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五一”节

2024-06-14

我的“五一”节(精选8篇)

1.我的“五一”节 篇一

我的的快乐五一节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每个人的脸上似乎都带着点点笑意。

因为爸爸去香港还没有回来,而妈妈又没空出去,所以我只好眼睁睁看着别人一个个出去旅游了,哎!早上真不愉快呀!

中午,刚吃过午饭我看见妈妈正闲着,就娇声娇气地对妈妈说:“你带我去超市嘛!再说今天是五一。”在我的再三请求下,只好答应带我去超市买东西。车上虽然很闷热,但我心里却非常凉爽,完全没有早上的不愉快了。

我们很快就来到了,刚跨进大门,我就一溜烟地跑到了零食区,零食可多了:有香肠、有薯片、还有牛肉干。我看得口水都流下来了,一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得到这些零食了,我恨不得扑上去把他们一扫而空!我们选好了一楼的东西后来到了二楼。二楼大部分是卖生活用品和文具的,我微笑着走到了文具区,文具真是应有尽有,因为我的钢笔坏了,所以我选了一支自己十分满意的紫色钢笔,正要买,一看价格,也不贵,只有十几块钱!高兴地我放心地买了这只钢笔,正好我家里的象棋丢了几个棋子,马上跑到了棋类区,把自己喜欢的一副象棋买了下来``````

晚上,我们又到一家多美丽餐厅吃了起来。“哇!真好吃呀”!我不禁叫道,味道鲜美的汉堡,可口的薯条,再加上一样清爽的橙汁,真是回味无穷呀!我最后大摇大摆地回到了家里。

今年的五一真快乐呀!

2.我的“五一”节 篇二

一、学习目标明确,预习有充分指导和检测

学生观看微课后,对隔天要学习的内容已经有了明确的认知,加上导学稿层次清晰的微课检测板块,学生是带着疑问去观看微课,也是带着疑问去听课。预习到位,真正体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比如if,unless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这节课,微课和导学稿同步由浅入深,分成四个板块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指导和检测。

1.分清主从句,注意标点符号。

2.了解主从句的时态。

3.了解if和unless的转换。

4.了解if的两面性。层次清晰,目标明确。非常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这节课。

二、 教师备课更合理,尤其能落实备学生

因为微课时间一般控制在五分钟左右。而且微课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需要体现引导思维、检测、布置作业三个基本环节。正因为教师要尽可能地压缩微课的内容,所以才会促使教师积极去思考如何更言简意赅,精讲精练。导学稿检查学生微课预习情况的同时也一步步向学生透露着课堂的结构,教学的思路。避免学生学得一头雾水。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学稿时要和微课匹配,要和课堂流程匹配,还要搭配当堂巩固练习,对于初三英语来说,就是点击中考板块。教师细心搜罗历年中考真题,给学生一个中考的风向标。教师也能从学生的导学预习作业反馈清楚知道哪个学生哪个板块有问题。在正式上课时可以适当删减学生问题较少的板块, 重点突出学生普遍有问题的板块。所谓生本,心里有学生, 以学生的困难为己任,不正是最好的体现。

三、课堂练习时间大量增加,最重要的知识的内化过程 当堂解决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微课的指导,做了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课堂主要变成了 “答疑解惑”,重难点可以真正突出。 也因此针对重难点的练习量可以大大增加。语法的训练可以从简单的规则到词句再到对话甚至写作等更高层次的语用上的训练。在一层层递进的练习中,能最大程度上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帮助他们提升能力。课后几乎不需要再多花时间去做更多的练习和讲解。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课余的负担。

四、小组活动不再流于形式

在生本的大潮中,小组合作学习普遍被用于很多公开课中。可是因为师生双方长期的满堂灌的老习惯,许多小组合作都流于形式,学生只是坐在了一起,做些空洞肤浅的讨论,实际上学优生和学困生之间并没有实实在在的交流。但是在翻转课堂中,学优生有了微课的指导更具备教同组同学的能力,学困生在向同学提问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少些胆怯。 另外,由于老师要求微课检测环节由预习表现不佳的同学为主力来回答问题,所以这些同学必须在讨论的过程中去询求解答。这也是促进学生间良性交流的很好的方式。在翻转课堂中,小组讨论订正预习作业,订正课本练习,讨论课堂练习中的疑难点,核对最后中考点击板块的小测试等环节都非常实在,学生一点也不会不知道要做什么,所有活动都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展开。

五、学生在翻转的过程中从“学会”上升到“会学”

