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2024-06-22

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精选18篇)

1.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一

2.1教育形式化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学的重点发生了偏移,教师只是重点关注学生的体育素养的提升,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关注力度不够,赏识教育的重要性没有被深刻的.认知,只注重表面形式,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究,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很多时候都是为了应对上级部门的监督,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没有将赏识教育进行真正的实施,也无法有效落实。

2.2教学方式有待提高

在体育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方法不能过于单一,传统的说教模式在当今的学生个性化发展下很难有长远的应用。目前,我国小学生个性明显,如果在教学中,赏识教育的方式,只是通过说教或者是指责来进行,很容易对学生造成影响,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教学工作很难有效地开展,造成得赏识教育失败。因而,为了保障赏识教育的有效性,在方法上有待提高。

2.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二

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年龄越小, 越需要外界的鼓励。小学阶段的儿童, 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儿童, 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大多是依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得到的。外界的批评或表扬,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情绪和行为。赏识通过对个体成功面的肯定, 能给个体以自尊和自信, 使个体向更完美的方向发展, 它是成功教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 尊重学生个性和差异的基础上, 可以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教育环境, 让学生主动学习, 勇于创新, 体验成功, 和谐的成长。有的学生反映, 一般情况下, 在学校受到老师表扬、赞赏的只是少数、固定的几个优等生, 在老师眼里, 这些被默认为好学生的孩子, 通过老师的眼神、表情等而不断受到激励;而对于中等生这一群体, 在一般情况下往往是被老师所忽略的, 有的老师觉得, 反正是不上不下, 于是就放任他们;对于后进生要得到老师的表扬和激励就更加的困难了。由此可见现代教育中, 只有少部分学生受到赏识, 大部分学生被忽略, 一小部分学生受到打击。现代教育呼唤赏识教育, 教师作为赏识教育的具体实施者, 一定要注重学习, 不断修炼自己, 提升自己。

这里, 我谈谈在赏识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第一, 有些教师对赏识教育的认识较片面, 把赏识教育等同于简单的表扬。其实无节制的廉价的表扬, 会使学生滋生虚荣、自负、骄傲心理, 从而变得自负和脆弱, 一旦遇到挫折, 有时甚至是一些无足挂齿的小事也会令他们不知所措。这样的赏识教育也就适得其反, 走入了赏识教育的误区。赏识教育要求教师要细心地观察和了解, 准确、具体说出学生的表现与成就, 把他们的良苦用心和艰难努力都看在眼里, 然后再给予表扬。这样的表扬才是有意义的, 才是发自教师内心的, 才会起到激励的效果。第二, 有些教师在赏识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避免批评。实际上, 赏识教育并不排斥批评, 建立于赏识基础上的适度、合理的批评本身就是一种鼓励, 完全能够被学生所接受。赏识教育方法的运用应注意弹性, 我认为批评也可以成为赏识的一部分, 只要讲究艺术。在批评学生时, 要含有肯定和鼓励的意思, 要让他感到你批评他, 正是因为对他满怀信心, 对他有更高的希望, 从而激起他奋发向上的勇气。因此,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 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使学生健康的成长。教师作为赏识教育的实施者, 只有走出这些“误区”, 才能更好地利用赏识教育, 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那么, 如何做到正确地实施赏识教育呢?我谈几点体会。

一、充分地尊重学生

学生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他们也有做人的尊严, 他们只有被教师尊重, 才可能懂得自尊, 并可能尊重他人。有些教师不注意自己的教育语言, 当学生有错时, 在大庭广众下批评。比如, 学生上课做小动作或开小差, 教师会采取点名批评和罚站的方式。若走近他, 敲敲桌子, 摸摸他的头, 或送去一个责备的目光, 他会心存感激, 也有内疚, 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方式在不伤学生自尊的同时又让他受到了教育, 不是一举两得吗?

在一个班集体中, 作为教师尤其要关注后进生这一群体, 他们更需要得到周围人的尊重。后进生本身就自卑, 看不起自己, 作为教师不能歧视他们, 更要让周围的人都尊重他们, 从而重新唤起他们的自尊、自信, 树立新的精神支柱。对于他们的各方面, 教师不应给予全盘否定, 哪怕只是一个做得好的方面, 也应给予赏识, 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激起他们主动学习的力量。

二、充分地信任学生

“我能行”是一个人自信的表现, 有了自信, 就有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在这样的基础上, 学生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这样的情绪影响下, 学生才能不断获得成功。

但平时经常会听到一些教师在抱怨自己班上的“问题”学生, 他们往往是学习不认真, 课上也不认真听讲, 整天吵吵闹闹, 惹事生非, 作业老是拖拉, 和他讲过几遍的问题还是弄不清, 实在是对他们束手无策。长此以往, 教师对这样的学生只能骂了再骂, 批评了再批评, 对他们失去了信心, 同时他们自己也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 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其实这些学生的“差”和教师的教育是有很大关系的。这类学生大都是缺乏自信, 而失去了信心就等于是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教师对学生失去了信心, 又怎能让学生自己树立起信心呢?“学生一千次摔倒了, 做老师的要坚信他第一千零一次一定能够站起来。”要让学生自信, 教师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给学生一个机会证明自己的能力。要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教师要善于找出学生的闪光点, 多多鼓励、赞赏, 给他们机会, 让他们尝试, 从而在心理上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提高自信, 消除他们心理的种种顾虑, 使学生在“我可以”, “我能行”的情绪中, 热爱学习, 树立自信。

三、充分理解激励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一颗珍珠, 他们有着不同的形态, 散发出来的是不同的光芒, 一位哲学家就曾经说过:“这世界上绝对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既然是这样, 那么我们就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对待他们。加之小学生各方面的认识发展还不够完善, 在成长过程中, 常常会遇到迷惘、困惑甚至挫折, 他们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帮助。

比如, 在一次考试完了以后, 教师的眼睛千万不能只盯着考九十分的那几位学生, 而应该回过头去看看, 哪些学生比上一次考试进步了, 不管他是考六十几还是七十几, 都是一种进步, 这时教师就该对这些学习取得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 这时候表扬远比训导和惩罚来的有效, 后者只会让学生低估自己的能力, 使原有的学习动机逐渐消失。要对学生多一些宽容与鼓励, 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 帮助其分析原因, 提出应对策略, 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理解他们的, 对他们还是有信心的。使学生认识到其成功的价值后, 他们要求进步的学习动机就会得到强化, 因此, 教师们不必吝啬你们的赞美, 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多一些赞美, 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四、调整心态, 注重沟通, 做学生的朋友

每个孩子的心灵其实都十分单纯, 可是他们又都有自己解不开的一些心结, 会有一些这样那样的毛病, 作为教师的我们, 如果我们去好好询问一下这些孩子, 为什么会有这些毛病, 恐怕他们根本就说不上来。所以, 与其在我们火冒三丈, 急于去批评他们的时候, 还不如静下来找孩子们谈一谈, 通过沟通, 通过了解, 挖掘问题的根源, 帮助他们改掉这些毛病, 这样或许会事半功倍。

心态, 在赏识教育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无论怎样去理解赏识教育, 要想在实践中得到效果, 首先就是要调整好我们自身的心态。我们也是平常人, 在家里, 学校中, 只要是与人相处, 也常常会遇到很多烦恼。在与学生相处的时候, 我们是否能够端正自己的心态, 调整自己的情绪, 摆正自己的位置呢?我们是教师, 是因为人们赋予了我们这个神圣的使命, 而不是说我们的地位比学生要尊贵多少。我们把自己放在孩子们当中, 我们将孩子们当作与我们年龄相仿的朋友, 你会发现, 很多话, 很多事情其实我们是不会去做的。因为我们不会刻薄的, 严厉的, 高高在上的去对待自己的朋友。我们总是宽容的对待我们爱的人, 那么, 爱自己的学生吧!做他们的朋友吧!

赏识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理念, 赏识教育的推广有益于保护孩子成长的天赋, 激发孩子内心的潜力。只有把成长的快乐还给孩子, 我们做教师的才会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3.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三

关键词:赏识教育;作文教学;激励作用

作文是人们进行感情、信息交流与传递的重要途径。但在新课改下的今天,作文教学不仅使语文教师感到棘手,也使不少学生产生了畏惧感。拥有巨大魅力的文学,为什么会使小学生敬而远之?有什么改革措施呢?

