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幸福与教育》有感

2024-08-29

读《幸福与教育》有感(精选18篇)

1.读《幸福与教育》有感 篇一

读王君《教育与幸福生活》有感

苏明灿

阅读,就是让阳光住进心里,驱赶走心里的阴霾与黑暗。近段安徽蒙城县学生群殴教师事件震惊了整个社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老师们对教师职业的忧虑,甚至有人喊出了“中国教师,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时间教育届上空乌云笼罩,身为老师的我自然也不例外。这几天情绪难免有些低落,批改学生作业提不起劲来,抬头无意间看到书架里躺着的一本新书,才想起这是年前买的,是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王君写的《教育与幸福生活》,一直未抽出时间来看,正好可以好好拜读一下。

《教育与幸福生活》是王君老师于2006年写的,由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主编并作序的,全书分为天使素描、激情岁月、呵护心灵、爱如潮水、教而不思则罔和源头活水六部分,这本书主要是写王君老师与IB班孩子们一道,发现、创造、享受幸福的教育生活的温馨过程,还有一些读书心得。我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了,王君老师对教育、对学生、对生活、对生命的赤子情怀像一束阳光照进我的心里,阴霾一扫而光,我顿觉身心舒畅耳清目明,大有拨云见日之感。我在这里略谈感想,和朋友们共享。

一、“教师应该爱学生,不过应该有艺术的爱。教师不是神,既不应该是蜡烛,也不应该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教师奉献给学生之前,首先要给自己注入生命的动力。教师要想让孩子热爱学习,你首先应该成为一个孜孜不倦的求学者。要想让孩子们成为一个坚忍不拔的人,面对困难你首先必须波澜不惊百折不挠。要想让孩子们成为乐观向上的人,你自己首先应该朝气蓬勃到老也还拥有年轻的心态。”我深为其精辟诊断所折服,其中诸多观点,对于身为教师的我,更有醍醐灌顶的效果。弗洛姆也说:“给予并不是说为别人牺牲自己,而是奉献出自己内心最富有生命活力的东西。他给予别人的是他的快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和幽默。给予的人不要把被给予的人看作是帮助的对象,而是同他们建造起一种创造性的相互关系。”时代在变,社会在发展,“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实际上已经成为了老师们的一厢情愿。君不见,教师职业依旧是大学生们不屑一顾的职业;君不见,校园里老师的辛勤无法感化的问题学生数不胜数。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仅仅靠教师负责奉献已经不能改变更不可能塑造学生的心灵了。弗洛姆的论述很精彩,作为老师更重要是教育孩子热爱生活,使他产生这样的感觉:活着是很美的,做一个男孩儿或者女孩儿是很幸福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多么愉快。

二、“当如惊涛骇浪一般的教育的强势力量无法深入的时候,那就只有寄希望于水的载歌载舞了。微笑着等待,几乎是唯一的温柔的选择。”这是王老师教会我如何对待差生。的确,有一句教育名言说的好: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等待。我们离不开差生,因为我们离不开应试。有优生自然就会有差生,存在即是合理,差生是上天赐给教师的礼品,甚至是中学生教师生存的土壤,是我们的饭碗。对学生过高的预期使我们失去了耐心与爱心,因为已经认定学生个个都该是优生,所以就难以容忍差生的一丁点错误,企图对差生的教育立竿见影,立马生效,但无论你下了多么大的功夫,往往表现在差生身上都是如水滴融入大海,什么都看不见。这样的事,可以说我天天在经历,我在上课时见到差生睡觉、不记笔记和连最简单的字不会写会生气,考试时看到差生什么也不想写趴着睡觉会愤怒,交作业时差生都不交作业会想不通。静下心来一想,其实是自己太心急了。身为特级教师的王君老师在面对差生也一样有过手足无措,被差生漠视的经历,只不过王老师的耐心取得了成效,一个重不交作业的差生竟然也交了作文,这让惊喜不已的王老师在批改后加了一句话“谢谢你交作业”.学生中肯定有少年有为的英才,但也必须承认,有相当多的人,甚至是绝大多数人,他们的成长需要一辈子,他们在一生的大多数时候,只能是差生。人是终生成长的,生命不止,成长不止。所以我们应该坦然面对差生,对差生多一点宽容与耐心,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们应该向王老师学习,“微笑着等待”差生的成长,当然“微笑着等待”不等于纵容不管。我们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成长的同时,促使自己成长。

三、“孩子,我是你青春的倒影。我快乐着你们的快乐,得意着你们的得意。我是你的欣赏者仰慕者,我是你的崇拜者纵容者。我雀跃是因为你欢乐,我开怀是因为你兴奋。记得:你曾经有那么一个倒影,曾痴痴地等待你欣赏你,如你是他前世和今生的爱情。让我们永远如影相随不离不弃。”王君老师的这些充满着真情、充满着爱意的话简直如电光火石,瞬间照亮我迷茫的心空,让我对师生关系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们常常会高高在上,滥用教师的权力,认为学生该做就是绝对服从老师,不服从就是不尊重老师,把颐指气使、惟我独尊当作引以为荣的事,殊不知,这绝对权威的背后是老师的自恋因素在作祟,这样培养出来的不是人才而是“奴才”.陶行知先生认为师爱的最高境界不是母爱,也不是父爱,而是朋友之爱,同志之爱,因为这种爱的基础是平等: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这才是师爱的圆满。真正的教育应是弯下腰来和孩子对话、走进孩子的心灵、和童心一起突围。

我还是想以王君老师的一句话作结:我希望我就是这样的一位老师,不仅能够给予学生牛奶,也能够给予学生蜂蜜。

2016年4月27日晚

2.读《幸福与教育》有感 篇二

首先,要明白经验在活动中的定位与作用,就不得不先搞清楚活动的意义。所以杜威开篇便明确了活动的意义:“一个活动所具有的意义是否无止境,一切取决于我们看得见多少与活动相关的联系,并且在现实联系方面想象力的范围是无止境的。”[1]为了证明这一点,接下来杜威进一步通过知识与活动的关系揭示出了经验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意义。因而他有了这样的表述:“当知识信息进入活动中,成为活动的一个因素,为了知识本身而追求知识时,无论这种知识是作为手段还是拓宽目标和内容,都会有启发作用。直接的洞见与被告知的知识就会融汇贯通起来。”[2]杜威这样确切的话语使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我初中时代的生物课,那时肥胖的生物老师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便搬来了一个成人实体大小的人体骨骼模型,并把它放在教室最前面,并配有相应的图解说明,虽然这与上课和考试的内容关系不大,但这却引起了我们不少的兴趣,每当下课包括我在内的一些同学都会驻足观察,大家都感到这十分有趣。以至于当多年以后,初中生物课本上那些需要考试的死记硬背的名词几乎全都忘记了,而我仍然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身体的一些骨骼的名称及相应的位置。从杜威的这一点上看,这着实切重了我国应试教育的弊病,为了就应对考试,多死记硬背,唯理论而理论,与现实生活与学生自身的经验严重脱节。

由此,杜威便得出了经验在活动中的定义:“随着把自己的所作所为在时间和空间上联系起来的能力的增强,我们的所作所为就获得了有意义的内容。因此,我们的日常经验不再是瞬间之物,它获得了永恒的实质。”[3]对于杜威的这一论述,让我想起了叔本华在他的著述《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所表述的一段话:“存在这一形态在时间上就是各个形态的先后继起,在空间上就是互为规定至于无穷的空间部分。“继起”是根据律在时间上的形态,“继起”就是时间的全部本质。”[4]这是多么天才而又直切本质的表述啊。个体经验正是在连续的活动的选后“继起”中实现了永恒的实质。在时间段上,经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虽然杜威与叔本华所表述的概念不同,但就这一点上来说,却道出了多么的异趣同工的妙处,同时也进一步地关注到了经验在时间与空间中的重要意义。而在现实的环境中,人们对这种动态的经验的重大意义的发掘总是误入歧图,这也正如印度上古的智者说:“这是摩耶,是欺骗之神的纱幔,蒙蔽着凡人的眼睛而使他们看见这样一个世界,既不能说它存在,也不能说它不存在,因为它像梦一样,像沙粒上闪烁的阳光,行人从远处看来还以为是水,像随便抛在地上的绳子一样,人们却将它看作一条蛇。”[5]

