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的角度谈茶文化存在的意义

2024-08-19

从文化的角度谈茶文化存在的意义(13篇)

1.从文化的角度谈茶文化存在的意义 篇一

从认知角度探讨英语文化植物词的意义演变方式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植物与人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方面,植物对人类的.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人们往往由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其用途等特点而产生种种联想,并借助植物来表达思想观点、寄托情感和理想,这样,植物就具有了不容忽视的文化色彩和美学价值.概括而言,人们对于各种植物的看法、态度以及各种植物所具有的比喻意义和象征意义,是该民族植物文化的基本内容.植物文化体现了民族文化中有关道德情操、民族精神、生活态度、美学观念等多方面的内容,反映了该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心理文化特点.本文通过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英语中文化植物词的意义演变方式,旨在更好地了解英语民族的社会文化和心理文化.

作 者:尹小梅 YIN Xiao-mei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1刊 名:湖南科技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年,卷(期):200829(1)分类号:H0-09关键词:英语 植物词 文化植物词 框架语义学

2.从文化的角度谈茶文化存在的意义 篇二

说起汉字, 就会想起我们使用的中国文字—汉字, 即“中国固有之文字也” (1) 。根据自古以来中国流传的说法, 汉字是由黄帝时代名叫仓颉的史官发明的, 而黄帝时代则要追溯到很早的三皇五帝神话时代。

现在所说的日本汉语词就是我们看到的日语中除了假名以外的一种文字 (2) 。日语的文字包括假名、汉字、拉丁字母, 日语中的汉字最初是由中国传入的。汉字的发音分为吴音、汉音、唐音。

汉语词传入日本以后, 因为使用环境发生了变化, 意义也产生了变化, 随后这些汉语词在日本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文化产物, 也就是产生了独特的文化意义。关于词语的文化意义的界定, 苏宝荣在《词义研究与辞书释义》一书中有明确的论述:“词的文化意义和语言意义是一组相对的概念, 词的语言意义指以概念为核心的词的基本意义及由语言本身因素形成的派生义;词的文化意义指词在特定社会文化交际背景下获得的意义。”也就是说, 一个词语首先有所指, 在所指的基础上又负载一定的文化信息, 这时特定的文化信息就是词的文化意义。

二、汉语词的变化到自制汉语词

说到汉语词在日本的变化, 我想从侧面的角度, 也就是源顺的“假字观”在汉语词范围内对假字的认识中, 反映汉语词的变化。源顺的《和名类聚抄》是一本和汉辞书, 既然是和汉辞书, 那么首先就列出事物名称的汉字。其中举了很多认为假字的例子, 并给出了解释, 比如:

葦鹿 (あしか) (水獣の名)

葦鹿本朝式云葦鹿皮、阿之賀。見于陸奥出羽交易雑物中矣。本文未詳。

(一〇巻本『和名類聚抄』巻七、毛群部)

此外, 他还引用了许多假借字, 给出的所有注释都是“本文未详”, 要参照的都是汉籍中的原始汉字, 而且他认为在汉籍中没有找到出处的汉字的意思都是暂时的。所以从此方面可以看出, 当时日本汉语词的意义都是参照中国典籍中的原有意思的, 甚至可以说是照搬的、引用的。

随后随着文明发展, 日本人开始对汉语词进行加工 (3) , 如训读的出现等。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假名, 尤其发展到了平安时代, 达到了和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当时, 不仅是女性, 男性中也开始用假名书写的高潮。日本人的生活日益丰富起来, 生活中的一些汉语词直接用假名代替。但是即使在这个时期, 汉语词仍然具有重要地位, 甚至有一些假名在正式的文本书, 写的时候都是假借的汉语字或词, 甚至有一种汉字崇拜倾向。所以此时的汉语词占据着重要地位, 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渐渐地, 随着文化和经济发展, 日本人的生活更丰富, 为了适应这种发展和生活的需要, 日本人创造了许多汉字, 日本人在制造汉字的过程中, 酷爱“上”、“下”的组合。

比如:“峠” (とうげ) 这个词本身表示上下山的意思, 早在镰仓、室町时代就已经出现, 意思简单易懂。可能当时人们的生活环境中多山, 上下山活动比较频繁, 人们为了方面简洁地表示这一活动, 就创造了这个字。这个日本自己创造的汉语词在日本本土文明发展过程中染上了浓厚的日本文化色彩, 就这样, 汉语词的意义在日本发展过程中逐渐丰富。

这样的日本自己制造的汉语词还反过来流传到我国, 被我们接受并使用, 比如:瓦斯、唯物论等词。

三、从汉语词的几个常识看汉语词的文化意义

在日本变化发展的汉语词具有了日本文化特色, 其意义就染上了日本文化气息。下面我就从几个汉语词的常识角度进行阐述。

1. 从イヌ可以写成“犬”, 而ネコ不能写成“猫”的现象看汉语词的文化意义。

二战后的1946年, 为了表记现代国语, 开始实施限定日常使用汉字范围的新规定, 也就是日本有名的《当用汉字表》。此《当用汉字表》规定了1850个字, 规定范围内的1850个字用汉字表记, 其他则用假名表示, 这样规定下的限制色彩非常浓厚, 因此该时代被称为汉字限制时代 (4) 。

随后, 在时代发展变化下, 这样的限制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日本汉语词的使用中, 出现了许多不合拍的地方。如小标题中的イヌ可以写成“犬”, 而ネコ不能写成“猫”的这一现象。既不符合人们的使用方法又不符合实际生活现状, 在《常用汉字表》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得到了改善。

从上面这个现象中可以看到, 汉语词是在逐渐适应实际生活过程中产生自己发音和表记的统一的, 并且产生适应那个地区实际需要的文化意义的, 所以可以说汉语词的文化意义具有实际适应性。

2. 从同一地方的住址是“阿佐谷”, 站名是“阿佐ヶ谷”看汉语词的文化意义。

在不断规制汉语词的过程中, 在日本东京街道上, 人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组表记方式:“阿佐谷”、“阿佐ヶ谷”、“阿佐が谷”等。其中“阿佐谷”从数十年前作为地址的正式表记就开始使用了, 但是站名又写着“阿佐ヶ谷”, 另外店铺的招牌上是“阿佐が谷支店”的字样。虽然如此, 但是日本人没有感到困惑, 更不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虽然有不同表记, 但是表达的是统一的汉语词的意义, 都表示那个地方, 不会给人们带来歧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汉语词虽然开始是外传入的一种文字或者一种表记, 但是当它融入到另一种环境中的时候, 没有失去语言是用来沟通的这一根本功能。只要人们能正确传达信息, 那么怎么样表记、怎么样传达可能都是次要的。这就使汉语词的文化意义具有实用性。

3. 从“恶魔”这个名字不被认可看汉语词的文化意义。

在日本户籍申报的时候, 必须提交的是有读音标注的名字。在日本户籍管理处有这样一个案例 (5) , 曾经有人想为孩子取名叫做“恶魔”, 政府考虑到孩子的将来, 觉得这个名字的意义具有邪恶性, 超越了法规规定的名字的范围, 所以没有予以受理。当时, 父母提交的汉语词的表记发音是“てんし”, 还可能让人联想到“天使”, 想想如果这对父母当时提交的发音是“あくま”, 那么问题就更复杂了。

这个案例让我认识到, 虽然汉语词的文化意义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 但是这样的发展过程中仍然保留一些词, 这些词保留着汉语词最初被大众接受且深深在人们心中打下烙印的含义。这些意义不论在哪个国度、哪种文化中, 一旦人们心中对之有了观念上的认识, 那么它的文化意义就很难改变。我认为体现了汉语词的文化意义的保守性。

四、汉语词文化意义发展变化的本质

在以上一个小节具体几个常识性认识中, 我概括了自己对汉语词文化意义性质的理解。那么拥有这样性质的汉语词的文化意义, 究竟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其根本原因我认为可归到“文化意义”这个定义上。所谓的“文化”就是在一定自然地区中, 形成的具有人文色彩的东西, 包括这一地区的科技及其文艺等方面内容, 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那么既然这样, 汉语词在日本这个地区、这个民族中使用的话, 当然文化意义就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 最终适当的被接纳, 不适应的慢慢改变, 消失被新的取代, 这就是汉语词文化意义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我们学习汉语词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日本实际情况, 具体学习。切忌用潜意识里的意义去套, 避免理解和使用上的错误。

摘要:在中国人看来, 如果认识中国汉字, 看到日本报纸或者其他文献, 就会觉得好像认识;稍微学过日语的人, 看到这些东西, 就会大概知道是什么意思。所以很多人误认为日本人用的就是中国汉字。其实, 被中国人这样认为的这些汉语词的来源和文化意义远非我们理解得那么简单。本文将从日语中汉语词的变迁角度分析汉语词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汉语词,自制词,变迁,文化意义

注释

11 辞海.中华书局, 1947.

22 中田祝夫.日本語の世界4-日本の漢字.中央公論社, 1982:86.

33 高島俊男.漢字と日本人.文春新書.平成13年:74.

44 高坂登, 著.陈雪, 金伟, 译.日语汉字趣谈.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3.

