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现代人际关系的管理论文

2024-08-25

学校现代人际关系的管理论文(精选6篇)

1.学校现代人际关系的管理论文 篇一

现代学校的经营管理

置身于日益深入的教育改革中的学校,被时代的发展赋予了浓烈而鲜明的经营和竞争的色彩,学校由管理走向经营,已经是必然的选择。   管理学校,核心是如何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工作效率,完成目标任务;而经营学校,核心是如何提高学校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谋求生存发展,实现资本增值。因此,经营学校与管理学校相比,更加关注学校在市场中的地位,做到“内外兼修”;更加强调服务、竞争和创新,谋求主动发展;更加努力去满足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信誉度和美誉度,提高市场份额。   但是,学校并不是追求利润的经济实体,“经营学校”只是一种时代要求,并不是学校的本质属性,学校的宗旨仍然是育人。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谈学校的经营,应该是富有教育特色的经营,是一种经营性的管理。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教育思想和学校文化的确立   任何一所优秀的学校,总是以积淀深厚的教育思想和学校文化作支撑的。经营学校,不管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首先是校长和教师对以下的这些问题应该有十分清楚的回答和理解,形成共识,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学校的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文化特色。   1.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直接影响着校长和教师的价值取向和教育行为。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不断的使人和社会走向文明的过程,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传承文化、传承人类文明。教育一方面适应并促进人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学校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有利于对人类文明的传递,都应该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教学并不是学校教育的全部。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包括教学过程在内的多种活动、多个空间、多方互动的综合的过程。校长和教师应该站在未来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的角度来看待教育形势,看待学校教育的得失成败。所以,以应试为唯一价值取向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   2.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三者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在这三个发展中,学生发展是目的,学校发展是载体,教师发展是关键。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也失去了有形的支撑,成了空中楼阁。另一方面,学校的发展又能为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但是,如果只有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而忽视了学生发展,那就是混淆了手段和目的。因此,办学者应该努力实现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3.学校的产品是什么?   学校的产品是教育服务,学校始终是为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服务的。学校为全部学生和所有教师的发展提供的服务质量,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学校管理的每一个细节都应该体现服务的观念,追求精细服务,追求零缺陷服务。   教育服务是一种商品,在教育市场中,优质教育、特色教育、品牌教育是稀缺的教育资源。   4.学校管理的境界有哪三个层次?   管理的境界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让员工把事情做规范;第二个层次,让员工成为该职位上的专家;第三个层次,让员工感受到工作是一种生命历程,感受到生命因工作而快乐。学校管理的境界,同样有这三个不同的层次:让老师在把工作做规范的基础上,一个个都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并进而让全校的这些专家型、学者型教师感受到在学校是快乐的,工作是快乐的,生命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   学校经营机制的建立   1.实行校长职业化和职级制   中小学校长应该是一个职业经理人的角色,应该是一个懂经营、会管理的关注市场的产业经营者;应该由专门的机构培养和培训并授予执业资格。校长培训机构根据校长的执业经历和校长经营学校的水平,给校长进行职级的区分,不同职级的校长享受不同的年薪。职业化校长队伍的数量应该大于学校的数量,便于学校的主管部门选聘相称的校长来经营学校。校长被聘为了某所学校的校长,在聘期内,有明确的目标任务,有独立的学校经营权,有相称的报酬,责、权、利结合。聘期满后,接受聘任方的考核,兑现奖惩,并决定是否继续聘任。   2.建立自主经营的办学模式   学校有了自主经营权,才能主动解决学校中不适应社会要求、不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利于调动教师与学生积极性的各种矛盾和弊端,才能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才能有压力、有活力。学校建立了自主经营机制,才会促使学校去研究社会需求,研究同类学校的运行状态,积极地投入竞争。学校的自主经营一般包括自主筹集日常经费、自主招生、自主用人、自主内部分配、自主进行教改实验   3.实行教师全员聘任制   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使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使学校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转变,实现由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转变。在经费包干的前提下,学校根据岗位的设置情况,自主完成教师的考核和招聘,并签定聘用合同,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关系。合同期满,教师接受学校考核,经考核合格,可续签合同,也可辞聘,双方建立平等的双向选择关系,教师能进能出,能上能下。   4.建立优质优酬的分配机制   分配机制,是影响教师积极性最重要的因素。长期以来,教师劳动的报酬一直存在两个方面的倾向,一种倾向是不考虑教师劳动在量上的差别,搞平均主义,大锅饭。另一种倾向是考虑了教师劳动在量上的差别,但不考虑在质上的差别,只要工作量相同就获得相同的报酬,忽视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异和教学质量的差异,这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大锅饭。在分配上,应该根据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异,区分出教师劳动报酬的差异,体现优质优酬的分配原则,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5.建立关注过程、引导成长的评价机制   对教师的评价,既是对教师过去工作的诊断,也是对教师未来工作的导向。由于教师劳动结果的滞后性,所以评价指标的设立,应该更多的关注教师工作的过程,注重过程性评价,淡化终结性结论。另一方面,评价的指标,应该指向未来教育发展对教师的需要,及时调整评价指标,引导教师与时俱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经营学校,除了教育思想、学校文化和办学机制的经营,要特别注意教师团队的专业化建设。建设学习型的学校,是实现教师团队专业化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学习型学校最显著的特征,是把学习从“个人――要求式”的行为,变成了“团队――自愿式”的行为。学习型学校的学习主体是全体员工;学习方式是团队协作和个人思考;学习时间是终身;学习的内容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包括社会、人文、科学等各学科知识以及学习方法本身。   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要善于营造民主和谐的、健康向上的、崇尚学习的组织氛围,让教师的工作和学习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要用高尚的精神、共同的理想凝聚全校教师,形成团队学习的制度。   让教师转变观念,形成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规则意识和风险意识,把校长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转变为全校教师的理想和追求,形成学校的核心精神和核心能力。   要为教师搭建专业化发展的平台。一方面可以通过理论先导,专业引领,为教师转变观念、打开视野奠定必要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体系,让教师在“问题情景”和“主题情景”中,实现“思想力”的提升和“执行力”的提高;再一方面,通过推进课程改革和开展学科建设,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回归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服务于教育实践。   《中国教育报》