二.以经验为中介,历史与地理之间的互补关系

在阐明经验与历史、经验与地理之间的关系之前,有必要先再次厘清历史与地理的互补关系。杜威的表述是这样的:“除非‘在教育中存在一个统一的社会方向’这个观念只是一个荒谬可笑的借口,否则,作为课程的历史和地理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就必须在发展真正的社会性和理智性的经验中发挥普遍作用。”[6]而结合现实来看,我综合大多数当下教育工作者的观点后得出事实却是:地理和历史应该作为现成的两门独立学科来教授。而在这样的事实之下,很容易发生这种情况,即学生所学习的大量内容都是与日常经验无关的东西。这样一来,日常经验也不会通过获得各方面的联系来扩充它的意义,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没有生机活力也没有真实感,因为它与目前的活动没有关系。非常不幸的是,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这种学科内容与学生经验脱节的现象是非常常普遍的。就好比历史的意义好比就是记录在书本上的某个时间点,和某句史学家的结论性的定性,然后学生需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原文照背下来再复写在试卷上。佛朗西斯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我国的智者也说要“以史为鉴”,但这绝不是这种以应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所能达到的。真正的教育就是要使学生知道,这些活动可以用什么方式、在什么条件下进行,并使学生尽可能的认识到这些联系。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的作用在于通过提供前后联系、背景和观点,来丰富和解放比较直接的个人生活接触面。虽然地理多强调物质方面,历史多强调社会方面,但这都只是对一个共同的主题,即人类共处生活的强调而已。

三.经验与地理(空间)的联系

“在自然界的事实与社会事件及其后果相关联的方面,地理具有教育性影响。地理的经典定义就是,地理即地球这个人类家园的纪事。”[7]杜威认为,这个定义表达出了教育现实。杜威坚信,地理原本是一个可以唤起人的想象力的主题,甚至可以唤起浪漫主义的想象,地理分享着所有奇迹和荣誉,它们与人类的冒险、旅行和探险紧密相关。但要把具体的地理学科内容与人类的重要联系表达出来,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让我联想到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看风水”这一传统。大到一个国家的大型建筑工程的动工,或是房地产新楼盘的开发,小到一栋民房的修建,都或多或少会请人来“看风水”。这是否具有科学性暂且不论,却不得不承认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地理知识,如地质结构,房屋建筑的方向方位,采光性等。从这方面来说,具体的地理学科内容确实表达出了与人类的重大联系。但这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在一个更广大的空间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不仅是为了应试的需要,把所学的地理学科知识在试卷上复述出来,这没有用,因为这些东西无法与学生生活经验与周围环境联系起来,这正如卡西尔所说的,这些都是没有经过内化的没有意义的符号,是死的东西。所以杜威便明确的表达出:“追寻他们的前进路径就是扩充心智,这种扩充心智的方法不是通过把额外的知识塞进头脑,而是通过对从前视为理所当然的东西的意义进行重塑。”[8]

四.经验与历史(时间)的联系

在这段的开头,我不得不引用杜威的话来表达,因为杜威完全表达出了我内心深处的看法。杜威说:“扼杀历史的生命活力的隔离现象,就是把历史与当前社会生活的种种模式及相关事实割裂开来。”[9]有人说,过去的事件已经过去,不再与我们相干。但谁都知道的事实却是,过去的知识是了解现在的关键。历史应对的是过去,是在过去的时间里的一种存在,而这个过去的时间里的存在却成了现在的由来。也正如列宁所说的,遗忘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当然杜威的本意并不是要我们去沉浸在一些过去的事件不能自拔,而是强调过去的历史事件不能与活生生的现在隔离,否则将失去其意义。杜威同时强调了,在生活经验的形成过程中,要真正了解智力在经验中所起的作用,除了学习历史之外没有更好的方法,因为历史会说明人类从野蛮到文明的整个进步。这也形象的解释了当人们回望过去,反省历史中的错误时,人们也开始采取更多的实际行动来展望更美好的未来。比中在二战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而我国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也正是有此用意,铭记过去,反省历史悲剧,而其结果是指向现在,指向未来的,共同维护人类和平才是最终的意义。

五.总结

“任何经验,不管第一眼看起来是多么的不起眼,通过拓展其被察觉到的各种联系的范围,都能估计出他的无限的丰富的意义。”[10]正如上文中所描述的那样,各种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向外延伸,与自然和人两方面都有关联。而地理和历史作为学校课程中的两大资源,它们的主要教育价值在于在时间与空间的双向维度上,去提供一个最直接最有趣的路径,最终让学生进入到历史和地理所讲述的广阔的世界意义中去。

参考文献

[1][2][3][6][7][8][9][10]杜威著,陶志琼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210-216

3.读《幸福与教育》有感 篇三

【美】罗斯·格雷戈里·多塞特 著

珍乐 译

三联书店

生于1979年的美国人罗斯·格雷戈里·多塞特,目前是《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他在1998—2002年期间曾经在哈佛求学。为了让人们认识一个全面、立体、真实的哈佛大学,他撰写了《特权:哈佛与统治阶层教育》。本书中,他以非虚构的手法,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主线,回忆了学习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往事。本书作者虽然年轻,但是在社会观察方面表现出出人意料的理性,他的文字真实、坦率、诙谐风趣。作者指出,不论是哈佛也好,还是国内的大学也罢,有两方面的问题需要重视。

首先是大学与社会合作的问题。大学是社会知识的聚集地,是培育人才的摇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大学与社会合作交往越来越密切。服务社会作为一项基本职能,已经成为中外大学的基本职能。然而大学与社会合作过程中,很多教授再也坐不住学术的冷板凳,乐于跑项目、拉课题。比如统计学是热点,一些在基础数学领域耕耘多年的教师,干脆就转型研究数理统计。学科交叉是没有问题的,可基础学科也需要人扎扎实实地研究,若一窝蜂地跻身经济建设的战场,大学就是一座空巢,大学的办学品位必然受到削弱。尤其是国内一些大学教授,对于三尺讲台已经毫无兴趣,热衷于和企业老板、政府官员打交道,这些教授也被学生公然称为“老板”,师者风范已经荡然无存。

其次是学术道德的问题。近年来,从很多报道中不难发现,不论是美国大学还是国内大学,学术道德的底线不断在下沉。国内有的大学教师,为了完成科研任务,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压力很大。有少数教师在这种困局中铤而走险,抄袭他人的学术成果,或者同样的一个实验,将分析数据拆开分成多篇论文发表,还有的教师更更是出格,随意编造实验结果或者数据。学术道德问题,已经成为毒瘤正在吞噬大学健康的躯体。大学如果在学术道德方面丑闻频出,也意味着大学声誉已经扫地。

4.读《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有感 篇四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童年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美好的岁月,也许长大以后他不会记得童年发生的事情,哪怕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件都可能不会记得,但是童年的生活、生长经历都会影响他未来的认知、情感、思维方式。在现代一个高负荷的信息时代,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是孩子们所渴望的,是家长、社会应当给与的,是一名合格的老师应当配合的。读了虞老师的《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并结合工作这几个月以来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关于幼儿园的表演区

一位学者说过,幼儿的童年是成人生活的演练。对于这句话我并不赞同,但是我认为幼儿需要通过表演来感受、认知、理解这个他尚且不太熟悉的社会以及其中的各种行为规范和准则。因此,幼儿园有为幼儿创设表演的机会和条件的必要性。我所在的幼儿园比较注重幼儿的表演,在此过程中,我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将表演真正有效的融入到小班活动中?小班幼儿年龄尚小,语言、动作、表情等发展尚属于初始阶段,我认为该阶段幼儿的表演更多的是情感的投入。其中,表演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表演。教师可以通过准备充分的表演材料以及好的剧本,让幼儿去感受,从而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在这类表演中,角色的选择应当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并且随着活动的进程可以进行转换、改变。一个剧本是否好,应该观察幼儿的表现。如:我们班有一个剧本大约一个月没有进行表演了,一个幼儿问我,“老师,我们怎么不表演XXX啦?好久没有表演了。”我问:“你还想表演那个吗?”幼儿很用劲的点头,说,“恩!”因此,我认为,一个经典的`剧本应该让大多的幼儿想要去表演。

二、关于课程设计

书中提到“在观察和了解幼儿的基础上,设计符合班级和幼儿园实际的课程,应该是未来课程发展的基本方向。”因此,课程是“活”的,是因地制宜的。除此之外,我认为课程设计的关键是关注幼儿的反馈。一个好的课程设计的基本范畴应该是幼儿喜爱的、乐于参与的课程。然而,对于课程设计中,有效反馈和无效反馈是教师应当去思考的。作为一名新教师,在这个环节中仍有许多需要思考的地方。

