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党支部活力

2024-10-10

激发党支部活力(精选14篇)

1.激发党支部活力 篇一

向阳区采取“三创新”方式

充分激发全区发展活力

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发展的活力来源于创新,我区以“三创”活动为契机,采取“三创新”把创新作为注入发展活力的关键环节,大胆探索新模式,积极拓展新领域,不断创造新业绩,开创新局面。

一是理念创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根据区实际情况变化而变化,是我区发展的准则。我区始终以树立科学、高效、持续、精细化发展为理念,把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放在突出的位置,真正把发展方式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牢固树立协调发展理念,突出推进服务功能建设、城市建设和民生建设,在全市率先实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市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模式,明确了卫生承保制,采取三级联保,即办事处包保、机关干部包保、社区主任包保,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

二是发展方式创新。我区始终注重发展方式的创新,在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同时,发挥工业的基础性作用。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显著提升了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精深加工能力。并突出产业项目建设,2012年我区拟开工大项目10个,项

目总投资34.6亿元;复工建设项目10个,项目总投资15.18亿元;在谈谋划项目8个,项目总投资14亿元,这些项目的达产达效后,将使我区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三是机制创新。我区在机制创新上不断研究总结经验,通过法制化的规范,市场化的运作,社会化的举措,产业化的发展,建立健全了环境优化、绩效考评、廉政风险防控等机制。并进一步规范了决策运行机制、督办落实机制,对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为保证各项机制落到实处,我区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分级实施、分主管部门落实,并建立健全定期报告、定期通报工作制度,加大督导力度,确保各项机制落到实处。为建设繁荣富庶、文明和谐、宜居宜业、活力时尚的向阳区提供了制度保障。

2.激发党支部活力 篇二

不妨以智立方为例, 来看看提升员工内生动力的六大方法。

风向:企业文化白皮书

俗话说:“没有不合适的父母, 只有不懂事的孩子。”如今站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 则是“没有不合适的孩子, 只有没有办法的父母。”

其实, 无论哪个时代, 员工内心的渴求都是有共性的, HR就是要寻找这种共性, 然后通过各种方式来激发员工的内在活力, 变员工被动成长为主动成长。就好比一个鸡蛋从外部打破是食物, 从内部破壳是孵化生命。因此, HR运作组织的关键, 是从内部突破, 增强员工内动力。

智立方有自己的企业文化白皮书。首先开宗明义, 表达我们是谁, 要去哪里, 有哪些规则是需要遵守的, 什么是公司反对和抵制的。比如, 公司尊重知识、尊重想法和创意、尊重实践, 始终明确这样的主导风向。但这其中尤其要注意语境和表达方式, 语言不能采用教导式的, 而是要引导和熏陶, 比如把所有公司的理念包上“故事的外衣”, 春风化雨式地深入人心, 让它在员工内心产生共鸣, 使员工对公司逐渐信赖、依赖。

熏陶:组织环境建设

人是环境的产物, 如果周围的环境中充满一些潜在语言, 会慢慢地影响他的行为和思考。因此, 在做组织环境建设时, 要避免纯标语式的口号, 这样很难进入人心。试着让它有创意, 所有的大道理都可以转化成轻松幽默的文字, 更容易让大家记住。

比如小会议室写着“捞干的唠”, 洗手间卫生纸边上写着“人生就像卫生纸, 没事的时候少扯”, 大会议室的钟表上写着“少说废话”等。

评估:员工成长看得见

在智立方, 称员工为伙伴。让员工伙伴负责任地成长, 看得见隧道那边的光。而不同的伙伴要的东西不一样, 基层伙伴是要有所学, 中层伙伴是要有所长, 高层伙伴是要有所成就。

人没有天生的信心, 只有不断被鼓舞的信心, 公司每季度都有提名奖, 看到员工快速地成长, 就要让他显现出来, 每季度有成长之星、成长之组。员工受到鼓励后自然激情万丈。有个团队为宝马发布会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配合, 高标准严要求地工作, 被评为季度成长之组, 他们组获奖后把合影挂在墙上, 写上“致没有遗憾的青春”。

集训:激发团队创造力

学习一定要变成一种信仰。公司每两周举行一次午餐交流会, 业务系统的叫“教你三招”, 创意系统的叫“口活一个钟”。一起午餐时分享各自创意的想法, 如此持续坚持, 就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创意中心的几个85后员工自己参赛“ONESHOW”国际创意奖, 拿到了中国区的创意金奖, 把四块奖牌淡定地轻轻放在主管桌上, 吓了主管一跳。

集训时, 智立方会把各地的伙伴, 还有链条上的合作伙伴集中在一起, 让大家集群作战, 这时要把原有团队打散, 突破部门界限, 重组之后设同一个主题进行比武, 目的是培养大家的团队合作意识。在企业实践中, 常常会发现集团越来越大时, 却“集而不团”, 经常是20%的人扛着80%的责任, 所以专业互补, 合作经营会很重要。

另外, 智立方还有对外的大学生职前公益训练营, 通过两周的课程, 把职场必备素质的观念技能传达给学生, 播撒未来快速成长的种子。

关怀:家外之家计划

在企业中, 与其说大家在一起工作, 不如说在一起生活。很多员工离职往往不是因为公司的大气候, 而是因为团队的小环境。所谓不怕狼一样的对手, 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智立方在很多小地方设计彼此生活的互动感。

比如“家外家计划”, 公司力争“做事到位, 作秀到点, 做人到家”, 每一个人都可能有不为人知的过去, 或难以言表的苦衷, 有可能是单亲家庭, 可能母亲要住院, 这些情况, 公司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要关怀和考虑到。

一般公司能在母亲节时送个小礼物就不错了。但智立方的HR会打电话给员工的母亲说, “您的孩子在公司做得很好, 同事都很喜欢他……”这是为了让每个母亲感觉她的孩子在这个组织中很放心, 孩子的成长跟她的爱心是同步的。

鼓励:给员工正能量

还有一点很重要, 就是给员工带来新的正能量。对HR而言, 首先要持续地、多角度地了解员工;其次是认同员工。员工没有天生的信心, 外界的夸奖对他来讲很重要, 即便是批评, 也是建设性的, 不能说你不好, 而要说你可以更好。有时员工的信心就像一个气球, 扎一下就会破, 所以要好好呵护。

此外, 公司还要感恩员工。像很多公司经常采用的方式一样, 智立方在三周年时给一起工作了三年的伙伴每人定制了一枚铜制勋章。这看似作秀, 但对新人来说却是树立榜样, 对老人来讲则是一种安慰和满足, 表达你对他的肯定、认同和感谢。

3.创新思维激发活力 篇三

关键词:政治课堂;创新思维;教学环节

在新的课改理念下,要求让课堂教学活起来。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供同行共勉。

一、优化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因此优化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优化问题情境首先要为学生创设敢想、敢问的环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鼓励质疑

教学活动中应努力创设活跃、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特别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大胆发言、积极思维。如:在“一国两制”的教学中,分析台湾问题时,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剖析了李登辉“两国论”的实质和危害性,大部分学生对此问题都达成了共识,然而,有个学生沉着地亮出了异议:“我们为什么不能像印尼的东帝汶,通过全民公决的方式来解决台湾的归属问题呢?”一石击起千层浪,立即引起了同学的议论。这时老师首先表扬了他敢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然后又从更高更远的角度与同学共同探讨这个问题,令学生心悦诚服。

2.设疑引思

创设问题情境还需要教师根据教学任务,按照一定的教学原则和方式,创设一系列问题,引导启发学生去探究、发现,即设疑引思。这类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具有思考的价值,能引起学生认识的升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

例如在讲《对外贸易的主要内容》关税的意义时,设置的情境是:“根据自由贸易原则,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进口关税平均税率,发达国家为5%,发展中国家为15%。自1992年以来,我国已先后四次大范围地降低关税税率。与1992年相比,我国的平均税率已从43.2%降为17%。至2005年,我国将力争把关税总水平降至10%的水平。试问:①征收关税可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而我国为何要连续下调关税?②下调关税对我国经济有何影响?问题提出来后,同学们置身于思考探究的气氛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种答案进行评议、争论,形成自己的看法,最后老师归纳、总结,投影显示参考答案。