2.学校现代人际关系的管理论文 篇二

1.1 家长缺乏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

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 我国很多家长都存在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很多家长认为考上重点中学就等于迈出了踏进了重点大学的第一步, 因此很多家长想尽一切办法、动用各种关系让孩子能够读更好的学校, 获得更好的教育。然而, 在孩子们进入学校以后, 部分家长以为学校的管理与自己毫无关系, 尤其是很多中学里学生住校, 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便把问题交给学校和孩子自己, 对学校的管理并不关注。这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考试成绩与考试名次等, 根本不去关心与呵护孩子们的内心成长与真实想法。很少有家长可以做到经常跟学校询问孩子的情况, 并且最终做到可以耐心与孩子们沟通。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淡薄, 甚至没有。

1.2 校方对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第一, 学校虽然在规章制度上体现出了要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中, 但是实际工作中却没有很好地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主要原因是学校缺乏与学生家长的日常沟通。第二, 就算学校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学生的日常管理中, 而且家长们也确确实实提出一定的意见和建议, 但校方未必如实汇报给上级, 甚至采取不管不顾的轻视态度, 最终导致家长丧失了参与管理的积极性。第三, 有些家长对学校学生的管理建议得到了学校领导等的重视, 但是, 由于现代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 使得一些合理的意见得不到真正的落实。以上这些情况都会打击家长对学校管理的参与积极性, 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学校的管理发展都是相当不利的。

1.3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实效性难以保证

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问题方面, 参与途径的单调、参与内容的死板以及提出意见得不到切实落实等一系列问题, 让我们开始对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实效性有了质疑与思考。一方面, 在我国现在的学校管理方面, 家长参与管理的途径是相当单调的, 大部分学校为家长参与活动只提供一到两次的时间, 参与的内容死板老套, 甚至是流于形式。主要是每学期为数不多的家长会, 家长可以通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学校管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但限于参与范围和规模的狭隘, 家长的意见未必能传到学校管理层那里;另外一种途径就是家长委员会, 但在现实中只是部分代表家长能在这个团体中, 而且疏于家长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 这种形式显得流于形式, 很难起到实效。另外, 很多学校在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都喜欢采取向学生家长讲述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 没有为家长提供很好的发言或交流的机会。这样一来, 不仅不利于学校与家长真正意义上的有益于学生成长的交流, 而且还容易导致学生家长产生厌烦的情绪, 极大地削弱了家长的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 对于每次与老师交流的内容也是多年不变的。家长大多数只会关心或询问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表现等问题, 对于正处在青春期里心理敏感的孩子们在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关注少之又少。