1.不是所有的英语课堂都要翻转。要视课时内容和学情而定。基础性的过于简单的问题不用翻转,直截了当更有效率,更重当堂体会感受的阅读第一课时也不适用翻转,只有知识体系比较完整清晰,难度较大,需要大量练习辅助的某些语法课才特别需要借助翻转来给学生更多的当堂练习、交流、知识内化的时间。另外,初三的重难点专题复习课也非常适合翻转,这样课不会显得冗长,重难点也方便突出,讨论也更具针对性,更能擦出火花。

2.提供给学生的微课一定要精简。微课不必告诉学生全部的知识点,只需重点突出即可。另外微课虽小,也要五脏俱全。导入,重难点呈现,探究式的问题抛出,适当的练习反馈,布置作业,一样都不能少。这些要控制在五分钟左右其实是挺有难度的。也就特别考验教师,也是督促教师去思考怎样去繁从简,深入浅出地呈现一堂课。

3.灵活地使用微课。有的教师最初反对翻转课堂就是因为农村中学学生家庭技术支持不到位。可是我觉得这不是什么大问题。翻转课堂是完全利大于弊的,不能就因为这一点困难就不去接受它所能带来的诸多良好的改变。因此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班级情况,灵活控制微课的播放时间。 自习课,或者英语课的最后五分钟,都是很好的播放微课的时间。这些微课收集起来后,还能丰富教研组、备课组的资源。大家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微课不仅在新授课前有用, 在复习课时也完全可以拿来作为知识的回顾。是一举多得的美事。

3.我的一节数学课 篇三

若问我能否上一节完整的数学课,我会说没问题。可问其能否让学生都参与其中,并保持这种最佳状态,我无言以对。有人说教数学要像大师,而大师是学不来的。如今的学生已不满足教师像禅师一般一本正经地诵经。教师既要有智商又要有情商,在有趣的情境中,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猜想、得出结论、运用结论等过程,很愉悦的求知。

偶有一次,在我没有预案的情况下上了一节课,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同时也让我对数学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

数学课堂上,试卷上有这样一道题:“一组数据排成一排:1、2、3、4、3、2、1、2、3、4、3、2、1、……,按此规律,第2008个数是__.”

学生不懂问我,我便引导学生去观察这列数字的排列、探索其规律。学生们终于明白,原来是将2008除以6,商334余4,所以第2008个数是4。随后,我说:“此题还有一个更简单的解法,想了解吗?”学生们异口同声的回答道:“想!”于是我就将一次在校图书馆偶然发现的一本科普作品中的秘密呈现给了学生们。我首先在黑板上写了这样几道算式:7+3=10,7+6=1,3-7=8,并告诉这是钟表里的算术,知道它们的意思吗?学生们都明白第一个算式,对于后面两个算式则只摇头。我问学生:“钟表上的12点还是几点?”学生齐答:“0点呀!”马上就有同学说出了后面两个算式的意义。接下来,我说类似的星期里有算术吗?学生们很聪明,一点就通:星期一到星期六,分别用1到6代表,星期日用0代表。3+4=0的意思,就是星期三再过4天便是周日。“按照这种解释,那么4+5=?”当然是星期四再过5天,可不就是星期二了。

学生们显得异常兴奋。我不紧不慢地问道:大家觉得这类算术很有趣,那它在数学里有用吗?举一个例子:要判断一个正整数能不能被9整除,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把这个数的各位数字相加用9除,要是能整除,原数也能整除;否则,原数也不能整除。111302154能不能被9整除?大家试一试。不一会儿,学生们便得到了答案,此数能被9整除。

学生们体验到了“星期算术”与“钟表算术”的价值。

“那么,我们的那道数学题,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学生们很快地答道:用2加8,然后除以6,依然余4。

“在我们七年级的数学学习资料中有很多这样类型的题目,我们都可以用这个相似原理去解决”,学生们听我这样一说,都纷纷地拿出自己的资料去寻找此类题目,想验证老师说的是不是真的有效。有的学生找了十多道题目去做,不一会就解决了,他们充分的享受着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价值,体会成功带来的快乐。

无疑,这一节数学课,学生们有的是收获,学到了一种技能;情感上也是快乐的,体验到了知识的价值。通过这节课,我也在反思——是否我的每节课都能像今天这样去讲呢?它浅显易懂,还有趣实用。这样的课,学生感兴趣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也比以前单纯地为解决一题而讲一题的效果要强多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有的学生总觉得数学高深莫测,时有畏难情绪。这节课的学习,就让他们明白了,学问来自生活,经验出自基础。生活学习中有的原理可以运用到方方面面。

