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论文(精选15篇)
1.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论文 篇一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卫生品质,对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作用巨大,各地要重点做好2项工作:
1、加强重大病虫害监测与区域治理
组织好东亚飞蝗、草地螟、小麦锈病与蝗虫、棉铃虫、水稻螟虫、稻飞虱、玉米螟等常发生区有害生物灾情系统监测和重点调查,及时发布中长期发生趋势预报,提前制定防治预案和区域治理计划。黄河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稻区要分别做好棉铃虫和水稻螟虫的抗药性监测与治理工作。要在重发生区建立综合防治技术示范基地,试验和开发及推广防治新技术、新农药、新药械。在防治关键时期,协助地方农业行政部门提前准备防治物资,及时组织应急防治,确保飞蝗不起飞、不成灾,条锈病不流行危害,控制土蝗、草地螟、棉铃虫和二化螟不爆发成灾。同时,要积极开展农村统一灭鼠的技术指导。
2、加强农药安全使用技术指导
配合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削减,做好取代农药的筛选试验和示范推广工作,并建立示范推广网络,组织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相容性好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品种以及高效、高性能的施药器械。以蔬菜、果树、茶树为主,建立安全用药示范区,组织好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培训,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户及普通农户的安全用药技术水平。
2.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论文 篇二
1 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根据农作物的种植环境、农作物自身生长的特点以及病虫害的特点, 在农作物种植之前以及农作物生长过程中, 不定期的对农作物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如对种子进行提前的药物浸泡以及对田地进行提前的种植清理等, 以此确保种植环境的卫生, 预防虫害的滋生。与此同时, 在每年的秋天定时的对耕地进行翻新, 不仅可以有效增强耕地的蓄水能力, 改善土壤的活性, 还可以加快落叶枯枝在土壤中的腐烂速度, 有效降低病虫害的成活率, 从而促进农民的增收。除此之外, 农民还可以通过合理的轮作对农作物进行种植, 提前避开重茬以及硬茬的位置, 缩小病虫害的生存空间, 做到提前预防。当病虫害已经发生时, 农民则可以通过喷洒农药进行除害。在农药的使用上, 要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要求、注意事项、病虫害特点、农作物特点以及土壤性质等进行喷洒, 在确保农作物安全的情况下, 有效杀死病虫害。
2 田间管理方式的防治
田间管理方式的防治主要是对农作物生长的各个环节进行适当的改进, 创造一个适合作物生长但不适合病虫害生存的环境。这主要包括:a.加强耕地间的管理工作, 如及时的清除田间的枯枝败叶以及杂草等, 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一个卫生的环境;b.对农作物进行有效地灌溉以及施肥, 增强农作物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如在相对干旱的秋季, 勤对农作物进行灌溉, 可以有效降低螨类虫害以及蚜虫等的存活率, 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促进作物的生长;c.实施合理的农作物耕作制度, 如进行水旱轮作方式的种植, 这种种植方式可以有效预防寡食性以及单食性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 有效恶化了病虫害的生存环境, 且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3 物理方式的防治
物理方式的防治主要是借助众多的物理因素对影响农作物种植以及生长的病虫害进行处理的方法, 如人工捕杀病虫害、晒种、药物浸种、毒饵诱杀病虫害、烧土消毒以及覆盖银灰色薄膜避免蚜虫侵害等。相对而言这种防治病虫害的方式简单易行, 绝大多数的农作物都可以采用此种方式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且不用担心会对农作物本身造成伤害。
4 植物检疫
对植物进行检疫是众多防治病虫害方法中一种相对特殊的手段。随着农作物种植方式的改变以及农作物品种的不断更新, 病虫害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异, 其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 对农作物的危害性也在逐渐的加重。因此, 为确保农作物的安全, 国家规定要对农作物进行整套程序的检疫。需要进行检疫防治的病虫害一般有着共同的特点, 即:对作物的危害性大, 给人们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 日常的防治工作对其无效, 主要是通过人进行传播。随着国与国之间进出口物品流通的加快, 对农作物进行植物检疫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成为有效预防境外病害侵袭我国农作物的有力手段之一。
5 化学方式的防治
化学方式的病虫害防治是现今农业种植中最为常见的方法, 它具有适用范围广和见效快等特点。但是, 由于病虫害的种类繁多且数量相对庞大, 在用化学药物对其进行防治时, 很容易出现人、畜中毒的现象, 且会影响土壤的质量并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当长期使用某种药物时, 病虫害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异, 对药物产生抗性, 造成更大的病虫侵害。因此, 在进行这一方法的应用时, 必须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要求并结合作物生长特点以及虫害发生的规律进行防治, 也可选用抗虫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这一方式的长远应用。
6 生物方式的防治
生物方式的防治主要是借助干扰激素抑或病虫害的天敌对病虫害进行处理的方法。主要有:a.借助昆虫不育的原理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如在作物上涂抹BT乳剂, 可以有效预防食叶性病虫的的侵害;b.借助昆虫激素诱杀病虫害, 如昆虫的性外激素可以有效干扰病虫害的繁殖并能将其诱杀, 又如昆虫的保幼激素可以有效干扰病虫害的生长, 从而将其扼杀于摇篮中;c.借助脊椎小动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如借助鸟类以及青蛙等捕食病虫害;d.借助益虫或其它的节肢动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如赤小蜂、七星瓢虫以及草蛉等;e.借助微生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如借助病菌、细菌以及真菌等诱发病虫害感染疾病, 从而降低病虫害的成活率。这种生物方式的病虫害防治, 对人、畜以及作物都不具有危害性, 且能有效地保护环境, 能够起到较为长久的效果, 但适用范围相对较窄且不能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确保作物生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在实际的种植生产中, 及时进行耕地卫生的处理、适当选用抗病性的作物品种以及对作物实行一系列的防治工作, 如农业方式的防治、物理方式的防治、生物方式的防治、化学方式的防治以及植物检疫等, 这些方式都将有助于病虫害数量的减少以及农作物产量的增收, 并能从一定程度上挑选出较为优质的作物品种, 从而为今后的农作物种植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结束语
农作物病虫害造成的巨大农业危害直接关系到农业的正常生产和民生问题, 因此如不能积极解决农作物病虫害问题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农业损失。本文介绍了几种有效防止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对策, 希望相关的生产人员能够有所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红, 李前海.浅谈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J].大科技, 2012 (14) .
[2]杨普云.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环境和社会成本[J].中国植保导刊, 2012 (23) .