2 改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现状的策略

2.1 营造和谐、轻松的家长参与氛围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 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方面, 同时也是家长的责任。为更好地使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中, 必须营造和谐、轻松的氛围。现代管理学认为, 学校内良好的人际氛围, 不仅影响着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态度, 也影响着学校的工作效率。由于家长是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同时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在人的社会属性方面都具有在群体中获得尊重和关爱等情感需求, 这些需求的满足状况深刻地影响着家长的参与积极性。因此,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在规范化的同时, 也要注重在参与过程中的情感因素, 注重营造轻松和谐的人际氛围。学校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家校交流活动, 如定期开展一些关心学生身心发展的主题座谈会, 举办教师和家长间的球类比赛等形式的联谊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教室和家长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2.2 建立健全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

在西方的很多国家,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通过立法的形式以确保其正常实施。比如, 建立向家长报告制度, 通过向家长介绍学生的表现, 参与对学生的管理。目前, 我国还没有一部明确的关于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法律法规文件, 这给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 国家有关部门应该积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或对已有的法律法规条文进行修订和说明, 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和义务, 在法律层的约束下确保家长能真正地参与到学校管理中, 并保证家长参与管理的实效性。

2.3 学校管理层应正确对待家长的管理意见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并不是学校管理的制胜法宝, 同时我们也不能指望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后, 学校中的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因此, 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家长参与学校管理问题, 也就是说不但要看到其给学校管理带来的变化, 也要看到它所带来的弊端。比如说, 很多家长想参与学校管理, 但是不肯承担责任;另外,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后, 虽然在管理和决策中注重了民主, 但家长的很多看法是站在自己的立场, 往往没有考虑和结合学校的一些实际问题的制约, 学校的运作成本在无形中造成了决策的滞后性, 影响了管理的效率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关注和解决的, 对于家长参与管理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学校要辩证地看待, 好的要尽力实施, 不合理的则要和家长及时沟通, 共同商量解决。

参考文献

3.学校现代人际关系的管理论文 篇三

近年来,美国、加拿大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重视和加强企业伦理学的实践和研究,甚至把伦理思想渗透到各个领域,如会计学。美国IRWIN出版公司出版的《Financial Accounting》和《Fundamental Accounting Principle》都把伦理问题放在非常突出的地位,都在其序言中指出:伦理是最基本的会计原理(Ethics:The most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accounting)。在西方,管理崇尚伦理道德是一种趋势。美国密执安大学霍斯默教授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的社会里,每个人的规范、信仰的价值观都会各不相同,这些不同必将导致矛盾的产生。比较突出的矛盾是:企业的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

伦理学是从道德意识的高度去研究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学问,它的宗旨是要充分发挥人们的道德自觉性,来调整人们社会关系中的矛盾,以达到控制社会系统的目的。而管理科学是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手段,在管理过程中用来调节、控制经济活动中的.各种人事矛盾,理顺沟通人际关系,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现在,伦理学中关于道德调节的理论不断渗透到管理科学之中,使管理理论“伦理化”而变得更富有人情味。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伦理、企业管理是统一协调关系。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的经济行为从财务会计的角度进行反映和控制,这与其社会行为之间往往会产生某些冲突,这也是企业管理伦理学面对的最为棘手的问题。前者是根据收入、成本和利润以及支付给股东的股息来计算,而后者则表现为对职工顾客、债权人、供货商、批发商和公众的责任,因而就比较难以计算。如果公司从经济行为方面获取了利润,而其社会行为却造成了对后者的伤害,则公司就将对后者负有责任。问题在于如何决策,即在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之间产生伦理的两难问题时,如何使两者之间达到某种平衡。

在当前工商界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人们不可能总是按社会需要进行决策。在国企改革中,不可能总是让那些即使已为企业工作二三十年,而目前已无适当工作可安排的富余人员留在企业里,人浮于事;企业也不可能继续保持与同行业中已经落伍的经销商之间的业务,即使该业务已维持了相当长时间,等等。但企业也不可能总是按经济行为的要求进行决策,如在对生产车间进行彻底改造时,是否单纯地为了降低成本而忽视了对产业工人即使无害却会使他们感到不适的生产条件?为提高销售收入而将不合格产品投放市场,消费者的权益是否得到了保障?财务人员是否听命其上司而编报虚假资料信息?当上述问题被单独提出时,很少有人会认为此种做法是正确的,但当该行为产生经济上的利益时又该如何决策呢?企业如何在其经济行为与社会行为之间取得平衡?

