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金属钠教案(精选4篇)
1.高一化学金属钠教案 篇一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2.2.1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金属钠的物理性质,理解钠的化学性质。
2、了解钠的存在和用途。
3、了解钠的生产原理。
4、获得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运用实验科学探究物质性质的意义和一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在实验探究中,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敢于质疑,增强团队精神。
3、运用观察、实验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加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化学实验发展学习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
2、树立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思想,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认识钠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探究学习。
[教学用品] 实验的仪器和药品:金属钠、酒精灯、镊子、滤纸、小刀、石棉网、铁架台、胶头滴管、火柴、酚酞、烧杯、洗气瓶、硫酸铜溶液。
[教学方法]实验法、问题探究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教师演示] 表演化学小魔术:滴水点灯。(课前在酒精灯灯芯里暗藏一小块金属钠,实验时用胶头滴管向灯芯内滴一滴水。)
[教师引导] 在刚才的魔术中,奇妙现象的产生就是金属钠的功劳。为什么能滴水点灯?在魔术中金属钠的作用是什么?钠具有什么性质?
[观察思考] [实验1]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钠一端的表层,观察表面的颜色和光泽;将其放置在空气中,观察表面颜色的变化。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归纳出钠的性质
1、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的固体具有金属的通性:有延展性、易导电、导热
2、钠的保存:密封保存在煤油中
3、在空气中的变化:银白色光泽马上变暗(?)
[教师设疑] 为什么钠放在空气中会变暗呢?由银白色变暗肯定是有新的物质生成,是什
么物质呢?我们在前面已经学过了结构决定了性质,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1,请同学们画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教师活动] 从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出,金属钠原子最外电子层带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电子层的一个电子,显活泼的金属性。金属钠能和许多非金属如氧气、氯气等反应。我们刚才把钠放在空气中,钠的表面变暗就是钠和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钠。
[观察思考]
[实验2]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石棉网,观察现象火焰颜色以及产物的颜色、状态
[学生回答] 看到钠燃烧起来,火焰呈黄色,产物为淡黄色的粉末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写出钠在常温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的方程式
4Na + O2 ==2Na2O(白色固体)
点燃
教师写出钠燃烧的方程式2Na + O2 ====Na2O2(淡黄色粉末)
注意,钠与氧气的反应产物和反应温度有关系。
思考:是氧化钠比较稳定还是过氧化钠比较稳定?氧化钠能不能转化为过氧化钠?
[讨论] 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过氧化钠比较稳定。氧化钠可以继续和氧气
反应生成过氧化钠
2Na2O + O2 == 2Na2O2
[教师活动] 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和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和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对应的盐;而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它是过氧化物,和水反应除了生成水,还生成氧气,和酸性氧化物反应除了生成盐,还生成氧气
Na2O + H2O
== 2NaOH
2Na2O + 2CO2 == 2Na2CO2Na2O2 + 2H2O
== 4NaOH + O2↑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过氧化钠常用于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供氧剂)
(怎么验证这些产物呢,同学们可以课后思考一下)
[观察思考] [实验3] 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装有水并滴入酚酞试剂的小烧杯中,观察现象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归纳现象:钠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并熔化成为小球,最后消失,发出哧哧的响声,溶液变成红色,可以用五个字概括:
浮—钠的密度比水小(0.97g/cm3)
熔—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97.810C,沸点是882.90C)
游—产生气体,由于气体在水面上的分布不均匀,推动钠四处游动(如果收集一试管的气体,靠近火焰会听到轻微的爆鸣声,说明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响—氢气和空气混合,反应放出的热量使混合气体发生反应而产生爆鸣声
红—有碱生成,遇到酚酞变红:2Na + 2H2O === 2NaOH + H2↑ [教师活动] 在实验室里金属钠是保存在煤油中的,请同学们想一想:
(1)金属钠为什么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2)金属钠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中?
(3)取用钠时,为什么要用镊子,不能用手?(4)取用钠时,多余的钠能不能放回煤油中?