3.从文化的角度谈茶文化存在的意义 篇三

关键词:中国英语;跨文化交际;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09)0Z-0073-04

作为世界通用语,英语已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英语在世界的传播表明:它每到一处,总会发生某些变化,从而以一种新的形式扎下根来,打上各民族自己的烙印。21世纪的中国正全面融入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浪潮,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中国英语作为英语本土化的产物,也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外语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有关中国英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发音、词汇、语篇层面探讨中国英语是否是一种语言变体或客观存在,本文拟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探讨为何中国英语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一、中国英语的相关论述

(一)中国英语问题的由来

最早提出“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这一概念的是葛传桨老先生,他认为:“英语是英语民族的语言,任何英语民族以外的人用英语,当然依照英语民族的习惯用法。不过,各国有各国的特殊情况。就我国而论,不论在旧中国或新中国,讲或写英语时都会有些我国所特有的东西要表达。”葛老接着举出Four Books(四书)、Five Classics(五经)、eight—legged essay(八股文)、xiucai(秀才)、fourmodernizations(四化)等例子。他认为:“所有这些英译文都不是Chinese English或Chinglish,而是China English。”

(二)中国英语的界定

自葛先生提出“中国英语”这一概念后,陆续有人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英语进行界定。第一位给中国英语下定义的是汪榕培,他把中国英语定义为“它是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李文中提出“中国英语是指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通过英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谢之君给中国英语做出新的界定:“中国英语以规范英语为基础,能够进入英语交际,其使用频度和交际效果与使用者的水平有关。”后来,贾冠杰和向明友进一步指出中国英语是“操汉语的人们所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无法避免或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的中国特点的英语变体。”罗运芝则简单概括为“中国英语是载汉语语言特征的英语变体。”

以上诸位的观点不尽相同,有待商榷,但综合起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融入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把中国独有的文化、事物、观念及传统等通过英译、译借及语义再生等方式传入国际社会,进行有效交际。

二、跨文化交际离不开中国英语

(一)中国英语——跨文化交流的产物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同时又是文化的最佳载体。语言承载着文化,文化影响着语言。因而,对于长期受汉文化熏陶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来说,无论他们的英语水平有多高,其语言终究摆脱不了汉式痕迹,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读“ChinaDally”和“Beijing Review”等英文报刊上的文章时,总觉得少了一种味,而且读起来觉得比读外国人写的文章要更容易理解。谢之君在对杨宪益夫妇和H.Hawkee,John Minford两种《红楼梦》译本的比较研究中发现:杨译不少地方有中国英语的特点,如句式较短,关系词少等。由此可见,中国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存在不可避免,只要中国与世界之间存在跨文化交流,就存在着中国英语。

(二)中国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1丰富英语词汇,在交流中传播中国文化

从语言的社会功能来看,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在词汇层面体现得最为突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新事物、新观念、新说法层出不穷,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表达中国独特文化事物和传统的英语词汇,这些词汇逐渐成为英语中的汉语借词。据Cannon1988年统计,至少已有979个汉语借词被收录编入英美国家出版发行的字典。Cannon把这979个汉语借词分成19大类(如表1所示),这些词都是表达中国特色文化的词,不能被其它词所取代,且意思表达准确,淘汰率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也逐渐增加,最新一项统计表明,汉语借词总数已达1488个,在所有英语外来借词中占第11位。

每一种语言和文化都是在相互接触、交流和吸收中发展变化的,中国英语吸收具有中国社会文化和语言特色的说法,最贴近中国社会现实,成为传播中国特色文化的最佳渠道,极大地丰富了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表现力。

2在交流中体现个人和民族的认同感

为什么美国人对美式英语情有独钟,上海人与人交流时更愿以上海话代替普通话?因为语言除了具有交际功能之外,还能体现一个人及其民族的身份认同感和自豪感。你就是你所说的话,一个人所说的话可以告诉别人自己的国籍、身份、职业、性格、价值观等。新加坡前驻联合国大使T.T.B.Koh曾说过:“当我在国外开口说话时,我希望我的同胞很容易就能识别我是新加坡人”。此话典型地反映出新加坡人对新加坡英语的地区性和民族性的认同。中国英语作为世界英语的一种变体,在跨文化交际中,可以很好地表现中国人的身份和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3抵制文化霸权,实现平等交际

言语交际中存在移情和强制两种情况。移情主要用于对等关系,即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言语交际时,彼此要尽可能地尊重对方的情感和想法,从而形成默契,达到预期所要交际的目的,而强制则主要用于强弱关系,推崇“人文中心主义”,视自己的文化为至高无上,并把它强加给他人,进行不平等交际。

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是平等与尊重,即在平等基础上的文化交融。要成功完成以英语为媒介的交际活动,中国人应主动理解、欣赏和尊重外国的民族文化习俗。汉语里有许多来自英语文化的词汇、成语和典故。例如:我们知道鳄鱼的眼泪(crocodile'stears)、丘比特之箭(Jupiter's arrow),了解莎士比亚(Shakespeare)、福尔摩斯(Holmes),喜欢吃麦当劳(Macdonald)、肯德基(KFC),喜欢喝可口可乐

(Coca—cola)、看好莱坞(Hollywood)大片、听爵士乐(jazz)、穿耐克(Nike)、开凯迪拉克(Cadillac)和福特(Ford)……

既然交际的基础是平等与尊重,那么英语民族是否也应该了解和接受表达中华民族独特文化的词汇、成语、典故和习惯表达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只是我们自己做不到,甘愿把自己禁锢在西方的思维模式中,过分强调对外国文化的适应。且不说见面就谈论天气,为了“成功”进行“交际”,有时不惜抹杀中国特有事物本质特征以迎合西方人对于中国文化的无知,将地道的中国食品“饺子”译成意大利食品ravioli(一种有馅的小包子),将传统的中国民乐器“二胡”译成Chinese violin,将“炕”译成bed(床),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更有甚者,把“说曹操,曹操到”译成Talk of the devil,and he is sure to appear,活生生把一位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变成了西方恶魔。这样的例子其实不胜枚举:

paper tiger(纸老虎)→scarecrow(稻草人)

shoot tWO hawks with one arrow(一箭双雕)→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石二鸟)

llke bamboo shoots after rain(雨后春笋)→grow like mushroom(蘑菇般生长)

four Asian dragons(亚洲四小龙)→four Asian tigers(亚洲四小虎)

每一种语言都产生于自己的人文环境中,具有其它民族或语言所不具有的独特一面,如中国的胡同(hutong)、日本的榻榻米(tatami)、法国的埃菲尔铁塔(Eiffel tower)等。如果我们一味迁就外国人的理解,因为他们没有竹子,就把它改成蘑菇,那么“胸有成竹”、“青梅竹马”中的“竹”是否都要改成“蘑菇”才能保证成功交际呢?如果因为“龙”在西方是“邪恶”的象征,就把它改译成“虎”呢?那么“龙舟”、“龙灯”、“舞龙”是否都要相应地译成“虎舟”、“虎灯”、“舞虎”呢?那么“龙腾虎跃”、“卧虎藏龙”“生龙活虎”又该如何翻译呢?有人曾开玩笑,在以养猪业为畜牧业主体的国家在翻译《圣经》时,是否也应该把“牧羊人”改成“牧猪人”,把“羊群”改成“猪群”更好呢?

跨文化交际是双向交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一味采取“入乡随俗”的原则并不一定能对交流起到促进作用,平等的跨文化交际应该是理解对方而不改变自己。

“老舍茶馆”里的茶桌要遵照外国人的习俗得译成“coffee tables”才好,可是为了保留中国文化特色,还是叫“tea tables”为好。另外,“鱼米之乡”这一说法在英文里有对应的表达“a land flowingwith honey and milk”,可是要描述中国南方的富庶,还是实事求是地将其译成“a land of fish andrice”以更好地表达中国的特色文化,同时给西方读者带来异国文化的新鲜感。

因此,当我们努力适应外国文化时,不应忘记,外国人其实也是可以适应别国文化的。当年尼克松访华时,在谈到发展中美关系的紧迫性时,曾引用了毛主席的一句名言“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Ten thousand years are too long,seize the day,seize the hour)。几十年后,克林顿总统在访华演说中也引用了一句中国成语“实事求是”(seekingtruth from facts)。现在很多外国人知道中国的风水(fengshui),想尝试中国的针灸(acupuncture),想练中国的功夫(kungfu),品茗中国茶(tea),用中国人使用的筷子(chopsticks)尝尝中国的豆腐(to-fu),穿穿中国的旗袍(qipao),听听中国的京剧(Bejing opera)……

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我们只是一味适应目标语文化,以求“地道”,不仅不利于在交流中推广中国文化,反而是接受了“语言殖民”。只有勇于摒弃文化自卑感,用中国英语大胆地表达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才能有效抵制文化霸权,从而实现平等交际。

三、结语

“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是我国对外交流的目标。中国英语作为人类语言史上的一只璀璨的花朵,蕴含着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索、国的全面开放和经济高速发展,对外交流日渐频繁,中国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影响也会日益增强。从跨文化角度来看,中国英语是一种客观存在。

参考文献:

[1]Crystal D.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Press,2001:1,

[2]葛传祭,漫谈由汉译英[J],翻译通讯,1980(2):91-92,

[3]汪榕培,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1(1):3,

[4]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19,

[5]谢之君,中国英语:跨文化交际中的干扰性变体[J],外语教学,1995(1):10,

[6]贾冠杰,向明友,为中国英语一辩[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5):11,

[7]罗运芝,中国英语前景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5):25,

[8]潘章仙,中国英语变体中的语言和文化认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31,

[9]汪榕培,英语词汇学高级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391,

[10]朱跃,论新加坡标准英语的建立原则和语言特点[J]。现代外语,1994(4):7。

4.从文化的角度谈茶文化存在的意义 篇四

摘 要:习语是语言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固定意义的表达方式。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的习语,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的差异上探索英语习语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语习语;翻译策略

习语是一种语言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固定意义的表达方式,它包括成语(set phrases)、俗语(colloquilisms)、格言(sayings)、谚语(proverbs)、俚语(slangs)、典故(allusions)等。《柯林斯英语大词典》对于习语的定义是无法通过其单个词汇的累加来预知其含义的一组词(A group of words whose mean

ing cannot be predicted from the meanings of the constituent words)。[1]以倾盆大雨为例,(It was raining)cats and dogs.)。习语是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经历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或教训,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包含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域特色。[2]因此,正确的翻译英语习语首先因熟悉它与汉语言文化的差异及其内涵。

一、英汉习语的差异

(一)地理环境。英国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四面环海。历史上他们的捕鱼业非常发达,且热衷航海,因此他们的习语中有大量与捕鱼,海洋相关的词汇,相反,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因其农业发达,习语中则有大量的农业耕种相关的词汇。比如“to drink like a fish”,直译是“像鱼一样喝水”,意译则为“牛饮”意指很能喝酒;“as mute as fish”表示像鱼一样无声无息,即“默不作声”。又如“Let another’s shipwreck be your

seamark.” 直译是“别人的沉船就是你的航标”,意译则为“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同时,英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受盛行西风控制,全年温和湿润,四季寒暑变化不大。中国则四季鲜明。因此在涉及到与季节相关的习语上,应该结合其环境对语言的影响,才能在更好的把握其特定文化环境下语言的翻译和理解。以春风为例,英国的西风带来的是大西洋的温暖气流,预示着春天的来临,西风即春风。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中著名诗句“Oh wind,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正是对春风的赞颂。而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中,东风才是春风,有诗云“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二)风俗习惯。风俗习惯是“一个群体的习惯和准则的总和,群体人员的创造和遵循是其存在的前提基础”。[3]以英汉两个民族的饮食习惯和宠物习俗为例,英国四季变化不大,全年不冷不热,主要食物是面包(bread)黄油(butter)等,由此产生了很多与这些食物相关的习语。比如:take the bread out of some

one’s mouth,直译是“把面包从某人嘴里拿走”,但了解其面包为主食后,我们就可以意译成“抢别人的饭碗”,同样,bread and

butter(面包和黄油),意译则为“谋生之道”。

宠物作为我们的老朋友,与我们的关系特别密切,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喜爱的动物,因此宠物文化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4]狗在西方国家被看做是最忠诚的朋友和家庭的成员,因此与狗相关的英语习语通常用来描述人类的行为,大都没有贬义。比如用“lucky dog”指“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则意译成“凡人皆有得意日”。相反,狗在汉语文化中则是一种遭人厌恶鄙视的对象,比如中文成语“鸡鸣狗盗”、“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等等。

