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总结报告

2024-06-10

混凝土浇筑总结报告(精选10篇)

1.混凝土浇筑总结报告 篇一

混凝土浇筑方案

一、编制依据

常州市武进区智慧园公共服务平台一期市政、绿化工程施工图纸、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相关规定、规范。

二、施工范围

中庭景观消防通道、广场铺装基础200厚C25混凝土垫层。

三、施工准备

1、材料及主要工具

1.1 本次施工混凝土采用200厚C25商品混凝土。

1.2 主要机械工具:小挖机、机动翻斗车、铲车、铁锹(平头和尖头)、插入式振动器、乱杠、木抹子、胶皮管、串桶、水准仪等。

2、作业条件

2.1 基础轴线尺寸、基地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

2.2 在基坑内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志,大面积浇筑的基础每个3m左右钉上水平。

2.3 校核混凝土配合比,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四、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支模板→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运输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养护

2、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3、混凝土的浇筑

3.1 C25垫层厚度为200mm,采用人工机械(机械翻斗车、挖机、装载机)配合,混凝土泵车将混凝土运至中庭外,人机配合装车至机械翻斗车,运至施工现场浇筑,插入式振动棒振动,垂直振捣时振动棒与混凝土面垂直,斜向振动时与混凝土面成40°~45°角插入。振动棒的的操作方法是“快插慢拔”,振动器插入点布置均匀排列,采用行列式的次序进行移动。

3.2 混凝土不连续浇筑,每隔6米设横向缩缝一道,机械切割缩缝,每隔25米设竖向伸缝一道,沥青麻丝伸缝。

3.3 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按事先做好的控制标高桩找平,表面应用木抹子搓平。

3.4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12小时内浇水养护,浇水次数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不少于7昼夜。

五、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1.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标准规定。

1.2混凝土的配合比、养护和施工缝处理,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1.3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其强度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2、基础项目

2.1混凝土应振捣密实,蜂窝面积一处不大于200cm2,累计不大于400cm2,无空洞。

2.2无缝隙无夹渣层。

3、成品保护

3.1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损坏时,方可拆除侧面模板。

3.2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方可在其上来往行人和进行上部施工。

2.浇筑混凝土观后感 篇二

2、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要求:(1)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如超过2m时必须采取措施。应采用串筒、导管、溜槽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生口)。(2)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0mm。平板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为200mm。(3)开动振动棒,振捣手握住振捣棒上端的软轴胶管,快速插入砼内部,振捣时,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振捣时间为20~30秒,但以砼面不再出现气泡、不再显著下沉、表面泛浆和表面形成水平面为准。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做到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靠近模板距离不应小于2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10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4)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5)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毕。(6)浇筑完毕后,检查钢筋表面是否被砼污染,并及时擦洗干净。

3、墙混凝土浇筑:(1)墙浇筑前,或新烧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应在底面上均匀浇筑50mm厚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砂浆应用铁铲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倒入模内。(2)墙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左右。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循环推进,连续进行。(3)浇筑墙体洞口时,要使洞口两侧混凝土高度大体一致。砼振捣要均匀密实,特别是墙厚较小,门窗洞结构加筋与连接交错钢筋较密的部位,应采用Φ25振动棒,其它墙梁部位采用Φ50振动棒,考虑到墙窗洞下墙体砼封模后无法直接振捣,可事先将窗洞下口留成活口,待砼浇至该位置并振捣密实后再行封模和加固。振捣时,振动

棒应距洞边300mm以上,并从两侧同时振捣,以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口并补充振捣。(4)构造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超过300mm。(5)施工缝设置:墙体宜设在门窗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墙体其它部位的垂直缝留设应由施工方案确定。柱子水平缝留置于主梁下面。

4、梁、板混凝土浇筑:(1)肋形楼板的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推进,先将梁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楼板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2)楼板浇筑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动器垂直浇筑方向来进行振捣。不断用移动标志以控制混凝土板厚度。振捣完毕,用刮尺或拖板抹平表面。

(3)在浇筑与柱、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 小时,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4)施工缝设置:宜沿着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1/3范围内,施工缝表面应与次梁轴线或板面垂直。单向板的施工缝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5)施工缝用木板、钢丝网挡牢。(6)施工缝处须待已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少于1.2Ppa,才允许继续浇筑。(7)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混凝土施工缝表面凿毛,清除松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排除积水后,先浇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8)浇筑梁墙接头前应按墙的施工缝处理。

5、楼梯混凝土浇筑:(1)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的表面抹平。(2)楼梯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完成。(3)施工缝位置:根据结构情况可留设于楼梯平台板跨中或楼梯段1/3范围内。

6、浇筑梁板砼时,墙节点区砼按高强度等级砼施工,分界面在墙柱边500处。

(四)混凝土的养护:

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以内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

2、混凝土浇水养护日期,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透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小于14天。在砼强度达到1.2Mpa之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施工振动。柱、墙带模养护2天以上,拆模后再继续浇水养护。