三、关于幼儿教师知识

虞老师认为,幼儿园教师知识具有广博性,但并不是浅显的。幼儿园课程所涉及的领域很多,音乐、美术、体育、语言、数学、自然、科技、社会、健康等方面的内容都是幼儿老师的必备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教师的知识就是浅显的。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必须对这些内容进行深究,才能够将深奥的知识简单化、复杂的语言明了化。我刚入园的时候,在与幼儿交流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卡壳”的现象,和幼儿说着说着就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怎样的表达方式才能够让幼儿明白我的想法。这些看似“浅显”的语言其实是需要老师去思考、锤炼的。

5.读《幸福与教育》有感 篇五

——读陈红的《教师职业心理与人生幸福》有感

“幸福”—— 一个听了之后让人感觉无比羡慕的字眼。幸福是一种甜蜜,幸福是一种温暖,幸福是一种快乐,幸福就是一种最美的感觉!请问在座的各位“你觉得自己幸福吗?”我想说:“我有健康的身体,我幸福;我有美满的家庭,我幸福;我有一份我自己热爱的工作,所以我很幸福。”春节期间和朋友、亲戚在交谈中,他们不断地感慨,“还是当老师好,当老师幸福,工作稳定、待遇不错、还有寒暑假„„”那充满无限羡慕的字眼,让我有一种做教师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假期里,陈红老师的《教师职业心理与人生幸福》走进了我的生活。拿起这本书的那一刻我就在问自己“我是一个幸福的教师吗”?这里,我还想问大家“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幸福的教师吗?”

怎样做才是一个幸福的老师?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那我就认为教师的幸福在于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

我坚信,只要我们乐于学习、研究,勇于探索,敢于实践,我们的高效课堂就会更加高效、实效,我们的课堂也会更加精彩,我们就能迅速提升自己,在自己的教学一隅培育出属于自己的教研之花。

陈红老师在“打点幸福人生”一章的开篇这样写道:“如果我们把健康当作1的话,那么就有了幸福的基础„„这段话深深触动了我,让我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也由此让我想到了赢得健康的一种心态---宽容。因为宽容是阳光。

宽容是一种美。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浩淼无垠;苍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郁郁葱葱。泰山不辞杯土,方能成其高;

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宽容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纳百川的江河湖海。宽容是阳光,她会让我们每个人拥有健康,拥有幸福。

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聚合是一枚果;但它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当意识到生命的蜡烛在“照亮”学生的同时,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这样,我们的教育事业才真正是个幸福的事业!

在我看来,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并不难,最重要的是你要认可这个职业。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只要我们认定了,只要我们不懈怠,就能获得最大的回报和最深的幸福。因为我坚信只有有了幸福的教师,才可能有幸福的学生,才可能有幸福的教育!

能够成为一名教师是幸福的,一个人一辈子能生活在教师的岗位上是他最大的福气,因为这让他的一生都拥有光荣感和幸福感。因为有了学生的陪伴,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更加璀璨。

人们常说:工作中的女人是最美丽的、工作中的男人是最潇洒的。不错,那是因为她和他的执着忘我,因为她和他认真专注而浑身散发出迷人的魅力。而我要说:工作中的人更是最幸福的。因为他们因自己的努力改变着生活,因为他们沉浸在人生价值的创造之中。身为一名教师,我们就拥有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爱自己,也爱他人;播种着爱,也收获着爱;播种着幸福,同时更收获着幸福。

身为教师的我们,虽然平凡而又辛劳,但我们却在时时享受着天底下最纯美的幸福。

6.幸福-读《幸福的鸭子》有感作文 篇六

在雪花飘飘的新年里,我翻开了《幸福的鸭子》这一本书,它像一块磁铁,牢牢地吸住了我的心。

在这本书里,作家杨红樱以笑猫的口吻写了在暑假里,马小跳他们几个铁哥们和杜真子,笑猫一起去张达的外婆家发生的故事。我随着他们一起,认识了许多有趣的人物动物:勤劳的外婆;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外公;幸福的鸭子麻花儿;半身瘫痪的腊肠犬拖拖;巨人阿空等。他们各不相同,心却一样的善良。

外公患有老年痴呆症,智商只有5岁小孩的那么高。于是,杜真子带来城里的榨汁机,天天给外公做桃酱,给大家做土豆沙拉,天天忙得如一摊泥似的。当然,有付出就有收获,大家经常摘又大又甜的水蜜桃给她吃。她感觉到非常非常地幸福,快乐。

当笑猫掉进井里的时候,女鸭子麻花儿跳进井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着笑猫,直到有人来救它们。此时的.笑猫,是全世界最幸福的猫。

当杜真子梦游的时候,马小跳及时地把她背回她自己的房间,并替她保密,杜真子应该会感觉特别特别的幸福。

当............

这本书让我懂得,幸福,其实是很简单的。

7.读《幸福与教育》有感 篇七

关键词:双语教学,师资培训,误区,理念,素养

当今国际交流日益频繁, 同时我们还要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竞争对手的挑战, 这对21世纪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双语教育”由英语专门术语“bilingual education”翻译而来, 指要是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 从而使学生通过授课语言的运用来达到掌握两种语言的最终目的, 而不仅仅是把目的语作为一门课程, 比如把英文和中文作为两种独立的课程。

据书中介绍:21世纪的中国迫切需要双语教学, 但是要想真正实现双语教学的目标, 还有诸多实际问题等待解决, 只有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改革课程教材、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和建构完善的评价机制, 才能真正落实双语教学的实施。以中小学的英语教学为例, 能够使用流利的英语在课堂上自如授课的教师并不多, 大部分是运用汉语讲授英语知识。

在我国, 英语学科的教学一般被认作为语言教学, 而教师常因缺乏英语的听说基本功, 而造成师生沟通障碍。针对这种师资状况, 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比如主动引进师资, 聘请高校教师或外籍教师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外语基本技能的强化培训, 提高他们的双语教学能力。学校在注重教师过硬的学科知识的同时, 还应强调教师的双语能力, 培养复合型教师。那么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双语教师?

1 认清教育现状, 切勿走进误区

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认识到, 仅仅靠开设一门外语课程, 只能使大多数学生掌握有限的外语, 很难达到精通外语的程度。随着双语教学被越来越多的学校纳入教学计划, 双语教学的普及速度和范围都是有目共睹的, 但很多学校在具体的试行中, 仍存在不妥之处。

1) 学校对双语教学的误读

不少学校认为, 只要在课堂上说了外语就算是双语教学了。目前老师仅限于用英语说出“谁能回答这个问题”或“请大家拿出练习本”等这些课堂常规用语。而具体的知识性内容则用汉语。实际上, 真正的双语教学并非如此简单。从语言教学角度讲, 双语教学是使用另一种语言来讲授母语某一学科的知识内容。也就是说, 不论是课堂上的常规用语还是知识性的学科讲解, 都要求用英语讲出来, 让学生接触和掌握一些其他学科的英语术语, 这才是双语教学的初衷。

2) 双语教学中对母语的冲击

我国目前开展的双语教学除了使用第二语言传授数学、物理、化学、体育等非语言学科内容的教学, 有些学校甚至在语文课、思想品德课上也进行双语教学。这种做法与我国开展双语教学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必然导致汉语地位的降低和汉语传承的损伤。诚然, 在数理化等理科教学中, 用英语讲授一些计算公式、标准单位或者学科术语, 有助于教育与国际接轨。但在文科教学中, 尤其是语文教学中, 双语教学就得不偿失了。语文课设置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母语表达能力、提高古诗词文的鉴赏能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这些凝聚几千年文明的精华如果用英语讲授就本末倒置了。

2 更新教育理念, 创设双语环境

教学观念的变化是当前实施双语教学的关键。长期以来, 我国的英语教育重视书面知识, 忽略听说能力。要想真正实现双语教学, 就要求我们必须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 注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使英语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此外, 双语教学还要打破“我教你学”的传统教学模式, 构建一种平等、合作、协商的师生关系, 形成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氛围。我认为, 要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 构建相应的双语学习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双语环境的构建是为了让学生在一种自然、轻松的第二语言环境中学习, 达到“学中用、用中学”的境界,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融入语言环境。