(三)宗教信仰。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英汉语言中就有大量富有宗教色彩的习语。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西方国家大多信奉基督教,相信上帝的存在,奉耶稣为全人类的救世主,由此出现了许多与上帝(God)及其宗教经典《圣经》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理解成“自助者天助”,“Man proposes,God disposes”就翻译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又如“turn the other cheek”直译过来是“转向另一边脸”,这样翻译出来读者无法理解其含义。此习语出自《路加福音》第6章,第27至29节(Luck 6:29):But to you who are listening I say:

Love your enemies; do good to those who hate you; bless those

who curse you; pray for those who treat you spitefully.If anyone

hits you on the cheek,offer the other also; is anyone takes your

coat,let him have your shirt as well.(只是我告诉你们这听道的人,要爱你们的仇敌;善待恨你们的人;祝福诅咒你们的人;为凌辱你们的人祷告。有人打你这边的脸,连那边的脸也由他打。有人夺你的外衣,连里衣也由他拿去。)这是耶稣告诫他的信徒不要和恶人作对,后人便用这个习语比喻毫无怨言地忍受侮辱和伤害,不还击别人对自己的攻击。与西方宗教信仰不同的是,中国人信奉佛教,故语言中有很多与“佛”相关的习语,如“临时抱佛脚”、“借花献佛”等。

(四)历史典故。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耳熟能详的人名地名也造就出大量的习语。这些看似简单的习语其中的意义却非常深远,因此在翻译的处理上绝不能单单累加单个词语的字面含义,而应翻译其背后的深意。如“All roads lead to Rome.”直译过来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似乎没有问题,但如若了解其背后典故,古罗马由意大利的一个小城镇逐步地扩张到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罗马帝国为加强其统治,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才有了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一习语,比喻达到同一目的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和途径,也可译成汉语成语“殊途同归”。又如“to meet one’s Waterloo”就不能直译成“遭遇滑铁卢”,而应结合滑铁卢之战拿破仑的惨败取其深层含义“遭受毁灭性的打击”或汉语成语“一败涂地”,读者才能获得更好的理解。以汉语中的“破釜沉舟”为例,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已杀卿子冠军(楚军统帅宋义),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春、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漳河),救钜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了解其背景,方能知晓其比喻义为“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

长久以来,希腊―罗马神话作为希腊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被誉为西方文化宝库的璀璨明珠,对欧洲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5]大量的习语由蕴含在这些神话故事背后的典故构成。以习语定义中的“rain cats and dogs”(倾盆大雨)为例,在北欧神话中,猫被认为可以影响天气。驾着风暴而来的女巫据说就是化身为猫的。而狗和狼则是风暴神欧丁的随从,其中狗是风的象征。因此,这个习语才被翻译成“下倾盆大雨”而不是下小猫小狗。又如“Achiles’ heel”,源自荷马史诗《伊利亚特》(The Iliad)。特洛伊战争中,Achilles率领希腊联军阵营最骁勇善战的一支军队。在他出生时,他的母亲将他倒提着浸泡在冥河里,因此全身刀枪不入。可因为手捏着他的后脚跟没泡到水,因而成了唯一的弱点。最终Achilles被特洛伊城的巴里斯王子(Paris)一箭射中后脚跟而阵亡。因此Achilles’ heel不能按照字面意思理解成“某人的脚后跟”而取其引申义“致命伤,最大的弱点”。汉语言中同样有许多源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的习语的,如“守株待兔”、“夸父追日”、“叶公好龙”等等。

二、英语习语的翻译策略

习语翻译的关键是在译文中表现其源语言的文化因素和文化意义。比较常用的有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加意译法等。

(一)直译法。直译是指译文不仅传达原文的内容,还保留其表达方式,比如原文中的修辞手法、原文的民族特色等,使读者能体会到与原文大致相同的感受,而广为译者采用。比如“armed to teeth”直译成“武装到牙齿”;“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译成“趁热打铁”;“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译成“一石二鸟”;等。因为中英民族作为人类都有着类似的生活模式和阅历,对于这类习语,用直译的方法既生动形象,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二)意译法。由于中外文化历史背景的不同,造就了不同思维方式和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一味的直译就有一定局限性,这种情况下,为了正确传达原文意义,应该采取意译法。所谓意译法,就是指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文大意进行整体翻译的一种翻译方法。比如“Speak of the devil,and he appears.”直译过来是“一说到魔鬼,他就出现了”,但如若译成“说曹操,曹操到”,读者便可在汉语中更好的感受到与原文语义相同或相似的效果。又如“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直译是“两个脑袋胜过一个脑袋”,显得刻板不够灵活,意译成“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就生动得多。再说“Every man has a fool in his sleeve”,直译是“人人袖子里都有一个傻瓜”,读者会觉得困惑难懂,意译成“人人都有糊涂的时候”就清楚明了多了。

(三)直译与意译相结合。以“John can be relied on,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这句为例,翻译成“约翰忠实得斋日不吃荤,凡事都循规蹈矩,是个可以信赖的人。”在英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旧教与新教的激烈斗争,旧教曾规定教徒在斋日可以吃鱼,而新教则反其道而行之,拒绝在斋日吃鱼以示忠心。因此,英国人用“eat no fish”表示忠心。这里译者把它直译为“斋日不吃荤”,再将其所蕴涵的意义用“忠实”表达出来,既保留了原文的文化色彩,又方便译文读者理解,也算得上是较为巧妙的翻译。

英语习语以其精辟、形象、生动的特点,牢固地确立了它在英语中的重要地位。[6]由于英汉两大民族间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等的巨大差异,透视出其民族独特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单理解其字面意义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了解其地域性、民族性、民间性、整体性和比喻性,采取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综合灵活多样的翻译技巧来处理源语言。并谨记从语义等值出发这条翻译原则,小心谨慎,避免望文生义,才能在最小程度上减少读者阅读困惑和最大程度上了解文化精髓,把人类语言的智慧准确的表达出来。

参考文献:

[1] 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 [Z].William Collins Sons & Co.Ltd.2003.[2] 王德春.汉英谚语与文化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3] Worsley.The New Modern Sociology [M].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8:129

[4] 杨芳.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2):92

[5] 段寒,谢丹平.浅析英语习语特点及其文化背景 [J].邢台学院学报,2008(23):34

5.从文化的角度谈茶文化存在的意义 篇五

从存在心理学角度看死亡与意义

路易斯〃霍夫曼

(口译:Rob Bageant 整理:黄紫丹

译校:王学富)

我很高兴回到南京和你们在一起,最近连续几年都可以到这里来,我感到很荣幸。每年我都很期待来和大家在一起,这变成我生活中很有意义的、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也觉得我们在南京开始形成了一个存在主义心理学的群体,像一个大家庭一样。这是通过一些人的爱心和努力形成的,特别是王学富博士。还包括很多人,也包括在座的所有人。

我们今天的话题是比较难以面对的,我们谈的是死亡。我们谈的死亡除了我们身边人的死亡也包括面对我们自己的死亡。按存在主义的看法来说,这两者有着直接的关联。关联是这样的,当我们身边的人死亡,我们会想到我们自己的死亡,同时也会想到我们最爱的人的死亡。这代表一种很深刻的损失(loss)和过渡(transition)。但是这个损失也带给我们机会。虽然这个话题有些沉重,但这不只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希望我们能有机会讲到死亡带来的积极的方面。

我先讲一个我个人的故事,这件事让我学到很多关于丧失的东西。有些人可能知道我是爱狗的人,我的狗是我的生活、家庭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展示图片)这是我的两只狗,你们可以看这些照片。上面的这只已经15岁了,它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可以明显看出它老了,它走路很痛苦,精神大不如以前。有时候走到阶梯前,它会停下来看着我,再走上去。我知道它走阶梯很痛苦,每次它这样看我,都让我伤心。因为我知道,它感到疼痛,而且这也提醒我,它的生命快要结束了。所以虽然它还没有死去,我已经开始有了哀伤。我用存在主义心理学的思想来面对这哀伤。我说这个故事是为了让你们了解一些如何面对死亡的方法。

我要念一首诗。这首诗有一个故事,是关于我和我的狗的关系中很重要的部分。我们住在山的旁边,我们喜欢到山里去散步。在它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去山里散步,那是它最喜欢的地方。它小的时候,我们还住在城里,到了山里,它就很兴奋,跑来跑去,很开心的样子。但是,差不多一年以前,有一次我带它去山里散步,情况就不一样了。我们走到水边,它很小心地在思考怎么踏进去,而以前,它都是跑着跳到水里去的。这次,我看它缓慢走过那条小溪,心里感到难过。当它走过那条小溪,我就跟它坐在一起,写了这首诗。这首诗现在还带给我很大的意义。杨吉膺博士(Mark Yang)很喜欢这首诗,但我不觉得这是一首写得多好的诗。但重点不是它写得好不好,重点是它有没有意义。对我来说,这首诗具有很大的意义。我很确定,即便在它死去很久以后,我还是会回想起这首诗。

这首诗帮我创造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意义,它会提醒我,Amaya(狗的名字)教给我哪些东西。我先念一念这首诗。

Aging Amaya,girl We walked paths today

We took so many times before Immersed in your joy, I watch

Your spirit still strong, yet

Aging…

Hampered, you limp through the same stream

You tromped through as a young pup Your zest now restrained By aging body

No longer knowing which season to shed Our walks shorter now

Me, sorrowfully content

With the last days of your presence 第四版

You, content to be in the nature

You soon will join 这是一首比较个人的诗。如果不认识Amaya,有些部分可能听不懂。诗里有一句“不知道哪个季节掉毛(No longer knowing which season to shed)”,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这种狗一般冬天毛很多,夏天会掉毛。但这种狗老了以后,掉毛的季节就会发生错乱。所以看到这个现象就知道它的生命快要结束了。Amaya的很多生活都包含在这首诗里,也包含着我的爱和哀伤。因为我跟它学到很多东西,它才对我那么重要,那么有意义。Amaya教给我很多关于做咨询的道理。我常常觉得很可惜我们不能跟这些动物学习咨询,它们做咨询都做得非常好,希望我们能跟上它们。