企业的经济行为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也是工商业的主要目标和动力,企业应尽其所能谋求利润,由此维持其效率,并利用机会进行技术革新,加速发展。在与社会行为的关系方面,许多管理学家认为市场在一个合理或适当的水平,并在不知不觉中增进了社会福利,履行了其社会义务。

但问题是最大的利润能否导致最大的社会利益,在企业追求最大利润的同时出现了诸如腐败、贿赂、环境污染、产品不安全、恶

4.学校现代人际关系的管理论文 篇四

试论学校管理者的能力素养与学校发展的一点关系

作者/ 刘桂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学校应如何把握现代教育的脉搏,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学校管理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作为管理者必须增强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提高组织效率的能力,是管理者能够准确地把握,并且提升组织效率的关键,也是管理者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我认为新时期的管理者至少应具备以下的能力。

一、良好的协调能力,是学校管理的前提与基础

首先要以身作则,要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做到以校为家,爱校如家。要有识才之能,用才之魄、爱才之德。反之,则会处于高处不胜寒的不利地位。协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一)分层协调方法。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合理放权,让各管理层都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权和管理权,做到明责授权,分层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施各管理层责权统一、心情舒畅,管理者才能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从而集中精力去研究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解决学校的每一项重大问题,做好学校的发展与远景规划工作,发挥学校管理者的`“指挥功能”。

(二)民主协调方法。成功的学校教育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而集体智慧的发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民主、科学的管理、融洽和谐的气氛。融洽的气氛会使师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学校才有生机和活力。

(三)科学协调方法。关心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是每一位学校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一方面,要积极为教师创造培训、学习、提高的机会,鼓励教师成名成才。另一方面,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融洽的干群关系,使教师真正感到大家庭的温暖。

其次,人人参与管理,将权力合理分配,让其他部门领导各行其职,调查研究,然后将奖惩方案修改意见以报告的形式上报,并由教代会审批通过,实行民主监督。

第三,尊重下属,看到每位教师的优点、长处;以诚相待,平等待人;能倾听各种意见、建议和批评;尤其要耐心倾听反对意见,正确对待牢骚,毛主席说过:“让人说话天不会塌下来”。和颜悦色地与教师沟通,不但不影响管理者的威信与地位,反而更快速地树立了管理者的良好形象,赢得了教师、学生的一致认可。

第四,营造健康心态环境,利用传统节日组织教师举行联欢会,放下管理者的架子,走进教师中间,和教师共庆节日,在欢笑声中赢得更广泛的群众基础,营造更和谐的管理氛围。

(四)环境协调方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环境包括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从外部环境来说,学校管理者应充分利用学校特点,与家庭、社会加强联系和交流,调动积极性,开发创造性,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办学合力。从内部环境来讲,主要指校园的文化环境。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环境。硬件设备主要是为教学服务,要尽量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是现代化教育的先决条件,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软环境主要是学校的精神风貌、管理制度、办学特色等。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师生参与校园的净化、绿化和美化工作,以现代化的设施,开展适合学生特点和终身发展需要的丰富多彩的社团等活动,提高学生综合修养,使学生在健康、和谐、愉悦、进取的氛围中成长。

二、恰当的情感管理能力,是学校管理的激情与原点

(一)情感管理的内涵。情感管理是学校领导与教职员工之间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思想、工作交流方式。当然,情感管理并不是感情用事或拉关系,其涵义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能理解人。学校管理者能够做到了解、体贴、体谅人。

2.能尊重人。学校管理者对教职员工以信服人,而不是以权力压人。学校管理者要善于听取教职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对合理化的有益于本单位的建议及时采纳,

3.能关心人。学校管理者能够换位思考,想教职员工之所想、急教职员工:之所急,把决策的出发点放在有利于单位事业,也有利于广大教职员工上。管理者应为广大教职员工谋福利,为他们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能吸引人。管理者不仅能驾驭一门学科,而且谙熟教法,真正是业务上的行家里手,以自己丰富学识和优异的教学成绩赢得教师的钦佩和学生的信赖。