3.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建议 篇三
关键词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1-00-02
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的农业生产率,同时还能大大的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1]。实际上病虫害在农作物中是非常普遍的,不论是在富庶地区还是在贫困地区,病虫害都是农作物的一大灾难。而最近几年日渐猖獗的病虫害更是引起了广大农民与当地政府的重视。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通过引进多种防治技术,从而减少或避免病虫害损失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1 防治原理
农业发展中,导致农作物病虫害问题频发的“罪魁祸首”有多种,包括微生物以及昆虫等。其中,部分有害生物是在某种特殊条件下出现的。也正是由此,多种生物的生长也就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而农田生态系统则可以说是生物群落。在每一个生物群落中,有害生物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它的生存也往往会受到来自其他物种的威
胁[2]。每个生物群落的个体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或是依赖,或是制约,而且如果其中某一个角色发生了变化,其他角色则会受到其影响。这样一来,某种物种的变化也就与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了连带作用,而最后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与数量都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实际上农田生态系统同样是统一的有机整体,所以,如果在做病虫害防治工作时采取某一种方式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的处理和防治,是无法达到最终的防治目的的。例如有些地区选择使用化学技术来做农作物的病虫害工作,尽管这种方式在短时间内能够达到一定的消灭病虫害的数量的效果,然而,如果长时间使用就会对产生副作用,即降低农作物的生长速度。所以,要想做好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必须要将预防作为主要的,同时,将其他防治技术作为辅助。
2 防治技术
2.1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实际上是指借助具有积极作用的生物与其代谢产物来完成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一种技术,也就是将生物本身与其代谢产物作为关键的“防治剂”。生态系统中,每一种有害生物都会有自身的天敌,如果其所在的生态系统是平衡的,那么它的天敌必然也会存在其中。这是因为每个病虫害的天敌都具有抑制病虫害数量大量增加的能力。生物防治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2方面内容,一方面为注重对病虫害天敌的保护和利用工作[3]。上述已经讲到,病虫害的天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要做好对它的保护工作,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它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把握药剂的防治力度,不能过重。这是因为在病虫害防治刚开始后,通常会使用具有强药性的药剂,之后则是要调整施药方法,并逐渐在局部施药。另一方面,则是要注重对生物农药的使用,通常情况下生物农药对农作物产生的负面影响偏小,而且近些年来这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2.2 化学防治技术
长时间以来,农药都是防治病虫害工作中所采取的最主要对策之一,而农药的优势则包括见效迅速与不受地域的影响等。然而事实上,化学防治技术同样也有着其自身的不足。对于化学防治来说,预测预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首先,化学防治技术应用前,需要调查田间的具体情况,了解田间病虫害的现状与发生特点,这样才能掌握了之后防治病虫害的依据。在了解这部分情况之后,还需加快测报网络的建设力度,从优有效的优化测报条件与方式。其次,在选择所施农药时也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现今,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还没有达到有效防治所有病虫害的阶段,所以在农药的选用问题上更要考虑周到,如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等。最后,农药的使用必须要做到合理性。农业生产中,切忌化学农药的混合使用,同时还要尽可能做到药品的现配现用。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在适当的时期进行农药更换,以此来保持农作物病虫害的预防效果。
2.3 物理机械防治技术
物理机械防治通常是指借助物理机械设备与工具等来进一步加大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力度。新时期下,械光学以及放射物理等是比较常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其应用表现在3个方面。(1)在物理机械防治技术上,广大农民应用最普遍的就是粘虫网以及粘虫板等。(2)则是借助诱杀手段来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由于病虫害自身所具有的趋性,把病虫害诱集起来之后再大批捕杀,常见的包括二化螟等。(3)则是阻隔防治法。农业生产中,每一种病虫害都有独特的生活规律,因此针对这一点可以安设部分障碍物,以此来限制病虫害的发生范围。苹果树上的塑料袋、梨树上的胶袋等都是通过这一原理来达到防治病虫害目的的。
3 建议
3.1 采用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任何一项技术都不能停滞不前,都需要不断更新与完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亦是如此。要想获得更好病虫害防治效果,还需要引入先进的防治技术,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例如,关于病虫害的生长繁殖问题,必须要特别注意防治的时机,如果等到病虫害的数量非常大后再进行防治,那么将会很难起到十分明显的效果。因此,对病虫害进行监测十分必要。借助国内外的先进监测仪器或技术,掌握病虫害的生长状况,在实践中提高监测水平,从而将农作物生长以及农产品产量所受到的威胁最小化。
3.2 不断完善农药产品市场
我国长时间以来都坚持使用农药的主要原因就是化学农药在防治病虫害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还需要继续充分利用化学农药的辅助功能。但是,如果因此就出现在使用过程中缺乏规范性与不合理性的现象,那么将会很难获得预期防治效果,甚至产生负面影响。在使用化学农药时必须要注意规范性与合理性,同时还要注意要保证注意农药产品市场本身的正规[5]。相关部门要不断加大对农药产品的监管力度,为广大农民的农药使用提供有力的保障。
3.3 做好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作用
加大对新农药产品的推广力度,向广大农民普及农药使用基础知识,以此来更好的完成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做这一项工作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应进行引导和示范,使农民在实践中了解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6]。不仅如此,还要在推广综合防治技术上的基础上对广大农民进行相应的教育,时期掌握使用方法,从而达到更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4 结语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一项十分巨大的工程,在做好这一工作时必须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现今,市场上所售农药种类繁多,在选择时需要从实际出发,一旦农药选用错误,不单会导致病虫害防治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农作物生长造成负面作用。
参考文献
[1]胡豹,楼洪兴.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专利战略与管理[J].浙江农业学报,2014,(2):495-502.
[2]李红,李前海.浅谈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J].大科技,2012,(4):66.
[3]李永镐.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1998,(12):18-19.
[4]高秋华.涡阳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5):183.
[5]张贺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措施 [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0):258.
[6]曲建东.浅谈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3):176-177.
4.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论文 篇四
一、水稻识别和防治病虫害
1、识别稻瘟病
1、苗瘟:幼苗期发生,出现灰黑色病斑,幼苗卷缩枯死。○
2、叶瘟: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病,病斑四种类型,即褐点型,白斑型,慢性型和急性病斑。○