关于Amaya还有一个小故事。我是先有Amaya,后来才认识我太太的。Amaya跟我太太刚认识的时候,她们相处得不好。在我太太的文化里,是不允许大狗进房子里的,而我让Amaya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它有一种威风会让人害怕,所以她们的关系有段时间比较紧张。但是到后来,Amaya还是赢得了她的喜欢。我太太来自别的国家,她要有一种特别的签证才能留在美国。在我们还没结婚的时候,她的签证出了一点问题,这导致她不能在美国工作,而且有可能要离开美国。连续几天,她呆在家里不能工作,非常着急,郁郁寡欢。第一天她在家里呆着的时候,Amaya坐在她的旁边舔她的泪水。我太太就心软了,之后连续两天,Amaya一直跟在我太太身边,她去哪里,它就跟到哪里(生怕她会出事)。Amaya通常很独立,很少跟在别人身边。但是这次,它始终跟在我太太身边。这给我太太很大的安慰。Amaya不会讲话,但可以提供它的同在,可以提供关怀和爱。

我们人类常常接触有哀伤的人,却缺乏一些帮助他们的能力。我们一直不断找话题来说,我们想要解决他们的问题,想要做些什么„„我们越是用力要解决他们的问题,他们越是有一种孤独无依的感觉。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人能和他们真的一起存在(presence)。我们必须学习怎么培养这种跟人同在的能力。我们大概不会跟在来访者身旁走来走去,也不会躺在他们脚边,但我们可以用象征的方式来做这些事情,让他们知道,我们在和他们一起存在,让他们知道,我们在跟随他们,在跟随他们情绪的转变。就像Amaya带给Heatherlyn(我太太)的温暖,这个比讲话和解决问题来得更重要,不用语言也可以更有力量地进行沟通。我希望这个小故事可以让大家看到,她们之间的沟通其实是很深刻的,特别是情绪方面的沟通,但是他们并不用语言。所以我从这件事上学到很多,我就试着学习像Amaya那样跟人一起存在。所以,当Amaya死去的时候,我会感觉好像失去了一位老师,一位咨询师,最重要的是,一位伙伴和朋友。这个简单的故事包含了很多关于咨询、关于哀丧的东西。

我常常利用诗来教学,因为这可以用很少的文字创造很大的意义。即便我不念这首诗,也是想用这个观念来让大家了解咨询的一些方法,我们在咨询里可以用很少的文字来传达很大的意义。有一位存在主义心理学领域里很重要的心理咨询师,叫布根塔尔,他在做督导时,对他督导的人说:你每次说话不要超过七个字。他自己做咨询也会按照这个规矩来做。这个技术很难学会。当然,他也不是死板地强调这个技术,这里传达的是一种精神。他发现,如果咨询师在咨询中说太多的话,用这个方法是很好的教导工具。所以我也建议我的学生用这个方法,来把握这个艺术——用很少的文字来传达很大的意义。不管是在咨询中,还是在个人的人际关系里,这个方法都有效果。而且,写诗最能够帮助你把握这个精神。因为写诗可以让你在表达你的想法的时候有一些转变,而这个转变会带到咨询室里来帮助你做咨询。

另一个方法是,用象征的语言。我们在咨询中也是这样,和来访者互相创造我们自己的语言。我发现,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象征,这些对他们个人有着特别的意义,有的时候,它们是从梦里出来的,有的时候,是从他们自己的写作中产生出来的,有的时候,是我们咨询中谈的话。我会把他们这些象征拿出来用。

这两种方法都会让我们用很少的文字来表达很多的东西,而且也会让来访者们知道我们在专注他们,在倾听他们。我们必须真正关注来访者才能发展出这种能力——用他们的语言和他们沟通。我们要培养这个技术,让它变得越来越自然,我们就可以自然地运用。刚开始,这两个技术要刻意去练,练熟了就能自然而然做出来了。你自然地做到用很少的文字去表达很大的意义,你自然而然开始感到他们的语言。所以写诗可以直接在心理咨询里产生效果,也可以帮助你把咨询做得更好。我猜,如果你每个礼拜写三首诗,写上几个月,你自然就会变成一个更好的咨询师。写诗的时候可能不是在练习做咨询,但是你学会的技术会直接帮助你做咨询。

我们回到原来的话题:面对死亡。我们要把健康和不健康的面对死亡的方法分开。今天上午我们会几次回到这个话题。但是,单纯把对待死亡的方法分成健康或不健康,比较容易导致局限,我们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断某个方法是健康还是不健康的。有些东西有时是健康的,有时不是,在某种情况下是很健康的,在另外的情况下就不健康。这些都包括对个人情况和文化的考虑。有些面对死亡和哀丧的方法在我们的文化是健康的,在你们的文化里就是不健康的。还有一些方法来自你自己的文化,对你个人来说是有帮助的,但对他人可能不是这样。因此,我们面对哀丧要考虑我们的文化,对大部分人来说,我们的文化会提供很有力量的面对死亡的方法和资源。但是我们也必须勇敢地走到我们的文化之外,从另外的文化中找到我们

第五版

需要的资源。我们也很可能从自己身上找到我们需要的资源去面对死亡。但是,关键在于,我们需要辨别,哪些能真正有效地帮助自己,哪些不能。现在我们做一个小活动。

我要问你们两个问题,请你们写出几个答案。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不要去找对的答案。请你们写出两种答案,一个是文化通常提供的答案,一个是自己通常提供的答案。

当你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你通常听到和想到什么样的答案: My loved one just died.(我的亲人刚刚死去了。)I just found out I am dying.(我发现我快要死了。)

(互动环节:围绕问题探讨、提问、回应)

很多答案是共同的,不管是什么地方,什么文化。但是,虽然是共同的回应,还是有文化的差别。但总的来看,人类跨文化的反应总有很多共同点。

一个常见的反应是,面对他人的死亡,我们会想到自己的死亡和丧失。这是很普遍的反应,我们马上想到自己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也会想到自己也会死亡这个事情。你们听到最近的大地震和海啸的消息,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开始想,如果是我,我会有怎样的反应?如果我在那边有家人或朋友,我会怎么做?虽然有时候这种反应让我们痛苦,但常常会带来一些好处。这可以帮助我们看到自己生活的意义,帮助我们打开心门,对别人有更多的爱心和同理心。刚才你们中间有人说,想到自己家人死亡就不禁流泪,这就是很好的例子。这让我们知道,面对死亡可以帮助我们培养爱心和同理心。这是一种好的难过,这种难过可以用来让我们更会关心和爱别人。

我们接下来就从这些问题开始讲,还会讨论一些常见的答案。这些答案大致有三种,这三种答案在刚才的回应里我们都听到了。这三种答案,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是健康的也可以是不健康的。

有很多答案表达的是“否认”(denial)。比如说,有人说,这不是真的,不可能的。如果到最后一直使用否认,这是不健康的,但是在过程中或在某些情况下,却有可能是健康的现象。举个关于我儿子的例子。我儿子四岁,已经习惯我经常出差。我准备走的时候,他会问我“爸爸,我可以跟你去吗?”这次出来,我开始跟他谈话,说我要到中国去几个礼拜的事,我对他说:“我要离开几个礼拜。”我又说:“我会想你的。”在我离开的前两天,我跟他说:“我要离开,我会想你,你会想我吗?”他说:“爸爸,我不会想你,我只要爱你。”听了这话,我差一点都要拨电话给王老师(王学富)和杨老师(杨吉膺)说,那我不去了。这就是一种否认的表达,我跟他的这次谈话,明显听到他是在否认我要离开。对一个小孩来说,这可以说是一种健康的反应,特别是在一段时间之内。再过两天,他开始接受我离开家,我可以通过电脑和他谈话。但是刚开始的时候,他不愿意跟我讲话,说“你回家我才跟你说。”但是到最后,我们还是要面对这个事实。不管我们是面对哀丧还是死亡,否认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是一个健康的反应。我们咨询师要对来访者有耐心,有些咨询师总想尽快把来访者推过否认阶段,让他赶快过去,不要再否认。有些咨询师就是要把这个否认打破,但是如果来访者心里还没准备好,这种急于打破“否认”的咨询就是不健康的。所以我们要让“否认”服务于过程,而不是强求过程立刻出现结果。

另一种反应是采取行动(Action)。行动常与否认连在一起,有些人会通过行动来否认,以为采取行动就可以越过死亡。这个也要看情况看时间而定,当一个人被告知他即将死亡,这种否认可以给他力量,帮助他对生活做一些改变,使生活变得更好一些。当我们的亲友死亡之后,采取行动也是一种方法,让我们可以熬过一段时间。比如说有些人不去面对自己的哀丧而去照顾别人的哀丧。在一段时间之内,这可以是一种对他有所帮助的方法。但是如果一个人一直在这里面不能出来,就会具有破坏性。

还有一种常见的应对方法,就是同理和同情(empathy & sympathy)。这通常是一种健康的反应,是面对事实的一个有效方法。但在有些时候,这方法也不是在面对死亡,而只是把事实摆在一边。有时我们对一个人说,“我可以看到你的痛苦。”但却不是和那个人呆在一起、一起存在的。你会想到,我最大的咨询师——我的Amaya,它的同理心就一直存在,它一直跟着我的太太。我们可以看到,某些回应会让你感到和那个人接近,你与他是一起存在的,而另外一些回应则会制造一些距离,使你和那个人变得遥远。在哀丧过程中,我们就是要与人接近。哀丧过程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让我们能够与也爱那个人的其他哀丧者更加接近,使我们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有更深的意义。所以,死亡也带来一个机会,让我们与其他认识的人有更深、更新的关系和意义。

最健康的反应是真实地面对死亡,这是正常的反应方式,它让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变得更为接近。不大健康的反应是不接受事实,把它说成另外一件事情,因而产生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我这里要提供两个故事,它们代表两种不同的面对死亡的方式。故事里有两个人,都是我生活中的人物,他们都曾面对过即将死亡的情况。而现在,他们中间一个还活着,另一个已经不在了。过世的那位在面对死亡时,态度是尊重死亡,这也代表他生活的品质。另一位不管是面对生活还是面对死亡都产生了很多问题。过世的那一位叫罗伯特,是我的老师。活着的这一位,很想让我把他看作老师,他在介绍我时会说我是他的学生,但我却认为他没有教我真正的东西,甚至,我觉得他教的东西是不太对的,我对他所教

