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优秀教案

2024-07-27

美术优秀教案(16篇)

1.美术优秀教案 篇一

http://

高中美术教案:高一美术《中国书法艺术》优秀教案

业类型:欣赏课 课时: 1节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法 教材分析:

中国书法是一门以文字为素材的抽象的线条艺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历代书法大家、名作迭出。课本以书法的发展历程为线,以历代书法名作为面,综合叙述了文字的各体发展,向学生讲授时以文字、书法发展和书作的年代发展分别向学生讲述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字体。书法发展历经甲骨文、金文、秦篆、汉隶(章草)、魏碑、唐楷,至唐朝中国书法的各种字体、书体均已出现。另外,课本还对书法的表现形式有所阐释。为提高学生对书法的认识水平,特意让学生做一简单练习。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教学难点 :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教具准备:

有关的文字各体作品、名家书法幻灯、书法练习的各种用具。学生用具:

毛笔、毛边纸、墨、报纸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前面的第 8课我们曾经对中国画题款艺术作了介绍,了解到书法在画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这节课我们将对中国书法艺术作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二、新授: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提问学生:哪一件书法作品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

1、书法文字发展简史:(1)古文字系统

甲骨文——钟鼎文——篆书(打出古文字各体幻灯)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冶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http://

(2)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打出今文字各体幻灯)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汉末时的曹操就非常欣赏当时书法家梁鹄的作品,章草兴于汉章帝年间,故名。以上所讲的几种字体均属于古文字系统,是一个以象形为主的初级的书法阶段。狂草(连绵草)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这几种是今文字系统的典范(请学生自己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2、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1)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2)今文字(在讲授之前请学生说一下自己对古文字形式特征的认识?自己都见过哪些今文字?)

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后者气象挥弘,郁勃纵横,体格凝重,雄浑遒密是方笔的典型;唐楷(因唐朝在楷书成就最高故名)中的 《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高简、清雅秀丽,《颜氏家庙》骨力遒劲、庄严端悫、静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课本还选取了“草圣”张旭的狂草作品《古诗四首》,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行草作品《虹县诗卷》,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勇于创新的大书法家,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然后自己再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作品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进而得出: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姿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http://

4、简单的点画练习:

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3字以上)。作业 要求:

1、从线的力度,2、字的结体,3、墨的浓淡干湿,4、字间的位置关系等方面进行综合的临摹。练习以前请学生谈一下自己对作业 要求的理解,然后教师进行当场示范演习并侧重于前两项的要求,学生明白作业 要求以后再进行作业 练习。从学生中选取优秀的书法作品进行点评,点评以优点为主,适当的指出影响学生作品进一步发展不利因素(如用笔方法、用笔习惯等)。

三、小结:

根据板书简述本课内容,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来源:中师教育

2.美术优秀教案 篇二

一、高中美术教育承担着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功能

高中美术教育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高中美术欣赏课是进行美育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去其糟粕, 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保持民族性, 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在这方面, 高中美术教育应做到如下几点:

1. 深入挖掘教材,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今天,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 努力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在中国民间美术欣赏这节中, 就能充分体现出这一思想, 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精华, 体现我国民族艺术的魅力。在作品的赏析过程中让学生体会, 这种朴素美所表现出的朴实明朗、火热向上的风格, 散发着劳动人民那种内在的真挚、善良、坦率、热情等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欣赏中,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体系, 无论精神内涵还是形式风格, 都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成体系。还有, 从中国古代绘画中梅、兰、竹、菊四君子所体现的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 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等, 进行深入研究和阐发, 并结合新形式, 结合自身, 强调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意义。

2.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美术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教学, 这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美术的直观教学的优势,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喜爱传统文化, 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如我校在举办书法艺术知识的讲座后, 紧接着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并参加比赛, 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获得了优异的成绩、练得一手好字,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如, 在版画一课的学习中, 我利用我们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影响和资源, 以纸板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版画的创作, 课堂上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真善美, 感受到了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3. 为加强中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做好普及工作。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流传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方面内容在我们的课本中涉及的也很多。不同地区可以结合自己当地的风土人情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我国灿烂的传统文化。如我在介绍七朝古都开封的历史名胜、民间文化、夜市小吃等古都风情时, 学生的反应就非常强烈, 这些都是他们身边所能真实感受到的传统文化, 教育效果也就显而易见了。通过教学, 使学生懂得这些文化遗产记录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 是民族悠久历史的稀世物证, 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 这就同时在为加强中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在做普及工作。