3、节瘟: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绕节扩展变黑,易折断。○
4、穗颈瘟:穗颈部为褐成白穗。○
5、谷粒瘟,稻谷变黑,使种子带菌。○
防治办法:
1、保育保健,及时除掉病秧,用药防治。○
2、选用药剂,A、种子消毒、用强氯精浸种 ○
B、土壤清毒、用保母剂或的克松兑水喷洒入土,盖膜封闭三天后,晴天撤种。
C、保苗、移栽三天前苗床施药“三环唑”20%粉湿剂。移栽20天后,用富士一号或稻瘟灵加三环唑兑水喷射。
D、保穗、抽穗期和穗出齐后分别施药富士一号加三环唑。
2、识别纹枯病(花脚杆病)
1、一般在水稻分蘖盛期发生,先在靠近水面的叶鞘上出现灰绿色,水渍状,边缘不清的小斑,○
逐渐扩大,叶鞘干枯致死。
2、发病条件,偏施氮素肥料和长期灌深水田易发病。○
3、选用药剂,井冈霉素,多菌灵,丙环唑等兑足水量施药,发病蔸率达20-30%及时施药,一○
季水稻施药2-3次。
3、稻飞虱防治办法
1、早稻、选用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等。○
2、中晚稻、前期用药同早稻,穗期另加毒死蜱、异丙威或敌敌畏等混用,适当加洗衣粉或煤○
油喷施。
4、二化螟(钻心虫)防治办法。
1、选用药剂:三唑磷、杀虫双、氯虫苯甲酰胺,Bt乳剂等。○
2、用药后田间灌水3-5cm,并保持3-5天。○
5、稻曲病(柏香籽)防治办法:
选用粉秀灵,井冈霉素或多菌灵。
6、卷叶螟防治办法:
选用毒死啤,阿维菌素,甲维盐丙溴磷等。
二、五米病虫害防治办法:
(一)、地老虎(土蚕)每亩用75%辛硫磷1公斤拌土25公斤撒施或用用90%敌百虫、2.5%敌百虫粉兑水喷施玉米窝。
5.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论文 篇五
一、进一步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今年的特大旱灾将导致小麦条锈病、小春蚜虫、马铃薯晚疫病的流行发展趋势;水田保水差,造成水田普遍失墒开裂,破坏了药膜覆盖层,使除草剂不能起到封闭土壤的作用,严重影响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喜高
温的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危害将加重;玉米由于墒情差,气温高等不利因素影响,将面临出苗差,草害、地下害虫、锈病、蚜虫、粘虫等危害加重;蔬菜蚜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也将加重发生。为此,各级植保部门要一步增强病虫害防治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做好田间调查,预测预报病虫发生动态,结合病虫发生实况及时编发简报,提前做好农用物资储备,指导各地开展重大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二、加强技术指导,提高农药用药安全水平
要加强对群众用药的宣传和技术指导工作,利用各种培训会、防治现场和走访农户等形式,做好农民群众病虫草鼠害的防治指导和用药安全工作,深入防治现场,指导农民什么时候用药,用什么药,怎么用药,不得多种农药同时混用。要加强稻田水浆管理,提高稻田杂草防除效果。要注意科学用药,适时用药,漏水田、台田不可用药,施药后保水是确保防效的关键,切忌漫灌、串灌,田间缺水时可缓灌,但不要淹没心叶;施药后保持水层3-5公分,一定要保水4-5天,这样才能起到比较好的除草效果。
三、对症下药,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开展防治工作
(一)稻飞虱防治
1.农业防治:选用抗(耐)虫水稻品种,进行科学肥水管理,适时烤田,避免偏施氮肥,防止水稻后期贪青徒长,创造不利于稻飞虱孳生繁殖的生态条件。
2.生物防治:稻飞虱各虫期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种类较多,除寄生蜂、黑肩绿盲蝽、瓢虫等外,还有蜘蛛、线虫、菌类等,对稻飞虱的发生有很大的抑制作用,应保护利用,提高自然控制能力。
3.化学防治:根据水稻品种类型和稻飞虱发生情况,采用压前控后或狠治主害代的策略,选用高效、低毒、残效期长的农药,尽量考虑对天敌的保护,掌握在若虫盛期施药,防治指标为:百丛虫量1000头,及可进行防治,必须进行统一防治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稻纵卷叶螟防治
寄生性天敌卵期主要有拟澳洲赤眼蜂、稻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幼虫期主要有纵卷叶螟绒茧蜂、螟蛉绒茧蜂、菲岛瘦姬蜂。捕食性天敌有蜘蛛、隐翅虫类、蛙类、蜻蜓类、瓢虫类等30余种,其中草间小黑蛛和表翅蚁形隐翅虫等捕食力最强。设置诱集田,缩小发生和防治面积,选用抗虫高产良种,减轻或避免受害。孕穗至灌浆期受害损失最重,蜡熟期次之,分蘖期最轻,因此孕穗至灌浆期是防治重点。常用农药有杀螟杆菌、杀虫脒、杀螟丹、辛硫磷、敌百虫、杀螟硫磷、杀虫双等。
1.农业防治:选用抗虫品种。也可以通过品种布局设(来源:好范文 http:///)立诱杀田,减少施药面积。
2.生物防治:天敌对稻纵卷叶螟有强烈的控制作用。我国采用人工繁殖赤眼峰防治稻纵卷叶螟已多年,有着丰富的经验。目前已建立了赤眼蜂生产线,为大面积生物防治打下了基础。生物源农药b.t.乳剂防治效果也较好。
3.化学防治:应严格按照防治指标,掌握在防治适期(孵化高峰至3龄幼虫前)施药。注意选择高效长效,对天敌影响小的化学农药。
(三)马铃薯晚疫病防治
1.发病条件: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田间湿度大的地块,或氮肥施用过多,发病较严重。温、湿度适宜时,其病迅速扩展蔓延,病株成片枯死。
2.症状表现:发病叶片,最初在叶尖和叶缘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暗绿色水渍状病斑,扩大后变为褐色大型病斑,湿度大时,病健交界处有一圈白色霉层。受害茎部,产生稍凹陷褐色条斑,潮湿时,产生白霉,受害薯块,产生褐色稍凹陷病斑。
3.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薯。②重病田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春马铃薯与番茄地,应间隔300~500米。③加强栽培管理,合理配施氮、磷肥,增施钾肥,以增强植株抗病性。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及时清除田间病株,并将其集中烧毁,以减轻发病。④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立即喷药,控制其扩展蔓延。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常用药剂有64%的杀毒矾500~750倍液,或80%的大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四)地下害虫防治
1.预测预报:认真做好虫口密度调查工作,掌握成虫发生盛期,及时组织防治。
2.农业防治:结合春耕,随犁拾虫;避免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减少成虫
产卵;合理灌溉,促使蛴螬向土层深处转移,避开幼苗最易受害时期。
3.药剂处理土壤。50%辛硫磷乳油每亩200~250ml,加水10倍,喷于25~30kg细土上拌匀成毒土,顺垄条施,随即浅锄,或以同样用量的毒土撒于种沟或地面,随即耕翻,或混入厩肥中施用,或结合灌水施入。
4.药剂处理种子。可用50%辛硫磷乳油l00ml,兑水2~3kg,拌玉米种40kg,拌后堆闷2~3小时,或用种子重量2%的35%克百威种衣剂拌种,对蝼蛄、蛴螬、金针虫的防效均好。使用种衣剂时最好选择防地下害虫、兼治玉米丝黑穗病的专用种衣剂。
6.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论文 篇六
在农作物的生长时期发生的病虫害种类是非常多的,并且所发生的阶段也不固定,由于我国的农民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技术比较差,不能有效的识别病虫害的特征,在农药的选择和使用上也不够准确,所以防治效果比较差。为了促进我国农作物的种植质量,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我国在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的基础上,对农作物实行了病虫害防治直补的措施,并在这方面进行了可行性的分析,希望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
1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1。1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实施方案制定
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实施方案的制定关系到工作的全局,首先要明确责任,召开实施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实施的.乡(镇)分管领导、农业中心主任等参加工作会议,层层落实责任制,明确各自的职责。农业主管部门成立防治病虫工作领导小组,分区分片进行督察防治,小组领导应定期到各个乡(镇)检查病虫是否施药以及防治效果,了解信息反馈,解决防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植保站负责病虫测报、技术培训、药剂配方、机器操作使用与维修、防治效果调查等;乡(镇)负责组织、发动、宣传,落实直补配套药剂到村、社;村、社负责登记、造册、公示、收机防费和把药剂直补到农户手中。
1。2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测报
植保站负责病虫测报,合理药剂配方,指导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工作。植保站从种子处理开始,根据田间病虫发生量,结合气象预报,编发有关病虫害防治手册,对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稻赤斑黑沫蝉、螟虫、蓟马、赤枯病、稻纵卷叶螟、黏虫等10多种农作物主要病、虫、草做出预报,并根据病虫发生种类、发生期、发生量,通过科学合理药剂配方,及时施药防治,全面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
1。3宣传培训