3、每日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足够的润湿状态。常温下每日浇筑两次。

4、大面积结构如底板、楼板、屋面等可蓄水养护,贮水池一类工程,可在拆除内模板后,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注水养护。

5、可喷晒养护剂,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水分蒸发,达到养护的目的。

6、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时,其四周应压严密并应保持薄膜内有凝结水

注意事项:

1.混凝土入模,不得集中倾倒冲击模板或钢筋骨架,当浇筑高度大于2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下料,出料管口至浇筑层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得大于1.5M。

2.混凝土必须在5小时内浇筑完毕(从发车时起),为防止混凝土浇筑出现冷缝(冷缝:指上下两层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间隔超过初凝时间而形成的施工质量缝),两次混凝土浇筑时间不超过1.5小时,交接处用振捣棒不间断的搅动。

3.浇筑过程中,振捣持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振捣器插点呈梅花形均匀排列,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40CM。保证不漏振,不过振。

4.浇筑梁板混凝土时,先浇筑梁混凝土,从梁柱节点部位开始,保证梁柱节点部位的振捣密实,在用赶浆法循环向前和板一起浇筑,但不得出现冷缝。注:(1)梁柱节点处不同标号(强度等级相差10MPA)的混凝土进行混浇时,先浇筑高标号混凝土,再浇筑低标号混凝土,且始终保持高标号混凝土浇筑高度高于周边低标号混凝土浇筑高度。(2)加强梁柱节点等钢筋密实处的振捣,振捣采用直径30MM振捣棒,振捣间距为100—200,避免出现混凝土蜂窝等严重质量问题。

5.混凝土浇筑快要完成时,应估算剩余混凝土方量和剩混凝土量,联系搅拌站进行合理调度。

6.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用刮杠刮平表面,刮平后用毛刷进行拉毛(附拉毛处理:用水泥和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和成水泥砂浆,将以上水泥砂浆通过拉毛滚筒或者笤帚,抹到墙面上,形成刺状突起,干燥后即成拉毛。主要作用是加强粘接能力;现在的毛坯房墙面一般不需要拉毛处理即可贴砖,但要看具体情况,如果墙面比较光滑,则需要做拉毛处理。)

3.坡屋面混凝土浇筑措施 篇三

坡屋面混凝土浇筑措施

一、坡屋面混凝土浇筑注意事项:

1.预埋地锚,支设屋脊节点使用;

2.梁柱节点拦设钢丝网保证梁柱节点混凝土强度;

3.斜屋面沿坡度从上而下2m步距设置一道钢丝截流网,对屋面进行分块浇筑振捣; 4.预埋圆10钢筋头@900*900,伸出保温隔热层30mm;

5.混凝土浇筑过程按照柱和梁板分为两个阶段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柱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0mm±20mm;梁板混凝土混凝坍落度控制在140mm±20mm。浇筑顺序:先浇筑柱和梁混凝土至水平段,板混凝土浇筑时应自屋脊向檐口分段浇筑(自上而下),两坡屋顶两边同时均匀浇筑,防止模板因受力不均而位移变形;

6.混凝土振捣:为达到混凝土振捣密实,注意混凝土浇筑时间,边浇筑边振捣,在混凝土初凝前再进行第二次振捣。组织钢筋看筋人员对钢筋位移控制,发现钢筋位移立即校正,并防止露筋;组织木工看模,浇筑前对墙柱梁板模板全面螺杆及加固全面检查,检查有无松动螺栓,是否缺少支撑等。在浇筑过程中随时观测模板及加固部位有无变形和跑模现象,发现模板变形或跑模应立即通知停止该部位混凝土浇筑,并增派人手进行加固和校正处理,在短暂时间内必须完成整改,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成。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专业工长在现场控制混凝土浇筑全部过程。混凝土收面:因斜屋面混凝土浇筑时极易下滑,收面必须分二次收面完成,达到一定强度后及时做好养护。

二、检查模板、支架、钢筋和预埋件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检查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此外,还应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以及模板接缝的密合情况。模板和隐蔽工程项目应分别进行预检和隐蔽验收。符合要求时,方可进行浇筑。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模板的标高、位置与构件的截面尺寸是否与设计符合;构件的预留拱度是否正确;(2)所安装的支架是否稳定;支柱的支撑和模板的固定是否可靠;(3)模板的紧密程度;(4)钢筋与预埋件的规格、数量、安装位置及构件接点连接焊缝,是否与设计符合。

在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垃圾、木片、刨花、锯屑、泥土和钢筋上的油污、鳞落的铁皮等杂物,应清除干净。

木模板应浇水加以润湿,但不允许留有积水。湿润后,木模板中尚未胀密的缝隙应用纸筋灰加以嵌塞或用草纸贴缝,以防漏浆。检查安全设施、劳动配备是否妥当,能否满足浇筑速度的要求。

三、操作工艺:

1.在浇筑工序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混凝土拌合物运至浇筑地点后,应立即浇筑入模。在浇筑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稠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应及时通知搅拌站处理。