二、高中美术教育承担着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功能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必须始终保持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坚持以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根基, 以外来健康有益文化为补充, 大力繁荣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 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 努力把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和凝聚在中华文化的旗帜下。

1. 利用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如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和徐悲鸿的《愚公移山》, 前者表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五位抗日战士英勇战斗, 宁死不屈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后者是徐悲鸿作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0年, 作者借愚公移山的故事表达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这两幅作品都表现了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 教师在介绍了作品的创作背景后, 让学生自主感受作品所传达的内涵并结合自己引发思考, 完成自我教育, 感受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爱国精神, 有着说教无法比拟的教育效果。

2. 利用作品反映的内容增强感染力, 体验中华精神。

例如《折栏图》, 它反映的是汉成帝时, 忠君爱国的武将朱云冒死进谏, 在被推出斩首时, 用力拉住大殿上的栏杆据理力争以至栏杆折断, 后成帝被感动赦免了朱云, 且下令不准换去折断的栏杆, 以示朱云忠贞、耿直的品质。像这类以内容感染人的作品还有《归去来图》、《苏武牧羊》、《地道战》等, 不胜枚举, 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向人们传达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够正确引导, 那么学生在审美的愉悦中又得到了德育的洗礼。

3. 利用作品的影响和命运激发民族自豪感。

如举世瞩目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中国瓷器》、《敦煌石窟》、《昭陵六骏》、《中国民间美术》、《中国古典园林》等。这些例子, 无不润物无声的体现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教师的精辟讲解与学生的深入思考再相结合, 使我们的美术课堂上澎湃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我们的学生还会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吗?

3.浅谈优秀的美术课堂教学 篇三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体 创造性教学

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课堂教学,艺术教育的基础渠道也在课堂。如何通过生动的课堂来清晰地展现美术教师在观念上的转变,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来发掘教材本身的潜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教法,使学生在课堂中收获知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发挥美术教学独特性的作用

成功的美术课,它的内涵是丰富的,且是多元的。一堂美术课除了审美教育外,还应糅合多种教育因素,让美术课的“质”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其中课型与教法的设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课型上,之前进美术课堂学生问的第一句话是“老师,今天我们画什么?”师生们在课堂中的主要重点都是“绘画”,而今,新课改提出的新观念是“我们学什么?”开拓了教育教学的内容,提升了广度和深度:学,既要学技能学技巧又要学理论学审美。它要求多种能力的培养,要求在课堂知识点中体现与之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如美术绘画知识,计算机知识,其他文化学科知识等。

“以学生为主体”的美术课堂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处于主体位置。我们知道,在“教”的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知识是媒体;在“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知识是客体,教师是媒体。因此,“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应是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可采用“分组讨论”、“尝试探讨”、“合作创作”等方法,教师的“教”是起导向和组织作用的,提高学生的“学”求知欲,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挖掘出学生主动积极的自我个性潜能,成为作用于客体的“参与者”和“发现者”。

二、 以教师的创造性教学影响学生,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要想使学生有创造性的学习,教师首先就要有创造性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先进的教学观念,才会有创造性的教学。例如我在初中二年级上《圆的联想》,本来这是一堂较专业的平面设计课。讲得深了,学生听不懂,讲浅了,学生学得没兴趣,于是我想利用学生本能的创造力来传授这节知识。首先请学生们看一张由两个半圆表现的图案,让学生从此图开始,作联想练习,并加上竞赛。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课堂的氛围活跃了。在学生意尤未尽时趁热打铁,给学生布置任务:在一个圆上任意切割后再重新组合的图案有哪些?并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生们立刻显出一种兴奋。在展示作品时,我简直大吃一惊,各小组把“圆的联想”图案贴满了黑板,学生相互欣赏,相互评点着,课堂气氛到了高潮。这时的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了成就感。

三、 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能力

电脑的出现,使美术设计从概念到技巧有了全新的变换,因而,要使美术教学做到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教师必须成为教学中的“多面手”,电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在初中一年级的《海报设计》一课,就可以运用电脑绘画来完成。首先可由学生通过所学的计算机知识,根据教师提供的网址,在网上欣赏大量的海报图片,了解它的魅力。然后,可以通过电脑展示学生们创作的作品,从中分析在海报设计中的要素及色彩要求,学生可以运用电脑绘图中的功能练习,这也就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直接的表现舞台。在学生作业评价环节,教师把学生作品及设计步骤逐一通过微机屏展现,充分体现学生上机操作的过硬本领。

4.美术优秀教案 篇四

1、了解掌握撕纸、想象的方法。

2、展开想象的翅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撕纸、想象创作。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先撕纸,后想象,再添画。

教学难点:

根据撕出纸块的形状特点进行巧妙的想象,添画。

教学准备:

实物范例、彩纸、胶水、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阶段:(导学案)

了解掌握撕纸、想象的方法。

二、展示阶段:

(一)、刺激想象。

1、想一想,变一变。

教师拿出一张彩纸,随意撕开,展示于黑板,问:“小朋友看一看,它像什么呢?”

