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教师“追问”的策略研究(精选13篇)
1.课堂教学中教师“追问”的策略研究 篇一
阅读教学论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导”的策略研究
一、课题的缘起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他们的学习总要由自己去实践,别人不能代替,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阅读教学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合作进行的双边活动,学生对文本意义的建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的,二者同属阅读主体,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学生的主体发展,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我们往往把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看成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仿佛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然要削弱教师的引导作用,强调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就必然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明显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而教师引导作用的有效性正在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萨特曾说过:“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新课标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以下具体阐述: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应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这里,教师的“导”是引导、指导、诱导、辅导,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最终“导”致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导”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
二、阅读教学“导”的策略
(一)做好预读时的“导学”
1.指导学生明确预习的目的
开始时给学生布置预习的范围,帮助学生找到重点、难点,以后逐步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心理学研究证明:带着问题读一遍比不带问题读五遍效果要好。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就得边读边思考,从书上找答案,这种学习主动积极,效果当然好了。要使预习真正起到“铺垫”作用,预习指导就应因人因文而异。因文而异,因人而异,一是指预习题不必强求一律,要顾及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二是在课堂反馈过程中,教师要随机引导,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
2.掌握预习的基本步骤
(1)默读课题,猜测内容
大家都知道,许多电影、电视剧只要看到标题,就能猜知和想象到故事的主要情节,那么学生预习的第一步就是通过默读课文的标题来揣摩一下本文的内容,然后再读课文,来印证自己的判断与课文内容是否一致,这一步的目的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默读课文,明确要求
拿到一篇新课文,由于会有一些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初读课文时,可以采用默读了解的方法。初次默读的要求有两个:一是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比如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一个什么人,描摹了一些什么景,告诉我们哪些知识,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等等,目的在于对全文获得一个初步的印象。二是准确地找出全部生字,画出不理解或不太理解的语句。在教材中,每篇课文前的方框内都有预习提示,学生要认真阅读课前的提示及课文下的第一个注释,以此来了解作者、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这一步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3)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学生在前两步粗知课文的基础上再读课文,这时,读书可用普通话大声地朗读,同时画出课文中不会读的字或不理解的词,然后利用工具书查出这些字音,自己动手解决这些问题,以便第二天到课堂上与同学讨论,这样既提高了学生掌握汉字和使用工具书的能力,也有利于扫除语言文字上的障碍,顺利地读懂课文。
(4)精读课文,理清思路
学生在前面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再精读课文,主要是让学生在预习后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掌握文章的章法之妙。如《故乡》让学生理清“回故乡一在故乡一别故乡”这样的写作思路。
(5)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要鼓励学生再次回到课文中,通过默渎思考,解决自己在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或者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独特的见解,也就是弄明白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之处。这一步预习完成得好,(教学论文 )可为课堂上“问题的探讨”这一双边活动奠定基础,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节约了时间,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更好。
(二)做好学读时的“导学”
1.新课学读前的“导情”
(1)情景导读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语文教学谈艺录》一书中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见解:“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学生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在教学过程中,导语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否得以激发。导语方法种种,情景渲染无疑是课前导语激趣方法之一,从于漪老师的导语中可窥一斑。
例:朱自清《春》一文的导语——
“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的生机,有无穷的力量,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
这例导语绘声绘
色,情景交融,创设了一种联想情境,学生听后会觉得眼前春光融融,一片生机。老师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学生迫切学习《春》的欲望被激发,朱自清如何妙笔生花的描绘、盛赞春之美景,正是学生急于想知道的。
(2)问题导读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假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辨,造成观点冲突,既激活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又活跃课堂气氛。例如:上课伊始,老师提出两个问题:①在你前进的道路上,一块垮塌下来的大石头挡住去路,你是想办法搬掉大石头,还是绕路行走?②假如你居住在半山腰,前面有大山挡住了你的视线和出路,你是选择挖掉屋前的大山,还是选择搬家?大家讨论这两个问题,发表针锋相对的看法.老师借势导入:让我们来看看古人的做法——《愚公移山》。
不管怎样的导,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激情。语文是形象性、情感性很强的母语学科,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都要与学生做情感交流,营造和谐、平等、宽松、热烈、愉快、生动的学习氛围,教师也要善于以自己的情感投入去以声传情、以情激情,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活跃的情绪状态,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并全情投入进去,深入到语言文字的`意境中,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心灵的沟通与共鸣,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语言的规律,并逐步获得对语言的理解感受力、表现力和表达运用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激发其内在的潜能,体验创造性学习的快乐。
2.教读中的“导学”
(l)教师示范性的导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好示范引领作用。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以及课文内容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示范性地品读,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例如《春》分析第4节春花图,教师可以先示范性地引导学生品读: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描写顺序?写出一派怎样的景象?春花特点?花下是怎样的情景呢?哪一个词用得特别好?写蝴蝶蜜蜂的作用?为什么野花会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
(2)教师设疑式的导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问题才能去主动探究。“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有疑问,才要去学习,去思维。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引导学生存疑、生疑,学会质疑。①精心设问。教师在问题呈现上需要确立教学的核心目标,指向集中地开展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开启学生的心智,唤醒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所设计的问题就不能是简单的“是不是”和“对不对”,也不能是艰深晦涩的学术性问题,必须有适合学生认知能力的探究深度和思维负荷。②适时追问。追问,作为一种提问技巧,在课堂上广为运用。它是在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是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在一问之后的再次补充和深化,要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甚至出新出彩为止。追问作为“关注过程”的一种具体的手段,有着其他提问技巧不可企及的优越性。追问不但能使学生保持注意的稳定性,激发其积极思考,而且能使学生由紧张到轻松,又由轻松到紧张的一张一弛的学习。特别是当教师听了学生的回答,发现其认识还是肤浅、粗糙、片面、零碎甚至是错误的时候,就应紧追不舍再次发问,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或由表及里,或由浅入深,或由此及彼,或举一反三,直到理解变得更加准确、全面、细致、深刻为止。
(3)教师补充式的导
在学生阅读遇到障碍或者需要对人物、事件、主题的分析做进一步的铺垫时,需要教师对文本中的一些材料进行解释或者补充说明,以便很好地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阅读。比如在教学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篇文章时,笔者连续用了三个不成形材料。第一处“亲射虎,看孙郎”典故的解释:孙权曾骑马射虎,马被虎抓伤,他用长枪投刺,虎被吓退。这个典故的作用是什么呢?用来形容英雄的威猛。这里是作者自喻,表现苏轼的英雄气概和少年气狂。第二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希望被朝廷重用,像汉代的魏尚一样可以上战场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可是,事实上,在杭州作出政绩的情况下,朝廷不仅对他没有委以重任,反而将有功的他从江南富庶之地迁到了贫瘠的密州。这情境,苏轼想起了汉代一位和他有相似遭遇的古人。第三处苏轼创作这首词的背景:公元1074年9月,苏轼打点行装北上,由杭州通判改任密州知州。从杭州到密州,苏轼从旖旎的江南到了广袤的北方,这一年,北方边界战事频繁,可是他远在密州。苏轼天性中的有一种情感在密州得到尽情释放,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4)教师生成式的导
教师的教学在按照既定的预设路线的情况下,要十分注意课堂教学中的即时生成。教师要因势利导地将这些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课堂的有效教学契机或者教学资源加以利用。
(三)做好读后时的“导学”
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导”要贯穿在阅读的全过程,阅读课后也不能忽略,教师在阅读课后的“导”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导练有效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复习巩固阶段。可以说,学生在前两个阶段的学习中获取的知识,大部分需通过练来巩固提高,否则,时间长久了,一些知识就会遗忘。练包括课堂复习、作业练习和一些自觉的实际操作联系等。它同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高效练习,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的辅导就很关键了。
导练,即辅导学生练习。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双基训练并对所辅导的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发现问题,为进一步深化训练提供依据,掌握信息。学生在确实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后,教师再通过课堂作业,强化所学内容的综合训练,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自练,即学生自觉练习。这一环节可分两个阶段,即课内自练(较少)和课外自练。一般在自练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发现一些自己借助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仍然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那就需要教师直接解疑了。
解疑,即解答解释学生在
练的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教师解疑的方法应因人因疑而定,一般有直接解疑法、举例引导解疑法、揭示解疑法、启发解疑法、提问解疑法等。
2.导思有方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学,不仅要善于进行自我的教学反思,而且还要善于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自我反思。指导学生的阅读学习,主要包括学生自我在阅读中的收获与问题以及还待改进的方面。我们可以从阅读的基本方法、语言的品味、主题的发掘、人物的分析、写作的方法、回答问题的表述,还有阅读思维的角度、深度以及对别人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指导,让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