一、小学作文教学现状

在一次对四年级学生进行的关于习作兴趣的调查中发现,参与调查的60名学生中,有48人将写作视为一种负担,写作文的目的单单是为了应付任务。反映在内容上,提到好人好事就是“让座”;写到母亲的外貌,都是“长头发,大眼睛,高鼻梁”……文章内容空洞不具体,词句华而不实。

教师的要求过高、评语不当、指导不利,是学生产生作文“恐惧症”的重要原因。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拔苗助长”的现象,许多教师总是以成人的眼光和标准来要求学生,如果作文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人物没有伟大的精神,结尾没有点题,字数没达到标准等,教师就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批评,使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受到挫伤并逐渐衰退。

二、让赏识走进作文教学

赏识教育即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用一种鼓励、欣赏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言行。赏识教育承认个体差异,允许失败,帮助其重塑自信,最终走向成功。在赏识教育中,学生的自尊得以维护,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

1.建立以赏识为基础的和谐师生关系

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气氛,会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潜能”被激发出来。在写作过程中,主动思考、发挥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世界。因此,日常教育教学中,要积极发现学生所长,用赞赏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学生,在彼此尊重中营造良好氛围。

2.树立每个学生都能成功的观念

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写好作文的能力,在“动情与晓理”中唤醒学生的自信。在集体活动中多发现学生优秀的一面,常常跷起大拇指,让学生在“我能行,我很棒”的观念中快乐健康地成长。

三、将赏识教育贯穿于作文教学始终

1.作文前渗透赏识教育

就写作本身来说,只有内心存储了表达的内容,产生了表达的要求,才会有表达的可能。摘抄佳句美文是丰富学生存储的方法之一,发现学生摘录了有价值的内容,教师要为其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实现资源共享,增加做好摘抄的动力。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写随笔、日记、读后感等,“我手写我心”。当学生的作文中包含着真情实感,跳跃出鲜明的个性时,教师及时的肯定会促使大量优秀之作涌出。

2.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实施赏识教育

学生视作文为“苦差事”,“写什么、怎么写”是两大困难。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在作文指导时,要努力教给学生如何“寻找米”。在审题指导方面,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的提问、回答中充分赞赏学生思维的独到之处;构思点拨中,对于学生巧妙的想法要大加肯定和鼓励。对于刚学写作文的小学生来说,要注意从兴趣入手,既要营造轻松的写作氛围,又进行踏实的写作指导,多关注学生生成的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作文实践。

3.作文批改、讲评、修改时更需赏识

当学生完成一篇作文后,教师的认可和肯定,将给予其无穷的动力。面对学生幼稚的习作,教师要努力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并通过符号、评价语等进行肯定和鼓励,保护学生创造的火花。当作文需要改动时,本着多就少改的原则,尊重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对好的习作及时表扬,对稍差些的抱着“拭目以待”“静观其变”的态度,对学生有信心,学生也会信心倍增,兴趣盎然。

讲评时,教师可以找同学朗读佳作;对于中等程度的学生,主要肯定写得有特色的句、段;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哪怕一个词、一个标点用得好,或者书写工整,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教师要把热情的夸赞毫不吝啬地送给学生,让学生惊异于自己的能力,为自己而骄傲,保持奋斗的动力。对于写作确实有困难的学生,要投入更多的耐心,用慎重的措辞寄予期待的话语进行点拨。

修改时,重视学生自改的兴趣。教给学生“增”“批” “删”“改”的具体修改方法,进行自我修改。对于原文改动效果较好的实行各种小奖励,让学生尝到修改的“甜头”,久而久之养成自改的良好习惯。当学生的激情被点燃,实现“要我写”到“我要写”的飞跃,学生每时每刻都想着写作,作文教学就实现了量的突破。

总之,在赏识中进行作文教学,用教师真诚的语言、宽容的态度、期待的目光,激起学生求知、写作的欲望,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让学生写下自己的精彩。当然,将赏识教育适时适当地投入到作文教学中是一个需要长期实践和探索的过程,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贾志敏.小学作文怎么教[J].语文建设,2012(Z1).

4.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四

摘要:本文从赏识学生的学习进步、赏识学生的道德情感、赏识学生的质疑意识三个角度阐述了初中语文教学中以赏识教育理念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赏识教育;应用策略

语文学科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任务。但初中语文教学总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导致无法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失去学习自信。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应以赏识教育理念为指导,赏识每一名学生的闪光点与智能优势,让学生在被赏识中重燃学习热情,稳步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一、赏识学生的学习进步

赏识学生的学习进步,主要是针对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积极表现与突出进步给予赏识性评价,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所付出的点滴努力都被教师记在心中,进而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学生的学习进步会直接反映在考试成绩上,为了避免伤害学生自尊,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考试成绩予以纵向评价,以量化数据激励学生进步。具体到本班学生,笔者会认真记录他们在每一轮考试中的成绩,并绘制成个人成绩折线图,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成绩起伏。当学生有了明显进步时,毫不吝惜地予以表扬,肯定学生所付出的积极努力。此外,还可结合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学习状态,如主动回答问题的次数变多、与同伴展开合作学习的效率有所提升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为了保证赏识教育的实施效果,需要控制好赏识力度与赏识时机,以“饥饿营销”策略保证教师赏识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失为一种好做法。

二、赏识学生的道德情感

初中语文教学除了教给学生语言文字与文学知识外,还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情感与人生哲理。因此,教师既要赏识学生的智力发育,又要赏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显露的道德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新课程的目标之一,要求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是非观念与真善美的品质,帮助学生明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不断优化与完善学生的行为习惯。如教学《风筝》一课,笔者鼓励学生以5人为一组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探究文中主人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并根据段落结构总结段落大意与课文主旨。在本轮教学活动中,有一名学生的表现十分优异,他不仅给每名组员设定了明确的合作任务,使得他们都参与到了课文探究之中,而且还认真帮助本组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使他们跟上教学进程。为此,课堂上我及时表扬了这名学生的团队领导能力和乐于助人的精神,希望他继续保持和发扬这种良好品质。

三、赏识学生的质疑意识

每名初中生都有独特的人生经历与生活环境,他们的成长经历决定着他们的智力发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见解,使其从多个角度分析与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重视学生提出的质疑。为保护学生的质疑意识,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有探究与思考价值的质疑观点要给予赏识性评价,使学生相信自己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其创新意识。如在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鼓励学生自主总结诗歌意象,分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内涵与诗人的`人生态度。以这首诗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就“如何面对人生路上的‘拦路虎’”这个主题展开辩论,鼓励学生结合自己为理想奋斗的真实经历说明应如何面对人生逆境与不幸。在辩论活动中,学生分为两派,有的认为逆境与不幸是为了敲醒我们,让我们不要在不适合自己的路上浪费时间;有的则认为应该以“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精神迎接生活的所有磨难,而我们要永远相信未来是美好的、光明的。只要学生能提出有理有据的个人观点,教师都应加以肯定。总之,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已经明确提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能优势,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扬长避短,让学生实现个性化进步与成长。为此,教师应以赏识教育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自信,使每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陈艳.论赏识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济宁:曲阜师范大学,.

[2]李娟.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赏识教育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7

5.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赏识教育 篇五

四川省威远县高石镇中心学校

陈丽

某一天我在报上读到这样一篇文章: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他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人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基本素质,建议他改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就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这个故事人们称之为“瓦拉赫效应”。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学生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如果我们打破另类学生“朽木不可雕也”的思维定势,像那位化学老师好样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个性的场所,必能收到“铁树也开花”的显著成效。看了这篇报道我心里好似闪过一道亮光,在我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为何不贯穿这种欣赏,发现,认识学生的教育新理念呢?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生命的教育,爱的教育,是充满人请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它充满了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目前,赏识教育已成为教育教学探究的主流。在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中,我们要怎样把赏识教育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树立自信心,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纯洁的心灵

教育家陶行知这样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渴望从老师那儿得到理解、信任、欣赏。小学生有着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模仿力强的特点,对老师既尊敬又喜欢,既崇拜又胆怯。作为老师的我们就应该在课余放下老师课堂中的威严,和孩子玩在一起,乐在一起。老师要经常走进孩子的世界,和孩子建立起民主、信任的良好关系,让孩子感受到老师不仅关注他们的学习,更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心情愉悦。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喜欢你,进而喜欢听你上课,乃至听从你的安排。

我班有一个孩子名叫雷浩然,刚出生妈妈就抛弃了她,和爸爸离婚了。父亲为了生计长年在外打工,根本无法照顾他。从小便跟着外婆生活,外婆性格暴躁,缺乏耐心,虽然是照顾着孩子,但是内心上觉得这个孩子就是一个包袱除了让他吃饱穿暖,其余的都没有尽职尽责的教导孩子。孩子的自理能力,规则意识都相当差,甚至还有偷盗的行为,在学校里都是出了名得令人讨厌。我到班级的第一天由于他主动倒垃圾得到了我的表扬,与我建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之后,我又在做课间操时故意常常在他身边停留用关爱的目光注视着他,排队时我会摸摸他的头愉快的夸奖他的脸真干净,我还会在上课时专门留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回答对了让全班同学为他鼓掌。有同学告他的状时我不会马上再班级当众对他训斥,而是悄悄地把他叫到办公室和他谈心,跟他讲道理,能听多少讲多少。就这样他渐渐地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喜欢和信任,他开始不排斥学校,不和老师对着干,每天都能愉快地来上学。面对这样从小缺失爱的孩子,我们必须了解孩子,走进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如妈妈般无微不至的关爱,他们才会如一头桀骜不驯的狮子变成温顺的绵羊。

二、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些科学家小时候在大家的眼里学习成绩都非常差,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对某一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的孩子书法好,有的朗读好,有的孩子喜欢阅读、写作,有的却善于表达交际。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老师我们不要一味地去挑剔、埋怨、责备,而要更多地去发现、去鼓励、去赞美。

记得我任教的一个一年级有个孩子上课总是坐不住,课间操不守纪律,扫地总是偷懒,家庭作业常常不做,经常被老师点名批评。可是在学习写字以后,我发现他虽然字写得很慢,但是一笔一划特别认真,而且字写得端正有力。我就在一次写字课后将他的作业在全班表扬并贴在黑板报的书画展览中让全班同学学习欣赏。如此一来,这个孩子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感受到了表扬的荣誉,渐渐地作业要做了,上课也不那么调皮了。从这个课例中我渐渐明白了作为老师我们要用放大眼镜去看孩子的优点,而尽量忽视,淡化孩子们的缺点,让每个孩子感受到自己行,自己可以,从而建立自信心。

