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茶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2024-10-11

论茶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精选8篇)

1.论茶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篇一

论生态林业的理论与实践途径

生态林业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现代林业发展模式,其核心是追求生态经济的最佳平衡.在理论上可用森林环境保护工程、森林生态环境服务工程和林业产业工程等3大工程来“圈层”构建.而在实践中则可采取建设自然保护区、发展森林公园以及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多种途径来实现.

作 者:谭世明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资源与生态科学系,湖北恩施,445000刊 名: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NATURAL SCIENCES)年,卷(期):20(2)分类号:F326.2关键词:生态林业 生态经济平衡 现代林业

2.论茶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篇二

一、服务产品是表演出来的

从游客对旅游美的追求来看, 饭店服务要具有审美的属性。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经验上来看, 服务都是“表演”出来的。“表演”一词至少有三种含义:第一, 指“舞台上的表演”。其二, 利用技艺来传达具体的事件或非具体的意象, 以达到艺术或娱乐的目的。第三重含义, 按照鲍曼的表述, 表演就是“一种说话的模式”, “一种交流的方式”。[2]我们这里是在第二和第三种含义上使用表演一词的。

在表演理论本土化的过程中, 管理领域是其尚未进入的学术空间。从星级饭店的劳动性质来看, 服务产品是情感性活劳动, 就是通过表演生产出来的产品。所以, 我们从星级饭店管理开始引入表演理论方法的研究。

星级饭店的情感性劳动的表演性结构可以分为层次结构、版板块结构和主从结构。层次结构表现为:自然表演、表面表演和深层表演等三种方式。自然表演指员工内心实际经历的情感与他们需要表现的情感一致。例如服务员看到受伤的孩子, 会产生同情感, 自然地流露出同情与关切, 这就是自然表演。当员工自身情感与饭店管理要求表现的情感不一致时, 他们就要进行深层表演, 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

深层表演指员工尽力改变自己内心的情感, 用感同身受、移情、置换等方法调节内心的情感, 表现出顾客需要的情感。英国学者格雷森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低度接触型服务环境中, 无论员工采用表面表演还是深层表演, 员工表现的正面情感都可增强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 但在高度接触型服务环境中, 员工通过深层表演与表面表演表现出来的正面情感, 对顾客评估的服务质量就有不同的影响。表面表演会令顾客觉得服务人员虚伪, 深层表演才能令顾客感受到服务人员的真诚可信。[3]

所以, 表演化就是基于服务是角色的表现, 是通过表演呈现出来的的原理, 要求员工在工作中完成他的角色规范扮演, 其中最核心价值在于对宾客的情感表达的表现。由于中国文化有把表演出来的情感视为“虚伪”的心理积淀, 所以, 星级饭店美学管理的实行, 首先要实现“服务”就是“表演”的心理革命。

二、服务产品表演理论的体系结构

(一) 星级酒店服务产品的语境是饭店文化

饭店文化是饭店管理活动的语境。与以往盛行的以制度标准、以抽象的、被剥离了语境关系的行业标准为中心的视角不同, 表演理论是以服务劳动为中心, 关注行业标准在服务情境中的动态形成过程及其标准的实际应用, 强调服务表演情境化, 其形式、功能和意义都植根于由饭店文化所规定的背景, 这些背景为阐释和评价服务产品的质量确立了富有意义的语境。那些被管理学者们所构造、抽象、剥离出来的行业服务标准, 被重新放回到它们原生的土壤中。一瞬间, 标准似乎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次次的具体的服务劳动活动——一个个的过程、一次次的交流行动与实践……。

(二) 星级酒店服务产品是一次次的表演过程

服务产品的单位是“次”, 是具体的劳动活动, 是管理资源的配置和管理职能运动的过程。在表演理论引入之前的服务学中, 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被视为服务的根本特性而得到强调, 服务标准往往被当作抽象而相对稳定的物质而存在, 替代服务产品的具体实体存在。因此, “服务过程”在分门别类的服务标准的排列陈述中湮没不闻。现在, 让我们从“表演”的视角看来, 服务员与领导者、宾客与服务员之间的互动以及服务标准在实际交流中形成的过程更为重要。这个过程是各种情境化因素互动的产物, 这些情境化因素包括:宾客的身份与角色;表演中运用的表达方式;角色互动的基本原则、规范、表演的策略及阐释与评价表演的方式;以及构成事件梗概的系列行动。因此, 从“表演”的视角看到的服务产品, 不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酒店文化标准, 而是处于不断被创新和重建的动态过程之中的人文管理活动;不再是由集体塑造的传统和文化的反映, 也不是超机体的、能够自行到处克隆的制度现象, 而是植根于饭店服务情境的人、财、物、信息的动态配置, 组织、指挥、控制等职能构成的服务事件冲突过程;不再是作为行业标准而静止、可以复制的、定格的既定产品 (given product) , 而是为一次次生动的角色规范表演和互动交流所表现的动态过程。

(三) 星级酒店服务的表演者

既然是表演, 就有主角、配角之分。从表面上看, 饭店对服务者的关注往往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但是, 星级饭店制度建立以来, 那些酒店中引人注目、富有特殊表演能力的领导者往往被贴上了“集体性”的标签, 中高层领导者对饭店服务质量的决定性作用被模糊了。人们过分强调星级服务的集体性而忽略了作为个体的领导者的角色和作用, 特别是宾客只是被当成了服务对象而不是服务活动的参与性表演角色, 使得服务质量的评价走入了误区。由于作为主角的中上层的决定性作用被掩盖, 导致管理过程及其方法的扭曲与错位, 一线员工成了产品质量差距的替罪羊。

三、表演理论星级酒店管理一场方法论上的革命

(一) 表演理论明确了酒店管理对象是服务产品

酒店管理在学校教育中已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 但是, 至今人们仍然没有明确它的研究对象, 这也许难以置信, 但事实如此。星级服务产品的结构是由许多情境性因素的互动而生存的, 其中包括物质空间、宾客的身份和角色、特色服务的饭店文化背景, 团队角色的互动和质量差距描述评价, 服务发生的程序等等。服务产品的生产过程及其评价, 就是饭店管理的对象。

(二) 表演理论打破了酒店管理的重标准的学科定式

服务表演将成为一门全新的酒店管理学学科的基石, 它将使这门学科从‘向后看’ (标准化) 的视角中解放出来, 从而能够更多地理解服务产品的动态性、整体性。对于服务情境中发生的服务表演的意义的关注, 使研究者、管理者不再迷恋于追溯行业制度标准为主的功能分析, 转而注重服务的造型与重构、服务员与宾客之间的交流互动, 以及各种酒店权力关系在表演过程中的交织与协调。服务的表演理论提供了这样一个出发点, 使得服务在表演过程中, 把传统方式、实践活动与创新性构建联结起来, 从而使饭店管理从重标准转型为重过程。

