者合作,调动其对社群艾滋病防治的积极性,有效发挥防治作用是灾后防治工作的重点。同时,及时地进行地震对MSM人群防治艾滋病工作的影响进行评估,了解人群防治需求变化是震后防治工作开展的基础。制定针对性灾后防治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是确保灾后防治工作不中断,并力求早日恢复正常的有力保证。
关键词:汶川地震,MSM,艾滋病,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雷百灵,周云,朱颖,等.汶川地震绵阳极重灾区医疗救援应急指挥纪实[G].绵阳市地震灾后卫生防疫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绵阳:绵阳市预防医学会,2009:17-20.
[2]王毅,张洪波,张光贵,等.绵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性病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效果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2008,24(12):962-967.
11.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讲话稿 篇十一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督导机构要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和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有关职责落实情况,纳入对中小学的综合评价体系之中,并根据工作要求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县级卫生、教育行政部门每学期至少安排一至两次专项检查,相关部门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学校(包括教学点)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与传染病防制工作进行巡查,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跟踪督改。每个学校每学期至少接受一次巡查(包括专项检查或督导检查)。学校要开展经常性的自查,要根据有关卫生标准加强对食堂、校园商店、教学场所、宿舍及其他生活设施的检查,要加强对食品及原料采购、贮存、加工、销售等重点环节的检查,以便及早发现问题,把不安全因素消失在萌芽状态。各地专项检查或督导检查的结果要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并予以公布。
各地各校要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不力,玩忽职守者要予以通报批评。对食品卫生安全与传染病预防措施落实不力,导致学校发生传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事件,以及在发生传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事件后不及时报告或隐瞒不报的,要依法查处直接责任人,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切不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不了了之。要通过落实责任,严明纪律,加强督查,严格奖惩,真正把学校卫生安全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为全体学生营造一个文明卫生整洁的校园环境,使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得到切实的保证。
同志们,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和传染病防治工作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以对学生、对事业、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不断提高学校卫生工作水平,为实现学校安全、教学安定、社会稳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12.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讲话稿 篇十二
这次会议是由厅党组决定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当前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和信访稳定工作形势,安排部署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和信访稳定工作,保障汛期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防止发生因国土资源问题滋事丢丑事件,确保抗震救灾取得全面胜利和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下面,结合我省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牢固树立安全稳定压倒一切的大局意识,着力为抗震救灾和奥运会成功举办创造良好环境 当前,全国人民正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地震发生后,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抗震救灾的决策部署,帮助四川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工作。一是发挥技术优势,为抗震救灾提供地理信息服务。灾情一发生,省厅党组立即决定对抗震救灾提供地理信息支持,省国土测绘院迅速搭建抗震救灾地理信息系统,省地图出版社连夜印制《北川县地图册》,为省委、省政府部署对口支援工作,地震灾区防范地质灾害、开展灾后重建等提供服务。二是组建抗震救灾应急分队,随时准备赴川开展抗震救灾工作。抗震救灾应急分队由省地堪局、地环总站、地调院、地科院、测绘院、遥感中心等单位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排查地质灾害隐患,寻找合适地下水源,为灾后重建提供测绘遥感和地质环境建议。目前,应急分队先遣队员已入川,其他队员将根据灾区需要随时给予援助。三是踊跃捐款捐物,支援灾区。厅机关、厅直属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两次捐款万元,省厅和济南、青岛、淄博、潍坊、济宁、莱芜、临沂等个市局捐赠活动板房、帐篷、防潮垫、净水器、食品、棉被、药品等救灾物资,价值多万元。四是积极支持北川县灾后重建工作。厅地环处、地环总站等单位为灾区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厅规划处、规划院等单位协助灾区编制地震灾后重建用地规划。根据北川县国土资源局重建需要,援助一批救灾物资和越野车辆,总价值万多元。除此之外,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捐助活动,很多同志都踊跃报名赴川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充分体现了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热爱祖国、团结互助、和衷共济、无私奉献的精神,受到了省领导和部领导的表扬。