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2024-06-12

大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精选8篇)

1.大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篇一

大班幼儿午餐习惯的培养

午餐是孩子们在园集体生活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这项集体活动的有序进行,提高孩子们的午餐质量,面对午餐,我们决不可能放任自流,而是有一定的组织流程和常规要求的。

一、合理组织餐前安静活动,有助于稳定幼儿情绪,促进食欲。

帮助孩子调节情绪,让孩子在良好和愉悦的情绪下进餐是餐前安静活动的主要目的。这时候的孩子刚结束有趣而热闹的游戏活动,情绪上很难一下转变为安静状态,因此在集体有序的入厕、洗手后,我们往往会借助一些安静活动的组织来调整孩子们的情绪,如听听轻松的音乐、故事;做做益智的手指游戏等。让孩子们的情绪稍稍趋于平静并在参加这些活动的同时变得更轻松更愉快,从而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午餐。

二、每日菜谱介绍,激发食欲的同时,帮助孩子拓展知识经验。

在午餐前进行菜谱介绍是我们的“保留节目”。常常会在餐前孩子们还没有上桌之前,请孩子们先闻一闻饭菜的香味,并请他们根据闻到的香味猜猜“今天我们将吃些什么菜、喝些什么汤?” 接下来我们会乘兴向孩子们介绍午餐中各道菜好听的名字、做这道菜的配料,通过这“闻一闻”、“猜一猜”、“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孩子们往往很容易被午餐中食物的色香味所吸引,有效地激起孩子们想吃的欲望。在这个过程中,还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因为孩子们还可以进一步知道这些食物的营养成分对人体的好处,帮助孩子们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达到营养均衡的摄取,拓展他们的知识经验。

三、坚持进行午餐中的巡回随机观察和指导帮助,培养用餐习惯。

1、实行盛一桌吃一桌,并尽量关上门窗,以确保饭菜不凉。

2、鼓励孩子们愉快、安静、独立用餐,不打闹,不边玩边吃。

3、坚持少盛多添,孩子对盛饭、添饭很感兴趣,每添一次都会很自豪,增加了孩子的信心。

4、多给予孩子鼓励,今天能吃一小口,就给予表扬。明天争取能再多吃一口,以此循序渐进的努力,帮助个别挑食的孩子逐渐的克服不良习惯。

5、指导边吃饭菜,边喝汤,不吃汤泡饭,帮助消化。

6、保持正确的使用碗筷的方法及坐姿,不把饭菜掉在地面和桌上;不剩饭。

四、适当为大班孩子创设自我服务和集体服务的机会。

大班的孩子生活经验已经相对与中小班孩子比较强了,他们愿意独立的来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因此我们在此时就给予一定的支持,让孩子来为自己和集体服务,比如餐后各自收拾自己的餐具,以值日生的形式轮流收残渣盘等,从而使孩子养成不依赖成人、爱劳动、助人为乐的好习惯。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期的这些进餐教育,其实都是从小班开始教育引导,在中班则是巩固练习,而到了大班时,就转化到自觉的行为了,从而逐渐形成相应的午餐常规的。但我们衷心的希望每一个常规不是孩子的束缚,而是孩子在集体环境中形成的自觉行为,最终为其的一生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是我们大班每日进行午餐组织管理的几点最基本最主要的做法,当然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特点,每个班也有每个班的特殊情况,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还会不断的总结、反思和探索。

2.大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篇二

一、培养幼儿认真做事情的习惯。

1、从幼儿园教育入手

让幼儿学会认真倾听。这是幼儿入学以后能不能专心听讲的重要前提。要指导幼儿认真听什么、怎么听, 要求幼儿在幼儿园认真听老师提的要求, 认真听老师讲的故事, 还要认真倾听小朋友说的话, 这是为孩子适应入学后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作准备。诸葛亮有一句名言:“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教师必须让幼儿从点滴小事做起。例如, 认真完成老师要求自己完成的任务及各类作业等, 老师要抓住不放, 持之以恒, 一抓到底。经过长期训练, 孩子便会养成认真做事好习惯。

2、从家庭教育入手

家长应要求孩子在家里就能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当家长向孩子提要求时, 要求孩子放下手中的玩具, 眼睛看着家长, 在讲完后最好让孩子再复述一下。在家里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把老师讲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从而提高孩子的责任意识, 克服边玩边听、漫不经心的坏毛病。其次是让孩子养成学会认真思考, 做事肯动脑筋的学习习惯。家长给孩子提出问题后, 要给孩子留出思考的时间, 不要急于给孩子答案。如, 让孩子计算1+2+3+4+5+6+7+8+9=?要允许孩子用自己的方法思考:他可能按顺序一个一个地加, 当他用自己的方法尝试后, 他才能感受到用凑十的方法究竟妙在何处。家长不要急于把自己的方法强加给孩子, 要给他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从而有助于孩子克服依赖思想, 养成认真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二、养成爱读书多动脑的习惯。

大班的幼儿有了初步的阅读能力, 求知欲较强。因此, 家长应多给孩子买一些健康向上、具有开发智力作用的好书刊, 让孩子慢慢地学会阅读。阅读是让孩子静下心来仔细倾听和观看的好习惯培养的好方法之一, 许多孩子不仅从书中学会了道理, 更多的是对于阅读这个好习惯的培养, 能帮助孩子锻炼他们集中注意力。

培养幼儿阅读习惯有以下几种措施:

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 精心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色彩鲜艳、形象具体、直观、富于情趣的图书;

2、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 每天至少翻看图书一次, 幼儿自由地翻看, 养成每天看书的习惯;

3、在幼儿园中创设适合幼儿年龄的阅读环境, 阅读区放置适合幼儿的图书、图片、画报等;

4、坚持正面教育的积极影响, 培养幼儿做事善始善终, 养成正确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5、为幼儿创设轻松自由的语言交

流环境如创设谈话活动, 或让幼儿简单讲述图书情节等, 鼓励幼儿大胆地在众人面前交流见闻。进而使幼儿愿意与老师进行简单交谈, 愿意与小朋友一起阅读图书;