书中提到, 双语教育在新加坡、加拿大等双语国家都取得了成功。究其原因, 是因为英语作为这些国家的官方语言, 使得第二语言的学习与运用有了得天独厚的先天环境。而我国属于单语国家, 自身没有外语的客观环境, 因此我们需要人为地去创设第二语言环境。学校可采取以下措施, 比如:加大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力度, 定期聘请外籍教师对学生进行口语辅导, 组织友好学校间互访交流活动;计划编制校园英语读本, 在学校图书馆内开设学生学英语网吧, 开设英语电台、电视台和创办英语刊物;开展英语歌曲、英语书法、英语墙报和英语小品表演的竞赛, 定期举办学校英语文化节等等。

3 夯实专业素养, 保证教学效果

双语教师承担着双重任务。

1) 向学生传授物理、化学、音乐、体育等学科内容;

2) 提高学生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水平。

双语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与其他教师的不同, 他们不仅要精通学科内容, 而且自身必须是一个双语者, 其学科水平和双语能力直接关系到双语教学的成败。就幼儿园双语师资而言, 目前幼儿园的老师在大量使用英语方面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1) 教师本身的口语不标准;

2) 教师中英文转换不恰当;

3) 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某些误区。

一些教师有幼教经验, 但英语, 最主要的是口语较差, 一些老师自身的英语很棒, 但幼儿教学经验不足。针对以上状况, 当前普遍采用的师资培训方法是:将英语教师幼儿化, 幼儿教师英语化。笔者在上海金山实验幼儿园的几天观摩学习活动中, 发现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许多生活环节都是固定不变的, 教师在这其中的语言组织有很大的固定性, 让教师每天练习口语, 熟能生巧, 也可让幼儿学得轻松、自然。如:晨间英语:“Good morning, Miss Yang.”“Good morning, Lili.”等;早餐用语:“Our breakfast is milk and bread.”“Please take your food.”教室用语“It's time for class.Please be quite.”“Raise your hand to answer my question, please.”午睡英语:“Go to bed.”“Please put the pillow first, and then spread out the quilt.”游戏英语:“Let's play a game.”“Are you ready?”离园时常用英语:“See you./Bye-bye.”“Hi, your mummy is coming.”等。这种方法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该园双语环境的创设与教学的优化。而作为小学、初高中的双语教师, 除了要掌握过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熟练运用英语课堂用语的基本功之外, 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学科素养。

4 结束语

教学大计, 教师为本。双语教师是双语教学最直接的实施者, 双语教学的任务只能通过教学第一线的双语教师来实现。双语教学的关键是师资, 没有高素质的双语教师, 就无法实施高质量的双语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2]姜宏德.论双语教师的专业素养[J].当代教育科学, 2003 (23) .

[3]杜秀花.佳木斯大学培养幼儿教师的实践与启示[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4 (6) .

[4]王立芃.小学双语师资培养[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5 (8) .

[5]陆蓉, 艾琼, 马天宇, 等.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双语教师培训项目组.为双语教师成长搭建平台——上海市浦东新区双语教师培训项目纪实[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6 (8) .

8.读《教育法学》有感 篇八

【关键词】教育法学教育法制教育立法

近期对《教育法学》的学习,让我收获颇丰,感触尤深,我对教育法规及其发展、各类教育法律和现阶段的国内外教育发展现状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就教育法学的各个方面谈谈我的一些感悟。

一、教育法學

教育法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综合学科,是法学原理和教育学原理的有机结合。作为现代教学工作者应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所以在此,我们也有必要了解教育法学的发展趋向。在位的教育法学研究中主要侧重于已下三个方面:注重开展教育法学微观研究课题;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研究热潮,促进教育法学的普及与提高;成立有关学术团体,提高教育法学研究水平。了解这些发展趋向也将有利于学校相关活动的展开。

马克思之以理论一直强调实事求是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为进一步突显教育法学的意义,我将结合实际事例进行剖析:

例如,1998年3月20日,星期五,黑龙江勃利县新起小学。一名叫王贺的小学生在教室见到一条金项链后,发扬“拾金不昧”的精神将项链交给老师,而老师却谎称这是一条镀金的假项链就将其占为己有。事发后,虽然事情的到圆满解决,项链物归原主,王贺也被评为三好学生,一向想受人敬仰的老师的不正行为却给这颗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永恒的阴影。他自己都不知道下次再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该如何面对。

这一案例就充分说明了一个教学人员不懂教育法学,不能依法行教给社会带的严重后果,他对学生心灵的不良影响有可能是终生的。所以作为同一名合格的教学工作者应认真总结、体会上述中归纳的教育法学知识,为自己的学生做出表率。

二、教育法制

教育法制是国家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法制的存在与其它所有制度一样有它存在的社会基础,即社会整体法制建设水平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教育资源的合理整合与配置;教教育观念现代化;全体公民具有较高的教育法律的意识。

例如,1999年9月6日上午,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北喇喇地村小学发生重大集体中毒事件,师生共有150多人出现中毒症状,被送医院救治。那是星期一,是该校例行召开全体师生大会的日子,大约从8点10分开始,该校陆续有学生和老师出现中毒现象,送来医院检查后发现是“砷化氢中毒”,经相关部门调查发现,原来是北喇喇地村小学周围的小冶炼厂在冶炼铜、铝、铅、锡等有色金属中挥发出的砷和硫等有毒气体所致。

在该案中的小冶炼厂本应是被国家明令禁止,但由于“小冶炼”在该县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一直被当地政府所“默许”。试问在经济发展与师生安全两者间孰轻孰重,难道当地政府不该为此事件负责吗?针对这个事故,很显然责任不在校方,当地主管部门、环境监察部门等没有严厉治理清查违法小冶炼,从而致使空气里有毒气体严重超标,造成严重的影响。但学校也不是可以完全置身事外,学校也要起到监管的作用,毕竟校园也算是学生的避风港湾,学校也理应为学生维持一个至少安全的学习生活场所。依据教育法制的相关规定,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对教育执法负有一定的职责,要及时纠正教育违法活动。

由此,我们应该的出两个重要结论:一是教育法制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地位重大,如果没有健全的教育法制,师生的合法利益将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其后果之严重,甚至可能危及其生命安全;二是我国的教育法制现今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深入的贯彻。这就要求我国在健全教育法制事业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三、教育立法

教育法制的首要工作是教育立法,教育立法的质量又直接影响着教育法规的实施程度,影响教育法规的权威性和实施效果。特别要注意的是,处于教育法学学科深入发展时期我们尤应重视教育立法的科学性。法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产物,要做到科学化就必须符合两个标准:是否符合教育规律,是否具有可行性。而其制约因素在于:教育立法科学化受国家主要方针政策的制约;教育立法科学化受人们对教育规律认识程度的制约;受社会物质条件的制约。而我们要实现立法科学就要建立科学民主的教育立法机制;就要依法清理修改现行教育法制、法规和规章,维护教育法制的统一;就要加快制定、实践迫切需要的教育法律,建立完善的、科学的教育法律体系。

例如,2005年9月1日,是广州增城市新镇联安村材育小学开学的日子,这一天,学生家长不仅要带孩子交纳学费进行注册,还要“义务”向学校缴纳几十到上百公斤的木材,这在该村已经竟形成了一个传统,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学校的这一行为越来越受到家长的反对,觉得这样给家听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负担,同时认为自己没有这样的义务,而校方则认为学校财政自己支付不起学校用柴,且交柴从三年级开始交起,四年级每人交50公斤,五年级每人交75公斤,六年级每人交100公斤,若不愿交柴家长可以以每50公斤10元的现金抵交木柴,校长觉得也是在按规矩办事,学校经济有困难,自己也很无奈。

如上述案例属于教学工作中的棘手事件,从事件的主客方和学校的角度理解,双方的观点都各有道理,这时该如何判定就成了一个问题。很明显校方的这一制度是不合理的,是没有法律依据的。但要推翻校方的这一观点则必须要在教育立法中建立完善的立法制度,有严谨的态度,考虑到社会的方方面是法律能在现实社会中做到行之有效。

总记

教育法学是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它由一系列的相关知识构成了一个整体。如教育法学是框架、是理论指导;教育法制是教育法学的具体实施,而教育立法则保障了二者的现实可行性,凸显了其法律强制性,它们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所以也应有所阐释,对它们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我们对实际问题的合法处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更投入的学习,是自己对教育法学有系统、清晰的认识,使自己在今后的日子里对实际问题能有更好的见解和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9.读《幸福》有感 篇九