二、优化小结,激发热情

课堂小结是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收尾阶段,是教师富有艺术性地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转化升华的行为方式。完善、精要的“小结”,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余味无穷,让学生达到前后浑然一体的美妙的境界,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热情。

1.优化教师“结束语”

好的结束语可以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从而让学生带着美感下课堂,带着继续探索的心理走出课堂,它要求精粹而又便于記忆,概括教学内容的要领,形成新的学习动机。比如,在讲完“价值规律的作用”后,作了如下的小结: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像一根“指挥棒”,调节着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像一根“鞭子”,鞭策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和管理,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棒子、鞭子生动地概括了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精粹而便于记忆,使学生终生难忘。

2.让学生作总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妨尝试着上完一课内容之后,让学生对课堂的知识要点和讲授内容思考几分钟,然后指定一名或几名同学走上讲台,当一回“准老师”作简要的复述。这种做法促使学生积极动脑,由老师“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效果。

总之,学习主体(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并且一直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之中,想找到一种现成的、完全符合主体特点的学习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因此,以一定的学习方式为依据,在具体应用中对其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使之逐渐符合自身特点,从而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 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高村高中)

4.激发队伍活力 篇四

加强队伍建设是激发干部活力的有效手段,是做好税收工作的重要基础;既要老生常谈,又要常抓常新。一支富有活力的队伍,就意味着这个团队里,干部有充沛的精力和进取的精神,工作有创新的基础和效率的保证,团队的幸福感就有了基础。相反,队伍没有活力,没有那么一股子劲和气,工作就走不出好路和新路,幸福感也无从谈起。因此,队伍建设首先就要从激发队伍活力入手,用活力促进能动,靠活力提升能力,用活力推进能效,走活全局一盘棋,进而打造一支具有事业心、充满幸福感的团队。重点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第一,领导的表率是激发干部活力的鲜明旗帜。表率就是旗帜,旗帜就是方向。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做到“班子成员取信于民、中层骨干坚强有力”,旗下自然应者云集,群众自然为首是瞻,成为激发干部活力、引领队伍方向的鲜明旗帜。人们常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就一个单位来说,班子成员就是“上梁”,中层骨干就是“中梁”。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骨干必须时刻牢记责任、坚决不辱使命、努力促进发展,并在平时的工作、学习及生活中切实做到“三个第一”、“六靠”和“六要”。“三个第一”即负责人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思想认识上第一个到位、工作上第一个投入、落实上第一个负责。“六靠”就是要靠强烈的奉献意识赢得民心、靠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民心、靠科学的工作决策赢得民心、靠为干部办实事赢得民心、靠干出显著的成绩赢得民心、靠良好的人格形象赢得民心。“六要”是指要有真抓实干、创先争优之“心”,要有开拓创新、敢于负责之“胆”,要有在新形势下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之“能”,要有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之“法”,要有廉洁自律之“德”,要有雷厉风行之“威”。总之,每名班子成员和中层骨干都要有较强的执行力、洞察力、思考力、决策力、组织力、影响力和号召力,要能够站在哪里都会成为一道风景、走到哪里都会带来一股力量、同谁在一起都会为之带来一种福音。

第二,丰富的知识是激发干部活力的重要源泉。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幸福是由智慧和知识决定的。不但如此,知识更是富有活力的精神生活之源。一个人的知识越多,能力越强,在工作和生活中,可解的疑难就越多,成功的几率就越大,幸福的指数就越高。正所谓“活力在不断的奋斗里,幸福在奋斗的过程里”。增长干部的知识和才干,就要以“两高一强”为目标,切实强化干部的学习教育和培训。所谓“两高一强”,就是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高和团队精神强;政治素质明确方向,业务素质提升本领,团队精神形成合力,对激发活力和提升幸福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要着力构建五种机制,促进干部增长知识、提高才干,充实心灵、启发心智:一是灵活多样的学习机制,让干部喜欢学习,乐于学习;二是齐抓共管的考核机制,将学习结果与个人的工作业绩挂钩,要让干部学习有压力,有目标;三是扎实有力的保障机制,让学习与培训既有一定数量,更有相当质量和层次,营造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四是取长补短的督办机制,组织经验交流,鼓励干部自学,适当安排时间,让干部学习有目标、有榜样,有时间、有精力;五是层次不同的培训机制,创新形式,引进外脑,通过各类讲座和培训,提高干部的专业素质、能力水平和知识视野,让干部学有所需、学有所爱。总之,要通过学习教育培训,让干部不断增强感恩意识、理解意识、执行意识、谦虚意识、进取意识、乐观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从而人格健全、知识丰富、精神充实、富有活力。

第三,多彩的活动是激发干部活力的有力载体。文化建设,以文化人,以文娱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打造“幸福团队”,必须彰显文化作用,开展各类文化文娱活动,激发干部活力,凝集团队精神。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用文化搭好台。利用有关载体,如通过创办刊物、定期会议、领导与基层干部定期交流等形式,以此为平台来沟通干部思想,交流工作经验,深化文化建设,提升团队活力。二是领导要鸣好锣。班子成员和中层骨干要把文化建设当做新时期的新型思想政治工作来抓,深入探索文化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巩固和

提升文化兴税的新实效、新成果。三是干部要唱好戏。文化建设要突出活动载体,并通过开展活动来凝聚人心、激发活力。如集体远足活动、拓展训练、文艺晚会等,以活动激发活力,以活动弘扬文化。此外,还要把文明创建、创先争优活动同文化建设融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实现以创建促文化建设、以创建促队伍活力、以创建促团队凝聚。

5.运动激发活力作文 篇五

锻炼激发活力古希腊有一句谚语:如果你想变得强壮,就跑步吧!如果你想变得健康,跑吧!如果你想变聪明,跑吧!活力是现代社会和大公司评价一个人的标准之一。当然,我认为它也应该是评价一个学生的标准,因为活力代表着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学生的活力来自哪里?在我看来,课外活动如体育运动可以使孩子们恢复活力。这种能量不仅有益于他们的学习,还能给他们带来健康和快乐,还能凝聚他们的团队精神。有一个理论叫做:七加一大于八。换句话说,七个小时的学习加上一个小时的锻炼肯定会比八个小时的学习有更大的效果。这也是一个被科学证实的真理。原因很简单,身体有活力,条件好,学习效果会倍增。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每天下午都和我最好的朋友去操场跑几圈。你想想看,一些农村孩子,家庭条件差,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有事情,他们怎么能忍受奇怪的学业困难和精神压力呢?如果你没有体力,你为什么要努力奋斗?所以不管怎样,我得走了。

身体强壮,第一个不容易生病;第二,身体强壮,心理素质好。例如,病人有什么同样的担心?在健康人身上是什么样的?对病人来说,小烦恼很大,人们不健康,心理脆弱。如果你把你的烦恼放在健康的人身上,你很快就会健康和心智健全。清晰的思维在于健康的身体。因此,为了让学生在比赛中获胜,体育锻炼是一门不可或缺的课程。此外,健康比分数更重要,幸福比成功更重要。

6.“智慧党建”激发基层活力 篇六

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陶盛发以《坚持政治统领 强化使命担当 全面引领保障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题发表讲话,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文胜主持会议,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陈莹作会议总结,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

会上,王文胜总经理传达了中建集团20xx年党建工作会精神。集团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陈锐军通报了集团20xx年度党建工作责任制现场考评情况。

华鼎装饰、中外园林、中建幕墙三家单位党委书记作了党建工作现场述职。与会代表对3家现场述职和7家书面述职的单位进行了评议考核。陶盛发书记代表集团党委与二级单位党委书记签订了党建工作责任书。

会议要求,集团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旗帜鲜明做好党建工作。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中建集团工作要求,高质量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更加自觉地立足新时代、践行新使命。聚焦短板不足,真抓实干提升党建品质。能改的马上改,能做的马上做,要通过创新性谋划工作、高标准开展工作、体系性推进工作,着力推动集团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强化使命担当,凝心聚力引领企业发展。各单位要真正将自身的组织优势、纪律优势、作风优势、群众优势充分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以企业的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集团“双主业、双品牌”战略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为中国建筑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贡献更大力量。