[学生活动] 思考并讨论,得出结论:
(1)因为钠不与煤油反应,且钠的密度比煤油大
(2)因为,钠很容易和空气中的水、氧气发生反应,所以钠要密封保存,但不
能像溴一样用水密封,因为钠会和水反应,所以,钠要用不会和它反应的煤油密封保存
(3)因为手上有汗液,会和钠反应
(4)能。而且,一定要放回煤油中,因为钠放在空气中,会和水,氧气等剧烈
反应,不安全,所以用完,多余的钠一定要放会煤油中。(一般,在取用试剂时,多余的试剂是不能再放回试剂瓶的,因为会引入杂质)
[教师活动] 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掌握了湿法炼铜技术,其原理就是用铁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活泼金属能够把不活泼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果金属钠与
硫酸铜溶液作用结果会如何呢?请你预测,并简要说明理由。
[观察思考] [实验4] 向一只盛有CuSO4的大烧杯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观察实验现象。
[讨论] 与钠和水的反应现象相同,另外,还看到有兰色絮状的沉淀产生
[教师活动] 归纳钠与硫酸铜反应的方程式:
2Na + 2H2O === 2NaOH + H2↑
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钠加入盐的水溶液,首先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和盐反应,所以,钠不能从盐的水溶液中,把比它不活泼的金属置换出来,如果要用钠置换出其它的金属,得在熔融状态下才可以。例如:
700~8000C
TiCl4 + 4Na ======== Ti + 4NaCl
同样的,不能用比钠活泼的金属从钠的盐溶液中把钠置换出来,因为生成的钠
会和水剧烈的反应,所以根本就的不到钠。现在用的比较多的方法是,电解熔融的氯化钠:
通电
2NaCl === 2Na + Cl↑
2[教师活动] 元素在自然界中有两种存在形式:游离态(单质)和化合态(化合物),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钠在自然界中会以什么形态存在呢?
[学生活动] 思考并回答:以化合态存在,因为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很溶液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系列的化合物
[教师活动] 归纳钠的用途
(1)制过氧化钠—和氧气反应
(2)原子反应堆导热剂—钠、钾合金在常温下为液体,有很好的导热性
(3)高压钠灯—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
(4)冶炼某些贵金属—钠有很强的还原性
教师总结:
作业:练习册 【板书设计】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一、钠的性质 1.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金属,质软,有延展性,导电,导热,熔、沸点低,密度小 2.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 常温:4Na + O2 = 2Na2O(白色)点燃:2Na +O2 2Na2O2(淡黄)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2)与水反应 现象:“浮”、“熔”、“游”、“响”、“红”
2Na + 2H2O = 2NaOH + H2↑
(3)与盐溶液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
700~8000C(4)TiCl4 + 4Na ======== Ti + 4NaCl
二、钠的用途
(1)制过氧化钠—和氧气反应
(2)原子反应堆导热剂—钠、钾合金在常温下为液体,有很好的导热性(3)高压钠灯—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4)冶炼某些贵金属—钠有很强的还原性
三、金属钠的工业制法 通电 2NaCl(熔融)====2Na+Cl2↑
2.高一化学金属钠教案 篇二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人教版化学必修Ⅰ《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的内容,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起始节。金属单质的性质是金属元素性质的反映,是了解金属化合物性质的基础。本节以学生在初中学过的有关金属的性质及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基础,选取典型的金属如钠、铝进一步学习拓展金属的性质。通过本节以及后面章节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两章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在化学2中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另外,在本节学习中所用到的许多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等也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方法,所以学好本节内容可为后继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论基础。
(二)教材处理 本节内容分三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为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第二课时为金属与水和酸的反应,第三课时为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本节课要说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思路。
(三)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图片、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巩固和加深初中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知识和规律。
(2)通过观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保存方法。(3)了解活泼金属(Na、Mg、Al)与O2的反应;探索金属的性质和金属的原子结构的关系,了解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了解金属氧化膜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金属钠、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探究活动,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学习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等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如钠的切割)和精彩的化学实验现象(如钠的燃烧反应)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了解金属及金属氧化膜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知道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身 边的物质和发生的事情。
(四)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和难点
钠在不同条件下和氧气的反应及其产物的实验探究。
二、教法和学法
(一)教学方法
本节教学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主要采用“演示实验法”。教师通过学生看到的客观事实或已学知识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二)学法指导