三、教师“导”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教师要编写好学案并发挥学案的导学作用
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维持持久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探索问题的能力。一是导学要把握时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讨论热烈,对问题似懂非懂,想说却又说不清楚,正是渴望启发的最强烈之时,教师要善于捕捉这种时机,给予适当的诱导和点拨,将起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点拨不需要太多语言,一定要抓住时机,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教师的阅读导学要讲究艺术
阅读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变教为导更要讲究艺术。任何拙劣的导学,不仅不能引导启发学生的思路,反而会使学生的思维僵化,甚至退化。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地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能力、动机、兴趣、态度,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放下教师的架子,完全进入和学生交流的过程,始终与学生要表达的思想合拍,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教师既要跟上学生的思路,又要引导学生的思路。对任何疑难问题不能直接给学生讲授,要创设不同梯度的问题情景,使学生真正领悟、掌握。不能把自己的思路强加给学生,使其硬性接受。
(三)教师的导学方式要灵活多样
“居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长时间单一的引导方式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导学方式应灵活多样。导学与教学案是密不可分的,好的教学案是教师进行有效导学的先决条件,但教师绝不能仅仅局限于已设计好的教学案,因为再好的教学案也不能把课堂上的所有情景都考虑到。
2.课堂教学中教师“追问”的策略研究 篇二
一、趣闻热点引发追问,激发兴趣
课堂上,只有教师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才会凝聚,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对问题的思索探究,热情愉快地学得新知。相反,如果教师不注意创设迎合学生心理的问题情境,即使教师在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再有层次、有逻辑,教师的努力也会事倍功半。初中生对故事趣闻很感兴趣,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趣闻来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的探究动机定会受到强烈激发,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例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笔者曾引用一篇颇具闹剧性的“水变油”故事创设情境:20世纪80年代,我国出现了一位奇人,名为王洪成,他游历各地表演水变油的奇妙之术。他只要在水中滴入一种特制的神奇药水,水会即刻变为油,而且还会迅速着火,熊熊燃烧。以致当时一些媒体对其大力报道,甚至将他的把戏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有的大企业也准备花费巨资购得这种轰动大江南北的神奇药水。讲至此处,学生个个面带好奇、惊讶之色,个个用探询的目光望着我,于是我就势提出大家心中共同的疑惑:“王洪成的神奇药水究竟是何物?水真的可以变身为油吗?如果不能,又是何缘由?本节课,就让我们来共同探究所有问题的答案。”如此一来,通过有趣的故事激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探究真相的欲望,促使学生热情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与探究之中。
与化学知识相关的故事趣闻很多,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之中巧妙地结合运用,就会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以及学习新知的强大动力。尤其当今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学中得以广泛运用,与教学相关的更多趣闻资料可以结合声音、图片甚至是以视频的形式来播放,还会给学生带来更为强烈的感官冲击,使学生兴趣倍增。
二、联系生活引发追问,驱动自主
化学隐身于生活与自然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初中的化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联系更为紧密。如果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创设问题情境,会让学生感到化学亲切而重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促使学生积极活跃地去思考和探索,进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分子和原子时,教师从校园中采摘几朵盛开的鲜艳花朵,将其带入课堂。创设情境时,笔者将鲜花分发给学生,并请学生互相传递共闻花香。学生感慨于花朵的清新香气之时,教师就势提问:“大家是否闻到了花朵的清香?我们为什么可以闻到这清新的香气呢?”接下来,教师向学生演示一个小实验:将几滴红色墨水滴进盛水的烧杯之中。随后请学生观察墨水在水中的变化,并提出疑问:“这种变化又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平日熟视无睹的现象中竟然潜伏着奇妙的化学知识,学生内心充满强烈的好奇和疑惑,层层追问进一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冲动,于是教师就势引领学生展开对新知识更为深入的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
加强化学教学与生活情景及自然现象的联系,不仅可让学生领悟化学的重要用途,还可以使学生视野更加开阔,思维得到更好的开发。联系生活情景、联系自然现象创设问题情境,还会使原本抽象枯燥的概念、理论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主探索的动力增强,会使整个课堂气氛积极活跃,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三、实验现象引发追问,激活思维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意义重大,化学实验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实验中伴随的各种奇妙的现象,容易激发学生喜欢化学、学习化学的热情,促使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从而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能够培养学生的认真、严谨、勇于探索的科学素养。
例如,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教师先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实验材料——一个一次性纸杯和一支蜡烛,课上让学生自己做“纸杯烧水”的趣味实验:首先学生向纸杯中加水,然后点燃蜡烛并将烛火对着纸杯底加热。持续几分钟,杯子底部慢慢变黑,杯子里的水则开始沸腾。此时,学生将烛火熄灭,然后将杯底的炭黑轻轻除去,学生惊奇地看到纸杯底竟然完整无缺。教师随即抛出学生内心正要急于探明的问题:“烛火将纸杯里的水都煮沸了,纸杯竟然没被烧破,这是为什么呢?从中推测,燃烧需要怎样的条件呢?”接下来,教师让学生展开小组探讨。令学生震惊不已的实验结果已经激起了他们探究真相的强大动力,因此学生积极转动思维,踊跃探讨辩论,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成功揭开了其中的奥秘:纸杯要想着火需要到达一定的温度,而这个温度要高于水沸腾时的温度,因此会出现水虽沸腾,但纸杯仍然完好的现象。当然,可燃物燃烧的一个重要条件也就随之浮出水面。
相比教师苍白的讲解,学生动手实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会使学生兴趣更浓,思维更活,理解更透,印象更深。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亲自动手实验,自主参与探究讨论,学生从中深切体验到了化学学习的极大成就感,从而学习化学的兴趣愈加浓厚。
3.课堂教学中教师追问下的精彩生成 篇三
一、学生理解重点处追问
现在的课堂是互动、多元的课堂,课堂上学生生成的资源此起彼伏。教师要能够抓住学生生成的资源,为我所用;要用学生的智慧去启发其他学生的智慧;要把数学课堂变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启迪智慧的场所。实际上,许多学生独特的发现往往就是一节课的重点。如果教师善于利用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案例1: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片段。
课件出示例题: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你能一一例举出来吗?
(学生自主探索之后,教师选择学生上台展示思考成果。)
生1:
生2:
教师追问:你认为这两位同学在进行一一例举时有什么不同吗?
生1:他们一个用列表的方法,一个用的是画图的方法。
生2:第一个同学的表格比第2个同学的画图有顺序。
教师追问:你认为他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列表的呢?
生2:他是先从长8米考虑,宽就是9减8,就是1米。接着考虑长是7米,就这样算下去。
教师追问:那你们认为这样有顺序地进行列表有什么好处呢?
生3:可以考虑全面。
生4:就不会遗漏。
生5:还不会重复。
看了,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实际已经体会或者不自觉地运用了一一例举这样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可是学生的表述是无序,而且是平均用力的。教师如果抓住学生生成的方法中能突出重点的部分加以追问,这无疑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在《解决问题的策略》这节课中生成的方法很多,可是教师选择了两种能突出教学重点的方法,这其中就蕴涵着教师的教育智慧。巧妙地点题,巧妙地处理生成性资源,追问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二、学生理解不全面时追问
数学是思维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主要是要学习思维的方法。课堂上,学生会充满热情的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告诉老师和同学。可是,由于很多限制,学生的思考往往是不够全面的。这时,只要教师稍加引导,学生的发现就非常完美。学生不全面是正常的,可是教师如果不能把学生生成的不全面的资源加以利用,那将是非常大的资源浪费。
案例2:《解决问题的策略》
1、学生列举出羊圈的4种不同围法:
长 8米 7米 6米 5米
宽 1米 2米 3米 4米
2、师:在实际生活中,你如果是王大叔的话,一般会选择哪一种围法?在有序的列举中,你有没有找到什么规律?
生1:宽越来越大。面积就越大
师:同意吗?
生2:长越来越小,宽越来越大,面积也越来越大。
师:同意吗?
师欲给生1一个答复,想举个反例,但发现这又不好举例,只能让这一教学资源过去了。
在这片断中,生1发现的规律是极其浅显、直观的,没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而师生间的对话也未能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思考。教师若能在生1的回答后,加一句:这么说,长还越来越小了呢。“面积越来越大”是单跟长或宽有联系吗?这样可以引导只观察局部现象的这部分学生转向全面考察长和宽的联系,让学生的思考在对话中逐步深入,凸显出规律。
三、学生偏离主题时追问
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资源不一定都是围绕主题的生成。虽然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这不代表就能放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在学生偏离主题时,教师追问的语言不仅要保护孩子自主探究的热情,还要把学生的“偏离”进行冷处理。这需要教师具备比较高超的教学机智。
案例:教学《1-6的乘法口诀表》的片段。
师:横着观察1-6的乘法口诀表,你有什么发现呢?
生1、每行是按照口诀的顺序,先是1的乘法口诀,再是2的乘法口诀等等。生2、每一横行是几的乘法口诀,这句口诀的第二个数字就是几,而且这一行的都相同。
生3、每句口诀第一个数字都比第二个数字小。
师:竖着观察,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生1、第几竖行,开头数字就是几。
生2、开头数字都相同,第二个数字一个比一个大1。
生3、第1竖行口诀1个几就是几。
生4:我斜着观察也有发现。第1斜行第1个数字和第2个数字相同,而且它们是各个竖行的第1句口诀。
生5:我还有个发现,但不知道对不对。我发现第1斜行的得数一个单数,一个双数。而第2斜行就是全都是双数了。
教师追问:那么有哪些同学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下课后再把你们的发现告诉我好吗?
(下课后几名学生和老师讨论)生:我有发现口诀前面两个数字只要有1个双数,得数就全是双数。口诀前面两个数字中如全是单数,得数也是单数。
师:对了,以后你就会知道,单数×单数=单数 单数×双数=双数,双数×双数=双数。你的发现很厉害,很有深度!
教学反思:这个环节中,学生的生成性的发现是非常有价值的。可是,课堂上类似的发现非常多。如果教师都一一进行突出和强化,无疑会削弱重点和难点处理的分量。课上,那个学生发现了“第1斜行的得数一个单数,一个双数。而第2斜行就是全都是双数了。”这多么了不起呀!他才是个二年级学生啊。可是如果把这个知识点隐含的所有道理都挖掘透,甚至是作为全班学生的学习内容,显然是不现实的。它只能是课外知识的引申。这样让孩子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会让数学课堂增添无穷的乐趣。
四、学生发生困惑时追问
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生成的资源非常丰富。有些生成的资源恰恰是教师知道的正确答案,而有些是学生探索失败的一个例证。可是,这些对于学生而言都是他探索中不可替代的一个过程。教师的追问就要让学生拨开自己看不见的云雾,在他自己的角度去仰望青天。正如一首歌中唱道:“给我给我一双慧眼吧!”学生期望有这么一双慧眼。那么,我们教师首先要具备这么一双慧眼。
案例4:一位教师执教了《百分数的意义》一课,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汇报交流课前收集的百分数,并尝试说一说这个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很好地演绎了课堂教学中追问的艺术。
开始上课了,学生非常高兴地拿出了课前收集到的带有百分数字样的衣服标签、饮料瓶子、药品盒子、报纸杂志等物品。教师叫起来一个胖胖的男孩,他在网上收集到:
姚明2008年投球的命中率为50.7%。
教师顺势追问:这个50.7%表示什么意思?孩子回答:50.7%表示姚明投了100个球,进了(稍微停顿了一下)50.7个球。教室里一片哗然。教师笑了笑,没有评价,而是把目光投向学生。有学生马上站起来说:怎么能有0.7个球,应该表示姚明大约进了50个球。又有小手高高地举起:用四舍五入法,姚明投了100个球,大约进了51个球……学生面面相觑,一时陷入困惑。
教师又追问一句:姚明是不是只投了100个球?有孩子像悟到了什么:50.7%表示姚明如果投了1000个球,进了507个球。孩子们似乎觉得解决了0.7个球的问题。
这时,教师再次追问:刚才那个孩子用了一个词“如果”,用得非常好,大家想一想2007年姚明是不是只投了100个或1000个球?学生毫不犹豫地说:肯定不是!教师追问:那么命中率50.7%这个数是怎么得到的?片刻的思考后,学生豁然开朗,纷纷举起了手。教师仍然叫起了那个胖胖的男孩。这次,男孩充满自信地说:命中率50.7%这个数是姚明2007年中球的个数除以投球的总数得到的,不表示具体的量,所以不能说投中了50.7个球……