2.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混凝土由料斗、漏斗内卸出进行浇筑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m,在竖向结构中浇筑混凝土的高度不得超过3m,否则应采用斜槽、溜管等下料。

3.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底部可先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或从梁一端下料,采用赶浆法。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坍落度,应随浇筑高度的上升,酌万福售楼部两点一线

予递减。

4.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5.混凝土在浇筑及静置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产生裂缝。由于混凝土的沉降及干缩产生的非结构性的表面裂缝,应在混凝土终凝前予以修整。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混凝土获得初步沉实后,再继续浇筑,以防止接缝处出现裂缝。

6.梁和板应同时浇筑混凝土。较大尺寸的梁(梁的高度大于1m)、拱和类似的结构,可单独浇筑。但施工缝的设置应符合有关规定。

7.浇筑混凝土时应分层,每层厚度应不大于下列数值(mm);插入式振捣器为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平板振捣器为200mm,人工振捣时为150~250mm(基础250mm,密集配筋为150mm)。

8.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时,时间宜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固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四、质量预控措施:(1)预控麻面。

模板面清理干净,无杂物。木模板在浇筑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拼缝严密,防止漏浆。钢模板要刷脱模剂。模板平整,无积水现象。振捣密实,无漏振。每层砼应振捣到气泡排除为止,防止分层。(2)预控露筋。

浇筑砼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钢筋密集时,应选择合适的石子粒径,石子最大粒径尺寸不超过结构截面尺寸小边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振捣时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要用溜槽或串筒等工具下料。操作时不得踩钢筋,如发现踩弯和脱扣钢筋,应及时修正。(3)预控蜂窝。

严格控制砼配合比。砼拌合要均匀,搅拌时间要控制好。砼下料高度一般不超过2m,浇筑楼板下料高度不超过1m。砼坍落度应严格控制,底层振捣应认真操作。柱子应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超过1m,墙每段高度不大于2m。用平板振捣器每层厚度不超过200mm,插入式振捣器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人工振捣为150~200mm严格掌握振捣时间,不宜长也不宜短。施工过程中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4)预控孔洞。

1)在钢筋密集处,如柱梁及主次梁交叉处浇筑混凝土时,可采用同等强度豆石混凝土浇筑,使混凝土充满模板,并认真振捣密实。机械振捣有困难时,可采用人工捣固配合。2)预留窗洞处应在两侧同时下料。下部往往浇筑不满,振捣不实,应采取在侧面开口浇筑的措施,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然后往上浇筑,防止出现孔洞。

3)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

1插入式振捣器应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或斜向振捣,即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成一定角度,约40~45°。

2振捣器插点应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漏振。每次移动距离不应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R)的1.5倍。一般振捣棒的作用半径为30~40cm。振捣器操作时应快插慢拔。

4.现浇混凝土箱梁浇筑施工方案 篇四

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是承担首都国际交往职能,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对外联络通道(京承高速公路~范崎路)工程(怀丰路段)南起开放路环岛,北至中高路,道路全长3.483km。本标段为2#标段,跨越现况京承铁路,标段范围为:H1K1+035.4~H3K1+190.4;全长155m。桥梁面积3760㎡,桥梁型式为3*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30m+25m+25m小箱梁。0#-3#轴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横向分为两幅桥,单幅桥宽12m,单幅箱梁为单箱双室布置;3#-6#轴为预制小箱梁横断面布置7片梁,梁距3.4m,梁高1.6m,3#-4#轴跨京承铁路小箱梁长30m,梁重110T。

现浇箱梁混凝土标号为C50W6,每幅方量为667m3,两幅箱梁混凝土方量为1334 m3。

箱梁标准断面图:

二、箱梁混凝土浇筑方案

75m箱梁的结构特点是:斜腹板厚度为45cm,且钢筋密又有波纹管,空隙较小,混凝土浇注困难,如何保证混凝土浇注质量是75m箱梁施工的重点和难点。混凝土浇注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两点:1.混凝土拌和质量;2.混凝土的振捣质量。为了保证预制梁的浇注质量,主要采取如下具体措施:

(1)、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和质量: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在混凝土配置时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原材料的各项性能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混凝土拌和质量:砼拌合按重量比采用自动计量拌和机拌制,严格控制配合比。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塌落度控制在18~22cm,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

混凝土以分次投料工艺拌制,拌和时间一般不小于1.5min。(2)、振捣设备的选用:

针对75m箱梁的结构特点,施工前需准备Φ50、Φ30的插入式振动棒各15个,并准备振捣扁铲数把。

(3)、优化施工组织:

浇注前对振捣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和工艺交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划分振捣区域。

(4)、严格振捣操作规范:

混凝土分层浇注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一定要本着“少下料勤振捣”的原则,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浇注上层混凝土时,振动棒要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6cm,振动棒振捣时本着快插慢拔的原则,移动距离不超过作用半径1.5倍。振捣时间以表面泛浆,混凝土不再下沉并无气泡冒出为准。浇注时经常检查模板、孔道、锚垫板位置是否正确,并及时修整。捣固棒不能触及波纹管,以免波纹管捣破漏浆。注意保证捣固质量,尤其锚下砼不易触及部分应加强捣固。

(5)、合理安排浇注顺序:

混凝土拟从箱梁两端逐步向中间推进,混凝土浇筑原则:倾斜分层,水平分段,分层厚度在30cm左右,倾斜面控制在1:4左右,具体如下:

①、混凝土分层浇注,浇注顺序是:底板→腹板下部→腹板中部→腹板上缘→顶板。根据混凝土初凝时间及速度,每层混凝土推进的距离间距为6-8米。

②、第一层先浇底板,底板的横向及纵向混凝土采用斜向浇筑方法,按1:7来计算浇筑长度,因混凝土塌落度在18~22cm左右,故竖向1横向流动即为7。

③、第二层浇注腹板下部及中部,浇注该段时,因波纹管较多,振动棒难以插入,是振捣的难点,采取人工用扁铲配合捣实。

④、第三层浇注腹板上部,该处倒角较多,容易产生蜂窝、麻面现象,为了保证该处混凝土浇注质量,一定要坚决执行少下料,勤振捣的原则。

⑤、第四层浇注顶板混凝土,浇注时要注意控制混凝土面高度和平整度;振捣时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然后用平板式振动器拖一遍。

(6)、施工组织及安排:

合理组织是75m预制箱梁混凝土浇注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具体组织及安排如下:

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至施工现场,2台混凝土泵车进行浇注。有足够的罐车运输混凝土,除两台作业泵车外,备用一台泵车,防止作业泵车出现意外。

振捣设备:浇注前准备齐全各种振捣设备,主要设备如下:Φ50、Φ30振动棒15个。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因混凝土是连续性作业,时间长,所以要配齐各个环节的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具体人员安排如下:

操作人员:

浇注现场:振捣手12人,辅助人员(主要是铲混凝土,移动振动器等)8人,振捣手连续工作时间不得大于6小时。

其他人员:电工2人,模板工15人,钢筋工5人,主要任务是用电管理及施工过程中观察模板和钢筋,发现异常及时纠正,壮工80人用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掏底板混凝土,同时需瓦工10名,负责混凝土面层找平工作。

(7)、砼养护

5.高层混凝土浇筑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篇五

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编制说明: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影响结构的安全,如何最大限度的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是工程管理人员急需掌握的。目前本工程高层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较多,为减少或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项目部特制定《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对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的产生和防治进行解答。希望各施工队对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问题认真整改,并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做好质量过程控制和预防,保证工程质量。

〖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6.建筑混凝土的浇筑方法研究论文 篇六

摘要:众所周知,钢筋混凝土是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在我国的使用范围更加的广泛,然而,很多的钢筋混凝土由于浇筑方法的不规范或是质量不过关,或是选材不合理,会造成浇筑好的建筑物产生裂缝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建筑物的安全和美观,而且会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一定的阴影,为了彻底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本文通过对钢筋混凝土选材、配比、施工等方面的具体阐述,提出了一些在钢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预防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裂缝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多层和高层的建筑物层出不穷,成为经济发展的显著标志之一,尤其是建筑行业的发展,其科学技术水平可谓是日新月异。人们对于房屋质量的要求逐日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建材的要求也在提高,特别是重头戏的混凝土,要想提高建筑物的质量,混凝土的质量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房屋的建筑过程中,混凝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几乎整个的建筑都是依靠混凝土进行浇灌的,这对于房屋的结构和使用的长久安全性都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随着高层建筑的逐渐崛起,对于浇灌技术的要求逐渐提高,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比较长,要求高,精度高,因此,混凝土的要求也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主要原因分析

我国一些建筑,特别是大面积混凝土浇筑后的建筑,出现裂缝现象的非常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混凝土技术不过关,包括水泥的选用上,用量和性质的错误选择,混凝土的浇筑工艺上,特别是配比方法上,还有很多的不足;以及水泥水浇筑后,由于温度的变化,热胀冷缩作用的增加,也会造成浇筑厚度和表面反应能力的不同,本文从选材、方法、降温、收缩四个方面着手介绍了如何正确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一般来说,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由于浇筑工人本身的积水水平有限,浇筑技术存在着不足,极易造成混凝土浇筑不均匀、不密实的现象,当震动发生的时候,整体的结构性强度也不高,就会产生墙体的裂缝的现象。而在施工工程中造成的混凝土浇筑不过关的现象也时刻发生,由于对于水泥性能的掌握不全面,选用了水化热的水泥进行施工,甚至一些沙石的含泥量不符合规范的进行施工,造成混凝土抗压能力减弱,抗渗能力降低,在干燥后就会有不同程度的裂缝发生。在沙石配比过程中,沙石的质量需要严格的挑选,过粗或过细都不符合要求。同时,温度也是影响钢筋混凝土凝合的重要因素,要注意热胀冷缩的物理性能,合理的进行降温处理。