6、家园共同培养, 形成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协调统一。

三、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 更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在幼儿园课程要满足幼儿游戏兴趣与发展的需要, 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兴趣需要, 有利于他们的主动学习和发展。在家中, 建议每个家庭都能有半小时以上的“学习充电时间”。在孩子碰到困难时, 家长应及时辅导, 多采用鼓励表扬的方法, 但不能包办代替, 使孩子养成依赖或不爱动脑的坏习惯。家长应提高自身素质, 以身作则。“教育者要首先接受教育。”家长平时应加强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 努力学习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家长要用心地向书本学习, 用心地向他人学习, 用心地向孩子学习, 用心地进行教育反思, “学、思、行”结合, 摸索育人规律, 成为教育孩子的行家里手。另外, 要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 家长要特别注意的言行。家长的言传身教, 对幼儿的影响巨大。要让孩子爱学习, 家长就要经常读书、看报, 必要时, 家长可以带者孩子一起学习、读书或做一些对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形成有帮助的活动, 以此加深幼儿的印象。只言教不身教的家长, 是很难收到教育效果的。因此, 要求幼儿做到的家长必须首先做到, 这样才能提高教育的效果。

3.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篇三

随着独生子女比例的日益增大。许多孩子造成了唯我独尊、骄横、依赖性强等现象。殊不知,这不但大大影响了幼儿的健康发展,而且对幼儿生活其中的班级和家庭影响甚大。因此,在幼儿期加强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迫在眉睫和尤为重要的。

那么,怎样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呢?我在这方面谈谈几点体会。

一、榜样的力量

苏联教育家康士坦丁?德米特利耶维奇?乌申斯基说过:“对儿童幼小的心灵来说,榜样的作用就像太阳光一样重要。”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使幼儿学有榜样,行有准绳。如要求幼儿礼貌待人,教师首先就要使用礼貌用语。早晨入园时,经常有些幼儿忘记向老师打招呼,这时候,如果老师能先向小朋友问好。我想,这将是你教育幼儿主动向老师问好的最好语言。在活动中我们常常也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游戏结束时,要求幼儿收拾玩具,用语言指示很难收到实效,但当你亲自俯下身子收拾时,就会发觉有许多幼儿主动跟上来了,和你一起整理玩具。再如,上课时有些幼儿坐姿不正确。教师只要做出挺胸、手放膝上的动作。幼儿就会模仿老师。自然地让自己保持正确的坐姿。

我相信,只要长者能够充分地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幼儿一定会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行为的定位

教师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时。应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的精神,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教育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要求,同时要清楚明白,易于操作,并做到每学期有培养目标,月份有内容安排,每日有重点要求。富行为习惯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如要求幼儿不随地大小便、不乱扔果皮、纸屑,不攀摘花草树木,玩具要大家一起玩,上课认真听讲,踊跃发言。课间休息时,不做剧烈运动,和同伴友好相处,外出活动不随意离开集体等等。

其次,教师在向幼儿提出每项行为规范时,都应首先提出要领和要求,再向幼儿讲解,让幼儿实践。如:为了培养幼儿正确洗手的习惯,我通过口诀让幼儿掌握洗手的顺序:洗手卷好袖子开龙头,搓搓小手轻轻甩,关好龙头来擦手。为了培养幼儿的劳动观念。提高其自我服务的能力,我引导幼儿进行穿脱衣服、整理玩具的练习。现在,我们班的孩子已能又快又好地穿脱衣服和整理玩具了。

三、行为的强化

由于幼儿自觉性水平较差,行为容易出现反复。我坚持围绕每一阶段的重点要求,运用不同形式的活动及时进行强化。如针对幼儿撒谎的缺点,给他们讲《诚实的列宁》的故事;针对幼儿自私、缺乏谦让的缺点,讲《孔融让梨》的故事。这不但陶冶了幼儿的情操,也使幼儿从小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分清善恶、美丑。

通过游戏也是对幼儿良好行为进行巩固的重要途径。如让幼儿玩“交通警察”的游戏,教育幼儿要听从警察的指挥,遵守交通规则:让幼儿玩“玩具店”的游戏。教育幼儿要爱护玩具等等。

此外,运用表扬、鼓励是促进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例如,在班上设计各类形象活泼可爱的评比栏,给遵守行为规范的幼儿小红花。这样,就可以在班上形成一股人人争进步,个个争当好儿童的浓厚风气。

四、家长的配合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长期训练和强化的结果。我认为。应把行为习惯的培养延伸到幼儿的家庭,让家长参与教育。配合幼儿园培养幼儿在园、在家表现一致的意识。因此,我通过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讲本班制订的幼儿日常行为规范,请家长每日指导,督促幼儿去做,并要求家长全方位创设优良的家教环境,使幼儿在良好的家教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影响。另外。为了让家长与老师对幼儿进行一致的教育。我还利用家教宣传栏、家园联系册、家长来园接送孩子的机会,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与家长交流,彼此了解幼儿在园、在家的表现情况,以及时表扬强化和更全面地评定每一个幼儿。

4.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 篇四

【内容摘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幼儿期是培训习惯的重要时期,注重这一时期各种习惯的培训,是为他将来成功地走向社会垒下的第一块坚实基石。大班的孩子即将步入小学学习、生活,而小学的学习方式是完全不同于幼儿园的,幼儿园是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活动,而小学则是以学习知识为核心的学习活动,如果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将为其今后深入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观察能力;倾听能力;任务意识;读写能力。

什么是习惯?字典上说:“习惯就是长期重复的做,逐渐养成的活动。”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陈鹤琴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有位哲人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国内外教学研究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学习的好坏,百分之二十与智力有关,百分之八十与学习习惯有关。确实,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幼儿期是培训习惯的重要时期,注重这一时期各种习惯的培训,是为他将来成功地走向社会垒下的第一块坚实基石。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大班的孩子即将步入小学学习、生活,而小学的学习方式是完全不同于幼儿园的,幼儿园是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活动,而小学则是以学习知识为核心的学习活动,如果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将为其今后深入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幼儿园大班时期需要养成的良好习惯。

一要培养孩子遵规守纪的习惯。建议家长在开学初为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尽量让孩子按时上幼儿园,不迟到、不早退,上课不开小差。