在此,我代表省厅党组向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在这场举国上下共同参与的重大战役中,我们也应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十分需要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保证我省安全度汛,不出现重大灾害事故和群死群伤事件,也成为当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奥运会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是全人类和平与友谊的盛会。举办奥运会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百年企盼。办好年北京奥运会,对于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从月日西藏藏独势力**事件发生到奥运圣火境外传递受干扰和疆独“东突”组织企图制造恐怖活动等迹象看,要把这一盛会办得圆满成功,我们既面临着公共安全、信息安全和社会治安方面的风险,又面临着境内外敌对势力干扰破坏、恐怖势力袭击及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风险。国内外敌对势力借北京奥运会对我国施压促变的立场不会改变,“藏独”、“东突”、“法轮功”分子、“民运”分子等势力利用北京奥运会进行干扰破坏的图谋不会改变。我国申奥时对国际社会有一个放宽境内外新闻媒体采访的承诺,奥运期间一旦有风吹草动,一些戴着“有色眼镜”、惟恐中国不乱的西方媒体,会充分利用,到处煽动,作夸张、歪曲炒作,破坏中国因成功举办奥运会而获得的良好形象,打击中国人民因成功举办奥运会而获得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阻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奥运火炬传递即将在我省进行,由于青岛是奥运会承办城市之一,我省也是外国记者采访的个重点省份之一,奥运期间将有大量运动员、游客和记者到我省参赛、旅游和采访,保持奥运火炬传递活动和奥运期间社会稳定,维护奥运赛场、交通沿线、旅游景区的地质环境安全,将是对全省国土资源系统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先后对保持奥运期间安全稳定以及防范地质灾害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月日西藏藏独势力**事件发生后,中央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对做好北京奥运会安全稳定工作提出严肃要求,强调要坚决防止发生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政治事件,坚决防止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月日,省委召开领导干部会议,姜异康书记对维护稳定工作再次作了全面深入的动员部署,强调全力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专项治理到省进京重复上访和非正常上访问题,维护奥运会期间的社会稳定。针对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在继续抓好抗震救灾的同时,统筹兼顾,科学调配力量,切实抓好防范山洪及地质灾害等工作。月日,国土资源部召开全国主汛期与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徐绍史部长对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严肃要求。月日、月日国务院办公厅连续下发了《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当前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意见的通知》、《关于做好强降雨防范工作的通知》,就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出具体部署。月日,党中央、国务院又专门召开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对救灾重建及筹办奥运等工作作具体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专门就维护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了重要指示。省委专门就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下发了通知,其中对信访稳定和防汛安全提出严肃要求。可以说,鉴于西藏**和地震灾害造成的严重影响和人员伤亡,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保持奥运期间安全稳定和防范地质灾害工作重视程度前所未有,要求确保万无一失。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牢固树立安全稳定压倒一切的大局意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采取得力措施,扎扎实实抓安全、保稳定,努力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和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创造良好环境。
二、做好汛期地质灾害和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充分认识当前防范地质灾害面临的严峻形势。近年来全球气候总体异常,暴雨、洪涝、台风、干旱等灾害频繁交织发生,今年我国气候条件不确定性很大,年初南方部分省区遭遇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月份罕见的雷雨大风冰雹袭击了湖南、湖北等地,两次灾害均造成了严重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月日,四川汶川等地又发生了级强烈地震,伤亡惨重。月日以来,江淮、江南和华南地区持续出现大范围强降雨。据有关专家分析,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相关性,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类似今年南方暴雪冰冻天气共有四次,其中两次分别发生在~年及~年,而在年、年北方出现强降雨,黄河中游都发生了大洪水。年,四川茂汶叠溪发生级地震,北方大面积降雨,黄河下游多处决口;年四川茂汶发生级地震,黄河花园口站发生立方米每秒的洪水,是建国以来黄河出现过的最大流量;而年在四川松潘、平武之间相继发生了两次级地震,唐山发生级地震,黄河花园口站发生立方米每秒的洪水。今年汶川级大地震,北方是否出现强降雨天气,我们不能断定。但是,无论这些现象的发生是偶然还是必然都应该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提高警惕。我省处于北方多雨带的中心,今年月份以来,全省平均降雨毫米比历年偏多比上年偏多。从月日开始,我省进入汛期,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季(月)我省降雨可能偏多至成,我省局部出现暴雨洪水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大,防范地质灾害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