混凝土开裂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降温收缩和干燥收缩。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截面大,导致水泥用量较多,水泥在水化过程中水化释放的水化热会导致温度发生较大变化,从而导致混凝土发生收缩,此种情况下产生的裂缝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力造成的。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内部温度同环境温度的温差可能达到250c以上。然而,由于施工现场管理的混乱或者安排的无序,混凝土在浇筑后养护不及时、养护措施不到位,再加上大体积混凝土相对散热面积较小,导致水化产生的热量不能有效释放出来,内部温度显著上升,外部温度低散热较快,很快内外形成较大温差,在混凝土外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达到一定程度,即超过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的时候,在混凝土的表面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后尽可能的采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同时充分浇水养护、加强混凝土的内部通风等措施,可以减少温差。

一般来说,钢筋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特别是在凝结过程中,由于水温的上升造成的凝结不善也是造成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来说,3—5度是最高的温度所需,超过这个温度,混凝土的抗压能力会直接减弱,达不到规定的要求。钢筋混凝土的抗压能力和抗渗能力在束缚的条件下一般发挥不到最佳的效果,从开始的细微裂缝到最后的大裂缝,造成很大的危险。

2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预防对策

合理的选择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合理选择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能够使混凝土的.防裂性能提高,同时能提高抗拉强度和极限拉伸变形能力,减小线膨胀系数。

2。1合理选择水泥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选用水化热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来制备混凝土。

2。2合理选择骨料

选用级配良好、粒径大的骨料,且骨料中砂、石含泥量控制在1%和20/0。

2。3掺合适量外加剂

通常,外加剂有缓凝剂、早强剂、减水剂等多种类型。缓凝剂主要用于夏季混凝土施工中;早强剂主要用于冬季施工;减水剂具有增塑和减水作用,它能够在保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用水量,同时节约水泥。根据试验在混凝土中掺人具有增塑和缓凝作用的减水剂,能够在保持混凝土的强度及坍落度不变的条件下,减少水泥的用量,降低水化热,进而达到降低内部温差的作用。

2。4混凝土温度控制

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砼温度,减少混凝土的内外温差,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骤然降低。在施工中冬季可以通过低温水来搅拌混凝土,在夏季可以通过冷水或冰水来搅拌混凝土。在骨料使用前对骨料进行冲洗,降低骨料温度,同时避免骨料曝晒等。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冬季混凝土在浇筑后12h内,在浇筑的表面覆盖上保温材料,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起到降低混凝土的表面温度梯度作用。

2。5掺入适量膨胀剂

在对混凝土进行拌制时,掺人适量膨胀剂或者膨胀水泥,让混凝土获得补偿收缩,从而减少混凝土温度应力。

2。6选择适宜的施工天气

选择较为适宜的天气来浇筑混凝土,特别是夏季施工要尽量避开炎热天气施工。

2。7改善边界的约束及构造设计

在结构孔洞四周变断面的转角部位或转角处,由于温度变化及混凝土收缩,应力会产生集中,应力集中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为防止裂缝产生,可以在变断面部位作局部的处理使断面缓慢过度,同时可以增配抗裂钢筋,抗裂钢筋尽可能采用小间距、小直径的,并按全截面对称进行配筋,提高抗裂能力,一般全截面抗裂钢筋的含筋率控制在0。30lo—0。5%之间,通过实践证明,含筋率小于0。3%时,容易使混凝土发生开裂。

2。8改善浇筑中的施工工艺

为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一般采用同一坡度,分层浇筑,一次到顶的原则,提高混凝土极限拉伸强度,同时防止因为混凝土的沉落而出现的裂缝。为减少内部的微裂缝,还应该采取二次振捣的方法,即对浇筑完的混凝土二次振捣,排除混凝土由于泌水在骨料和水平钢筋的下部产生的空隙和水分,提高混凝土和钢筋之间的握裹力,使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10%到20a/o,达到提高混凝土抗裂性的目的。

3结论

7.程序 每次浇筑混凝土需做的资料 篇七

每次浇筑混凝土需做的资料

1.原材料构配件进场验收记录(津资K4-4)2.物资进场报验记录(津监理A6)

3.混凝土浇筑申请(津监理A15,用于大批量浇筑小部件不用)4.模板安装 5.钢筋加工 6.钢筋安装

7.钢筋隐蔽(与安装日期一致)8.混凝土施工 9.模板拆除 10.现浇结构

11.混凝土施工、养护记录(养护日期浇筑完第二天开始)12.混凝土抽样单

13.600℃温度累计(浇筑完第二天开始做)14.试验台账

15.技术复核(津资K4-3,日期:钢筋加工)

二、试验知识

1标养

小于1000m³每100m³为一组,大于1000m³每200m³为一组(一组3块)规格100*100*100 2、600℃ 同生产厂家同强度等级同配合比留一组,规格100*100*100 3.抗渗