二要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观察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学会了观察才会去思考。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外面去接触社会,进行远足等活动,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可以请孩子说说自己观察到的事物,说说自己的感受。如果孩子不会说,可以让他用符号记录,引导他说。

三要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倾听时不能打断别人说话,要等别人把话说完了再发表自己的意见或看法。学会理解别人的意思,孩子的天性是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又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时时刻刻需要成人的关注。有时,家长或老师说话时,孩子就喜欢抢着说,家长在家里也应提醒幼儿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四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早在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目前,早期阅读已形成全球化的趋势。美国的“阅读优先”计划、英国的“把儿童的阅读教育进行到底”活动、加拿大的“均衡读写能力”计划、日本的“读书起跑线”活动、新加坡等都很重视婴幼儿的早期阅读问题。在我国,有专家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再阅读,认为0岁起步,3岁滞后。提出早期阅读“0岁起步”的主张。美国《建立一个学习者的国家》中提到:早期阅读投入一美元,成人教育费用减少七美元。看来,早期阅读不仅对人有好处,而且还可以减少政府在教育上的投入。

北京有个优秀中学教师李圣珍老师,她的儿子王远16岁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20岁又以超群的成绩考入亚洲著名学府——香港理工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经李老师调教的50多名被他们的亲生父母视为“无药可救”的“问题孩子,大半都考入国内重点大学,多为赴日本、欧美等大学深造。她总结出”让孩子每天坚持朗读一小时的书的教育经验。

大声朗读有很多好处。大声朗读需要人全神贯注,投入感情。汉语本身很有韵律感,长期坚持朗读,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为以后的演讲、说话和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可以让书中美好的因素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读书当然要读好书,精神上长期受到好书的熏陶,孩子的精神世界也会变得更加美好。特别是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有真对性的让孩子读书,效果比单纯说教要好得多。李圣珍老师那里曾有这样一个孩子,特别淘气,谁的话都不听,父母说他,它不但不听,而且老跟母亲闹别扭,没有办法,父母就把他送到李老师家。李老师在《青年文摘》上找了一篇文章。那个孩子读了以后很受启 发,非常感动,认识了自己的错误。那个故事的大意是:有一个妈妈特别疼爱的男青年却不孝顺父母,有一天,这个男青年找了个对象,这个对象很漂亮,但却是个魔鬼变的。这个魔鬼告诉男青年,你既然那摩爱我,那我让你干什麽你都会答应吗?男青年说是的。魔鬼说“我要吃你妈妈的心”青年就把母亲的心挖出来准备献给女魔。在他捧着那颗心急匆匆的去找女魔的路上,不小心摔倒在地,母亲那颗心也滚落到路边。当他站起来去捡那颗心的时候,那颗心对他说了一句话:“你摔疼了吗?”母亲那颗拳拳之心依然没有因任何情况而改变。而这位男青年的心一下子颤抖了,从此,便沉了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通过朗读好书确实能提升孩子的精神世界。好书要大声读,反复读,要让孩子感觉到一种美,包括词汇的美、文章内在的美,使孩子的心灵得到滋养。

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些适合孩子看的好书,比如:《经典童话故事》、《影响孩子的1001个道理故事》、《影响孩子一生的童话故事》等等,刚开始时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向孩子提问一些书中的问题,引导孩子说说这本书或这篇文章讲了什么事,说的什么道理,随着孩子识字量的增加逐渐放手让孩子自己阅读,逐渐养成习惯。

五要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姿势。我们不要求孩子写多少字,对大班的孩子来说,孩子写字的正确姿势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握笔和坐姿。我们在幼儿园内及时的加以指导和提醒,并鼓励孩子向书写姿势正确的孩子学习。除了在幼儿园,还需要家长一起配合,孩子在书写数字或者是画画的时候,家长要在旁边细心的观察和提醒,教育孩子书写和画画的时候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二、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应掌握的方法。

(一)利用兴趣法

要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就必须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尽可能把期望幼儿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例如:讲解摩擦生电是极其枯燥而乏味的,但通过让幼儿自己动手实验,幼儿不但能很快知道摩擦生电的原理,而且比一般的说教记得更牢;又如:在组织幼儿美术活动画彩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亲身体验自然环境中的美——在雨后,带领幼儿去观察天边出现的七色彩虹,感受自然天成的色彩美;再如:教幼儿学画曲线,直接让幼儿绘画,孩子们会觉得没意思,而教师让幼儿手持彩带,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舞动,孩子们高兴地模仿波浪、蛇、水草、爬虫„„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动听的音乐、色彩明亮的彩带、美丽的舞蹈动作,获得美的体验。从而,画出的曲线造型多姿多彩,栩栩如生。

(二)大胆实践法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幼儿各年龄段生理、心理和思维发展的特点及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规律,结合一日活动中及各学科教学特点,从小事抓起,打好基础。一是在课堂上,教师抓住每一个活动环节,促进幼儿多想、多说、认真听、细心看。幼儿说的时候引导幼儿说出是“怎样想„„”就是要求幼儿知其然;二是提供机会,激发兴趣。教学过程中,采用体验法、实践法、操作法,引导他们量一量、折一折、摆一摆、画一画、拼一拼、插一插,养成爱探索、勤实践的习惯;三是抛砖引玉,激发创造。教师抛出问题是幼儿主动学习的表现,是幼儿创新的开始,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时时创设“爱”的氛围,引导鼓励幼儿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积极提问、交流合作,使幼儿产生积极学习态度。如探索一物多玩的方法来训练孩子的发展性思维,好的学习习惯,不满足知其然,而要知其所以然。

(三)细微入手法

习惯是在人的生活、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要有一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要求由低到高,逐步积累,逐渐定型。有些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些孩子绘画、写字的姿势很难看,拿笔的姿势不对,扭着身子,他的作业也很难看,一旦成为习惯就很难改了。你说坐正,他坐正了不会画、写。因此在幼儿练习书写时要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书写时要坐端正,与书保持一定的距离,鼓励孩子向书写姿势正确的孩子学习。同时还要要求幼儿遵守书写纪律。书写时不说话,不东张西望,一心一意写好为止。形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幼儿书写、作业的质量也就会随之而提高,更有利于幼儿养成学习用心不随便的好习惯。所以说,幼儿的教育要讲细节,从细微处着手进行训练,有目的增强幼儿的学习意识,让幼儿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循序渐进法