(二)突出重点,认真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避险工作。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在前期开展汛前隐患点排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隐患点的排查工作,特别对奥运场馆周边、公路铁路沿线、重大建设工程区、旅游景区、学校、医院等重点区域要重新开展一次拉网式排查,确保不留死角。对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迅速作出危险性判断,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易发区,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并逐一制定应急预案,落实监测、报警、人员疏散、应急抢险等各项措施。对存在严重威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实行全天候的专人监测,必要时采取应急避险措施。
(三)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省厅与省气象局联合开展的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已于月日起开始运行。如有三级以上的预报预警信息,将通过山东卫视晚间新闻(时分)、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气象预报栏目(早:、晚:)和“山东地质环境信息网”发布。各市、县(市、区)要加强对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和天气预报信息的收听、收看工作。当有涉及本地区的三级以上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和不良天气情况时,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电话、手机短信等多种途径及时传达提醒当地有关乡镇、村和单位,提早采取相应的避灾减灾措施。
(四)提高群众防灾意识,发挥群测群防作用。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手册、明白卡等各种手段,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开展必要的避险演练,增强基层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干部群众的作用,把防灾避险、监测预警任务全面分解落实到城镇、乡村、学校、医院、企业等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员,把各项监测预警手段落实到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重点区域。
(五)认真落实预案,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对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及时编制防灾预案,对已编制的防灾预案要加强宣讲工作,让群众知道预案中确定的预警信号、避让线路、避灾地点等有关内容,使群众遇到险情能够按照预案有序避灾,有条件的地方要开展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来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要对预案中确定的避灾地点组织一次全面的调查评价,以确保避灾地点的安全性。各级地质灾害应急分队、小分队要进入高度战备状态,做好人员、车辆、设备、物资等应急准备,及时根据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天气预报信息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隐患点开展险情巡查,确保地质灾害险情灾情早发现、早处理,把地质灾害产生的破坏减小到最低。
(六)加强值班工作,确保信息畅通。汛期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认真落实汛期值班制度,实行领导带班和专人值班。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分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负责同志以及应急处置人员必须保证手机小时开机,重要岗位实行主副班制度,以确保足够的应急力量和应急预案的随时启动。要坚持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如遇到突发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当地国土资源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到达灾害现场进行应急处理,并迅速上报地质灾害信息,为上级国土资源部门指导防灾救灾提供科学依据。
(七)继续深化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近年来,由矿山开采造成的地质环境问题不断增多,导致的地质灾害时有发生。要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作为防治矿山地质灾害的重点任务,一是要制定和实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确实取得实效。二是要进一步落实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督促矿山企业对采矿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及时治理,把因采矿而可能造成的地质灾害隐患消除在萌芽。三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探索多渠道融资方式,加快矿山环境治理进程,努力消除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四是要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及时掌握矿山地质环境情况,及时处理可能造成的地质环境问题。特别是滥采滥挖的小矿山,既堵塞河道、污染环境、破坏耕地,汛期易导致地质灾害,又违法用工、偷税漏税,易诱发群体性事件,必须坚决关停。
(八)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科技防灾水平。目前,我省科技防灾水平总体偏低,要积极争取建立各级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在防治工程的设计理念、技术、监测设备、预报水平提高的关键技术上组织攻关开发创新。要将卫星遥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引入地质灾害防治领域,打造地质灾害应急信息平台,为及时、到位、高效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反应提供保障。
三、集中治理重信重访,切实把来省进京上访增多的势头压下来