关于直补方面的政策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在技术上和方法上都要制定详细的策略。关于宣传的方式可以充分的发挥各方面的资源优势,根据农村的现有状态进行全面的宣传覆盖工作。可以利用宣传车和小喇叭进行造势宣传,也可以利用村部的黑板报宣传。在进行宣传工作的同时还要定期的组织培训工作,加强技术上的指导工作。首先要对乡镇负责农业的领导干部进行培训,使其在专业业务知识和思维意识上有深刻的认识,能够在实际的工作方面有效的管理。然后是对农民的培训工作,可以在农村进行划片宣传,向农民讲授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并且印发技术资料,使农民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防治技术。此外,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宣传工作,通过建立农业专业网站,将这种防治技术进行广泛的宣传,扩大宣传力度,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1。4备足农药、药械等防治工具
对农民实行的防治直补工作不是以现金发放的形式来执行的,而是根据直补的金额通过农药和药械的发放来进行补贴。农药和药械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最为基础的保障,所以一定要将这些准备充足。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将病害的防治工作落实到位,防治直补资金的流失,有效的保证防治资金的合理使用。
1。5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工作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直补工作,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流程严格执行,确保直补资金全部应用到农作物病害防治上,防治资金的流失。首先基层单位要对农户的实际稻田面积进行测量,然后进行数据汇总后上报给乡镇,乡镇根据汇报的数据到正规的农药部门进行购置,再根据报表的数据配送到基层村、社,在农民确认签字后配发农药。在农药的施用上,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施药策略。对于药量的补发是按照实际的土地面积来分配的,对于不足的部分要由农民自己承担。
2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必须注意的问题
2。1病虫防治直补工作,离不开农业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和技术指导。病虫防治直补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工作,要认真实施好,农业部门是联系财政部门和农民之间的桥梁。只有农业部门从病虫发生种类、面积和防治技术要求等方面综合考虑财政资金的管理分配和防治技术指导,才能正确地做好病虫防治直补工作。
2。2农民自行防治使用的药品、药械不规范,导致少部分防治效果较差。因此,需要加强农资市场的执法检查,保证农药、药械的质量,同时加强对农民防治作物病虫知识和施药方式的技术培训。
2。3直补防治实施过程工作很繁琐,涉及到千家万户,操作起来很困难,受市场经济的制约,农户各自的想法不一致,组织实施的部门工作量大。今后操作实施要简单化,可由各区、县申报应补贴的病虫防治面积、农药品种及数量,上级部门及财政部门核准后统一采购发放给各乡(镇),各乡(镇)在认可的代销门市供应给农民,农民凭票购买。针对出现病虫发生种类多、而直补经费少的现象,必须提高农药和药械使用效率。
2。4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工作,是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新举措,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大宣传力度。结合进行宣传,相互促进,增添农业科技宣传的活力。植保专业队需要发展、完善,以保证大面积使用。只有利用植保专业队在病虫防治中的骨干作用,带动农户自行防治,采用植保专业队机防与群防相结合的统防统治办法,才能保证大面积的实施完成。
结语
7.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研究 篇七
1 植物检疫
是依据国家制定的法令条例, 并设立相应机构, 对国内输出、国外输入以及国内各个地区之间互相运输的农作物种子、树苗和农副产品等进行检疫;对具有危害性的病、虫、草的出与入进行限制、禁止或限制传播;对向其他地区扩展蔓延进行预防的一种植物保护的方法。一般经历以下步骤:
调查研究:应对当地病虫的种类、波及范围以及危害程度进行调查, 进而确定检疫目标, 并研究采取检疫方法。
确定疫区:通过调查将产生检疫目标的区域称为疫区, 未产生检疫目标的区域称为保护区。
采取措施:确定疫区后, 进行植物检疫, 严禁检疫目标进入保护区。
检验处理:经检验, 未发现检疫目标可放行, 如发现检疫目标, 应视情况而采取不同处理, 如退回、销毁、禁止进入、禁止播种等。
2 农业防治
是依据病、虫危害和农作物管理栽培之间相互作用, 并结合于整个农业活动过程中的各种相应措施, 进行有目的地产生不利于病、虫出现, 而有益于农作物成长的农田环境条件, 以致抑制病、虫产生甚至直接消灭的目的, 从而保障农作物高产的一种方法。农业防治法, 在综合防治中的处于基础低位。农业防治法的优点:经济、安全、有效、无污染, 一般无害于天敌, 无需额外进行投资, 易于和其他方法搭配。农业防治法的缺点:收效慢;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地域性与季节性;其多为预防性方法, 当病虫害规模较大时防治的效果不明显。一般采取以下措施:
选用抗病虫品种:结合当地病虫害, 选用相应的抗性品种, 可有效防治病虫害, 如选用抗稻瘟病的水稻, 选用抗番茄枯萎病的番茄等可减少病虫害产生的几率。
合理耕作:轮作倒茬可有效预防病虫害的产生, 如稻棉轮作, 可有效控制棉铃虫、地老虎、棉枯萎病等病虫害产生;清洁田园可增强农作物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如种植棉花时把废苗、虫苗、弱苗带出田外, 可减少棉蚜数量70%~80%;深耕晒垡可明显降低病虫和病原菌的基数, 有效减少病虫害产生。
科学施肥和合理灌溉:科学施肥有利于农作物丰产和防治病虫害, 如改善农作物的营养成分能防治缺素症, 增强农作物抗性的能力, 增强损伤农作物恢复能力, 改善土壤条件, 破坏病虫生活条件等;根据当地天气、农作物的需求以及土壤等因素来合理灌溉。
调整播种方式:调整播期与播种密度。
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法, 是通过有益的生物及其代谢的产物来控制和消灭病、虫的一种方法。生物防治法的优点:不损害作物, 不破坏环境, 对于人畜安全, 利用资源丰富, 且有一定的持久性。生物防治法的缺点:由于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 致使某些天敌防治范围狭窄, 灭虫作用较缓慢。因此, 应将生物防治法与其他防治方法合理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防治。一般采取以下措施:
3.1 以虫治虫
利用天敌昆虫防治病虫害, 如瓢虫捕食蚜虫, 草蛉灭蚜, 赤眼蜂防治棉铃虫、玉米螟和苹果蠹蛾。
3.2 以菌治虫
利用有益的微生物防治病虫害, 如真菌杀虫剂、细菌杀虫剂、病毒杀虫剂。
3.3 以菌治病
利用有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害, 如农用抗菌素有井岗霉素、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内疗素、放线酮、庆丰霉素、灭瘟素等。
以有益生物治虫:利用有益生物防治病虫害, 如蜘蛛、螨类、蛙类、鸟类。
以昆虫激素治害虫:利用昆虫激素防治病虫害, 昆虫激素分为外激素和内激素。
4 物理防治
是通过机械设备或者凭借物理因素来防治病虫害的一种方法。物理防治法的优点:见效较快, 通常可以把害虫消灭在盛产期以前, 也可以把其当作一种害虫大量产生时期应急的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法的缺点:较费工, 效率较低, 一般情况下起辅助作用, 但对其他方法较难防治的病虫害, 尤其在害虫大量产生时, 物理防治法往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应急防治方法。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捕杀法:使用人工或者机器捕捉或杀害病虫。
诱杀法:灯光诱杀, 黑光灯能引诱300多种昆虫;潜所诱杀, 人为制作各种适合昆虫生活的潜所, 引诱害虫居住将其消灭;食饵诱杀, 如田间堆草来诱杀地老虎等。
热处理法:日光晒种、低温冷冻、温水浸种以及冷浸热晒。
隔阻法:树干涂白, 避免病菌入侵、日晒与冻害、防止病虫产卵;设置阻碍物防止害虫危害。
5 化学防治
是利用有毒的化学物质来进行预防和消灭农作物病虫害以及其他有害生物的一种方法。化学防治法主要保证着农业的增产增收。化学防治法的优点:防治效果显著, 收效较快;便于使用, 不易受地区和季节限制;可大范围使用, 利于农业的机械化生产;防治的对象广泛;农药可工业化生产, 长距离传输, 可长时间保存。化学防治法的缺点:污染环境;使用农药可能导致人、畜中毒;提高成本;损坏生态平衡等。应全面认识其优点与缺点, 实际生产中, 不能只凭借化学防治, 单靠农药、滥用农药, 而应采取科学用药、安全用药, 合理利用其优点并努力克服其缺点。应将化学防治与其他防治方法巧妙地结合, 进行综合防治。
6 总结
本文针对当代我国农业生产中农保现状, 就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问题展开了研究, 具体的介绍了5种防治方法, 分别是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 并对每种方法做了优缺点评价, 并对各种方法做了具体研究。特此得出要依据病、虫和农作物、生产耕作以及自然环境等元素之间存在的关系,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有效地把各种防治方法进行结合, 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带来的经济损失, 从而达到产量高、质量优、成本低、公害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可夫.浅谈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09) .
[2]陈天毅.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22) .