本节课的实验大部分是演示实验,让学生熟悉实验正确操作。我在实验前会先讲清楚实验过程,强调操作注意事项以及观察要点;在实验过程中,我也会时时提醒学生注意哪些实验现象,并让学生描述出实验现象。通过两组实验,调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深刻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思考、讨论、归纳与总结,认识实验的本质,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效果。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让学生思考生活生产中的金属制品,举例,体现金属在生活和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复习旧知:课本P42“思考与交流”。1.复习金属的物理性质。
2.回顾初中阶段学习过的有关金属的反应,并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通过提问,师生共同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盐反应;(2)金属与酸反应;(3)金属与氧气反应。
3.根据Na、M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Na、Mg、Al的原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
(四)探索新知:实验探究金属钠的性质 1.提出问题:真金不怕火炼是什么意思?金子在高温下不能发生反应,铁铝在常温下不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点燃条件下可以和纯氧反应,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呢?展示金属钠
2.介绍金属钠的保存,思考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中,用实物展示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学生总结概括。分析钠的切口变暗的原因,说明Na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
3.引导学生进行钠的燃烧实验及总结归纳实验现象,4.回忆Al在纯氧中的燃烧反应,对比在空气中加热的实验现象,说明氧化铝对Al的保护作用
5.拓展延伸:金属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金属氧化物,金属在反应中表现还原性,遇见其他氧化性物质也会发生化学反应,例如与氯气,与硫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和硫化物,引导学生自己写出反应方程式。
(五)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分析Na、Al和氧气反应过程中,Na、Al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以及在反应中Na和Al体现的性质,得出结论:Na、Al等金属单质具有还原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作还原剂。并进一步指出:由于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较少,最外层电子容易失去,金属单质往往表现出还原性,能与许多氧化剂发生反应。除了与氧气反应以外,金属单质还能和Cl2、S等氧化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列出Na与Cl2反应、Fe与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六)布置作业:
四、板书设计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质软、熔点低 1.Na与O2的反应
-2 常温下:
4Na + O2 ==== 2Na2O(白色)加热条件下:
(淡黄色)2.铝与O2的反应
4Al + 3O2 ==== 2Al2O3 3.金属与其它非金属的反应
△
2Na + Cl2 ==== 2NaCl
△
Fe + S ==== FeS
3.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够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提高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难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和适用条件。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是置换反应,那么老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几个置换反应,大家来判断一下产物是什么。Zn+H2SO4=_______________ Cu+H2SO4=_______________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学生回答】锌与硫酸生成氢气和硫酸锌。通过上节课的实验可以知道铜与硫酸不发生反应。
【教师引导】既然锌能与酸反应,铜不能与酸反应,由此可知金属的活泼性是不同的。那么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是怎样的顺序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金属的活动性。环节二:新课讲授
【学生实验】①铁与硫酸铜的反应;②铁、铜分别与盐酸的反应 【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思考铁与铜,哪种金属更加活泼?为什么? 【学生回答】铁比铜活泼,因为铁与盐酸发生了反应,有气泡产生,而铜与盐酸不反应,并且铁能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铁更活泼。
【提出问题】通过这两组实验,你能说说我们在证明金属活动性强弱时采取的实验方法吗? 【学生回答】第一种方法是让金属与另一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根据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判断金属活泼性强弱;第二种方法是让金属与酸反应,根据能否发生反应、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金属活泼性强弱。
【教师引导】现有镁、铜、锌三种金属,利用上述实验方法,你能设计方案并通过实验来判断镁、铜、锌三种金属谁的活动性更强吗?(药品:镁条、铜丝、锌粒、稀盐酸、稀硫酸、氯化镁溶液、硫酸锌溶液、硫酸铜溶液。)(小组讨论5分钟)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提出问题】哪个小组愿意说一下自己小组的实验方案? 【学生回答】
小组①:将镁条、铜丝、锌粒分别与稀盐酸反应,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活动性强弱。
小组②:将镁条、铜丝、锌粒分别与MgCl2溶液、ZnSO4溶液、CuSO4溶液两两反应,观察是否发生置换反应来判断活动性强弱。……
【提出问题】请根据自己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且根据实验现象思考镁、铜、锌三种金属的活泼性是怎样的?(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醒注意安全。)【学生回答】
小组①:镁、锌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气,铜不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气,并且镁与酸反应程度较锌与酸反应程度更剧烈,所以活泼性顺序为Mg>Zn>Cu。
小组②:镁能够置换出ZnSO4溶液、CuSO4溶液中的锌和铜;锌能够置换出CuSO4溶液中的铜,和MgCl2溶液不反应;铜不与MgCl2溶液和ZnSO4溶液反应,所以活泼性顺序为Mg>Zn>Cu。……
【教师引导】镁、锌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我们说它们比氢活泼;铜不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我们说它不如氢活泼。那么,氢应排在哪个位置呢?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学生回答】氢排在镁、锌的后面,排在铜的前面。【教师讲授】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提出问题】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来看,金属所处的位置与活泼性有什么关系?排在H前面的金属有什么特点?排在前面的金属与后面金属的盐溶液能否发生反应? 【学生回答】