第五版

的东西着实有些担心。

我的老师罗伯特,过着充实的生活。他面对了生活中很多痛苦的事情,包括他第一个太太过世,他的一个孩子是残疾。在经历人生艰难的时候,他做的一些决定是要让他受苦的,却是有意义的。他面对的所有的一切,都让他觉得他的生活是很满足的,他和其他人的关系是很深刻的。他说:我已经到了某一个地方,死亡的过程对我来说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我还不想现在就死。他说,他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是没有焦虑的,但我怀疑这一点。因为我看到,他在一些方面让我觉得他还是在挣扎。但到最后我看清楚了,他真的不怕死亡,只是觉得要离开家人亲戚朋友,对他是很大很大的损失,所以他会感到悲伤。他关心他们,希望他们未来都过好的生活。他能把这些都处理好,他很清楚他会很想念他的太太和孩子,还有我们这些很接近他的人。慢慢地,我也清楚了,他真的不怕死亡,只是对失去这些关系而感到悲伤。他很慷慨地要把自己所学的东西传给别人,让他们对人生有更深切的了解。他的这种精神尤其表现在他和我们几个学生之间的关系上。他很慷慨,把他的智慧传给我们,好像我们是他的孩子一样。他最后几年的生活,以他面对死亡的态度和心态,很明显让我们知道,他是在面对自己所有的生活。

另一个人,在外界看来是很成功的,他赚了好多钱,有很多的权利,影响了很多人,不管这影响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他有很多的成就,写了很多文章和书,但是你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你会发觉,他缺少什么东西。他跟我说过一个故事,这让我更了解他这一点。有一次,他给一个学校捐了很多钱,原本那个学校说会把他的名字刻在一个建筑物上,但结果是,这个学校很感激他捐钱,却没有让他的名字刻在学校建筑上,为此他颇生气。他一直在寻找一个方法作为他的象征,让大家知道他做了哪些事。他总是说他认识那些多么有影响、有权势的人,但我们能看出,那些关系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并不是深刻的关系。他的一生都在收集权利及其他一些他以为很有意义的东西,但是到最后,这些东西都是没有真正的意义。

我的那位老师(罗伯特),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准备了很多礼物给周围的人,但是另一个人,到了晚年却做了很多伤害别人的事情。他的生活方式是强迫生活有意义,而不是在生活中培养意义。他会把一些东西硬塞给你,如果你不接受,那是非常糟糕的。这种情况我曾经面对过好多次。他曾威胁我,说如果我不接受他是我的老师,那会有损于我的职业发展。当他身体不好的时候,他更会强迫生活接受他创造的意义,也就是在这个时段,他给别人造成了更多的伤害。

对我而言,这两个故事让我更加了解,在生活中意义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创造出来的,让我更加了解,意义在生活中是多么重要。我的老师罗伯特很有名,那不是因为他有多高的成就,而是因为他的生命影响和感动了很多人。我所到之处,总会碰到他的同事、他的学生、他的来访者,他们都会异口同声讲述他的好。他没有得过大奖,他对这个也没有兴趣。更有趣的是,他老了之后,在同一个大学,那个建筑物上刻上了他的名字。我知道后,就去跟他说,他说,这个不重要,只是一堆垒起来的砖头而已。他不在乎他的名字刻在什么建筑物上面,他在乎我们这些学生到他那里去看望他,跟他谈话。我还记得,他临终前,我去看他,他的脸上流露的就是那种开心和兴奋。他周围的人都说,“他对你回来很兴奋,比那个建筑物刻他的名字要兴奋得多。”他这个人很了解深刻的、持久的意义是什么。而另一个人,一直追求大的成就,但一直没有找到他心里真正要的东西。他到错的地方去找他想要的,他只是关注自己的成就和地位,没有关注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我们作为咨询师,能从中学到什么呢?我们可以帮助来访者降低他们的痛苦,让他们在生活中变得更有效率、更有效果,让他们通过咨询在生活中取得成就。但是,这些成就能够帮助他们面对他们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死亡吗?这个成就能够帮助他们找到更为持久的、具有滋养的意义吗?如果不是这样,这种咨询到底有什么价值?我觉得难过的是,大部分的咨询师没有用心去帮助来访者真正面对生活和死亡。很多传统的心理咨询是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但在人类存在方面却没有多大的价值。可能我这样说夸大了一些,但我觉得强调这点是很重要的。如果我用这些激烈的语言能够帮助一些咨询师真正开始思考,开始有意识地去帮助来访者真正面对生活和死亡这些人类存在的根本问题,那么这样的语言是值得的。

我这里做一些总结。我们怎样面对死亡,不管是我们自己的还是身边人的,它关涉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怎样活着,好好活着。我们不仅按照社会标准去生活,而是真正去生活,用一种接受所有生活的生活方式去生活。不管是生活还是死亡,我们都是真实的。如果我们对生活或死亡不真诚,骗自己或骗别人,都是没有用的。当我们真实地去生活,就能帮助我们面对死亡。我们需要建立而且保持真诚的关系,因为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最重要的面对生活和死亡的方式就是建立和保持这样的关系。到最后,没有任何东西比我们和他人的关系更重要。所以我们说,存在作为一种咨询方法,是以意义为根基的治疗方法,也是一种以关系为根基的治疗方法。如果没有关系,就谈不上治疗,也谈不上意义。因为关系本身就是意义的来源。如果我们很真实地生活,真诚地保持一些深刻而有意义的关系,我们就可以找到我们需要的意义,就可以安心地面对死亡。

6.从文化的角度谈茶文化存在的意义 篇六

但实际选人的时候,我们的HR和业务部门负责人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大家都很注重应聘者的简历,从学历、经验、到背景、到专业技能,这些都是面试时关注的重点,所有的提问都围绕着这些展开,大家都很关心这个人来了能不能干活,却忘记了一点,他来了后能不能干得下去,或者说他愿不愿意为你干?因此,有一个词叫流失率,是HR心中的痛,据高不下的流失率,意味着大量的招聘成本的浪费,意识着大量的错置成本像水一样流光了!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连试用期都没过就拉着箱子走了,有的是主动提出,有的是主管无法忍下去,叫人家走。不论是自已走,还是让人家走,都说明一个问题:选人的时候干嘛去了?!说明招聘出了问题,那就是我们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选人。

天使基金投资人薛蛮子曾经说过,要让我下决心投资一个创业者,我至少要看他一年的微博,看看他是如何对待家庭的,如何对等老婆的,如何对待他的下属的,如何对待时间和金钱的,而不光是看他的商业计划书和做事的头脑。其实这句话也道出了选人的真谛,那就是这个人除了知识和技能之外,他是不是和你的企业文化、和你所倡导的做人的理念一致?他是不是认同你所说的这一套,并且是发自内心的认同?这个决定了他在你的企业中能够坚持多久,决定了他会不会成为你的核心骨干,也决定了他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是不是愿意和你一起扛,哪怕是扛一段时间!

所以,在招才选将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做一个工匠,只注重从技术的角度像精心挑选砖瓦块一样对待应聘者,而应该站在道的层面上,站在企业的文化,企业的用人观,站在我们组织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的角度来看人观察人,像一个识人的智者一样,先从人的思维、性格、内在潜质上来判断他是否合适。

那如何从道的层面来选人呢?首先要知道我们的道是什么?

很多企业都有用人之道,比如说联想的用人之道就是要找到发动机,而不是螺母钉,这个道可能基于企业的发展历程、所处的行业、产品特征、客户群、甚至是老板的一些个人想法决定的,这都很正常,只要是一个组织,就会有它独特的用人文化,

曾经被称为“土狼”的华为,在招聘时致力于要找到具有狼的精神和品质的人,华为是中国通讯行业的领军企业,目前已经在行业中排名世界第二大,为什么能够走到今天,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华为一定要找到符合自已独特的企业文化要求的人,虽然他们面对是的一群秀才,全部都是高校的优秀大学毕业生,但是这群秀才中只有能够成为战士并且不会成为奴才的人才能入选,成为战士需要坚强的意志力,不成为奴才要求有独立的人格和思考能力,这些特质是华为最为看重的潜质,这些人也成为华为这二十多年艰难崛起的最为宝贵的财富,这个案例说明了一点,企业的管理者要清醒地认识到,你的企业文化要求你找到什么样的人?!

在这方面做得好的企业,有一个,那就是新浪。我们看新浪新闻,发表新浪博客,天天写微博,这个天天改变我们生活的企业,它是如何选择人才来为我们创造服务的呢?新浪选人文化第一条就是重视诚信。

7.从文化的角度谈茶文化存在的意义 篇七

本文主要运用跨文化交际中的理论就中韩两国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因素进行比较分析, 得出两国文化因素的不同点。最终帮助人们能够处理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些问题, 能够独立分析一些中韩差异问题, 为提高两国人民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自己的见解, 希望能够对于两国人民更好的交流起到引导作用。

一、跨文化交际和文化因素

1.概念

跨文化交际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文化因素指人类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成果的总和, 包括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2.跨文化交际和文化因素的关系

交际离不开文化, 文化也必然在交际中产生制约作用。从跨文化交际的现实情况来看, 影响交际的文化因素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价值观念, 这是文化特质的深层结构;二是民族性格, 这是文化特质的外化表现;三是自然环境, 这是文化特质的历史缘由。

二、中韩两国价值观念的不同点

1.中国人的价值观

中国人虽然也追求和谐的社会关系, 但更强调个体意识和个人发展, 从各方面提高和培养自己的能力和技能。工作和家庭都在稳定中求发展, 注重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体现。

2.韩国人的价值观

韩国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 特别注重团结和集体意识。比如称呼我家为“ () ” (我们家) , 我爸爸为“ () ” (我们爸爸) 。非常注重保护自己国家的环境、资源和品牌, 在不断的变化中求发展。韩国大小教堂林立, 一半以上的韩国人拥有宗教信仰, 主要信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等。

三、中韩两国民族性格的不同点

1.中国人民族性格

中国人的性格慢, 有强大的忍耐力, 不注重表现, 很含蓄、稳重、内敛, 不善于拒绝别人, “喜怒不形于色”这一成语就是这种性格最好的表现。产品更注重实用性。比起外表, 更在乎人的内在和能力。

2.韩国人民族性格

韩国人的性格急, 对于人际关系缺乏忍耐力, 容易急躁。韩国人会直接表达出来自己的意愿和想法。韩国人喜欢表现, 注重仪表, 产品也全都注重美轮美奂的外观设计。韩国人的动作模仿能力非常强。

