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

2024-10-14

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11篇)

1.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 篇一

国内葡萄酒的市场销量自起已超过100亿元,虽然这100亿来之不易,可在中国酒类市场中的容量依然很小,看起来市场前景很广阔,但是,从更高的全球视野观察,国内的葡萄酒市场面对国外葡萄酒的竞争却早已经开始。在国际葡萄酒市场普遍供大于的环境里,作为全球最具增长力的中国市场理所当然地吸引了世界各国葡萄酒产地商家的关注。因此,由营销思路所构成的营销文化成为中外葡萄酒商家如何赢得国内葡萄酒消费市场的忠诚消费的关键所在。

7月初,笔者有幸参加了来自法国第三大葡萄酒产区DD卢瓦尔河谷产区的数十个葡萄酒庄园组成的葡萄酒品酒会。通过宴会式的法国大餐配法国葡萄酒的味觉体验及和各葡萄酒庄园主的沟通,笔者感触很深。对于中外葡萄酒企业在营销文化上的差异,简述如下DD

一是葡萄酒文化基础的差异

从字面上来分析葡萄酒文化就是酒文化的细分。众所周知,白酒是中国酒文化的根基,几千年浓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的沉淀使得白酒成为酒类消费文化的主导者。受传统的白酒文化及营销影响,国内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以及消费文化认知的普及等仍处于初期,更多的是通过学习借鉴国外的葡萄酒文化知识,满足的是国内消费者对于葡萄酒消费的基本需求。

相比之下,国外的葡萄酒主产区国家,葡萄酒如同中国的白酒一样有着上千年甚至更长的历史,是西方文化生活的主流酒饮,葡萄酒的文化积淀已非常深厚。

正是因为文化的差异,使得在国外被认为是极品的干红,在国内甚至不及极普通的白酒的浓香,这就是由于文化形成的时间的适应问题,也正是由于这种文化的差异的影响,才使得国内的葡萄酒企以白酒的市场行为为参考,

二是营销理念上的差异

营销的本质是发现需求、创造并满足需求,如何对待、引导、挖掘这种需求成为关键。

由于经济环境和经济基础的不同,国外的葡萄酒企业更多的是处于满足现有市场成长之后的拓展期,而国内的葡萄酒企、酒商却更多的是处于生存期的拼搏中。存在决定意识,这也是产生不同营销理念的基础。

由于没有太多的资金等的压力,国外葡萄酒在消费忠诚的市场运营中可以静下心来稳步操作,其销售理念的目的首先是用独具特色的文化让消费者喜欢上并爱上它,然后才去消费,以此来形成良性的市场循环,是在销售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

而国内的葡萄酒企却更多的仅仅是把它作为一种酒去运作,作为一种白酒等酒品的替代竞争型产品去运做,只要能够消费掉就行,无须在意消费者的喝法和饮后的感受,关注的最主要的是现有的产销量,是在卖葡萄酒的产品。

三是对目标市场的差异

目标市场是个很关键的概念,它将影响到市场切入及后续的营销突破等问题。

面对这一问题,国内葡萄酒企是以普及式的营销面对大众的市场;这从市场上相互雷同的产品的表现以及流通环节的各类传统的渠道终端表现即可见一斑。

国外的葡萄酒则从高端的、个性化的差异型小众目标市场开始做起。因为他们深知,对于一个缺乏葡萄酒文化底蕴的市场,必须培养他们社会生活中的意见领袖对于葡萄酒的品尝习惯,告知他们品葡萄酒就是一种生活品位。

2.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 篇二

一、中外传统政治文化形成的基础不同

中国是大陆国家, 长江黄河流域形成的冲积平原使人们很容易通过采集、农业种植生活下去, 生活安逸。又加上西部多山, 北部为大沙漠, 东南面临大海, 不利于对外交流, 使我国传统文化具有经验型和封闭性的特点。中国社会几千年来都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 虽然有商品交换的存在, 但是重农抑商, 使商品经济在我国从一开始就受到禁锢, 所以我国的古代文化是自然经济下的农业文化。

而西方国家 (古希腊) 发源于海洋、海岛附近, 拥有独立的居住区, 形成城市和城邦国家。彼此独立, 没有统一的政权统治, 使人们具有独立自主的政治意识, 同时人们面以海为生, 较早从事海上贸易, 社会文化形态上比较开放。西方国家虽然也经历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但较早的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并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不断壮大, 工商业成为独立的部门, 工商业者成为独立的阶级。在西方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过程中人们敢于冲破封建的束缚, 呼唤理性和人的自由, 形成君主立宪制或三权分立的国家。

二、政治权力认知方面存在的差异

中国有“家天下”的传统认识。基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说中国更重视统治集团与官僚队伍的自身制约。强调重道、正身、舍身取义、廉洁奉公等政治道德, 把伦理道德作为人的本质, 要求人们通过道德修养而完善自身, 把实现完美的道德人格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家天下”认识。

而西方政治更注重“公共权力”。在政治权力监督意识上, 西方强调权力分立与制衡。

三、中外传统政治文化中建立政治体制的不同

中国早期国家如夏商周都是天人合一的一元权力结构。君主被奉为神一样的地位并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权力结构形式奠定了中国几千年的政治体制形式的基础, 并延续到封建社会结束。在这样的社会中皇帝拥有国家的一切权力, 立法权制法权司法权都由君主一个人所有。

西方政治体制设计的导向实行多无化。古希腊城邦的例子是多元化的典型体制。孟德斯鸠巨著《论法的精神》中关于“三权分立”的观点, 成为西方社会共识, 司法独立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而且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稳定的社会模式。

政治体制建立思想的不同形成了中西在政治局面上表现为一统天下和分立主义的不同。

四、中外传统政治文化中治国之道的不同

首先, 中国是寻道, 西方在穷理。中国自诸子百家起都致力于“道”的求索, 最终形成了儒家主流政治文化的治国之道和做人之道。而源于希腊文化的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在政治思维路向上是追求科学理性, 其对政治科学的形成和理性价值观的确立, 对于现代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有很大的意义。

其次, 中国对治国之道的探寻和西方对国家本质的研究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中国历来关注治国之道, 追求德、礼、政、法的统一结合, 强调以民为本。而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崇尚理性主义, 注重政体研究, 对公民的“自我”表现关切。另外, 政府保障公民对人权的追求, 强调法律的重要性。西方国家在文艺复兴后出现的法学政治就取代了神权政治观、伦理政治观, 使公民有了公共权力观念、法治观念、自由平等观念、人权观念, 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五、治国基本方略存在差异

中国主德、重德, 中国儒家政治文化讲求礼, 也讲求法, 把礼法关系定位为“德主刑辅”儒家礼法合一的人治政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注重贤良。孔子把贤人看得比良法更重要。其二, 注重礼法德刑的关系。所谓“礼外无法, 法在礼中”, “德礼为政教之本, 刑罚为政教之用”, 强调礼为本、为体、为主, 法为末、为用、为辅。

西方主法、重法, 致力于正义的追求。而西方的以法治国思想认为, 法律拥有超越时空的权限, 法律永远高于人, 而不是人大于法。

六、中西方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公民政治角色定位不同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子民文化源远流长, 因而公众自觉不自觉地认同子民身份。“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这一诗句, 开创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下的沿袭而成的臣民文化。

“所谓顺从者, 就是已成为政治体系组成部分的、并对政治体系施加于他们生活的影响或潜在影响有所认识的公民。但是他们对自己在政治中作用的看法却仍然是顺从者的看法, 也即他们受政府行动的影响而不是积极地去影响政府的行动。他们不仅可能对警察和行政官员给予他们的待遇抱有积极或消极的预想, 而且会有各种政策选择。他们甚至还可能对证券和权威人物产生某种合法感或者疏远感, 但是他们对于政治参与则始终抱被动的态度。”阿尔蒙德和鲍威尔在《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中的这段话, 精炼地诠释了臣民文化的影响和表现。中国沿袭两千年的政治文化正是这种典型的臣民文化。

