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范文(9篇)
1.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篇一
一、仿其形
仿其形,即模仿范文的文章模式。在此,笔者以议论文为例。
近年来,江苏高考阅卷专家们几乎都建议学生在写议论文时, 最好有个好的“由头”。何谓由头?何永康教授曾说过,“何谓‘由头’?就是由此说开去的一个‘引子’,一个‘话瓣儿’。好的‘由头’,均有益于议论文的生发。”他还举了个很贴切的例子,如鲁迅先生的《最艺术的国家》,文章开头说:“我们中国的最伟大最永久,而且最普遍的‘艺术’是男人扮女人。这艺术的可贵,是在于两面光,或谓之‘中庸’——男人看见‘扮女人’,女人看见‘男人扮’。表面上是中性,骨子里当然还是男的。”这便是一个绝妙的“由头”,顺着这个“由头”,下面揭露“中庸”的虚伪性就顺流而下,势如破竹了。
想必,这个例子很多高中语文老师都给学生讲解过,但学生对于“由头”,依然不太理解。我想,鲁迅毕竟太高深,我们不妨借助同龄人的范文,效果应该会更好。笔者认为,2011年江苏省满分作文《拒绝平庸》之“风沙渡”,就是一个很好的范文,值得学生模仿。《拒绝平庸》之“风沙渡”是这样开头的:
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 独这三字,意境全出,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种粗犷渺远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
只是一个招牌,却可以让这一家平凡的餐馆从一干“某氏餐馆”“某某小吃”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超越了平庸的力量。
这样的开头,一下子就让此作文的分数“拒绝平庸”了。骆冬青教授还特意为这篇文章写了评语:以“风沙渡”作引,一种即兴的慧解与内在的积淀交相激荡,上升到思想层面的高贵,鼓舞起粗犷渺远的豪情,使文章既有“意识流”式的自在顺畅,又有哲思性的阔大视野和空灵想象。
这么一个“接地气”的“由头”,相信会使学生对“由头”的认识更进一层。当然,还有很多好的范文能让学生对“由头”有更深的认识,比如江苏省2014年江苏高考的满分作文《书中自有颜如玉》《狂童之狂也且》等。
有个好的“由头”,对于议论文非常重要,但是文章的整个思路更为重要。我曾和学生一起分析了以上三篇范文,让学生去概括文章的模式。学生们的看法比较一致:首先由一个“由头”引出观点,接着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反观当下,发出呼吁!笔者觉得,有学生参与其中去发现的文章模式,远比老师硬塞给他的文章模式,来得有效得多。
二、仿其神
仿其神,即模仿范文内容。在此,我想以记叙文为例。
对于记叙文,我相信几乎每一个高三学子都能说出,好的记叙文有什么样的标准,比如有完整的故事、有传神的细节、有真挚的情感、有深远的立意等等。所以,问题在于,学生们并不是不知道什么样的作文是好作文,而是如何使自己的作文成为好作文?怎么样才能写出“完整的故事、传神的细节、真挚的情感、深远的立意” 来?我想,这时借助范文,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想必,大家都能想到何永康教授曾点评过的一篇高考满分作文 《怀想天空》。我曾和学生一起赏析了该文及其点评,在此也摘录两段与大家共欣赏:
我是一个农家子弟。我明白我们乡下的家长们要靠田地来生活,供我们上学。他们为了子女辛勤地劳动,但没有半句怨言。在家,我常听到他们说:“只要孩子搞好了,再苦再累,我们都愿意……”【可怜农家父母心!“搞好”,此词用得妙,传神。】
6月5日早晨,我爸起得很早。四点多钟就起了。他临下地时告诉我说:“你再睡会吧!六点钟起来做饭,然后洗洗衣服,八点钟到地里给我送饭。”【全是农家父亲的质朴话语,多情而又实在!有几个家长让孩子在高考前两天劳动的?】
方括号中,是何教授的点评。我让学生先欣赏了教授的点评之后,也让学生们互相讨论,做出自己的点评。学生的点评,虽不及教师这般精彩,但对其写作肯定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范文不仅仅是高考的满分作文,也可以是优秀的文章。 我在班级曾做过一项调查:你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为什么不选择记叙文呢?近2/3的学生都提到了以下四点原因:没有什么新鲜的素材,全是老套的故事,怕撞车;不会安排布局,总感觉像流水账, 不吸引人;不会描写,语言苍白;情感不丰富,感觉很假。其中“情感不丰富,感觉很假”,是很多学生不选择写记叙文的主要原因。
平心而论,高三学生的生活确实很单调,确实不易被感动。一个不曾被感动的人,怎能写出感动人的文章?既然生活无法给予学生感动,那么,老师何不推荐一下感人的文章,让他们于阅读中获得感动呢?我时常会给学生推荐一下感情真挚的文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不过,若想在作文教学中,借助范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选择好范文,这一点至关重要。范文的选择首先应符合主流。不是每一篇高考的满分作文都能拿来做范文的,特别是靠所谓“创新” 技巧取胜的作文,最好不要推荐给学生,以免“画虎不成反类犬”。 其次应以适合本班同学的模仿为标准。每一个老师应该很熟悉自己的学生作文水平如何,在哪一方面欠缺,根据学生情况,选择适合他们的范文,效果才更好。
2.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篇二
巧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优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三英语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对初中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方式的改变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广泛使用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诸多便利,对我们的常规教学有着极大帮助,尤其在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巧妙应用电子白板,为学生建立了一个立体式的课文情境,动态的教学环境。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并发展个性爱好,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英语阅读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作为现代化教育技术迅速发展的代表,交互式电子白板正在走进英语课堂,成为学生学习英语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关键所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巧妙使用电子白板,发挥它在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和人机互动的优势,在读前创设情境,激趣促学;读中突出重点,层层深入;读后课外延伸,发散思维。更有利于展示阅读教学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全面推进中学英语课程改革、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中,具有很丰富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依据: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关键所在。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保证。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教学材料、支持系统和教学环境等,如录音、录像资料、多媒体光盘资料、广播影视节目、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等等。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整个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之一。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及“校校 通”、“班班通” 工程设备、技术和资源的推广应用工作使得交互式电子白板得到了极大的推广。交互式电子白板与英语阅读教学的整合,使英语阅读教学获得了新的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运用英语进行阅读的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语言的能力,而且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以及英语写作能力的发展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初中英语教师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学,提高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率,使学生牢固的掌握词汇、句型、语法等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技巧和方法,使学生养成英语阅读的良好习惯,以此提升学生的个体英语阅读能力。
五、研究措施及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的学科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每位英语教师都很关心的问题。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需求,明确其兴趣所在,从而巧妙设计难度适宜的阅读辅助题目,结合艺术的讲解,不断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由浅入深,使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内容、形式产生兴趣并长期保持。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牢阅读基础
在初中英语教材中,课文篇幅很多,阅读量大,话题内容丰富。基于教材的这些特点,我们认为教材其实就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首选途径。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为了做到以点带面,唯一的途径就是精讲。讲的时间少了,练的时间也就多了。精讲首先要分清主次,而不是碰到什么就讲什么。那种面面俱到,随意发挥,甚至希望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的作法,结果通常是连基本的问题都没能解决好。
(三)有效利用课内外阅读,掌握阅读技巧
学生阅读技巧的掌握主要是在在课堂上完成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效利用各种阅读材料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坚持每天进行15分钟左右的英语课外阅读,材料长度保持在280-300个单词左右。课外阅读材料应该以消遣性的阅读为主,比如一些故事、童话、幽默笑话等等,鼓励每个学生坚持阅读,体会阅读的乐趣,中考不丢分。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课堂教学展示
2、积累教材的教学设计案例。
3、教学反思。浅谈交互式电子白板与英语阅读教学的整合
初三英语组
阅读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师生双边的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英语阅读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给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教学模式注人了新的活力,加快了从传统教育向现代化教育的转变速度,使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得到了质的飞跃。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巧妙应用电子白板,充分发挥其功能优势,教学中能让学生得到更愉快更轻松简单更活泼的学习过程和更高效学习效率。以下是我们组成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交互式电子白板与英语阅读教学的整合,优化英语阅读教学。
(一)、读前(Pre-reading)——创设情境,激趣促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青少年所处的年龄阶段,好奇心最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阅读前的导入环节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常用的策略有背景介绍法、头脑风暴法、现实关联法、新旧联系法、问题设疑法等。把这些方法巧妙结合交互式电子白板,灵活的展示、编辑多媒体材料、连接音频、视频,创设情境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积极情绪。如在读Sea Stories一文前先播放大海中出现巨大漩涡的情景,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漩涡的可怕,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后设疑:“How horrible the whirlpool is!If we meet the situation on the ship,what can we do?此文讲诉了一个在大海中遭遇巨大漩涡的故事。”总之,读前活动的整体目标是激发兴趣、引起思考、作好准备,主要是希望解决学生“想读”“爱读”的问题。教师的读前准备做得充分,学生才能学得轻松愉快。反之,开头开得不好,整个阅读课的效果就会打折扣。因此,读前活动不能忽视。具体的活动方法还有很多,远不止上面几个,可以根据阅读内容灵活选择,且要注意经常变化。
(二)、读中(While-reading)——突出重点,层层深入