三、赞美学生——激励学生的点滴进步

“赞美最细小的进步,而且是赞美每一次的进步。”戴尔·卡耐基曾说过。当赞赏孩子的行为时,眼里一定要有孩子,眼神也是赞赏的。俗话说得好,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最能体现内心的想法。如果赞扬没有了眼神的赞赏,是不真诚的。同样地,受赞扬者也感受不到。当孩子在某一方面取得一点点进步时我们都要毫不吝惜,用充满爱意和真诚的语言表达出来。比如:“你的朗读感情真挚催人泪下,把老师都感动了!”“哦,刚才你帮助老师拿卡片了,我刚好就需要帮助呢。谢谢你帮助了我!”“你的字写得这么漂亮,继续练习一定会成为一位出色的书法家!”赞美要实事求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用激励的眼神、语言、和行动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不断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不仅有积极进取的决心,而且有不断进取的动力,进一步完善自己,超越自己。同时,在学生自尊心、进取心和自信心的养成过程中,还能够感召、影响和带动他人,形成团队精神,树立合作意识,营造出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氛围。

四、宽容学生——在犯错中进步

人们对教育有种种误解,其中之一就是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提出被教育者的不足,并且不断地鞭策被教育者以达到自己的要求。这种教育方式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容易拔苗助长,适得其反。严重者还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和对抗情绪。

一旦学生对老师产生了这样的情绪我们的教导就无法有效地进行。老师应该树立这样的思想:人都是在不断地犯错中进步的,无数次的失败跌倒才有最后的成功和站立。如果学生一旦犯错后就给他贴上某某标签或者紧盯着他的缺点不放,这样一来孩子十天半月达不到老师的期望,孩子自己会觉得很挫败,师生关系也会很紧张。我们不妨避重就轻,忽视其不足,努力寻找发现他们可爱的一面。用赏识的心态来看待如花朵一般娇嫩的每一个孩子,用赏识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宽容,理解,走进学生的心灵,孩子们自然会消除抵抗,愉快接受,并慢慢地达到老师对他的要求。

6.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运用 篇六

关键词:赏识教育;大学体育教学;运用

赏识教育是一种极其特殊的教育方式,它在教育教学当中的意义是不容小觑的,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还能够促进体育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本文采用多种方法,针对赏识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一赏识教育的概述

(一)赏识教育的内涵

所谓赏识教育,其主要将尊重人体作为一个必要条件,使得学生主体的差异性能够得到承认,挖掘学生身上存在的闪光点,并给予其充分的激励和引导。

(二)赏识教育的作用

1.培养学生自信心

自信是人格健康发展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其不仅是人们对于自己的认可程度,也是人们对于环境的认知与心理认知的比较。学生的自信从何而来,来源于师长的有效的信任,对于学生主体来说,其在听到教师的表扬之后,会更有信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来,甚至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2.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心理学上,普遍认为内在动机的核心就是“认知动机”,这样一种形式上的动机会在较大程度上产生驱动力,不仅是追求信息方面的驱动力,也是学习活动本身的驱动力。通过赏识教育,能够不断对于学生进行奖赏,从而较好地激发其学习动机。并且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奖励在学习过程当中具有内在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朝着良性方向发展进步。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对于大学生来说,其处于性格趋于成熟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大学生的意识还处于发展当中,并且年轻气盛,难免会在情绪上表现出来一定的矛盾性,在一些时候,他们迫切希望能够向别人诉说自己的烦恼,或者进行情感交流。对于教师而言,其本身就是学生的直接接触者,教师的行为会对于学生性格的发展方向带来重要的影响,更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因此,运用赏识教育来营造民主自由的班级气氛,能够强化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走向人生的舞台。

二赏识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一)适时原

则教师应当针对学生情感变化的不同表象特征来进行表扬,譬如说对于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项目,有的同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有多年的经验,在成绩评定的时候会拿到高分,难免会喜形于色,对于这样的学生,应当给予赞扬性赏识,要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自己的情况,认清自己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事实上,对于体育这门学科来说,由于学生身体素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再加上每个人爱好的运用项目也各不相同,很容易就会出现层次上的分化。作为体育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动态变化和发展需求,一旦发展某个同学身上存在情感盲点,就应当及时予以剖析和激励。

(二)适度原则

就教育本身来说,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表扬和批评是同时存在的,不能将其分离开来,或者过分偏重于某一个方面。赏识教育的运用要遵循一定的适度原则,就是将表扬放在一个主要的层面上,然后将批评放在一个辅助性的层面上来,使得受教育者的人格能够实现良性发展,使其能够认清自身的价值所在。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要想正确运用赏识教育,教师应当对于学生的身心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根据其心理状态的需要来进行表扬与鼓励,而并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勉强进行赏识,这不仅有悖于赏识教育的初衷,还会影响到其他同学,使其认为赏识教育是一种虚伪的教育。

(三)真诚原则

很多研究与调查都能够看出来,过分夸张的表扬对使得学生的耐性降低,失去挑战性与竞争性的意义,有的教师在表扬的时候只会使用几个空洞的词汇,如:你真行、真厉害、太好了、妙极了这样的夸奖,在学生眼里,这样的夸奖无异于一种敷衍的态度。相反,如果一个教师能够微微颔首、伸出大拇指,或者一个赞许的眼神,都能够表达出来教师的欣赏之意。

三赏识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树立赏识教育的理念

建立赏识教育的理念,就是将对于学生的上市纳入到教育教学系统当中来,不论学生以往的成绩如何,都应当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念头。在体育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切勿当着诸多同学的面来责罚某一个同学,因为这样做不仅会使得被责罚同学的心灵受到创伤,也会使得其他同学内心感到恐惧。教师本身应当具有较为强烈的进取之心,也要有高超的体育技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内心钦佩于老师,才能够接近教师。同时,还应当鼓励学生学会赏识自己,让学生看清自身存在的潜力和价值。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关爱之中找到自己的长处,找回自信,树立自尊。

(二)充分挖掘体育教学资源中的赏识因素

体育作为一种充满着社会文化现象、崭新身体与智力的学科,其中充满了力量与美感。欣赏体育所带来的美感,无疑能够领略到这门学科所带来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从竞技角度来看,体育所散发出来的魅力和运动员本身所发出的行为共同构成了一种美感,以友谊为主的体育竞赛,彰显了一种情谊之美;以比赛胜负为目标的竞技中,则彰显出来一种斗志。并且运动员在赛场之上所表现出来的顽强与坚持,何尝不是一种严肃认真的美!从表演角度来看,无论是奥运会、亚运会,还是全运会、民运会等,其开幕式当中都能够看到较为丰富的艺术节目,艺术与体育精神交相辉映,崭新了生命的蓬勃与朝气。通过体育学科的开展,能够带领学生进入一个充满动态和谐之美的世界当中,学生的思维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最佳时期。譬如说,当教师通过图像和影片为学生介绍国球――乒乓球的时候,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演示相应的动作,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教会学生怎样打乒乓球,还能够传递一种爱国精神与竞技精神,从而使得学生充满激情,带着饱满的精神去进行学习。

(三)教学活动中充分信任学生

实行赏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以一个发现的眼光来发掘学生的优点,如果教师不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那么赏识教育的价值就不能够得到凸显。就高职体育教学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行为举止和语言谈吐来发现学生的优势所在。体育教师应当充分信任自己的学生,相信学生有积极主动的热情,并不断激发学生努力向上的动力。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有的学生反应能力较差,也不能够在第一时间接受新鲜事物,但是依旧要予以其一定的鼓励。在教育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经常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够有机会去展示自己的梦,并且在学生完成动作之后及时给出评价。具体而言,在每一节体育课上,教师可以找一位或者几位同学带领其他同学做热身运动。当然,由于有的同学性格比较内向,并不喜欢说话,对于这样的同学,教师要予以更多的鼓励,多给他一些机会。教师应当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能够达到自己应有的高度。

(四)尊重学生主体的差异性

事实上,对学生的尊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一个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职业道德素质,但是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我们不难看到很多教师会在课堂上以批评和指责学生为主要的方式来达到教育的目的。这种方式不仅不会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甚至会带来很大程度上的负面作用,对学生的心灵造成极大的创伤,长此以往,学生将会厌恶体育这门学科。

四结语

总而言之,体育教师要充分重视起赏识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当中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为引导,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使得学生能够得到最大程度上的肯定和尊重,并以此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事实上,赏识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还能够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得到完美地实现,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作者:蔡广浩 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严俊辉.浅谈“赏识教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xx.

[2]沈霞.赏识教育实践谈[J].青海教育,20xx.

[3]李彩娥.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预防工作[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xx.