西方自古希腊罗时代即已形成公民文化, 近代以来公民文化更蕴含了现代化意识, 因而很自然地持有公民身份。随着欧洲资产阶级逐渐登上世界政治舞台, 在“天赋人权”的政治思想主张下, 存在于近代民主制民族国家中的公民的内涵逐步改变了它原有的范围。但公民这个概念历来都被西方国家所重视和尊重。公民的权利是不可侵犯的。这是西方国家中人们对于自己政治角色的基本定位。

总之, 由于文化理念经济结构等各方面的差异, 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也是极为复杂的。这些特点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借鉴古今中外的成功政治文化, 更好的服务现在的社会国家。

摘要:由于中外传统政治文化形成的基础不同, 进而对政治权力的认知、政治体制的建立思路、治国之道和治国基本方略问题上的认识自然也就会产生差别, 在一步步发展的过程中公众政治角色定位也产生不同, 从而使中外文化在很不地方存在明显的不同。通过对这些差别的研究, 可以使我们借鉴西方政治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更好的指导我国当前政治文化建设。

关键词:政治文化,政治体制,政治角色,差异

参考文献

[1]徐大同.《政治文化民族性的几点思考》.天津师大学报, 1998年第4期

[2][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 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 郑世平, 公婷, 陈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年

[3]张分田.亦主亦奴《中国古代官僚的社会人格》.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0

[4]岳庆平.《中国的家与国》.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0

3.中外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篇三

一、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不同会引起文化上的个性和差异,形成一些独特的文化概念,对英汉翻译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中国东临大海,西部为高山,所以在中国“东风”是“春天的风”,“西风”却是凛冽的,而英国的地理环境与中国相反,英国西临大西洋,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西风在英国人心中是温暖宜人的。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就是对温暖西风的讴歌:“It’s a warm wind, the west wind, full of bird’s cries”(那是温暖的风,温暖的西风,伴随着百鸟欢唱)。

与地理环境一样,中西文化的历史背景也会反映在语言中。在英语中,与Dutch有关的词语往往带有贬义。如Dutch act(自杀),Dutch courage(酒后之勇),I got mad and I talk like a Dutch uncle(我勃然大怒,于是就严厉地训人),If it is the fact, I’m a Dutchman(如果这是事实,我就不是人)。因为在17世纪初,英国和荷兰曾经激烈交战二十多年,使英国大伤元气,所以英国普通民众对荷兰人恨之入骨。这一历史背景,使英语带有了民族性,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些英文的真正含义了。

二、社会风俗習惯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在社会风俗习惯方面,欧美人和中国人也存在很多差异,这对翻译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一件事物,不同的文化背景,看法大相径庭。比如,龙是古代汉族人崇拜的图腾形象,象征着吉祥、尊贵、权势和奋发向上。我们自称是龙的传人,意思是一个伟大而杰出的民族。龙是比喻皇帝,凤是比喻皇后。在汉语中,有关龙和凤的词语大都是褒义的。但是在英语中,dragon却含有不好的意思。这是因为在《圣经》中记载,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 dragon在西方被看作是邪恶的象征,在现代英语中dragon用以指“凶暴的人”或“严厉透顶的人”。凤在中国被视为是百鸟之王,还被比作出类拔萃的人,而在西方传说中,phoenix是一种在沙漠生活了五六百年后将自己烧成灰烬又重生的鸟,所以在英语中phoenix有再生、复活、浴火重生的意思。

中西风俗习惯的差异,还体现在跨文化交际时人们的日常问候中。如会见西方客人时,中方代表可能会说:“你们上哪儿去啦?可把你们盼来了。”这句话如果照直翻译可能会引起对方的误解甚至反感。于是按照西方人问候的习惯翻译成It’s a lovely day, isn’t it? And it’s a great pleasure to see you again. 这样就使会营造出一种良好的交流气氛。

三、宗教文化差异、谚语、典故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中国人大多信仰佛教,佛教文化和儒家伦理文化是汉文化的主流。而英美人大多信仰基督教,《圣经》文化以及希腊、罗马神话对英美文化和社会的影响比较深刻久远。如中国人说“菩萨保佑”,西方人则说God bless you(上帝保佑你);中国人说“天知道”,西方人则说God knows(上帝才知道)。还有不少典故、谚语,如中国的成语典故中有“叶公好龙”“空城计”“东施效颦”等,多来自中国古代的文学名著。而西方人会讲He’s a Shylock.(他是个守财奴),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That’s all Greek to me.(我对此一窍不通)。这些西方谚语、典故,都源于莎士比亚作品和希腊罗马神话。在翻译这类词语时,要在了解中西宗教文化背景前提下,知道其出处,充分理解其深层文化内涵,再用恰当文字精确翻译出来。

综上所述,英汉文化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在英汉翻译的实践活动中,我们不仅要精通两种语言,还要充分了解中西文化背景及差异,在深刻理解原文内涵的基础上,运用翻译技巧,精准地译出原文。

4.工作满意度中的中外文化差异 篇四

工作满意度中的中外文化差异

根据霍夫斯塔德的文化层面理论,通过对中国广东省外商投资企业中的中外员工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分析了中外员工文化价值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在数据分析上突破了霍夫斯塔德方法的局限.主要研究结果表明,在跨文化的组织环境下,不同文化成员的.文化价值有相互影响的趋势.同时还发现,国有企业员工和外资企业的中国员工在总体工作满意度上有不同形式的差异.

作 者:彭世勇  作者单位:汕头大学文学院,广东,汕头,515063 刊 名: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TOU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BIMONTHLY) 年,卷(期): 19(5) 分类号:G04 关键词:工作满意度   文化差异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工资   福利  

5.问候语和礼貌用语的中外差异 篇五



日常生活中,人们见面经常要打招呼。招呼(greeting),《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问候”。问候语(greetings),又叫见面语,是人们见面相互致意的话,语言形式一般短小简炼,目的是维系正常的社交关系或增进友谊,是一种友善的信号,是一种礼俗。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人们对礼节的认识,正渗透在日常问候语中。

据说,汉语问候语产生的年代,当在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上古。其主要语表形式按发生先

后大致有:

1.无它。

上古时期,人们见面常相问:“无它乎?”《说文》释“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即现在的“蛇”字。它、蛇,是一对古今字。“它”在图形文字和甲骨文中是一个头部呈三角形的毒蛇的形象。“无它乎?”,即“没有蛇吧?”

上古时期,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潮湿,草深林密,蛇虫出没,犀象成群,“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五蠹》)华夏先民栖居野处,常受毒蛇侵害,命丧于“它”,人们对蛇惧怕而警惕,若“无它”则上上大吉。人们见面首先探询:“无它乎?”久而久之,“无它乎?”便慢慢固化为人们见面时常用的问候语,其语义也扩展为“有无灾祸”了。

至周秦时期,“无它”中“它”意义已全面称代化,新的问候语“无恙”开始兴起,在功能上取代了“无它”的地位。

2.无恙

《玉篇•心部》:“恙,噬蛊,善食人心。”《雅俗稽言》卷36据《风俗通》云:“恙,毒虫也,入人腹食人心。古人草居,常被此患,故相劳问‘无恙乎’。”

恙是一种喜吸人血的复眼多足小虫,多寄生于田鼠身上,喜伏于阴湿之地。人被其咬后全身忽寒忽热,皮肤溃疡,心腔难受,症重者会丧命。故古人误以为其“善食人心”,视为

大敌,见面多相问:“无恙乎?”。

后来,“恙”的词义逐渐扩大引申为“忧患、疾病、灾祸”等义了,“无恙乎”也渐渐演变成一句含义宽泛的问候语了。如,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

恙耶?”(战国策·齐策四)。

宋元之后,“无恙”多用作别后之人重逢的问候语,形式上多作“别来无恙”。如,娘娘问道:“星主别来无恙?”(《水浒全传》第41回)。现在,中国武汉话中仍保留有“莫

恙”的问候语。

“无它乎”、“无恙乎”反映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随着由野处到室居的变化,人

类生活得以安宁,新的问候语也出现了。

3.请安

这是伴随着请安礼而产生的一种问候形式。请安礼出于辽金,是下对上、幼对长的一种礼节,是满族人的传统礼仪。施礼时,人们常口称:“请某人安”或“给某人请安了”,即形成了一种伴随性的问候语形式。发展至清代,有时不行请安礼亦口称“请某人安”或“给某人请安了”,这样就演变成了单纯的口头问候语形式了。