阅读过程是阅读课的核心,也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阅读过程是学生逐步熟悉、掌握、运用策略和技巧的过程,是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复现和实际运用学习过的词语、句式结构等语言知识的过程,也是他们进一步丰富拓展语言知识的过程。英语阅读教学离不开泛读与精读的训练。泛读是快速阅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大意,建立初步的全文整体印象:精读是在学生了解文章整体大意后,让学生再读课文,学会处理信息,找出有效信息,把阅读重点转入对文章 局部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在泛读与精读过程中,学生如何获取不同层面的阅读信息,这是提高学生阅读技能的关键。基于互交式电子白板英语课堂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对背景知识和相关问题的提问和讨论,让学生在视、听、思中丰富感性知识,产生再造想象,入境动情,形象地感知,理智地思索。因此,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与学生充分互动,为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生生互动提供极大的便利。在泛读中,教师可以将需要学生回答的问题展示在白板上,同时也可用探照灯功能将问题的重点突出出来,让学生快速有效在阅读材料中找到关键词或主题句,从而解决问题。
在精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使用遮罩功能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用文字拉幕、页面快照等功能来突出阅读中的重点;利用前置、后置、对象移动、翻转等功能来诠释阅读材料中重难点词组与句型,并在教学中随时超链接各种多媒体材料,演示迅速便捷,手段多样,效果直观、形象、生动,从视觉到信息量上无不对学生造成巨大的冲击与震撼。
如此这样,在阅读中易难有序、规范训练,这样就可以增加学生的信心,加大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关注度,学生不仅可以深刻地理解阅读材料,更可以良好地掌握其中的英语语言点,从而提高阅读课堂质量。
(三)、读后(Post-reading)——课外延伸,发散思维
阅读活动完成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进行检查,根据反馈解决疑难问题,开展巩固性和拓展性活动。做好巩固环节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有机会练习刚学的知识。一些教师认为,上完了规定的教学内容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不然。知识从理解到掌握需要一个过程,充分的读后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巩固阅读成果、拓展知识运用、培养提高技能。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通过发散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大大增加听和看的机会;用文字、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课堂中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为使课堂教学受到更好的效果,让学生的认识得到延伸,升华,读后延伸是必不可少的,在读后自由地和学生进行各种交流互动,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学习活动,它能让学生发挥创新思维,把英语阅读课堂上没有尽兴的“节目”延伸到课外完成。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让学生在说话时身处能让其动情的情境,让他们亲身体验情感产生、发展的过程,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情感教学目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题研究实验总结
初三英语组
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初中阅读课教学的基本模式已经形成,充分利用了电子白板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扩充了同学们的阅读量,增强了同学们阅读的兴趣。
一、主要工作
1、认真做好了实验的开题工作。在2014年开学初,学习了切实可行的计划,使实验教师明确了实验目标、实验步骤、实验办法等。
2、认真做好实验调查研究工作.实验前,我们对全体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摸清楚了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与习惯,为进行英语课题阅读教学策略实验研究做了很好的铺垫。
3、认真做好对实验教师的培训工作。指导实验教师学习相关理论,用新课程理论来理解实验的立项和研究工作,尤其在第二学期认真学习的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为课题的实施做好必要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
4、实验教师按课题方案撰写实施计划。组织实验教师根据总课题方案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实验研究,使实验教师选准了实验的突破口,也保证了课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5、强化实验过程,保证实验的落实。坚持以常规教学为载体,以课堂行为为保证的实验方法;坚持实验教师的个体研究为主,课题小组等集体研究为辅的实验方法。
6、加强实验的指导。主持人加强了自身的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多深入课堂,多做细致的分析,多和教师、学生面谈,理解实验的真实情况,有针对性的指导,发现有效的做法及时组织教师交流借鉴,出现偏差及时纠正,做到了重过程、重指导、勤总结、勤改进、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7、加强资料积累。对反应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材料加强了积累,课题组做到了要求明确,督促实验教师勤于动笔,各个层次的活动记录,实验教师的学习笔记,案例分析,课堂实验记录,阶段计划总结、实验论文等文字或音像资料及时整体,期末存档.
8、注重总结分析,及时改进工作。及时做好课题实验总结及使用新教材体会。二.实验成果
1.多渠道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教师通过英语故事、趣味英语及英语专题讲座、学生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使用多媒体(电子白板)等多渠道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通过办英语手抄报、黑板报扩大学生知识面,开阔视野;通过了解文章故事情节,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提高英语课题的境界,也达到了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育人目的。2.同学们形成了不同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了,口语和笔头(书面)表达能力同时得到了加强,并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了语感。
3.阅读模式
略读知意――限时泛读――重点精读――创设运用
3.在我校的课题研究过程中,加之学校教务处、校领导给予了大力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课题组成员能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切为了英语教育事业,充分发挥了团队的作用。在课题研究中还充分发扬和体现了创新精神,在课堂设计和任务设置上敢于创新,敢于尝试,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4.通过课题研究,教师自身得到了锻炼和成长。更深刻的学习理解了《新课程标准》,体验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领导点滴的肯定坚定了我们深化课题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信心和决心。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了做一名教育工作者,而不是一名教书匠的意义和乐趣,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
九、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
(一)通过探索形成系统、科学、有效的阅读任务设置模式。
(二)阅读任务的层次性和梯度。
3.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篇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既能巩固学生的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意识。《新课程标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课化指明了方向,也引领和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理念。近年来,全国各地对作业设计方面的研究非常重视。但综观目前作业现状,传统作业的种种缺陷仍然有目共睹。为此,本课题组通过对学生课内外的作业进行调查、反思、分析、归类和思考,发现了以下几种常见的弊端:
1.形式上:
⑴单一性,为应付考试而训练;
⑵要求单独完成,强调独立思考,缺少合作性; ⑶作业由教师或教材提供,缺乏自主性。2.内容上:
⑴机械重复地抄写生字、词语等; ⑵课后练习,配套习题一律写在作业本上。3.方式上:
⑴面对不同学生实行无差异的作业设计。
⑵排斥学科以外的作业,人为地造成学科间的隔阂。4.答案上:作业答案绝对化,扼杀学生的创造性。5.评价上:作业评价片面性、单调化。
6.目标上: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忽略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虽然传统的作业设计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它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却极为不利,如果不加以改变,必将使作业陷入机械重复的误区。学生终日陷于“题海”之中,苦不堪言,身心的发展也必将因此受到抑制。所以本课题在对目前作业的设计进行调查之后,吸取国内外优化作业设计的理论精华,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形成合理的作业机制,从而构建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通过该课题的研究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减轻学习上过重、不适当的心理负担和恐惧心理;创设一定的条件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改变作业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让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在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中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实现完美人格。并在实践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化的作业方式。
(三)研究基础
1.本组成员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处处留心教学中的点滴经验,在切实了解小学语文作业现状,掌握一定的小学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具备了一定的实践与理论水平,善于反思,潜心研究,形成了一定的教研能力。
2.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时间充足,教师精力均有保证。
3.本组成员所在的学校为镇二类中心小学,教学设施完备,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课题研究工作,具备开展课题研究的软硬件。
4.新课程的颁布与实施为优化作业设计创造了重要的契机。学校、家庭、社会已为优化作业设计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将为此创造更佳的条件。
二、课题研究过程
(一)课题研究步骤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我们的研究课题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贯穿于学生生活的各个环节,为了保证课题实施的有条不紊,我们将实验过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4年2月——2014年4月)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1)根据实际,确定研究内容,成立课题组,明确人员分工。(2)调查了解有关学生作业的现状。
(3)搜集资料,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完成申报工作。2.实施阶段(2014年5月——2014年12月)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1)全面收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材料;(2)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从实际情况出发,与研究人员合作,共同解决教育过程中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2.综合调查法:深入实际,调查了解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3.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个案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进一步调整研究方案。