(三) 表演理论开拓了酒店管理的新视野

与以往关注“作为制度的服务”的观念和做法不同, 表演理论关注的是“作为事件的服务”;与以往以标准为中心的观念和做法不同, 表演理论更注重标准与语境之间的互动;与以往关注考核的观念和做法不同, 表演理论更注重即时性和创造性;与以往关注集体性的观念和做法不同, 表演理论更关注团队角色;与以往致力于寻求普遍性的分类体系和功能图式的观念和做法不同, 表演理论更注重酒店文化背景下的情境实践。

表演理论并非只是又一种理论的花样翻新, 它更代表了一种思维方式和研究角度的转变, 它的应用所带来的是对整个酒店管理的美学方法的新理解, “是一场方法论上的革命”。

注释

1[1]参阅杨利慧, 语境、过程、表演者与朝向当下的民俗学——表演理论与中国民俗学的当代转型, 中国民俗学网, 2011-5-31发布,

2[2]同上

3.论烟草管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 篇三

摘要:政府基于保护消费者和社会责任都对于烟草行业实施严格管制。不同国家的管制模式不同。以法律为基础的市场管制要好于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国家专卖模式。

关键词:管制;管制模式;烟草专卖

1管制的基本理论

管制是政府应消费者的需要,主要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和全社会免遭企业赢利性活动可能产生的损害,而提出并实施的行政措施。但是,经验表明,对管制的“需求”不但来自消费者,而且更来自企业和政府机构本身,虽然管制常常声称是为了社会利益,但是实际上,能够从管制中获得利益的,不但是消费者,而且是被管制行业的厂商、相关利益方、以及政府管制机构本身,正是这些复杂的多方利益主体的互相作用,才在国际国内政治、意识潮流以及偶发事件的推动下,形成管制和管制的变化,管制容易形成巨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包括以接受管制为条件、换取阻止市场竞争威胁“好处”的市场参与者,也包括作为“政府分支”的专业管制官僚,后者凭借高度专业化的管制知识,攫取了凌驾在市场竞争之上的、往往难以制衡的管理权力。

2不同国家对手烟草行业的管制模式

全世界都对烟草行业实施了某种程度上的垄断。如欧美国家的市场垄断,朝鲜和中国的专卖垄断,以及日本由专卖垄断到市场垄断的模式。

美国是属于无专卖制度。但实行严格管理的国家,美国对烟草行业的管制是通过立法实现的,其实目前多数国家都属于此类。美国以《烟草检疫法》的形式规定了烟草市场严格的贸易秩序。1986年7月2日通过的《烟草专营法》,旨在使美国烟草业重视其在世界市场的主导地位。美国采用合理的烟草税收政策,保持烟草业的健康发展。它的税收分配关系为:联邦政府对卷烟制造商征收联邦政府消费税;州政府对卷烟批发商征收州政府消费税;地方政府向批发商征收地方政府消费税,其中:联邦政府占38%,州政府占54%、地方政府占8%。美国烟草协会,做为烟草种植者的联盟,亦制定了相关的保护烟草种植者利益的条款,如最低的限价政策等。烟草工业集团也通过院外活动争取有利于烟草发展的法律。

日本属于先实行专卖制度,后取消专卖制度的国家,日本曾是世界上实行烟草专卖最早的国家之一。1904年,日本正式施行《烟草专卖法》,同时设立烟草专卖机构,根据法律规定,政府对烟叶种植、卷烟生产均实行完全的专卖垄断(就象中国现在的形式一样)。1949年,日本颁布了《日本专卖公社法》,专卖公社在大藏省的管理下对全国的烟叶种植、卷烟生产、产品销售及全行业的人、财、物等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1985年以后,随着经济形式的变化,特别是基于美国的压力。日本开放了国内卷烟市场,促使日本改变了原来对国外产品采取的进口限制政策,于是,废除了《烟草专卖法》和《日本专卖公社法》,正式施行《烟草事业法》和《烟草产业株式会社法》,日本烟草专卖公社改组为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但是,日本取消了烟草专卖并不等于放松了管理。如日本《烟草事业法》规定,日本的卷烟制造业为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独占等。

3我国烟草的管制模式

1981年,我国开始对烟草行业实行国家专营,1982年成立中国烟草总公司,1983年成立国家烟草专卖局,对烟草专卖进行全面的行政管理,同年9月23日国务院发布《烟草专卖条例》,1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这标志着我国现行烟草专卖制度正式确立。烟草专卖制度的确立,使烟草行业从分散管理走向集中管理,从自由发展变成国家垄断经营。

1991年,我国颁布第一部烟草专卖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该法第一章第一条就规定了烟草专卖的“根本目的”,即“有计划地组织烟草专卖品的生产和经营,提高烟草制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保证国家財政收入”。而紧接着的第三条规定了烟草专卖“制度”——“国家对烟草专卖品的生产、销售、进出口依法实行专卖管理,并实行烟草专卖许可证制度”,即烟草行业依靠法律引入和行政命令,通过计划指标、许可证管制和各级烟草专卖机构,自上而下地建立了“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国家烟草专卖制度。

烟草专卖体制下,烟草行业的国家管理体制是三位一体的模式,而由于国家对资产管理授权不明确以及税收体制的影响,出现了主体分散、层层法人、利益多元、各自为政的非统一状况,多层次法人管理同时也形成了对各级法人的依赖,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在责、权、利相对模糊的情况下,管理者的情绪、感情、利益、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都有可能形成经营管理的重要因素。因此,管理的幅度、深度、连续性不可确定,管理公正、透明、有效也难以实现。

由于中国财政体制和税收体制的影响,烟草的“国家专卖”实际上变成了“省市专卖”、“县区专卖”等等,进一步说所谓的“国家专卖”最后都变成了在专卖垄断组织中处于权力结点的个人所独占的“私人专卖”。现行的分税体制下,高额烟草税收不但是维持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基数的重要保证,而且也直接影响中央对其返还数量的多少;再加之烟草税收主要在生产环节缴纳,本来应该上缴中央财政的烟草主体税种(消费税和75%的增值税)很难真正到位。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对烟草课征的高额税反倒成了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

4我国烟草行业管制的未来

逐步的放松管制,更进一步的市场化是我国烟草专卖体制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如下:

一是保留专卖体制的合理成分,逐步开放国内烟草市场。

二是改革烟草产业管理体制,逐步取消烟草专卖专营体制,实现烟草市场的民营化。所谓中国烟草的民营化改革就是将国家垄断的烟草行业让与民营企业参与经营。给民营企业以“国民待遇”。