四、中韩两国自然环境的不同点

中国幅员辽阔, 地形复杂, 自然风景多样。高原、山地和丘陵占很大比重。季风影响显著, 范围广阔。土壤、生物等各种资源丰富。

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南部, 地势北高南低, 多丘陵和平原, 全国山多。绿化率高。属温带东亚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三面环海, 易受台风侵袭。

五.结语

8.从文化的角度谈茶文化存在的意义 篇八

【关键词】《刮痧》文化无意识法律冲突

一、对文化无意识阐释

“文化无意识”的概念是李述一于1988年提出的。指的是“人类无意识现象中的一种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的无意识,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支配着人的行为,从而不自觉地、间接地履行着意识对行为的支配作用。”它通过心里积淀的途径,把人对世界的认识,即把人的意识转化为无意识。表现为观念文化系统中比较稳定和最具根本性的文化因素,即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思想意识,经过长期的甚至是世代传承的积淀而高度内化的结果,便成为一种心里常势和实践定规,以致在某种特定场合不假思索地作出价值判断和行为取舍,从而在行为上形成一种文化无意识现象。

二、由文化无意识引起的法律的冲突

(一)医术与伤害

影片的焦点就是:刮痧是一种医术还是对人体的一种伤害。刮痧这个在中国极为平常的传统治疗法,对于美国人来说却很陌生,以至于在影片中许大同无论如何解释都无法使法官明白刮痧到底是什么。在丹尼斯身上留下的刮痕,自然被看做是对人体伤害的证据。以至于爷爷说到:“刮痧在中国几千年了,到了美国怎么就说不清楚了呢?”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刮痧是作为一种医疗手段,美国人不懂应该是他们的错,这就是许大同及许多美国华人的文化无意识在起着重要的作用,为证明刮痧的可信性与合法性,美国法庭让许大同拿出证据来。他很自然的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说他小时候也是如此等企图说服理性的法官。

(二)家族至上与个人至上

中国人自古以来非常注重家族利益。家族利益、家长利益被认为高于家庭里其他个人的利益,而国家、集体是家族的扩大形态,自然,国家、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社会个体的所有行为都必须以家族、集体、国家的利益为最高准则,这种观念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基本的特点,逐渐渗透到国人的心里,人们在行为时就会无意识地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而美国人强调个人权利至上,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对集体、国家采取有限奉献的态度。

影片中许大同在儿子拒不道歉时,就动手打了儿子,对于许大同来讲,儿子是自己的,自己想怎么管就怎么管,天经地义。以至于在听到老板把他动手打孩子的事情作为对己不利的证据时一脸的惊愕。而当爷爷知道真相后,便教育孙子:“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材。”这句话虽然不被“以人为本”的当代教育理论所推崇。更与西方所倡导的启发诱导为基础的教育理念相悖,但在中国它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和渊源,至今依然被很多中国人作为教育下一代的准则,而西方人倡导人文主义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们认为父亲打儿子侵犯了人权,违反了法律。

(三)友情与责任

由于文化无意识的存在,国人倾向于将感情以外领域也加以人情化,人们认为好朋友的理想境界就是为了朋友“两肋插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影片中这种观念也影响到影片中许大同的行为,在美国社会,朋友之间不愿意承担过多的义务,交友处事的顺序是法律、道理、人情。因为昆兰是自己的朋友,许大同认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应该对朋友坚信不移,应该“荣辱与共”,在第一次听证会时许大同自然而然就想到让昆兰他这位可以信任的人作为自己的律师。当朋友昆兰到法庭时许大同认为他肯定站在自己的一方。然而。丹尼斯背部的瘀痕使昆兰相信了许大同“长期施加在儿子身上的体罚和忽视”,他不可能再为大同辩护,因为西方人常常是理智超过感情,即使对亲朋好友也要按法则办事,这也是文化无意识在美国人身上的具体体现。

(四)亲情与法律

在美国。如果在法庭上说假话,很可能被控伪证罪而坐牢。许大同作为在美国生活十几年的华人,显然很清楚作伪证的后果,但为了不让父亲卷进这场官司,他向法庭撒谎说给儿子刮痧的是自己。当他的好朋友昆兰先生通过许大同的父亲得知真相后感到非常震惊,按照美国人的观念。每个人都不应该做伪证,哪怕要保护的是自己的父亲,但作为美国人的昆兰不理解中国的文化价值体系。在中国人的文化中,人们自觉不自觉的会按照我中国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处理问题,这是文化无意识的自觉反映。在家里,父亲是长者。是权威,作为后辈应该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违法去保护自己的父亲。但是对于美国人来讲,这是这是不可理喻的。在送父回国时,许大同体会到父亲思念孙子心情,他不惜又一次违反法律将儿子从福利院中偷了出来。在他心中,当时亲情已凌驾于法律之上,但这种行为与美国尊重法律的价值观产生了冲突。

(五)人情与证据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一个很感人的细节,昆兰因为出庭作证说了实话,而遭到许大同憎恨,为了证明许大同清白,亲自到中医针灸馆让医生在他背上做实验,正是昆兰提出了有利的证据,才使得许大同最后赢了官司。而许大同作为案件的被告,始终没有考虑过应该为诉讼准备些什么,应该怎样收集证据。在影片中,许大同感到困惑的是:给儿子治病。怎么就犯了罪呢?在中国“父亲爱儿子”天经地义,怎么还要用证据来证明呢?这简直荒谬至极!然而,在美国这样的法治社会里,法官不会考虑这些看不懂的“人伦之情”,一切主张都需要证据给予证明。而许大同是一位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华裔,很难突然一下子意识到按照美国社会对行为规范的要求来证明自己对孩子感情,这正是文化无意识在许大同身上的具体反映。由于文化无意识的存在,在证据问题上,西方社会中,人们的“证据意识”要比国人强烈得多,必然导致法律方面的冲突。

三、沟通与调和

9.从文化的角度谈茶文化存在的意义 篇九

杨盛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艺术系,广州,511370)

摘要:作为高级文明象征的园林体系,中西方的造园手法存在巨大的差异。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层的分析,并指出差异背后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原因。最后针对广州市园林的特点,简要阐述了其园林构建过程中应具备的理念。

关键词:中西园林;文化;建筑;差异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raditional garden style from the standpoint of culture Abstract: As the symbol of high-ranking civilization, there are striking differences in the garden style between Chinese and occident.In order to inherit the excell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we should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carefully so to realize ourselves and realize the world.Then we can inherit or refer to or develop or innovate on the basis of ourselves character.Key words: Chinese and occident garden civilization;architecture;difference

一、从我国园林的建设现状看待文化理解的必要性

从题目来看,拿“中国”与“西方”进行比较似乎并不合适。但在1954年维也纳召开的第四届国际风景建筑师联合会(IFLA)上将世界造园系统最终归纳概括为以中国园林为代表的东方自然山水式园林和以法国园林为代表的西方几何规则式园林两大体系。因此,拿我国的园林出来与西方的进行比较就有其可行之处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风景园林事业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城市环境也因此大为改观。然而,过快的发展步伐导致了过短的建设周期以及理论的相对滞后,从而又导致了盲目西化和城市特色的缺失。笔者认为:园林建设蕴含着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并且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它不是一个短期的存在。如果不加思考的盲目建设,其结果将是发展得越快越不利于城市环境的优化。实际上,一定文化对于外界的影响力的大小并不简单地取决于文化自身的价值与合理性,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与这种文化当下所持有的军事、经济和交通的力与势有关。因此,在建筑上我们不必因为西方经济的强大和其建筑理论的扑天盖地而过于崇拜,一味的求新、求大、求“洋气”。而是应该结合自己的条件和特点仔细的分析,冷静的选择。

之所以比较中西方造园艺术的差异并不是为了一定要比较出一个高下优劣,或者是显示我们的优越性。其目的乃是更好的认清我们自己。建筑好比衣服,适合此处的不一定适合彼处。如同穿衣服之前要先照镜子一样,修园子之前要先了解我们的地理、文化与别处的地理、文化的差异。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形式。

二、中西方造园艺术的主要差异

经过仔细的比较,笔者认为:中西方造园艺术在文化上的的差异及其根源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一)中国崇“文”,西方崇“理”。

中国幅员辽阔,山川秀美,中国先人很早受到自然的恩惠与陶冶,具有博大高雅的情怀。中国的“士”之一流品,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士大夫高雅文化是园林文化的主体[1]。因此,作者简介:杨盛,硕士,女,1980年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国家中级注册景观设计师,任职于广州大学松田学院艺术系,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设计

中国园林最讲究的是诗情画意,在造园的过程中往往将主人的感情,理想,追求都融汇其中。园林的构建不以客观呈现于人们眼前的景观环境为目的,而是为了传情表意,达到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笔者曾经游览很多古代名园都有这样的感觉:在初次游览的时候,往往并不记得园林内的具体景观。却有一种情结萦绕心头,被这种情怀所感动着,久久的挥之不去。比如耦园的夫妻和瑟,岳阳楼的天地正气。这便是中国园林意境的表现。

而西方园林的源头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园林,由于其自然环境的恶劣,在与自然的抗争中,计算与丈量必不可少,理性思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其园林建设之中使用规则的形状当然会为其工作带来更大的好处。进而在西方园林建造方面其主要的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美在比例说”,并由此推广出对称、和谐、规则等形式美的原则。建筑师们十分注意审美现象的数学基础,力图找出最美效果的经验性规范。从而,西方园林常以建筑为中心,十分注意建筑或者各个园林元素本身的表现,较少的使用象征性的手法,并采取规则式构图,就是树木,石头也常常使用雕刻的手法修饰成规则的几何形状或者是具象的人工形。并且园林的总体布局让游客能清楚的感受到其大,其直,其整齐。与中国园林的建造尽量的使用自然形,在组景时采用象征,比喻等手法,追求自然而然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另外,由于中国园林的文人特质,而琴、棋、书、画是中国文人的基本修养,中国园林的整体设计也具有极大的综合性,西方一般借助的是符号差异不大的艺术门类加以综合,即主要借助雕塑、工艺等造型艺术来丰富和充实园林,这与中国园林除造园元素以外,也将诗文、词曲、书画、金石、戏曲等艺术门类通通摄入其中是大相径庭的。中国园林是综合美,给人以全方位的艺术感受,更加深化了中国园林的美学意蕴。