7.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七

马斯洛认为,人的尊重需要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 自尊需要的满足会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与价值,使他在生活中变得更有自信心和更有能力。美国学者乔治 ·B· 阿什福德也认为,儿童的自信心主要受到父母教师的支持及父母教师的参与、归属感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处于7至12岁的年龄段 , 是形成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识的关键时期。小学生对自己实力的评估及自我效能感的建立基本来自外部 , 即教师、家长和同学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在小学生眼里权威度尤其最高。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体现人文关怀,满足学生渴望自身才能和价值被发现、重视和赞扬的渴求。总的来说 , 赏识教育是教师以尊重为前提,以信任为基础,在学生身上寻找优点和长处 , 以激励赞赏为关键,激励学生开发更多潜能完善自我的过程。

一、分小组朗读,实施赏识加分的规则

分组学习是美国教育学家罗杰斯为了促进自由学习而提出的方法。在小学阅读课上就可以采用这种形式,最重要的是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小学生当前的阅读水平,然后把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一次精彩的朗读都给所在的小组加分,鼓励学生继续下去。在教学上,教师以引导为主,促使学生探索,合作互动,在赏识中自主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如我在《鹬蚌相争》一课的教学中 , 首先在多媒体软件中显示了太阳下一只张壳的河蚌和一只伸着嘴,准备啄肉的鹤,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段落,通过朗读体会,鼓励学生质疑。有学生提出:“河蚌会想什么呢?”另一位学生则问:“鹤接下来会做什么呢?”还有的问:“河蚌要多快合上壳,才不被吃掉啊?”于是 , 我不失时机,对他们进行表扬:“很好!同学们都能开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令老师意想不到的问题。现在,我看哪个小组能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自己找出相应的答案,在小组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学生们在受到我表扬后,都来了兴致,开始了他们的小组合作自主学习。这样,我只是作了引导,学生们的脑子里自己迸发出无穷无尽的点子来,而且是通过一个互动与合作的小组来完成他们的学习任务,使得学生在求知探索、质疑问题以及自主解决问题中体验到了学习语文知识时的成功与喜悦。

二、分角色朗读,用语言和眼神鼓励学生

承担角色存在于暗示教育模式的教学程序中,在语文阅读课中可以采取这种方法,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扮演各种角色。遇到对话式的篇章,如童话故事等,可以在课堂上找学生来分角色朗读, 但要注意的是学生应该觉得自己很适合这个角色,从中揣摩每个角色的说话语气,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语文教师应该在适当的时间用语言激励学生,给予正面的反馈。通过语言来表扬、肯定学生,就是教师用真诚的语言对学生的成功面进行充分肯定,给学生信心和动力,让其获得被肯定的精神愉悦。在课堂教学中,表扬要及时、中肯、真诚。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除了语言之外,目光交流是最有效的桥梁,教师站在学生中间,全班学生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教师的眼睛。每个学生都能够感到老师的注意和鼓励。本身童话故事这种课文就很吸引小学生,如果在阅读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他们会更喜欢阅读课,更喜欢学习语文。 在教授《快乐国奇遇记》时,我鼓励学生分别读出匹诺曹和小灯芯的对话,看看匹诺曹的态度变化。某些学生在被点名回答这个问题时一脸茫然,不知所措,此时我会对学生投以鼓励的眼神,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然后再让其他学生帮助他来解答。

8.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篇八

【关键词】赏识教育 语文教学 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4-0120-01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赏识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教师不能一味的赏识学生而不批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赏罚分明,表扬学生优秀的一面,使其更加自信;纠正不当的行为,使其变得更加优秀。就我而言赏识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在小学语文口语课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赏识修养

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上都有专门的口语练习部分,这部分内容主要在每个单元的最后部分。口语练习内容的设置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交际能力,通过模仿一些特定场景,使学生在练习口语的同时学会如何待人接物,如何与人沟通。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要求教师在口语课教学中融入赏识教育,为学生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鼓励学生去表达,赞扬他们的优秀表现,从而使其充满自信心,有效提高自身修养。

语文教师在口语课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去表现自己,对学生的富有文采的表达给予赞扬;对他们积极参与的表现给予肯定,多给学生鼓励,少一些批评,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突破自我,表达自我,从而能够顺畅的与人交流,达到很好的表达水平。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中第一课的口语部分的内容是让每一位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其目的是通过自我介绍加强学生间的相互了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用了赏识教育,让积极的学生先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于那些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学生,教师则给予充分的鼓励,“试试看,有勇气去做你就已经赢了”,在所有人都将名字写完后,让学生们依次进行自我介绍。当介绍完自己时,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一定的互动,找出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小学生会在教师的赏识中充满动力,更加努力做好自己。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赏识文章

小学语文课本中选入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深入研究探讨后才加进去的,其表达情感的方式和内容都是各不相同的。阅读课的主要目标就是深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这对学生自己今后的写作方面有很重要的意义。

有位老教师曾说,好的文章篇幅不一定就要非常的长,而在于它要抒发的情感。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以孩子的视角更能理解小女孩在饥饿寒冷的情况下对亲情的渴望,对美好明天的向往的情感,这样的表达方式更能触及小学生内心的深处。为了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赏识能力,教师特别注意选择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章,文章篇幅不宜过长,但其要表达的情感一定是真切的,值得赞扬的。通过赏识文章,学习情感表达方式,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

3.将赏识运用到小学语文作文写作中

小学语文作文的安排是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的,从最容易的简单造句、看图说话到比较难的话题作文。与高年级语文写作课不同,小学生在进行写作之前教师都会给学生上一堂作文指导课。

不同层次的作文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不同,低年级学生在写看图说话作文时,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例如在小学3年级的一堂作文课的内容是一篇看图作文,图中所描绘的场景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公交车上少先队员给老人让座的场景。教师通过自身的生活经历分享让学生了解让座是一种文明礼貌的行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后让学生看图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对他们的优秀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满足他们的虚荣心理,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然后告诉他们,优秀的文章并不是用华丽的文字堆砌而成,而是对自己情感的真实表达,只有真情实感才更能打动人心,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际写作训练。

对高年级学生而言,其作文中浮夸的成分比较多,真情表达的部分相对比较少。例如有一个同学在写《我的妈妈》时,他只是单调的用“我爱妈妈”来描述自己对妈妈的爱,没有具体的情节,很难打动读者。在写这类文章的时候,如果你不是真的很了解自己的父母,不是在平时的生活中认真观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是很难将父爱母爱表达的令人感动的,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不是华丽的辞藻,而是生活中的细节,你用精炼的语言很好的表述出来,通过生活细节来表现父母的爱才更能够引起读者共鸣,从而打动读者。在语文作文课堂上,教师应该用赏识的上课方式来鼓励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对他们的每一次勇敢表达自我给予肯定和赞扬。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赏识教育,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提高其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其能够快乐学习。通过在语文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邱怀英.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2014,(41):87-87.

[2]姜建辉.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赏识教育[J].新课程·下旬,2014,(1):93-93.DOI:10.3969/j.issn.1673-2162(js).2014.01.326.

9.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九

我们的一些积极或消极的评价对幼儿的志向、情感行为会起持久铭刻的作用,也许就是你无意中说出的一句话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我们要经常用积极的评价方式恰如其分地表扬幼儿的行为。特别是自信心较弱的孩子,教师要给他们更多的爱和更多的表扬,对他们要少批评,尤其不能斥责、挖苦。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优点、长处,教师要善于抓住他们的优点,及时地给予表扬,使这些幼儿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体验到快乐和满足,从而激起他们继续上进的愿望,增强其自信心。另外,幼儿由于能力所限,在一些事情上往往更容易面临失败和挫折,这时更需要老师给幼儿更多的鼓励,老师要赏识幼儿的努力,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到自己通过努力是能够成功的,从而树立起自信心。

二、要注意锻炼、培养幼儿的能力幼儿时期正是各种能力初步发展的时期,自信与成功相伴,自卑与失败相依。

因此,教师应充分注意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耐心细致地培养和训练他们的技能技巧,如系鞋带、穿衣服、剪纸、画画等等。对于幼儿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表扬和充分肯定,让幼儿经常体验到成功的愉快,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同时也要放手让幼儿独立地去完成简单的委托任务,并给予幼儿一定范围内自我决策和选择的权力,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合理要求,信任他们实行自己决定的能力。这种实践活动能促进幼儿的自主、自立精神,锻炼幼儿的体力、智力和社会应变能力。这样孩子能经常体验到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就能够相信自己的力量,自我评价就高,自信心就强。

三、以平等的态度、公正的评价赏识孩子。

现代化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即要求教师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评价身边的每一个孩子。孩子们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赞赏,教师一次点头、一个微笑、一句表扬就如同一场知时节的春雨,赋予幼苗向上的信心和生长的力量。教师的这些不经意的行为举止,在潜移默化中都在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发展。如果教师把欣赏的目光、成功的机会只投向个别几个孩子的身上,那么,作为“陪衬品”的其她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然会受到重创,对老师感情也会随之淡化,产生误解和隔阂。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公正的评价对待每一个孩子,给每个孩子以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四、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欣赏。

欣赏自己是自信的基础,要让孩子从小就感觉到自己是最好的、最棒的,自己有很多优点。教师要善于给孩子创造欣赏自己的氛围和机会。我们曾经开展过“画日记”的活动,引导幼儿回忆今天自己有哪些好行为,好表现,然后把它画出来,带回去给家长欣赏。孩子们把自己做早操的漂亮动作,把自己帮助小伙伴的情景都画了出来,非常有助于孩子发现及欣赏自己的好行为、好品质,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时还可以通过让孩子参加小手工制作、画展、诗歌朗诵会、讲故事比赛等,让孩子在展示自己的才艺中认识自己,欣赏自己。

10.小学语文教学的赏识教育探析论文 篇十

【摘要】随着小学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全面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因此,关爱学生成为我们广大教师始终不变并为之努力去塑造的教师形象。如何让孩子们在心情舒畅的环境下能够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这就需要我们要不但备好课,更要对学生进行无限地关爱,给予他们最大的爱心,使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爱心教学;赏识教育

“敬业爱生”是全体教师长期来共同塑造的良好形象,随着小学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全面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因此,关爱学生成为我们广大教师始终不变并为之努力去塑造的教师形象。如何让孩子们在心情舒畅的环境下能够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这就需要我们要不但备好课,更要对学生进行无限地关爱,给予他们最大的爱心,使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本文笔者从所从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探讨如何关爱学生的学习,给予他们赏识教育的尝试。