《红楼梦》中有许多例句,如,第11回中“请嫂子安”;第24回中“请宝叔安”;第39回中“请老寿星安”。

4.万福

“万福”语出《诗经》。《小雅•蓼萧》:“和鸾雍雍,万福攸同”;《小雅•桑扈》:“彼交匪敖,万福来求。”都是“多福”的意思,后世演化为祝颂之词。所以,万福最初一

是指一种祝颂语,二是指一种礼节。

作为祝颂语的“万福”,表示的是“多福”的意思。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见一白衣秀才从正东而来,便揖和尚:‘万福,万福!和尚今往何处?’”。宋代,祝颂语“万福”同万福礼结合,主要成为妇女行万福礼时的伴随性祝颂语,在表示祝颂义的同时,兼表问候意义。如,(红云)先生万福!(末云)小娘子莫非莺莺小姐的侍妾幺?(王实甫《西

厢记》第1本)

而今的汉语问候语名类众多。主要类别大概有三:

5.问“吃”类

中国人一般在吃饭时间前后喜欢用“吃了吗?”、“吃过没(有)?”、“吃过饭了?”

等方式相互问候。

见面问“吃”,可谓源远流长。在《战国策•赵策》中就有触龙见赵太后致意:“日食饮得无衰乎?”一般认为“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中国这个人口密集的农业大国中,人们关心吃的问题看起来是很自然的事了。中国古代粮食缺乏,一是由于生产技术落后,粮食产量低;二是水旱虫灾、战乱暴征等因素造成。问候语问“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试图摆脱长久威胁生存的饥饿状况的强烈愿望。

也有观点认为:中国是一个食文化大国,“吃”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位置是非常高的,不仅具有充饥养身功能,而且还具有艺术的审美功能和社会的交际功能。“美”是个会意字,从羊从大,大羊为美,即指味道好。周礼中的“吉礼”、“嘉礼”主要都是以食物联络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中国人喜欢以丰盛的食物招待客人,平时见面也亲切问一声“吃了吗?”,使彼此感觉就像一家人一样亲近。

关于“吃”的问候语,现在仍在频繁使用,但绝大多数只是问候的目的,并不关心对方的答案。而且,时代飞速发展,如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问候的内容、方式也在多样化。

6.问“好”类

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人们开始注重精神生活方面的追求,推崇语言表达上的有礼貌、有文化、有修养,一些国外问候语被引进来,如“Howareyou”、“Goodmorning”等。中国早期知识分子当中多用对译的“你好”、“早上好”来问候。

如今,“你(您)好”看起来是使用最为普遍的问候语了。它并非是汉语原有的,而是新产生的,交际历史并不长。且多是知识阶层的人在使用,而市井百姓却很少用,熟人之间也不太常用。一般只在某些较正式的场合和长辈、上级或关系较为疏远的人问候时才使用,而且这时一般都会在前面加上称呼,还经常简略为“称呼语+好”。胡明扬先生认为:“新派常用‘你好!’、‘您好!’”(《问候语的文化心理背景》)。所以,从总体来看,尽管说的人越来越多,其使用范围并不十分广泛。

现在的年青人问候语更趋洋化,见面往往用“Hi”、“Hey”等,发音时语调拉长,起

伏有致,“你好”的意思就蕴含其中了。

7.问“事”类

总体而言,汉语问候语属于情境问候语。人与人之间出于礼貌的需要,根据见面时的情境,有针对性的询问一些事情,目的主要在于态度上的礼貌和关心,情感上的联络,而不在于期待对方的确切回答。表达方式不固定,发问人说什幺,要视对方所处场合而定,带有很强的随意性。一般主要询问对方正在做的或即将做的事情。如:

打球啊?(对方正打球)

逛商场啊?(对方正逛商场)

上/下楼啊?(对方正上楼或下楼)

出去呀?(对方正出门)

找什么呢?(对方似乎正在找什么)

上哪儿去啊?(对方正在向某处走)

去买菜啊?(估计对方去买菜)

上班去?/下班了?(估计对方正去上班或下班)

开会去呀?(对方夹个包匆匆似赶去开会)

这是一个开放的类,难以列举其数,且是汉语中特有的。这在国外人看来,很难接受,似乎是明知故问,毫无意义,又有干涉他人行为,涉及个人的嫌疑。但中国人打招呼喜欢具体,表现出对对方的一种随时随地、细致入微的关心,有较浓的情感和礼貌的色彩。

英国社会语言学家彼得•特拉吉尔说:“语言不只是交流信息——交流天气或其它任何题目的信息——的手段,而且也是和别人建立起关系并且维持这种关系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尽管问候语大多不传递具有命题内容的知识信息(概念信息),但其交际功能不可忽

视。

汉语日常问候语融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并不在意,其实它们不仅很重要,而

6.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 篇六

摘 要

以国外寓言鼎盛时期作品《伊索寓言》及我国先秦寓言为例,从两个时代的成熟代表作品出发,发现二者在内容上的最大不同点。然后从两种不同风格寓言的背景、起源、地域差异等角度出发,尝试分析这个差异是如何形成的。

关键词:伊索寓言、先秦寓言、差异、起源

内 容: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有教育意义的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这种故事一般是通过对鸟兽、精怪以及非生命物体的拟人化将人类社会的民生事态、情感纠葛、性格品质、道德伦理判断和思想价值取向等描绘出来并进行评析选择的。寓言的主题表现往往带有警示和劝诫性,它的故事叙述一般具备教化性寓意,比较鲜明的具有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的属性和非现实情境映射现实生活的特点。

寓言作为一种常见的文学载体,是与人类文明相联系的。“寓言”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庄子》一书,在春秋战国时期十分盛行,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有许多就是优秀的寓言作品。例如《孟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战国策》中就运用了很多当时盛行的寓言故事。许多精湛的寓言凝练为成语进入全民语言当中。所以说我国寓言故事至少已有数千年的继承历史且经历漫长的发展而经久不衰,时至今日,仍然葆有着盎然的生命力。然而提到寓言又不得不说起古希腊。古希腊寓言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则是古希腊寓言中的一颗明珠。《伊索寓言》内容丰富,拟人和对比的艺术特色突出,结构简单,情节紧凑,语言精练。可以说,先秦寓言和希腊寓言的文化价值都是不分伯仲且齐驾并驱的,但细细区分,二者有一个很突出的不同点。张远山先生曾经说过“看惯先秦寓言的中国人,初次读到《伊索寓言》是要惊讶的,因为那

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先秦寓言冷峻而酷刻,《伊索寓言》热烈而宽厚,先秦寓言老于世故,《伊索寓言》是极富童趣的,《伊索寓言》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了后世的欧洲童话及其表现形式,而先秦寓言却没有催生反而抑制了中国童话的萌芽——中国没有童话。”带着这段话我们再去看先秦寓言和伊索寓言,先秦寓言多以人为题材,而伊索寓言故事的主角却多是小动物,也就是拟人化的手法。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寓言的成人化特点很强。趣味性相对弱。这点我本人深有体会,小时候看这两本书时,偏爱伊索寓言多一些,因为他的故事生动有趣,内容饱满且极具可读性。而中国的寓言故事,我常常会把成语故事书与其混淆,深感其情节单调,寓意晦涩难懂。当时不理解这种差异存在的原因。现在想起对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从寓言兴起的时代背景来看,我国的寓言文学有这样一个重要的特点,它在春秋末期一经产生,就出现了一个创作高潮。即战国时代寓言文学创作的高潮。战国时期文学创作的繁荣局面的原因很多论者从封建制的建立和奴隶制度的瓦解,从新兴地主与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以及这一斗争反应在思想领域里形成的百家争鸣的社会生活特点给予了解释。而一个巧合就是古希腊的“伊索”距今也有两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与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相当,在当时的欧洲氏族社会和奴隶社会的环境下,一种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过渡的社会现象下,人与命运的冲突,反对僭主专制等题材的作品就得到了深刻的体现。再来看《伊索寓言》的内容,《农夫与蛇》《狗公鸡和狐狸》《两个锅》等故事都从侧面反应了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与生活经验的总结。寓言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达当时的社会,主要是讲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寓言者谴责当时社会上压迫人的现象。从这一点来想,作者的写作立场必定是代表本阶级利益的,相传《伊索寓言》的作者伊索是一个奴隶,他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获得解放,并成为一名哲学家。中国的寓言则多是由担任士大夫的贵族政治家或者思想家们杜撰和创作的,其所讲述的对象也主要是针对国王君主和上层人士,寓言所讲述的道理,也主要是治国方针、政治较量和军事斗争。如《适者生存》《五十步笑百步》《不见眼毛》《唇亡齿寒》等作品。到这里我们再回头看看张远山先生的那段话,他说伊索寓言极富童趣,而先秦寓言老于世故,这并不是没有原因的,伊索作为一个奴隶,代表着下层人