“幸福”是人们经久言论的话题,也是每个人一生的追求。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认为幸福是家庭的美满、事业的成功,有的人认为幸福是拥有一笔财富,有的人认为幸福是每天的开心大笑......而我在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幸福》中感受到的幸福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相辅相持与守护。

莫泊桑的《幸福》讲述了一群饮茶客人的聊天,聊的是经久不衰的爱情话题。一位老先生为在座的客人讲述自己年轻时在科西嘉岛旅行时见到过的一个经久不渝爱情示范:科西嘉岛的一切显得原始粗暴,不管是风景还是人,也是那般纯朴自然。“我”借宿在一个老妇人家里,饭后与老妇人聊天,惊讶得知老妇人竟然是传闻中与人私奔的贵族小姐苏珊德·西尔蒙,而男主人就是当时苏珊德的父亲指挥的那个轻骑兵团里的尉官,如今已是个泥腿子的老头,她已变成了一个满身泥土的农妇。我如老先生那般惊讶这个奇特而又简单的爱情故事,思索着这种爱情竟是如此之完美,她对他的索取竟是如此少。对她而言,这个男人就是一切,就是一个人所需求的一切,所梦想的一切,日日夜夜期待的一切,永远希望的一切。她心甘情愿接受对方那种没有任何魅力、任何奢华、任何风雅的生活,将就并习惯这这个男人的丑陋,更是挚爱着这个男人,只因为这个男人使得她的一生从开始到终结都充满了幸福。

或许有人会像当时在座听故事的一位妇人那样,认为:这个女子的爱情理想未免太肤浅,她的需要太原始,要求太简单。她只不过是个傻瓜。这种想法在如今的社会也是普遍存在的,两个人的爱情不再是纯粹的,参杂许多成份,比如双方父母的看法、经济基础、潜力股,甚至还要应付各种各样的诱惑,像苏珊德·西尔蒙那样的付出和索取,真是爱情中的傻瓜、输家。但也有人像老先生那般被这平凡却经久不渝的爱情感动,赞同苏珊德·西尔蒙的做法,因为“其他的都无关紧要!只要她自己幸福”。在我看来,幸福不是别人眼中的幸福,而是自己内心真正感到幸福就好了。就像我们爸爸妈妈的爱情,或许生活中的磕磕绊绊让他们争吵、冷战,但他们都没有抛弃对方,也努力为我们创造幸福的家庭。

10.读幸福了吗 有感 篇十

假期读了本书,《幸福了吗?》,读罢此书,感触颇深,“我从不知道我是如此得幸福——年轻,有个活泼健康的儿子,善良的妻子,有一份好工作,有一颗好心。当我拿着一篮子的鸡蛋,我知道我拥有着满满的幸福。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对于幸福的诠释:孩子或许会因为得到一件心爱的玩具,一套漂亮的衣服而感觉幸福;少年或许会因为自己成绩的优秀,人缘的良好,师长的赞赏而感觉幸福;青年或许回因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恋爱的顺利而感觉幸福;中年人或许会因为家庭的和睦,达到事业顶峰而感觉幸福;老人或许会因为子女的孝顺,身体的健康而感觉幸福。这都是平凡的幸福。相比与科学家实验成功的幸福,相比与澳门回归后的幸福,它或许显得微不足道,但是谁能说这不是真正的幸福呢?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不可能都成为名人或伟人,这群人也只是人类中的一小部分。如果说只有他们才能感觉到幸福,那么大数人不是就将活在痛苦之中?

卖火柴的小女孩抱着一把希望的火柴,在圣诞节的夜里,躲在“节日气氛”外的角落,慢慢地划着一根根火柴,她没有美味的烤鸡,没有别致的圣诞礼物,但在火柴的微光中找到了外婆的微笑,微笑带着她幸福地去找回最亲的外婆……

我想我可以为幸福下一个定义了,珍惜你所拥有的每一样东西,陪儿子练琴时幸福的,给学生批改是幸福的,同孩子游戏是幸福的,和同事聊天室幸福的……你会发现,幸福包围着你,幸福简单地让人无法置信。

读 《幸福了吗?》 有感

逸夫小学

11.读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有感 篇十一

关键词: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高深学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6-0131-02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基于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作者本人数十年的教育活动的实践经历而写成的现代西方首部以“高等教育哲学”命名的高等教育哲学著作。这本书被美国大学和图书馆协会推荐为“著名学术专著”。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后,在我国教育学界引起了重大反响。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他在书中想要解决怎样的问题?笔者基于这个立足点,对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体系和框架进行简要分析。

一、从“什么是大学的本体功能”到“高深学问”

二战以后,美国的高等教育在三个因素的影响之下迅速扩张。一是1944 年的《退伍军人调整法案》,该法案使二战的退伍军人大量涌入高校,导致社区学院学生人数激增;二是婴儿高峰期出生的一代在1960 年代达到接受高等教育的年龄,并陆续进入50所州立大学;三是苏联的卫星事件导致美国政府通过了《国防教育法案》,使大学生入学率迅速提升。而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也促使美国高等教育类型出现分化和多样化,如大批新型公立大学、社区学院和州立大学的产生。这些变化引来大学内部课程结构、学术标准、培养目标等的重大调整,这使曾经以探究“高深学问”为宗旨的精英型大学的合法性遭到了普遍质疑。大学内外不同的人群对大学功能的认识开始出现分歧和认识上的混乱。布鲁贝克借用莎士比亚的话描述说,这是学术界对美国高等教育“大为不满的冬天”。这些不满包括大学教育的性别与种族歧视问题、价值立场问题、学生生活服务问题以及大学的功能问题等。但从根本上,布鲁贝克借用霍奇金森、布洛依和霍夫曼的观点认为,是美国高等教育的本体性危机与合法性危机问题,即在美国高等教育规模化、多样化发展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的本体功能应该是什么?它的合法性何在呢?

布鲁贝克首先对以往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做了简要文献述评,发现“他们的努力未能达到他们的目标,因为他们未能牢牢把握高等教育的独特性质”。布鲁贝克指出高等教育通常有着初等和中等教育碰不到的特殊问题,从知识的程度而言,它主要是研究高深学问的,这种程度在教育体系的上层是如此突出,以致使它成为一种不同的性质。这正是布氏所说的高等教育的独特性质,即“研究高深学问”。“高深”既是一个比较的概念,是相对初、中等教育知识的程度而言,也是一个表达“特性”的概念,即高深的程度使它成为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及组织机构的一种本质属性。布鲁贝克将确定的核心概念“高深知识”再分解成与其相关联的八个方面的子问题,即布鲁贝克所说的围绕高深知识论述的相互关联的八个方面。

二、“一个基点”、“两条线索”、“八个支点”

布鲁贝克的整部著作的分析框架可以概括为“一个基点”、“两条线索”、“八个支点”。其研究过程以“高深学问”发展的内在逻辑,即认识论逻辑为主线,以“高深学问”发展的外部条件,即政治论逻辑为副线,以与“高深学问”相关联的八个子问题为具体内容展开分析论证他的大学本体功能观。

1、 一个基点:高深学问

“高深学问”是整部著作构建的核心概念,也是问题概念化的结果。作者在对研究问题产生的背景做简单交代后,将读者的注意力很快引向大学存在合法性的问题。他对中世纪大学合法性基础、美国殖民地时期大学及殖民地以后美国大学合法性基础做了评价性回顾。同时,又对从纽曼的《大学的理想》到维布伦的《美国的高等教育》、赫钦斯的《美国高等教育》以及奥尔特加的《大学的使命》等有关大学理念的著作观点做了简要述评。实质上是作者引出并“寻找各种问题的共同基点”的过程,即上文说到的问题概念化的转换过程。

布鲁贝克从三个方面论证了“高深的学问”这一核心概念为什么是研究高等教育问题的逻辑起点和核心。

第一,“高深学问”是人类认识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必须。作者指出:“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他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的,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换言之,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那里就会有大学。”

第二,“高深学问”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特性,也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初等、中等及中学后各种类教育的主要依据。从整个教育系统而言,作者认为他们的差别主要在知识的程度上,“高等教育所关注的是深奥的学问,以致使它成为一种不同的性质”。它本身既是问题也是答案,是不证自明的逻辑起点。