7.如何激发高中语文课堂活力 篇七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改变课堂氛围

随着新的教学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为学生创设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激活他们的思维, 使他们在探究学习内容中发展语文思维, 提高语文综合素质。在新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和学生不再是灌输式教学的双方, 师生之间积极互动交流, 通过教师的指导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 使他们在思考语文问题时能够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促进语文思维的深入发展。在轻松活跃的课堂学习中, 学生能够大胆地和教师针对不同意见进行讨论, 通过讨论, 教师掌握了学生存在的薄弱点, 通过点拨和引导, 让学生理清思路, 高效的理解和掌握课堂学习任务。

二、加强师生互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合作, 只有教师和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才能使教学效率取得高效, 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因此, 在教学中, 高中语文教师要通过创设丰富有趣的课堂教学环节来加强师生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 实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知识传递和情感传递。通过师生互动, 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 他们对教师充满了喜爱, 从而喜欢上语文学习, 能够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学习任务。在对学生进行情感关怀时, 教师要了解高中生的心理发展情况, 有效解决他们的情感问题, 通过引导环节减轻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心理压力, 使他们健康、快乐地进行学习。在师生互动过程中, 教师要关注差等生的学习情况, 从他们的兴趣出发,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逐渐体会到学习中的乐趣, 提高学习主动性, 促进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需要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进行思考和创新。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让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使他们的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根本目的是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动力, 让他们的学习效率更高, 提高他们的学习成就感。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 它既具备知识性, 又具备工具性。因此, 语文教师需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作具体的指导, 让他们掌握阅读技巧和学习技巧, 提高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 让他们正确地运用语文知识进行交流, 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方法的指导, 使学生摆脱了被动学习的方法, 在积极地探究过程中, 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断提高, 使全班的整体语文素质都获得提升。

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加深学生的体验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加深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 教师可以把多媒体和教材内容相结合, 创设出丰富、生动的课堂教学内容。在多媒体参与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摆脱了传统教学中运用粉笔和黑板教学的方式, 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关注, 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探究。在语文教材中, 有很多优美的作品,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生动的教学课件, 让学生通过观看课件, 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运用多媒体教学, 利用其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 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通过多媒体的引导体会课文内容, 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加深他们的体验, 使他们的语文思维能力获得发展。

五、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相结合, 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

8.激发员工内在鲜活力 篇八

俗话说:“没有不合适的父母,只有不懂事的孩子。”如今站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则是“没有不合适的孩子,只有没有办法的父母。”

其实,无论哪个时代,员工内心的渴求都是有共性的,HR就是要寻找这种共性,然后通过各种方式来激发员工内在活力,变员工被动成长为主动成长。就好像一个鸡蛋从外部打破是食物,从内部破壳是孵化生命。因此,HR运作组织的关键,是从内部突破,增强员工内动力。

不妨以智立方为例,来看看提升员工内生动力的六大方法。

风向:企业文化白皮书

智立方有自己的企业文化白皮书。首先开宗明义,表达我们是谁,要去哪里,有哪些规则是需要遵守的,什么是公司反对和抵制的。比如,公司尊重知识、尊重想法和创意、尊重实践,始终明确这样的主导风向。但这其中尤其要注意语境和表达方式,语言不能采用教导式的,而是要引导和熏陶,比如把所有公司的理念包上“故事的外衣”,春风化雨式地深入人心,让它在员工内心产生共鸣,使员工对公司逐渐信赖、依赖。

熏陶:组织环境建设

人是环境的产物,如果在周围的环境中充满一些潜在语言,会慢慢地影响他的行为和思考。因此,在做组织环境建设时,要避免纯标语式的口号,这样很难进入人心。试着让它有创意,所有的大道理都可以转化成轻松幽默的文字,更容易让大家记住。

比如小会议室写着“捞干的唠”,洗手间卫生纸边上写着“人生就像卫生纸,没事的时候少扯”,大会议室的钟表上写着“少说废话”等。

评估:员工成长看得见

在智立方,称员工为伙伴。让员工伙伴负责任地成长,看得见隧道那边的光。而不同的伙伴要的东西不一样,基层伙伴是要有所学,中层伙伴是要有所长,高层伙伴是要有所成就。

人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被鼓舞的信心,公司每季度都有提名奖,看到员工快速负责任地成长,就要让他显现出来,每季度有成长之星、成长之组。员工受到鼓励后自然激情万丈。有个团队为宝马发布会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配合,高标准严要求地工作,被评为季度成长之组,他们组获奖后把合影挂在墙上,写上“致没有遗憾的青春”。

集训:激发团队创造力

学习一定要变成一种信仰。公司每两周举行一次午餐交流会,业务系统的叫“教你三招”,创意系统的叫“口活一个钟”。一起午餐时分享各自创意的想法,如此持续坚持,就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创意中心的几个85后员工自己参赛“ONE SHOW”国际创意奖,拿到了中国区的创意金奖,把四块奖牌淡定地轻轻放在主管桌上,吓了主管一跳。

集训时,智立方会把各地的伙伴,还有链条上的合作伙伴集中在一起,让大家集群作战,这时要把原有团队打散,突破部门界限,重组之后设同一个主题进行比武,目的是培养大家的团队合作意识。在企业实践中,常常会发现集团越来越大时,却“集而不团”,经常是20%的人扛着80%的责任,所以专业互补,合作经营会很重要。

另外,智立方还有对外的大学生职前公益训练营,通过两周的课程,把职场必备素质的观念技能传达给学生,播撒未来快速成长的种子。

关怀:家外之家计划

在企业中,与其说大家在一起工作,不如说在一起生活。很多员工离职往往不是因为公司的大气候,而是因为团队的小环境。所谓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智立方在很多小地方设计彼此生活的互动感。

比如“家外家计划”,公司力争“做事到位,作秀到点,做人到家”,每一个人都可能有不为人知的过去,或难以言表的苦衷,有可能是单亲家庭,可能母亲要住院,这些情况,公司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要关怀和考虑到。

一般公司能在母亲节时送个小礼物就不错了。但智立方的HR会打电话给员工的母亲说,“您的孩子在公司做得很好,同事都很喜欢他……”这是为了让每个母亲感觉她的孩子在这个组织中很放心,孩子的成长跟她的爱心是同步的。

鼓励:给员工正能量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给员工带来新的正能量。对HR而言,首先要持续地、多角度地了解员工;其次是认同员工。员工没有天生的信心,外界的夸奖对他来讲很重要,即便是批评,也是建设性的,不能说你不好,而要说你可以更好。有时员工的信心就像一个气球,扎一下就会破,所以要呵护好。

此外,公司还要感恩员工。像很多公司经常采用的方式一样,智立方在三周年时给一起工作了三年的伙伴每人定制了一枚铜制勋章。这看似作秀,但对新人来说却是树立榜样,对老人来讲则是一种安慰和满足,表达你对他的肯定、认同和感谢。

成功从来不应该只是功成名就,而应该是成就功德。将公司的目标深入员工内心,让员工知道应该去哪儿,明白该做什么,潜移默化地影响他,发自内心地对他好,情深不露,他终会明白,你和他走过的这段旅程是多么地珍贵。

(本文作者系智立方董事长,本文摘编自作者在第九届HRBAR人力资源峰会的演讲)

9.激发活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篇九

吕 薇 马名杰

《 人民日报 》(2014年03月25日06 版)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动力。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这是继党的十八大提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后,对创新的全局性和战略性地位的再次强调。随着支撑我国发展的要素条件发生变化,创新已经成为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

坚定创新信心,发挥后发优势

我国是一个具有技术吸收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中大国。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创新能力经历了一个从学习、积累、消化吸收到自主研发的发展过程。目前,我国已进入创新相对活跃期,不仅创新方式更加多样,而且开始出现由量到质的转变,取得了可喜成绩。