民对上层君主的控诉和指责,更何况在没有整理成书之前,一段段的故事只是口耳相传在民间,这个民间所指必定不是流传在奴隶主的上层社会,所以说,我们所理解的充满童趣只是以个现代人的环境与阅历来评价,如果不是简单生动易懂,那些现在看起来显而易见的道理怎么能被奴隶所明白,怎么能反映下层人们的思想感情,并用它来影射贵族权贵,给予他们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鞭挞呢。但先秦寓言却恰恰相反,寓言的创作者本身就是处在社会上流中的士大夫、政治家,他们本身受到过良好的教育熏陶,国家给予他们优惠的待遇,为了让他们为国家的建设、政治的发展、人民的长治久安提出好的意见。所以他们与君主的交流一定不会是被平民百姓所理解的,否则就失去了他们有纳谏的这个作用的地位,并且他们的交流也一定不能是生动活泼的,毕竟,齐家治国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之所以他们都采取寓言这种方式,我个人认为,伊索用寓言这种方式是因为他没有为自己及自己的阶级取得利益的权利,他想说的话受到社会上层的打压而不能直接的表达,所以他采用这种拟人的方式来影射他要表达的思想。中国的预言家们采用这种方式,则是我国的中庸文化起到了一些作用,人们并不是那么的锋芒毕露,不会直接的表达自己。更重要的一点是,即使他们不像伊索一般,他们有说话的权利,但伴君如伴虎,怎样既能说明自己的意思,又不会让君王或上层那里听起来太过的刺耳。寓言恰恰是一个不错选择。所以,在两个不同的阶级那里,寓言作为一种说话的载体,成为一种表达自己想法的很好的方式。

如此说来,一个寓言的起源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探究起源对于研究两种不同风格寓言的产生是一个很重要的佐证。关于寓言起源说也有很多的学者发表过自己的意见,杨公骥在《中国文学》中说“与那些经过不自觉地艺术加工的神话和原始诗歌相比,寓言文学是一种自觉地有目的的艺术创作。在历史上显然是后起的,如果把视线移向寓言出现之前的文学领域,那么可以看出对于寓言起源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就是神话。”陈波吹在《寓言选、序言》中说“作为文学传统说来,最初的寓言是孕育在古代神话的虚妄怪诞的神话故事中蕴藏着或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因此,古代神话大多具有着寓言的因素。”朱靖华在《先秦寓言选释、前言》中说“寓言和神话、传说、民歌、民间故事乃至于动物故事、格言和笑话等等都有着或疏或亲的关系。”以上作家都认为,在神话不自觉的艺术加工中多多少少寄托着人们对生活和自然的认识以及感受,那样的神话便往往具有寓言的因素。因此很自然的,先秦诸子便直接采用了神话略加剪裁构成了他们的寓言。先不说神话对于寓言的产生到底占据了多大的作用,一个问题却是值得被提出来的。那就是,希腊寓言和先秦寓言几乎是同一时期出现的,并且,不只先秦寓言的起源指向神话,在希腊寓言产生之前,神话也是占据了文化市场的一个主流载体。希腊寓言诞生在公元前八到六世纪,也就是希腊历史上的“大移民时代”,而神话就产生在此之前不久的公元前十二至八世纪,史称“英雄时代”。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成就即是神话和史诗。不得不说这又是一个巧合。对于先秦寓言到底是不是源于神话我无法得到准确的答案,但古希腊神话作为整个西方文学的源头,其寓言的产生从其中摄取过养分却是毋庸置疑的。

在说完背景和起源的问题之后,还有一个对作品产生很大影响却常常被忽略的因素,那便是地域差异。橘生淮北为桔,生淮南则为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样结论用于一部作品的诞生也不为过。古希腊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半岛南岸和爱琴海的许多小岛,特定的地理条件使得古希腊人难以在田地里依靠农耕方式谋生,而是在海上靠经商,做海盗或到海外开辟殖民地来求生。这种生存环境造就了古希腊人自由奔放,富于想象力,充满原始欲望,崇尚智慧和力量的民族性格,也培养了古希腊人追求现世生命价值,注重个人地位和尊严的文化价值观念。而中国决然不同,中国传统价值观滋生于传统社会的土壤中,是特殊的社会结构和自然地理环境长期沉淀的结果,是由封建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型自然经济,家国同构的血缘宗法制度和大一统的社会政治结果的产物,它一方面对维护中国古代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也扼杀了人的个性自由。加之忠孝为本的封建教化的过早植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学的发展施加了影响。所以我认为,中国人过早的进入了一个“懂事”的角色,他们缺少对自身欲望的追求,缺少对自由的向往,更重要的是缺少想象的能力。所以说,中国寓言写的最飘逸,最具想象力的庄子,也多是对古代神话的一种借鉴和剪裁。为什么张远山先生说,中国没有童话,的确,这是因为过早进入理性的中国社会缺少了感性应该绽放的魅力。伊索寓言曾对其后的寓言

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公元一世纪古罗马寓言作家费德鲁斯直接继承了伊索寓言的传统,称自己的寓言为“伊索式寓言”公元二世纪的希腊寓言作家巴布里乌斯更多的采用伊索的寓言故事来进行创作。文艺复兴之后,伊索寓言的重新整理和发行极大的促进了欧洲的寓言创作的发展,先后出现了很多出色的寓言作家,如法国的拉封丹,德国的莱辛等等。卢梭曾经说过,“寓言不适合儿童去读,因为那样会把童心的纯洁天真引向奸猾狡诈。会使他们心术不正”而钱钟书先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想法,他戏言“其实卢梭错了,寓言会把儿童引向更加幼稚,因为现实生活中的欺骗和狡诈远比寓言中的要复杂可恶的多,读了寓言,儿童反而会把生活简单化,因此不主张儿童去看寓言故事。”确实是,卢梭希望儿童保持自己的童心,不要被成人世界的教育过早污染,而钱先生则认为,儿童还是早早接触社会,看透成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以便保护自己不上当受骗。不是时代没有变,只是思维方式没有变,中国的孩子或者早慧,他们在小的心计上或许总是略胜一筹。

总的来说,对于寓言的不同见解或者中外作品的这种对比和强调,只能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土人情,文化观念和进步特征,也有一个时代的社会弊端,从事寓言创作的作家们正是从自己生活的时代出发,用社会主流所灌输的思想基础,来褒贬社会,针砭时政的。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过程中,种种社会现象也发生着变化,但之所以有一些经典的作品和创作流传许久而不朽,正是因为这些作品符合时代发展的规律,也同时符合人类各民族共同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道德准则。不管怎么考证或者研究,作品是不变的,变化的是后来的解读者,其阅历,看问题的角度,个人的喜恶偏好,无不影响着个人对作品的看法。在这样一个言论自由的时代,很多人对流传已久的作品有新的解读和看法,这些都是好的。但如果要求其不仅符合作品创作的时代,又与当今发展与时俱进,就难免有些苛刻了。这篇文章的探究一是为了对自己孩童时代不认真的阅读的一次补偿和完善,二来就是希望每位读者在阅读任何一部作品时都能探究其写作风格的形成原因,更好的了解作者与作品所处的年代,在对比的基础上兼容并蓄,了解不同文化的含义,更加完善自己的文化底蕴吧。