(二)情感管事的途径。情感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达到目的:

1.行为感动。学校管理者在从事管理过程中,首先注重自身形象,行“不言之教”。其次严于律己,坚持原则,具有自尊守节的廉洁魅力。三是勇当排头兵,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具有较强的辐射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2.心理感化。学校管理者为赢得教职员工的信赖、支持和向心力,实行怀柔之策:一是淡泊自己名利,把名利奖给教职员工,尤其是奖给那些有突出的专业技能,能吃苦奉献的教职员工。二是坚持宽容大度,发现教职员工有违纪现象,既善意告诫当事者又能够维护当事者的自尊(不对外扩散)。三是注意发现教职员工中的先进分子,给予其政治荣誉和经济待遇,大力鼓励并号召其他教职工向先进分子学习,积极争做先进分子。

(三)情感管理的积极作用 情感管理应用得当有很好的作用。

1.树立威信。施行积极的情感管理,能够使教职员工对学校管理者更加敬重、爱戴和信赖,学校管理者的威信也随之树立起来。

2.有知足感。学校管理者对教职员工体贴入微、关心有加,就使教职员工感到学校管理者有恩于己。

3.乐于奉献。施行积极的情感管理,能使教职员工深深感到学校管理者是知己,“士为知己者死”,不怕吃苦,肯奉献,而且能够创造性地工作。

三、不竭的创新能力,是学校可持续发晨的灵魂

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创新越来越成为管理的一种重要的职能。如果管理工作只限于继续做那些过去已经做过的事情,那么,这所学校就会变得墨守成规,停滞不前,甚至可能导致衰退。

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一所学校只有在管理者正确的创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才能开创新局面。

开阔、新型的教育思路。要加强形式政策的学习和理论研究,要深入学习国家教育部提出的素质教育内容,并领会其深刻内涵。要运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方法论等现代化理论来开启自己的工作思路。

柳斌同志说,校长是学校的旗帜,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校长对于学校来说十分重要,他对于学校的发展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每一位学校管理者都能站在校长的高度去思考学校的发展,都能拿出一点“校长精神”去谋求学校的发展,未来的学校发展将在新世纪中卓然屹立。

5.现代大学学校管理制度 篇五

2、工作人员应提前10分钟到位,做好教学楼课室上课前的扩音设备的出借登记及课后的收回工作。

3、保证教学楼内课室照明设备的正常关启;保证课室里的课桌椅配备整齐,每天检查课桌椅的配备情况。

4、制订有关教学设备的使用指南,并贴在相关设备旁边,方便师生使用前阅读。

5、按规定维护保养教学设备,配件(如电源线、插线板)配备齐全,保证各项教学设备随时处于可投入使用的状况。

6、每日检查课时内的设备状况,发现故障及时处理。一般故障,应随叫随到,当天维修完毕。维修期间,有备用设备的,应换上备用设备,没有备用设备的,要及时对使用该课室的老师说明清楚,确要使用有关设备上课的,要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调整课室并提前通知上课学生。

7、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设备出现的问题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对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技术支持请求,应在5分钟内赶到现场并进行处理。

6.学校现代管理优化的研究 篇六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以来,在校长的领导下,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然而,新时期的到来与知识经济的兴起、教育理念的进步、学校各级部门逐步开放,而目前学校管理策略封闭和简单化,不和当前学校管理的创新性和复杂性相匹配。所以,要对学校现代管理的优化策略进行研究。

一、改进学校管理策略的必要性

在开放的社会中学校不是一个封闭系统,学校是一个纵横交错的小社会,学校管理是学校独特的管理职能活动。学校管理的特殊性是“教书育人”,这是其独特的的方面。

结合学校管理以“育人”为目标的有别于其他领域特殊性,学校管理策略应该是学校管理者为达到学校教育教学目标对学校教育行为未来的导向、目的、内容、原则和方式进行筛选的过程。

二、学校管理策略目前面临的问题

随着新知识和新事物的层出不穷,学校现代管理策略不能同新知识新事物相适应。

(一)决策主体趋向一元化:

院长、校长拥权自重,分配工作却不分配权力,没有有效的授权,大小事务都要由校长决断。校长因为是单位的法人代表,他的权力受政府制度的保障,没有实质性制度的约束,所以学校决策全部取决于校长的一人之言,导致学校决策会随时更改。在这种情况下,决策完全取决于权力因素,此时管理展现的是权力的显示而不是职责的担当。