影响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的,也有来自幼儿园、幼儿自身的,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综合影响着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它不是一朝一夕养成,也不能统统一下子养成,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在小、中班,要让幼儿养成专心听讲,按指令完成操作等简单的切实可行的学习习惯,如把材料、玩具用完后放回原处,把学具放在指定位置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理解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逐步提高,知识的不断更新,到了大班,就要在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逐步训练 养成高级的学习习惯,如阅读理解图片习惯,独立思考习惯,勇于创新与别人说的不一样的习惯等。

(五)持之以恒法

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是几次的重复巩固练习和长时间的练习所能养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长期培养、持之以恒才能有意控制行为,达到自动化过程,因此,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时,不能想起来要求一下,想不起来又听之任之,这需要我们在教学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立下规矩之后就应该按要求做,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形成习惯。孩子毕竟是孩子,自控能力不能像成人那样强,因此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当中严格要求幼儿,使孩子逐渐学会控制自己,做事有恒心,不半途而废,这也是意志的培养,有坚强意志力的孩子以后遇到任何困难就会勇敢,不畏缩,这将为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强有力的基石。

(六)榜样示范法

正确地树立榜样,在各种活动中恰当地运用表扬和批评对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当幼儿做出某种良好的学习行为时,如专心认真听讲、动手能力强、积极动脑、遵守规则的小朋友,应适时给予表扬,使幼儿产生一种光荣感和满足感,从而产生一种动力,促使幼儿的良好学习行为得到巩固和发扬;对幼儿所表现出的错误行为,通过严厉的批评让幼儿知道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以筑起防止违规行为的心理防线。但注意:批评要适时、适度、适量。同时教师和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平时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首先要做到。比如:给孩子提出早睡早起、用完的物品放回原处,取放自如等等要求,成人首先要做到。此外,除了做好幼儿的表率,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之外,还要适当地鼓励幼儿,肯定幼儿的进步,使幼儿对自己有信心,以此形成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家园同步法

对幼儿来说,家庭仍是他们生活、学习的重要空间,家庭教育仍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许多家长一方面“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要求甚严,另一方面又不顾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不讲教育教学方法。因此,幼儿园应通过召开家长会、建立家园联系册、举办家长学校讲座、请家长进课堂、邀请家长参与班级活动、进行家长半日开放活动、开展主题亲子教育活动、家园同乐会、利用“宣传栏”、“家长园地”栏目、进行家访等多种途径和形式,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学习时的习惯及教师在活动中对孩子的引导和要求,更多地体会到良好学习习惯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使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在思想上形成共识,在行动上达成一致。此外建议家 长参考幼儿园常规要求和方法,如什么时间进餐、什么时间睡觉、如何进餐等等,也可以和孩子共同商量建立合理的生活学习常规,促进孩子养成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使家园要求基本一致,以便更好地实现家园共育。

三、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对策。

(一)幼儿园方面

1、利用孩子感兴趣的方式,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A.从兴趣入手,引导幼儿乐于观察。

观察是获取周围世界信息的源泉,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开端。因此,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提出:“观察、观察、再观察。”幼儿从其一出世起,就积极地向周围世界进行探索。《纲要》指出:3岁儿童就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好奇心。但是,生活中我们会注意到:有的孩子对什么都感兴趣,总是向成人提出“这是什么”“为什么”等各种问题;而有的对眼前的变化“视而不见”,这让孩子失去了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机会,影响了孩子的发展。因此,观察力的培养和发展对幼儿自主探索学习世界具有重大意义,是智慧开启的重要能源。如在自然角,我给幼儿设计了观察记录表,让幼儿用追踪观察的方法间断性地观察和记录,了解种子从播种——发芽——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

B.妙用动画人物,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学者杜威认为:“兴趣是刺激儿童学习的最好形式。”孩子的个性千差万别,要说他们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对动画人物的喜好。福娃、大头儿子、孙悟空等等总是孩子们的最爱。可别看这些虚拟世界的动画人物,它们的力量有时是我们这些真实世界中的人难以达到的。所以,我总是以这些童话人物的口吻来要求孩子,“上课了,福娃请小朋友注意力集中!”“大头儿子说小朋友要开动小脑筋,回答老师的问题!”„„听着这些以动画人物口吻说出的话,孩子们总觉得特别的亲切,有吸引力,注意力自然而然就集中了,教师还可利用游戏、故事等方法,让幼儿的注意力更加持久。

2、充分利用游戏活动的形式,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幼儿有良好的倾听能力,是使以后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有效方法之一。因为在倾听的过程中,孩子可以直接吸收别人的经验,为己所用。如在体育活动后到午点前的短短十分钟里,我设计了一个“悄悄话”的小游戏。它不仅可以调节好他们活动后兴奋的情绪,让他们能安静用餐,也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每天我请五个孩子分别和老师说一句悄悄话,然后由老师或者幼儿自己来表演说话的内容,用动作和口型来让大家猜他说的是 一句什么话。在别人表演和轻声说的时候,教室里安静得鸦雀无声,孩子们都听得特别认真,看得特别仔细,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字眼。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小游戏。在这个游戏里,每个孩子都体验到了分享和倾听的乐趣。每天十分钟,不仅锻炼了孩子们倾听的能力,还让他们学会了说一句完整、连贯的话。