对学生收集到的姚明2007年投球的命中率这条信息,当学生说出“姚明进了50.7个球”时,学生的表现反映了他们当前的认知状态和思维方式。教师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课堂生成资源,并没有轻易评价和随意处理,而是沉住气及时调整了教学预设,将这个有价值的信息纳入教学环节。随即,教师放慢教学速度,抓住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不断的追问,引导学生去争论,把课堂上生成的信息加工成阶梯式攀升的问题,学生通过讨论、争辩,产生自悟,最终达成共识——50.7%只表示中球的个数和投球的个数的比例关系,不表示具体数量。在教师的追问下,质疑和解疑自然舒缓、水乳交融,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课堂追问是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精妙的教学艺术。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精心设计、实施课堂有效追问,既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又能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对英语教学中“课堂追问”的反思 篇四
本文从一位美国教师的语言课堂谈起,探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课堂追问在培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指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目的在于提高英语课堂的全面性与人文性,加强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上课铃响了,美国教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灰姑娘》的故事,然后开始向全班同学提出一系列问题:如: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灰姑娘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灰姑娘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如果灰姑娘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
最后老师再问学生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学生们说出午夜12点以后灰姑娘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老师惊呼“你们太棒了!”并告诉学生再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鼓励孩子如果将来谁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孩子们为此欢呼雀跃。
虽然只是一节普通的小学语文课文,但这位美国老师在课堂上设计的这些问题是在任何的一本教学参考书上找不到,是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的,然而却对学生的学习目标指向却是不可估量的。通过对一连串具有开放性问题的不停追问,美国教师的课堂设计的确使得孩子的求知欲望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并且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以及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却都有正面的引导,这一点恰好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相吻合。
衍射及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与选修教材,阅读材料包含大量信息,涉及天文、地理、音乐、美术、科技等各个领域。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停留在对课文具体内容、具体细节的重复设问,那样的课堂只是最普通的、低档次的教学。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突飞猛进,对一些基础的,表象的文字性内容的东西已经不能够满足他们的学习欲望;另外,高中阶段也是学生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对世界与社会的认识会受到许多外在的现象的迷惑与诱导,会有一些自己不成熟的想法与念头的产生。然而这些英语文化知识点的覆盖其实是为学生的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他们可以将自己的生活现状与世界的现状进行比较,可以将自己国内产生的想法与国际同龄人的想法与之相比较;可以将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再融合;可以将自己的生活现状用更为直接的方式进行交流与表达。所以,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既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也是促进文化交流与培养学生开阔胸襟的德育培养者。那通过怎样的途径才能够将这两种职能进行有效的结合呢?课堂追问要算得上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了。
追问在百度百科中的解释是追根究底的查问,多次的询问。追问从内容上来看可以划分成两类:
第一类:对课文知识点的追问,培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为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提供更多的机会。老师通过就课堂的某一知识点的追问,促使学生能挖掘出文字表面问题背后所隐含的另外的.知识点,从而帮助学生构建新、旧知识的桥梁与纽带,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使得学生在学习能力上有长足的发展。 另外,课堂追问也可以为教师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提供更多的机遇。通过对知识的追问,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展现出自己不同的知识层面、对问题的理解的不同层面以及分析问题的不同途径等,使得课堂的因材施教不是一句空话。
第二类:对学生自我观点的追问,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正确价值观世界观导向与指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高中英语必修3课本第一单元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中,通过对文章中各种节日的介绍和学习,可以追问学生关于世界文化多元性的认知,发现民族间融合的纽带和重新认定与弘扬自己祖国文化。另外对也可鼓励学生在现代的生活工作方式下新节日的创新与遐想,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同时辅助Using Language 中的Listening and Speaking等丰富的背景知识作为承载各国文化的载体,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与文化结构,使得学生进一步融入全球性的文化交流当中去。Reading and Writing的那个部分更是对中国传统节日——乞巧节的渊源的追溯,并且结合现代年轻人心目中的西方的情人节,将这两个节日相连接本身就是教材的突破。如果教师在这两种节日的起源中继续引导学生寻根溯源一定也会让学生更深入的挖掘出Valentine’s Day与中国的元宵节等更加丰富的节日内涵,从而更好地进行文化的整合与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认知;另一方面,将 Valentine’s Day与中国民间的乞巧节的联系再将Valentine’s Day与传统的元宵节在进行比对,学生就可以对教材中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进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样的课堂追问引导学生反思教材,正确对待固定答案的提议,优化学生思维,增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辨析能力,提高答案的深度。
5.追问诗歌教学——课例研究研讨稿 篇五
主持人:王玉萍
辩 课:陈 超 史冬娜 苏月霞 孟 波 贾红艳 唐丽丽
古诗,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支奇葩,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闪烁着伟大的人文精神之光。而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很多老师提倡“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原则,重字词的解析,轻诵读和感悟。新课标中提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可见,古诗教学应该以 “诵读”为主,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品味古诗的无穷之意。
话题一:怎样将课堂诵读做实做活?
陈超(逊克县实验小学):这堂课我的执教理念是“读”占鳌头: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诗文大意。通过朗读,引起争议,进而读准字音;利用吟读,读出古诗的韵味;运用想读,读出孩子们眼中的《敕勒歌》,让学生的朗诵一遍有一遍的要求,一遍有一遍的目的。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最后通过背读,使整节课达到高潮,让学生的情感有了释放。
史冬娜(逊克县干岔子小学):三年级学生年龄尚小,情境教学更利于激发情感与想象。所以我引入了《敕勒歌》的传说,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诗与曲,自古以来就是相互依存的姊妹艺术。优美的歌曲,能创造特定的情境,能把学生带进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中去,腾格尔的《敕勒歌》雄壮激荡,使学生能充分体会到比东魏的将士们生命更重要的是家乡敕勒川,从而激起了诵读的浪花。
但是从课堂效果上来看,诵读的形式偏单一。应该从多个角度,从儿童的视角,来创设情境开展诵读,会更容易达成体会诗意,感悟诗情的目标。
苏月霞(逊克县逊河小学):找准切入点,盘活诵读课堂,水到渠成。陈老师巧妙地运用歌曲切入,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欣赏美丽草原的空旷辽远之美,感受草原人民的幸福生活,从而激活学生对草原的无限遐想和向往之情,为后文学习奠定基础。史老师娓娓道来的故事巧设悬念,引人入胜。学生会迫不及待地学诗,入情入境地诵读。
孟波(逊克县逊河小学):两位教师的课堂诵读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优秀的学生能积极发言,中等生能跟随着老师的引领。但课堂上那几位“滥竽充数”、“无动于衷”小家伙,没有得到老师特别的关注和指导。场面热热闹闹、声音沸沸扬扬,但有的孩子的诵读还是“念经”式。理解和感受的自然也不到位。
陈超:的确,在指导朗读的时候,因为时间的关系,个别同学没有读出感觉时,就进行下一个环节了,此处关注学生个体方面做得不够,个人认为还是存在走教案的潜意识,课堂生成的机智性策略少,看来真正“以生为本”,还需千锤百炼啊!
孟波:我觉得这是语文老师的共性问题,学生存在个性差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层次教学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并为之付出心力去研究。
苏月霞:诗歌教学离不开读,读熟读准字音是前提。结合诗意、注重诗歌的韵律读出诗的韵味是基础。诵读中感悟诗歌的情感是关键。陈老师“穿越时空”的情境诵读,不仅利于学生记忆古诗还能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喜爱之情。
王玉萍:以“读准、读通”为基础,再读出节奏,悟出诗意,两位老师对诵读的设计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但两人都没有教师范读的环节,虽然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师的范读显得有些苍白,但这才是教给学生古诗朗读方法的一条捷径。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一遍一遍的齐读中感受不同的情感,但这种整齐划一的齐读,往往泯灭了学生的个性。
贾红艳(逊克县民族小学):古诗诵读应尽量避免齐读,因为齐读容易导致唱读,淡化诗味。还有这两节课缺少学生的品味试读,比如:两位老师都抓住“穹庐”让学生体验作者把大草原视为家,引导学生体会热爱家乡的情感,学生也深刻地体会到了,但却没有适时地抓住时机,指导学生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出来。
王玉萍(逊克县实验小学):古诗的审美体验是感性的,是个性化的,诗的韵味只能靠自己全身心的反复诵读方能逐渐品味,所以要给足时间,放开手脚,让学生独立练读、诵读,熟读自悟的体会才是最独特的。古诗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的指导还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揣摩。
贾红艳:美由心生,诵出韵味,以往的古诗教学一般停留在不同形式地读,以熟读成诵为主,而这两位老师虽然在教学设计上各有千秋,但也有共同之处就是通过析字,赏读等形式,让学生品悟诗歌的凝炼之美和意韵之美,并启发学生将自己所悟到的情感用或诵或吟等形式表现出来。
唐丽丽(逊克县实验小学):教学中还可引导学生抓诗眼,把握诗中有情感色彩的、形象鲜明的、有深刻含义的词语,反复推敲,进入诗的意境。
贾红艳:入境之后的导读中,教师的评价语也不可小觑,两位教师在这点上做得很好,评价有激励也有指引,不仅能评学生表现,还能给予指导性的意见,使教师语言不只是简单的“你真棒„„”。
唐丽丽:诚然,这样的评价语已经因为泛泛和滥用失去了它的积极意义,因此用心设计,打造语文味儿浓浓的评价语,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必修功课。
话题二:怎样使学生的想象由“骨感”变“丰满”
史冬娜:这节课我让学生在品文的基础上插上想象的翅膀,通过想象做到眼中有字、脑中有画、心中有情。抓住“见”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的美丽富饶,激起幸福感。使学生与诗人产生共鸣。学生通过审美体验,得到心灵的陶冶,从而体会到敕勒人对家乡那份爱。在教学中我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当学生在不满意自己画作时,抓住契机,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文字美。我觉得想象变丰满的过程就是语文味儿渐浓的过程,我时时刻刻不忘我的课堂姓“语”,它应立足文字。
陈超:通过导入时动听的歌曲和优美的画面;课前学生收集的敕勒民族资料的铺垫,加之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在想象诗眼“见”时,学生各抒己见,说得具体生动且充满了童真童趣,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但在学生展开想象时,我的点拨语言没有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引领作用,基本功还需加强。孟波:走进文本,走近作者,才会真正的心动。心动自然会思绪万千,浮想联翩。史老师的故事导入,拉近了学生和作者距离。陈老师的朗读、想读、激发学生创造的各种读法让学生实践了“书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景自现,其情自动”。
王玉萍:古诗是语言文字的精华,在这凝炼的文字背后,隐藏着许多意境,史老师巧妙地运用加关联词语改写千古名句的方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而在学生脑海中“见”出开阔无比,弥漫活力的画面。陈老师的一个“想读”既让学生将文字变成画面,又教给孩子一种学习古诗的方法,可谓一举两得。
苏月霞:在理解《敕勒歌》后,史老师要结合切入点,再次创设情境会让课堂更完美。如:想一想,歌曲究竟传达了什么信息才能让将士们能转败为胜呢? 陈老师在让学生“穿越时空”读诗时,可以指名读分角色读,假如你就是唐朝的李白,你会怎样读?假如你是北朝的孩子你会怎样读?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这么读?这样既体现学生的个性读,又能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贾红艳:引导想象,利用留白的形式是好的,史老师播放腾格尔演唱的《赖勒歌》那沧桑的蒙古腔音,那低沉的马头琴鸣奏,已经深深地将学生带入到了歌曲的情境中去,这时应该让学生谈谈你听后,有什么感受?或悲怆、或深情、或向往,应该让学生充分地去读,去诵,将想象化为一个个个性化声音,而不是只一遍齐读了事。
陈老师在第三板块中引导学生大胆展开想象,让学生感受到了诗中的色彩美和意境美,但在此环节中设的句式补白,感觉束缚了孩子的想象,唐丽丽:有时候引领也是一种束缚,扶助也是一种捆绑,教师应当掌握好尺度,区别对待,比如事先告知,补白是提示,不是必须,可以参考,也可以自由放飞,这样效果会不会更好?