8.浅论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 篇八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步加强,对安全无污染的农产品需求与日俱增。近年植保工作的发展状况,不仅体现在防治技术的改进,更主要是通过不断总结正反经验,深刻认识工作方向。在生产中如何控制农药污染,降低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大家需要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农作物病虫害常见防治技术
首先,药物防治。为了预防和治理病虫害,我们通常会使用传统的化学药物治疗,使用农药喷洒,可以有效杀死病害原体和各种害虫,从而阻止农作物病虫害问题的蔓延:一是对于蛾类病虫害的治理。这种害虫是薯类农作物中,数量最大,危害最大的种类之一,蛾类害虫会在薯类作物生长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攻击,导致作物不同程度的损害,而消灭蛾类害虫,一般会在幼虫三龄期之前进行,而且喷洒农药最好的时间段是黄昏,因为此时蛾类飞虫会飞出来,施藥效果好。我们可以使用20%的杀灭型菊酯油和20%的灭幼脲制剂配制200~500倍稀释液,或者50%的马拉磷硫和40%鱼藤精配制2000倍稀释液。二是甲虫类病虫害。甲虫对薯类作为的危害也很大,同时它的生命力强,我们最好在甲虫孵化期和二龄期之前进行治理,在甲虫生命力并不旺盛的期间施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三是不管是不是以上的两种害虫类型,那也应该尽量在成虫盛期或者孵化盛期施药,通常采用18%~21%的双水剂制成2000倍稀释液,或者70%~78%的敌敌畏配制1000~1500倍稀释液进行杀灭。但我们要注意的是,虽然化学药物有很好的杀虫效果,但是也容易对植物本身、周围环境带来污染和危害,这些化学药物中的有害成份会跟随植物进入到人体,给人的健康带来威胁。同时由于各类病虫害抗药性、耐药性的增强,化学药物的杀虫效果会逐渐降低,所以我们应该合理用药,并对实施过杀虫处理的农作物进行人为添加富含各类元素的营养液,补充作物缺失的养分,提高植物的营养成分和安全性。
二、物理防治
采取物理防治,是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和毒副作用的有效手段。在实践中,我们通过人力、机械和其他外部设备,破坏害虫的孵化、生长,以此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的损害。也有采用维护一条合理稳定的食物链的方法对病虫害进行控制,这样能更环保对害虫数量进行控制,结合这样的方法在大型的生态农场里应用,对绿色生态农产品等级有一定的提高,还能降低病虫治理的费用,除了技术上的支持,农民也要及时清理田间杂草,减少虫源,定期翻土,清除可见虫害。物理治疗效果显著,且符合自然规律,值得我们推广和应用。
三、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措施就是以选育抗性品种为基础,利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的各种耕作技术和方法,创造有益于农作物生长发育和有益微生物生存繁殖,不利于病虫生长和大量繁殖的生态环境条件,达到作物增产和质量提高的目的。①选用抗性品种。根据当地的主要病虫害情况,合理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抗性品种,是一种高效而又经济的防治方法。大量选用抗病虫害的水稻、小麦、玉米、辣椒、果树品种,提高抗病品种的种植面积,增强作物自身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如抗褐飞虱水稻品种可有效降低稻飞虱对水稻造成的危害;使用抗稻瘟病的水稻品种可减轻稻瘟病损失;选育耐番茄枯萎病的番茄,可减少病害发生机率。②轮作倒茬和清洁田园。轮作可以改变农田生态条件,改善土壤理化特性,增加生物多样性;同时还可以免除和减少某些连作所特有的病虫草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如不同的农作物可实行至少3年的轮作换茬,具有减少和减轻病虫害和增产的明显效果。交叉轮换品种,在栽培上配套综合防控技术,可有效长期提高产量。大多数病原微生物和害虫残留在病叶或者病果中,将病残体和病果全部清理出田进行销毁或深埋,可提高农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如棉花种植过程中将拔除下来的废、虫、弱苗带出田外,可减少棉蚜量70%~80%。③深耕晒垡。大量的病原菌被埋在深土中,运用深耕技术,将土壤中的病原菌或害虫翻到地面,经过严寒或者曝晒可清除病残体和害虫,除去土壤中有害生物。如对往年棉叶螨、棉铃虫发生重的田块进行深耕晒垡,可有效压低害虫和病原菌的基数,明显降低来年虫害的发生和危害。④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有利于促进作物的生长和提高作物抗性,还可使受害植株迅速恢复生长。根据农作物种类合理配比氮、磷、钾,增施有机肥,不仅能改善土壤营养状况,促进作物生育健壮,还可增加产量和提高植株抗病性。如增施农家肥和钾肥,可提高水稻抗稻瘟病能力,增强植株抗倒力。⑤合理灌溉。灌溉应根据天气、作物需求状况、土壤湿度等因素来定,以达到合理适中。因此,宜尽量采用滴灌技术,控制大水喷灌、漫灌,否则易造成土壤湿度过大而诱发病虫害发生,遇大雨后应及时排水以免内涝。同时要合理密植,注意通风,以保持田间适宜的湿度,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⑥调节播期。在不影响作物生长的前提下,根据病虫害发生特点,有的作物可以晚播或者早播,避开病虫害危害高峰期,从而减轻病虫危害。如春甘蓝选用早熟品种,可避开菜青虫的危害,从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总之,农业生产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农作物的病虫害影响进行重视,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农业生产安全,同时也能更好的保证国家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余发根.无公害蔬菜生产中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的防治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2007(9).
[2] 张崇海.皇甫自起.朝天椒病毒病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7(9).
9.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论文 篇九
全乡广大干部群众:
由于今年去冬气温偏高,加之春后气温回升较快,利于小春农作物病虫的发生。目前各种病虫已普遍发生,并将陆续进入扩散蔓延和危害高峰期。据植保部门调查:小麦条锈病发生点多、面广、程度虽较去年有所减轻,但仍为历史发生较重年之一。根据气象预报,3-4月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
于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为确保今年小春作物丰产丰收,实现全年粮食生产开门红,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应紧急行动起来,齐心协力,抓住4-5月关键时期,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认真做好小春作物病虫特别是小麦条锈病的防治工作,把病虫危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一、加强领导,强化抗灾意识,打一场“防病保粮、虫口夺粮”的硬仗。各村要严格按照全乡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层层落实,做到“领导、精力、时间”三集中,抽调人员组成小春病虫防治专业组,深入各户进行宣传引导,建立统防统治体系,切实抓好小春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降低危害损失。
二、加强监测,及时交流发生防治动态。各村要根据实际,立即建立监测点并对辖区内小春病虫害进行大面积普查,充分掌握其发生动态并拟定防治方案提交乡党委、政府,为其组织、指导防治提供依据。同时确定专人定期将发生、防治情况向乡农业服务中心汇报。
三、分级防治,突出重点。根据小春作物苗情、虫情和病情的不同,重点防治,狠抓关键。当前,应首先抓好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控制发病中心和田块,防止病情扩散和蔓延。其次是防治油菜菌核病、麦蜘蛛,挑治小麦蚜虫。小麦抽穗扬花期如有3天以上连续阴雨,则要防治小麦赤霉病。
四、掌握防治技术措施,确保防效。小春作物病虫害具有流行快、防治难的特点,技术上必须在“早、实、狠”上下功夫:
1、对小麦条锈病,应加强田间管理和病情普查,发现中心病团或病株立即施药防治,亩用25科惠乳油20-30毫升,或20百理通可湿性粉剂50克,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30公斤,切忌使用含硫的复配、混配制剂。同时可亩用快杀特乳油30毫升,或20灭统杀乳油50毫升,48的乐斯本30毫升兼治麦蜘蛛、麦蚜。由于小麦条锈病的病原菌主要着生在小麦叶片的背面,故喷药时应以叶片为主,为提高药液在叶面的粘着力,可在配药液时加少量洗衣粉,与药液充分搅匀后喷雾。
2、对小麦赤霉病,要特别关注小麦扬花初期(3月25日左右)的天气预报和病虫防治预报,若在扬花初期有3天以上的雨日,应将两季田、免耕田、低台土、低洼槽田作为药剂预防重点,防治方法是在小麦扬花初期,施用多菌灵、禾枯灵等药剂进行预防,必要时预防两次,确保防治效果。
10.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 篇十
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
结合冬季气候特点与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仍为偏重发生年份,总体程度略重于上年;发生面积约为4.67亿hm2(次),总体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呈严重发生态势,水稻螟虫、小麦条锈病、马铃薯晚疫病和玉米螟等呈偏重发生态势,小麦赤霉病、稻瘟病、稻曲病、棉花枯黄萎病等有严重流行的潜在威胁,小麦吸浆虫、棉盲蝽、水稻黑条矮缩病和南方黑条矮缩病在部分地区呈加重发生趋势,蝗虫、草地螟和棉铃虫等病虫局部存在高密度发生的可能.