每500m³留一组(一组6块)规格150*175*185 4.砂浆每250m³砌体留一组(一组3块)规格70.7*70.7*70.7)厂房零层板混凝土施工时应注意现场无模板时应做的资料 1.钢筋加工 2.钢筋安装 3.钢筋隐蔽

4.混凝土浇筑申请(填当天浇筑日期)5.混凝土施工(填当天日期)

6.混凝土施工、养护记录(浇筑第二天开始养护)

7.砼抽样单(一般有标养、600℃,若冬季施工需做临界一组)8.600℃温度累计 9.试验台账

10.技术复核(日期早于钢筋加工)

注:混凝土进场只报A6物资进场及混凝土材质单复印件,并在A6表上注明混凝土厂家、等级、方量及材质单编号

钢筋进场需做的资料 1.物资进场报验 2.原材料进场验收 3.复印材质单

注:原件钢筋材质单上必须有钢筋数量、批次号、提供材质单的厂章,材1使用工程○2进场数量○3进场日期○4原件存放质单上必须手写○

5抄件人 于······(红章必须清楚)○钢筋复试必须在第二天送往试验室进行复试,复试之间必须做好委托单,委托单上必须注明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等级、厂家、炉批号、质量证明书编号、进场数量及组数、进场日期、试验部位、委托日期、工程代码、委托人联系方式、抽样人签字、监理签字并盖章 钢筋试件,原材料复试(十根为一组,两端必须平整)钢筋抽样60T为一组

8.混凝土浇筑总结报告 篇八

1.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浇筑特点

1.1 工程条件复杂,混凝土的需要量大

现在基本都是现浇的混凝土,因此整个浇筑项目的条件比较复杂,这对于浇筑技术的需求比较高。混凝土本身的体积要比普通混凝土要大,在浇筑的经过中就需要许多的原材料。因此,混凝土在浇筑时的特征之一就是混凝土相对大的`需要量。

1.2施工技术与养护工作的要求高

混凝土的体积大,构造厚实,而且在浇筑时容易形成裂缝,因此在浇筑的经过中一定要确保其整体性。通常状况下需要混凝土实施连续浇筑,防止留下任何缝隙;后期的养护工作一定要做好,不然混凝土就会发生一连串的问题,这对于整个项目而言都会形成非常大的影响。

1.3施工难度相对大,容易形成裂缝

混凝土在现实浇筑中水泥的水化热量相对大,再加上混凝土的体积大,因此混凝土内部不容易散发热量,而混凝土外部的热量散发快,这就产生了温差。温差就会造成应力的出现,应力就会造成混凝土发生裂缝,裂缝对于混凝土而言是严重的质量问题。

2.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分类 .

2..1 小直径钢管混凝土浇筑技术

所谓的小直径钢管混凝土建筑技术其实就是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的时候,通过c50的自密实机库,根据工程当中所指定的相关规范合理配置混凝土,然后根据要求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施工,然后利用振捣和甭管技术最大限度的优化混凝土浇筑质量。

2.2预应力输管大直径薄壁混凝土技术

现阶段在进行高层建筑房屋施工的时候用到的较多的技术就是预应力输管大直径薄壁混凝土技术,其主要的操作其实是利用预应力输管来让混凝土施工程序简化,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浇筑过程中所消耗的时间并且也使浇筑质量有了质的改变。

2.3水下双管加固混凝土浇筑技术

水下双管加固浇筑技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一定不能够让水喝混凝土混合,在进行施工的时候最重要的几个环节是水下混凝土浇筑、基础挖掘、方桩沉桩以及安装模板等,另外再混凝土遇到的一些情况做到及时解决,最大限度的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3.混凝土施工期间产生裂缝的原因

3.1 原材料不合格产生裂缝的原因

很多施工单位在建材选购时,为了能够减低施工成本,没有按照混凝土施工章程的具体要求和建筑商的设计要求来进行原料的采购,具体有以下两点形式:第一,在施工中采用不符合施工标号的水泥进行施工,导致水泥的用量增大,是促使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水泥在硬化后,其自身在受到温度等自然条件的刺激下出现不均匀的变化后,也会导致水泥膨胀出现裂缝。第二,钢筋在被腐蚀后,容易出现裂缝。混凝土处在潮湿、腐蚀的环境下,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钙,减低自身碱度,导致钢筋容易被侵蚀,从而出现裂缝的现象。

3.2温度应力产生裂缝的原因

温度应力裂缝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出现的内外温度差,引发温度应力而导致的。混凝土出现硬化现象时,其自身在水化时产生巨大的热量会导致混凝土建筑体内外的温度聚变,而混凝土表皮受到温度的影响较低,内部的温度骤然升高,因而在内外的温差下产生出了温度应力,当温度应力高过混凝土自身的拉力时,就会容易产生裂缝。