4.比较法和观察法:通过对传统作业形式与新的具有个性化的作业形式对学生的影响及完成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对学生作业设计方案不断调整,以最优化的作业形式呈现给学生。
三、研究成果
(一)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1.兴趣是影响学生作业质量的前提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研究中发现只有学生对所布置的作业感兴趣,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为了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教师在作业设计上要灵活多样,多增加语文实践性作业。
2.作业的设计是影响学生作业质量的关键(1)作业内容突出趣味性
课题组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达作业内容的趣味性。①引导学生用绘画的方式巩固,应用所学知识,在实验初期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指导,即设计绘画代作业。
②在课堂教学中,给枯燥的作业设计一定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选择喜欢的角色去模仿、体验情境。引导学生续编故事,演课本剧等形式的作业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③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寻求家长的配合,检察督促。将所学的知识寓含于游戏中,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在课外玩。(2)作业要求突出层次性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们设计和布置作业也应该针对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获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①作业量的分层。一个班级中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不同层次的发展,教师布置作业的量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节。在实验中,我们对于那些学习态度认真、能力强的学生,基础性的作业可以减少,对于那些学习懒散、态度不认真、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就适当增加作业量,并加大对这些学生的检查力度。
②作业难度的分层。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知识水平,具有思考的价值,学生才会对其产生兴趣。因此,我们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基础、发展、创造三个目标,给他们创造自我发展和提高的平台。
(3)挖掘教材资源,设计实践性作业。
①布置与学生所学有关联的作业,让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将教材与各种补充阅读配合起来,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收集与课文相关的信息。即学中求广型作业设计。
②在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之后,指导学生灵活而创造性地运用新知识触类旁通地解决相关作业。即学后迁移式作业设计。
③在解决学生的疑问时还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提出新的问题。让他们在孜孜不倦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磨砺学习意志。即学后设疑式作业设计。(4)作业设计加强综合性
①加强作业设计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体现学科之间的整合,如教《老师,您好》布置学生给老师唱一首《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等作业。
②在作业完成过程中,提倡合作精神,引导学生通过各方面的力量更出色地完成作业。
(二)促进了学生学科素养的提高个性化的作业设计,一方面作为一种情感的激励工具,它的交互性和多感官的综合刺激,诱发学生奋发进取,追求成功的心理倾向,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它具有超文本、重基础的特性,创设启迪思维的各种情境,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选择作业内容,满足个人需要,也可以依据能力和水平自定学习速度,满足个人的发展。
事实证明,虽然实验的时间不长,但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学生的差距在语文阅读能力、阅读理解上及写作方面已经有所反映。
(三)培养和锻炼了教师的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首先,在实验中通过理论学习,作业形式的探讨,优秀作业展、交流设计方案、集中座谈和分别访谈等多个层面和多种形式的学习,并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反思和实践,转变了教师的思想观念,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素养,基本掌握了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方法与课堂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通过研究力求让作业设计突出个性化,适合不同学生的口味,使学生们愿意做、乐于做,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三、结论与反思
(一)此课题的研究表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作业设计能使学生有主动完成作业的愿望,作业完成效率高,他们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完成自己喜欢的作业特别是对于成绩落后生。
2.作业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在学习中主动地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每个人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进步,他们的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得到了发展,学会创造性的学习。
3.对于改进教师的教育方法、学习理论、提高教学效率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4.优化作业设计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个性化的作业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等量身定做的,因此,适合每个学生。
(二)我们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 1.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教师不能对所有学生都个别对待,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每一天都能拿到适合自己的作业。
2.学无止境,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方面的理论,我们还需进一步加强。
4.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篇四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在发生着变化。在教学系统的诸要素中,变化最为明显和积极的,是人类科技迅猛发展引起的教学媒体的变化,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人人都有手机的时代到来,BYOD(让每一个学生自带信息设备来上课)终将成为现实,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微课进入到现实课堂中,微课的出现,就是时代变化引起的教学系统的新变化。
“微课”(微课程),是最近从“翻转课堂”中涌现出来的新概念。“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就是缩小的课堂,在新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流程中,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师授课的“微视频”成了学生自主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培训翻转课堂的项目中,根据教学论的系统观,我们给“微课”(或者称为“微课程”)的定义是:“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它在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如何设计、开发和实施微课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课题以小学语文教育为背景,紧紧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的设计、制作及使用等问题,通过学习、思考、讨论、交流、实践等方法,探索将微课引入现实课堂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微课”或者称为“微课程”,从2012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的传播,这种录制教师上课的“微视频”和“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中教师辅导疑难”教学组织流程相结合的“微课程”开始在国内流行。教师可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将上课讲授的关键内容(教材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自主学习,上课则帮助学生解决不懂的问题,师生互动讨论,或者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辅导,这种近乎理想化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追求教育改革的人们的浓厚兴趣。
●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微课”一方面将长期形成的教学活动“碎片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应新课改的深入实施--恰当的微课实践,教师设计制作和使用微课,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可使学生快速置身于特定的认知任务之中,激发他们的认知内驱力,从而引发、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行为,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需求;另一方面,又可以将宝贵的教学经验而以“微课”的形式帮助教师领悟教学真谛,教师要积极参与微课实践活动,迅速提高教学能力。
●研究目标:理论学习,深入解读小学语文微课的概念与内涵;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的设计,确定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创设的原则;实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的制作过程并撰写相关论文,考察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的使用,探索总结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微课实践的方法,指明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创设实践的误区。
三.课题研究内容及理论方法
●微课的核心概念: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出处:胡铁生-《中小学微课的设计制作与评审指标解读.ppt》,2013年2月28日,教育部东莞微课培训会)
●微课的相关内容: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中,可汗式“微课程”是指记录教师给学生讲授课程内容的一段10分钟以内的“微视频”。这段“微视频”需要与学习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等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因此,有关“微课程”的评价标准,需要包括教师讲授教学内容的微视频,还要包括学习单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安排。“微课程”的视频时间一般要在10分钟以内,一般在3-5分钟为佳,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在10分钟左右,超过6分钟,人们观看视频就感觉有些冗长。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微课程主要使用微视频作为记录教师教授知识技能的媒体,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教学情境的需求,采用其他方式,如音频(录音)、PPT、文本等格式的媒体,不一定局限在微视频格式。微课的设计制作与使用教学强调教师学生的共同积极参与,强调教与学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
●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的设计——教师如何设计好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微课程?
