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区别

2024-10-14

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区别(共3篇)(共3篇)

1.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区别 篇一

老子、庄子与道家思想

一、道家思想的主要概念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是先秦诸子中与儒学并驾齐驱的一大流派。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概念去讲解、理解道家思想。

1、“道”

“道”在中国文化典籍或话语中的意思多样。如《论语》中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道”,朱熹注为“事物当然之理”,与现在所说的“真理”相近。唐代韩愈提出文以载道的“道”,则指儒家正统的政治伦理观念。道家的“道”则另有别意或内涵丰富的多。它由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在《老子》一书中提出。书中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道”是“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命”在这里作动词“命令”解)的,所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亦作动词解,取法,遵循之意)。简而言之,“道”就是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有着“独立不变,周行而不殆”的永恒绝对的本体意义。《老子》进而提出“反者道之动”的命题,猜测到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并意识到对立面的转化。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自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认为一切都处在“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之中。但他又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这又同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又相像之处。另外,在《老子》中,还有这样言语:“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前面的“道”,有合理的规则的意思,后面的含义相反。因此,可以说,作为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道”的内涵复杂,既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元素和辩证观念,又有唯心的特征;既是一个哲学范畴,有时又是一个社会性用语。

2、“无”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的生成变化都是有和无的统一,即所谓“有无相生”,但又强调“无”是更根本的,即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它被引申到社会人生当中,就是著名的“无为”思想。所谓“无为无不为”,以至“贵柔”、“守雌”、“不为天下先”等等,体现的就是以“无”为根本的“有无相生”。

3、“万物谐一”

这主要出于庄子。前面谈到,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达到“万物谐一”即万物也应该是齐一的、无差别的。他的“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生死”、“齐贵贱”等思想均源于此。

二、道家思想的积极、消极意义

看到事物是运动、变化、联系的,是道家思想最有价值的观念之一,像《老子》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庄子的“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都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内容。但是另一面,他们或忽视了对立变化的必要条件,也没有把事物相反面的转化看作上升的发展,仅仅是循环往复;或忽视事物的稳定性和差别性,陷入相对主义、诡辩主义乃至宿命的泥淖,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运行意)。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而又玄,众妙之门”(《老子》);所谓“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呼殇子,而 1 彭祖为夭”(《庄子》)就有此之嫌。从人生哲学角度说,达观地理解生与死、贫与富、贵与贱等,尤其是庄子的在“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中获得逍遥自得,包含着丰富的追求个体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的美学意蕴,但这也是以不为天下先,无是非、等差别,只求安时处顺的消极处世原则为前提的。从社会学角度说,《老子》对“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现实的痛恨,对“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的剥削、压迫的控诉,以及发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抗争之声,无疑具有进步意义,但他往往又把这些都视为人的欲望所致,他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因此,他进而鼓吹人在物质生活上应“知足”、“寡欲”,应归结到“绝圣弃智”、“无为而治”,即废弃一切人为的进步——从文字、技艺到各种文明,让人类社会回到古远的“小国寡民”的原始状态,因此,开历史倒车的实质,比孔子、墨子更为显豁。庄子的逍遥人生,有鄙视欲望人生,为不愿同流合污的人留下了一方精神家园的现实意义,但又带有明显的臆想特点和逃避现实的情愫。