作 者: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测报处 National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and Service Center 作者单位: 刊 名:湖北植保 英文刊名:HUBEI PLANT PROTECTION 年,卷(期): “”(2) 分类号:S431 关键词:11.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1-0-02
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是以农民为主体,在政府的科学管理与指导下,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利用先进的监测、检测技术、防治器械和方法,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防治的一种方式。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植物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基础性工作,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和防御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出现农作物安全隐患的问题,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1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制不完善
首先,农作物病虫害的相关体制不健全,各级农业部门没有先进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检测仪器,没有充足病虫害防止经费,未能及时结合农作物生长的环境和种类做出有效的长期的预警、预防措施,没有一套灵活有效防治体制。这种体制的不完善,直接影响农作物受病虫灾害程度加深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1]。其次,没有相应的管理机制。相关农业部门的职责划分不明确,造成服务力度不够规范和服务内容单一。在农作物病虫害问题发生时,导致后勤保障工作跟不上节凑,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最后,没有相应的国家政策支持,使得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1.2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意识不足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在我国相对落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意识也十分薄弱。现阶段,很多地方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都是使用化学防治方法,防治方法比较单一,与国外先进农作物防治技术相比,我国病虫害防治技术相对落后。由于相关部门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意识不够重视,很多地方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宣传力度小,使农民对先进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了解有限,造成农民的病虫害防治意识薄弱,这对我国的农业健康、持续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1.3 农业部门待遇低,工作苦,留不住专业人才
在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很多专业的人才不愿意留在基层进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造成人才的流失和技术的缺乏[2]。现有技术人员专业理论知识老化,所在的农业部门由于资金不足,致使技术人员知识得不到系统更新、培训,不能更好地服务于农民。
2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对策
2.1 完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制
要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没有一个健全的体制是不行的。首先,农业部门应建立各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制度,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长期有效的制度,对防治组织机构组建、服务方式、收费标准和机械配置等问题进行规范。其次,要建立相关的管理部门,完善管理部门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实行对当地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管理,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加大基层农业人员队伍的组建,规范管理部门的各项服务标准,保障后勤工作的顺利进行[3]。最后,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如加大防治人才的引进,增加防治经费等。设立农作物病虫害的相关政策和专项资金,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2.2 加大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宣传力度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影响到我国农业的产量和效益,农业部门应该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引起足够重视,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意识;同时,要加大对农村基层的宣传力度,不断组织农民和技术人员参加技术培训,采用墙体宣传、报纸宣传、电视宣传等向广大农民进行宣传,培训群众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意识,让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深入农民的思想。努力提高农民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从根本上解决了病虫害的发生,达到防治病虫害,保证农产品安全,保质目标。
2.3 加强农业工作者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培训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需要大量技术人才,要保证这些技术人才的稳定和技术水平,就必须要加大政府的投资力度,定期为这些技术人员组织专业培训,以讲座、热线电话、科技直通车、田间学校等形式对种植户的进行技术指导,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病虫害防治意识,调动其在工作中的积极性,更好地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做出贡献。同时,政府也要保障技术人员的生活品质,保证其收入水平与能力相吻合,防止技术人员因为薪酬问题而流失,从而更好地推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发展。
3 结语
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出现问题的研究,对农业相关部门在制度上的完善,意识上的加强,人才上的培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完善的制度既为日后的解决纠纷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也为病虫害防治技术人才提供了培训机会,提高了技术人员专业理论技术和收入,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更好地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服务。总之,病虫害的防治不仅要以效果为目标,还要兼顾农产品安全和环保,保证农民种植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提高,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陳会柱.求真务实 稳步推进重大病虫害专业化防治[J].中国植保导刊,2009(3):43-45.
[2]李绍杰,鲁秀芝,李华,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2).
[3]张路生,刘俊展.滨州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10(1):43-45.
12.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论文 篇十二
1.1病虫害危害逐渐加剧
农作物受物种种植结构调整、品种抗病虫性差异、耕作制度变化和气候条件异常等因素影响,极易诱发重大病虫害危害。尤其是在病虫害的高发期内,病虫种类逐渐增多、区域扩大、程度趋重、时间延长、频率加快;病虫害危害逐步加剧,甚至造成了次要病虫害危害的加剧,同时新病虫害的入侵也增加了病虫的防治成本和防治难度。
1.2缺乏病虫害防治意识
大部分地区采取的都是“应急防治为重,化学防治为主”,这种做法造成了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被动和不利局面,同时病虫害防治过分依赖化学防治方法,对于环境危害较为严重,但是物理和生物等综合防治措施却尚未得到农民的采纳。农民大多知识文化程度不高,在使用化学防治的过程中,也存在化学药剂用量不准、用药方法不正确、药剂选择不当及用药不及时等问题。这样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增强了有害生物抗药性、费工费药,防治效果不好,严重危害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1.3化学药剂市场不规范
目前,农作物病虫害控制手段主要是化学药剂防治,农药是保障农业丰收的一项重要生产资料,但考虑到其自身毒性,一旦监管不严或是使用不当就会造成农作物药害,污染周围环境,严重的甚至会威胁人畜生命和健康安全。农药市场管理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无证经营农药,由于部分农药经营商户缺乏法治意识,农药执法认识有限,不会主动办证,农药经营商户的规模较小,多是采取“游击”经营的方式。特别是在近几年,很多经营者高举“高科技、农科院、农业大学”的幌子直接将无证农药推进农药市场或是田间地头。第二,农药产品质量有待考察,农药质量情况堪忧。通过农药市场监督检查发现,农药产品存在假、冒、伪、劣、老药新名等问题,这就造成了农药市场药品的混乱,直接影响了病虫害防治效果,误导用药,直接威胁损害了农民经济利益。第三,向农户销售和使用国家限用或禁用农药。部分商家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将一些对环境污染较大、药物副作用严重的农药销售给农民,对生态环境平衡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1.4防治手段落后,病虫害防治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
大多数农民采用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就是利用化学农药进行治理,病虫害防治技术落后,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滥用化学药剂,为了追求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采用一些禁用或限用的化学药剂,农业、生物、物理等综合防治措施未能应用到病虫害防治当中。防治办法不科学,目前病虫害防治的办法是发现问题就用药,完全没有考虑用药浓度、农药种类、使用方法等问题,均是依靠经验进行处理,病虫害防治不够及时、准确。整体防治质量不高,病虫害防治整体效果不佳。农民使用的施药器材落后,难以达到最佳的药量配比,严重影响了防治效果。
1.5植保技术服务落后
从植保整体技术服务情况来看,我国植保工作存在技术人员少、服务手段落后等问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广大农民的病虫害防治要求。现有的植保技术人员自身素质不高,知识更新速度较慢,不能够为农民提供有效的解决建议和帮助,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基本植保技术服务要求。
2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加强病虫害预警监测,提高对重大病虫害的控制
病虫害监测水平的提升,需要依靠大量的先进仪器设备进行病虫害预警能力预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和联系,加强对病虫害预报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实现病虫害预报的网络化和可视化,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蔓延的速度,实施有效的病虫害控制。
2.2提高病虫害防治能力
提高国家公益性植保技术水平,增强植保技术服务手段。开通农业技术服务热线、科技直通车、开展电视技术讲座、指派科技特派员等对农民农作物种植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积极发挥城乡和社会各界力量,加快植保技术服务网络建设,增加技术服务覆盖面。普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相关知识,提高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水平,提高农民的病虫害防治意识。
2.3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开展农业技术相关培训,加强对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指导,实现科学防治,加强植物保护。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召开农业技术现场研讨会,实现科技下乡,建立田间学校,实施大范围的技术培训,帮助农民进行科学防治,提高农民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意识和素质。
2.4构建良好的农药市场环境,让农民放心用药
加强对农药经营者的岗前培训,实现农药市场的规范化经营。加强农药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把农药的源头关和质量关,从根本上杜绝农药市场质量问题,为农民营造良好的农药市场环境,让农民能够放心、安全用药。
2.5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的技术推广
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的宣传力度,增加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技术的综合应用,保证食品质量安全,降低农产品化学药剂含量,保证人们的生命健康。
2.6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和引导
农产品生产应本着健康、安全、营养的原则,降低化学药剂的使用量,采取综合防治技术。我们应不断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示范、推广,采用植保技术,让农民体验到新技术带来的成果,提高农民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应用意识。
3结语
农作物安全关系着每个人的生命和健康,是人们生存的基本要求,只有做好农作物质量建设,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任务。但目前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着诸多问题尚待解决,广大农业工作者应积极投身于农业病虫害工作中,不断提升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水平,做好植物保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中华,杨普云,周阳.2013年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成效[J].中国植保导刊,2014,(03):121-122.