今年前个月,省厅共受理群众来信件,接待来访起人次。同期,国土资源部、国家信访局、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省信访局交办信件件,省领导批办件,共计件。在上述信访事项、案件中,扣除重复信访,实际总计件起,其中省厅重点督办的件,已处结上报件,处结率。全省国土资源信访形势总体平稳,全国、全省“两会”及重大节日期间没有发生影响社会稳定和上访“老户”滋事丢丑的信访突发事件,来省厅滋事闹访的比往年也明显减少,有力维护了全省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局。
但是,信访工作形势依然严峻:一是来省进京上访增多。月来省厅信访总量、来信量、来访人次分别比去年增加%、和。一季度,我省群众进京到部上访量分别排全国第二和第三名,我省群众到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的信访量也以每月的幅度递增。据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部分抽查,信访群众反映问题基本属实。月日,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向省政府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强化土地信访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的(督察)函”。才利民副省长做了重要批示。二是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以违法占地为主。属于违法占地搞非农业建设的件(起)占。三是重复信访问题比较突出。前个月重信重访率逐月增高,月份来省重访率%,月份已达%,个别市重访率超过%;省厅受理的来信中重信件,重信率为%。四是地区之间不平衡,个别地市问题比较集中。
当前国土资源信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群众长期信访反映的问题处理不到位。“五一节”前省厅排查的件重点信访问题和案件,%以上的属于年之前发生的问题,重点信件办结率仅为%,重点上访事项和案件办结率仅为%。占上访总量的违法占地案件,有的长期拖着不处理,有的以罚代法处理不到位。二是重执法处理事,轻化解矛盾稳控人。对信访问题,只处理事,不回访上访人,不做具体细致的疏导沟通工作,导致重复来省再访。三是对待上访“老户”,工作软弱,措施不力。对上访老户反映的问题,应积极报告当地党委、政府,与有关部门通力配合,综合解决,但一些基层国土资源部门既不争取上级部门支持,也不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对上访老户放任不管,一味强调上访人无理,不反思自身工作不力。应该说,以上列举的问题在各市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下一步,要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把来省进京上访增多的势头压下来。
(一)集中治理重信重访。对省厅交办的件重信重访、重点案件,各市局要逐件逐案分析原因,制定工作措施,落实办案人员,限定办结时限,集中攻克一批“钉子案”、“骨头案”,实现大多数重复信访案结事了、息诉罢访,月底前要将办结情况,按照一案一卷的标准,附信访人《回访单》送省厅复核、抽查。对省厅近期交办的信访案件,各市要确定责任科处室和市局包案领导,列表上报省厅备案。对本市不能办理化解、需要由省厅直接办理的信访案件,要提出正式申请。对经核实不属国土资源部门受理的,要向信访人出具“不予受理告知书”,并告知其应受理单位。对应由多部门共同办理的,要向本级党委政府及信访主管部门报告,依靠联席会议机制作出及时处理。特别强调一点,对信访案件的处理结果一定要告知信访人,减少因不知情出现重信重访问题。
(二)依法规范信访行为和信访秩序。一是坚持“双向规范”。一方面,要规范信访工作人员的行为,对初信初访的办理,要深入调查,客观公正处理,做好矛盾化解和思想疏导工作,把大量矛盾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避免重信重访。另一方面,要规范信访人的行为,对非法集会、寻衅滋事、冲击党政机关等不法行为,要配合公安等司法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制止,纵容迁就只会带来更复杂的不良后果。二是努力在“事要解决”上下功夫。对群众的合理诉求,能尽快解决的,决不推拖;能一次性解决的,坚决到位;能在基层解决的,不推给上级。要把落实逐级上访、“三级终结”的信访制度与真正为信访群众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不能只履行信访程序,不解决问题,更不能任凭信访人反复信访,既不答复信访人,也不向上级反馈情况。
(三)加强执法监察,落实土地违法问责制。随着群众法制意识的提高,无理取闹的信访已是少数,多数信访反映的问题都是违法问题,违法占有、使用国土资源已经成为群众信访的主要根源。解决信访问题必须加强执法监察,从源头治理。一是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下查一级、有案必查”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标准,对巡查发现、信访举报、媒体披露、上级交办的案件特别是违法批地、非法占地、以租代征、补偿不到位的重点典型违法案件抓住不放,一查到底,公开曝光。今后凡群众举报查实而当地国土资源部门未上报的案件,上级国土资源部门要追究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失职渎职的责任。二是要继续完善国土资源部门与纪检监察机关、公安司法机关的配合联动机制,狠抓对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人和事处理到位问题,一定数量的重信重访就是因为初信初访后,国土资源部门去查了,但是处理不到位,该拆除的不拆除,该复耕的不复耕,该追究责任的人不追究,于是再次信访。近期省厅与监察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征地工作情况专项清理的通知》,对年征地过程中,征地程序不规范、征地补偿费兑付不到位和已征未供问题进行专项清理,纠正征地过程中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今后凡重大违法、信访问题处理不到位的地区,省厅将停止对该地区的征地审批。三是要兑现严格土地违法问责制。要用责任追究来落实制度,改变一些地方执法难的困境。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出台了《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省厅出台了《山东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执法监察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这两个办法分别就落实政府问责制和国土资源系统内部责任追究制做出了明确规定,请同志们在系统内外做好宣传,告诫有违法企图的人不要顶风作案、以身试法。
(四)不断提高基层信访工作能力。解决重信重访问题,重心在基层,要把提高基层信访工作能力摆上重要位置。一是要提高县级国土资源部门查处违法案件、解决重大矛盾纠纷的能力。要坚持信访与执法监察、信访与行政审批“双向联动”制度,对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快查快办,不拖不等;对重大矛盾纠纷全力化解、耐心疏导,切实做到结案息访。二是要提高乡镇国土资源所发现违法线索、消除矛盾纠纷萌芽的能力。信访和执法是乡镇国土所的主要任务,要认真开展动态巡查,及时发现违法线索,早制止、早处理,防止事态变大、事情变复杂。三是要提高国土资源协管员、信访信息员的信息捕捉能力,做到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群众信访事件“一动即知”,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