4.控制温度裂缝措施

4.1 合理选择配合比

在进行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的过程中,需要相关技术人员严格控制砂、石级配以及含泥量的配合比,并在实际的配制过程中适当的加入定量的减水剂(粉煤灰)。相关的工程实践显示,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加强对于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以及选择,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水泥用量以及水化热程度的降低,并由此推动混凝土的强度、和易性以及可泵性的提高。

4.2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为了减少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问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加强对于混凝土入模温度的控制。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有效的实现对于浇筑温度的降低,需要相关的技术作业人员采用低温水、砂表面覆盖等方法。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对于混凝土运输时间的缩短,并将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逐渐延长到5小时以上。再者就是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需要逐渐减缓浇筑的速度,继而由此提升混凝土热量散发的速度,实现水化热峰值出现的延迟,防止因温度过高而出现了混凝土表面高温状况。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技术人员将混凝土入模的温度控制在18摄氏度以下。

4.3控制拆模时间

在进行混凝土拆模的过程中,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加强对于相关温度的测量以及监控。事实上,只有当混凝土拆模后的表面温度与内部温度差小于25摄氏度的时候才能以进行侧模拆除作业。若其温差大于25摄氏度的时候,则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加强对于保温措施的采取,继而由此减小温差。

5.结语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相应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越来越频繁,这也就需要针对具体的建筑工程项目具体施工进行创新优化,促使其能够体现出较强的发展适应性效果,尤其是能够有效表现出理想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效果。混凝土工程中,在浇筑期间如果施工技术人员一旦把握不当就会出现裂缝的现象,进而导致混凝土建筑的整体平衡以及建筑质量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加强混凝土浇筑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9.混凝土浇筑总结报告 篇九

⑴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一般要求见本册“桥梁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Ⅷ204),

⑵盖梁混凝土浇筑应连续浇筑完毕,混凝土浇筑方法应水平分层,纵向压茬赶浆,从中间开始向两端阶梯推进。对于两端高低不一的盖梁应由低端开始向高端推进。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因锚区钢筋较密,浇筑时应人工配合机械振捣。

⑶若采用后穿束,混凝土浇筑前宜在波纹管内穿入铅丝棉球做拉通准备,混凝土浇筑时设专人由两端往复拉通,采用穿束时,混凝土浇筑时可用卷扬机由两端往复拉动预应力筋,防止渗入水泥凝块堵孔,直至混凝土初凝后停止,

⑷混凝土浇筑时应设专人检查钢筋、模板、波纹管、锚垫板、预埋件等,出现位移、松动时,及时纠正修复。

⑸浇筑完毕后将混凝土顶面整平,并用木抹拍实、压平。

⑹除按要求制作标准条件养护试块外,还应制作同条件养护试块,以确定张拉时间。

⑺对于非预应力结构,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拆除底模强度后,可以拆除底模;设计无要求时,宜按以下规定实施:跨度小于等于8m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值的75%,跨度大于8m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值的100%。

⑻垫石宜采用二次浇筑,以保证其位置高程准确;垫石浇筑前应对基面凿毛清洗,钢筋除锈去污。

10.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 篇十

后浇带是为了防止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或大面积砼的膨胀收缩产生裂缝而设置的,一般设计会有说明浇筑时间.如无说明应当征求设计意见.一般规定是建筑物主体结构完成后28天方可浇筑施工,这一点主要考虑了建筑物的沉降. 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

3.为防止因建筑面积过大,结构因温度变化,砼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缝为伸缩后浇带。 后浇带的设计要求

现设计院设计的后浇带施工图不尽相同,现行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及不同版本的建筑结构构造图集中,对后浇带的构造要求都有详细的规定。由于这些规范、标准是由不同的专家组编写,其内容和要求有所不同,各有偏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差异。

(1)后浇带的留置宽度一般700-1000mm,现常见的有800mm、1000mm、1200mm三种。

(2)后浇带的接缝形式有平直缝、阶梯缝、槽口缝和X形缝四种形式。

(3)后浇带内的钢筋,有全断开再搭接,有不断开另设附加筋的规定。

(4)后浇带砼的补浇时间,有的`规定不少于14天,有的规定不少于42天,有的规定不少于60天,有的规定封顶后28天。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规定是14天,60天。),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规定是28天。

(5)后浇带的砼配制及强度,有的要求原砼提高一级强度等级,也有的要求用同等级或提高一级的无收缩砼浇筑。

(6)养护时间规定不一致,有7天、14天或28天等几种时间要求。

上述差异的存在给施工带来诸多不便,有很大的可伸缩性,所以只有认真理解各专业的规范的不同和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性质,灵活可靠地应用规范规定,才能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

编辑本段后浇带接缝处的处理

(1)应根据墙板厚度的实际情况决定,一般厚度300mm的墙板可做成阶梯缝或上下对称坡口形;对厚度>600mm的墙可做成凹形或多边凹形的断面。

(2)钢筋是保持原状还是断开,这要由后浇带的类型来决定。沉降后浇带的钢筋应贯通,伸缩后浇带钢筋应断开,梁板结构的板筋应断开,但梁筋贯通,若钢筋不断开,钢筋附近的砼收缩将受到较大制约,产生拉应力开裂,从而降低了结构抵抗温度应力的能力。不同断面上的后浇带应曲折连通。