3、在教育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教育活动是幼儿园教师对幼儿施加影响的主要手段,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通过教育活动,分阶段地培养幼儿任务责任感,对其走上有一定独立性的小学生活,无疑有着极大影响。例如,我在进行科学活动“聪明宝宝寻宝”时,就布置幼儿任务,回家找一些小电珠、电线、电池、电线拼路板等操作材料第二天带到班上来。目的是通过幼儿帮助老师准备教具,培养幼儿完成任务的意识。果然,第二天,许多小朋友带来了“小电珠”、“电池”、“电线”等等,活动开展的很成功,孩子们的情绪很高。这时,我又不失时机地针对那些没有完成任务的孩子面前进行榜样教育:“这些能从家里带来操作材料的小朋友能认真记住老师分配的任务,帮了老师的大忙,是个负责的好孩子。”又让孩子们说说如果大家谁都没带东西来,这次活动会怎么样?从而使孩子们了解到不负责任的后果。通过这一类型的教育活动,教育幼儿做事要认真负责,善始善终,从而逐步树立起幼儿的任务意识,为幼儿今后的小学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4、充分挖掘儿歌、图书的教育功能,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提高读写能力。

良好的读写姿势是良好读写能力的基础,而良好的读写能力又是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儿歌、故事、连环画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儿歌朗朗上口,易读易懂;趣味性强的图书,幼儿对其百看不厌。在对幼儿进行读写姿势培养的过程中,一是利用图书阅览室的条件,发挥图书的教育功能;二是将对幼儿读写的具体要求创编成儿歌,并制作成幼儿喜爱的图书,使幼儿在制作图书、阅读图书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提高幼儿的读写能力。如在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姿势方面,我们创编了儿歌《亮眼睛》:“眼睛眼睛亮晶晶,保护眼睛仔细听,看书学习身坐正,距离一尺要记清,时间长了向外望,欣赏远处好风景。”幼儿在反复的诵读中,不仅记住了正确的朗读姿势,还照样效仿。又如在培养幼儿的写字姿势时,利用儿歌《学习姿势》,(小小图书桌上放,眼离书本一尺远,铅笔卡在虎口上,手离笔尖一寸长,胸离桌子一拳宽,肩平腰直腿平放,读书画画爱学习正确姿势记心上。)鼓励幼儿根据儿歌内容绘制他们喜爱的连环画,使幼儿在绘制这些小图书的过程中,掌握良好的“写”姿。有了良好的读写姿势,也就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了坚实的地基。

(二)家庭教育方面

1、转变观念,增强培养意识

长期以来,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一直未受到家长足够的重视,重智育轻德育,种技能训练轻习惯培养是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家庭教育首要的、关键的任务就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项工作应是家长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家长要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及艰巨性,对孩子要严格要求,反复强调,持之以恒。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通过长期的严格教育,严格要求,才能逐渐养成。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教育是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人才的。合理引导,有机渗透。比如: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A.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可以利用听故事来发展孩子的注意力。在听故事前先向他提出几个问题,让他带着问题听,听完后回答你的问题。还可以要求他边听边记住故事的内容,然后把故事讲给你听。

B.不要边吃饭边看电视。这样既影响孩子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又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凡是边看电视边吃饭的孩子,98%的孩子上课不能专心听讲,注意力不能集中,直接影响学习成绩。

C.每次出游或做游戏之前要给孩子提出问题,游戏结束让他回答,这样可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D.每天让孩子练习画画,既可以培养孩子坐得住,还为今后写字打下基础。E.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当孩子专心做一件事时不要轻易打断他或问这问那,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2、整合家庭教育资源,合力培养。

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开始,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因此,必须把家里的教育资源合起来,合力培养。首先,家庭成员之间要统一认识、统一做法。这样才能使各种教诲和规则不断得到补充和强化,使幼儿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去努力,并巩固已有的好的学习习惯。其次,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在这两个因素中,家庭的精神环境是更为关键的因素。良好的精神环境带给幼儿的不仅是健康的体魄,更重要的是健康的心态。温馨、民主、和睦的家庭,能使幼儿养成活泼开朗、乐观向上、乐于表现的性格;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会让幼儿潜移默化的形成做事有秩序有条理的意识和习惯。

3、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教育者要首先接受教育”家长平时应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努力学习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家长要用心地向书本学习,用心地向他人学习,用心地向孩子学习,用心地进行教育反思,“学、思、行”结合,摸索育人规律,成为教育孩子的行家里手。另外,要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家长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幼儿的影响巨大。要让孩子爱学习,家长就要经常读书、看报,必要时,家长可以带孩子一起学习、读书或做一些对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形成有帮助的活动,以此加深幼儿的印象。只言教不身教的家长,是很难受到教育效果的。因此,要求幼儿做到的家长必须首先做到,这样才能提高教育的效果。

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不是空泛的说教,它需要幼儿园、家庭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孩子。实践证明,上述方法是有效的。幼儿的大脑神经系统活动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要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变成有儿子自身需要的行为方式,幼儿园和家庭还必须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参考文献:

1.吴晓岺《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九叶网;

5.幼儿园大班幼儿良好倾听习惯培养 篇五

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幼儿入小学后有效学习的保证。但是,目前大多数幼儿园的孩子在这方面的习惯上还没养成,表现出:有插话的,有自己回答完问题就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建议的,有的还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听老师或同伴讲等等。这些现象势必会影响他们的注意力,没有好的倾习惯会影响幼儿今后的学习态度和质量。所以,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培养幼儿良好学习态度的重要一环。良好的倾听习惯的习得将为为幼儿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学习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在众多的良好学习习惯中,认真倾听是一个重要方面,它也是与人交往中体现出一个人良好修养的一个标志。幼儿在活动中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伴的发言,才能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活动,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活动有效地进行,做到活跃而不失有序。

1、优化教育活动

作为幼儿,他们渴求老师的爱和关注,想使自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作为教师我努力以朋友的身份和幼儿交流,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当孩子们认真倾听,用心思考,回答或提出各种问题时,我就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亲亲他们的小脸,摸摸他们的小手。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我非常注意利用赋予变化的、生动直观的动态教具如:幻灯、录像、课件、木偶等。例如故事《小羊和狼》我利用课件和木偶,边讲解,边表演,将小样的可怜、伤感、委屈、愤恨,狼的凶狠、狠毒、狡猾、,以及小动物们的团结互助、聪明能干表现的淋漓尽致。如此便使幼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使幼儿全神贯注的投入进去,既较好的理解了故事内容,又达到了发展幼儿注意倾听的能力。