一、爱向全体同学

想让学生学好语文,就要让孩子们喜欢语文,让他们感悟到语文的伟大美,也能对语文由此产生极大的兴趣。作为老师所要做的应该是给予学生最大的爱,并且我们要倾向于全体同学,不能只是部分学生,否则就会引起学生认为的“偏向”。所以,对每个学生献出爱心。因此,我们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决不能放弃对他们的爱。我们要对学生给予尊重、宽容、公平,哪怕是智商低下的,那些好“惹是生非的学生”,更不能去讽刺、挖苦没有按照教师意指去做的学生。首先,尊重学生。英国的哲学约翰洛克曾经说道:“家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也说道:“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尊重是体现着人与人的精神境界。我们在孩子们幼小成长心灵中要给他们种下尊重的种子,教育是最能体现尊重的,因为尊重是人的第一需要,当儿童们成长的初期更要以尊重为基础使他们长大成人。他们的幼小心理是在尊重的前提下走向成熟和丰富积累知识的。在学习中,孩子们时刻都想得到老师的尊重鼓励,这样才会产生一种学生更爱老师的情感,由此也会出现一种敬佩自己的老师,渴求他们所传授的知识,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正像有的人说的那样: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因此,我们作为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尊重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递。我们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和学生交朋友,通过尊重激励学生听课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要使学生养成公平正直、仁爱善良、光明磊落等高尚的道德品质。其次,公平关爱学生。平等待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教师不能给学生留下偏向的印象。特别在素日的学习生活中,注重那些细微的语言行为。例如,我们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回答问题,不能只是提问几个学习好的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对问题深层的可以提问那些学习好的;对浅显一点的问题可以问及基础弱的学生。这样就可以人人都能被提问到,都能够参与到教学中来。当和孩子们谈心的时候,也要顾及到不同的孩子,在排座位的时候更要体现着公正平等的思想。我们在平时的讲课中时刻都要注意到的:对学生不能说三道四、指桑骂槐;也不能让孩子们没有面子,下不来台;更不能随便就会和家长回报,打小报告什么的;不要在说话时涉及学生的生理缺陷;不要忽视学生的任何闪光点,等等。

二、多鼓励学生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道:“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满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永远自豪。”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我们作为教师更应该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了。通过赏识教育师生关系就会增近,学生更会喜欢自己的老师,继而会更加地努力学习,越是这样越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誉,学生也就会奋发向上、锐意进取。所以,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夸奖和表扬,从有利的方面进行诱导学生,激发孩子们的最大潜能。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表扬,给予学生赞许的眼神等,让孩子品尝更多成功的喜悦,同时给孩子提出合理的目标或期望,能够激发出孩子自信和积极向上的进取力量。在批语的时候,多写一些激励的评语。这就会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是创新精神。

三、发挥率先垂范作用

11.赏识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一

关键词:赏识教育;英语学习;自信心;和谐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我国与国外的交流机会越来越多,这就使我国对国民英语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现今家长对孩子们英语教育已经从娃娃抓起,许多孩子还在幼儿园期间就开始学习英语。提早对英语的学习年龄固然是好事,但是如果方法不得当,则会使孩子对英语学习失去自信心,或者厌烦学习英语,产生抵触情绪。所以赏识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学习英语,口语和听力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而赏识教育是最能在这两个方面激励孩子学好英语的,所以我们应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非常注重赏识教育。

1.赏识教育是英语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1.1 赏识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一个人要拥有自信心,除了自我鼓励外,更需要别人的认可和赏识。对于处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一个充满激励的目光,一句由衷的赞美,一个适时的赏识举动,都可以使他们信心倍增,形成“我能行”的心理暗示。①

1.1.1 自信心是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主要源泉

想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听力和口语。由于我们现在的许多学校因为太过于注重学生成绩而导致一部分“哑巴英语”的高分学生出现。学生的自信心源于分数的高低,英语能力的好坏似乎都不被学生们所重视。这样的应试教育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毫无帮助,却反而助长了“只会考试,不会运用”的现象出现。

1.1.2 自信心能使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在学习上,大部分的孩子都有一个心理,就是在哪一科学习成绩好,以后就会越学越好。很大一个因素就是自信心。在英语学习方面自信心会有助于孩子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其实很多同学并不是不会说,有的只是不敢说,怕说错了在大家面前丢面子。

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多运用赏识教育,鼓励学生们积极发言,即使学生说错了,也要温和的对学生说“Good job!(好样的)”“Well done!(干得漂亮!)”“l done!” “Thank you all the time!(还是谢谢你!)”之类带有鼓励性质的话语。让学生认识到,在课堂上即使说错了也没关系,老师不会责怪自己。久而久之,自信心会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而活跃的课堂气氛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兴趣。

1.2 赏识教育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中,总是延续着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学生总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由于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逐个点名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却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中存在强制现象,师生之间缺乏心理的沟通,关系会逐渐疏远、紧张。

所以,师生关系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平等的朋友关系。学生把老师当“朋友”,这样学生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大胆地向老师提出来,创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老师把学生当“朋友”,这样老师就会用心聆听学生的想法,尊重每一个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而不是站在一个高人一等的角度去看待学生。

2.如何在英语课堂中运用赏识教育

2.1 要常常赞赏孩子②

2.1.1 目光赞赏法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老师应该善于用这扇窗户向孩子传递爱的温暖,鼓励的力量

在同学们课堂上回答问题或者发表自己的言论的时候,老师应该注视着孩子的眼睛,认真聆听。尊重每一个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

另外,有一些孩子在课堂上很想回答问题,但是因为胆怯,没有足够的勇气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时老师应该善于寻找这样的同学,用目光鼓励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2.1.2 语言赞赏法

课堂上用赞美的语言、激励的话语,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消除两大心理障碍——怕丢面子,怕出错,是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告诉他们人人都会出错,有时老师也会出错,要先打消他们因害怕出错而不愿说英语的念头。这时老师应不吝啬表扬赞赏之语、鼓动激励之词。

2.2.3 肢体语言赞赏法

肢体语言是一种神奇的语言,有时候甚至比言语的表达更能对学生产生鼓励的效果。比如在学生回答完问题时,竖起大拇指对他表示“说的好!”;在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对他点头微笑,就在向他传达“没关系,你应经尽力了,老师理解你!”;在学生被难题难住的时候,轻轻拍拍他的肩膀,就像在告诉他,“加油,你能行!”这些都能给学生极大地鼓励。

2.2 与家长建立沟通的桥梁

赏识教育仅仅凭老师的一己之力,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的,必须要有家长的支持。因为如果只有老师在学校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但是学生一回家,总是受到家长劈头盖脸的指责的话,也许学生还是无法对学习英语提高兴趣,会变得小心翼翼,害怕出错。

另一方面,老师要及时和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优点长处,把赏识教育的理念传递给家长。让老师和家长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让孩子爱上学英语。同时还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不足之处,在课下家长的督促和鼓励下使孩子克服不足。

2.3 创造成功机会,提高后进生自信心

一个班级英语成绩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进生的成绩,因此,提高后进生的成绩是搞好英语教学的关键。赏识教育更应该应用于后进生的教育教学中。以前大多数教师与后进生之间,总是充满了一种敌对情绪,教师一见后进生就头疼,后进生一见教师就害怕。一直处于被遗忘的角落里的后进生,对老师唯唯诺诺,做事小心翼翼。3这样不仅不能够让后进生提高成绩,反而会造成恶性循环,使他们自暴自弃。其实,后进生是最需要被赏识的群体,他们急需老师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从而重新获得学习的自信心。

2.4 赏识教育还应做到赏识有度

赏识要正确客观地分析,要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根据真实需要进行表扬、鼓励。而不能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这不仅起不到作用,而且会影响周围的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赏识是虚伪的,同时失去对教师的信任。同样赏识不能过度,这样会导致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会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赏识还要因人的性格而合适操作。例:对胆小的学生要多肯定、鼓励;对调皮、好动的学生,要适当赏识,同时要多提新要求,克服其不良习惯。

总之,赏识教育是英语教育法则中一道明亮的曙光,它不仅能使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而且能提高孩子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并对英语学习保持持久的兴趣。只有不断用爱和赏识去教育孩子,才是长久之道。(作者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注解

①杜银冬. 赏识教育在英语教学中应用[J].科技资讯,2005,(25),118

②杜银冬. 赏识教育在英语教学中应用[J].科技资讯,2005,(25),118

③薛天珍. 赏识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论丛;224

参考文献

[1]郭伟英.营造英语教学氛围的策略[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7.

[2]杜银冬. 赏识教育在英语教学中应用[J].科技资讯,2005,(25),118

[3]周晓静. 浅谈赏识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2010,(2),52

[4]刘津开.中学英语任务型[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5]孟繁华主编.赏识你的学生[M].海南出版社.2003.

[6]薛天珍. 赏识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论丛;224

[7]范建红.赏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探究.[J].科教纵横.2010.7.183

12.浅析赏识教育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二

“赏识教育”作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新课题早已摆在了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这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 它与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同, 以肯定学生成绩, 欣赏学生的每一个进步为基础, 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尤其在职业高中教育中, 针对特殊的教育群体, “赏识教育”更值得提倡。

五年的教育教学工作, 使我深深体会到, “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发展, 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 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身为职业高中教师的我们必须引进新的教育观念, 采用新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学生, 以适应当代教育形势的需要。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 我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做法:

1 了解孩子, 善待孩子

要想搞好赏识教育, 就需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如果孩子厌学, 原因是多样的:或感到自己基础差, 或感到某学科没意思, 或因教师不妥善的批评而赌气放弃……但有一点是相同的, 几乎都是主观原因所致, 不愿学、不想学, 是他们的普遍心理。面对这种情况, 若想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该怎么办?