(1)容许成立自治的烟草行业协会,作为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第三部门,近年来在国际上渐有与政府、市场三足鼎立之势,中国的NGO虽然刚露苗头,然而它植根于强大的世界潮流和人们的普遍需要之中,因此创造一切有利于NGO发展的土壤,让NGO渐渐成为WTO框架容许的范围内替政府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替企业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

4.论茶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篇四

在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文明的意义正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把高度的动态性与全球性结合在一起,这加快促使了文化向不同角度发展,形成了现在的多元文化。

本书主要分为五章,分别为教育的文化多元性理论和方法论原理,多元文化教育—21世纪的教育范式,作为个性形成环境的多元文化教育空间,多元文化教育的人类学问题和前景,最后,多元文化教育实践:方法论和技术视野。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教育与文化相互联系思想在国内外经验中的起源,文化多元性范畴进化及其相关概念,文化多元性和后现代主义。现代的世界共同体需要一种对各族人民和文化进行整合的新的世界观,目的是使各族人民更加相互接近,进一步展开对话和充实精神财富。无论在我们外部还是内部,都发生着根本的变化,这要求进行社会,政治及经济改革,其中包括教育改革。教育政策是与人类的发展一起发展的,是相互联系的,且对文明的未来相互负责任这样一个观念出发。在本章中我们每年试图在教育与文化相互联系的背景下研究人文主义哲学,交叉文化主义和协同学的一些观点,并把它们作为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方法论基础。许多学者,例如苏格拉底,邦达列夫斯卡娅,格尔顺斯基等等,都在教育文化方面做出了很深的研究。从古至今,全部历史经验使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必须在教育与文化之间再建深刻的,渗透一切的联系,并把这种联系作为在高尚的精神,道德和普遍和谐的原则基础上团结社会的一切力量和流派的基本的观念形态。这也是作为文明国家的创造与和谐发展的观念形态。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的使命是在新的文明形成中成为具有团结和凝聚作用的因素,这是广泛的名族和睦领域,也是各种这样名族文化的,宗教的和政治的力量彼此建设性妥协的领域。对文化多元性在理论和实践中形成作为的分析以及教育实际的现实,都允许把多元文化教育看作是在校青年形成和发展关于世界和本国的文化多样性观念的过程,看作是培养他们对文化差异的积极的,宽容的态度的过程,看作是发展与其他文化的载者人道地,有效地相互作用的技能和技巧的过程。

第三章主要介绍了作为个性形成环境的多元文化教育空间。世界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建立在它的诸如基础性和持续性这样的特性基础上。每个人在获得教育的同时都要吸收世界文化的成就,在对现代文明的完整理解中吸收它的精神财富。同时,多元文化教育空间的意义也得到了现实化,它的意义就是作为形成个人的精神—道德潜力,形成个人的全球世界观的因素,作为为个人在多文化的社会中进行自我肯定,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作为准备的因素。

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多元文化教育的人类学问题和前景。全球化和一体化,社会的新的信息环境的形成,为人类的发展,问更有效地解决人在职业、经济、社会和日常生活方面的许多问题,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可能性。而能利用这些可能性的将只能是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拥有高水平的一般文化,精通必要的关键的专业知识,具有必要的个性品质和在新的多元文化的信息空间中判别方向的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世界教育发展的新的战略,这个战略就是要全露提高居民的教养水平,提高公民的文化水平和职业修养。

第五章主要介绍了多元文化教育实践:方法论和技术视野。文化间的交流—这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也许是个性发展的重要工具。人观察世界、洞察世界和自身,并走进世界。

5.论茶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篇五

熊澄宇2011年05月09日15:2

2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号04&ZD013),成果有多篇研究报告及学术论文。

中国的文化产业是在世界战略格局向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发展的宏观环境中起步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涉及民族文化、市场经济、科技发展、政策法规等多方面因素。近年来,虽然我国文化产业有初步的进展,但总体落后于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和人民群众对社会文化的需求,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也有明显的距离。由于文化产业具有社会属性与经济属性并存的特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社会、传媒、管理、科技、文化等众多领域;因此,在我国确立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背景下,国家社科基金设立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研究重大课题有着特殊的战略意义。课题组经过近三年的努力,与校内外科研机构、政府部门、试点单位广泛合作,在为中央和地方决策提供咨询、文化产业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国际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建设、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主要包括:

1、依托课题建立的跨院系研究机构已成为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平台。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根据总书记关于“要利用清华大学的多学科优势,就文化产业的相关问题,作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综合研究,为中央决策提供依据”的指示精神,决定依托国家重大项目成立跨院系校级科研机构,推动文化产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和相关学科的建设。2004年7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

目开题论证会和清华大学文化产业中心成立大会同时进行,首席专家熊澄宇教授担任中心主任,时任中宣部副秘书长邬书林到会揭牌并发表讲话,文化部、教育部、国新办、新闻出版总署有关领导参会并发表意见。中心成立三年来,多次组织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国际学术论坛,通过走访和合作研究,与美、英、法、澳、日、韩、新等十几个国家的学者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联系;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编著、译著近二十册,完成各类研究和调查报告十余部。研究中心2004年底被教育部评为本学科唯一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2006年底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2、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建立“研学产管”一体化的运行机制。

在科研体制和机制改革与创新方面,整合学校内外和国内外相关资源,建立了“研学产管”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学术队伍以清华大学为主,邀请全国其他高校和重点研究机构的专家以兼职、合作或承担子课题等不同方式加入,使学术研究始终以一种开门、开放和动态的方式进行,便于研究人员打破体制约束,为国家项目服务。研究工作以学术队伍为主,邀请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署、文化部等国家行业有关主管人员和主要试点地区和相关文化产业试点单位人员参加,使得研究成果不仅为国家和部门决策服务,也能为试点工作服务,并及时总结试点成果进入决策和政策制定过程。三年来,持续为新华社《动态清样》提供观点和内容,发布《传媒产业年度报告》三期和二十多期的《文化产业研究》双月内刊,并在《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瞭望》周刊等重要媒体发表专题文章,使得研究成果来自实践,用之实践,并为实践所检验,所完善;这种“主管部门-研究教学机构-产业单位”紧密联系的运作链条的建立,不仅是高校科研体制的创新,也是国家科研体制创新的一种有益探索。

3、为中央决策服务,为地方实践服务。

从2004年到2007年,课题组多次接受和参与中央及有关部委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题咨询、规划论证和政策研讨,直接参与了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起草和论证。在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座谈会上,向刘云山同志汇报关于概念的辨析和构成文化产业四个核心要素的思考。在广东,就

文化经济和文化生产力等相关理论问题,根据张德江同志的指示,向广东省委中心组作了汇报和解读。在北京,根据刘淇同志的指示,在北京市委中心组学习会上就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三年来,根据领导指示和有关部门安排,与13个省市党委中心组就区域文化产业和社会发展问题作了讲座和交流。