2、运用小组方式,引导幼儿探究、学习和倾听。

大班幼儿喜欢合作,在合作中他们学习交流,合作营造了一个和谐的活动氛围,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参与的机会,每位幼儿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自的小组中操作活动,变原来的填鸭式为积极的参与者。幼儿们在小组中自由发言,全体幼儿都获得了更多的自我表现和认识的机会,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不但可以充分展示每个人的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幼儿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愉悦感,而且能使幼儿的注意力集中而持久。例如:在小组活动教幼儿认识音阶时,我先让幼儿听故事:“一天一只顽皮的小猴子在森林里发现了一座漂亮的楼房,楼房里有一个奇妙的楼梯,这楼梯每上一级就会发出一种美妙的声音---”我满腔热情的问:“小朋友想不想认识这些声音?”幼儿异口同声的回答“想”。如此就诱发了幼儿兴趣和注意,在小组活动中为幼儿的学习和认真倾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生活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1、提出有一定难度的任务

在完成任务中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为幼儿提出有一定困难的倾听任务,并不是给幼儿提出的目标越高越好,而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是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记住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站着够不着,踮起脚来够的着”的任务。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我们都有意识的要求幼儿去倾听,如:讲故事时,我会说“老师不一定讲到哪里停下,请小朋友告诉我刚才我讲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请小朋友要认真的倾听。”在游戏时我也会经常的问孩子们刚才活动中小朋友们或老师说了什么?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发现幼儿在听记时,虽然还不能完全复述,但认真倾听、努力听记的幼儿面在不断扩大。

2、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

幼儿园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参与。在参与活动的实践中锻炼幼儿的倾听习惯。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喜欢游戏的特点,有意识的多设计一些有助于注意倾听的活动,来训练幼儿的良好倾听习惯。如:活动区“猜猜我的电话号码”幼儿首先集中注意倾听小朋友出的算术题,然后根据这些题的得数,计算得出小朋友的电话号码。对于幼儿的来说,有意注意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幼儿只有能够主动地控制和集中自己的注意才能很好地完成活动目标。不仅要充分利用无意注意,并要积极发展幼儿的有意注意。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注意的集中性很差,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能直接引起他们注意的是形象、直观、色彩鲜艳的东西,我就利用富于这些特点的卡通图片或几何图形或数字,通过限时竞赛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说出刚才看到什么?再请其他没看实物的幼儿复述,幼儿以吸引幼儿的倾听及注意,培养幼儿有意识的控制自己,集中注意力。以达到培养幼儿良好倾听习惯的目的。

3、赏识的方式,鼓励倾听

活动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是由于教师没有注意强化幼儿的优良行为而造成的。当幼儿感到教师在对待好行为和不良行为没有明显差别时,他们的不良行为就会增多。因此,我非常善于发现幼儿表现出来的优良行为,并在这些优良行为出现后立即给予积极评价,设立奖励措施,满足幼儿被肯定的需要,刺激强化,巩固良好的行为。如对倾听得认真的小朋友,奖给小粘贴。活动中,我把自己编的幼儿喜欢听的、较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和实际生活的优美的句子说完让幼儿马上复述。如:“我是大(7)班的孩子。”“我爱我的班级。”“幼儿园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家。”“小鸟在林间唱着动听的歌”。“我看见花儿张开了笑脸。”等等,句子由如前面较简单的逐步加大难度。给听得认真、说得好的幼儿及时奖给小粘贴。由于我能对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并积极举手的孩子给予表扬奖励,对于回答问题的幼儿,无论对错,都进行鼓励,没有听讲的孩子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得到小粘贴,就会马上停止其它动作认真倾听别的小朋友的讲话,这时我也及时发现表扬。这样长期强化训练,幼儿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在稳定形成。

三、家园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要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单靠幼儿园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在做家长工作方面我们是这样做的:

1、发放有关资料

针对家长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我们适时向家长推介操作性较强的文章,如《如何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孩子入小学业前的准备》《指导孩子的倾听习惯》等,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2、丰富“家长园地”

如“任务”栏目专门布置一些小任务,请家长协助培养孩子去认真倾听,以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倾听习惯。

3、建立家长活动小组

我们让幼儿家长和一些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家长结成对子,组成活动小组。在和小学生的交往中,幼儿学到了许多知识,初步了解了小学的学习生活,并对小学生活充满了热切的向往。幼儿家长在与小学生家长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到了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不同,意识到幼儿的入学准备不仅指知识方面的准备,而且应该包括身体和心理上特别是倾听习惯的培养,使得家庭指导工作更切实、更有效。

4、注意个别指导

孩子的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我们就利用家访、家园联系卡、与家长面谈等方式进行个别交流,使家长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孩子当前的发展状况,使得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

5、通过我们的努力,家长们的观念得到了更新,家教水平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幼儿的学习兴趣更浓厚了,倾听习惯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所有这些都为幼儿以后的小学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几点思考和体会

1、从小抓起,越早越好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在年龄越小时,良好的习惯既容易建立,也易于巩固,不良的学习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从幼儿入园初期,我们就有意识的在各项活动中培养幼儿有意注意及倾听习惯。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

2、循序渐进,逐步发展

良好的倾听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也是统统一下子就都能养成的,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具体情况,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习惯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如在大班特别是大班下学期,要让幼儿养成上课认真倾听,要从从幼儿感兴趣的直观形象的教具和有趣的游戏和故事入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再随着幼儿稳定,逐步提高要求。要有耐心,有计划,幻想一朝一夕就养成好习惯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要求过急过高,容易损伤幼儿的积极性,是极其有害的。

3、整体发展,互相促进

良好学习习惯有很多,除了认真倾听,还有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独立的生活处理能力等等,同时还有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它们都源于幼儿的学习、生活,它们之间具有很大的关联性相辅相成的。因此,培养幼儿良好倾听习惯,不能单枪匹马,孤军作战,还要与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结合起来,还要与学校、家庭、设区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一旦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那就为他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创造了条件;对幼儿进行习惯的培养是个繁琐细致的工作,是需要班上所有老师共同进行的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使每位幼儿都与好习惯交朋友。

6.1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篇六

平昌县思源实验学校

牟秀英

【摘要】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是由一再重复的思想行为形成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发展都至关重要重要,好的习惯将会使人受用一生。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期,可塑性强,自控能力差。幼儿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我们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最佳时期。坏毛病难改,习惯成自然。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离不开成人的引导和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应釆用科学的、适宜的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地引导和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幼儿 行为习惯 培养

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从小养成,在幼儿期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能使一个人终生受益。苏联教育家马卡柯曾经说过:“如果在儿童期的早年,不能给予合理的教育,使儿童养成不良的意识和行为习惯,那就会给以后的再教育带来几倍、几十倍的困难”。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认为:“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所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怎样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呢?