贾红艳:可不可让孩子个性发挥,用自己品悟到的感情,试着用以往学过的诗句去赞美下家乡,甚至可以用相关歌曲,或几句激情的赞美去抒发情感。想象由骨感变丰满应该是一个自主自由,个性飞扬的过程,身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做得更好更人文。
话题三:三年级诗歌教学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苏月霞:古诗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古诗讲究的就是合辙押韵。我认为在我们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地渗透平仄、韵律,让学生知道诗歌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只教不求理解。如《敕勒歌》这首诗的韵脚是 “ā ”,讲讲一些音变、意变的字,可以告诉声调一声、二声为平,三声四声为仄,古人读诗时讲究平仄,这样才能读诗词跌宕起伏;教学中应该指导读出诗中的重音、停顿、语速、节奏。如《咏鹅》可以用欢快、轻松的语调教学,节奏稍快;《静夜思》用舒缓、沉思的语调教学,节奏稍慢等。
孟波:我觉得格律知识不宜对三年级的学生讲解。但可以换种方式呈现,比如让学生们通过各种诵读实践和教师设计的“换词”、“替字”等方法感受到平仄、押韵的语感美。长期的训练定会让学生“品”出诗歌的味道,“悟”出诗歌的真谛。“告知”的远不及“领悟”的受用。
史冬娜:预习是课堂效果的最强生力军,这项前置工作一定要师生齐上阵,做足做实做透。另外,古人对诗词的用字极为讲究,往往要反复推敲后完成,所以古诗词的语言大多十分精练,具有丰富的内涵。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从而去体会诗词的妙处。
苏月霞: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学习古诗的方法。如借助注释、插图解析诗意,感悟情感。知道想读、唱读、画读、表演读的学习方法,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学习方法。
贾红艳:三年级的诗歌教学,除了指导学生诵读、体验外,指导学生怎样去品读,怎样去学习更重要,这点陈老师做得很好,指导学生借助注释、查找相关资料、用不同方式去读,所谓“教是为了不教”“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这个道理。此外孩子天真,可爱的天性要充分呵护,不妨放手让孩子用喜欢的方式去读,如打拍子读,吟唱着读、撒欢儿玩着读等,只要不读破音就行,而平仄等知识不要过于强调,以免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在适当时候进行点拨,不做硬性规定。
王玉萍:从古诗教学实践中,我们感觉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理想的古诗教学,不应该是学生学习此首古诗的终点,而应该是学生大量阅读古诗从而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起点。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诵读、想象、理解、感悟古读的无穷魅力,让学生走进经典,给学生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唐丽丽:学贵有法,而教无定法。无论怎样的方式方法都一定要立足于对学生的尊重,三年级的诗歌教学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对经典的热爱,爱上了才会亲近,才会有主动学习,持续学习的动力,切记,我们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的心田播种对语文的热爱。
(整理:王玉萍
雪
6.课堂教学中教师“追问”的策略研究 篇六
摘 要: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人才需求量大。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意味着: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高质量的教学水平是多幺的重要。就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探讨教师进行有效教学反思的策略。
关键词:教学反思;重要性;策略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各种事物的更新换代十分频繁,因此,对教育事业的要求也是逐渐提高。首先,新课改提出,在实际教学中不得不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转变教学方式,以适应时代的变化。由以老师为主体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由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多种教学方式综合运用;由学生被动学习到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其次,教育作为促进科技蓬勃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社会各界都必须给予高度关注的事物。最后,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时代进步的要求,同时也是不断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要求。综上所述,都从不同角度说明了教育事业的重要性,教育事业要想产生质的飞跃,不得不进行教学反思的策略研究,只有进行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学反思才能总结实战经验。
一、有效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1.有效教学反思有利于提升个人的整体素质
无论是在哪个行业,对于工作反思、工作总结此类公文的书写是不可避免的。“存在即为合理”,既然它存在,那幺就一定有其合理性。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工作的反思,同时也包括对个人的反思。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血肉之躯,工作即是生活,在每天的教学工作中也是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学反思通过对一天生活和工作的分析与探讨,对其中做得好的、做得不好的进行分析,然后加以完善,是不断提升个人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有效的教学反思有利于提升个人素质,通过对自己教学方式方法与课堂效果的分析,有利于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水平。对于自己在教学中与学生、同事的交往分析,有利于提升自己待人接物、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素养。
2.有效教学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有效的教学反思有利于提升个人素质,正是由于自身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教学能力、教学素养、教学方式方法才能相应地改变,这样有利于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以数学教学为例子,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现有的教学工具、现行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从而优化教学方式,得出更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
3.有效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完善
随着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教育事业的发展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对于家庭、个体而言,是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对于社会而言,是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对于全人类而言,是人类发展进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有效的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完善,不断反思教学方法,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方法,达到更高的教学水平,从而产生量的积累,最终产生使教育事业日臻完善的质的飞跃。
二、进行有效教学反思的策略
1.统筹兼顾,全方位进行教学反思
在现有的教学反思中,时常出现反思片面、漏洞百出的问题。其次,有效教学反思对个人、教学以及教育的重要意义显而易见。因此,在最后,我们要针对这两点,统筹兼顾,全面地进行教学反思,以显现其重要性。通过反思教学的目的、方式方法、内容、教案、流程等各方面以求全面、全方位地进行教学反思,以达到有效、高质量的反思效果。
2.实时进行教学反思,平衡优缺点、总结实践经验
在教师有效教学反思的`策略研究中,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
时,往往都会进行课后反思,而忽视课前、课中反思。另外,有许多教师在反思中着重反思不足,而忽视优点。针对这类问题以及教学反思的意义,作为教师,不但要兼顾课前、课中、课后的实时教学反思,还要优点和缺点两者兼顾,从中获取教学经验并总结实战经验,以完善自己的教学,从而达到更高的教学水平,提升个人的同时,也是在为教学研究者提供参考。
3.正确并深刻理解教学反思的目的与意义
在实际的教学反思中,难免会出现重数量、轻质量的情况。教师将教学反思当作一个任务来完成,教师为完成教学反思的任务,往往就重形式数量、轻具体的内容与质量了。因此,教师要正确深刻地理解教学反思的目的与意义。首先,教学反思的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在实质上,首先是针对个人的,是丰富自身教学经验,完善个人整体素质的。其次,有效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在上文已提及。因此,这些都要求教师正确理解教学反思。
在现代教育中,教学反思已成为完善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途径。综合有效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与相关策略,随着时代变化,社会竞争,有效的教学反思是促进个人与教育事业适应时代、适应发展的一剂良方。因此,对于教师有效教学反思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同样的,对于有效反思的策略研究也是重中之重,不可或缺。因为,个人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都依赖于有效的教学反思。
参考文献:
[1]高逸F.这也是一堂课[J].中文自修,(4).
7.课堂教学中教师“追问”的策略研究 篇七
一、无效追问的现状
1. 追问变成了“套问”。
课改以来,虽然“满堂问”的现象已经有所减少,但仍有教师遮遮掩掩、欲罢不能。乍一看,课上的核心问题并不多,但在交流感受时教师往往会在不断地追问下把大问题分解成了多个小问题,或拐弯抹角地设问,挤占了学生思考、阅读等有效学习时间。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无法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思维只停留于浅表层,不能向纵深发展。老师的后续教学不仅没有发挥指导作用,反而把追问演变成了套问,使语文课失去了应有的语文味。
2. 追问变成了“逼问”。
追问是以深入为方向,以思维走向为路线,发挥老师的主导性,调动学生主体性的过程。在当下的课堂上,不难发现追问演变成了逼问的现象。有的教师喜欢以自己既定的答案为目标,背弃思维的自然走向,步步紧逼、穷追不舍,将学生逼到老师的思路上去。这样的课堂生成性大打折扣,很多有利的学习契机因此错失。
3. 追问变成了“重复问”。
当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不够理想时,有的教师喜欢习惯性地重复问不同的学生,进行诸如“再想一想”“还有吗”之类的不断追问与提醒。教师为了寻求答案的完整性,并不引导学生触摸文本内核。这种平面的追问,无法诱导学生思考探究,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致使学生的学习没有任何增量。那么,如何“追问”才能使阅读教学更有效呢?
二、有效追问的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追问就是“对话式”教学的一种存在形式,师生对文本的解读应呈开放的状态,思维始终是积极的,从而实现平等对话。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追问是有效的催化剂,且追问内容的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可以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向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发展。
1. 思维碰撞时追问———生成精彩。
课堂资源是伴随着动态发展的教学过程而随机生成的。有效利用课堂资源,是期待阅读出现精彩亮点的关键。因此,抓住学生对文本体验中具有价值的创新生发点,进行巧妙追问,能拓宽课堂阅读的空间,丰富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呈现出精彩的阅读对话。曾听一位老师执教《草船借箭》一课:同学们正纷纷讨论着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突然,一个别样的声音冒出来———
生:老师,我发现诸葛亮也有未料到的事。
师:何以见得?
生:文中写到诸葛亮讲“三天后,请到江边取箭。”试想,既造箭,怎么会到江边去取呢?要是周瑜再仔细琢磨一下,就能发现破绽。
显然,这是与众不同的声音,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此时老师追问:“为什么诸葛亮的计谋还能成功呢?”经过再次讨论,学生对诸葛亮知人心、识周瑜又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惊叹他的“神机妙算”。生生之间、生本之间在文本背景下思维发生了碰撞,既拓宽了思路,又对文本的解读有了进一步提升。
2. 点睛之笔处追问———更上一层楼。
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往往隐含着许多丰富的意蕴,却容易被学生所忽略。因此,“追问“便可以此为抓手,将文中的关键词句作为追问的落脚点。由此切入,使教师的追问更简洁,更具针对性,给学生理解文本提供更宽广的思维空间。如《晏子使楚》一文最后一句点睛之笔的教学,就可以用连续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加深对晏子这个人物形象的读解。
师:晏子作为使节出使楚国,按理,双方一定要做到讲规矩、有礼节。然而晏子却没有得到尊重,最终的结果呢?
生: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师:“尊重”的意思就是———
生:敬重、佩服。
师:那“不尊重”呢?
生:侮辱、蔑视。
师:“不敢不尊重”呢?
生:就是尊重了。
师:那就直接写了呗,为什么还要用上“不敢不”?
生:就是不能不尊重的意思,是特别佩服。
(教师让学生把“不能不”换进句子中变成“楚王不能不尊重晏子了”,并改为陈述句。)
生:楚王只好尊重晏子了。
生:楚王必须尊重晏子了。
师:楚王佩服晏子的什么呢?
生:晏子的才华。
生:从晏子说的哪些话可以看出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能言善辩的口才?