让学生“想学”、“乐学”就必须善待他们, 如何做到这一点?美国一位作家这样评价教育——“对孩子们来说, 一句赞扬抵得上十句责骂。”我国清代教育家颜元也说过:“数子十过, 不如奖子一长。”虽然谈得是家庭教育, 但对于学生又何尝不是要“奖”呢?因此, 了解学生, 善待学生, 是实现教与学双赢的重要途径。

2 以“表扬和鼓励”为锲机, 赏识学生, 给予充分的自信

自信, 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职业高中的学生由于过去的经历, 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势:我是差生, 所以我来读职业高中。为何会形成这种心理?究其原因,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总遭遇失败, “失败”的痛苦时时吞噬着自信心。长此以往, 必然导致学生自信心丧失, 以消极的态度来对待学习。由此可见, “赏识教育”在职业高中教育中刻不容缓, 因为它是帮助学生重树自信心的良剂。作为教师, 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每一个优点, 为他们创造一个鼓励性的环境, 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定一个切合实际目标的要求。承认学生的差异, 甚至欣赏差异, 允许失败和犯错。同时, 要千方百计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给予真诚的赞赏和鼓励, 使学生在教师及同学们的肯定中, 看到自己的优点, 挖掘自己的潜能, 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和错误, 不断地朝着明确的目标前进, 满怀信心获取成功。

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学生觉醒, 推掉压在自卑上的巨石。

3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施赏识教育

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要求教师做到正确的认识学生、评价学生, 并逐渐的形成“赏识教育”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模式。

我在教学实践中, 发现许多学生在课堂上由于各种原因, 不敢主动发言、大胆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 使课堂死气沉沉, 学习效率低, 更谈不上在快乐中求知。因此, 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 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带领学生主动学习, 积极思考, 自主探究, 亲身实践, 并鼓励每一名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不管对错都给予充分的肯定。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 学生逐渐适应了这样的学习模式, 慢慢培养了自信, 形成了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 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

4 赏识要有一定的艺术性

4.1 在语言上要有艺术性

当我们的学生取得成绩时, 往往会把激动、喜悦的心情毫无保留地流露出来。这时常听到这样的教育方式:“这次考得好不等于以后考得好。”“虽然这次取得了进步, 但离目标还差得远呢。”这种教育方法往往造成学生心理的压力。若改成:“祝贺你这次取得了好成绩, 按这样的发展趋势, 你的目标马上就能实现。”效果就不一样。这不仅能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还能保持其学习的积极性, 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所以, 在教育过程中, 我们教师要多用肯定性和激励性的语言, 像“你真棒!”“你能行!”“再试一次, 一定会比刚才更好。”

4.2 行动上要有艺术性

对学生的赏识有时光在口头上是不够的, 还可以通过行动来让学生感受, 更具有激励作用。例如:在我所任的美术教学中, 有一名学生专业课很出色, 为了充分发挥他在这方面的才能, 我就经常与他探讨画风画术, 使他能感受到自己在这方面能力的存在和被老师欣赏的自豪感。同时, 在外出写生课中, 我还亲自加入到学生中去, 实行能者为师, 虚心听从学生的安排, 使他们能以更高、更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 使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4.3 在体态语言上要有艺术性

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 师生之间无法用语言来完成交流, 或者用语言达不到的效果, 这时教师的一个动作或一个表情也许就能达到所需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中,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学生, 每当他们完成一件事, 他们总会用一种渴望眼神希望得到老师的评判。这时老师你一个赞许的眼光, 或一个满意的微笑, 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另外当学生遇到不开心的事或很痛苦时, 老师用一些安抚的动作更胜过语言上的安慰, 使学生尽快走出困境。

5 赏识不等于骄纵

有的教师对赏识教育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 认为赏识就是不能批评, 尤其是对那些好学生, 往往经常表扬, 但很少批评, 生怕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挫败他们的积极性, 致使这些学生骄傲自大, 自觉高人一头, 导致人际关系很差, 甚至导致更多的问题出现。实际上, 赏识不等于骄纵, 赏识也不是不能批评, 只是应讲求批评的艺术, 否则对某些学生对讲, 我们的赏识教育只会满足他们的虚荣心, 膨胀他们的私欲, 结果适得其反。赏识教育的主旨是发现人的闪光点, 发现人的潜在力, 从而树立他们的信心, 促使他们进取, 而对人的弱点, 他们当然不能赏识, 否则赏识便失去了它的原则性。无原则的赏识就是骄纵, 是教育中的大忌。

13.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十三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下面我就以小学语文的教学为例,谈 谈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用所带来的 效益.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观 察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 到:“观察是认识的出发点,是智慧的最重 要能源,是正常思维的必要条件。”小学生 注意力容易分散,缺乏持久性,而多媒体技 术却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它通过呈现 丰富的图文音像资料,鲜艳的色彩,生动活 泼的画面,抛弃了传统教学中静态的观察 模式,使抽象变为具体、形象、生动,从而使 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就 会促进学生去主动持久地对某一事物进行 观察,探究和认识客观事物的奥秘。教师在 此基础上,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去引导 学生对观察对象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抓 住事物主要特征,加强观察的目的性,有利 于引导学生对观察事物从现象到本质进行 分析,从而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和技巧.我在设计《笋娃娃》一课的课件中,在 画面上用文字或鲜艳的色彩予以突出,有 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直观地再现了笋娃 娃从泥土里“钻出来”“冒出来”“顶着石头” 的样子。学生观看课件后,很快体会这几个 动词所表现出的笋娃娃的生长状态.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口语 交际能力 夸美纽斯说:“一切语文从实践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所以教师要精心 组织、安排学生的口语实践。《语文课程标 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 际情境中进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 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有身临其 境的感受,引起学生说话欲望,让学生展开 想象,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热情,让学生有 话可说.如:《青蛙看海》一文教学中,课件呈现 给学生的是波澜壮阔的大海,海面上波翻 浪涌,伴随着磅礴的惊涛声,教师提出问 题:青蛙看到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它还听到 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联系自己对 大海的了解展开想象、交流讨论,最后围绕 着话题和要求将自己想象的内容讲述出 来。学生的创造力需要培养,想象力需要启 发。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如果能恰当运 用现代教育技术,放飞学生的思路,突破思 维的常规和束缚,从而调动他们自身积累 的素材,开拓选材范围。学生就会具有开阔 的视野和开放的思维,也会具有创新精神 和创新能力,达到进一步巩固和运用能力.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阅 读能力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 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教 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 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多媒体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 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 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 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内因。只有产生与文本的对话期待后,学生 才会主动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 话,从而进入“真正的读书境界”.如《观潮》一课里,学生较难理解文中 如“横贯江面”“山崩地裂”“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等,教师把多媒体重点放 在让学生感受潮的雄伟上,教师将选用的 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图片同时出现在 屏幕上,让学生概括潮的特点,并配上话外 音,在仿读中理解课文,使学生对文章的把 握充满了主动性.在阅读教学方面,要完成教学目标,关 键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参与学习过 程。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中,学生有充分的 时间主动感悟、搜集和分析相关的信息,对 所学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提出各种假设 并努力加以验证,再经过引导步入新的知 识境界.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 新能力 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突出学生的 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建构主义 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改 造和重组的过程,学生是积极意义建构的 主体。所以,学生只有亲身参加语文活动,他们的理解和运用的技能才能获得和形 成,才能逐渐积累语言,丰富语言。苏霍姆 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 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 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 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要在教学中培 养学生创造能力必须落实学生在课堂活动 中的主体地位,必须让学生从事主动经历 和探索发现的活动,必须让学生在主动参 与上下功夫,必须通过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包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激发学生主动探 索的动机,端正学生主动探索的态度,激励 学生主动开拓的精神。如:利用Hiclass教学平台展开的修改作文的活动课上,如果大 部分学生不会修改词句,那么,下次的活动 课内容教师就事先与学生商量,准备以如 何修改词句为内容开展讨论或练习,学生 就会在近期内对这方面内容主动探索。在 这样的语文活动中,学生学习了电脑,在运 用电脑的过程中,逐步学会了学习。学生就 会不断充实自己,学生的创造能力就会持 续发展.2.利用现代教育条件,发挥教师主导作 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如果教师运用现代 教育技术,在语文课中充分调动学生自主 学习,主动探索的积极性,那么,学生的创 作才能就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如: 在低年级开展的识字、欣赏想象的活动课 中,教师首先播放轻松明快的音乐或儿歌,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迅速进入角色,然后用 多媒体播放一些象形文字,如:日、月、水、火等。在播放这些象形文字的同时,播放与 这些象形文字相关的事物。接着让学生领 悟、体验这些象形文字的字形美。最后,让 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大胆表现、大 胆发表自己的观点。此时,给学生一片自由 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彻底解放.实践证明,恰当而巧妙地将现代教育 技术与语文课程进行整合,能使教学内容 化难为易,变静为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年 龄特点,学生易于接受。在今后的教学工作 中,我还将不断探索研究,使学生在声、形、色的教学环境中愉悦地获取知识,使语文 教学更富有魅力,以此来培养小学生的信 息技术素养,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

14.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十四

摘要:在中国教育史上,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独树一帜,为中国的现代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联系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和创造教育思想,提出了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即语文教育要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关键词:语文;生活教育;社会实践;创新

语文是来源于生活,然后应用于生活的一门学科。语文与生活有紧密的联系,但是以往的语文教学往往更注重的是书本知识的传授,脱离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小学生难以接受,致使学习效率不高。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在中国教育史上,他创造了许多新理念、新方法,为中国的现代教育做出了伟大的贡献。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在于: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创造教育是其核心,民主教育是其目标。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在探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浅谈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1 将生活植入到语文教学中