自2012年全社会研发经费首次突破万亿元后,2013年

我国全社会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占全球比重超过15%。目前,我国科研人员数量跻身世界第二位,专利和论文数量位居世界前列,一些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如,神舟十号遨游太空,嫦娥三号成功登月,蛟龙深潜再创纪录;超级计算、智能机器人、超级杂交稻等一批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高。2012年企业研发支出占全社会研发支出比重超过74%,成为研发和创新的主力军,涌现了华为、联想、阿里巴巴、腾讯等一批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领军企业。制造业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产业技术从跟踪模仿走向自主创新,部分企业进入世界前沿与跨国公司同台竞争。一是互联网行业创新亮点频现。在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等领域,一些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开始出现,与发达国家相比毫不逊色。二是通讯设备、工程机械和交通设备等重大装备制造业依靠较强的集成创新能力,开始或已经进入国际中高端市场,有的已跻身世界领先行列。三是在生物技术和新能源等新兴技术领域,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大量涌现,原始创新初露端倪。

可以说,我国在发展过程中较好地发挥了后发优势,创新表现优于其他金砖国家,发展势头较好。这些进步是在不

断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完善市场经济制度中取得的。正如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指出的“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有智慧实现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是破解体制机制障碍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还有很多困难和障碍需要解决。目前,支撑前沿技术发展的科技和人才基础依然薄弱,知识产权价值不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效率低。企业总体创新能力不强,少数领先的创新企业与大量低水平模仿企业并存。总装和集成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迅速成长,但大量配套企业发展缓慢,关键部件和基础技术欠账较多。国家创新体系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创新差距呈扩大趋势。技术、人才、风险资本、创新型企业,以及价值链中高端活动明显向少数发达省市聚集。一些传统产业密集地区在创新资源竞争中处于劣势。

创新发展面临的不少障碍是我国在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建设法治社会中要解决的基础制度问题。市场机制不完善,对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激励不足。如,资源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没有反映真实成本,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尚未完全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尚未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亟待加强,等

等。同时,还要用好政府的有形之手,给各类市场主体松绑、减负、铺路,使创新者真正获益。只要及早有序地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能让积蓄在市场中的巨大的创新潜力爆发出来,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就能够早日实现。

以改革开放促进创新驱动发展

实现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的关键,是营造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调动全社会的创新积极性。

一是坚持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营造有利创新的市场环境,调动企业创新动力。建立公平的市场准入规则,使各种所有制企业获得资源和进入市场的机会平等。加快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形成促进企业创新的市场倒逼机制。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消除行政垄断,为创新创业营造新的发展空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假冒伪劣等违法活动的打击力度,保护企业创新积极性。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展创新创业企业融资渠道。严格环境、安全、能效和质量标准,促进优胜劣汰,以标准促创新。

二是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开放、合作、活跃、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建立适应制造业

强国和创新型国家需要的教育制度和多层次人才结构。明确各类创新参与者的定位,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有效发挥创新体系的整体效率。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就是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决策、研发投入、技术集成、成果产业化中的主体作用,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开发等方面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大学的作用。消除制约人才和科研机构等创新要素跨部门跨区域流动的体制和政策障碍,提高创新资源利用效率。加大区域创新体系改革试点力度,促进试点地区创新体系与国际接轨,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释放改革红利。

三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首先,政府的主要作用是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外部环境。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政府在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转变政府支持重点和方式。政府在外部性和社会效益较大的领域加大投入,重点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社会公益研究、共性技术研究,以及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对一般竞争性技术,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政府辅之以普惠性鼓励政策。

四是建立适应开放、合作创新与全球竞争新形势的政策体系。创新环境是各种制度和各项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要

加强科技政策、财税政策、贸易政策、金融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竞争政策、教育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的协调配套,形成目标一致、部门配合的政策合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创新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我们要建立适应国际规则的创新政策和环境,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吸引和集聚全球创新要素,建设创新型国家。

10.在创新中激发制度活力 篇十

马 永

《 人民日报 》(2012年03月13日01 版)

“我们党领导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讲话,指明了我国政治制度的行进方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从党的领导体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到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实践;从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到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从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到建立和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吸取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成果,不断在党和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完善和发展。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探索和创新也永无止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不断探索、创造和前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程中,继续朝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契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顺应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热情不断提高的趋势,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制度创新和各项改革,我们就一定能够更好地激发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社会主义民主显示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有力推动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回应热点”与执政自信(人民论坛)

——两会中国视角之六

张 铁

《 人民日报 》(2012年03月12日04 版)

既要面对代表委员质询,也需回应媒体公众关切。两会上,一些热点问题成了检验领导干部态度、能力与水平的考题。

不回避,不畏缩,不推脱,回应热点赢得许多掌声。不是维稳,是“让农村发展更快”,河北省委书记张庆黎道出万名干部下乡原委;“没必要原谅,没必要说情”,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展现处理泄题事件决心。“回应热点”,是敢于正视、勇于承担、善于沟通的体现,这样的态度,值得赞许。

多元舆论场中,热点不会因为你保持沉默而自然冷却,套用流行句式,“你说或者不说它,热点就在那里”。那种“捂住了就没事”的思维习惯,那些“打死我也不说”的应对方式,不仅是掩耳盗铃,更可能让各种猜测、传言甚嚣尘上。以坦诚态度回应热点,正是挤压谣言滋生空间、防止政府“无形资产”流失的最好办法。

更重要的是,直面质疑、互动沟通,是政务透明化、公开化的必然要求。无论是培养现代行政方式,学会在监督之下工作;还是提升政府公信力、培育社会“共同体意识”,都离不开对社会关切、公众关注的积极回应,这是执政者必备的技巧与必须的责任。

以两会的热点声音为例。河北省委书记张庆黎出面解释免职干部复出的原则和标准,也增进了公众对相关程序的了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主动重申“楼市调控不会放松”,体现责任担当,也增强了社会各界对政府的信心。在两会的大舞台上说热点、谈问题,不仅能在具体问题上求得认同,更释放出开放、民主、求实的强劲信号。

当然,回应热点必须建立在对问题的深入了解与调研之上。被动接招、含糊搪塞或是仓促夸口,都会引来更多“炮轰”。让人欣慰的是,很多领导干部都是有备而来。说到异地高考,袁贵仁不仅谈了地方的探索,也谈到城市承载力、条件界定等种种困难;而对于“税负痛苦指数”,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澄清错误认识、介绍改革举措,很有说服力。由此可见,敢碰热点、更善碰热点,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执政能力。

“热点”反映人民群众所思所愿所盼,能否积极“回应热点”,最鲜明地检验着对群众利益的态度。没能完成控制氮氧化物任务,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表示心情“愧疚”,要进行检讨;物价调控不到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也“作自我批评”。工作没有做到位,原因很复杂;改革发展中有难点,公众能理解。只要能真诚回应、坦诚交流,就一定能在凝聚共识的基础上改进工作。

敢碰热点、善碰热点、愿碰热点,对于热点给予真诚、负责和科学的回应,折射出越来越强大的“执政自信”。这是一种更大气的心态:相信我们的执政智慧,积极交流、主动沟通,定能得到理解、获取支持。这是一种更明确的认知:相信我们的执政基础,善待批评、广纳建言,便能解决问题、推动发展。这是一种更科学的定位:相信我们的执政理念,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理应在公众监督下工作、理应对社会的关切负责。

11.激发课堂活力的策略 篇十一

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一方面,必须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构建“学”的课堂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用“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教师“讲”得更精一些。另一方面,必须对学生进行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现课堂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自主、合作、平等愉快的教学活动这一目标。现就如何创造课堂活力,谈谈笔者的一点粗浅感受。

一、障碍励志,激发参与动力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要靠学习责任感和兴趣两个要素来保持,两者相辅相成。因此,它们都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重要手段,而励志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趋于稳定和自觉。要想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志向,离不开障碍的磨练。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分阶段提出一个个能使学生逐步跨越的小障碍,从而激发学生克服困难、勇攀知识高峰的动力,让学生真正投入到探知过程的乐趣当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可以在上课之前讲个故事。德国法兰克福的钳工汉斯•季默,从小便迷上了音乐,他心中有一个始终不变的奋斗目标——当音乐大师。尽管买不起昂贵的钢琴,但他用钢板制作了模拟黑白键盘来练习,练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竟把十指磨出了老茧。后来,他用作曲挣来的稿费买了架“老爷”钢琴,有了钢琴他如虎添翼,并最后成为好莱坞电影音乐的主创人员。他作曲时走火入魔,时常忘了与恋人的约会,许多女孩“骂”他是“音乐白痴”“神经病”。他不论走路或乘地铁,总忘不了在本子上记下即兴乐句,当作创作新曲的素材。有时他从梦中醒来,打着手电筒写曲子。汉斯•季默在第67届奥斯卡颁奖大会上,以闻名于世的《狮子王》荣获最佳音乐奖。这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讲故事使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可见,在教学中适当运用故事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成为学习舞台上的主角。