(1)在金属活泼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泼性就越强;(2)在金属活泼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3)在金属活泼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环节三:巩固提高
1.请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1)铁和稀盐酸(2)铝和硫酸锌溶液(3)铁与硫酸铜晶体
2.由此可知,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解析: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1.(1)反应;(2)反应;(3)不反应
2.由之前的实验可知,所有的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能够得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适用于溶液。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金属活动性顺序。
布置作业:有一种“黄铜”又称为“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黄铜”外观与黄金相似,常被不法商贩用来冒充黄金牟取暴利。能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来鉴别金与“愚人金”?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略)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更多教师招聘考试信息关注呈贡中公教育信息
4.高中化学金属晶体教案 篇四
本节是人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三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是在第三章第一节《晶体的常识》和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基础上认识金属晶体。学生已经具备了晶体和晶胞的初步知识,对微观粒子的排列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较好的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前预习。
本节教学内容包含知识点主要有金属的内部结构、、共性、电子气理论、金属晶体的结构与金属性质的关系、金属晶体的四种原子堆积模型等,需要三个课时才能完成。本节课是第二课时,主要探究金属晶体4种基本堆积模型及与分子晶体、原子晶体比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金属晶体内原子在二维空间的两种排列方式,
2) 掌握简单立方堆积和体心立方堆积以及二者的特点和区别
2 、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对金属晶体结构的学习与研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像能力等
2)通过两个学与问制作模型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 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小组讨论交流、实践活动制作模型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金属晶体的4种基本堆积模型
2、教学难点:金属晶体的4种基本堆积模型
根据微观晶胞图片和动画的相关教学材料,制作成PPT,使微观的粒子直观化,形象化,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本节是第三节课,学生已经具备了晶体和晶胞的初步知识,对微观粒子的排列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二维平面排列和非密置层堆积的问题上,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本节中的难点在于密置层堆积形成的镁型和铜型的堆积方式,他正是本课的难点和重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预习和模型的制作,再结合教师的多媒体展示,共同完成学习的目标。
四、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质疑----实验----分析----解决---归纳---比较
多媒体课件与自制教具相结合的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师生探究模式:教师主动参与到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中,适时调控学生的探究进展和探究方向,在交流展示时适时恰当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形成集体性正确的观点和解题思路。
生生探究模式:课堂上教师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对某个问题或者多个问题进行探究,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发挥集体的智慧,把自己的疑问探究透彻,并在交流互动中让所有人共享探究过程和探究结论
五、学生分析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视频资料的下载、教学案设计、基本堆积模型的制作
学生:用生活中的材料(乒乓球、玻璃球等)按照书上图准备一些模型的素材。学生自己动手做模型,感受晶体结构的奥秘(可以网上搜索)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复习提问
情境引入
【提问】:1、金属晶体组成微粒、微粒间作用力
2、金属晶体的物理性质
3、什么是电子气理论
【质疑】:为什么原子晶体没有延展性呢?
PPT展示原子晶体(金刚石)
【小结】正是由于金属键无方向性的特点,我们可以把金属原子看成直径相同的小球紧密的堆积在一起,当然这种堆积是有规则的,呈周期性的。
学生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原子晶体中原子间的作用力是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受外力作用时,原子间的位移必然导致共价键的断裂,无延展性。
1、复习巩固
1、促进学生思考2、铺垫、引入新课
环节二:
金属晶体
微观粒子
堆积
(二维) 【指导活动1】
1、金属原子在平面里的紧密排列有哪些方式?
2、除了书本上的两种以外还有其他形式吗?
3、这些不同的放置方式有什么特点?
【总结】:PPT展示
非密置层:行列对齐,四球一空,配位数为4。密置层: 行列交错,三球一空, 配位数为6。
分组活动1:在一个自己准备的小方盒里排放小玻璃球。
学生总结回答:只有两种方式:行列对齐和行列相错。配位数一个是4,一个是6.
在二维平面中初步感受微粒堆积的规律,自己动手增加感性认识和兴趣。
2、认识密置层与非密置层的不同。
环节三:
金属晶体
微观粒子
堆积
(三维1) 【指导活动2】
将非密置层一层一层地在三维空间堆积起来,使相邻层的球紧密接触。除了书上的两种堆积方式外,是否可能有第三种方式?
PPT展示:
【小结】 PPT展示:非密置层三维金属晶体原子堆积模型——简单立方和体心立方 分组活动2:用自己准备好的三个非密置层,按照要求先试做课本上的两种,再尝试其他的方式。
总结发言:
【高一化学金属钠教案】推荐阅读:
高一化学下册教案07-06
高一化学氮族元素教案11-16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08-08
高一化学的课件08-13
高一同学必读:高一学生谈如何学好化学07-24
高一化学方程式小结06-10
高一化学上册寒假作业07-16
高一化学必修教学反思08-20
高一化学学习总结10-22
高一化学基础知识总结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