课题组调研了江苏、浙江、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河南、山西、山东、吉林、黑龙江、四川等省市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思路。以北京市、广东省、云南省三个中央试点地区为对象,直接参与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思路研究;与当地有关部门一起,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研究我国文化产业在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发展的差异。在为地方实践服务的过程中,一方面得到了第一手的数据和案例,为理论研究提供了扎实的基础;一方面能发现一些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使决策建议更切合实际。

4、理论创新

(1)文化产业基本概念与理论观点

对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版权产业、内容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概念进行理论阐释和辨析,对目前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基本概念混淆而产生的困惑进行了解答。提出“概念就是话语权,概念就是议程设置,概念的提出要慎重,概念提出后要保持相对稳定,概念背后体现的是国家战略”等思路,为文化产业的进一步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提供了基本依据。

提出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整体环境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将产生新的变化,并论证了文化是生产力,而且在一定情况下还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观点。在经济建设中心时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社会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并重时,文化生产力的作用就凸现,将逐步发展成为了第一生产力。提出文化产业由内容、科技、资本、服务四个核心要素构成,其中内容决定社会需求,科技决定产业形态,资本决定市场规模,服务决定事业成败。

(2)文化产业的资本形态与其发展的五个阶段

通过对文化资本与文化产业概念的梳理与辨析,提出文化产业的资本形态区别于文化资本概念,应分为科技资本、人力资本、虚拟资本、产业资本和战略资本;第一种资本形态,科技资本,是作为知识符号的文化资本;第二种资本形态,人力资本,是作为身体符号的文化资本;第三种资本形态,象征资本,是作为规则符号的文化资本;第四种资本形态,产业资本,是作为产业符号的文化资本;第五种资本形态,战略资本,是作为信息符号的文化资本。由此在资本形态深入文化产业的进程中,文化与资本的矛盾得以解决,而且资本赋予文化以新的信息资源与产业实力,文化借助资本得以增值、交易与扩张。同时,与这五种资本对应提出了文化产业资本发展的五个阶段。

(3)媒介集团竞争力方面的理论贡献

提出了报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与分析框架,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一种根植于传媒本身综合能力;是传媒机构拥有的累积性的组织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是组织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有机整合,三种知识资本的整合让媒体能比其他媒体更有效地为其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并最终决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其中组织资本包括治理机制、管理结构、战略模式等重要要素。社会资本包含认知型社会资本和结构型社会资本两类,前者的集中化、商业化表现就是传媒品牌;后者主要是指社会网络。

(4)广告产业结构方面的理论贡献

从结构-功能主义角度对广告产业结构及其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界定了影响广告产业发展变化的六类因素,指出中国广告产业具有支持宏观经济-社会结构动态均衡运行的作用,同时发现广告产业结构中的基本构成因素之间存有结构性关系紧张,并进一步提出了这些因素在广告产业结构未来变化中可能发生的作用。指出新的因素的出现可能从结构外部,或结构内部的某一部分开始,继而影响结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造成结构间关系或结构组成部分间关系的调整,乃至发生重要变化。通过综合审视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分析了这些作用与广告产业现状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产业结构与外部经济-社会结构关系的影响,从而对广告产业结构变迁的方向与路径做出评价。其评价标准具有双重特点,既考虑到保持广告产业的持续性发展,也充分关注广告产业与宏观经济-社会结构之间的健康互动关系。

(5)文化产业国际竞争方面的理论贡献

指出世界文化产业的竞争以“文化贴现”博弈为轴心,以获取“外部利益”为隐含诉求,并对中国文化产业的三大国际竞争战略进行了理论探讨。

从文化安全的角度分析了文化“侵略”与文化消费的关系,指出“文化侵略”是一种有目的地将本土文化投放于非本土文化的国家与区域,使他国的文化削弱,甚至消亡。而文化消费是生产消费者需求的文化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求,与文化侵略是有差别的。

对我国文化产业进入全球市场的“瓶颈”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汉语语言特点、传播者与受众的文化价值差异、文化产品中的意识形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5、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作为全国高等学校文化产业学科建设联席会议主席单位,中心于2006年5月、2007 年5月召开了两次全国会议,召集全国40余所设有文化产业专业的相关高等学校,研讨学科建设、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向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提出了学科建设建议书,争取文化产业成为高等学校学科体系中的二级学科或学科方向,带动相关学科综合交叉发展。经过努力,目前在清华大学校内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中增设了文化产业与传媒经济博士研究方向,并已开始招生。课题组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联合培养了五名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研究人员,有三人出站被评为优秀,相关媒体还

发了专题报道。韩国文化振兴院、澳大利亚昆士南理工大学国家创意产业中心、英国伦敦大学艺术学院均向清华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和项目课题组提出合作研究和联合培养国际高端文化产业经营人才的建议。

6、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与发展建议

文化产业是一门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新兴研究领域,同时是一门与实践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因此本课题在“文化产业的理论与实践”的框架下,对理论研究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态度,并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使理论来自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的迫切需求。

6.浅论组织行为理论与企业管理实践 篇六

〔论文关健词]企业管理 组织行为 组织学习压力管理

〔论文摘要]文章阐述了组织行为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实践应用途径。

组织行为理论主要研究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它对组织管理中的工作岗位、缺勤、员工流动、生产率、绩效等方面的管理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组织行为具体体现在价值观、激励、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群体决策、群体结构与过程、组织文化等方面。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因此组织行为理论在我国企业发展与管理中的广泛应用非常必要。

一、组织行为理论应用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一)组织行为理论的应用为企业实现跨越发展与管理奠定基础。

组织行为理论重在研究组织中员工的态度、行为和业绩,包括研究员工各种需要、行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研究上述诸因素与组织目标的关系,并据此进一步研究改进生产环境、组织结构、管理方法,协调人际关系,旨在从精神上、物质上引导员工充分发挥他们的劳动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其理论的思想基础是“社会人”,它着眼的基本点是将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特别是企业进人成熟期后引人组织行为理论来管理企业,可有效消除了迈向跨越过程中员工工作满意度下降、人才流失等严重弊端,有效地形成企业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充分地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为企业的腾飞奠定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基础。

诚度,实际上是在充分运用组织行为理论,其在人才选用上重视对员工实施培训、规划员工职业生涯,培养有冲劲、有头脑的人,而非单纯寻找技术人员。据统计,其技术人员跳槽仅占7%,而技术人员无疑在微软的跨越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劳资同权、人力资源核心论、尊重人性,是松下公司运用组织行为理论推动企业扩张的集中表现。全员参与、因势利导、以人为本,则是海尔集团运用组织行为理论实现跨越、壮大的集中表现。