三、道家学说与道教的关系

在先秦诸子学说中,之后同宗教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只有道家。形成于东汉晚期、由张道陵创立的道教(五斗米道,道教的早期形态,因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称),奉老子为教祖和最高天神,称之为“太上老君”,简称“老君”,这就是我们在道观中见到的“太上老君”神像;《老子》则被当作《道德经》。张道陵后来被尊为“掌道”和“正一天师”,道徒们亦称之为“张天师”。道教把《老子》提出的“道”神化为宇宙主宰并作为根本的信仰,对其中“谷神不死”、“长生久视”等内容作了宗教解释,作为宣扬道教神仙信仰的依据。同时继承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巫术和求仙方术,宣传用符箓可以“招请鬼神”、“禳灾求福”,炼丹修持可以“与道合一”,得“道”成“仙”,走出尘世,进入仙境。晋以后,道教进行了多次变革,吸收了儒家的伦理纲常和佛教的轮回之说,最后构筑起由玉皇上帝、阎罗天子到城隍、土地的一套神袛系统,以及“去欲守静”的宗教教义。元以后,道教分成正一道和全真道两大教派,前者主要宣扬“招神去妖”、“禳灾求福”,道士可以结婚,称“火居道士”;后者主要主张“炼丹修仙”,倒是不结婚、须吃素。至此我们可以大致明确,道家学说并不等于道教,道家学说主要是一种哲学学说,道教则是一种宗教;作为哲学家的老子和“太上老君”的老子也不是一回事,《道教经》与《老子》的本意,也不能等同。而且对道家学说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道教根本没有涉及。

四、简谈儒道互补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不但是先秦诸子中与儒学并驾齐驱的一大流派,在此后的中国精神文化进程中,也是关系最为紧密的两种思想。

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们之间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进或松、或广或窄地有着某种联系。但有联系并不一定就能产生互补效应,比如,人们常说的风、马、牛不相及——其中马、牛兴许有互补作用,马善于快速奔跑,于是给人代步,人骑马,乃至有了冷兵器时代的优势兵种骑兵;牛性子慢,更善于匀速牵引,于是被多用来耕耘。而风与马或风与牛,即很难说有何互补作用,因它们之间不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世间具备互补关系的事物、包括精神、思想等,首先体现为一种对立关系,所谓对立,广泛意义上说,也就是不同,差异,其运动或展开的结果,往往就是相通、甚至统一。儒和道,我以为就属于后一种现象或关系。

一般认为,道家“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自守,卑弱自 2 持”。因而,在许多方面都是儒家的对立面:儒家注重人事,道家尊崇“天道”;儒家讲求文饰,道家向往“自然”;儒家主张“有为”,道家倡导“无为”;儒家强调个人对家族、国家的责任,道家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另一方面,道家和儒家在精神上也不是全然对立,而是存在着相互接近、相互沟通的特质。比如,在天人关系上,儒家虽然有“天人合一”之说,但其主调仍然是宗法伦理,所以天人协调还是要归结为人际协调。道家则有所不同,它既以超脱社会伦常为目的,于是把复归“自然”当作寄托身心的不二法门,这就使天人协调从人际协调的从属地位独立出来而成为“第一义”。而且,道家所谓的“自然”,绝不等同于儒家的“天命”或“天理”,它是一种超功利的境界,带有玄思的品格和自适的情趣。从这个角度来把握与发挥天人关系的作用,恰好可以补足儒家在这方面的缺略,给拘限于人伦日用世界的儒家学说打开新的天地。人性是复杂的,人生是多变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后世不少文化人、作家、诗人正是从儒家指示的这条“独善”之路,找到了通往道家思想之门;儒和道,就这样由对立走向了互补,相反而又相成。

2.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区别 篇二

世人皆晓中国文化富于伦理精神, 但对其富于艺术精神或与艺术的关系却不甚了解。其实, 老子的《道德经》包含着丰富的艺术美学思想, 以老庄思想为开端的道家伦理精神与艺术精神如人之双臂、鱼之双鳍是相辅相成的。中国传统道德所追求的境界是一种艺术的境界, 而艺术美学的重要功能则是在陶冶性情的潜移默化中以助理想人格的完成。因此, 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是人生修养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一、虚静柔弱之德———艺术的境界和修养

道家美学追求一种自然天成、不受外界奴役, 精神上绝对自由的超功利主义的人生态度。这便是“虚静”的物我两忘之态, 是人生审美和艺术修养的最高境界。正如中国绘画艺术讲究意境、气韵, 强调创作者的主体想象、体悟而不是完全的视觉感应。