参考文献: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1年2月版本 《伊索寓言》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1年6月版本 《中国寓言故事》

赵沛霖 中国文学网 《试探中国寓言的起源》

7.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 篇七

6378.1公里的半径, 划出的优美弧度, 构出了人类共同的家园;2000个节点, 区分出家园中的族员个性。同一个世界, 有着共同的历史责任——保护日渐流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 人们逐渐萌生了保护民间文化的意识, 无论是发达国家, 还是发展中国家或是第三世界!中国,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文明古国,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上, 近几年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但我们仍可以从借鉴的角度去审视各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所采取的措施, 从而开拓出更适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

一、各国对民间文化认定方式的比较

对民间文化的认定, 是制订民间文化保护措施的第一步, 是万源之本。走在亚洲民间文化保护前列的日本, 有着近一百多年的保护历史, 它在最开始采用的是“指定式”的认定方法, 通过政府和专家的指定, 实行的是局限于某一个时代某一种风格的“少数精品主义”和重点保护政策。这样的认定方式, 好处在于在资金相对匮乏的时代, 能保护下相对重要的民间文化;但通过时间的印证其弊端已经逐渐的显现出来。譬如一、容易引起价值判断的争议;由于少数专家对当时民间文化价值的评估, 确立了重点保护项目, 并给予政府保护经费, 无形中造成其他民间文化的价值贬低。二、未受到保护的民间文化, 加剧了其流失于民间的速度。

而欧美等发达国家, 在民间文化的认定方式上采用的是“登录式”, 就是将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注册、登记, 通过登录认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格, 确定它们的历史文化价值, 用一定的法律法规的条例加以约束, 并通过大众媒体公布于众, 进行舆论宣传, 提高大众的保护意识, 推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中国, 是最近五年内开始重视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由于中国地大, 涉及的非物质文化领域、范围众多, 而发达区域和落后地区人们的文化素养不一, 因此单一的采取一种认定方法, 都有弊端。因此, 目前中国在非物质文化保护方面采取的第一阶段认定法为:在人文经济较发达地区进行试点模板式方法, 先组织专家学者针对急剧濒危的文化做出保护范本, 推广至其他区域中去。第二阶段采用“登录式”方法, 发动各相关机构、组织、群众参考范本进行注册、登记、登录、最后进行认定。

二、各国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机构设置的比较

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进步, 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工作, 同时设立专门的机构, 以此保护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 日本。

日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构是随着《文化财保护法》几次大的修改而逐渐完善起来的。在国家文化厅内设置“文化财保护审议会”。承担的国宝的指定与解除工作直接由文部大臣来决定, 其他事务性工作由文化厅长官决定。审议会负责为文部大臣和文化厅长官提供咨询, 会内设有“无形文化课”, 专门负责日本传统戏曲的保存与振兴工作。地方政府同样也设置“文化财保护审议会”, 与民间团体共同保护当地的文化财。在研究工作方面, 日本成立了国立文化财研究所和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 所内设无形文化财研究室, 专司资料调查和分析工作。还有许多民间研究机构分布在日本的大学和图书馆, 比较有名的如早稻田大学演剧博物馆、松竹大谷图书馆等。这些博物馆和图书馆除了做有形文化财和无形文化财文献资料的保管工作之外, 还做一些启蒙和推广活动, 成为日本无形文化财保护、研究和教育的基地。

2. 法国。

法国文化部下设文化遗产局, 地方上也有相应机构, 负责调查和监督文化遗产的现状和维护情况。在法国, 文化部决定重大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但具体的工作由文化部所属的历史纪念物基金会、文化艺术遗产委员会、考古调查委员会等文化团体完成。实际上由法国政府管理的重点文化遗产不足5%, 近一半的文化遗产由市级部门管理, 而半数为私人管理, 如巴黎埃菲尔铁塔。

3. 意大利。

意大利政府专门设有文化遗产部, 并在保护和管理文物古迹方面摸索出“意大利模式”:政府负责保护, 私人或企业进行管理和经营。这种模式有利于调动私人和企业的积极性。多年来, 意大利在遗产保护和利用方面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意大利模式”, 即由公共部门负责保护古迹, 私人和企业来经营管理和利用这些古迹。

4. 中国。

中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刚起步阶段, 各市文广局、文化局下属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或办公室, 与文物局区分管理, 但是绝大部分地区没有形成完善的行政机构。

上述前三国都是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在先驱地位的, 但是, 我们也能看出, 他们没有将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从行政上完全剥离区分管理, 同时, 除了日本外, 其他两个国家, 还发动了私人及企业力量共同介入管理。对照发达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设置, 中国也正在逐渐规范与科学设立。

三、各国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传承与未来发展的比较

1. 韩国:

韩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 做了大量宣传工作, 并以商业化运作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比如:1981年韩国政府精心组织, 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大型民俗活动“民族之风——1981”。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各种媒体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 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民俗艺术能人脱颖而出。另外一方面, 韩国政府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通过现代观光旅游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 这是韩国旅游文化产业开发的主要目标。

2. 法国:

法国政府通过设立的“文化遗产日”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欧洲对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同时法国政府还每年确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 采取让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敞开大门, 使之成为人们了解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窗口。

在法国“文化遗产日”活动的影响下, 欧洲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也蓬勃地开展了起来。1991年, 欧洲理事会确立了“欧洲文化遗产日”, 同年欧洲其他数十个国家陆续举办这项活动, 现在, 40多个欧洲国家每年都在9月的第三个周末举办“文化遗产日”活动。仅此可见, 法国设立的“文化遗产日”不仅对法国, 而且对整个欧洲社会加强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

3. 意大利:

意大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成为新宠, 除了自然和文化景观遗产之外, 意大利的乡村生态旅游、美食文化旅游也开始兴旺起来。比如意大利的西西里傀儡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西西里岛上建立木偶剧场, 配以专业的舞台灯光、布景, 木偶艺人专门请手工精湛的工匠雕刻、着色、设计木偶形象, 通过表现宏伟的史诗传奇故事, 来展现西西里独特的傀儡戏, 他们以家族的方式代代相传。同时意大利政府在西西里岛的商店和摊头上到处都可以买到木偶吸引着各方游客。另一方面意大利政府计划为青年木偶艺人开办培训场所, 举办西西里木偶节并开设奖项, 在国内外举办木偶展览, 兴建木偶戏学校等等。

通过以上三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工作上, 我们看出它们做了很多工作, 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随之产生, 商业化浓重, 传统文化迷失在商业化的海洋中的棘手问题。商人们恨不得把被指定为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东西都开发成商品。各国政府包括中国政府, 都担心商品化使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了规模化、模式化, 表演艺术本身也成了一种商品, 逐步失去传统文化原有的文化内涵。但是, 没有商业化的介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内涵又将如何与现代文化结合, 并走得更远呢?