(二)参与决策趋于形式化:

集体参与决策、教师参与决策、学生及其家长参与决策、社区成员参与决策是学校管理决策的参与方式的几种模式。但这四种决策采取的模式和参与的程度通常也是一人决策的结果。因而,决策经常流于表面形式,没有实效性。

三、学校管理决策的特征

把握好学校管理决策的主要特征,使得学校领导者能够更进一步高效地履行决策职能。学校管理决策的七个特征阐述如下:

1.学校管理决策的目标性:是学校在将来预定时期内完成特别制定的任务程度的标志。目标是以决策为基础的,是决策的核心部分。教育目标的确定和实现应围绕学校管理策略来进行。

2.学校管理决策的可行性:学校管理决策是引导学校的未来教育,从而达到预期的办学目标。这就必须有足够的教育资金支持。假设缺少必要的教育资金,则再优异的学校策略也只是一纸空谈。所以学校策略的制定和实施要考虑教育资金的支持。

3.学校管理决策的动态性:是与决策过程性相关联的。目前学校与周围环境的物质、信息的交流愈加广泛,师生的思想也愈加活跃,这样使得学校更容易被周边环境所影响,因而学校要掌控这些影响并找出可以加以利用的时机,来调整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使其内容和方式能适应周边的影响与要求,从而使学校与周边相适应。

4.学校管理决策的人本性:学校的管理对象是学生,学校的管理活动是塑造学生。所以以学生为本是学校管理决策的基本方针。学校的管理策略要极大地尊重老师和学生的人格及自尊心,师生的情感、态度、兴趣、意志、价值等多元化需求要充分满足,又要完全反映如态度、习惯等方面个性化差异,真正全面提升师生的素质,真正全面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决策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全面的执行。

5.学校管理决策的教育性:学校管理策略自始至终是以育人为目标,所以学校管理自身也都具有教育意义。无论何种学校管理策略都会对师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正确的、向上的的学校管理决策能够充分发挥正面的教育效应。

6.学校管理决策的公平性:学校管理决策应该能够实现使学生的入学机会平等、受教育过程平等和教育结果的平等。其中包括在教育过程所提供的各种教育资源的基本均等。

四、学校管理决策的优化

(一)加强理论学习以优化管理决策

正确的认识是成功决策教育活动的前提。所以,要根据学校教育工作的需求,学习掌握经济学、科技、法律、管理学等诸多方面的知识,以便深入理解教育现象,以便深入理解师生关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等种种相关基本关系,根除因认识的失误带来实际行动的错误。决策优化理论来源于管理策略的实战,又对实战具有指导作用。为了提高学校的领导和管理者的理论学习的实效性,一定要擅长将理论学习的各种成果运用到学校管理科学决策实践,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体和心智发展的内在规律决策与优化教育教学活动,调节与掌控教育行为,切切实实使理论的学习成果成为学校管理的强大工具。

(二)增强理性思维以优化决策程序

虽然在学校管理决策中还存在一些借助经验、感觉、创造性等的感性因素,但是,这并不抵触学校管理决策需遵循的理性过程。学校管理决策的程序化对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减少随意性有很重要的意义。学校管理决策可分为发现问题、设定目标、搜集资讯、拟定方案、优选方案、实施方案、决策追踪七个过程。这种划分是相对,每个阶段不是单一线性的,而是多层次的循环。

学校现代管理优化的结果直接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发展蓝图。对于学校领导及管理者来说,不但要将管理决策优化作为一门科学,而且要把管理决策作为一项人文艺术,即要用科学的精神做管理决策,用艺术的高度看管理决策。综上所述,完美优化学校管理决策的必要条件是:正视学校管理决策的弊端,并对这些时弊进行研究,找出对策,提出卓有成效的优化措施,学校才会前程似锦。

摘要:学校的管理效能取决于管理策略。自从校长负责制实行以来, 学校各种决策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可是随着新知识和新事物的层出不穷, 学校现代管理策略不能同新知识新事物相适应。本文主要研究目前学校管理策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五项促进学校管理决策优化的对策。

关键词:学校管理,决策,优化

参考文献

[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冯大鸣.沟通与分享[J].中外教育管理领衔学者世纪汇谈.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上一篇:玉米科技示范户技术指导方案下一篇:我用善良丈量这个世界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