王崧舟老师曾说:语文的本体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教师紧扣“不尊重”和“不敢不”的言语表达形式,巧妙地引导、点拨,让学生通过换词、改陈述句,产生向纵深探究文本的欲望,加强了对文本的解读,语文味在字词间逐步弥散开来。经过教师的刨根问底,层层深入,学生对晏子这个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晏子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渐渐变得立体、高大起来。学生在教师的追问下,逐步体会到言语形式的秘妙。
3. 人云亦云时追问———标新取异。
小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思辨能力,有时自己理解的少,借鉴别人的多,甚至人云亦云,随声附和。这时,如果教师不积极引导再思,而是一锤定音,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形成传统刻板的一问一答。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创新,帮助他们找到突破点。
在教学《水》的第5自然段时,我这样引导学生: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通过读课文,学生很快知道本段详细描写了母亲用一勺水给兄弟四人洗澡。我追问道:“对于我们来说,洗澡是一件极平常的事,并没有什么可写之处,可是作者为什么把它写得这样详细?”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因为他们兄弟四人洗澡的时候非常快乐。”这时,我继续追问:仅仅是为了写洗澡时的快乐吗?你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面去思考。经过一番静思默想,学生又一次举起了手:洗澡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平常的事。但由于缺水,作者的乡亲一年才能洗三四次澡。所以,他们要慢慢体会、享受洗澡的快乐。正因为这种感觉非常难得,所以作者想把这美好的事情永远留在心里,留在他的记忆深处。及时追问鼓励了学生敢于否定对方的观点,摆出自己独特的意见,思维在教师的追问下得到提升。
4. 体验分歧时追问———存异求同。
阅读行为极具个性化。不同的学生对待相同的文本可能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而且彼此的体验也许存在着分歧。教师可抓住“学生分歧点”进行追问,引导学生换个角度,以全新的视角介入。第二轮的讨论,令学生之间消除了分歧,拥有统一的认识。教学《玛丽亚的心愿》一文,有学生提出此处的“观众”应该改成“顾客”,因为“阿根廷人都争相购买我们的商品。他们是来买东西的,所以应该叫‘顾客’,怎么是‘观众’呢?”意见得到许多学生的支持,一个学生却认为,“阿根廷人来并非都是买东西,更多是来看的。况且,我们的产品是去展览的又非开店出售,所以得叫‘观众’。”……面对学生之间的分歧,教师便可由此切入:“到底该称他们什么好呢?他们是来参观的,可为何又有这么多人购买呢?”于是,在激烈争论后,学生明白了阿根廷人既是顾客又是观众,他们对中国的产品充满了喜爱,进而生发出对中国人民的喜爱。这时,学生对文本意蕴的把握更加准确、深刻了。
5. 感受肤浅时追问———鞭辟入里。
缺乏对文本内容或语句内涵的深入体验,学生便很容易停留在字词的表面,所获取的体验也显得肤浅。倘若教师不能很好地引导,便会让课堂交流局限在表面,整堂课犹如在冰面上滑行,无法涉及内在含义。每当此时,我们便要进行巧妙、有效的“追问”,直入文本语言的内核,提升学生对关键词句及文本主题的理解。一教师对《荷花》一课中“挨挨挤挤”的教学,是这样追问的———
生:我觉得这一句写得很好,“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生动地写出了荷叶的样子。
生:挨挨挤挤,写出了荷叶很多。 (师板书)
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挨挨挤挤”的现象吗?
生:在火车站,人特别多,挨挨挤挤的。
生:在春节期间的超市里。
生:夏天到了,奶奶家门前的一棵大树,树叶密密层层、挨挨挤挤的,把蓝天都遮住了。
师:“挨挨挤挤”说明了人或物品很多。那么,这儿说荷叶“挨挨挤挤”是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告诉我们荷叶很多,长得非常茂盛。
生:说明荷叶长得很有生机。
生:有这样茂盛的荷叶,池里的荷花一定也长得很美。
生:我觉得大自然很伟大,是她让一池的荷叶和荷花长得这么多,这么美,我们应该好好爱护大自然。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平衡过程调节个体 (成熟)与环境 (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引起认知图式的一种重新建构。正是由于平衡过程,个体才有可能以一种有组织的方式,把接受到的信息联系起来,从而使认知得到发展。”教师的层层追问,就是在调节学生个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使他们对“挨挨挤挤”一词的认知逐步变得丰厚起来。学生在教师的有效追问下,从起初认为的荷叶多,逐步深入体会到对大自然的热爱。学生的理解从文字的表象特征深入到文本本质,从单薄平面变得厚实立体,由文本语言联系到实际生活,由外化感受转化为内化体验。
8.课堂教学中教师“追问”的策略研究 篇八
关键词:追问;有效;疑惑
时常会出现这样尴尬的场景: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学生不能做出反应,教室里很冷场,教师不能静候,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认真分析这样的现象,主要是问题的要求太高,理解上出现“坑”,学生难以越过。教师也可能在引导中出现问题,学生不明确教师的意思。教师要避免这类现象的发生,有针对性地追问学生,帮助學生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一、在学生问题疑惑中进行有效追问
当学生研究了同种材料的物体在水中沉与浮的规律后,自然过渡到不同材料的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到底跟什么有关,试着让学生把材料按大小和轻重排一排,放入水中试一试,能否看出不同材料的物体跟轻重和大小的关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不能找到明确的证据,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跟轻重和大小没有密切的关系。
此时,学生在理解上就会遇到困难,认真分析这种现象,是因为学生颠覆原先脑海中建立的前概念,建立新概念留下了空白点。这时,教师就要引发学生讨论:我们同时改变了大小和轻重两个不同的量,能看出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跟物体的大小、轻重的关系吗?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的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原先学生已经多次接触对比实验,要明确知道跟某因素是否有关系,只能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其他条件要保持不变。刚才是因为两个因素同时在变化,难以判断出它们间的关系。老师可以把握住学生思维瞬间转换的过程,分析学生在理解上遇到困难的潜在原因,采取有效对策加以应对。
二、在学生思维“短路”时进行有效追问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发现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会遇到思维联络的节点。恰在这时,需要教师在思维理解的节点上去点一点,让学生链接前面的知识,理清事物的缘由,把这些知识像珠子似的串联起来。如学生用橡皮泥做成空心的形状,橡皮泥会浮起来。教师会问学生:“实心的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空心的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了,改变了什么?”学生很清楚认识到是橡皮泥体积发生了改变。这时,如果教师继续追问一句:“你认为橡皮泥的体积发生改变,你有什么证据吗?”学生显然未意识这个问题的本意,学生就会不断地思考,而不会让思维停顿下来,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一个学生说:“肯定是体积发生了改变,因为同样一块橡皮泥,重量不可能改变。”教师接着说:“你说得很好,但你们没有亲眼看到橡皮泥的体积在发生变化,你们有好的办法吗?”此时,学生的关注点转向橡皮泥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学生通过对比研究发现:空心的橡皮泥在水中排开的水量比实心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大。这时,教师有必要再追问一句:“刚才的发现是不是经得起证实,实际测量橡皮泥在水中排开的水量有多少?”引入我们本堂课着重要探究的问题:不同体积大小的橡皮泥在水中排开的水量有多少?
三、在学生知识链接时进行有效追问
科学课的内容是以单元内容呈现的,针对一个大的主题划分不同的主题内容,学生在探究新内容时需借助原先建立的科学概念。如学生通过研究沉与浮跟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在探究中发现:轻重相同的物体,体积大的物体更容易浮起来。联系前节课教学的知识点,把握本堂课教学的基点,深入探究排开的水量问题。给学生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实心的形状,放入水中发现同样的规律:橡皮泥在水中沉下去。能不能想办法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这就需要学生前一节课探究获取的知识,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前一节知识,很难产生符合逻辑的想法,或许还是依据先前老早建立起来的前概念。教师试着去引导学生,橡皮泥重量不变的情况下,只有改变什么才能让橡皮泥浮起来。当学生想到只能改变体积的大小,教师要顺势引导学生说一说理由。此时教师恰当追问学生,学生会用前一节学到的知识去解释,更加理解知识点。
四、在学生数据处理时进行有效追问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记录自己观察的结果,很多记录的内容会以数据方式呈现出来。当学生汇报完实验数据,教师觉得符合答案了,活动就结束了,这不是真正的研讨。此时,正是教师有效追问的时刻,下面以学生探究橡皮泥排开的水量问题为例,我抽取某小组探究之后获得的数据如下:
[橡皮泥的形状\&量杯里的量
从数据中获得发现:空心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大。学生汇报完之后,我追问学生,从数据中你获得什么发现?学生回答:“沉入水中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小,浮在水面上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大。”说明橡皮泥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什么?我们获得共同的发现是什么?经过学生有条理的陈述,我做了总结:橡皮泥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空心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比实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大得多。
学生得出的发现跟数据是否吻合,老师也要追问你为什么这么认为?目的是让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用确凿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其他学生在倾听过程中,思考他的观点能否得到证实,能够比较牢固地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如果学生的发现跟数据不相称,这正是老师有效指导的时刻,充分利用学生在汇报交流中出现的困境,采取有效的策略促使学生思考、检验自己的发现是否有问题,回顾探究过程中有不得当的地方。
当学生静心听取其他学生的发言时,他就会思考:我的观点跟发言者是不是一样的,我有更好的答案吗?指导学生交流的目的是通过反馈交流,对学生获取的信息进行有效处理,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顺理成章地帮助学生建构起科学概念。因此,有效的追问学生,可以恰到好处地排解学生在思维上遇到的窘态。
参考文献:
[1]兰本达.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M].陈德彰,张泰金,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1).
[2]喻伯军.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01).