(二)组织行为理论的应用增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活力。

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基础,组织行为理论与方法是催化剂和助燃剂,二者的合理搭配与波动均衡,可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利润、注重降低成本、注重市场业绩、注重引人现代企业制度固然对企业至关重要,但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忽视组织行为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往往是忽视了人的行为,无疑是一种短视行为,缺少以组织行为学为背景的管理制度显得太无生气。企业管理者,只有将现代企业制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与组织行为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紧密结合,才能使制度更有活力,使制度为企业带来更大效益。

二、组织行为理论的应用途径

(一)充分了解员工工作态度并加以管理。

态度由人的思想、感觉和行为三个部分组成。如某些员工在遇到困难时表现出与他人协作完成工作的愿望,而另外一些人对与他人协作感到惊慌并抱怨。这种行为就反映了员工的工作态度的差异。在企业的发展与管理中,许多员工的工作态度开始发生变化。如对工作的疲劳感与厌倦感的产生,工作缺乏创新与激情。管理者应关注那些影响工作执行方面的态度,有计划地培养一些与好的业绩相关联的态度,主要包括培养员工工作满意度、培养员工组织归属感两个方面。

另外,还应认识到不同的态度之间会有冲突。当今社会,人们都忙忙碌碌,奔忙于工作、家庭中,一个有很高组织归属感的人,他的态度可能会与其对家人的归属感相抵触。管理者应认识到这种冲突的存在,采取一些折中的方法消除这些不和谐以达到平衡。在企业发展过

程中,管理者要充分识别、知晓员工工作态度,并加以有效管理和控制,吸引、挽留好的人才。

(二)根据员工的个性特征安排最适合的工作。

理解人的个性可以使管理人员预见员工在某个特定环境中能采取的行动。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可以从5种普遍特征来描述个性,即外向型、宜人型、责任感、情绪稳定性、开放性,这些特征为一个连续体。每个人都会有其中罗列的每个个性特征,但是一个人在某些方面表现得可能更强烈些。某些个体特征可能更适合某种特定的工作。个体的个性会影响到许多与工作相关的态度和行为。管理者一个重大责任就是努力让合适的员工去做合适的工作。必须十分清楚他们想要员工做什么,他们要对何种人能干何种事有清晰的认识。即工作是否处于匹配状态。只有这样,职员才能更大地做出贡献并实现自我满足。当管理者想改变人的工作性质时,理解人的个性是很重要的,因为工作发生变化后,原来的那批人可能不再适合这种工作了。员工灵活性如何呢,他们愿意说出他们的问题和想法吗,新的工作结构所要求的责任层次是否会令员工满意呢,等等,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当人与工作性质匹配不是很好时,应及时换人。

(三)通过组织学习提升企业竞争力。

组织学习是提高员工认知水平、造就知识型管理者、实现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的重要途径。认知是人们通过挑选、组织、解释从环境中收集来的信息以认识环境的过程。受各种内在、外界因素的影响,员工认知事物时往往存在差异,这是一种合理的想象,作为管理者,要能清晰认识员工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加以引导,并有效纠正。持续学习是为了当今面临变革的商业环境,无论个人和组织,必须持续学习才能求生存与发展。对于组织来说,持续学习主要牵涉到一些过程和系统,通过他们,组织成员可以有效地学习、实现知识共享,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去。在一个良好的、持续性学习的组织中,员工们主动应用一些来自顾客的评论、竞争对手的信息、培训项目以及更多其它的信息,来增加他们的知识和提高组织业绩。管理者可以通过有意识停下工作进行反思:我们通过这次经历可以学到什么。由此可达到持续学习的目的。他们可以给员工时间去参加培训,通过学习来指导员工的实践。实践是员工们最好的老师,应注意他们自己和员工如何从错误中学习,而不是营造一种员工因害怕犯错误而受到惩罚因而隐藏错误的气氛。企业求新、求变的过程中,错误往往是在所难免的。管理者应该通过建立一个能让员工共享知识和以新的方式学习的信息系统来鼓励组织的学习。(四)有效进行压力管理。

有些组织支持学习,另外一些持反对态度,许多其他的组织的特性与个体差异交织在一起影响着组织的行为。在组织中,这些特性包括压力及来源。压力是员工对刺激的心理和情绪上的反映。当重要事情来临时,这种不确定性就会起作用,使员工失去控制。由此可以导致产生两种相互作用的情绪:挫折感和焦虑。人们对紧张性刺激的反映根据个性、所拥有的鸯源、以及发生紧张性刺激的前因后果的不同而各自相异。

当人们认为自己手中的资源能解决这些压力的时候,压力就是一个有益的动力,它可以激励预期的变化和成果。但是,许多的压力往往与许多的负面相连,包括失眠、头痛等。那些经历过这些由于过多压力而造成的疾病的人都会逐渐从工作中淡出,长时间休病假,并寻求轻松些的工作。员工会变得很不稳定以至于不能很好地和同事合作,部分员工甚至会大发脾气或具有暴力倾向。很明显,过多的压力对于员工和组织来说都没有什么好处。企业发展中,压力主要有如下特征:困难、不舒适、十分累,甚至有些吓人。管理者可从四个方面来考察压力,即与工作目标相连的任务方面的压力、物质方面的压力、角色方面的压力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

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环境中,要想让员工富有挑战性并保持企业的竞争力,组织就永远不会没有压力的困扰。压力的许多后果是负面的,企业管理者必须参与到压力管理中来,识别上

述压力产生的因素。考虑这些压力与员工想要承受的压力是否匹配,如果可以,压力将会是个人成功的促进因素;如果不是,公司与员工就要寻求减少压力的方法,同时提高员工处理压力的技巧。管理者可以在组织中建立一些帮助员工处理工作压力的方式,为员工提供培训或为他们指明方向以使员工感到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公司可以使工作环境更加安全和舒适,在这种环境中,个体可以充分应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许多方法也有助于压力管理,基本的办法是那些让人保持健康的东西:有规律的锻炼、充分的休息、吃健康食品等,还有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等。

(五)加强组织行为理论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组织行为理论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需结合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应用的效果和效益也与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员工的综合素质有密切关系。组织行为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与推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存在跨时空的飞跃,要有计划、有步骤逐步实施。唯有如此,组织行为理论的应用才可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7.论茶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篇七