第三,“高深学问”作为逻辑起点,还因为高等教育主要是基于认识论发展起来的。作者认为自从重视研究的德国大学精神传入美国后,高等教育开始主要以认识论为合法性存在基础,成为保护人们进行知识探索的自律的场所。这正是作者对作为逻辑起点和核心概念的“高深学问”的合法性论证。

2、两条线索:认识论与政治论

在第一章中,布鲁贝克简要梳理了美国自殖民地、独立后、19 世纪工业技术革命时期及20 世纪“威斯康辛思想”以来高等教育功能观的变革过程,得出:美国高等教育主要经历了基于殖民地时期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功能观、独立及工业革命时期的政治论高等教育功能观和20 世纪以来认识论与政治论交错结合——实用主义的高等教育功能观的转变过程。与此同时,布鲁贝克对各个时期占主导地位的高等教育哲学观的成因作了分析说明,指出尽管实用主义高等教育哲学观试图中和认识论与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观,但实际上,也主要存在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即政治论的与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至此,可以有两点判断:其一,认识论与政治论的二元高等教育哲学观是布鲁贝克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中概括出来的,它们正是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合法性依据;其二,认识论与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的关系实质上是“象牙塔”与“动力站”的关系问题,即大学自我发展与服务社会的问题。再进一步追问就是“高深学问”的发展应当坚持真理的原则还是坚持社会需求的原则。

围绕认识论与政治论,也即知识的真理性与社会性两维就是两条分析线索,一条是:知识的启发诱导性与自由教育、普通教育——课程选择的理性化原则——治学作为信仰,具有超功利性;另一条是:知识的社会性——学术自治与自由的有限性——教育(知识)的公民性、大众性——教学上讲授法的主导性与职业教育——课程选择的适切性原则——治学遵循道德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性。两条线索以知识的真理性,即高等教育的本体功能应该是探究“高深学问”为主线;以知识的社会性,即高等教育还应该服务社会为副线,交叉叠进进行。

3、八个支点:起于知识(高深知识)止于境界(学术信仰)

布鲁贝克是如何安排八个相互关联的问题间逻辑关系的呢?先来看他安排的逻辑次序:高深学问(逻辑起点)——学术自治与自由(学术自治体及其从事学术活动的条件)——高等教育为谁服务(学术标准)——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学术教育)——高等教育学(学术教学论)——治学的道德(学术道德与规范)——作为教会的大学(学术信仰)。从以上逻辑次序及内容可以见出,“高深学问”是逻辑起点与核心,与“高深学问”关系的密切性是它们之间逻辑次序形成的主要依据。

三、对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认识与思考

通过对布鲁贝克著作的分析,我们已经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为澄清当时美国学界及公众对高等教育功能的混乱认识而作,并为大学的本体功能“探究高深学问”进行辩护。

考查东西方古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我们会发现大学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出于保存深奥知识目的。如希腊化时期托勒密一世国王创建的亚历山大城图书馆和博物馆,其目标就是要把所有希腊文献都收集在一个屋顶之下,而它却是史学家眼中最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学校。阿拉伯最早的高等教育也是图书收集机构和翻译者聚集中心。东罗马帝国——拜占廷时期的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探索真理和传播真理的人(即为了保存知识)。而中国最早的官方书院“丽正修书院”和“集贤殿书院”也是作为编修书籍文献的机构产生的,其教书育人的功能是后来衍生的。至于中国的私人书院更是出于学者藏书、修身、治性的目的而产生的。可见,探究知识,尤其“高深的知识”是高等教育的特性,认识论哲学基础是它们存在的终极合法依据,这一点是能够被认同的。

我们可以认为,布鲁贝克更倾向于一种温和的理性主义大学观。他既要维护大学探究知识的本体性,同时又承认和接受大学服务社会需求的合理性。这一点,作者在最后一章也有明确说明:“正如前几章已几次注意到的那样,高深学问的激增形成了'知识爆炸',它把高深学问从社会活动边缘的'象牙塔'中移到了社会生活的中心……大学已失去了它的清廉,失去了对自身命运的控制……今日的大学是昔日学术自治、宗教等级与今日的官僚体系的混合体。”这也可以看作是西方理性主义大学观对工具主义大学观的让步。

参考文献:

[1]刘献君.教育研究方法高级讲座[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2]罗杰·L·盖格.美国高等教育的十个时代[J].刘红燕,译.北京 大学教育评论,2006,(2).

[3][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 版社,2002.

[4]宋彩萍,王丽平.质疑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基础观[J].复旦教 育论坛,2008,(5).

[5]贺国庆,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邓洪波.中国书院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

[7][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出社,1991.

12.读《幸福与教育》有感 篇十二

张德文同志的新作《为成功和幸福的人生做准备》, 以自己三十多年的教育实践为基础, 从办学理念的层面上, 为我们展示了探索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契合的新视角。作者把成功和幸福的人生界定为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上的以能够为国家建设做贡献为成功和幸福标准的人生, 正确地把握了素质教育的方向;把为未来国家建设做准备视为为成功和幸福的人生做准备, 正确地把握了素质教育的目的;以能不能为成功和幸福的人生做准备为标准, 衡量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教育行为, 正确地把握了素质教育的方法。这可以说是《为成功和幸福的人生做准备》的核心和亮点。

《为成功和幸福的人生做准备》以“为成功和幸福的人生做准备”的办学理念为主线贯穿全书, 对这一办学理念从本体论到价值论, 再到方法论进行了完整的阐述, 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对“为成功和幸福的人生做准备”办学理念引领下的学校管理、教师教育教学、学生学习成长、家庭教育合作等实践经验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 既有特色办学理念引领下的教育实践探索, 又有对这些实践探索经验的反思和总结;既阐明了教育参与者们各自在教育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又强调了教育参与者们在教育活动中相互合作的重要性;既有对我国基础教育热点问题的关注, 又着眼于推动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既有践行特色办学理念的理性认识, 又有践行特色办学理念的方法指导;既结合了学校教育的实际, 又应对了学生成长的需求;既突出了国家的教育利益, 又兼顾了学生受教育的利益;既展示了多彩的教育实践, 又折射出丰富的教育思想。本书系统展示了“为成功和幸福的人生做准备”实践与探索历程, 是具有教育思想的丰富性、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和学生发展的针对性的办学理念, 是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契合的有益探索, 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缩影, 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阅读这本书, 对我们至少有这样几点启示:

———校长有没有自己的教育思想, 是能不能生成特色办学理念的前提。学校教育的成功需要诸多因素, 其中必有成功的特色教育理念。校长特色教育理念的差距是产生学校之间教育实践差距的重要原因。只埋头实践而没有自己的教育理念的校长, 只能是校务管理者, 在这样的校长领导下的学校, 只能是教书的地方;而既有特色教育理念又注重实践的校长, 才能成为教育家, 在这样的校长领导下的学校, 才能成为育人的摇篮。“为成功和幸福的人生做准备”的办学理念, 就是校长在自己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特色办学理念。

———只要善于思考研究, 总会产生新理念的火花。校长的成功不仅需要知识素养、专业水平、管理能力, 更需要理念智慧。理念智慧的差距是产生教育实践差距的重要原因。任何具有特色的教育理念都是在校长的理念智慧中产生的, 而提升理念智慧的方式, 就是善于思考研究, 即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 加强校长之间的交流, 不断总结自身的办学经验, 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自觉。校长持续不断地思考研究, 总会产生特色教育理念的萌芽, 闪烁出特色理念的火花。“为成功和幸福的人生做准备”的办学理念, 就是在善于思考研究中开出的一朵鲜艳的花。

———只要善于实践探索, 总会结出汗水浇灌的果实。校长的成功不仅需要具有特色的办学理念, 更需要特色办学理念引领下的教育实践。教育实践的差距是产生教育结果差距的重要原因。实践出真知, 教育实践是特色教育理念的源泉、动力和检验标准, 只有勇于实践探索, 善于实践探索, 才能形成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特色教育理念, 而特色教育理念的果实是校长的实践探索浇灌出来的。“为成功和幸福的人生做准备”的办学理念, 就是在实践探索中结出的甜美果实。

13.读《建设幸福中国》有感 篇十三

今天,我读了《建设幸福中国》这本书,《增加保障房供给》这篇文章吸引了我的眼球,细细品味。的确让我受益无穷。文章主要写了住房改革的成绩首先表现在增加供给方面,包括公租房、廉租房、棚户区改革等保障性住房的大力建设,为声调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实现了他们住有所居中的梦想。