一、细心观察,正面引导,纠正不良行为习惯。

幼儿的一些不良好的行为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形成的,教师要细心观察,正面引导。例如,我班上会每隔两三天会折好一叠厚厚的卫生纸方便幼儿用,而有一段时间,天天都要准备一叠纸,我觉得奇怪。无意中被我发现了纸快速用完的秘密,原来是班上一名小朋友的“杰作”,她每次除自己用纸外,还把纸装在口袋 1 和书包里。发现这个秘密后,我不露声色,在上课时我就说:“我们班上的卫生纸宝宝长了翅膀,它会飞走,有时候会飞到小朋友的口袋里,有时候会飞到小朋友的书包里,飞走的纸宝宝它找不到家了,那个小朋友会帮助纸宝宝的,把它送回家。”课后我就把小朋友带到户外活动,返回教室时,纸悄然返回。

二、营造适宜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由于少数幼儿生活经验较少,意志力薄弱,对家长的依赖性强。幼儿在幼儿园遭受挫折、碰到困难时,首先想到求助的是妈妈。例如有个小朋友,因午睡时被紧邻床好动的幼儿用脚压在肚子很不舒服而求助妈妈。与小朋友之间发生争执,不愿找教师帮助解决,回家找妈妈……。为什么妈妈们就想不到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解决不了再请老师、家长帮助解决。幼儿成长的道路漫长,不会一帆风顺,事事如意,只有提高孩子对挫折的承受力,才能让孩子在认识上、能力上、心理上对各种困难和挫折应付自如。

三、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在自主中提高幼儿的行为习惯。

许多幼儿生活习惯不好,分析生活处理能力差的原因就是缺乏锻炼,事事都是大人帮助,甚至家长、教师代劳造成的。要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就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能力出发。如:夏天穿衣较少,行动自如可训练小班幼儿擦鼻涕、擦屁股,大小便后会自己提裤子,着装可从脱裤子--穿裤子--穿脱开襟衣服--穿脱套头衣服等,来园离园自己背小书包,完成作业后整理文具。教师和家长也不能因班上孩子多或上班赶时间等客观理由不给孩子实现“我能行”的机会。只有经常反复训练,循序渐进,放手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才能使孩子摆脱大人照顾,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四、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培养和巩固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幼儿来说,生活就是学习的教科书,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当是贯穿于幼儿生活之中,渗透在各种日常游戏、活动中,通过在日常生活和大自然中 2 不断体验、理解、接受,逐步转化为幼儿自觉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模式,从而形成习惯。如:幼儿在玩滑梯时,你推我挤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简单的提醒、说教只能起到一会的作用。现在,我们发现类似的问题,会组织幼儿讨论:这样做有什么坏处?怎样做才会更好?怎样才叫排队?生活中那些时候、哪些地方需要排队--下楼梯、洗手、做操、上公共汽车等等。然后请幼儿表演正确的过程,并要求大家以后要互相提醒,互相帮助。经过日常生活中不断的练习和强化,幼儿的自控能力逐步增强,从而养成了排队、不推挤的良好行为习惯。

五,注重情感教育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经常在生活中看到这样的现象:知道要保护环境,却会随手乱扔果皮、杂物;好多成语故事讲得滚瓜烂熟,却没有自觉的行为和感受。以前我带班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两个孩子为一个玩具你争我抢,谁都不让谁当我发现时,我说:“你们怎么了?”这时两个孩子都一起叽叽喳喳的说,我让他们一个一个的说,当他们都各自说完自己理由的时候都还是有些不服气。我转移了一个地方然后拉着他们的小手,让孩子再复述一遍理由。说完孩子的情绪明显平复了好多,这时我告诉他们要互相谦让,互助互利。然后我问他们:“现在还有什么问题?”孩子们回答说:“没有了”。我说:“那你们的问题都解决了”。孩子们回答:“嗯”我笑笑的说:“那就握握手吧”。这时我并没有判断他们的对与错,而是用心听他们倾诉,孩子把他们要说的话都说完了其实问题也就解决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要过多参与我们的主观意见这样会对另一方有不公正的现象。所以平时我们不能光注重知识的灌输,知道什么是谦让,什么是分享,却忽视了行为习惯的内化和养成。对孩子进行好习惯的培养中,不要光注重知识,更要注重情感挖掘,我们要从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中去出发,让幼儿在自觉的行动中得到情感上的体验,由“知”生“情”,由“情”促“行”。

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独立性。

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了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等等。随着幼儿期的孩子要求独立性的愿望增强,这时期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独立性的好时机。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从平常生活的点滴做起,也不能光靠几条规矩来执行。这时期在给孩子做日常清洁卫生时,要逐渐地给他灌输卫生的知识与概念,告诉他什么是脏的,什么是干净的,教育他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要吃脏东西、不要随地吐痰、不要吃手、不挖鼻孔、不抠耳朵,要养成整洁卫生的习惯。要定期给孩子剪指、趾甲,这时期孩子的手到处乱摸,手指甲一定很赃。在给孩子洗脸、洗手时,要开始教孩子自己来洗手,教他怎样用肥皂,如何洗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基本生活的自理能力,是身体健康的保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的孩子吃饭时不专心、喜欢东张西望、吃得很慢,加上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之间交往的需要也不断的增加,吃饭时讲小话的现象也多起来,作为教师光提醒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调动幼儿的内在因素,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才能让幼儿从被动变为主动,自觉遵守纪律。