[2]吴富明.浅析农作物病虫害专业防治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3,(06):85-86.
13.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论文 篇十三
气候变化趋势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的可能影响
摘要:我国是自然灾害严重且多发的`国家,农作物病虫害是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它具有种类多、影响大并时常暴发成灾的特点.我国的重要农作物病虫革鼠害有1400多种,其中重大流行性,迁入性病虫害有20多种,其发生范围和严重程度对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常产生直接的重大影响.作 者:金飞 JIN Fei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龙门农场气象站,黑龙江五大连池,164145 期 刊:科技传播 Journal: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 (8) 分类号:X43 关键词:气候变化 农作物 病虫害 趋势 影响
14.农作物病虫鼠害应急措施 篇十四
(一)确认
当年发生程度为5级(大发生)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5%以上的病虫害和占生态面积5%鼠害;当年发生程度为4级(偏重发生)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15%病虫害和占生态面积10%鼠害应确认为重大病虫害。根据近5年的历史资料可以初步确定可能成为重大病虫害的种类有: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棉花棉铃虫、红蜘蛛、柑桔黑刺粉虱、蔬菜菜青虫、小菜蛾、农田鼠害及其它突发性病虫害。
(二)灾情分为三级
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省级灾情:
①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棉花棉铃虫、红蜘蛛、柑桔黑刺粉虱、蔬菜菜青虫、小菜蛾以及其它突发性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为5级。
③特殊情况需要划为省级灾情的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市(州)级灾情:
①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棉花棉铃虫、红蜘蛛、柑桔黑刺粉虱、蔬菜菜青虫、小菜蛾以及其它突发性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为5级。
③特殊情况需要划为市(州)级灾情的3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县(市)级灾情:
①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棉花棉铃虫、红蜘蛛、柑桔黑刺粉虱、蔬菜菜青虫、小菜蛾以及其它突发性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为5级。
②鼠密度超过10%百夹捕获率)发生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发生区域在1个县(市、区)内;
③特殊情况需要划为县(市)级灾情的二、灾情的监测与报告
要及时报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同级政府和发生地的干部群众。一般性病虫鼠害7天报1次;病虫鼠害发生的主要季节每3天报告1次;重大病虫鼠害灾情1天报1次,各级植物保护部门负责按照国家、省级测报规范在辖区内开展农作物病虫鼠害的监测工作。监测出的结果。直至被完全控制。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农作物病虫鼠害暴发流行、发生面积大、危害损失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当地农业植物保护机构报告,接到报告后,植保部门要立即派人到现场核实,按核实的灾情级别逐级上报。省级灾情报省主管部门确认;市级灾情报市主管部门确认;县级灾情由县市、区)主管部门确认。
三、应急防治的启动、指挥和分工
(一)应急防治的启动
同时启动市级和县级预案。当出现省级灾情时应报省主管部门启动省级应急预案。
当出现市级灾情时启动市级预案和县级应急预案。
当出现县级灾情时启动县级应急预案。
(二)应急防治指挥系统
成员由农业、发改、财政、广电、公安、交通、科技、气象、工商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必要时,应急防治指挥部由各级人民政府主管领导任总指挥。其它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同级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负责日常工作。
(三)部门分工
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的应急防治工作由各级政府组织。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灾情的调查、监测和报告;制订灾情防治方案;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检查督促措施的落实。
发改、财政、科技、交通、广电、公安、气象、卫生、工商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应急防治所需物资、交通、人工经费的落实及宣传、技术攻关、人员抢救和维护抗灾秩序等工作。
四、灾情控制
(一)划定灾情的发生区域
根据灾情的发生范围、程度和流行特点划出:
1重点防治区:就是灾情已发生或即将发生的区域、灾情的发源地和蔓延区。
2一般防治区:就是依引起灾情的重大病虫鼠害的发生特点及条件分析后。
3监控防治区:就是灾情已波及到但不很严重的区域和偶发区。
4非防治区:就是不会出现灾情的区域。
(二)灾情控制的目标和灾情控制原则
1灾情控制目标:最短时间内将灾情控制到允许水平并确保不再蔓延。
2灾情控制原则:
1灾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2按灾情发生区域划分。分类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灾、控灾方案。
3灾情防控实行组织、指挥、技术、测报、行动、验收“六统一”
4具体防控措施要确保环境、人身和农产品安全。
确保措施落实。5加强督导检查。
(三)控灾情况的报告及灾后调查研究
灾情发生地政府和主管部门要每天向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报告1次防控行动情况和灾情的实际程度。防控灾工作完成后,灾情的防控过程中。各相关技术部门要组成专家组对灾情的发生原因、防控灾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和总结,为今后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五、应急防治保障措施
(一)物资保障
储备相对充足的应急防治物资。储备库设立在交通便利,建立市、县级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应急防治物资储备制度。储运条件好、安全保险的区域。各级农业植物保护机构负责全市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应急防治物资储备管理工作,重点储备用于病虫鼠害应急防治所需农药、杀虫灯、大型喷雾设备、机动喷雾器、手动喷雾器、鼠夹、防护服和手套等农药和药械物资。
(二)资金保障
同时建设和完善应急防治和药械物资储备库。实施应急防治的地区,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应急防治所需物资、交通和人工的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各地要给予一定的补贴,强制防治的费用由地方政府解决,同时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
(三)技术保障
负责对农作物病虫鼠害检验检测、市级病虫鼠害预警、防治技术指导、调查数据汇总处理、防治预案制定、研究无害化防治技术方案和防治技术培训。各县(市、区)级植保站负责辖区内农作物病虫鼠害检验检测、灾情的监测和预警、制定防控方案和技术指导。市植保站在上级主管部门及有关专家的指导下。
(四)人员保障
1设立市级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技术指导委员会。由农业行政管理、农业技术推广、科研、教学等单位组成,委员会负责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名单的确定和灾情的认定,提出应急防治技术方案。
2各级政府要配备足够的植保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加强县建立完整的农作物病虫鼠害监测与应急防治技术保障体系,乡(镇)要确定专人负责。市、区)级植保(植检)站专业技术力量。
六、附则
(一)各县(市、区)要依照省、市预案的规定。
(二)市政府对预案做得好。造成严重后果的地方将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15.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论文 篇十五
土地流转使农业规模经营户增多和规模扩大, 单家独户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效完成防治任务, 影响防效。病虫专业化防治能较好地解决当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完善植保规模经营服务建设, 是适应现阶段农业生产要求的发展形式, 对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安全、质量安全以及生态环境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 它是建立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要求专业化防治这一服务形式与昆山市的土地流转、农业规模经营户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相适应。
2011年昆山市水稻、小麦、油菜的种植面积分别为7 973.33、7 960.00、133.33 hm2;蔬菜、果树种植也有较大的面积。常年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种类多, 发生面积大, 2007—2011年粮油作物病虫草害平均每年累计发生面积达16.148万hm2, 累计防治面积达21.868万hm2。