教师开始学习微课程制作的时候,应转变教学理念,掌握信息时代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的过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教师首先自己要学会微课程设计制作方法。古人云:“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微课的设计相当重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微课设计活动,语文教师要做到:(1)教师要熟悉教材和学情。对某一课时的教学,教师必须熟悉教材的整体规划,重、难点,课标要求,还要根据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充分研究学情,明确在实际的课堂实践中,学生的困惑点和障碍点在哪里。(2)基于教材和学情,充分挖掘课时教学中的难点,准确把握教学难点,找到教学的难点,也就明确了微课程的设计思•。(3)有好的教学策略或创意。如何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好的策略或创意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就是微课程的内容。可以Χ绕微课程的内容进行材料的准备,文字的组织----等等。
关于微课程设计给教师的17条建议是:1.时刻谨记您的微课程用户是学生。2.一个微课程只说一个知识点。3.尽量控制在10分钟以内。4.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即使很简单,很容易的内容。5.要给学生提供提示性信息(例如:用颜色线标识,屏幕侧边列出关键词,用符号图形标注等)。6.微课程是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要与其它教学活动环境配合,记住:在微课程中适当位置设置暂停,或者后续活动的提示,便于学生浏览微课程时转入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单统一调度下学习微课程。7.微课程应有恰当的提问,问题的设计要恰当安排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核心问题,灵活使用多样化的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考。8.每一个微课程结束时要有一个简短的总结,概括要点,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强调重点和难点。9.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要说清楚是什么,还要说清楚不是什么, 让学生明确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关键技能的教学,要清楚地说明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10.用字幕方式补充微课程不容易说清楚的部分,注意:只须呈现关键词语,不必像电视剧一样将所有的台词都打出字幕,这会增加学生的阅读认知负荷。11.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例如,要根据学习单的指导来看视频,看完视频以后要回到学习单来讨论、练习),要告诉学生使用微课程的技巧,(例如,遇到没有听懂的地方可以暂停重听)。12.在学习单上将微课程和相关的资源与活动超链接起来,方便学生在学习单的统一调度下跳转学习。13.一门课程开始的时候,要清楚地介绍这个课程的评价方法和考试方式,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学习。14.开始时,要介绍主讲老师本人的情况,让学生了解教师。15.注意研究借鉴可汗在讲与你的类似课程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16.留心学习其他领域的设计经验,注意借鉴、模仿与创造,例如,从电影、电视、广告等大众媒体中找到可以借鉴的创意。17.有关微课程制作的操作技术细节(很多时候,细节往往影响了微课程的使用效果):
●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制作.录制编辑:有了微课程的设计内容,接下来的就是借助手机、照相机、手持DV、录像机等进行录制。录制时,可以一边操作,一边配音,一边录制;也可以只操作,后配音。一定注意要突出的地方镜头要有推拉,这样效果明显。录制好的视频,可以剪辑、整合、修饰、包装等等,形成完整的微课程。
制作微课程时的注意事项: 鼠标不要在屏幕上乱晃。字体和背景的颜色要搭配好。讲解课程时,鼠标在屏幕上的速度不要太快。画面要简洁,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标、背景、教师人头像等,都要删除。录制视频的环境要安静、不要有噪音。
●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使用:利用微课,理解课文内容;利用微课,解决课文疑难;借助微课,点名文章主旨;利用微课,培养写作兴趣„„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微课教学通过图像、声音、文字、光彩、颜色、视听并举,提供的现象直观、清晰、生动,烘托由色彩、形象、声音等混合构成的学习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形象化、趣味化,从而使学生简便快捷地直观形象,感到自然、真切,甚至可以身临其境,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开辟全方位立体的思维通道,加大信息的接受量,促进学生分析力的形成、理解力的增强、鉴赏力的提高。
●理论依据:
1、系统论;
2、功能论;
3、结构论;
4、认识论;
5、人本论。运有现代教育理论,考察其作用(功能),确定微课创设的原则,探索创设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① 报刊、网络上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资料,了解并掌握他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比较进一步明确自己当前研究的起点。②在查阅有关“微课教学”和“微课创设”理论的文献基础上,从理论上界定“微课教学”的特性,明确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创设的特点和作用,明确其中教师角色的作用。
2.行动研究法:通过自身及优秀教师的成功教学案例,积累资料,总结规律,并通过自己的实践加以验证、修改、完善。精选教材,针对韵文类、记叙类、说明类、议论类等不同体裁课文设计各具特色的“微课”的教学方案,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实践,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设计制作与使用的课堂实效性。3.个案研究法:筛选法。对获取的资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选取某些典型的微课材料片断,从教学设计到微课制作,再到课堂实践,进行微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全程地跟踪分析评价,撰写成教学案例,为微课在教学中的确立提供实践依据。
4.经验总结法:理论演绎法。对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及主要环节、相关细节作理论的分析、概括、总结。在微课设计制作和课堂实践的基础上,分析评价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并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成为理论,写出经验总结性论文或研究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途径
●研究内容:①理论学习,深入解读小学语文微课的概念与内涵;②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的设计,确定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创设的原则;③实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的制作过程并撰写相关论文,④考察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的使用,探索总结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微课实践的方法,⑤指明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创设实践的误区。
●研究途径:
一、网络信息学习:网络信息学习:中国微课期刊网、QQ教育视频、重庆教育信息网、巴南教育信息网、中文mooc beat网站、可汗中文网站、公益网站、网易课堂(视频课程)、新浪公开课(视频课程)、阿拉丁学习网、小石潭记课程网、栖霞微视频网、电教馆微课。
二、文本理论研究:
三、具体实践操作: ●研究过程:
一、微课的核心概念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微课的设计研究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微课的制作研究
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微课的使用研究
五、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效果研究
根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设计制作与使用的研究,开展课堂实践,组织老师听课、评课,分析评价其优劣得失,探讨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设计制作与使用的实效性,在实践中主要明确以下问题: ① 如何促使小学语文教师自主有效开展课堂教学中微课的设计制作与使用的策略
② 如何启发鼓励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微课的设计制作的策略 ③ 如何评价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微课的策略等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设计制作与使用”的实效性分析研究,包括: ①教师在“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设计制作与使用”活动中的表现分析.②学生在“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设计制作与使用”活动中的表现分析.③教师在“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设计制作与使用”教学所获得的质量分析.④教师评课意见分析.●对“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设计制作与使用”的经验总结研究。在大量教学设计和实践的基础上,参考有关文献,不断补充和改进预想的微课课堂教学模式,使之逐步成熟,并进一步进行理论总结。