现在,我们不是在高呼“高效课堂”吗?我认为让学生带着热情,在充满乐趣的课堂里,像做游戏一样去探索、去发现、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非常关键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秉承这一理念在数学教学上不断开拓创新,形成一套通俗而且有价值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学,学生学到了知识,练就了技能,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热爱科学、勇于探索、乐于学习等良好的情感。

4.我的五一作文 篇四

早晨,我早早的起来吃饭,和妈妈一起做家务。

拖地时,刚开始我还是我不熟练,慢慢的,越来越熟练。我打扫了好长时间,终于打扫完了,我累得不想动了,妈妈看见我这样子,担心地问:你累了吧,休息一会儿吧!我听了妈妈的话就想:平常妈妈那么累都没有放弃,我也不能放弃。再说了,再说我也没有听见妈妈说一声累字,我对妈妈说不用了。

5.我的五一作文 篇五

放假第二天,我和爸爸、妈妈、妹妹一起去洛阳看恐龙了。在洛阳的一个公园里,我们进去后看见了许多恐龙,有暴龙、剑龙、翼龙和火龙......。我和妹妹还照了许多照片,其中有一部分是我的,我们摸着恐龙感觉像橡皮筋一样,我还揪了恐龙的脸蛋,它感觉很生气的样子叫了两声,把我给吓跑了。看完恐龙我们去了洛阳的大商新玛特逛,在旁边有两个很大的变形金刚,一个是汽车人的首领擎天柱,另外一个是超级跑车大黄蜂。走近了我们看见还有几个小的,一个是霸天虎——威震天,正拿着炮筒对着我们,还有一个大黄蜂做着一个很奇怪的动作。我们坐在它的脚趾头上拍了一张照片。我们正准备上车时看到了复仇者联盟中的美国队长、蝙蝠侠和蜘蛛侠,我们还和蜘蛛侠合了影。放假第二天真是太有趣了。

放假第三天,我和爸爸开车去了孟州爷爷、奶奶家。路上爸爸问我给爷爷奶奶带点啥,我说奶奶喜欢吃孟州的凉粉,咱们给奶奶买点凉粉吧,爸爸点了点头。我们还给老奶带了点山楂片。到家后奶奶打开门,我给奶奶问了好后去给老奶送山楂片,老奶非常高兴。奶奶问我中午想吃什么,我说想吃鸡蛋饺子,奶奶也很赞同,因为奶奶不吃肉。煮完饺子后,我吃着奶奶做的饺子,心里觉得十分好吃。奶奶让我尝了一口饺子汤,也很好喝,我喝了半碗。吃完饭后我们又聊了会天,后来爸爸说我们走吧,你下午还要写作业呢,我想是啊,后来就和爷爷奶奶告别回来了。

6.我的五一作文 篇六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我和妈妈、姐姐、姥姥、姥爷、一起到东大的温泉酒店去游泳。我们换好了泳装,来到了泳池里,我觉得水非常温暖,一点都不冷。我们首先去了水上乐园,那里非常好玩,还有空中滑梯,在滑梯口,我都不敢低头,因为水是从下往上喷的,那里的滑梯形状有螺旋形的、有波浪形的、还有直的。下午两点,我们去了海浪池,因为那时会发出模拟海浪。妈妈没有下水是因为身体不舒服。模拟海浪一浪比一浪高,还配着音乐,我和姐姐互相抓着对方,生怕被浪卷走。

模拟海浪结束后,我们来到了沣峪口的杨树林,我们到那里吃晚饭。我们买了姥姥最喜欢吃的葱花饼,还有烤鱼、灰灰菜、农家炒豆腐。

今天真快乐呀!

7.一节“民主”的公开课 篇七

读着这段文字,我不禁想起了上学期的一堂公开课,课堂内容是“快乐跑”。在课堂上,笔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利用“教学导稿”(小组长每人一份)引导、指导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讨论、合作体验、交流展示、总结。对此,学生们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高,而平时比较活跃、喜欢打断课堂节奏发表自己观点的王阳也表现得特别投入。