1 昆山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现状
随着昆山市农村劳动力减少和土地的流转, 耕地向集约化经营发展是必然趋势, 这为建立新型服务组织提供植保社会化服务提供了客观条件和市场需求。据调查统计, 在昆山市植保植检站的技术指导下, 目前全市病虫专业化防治主要在粮油作物上开展, 共有防治组织366个, 为专业合作社型和种植大户型2类, 通过工商部门注册的合作社为13个, 种植大户型占96.4%, 服务方式主要为种植大户互助型, 占62.5%。全市服务组织拥有机动植保机 (包括弥雾机) 1 178台, 静电喷雾器149台, 从业人员2 196个, 服务范围 (村) 45个, 服务大农户1 045户, 2011年服务作物面积水稻7 331.572 hm2, 小麦7 322.71 hm2, 为全市增创经济效益1 100万元。专业化防治为控制重大病虫危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实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确保病虫专业化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各级政府加大力度进行多方补贴, 近3年农药补贴折算总额逾500万元;植保机械补贴总额逾23万元, 2011年动力喷雾机中央或省每台补贴500~1 800元, 静电喷雾器每台补贴400元, 全年新增机动植保机13台, 静电喷雾器51台;其他植保专项经费总额逾90万元。
对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运行机制、实行规范化管理的专业化防治组织进行重点扶持, 通过建立示范区、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方法, 促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健康稳定的发展[2]。昆山千灯高效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内成立的千灯创新农业机械合作社, 拥有背负式弥雾机25台、担架机14台、机防队3个、从业人员111人。该合作社按照市植保植检站发布的《病虫情报》, 由镇政府100%补贴提供农药, 为示范区全面提供病虫专业化防治服务, 承包代治面积达233.33 hm2。2010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组织。
2 运作模式
2.1 组织形式
2.1.1 种植大户型。
由于土地的规模流转, 种植大户的增多, 种植规模的扩大, 几个大户联合起来购买植保机械, 成立机防队进行病虫防治。这是昆山市最主要的专业化防治组织形式, 占组织总数量的96.4%。
2.1.2 专业合作社型。
淀山湖镇晟泰基地的丰盛农机合作社、千灯高效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的千灯创新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和锦溪镇的澄湖粮油专业合作社开展包括插秧、收割、开沟、病虫防治等一系列服务。
2.2 服务方式
全程承包 (全季包药包工) 占专业化防治总面积的28.9%。阶段承包 (分次包药包工) 占专业化防治总面积的8.6%。种植大户互助型, 几个种植大户联合购买机械成立机防队, 互相帮助完成防治工作。机防队的规模依种植规模不同而异, 占专业化防治总面积的62.5%。
3 成效
3.1 提高防治效率和效果
示范区专业化防治病虫, 大面积的病虫在防治适期的1~2 d就能完成防治, 而有的分散防治的农户, 可能因为技术水平欠缺或者人手不够, 未能抢抓雨隙防治, 错过防治最佳时期, 病虫危害率高于示范区。例如2010年对3代稻纵卷叶螟实行机防后, 示范区卷叶率平均为0.4%, 而部分分散防治的农户田块中的卷叶率达5%~8%。
3.2 促进技术统一推广, 有效保障用药安全
防治组织在农技部门指导下, 按《病虫情报》要求进行统一规范作业。药剂由市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及其连锁店统一供应, 能有效避免盲目用药、不对路用药等违规用药, 从而可以保证技术的统一推广, 保证适期用药, 保证农药的质量和正确使用,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3.3 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农业现代化不仅是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还必须有相应的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和相匹配的产业发展形态。实行病虫专业化防治能很好地适应目前规模化种植发展需要, 促进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 最终能有效地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4 存在的问题
4.1 农作物病虫防治形势严峻, 服务风险大
由于昆山市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及气候的变化, 病虫害的种类、数量大幅度发生变化, 且年度间病虫发生有差异, 植保服务的成本难以测算, 确定的防治收费和不确定的病虫害之间矛盾突出[3]。服务对象因不满意服务组织的劳动结果等原因产生经济纠纷。
4.2 专业防治技术人员水平欠缺
病虫害防治是一项季节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其与多门学科密切相关, 但不少防治人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 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不强或理解易出现偏差[4]。此外, 昆山市更多的是农机组织, 对病虫防治认识不足, 影响科学技术到位率的提高。
4.3 服务组织有待规范, 机防队伍人员难以稳定
昆山市现有的服务组织, 96.4%是由各区镇农业服务中心牵头成立的农户互助型组织, 相应的管理章程等不健全, 缺乏监督管理。组织之间的防治水平差异大, 有些机防队的队员流动性大, 导致防治质量不稳定。由于农作物病虫防治主要集中在夏秋季3~4个月的时间内, 若只从事此项工作, 机手在其余时段便无事可做或者会另谋出路, 加上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等不利因素, 影响防治队伍的稳定和防治质量[4]。
5 发展对策
5.1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建议政府首先落实扶持政策和资金, 培育服务组织。目前专业化防治组织中种植大户互助型占96.4%, 这种形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防治组织, 专业化防治既是农村新型服务业, 也是公益性很强的植保防灾减灾事业, 建议政府落实扶持政策和资金, 积极引导和培育市场化的植保服务公司等形式的组织。尤其要在推广应用的初期, 对服务组织加强引导, 让服务组织和农户尽快接受防治产品, 这样有利于加快现代化步伐。其次提供植保专项资金, 为开展病虫测报、药效试验、专防队员培训及为推行无害化防治技术所采用的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实行专项补贴等提供经费支持。
5.2 加强技能培训
仅仅由植保植检站对专业化防治组织进行有限的综合防治技术培训是远远不够的, 各区镇还要根据市农委的要求, 对从业人员加强安全用药、无害化防治技术和药械维修、故障排除等技能方面的培训。不仅是室内, 更要到田间培训指导, 从而全面提高专业化防治组织的科学防控能力。
5.3 着力构建有资质的植保服务公司
要大力支持由种植大户成立市场化运作的标准化的服务公司, 全程承包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有关部门要严格审核, 将拥有完备管理体系、足够机械及技术人员的合格公司批准投入运营, 有关部门还要认真履行后期的监管服务职责, 避免组织前后脱节或执行不力[5,6]。因市农资公司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放心农资”保障供应单位, 所以植保公司除了不能经营农资外, 可将业务拓展到蔬菜、果树、绿化苗木的病虫害防治上, 还可承担播种、插秧、收割、外来有害生物如“加拿大一枝黄花”清除等工作, 以提高收入、稳定队伍和发展壮大, 或者由市农资公司 (农资连锁店) 、农药生产企业等大公司参与成立专业化防治组织, 这样既可使大企业承担了社会责任, 拓宽了发展领域, 又增加了组织抗风险能力。
5.4 建立病虫害防治效果评定机构和风险保障机制
建议建立病虫害防治效果评定权威机构, 制订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病虫防效评判指标体系, 及时解决专业化服务中的技术纠纷;同时建议国家在农业保险政策制订和险种费率方面对防治组织给予重视和优惠。
参考文献
[1]法律快车.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意见[EB/OL]. (2008-10-29) [2011-11-10].http://www.lawtime.cn/info/shipin/fagui/20110803170757.html.
[2]中国网.农业部全力推进农作物病虫专业化防治[EB/OL]. (2008-11-10) [2011-11-10].china.com.cn.
[3]农网快讯.粮食生产呼唤植保专业化防治[EB/OL]. (2008-10-16) [2011-11-10].http://www.ahnw.gov.cn/2006nwkx/html/200810/%7B4073CDBB-6D57-4583-A159-280704126ABF%7D.shtml.
[4]安庆市政府网.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是病虫害防治的根本出路[EB/OL]. (2007-10-26) [2011-11-10].http://www.anqing.gov.cn/a/zhengwu/dongtai/jingji/2010/0701/15447.html.
[5]张华, 羊波, 赵彦涛.汉中市汉台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防治发展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7) :177-178.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论文】推荐阅读:
简述农作物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措施09-06
农作物秸秆巧处理09-16
农作物生长电脑模拟技术06-14
农作物种子检验员——四川室内试题08-14
昌吉回族自治州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管理条例09-30
海南大学作物栽培学07-19
作物育种学实习心得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