一、要明确教学的主要目的与意义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课程目标。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汇聚着历代先贤的思想精髓, 闪耀着东方文明的智慧光芒。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精神的源头, 是中华民族的最高智慧, 是人类文化的瑰宝, 历经了千百年大浪淘沙的筛选、沉淀、凝结, 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与时俱进, 经久弥新。国学回归课堂, 一方面是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 经济大潮的此起彼伏, 一些人急功近利, 为了钱罔顾他人生命健康, 铤而走险, 毒大米、地沟油、三聚氰胺奶、瘦肉精、有毒蔬菜、塑化剂等, 已经严重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 中华传统美德早已被抛诸脑后了。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 人们才呼吁国学进课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弘扬优秀文化, 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一段时间以来, 我们的学校教育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大多数学生在学校教育中, 学习和了解的主要是一些诗词歌赋, 对丰富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因而, 在新形势下, 推进国学知识和国学教育进课堂, 一个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学习我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 继承祖先一代代传下来的美德, 如孝、善、礼、谦、让、敬、俭、仁、信、实等, 从而涵养高尚的人格, 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从这一点来说, 其实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更相当于中学中的思想品德课。因此, 在国学课中, 我们要以传承和宏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 努力引导学生热爱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国学阐释的思想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 只要我们抓住契机, 适当引导, 架起古今交流的桥梁, 就能引导学生在与我国古贤先哲零距离接触、品味欣赏我国灿烂文化的同时, 积极地去思考、去指导我们现在的生活。

二、要结合学生实际整合教材内容

在浩如烟海的国学典籍中, 怎样才能为学生准备一份最可口的国学大餐呢? 换言之, 我们应该怎样去选编既能够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又适合学生成长和发展需求的国学教学内容呢? 我们认为, 应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新课标要求, 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采取“撮其精要, 整合再现”的方式, 从浩瀚的典籍中提取含金量高的、浓缩的精华内容, 为不同年级学生量身定做课程内容。如, 肇庆市教育局德育科编写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 对从幼儿园至高中三年级的每一个阶段, 都确立了相应的学习内容。如: 幼儿园阶段主要学习《弟子规》, 一年级主要学习《三字经》, 五年级主要学习《中庸》, 高中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则分别学习《寿康宝鉴》、《礼记》和《周易》。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篇目中,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 并不见得每篇都是精品, 都适合学生学习与诵读。这也要求我们教师仔细辨别, 把那些晦涩难懂的、思想性不强的或者教师本身就不很喜欢的文章删除。一方面, 学生不会因为读了一些过难的文章而产生畏惧心理, 另一方面, 我们又可以轻松地完成教学内容。

同时, 规划里还特别提到: 各学校可选择其他传统文化经典列入课程规划。在教学时间上每周安排一课时。可见这册教材有很大的灵活性。繁多的教学内容与相对较少的学习时间形成了矛盾。讲得少, 学得快点, 怕学生什么都不懂; 讲得细点, 学得慢点, 一个学期下来才发现根本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认真研读教材, 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如七年级第一节课上《孟子序说》, 这篇序言既长又难且不好朗读, 如要讲得学生全明白, 可能要四个课时, 在课时紧张的情况下, 要对教材进行取舍, 只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弄清楚对孟子的介绍, 以及《孟子》这本书是怎样编成的就可以了, 至于后人对《孟子》的评述, 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及爱好自行学习。

三、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国学课与语文课中的文言文虽同出一源, 但在教学要求及方法上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由于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 没有教参, 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 甚至教材里连必要的注释都没有。教师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他们把学文言文的方法搬到了国学课中。教师咬文嚼字分析字词意思, 细致入微地剖析篇章结构, 不厌其烦地归纳文章主题思想, 教师忙完了整堂课, 学生在对新课程的新鲜感耗尽后也是兴趣殆尽, 再加之该课程无须考试, 学生从心里就不重视国学这门课, 使其在学校里被边缘化, 违背了开设国学课的初衷。

《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学生的要求是: 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虽说是阅读浅易文言文, 但为了应试的需要, 语文教师早已要求学生将凡出现在课本中的文言文必须做到: 对重点字词能读会写, 能通晓该词的不同意思, 能正确翻译每一句文言文, 能熟练掌握每篇文言文的主题。如同是上《孟子·下·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一课, 在语文课堂上, 我们要正字音、会读、能背诵, 能默写, 通晓文言字词句的现代白话意义, 还要分析篇章结构, 探寻文章给我们的启示与意义。在讲词语意思时, 有时还要会迁移: 如在讲“曾益其所不能” (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这句中“曾”字的意思时, 不仅要讲到“曾”在这里是: ①通“增”, 增加, 还要指出它的另两个义项: ②况且, 例句: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愚公移山》) ; ③竟然 ( 连……都……) , 例句: 曾不若孀妻弱子 ( 《愚公移山》) 。

上国学课的时候, 只求学生能熟读, 能背诵名句, 而对于字词句的解释则不作要求。至于思想方面, 则要联系实际, 树立学生的忧患意识。如果上国学课对那些沉迷于游戏和虚拟世界的学生能起到一种醍醐灌顶的作用, 那就达到了国学课所最希望达到的效果。国学课如果像语文课那样纠缠于一字一词一句意思的得失, 对文章做过多的肢解, 势必会让学生因畏难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四、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

叶圣陶先生说: “朗读自有它的目的, 主要在真正理解所读的东西, 从而得到启发, 受到教育, 获得间接经验, 从而提高觉悟, 丰富见识。”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为了培养学生对国学的兴趣, 所以我们要强调诵读。可以说, 一节国学课在读这块占用的时间如果少于20分钟, 那就是不成功的国学课。那是不是读得越多、背得越多就越好呢? 能背诵更多的经典篇章当然好, 可是较少学习时间与繁重的学习任务注定我们不能要求学生背得太多, 一篇文章能背得了最经典的一两句就可以, 其余的能做到熟读就不错了。如要求学生学一篇就背一篇, 那只能让学生知难而退了。

有些教师认为, 国学太难了, 学生基础太差了, 就是给学生讲, 他们也听不懂。所以, 朗读便成为教学国学的唯一方法, 这是绝对的懒汉借口。毫无疑问, 读是教学国学最重要的方法, 但是一味没有变化地读也同样让学生感到疲惫。有些教师总喜欢鼓励学生大声读书, 学生在鼓励之下就会声嘶力竭地朗读, 几分钟之后, 学生已经气馁了, 既觉得累, 又觉得总是读一篇文章没什么意思。所以后来但凡让读书, 学生就会抗议。

那么怎样读才让学生乐于接受呢? 一是教师有个性地范读可以激发学生读的热情。有些教师在范读这个环节上喜欢找播音员的标准朗读来放录音, 这本无不妥, 但这些朗读更注重字音的准确, 而在语气语调上就显不出优势了。如果我们教师用《三味书屋》里的那位教师“拗过去、拗过去”的专注和孔乙己“看一眼, 摇一摇头‘多乎哉?不多也’”的语态来读书, 那课堂也会增加几许欢乐的笑声。二是分角色地表演读。怀集县2013年“中华诵·经典诵读”比赛中, 下帅民族学校在表演读《孟子·上·梁惠王章句上》时, 一学生扮演了梁惠王, 一学生扮演了孟子, 二人直接对话, 惠王的疑虑、孟子的睿智充分展现出来了,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 这种读法更适合于对话性的文章, 且排练时间较长, 不宜经常用。三是抓住学生心理特征, 创新朗读形式。可抓住他们争强好胜的特点采用比赛的方法, 因为比赛能增加记忆的动力, 大大提高诵读的效率。比赛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比如定时诵读、限遍诵读、诵读接力、男女对抗、小组对抗、点将打擂、个人抽签等。总之, 诵读能更好地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 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 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还能使他们从中获得生活的乐趣、情感的陶冶, 受到美的教育。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课堂要以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为基本目标, 教师要对教材进行适当整合, 内容上侧重思想性, 方法上注重朗读而不依赖朗读, 不能用教文言文的方式方法来上国学课, 同时还要注重整体感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英.“生本”理念下小学国学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 2012, (11) :124-125.