本人认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是亟待抢救的, 同时传承和发展也是必须的。或者中国政府可以探讨如何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和谐统一, 甚至于再发展。本人认为, 首先可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给与完全的保护, 就如历史文物, 历史书籍一样给予完全真实的记录, 并加以保存。而另一方面, 单独研究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发展, 那是一块全新的试验田, 我们可以商业化包装, 我们可以艺术化发展, 甚至可以再创造再更新。

8.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 篇八

关键词 中外文化 商务英语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商务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英语教学课程,它与普通的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有所不同,它不仅仅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应用英语的能力,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西方企业的管理理念、西方人工作心理、西方人日常生活习惯等进行全面了解,而对这些方面的了解就从侧面反映了学生在学习商务英语的同时,还要学习西方文化。面对中西反复文化存在的众多差异时,教师如何将商务英语课程顺利开展,如何培养更多的商务英语人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以加强对学生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1 商务英语学习中体现出的中外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商务英语课堂学习中了解中外文化背景知识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要想学好商务英语,将所学英语有效地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去,还应对中外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进行全面了解和认识。

1.1 了解西方文化中的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自古以来对文化的发展就产生着重要影响,也可以说宗教信仰的出现和发展涉及到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在西方,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的国家较多,因此,很多西方国家的社会习俗与基督教的文化都息息相关,尤其是基督教中的经典故事和传说,多数渗透在西方文学、绘画和音乐作品之中,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方的语言习惯、语言艺术和语言文化。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应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西方宗教信仰。

1.2 了解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

世界上的文化多种多样,每种文化都有属于自己的、特定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这种文化的价值体系在国家中就体现为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一般而言,每个民族价值观都体现在一直以来的风俗習惯和礼仪习惯上,其中,礼仪习惯对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例如,中国作为礼仪大国,非常重视与人交谈过程中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技巧,而西方,很少重视与人交谈的语言表达方式,而是按照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对问题的看法和意见进行直接阐述。这样,学生在与西方人进行交谈时,就存在明显的语言交流障碍,在不了解西方语言交流模式和特点的基础上,一味地以自己的交流方式与其进行交流,不仅会在语言理解上造成一定的困惑,也会在不经意间产生误会。因此,学生在学习商务英语的过程中,应该多了解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将我国的民族价值观与西方国家价值观进行比较,然后分析出差异所在,最后则是将这些差异应用在日常的英语交流中,从而减少价值观差异导致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1.3 了解西方文化中词语的具体含义和来源

中国的成语可以说是中国语言的一大特色,也被当今世界很多国家人们认同的学习,中国成语之所以能够被世界认同,不仅是因为这种语言能够以最简单的形式表达出最深刻的涵义,还因为成语的出现背后都应藏着一段段经典的故事。同样的,英语中的很多单词和词组的形成也有其特定的来源和经典故事,例如,被翻译汉语意思为“绿眼睛”的“green-eyed”,就是出自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著名作品《奥赛罗》,其实按照作品中的意思翻译成汉语就是嫉妒的意思。从中,我们可以明确看出,学生在于西方人进行英语交流时,不仅要了解单词或词组本身的涵义,还应充分考虑其在西方文化中的特殊含义,只有将两方面进行有效结合,才能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才能使语言交流更加顺利。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除使用英语的其他国家的文化背景进行全面了解,不能将语言文化教学作为基础教学来对待,而是应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习西方语言文化背景的能力。

2 商务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

商务英语的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不同,它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英语基本知识的学习水平,还要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语言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学习商务英语。

2.1 教师应不断完善自身的各方面知识和技能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都起到了主要作用,为此,教师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并采取适合本专业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思维。

首先,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关于商务方面的知识,因为商务英语与商业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教师只有完善自身的商务知识,才能引导学生加强商务知识的学习,同时,还应强化自身对西方国家政治、文化、经济、习俗等各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只有加深对这些方面的了解,才能将中西语言文化背景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注重文化背景的学习。

其次,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不断研究和创新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现状明确教学指导思想。如今,随着商务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更新,商务英语教学知道思想也在不断变化,面对不同形式的商务环境,教师应明确不同的指导思想,并将这种教学指导思想渗透到日常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国际和国内商务的形式变化的了解和认识。只有明确了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商务人才,才能进一步加强学生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

2.2 将提高学生商务文化意识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除了完善教师自身教学素质、明确教学目标、改善教学方式之外,还应加强学生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商务文化知识渗透到语言知识技能的教学之中。

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对中外文化进行比较。面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教师应在传授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了解西方传统和当前的文化。例如,教师可以寻找一些课外关于西方文化的资料,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充分了解西方传统的接待、告别等商务交往文化,并提示学生在阅读到对自身学习有辅助作用的文化知识进行记录,久而久之,学生便可以达到对西方文化的全面掌握程度,为了方便记忆,还可以将西方文化特点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英语教学中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却很少主动参与。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反而会降低学生对商务英语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需求,采用以学生为主、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增加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扮演适当的角色,以此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对商务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3 结束语

商务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英语,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水平,还应加强学生对商务文化的了解,面对中外文化的众多差异,要想学好商务英语,将其有效地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必须全面了解西方文化。为此,教师应在积累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将对学生商务文化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英语基础知识教学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培养出国际文化交流能力强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扬.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对比策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3).

[2] 顾日国.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9.中外饮食文化不同之处研究 篇九

简介:中外饮食文化论文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及其研究意义

摘要: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文章分析了形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内在原因,其意义在于既能有助于深刻理解中西文化中的不同之处,跨越文化交际障碍,又能培养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时的适应能力,有效地避免交际双方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文化人类学的最一般的目标,是努力理解所有人类文化以及这些文化的创造进程的相似点及区别,为了实现这个目,就必须进行比较。跨文化比较研究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人类的文化基质是共有的,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是历史的而不是自然生就的。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饮食文化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的浓缩。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对于饮食的观点和态度、饮食的内容及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揭示这些差异以及内在的原因,有助于跨越文化鸿沟,有助于世界性的文化融合。

一、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凝聚起来的生活方式的总称。当一个民族形成了固定的饮食习惯、饮食技巧和饮食观念后,便构成了一种亚文化。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对于饮食的观点和态度、饮食的内容及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主要有:其一,饮食观念、味道和营养。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力求口味清淡和膳食的均衡,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西方人在摄取食物时基本上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理解饮食的,饮食只是一种手段,而享受在饮食中并不占重要位置,故而不会过分地追求口味。然而,中国人却是一种感性饮食观念。中国人很重视“吃”,“民以食为天”人们把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还用它维持健康,即“药补不如食补”;同时人们对美味展开了孜孜不倦的追求。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词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词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词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其二,烹饪用料的选择。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吃大块肉、整块鸡等。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烹调时,在用料上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可能在中国人看来都是极好的原料。西餐原料主要是动物类和海洋鱼类,辅以植物类;中餐原料主要是植物类和淡水鱼类,辅以动物类。其三,用餐方式。这是中西饮食文化中最明显的差异表现,也是中方文化中的社会心理、价值观、民族习俗方面的差异在饮食上的表现。通常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是一种“共享”的方式,大家共享一席,共享桌上的菜肴,往往一道菜刚上桌,在主人的殷勤招呼下,众人通力合作,共同“消灭”盘中之物,最后结账也是争相付钱。一切行为都强调突出的是一个“合”字。而受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西方人请客吃饭的习惯是每人一份,且主客双方各自点自己的饭菜,不必考虑他人的口味和喜好,用餐时也只吃自己的盘中餐,付钱也往往采取从制,各人自付各人账。其四,用餐礼仪。这方面中西两者更显不同。在中国古代,在用餐过程中,就有一套繁文缛节。《礼记•曲记》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放饭,毋固获,毋扬饭。卒食,客自前跪,撤饭齐以授相者,主人辞于客,然后客坐。” 意思是: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以只顾自己吃饭。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必须检查手的清洁。不要把多余的饭放回锅里,不要专占着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完饭后,客人应该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盘碟,交给主

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这些礼仪有的在现代也是必要的礼貌。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若客人不要,也不便硬让人家再吃,也不要按中国人的习惯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吃东西时,也不要发出响声,但客人要注意赞赏主人准备的饭菜。若与人谈话,只能与邻座的交谈,不要与距离远的交谈。