二、目标引导,明确参与的方向

教育心理学指出,当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时,就会围绕目标展开思考。教学时,教师应及时指明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即将参与学习的方向,让学生明白学会这些知识就能顺利地解决自己渴望解决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在目标、需要的驱动下自觉投入到对新知的探求过程中。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特点及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创设近景或远景目标,并逐步引导学生主动探知。

三、小组合作,丰富参与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把握恰当的时机,选择有合作需要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多向交流,以学生为主体、合作为手段,开展的有组织互教、互学、互帮活动。这种方式有利于学习资源的共享,突出了学生间的相互协作,以及共同发现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特点,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以及交流能力。

这样的合作学习,既发扬了教学的民主性,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活跃了课堂气氛,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广泛的信息交流,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因此,当学生在思考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不应该把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应该巧妙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给予思辨性的指导,促使学生在多向交流中主动获取知识。

总的来说,现今课堂教学设计、激发课堂教学活力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个人品行修养,实现个体全面的发展。这就是我们今天提倡的素质教育。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机械死板,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抑制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但由于其教学知识组织严密,系统性较强,参考价值仍不可低估。所以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既不能过于否定传统教育的课堂教学作用,也不能回避正视素质教育推动过程中存在的操作难度。考试作为传统教育遗留的产物、一种教育评价体系,仍然是当今教育的一大指挥棒。作为一名课堂教学的设计者,要在目前教育模式轉型的过程中,摆脱教学困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活力,就需要站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站在全体教育对象的角度。另一方面,从教学内容设计上来看,有导入和切题两部分。导入,是一节课的关键,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在短短四十分钟的时间内吸引住学生,需要合理的设计,内容上要切题,牢牢把握引导方向,如上述策略一中的“障碍励志,激发参与的动力”。时间安排要恰到好处,在短短的四十分钟课堂内切实把握讲解时间,合理分配学生参与互动的时间,避免知识灌输和纪律松弛,如上述策略二中的“目标引导,明确参与的方向”,旨在明确学习目的,提高课堂效率;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在课堂气氛中感受知识熏陶。如上述策略三中的“小组合作,丰富参与的资源”,都体现了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师生平等互动的理念。

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在备课和上课时都能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上钻研大纲、教材、教参,创设情境,鼓励质疑,并尽量给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及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那么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在民主、和谐、友善、合作的气氛中学习文化知识,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是一个永久的话题,也是一份艰辛的工作,需要教师刻苦地钻研,不懈地努力并为之奋斗终身。

12.转变教学方式激发课堂活力 篇十二

一、让学生在“做”中学, 体验数学知识

这里的“做”的含义不是做数学题, 而是实验、动手操作, 以活动方式体验数学知识.

如在“认数9”的教学设计时, 我是这样安排活动的:将学生编号 (红花、黄花、蓝花……1、2、3……9) 要求学生对号入座, 座位上有花、有号 (渗透———对应思想) .然后又设计实验:每组有大小两个壶, 问学生用什么办法能知道哪壶水多, 哪壶水少?看、掂都不能明确, 又准备往小杯倒水, 结果一壶9杯水, 一壶8杯水, 可知9比8大, 学生通过亲自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9比8多.追问:关于9你还知道些什么?设计活动, 让学生按要求排队, 第9名同学举手, 前面8名同学向左转, 第9名同学蹲下等.这样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几个”和“第几个”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 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 在体验的过程中加深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通过体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活力, 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 这正是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的新理念的体现.

二、让学生在“说”中学, 感受数学趣味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信息与情感交流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发扬民主、留足机会, 让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从而自主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自己准备好的储蓄罐里取出自己认识的钱, 以小组为单位向大家介绍“5元”.

生1:这是5元的纸币, 它的背面有高山图案.

生2:它的正面和反面都有数字“5”.

生3:你只要看到上面有“伍圆”两个字就行.

生4:上面有两个少数民族人物.

生5:还得用手甩甩、听听声音, 看看是不是假币.

……

师:对, 认识“5元”人民币, 可以从图案、字样等方面进行观察, 最关键的是看“伍圆”或“5”.

以上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描述、相互补充.学生学得形象生动, 轻松愉快.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 有效地激发了课堂的生命活力.

三、让学生在“探”中学, 思考数学规律

新课程改革改变了传统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端,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保证学生自主、探索性的学习落到实处,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促进学生在探究中思考数学规律, 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年、月、日”一课的教学中, 教师就加强了“年、月、日”的体验性学习内容, 弱化了“一年有12个月”和“一年有365或366天”等经验性的学习内容.“年、月、日”一课, 传统的教学一开始就出现一张年历, 让学生观察后回答: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有31天?哪几个月有30天?2月有多少天?接着, 让学生圈出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随后直接告诉学生判定“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最后教学“用拳头来记忆天数是31或30的月份, 用歌诀记住有31天的月份”以及“计算平、闰年一年有多少天”.这样的教学形式, 难以引起学生主动地思考.依据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教学理念, 笔者重新调整了教学内容:上课一开始, 教师就用多媒体演示“生日快乐”的精彩画面, 伴随着优美的乐曲, 老师亲切地问:同学们, 你们喜欢过生日吗?能不能告诉大家, 你的生日是哪年哪月哪日?让我们同唱一首《生日快乐》, 借助时间单位———年、月、日, 记住自己的生日这个幸福而美好的日子.这样的教学, 把对学生极具吸引力的“生日”与数学新知的学习巧妙地结合起来, 带着学生进入快乐的数学乐园.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发展.接着问学生:你们知道年月日的哪些知识?问题一出, 学生纷纷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年历及资料进行探究, 他们在搜集信息、观察计算、相互交流中, 已经感受到一年有12个月, 哪几个月是31天, 哪几个月是30天, 以及二月份有28天或29天.实际上已经自己学习和掌握了新知.在这节课的最后, 老师又问:你知道今年有多少天, 明年有多少天吗?平年和闰年有没有规律, 有怎样的规律?学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讨论, 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年、月、日的有关规律.

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 教师在教学中开而不达、引而不发, 但通过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从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 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活力.

四、让学生在“用”中学, 让数学内容“宽”起来

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去, 才会显示其价值;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去运用数学, 才能真实地显示数学水平.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走出教室, 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 在生活实践中感知, 这样我们的教学内容就会更宽.

在“百分数应用题”的练习课上,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 搜集生活中的素材, 并通过分析整理编成百分数应用题.在课终展示时,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学生们编出的应用题真是五花八门、各有特色.如有的学生搜集国家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方案, 由方案中提出的收费标准编出自己的父母每月要交多少个人所得税并编成应用题.

教学实践证明, 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 是探索问题的广阔空间, 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是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所以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认识, 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 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 同样达到激发课堂活力的目的.

13.挖掘师生潜力激发学校活力 篇十三

尊敬的评委、领导、同仁们:

大家好!