(五)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一是落实值班制度的。有事报情况,无事报平安,遇有紧急、重要事项或突发事件要立即上报,并迅速组织处置。二是完善应对信访突发事件的工作机制。要与防范地质灾害一样,制定处置群体越级上访及信访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确保人员、组织、车辆装备落实到位。三是要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情况信息的搜集和掌握,及时获取深层次、预警性的情况信息,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四、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担负起保一方国土平安的政治责任
(一)明确职责,强化领导责任。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和信访稳定工作既是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重要任务,也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会议结束后,要将会议精神连同本地汛期地质灾害防治、信访稳定工作情况向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争取政府领导的支持。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和信访稳定工作责任制,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将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具体科室、具体人。在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主要领导要深入地质灾害防治一线,亲自组织排查重大灾害险情,帮助指导地方解决实际问题,督促防灾各项任务的落实。在信访工作中,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督查重大疑难信访案件的解决,亲自组织协调突发性群体性上访问题的处理,亲自阅批重要来信、接待重要来访。
(二)协调配合,强化共同责任。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和信访稳定工作还必须要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要加强与气象、水利、地震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充分运用各自的监测网络,密切监测气象、水文、地震和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建立信息共享和会商机制,及时作出科学准确的分析判断;发现地质灾害险情,需要向建设、交通、水利、铁道、旅游、教育、安全生产监管等有关部门的通报的,要及时通报,积极主动地配合有关部门,合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信访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信访联席会议制度的组织协调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政府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大信访工作格局。特别是要加强与乡镇政府的配合联动,保持经常性的联络畅通和信息交流,随时应对处置突发群体上访事件。
(三)加强督察,强化责任落实。要按照国土资源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要求,加强对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和信访工作任务的监督检查。为进一步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省厅重新调整了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汛期地质灾害应急指挥系统成员,由我任领导小组组长,由柏贵生同志任应急指挥系统指挥长,省地震救灾应急分队也是汛期地质灾害应急分队,在随时准备支援灾区的同时,要利用主汛期来临之前的这段时间,对各市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开展巡查、指导。省厅将组织督察组,对重点信访问题和案件处理情况进行复查和抽查,对信访案件特别是重信重访案件高发地区,实施重点监控,对重大典型案件的处理实施挂牌督办。
(四)建设队伍,提高工作水平。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队伍和信访干部队伍,是进一步做好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和信访稳定工作的需要,我们要把技术精、业务熟、责任心强、精力充沛、有进取精神的同志充实到地质灾害防治和信访工作一线,把最可靠的人放在最不可靠的地方接受锻炼。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专业很强的技术工作,目前省厅已经有了专业的地质灾害监测防治机构,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库,当务之急是各市要抓紧建立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尽快设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充实地质灾害应急队伍,提高地质灾害应急队伍装备水平。要按照“信访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要求加强信访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机构、充实人员。要让信访干部多参与国土资源业务工作,丰富业务知识面,全面掌握有关政策,提高熟练运用有关法律法规的能力,更好地促进信访问题的解决。
【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讲话稿】推荐阅读:
年艾滋病防治工作总结07-10
防治艾滋病的工作计划08-26
全乡艾滋病防治工作总结11-03
乡镇禁毒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意见07-20
2022年防治艾滋病工作总结11-20
县2014年度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11-20
学校关于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计划11-09
艾滋病防治试题08-08
艾滋病防治宣传精06-16
艾滋病防治条例试题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