[2]姜冰.国学教学初探[J].文学教育, 2013, (10) :73.

8.语文教育文化力的理论构建与实践 篇八

文化力是在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和基本能力训练的基础上,在强化语文教育的陶冶性情、引领价值、濡染精神的功能中,在升华学习者的生命意识和文化人格间形成的学力。

一.“文化”的语文学释义是“以文化人”

“文化”是什么?文化学者胡潇在《文化的形上之思》一文对“文化”的功能性作了这样的阐述:“文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化与‘化人相统一的现象,要从文化的方面关注人的问题。”由此可见文化的功能是教化,语文教育独拥文化的教化内蕴,充分依托“文”来教化人,由此“本真语文”认为:“文化”的语文学释义就是“以文化人”。

“本真语文”认为语文教育的“文”有着多元的含义:文是文字,文是文章,文是文学。

文是文字,是汉字,是汉语言。语文教育的文化背景的主体是汉语言,“以文化人”是在汉语言背景下浸染汉文化,在汉文化背景下,养成华夏民族的文化人格,拥有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

文是文章。文章阅读是语文教学的课程呈现形式:阅读文章,积累知识,拓宽视野,培养能力,积淀文化,濡染性灵。文章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又一种课程呈现形式:写作文章,叙写生活,反映现实,表情达意,传承文化。所以,“以文化人”是依托文章阅读和写作课程,积淀知识,创新能力,形成健康而独具个性的人格。

文是文学。有人说:文学就是人学。从内容而言,文学反映了现实生活;从功能而言,文学教化了人。所以,“以文化人”是依托文学的教化功能,阅读、欣赏、评判,践行“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综上所述,“以文化人”即以“文字”“文章”“文学”为载体来“教化”人。语文教育就是以经典作品为依托,学习、理解、判断、濡染,提升素养,锻造人格的教育。

二.文化力的基本要素是知识、能力、人格

语文教育从涵括的内容而言可简分为三个层次:知识获得与素养积淀,语言训练与技能应用,文化传承与人格形成。语文教育是“以文化人”的教育,建立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完整人格养成目标之上,可见,语文教育不单纯为知识的获得与素养积淀,不单纯为语言训练与技能应用,而是三个层面互融共生。

知识积淀是文化力的基石。现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体系是根据课程目标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和四个学段目标内容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版块构成,重视了语文教育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强调了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缺少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明确要求,导致在课程改革实施中出现了语文教育边缘化、缺失专业化的现象。针对语文教育畸形强调能力训练,忽视语文知识的专业本源,2011版课标对此慎重地在“实施建议”中提出“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要求教师灵活处理语文知识的教学,并指出:“本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涉及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体、文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其用意在于既能在教学中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又不死记硬背知识内容。

语文知识包含哪些内容呢?语文教育学将语文知识分为六大类:语言知识、文字知识、文章知识、修辞知识、文学知识、逻辑知识等。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语汇,语法。文字知识包括汉字的构造和书写,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字、多义字,汉字的查检及工具书的使用,汉字的辨误和规范书写,汉字的古今读音。文章知识包括文章体例,文章内容,文章结构,文章阅读,写作过程。修辞知识包括修辞格的识别和使用,词语、句式、篇章的修辞,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文学知识包括文学体裁,文学简史,文学鉴赏,文学理论,作家作品。逻辑知识包括逻辑知识及运用。六大知识板块的核心是语言知识,因为语言、文字、文章、修辞、文学、逻辑是交互的,而知识点的勾连则是语言知识,可见语言知识是基础,文化力的发展离不开语文知识,语文教育正是本着“语言为本”的原则促进学生文化力发展的。如果以2011版课标的颁行为标志的话,课改已经进入到了第二阶段,第一阶段很多语文人感叹于语文课堂缺失“语文味”,第二阶段的语文教育更需要语文专业的回归,而语文专业主要体现为不同学段的语文知识。所以,语文教育需要将六大知识板块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有序融合,将知识板块与不同学段的教材科学布局,充分地认识到语文的知识积淀是提升文化力的基础要素。

能力提升是文化力的动力。语文能力是在语文学习或者生活、工作中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的能力,是和语文知识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所以语文能力是文化力的发展动力。通常所指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在任何学科的学习之中都具有的能力,这些能力具有普适性,语文学习注重这四大能力,同时更强调这四种能力的语文专业性。语文学科要求下的听说读写能力是指:听的能力,是准确识别语音、辨识评判语义的能力;说的能力,是准确发音、规范语速、准确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读的能力,是认读字词、辨识语境、把握主题、赏析材料的能力;写的能力,是用恰当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表述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离不开一个核心,这就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与人的成长关联,随着阅历的增加,心理的发育成熟,人的思维能力不断成长起来,不管是听说读写能力,还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能力,都离不开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成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核心,因此,只有基于思维能力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才是文化力的发展动力。

人格传承是文化力的灵魂。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说:“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这一段著名的叙述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内心独白,也是对文学价值的精辟论述,文学具有什么价值呢?改变人的精神。语文教育对人精神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语文教育的文化影响是在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前提下,引领价值取向和价值定位,形成具有博爱的情怀和善良的天性,以文化引领而成文化自觉,沉淀为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

文化力是以知识积淀为基础,以能力提升为动力,以人格传承为灵魂的文化认知、传承、发展的学力。语文教育需要夯实文化基础知识,需要提升基于思维创新的能力提升,需要强化文化现象的认知、判断、批判、创新、熏染、传承的功能,需要改变学习者的生命意识、文化人格、人文精神,提升学习者的人格尊严、人格精神和人格品质,从而达到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目的。

三.文化力的主要功能是教化与濡染

文化力的教化功能主要包括:知识教化、能力教化、人格教化。文化力的表现很多,文化知识是文化力的知识储备,文化能力是文化力的社会交际能力的表现,文化人格是文化力对完整的人的全面塑造。知识是教化的基础,能力是教化的动力,人格是教化的灵魂,三者缺一不可。如仅有文化知识有时只是“两脚书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人”;仅有文化能力,有时只是“文化匠人”,无法形成文化人格。只有文化知识、文化能力内化为文化人格时,才是文化力的至高境界。知识、能力内化为人格,这就是文化力的教化功能。