(一) 为腹不为目———物我两忘的静观与顿悟。

现代人无日不处在纷纷扰扰的社会生活中, 快节奏的季节转化使得高等文化无法开花结果。正如“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为腹不为目”是远离那种声色犬马的物欲而保持一种属于内在自我的安静恬淡的生活态度, 这是生活的平衡艺术, 也不失为现代艺术家们的有益建议。中国的国画艺术正是在牺牲了各种物欲快感后, 才使其作品容纳更多的精神内涵。艺术创作只有通过“致虚极、守静笃”的修养, 达到一种有序和谐的生命律动、合乎生命的自然节拍, 才得以在适当的季节开花结果。“致虚”, 就是将后天的种种欲望、成见、心机等加以消解、清净, 使闭塞的心恢复原本清纯圆满的状态。“守静”, 使人致虚的途径。人通过守持清静, 洗涤心灵上蒙受的喧嚣与尘埃, 以实现灵魂的升华。这和老子的“虚静”修养、庄子的“心斋”、“坐忘”情态是一致的, 都是自古以来中国艺术家与理论家公认的最高美感境界。庄子言:“若一志,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心, 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起气, 听止于耳, 心止于符。气也者, 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 虚者着, 心斋也”。由此可见, 庄子反对用感官甚至用心灵去感知, 而是用“气”去感应自然, 从而达到生命之气和自然之气的融合。这种无意识感应达到的超然境界———心斋, 正是中国艺术家所致力追求的。如中国画自南朝谢赫以来一直在追求“气韵生动”, 这种中华文化形成的特有美感不像西画那样, 注重感官刺激和色彩表现。“坐忘”, 亦是达到“心斋”的途径。庄子言:“堕肢体, 黜聪明, 离形同与大通。”即离开躯体, 抛弃知识, 让精神去游荡。庄子认为审美活动在于精神运行, 当精神调动时其他感官便无价值, 即“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只有停止视觉活动, 以气感应、精神驰骋的时候, 创作才能进入物我不分, 虚静空朦的悟境。这种不依赖感观而通过自我调节运气的虚静思维实质是艺术家的最佳创作心态。因此, 各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只能是视觉以外的、本身没有什么客观意义的各种文学语言符号、图画符号或音符, 通过这些主观体验的美感符号来获得艺术的最高境界。

(二) 言不尽意———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的精神符号。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可见中国诗歌表现含蓄, 常用“比兴”手法来寄托情思。中国画艺术也通常运用“比兴”形式来转化美感, 画山画水画花画鸟不是诉诸山水之美或花鸟之态, 吟诗作赋也不是表现文字魅力。任何艺术都是对精神压抑的转换、扩张、与释放。诗歌通过文字符号的游戏体现主题, 音乐舞蹈通过音符舞步的律动流露情感, 而绘画通过笔墨符号来转化主体精神, 正如“曹衣出水”、“吴带当风”、“黄家富贵”、“徐熙野逸”都分别代表不同的精神符号, 体现了语言所不能表达的“境外之境”。对于这种不能用言语表现的精神境界, 早在老庄文学中就很明确的揭示过, 如庄子的“道不可言”, “言有尽而意无穷”, 老子的“道可道, 非常道……”, 旨在说明“道”的认识同于艺术的认识, 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从现实生活或艺术作品中获得的审美感受, 不能像理智的科学认识那样用语言去明确表达和规定;然而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又是可以通过其特殊的精神符号给予人们无尽想象的空间。