(二)中国园林讲究自然与人的融合,而西方园林体现人类和自然的分立。

中国秀美的江山,培养了早熟的山水审美意识,自然风景成为园林胎生的土壤,也成为园林模山范水的无上蓝本。中国园林在建造的过程中依山取势,就水挖池,巧于因借,讲究取法于自然之趣,最后的结果则追求“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效果。中国园林与自然相亲,借托山水,我们可以移情,借托山水,我们可以移意,苏州拙政园中梧竹幽居亭有一幅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这种借风借月是一种移情;孔子曾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种乐山乐水,因为水象征智慧,山象征仁德。这便是一种移意。中国园林在精神上要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由,这种自由就是与宇宙的精神相通,与神灵相通,与道相通。在中国人看来,人之所以从自然找到知音,是因为人与自然的本质属于一个整体,这就是道2。因此,中国的文化处处体现在一个“和”字,中国的造园艺术处处体现了自然与人的融合,这就是中国园林的最高精神“天人合一”

相形之下,西方传统庭园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埃及,那里雨水稀少,没有大片的森林,也没有秀美的山川,这里的人有很强烈的“绿洲情结”,庭园由菜园和果园发展而来。这本就是经过人类耕种、改造后的自然,是几何式的自然[2]。设计本身就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干预与改造。

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西方始终是人类中心主义。西方经历了神学统治占主导和理性统治占主导的不同时期,在神学统治中,人类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人和自然是对立的,人主宰着自然的一切。后来人们借助古希腊罗马的文化精神反抗宗教神学的压迫,通过文艺复兴运动,逐渐将上帝从神圣的统治宝座上赶了下来,恢复理性的尊严和自由的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转向征服、操纵和改造。纵观西方环境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其中经历了从古代人类中心论,到神学人类中心论到现在的现代人类中心论,这样一个过程。人类总是处于中心位置,而自然总是站在人类的对面,如表-1所示。

表-1 西方人类中心论的发展历程

由表-1可以看出,西方遵循的是人和自然对立的二元论,强调人类的中心作用。

其实我国的自然论和西方的对立论是各有优势的,中国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但是,随着各国科技的发展,在自然当中留下越来越多的人工的痕迹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科技的进步,人类的自我发展显然与之存在某种程度的矛盾。落后就要挨打,这也是我们经历百年的屈辱所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而西方的对立论对于人类认识自然以及自我觉醒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促使了工业革命的产生。但是也容易使人类陷入贪婪,杀戮,盲目,混乱的境地。西方世界自古以来就比中国动荡得多。并直接导致了现代的环境危机。如何取得两者之间的平衡是我们有待思索的问题。

(三)中国的内向与西方的外向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自古就有很发达的农耕文化,人民安土重迁,自给自足。加之中国与其他的文明中心相隔遥远,且有重重阻隔。使得中华先人长期以来独立发展,聪明勤劳,发展了灿烂的文明,也滋生了强烈的文化优越感和中心意识。虽然中华大地四限以外自秦汉以来已有所了解,但是,中华民族基本上仍表现为,在传统的四海范围内的多民族内向凝聚。

中国园林的内向性反映于其目的上的家庭本位,中国园林多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都是服务于“家庭”的园林,造园本身就是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和睦,为了增加家庭成员的修养和归宿感。从客观上,中国园林的建造增加了家庭成员深处其中的满足感和安逸感。

反映在造园艺术中,则体现为其恒定的自然式园林的景观模式、闭合式的壶天模式、面水背山的风水佳穴模式及四面围合的须弥山模式。总之,反映了中华文化内向特色的封闭内向和多功能的特色形象体现在园林设计及总体布局的方方面面[3]。

中国文化的内向性导致了其恋旧,守旧的情节。然而,正是由于其内向性,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发生文化断层的国家。虽然也多次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和侵扰,但它始终保持着其文化的统一性和包容性,而没有被外来文化所改变[4]。

西方则与此不同,西方的骑士阶层,“政教合一”的体制,使欧洲中世纪成为贵族庄园经济为基础的小国寡民社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战争频繁;不同的文化相互替代。西方园林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形式、风格迥然不同,古希腊的“柱廊园林”、古罗马的“山庄园林”、中世纪的“教会园林”或“城堡园林”、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台地园”等,此起彼落、更迭变化,呈现出各个地区不同形式、风格的互相影响、融合变异[5]。

三、对现存广州园林的思考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西方园林的发展各自有对当地景观文化特点的适应性并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发展和巩固的。因此谈到现代园林的建设不得不从其大的宏观条件分析入手,继承前面的经验同时融合新的时代特征才是稳妥和快捷的。这几年广州市的园林绿化发展迅速,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市公园达 191个,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34m/人,绿化覆盖率达 34.4%[6]。成绩是可喜的,但思路还可待进一步理顺,笔者认为从历史及现实条件入手,可沿着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去思考:

(一)园林景观与文化传统及地区特色相结合广州是岭南地区的中心城市,相对江南园林以文人骚客、北方以政客官僚为主的情况,岭南造园主要由商人主导。商业文化对造园的渗透无处不在,突出的表现在空间实用性、宅园一体等。早在清代,就由于商业资本的介入引发园林与茶(酒)楼的融合,形成了新的城市

3公共空间。成为茶(酒)楼附设的园林相较于富丽堂皇的皇家园与附庸风雅的文人园,更贴近市民群众的生活,使园林成了城市消费的一部分。表现出强烈的世俗趣味。在现代园林建设中,这一特色仍然存在,如何对岭南文化的特色加以分辨、取舍和引导,现代商业环境与园林造景是不是也可以很好的结合以及能否让民众也能有效的参与到园林决策和建设上来,是一个有待思考的问题。园林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是除文字,图像之外的活的文化信息。处理好了,对外地人会留下鲜明的印象,对本地人则有很好的感召。

(二)城郊村的不同方向

广州由于其历史性,有很多已经形成特色的园林。如鲜花斗艳的“云台花园”、以休闲为主的“ 流花湖公园”、白云山风景区,纪念性公园“黄花岗公园”等。在广州市公共绿化与市民居住空间被压缩的情况下,首先应重视对这些现有园林的完善和维护,深化其特色并将之与周围的居民生活相融合。在此前提下,新发展的园林应与已有绿化景观相联系,并可适当与科普、展示、娱乐等其它实用功能相结合。同时,重视其街道,小区,商业空地等组成部分的景观建设。响应有些学者提出了“大园林、小景观”的思想。而于城郊和乡村,则应重视对原生态的普查,修理和保护。使自然特色及地域特色深入人心。在此过程中园林、林业、农业、城建、文化、交通、旅游、环保等部门应齐心协力,为一个共同目标,彼此支持,各尽其责

(三)重视对当地气候与当地植物的研究

广州市地处亚热带地区,全年平均气温在20~22℃,平均相对湿度77%,市区年降雨量1600mm以上,有数千种植物种类可供选择,有些还颇具地域特色。但事实上,能较方便取用的树种和观赏植物的应用种类都并不是很多。因此应加强对本地植物的研究。

总之,继承我国优秀的造园理论,开创岭南园林的新局面,是园林工作者的职责。

四、结论

中西方园林的差异还有很多细节的方面,比如西方的建筑原则和中国的绘画原则,对水景的处理方面中国园林以“泄”见长,西方园林则以“喷”取胜等等,本文仅从文化的角度入手作一个简要的叙述。中国园林作为一种极为生动的文化载体,是我国古代文化心理自然流露的产物,比起西方的园林,更直观地反映了我国各历史时期特定的文化心理与精神信息。在现代化的建设当中,我们应该审慎的对待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结合时代的特点进行取舍、借鉴和创新,以便更好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祖国的再次辉煌起到应有的推助作用。只有这样才无愧于我们的文化,无愧于我们的土地,无愧于我们的血性。

参考文献

[1] 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 米歇尔.柯南, 陈望衡译.城市与园林——园林对城市生活和文化的贡献[M].武汉:武

汉大学出版社,2006.[3] 陈植.园冶注释[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4] 王鲁民.“着魅”与“祛魅”——弗莱彻的“建筑之树”与中国传统建筑历史的叙述.ABBS建

筑论坛

10.从文化角度透析《骆驼祥子》 篇十

关键词:文化 语境 《骆驼祥子》

一、引言

翻译作为一种语际间的交际,它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的转换过程。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我们怎样实现从源语到的语的过渡,必须注意文化的差异性。在文学作品中,称谓是把握人际关系的一把钥匙,关于文学作品称谓的翻译已经有过许多争论,但是,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三原则永远都是比较公认的判断标准。译文从内容到形式要做到忠于原文,必须注意到东西方社会与文化的差异,做到正确地理解与准确地表达。

二、文化与称谓的翻译

王佐良认为:“翻译是通过一种语言转达另一种语言的文化信息,翻译是两种文化的比较。翻译最大的困难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包惠南与包昂认为:“在中国社会交往中,社会成员之间的称谓无论在口语中还是在书面中的都很讲究。称谓数量众多,文化蕴涵丰富,与英语称谓数量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文学作品的言语交际过程中,不同的称谓反映了交际双方的年龄、性别、亲疏关系、角色身份、社会地位、情感好恶乃至说话场合等情况。”在《骆驼祥子》原文中,作者主要采用了描述性称谓语、社会称谓语和亲属称谓语等。下面主要讨论三种不同的称谓的翻译使用。

1.描述性称谓语在《骆驼祥子》中的使用与翻译。汉语文学作品中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抒发说话者或描述者的情感或增强语言艺术感染力而使用描述性称谓语。我们在进行汉译英时应该把其亲昵,善恶,讽刺或辱骂等的情感意义给译出来。《骆驼祥子》中的称谓具有浓厚的汉语文化色彩,汉译英时必须慎重考虑中英文化因素,既要保留该称谓在源语中的文化内涵,又要符合译入语的传统习惯。

例如:把铺盖放下,手扒在墙头低声叫:“老程!老程!”老程是王家的车夫。(老舍《骆驼祥子》)

“Old Cheng!”he called softly,“Old Cheng!” Old Cheng was the Wangs’rickshaw man (施晓箐译)

此句中采用了尊称。自苦以来,中国人一直非常重视名分尊卑,有着尊敬前辈、尊敬老人的优良传统,使用“老+姓(+同志或师傅)”的表达方式。如:此句中的“老程”,明白了这一文化特征,我们就不会将“老程”错译成“Lao Cheng”了,进行翻译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其情感、语用功能与表达效果。

2.社会性称谓语在《骆驼祥子》中的使用与翻译。一般说来,通称、职务称谓语、职业称谓语、姓名称谓语、拟人亲属称谓语和恭敬称谓语在汉译英时都采用直译的方式。

例如:“啊,孙排长!”祥子想不起来。(老舍《骆驼祥子》)

“Ah ,lientenant Sun!”Xiangzi didn’t remember him.(施晓箐译)

但是在交际活动中,不同的社会称谓语的使用通常体现了对话之间的生熟、亲疏、喜恶、心态等,汉译英时应仔细体会,斟酌词句,以准确传达称谓者的语气。

3.亲属称谓语在《骆驼祥子》中的使用与翻译。汉语中人们常使用亲属称谓语来称呼非亲属对象,如使用“大哥”、“大嫂”、“大婶”、“大爷”等,这种称谓不仅在熟人之间、朋友之间普遍使用,即使在马路上向陌生人问路,也都可以这样称呼。当人们使用这种称谓语时,这类称谓语已经失去其本身所具有的指示意义,而具有了内涵意义,这是汉语称谓礼仪中的一大特点,英语中则没有这种做法,反应在语言上就没有对等的表达,汉译英时要注意“充分性”与“可接受性”的原则。

例如:他想把这个宝贝交给张妈―一个江北的大脚婆子。(老舍《骆驼祥子》)

He decided to give this treasure to Nanny Zhang,a woman with unbound feet from northern Jiangsu.