习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道理浅显,振聋发聩。作为农村最基层的一名校长,怎样做才叫 “实干”呢?本人认为贯彻上级精神,不折不扣完成任务就是实干。今秋我校准备从五个方面来抓。

一、加强师德教育。

9月份: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主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座谈会。

10月份:开展班主任论坛活动;

11月份:开展“好教师”评选活动。

二、完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为提高学校管理执行力,创高效运行机制,今秋我校首先完善5项规章制度:即《课改实施方案》、《课间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考勤制度》、《轮岗制度》等;再根据制度出台4种奖励措施:即班级奖、全勤奖、抽考奖、学前招生奖等。希望通过制度规范、奖金刺激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按章办事。

三、重视教研,重抓过程。

“集体备课”是我校教研特色,也是我校教学优势,今后坚持常抓不懈,做到 “4定”、“5必须”、“6备”。

“4定”是指定人、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

“5必须”指主备教师必须精心研究所承担的教学内容,评课教师必须亮出自己的观点,主备教师必须在集体备课后形成文本导学案,教师必须对集体备课的导学案进行修改才能上课,上课后必须对亮点和不足进行反思;

“6备”是指备学情、备目标、备重难点、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设计。通过严谨扎实的教研活动促进课堂高效率,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四、加强硬件建设。

我校面积大,需要硬化的地方很多。根据朱校长的指示,我多次找村委会商量教学楼前硬化的事情,还有学校篮球场硬化、西门口20米小路硬化,现都已有了眉目。

今秋,我校还做十个木质图书柜,每个教室建立一个图书角。

五、加强安全管理。

1,开学第一周把“致家长一封信”发到学生和家长手里并与学生和家长签订安全责任状。

2、认真落实学校的干部教师值日制度,课间管理制度,护送路对制度等。根据学校西大门离埠双路太近,过往车辆频繁,学生家长用无证三轮车接送学生安全隐患严重。针对这种情况,今秋开学我们要在学校的两个门口再增加两个安全警示牌,和两条减速带。另外像西刘小吕庄、陈湾、乔庄学生我们准备让校车接送。

在学前教育方面,计划招生三个班。配备两名能歌善舞的年轻教师担任班主任,在完成体音美的课程基础上,另抽调一名英语教师为大班学生每周上两节英语课。

总之,我们要想打赢这场提高教学质量攻坚战,在学校教育管理方面做出更

大的成绩,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同时我有相信:只要扑下身子,本着对事业的痴迷,对未来的信心,就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绩。我更愿“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

14.激发党支部活力 篇十四

葛石镇教办主任 王根银

尊敬的各位领导:

非常感谢局领导给予我这样一个汇报葛石教育工作的机会,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实施竞聘上岗,激发队伍活力》,主要从实施竞聘上岗的起因、做法和成效三方面汇报一下近年来我镇实施竞聘上岗工作的点滴做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起 因

我镇竞聘上岗工作始于2009年。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原十八中撤并后,教师分流困难,再加上由于历史原因,全镇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已不能满足全镇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需求。

一是校际师资配置失衡。全镇青年教师主要集中在了镇驻地学校和离县城较近的学校,特别是夏庄完小,成了照顾关系的、进城的缓冲地带,造成这些学校教师人员富余。而偏远学校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年龄比例失调,学科结构失衡,小学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不能正常开设,教师不足的现象也相当普遍,完全不能满足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

二是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一线青年教师和一些平时埋头苦干的教师得不到重视,教与不教一样、教好与教不好一 样,直接导致部分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对教育、教学工作敷衍塞责,应付了事,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及教学质量。当时,全镇各种情况不上班的近百人。

为尽快改变这一局面,我们通过积极争取,在获得镇党委政府充分理解和支持的情况下,立足优化全镇教师资源配置,调动广大干部教师工作积极性,以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完善选人用人制度、健全奖惩激励机制为抓手,全面启动了全员竞聘上岗工作。当时的想法很明确:就是让不上班的上班,让不干事的干事,让干不好的干好。

做 法

经过不断实践探索,我们摸索出了一个符合葛石实际的竞聘上岗工作模式。简而言之,其核心理念是双向选择、竞聘上岗,其典型做法是按岗竞聘、责权统一,其关键举措是配套改革、制度保障,其基本流程是三步十环、稳妥推进,其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以竞聘上岗解决教师岗位问题,以制度创新解决教师思想问题”。

“三步十环”作为基本的工作流程,第一步为制定科学合理方案,包含四个环节,即充分酝酿、拟定草案,集体研究、修改草案,征集意见、完善草案,教代会表决、形成方案。第二步为双向选择竞聘上岗,包括三个环节,即学习方案、填报意向,双向选择、层层竞聘,严格把关、合格上岗。第三步为强化岗位监督管理,也包含三个环节,即签订聘约、明确责权,强化考勤、转变作风,考核问责、保持动力。下面,我就大体以这一基本工作流程为纲,逐一介绍一下我镇实施竞聘上岗工作的点滴做法。

一、坚持超前谋划,以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为竞聘上岗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夯实基础

(一)抓好四个环节,制定可行实施方案

竞聘上岗工作能否实施好,首先要看能否制定出完善的实施方案,能否把竞聘上岗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程序方法、关键措施贯彻到方案中去。因此,每年暑假放假前,我们就着手安排新学年教师聘任工作,坚持超前谋划,提前部署,力争将各项准备工作做细做实。

一是充分酝酿,拟定草案。每年方案的制定,我们都以落实教育局人事工作安排为基本切入点,例如在2013年暑假的核编定岗中,除对中心中学、中心小学和成教中心进行定岗定编、调整人员外,我们依据我镇实际,提出了核编定岗“两步走”的意见,即第一步是按教育局要求对三个中心和教办定编定岗,并让三个中心面向全镇聘任教师;第二步,组织其他小学幼儿园开展聘任工作,让三个中心和教办教研室富余人员与各学校原有人员一道,按照双向选择、竞聘上岗的原则重新竞聘上岗。事实证明,通过“两步走”,促进了干部教师的合理、有序流动,使全镇教师资源管理由静止的“水库”变成了运动的“河流”,为各学校带去源头活水、增强了队伍活力。其中,皋山完小、北庄完小、沙卜完小、黑石小学等较偏远学校通过聘任教师得以补充,大幅度改变了原有教师队伍的组成结构。二是集体研究,修改草案。开展竞聘上岗,要让校长园长有选人用人的自主权,让其选优配强班子,选好配好师资队伍。因此,制定《竞聘上岗实施方案》时,要充分听取校长、园长们的意见。为此,我们总是在竞聘草案形成后,适时召开由全体校长及独立园园长参加的专题研讨会议,对方案中的竞聘岗位、竞聘程序、操作方法等进行认真讨论,集思广益,完善草案。同时,我们也把集体研讨的过程当作前期集中培训的过程和营造舆论的过程,让校长园长们熟知方案内容,掌握竞聘工作流程,确保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

三是征求意见,完善草案。竞聘上岗实施方案事关每一位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审慎的态度是充分尊重一线教职工参与方案制定的权利,向他们广泛征集意见。我们将讨论后的方案草案通过平台下发至各学校、幼儿园,传达到每一位教职工,并由各学校收集整理本单位教职工意见上报镇教办。镇教办吸收采纳其中的合理化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草案。

四是教代会表决,形成正式方案。方案草案形成后,还有关键一步要做,那就是召开全镇教职工代表大会,就竞聘方案进行表决,并当场公布表决结果。

(二)做好方案解读,形成正确舆论导向

教师学习讨论表决的过程,也是心理接受的过程。我镇每年最终定稿的竞聘方案,都坚持了“两大基本原则”,具有“三大鲜明特点”。对于方案我们通过不同渠道不遗余力的进行宣传吹风,让老师们提前了解方案,正确理解方案制定的真正意图,为方案落地实施营造良好氛围。“两大基本原则”,一是“先定岗位,按岗竞聘”,即要求各学校根据岗位设置数和工作需要,按照教学岗和辅助岗两类分别设定若干个工作岗位,并分别编定岗位序号。每一个岗位都明确相应的工作任务,教学岗一般包括所任教的年级(班级)、学科、课时;辅助岗一般是指某功能室管理或宿舍管理、门卫值班等工作。一般情况下,要求教师竞聘选岗按照“1+X”方式进行,即在选定一个教学岗的同时,另外选择一个或一个以上辅助岗位,并规定教学岗周工作量低于教学8课时的人员不视为教学人员,只选择辅助岗的视为教辅人员。岗位设定后向全体教职工公布,以供参聘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长、能力填报岗位意向,参加竞聘。二是“先聘岗位,后聘职务”,即必须先参聘学校的基础岗位后,方可竞聘学校领导干部。在原单位落聘的干部,从落聘之日起其职务自动解除。如:在2013年的竞聘中,21中三个副校级干部因落聘被分流到小学,职务自动免除。