(三) 淡泊无为———柔弱之水的人格与智慧。

中国艺术是含蓄的哲学艺术, 它旨在通过道德修养获得自然、天真、活跃、充实的创作情境。这正如水的性格品质。水能够流载重物, 转大石、穿陵谷、决桥梁, 浮载大地, 唯水为能。“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无以易之。柔之胜刚, 弱之胜强……”。柔弱并非无能, 而是其中含有坚韧不拔的性格。水之柔弱、虚静、不居功、处卑下, 安于无性的自然, 可谓是“善”的最高境界, 最完善的人格就是具有水一样的德行。因此, 中国艺术创作讲究的人格修养便是似水般的“清、幽、素、静”, 是离“天道”、离本性、离“赤子”之态更近的境界状态。“赤子”是浑然天气初生之儿, 具天真未凿之性灵。这种婴儿般的纯真自然最符合审美的要求。所以, 艺术创作须避开一切来自感官的内在干扰, 使意识集中进入一种儿童般单纯、空明的状态, 这便是淡泊无为的美感境界。正是这种创作心态及人生哲学, 使中国绘画出现静谧的自然、空寂的宇宙之态, 也使艺术趣味趋于简洁单纯的美感形式。

二、和谐辩证之道———艺术的创作规律和原则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艺术之“道”即是规律、原则。能够灵活、深刻了解艺术之道的艺术家定能自由成功地创造出令人满意的作品。艺术之道最重要的一点便是“道法自然”, 只有采取冷静的态度, 超越伦理纲常的狭隘眼界和消解一切的干扰, 并重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自然生态及客观规律, 从天地万物间汲取灵感, 艺术才得以表达出潜意识中深藏着的情感。往往这种表达手法越简单, 而叙述的情感越普遍, 艺术的境界也就越高。因此, 我们一直探讨的艺术之“道”其中之一便是如何让最简洁的构成形式传达最丰富深刻的内容。当然艺术创作这种不断简化的过程, 包含着由无到有, 由有到无;由正及反, 由反及正的循环往复, 都遵循着“反者道之动”的辩证原理。

(一) 有无虚实的辩证思维。

“有”与“无”从古至今一直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老子从日常器物中悟通“有”和“无”互存互利的辩证关系:“无”不仅是简单的否定“有”, 它包括复杂的内容;无中有生, “无”蕴藏着无限生机, “无”与“有”共同发挥价值的作用。“三十辐共一毂, 当其无, 有车之用。蜒植以为器, 当其无, 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 有室之用。”老子从车、器、室三物中揭示虚空的存在作用, 尤其“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的论述, 更启迪着艺术家们的“无”中有生的艺术想象力与创作力。我们不难看到, 无论是音乐、文学还是书法绘画, 有无虚实都在其中演绎得活灵活现。作为中国特有的诗、书、画艺术尤其是这种虚实辩证的最好体现。例如唐代诗画家王维那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迷人境界就在于一套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 即通过虚无的手法表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空朦意境。其画《雪溪图》不在于物的组合, 在于其空唤起的意象, 焕发一种静谧之美。《雪溪图》本是空旷无垠, 冰天雪地;然此画既不给人以严寒霜冻之酷, 也不给人有壮观之慨, 一切都是自然之造化, 令人不知不觉与天地雪溪融为一体, 从而导致人的直觉状态意识到“空朦”之美。同样, 王维的“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也是将“我”融入一个无的当中以体验出“空朦”的美感。这和他的画是一致的思维境界。

另外, 作为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 亦是如此。王羲之有“实处就法, 虚处藏”之说, 邓石如“常计白以当黑”的论点都道出书艺虚实相生的妙理。书法作品就在黑与黑、白与白、黑与白的错综变化中产生其无穷的美感。王羲之的《兰亭序》正是以黑白虚实变化而体现其“内贵盈、外贵虚”的书艺美。即内部以充实为美, 讲究质的实在及用笔的功夫, 而外部以虚为美, 是由内在的充实之美而产生一种外露的精神风貌。由此可见书法正是老子“有无”、“哲理”的艺术阐释或形象化的体现。西方后现代主义中也有受东方美学影响者, 将“虚无”和“空白”渗透其间。如“最低限定主义”反映出东方美学中信守传统形式和“无形”的影响。所以, “无形”使间隔、停顿、沉默, 无为、空白等有了特殊的价值。在艺术创作的思维中, 我们必须将虚无灵活地贯穿于“实有”中去。