在《骆驼祥子》时代,“张妈”是主人对女仆、女佣的礼貌称呼,“妈”已失去了基指示意义或守面意义“Nanny Zhang”准确译出了“张妈”的真实身份,而且可能让英语读者误解为一个人的.姓名,因此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处理这类称谓时,必须小心谨慎,做出恰当的选择以明确称谓对象的身份。

三、结论

在人际交往中,称谓的使用体现双方的关系,同样在文学作品中,称谓是把握人物关系的一把钥匙,如何使译文得体,如何使翻译称谓语时不出现原作文化色彩的丧失,读者理解译入语时不出现困难,我们在进行汉英翻译时必须做到“忠实”,使译文忠实于社会文化背景,忠实于对象,忠实于场合。《骆驼祥子》中的称谓具有浓厚的汉语文化色彩,如何准确地将其翻译成英语,文化因素是必须慎重考虑的。因此,我们去翻译时既要保留源称谓在源语中的文化内涵又要符合译入语的传统习惯,称谓语的翻译实际上就是文化的转移,称谓是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现象之一,其翻译只有从社会文化的视点出发综合其文化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才能真正做到译文忠实于原文。

参考文献:

[1].沈育英:《论译者作为文化操作者》,《外语者学》,2003。

[2].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29。

[3].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外文出版社,2004。

11.从英语教学角度浅谈中西文化差异 篇十一

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地位的不断抬升,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对外交往日益频繁,世界大国的实力不断得到显现。在这样的一个国际背景之下,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知识面广,视野开阔,既了解本国历史文化同时又能善于吸收的借鉴外国文化精髓的跨文化交际人才成为了当前英语教学的迫切任务。然而,纵观目前英语教学现状,情况不容乐观。许多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仍然采用过时的“语法+翻译”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用在了单词的解释和语法现象的分析上。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辛辛苦苦学了十几年的英语,卻在工作,生活中连最简单的日常英语都不能掌握,听不懂,不会说。造成典型中国式的“哑巴英语”或者“聋子英语”。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广大的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忽略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不注重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缺乏所学语言的相关文化背景,对国外的风土人情,西方人的社会价值观等等知道的少之又少。不能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强调在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中西方文化差异

思维方式

中西方人们在思维方式上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西方人是线性思维(linear thinking),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可以归结为螺旋式思维(spiral thinking)。中国人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总喜欢拐弯抹角,“是”的时候不说“是”,却说“不是”。“不是”的时候不说“不是”,总说“是”。相较之下,西方人更喜欢直截了当的说出自己的观点。因此,在很多西方人眼中,中国人表达意思是总是令他们费解。比如在开会时,西方老板会在会议的开始直接告诉大家今天开会的主要议题有哪些,而按照中国人的螺旋式思维,一些领导喜欢开场先寒暄几句,再泛泛的谈一些琐事,最后才谈到开会的主题。

语言交际

人们的交际方式与其文化背景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风俗习惯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交际方式也便各不相同。典型的例子便是中西方人在对待赞美之词时的态度有着鲜明的对比。中国人喜欢贬低自己,尊敬对方,因此在接受赞美之词的时候往往谦虚谨慎,并以此为美德。相比之下,西方人则更加的自信,在接受赞美的时候,通常会面带微笑,回答道“thank you”。中国人觉得西方人过度骄傲,不懂礼让,而西方人则觉得中国人不诚实,不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又如中国人在开始发言或者讲演时,大多要谦虚一番。他们通常会说自己在很多方面还不如别人,说的不好的地方,请他人多多指教。而在西方,发言或演讲的开场和结束语中并没有这样的客套话,并且这样的话会让西方人觉得非常的反感,认为如果没有准备好就不要发言,何必浪费大家的时间。

生活方式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导致其各自的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中国人非常喜欢热闹,走到哪里总是喜欢呼朋唤友,不亦乐乎。而西方人则恰恰相反,更看重的是自己的私人时间。他们总喜欢独来独往,并十分享受一个人独处的感觉。假如有人总是没有任何目的的,没有任何计划的,仅仅是为了陪伴而陪伴他们的话,他们会感觉到自己的私人空间受到了侵害。

培养跨文化意识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得知,中西方文化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了不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我们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要采取如下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课文背景知识及相关文化知识的讲授,多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电影,阅读有关文学作品。让学生循序渐进的了解西方文化常识,风俗习惯,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相关的文化差异问题。

2、加强“第二课堂”的建设。由于时间的限制,不能在课堂内完成对西方文化的传授。因此,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利用空闲时间组织课余活动,如英语角等。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和文化有关的作品或报刊杂志,吸收文化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加强自身学习。英语教师应该在课余时间广泛的阅读书籍,或出国进修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中的学习生活可以深刻体会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风土人情。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人文学部)

12.从文化的角度谈茶文化存在的意义 篇十二

关键词:企业管理,企业执行力,企业文化

一、企业执行力与企业文化

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企业执行力主要由三方面因素构成:流程、技能、意愿。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企业包括四个层次:首先是表层文化,即物质文化;其次是浅层文化,即行为文化;第三层是中层文化,即制度文化;最后是深层文化,即精神文化,表现为愿景、价值观、品牌的内涵等深层次的东西。深层文化是建立在表层、浅层和中层文化基础之上的,脱离了以上三种文化基础,深层文化将不具备生命力。

企业文化是执行力的灵魂和基石。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有效的成果赢得胜利,必须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而打造优秀企业文化的关键就是执行,不把执行做到位企业愿景就不能变为现实。企业文化不同与其他文化,它是一种拼搏的、竞争的、协作的、信任的、友善的和富于激情的文化,这样的文化打造出员工认可的价值观和管理体系,打造出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愿景的执行力,使得企业全体员工工作理念一致,乐于执行工作任务,因而企业文化是促进执行力发展的基础和精神所在。执行力和企业文化只有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成功。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执行力的重要条件,它对于企业的作用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凝聚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目标,以及文化熏陶所形成的相似的处事风格,可以把员工紧紧的粘合、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

第二、导向作用。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基本竞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第三、激励作用。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出来,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各部门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与自主经营能力。

第四、约束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约束作用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方法,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保证正确执行企业的经营方针。

第五、塑造形象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二、从塑造企业文化入手提高企业执行力

1、从精神文化层面塑造企业独特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

企业文化是企业个性化的表现,没有统一的标准格式,每个企业应当以自己个性化的品格、个性化的价值观、个性化的经营管理风格来发展和完善其个性化的企业文化。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时必须要以企业经营灵魂为中枢,培育具有本企业特色的集体价值观和共同信念。这些信念和价值观能对企业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当然不是为了规范而规范,而是通过不断地培育和塑造,形成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集体无意识,使员工获得集体无意识的遗传基因,当企业员工碰到问题时就会立即想到用什么精神对待和处理问题,进而使员工的行为转化为自觉自动。

2、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立公正合理的激励制度。

“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就是强调人才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特别注重发挥人才的能动作用,通过各种规范、有效管理,更多地依靠人才这一因素,使企业在竞争中永葆青春活力。把“以人为本”融入到企业执行中去,特别要求在企业内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以制度规范行为。有效激励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针对一项决策尤其是重大决策的贯彻执行,企业领导在决策时就应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项目,如项目奖金、特定的培训机会、职位提升和荣誉称号等,让出色的决策执行者获得一种超出一般人的成就感。

3、发挥企业家精神,注重构建领导层的执行力。

一个企业要想让其企业文化真正的渗透到每个企业员工的心中和行动上,企业的管理者首先应当积极倡导,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用自己正确的言行,良好、高效的工作作风和务实的精神面貌去影响和改变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担负起引导企业文化的重任。这其中中层领导的执行力建设尤为重要。高层的执行决策,一般经由中层进行具体地指派和分配,所以执行在中层位置形成了一个新发点和势位差。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层领导的执行力不仅发挥着一个榜样的作用,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广大基层员工的执行情况和执行力建设。

4、从提高员工素质角度提升企业执行力。

员工的执行力是企业执行力的基础。要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执行技能水平,第一是在招聘过程中要挑选具备较强执行技能的员工;第二是在企业内部进行持续的职业化训练,主要是通过执行技能培训和对职业技能运用的考核来实现。职业化训练不仅包括执行技能训练,还包括很多其他职业技能的训练,比如沟通技能、决策技能等,重要的是在做培训和考核计划的时候一定要知道每个培训项目和考核指标的指向,执行技能培训的目标就是提升员工的执行力。

参考文献

[1]、郑国铭:保证完成任务:执行力文化最核心的精神理念[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5

[2]、樊燕、宋纪伟:企业执行力的铸造[J],企业经济,2008(6)

13.从文化的角度谈茶文化存在的意义 篇十三

从文化选择的角度探求青年张闻天世界观的转变

青年张闻天完成世界观的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不仅是一种现实的政治选择,也是一种自觉的文化选择.从传统文化走向西方资产阶级文化,进而走向马克思主义,意味着青年张闻天为中国社会选择了一种新的文化发展道路.从文化选择的.角度探讨这一转变的历程及其主客观原因,以寻求青年张闻天世界观转变原因的深层解答.

作 者:杨涛 许佳君  作者单位:杨涛(河海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许佳君(河海大学,经济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刊 名: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3 5(3) 分类号:B821 关键词:张闻天   文化选择   马克思主义   世界观  

上一篇:重庆市公务员考试下一篇:妹妹送给姐姐生日祝福短信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