五、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15年4月~8月 学习结构论、系统论、功能论、人本论等相关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微课创设的实践活动,积累资料。(积累制作小学语文教学微课视频资料: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微课ppt课件制作、小学语文微课视频制作)、(设计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 2015年9月~2016年12月 学习有关理论,运用优选法对所获取的资料进行筛选,开始具体的实施“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设计制作与使用”,并思考存在的问题。(实践研究方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的使用及效果)。
5.范文程高瞻远瞩 篇五
宁远之战后, 明朝得知努尔哈赤伤故的消息之后, 再次派大将袁崇焕任督师入辽东, 并调遣朝鲜、蒙古等国终止与后金的盟约, 这让本已变为主动的后金再次转为被动, 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之中。此时, 明朝大将军袁崇焕正整顿军备, 以议和为缓兵之计, 而范文程则向皇太极提出了以议和对议和、以议和造成的流言对付袁崇焕的计策, 来扭转当前的不利局势。范文程提出的这策略, 对以后的后金政权也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当袁崇焕已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即将对后金展开攻势的时候, 范文程又提出了一条大胆的计谋。他向皇太极建议率大军借道蒙古, 绕过锦州宁远去攻打北京, 从而起到使袁崇焕被动地回师北京的作用。他的这一策略不仅能够牵制袁崇焕的大军, 同时还能在半路设伏明军。之后他又用反间计将明朝引以为傲的大将除掉、为之后大清入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皇太极听取了范文程的作战策略, 所以在大凌河战役中, 大批的明将前来投降, 明朝的辽东防御瞬间便土崩瓦解。此时, 蒙古的林丹汗也闻讯来降, 并带来了传国玉玺制浩之宝, 大清建国一事就提上了日程。而才智过人的范文程又在此时趁机向皇太极提出了“侵扰、等待、建号、建制”等一系列巩固实权的方针。
皇太极逝世之后, 诸王贝勒大臣议定, 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位, 以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辅理国政”, 改次年为顺治元年。摄政王多尔衮接起了皇太极未完成的伐明计划, 率军与明朝重新展开战事, 而此时的大清已经面临着如何入主中原一事。当时大清明确敌人其实已经不再是明朝, 而是农民军了。范文程针对当时的局势, 立刻提出了“明敌、急进、招抚、吊民、悼明”的多项策略, 并在对以往历次与明军交战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之后提出:“中原百姓备受苦难, 思得明主, 以便安居乐业。以前我军虽曾屡次深入, 但都烧杀抢掠之后而归, 以致伐明大业至今半途而废。老百姓也以为我们不过是贪图财物人畜, 并无大志, 因而心怀疑虑, 对我们没有信任感。现在应该重新严申纪律, 做到秋毫无犯, 并利用有贤的能人智士, 体察人民疾苦, 以使老百姓明白我们进取中原的决心和善待百姓的诚意。如能这样, 黄河以北可传檄而定。”范文程还屡次为当朝权要敲警钟:“没有好生之德, 自古未闻喜好杀戮者能得天下。若只打算统治关东便莫要说起, 如果想问鼎中原、一统华夏, 则非得爱护百姓不可。”这就是所谓的吊民政策, 也就是要收揽民心, 以取得官民的支持。而范文程所提出的这些建议, 把满洲贵族一贯从事的掠夺性战争转变成为夺取全国最高统治权的统一战争, 对清朝开国初期稳定政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6.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篇六
宁夏育才中学孔德学区 宋丽茹
【内容摘要】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多媒体教学被越来越多的重视起来。甚至成为衡量是否践行了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标准之一,但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教学设计的作用还不是完美的,如何让多媒体技术更好的为教学设计服务成为眼下亟需解决的问题。【关键词】网络多媒体 教学设计 实验 研究
一、国内外研究评述(即选题的意义、目的)
宁夏育才中学时一所年轻的学校,教师也是由一批年轻教师为主体构成的。由于教师人数众多,分校管理等因素导致集体备课效率低下,实践中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怎样才能使众多年轻教师尽快成长,怎么才能使众多年轻教师每节都能有一个基本合格的教学设计,最终在课堂上站的稳、受学生的喜爱。基于此我们选择了此课题---基于网络多媒体技术条件下的教学设计实验研究
信息技术手段的广泛使用,无疑有利于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整合,有利于促进教师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形成,有利于帮助教师对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领会和接受。然而,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把教师囿于单打独斗、单身只影的封闭境地。特别是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往往限于教材和课标原则性规定,不能体现自己对本课知识独特的感悟和认识,不能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导致设计的教学目标、流程及教学方式严重趋同。这样,有经验的教师不能把自己的优势展示出来,年轻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出现的困惑得不到及时解决。不利于教师共同成长。由于受“教学常规”和检查的限制,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一般没有或很少有网络多媒体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意识。程式化的教案书写格式和繁重书写任务,既无助于教师交流研讨,又增加了教师的物理性劳动负担。使一些教师对待教学设计产生了畏难情绪。从某种程度上,教师处于不想做但又不得不做的尴尬境地。鉴于此,宁夏育才中学开展了基于网络多媒体的教学设计实验研究。其意义有:
第一,有利于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传统的教研活动也有集体备课的环节。但是,传统的集体备课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就某一课的教学目标、难点、重点只做一般性的要求。教师疑惑的问题或者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在面对面的环境中得不到充分的沟通和研讨,集体备课往往流于形式化。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设计,首先,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就共同承担的课程中选择几节课或几个单元内容,自己作为主备课人,重点设计好这几节课,然后上传网上。由于备课的节次少,教师又熟悉并特长这几节课内容,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上传到网上供大家使用,便于相互学习。其次,我们设计开发了“信息技术条设计模板”。在主备课人上传的教学设计旁边设置了讨论区域,就每一个教学环节、课件等方面,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修改意见。备课组长在参考、综合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对这个教学设计进行重新修改定稿,供大家教学使用。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最后,教师上课前打印教学设计并在上课中使用。课后教师写出对这节课的教学反思。要求教师手写教学反思,并重点就这个教学设计的适应性和教学过程中的得失进行总结。依此再对这个教学设计进行改进。最终形成的教学设计,凝聚了集体的智慧,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第二,有利于提高教师使用网络多媒体技术的素养。信息技术条件下,是指以个人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并通过网络传播方式来进行的信息交流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把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教研的内容和方式,与网络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不仅为教学、教研活动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而且也带来了教育思想、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基于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教学设计实验,就是把传统的教师单独备课行为和信息技术条件下结合起来,利用网络多媒体搭建的互动平台,就自己对这一节课的见解,进行充分的共享交流互动,形成大家公认的最完美的教学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然要想方设法提高自己运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水平,客观上促使教师提高了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教育手段的素养。
第三,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基于网络多媒体的教学实验,把原来教师承担的一学期的备课量,减少到只重点备好几个章节或单元,极大减轻了备课量;要求教师在网上备课,允许教师上课前打印教案,减轻了教师手写教案的物理性劳动负担。所以,这个实验把信息技术条件下和教学设计有效结合起来,使教师从沉重的备课负担下解脱出来,更加集中精力地为大家提供优质教学设计,然后把大量时间用于学习实践教育教学的其他方面。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目标、方法、途径)第一、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近期目标:让教师设计出更加优质的教学设计,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促进网络多媒体技术和教学设计有效整合,提高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素养;改善和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水平,使青年教师得到尽快成长。