(3)后浇带砼浇筑,一般应使用无收缩砼浇筑,可以采用膨胀水泥也可采用掺和膨胀剂与普通水泥拌制。砼的强度至少同原浇筑砼相同或提高一个级别。

(4)施工质量控制,后浇带的连接形式必须按照施工图设计进行,支模必须用堵头板或钢筋网,接缝接口形式在板上装凸条。浇筑砼前对缝内要认真清理、剔凿、冲刷,移位的钢筋要复位,砼一定要振捣密实,尤其是地下室底板更应认真处理,提高其自身防水能力。1)后浇带处第一次浇筑留设后,应采取保护性措施,顶部覆盖,围栏保护,防止缝内进入垃圾、钢筋污染、踩踏变形,给清理带来困难。

(5)后浇带两侧的梁板与未补浇砼前长期处于悬臂状态,所以在未补浇前两侧模板支撑不能拆除,在后浇带浇筑后砼强度达85%以上一同拆除,砼浇筑后注意保护,观察记录,及时养护。 编辑本段后浇带的设置

一是

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2.1.10条规定,当采用刚性防水方案时,同一建筑的基础应避免设置变形缝。可沿基础长度每隔30~40m 留一道贯通顶板、底板及墙板的施工后浇缝,缝宽不宜小于800mm,且宜设置在柱距3 等分的中间范围内。后浇缝处底板及外墙宜采用附加防水层;后浇缝混凝土宜在其两侧混凝土浇灌完毕2 个月后再进行浇灌,其强度等级应提高一级,且宜采用早强、补偿收缩的混凝土。

二是

JGJ6-99《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6.6.2条规定,基础长度超过40m 时,宜设置施工缝,缝宽不宜小于80cm.在施工缝处,钢筋必须贯通。6.6.3 条规定,当主楼与裙房采用整体基础,且主楼基础与裙房基础之间采用后浇带时,后浇带的处理方法应与施工缝相同。 三是

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1.3条规定,如有充分依据和可靠措施,本规范表中的伸缩缝最大间距可适当增大,混凝土浇筑采用后浇带分段施工。

四是

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8.4.15条规定,对高层建筑筏形基础与裙房基础之间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不设置沉降缝时,宜在裙房一侧设置后浇带,后浇带的位置宜设在距主楼边柱的第2 跨内;后浇带混凝土宜根据实测沉降值并计算后期沉降差能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浇注。

五是

GB5010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5.2.1条规定,后浇带应设在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间距宜为30~60m,宽度宜为700~1 000mm.5.2.2 条规定,后浇带可做成平直缝,结构主筋不宜在缝中断开,如必须断开,则主筋搭接长度应大于45 倍主筋直径,并应按设计要求加设附加钢筋。5.2.4 条对后浇带的施工规定如下: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d 后再施工,但高层建筑的后浇带应在结构顶板浇筑混凝土14d 后进行;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 1 、后浇带的设置应遵循“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因为普通混凝土存在开裂问题,设置后浇缝的目的就是将大部分的约束应力释放,然后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抗衡残余应力。 2 、结构设计中由于考虑沉降原因而设计的后浇带,在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图纸留设;由于施工原因而需要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留设的位置应经设计单位认可。

3、后浇带的间距应合理,矩形构筑物后浇带间距一般可设为30~40m,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700 ~1000mm为宜。

4、浇带处的梁板受力钢筋必须贯通,不许断开。如果梁、板跨度不大,可一次配足钢筋;如果跨度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焊接好。

5 、后浇带在未浇注混凝土前不能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否则会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该位置虽弯矩大,但剪力很小。

6 、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注混凝土后连接牢固,一般应避免留直缝。对于板,可留斜缝;对于梁及基础,可留企口缝,可根据结构断面情况确定。

7、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分层浇筑厚度和振捣器距钢丝网模板的距离。为防止混凝土振捣中水泥浆流失严重,应限制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为保证混凝土密实,垂直施工缝处应采用钢钎捣实。

8、浇筑结构混凝土后垂直施工缝的处理 对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当混凝土达到初凝时,用压力水冲洗,清除浮浆、碎片并使冲洗部位露出骨料,同时将钢丝网片冲洗干净。混凝土终凝后将钢丝网拆除,立即用高压水再次冲洗施工缝表面;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清理表面。

9、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不同类型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不同:伸缩后浇带视先浇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情况而定,一般为施工后60d;沉降后浇带宜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进行。在一些工程中,设计单位对后浇带的保留时间有特殊要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必须采用无收缩混凝土可采用膨胀水泥配制,也可采用添加具有膨胀作用的外加剂和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的强度应提高一个等级,其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

上一篇:描写李白的作文1000字:走进李白的世界下一篇:述职报告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