9.课堂教学中教师“追问”的策略研究 篇九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社会背景:
多年的作文教学改革,广大小语教师和研究人员,为了寻找提高小学习作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一批富有特色的作文教学流派,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这些新型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不适应于农村小学的应用。据我们调查,小学习作教学的现状是:教师命题,学生苦于“无米下锅”,这种做法使学生作文水平难以提高。2.教改背景:
《语文新课程标准 》指出:写作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评价的能力。小学作文教学的方向是“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但事实却是教师害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学生的作文被一种“八股”式的“套子”污染了,假话、假感想、假故事弥漫了孩子的笔端。原本应该才情飞扬的写作变成了毫无灵气的操作,变成了令人厌恶、恐惧的难事和苦差!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是作文教学改革在呼唤生命的回归。探索农村小学习作教学有效策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找到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的有效途径,具有深远的意义。3.我校小学习作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作文是学生语文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反映,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反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教学对小学生的个性心理漠然置之。如何关注小学生的个性心理,激发他们充沛的写作内驱力?如果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是当前小学习作教学急待解决的问题。
我校习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习作教学中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写作知识教学成为主要任务,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非主动性地位;
其二,教师大量的精力花费在作文批改之中,无暇于作文教学方法研究,更谈不上有效策略的研究,本末倒置,导致作文的过程变成了训练应试模式的过程;
其三,习作教学的内容和操作很难形成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序列、体系,教师和学生都感到不知从何提高,一直处于“游击”或应付的状态之中;学生“急于求成”;教师习作教学“有量无序”、“临时抱佛脚”或放任自流,学生升学需要与作文实际需要产生矛盾;小学各年级之间,习作教学又缺乏必要的联系性、连续性和深入性。
所有这些问题都说明,我校小学作文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广大语文教师有待进一步探索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二)本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目的在于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写作专业素养内涵,明确今后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方向,引领小学语文教师关注自身专业内涵建设,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本课题研究将聚焦我校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通过课题研究和相关活动,探索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语文写作素养内涵以及其形成途径和表现方式。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一套我校小学写作教学指导策略研究,提高教师进行有效习作教学的能力。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对习作的情感和习作能力得到具体的进步和发展,达成目标要求。追求实践层面的高效、优质,为大面积提高学校习作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1.实践意义
(1)关注小学学生语文作文兴趣,帮助教师认识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关系。本课题的研究实施,将有助于教师教学前有的放矢地把握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根本问题,特别是认清教师自身教学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转变教学观念,改进作文教学水平。
(2)通过主要问题的解决,为小学习作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及方法指导,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的有效学习策略的形成。(3)通过研究,拓宽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丰富新课程教学理论,实现校本课程开发及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2.理论价值
本课题研究将改变农村小学生习作教学的现状,完善小学习作教学的整体训练体系和专题训练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农村小学习作教学评价机制;形成小学各学段语文作文教学及批阅的有效的教学策略;改变作文应试教学模式,实现教师角色转换。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学校拥有以副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等为成员的课题实验领导机构,有一整套教育科研管理办法和相关制度,对本课题高度重视。学校确保本课题的研究经费,保证开题论证、过程研究、结题鉴定的各项费用及时到位;保证外聘专家、购置书刊、资料采集、会议研讨、论文结集等各项经费的如期支付。
2、课题组成员业务素质较强,在小学习作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他们均为小学语文教师,多年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年龄均在30--40岁之间,年富力强,敬业乐业。课题组成员家中都有电脑且都联网。
3、我校还有一批教育科学研究的中坚教师,他们具有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经验;我校有一批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善于思考、善于总结教学法同时有热衷与教学改革、教学实践的一线教师,他们都是我校教学中的青年骨干教师。
五、课题的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一)课题的界定:
1.“有效:”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实现教学目标和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思维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策略”在更一般的意义上指为达到某种目的使用的手段或方法。在教育学中,这个词常与“方法”、“步骤”同义,还用来指教学活动的顺序排列和师生间连续的有实在内容的交流。教学策略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等基本特征。
3.“写作教学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就是以写作教学为研究对象,以新课程理念为主要依据,以“三维度” 目标为操作要求,在实践中对影响习作教学效益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努力减少无用功,并积极思考谋划,采取的有效教学措施,力争用较少的精力和时间,让学生取得较大的进步和发展。
4.“小学写作教学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是针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教学策略方面的问题进行的研究。
(二)支撑性理论
1、新课程理论 《语文新课程标准》为小学习作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方向:“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2)作文教学法理论
作文教学法理论认为:作文教学“首先是教师的问题”,主张“教无定法、文无定法„„”,我们的教师应“结合时代精神,在作文教学中寻求有效策略,使作文教学尽快走出困境,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3)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根本目标就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发展有效教学。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基于这一理论,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过程就是学生在老师关照下自己“生长”的过程,是不断“同化”和“顺应”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主体是学生,老师不可能替代学生“生长”。让学生在作文中大胆展示自我,不断丰富自我,更新自我,健康成长。(5)多元智力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不同的人,智力各有倾向,兴趣各有不同,特点千差万别。可传统作文教学耗时,费力,低效;教育观念的“师本观”而非“生本观”,作文内容非生活化现象、作文训练方法的“形式主义”等弊端日趋明显。“一切为了学生‘的生本教育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的生本教育伦理观、“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行为端正是现行作文教学的正确导向。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
1、以校为本的主体性原则。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以学校为主阵地,激发主体参与意识,使师生逐步从被动训练作文走向主动自能作文,课题组成员间真诚合作,学生利用差异相互提高。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陶行知说,学生的意义即“学习生活”,学习人生之道。生活是活生生的,活生生的生活要依靠学生人生活动,在人生活动中体悟生活,教学做合一,在写作实践中提高作文能力,是本研究的又一原则。课题组成员边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边进行课题实验,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地满足和不断地引起学生写作的需要和学习的兴趣;每位语文教师以语文课堂为主阵地,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理论,同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提升理论。
3、整体性原则。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部分,我们开展作文教学有效策略研究,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使作文能力、语文素养和人的整体和谐发展。要处理好德育与作文的关系,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的关系,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关系,课外阅读和语文能力的关系,生活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力的关系,以求整体的合力而不是某个方面的单个力量来促进人的发展。
七、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1)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拓宽作文教学渠道。(2)探索小学习作指导的原则、方法及有效途径。
(3)探索适合我校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训练体系和专题训练体系。(4)形成科学合理的小学作文教学评价机制,促进作文教学评价机制的创新与发展。
(二)研究内容
1.调查研究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现状及成因。
2.调查研究小学生作文个性心理特征,并就此进行激发学生写作内驱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养成良好作文习惯的策略研究。3.通过小学语文习作完善、科学的训练体系及专题训练体系的研究的探索,使语文教师更好地依据学生发展规律与作文训练体系进行习作教学,从而有效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进一步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4.针对小学作文训练的一般规律,研究农村小学各学段(一、二、三、四、五、六,六个年级三个学段)不同的习作教学策略,有的放矢,促进习作教学序列化,使作文教学更符合“螺旋式上升”的原则。5.通过小学语文习作评价的策略研究,改变以往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师一言堂”的评价或“教师精批细改,学生雾里看花”的局面,积极引导学生、家长、教师等多种因素的参与评价,使作文教学评价走向多元化,也使作文教学由重结果评价走向过程评价。
八、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研究初期,通过调查农村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及学生作文存在问题等选择、确定课题;个别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了解农村小学生作文个性心理表现及教师作文教学个性心理表现等,分析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现状及成因,制订课题研究立项申请书,并向教科所呈送申请书。
2.文献研究法:旨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对教学科学理论的学习,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意义、研究价值、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等,不断学习并借鉴成功经验,推进本课题的研究工作。3.行动研究法: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学习、实践、反思、学习、改进中探索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4.个案研究法:在研究的全过程中,对农村小学不同个性心理特征、不同层次的学生作文学习及初中语文教师作文教学进行长期的成长记录,研究他们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中有无达到预期效果,以便及时调整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等。5.经验总结法:不断将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及信息进行定性分析,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总结出农村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二)研究步骤:
保证本项目在2010年9月——2012年6月期间的有计划、有组织、有价值的有效研究过程,2012年6月拿出研究成果,并结题。1.准备阶段:2010.9/2010/10 搜索资料,选准研究角度,撰写研究方案。申报。
2.实施阶段:2010.10/2011.7 按计划实施研究;查阅、整理和分析资料。开展课题研究活动,进行课题目标管理。完成阶段总结、典型教案或相关个案的整理存档。
3、总结阶段:2011.9/2011.12 阶段性总结,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
4、提高阶段:2012.3/2012.6课题结题,写出较有价值的课题报告。整理研究实验论文集、个案集、教案集等
第一阶段(2010年9月—2010.10年3月):
(一)准备阶段
1.进行开题论证,进一步修改课题实施方案。
2.采用座谈法,学习新课程改革与实验的相关理论,转变教育观念,为课题研究的开展作好准备。3.了解目前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的现状,分析课题研究的目的、方向、现有条件等。
4.落实任务,责任到人。
反复召开课题研讨会议,明确研究任务,落实分工,责任到人。5.阶段资料汇总。
第一步:
1.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研讨,交流思想,明确方向,协调研究。召开课题组扩大会议。召开全体语文教师会议,通报课题研究情况,听取他们的指导,积极采纳他们好的建议,争取更多一线教师的积极配合。2.调查访谈,形成报告。
调查访谈小学生语文习作的个性心理,内容习作兴趣、学生对习作的自信心、作文质量、语言积累运用情况、学习习惯、学生对作文的认识等;调查教师习作教学的个性心理;调查教师习作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调查学生已有语文学习策略及教师语文教学的一般策略,分析学生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及作文教学现状、成因,形成调查报告,并建立相应的档案和资料库。第二步:
1.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借鉴先进作风,结合教学实际,研讨我校小学习作教学的整体训练体系。
2.用上述方法确定出我校小学各学段语文作文专题训练体系。第三步: 综合运用谈话法、问卷调查法、会谈及专家评估的方法,对学生的写作水平(主题思想、内容表达、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评估,形成阶段性报告。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2010.10/2011.7)
1.从兴趣入手,使学生愿学、乐学。
2.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依据作文教学整体训练体系和专题训练体系,以听说为突破口,让学生敢说,爱说,让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带动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还要在阅读教学中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量,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善于勤读书、勤思考、勤积累等良好阅读习惯。
3.分层指导。(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
学生分层:根据学生作文水平来划线分层,分组。
学法指导分层:根据学生作文水平所在层次采取适当的指导方法。习作要求分层:根据学生作文水平对每一次习作做不同要求。评价分层:采用多种形式对不同学生进行语文学习过程的评价。4.定期不定期地召开课题组会议,交流研讨实验经验,反思实验情况,相互借鉴成功经验。
5.及时填写学生成长记录,撰写上述过程中各方面的经验总结或论文、阶段性报告等。
第三阶段(2011年9月--2012年6月):总结阶段 1.对研究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和汇总,撰写研究报告。2.对研究的成果进行汇编,形成系列成果。3.召开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会。
九、研究措施及保障
1、加强理论学习。每位课题组教师必须深入钻研,用新的观念指导实践。
2、围绕实验研究课题,开展实验。课题组定期举行集体研讨活动,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3、组长及成员自觉、及时、详实的做好有关课题的各类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总结经验及不足,建立规范的课题专栏。
4、科研经费得以保障。学校每年都从有限的办学经费中抽取一部分作为教育科研的专项经费。这为课题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5、与日常工作相结合,把课题研究的任务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十、预期研究成果
1.撰写研究报告、论文。2.编写教学案例、教案集。
3.整理有关电子、音像资料、照片资料等。
十一、组织机构
组 长:高冬梅
副组长:耿淑娟 韩艳红
组 员:张丽敏 孙亚丽 薛颖香 王桂凡 李晓艳 商林红 王忠静 荣 边晓东
李春艳
10.课堂教学中教师“追问”的策略研究 篇十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必然需要,它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充分体现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来说,科学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个动词。科学教育既包括自然与人类世界的知识,又包括发现该知识的技巧,还是包括认知态度和价值观。“科学是一种思考,一种获取新知识的方法,一种正确的对待周围世界的态度”。
一、幼儿科学教育的任务
(一)释放儿童内在的探究力量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应立足于幼儿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其首要目标是保护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挖掘幼儿的潜在能力,培养幼儿关心周围环境,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帮助幼儿理解自然现象,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形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例如:带领幼儿认识小动物,并不只是让幼儿记住动物的外型特征、习性等客观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与喂养观察动物的过程中,让他们懂得世界生物相伴声相伴的关系,树立关爱生命,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二)拓展幼儿的探究空间
科学教育带领幼儿走进科学的殿堂,在教师的精心培育下感受科学知识的神奇,体验科学的创造的快乐。它是帮幼儿造一条漫游世界的飞机,而不是造一间严格控制的实验室。幼儿园是航空母舰,真正的驾驶员不是教师,而是幼儿自己。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科学教育要体现趣味性、启蒙性,融合性。提供幼儿一些浅显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知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
开展科学教育活动能使幼儿对科学现象感兴趣,敢于探索,形成初步的科学概念,学会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分享经验。
(三)培养幼儿的完美人格
科学教育强调对幼儿完美人格的培养,在活动中形成幼儿实事求是、尊重他人、关注周围环境、热爱生活的良好品格。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科学教育应结合幼儿年龄特点,选择幼儿能够接受和理解的内容,不破坏幼儿对于客观世界的美好向往。
科学教育强调儿童是生活的主人,参与可能的生活事件策划与操作实施。某幼儿园改造户外场地铺设石头俑路,把铺设石头路面的任务交给中班小朋友。于是,小朋友们精心挑选石头,设计花纹,每天派出一个小组小心地排序摆放,大家出现了从未有过的认真与专注。经过几天(每天40分钟)的努力,路面终于铺好了了,成功的喜悦包围了每一个人,在蛹路尽头,小朋友摆上了“中二班”三个大字,说等自己当了爸爸妈妈后要带自己的孩子来看自己铺的路。整个活动培养了幼儿关注环境的积极性,发展了幼儿设计能力、排序能力、合作能力,培养了幼儿自信与集体观念,给幼儿创造了良好的锻炼机会,对幼儿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
二、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科学教育教什么?科学教育的主题从哪里来,目标如何制定,内容又该如何选择?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明确科学教育对象——科学教育主题如何确定
1.幼儿的兴趣与经验是主题确定的前提条件。
幼儿教育的对象是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要反映幼儿周围生活的现象,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遇物而思,遇思而诲,在选择科学活动的主题时,要注意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新奇的,但又不能一味追求形式的新颖,脱离幼儿的年龄特点。
2.选择常见的幼儿能理解的科学经验。
幼儿的兴趣爱好更是多种多样,因而科学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但是,其主题必须是最基本的,有多种探索可能的,有代表性的。如:“生活中有弹性的物体”,“怎样让物体转起来”,“生活中的工具”,“阳光下的影子”等。
3.选择适宜幼儿群体探究的学习内容。
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科学活动,我们要选择适合教师组织开展,绝大多数幼儿感兴趣的,且适宜集体或小组幼儿共同探索的,有经验共享价值的活动。而对于那些内容虽然很有价值,但不适宜集体探究的,则可以建议家长在家进行。如:幼儿喜欢每天晚上观察星空,即使是寄宿幼儿园也不能每天做到。但可以让这名幼儿将他画的“春、夏、秋、冬”星空的变化贴在班里,和大家分享。
(二)明确科学教育实质——科学教育目标怎样定
活动目标是科学教育总目标的具体化。目标的确定既要考虑学前教育大纲要对幼儿发展的总要求,又要兼顾幼儿的兴趣爱好;既要考虑幼儿相关经验的调动,又要能够发展幼儿的认识与思维水平,提升幼儿的能力;既要考虑幼儿的能力技能发展,又要兼顾幼儿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科学探索欲望、科学操作能力为出发点。
1.具体明确,能体现学习后达到的效果。
指向一次预成性活动的目标要能够体现学习后达到的效果,能够通过幼儿的外在行为表现对目标达成度加以测量。如:认识沙漠动物的主题,浅层目标是“认识常见沙漠动物的明显外型特征”;中层目标是“认识了解沙漠动物的外型特征与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沙漠动物的兴趣”,而深层目标则“培养幼儿对其它沙漠动物的探究兴趣,认识沙漠动物的特有特点与环境的之间的关系。”.根据的教育内容的特点,有所侧重。
幼儿科学教育的总目标是满足幼儿的探索兴趣和愿望,每一次的科学教育目标要结合具体内容而有不同能力发展的侧重点。如:“常青树与落叶树的不同”侧重点在于观察与分析能力的培养,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而“辨别生熟鸡蛋”的则在于操作探索的培养,培养幼儿日常生活中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体现科学教育的长远性。
科学教育的总目标是开发幼儿的科学潜能,使幼儿能够主动建构知识,促进幼儿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每一个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都既要有的认知操作技能的目标,又要体现科学教育在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长远价值。
4.目标要根据活动过程需要体现灵活性。
科学教育目标是为幼儿科学活动过程服务的,因此科学活动要结合幼儿的学习兴趣灵活调整,以适应幼儿发展水平与兴趣爱好。有时是局部调整,有时是完全推翻原有目标,重新设立新目标。
三、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指导策略
(一)不同环节的指导重点
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面向全体幼儿,给幼儿充分的主动学习机会的活动。既要强调幼儿的主题地位,又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为幼儿的主动学习提供了机会与条件。那么,在科学活动的不同阶段,教师的指导重点有什么变化呢?
1.初始阶段:提出挑战任务,引起幼儿的探索动机。
明确提出任务。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引起幼儿探索动机。可以以任务形式提出问题,如:“我们前些天制作了风车,那么现在有什么办法能够不动风车又能使风车转起来呢?” 游戏操作活动中引出任务。可以让幼儿操作玩具或游戏材料,在操作过程中引出任务。如:先让幼儿玩各种电动玩具,但电动玩具中不装电池,从而引出怎样使电动玩具动起来,电池的作用的主题。
在已有发现中提出新任务。对于个别幼儿的新发现,教师可以向全班幼儿介绍他们的发现并提出新的任务。
2.活动过程中——激发幼儿探索。
科学素养活动的首要任务是使幼儿学会探索的思路和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习他人的经验,学会总结交流经验。
帮助幼儿提出假设;活动的任务确定以后,教师应带领幼儿设想自己的假设,共同讨论、交流探索计划,通过别人的计划完善自己的计划,听取别人的意见。引导幼儿大胆尝试: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要选择时机,提出发散性问题与聚合性问题帮助幼儿理清思路,明确探究方向。
3.活动结束——引导幼儿总结经验。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幼儿总结活动中的做法,思考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成果,从别人的做法中得到启示。
语言描述法:集体或小组交流自己的做法,教师引导幼儿自我评价。
过程演示法:幼儿演示说明探索过程,与大家分享经验。
作品展示法:幼儿可以随时展示自己在幼儿园、家中的实验结果记录,绘画作品,照片等,可以放在展示栏中,也可以装订成册和大家分享。
经验提升法:教师根据幼儿的成果交流,拓展幼儿的认识,提出新的探索方向,引起幼儿更深入的思考,更广泛的探究。
科学活动计划没有统一的模式,计划的指定是为了提高活动效率。幼儿园在改革初期,总在是先写计划还是后写计划;祥写还是略写;是写计划还是写反思;是提前备一周的还是一天压着一天写等问题上争论不休。其实,计划是为实践服务的,预成计划的优劣关键要看计划能不能指导实践。反思调整计划的能力应引起重视,它是伴随教育过程始终的隐性教育能力,存在与教师对幼儿的兴趣点的观察、把握中;对幼儿讨论与争辩的引导中;……这种隐性教育能力在活动前无法准确预料,但却是教师高水平教育能力的体现,且在促进幼儿的发展方面具有价值。
(二)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
1.提供直接经验——引发探索兴趣。
幼儿天生好奇,爱用各种感官去探索周围世界。因此,可以通过提供大量直接经验,满足其好奇心,亲身去体验、挖掘答案。
随机性活动:直接观察平台上的出气孔;下雨前小动物的变化;立交桥是怎样长长的;下水道的水哪里去了……
生成性活动:尽量在现象发生的现场进行。如:某幼儿园的幼儿发现教室里有一个光环,教师和幼儿一起找光环从哪里来的,原来是教师手表的反光,从而引出一个系列活动“光与影儿”。
预成性活动:根据幼儿生活经验刻意计划的活动。如:种子发芽、磁铁的吸引力、水中的沉浮、我们的小脚丫等。
2.善用随机经验——形成探索助力。
科学是幼儿每日经验的一部分,每天发生的随机经验对幼儿而言是最自然、最有意义、最具体、最容易了解的,也是最不容易忘怀的。但如果不加以引导,也容易成为过眼烟云,不会产生任何学习效果。如:春天来了,幼儿发现空中飞着许多柳絮,于是教师和大家一起玩捉柳絮的游戏,游戏过后引导幼儿思考:柳絮从那里来的?它到底是什么东西?有那些好处?有什么不好?怎样避免让它破坏环境,你能给政府出个主意吗?
3.制作游戏玩具——满足探索需要。
物质材料指的是由教师设计和提供给儿童的操作材料和制作材料,它也是儿童学科学的环境要素之一。
学前儿童学科学是通过物质材料的辅助,在操作中进行的。无论是集体的正规性科学活动,还是儿童自由选择的非正规性科学活动;无论是科学探索和发现活动,还是科技制作活动,都离不开物质材料的提供。儿童科学经验的获得,有赖于物质材料的提供。如果没有可供儿童直接操作的物质材料,只是单纯地听教师的讲解或演示,儿童就不可能获取相关的科学经验,仅在头脑中留下一些模糊的记忆。儿童对操作物质材料的兴趣,若引导得当,就能转化为学科学的兴趣。因为在操作物质材料的活动中,儿童不仅满足了动手的欲望,还能够有所发现,或者得到一个成功的结果,这些更强化了他们对于科学活动的兴趣,成为激发他们学科学的动力。
4.强化程序能力——培养学习方法。
培养幼儿的程序能力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包括观察、推理、预测、实验、沟通五方面。
观察是用感官获取信息的直接方法,是最基本的科学程序能力,观察的过程可能会涉及分类、排序、比较、测量、空间关系等问题。教师要尽量让幼儿运用这些能力,鼓励幼儿对将要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对目前现象提出形成之原因,预想未来的状态,根据观察的现象试着提出合理的解释,将幼儿的科学经验整合起来,帮助幼儿超越从“发生了什么事”到“这是怎么来的”这一思维进展过程。
在幼儿探索过程中的沟通是最容易被忽视、也是最为重要的科学能力,科学家就是用口头、书面、肢体、文字、图表、公式来沟通他们的研究成果。因此,教师要鼓励幼儿用各种方法沟通。
5.适当提出挑战——激发探索动机。
教师在必要的时候以提问的方式间接引导幼儿,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探索,发散性问题与聚合性问题并重。
发散性问题。鼓励幼儿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探索。引出不同答案,而这些答案又都是可以接受的。例如:教师准备一堆锁与钥匙,随着幼儿的探索进程提出不同的问题:
启发发现与探索:锁和钥匙共有多少?有什么特征?促进推理与思考:怎样快速配对打开?引发预测:按大小分开怎么样?重新唤起兴趣:这里还有一些钥匙也能开这些锁怎样快速配对?鼓励创造思考:如果生活中没有锁和钥匙会怎样?你能发明什么样的锁?引导幼儿抒发感想,体验探索的快乐:今天的实验你开心吗?为什么?
聚合性问题。即只能向一个方向思考,它与开放性问题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还以上一例为例。
引起注意力:锁一样大吗?钥匙呢?
帮助幼儿条理:你先做了什么?结果呢?又做了什么?为什么要改变做法?
帮幼儿理解事物全貌:你与别人的方法一样吗?可以有几种方法?