“三大鲜明特点”,一是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我们始终把教师看作最重要的资源要素,让教师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实现人与岗之间的最佳结合。近年来,我们开展竞聘上岗工作的宗旨是鲜明的、目标是明确的,可以说,“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实现人事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水平,以师资现代化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是我们工作的唯一目的。二是始终坚持学校的主体地位。竞聘工作成败,关键在校长。我们给予了校长充分的自主权,学校无论是领导干部的换与不换,还是普通教师的聘与不 聘,决定权都在学校。例如:今年的竞聘实施方案中对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的留任或新聘就是这样规定的,“任期满三年的副校长,由所在学校校长组织考核,考核合格者可以继续留职,任期一年。考核不合格或已不能胜任工作者,其职务由学校报请教办予以免除,所缺岗位由镇教办依据县教育局有关文件要求在全镇范围内公开竞聘产生。”方案中的这一规定,无疑可以倒逼学校干部转变观念,抛弃因循守旧思想,摒弃一劳永逸的传统观念,增强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提高竞争能力和自身素质。而且,每年一聘新产生的管理团队,也必然能够较好地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和学校管理工作要求。三是始终坚持流动的适度、合理。保持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形成不同年龄结构、不同学科结构的教师优化组合,实现优势互补,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果教师大面积的流动,必然会影响学校文化底蕴和传统优势的传承。实行干部教师竞聘上岗目的,一方面是给予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会,适时分流富余教师,更重要的是可以惊醒和鞭策不上进、不称职的教师,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我镇竞聘上岗工作始终坚持“大稳小调”的工作思路,在方案中明确要求“各单位对教师的竞聘要尽量保持原有教师队伍的稳定,新聘教师队伍中原有教师人数原则上不得低于编制数的三分之二,缺额部分可以在全镇范围竞聘”

二、突出公开公正,以令人信服的竞聘过程,为做好新一学年工作理顺关系凝聚力量

(一)周密部署,稳妥推进,做好干部教师竞聘上岗 公开、公正、公平、择优是竞聘上岗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决定竞聘工作成败、保证大局稳定的关键所在。作为聘任工作的主体,各学校必须严格落实这一工作原则。同时,充分发挥镇教办在整个竞聘过程中的统筹协调作用也尤为重要。以今年暑假的竞聘上岗工作为例:

8月18日,在全镇暑期全员培训班开班前夕,我们就在镇中心小学召开了由全体校长及独立园园长参加的竞聘上岗工作启动和专项培训会议。会上,组织全体校长、园长深入学习了《葛石镇干部教师竞聘上岗实施方案》,让他们明确了竞聘上岗工作的程序步骤、注意事项及时间安排,向他们反复强调了竞聘过程透明、公平、公开、公正的重大意义。全镇各学校根据方案规定的程序步骤和时间节点,启动了本单位的竞聘上岗工作。

一是学习方案,填报意向。8月20日—22日,各单位均按照教办会议要求,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由校长带领全体教职工集体学习《葛石镇学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葛石镇干部教师竞聘上岗实施方案》,明确告知每位教职工竞聘采取“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的方式进行,任何人都有选择学校、选择岗位的权利,既可以在原单位参加竞聘,也可以选择到新的单位参加竞聘。同时,公布本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和岗位安排,明确各岗位职务的任职条件和职责任务,以供各参聘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长、能力填报工作岗位意向书。

二是双向选择,层层竞聘。8月22日—25日,学校根 据本校岗位设置方案和教职工个人意向,层层组织竞聘。各学校首先成立由教办包校人员和校长、书记及骨干教师组成的聘任委员会。在报名参与本校岗位聘任的教师中,择优选聘学校中层干部,拟聘干部人选报教办审批备案。在此基础上,由校长组织各中层部门负责人聘任教师和教辅人员。

竞聘过程中,各学校按照竞聘实施方案要求,将跨校竞聘的人员名单上报镇教办以便统一调配,同时通知本学校未聘任人员,联系其他学校,到未满岗的学校参加竞聘。

聘任过程中重点关注的是偏远学校的教师聘任问题。校长们各出奇招,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如我镇偏远学校沙卜完小,把关心教师生活放在第一位,针对年轻教师多家住宁阳的实际,出台政策,吸引人才:如为教师解决交通和生活等问题,以安心、温馨、舒心的工作环境和真诚、真情、真心很好的留住了老师。几年来,不仅新分配到该校的青年教师能留得住、干得好,而且在几次全镇竞聘上岗活动中还成了中心学校教师分流的主要接受方,彻底改变了该校教师平均年龄偏大的问题。可见,一所学校能不能留住教师,还要看校长有没有足够的魅力。我们常说:竞聘上岗考验的是学校校长的魅力。

有问题就必须解决。8月25日上午,为解决个别学校竞聘中留不住人的问题,确保全镇竞聘工作稳妥推进,我们再次组织召开校长、园长会议,对竞聘工作进行调度,帮助未满岗学校分析原因,并安排存在未聘教师的学校与未满岗学校进行对接。会后,缺岗较多的学校校长改变了工作策略,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工作措施。我镇皋山完小青年教师黄蓉为照顾孩子方便,已经到离县城较近的夏庄完小报名竞聘了,又被皋山完小校长亲自上门三顾茅庐做工作请了回来。

截止到8月28日,我镇2014—2015学年教师聘任工作顺利结束。全镇各学校共有13名青年骨干教师走上各学校中层管理岗位,共有46名教师实现合理流动,各学校教师资源配置更加优化。

我镇的聘任实施方案中本来是设计了“落聘培训”这一环节的,方案规定,“截止到8月28日,落聘人员仍未被学校聘任的,参加由镇教研室组织的培训学习班,测试合格者,由教办安排到不满岗的学校工作。”应该说,这一环节的安排是必要的。但由于我们前期周密安排、组织得力,特别是竞聘上岗政策传达到位、教师学习透彻,最终未出现落聘教师,“强化培训,合格上岗”这一环节得以省略。

(二)大胆创新,勇于改革,重新选聘兼职教研员 今年,在稳步做好干部教师竞聘上岗工作的同时,我镇还启动了“兼职教研员”制度改革,对学科兼职教研员进行了重新选聘。

去年暑假,根据县教育局要求,我镇精简整合了镇教研室,由教办副主任兼任教研室主任,教研室只保留两位副主任承担主要工作,其他原有学科教研员优先聘任为兼职教研员,到中心小学承担三分之二的教学工作量,兼顾做好学科教研工作。通过一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发现由于各学科兼职教研员集中在中心小学,各类教研活动较多,不仅对中心小 学的正常教学秩序有一定影响,而且对其他学校的带动也不够。

针对这一困局,我镇研究出台《葛石镇2014——2015学教研室兼职教研员聘任与管理办法》。办法立足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不断增强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发挥兼职教研员在学科教学上的示范引领与指导管理作用,实施在完全小学分散设立学科中心教研组制度,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研组,根据学校规模分设到全镇6处完小中,中心教研组长兼任学科教研员。各学校根据本校的优势学科及教师专长,申报本校所设中心教研组的学科与兼职教研员的人选。教办根据申报情况,择优确定各学校中心教研组学科设置与人选。这项工作启动后,各学校积极申报,纷纷推出本校优势学科和骨干教师参与中心教研组竞选。经过教办最终评选确认,有四处完小分别设立了两个中心教研组,两处完小分别设立了一个中心教研组,年轻骨干教师周丽娜、张品等一批教学新秀走上学科教研员岗位,为全镇学科教研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这样既解决了由于兼职教研员集中在中心小学集体活动时对中心小学的影响,又通过中心教研组的设立实现了各学校的优势互补、相互带动。

三、强化岗位管理,以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为全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效益保驾护航

完成竞聘,实现人人上岗、人人有岗,只是工作的第一步。我们始终重视从强化岗位管理入手,完善制度,创新机制,以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引导广大干部教师切实转变工 作作风,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去。