文中的王萍一家、尹大娘、胡伟民等人都因住上了有电梯、天然气、上下水、暖气的新家,感到温暖而幸福。

其实,这样的“民心工程”遍及全国各地,我们古田也把这“民心工程”落到实处。我的远房小姨,就于2011年年底分配到了一套70平方米的廉租房,她全家得知这个消息,喜上眉梢。小姨的公公体弱多病,三天两头上医院,医药费昂贵;她的小叔子患有小儿麻痹症,自幼腿脚不便,家庭的重担就压在了姨丈一人身上。一家人挤在租用的十几平米的房子里,生活十分不便。由此,面对一路飙升的房价,小姨和小姨丈要想在古田买一套房子,那是比登天还难。街道得知了情况后,便发给像小姨这样的贫困家庭一张通知,说可以向政府提交廉租房申请,小姨看了,乐开了花,2010年年底向政府提交了申请,并获得了批准。经过一年漫长的等待,至2011年年底,小姨一家都挺进了政府已装修好的、崭新漂亮的70平米的房子,从此,小姨逢人就说:“唉,政府的政策真好,让我这样的贫困老百姓也住上了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有一次,我去城东学习弹琴,只见那边一座座崭新的房子拔地而

起,我抬头问妈妈:“妈,这么崭新的房子,一定好贵吧?”妈妈笑着回答:“这些房子都不贵,因为这些都是廉租房!”“廉租房是什么?”我奇怪地问。妈妈说:“廉租房是低于市场价格的租金对外租凭的房屋。”我听了,茅塞顿开,如同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由衷地赞叹道:“这都是党与政府的功劳呀!”

14.读《建设幸福中国》有感 篇十四

这本书内容丰富,讲述了人民的走向致富之路和幸福的过程,阐述了幸福生活需要什么保证,以及 “十二五”给人民带来的幸福生活。

书中讲述了贾从才、卢启志老人、肖令宪老人、李德敏、帕牧古丽一家人、哈德尔、帕提汗、袁隆平、李高峰等人的幸福生活,用人们的亲身经历阐述了什么是幸福,怎么样才能幸福。

我认为,幸福其实很简单,就如同流行语中说的:“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

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就是一种幸福,因为这样会很快乐;

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就是一种幸福,因为这会让人满足;

保持简单的生活,这是一种幸福,因为这样几乎没有烦恼; 生活条件比以前更好了,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这会让人知足常乐;

能靠劳动自己丰衣足食,能得到人们的尊重……都是幸福,都能让人快乐。

有人说,幸福是一种感悟;有人说,幸福是一种感觉;有人说,幸福是一种内心感动。我认为,这一切都是幸福的表现。

15.读《语言与国家》有感 篇十五

在世界文化版图的新一轮拼合重组的过程中,语言已经成为重要的博弈工具之一:英语俨然成了世界语言,美国将汉语视为“关键语言”,而汉语本身则面临着全球化、国际化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语言与国家》一书的出版,体现了国内学术界特别是语言学界的国家情怀和社会担当。

《语言与国家》这本书问世之前,国内语文学界已经对语言和国家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先后提出了语言战略、语言资源、语言权利等一系列新思考和新理论。《语言与国家》借助鲜活的笔触,以生动的案例分析,使枯燥的语言研究挣脱了学科的束缚,在更为广阔、深远的战略背景下恢复了语言的生动原貌。同时,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的最新发展,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阐释了语言与国家的关系。它在向人们全景式地展现语言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中的强大力量的同时,启示我们应当以战略眼光看待语言、以敬畏心理对待语言、以国家情怀建设语言。

《语言与国家》一书通过阐释语言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建设中的多重作用,揭示了语言的国家职能:作为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语言既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武器,语言既是防御屏障,也是进攻利器;作为信息技术的处理对象,语言是新兴科技的引擎,更是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助推剂;在治国理政方面,语言既是文化传承、道德感召的载体,也是维护社会公正的工具,对外是展示国家形象、处理国际关系的润滑剂。在这个意义上,《语言与国家》充分体现了其资政辅政的价值,有助于推动语言文字事业更快更好更切实地纳入国家战略,同时也为各级语言文字部门提供了理论指导。

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在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次上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对个人而言,语言是思维工具;对社会而言,语言是交际工具。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语言不仅仅是交际的工具,更是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宝贵资源。

《语言与国家》一书启示我们从国家建设与发展的角度来解读语言,拓展、丰富、深化了社会对语言功能的原有认知。当前的社会语言生活热点频出、变化迅速,在表现非凡创造力的同时,也伴随着对语言规范的逆反,表现出语言使用上的价值虚无主义。当英美等国在向全球销售他们的语言时,我们却在消费自己的语言,“晋善晋美”消费了“尽善尽美”,“咳不容缓”消费了“刻不容缓”,“喜大普奔”消费了“喜出望外”“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和“奔走相告”四个成语。

希望读者们在读了《语言与国家》后换一个视角看待语言,换一种心理对待语言。敬畏语言不是因循守旧,恰恰应当以“正能量”为价值取向,积极创新,推动语言不断前行,更好更美地包容和承载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现象和创新思想,使语言对国家的贡献最大化,让语言更加“给力”:“中国梦”可以凝聚人心,“蛮拼的”可以鼓舞人心,“点赞”可以温暖人心。

16.读《幸福的方法》有感 篇十六

金州新区大魏家街道中心小学

刘宪伟

初看到这个书名时,不禁在心里问自己,幸福是什么?搜索记忆的碎片,追寻过去的痕迹,似乎无法给它下个确切的定义,更无法给它一个定格,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他心目中幸福的标准是不同的,追求幸福的方式更是不一样的。于是我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我想知道作者泰勒·本-沙哈尔对幸福是如何定义的,现实幸福有哪些方法。带着对这本书的渴望我走进了作者泰勒·本-沙哈尔的幸福世界。

当我捧起这本书细细品读时,作者泰勒·本-沙哈尔对幸福的理解深深的惊醒了我,他对实现幸福方法的阐述深深的吸引了我,让我对幸福有了新的认识,对我在生活中去实现幸福有了新的收获。幸福带给我们每个人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它可以让你快乐,它可以帮助你去实现人生的价值走向成功,它可以改变你人生的轨迹„„。品味了作者的幸福,结合作者对幸福理解我分享一些自己的感触。

1.幸福是什么?泰勒认为,幸福的定义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他说:“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这种解释绝不仅仅是生命中的某个时刻、某个瞬间,而是他人生的全过程。有时常常听到身边的同学、同事、朋友说此刻我很幸福,或是今天我很幸福,这个幸福是指瞬间一种美好的感觉。当你开始报怨社会,当你开始厌倦生活,当你开始倦怠工作,当你开始埋怨他人,说明你是不幸福的。而我认为幸福是留下过去美好的回忆,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为未来做好可以实现的憧憬。

泰勒·本-沙哈尔说所有的人都可以分成四种:第一种是忙碌型,第二种是享乐型,第三种是虚无型,第四种是幸福型。忙碌型的人以现在的忙碌和辛苦换未来的快乐,错误地认为成功就是幸福,坚信一旦目标实现后就是幸福,因此他们不停地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享乐型是及时享乐,出卖未来幸福,总是找快乐而逃避痛苦,他们只是盲目地满足欲望,而从来不认真考虑后果;虚无型的人放弃未来和现在,没有希望,不在相信生活是具有意义的,总是沉迷于过去,老是被过去地阴影所缠绕;幸福型则既有现在的快乐,又有未来的幸福,这是最好的。而我的感触可以用一段经典的广告词来形容: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赏风景的心情。

2.如何实现幸福?本-沙哈尔告诉我们实现幸福需要快乐学习和开心工作。

控制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区别物质和幸福的区别。物质、金钱、利益、权利只会满足人精神上的需求,物质上的需要,权利的欲望和利益的满足,然而有了这些一个就幸福了吗,我看不见得,多少因为金钱和利益的诱惑而走向深谷,多少人因为权利的欲望而走向死亡。一个的精神世界是健康的,追求美好生活的方式是光明的,自己的心态是良好的,对工作积极上进,对生活充满渴望,对家庭负起应尽的责任,那这个人就带给别人的同时也幸福着自己。幸福的方法,其实就是一种自我内心想法的改变。如果把目光只放在幸福的实现,我们错过的正是幸福其本身。因为追求幸福是没有终点的。人生短短几十年,在这个有限的生命里散发出无限的光芒,去做一些有意义、能够体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事,活在当下,活在现实,那么幸福将永远陪伴在身边。

17.读《幸福书》有感 篇十七

六(2)班罗瑶涵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回答。在饥饿的人心里,一餐美食就是幸福;在寒冷的人心里,一身棉衣就是幸福;在疾病的人心里,恢复健康就是幸福……读完《幸福书》后,我终于找到了打开幸福大门的金钥匙。这本书是由许多作家共同创作而成的,它通过几百个大大小小的故事来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感悟幸福,怎么样去获得幸福。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物质水平也不断的提搞,但是我们身边的抱怨声也在不断的增加:工作太忙,生活压力太大,小孩不听话……随着抱怨声离去的正是本该属于自己的那一站又一站幸福。读完这本书以后,我想我可以给幸福下一个简单的定义了:珍惜你所拥有的每一样东西,你会发现幸福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心中!