二、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内在原因

1.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渊源。中西方在社会发展、传统文化思想、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1)中国传统文化。早期中国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很大。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部,西北面是茫茫的沙漠、草原和戈壁,东南则是茫茫的大海。中国文化的温床—黄河流域,土地比较肥沃,但是气候条件比较恶劣。中外饮食文化论文黄河流域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干旱,逐渐变得不利于农业生产。尽管先秦诸子百家,相互诘难,殚精竭力,却殊途同归,目的都是要建立一个没有争斗的理想世界。中国文化还具有另外的两大特征:一是追求适用,杜绝一切不实用的东西。历史上,所有的实用的技术十分发达,如农业科技和医学十分发达,而有关的非实用的一些东西则无法发展;二是中国文化表现出特有的仁爱特征。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者爱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2)西方文化。广义的西方文化是指产生于西半球与东方文化相对应的文化体系。狭义的西方文化即仅指欧洲文化。在论及西方文化之成因、起源时,本文取狭义之西方文化。西方文化的童年时代—希腊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它的源头在地中海东北部的爱琴海。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形成了希腊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特有的文明。从起源意义上说,由于这种文明的发源地是古希腊的地中海,所提供的天然生活资料不是那么充裕,尽可能多地从自然界中获取财富,进而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服务人类就成了欧洲精神的主流。这种对自然界的探索欲、征服欲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诞生。在征服自然、培养科学意识的过程中,西方人特别重视发展理性思维,理性成了西方文化的典型特征。理性就是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进行冷静的思考、分析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行事力求符合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同时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人也不断地认识自己。西方文化的另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以个人为社会本位,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人格的尊严。众人之间利益界限划分明显,各人有各人的生活空间,互不干涉。西方文化还是一种“罪感文化”,它沿袭基督教的原罪说,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基督教教义认为人生来是有罪的,这与以人为中心的世俗的世界观看起来相矛盾,事实上又并行不悖,相互补充。前者鼓励人的创造性,大胆地向自然索取;后者起着规范行为的作用,以上帝的惩罚来制约人的恣意妄为。

2.东西文化差异影响饮食差异。饮食观念是人们在食物的制作和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深受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尤其是哲学的影响。不同的哲学思想及由此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将产生不同的饮食观念。中国的饮食观念是五味调和,西方的饮食观念是个性突出。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不同的哲学思想及因此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而产生的。首先,从哲学思想看,中国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核心是讲究“气”与“有无相生”,西方哲学思想则讲究实体与虚空的分离与对立。其次,从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来看,基于哲学思想的不同,中西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模式也大不相同:中国讲究天人合一,强调整体功能;西方讲究天人分离,强调形式结构。而它们决定了各自饮食观念的不同。第三,在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上,由于宇宙模式的不同,中国 本强调整体功能,西方强调形式结构。中国的整体功能是包含了未知部分的整体功能。它的整体性质的显现是靠整体之气灌注于各部分之中的结果。各部分的实体结构是相对次要的,而整体灌注在这一实体结构中的“气”才是最重要的。在中国人看来,只有不同的东西综合起来才能形成美,于是生活中以和为贵,烹饪上以和为美。西方人对形式结构的强调也直接源于其宇宙模式。西方人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实体的世界,对实体世界的具体化、精确化就是形式。在西方人看来,个性和个体的是人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是形成美的重要因素,崇尚个性突出,于是生活中以特为贵,烹饪上以独为美。刀叉与筷子、圆桌与条桌等各不相同,在菜式和道数上双方虽然都有程式,但一分一合,互相对立,由此产生的宴请礼仪、饮酒方式、席间气氛也大不相同。在中国,群体文化,也就是集体主义,是主导价值观。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更加强调个人主义,重视个体的价值与尊严,强调个体的特征与差异,提倡新颖,鼓励独特风格。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也会体现在饮食上。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反映出人们生产生活空间和方式的差异,其中饮食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方面,中西方饮食文化便沿着各自的道路发展起来。在中国,饮食已上升到了一种几乎超越其他一切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举足轻重的东西,这也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中国人之间相互询问的那句“你吃过了吗?”。小孩刚出生,要吃;到了满月,要吃;过一周岁,要吃;等到了结婚,也要吃;人到了花甲、古稀之年,更要觥筹交错庆祝一番;最后去地了,仍要吃,叫做“自喜事”。客人来了要吃,称之“接风洗尘”;客人出门要吃,谓之“饯行”;乔迁要吃;晋职要吃—通过吃可以交流信息,表达欢迎或惜别的心情,甚至感情上的**也往往借助于酒菜来平息。吃的形式后面蕴涵着一种丰富的心理和文化的意义以及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易中天先生在《闲话中国人》中对此进行了最为生动的描述:“如前述把人称为‘口’,把职业称为‘饭碗’等。又比如,思索叫‘咀嚼’,体验叫‘品味’,嫉妒叫‘吃醋’,幸福叫‘陶醉’,司空见惯叫‘家常便饭’,轻而易举叫‘小菜一碟’。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镜子,语言反映文化。总之,在中国文化中,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似乎都可以吃,甚至连看不见、摸不着的风也可以吃,如人们常说的“喝西北风”等。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饮食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由低级到高级划分为五个层次,饮食则被划分在第一层,即作为人类的最低级的需求,在此之上还有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林语堂先生曾说:“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不同于中国,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保证其正常的运行,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健康、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疾病的攻击,其他皆在不足道中。”由此可见,“吃”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是起到了一种维持生命的作用。就交际手段而言,美国《礼仪事典》一书中讲到这类宴请的目的时作了如下的总结:“向提供服务者表示感谢;对刚刚达成的一笔交易表示庆祝;为了赢得客户或新客户的信任;请人帮忙;引见他人;建议或讨论某些想法。” 从中不难看出,“吃”虽然重要,但是从文化的意义上看,在西方国家只是停留在简单的交流、交际的层面上,并没有像在中国那样被赋予更多、更为重要的“使命”。

四、研究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文化人类学意义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现象众多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对其分析研究,可以培养人们积极地接受西方的饮食文化,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要注意西方的礼仪规范,从而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其次,可以培

10.中外饮食论文 篇十

1、中西饮食观念的差异

历史上,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有5000年的悠久而厚重的历史,创造了无数的灿烂文明,在这种文化蕴藏中,使中国的饮食更加博大精深。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辽阔国土的地域差异,四大菜系逐渐形成,四大菜系自成体系,各有特点,但共同点是用料复杂考究,制作方法复杂,口味、菜式多种多样,令人惊叹。

西方以欧美为代表,其文化同样源远流长。到中世纪,欧洲文化已十分完善,在此期间,旧西方的饮食文化已经形成。其主要特点为:主食以面粉为主,原料也较为丰富,制作方法较中国简单,但同时也十分注重口味。

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于饮食重科学。重科学即讲求营养。故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进食犹如为一生物的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热量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这些问题都是烹调中的大学问,而菜肴的色、香、味如何,则是次一等的要求。即或在西方首屈一指的饮食大国——法国,其饮食文化虽然在很多方面与我们近似,但一接触到营养问题,双方便拉开了距离。

中国五味调和的烹调术旨在追求美味,其加工过程中的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攻,都会使菜肴的营养成分被破坏。法国烹调虽亦追求美味,但同时总不忘“营养”这一大前提,一味含营养而求美味是他们所不取的。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现代烹调思想,特别强调养生、减肥,从而追求清淡少油,强调采用新鲜原料,强调烹调过程中保持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原有的味道,所以蔬菜基本上都是生吃。所以说西方饮食之重营养是带有普遍性的。

2、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足见中国饮食在用料方面的随意性之广博。

据西方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6倍。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中国人的以植物为主菜,与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佛教便视动物为“生灵”,而植物则“无灵”,所以,主张素食主义。

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

3、中西钦食方式、餐具及礼仪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与人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争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在餐具方面,差异就更甚明显。众所周知,中国人包括亚洲一些黄种人的国家,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也用碗盛;而西方人呢,则是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筷子和刀叉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在接受一位日本记者采访时,也有一段很精辟的论述:“中华民族是个优秀民族,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使用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是高妙绝伦地运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几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温与寒冷。真是高明极了!”