长远目标:使全校的所有教师都能提供公认的优质的教学设计和所有课程的教学录像,在校园网上资源共享。让学生能够自由地在校园网上获得自己所需的学习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第二、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校本行动研究的方法。所谓“校本”研究,就是立足于学校现有的教师现状,网络多媒体设施现状,并对这些条件、环境做到有效整合。研究的目的是为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服务,为学校的发展服务,为此做好实验设计,建立督促、检查、反馈机制,形成自我更新和矫正系统,保证实验向正常方向发展。所谓行动研究,就是和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参加实验的教师,在做好平时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注意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网络多媒体作用,积极和同行进行交流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这就是研究;在课题组的带领下,用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第三、本课题实施的阶段和步骤:
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大约一年时间),先在政治教研组试点。第二阶段,在全校高
一、高二所有的学科展开推广。
每个阶段又按五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分工、分头备课。根据同课头任课教师人数,将一学期要上的教材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单元或章节(次),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一个单元或章节,自己作为这一单元章节的主备课人,重点备好这部分的内容,提前一个月上传网上,供其他教师研讨交流。
第二步:交流、讨论,教研组长定稿。开发“宁夏育才中学网上教学设计模板”。模板上专门留有讨论修改区域。主备课人将自己的教学设计上传网上后,课题组的教师都可以自由自主地进行讨论发言,提出自己对这一节课的意见和教学设计的修改意见。经过充分讨论后,教研组长综合大家的意见,审定这节教学设计,供大家教学使用。第三步:打印教学设计,上课使用。教师在上课前打印教学设计,在上课时按照教学设计的思路进行教学。第四步:写出教学反思。课后教师认真总结这一节课的得失,重点总结教学设计对教学的适应性,提出改进的建议。
第五步:反馈总结、调整改进。实验进行每一个月后,召开备课组会,就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三、本课题创新的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随着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推广使用,学校网络多媒体设施配备越来越充分,教师使用起来也越来越方便。有些教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设计出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在网络多媒体技术和课程教学整合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但是,总体而言,目前教师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还处于自发状态,大部分学校教师的教学设计还处于传统的手写备课阶段,不仅不利于相互交流和学习,而且加重了教师的劳动负担。在全校范围内大规模进行基于网络多媒体的教学设计实验,在国内还是第一次。如果实验成功,将极大地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促进学校教育功能和品质的极大提升。其应用价值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守住了教学底线,保证了教学质量。传统的备课形式,教师处于各自分散、相对封闭的状态下,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和对教学的不同理解导致设计的教案质量良莠不一。很难保证不同教师施教的同课头课程的教学质量。基于网络多媒体的教学设计的优势在于,每一节教学的设计都是由主备课人精心设计,经过集体智慧充分酝酿讨论,教研组长进行审核确定的。这样的教学设计,起码保证教学设计环节的质量。第二:深化了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的质量,促进青年教师成长。过去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往往流于形式,对教学中一些真实的问题得不到充分的研讨。基于网络多媒体的教学设计,教师在网上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充分研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的深度和质量。青年教师长期参与这样的活动,每一节课都参与集体研讨,不言而喻将促进其成长。
第三:加强了信息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提高了教师使用信息教育技术的素养。基于网络多媒体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主动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在研讨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便捷迅速直接等特点,就教学中的问题展开充分讨论。在这个过程中,现实地提高了教师使用信息教育技术的素养。第四:改变了传统的手写教案方式,减轻了教师负担。
四、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
7.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篇七
1. 认读本课的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仿照课文,写一首小诗。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
二、初读感知 自主识字
1.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 2. 小组合作交流生字并检查
3. 全班交流识字中遇到的困难和识记生字的好办法,点拨多音字“藏” 4. 多种形式读生字
5、指名朗读课文,为文中两幅图取名字。
三、巩固识字
1.争与蜡笔交朋友:全部读对,得一张蜡笔激励卡。2.游戏:给字宝宝照相。要求认读会写的字。3.指导书写:重点指导“盒”“宝”“永”“底”的书写,其中“盒”与“宝”要与语文天地的书写结合,还要与“金钥匙”的写法介绍结合起来。(2)其它生字学生用自己喜欢、习惯的方式进行识记。
四、学习诗歌第一小节
(一)4人小组选择友情提示的一项或几项来完成 A说一说:丁丁用彩笔画了什么,那表示什么景物? B画一画:用简单图形把板书补充完整
C读一读:怎么读才能把你喜欢的句子读好听
(二)小组汇报按上面的提示汇报,相机指导朗读。(相机理解“连绵起伏”,图片展示。
相机理解电视塔。问你为什么把电视塔画得这么高呀? 教师出示图片电视塔:电视塔给了你什么感受呢?)
(三)总结第一小节:
1、齐读:我有一盒彩笔,我用它画美丽的今天。
2、丁丁说读法: 每次读这一小节,我总喜欢边读边想象那些美丽的景色边读,读着读着,我仿佛就在美丽的景色中游玩,是多么的陶醉啊。3学生出主意、提建议:怎么读才能把第一小节读好?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课件配音。
第二课时(阅读教学比赛教学设计)设计说明:
罗杰斯曾说过:“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其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人格才得 以培养”。基于此,本课的设计努力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活动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拟通过朗读、评读、绘画、想象等方式来感受诗歌的美;基 于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珍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拟多次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文,鼓励学生用他们喜爱与擅长的方 式予以表达,在学生多层次朗读的前提下,拟通过朗读金钥匙及各种形式的评读让学生感受朗读的魅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本课的评价要求:回答精彩,朗读有味道,小组会合作的可获得蜡笔激励卡,若小组四人共能得到4张,就可以到“阅读天地”选择小组喜欢的“太阳”,不同颜色的太阳有不同的小诗。
二、课件出示生字词,复习引入(师再次提醒“藏”有两个读音),并送出教师的第一个理想。
三、检查上节课的作业
1、同桌两人一人画,一人背第一节诗完成得怎么样。
2、说背诵好方法
3、全班选择自己合适的方法来背,并送出教师的第二个理想。
四、学习第二节诗
(一)师根据课件分步展示动画来范读第二节诗。
(二)学生找到喜欢的伙伴把第二节诗读一读。
(三)学生个人汇报:你觉得丁丁的哪个理想最神奇、最有趣? 学生提到哪引导到哪: A画透明的海洋
1、理解海底宝藏:播放图片。
2、你还知道海底有哪些神奇的东西?
3、学生个人试读、喜欢的站起来读一读„„ B画绿色的太阳
1、说出自己喜欢这个理想的理由。
2、比赛读、评读 C画结满面包的树
1、理解饥荒(出示难民图片),相机提问:看完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2、挑战读、评读 D画长翅膀的小朋友
1、倘若你有翅膀,你会飞向哪儿去干什么?
2、同桌读、评读
(四)为怎么读好第二小节提建议,出主意。1.丁丁朗读金钥匙 2学生说
3学生按自己喜欢的读与背。五.拓展活动:
同学们如果你有一盒彩笔,你想描绘出怎样的今天和明天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主题:美丽的今天或 明天的理想画一画:你想为画补充点什么?然后下面的句式编一编。画 或 我画 那是 为了
(一)学生画与编
(二)学生作品展示
(三)出示教师的四个理想
五.选择性作业(选择其中的一项或几项来完成)
1.选择合适的音乐背诵课文,让听的人能感受到图画的美。(一张蜡笔激励卡)2.你喜欢用彩笔画什么,仿照课文写一写诗,再为小诗画插图。(两张蜡笔激励卡)
8.高校实施绩效工资方案设计研究 篇八
绩效工资改革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将收入与工作绩效挂钩, 实现按劳分配, 优劳优酬, 绩效工资的实施有力地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吸引和留住高校优秀人才, 但由于绩效工资在高校的实施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在实行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设计科学合理的绩效工资实施方案非常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从而保证绩效工资改革顺利实施并发挥实效。