文化力还具有濡染功能,主要包括:性情陶冶、价值引领、人格润泽。尤其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文化力的濡染功能无处不在。

文化力的性情陶冶功能。学习贾平凹散文《月迹》,学生沿着“月迹”阅读,寻找到无处不在的生活的美好,在竹窗帘里,在院子里,在头顶上,在酒杯中,在小河里,在眼睛里,原来美是无处不在的。学习者在阅读中感受到美的无处不在,更感受到:只要追求美好,美好一定属于自己。美丽的月夜,美好的中秋,一群向往美好的孩童,这是美的教育,在美的陶冶中,性情变得美了,内心向往美了,崇尚真善美的文化力渐渐形成。

文化力的价值引领功能。莫怀戚散文《散步》是一篇精美而颇具哲思的文章,在教学中,笔者以读出作者写作的本义为目标。学生在文本阅读中读到了“儿子”、“父亲”、“丈夫”的角色担当,从初春自然万物中感受到生命的勃发,从母亲身上体会到衰弱的生命的坚忍,从儿子幼小生命中体会到生命的无限希望,同时从自身体会到生命的成熟,由此产生的阅读感悟是:敬畏生命,担当责任。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这是当代语文教育的“道”,也是语文教育的职责,“道”是文化引领,做到“文”“道”统一,在文化引领下,方可形成文化自觉。

文化力的人格润泽功能。鲁迅先生在《死火》中这样描写“死火”:“这是死火。有炎炎的形,但毫不摇动,全体冰洁,像珊瑚枝;尖端还有凝固的黑烟,疑这才从火宅中出,所以枯焦。这样,映在冰的四壁,而且互相反映,化为无量数影,使这冰谷,成红珊瑚色。”散文诗《死火》借助丰富的想象,以冰谷中的死火作为意象,寄寓着热血青春的“人”的精魂,显现出不愿在冰谷中苟且偷生而宁愿“碾死在车轮底下”的人格精髓,如此奉献自身的牺牲精神正是“人”的精魂。阅读“死火”已不是单纯地阅读诗歌的意象,而是阅读到鲁迅先生为“人”的精魂,做一个热血青春者,做一个敢于献身者,铸造有着“人”的精魂的人格。这是阅读“经典”而通向语文“教化”的路径,正是阅读“经典”让人格得以“润泽”,潜移默化中养成文化人格。

四.文化力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语文教学仍然需要“双基训练”。建国初期倡导的语文“双基训练”在新课改背景下人们给予了不少质疑,质疑知识的堆砌和习题的机械训练,但不能全盘否定“双基训练”,从知识的基础性和能力的发展性来理解的话,“双基训练”对语文教学而言仍具有现实意义。因为知识积淀是语文素养的基础,能力发展是语文素养的动力,只有坚持“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目标的“双基训练”才能为语文教学的固本培元。语文教学应该在充分发挥文化力的教化和濡染功能的前提下,加强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强化知识的基础性,强化能力的发展性,让知识的基础性和能力的发展性为文化力的进一步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语文教学需要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文化力的最高境界是文化人格的养成,文化人格具有渐进性,其成长是伴人终身的,正如俗语所言:活到老学到老。阅读是一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所不可缺的基本素养。课标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的过程则是认识世界,掌握知识,拓宽视野,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广泛兴趣,提高人格品位的过程。阅读教学能愉悦生命之兴味,激发生命之活力,颐养生命之正气,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康文化人格。

语文教学需要强化真善美的文化人格的引领。阅读《社戏》,学生能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农村的美好以及农人的质朴、善良与好客的赞美;阅读《幽径悲剧》,学生能感受到季羡林这位世纪老人背负起的弘扬真善美的文化十字架;阅读《边城》,学生能在老人、孙女、狗构成的一幅湘西民俗画卷中体验到沈从文先生的纯美生活。阅读文学作品,感受鲁迅、季羡林、沈从文等的文化人格,在其文化人格的引领下,自觉形成健康的、独具个性的文化人格。虽然文化人格具有差异性,但语文教学能让文化人格浸染到学习者的生命之中,引领人格,成长人格。文化人格具有模糊性,不可以用一个量化标准加以界定,但文化人格是随着人的生命发育不断形成的,生命在成长,文化人格也在成长。虽然语文具有模糊性,但语文教学不能缺失弘扬真善美的文化人格教育,因为只有强化文化人格的语文教育,尤其是弘扬真善美文化人格的语文教育才能抵达文化力的最高境界。

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判断力。什么是文化判断力呢?文化判断力是学习者借助一定的文化背景、文化环境、文化资源和多元的学习实践活动,在知识素质、行为能力以及文化人格形成中,在理解、分析、判断、评价、欣赏、修正、创新等能力方面取得的实际效果。教学《红楼梦》引出的“钗黛之争”,学生“拥钗贬黛”,与作品本身情感相悖,为何学生在判断上“拥钗贬黛”呢?因为学生是基于当下的文化背景的判断,只有还原文化背景,才能读到脂砚斋所说的“宝钗为博知所误”。可见,判断力既基于一定的文化背景、文化环境、文化资源,又基于学习实践活动,是“以文化人”的综合产物。不管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如果仅仅局限于文化背景的了解、文化现象的接受和文化知识的积累等初级心智活动层面的话,这是培养不了学生的文化判断力的,缺失文化判断力的学生必然是缺失文化力的。所以,语文教育的文化力是借助文化背景、文化环境、文化现象、文化资源的学习实践活动,是充分调动心智潜能的接受、思考、批判、修正的学力。

语文学习不仅是语文课堂的教学,还包括课外的阅读,而当今各种各样的传媒提供的海量的信息,需要引领学生正确的文化判断,指导学生理性思考,科学取舍;需要拓宽文化现象接受的渠道,需要提供多样化文化的积累,需要培养学生在多元的文化现象、文化思潮、文化冲撞中,以先进文化为引领,营造健康文化氛围,培养学生文化判断力。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深刻而有远见地提出要“努力培养学生文化判断力”,帮助学生认真执著地从民族优秀文化和人类进步文化中吮吸养料。学生一旦拥有了文化判断力,就更容易去接受多元文化,深化文化评判,不断提升思想,陶冶情操,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塑造优美心灵,拥有真善美的文化人格。

语文教育的文化力是以文化人的生活、生命的进化生态,是知识积淀、能力发展和人格濡染的学力。文化力的践行只有在知识的基础性和能力的发展性的“双基训练”基础上,在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中,在真善美的文化人格引领下,在理性思考、科学取舍、正确判断的修正间,语文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才一定会达到。

上一篇:三年级学习《教师法》总结下一篇:牛街小学办学思想构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