在礼仪方面,中西两者更显不同。在中国古代,在用餐过程中,就有一套繁文缛节。《礼记·曲记》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放饭,……毋固获,毋扬饭,……卒食,客自前跪,撒饭齐以授相者,主人辞于客,然后客坐。”这段话大意主要是: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以只顾自己吃饭。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必须检查手的清洁。不要把多余的饭放回锅里,不要专占着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完饭后,客人应该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盘碟,交给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这些礼仪有的在现代也是必要的礼貌。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若客人不要,也不便硬让人家再吃,也不要按中国人的习惯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吃东西时,也不要发出响声,但客人要注意赞赏主人准备的饭菜。若与人谈话,只能与邻座的交谈,不要与距离远的人交谈。

4、中西饮食性质的差异

饮食观念的不同,使西方饮食倾向于科学、理性,中国饮食倾向于艺术、感性。烹调出自饮食,饮食原来是一个旨在供给维持生命的营养。西方饮食习俗的着重点仅仅是原始的饮食实用性的延伸;而中国饮食习俗中对味的偏重,就把饮食推向了艺术的殿堂。从这两种饮食观可以看出:西方饮食日趋规范化,中,国饮食随意性大。

11.“网络造星”生态的中外差异 篇十一

且看:PewDiePie是一名24岁的来自瑞典的游戏玩家,这位YouTube上的超级巨星真名为Felix Kjellberg, 他通过上传分享自己玩游戏的视频而吸引了2770多万粉丝,点击量超过47亿,在2013年一年间就创造了400万美元的广告收入(注:此为《华尔街日报》报道数据);

BluCollection Disney Toys!是由一个玩具极客开设的专题,乍看之下该账号的粉丝数仅77万有余(他们都热衷于拆解、组装和评论各种玩具),但16亿的浏览量却为账号主带来介于66万美元和640万美元之间的年收入;

网络明星又何止于出镜达人们,Robby Ayala就是这样的例子——当还是一名法律系大学生时,他通过在6秒短视频分享应用Vine平台上每日更新搞笑短片而在顷刻间就为自己赢得了260多万名粉丝……现在Robby已从法学院退学,全力追逐一个全职的Vine短视频金牌制作人的职业生涯梦想。

笔者了解到,中国也有不少“网络造”明星,鉴于中国网民数量更巨大、黏合性更强、以及到达家喻户晓之境界的曲线更陡直等等因素,中国“网络造”明星的吸金能力同样不可小觑。不过,如果视“网络造星”为一门新兴产业的话,那么不难发现,无论是造星机制、还是整个配套体系的生态圈,均有不少有意思的“中外差异”,不能不说这些差异本身也将对产业发展方向形成较长远的影响。

一是运营商在网络造星中所担产业角色的相对透明化vs不透明化。众所周知,YouTube与视频内容生产方(也是产生草根明星的直接源泉方)之间可签署“合作伙伴计划”。该项目始于2007年中,初期实行邀约制,但后来开放性显著提高,来自各个国家的用户都可提出加入。与此同时,YouTube与进驻谷歌AdSense计划的用户分享广告收入也是完全公开的,一旦表演者的视频内容走俏,吸引大量观众之后,其广告分成收入自然就会水涨船高。

另外,YouTube作为运营商在主导观众浏览习惯(从而长远来说为草根明星赢得回头客粉丝创造一个有利环境)方面也不遗余力。比方说,仅2012年,YouTube就斥资1亿美元投入用于100个视频频道的扶持,努力引导用户从观看单独视频转向习惯于观看频道,形成长久黏性。

在中国,我们发现运营商们在制造话题明星的过程中角色是相对不透明的,富于想象空间,这可能与文化渊源相关。但是,人们又何尝会笃信——在徐静蕾当年成为博客女王、在姚晨如今坐拥7000余万微博粉丝背后,运营商是没有任何作为的?运营商仅仅是因她们而集聚了人气、带火了博客/微博这两个产品,而没有更多的合作伙伴深耕计划吗?在一切机制变得透明化之前,答案可能永远不为人知。

第二,美国对广告业的监管更严格,因此才有了像“原生广告”这样的新物种留给微电影、微广告的燎原机会;相对而言,在中国,什么都可以是广告,所以由“轻”监管地带而燎原新生的商机反而不突出。

在美国,根据监管要求,所有付费而获的媒体曝光(也就是广告的经典定义!)必须有醒目的识别标示,无论是赞助式广告、付费搜索结果,还是宣传性质的故事与报道,都需让消费者有效地识别出与中立性媒体报道的区隔。

而原生广告作为一个新事物,因为其“保持了在信息流中高度的原生性”,可谓是规避了上述监管地带,(至少在目前而言)并不受制于联邦监管方关于广告标示的约束。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原生广告成为美国当前增长最快的广告类型之一,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尤其如此。不少广告主积极开启与Vine(Twitter旗下短视频分享应用)风格一脉相承的官方账号,意图通过个性鲜明的微广告片卡位社交媒体,率先招揽大量的粉丝;更多的广告主则不断加大预算投入原生广告的制作与传播,这也促成了像Niche公司这样的自诩为“原生广告工坊”的新型广告代理商的方兴未艾。

Niche公司本身也是一个社交媒体达人的“伯乐”工坊,与其合作的社交媒体达人多达3000个,覆盖粉丝数量达到5亿人。如今,不少广告主视“移动互联一代”的年轻群体为目标消费者,因此他们非常乐意与Niche公司合作,在后者的服务支持下,众多的社交达人可以让自己的原创内容——如Instagram上的图片、Facebook上的故事、或Vine上的短视频——与相关品类的产品(如婴儿衣服、运动饮料等)建立联系,并分享到粉丝群、引领出“转、评、赞”等新一轮用户互动。

Niche联合创始人罗博·费什曼表示,目前公司已与约70个品牌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家得宝(Home Depot)、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Gap童装(Gap Kids)等。“我们的作品绝不是简单的内容定制,而是形式与平台信息流保持高度一致的原生广告,”他表示。当然,或许意识到留给原生广告轻监管的时间窗口毕竟有限,所以公司也会建议用户在推广内容中加一个#(标示出相应的企业或品牌),或者使用“我与......进行合作”等特定词条,体现长远合规考量。

相对而言,原生广告在中国网络媒体环境中并无独有的广告主青睐力,原由上文已述。也因此,“网络造”明星或达人的广告价值更多依附于其人格化体现,而不仅仅以他们本身作为传播介质体现。

第三,众多欧美网络明星与经纪公司等生态圈伙伴一道以“Co-Creation”的运营模式进行合作,而在中国却强调互联网的“脱媒”属性、网络明星最终走上“去经纪化”之道似乎成为一条不归路。

今年5月,中国著名的视频自媒体品牌“罗辑思维”(由资深媒体人罗振宇创办)确认与其经纪人申音友好分手;当双方还处在蜜月期时,两人携手将“罗辑思维”这个全新“网络造”明星节目品牌收获了一年半200万微信用户、视频过亿人次观看的不俗佳绩。而就在这对黄金搭档分道扬镳之前不久,申音的经纪公司还失去了另一视频节目新贵《凯子曰》的出品人王凯......而这仅是冰山一角:中国多少网络明星红人在起家时的经纪公司真正能一起走得很远的?事实上,利益让渡机制的缺失或不成熟,是无法被诸如“互联网拥有脱媒属性”这样的苍白鼓吹所掩饰得了的。

而本文开头提到的瑞典人PewDiePie,其与经纪公司(Maker Studios)一直保持双赢合作,后者亦在今年春季以超过9.5亿美元的高价被迪斯尼公司收购,由此Maker Studios将有机会近身接触到迪斯尼旗下所有品牌资源,包括皮克斯、漫威(Marvel)、ESPN、美国广播公司(ABC)等。据测,Maker Studios与迪斯尼公司合并后所能触达的全球互联网用户群将仅次于谷歌和Facebook。

经纪公司的附加值当然不止于接入商业与品牌生态圈。它们还为网络明星积极创造线下的巡演机会、聚集各路业内牛人来一道Co-Create新作品......例如,YouTube上的明星本身大多没有现实世界的演艺经验,他们作为“在地下室、车库或者自家后院悄悄发光的一群人”是没有什么机会面对成千上万名观众献艺的;而经验老道的演艺公司显然从这一点捕捉到了机会——有不少公司专门为YouTube明星组织线下巡演,从纳什维尔到圣地亚哥,再到西雅图、新泽西......今年8月在加州的一场演出中,组织方预计将有1.8万名粉丝到实地捧场,他们将排队数小时以获得自己偶像的亲笔签名。并且,全球巡演的日程表也紧跟其上:今年春季一场名为YouTube Fanfest的演出在新加坡热售(入场门票从62美元起),之后还到悉尼和孟买进行了巡演。

上一篇: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教育教学计划下一篇:测量高职--班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