一、高校实施绩效工资方案设计原则
在高校实施绩效工资改革, 严格按照绩效支付报酬, 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阻力, 为了防止绩效工资流于形式, 在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的原则, 适当拉开分配差距, 兼顾效率与公平, 将教职工的收入与岗位责任、工作业绩和贡献大小挂钩, 与学校办学效益挂钩, 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使绩效工资改革能够发挥预期的目标。
“突出岗位、按岗取酬”的原则, 改变传统的以工龄、职务等级来划分薪酬的职务等级工资制, 逐步完善岗位设置管理, 优化人员整体结构, 分配政策向优秀人才倾斜。
“职责分明、责酬一致”的原则, 全面推行校院两级管理, 明确校院两级职责, 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切块、动态包干的分配办法, 强化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
“总量控制、稳步增长”的原则, 建立绩效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 确保绩效工资在市财政政策许可的范围之内, 开源节流, 力使学校教职员工的收入水平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高校实施绩效工资具体方案设计与规划
(一) 厘清高校绩效工资组成及特点
高校教职工的收入一般包括基本工资、按规定保留的改革性补贴和绩效工资等三项, 其中绩效工资分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反映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基本业绩要求和基本工作能力, 体现在岗状况, 重点放在员工多年长期努力的成果上, 表现为长期激励、永久性、额度小、有一定弹性的特点。奖励性绩效工资则反映履行岗位职责基本要求以外超额、超质量完成的工作业绩情况, 突出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即超额完成教学、科研、管理及其它工作的质量和数量情况, 或取得特殊的、突出贡献, 表现为中短期激励、一次性、金额大、弹性较大的特点, 奖励性绩效工资通常包括校内津贴、教学科研奖励、专项人员经费等, 奖励性绩效最能体现效率, 发挥激励功能。
(二) 规划绩效工资分配体系
1、设计学院校内津贴的核拨与发放。学院校内津贴包括基础津贴、绩效津贴和其他补贴。绩效津贴包括人员编制费、缺编补贴、专业学科建设和学生教育管理等经费、学位点补贴等四个部分。高校可将学院校内津贴总额整体划拨到有关学院, 各学院根据自身实际制订校内津贴分配办法。I.基础津贴。学院基础津贴总额为各学院在学校批准的编制范围内实际聘任的各岗位各等级人员的基础津贴总和。II.人员编制费。学院的人员编制数根据各高校相关文件核定, 学科建设编制按实际到位人数核拨, 每学年核定一次。学院的人员编制费根据学校财力状况, 按核定编制数每年每编一定的标准核拨。III.专业学科建设和学生教育管理经费。专业学科建设和学生教育管理经费按照各学院的全日制在校生实际人数 (含研究生实际人数) 并考虑学费收缴率核拨。公共课的教学建设费按公共课教师核定编制数每年每编一定的标准核拨, 人事处负责监督;体育学院担任体育竞赛训练任务, 按照学院公共体育教师数每年每编一定的标准给予补贴, 由体育学院提出竞赛活动计划, 教务处、人事处负责监督。IV.缺编补贴。除学科建设编制外, 学院实际聘任的岗位数少于核定编制数, 按每编一定的标准核拨缺编补贴。V.硕士点补贴。按每个二级硕士点一定的标准核拨。VI.其他补贴。其他补贴包括公选课 (双专业课) 的课时酬金、科技特派员补贴、挂职锻炼人员补贴、公寓辅导员补贴和通讯费等。2、教学科研业绩奖励。高校根据学校发展, 制定相应的教学、科研业绩计分办法, 做好教学科研业绩奖励发放, 可以实行总量控制, 业绩分分配管理, 若超出总量则适当降低每业绩分的标准。高校应合理设置教学科研业绩奖励发放程序, 学院教学科研业绩奖励由教务处、科技处和人文社科处等相关部门按照学校有关教学、科研业绩奖励的规定核算, 人事处审核划拨。校部机关部门和直属单位教学、科研业绩奖励的发放由科技处、人文社科处和教务处按照学校有关教学科研奖励的规定核算, 人事处审核。3、专项人员经费。专项人员经费分教学、科研、行政专项人员经费, 主要用于学校、学院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支付给本校在编职工的人员经费, 如先进个人奖励、专项考试补贴、学科竞赛辅导费和奖励、专家评审费、讲座费及少量劳务费等。专项人员经费的发放应严格控制, 不得私设虚假项目发放。各相关职能部门应统筹安排经费的使用, 发放的标准、发放项目须经人事处、财务处审核同意后才能支付, 保障专项经费专款专用。
(三) 设置岗位类别及等级
根据各高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有关精神, 高校可设置教学科研岗位、管理岗位、教学科研辅助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等四类, 依据总量控制与结构比例控制的原则, 确定岗位数和各岗位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如教学科研岗位可设11个等级。一级岗位最高, 十级岗位最低, 十一级为见习期。
(四) 制定编制管理办法
为了保证绩效工资顺利实施, 高校需加强学校人员编制管理, 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 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编制管理章程》, 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和目前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行政管理等人员现状, 完善编制管理相关规章制度。
(五) 开发绩效工资管理系统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校扩招, 多校区办学, 教师数量迅速增多, 传统的手工准确、实时统计汇总教师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工作成果的评估和认定等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推动了高校绩效工资改革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充分发挥绩效评估的高效便捷的特点, 高校绩效工资管理部门要开发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将传统手工业绩考核转化为数字式的业绩考核与管理, 利用计算机系统的强大存储功能和快速数据分析功能, 为高校人事管理部门和制度制定部门快速统计和分析教师工作绩效, 从而帮助绩效工资管理部门从多个层面分析教师绩效, 同时让教师自身及时了解工作的欠缺, 高校可从系统设置、功能模块、工资数据库、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等方面构建系统, 开发运用科学、高效、准确的绩效工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是高校绩效工资实施工作重要的环节。
三、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的保障改进措施
绩效工资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 绩效工资方案实施关乎高校发展, 属于顶层管理设计, 需要学校高层领导的充分重视和支持, 广泛宣传教育, 让广大教师理解绩效工资改革的实质, 不是增加工资, 也不是减少工资, 而是根据绩效获得报酬, 动员教师积极参与绩效工资方案的实施。同时高校绩效工资工作的实施最终体现在财务数据上, 落实在财务资金的预算和核算上, 做好财务管理的对接, 逐步优化收入分配, 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教职工收入结构, 完善绩效工资配套财务制度, 合理编制绩效工资经费预算, 规范绩效工资会计核算, 扩大绩效工资资金来源渠道等, 在绩效工资方案实施过程中高校必须要建立和健全信息反馈机制, 通过信息的反馈, 不断完善修订绩效工资实施方案, 保障绩效工资改革发挥实效。
财政主管部门划拨给高校绩效工资总额往往是一定的, 高校必须科学合理设计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进高校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志兵.高校绩效工资结构设计探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9 (4) .
9.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范文 篇九
小班元旦活动方案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体验过新年的快乐,增添新年的快乐气氛。
2、通过创编放烟火、打鼓、放鞭炮的动作,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3、通过参加假面舞会的表演,增强幼儿的社会性。
活动准备:
1、蜡笔、鼓、面具。
2、《新年好》背景音乐。
活动重难点: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参加“假面舞会”的兴趣
1、创设带上面具,向幼儿拜个早年。
2、我们今天要开个“假面舞会”,可好玩了,小朋友们想不想去?可是你们没有面具,怎么办?
二、引导幼儿制作面具
1、教师出示已裁剪好的面具(露出眼睛,并用绳子系好),引导幼儿给面具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或图案。
2、面具做好后,引导幼儿戴上自己的面具,开火车去参加“假面舞会”。
三、播放音乐,幼儿载歌载舞
1、教师出示鼓,引导幼儿模仿敲锣打鼓的动作,然后教师播放《新年好》的音乐,教师示范模仿敲锣打鼓的动作使劲敲鼓。
2、教师引导幼儿跟随音乐模仿敲锣打鼓,体验过新年的快乐。
3、教师引导幼儿创编放鞭炮、放烟火的动作,感受过新年的快乐气氛。
四、活动结束:
恭喜恭喜的节日歌,感受过年的气氛。
五、延伸活动:
在美工区,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供幼儿制作鞭炮、烟花等新年物品,增添过新年的气氛。
小班元旦活动方案2
活动目标
感受过新年的快乐。
知道元旦节是几月几号。
通过礼物来对颜色感兴趣。
活动准备
不同颜色的礼物盒。
各种颜色的球。
新年帽若干。
音乐《新年好》。
活动过程
1、教师戴着新年帽进教室,说说今年是元旦节,1月1日是新的一年的头一天。
2、教师给每位幼儿发一顶新年帽,我们来一起迎元旦吧!再给幼儿讲新年老爷爷来了,要给我们送来了新年礼物。
3、幼儿围观做,引导幼儿看地中间的礼物盒,说说礼物盒的颜色。
4、我们来拆开一个礼物盒,说说是什么礼物?礼物是什么颜色的?
5、让幼儿猜猜没拆开的礼物盒里会装着什么样的礼物。
6、游戏:每个幼儿选一个礼物盒,再拆开礼物盒,教师引导让幼儿说说礼物盒是什么颜色?拆开礼物盒后是什么礼物?说说礼物是什么颜色的?
7、请每个幼儿照样子说一说,做一做。
8、说说过新年的好,新年老爷爷送的礼物是不是很好看啊!
9、说说球的玩法,然后,教师说:“孩子们我们一起和球做游戏吧!”