陶行知先生反对传统的、封闭的、刻板的教育,倡导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紧密联系的新型教育模式。他认为:教学的内容和学生所学知识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因此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结合,将生活植入到教学当中,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去更好地去理解和学习[2]。但是,“死读书、读死书”却是小学语文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读书只是为了完成功课与应付考试,不理解课文的内容,更不必说是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其社会生活面窄、社会生活经验不足,无法自己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在语文的教学中,如果老师也偏离生活,只是注重书本文字的传授,就会致使语文与生活相脱节,语文教育也就会事倍功半。所以,在当代的语文教育中,老师应该了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将这些经验融入到语文的教学中,更好的贴近他们的生活。比如《月亮的心愿》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小女孩担心自己生病的妈妈而不想去郊游的故事,在课文的讲授过程中,可以首先让小朋友们讲述一下自己的妈妈;然后请小朋友们讨论:如果郊游前,小朋友们自己的妈妈生病在家,他们会怎么做;最后,回到课文中,讲授课文中小女孩的想法。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小朋友迅速的理解课文的内容,并可以促使小朋友们将课本中所体会到孝心带到日常生活中。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陶行知先生对学校的教育做过一个比喻,社会即学校,是要将小鸟放飞到天空中,使学校延伸到社会去,而不应把他们关在鸟笼里,把鸟笼做的像整个社会一样。陶行知先生对学生亲自参加社会实践非常重视,他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并决然的将自己的由“知行”改成“行知”,可见他立场的坚决。在语文课程改革中,“体验”一词在表述新语文课程理念时用得较多。这足以表明: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得到学习。例如在课文《做一片美丽的叶子》的教学中,同学们对叶子的本身并不陌生,但是要理解其深层的涵义还是有十分的难度的。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组织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查阅资料、制作叶片书签及叶贴画等,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叶子的作用。通过自己与“叶子”的对比,学习叶子的精神,使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会的理念根植于脑海中[3]。另外,当小学语文的写作课的题目是《我向雷锋叔叔学习》时,可以让小朋友真正的离开学校去做一些帮助别人的事情,比如去敬老院、去孤儿院等,让小朋友真正理解雷锋精神,然后在社会实践中获取写作的素材和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教育既是教育理念,也是具体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倡导“六大解放”的思想:1,解放学生的头脑;2,解放学生的双手;3,解放学生眼睛;4,解放学生的嘴巴;5,解放学生的空间;6,解放学生的时间[4]。如果学校的教育做到了“六大解放”,小学生的创造思维才可以得到激发。那么,如何在教育中做到“六大解放”呢?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自由、和谐、平等、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给学生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使学生成为主体,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成为一个真正宽松自在的空间。例如在《两只小狮子》的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思考:看到这样的懒狮子,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在学生思考的同时,老师可以在一旁点拨、诱导,让学生主动的发挥其想象力,参与到讨论中,是其成为课堂的主体。再比如,教学《蝙蝠与雷达》时,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这样的启发: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人们是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然后发明了雷达,使飞机在夜间也能安全的飞行,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发明是从动物或者植物身上所得到启示的吗?然后让学生尽情想象,发表意见[4]。总而言之,创新是学生的天性,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喜欢求索、喜欢创造,作为教师,必须要尊重、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获取创新的乐趣。今后,我们应该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进一步探讨小学语文教育创新的内容以及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论

纵观中国教育三千年的历史,虽然几经改革,却一直沉浸在应试的教育中。老师为了应试教育而教授,学生为了应试教育而学习。在语文的教育中,与生活脱节现象更为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因此,如何改革创新现代教育,摒除应试教育的不足,是中国的教育者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既符合我国的国情,又吸收和批判了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对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并对今后教学的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所以,我们需要把陶行知先生鲜活的、亲切并有用的思想理念应用的现代教学中,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实,让教育变得更加人性化。

参考文献

15.浅谈赏识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五

一、坚信学生行, 给他们必胜的信心

赏识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 体现人文关怀的新型教学理念, 它是教育者用欣赏赞扬的手段去发现, 唤醒激励受教育者身上隐藏着的巨大潜能教育。因此每当我接手一个新的班级, 不管他们以前英语成绩如何, 我都会告诉学生, “老师坚信每个同学都能学好英语, 因为你们都很聪明, 在老师眼里你们都是好学生, 个个都很优秀。”有句话叫士为知己者死, 也就是你如果看得起他, 他就会为你卖命。赏识的语言和行动如温暖的阳光, 能融解人心中的冰山, 给人注入无穷的力量。学生们在我赏识的目光注视下, 赏识的语言激励下, 学习积极性很高。我经常告诉学生说:“你是你命运之船的船长, 只有你自己能掌握, 命运之船开往何方;世界上没有失败, 只有暂时停止成功;学习决定未来, 思路决定出路。只要你坚信自己行, 你就一定行。”

二、晓之以理, 授之以法, 并及时赏识

学生有了信心之后, 我就教他们一些学习英语的方法、比如如何用音标记单词, 如何背诵课文, 如何学习语法等等。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 一切的教学活动都由教师身体力行, 采取的教学方式也是“填鸭”式的, 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将自己认为应当传授给学生的学习知识, 一味灌输给学生, 从没真正研究学生喜欢采取什么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学生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学生能掌握那些知识、学生在听了教师的讲解后会有什么感受等实际情况。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 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 从没认真思考过怎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怎么提高教学效率。如果有学生提出与对教师不同的观点, 教师会把学生视为“另类”, 是调皮捣蛋, 甚至是“大逆不道”。而把那些满足于认真听、认真记, 墨守成规地做好教师布置的作业, 机械学习教师所灌输知识的学生, 视为好学生、优秀学生。学生就像盛水的容器, 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东西, 不能形成师生互动。学生的创新意识被扼杀, 学生的个性被禁锢, 难以成为异彩纷呈、多样发展的生命个体。因此教师要突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在课堂上不断创设兴趣情境、问题情境等,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反馈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 勇于探索发现问题, 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解决问题。例如, 在课堂教学时, 我经常让学生当老师, 上讲台讲课。这当然要提前布置好讲课内容, 给他们充分的备课时间, 讲不全的方面, 老师再补充, 这充分体现了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的教学理念, 课堂效果很好。在学习过程中, 只要学生有一点点进步, 我就大张旗鼓地表扬并及时赏识, 始终让他们沐浴在赏识的阳光之下, 体验成功的快感。因为我懂得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 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 就精神生命而言, 每个学生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周宏老师说:“赏识的语言像阳光, 照到哪里哪里亮。”

三、客观分析, 宽容对待

就像婴儿学说话学走路一样, 天下绝对没有一位父母对自己的孩子, 会说话会走路, 产生过哪怕一丁点儿的怀疑!因为家长承认孩子间的差异, 并尊重这种差异。由于激烈的竞争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 我们总是愿意每个学生都优秀, 齐步走, 对于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 我们往往把原因归咎于学生学习不认真、没下工夫、不用心、智商低等等, 很少从自己的主观方面找原因。比如教学方法是否妥当, 责任心是否尽到等等。我在教学中对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和平常的表现进行了客观的分析, 以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前提, 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并施行分层教学。我把全班的学生分成好、较好、差三个层次, 然后把他们对应分成A、B、C三个学习小组, 以宽容的态度和包容的心态区别对待。例如, 在背诵课文时, A组背整篇课文, B组背课文的重点部分, C组能读熟就行。然后按照所属层次和对应要求, 对每一组学生的微小进步都大加赞赏。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让学生重新燃起了学习英语的希望之火。这就是周宏老师所说的“跳一跳够得着”。另外当有学生在作业中出错时, 我很少批评这些学生, 反而常说, “多亏某某同学出错了, 咱们再把这个问题讲一遍, 好吗?没有听会的学生, 你们要感谢这位敢于犯错的学生, 否则老师认为你们都会就不讲了”。这样学生就再也不怕犯错误, 敢放开手脚去学了。

四、激情引趣, 挖掘潜力

赏识教育之所以能成功, 就在于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力, 满足学生内心深处的需求。高中阶段的学生大都在十七、八岁之间, 正处于生理、心理变化的关键时期。高中阶段是形成自我意识的关键阶段, 每个人非常在乎他人的看法。因此, 教师抱着一种赏识的眼光去注视学生, 就会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很优秀, 就会使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感, 从而使自己充满自信心, 对遇到的事会加倍努力, 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全力以赴, 直至成功, 这会对人一生的进步发展产生影响。例如, 我在英语教学中总是及时发现和寻找学生的优点和长处, 鼓励学生自信地学习英语。我常对他们灌输这样的思想:英语学习很有趣, 别当成负担, 其实, 大家张张嘴动动手就行了, 没什么难的。

16.赏识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六

[关键词]赏识教育;高中英语教学;应用

一、应用原则

1.及时性原则。教师针对学生较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及时表扬与肯定,这样能够起到较好的强化效果。若肯定或表扬不及时,非但起不到表扬的效果,还会产生消极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留心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变化及学习表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对其科学合理表扬。

2.适度性原则。教师对于学生的表扬,必须坚持适当的原则。这点尤为重要。教师不能单纯地为了表扬而表扬。若针对学生不良的学习行为进行了不合理的表扬,这种做法无疑是强化了学生对这种错误行为的认知。

3.辩证性原则。教师要将赏识与批评相结合,对学生的优点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行肯定与赞扬,对缺点进行严肃的批评。这样能够引导学生摒弃一些不好的观念及行为,增强学生学习效率及效果,并且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总结,探究学生做出这种行为的原因,不能仅凭主观感受对学生的行为及思想进行评价。

4.合作性原则。英语教师要加大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互相配合,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应用策略

1.加强自身情感修养。赏识教育实质是一种情感的互动。课堂教学的实质也是师生情感相互影响的过程。学生能够从教师的神情、行为举止中感受到教师流露的感情,从而影响到自身情感的表现。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深刻影响着学生内心感受及情感的表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先树立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正确理念。只有这样,师生间才能真正实现正面的情感交流,进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善于发现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这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伯乐的智慧与远见,随时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变化,实现赏罚分明,对学生较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行为予以赞扬,对其不正确观念和行为及时指出并帮助改正,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

3.恰当运用赏识激励。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赏识教育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对于正面评价,那些活泼开朗的学生本身积极性较高,过分的表扬反而会使得他们洋洋得意,自以为是,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对于内向的学生,他们认为自己内在的价值被老师发掘并认定,满足了学习的成就感,自信心逐渐增强,从而其学习的积极性也逐渐提高。反之,对于负面评价,活泼好动的学生能够教育其遵守纪律,改正坏习惯,自我反省,引导他们正确地分析自我,吸取经验教训,养成较好的观察力;但是那些内向的、观察力不好的学生,会越来越自卑,认为老师不喜欢他们,自信心逐渐下降。所以,英语教师必须立足于实际,恰当运用赏识激励,科学合理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实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才能使其真正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中。

参考文献

[1]蒲理英.赏识教育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31).