在“步频”和“步幅”两个教学环节的内容结束后,笔者利用课前划好的梯子形状方格场地,使用小垫子和沙包,组织学生进行“步频”和“步幅”的综合内容体验。“教学导稿”图示的提示如下:在8米长的方格(用于快频跑)前间隔放置4块小垫子(要求在男生练习中竖放、在女生练习中横放,距离要适中)用于跨越,在最远处的小垫子向前延伸若干米处放置沙包(建议:男生不少于5米,女生不少于4米),沙包为“胜利果实”,每人按顺序踏格子——跨垫子——取沙包返回,用时少的组获胜。各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根据“教学导稿”集体组织场地,在规定的时间内,都出色地完成了场地准备和练习准备,气氛非常活跃。通过一组体验练习,各组再次调整了垫子的间距和沙包的位置,然后在师生一起总结了步频和步幅合理结合的重要性后又顺利进行了一次比赛。当笔者正准备总结各小组的表现并进行下一个内容时,王阳举手了,“老师,对这个练习我有点想法!”当时,包括看课教师在内的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我知道王阳“爱说两句”。他很喜欢乒乓球,而且思想丰富、爱动脑筋,但在课堂上不分时机的发表看法是他的一个“特点”,打断教师教学是经常的事情。如果不让他说,他会搞点小动作希望引起教师的注意,对此,在日常的课堂中,笔者比较注意他的举动,但更多的是制止他的发言。

此刻,所有人都在注意着他,包括周围看课的教师。让他发言,还是不让他发言,笔者当时的心理非常矛盾。在略微沉思之后,笔者又将目光集中在了王阳身上,此时,笔者看到王阳的脸上露出了渴望而自信的表情,于是,笔者对他也有了信心,并微笑着对他说:“同学们,欢迎王阳同学说说他的想法!”他立刻走到前面,兴致勃勃地说道:“在练习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同学是踩着垫子跨过去的,而且非常不认真,但是,如果把小垫子看作‘水池’,同学们在跨越时踩到垫子,就判为掉进‘水池’里,然后,‘落水’的同学要站在垫子上不动并求救,小组立即派两位同学赶过去把其救回来(共同抬或背),被救的同学双脚要悬空、不能触地,三个人沿着方格爬‘梯子’返回,后面的同学再继续,‘胜利果实’沙包还属于小组,我感觉这样更有趣。”在他说的时候,所有的看课教师已经被吸引过来,所有人都以鼓掌和表扬肯定了他的想法。随后,大家对这个内容又进行了两次精彩的练习。由于这两次练习是教学设计之外的内容,笔者针对性地及时做了调整,并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8.一节示范课给我的启示 篇八

从教几年来,听过吴中区和苏州市的不少知名地理教师的示范课和讲座, 2008年在甪直中学举办的吴中区名教师地理课展示活动中,木渎中学师奇铭老师的《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课让我反省至今。他在讲述“洋流”引用了一个“鸭子舰队”的故事。据说课后(借班上课),学生们纷纷找地理老师来探讨“洋流”的知识,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迅速掌握了地理中的难点——“洋流”。其实,师老师之所以在这一节课中带给了我们震撼,主要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由于机体需要而产生的稳定的内驱力,是构成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 是学习入门和获得成功之间的“牵引力”与“粘合剂”,如果我们地理教师善于寓教于乐,使教学活泼生动, 情趣横生,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痴”情“迷”劲,使之欲罢不能,乐于探索,那么,不仅大大有益于提高当前地理教学效果,而且可能在学生心中埋下终生为之探索的种子。那么怎样才能得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呢?我想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 、巧设悬念“迷”住学生

部分年轻地理教师在教授新课时往往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有两种常见的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同学们,现在老师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把书翻到……页”,我认为在课的开始就应该巧设悬念,引起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的主动探索。尤其是在难点章节的讲解。

区时、日界线、洋流等都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是有很多趣味性极强的例子可以应用。如在学习日界线时可以设置这样一个例子:“一对孪生姐妹,姐姐先出生,但年龄小一天,妹妹后出生,年龄却比姐姐大一天。你知道出现这种奇妙情况的原因吗?”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来听老师讲课,没听懂的课后会相互探讨,听懂的还会把这些例子讲给家长及低年级同学听。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并把这种兴趣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力。如在教授“洋流”时在一个班级引用“鸭子舰队”的例子,在另外的班级也可以引入这个典型例子:二战时期,美国军队要不断地沿欧洲西海岸给盟军运送军备物资,德国的潜艇基地设在地中海中,为了防止德国潜艇进出直布罗陀海峡,对盟军的舰船进行攻击,盟军在直布罗陀海峡设立了雷达检查站,但是德国潜水艇就利用洋流躲避盟军的雷达监测。在不同的班级引用不同的案例可以加大学生探讨的范围,促使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有效的促进知识的内化。