10、放音乐《新年好》,大家一起玩球。
小班元旦活动方案3
一、活动时间:12月31日
二、活动人员:全体幼儿、家长、老师
三、活动过程:
1、来园活动(各班教室)
2、生活活动
3、新年心愿包活动
准备:红信封、纸、蜡笔、记号笔
玩法:各班家长和孩子共同在纸上画或写新年心愿,再装入红信封袋内。
4、亲子运动会
准备:场地布置、主持人一名、音乐(新年好)
过程:
1)律动“新年好”
2)亲子运动游戏
A.放鞭炮
准备:每班自制炮竹一个
玩法:分小班组,托班组。每班出6对家长和孩子。将幼儿和家长分成一一对应,面对面排。开始由幼儿手捧“爆竹”由起点跑向自己的家长,当家长接过“爆竹”后,双手上举,口中喊道“砰啪”,就算送到一个。然后孩子再将“爆竹”运回给下一名幼儿手中,看哪对先放完。
B.运彩球
准备:彩色的球、圈
玩法:适用于小班幼儿,每班10名幼儿,分两对面站立,用圈赶彩球行进走,走至对面交给另一位幼儿,依次往返接力。
C.剥桔子:
准备:小桔子50只,椅子3个,垃圾筐每班5对家长和孩子
玩法:幼儿从起点跑到终点拿一个桔子,跑回来剥掉皮给家长吃,第二个幼儿继续,以此类推,看哪队最快为胜。
D.抢气球游戏:
准备:凳子或椅子;各色气球;拴气球的绳子。
玩法:老师或主持人发出指令,复习颜色。如果说红色就要跑到拴有红色气球的椅子旁,用力把气球坐爆。分组比赛,小组第一晋级下一轮,直到轮完初赛,最后小组第一之间进行决赛,分出获胜者。请几位家长带着小朋友一起听主持人发令,按照规则进行。
E.开火车:
准备:起跑处标志
玩法:由家长或老师(6——8人)组成一列火车,蹲着行进走,以先到的一列火车为胜。(必须下蹲走)
F.袋鼠跳
准备:大袋子四个,可以用面粉包装袋之类的,要大一些
玩法:一名小朋友与自己的爸爸或妈妈组成一组,每次游戏找四组为一单位,小朋友与家长面对面站立,中间距离约30~50米。游戏开始后,小朋友要拿起放在地上的大袋子,跑向自己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接到袋子后,要马上套住自己的双腿,跳回孩子的起始位置,以速度定输赢。
G.揪尾巴
准备:纸尾巴若干条。
玩法:一家三口组成一条牛。爸爸为牛头,妈妈的手搭在爸爸的肩上为牛身,孩子紧贴妈妈身后做牛尾,孩子裤腰上别上牛尾巴。在一定范围场地内,几个家庭展开揪尾巴比赛。最后看哪个牛头揪到的尾巴多,哪个家庭就获胜。
H.赶双球
准备:一大一小皮球为一对,共若干对;网球拍若干副。
玩法:适用于大班的游戏。一家三口为一组,爸爸站在终点线,由妈妈和孩子在起点处各持一网球拍赶球(妈妈赶大球,孩子赶小球),要求两球同时到达终点,然后再由爸爸一人持双球拍把两球同时赶回起点。
小班元旦活动方案4
主题目标:
1.知道元旦的由来及意义,了解元旦的各种庆祝方式。
2.通过动手装扮元旦环境,体会元旦的节日氛围。
3.学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元旦,表达自己的愉悦心情。
主题设计结构:
1.认识元旦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2.迎接元旦,新年新气象。牧童园服
3.迎接新年,精美卡片。
4.庆祝元旦,以班级为单位个子开展庆祝会。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1月1日就是元旦,是新一年开始的第一天。
2.知道过了新年,又长大了一岁。
3.了解和认识庆祝元旦的各种方式。
活动准备:
日历卡、幼儿相片、庆祝元旦的各种卡片或背景图。
活动重难点:
理解元旦的意义,了解庆祝元旦的方式。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交流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激发学习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如: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年中,有哪些节日吗?(出示各种节日的日历卡片,引导幼儿说出节日名称:国庆节、春节、元宵节、五一劳动节、妇女节、元旦)今天呀,我们主要来学习元旦。
2.教师提问:有谁知道元旦是几月几日?代表什么?(新一年的到来,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
3.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元旦是怎么来的吗?提示:元旦是在1月1日,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早晨、一天的意思。元旦就是一年的开始、一年的第一天。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
二、向幼儿介绍迎接新年的各种方式,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庆祝元旦
1.引导幼儿交流以往是怎样过新年的?(放烟花、吃饺子等)
2.了解全国各地人们是过新年的不同方式,出示各种卡片或背景图(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制作成课件),引导幼儿认识人们为了迎接元旦所做的各种准备工作。提示:唱歌跳舞、剪窗花、蒸各式馍馍、包饺子、放烟花、送元旦卡片等。
3.引导幼儿交流以往过新年的方法,然后,引导幼儿说出今年想怎样迎接元旦的到来?提示:教师向幼儿表达自己迎接元旦的想法,再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元旦很快就到了,我最想剪一些窗花贴在小朋友们家的窗户上,送一张我自己制作的贺卡给我的爸爸妈妈。
4.播放庆祝元旦的录音或录象带,提出问题,让幼儿发现我们庆祝元旦要跟别人说祝福语,然后引导幼儿讨论,庆祝元旦要说哪些祝福语,体验集体庆祝元旦的喜悦。
三、引导幼儿谈谈新一年的想法和愿望
1.教师出示幼儿的相片,讨论相片中的人物在做什么,让幼儿感觉到自己比以前长大了,比以前更能干了,知道过了这个新年,又长大了一岁。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在新的一年想做哪些事?
四、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收集全国上下庆祝元旦或有关元旦的资料,制作成元旦专题,让幼儿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元旦。
小班元旦活动方案5
活动目标:
1、加强家庭和幼儿园的联系,增进孩子、老师、家长和同伴之间的感情,在活动中体验新年的快乐。
2、在娱乐中能充分体验老师、家长和同伴的爱,能在同伴和家长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愿望,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各种奖品,有一些糖果。
活动时间:星期六下午二点开始。
活动地点:三楼音乐厅。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以简单的几句话引出:过几天就是元旦了,小朋友又要长大一岁了,今天,我们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来庆祝,希望小朋友和各位家长积极的参加。
二、亲子游戏
(1)袋鼠妈妈
准备:布袋,海洋球。
目的;培养投掷能力和合作能力,活跃气氛
玩法:家长扮袋鼠妈妈套在一只大口袋里,孩子扮小袋鼠往妈妈的大口袋里仍果子(海洋球),看看谁仍得多,那组就胜利得奖品。
(2)踩气球
准备:各种已经吹好的气球。
目的:培养灵活性和敏捷性。
玩法:把气球系在各人的小腿的根部,互相踩对方的气球,在三——五分钟内以腿上的气球数多的为胜。
(3)贴五官
准备:正面是大人的脸,背面是娃娃脸,准备四到六张。
目的:进一步明确五官的正确位置,能听了指令进活动。
玩法:先是孩子贴五官,大人举脸谱用话指挥孩子进行贴五官的活动;再换孩子举脸谱,大人贴五官。
(4)二人三足
准备:绳子
目的:培养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玩法;用绳子系在一个大人和一个孩子的腿上,比那一对先走到终点。
(5)抬新娘
目的:培养三人的合作能力。
玩法:两个家长双手交叉托起孩子,快速地向前走,拿到奖品往后走,在一分钟内看谁拿到的奖品多为胜。
在活动的过程中穿插班级准备的文艺节目,有表演唱,诗歌朗诵等活动。
三、活动尾声
1、放《新年好》的音乐,老师、家长和孩子一起唱歌,结束活动。
2、在活动结束时可以放《秧歌舞》的乐曲,大家共同活动。
【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范文】推荐阅读:
小组课题研究总结范文10-20
小课题研究报告范文07-08
德育模式课题研究计划5则范文08-05
课题研究活动方案07-28
义乌课题研究方案10-19
小学体育课题研究,,《小学体育运动兴趣》小课题研究方案09-05
德育创新课题研究方案07-10
小学小课题研究方案07-14
教师课题研究活动方案08-04
科学小课题研究方案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