6.设计统合活动——拓展探索深度。
幼儿是一个完整的人,教师要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设计适合幼儿需要的各类科学游戏活动。
以科学为中心的主题活动,渗透各领域教育目标。如:各种各样的弹性、有趣的磁铁、滑轮的作用等。
设计以其它领域为中心的活动,渗透科学教育内容。如:昆虫王国、不同国家的人、房屋的装修等。
11.课堂教学中教师“追问”的策略研究 篇十一
让幼儿带着问题或任务去尝试、去探索、去发现,亲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验证方案、动手动脑解决问题——表达交流——得出结论”科学探究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一、有效的提问是幼儿探究的引路灯
问题是幼儿探索行为的方向盘,是幼儿探究学习的出发点,也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保证。没有问题就难以产生探究的兴趣,也就不会出现解决问题的需要;没有问题就难以保持幼儿持久性的观察和实验的专注,不易构成有效的探究过程。在幼儿科学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中,教师应设置什么样的问题情境?怎样围绕着内容和探究的流程提出有价值的、适合幼儿探究的问题?在什么时候提出什么样的问题?等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当问题的提出指向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时,更能激思引路,引领幼儿面临问题情境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问题设置由浅入深,一环紧扣一环,层层深入,一个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发了幼儿的思考,引领着幼儿探究的方向。一个问题的解决为后一个问题打基础,后一个问题则是前一个问题的提高和升华,一步步自然引发了幼儿持续性探究、有一定深度的探究过程,从而建构有益的经验。
二、精选材料提高幼儿探索的质量,使幼儿获得有效发展
皮亚杰认为:个体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主动建构自己的智力结构的。因此,科学活动中材料的提供。给幼儿的主动建构提供了一个尤为重要的信息支架,它们决定了幼儿通过与之互动将会获得怎样的经验。为此,教师应对材料进行有效的筛选,以提高幼儿探索的质量。在《跳舞的小人》这一活动中,考虑到中班幼儿年龄较小,首部力量不足,因此在选择材料时,我选择了相对比较细而且软的铅丝,可是通过尝试我发现铅丝制作的弹簧没有弹性。通过一次次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我发现毛根比较符合要求,于是在活动中我将毛根代替了铅丝,活动效果也较好。
三、采用有效的教育策略,引导幼儿主动探究,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幼儿教育的对象是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要反映幼儿周围生活的现象,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遇物而思,遇思而诲,在选择科学活动的主题时,要注意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新奇的,但又不能一味追求形式的新颖,脱离幼儿的年龄特点。为此,我们首选着眼于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情境,吸引幼儿乐于在与环境、材料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探索学习。比如在科学活动《吹泡泡的瓶子》中,我以观看视频玩吹泡泡的瓶子导入,引起孩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四、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促进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不断发展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与家长要建立学习的共同体”,我们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活动等不同形式让家长了解课题的有关情况,使家长看到孩子的发展,取得家长的支持和帮助。通过此类活动,使课题研究与家长的距离大大缩短,可以给我们提供丰富知识及物质来源,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在科学活动《豆浆吃醋了》这一活动中,我为孩子提供了一些酸性的东西,让孩子们观察豆浆加入这些不同的酸性物质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而在这些物品中醋的效果是最明显得,它一加入豆浆,豆浆就会凝固,而汽水、柠檬汁是需要长时间的等待过程,于是我就将请孩子将自己的实验物品带回家中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并把结果记录下来,同时还可以尝试在豆浆中加入一些碱性的东西,看看会有什么变化。第二天大多数孩子都把自己的实验结果和大家一起进行了交流分享,他们从中体会到了和家长一起实验的乐趣。幼儿园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帮助,而将家长拉进课堂可以使他们更了解幼儿园的教育,从而也使他们更支持我们的教学工作。
五、制定合理的探究内容与方式
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科学活动,我们要选择适合教师组织开展,绝大多数幼儿感兴趣的,且适宜集体或小组幼儿共同探索的,有经验共享价值的活动。而对于那些内容虽然很有价值,但不适宜集体探究的,则可以建议家长在家进行。没有探究内容就谈不上探究,探究内容太多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幼儿各方面都较弱,一次活动的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将所有的问题都探究清楚。教师在设定探究内容时要切合实际,不要盲目最求一步到位,要浅入深地引导幼儿发现和学习。在《蜗牛》这一活动中,我设计的是首先让孩子探究蜗牛的外形特征(大班的孩子对蜗牛的外形特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分组观察蜗牛爬行时会有什么现象产生;用手触摸后蜗牛又会有哪些变化;最后通过视屏让孩子简单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产卵。通过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教学方法让孩子由最开始对蜗牛的害怕、陌生到最后对蜗牛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尝试饲养蜗牛,这就是我的成功。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必然需要,它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充分体现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幼要使幼儿园的科学教育真正做到有效,甚至高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儿的科学教育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面向全体幼儿,给幼儿充分的主动学习机会的活动。
12.课堂教学中教师“追问”的策略研究 篇十二
1引言 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是指教师面对由工作引起的诸多压力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它包括认知的和行为的改变以及情绪的调整等一系列应对努力,诸如直接采取行动、寻求支持、表达无助和怨恨等等.而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知觉和信念,它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所谓一般教育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而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的具体的教学效果的认识和评价.国外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如何应对工作中的压力源有直接的影响.如Jex等人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是外界压力源与职业压力的`重要中介变量.目前,国内尚无有关职业压力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的研究.本研究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尝试探讨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其教学效能感的关系.
作 者:徐富明 申继亮 作者单位:徐富明(山东泰山学院教育系,271000)
申继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100875)
13.课堂教学中教师“追问”的策略研究 篇十三
一、问题的提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的技能就是掌握知识的技能……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因此,如何激发孩子读书的热情,成了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话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万字,并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日益被广大老师所认识和接受。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困难: 1.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一个好成绩,语文老师已经习惯了教语文就仅仅教语文教材,一学期下来就让学生学了二三十篇课文,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将这些课文嚼得烂、嚼得透。家长也认为,学习就是学习教材,与教材有关的书,不惜千金也要买,与教材无关的书,一本也不要。这样一来,学生的所得十分有限。
2.学生课外阅读缺少指导。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我们老师更多的只是布置,缺乏具体的指导,没有系统、科学、理性的思考(每个年级每个学段,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究竟适合读哪些好书,读书后如何进行信息反馈),又没有尝试有效、多元、丰富的阅读推广办法,真正能养成自觉阅读习惯的儿童是不多的。
3.课堂内外阅读脱节。课堂教学与孩子们课外阅读经常是两张皮,没有做到有效的衔接,学生课内所习得的阅读方法,未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运用。而且课内所阅读的课文也是零散的,缺乏整合。
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是以主题组单元的,一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往往选编了五篇课文。其课程编排的特点是注意内容的整合和训练的循序渐进,每组课文之前,都设立了单元“导读”,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简要说明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提示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重点,使师生在教、学之前对整组教材有一个总体了解,这为开展群文阅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很多老师仍然一篇课文一篇课文教,逐字逐句地分析讲解,学生乏味,效率低下。
鉴于此,我们提出了《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希冀通过研究,为教师的群文阅读教学找到理论依据,为语文教学开展群文阅读提供一种新模式,真正让学生增加阅读量,并从阅读中学会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为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阅读方式、终身阅读与发展奠定基础。
二、概念的界定
1.群文:所谓“群”,就是相聚成伙的,聚集在一起的。“群文”就是聚集在一起的一组文章。
2.群文阅读:指在一节课里呈现多篇文章,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的阅读。
3.群文阅读教学:即在一节课里,教师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进行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的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4.单元教学的群文阅读课堂教学:以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主题单元课文为载体,结合单元主题,拟定学习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一节课内针对一篇精讲课文自主探究出该单元课文的学习方法,并运用所学方法阅读本单元其他三四篇课文和相关课外读物。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课外阅读40分钟达到20000字,能完成4篇文章的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能自主阅读。
2.找出落实学生课外阅读的途径,提出可让学生理解接受的阅读方法。3.提高学生整合阅读知识的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比较当前一些教学模式,并建构出“群文阅读”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2.问卷法
通过自编问卷,对学生、教师和家长等进行调查,了解当前中学阅读教学的现状和问题,了解学生阅读水平。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3.访谈法
走出去,到实验比较成功的学校对实验班级进行实地听课、考察,通过与教师、家长的访谈及对学生阅读学习的访问,分析并提炼影响学生阅读力的因素。4.实验法
结合学生语文学科教育实际状况尤其是阅读教学实际,在语文课堂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实验,考察对学生阅读力的影响。5.经验总结法
课题组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整理、搜集优质的课例,注重经验的总结,将一些有价值的课堂实录、活动设计、教学案例等备案,开展横向、纵向的交流,也为后期集结成文集准备素材。6.行动研究法
课题组教师研究过程中,把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从日常的教学中发现问题,开展协作式研究,解决问题,寻找规律,从而由浅入深地开展研究。
五、完成课题研究的措施
(一)课堂中的群文阅读
1.一课一得。课题组教师每节实验课结束,都要进行总结,至少发现一种有益的做法。
2.一课二文,随文阅读。
根据教学课文的主题思想选择同题材的两篇阅读材料,从课文教学中总结出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完成比较阅读。
3.自主阅读,填写“群文阅读读记录表”。
单元学习结束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用一节自习时间,自主阅读同步阅读教材上的几篇课文,并作好批注,填写“群文阅读记录表”。
“群文阅读记录表”是为了让学生的自主阅读更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同时记录整理阅读之后的心得及想法。老师也可以通过“群文阅读记录表”了解学生的阅读状况,适时给予合理的阅读建议,更可以通过阅读记录的撰写,训练孩子的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和能力。针对不同的年级,老师可以有不同的要求。阅读记录表可以有“主要内容”、“精彩片段”、“读后感受”等这样几个方面。老师要把握的是,既不让阅读记录成为学生的负担,又不让学生觉得是无关紧要的琐事。
(二)课外的专项活动
1.设立班级图书角,每周每班设立1节语文阅读赏析课。2.利用校本活动及文体活动等时间,开放学校阅览室。
3.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宣传,鼓励家长每天“亲子阅读”半小时。4.每位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读书的收获与感受。5.每个班级创编一份“读书乐”周报。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一)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一年,主要分为以下3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1.准备阶段(2015年5月—2015年9月)
(1)组建课题组,确定实验教师。
(2)进行实验前的调查研究工作,完成相关的调查研究报告。
(3)明确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内容,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培训实验教师。
2.实施阶段(2015年10月—2016年3月)
以七八年级学生为对象,进行研究,及时反思和小结,根据实验的进展,对课题方案做必要的调整。
3.总结阶段(2016年3月—2016年4月)
(1)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2)对实验班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进行后期的调研测试、分析研究。
(3)整理课题组成员的课例、论文、经验总结等原始材料,编辑成册。
(4)邀请专家鉴定,进行课题成果交流。
(二)课题研究成员及分工
1、课题负责人:马永灿(全面管理课题研究工作)
【课堂教学中教师“追问”的策略研究】推荐阅读:
初中英语课堂情境教学的策略研究07-14
课堂有效教学与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08-03
高效课堂下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计划08-1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09-11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实践研究09-22
优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10-15
体验教学策略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07-02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听力教学方法策略及在课堂中的运用》10-0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方法的实践研究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