二、利用新闻资料震撼学生

新闻作为一类最能体现科学发展现状、社会生产等方面的课程资源,它不仅传达了地理学的最新进展,还涵盖了社会生产、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与地理学、社会生产和学生生活最为贴近的课程资源之一。因此,重视挖掘并利用新闻中的地理课程资源显得十分重要,也符合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高二上学期我在准备《产业转移》这一节的备课时,华尔街金融风暴刚刚发生。这一时期珠江三角洲也频频出现老板“范跑跑”现象,苏州也有部分产业向苏北宿迁一带转移。苏州市长王荣早就提出的将苏州由“世界的工厂”变为“世界办公室”的构想。2008上海陆家嘴金融博览会暨第五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在上海召开,瑞士银行投资银行部投资家对中国的评论:“我们认为中国是一个经济结构非常坚固的国家。具有庞大的市场和需求,同时也有资源。” 这就说明世界将会重新认识中国,投资中国。

从这些新闻事件中让学生认识到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还应该有“经济形式的变化”,产业结构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应进行产业升级。此时我还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尽管西欧一些国家生活水平高,可是在金融风暴中抵抗冲击的能力远不如我国,所以我们应该看到社会注意社会的优越性。同时我们发现在这次金融风暴中高新技术产业所受冲击较小,所以为了以后同学们能有个好的工作,应该好好学习。否则金融风暴来临时,首先就会被雷倒”。我看到学生们的表情比较严肃,似乎他们也能感受到未来更激烈的社会竞争。从而也会改变学习态度,也许我的情感教育并不能使每个学生有所触动,但只要有人有所触动,我们就会坚持。

三、巧妙设计应用地图吸引学生

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起到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地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并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长江”的内容时,有的老师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直接把长江投影到投影仪上。我认为在此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手段——板图更能吸引学生。我先在黑板上绘制长江干流略图,一直画到入海口处,给学生讲干流象一个不规则的英文字母W,然后讲到哪里就画到哪里。首先讲上、中、下游的划分,把宜昌和湖口两地名称用红色笔标注在干流上;接着讲长江的支流,用黄色粉笔从西向东画出主要支流,边画边讲哪些支流在上游,哪些支流在中游;同时要求学生和我一起画图。然后讲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并标注在适当的位置上,上游“水流湍急,水力丰富”,中游“河道弯曲,容易泛滥 ”,下游“江阔水深,便于航运”。这样师生互动,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地理略图也不是静而是动的感觉,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了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利用乡土地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乡土地理教材是展现在本乡本土的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是最生动、最直观的地理材料。在教学中,教师紧密地运用学生身边活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进行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我很喜欢在地理教学中广泛应用乡土地理教材。

苏州物产丰富、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浓厚。有很多乡土资料可以应用在我们的地理教学中。如在讲选修3《旅游景观欣赏》中园林的构景手法时,我开始是这样做的,选了拙政园、留园、严家花园的几组图片以体现园林的部分构景手法“主配”“层次”“框景”“借景”,由于选材精细,重点突出,学生们很快的理解了这几种造园手法;随后又展示了苏州园林中的几处经典造园手法图片,要求学生说出。通过图片和讲解,学生都能准确的判断出一些常用的造园手法。看到学生们兴致极高,我趁热打铁补充讲解了另外的一些构景手法,对景( 拙政园通过两条长廊将园子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中园间的倚虹轩大门和中西园的”别有洞天”门在一直线上,形成对景)。障景古人讲究曲径通往豁然开朗处,反对一览无余.所以往往在刚进园处用山石高墙阻隔园中美景。如为拙政园中的开门见山,狮子林的高墙。在学生热烈的讨论时,我对他们讲“如果大家下次和父母亲朋到园林区玩,可以自己做他们的小导游,可以乘机在大人面前炫一把”。教学设计中就是以上面的话语来结束这节的内容,顺利达到教学目的了。

第四天学生找我商量:要求利用班会课带他们去园林进行实地学习,让我刮目相看的是这些孩子利用周末和木渎的“严家花园”进行沟通,全班46人可以免费进入“严家花园” 进行教学活动,尽管这件事情已经超出了教学时间安排,但认为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更加喜欢我的地理,我马上查找资料了解了一些造园知识和严家花园的概况,而且让学生也到微机室去查阅资料,下午当我们到达严家花园时,很多学生都能做一个合格的小导游了,用学生自己的话说“我们比一般导游讲的更为科学、深刻、艺术”,利用学生身边的材料“教给学生终身有用的地理知识”,我在这节课中做到了。

总之,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通过教师激发,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和所有的地理教师共勉:我们应该想尽办法让学生在课后也对地理问题爱不释“口”。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快乐成长。

上一篇:品质管理基础知识一下一篇:梦想中的汽车小学生五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