(一)三项配套措施,促进教师履职尽责

一是签订聘约,明确责权。聘约管理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聘约内容详细约定聘任岗位职责、聘任年限、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工作条件、双方的权力和义务、违反聘约责任及聘任双方协商的其他条件。为此,我镇规定无论是学校干部教师的聘任,还是教研室兼职教研员的聘任,组织他们正式上岗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岗位性质和工作需要签订聘约。聘约一式三份,一份于开学一周内上交镇教办备案,一份学校存档备用,另一份由教师本人留存,目的是让每位教职工明确责权,特别是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目标,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二是加强考勤,转变作风。上岗理当爱岗,但说白了还是离不开制度的约束,少不了机制的激励。任何单位的管理都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我们坚持从严要求、从严管理,在制定新学年干部教师竞聘上岗工作实施方案的同时,对2009年配套出台制定的《葛石镇教育系统考勤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新考勤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各单位的请假审批权限,强调了考勤与工资挂钩,做到“日清周公示月兑现”,具体做法是要求学校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加强对教职工的出勤管理,做好考勤记录,每周公示一次全体教职工出勤情况并上报镇教办。镇教办每月统计汇总一次全镇教职工的出勤情况,通过平台向全镇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与教职工本人的工资挂钩,当月兑现。2009年制度出台前全镇不上班人员近百 人,通过严格考勤制度现在我镇因各种原因不能上班的教师不足30人。

三是定期述职,考核评价。我们还坚持实施了岗位目标分级管理考核制度,每学年至少两次组织全镇教育系统干部教师开展述职和民主测评活动。校级干部的述职和民主测评工作由教办组织实施并聘请教育局相关领导参加,学校中层干部教师述职和民主测评由学校组织实施。我们要求全体干部教师将述职的过程当作梳理前期工作、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通过述职向教办或学校汇报一学期来履行岗位职责、开展教育教学、实现目标等方面的情况,并阐述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打算。教办及各学校根据民主测评结果,结合工作考评方案,分别对干部教师进行综合评定。

(二)两大创新举措,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今年年初,我们按照县教育局工作部署,把2014年是确定为“教学质量提升年”,提出了“突出一个中心,强化两个转变,把握三个重点,实现四个提高”的工作思路。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力争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效益;加快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和由规范发展向品牌发展的转变;把握三个重点: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教育装备使用,三是学校特色打造;实现四个提高:一是师资水平进一步提高,二是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三是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四是品牌形象进一步提高。

应该说,通过竞聘上岗我们进一步实现了全镇教师资源配置的基本均衡,进一步促进了广大干部教师基本素质提 升,特别是调动了广大干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形成校际竞争的良好氛围。

一是签订目标责任状,启动校长问责机制。

抓教学关键在校长。为给校长压担子,我们研究决定与全镇各学校校长签订目标责任书。责任书除明确对规范办学、课程开设、安全管理等常规工作进行目标管理外,重点就各学校教学质量发展目标进行定位。经过深入调研,我们提出按照分层要求、稳步提升的原则,以现有成绩为基础,为各学校划定教学质量发展目标底线。明确了六条目标考核的“一票否决”情形,其中的第一条就是:教学质量未达到规定目标的。

我们反复对全体校长强调,问责是责权统一的必然要求,签订责任书就意味着启动了问责机制。即在规定时限内,教学质量未达到既定目标的,对学校主要负责人一律实行问责,取消单位及校长评先评优资格;成绩出现下滑的,对主要负责人实施问责。同时,提醒校长,如果觉得责任状所定目标确实无法完成,可以拒签。当然,哪位校长不签,按照责权统一原则,也就意味着哪位校长自动辞职。在给予校长充分考虑时间的基础上,我镇召开了目标责任状签订会上。会上全体校长一一上台做了表态发言,特别是明确表示“将坚持不懈抓好教学工作,全力以赴提高教学质量。如果教学成绩出现下滑的,将引咎辞职。”责任状的签订无疑夯实了校长的责任,明确了学校的目标方向,促使各学校进一步突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重视教学工作管理,努力提高教 育教学成绩。

二是推行质量积分制,激发教师质量意识。

教学质量的提高归根结底还是要靠老师。但需要明确的是,什么样的导向引领,就会有什么样的思维观念,诞生什么样的质量水平。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亟待解决的是导向问题,让想干事、想发展的教师看到希望,让慵懒散教师感到“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危机。

如何突破困局?毫无疑问,必须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让每一位教职工看到镇教办下大力气抓教学、提质量的决心和信心,必须增强全体教职工的质量意识。为此,我们除抓好常规外,为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教师的质量意识,我们设立“教学优胜奖”颁发给在全镇、全县统考中高于本年级学科平均分的教师,并将“教学优胜奖”作为教师评优树先、晋升职称的门槛。分别于两次期末质量检测工作结束后,大张旗鼓地对获得“教学优胜奖”的教师进行隆重表彰,并在会上反复强调了“教学优胜奖”将作为教师评优树先、晋升职称的基本资格。今年暑假,在第五届泰安市教育系统人才递进培养工程人选推荐工作中,对未取得“教学优胜奖”的人员进行了一票否决。推荐人选本来教育局分配8人的指标,最终我镇只上报了5人。多人因教学质量被否决。此举在极大的震动了对教学成绩漠不关心甚至不愿在一线教课的老师。在新学年的教师竞聘上岗过程中,出现了教师抢聘统考学科岗位的喜人场面。甚至是多年未在一线任教的教师,也要求到一线教课了。为更好发挥教学质量评价对撬动教师资源潜力的杠杆作用,今年竞聘上岗工作结束后,我们又对“教学优胜奖”制度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出台了《葛石镇教学质量积分制度》。新积分制度,明确划定了奖项参评人员的范围,对原“教学优胜奖”进行了细化,重新分为“教学达标奖”、“教学优胜奖”与“教学标兵”三个层次。

其中,“教学达标奖”为基础奖项,以县镇统一组织的教学质量监测成绩、艺体活动获奖情况和镇教办组织的幼儿园各类考核作为评选依据,规定任教中小学统考科目的教师在县镇抽考或期末统考中,考试成绩高于全镇或全县同年级同学科平均分的颁发“教学达标奖”。

新的“教学优胜奖”为激励性奖项,要获得这一奖项必须符合“教学达标奖”获奖条件,且本人任教的年级学科考试成绩超过相应平均分10分。

“教学标兵”则是最高奖项,只有累计荣获6个“教学优胜奖”的教师,第六个奖项才直接授予“教学标兵”称号。“教学达标奖”、“教学优胜奖”我们每学期颁发一次,教学成绩一直特别优秀、每学期均获得“教学优胜奖”的教师,也得至少需要努力三年才能拿到一个“教学标兵”。实话实说,这个奖项能够取得是相当不容易的。

积分制度规定,“教学达标奖”、“教学优胜奖”、“教学标兵”是教师评优树先与职称聘任的重要依据,“教学达标奖”每个计1分,“教学优胜奖”每个计2分,“教学标兵”每个计4分,5年为一个积分周期。而且“教学达标奖”和 最初设立的“教学优胜奖”一样,是教师评优树先、晋升职称的门槛,如果教师未取得“教学达标奖”,就不能参与当的评优树先和职称评聘。

总之,本学年新制定的《教学质量积分制度》,适用范围涵盖了全镇所有学校、幼儿园一线教师,评选办法紧密结合了学校工作实际,充分考虑了各种情况的任课教师,评选条件更细、更具有可操作性。制度一经公布就受到了广大干部教师的充分认可,更让通过竞聘上岗走上新的岗位的广大干部教师明确了奋斗目标、找到了努力方向。

成 效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识到:成功实施竞聘上岗,首先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工作原则,同时还必须同步推进制度改革,以竞聘上岗解决教师岗位问题,以制度创新解决教师思想问题。正是基于这一理念,五年来我们在不断探索推进教师竞聘上岗工作的同时,同步修改完善了岗位目标考核、教职工考勤等制度20余件次,出台了中心教研组选聘、教学质量积分等制度5件,有力的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也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五年来共推动青年骨干教师33人走上教学管理岗位,实现了教育干部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各学校领导班子谋划发展和驾驭全局的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全镇各学校形成了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五年来共推动干部教师镇域内合理有序流动160余人次,实现了全镇教师资源配置的基本均衡,并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干部 教师的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和工作热情。全镇上下抓教学提质量蔚然成风,在今年的教育局抽考中,我镇有两处完小位于全县前十名,效果初步显现。

以上就是我镇推进干部教师竞聘上岗的点滴做法。当然,我们所做的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在坐的各位领导给予批评和指正,提出宝贵建议。

上一篇:人文学院迎新致辞下一篇:初三英语下册教学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