[2]陈艳霞.理解学生,教在心灵——谈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赏识教育[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8).

17.高职体育教学的赏识教育应用论文 篇十七

一、赏识教育概述

赏识教育,即赏识学生的行为结果,进而实现强化学生行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信的目的,对赏识教育进行应用时,教师需要创设适当的环境、对学生提供适当的启发和指导,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对自身不足进行不断的改进。赏识教育的关键在于“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和无限热爱”,下面对其在高职体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二、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因材施教进行赏识教育

高职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需要对不同学生的差异进行了解,根据学生先天素质、体育基础、理解接受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因材施教,为赏识教育应用效果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例如部分体育后进生身体素质较差,体育基础较弱,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将目光集中于肌肉酸痛、疲劳等方面,不愿配合体育教师完成体育锻炼。教师需要对此部分学生身体素质情况、特点、喜好等进行了解,应用适宜的授课模式进行教学,对学生身体潜能充分挖掘,在学生取得一些进步时需要给予其更多的鼓励,比如,教师对体育测评中肺活量较小的`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时,为学生设置跳远等对肺活量要求不高的项目,避免对学生自信心和积极性等造成打击,使学生在逐渐参与的过程中爱上锻炼,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及身体素质的提升,为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赏识教育和激励式教育的联合应用

教师对赏识教育进行应用时,可以通过激励式教育对其进行辅助,在体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观察,对学生的优点、特长等进行了解,集中精力对学生的潜能进行开发,使学生的优点能够逐渐放大,促进学生的进步。学生取得一定成绩后,教师需要给予其更多的鼓励,例如部分学生在长跑练习过程中,因身体素质等方面因素不能跑完全程,一些具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甚至不能参与跑步,虽然部分学生未能跑完全程,但是这些学生凭借自身力量、意志坚持走到终点,并且在一次一次的锻炼中逐渐挑战自身极限,延长跑步距离,教师需要对这些学生的表现和成绩予以足够的肯定和赞扬,在学生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认可之后,便会对今后的训练产生更多的自信和积极性,最终使学生在较好的体育教学氛围中不断提升,获得更多体育知识和技能。

(三)行为激励法和奖励激励法的应用

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时,可以对行为激励法、奖励激励法等进行合理应用,就前者而言,教师可谓是学生的重要模仿对象,体育教师可以发挥自身榜样作用,通过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的方式鼓励学生不断挑战和练习,在教学时体育教师可以为学生示范,之后鼓励学生模仿尝试,进而为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调动和自信的培养提供更多支持。就后者而言,教师针对学生惰性问题、兴趣缺失问题等采取适当的刺激措施,对体育教学活动中表现较好、态度端正的学生予以表扬和一定的物质奖励,甚至可以为学生的平时成绩打高分,进而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和学习的积极性,为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及赏识教育应用效果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四)为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提高学生自信及兴趣

为了使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树立体育锻炼的自信,提高体育学习兴趣,教师需要有效应用赏识教育,在适宜的条件和时机下为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为学生的突破、改变和自身潜能的激发奠定坚实基础。高职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时,可以对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教学法等进行合理应用,使身体素质水平、体育基础、能力相近的学生在同一组学习,缩短小组内学生的差距,防止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产生过多自卑心理或挫败感,让各层次学生均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自信,使全体学生均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此外,高职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还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内容或学习目标,就第一层次的学生而言,在起点处完成“足球踢远”任务;就第二层次学生而言,可以在第一层次学生基础上缩短1米距离,减少难度;就第三层次学生而言,在第二层次学生基础上继续缩短距离,最终使所有学生均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体育锻炼的快乐。赏识教育的合理应用对高职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应用赏识教育后,教师能够对学生优点进行了解,对学生进行鼓励式教育,帮助体育后进生提升体育学习的自信及兴趣,使所有学生能够在较好的教学氛围中学习,对教师产生更多喜爱、尊重和认可,为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文对赏识教育应用方面的工作进行具体分析,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何占奇.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7(1):73-75

[2]孙景平.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才智,2015(32):114-114

[3]孙璞,孙哲.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应用策略[J]体育时空,(21):94-94

18.赏识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篇十八

李红银

在骨干教师培训的时候,老师讲到一位父亲,一位普通的父亲,他运用赏识教育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留美博士和首届海内外《中国妇女》十大时代人物。他叫周弘,赏识教育就源于这位伟大的父亲。他利用传统教育中赏识的巨大能量,把女儿周婷婷由一个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培养成为我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赏识促其成功。那么什么是赏识教育呢?我认为赏识教育就是发现学生“闪光点”而给予肯定、重视和赞扬的教育,对学生的学习语言、学习行为及生活行为习惯从正面进行肯定、重视和赞扬,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一种被激起的积极状态,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赏识教育对学生充满尊重、信任、宽容和激励,与当前的教育教学宗旨方向相一致,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赏识教育这种新的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么应用呢?结合自己6年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赏识教育有助于维护学生自尊、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逻辑性强的学科,不像语文学科那样可以勤读,死记硬背就能学好的学科。我认为在课堂上构建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给予学生即时的鼓励与赏识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之一。因为赏识能抓住孩子渴望被关注、被重视的心理,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你说的很到位,你真棒!”“你分析的问题很出色!”“这办法真妙!” “我真为你骄傲!”的感觉中走向成功,课堂上把握教育的契机,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每位学生同样有他与别人不同的闪光点,这时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及时表扬,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接手新班的第一次布置作业,因为对新科任老师有新奇感,学生都能独立完成,有些学生虽然还不能按时交作业,但能交上作业,批改下来虽不理想,但我并没有生气,没有责怪学生,而是以赞赏的口吻对学生说:“同学们都能独立完成作业,不错,老师很高兴,老师看到了同学们都想进步,都有进取心,你们有信心,老师也就有信心了,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做出优秀的作业交给老师。”能独立完成作业,能交给老师,这不就是学生的闪光点吗?此时的赞扬、鼓励,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感觉到我能独立完成作业,能交给老师批改,初步体验到“我能行!”。在这里,有效的赏识教育对学困生的转化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赏识教育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每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和先天禀赋都基本相同,他们都是一座蕴藏无限潜能的宝藏。每个学生潜能能发挥出多少关键在于教师能给他创造出机会让他们展示。作为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同时要学会赏识学生,给予学生肯定,不断地激励学生,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情境,逐渐养成勤于动脑、动手,敢于提出不同的建议,能够发现错误,并能够改正错误,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要懂得欣赏,不能对教育进行一刀切,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的任何一个特长都要肯定,帮助发展,而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而我们有些老师在教育中往往会出现这种言语:“别做梦了,看你像这块料子吗?”“别异想开天,管好你的学习,考到高分才是正事。”也许老师们没有想过这样的一句话,可能会抹杀了一个伟大的创举。因此我们要学会欣赏,并正确引导,使学生多种多样的才能,天资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三、赏识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由于赏识教育是不怕失败的教育,敢于放手,让孩子在生活中得到磨炼,给其勇气、鼓励,使其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并顽强地站起来,这一次次的尝试,无形中发展了学生的独立性、承受力,使学生能在失败中善于总结、分析,而不是在失败中倒下。在近几年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进行合作探究和讨论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他们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或者是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去年我刚接手教学的四年级班里有一位男生,他很聪明,但是他的数学成绩处于中下水平,因为他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我在解决问题的教学时发现他能发散自己的思维,应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这就是他自主探究发现和得到的学习成果,这就是他与众不同的闪光点,我当堂就给予他肯定,表扬他爱学习,很会动脑解决数学问题的好学生。自从我表扬和鼓励他以后,他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开始自主学习了。像他这样的学生更需要老师去关注,发现他们,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正确地引导他们将自己的长处用到学习上,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理解,在赏识鼓励中养成独立性,促使潜在的学习潜能发挥出来,逐渐学会自主探索知识。

总之,赏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的新理念,是一种激励性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是对学生个性尊重的教育,对学生进行赞扬和鼓励的教育。在教学中少责备和惩罚学生,尤其是那些所谓学后进生、学困生,取而代之的是多给他们关心、鼓励和赏识,及时发现他们的长处和优点,予以肯定,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转化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渴望获得尊重、肯定、信任和关怀。当被认可、被信任、被尊重时,他的爱心、善心就会不断被强化,他的自尊、自信也就会逐渐提升。对于一个不断成长的学生,我们给他们最好的礼物,是多给他们一些欣赏和期待,多给他们一些赞美和鼓励。

赏识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平阴县夏沟小学

上一篇:单位人员超编整改报告下一篇:小学三年级下册《练习3》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