当我克服重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时,我明白了幸福是心中的一个希望;当我帮助别人,看到别人脸上感激的笑容时,我明白了幸福是心中的一份爱。其实,我们就生活在幸福当中,因为在我们的身边有爱我们的父母,关心我们的老师,还有亲如兄弟的同学……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怪兽。要我说,幸福就是坐在妈妈的自行车后面跟她说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幸福就是拉着爸爸妈妈的手一起散步;幸福就是喝一碗妈妈煲的浓汤……

18.读《幸福与教育》有感 篇十八

关键词:探索与抉择;晚清法律移植;法制现代化

从1902年到1911年,清末轰轰烈烈的变法修律活动随着大清王朝的覆灭而告终,这是一段大量移植西法的过程,标志着延续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法律的解体。然而从成效的角度来看,沈家本式的法律改革方案并未创造出人们所期望的那种'博稽中西'、'参考古今'和谐共生的新体制;所造就的不过是一种外观西化内里保守的二元冲突格局。不仅舶自远洋的先进制度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效力,中国固有的法律中许多行之有效的因素也被一股脑抛弃了。修律没有博得民主革命人士的好感,也没有挽回清廷大厦将倾的命运。在此, 我将从法律移植的角度来看清末修律失败的必然性。

首先,任何法律制度都有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经济土壤,而某种特定的文化、经济土壤需要特定的法律制度与之相适应,两者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共存于一国的历史演变之中。

其次,如果法律变革仅仅以模仿外国法律为目的,而不是本身自然而然的发展,这样的法律变革终究会因为缺乏风俗习惯的支持而举步维艰。苏力先生认为:"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理解法律,我们可以发现,法律的主要功能也许并不在于变革,而在于建立和保持一种可以大致确定的预期,以便利人们的相互交往和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法律从来都是社会中一种比较保守的力量,而不是一种变革的力量。"

再次,虽然清末在沿海商埠地区产生了新型的经济关系,部分民众的思想观念也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是在广袤的内地仍然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大部分民众依然信奉传统的纲常伦理,这种相沿已久的信仰不会因为法律的突然改变而立即消失,只能有待于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而渐渐更新。

所以,清末修律的动机固然良好,但是却违背了法律发展的规律,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再看一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法制建设从照抄照搬苏联的浪潮中一下子转向欧洲与英美,可以说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把大量的欧美法律制度引入了中国。而随着中国加入WTO,成为国际大家庭的一员,我国的法律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这一法律移植进程将有增无减,移植和继受外国法律制度已经是大势所趋。一些法学家热衷于移植西方法律制度、复制西方法学知识系统,然而,当我们把一种又一种的先进制度直接拿进来为我所用之际,我们对这些制度的理解到底有多少呢?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法律移植失败的典型。例如1986年12月中国在移植外国相应法律的基础上颁布试行了《破产法》,但由于中国实施破产法的环境不配套,破产法移植进来后,并没有发挥预期的效用,导致了我国后来破产法的失败,直至后来被废除,制定了新的破产法。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法学的误区在于以"他者"为判准来进行法律制度构建。他们以西方为标准进行全盘否定和自我批判,片面追求民主、正义的抽象理念,形式主义的法条"法治"大行其道,推行"整体移植"或法律"大跃进",从而造成了法律与固有文化传统、法律制定与法律执行之间的巨大鸿沟,出现了移植的法律和本土化资源的冲突。

时至今日,我国的法制建设目前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人物、环境与清末自是天壤之别,相同的是依然在大规模的移植西方的法律制度,仿佛一旦将西法移植过来,建设成一个完善的西式法律体系后,中国未来的"理想法治图景"即可实现,但结果是移植过来的法律被放置在书架上,没有很好地被施行。

因此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世界上并不存在一套抽象的、无背景的、普遍适用的法律,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会有不同的法律制度和实践。移植来的法律如果没有相应的"土壤"供其成长的话,它是难以成活的。西方法融入中国本土,也需要一个扎根中国社会的文化土壤及优胜劣汰的竞争过程。

各国的社会文化基础和市场经济条件具有很大的共性,这使得法律的移植成为现实的可能。但是现实的可能性并不代表成功的必然性,因为法律绝不是简单的书面条文,我们"不应该把法只看做是一种固定的规范,而必须把它作为一种变化发展的东西来考虑。也就是说,法是一种具有过程性的形象的东西"。我们所引进的这些制度都是发达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既定的社会和法律框架下,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完善才逐步确立起来的,在吸收引进这些先进制度之前我们是否应该在历史层面和价值层面上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诠释呢? 如果仅仅去做文字或逻辑上的分析能否就能领悟一项制度的内在价值呢?我们又如何能使这些异域奇葩在我们这片特殊的社会土壤之中仍能开出艳美的法律之花呢?

因此,在推进法治进程的今天,移植法律时既要对对本国国情进行充分调研,还必须要对将要移植的法律所形成的时代背景进行充分的评估。

1.文化因素。在法律移植时,既要对来源国的法律制度的文化背景有深入细致的了解,又要对准备移植的法律与本土文化的适应性作科学的和真实的评估,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理性的选择。人、婚姻、家庭等领域的法律制度与本国文化的联系比较紧密,法律移植必然是相当困难的;而发生在技术性较强的法律领域或新兴的法律领域,以及在国际交往中较多的证券、票据、专利和合同等领域受本国文化的影响较小,容易移植先进国家的法律,也往往会取得人们所期望的价值。因此法律本土化是实现法律移植不可缺少的环节。法律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如果不经过本土化的过程,便不可轻易地从一种文化移植到另一种文化。

2.经济因素。现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许多相通之处,不仅不会对发达国家的先进的市场方面的法律感到水土不服,反而由于经济运作的许多规律相同,移植过来的法律很快本土化。但是,我国毕竟是实行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公有制主要是通过国家所有权的形式表现出来,产权关系的一方是享有行政权力的国家,其法律调控的方式、程度显然不同于私有制国家。这无疑对诸多法律部门产生重大影响,在法律移植时是不能回避的。

3.政治因素。在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启动力量直接来自于政治权力的主要载体-国家,而不是像西方国家那样,由自然經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启动力量来自市场本身,即商人和市民阶层。在独立的行为合理化的市场主体形成之前,很难产生真正体现市场主体利益的法律要求。在现阶段,我国产生法律要求的利益主体与其说是市场主体不如说是政府。这就决定了当前我国政治对法律具有决定性地影响。因此,在移植法律时,必须重视在我国的政治体制下,国外的法律制度能否得到充分的立足空间。

4.法律内在因素。要想使法律移植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真正了解某一外国法律的全部情况。比如:法律词汇的真实含义,相关的立法精神,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等等都并非易事。

综上所述,法律移植必须充分考虑影响法律移植的文化、经济、政治、社会等因素。对植体及其生存环境和本国的法律或法律制度和社会环境相比较的过程只是法律移植的前奏,它对法律移植的实践过程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是法律移植的根基。对法律移植的本土化则是法律移植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也可以作为法律移植是否成功的标准。因为。必须注意本地法能否对所移植的法律制度进行吸收同化,所移植的法律经过合理的处理与嫁接能否真正渗入到移植国国民的血液当中。简单地说就是必须要注重国外法和本国法之间的同构性和兼容性,避免法律移植后的变异;要注意外来法律的本土化,使外国法融入到本土法律文化之中;要注意法律移植时必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法律,不是鹦鹉学舌或亦步亦趋,要有自己的选择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为本国法律的发展发挥作用。

上一篇:临床护理指南试题13章下一篇:初二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敦煌之行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