此外,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深刻影响。教师时时刻刻都要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树立正确榜样,在积极的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在礼貌教育中,教师要以身作则,需要幼儿帮助时,真诚地说一个请字,得到幼儿关心时,衷心地道一声谢谢,使幼儿在平等的氛围中,受到礼貌的熏陶,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综上所述,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需要循序渐进、反复的一个个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共同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氛围,在良好行为习惯的环境中不断的熏陶,逐步养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我们也要强调是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熏陶孩子,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规范孩子的行为习惯。因为这一时期的孩子爱模仿,他们首先会模仿父母亲。希望孩 4 子讲文明懂礼貌,家长就不能说脏话。要求孩子玩完玩具收回原处,家长在生活中就要做到有条有理,东西不能乱扔乱放。人的各种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学习生活环境中实践逐步形成的,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改变对事物的认识比较容易,而要改变多年形成的习惯却比较困难。幼儿刚开始参与生活、从事学习,因此儿童时期是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必须十分注意防止不良思想和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学会“乖”起来。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李季湄、肖湘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 《学前教育原理》朱宗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版。

[3] 《教师与儿童发展》,庞丽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篇七

一、培养幼儿接受新环境的习惯

幼儿从踏入校门开始,就对新环境感到特别陌生, 对教师也怀有畏惧感,要想让幼儿接受你,教师要有绝对的耐心。

开学第一周,幼儿对学校的铃声还不习惯,下课后,只顾在操场上玩,不知道做一些上课前的准备活动,听到上课铃声也不知道回班级,还要教师一个个往回叫。回到班级后,喝水的喝水,吃零食的吃零食,说话的说话,有的刚回来又要上厕所,乱作一团。不管老师用什么样的眼神去看他们,他们都不会理你,弄的教师手忙脚乱。对于这种情况,教师生气是没有用的,要有耐心。首先,要训练幼儿注意听上下课铃声,告诉他们上课应该做什么,下课应该做什么。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学校教师要定期检查幼儿的个人卫生,在发间食时,教师要带领幼儿先洗手,饭后再让他们漱漱口。教师可以利用歌谣,帮助小朋友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三、培养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如每天午睡起床后教会幼儿自己叠被子,自己穿衣服、穿鞋子。每天还要带领他们对班级进行一次大清扫,让幼儿自己清理自己座位下面的垃圾,使他们养成自己做事情的意识和习惯,提高自理能力。

四、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条件的提高,幼儿有吃零食、挑食等不良习惯。要改正这些不良习惯,教师首先要在课堂上对幼儿进行食品安全教育,教育幼儿不买“三无”食品,让幼儿知道垃圾食品的危害。 并告诉他们合理饮食身体才会健康。其次,教师在用餐时多为他们分发一些蔬菜,尽可能地为每个幼儿提供合理的饮食。

五、培养幼儿文明礼仪的习惯

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幼儿的表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幼儿、教育幼儿。平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仪表端庄、服饰整洁、语言文明、态度可亲。讲话要多使用“谢谢”“请”“对不起” “没关系”等文明用语,让幼儿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学习。

8.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篇八

一、言传身教做表率

幼儿喜欢模仿,成人的行为经常成为幼儿模仿的内容,老师是幼儿最直接的模仿者,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曾经有一天,午餐时间到了,我望着碗中的饭菜发愣,一点食欲都没有,我在往垃圾桶里面倒饭菜时被一个孩子发现了,孩子喊道:老师倒饭啦!孩子们的眼睛闻声注视着我,当时我很尴尬,红着脸对孩子们说:对不起,老师错了。所以,要求孩子做的,老师应该以身作则做榜样,如果违反,要在孩子面前认错,幼儿模仿能力特强,但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他们有时会不加选择地模仿老师的言行,把老师的话当做“圣旨”,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老师就是这样说的……”所以教师应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孩子的楷模。

二、整合各大领域培养良好常规

常规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日常生活的行为规则,是教师组织管理幼儿日常生活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教师必须针对孩子年龄特点对幼儿一日常规提出细化要求,注意做到内容具体、语言简练,使幼儿知道做什么,应该怎样做,还可让幼儿参与生活常规的制定.他们会乐意、更主动地遵守规则,互相监督,提醒。老师要细心观察幼儿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表扬,调动积极性。但良好习惯养不是一两句话或一两个要求就能养成的,老师要把良好习惯培养渗透到各大领域,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动画,情景表演,挂图等方式,生动形象给幼儿讲故事,还有短小精干,朗朗上口的儿歌,喜闻乐见的幼儿歌曲等幼儿易于接受的方式,反复训练,巩固,使幼儿受到教育和熏陶。例如:社会活动 “不做小臭嘴”:清清水,倒一杯,喝一口,鼓鼓嘴,咕噜咕噜吐出水,口气清新牙齿白,我们不做小臭嘴。语言活动“小熊拔牙”:有只胖小熊,非常讨人喜欢,可他有个缺点,不喜欢刷牙,有一天牙疼得很厉害,兔大夫把小猴小狐狸都叫来,大家齐心协力,才把小熊的坏牙拔了下来……音乐活动“刷牙歌”你也刷,我也刷,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养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习惯,明白不好的习惯给自己带来的危害。

三、寓教于乐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三至六岁幼儿纲要指南说: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幼儿在游戏中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容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孩子玩科学区角游戏——水的流动,他们充满好奇、反复摆弄实验,不停地问:水为什么会流动?木头为什么会浮在水面?石头为什么会沉如水底?这些问题激发了孩子丰富的想象力,思维力。孩子被动的学科学,在游戏中转换为自觉主动的学习,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养成爱学、乐学、善学的自主学习习惯。幼儿通过游戏的活动还能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一次,幼儿玩“烧烤店"游戏,开始他们互相争吵都要当厨师,没人当服务员,我引导幼儿想个什么办法让每个人都能当上厨师?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最后大家想出了轮流当厨师的办法,他们分配了各自的角色,看谁把角色扮演得好,通过游戏,他们能互换角色,还学会了互相谦让,相互合作,增强了待人接物的常识,从中得到良好习惯的最初启蒙。

四、持之以恒家园共育

上一篇:环艺设计专业毕业生自荐信下一篇:当前语文新课改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