(二) 技进乎道的磨练过程。

既为道德价值又为审美价值判断标准的“善”在老子那里又是“善于”的意思, 即通过反复训练, 掌握事物的规矩尺度并灵活应用, 使技巧娴熟到超脱一切束缚, 达到象“庖丁解牛”那样游刃有余的程度, 这便是“技进乎道”的境界。正如“善行无辙迹, 善言无暇滴, 善数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若在平常的“行、言、数、闭、结”中达到“善”的境界, 便能潇洒地超越必然而走向自由王国。为此, 艺术家们须从最简单、最平常的行动开始, 经过无数的反复, 从小到大、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方能踩出成功之路。正如“合抱之木, 坐于毫末;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的艺术家都是从最底层的地基逐步崛起。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正是从一个个鸡蛋的反复写生练习而后来创造出《蒙娜丽莎》这幅享誉世界的经典之作。巴尔扎克用了十年时间才完成创作的准备阶段, 他常年一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由此可见, 艺术家只有比常人经受更多的艰辛, 忍受更多的寂寞, 超脱世俗的生活才能铸就成功, 获得“技近乎道”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古棣.老子校诂[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1

[2]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 1984

3.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区别 篇三

千古绝对!上联:老子骂庄子孙子小子,韩非子说难,孔子说易!

对联是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也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类型多样,但都必须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这样才是一个好的对联。我国历史上有不少对联牛人,比如宋朝的苏轼、佛印,清朝的纪晓岚等。乾隆好写诗,一生留下4万多首,但无一传世佳作,相反他的对联功夫却很强,经常与纪晓岚斗对子。而纪晓岚官至大学士,皇皇巨著《四库全书》也是他领导编撰,对对子那是张口就来,堪称古往今来”对子界“的王者。1751年,乾隆帝出宫游玩,纪晓岚陪侍左右。时日风和日丽,到处鸟语花香,乾隆龙颜大悦诗兴大发,走到一处荷花池,见池中荷花含苞待放,于是给纪晓岚出了一个上联:”池中莲藕,攥红拳打谁?“以拟人的手法,将荷花比作”红拳“。纪晓岚不慌不忙,看到岸边长着一片蓖麻,灵机一动下联就来了:”岸上蓖麻,伸绿掌要啥?“同样拟人,并以问句结束,令乾隆大赞:”纪爱卿真是好文采!“ 不过今天分享的对联,那就太有意思了,堪称千古绝对!上联:老子骂庄子孙子小子,韩非子说难,孔子说易!一个上联包含春秋战国5大思想家:老子、庄子、孙子、韩非子和孔子。其中”老子“、”孙子“有双关之意,”小子“为”孙“的拆字,《说难》是韩非子后期的代表作之一,”易“是孔子编修讲解过的易经,难与易既相对应,又有双关之意。一个上联包含如此之多的内容,可真是绝了!要想对工整,还真是有点难,但是广大的网友们个个发挥聪明才智,提供了不少下联。有一名网友对下联:”文王打纣王犬王狂王,褒德王多士,成王多方。“下联之中也包含五个人物,《多士》与《多方》为周公旦与成王的作品,但是缺双关与拆字。还有的网友对下联:”玄德赞翼德伏德有德,曹孟德举酒,庞德举棺。“下联中皆是三国名仕,老庄有师承,玄德翼德为兄弟,举酒、举棺也都有典故,也算是个经典下联。但是我觉得这个上联,就像”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一样,下联能对的上,但是想对的工整就有点难了。看到此处的朋友,不妨发挥下聪明才智,看看谁能想出一个好下联?更多历史信息,欢迎搜索chinahero5988,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之眸!每天三分钟,成就历史达人,妮可等你哦!

上一篇:我的社会公益行动作文下一篇:申论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