学生观察,思考。展开想象回答。

教师趁热打铁,“老师来变一变,把它变成刚刚小朋友说的东西。”

教师任选一学生的想象添加,在学生惊疑中完成想象。

2、废纸篓,变变变。

教师出示一个废纸篓,问:“老师这有一个废纸篓,里面全都是小朋友平时丢掉的废纸片。我们都来动动脑,看看他们能变成什么有趣的东西?”

师生互动。教师快速出示各种废纸片,学生想象,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想象力。

3、揭示课题。

(二)、发散思维。

1、亲手撕,独立想。

引导学生尝试,“小朋友想不想动手变一变?”

学生尝试,随意撕开一些彩纸,想象添加。

教师同时动手撕纸,与学生同步创作。

2、赏一赏,想一想。

出示刚刚添画的部分作品,及自己的作品,问:“小朋友们变得真棒,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朋友们想一想:

A、他们有趣吗?哪里最有趣呢?

B、这些想象巧妙吗?找一找,把他们找出来。

C、说一说你最喜欢的作品呢。”

3、小结:

A、将纸随意的撕开,像什么呢?寻找方法:将纸片转换方向;寻找相同的轮廓剪影等。

B、组合联想:将撕开的纸全部利用起来,进行同一主题的想象添加,像什么呢?

C、思考:如果你想动手,你会怎么做?

三、反馈阶段:

1、“撕开的纸到底像什么呢?” 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启发想象。

2、学生主动创作,个人独立完成。

3、运用勾线笔添画,并利用彩笔丰富其色彩。

四、课堂小结:

1、随堂评价,引导学生发现他人的独特新颖之处,及时给予肯定或笑脸。

5.大班美术优秀教案 篇五

拖鞋

活动目标:

1、在掌握左右对称的基础上能创造性的装饰鞋子

2、学习用剪、粘贴、绘画等多种方法设计鞋面,并能将鞋面和鞋底合理组合成拖鞋。

3、乐意参与制作活动,并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彩色卡纸、皱纹纸、镭射纸、剪刀、双面胶、订书机、浆糊、擦手用的小毛巾。

2、各式拖鞋的图片若干、投影仪、电视机。

3、教师自制拖鞋一双、示范用的鞋底、鞋面各一件。

4、油画棒、水彩笔、铅笔若干。

活动重点:

运用各种方法、材料制作拖鞋。

活动难点:

用对称的手法装饰拖鞋。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做鞋子的兴趣

1、猜谜语,引出主题

2、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拖鞋图片。提问:除了这些拖鞋你还看到过那些样子的拖鞋?

3、教师将实物拖鞋打乱,请个别幼儿将打乱的拖鞋匹配好。进一步了解两只鞋的大小、图案、颜色对称的特征。提问:你用什么方法找到一双拖鞋的?拖鞋为什么要做成左右对称的?

二、引导幼儿量脚做鞋

1、出示自制拖鞋,教师示范鞋底的制作方法先将脚放在卡纸上,描画出鞋底,再用剪刀剪下。提醒幼儿注意要剪的比轮廓线大一些。

2、示范鞋面的制作方法。根据鞋底的大小画出鞋面并用不同的图案进行装饰。提醒幼儿注意鞋面一定要比鞋底宽,让脚能穿进去。

3、提问:还能怎样装饰鞋面?

4、引导幼儿探索:怎样将鞋面和鞋底固定结实,穿上后不会掉鞋?(用订书机订一订或用双面胶粘牢)

三、幼儿制作拖鞋,教师巡视指导。并给予能力差的幼儿帮助。

四、展示欣赏幼儿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将自制的拖鞋送给客人老师,和老师一起分享成功。

延伸活动:

为家人制作拖鞋。

附:谜语两洞一样大,左右很对称,双脚伸进去,正好很舒服。

6.中班美术优秀教案 篇六

云朵是幼儿常见的事物,天气的变化让幼儿感受到云朵的多变,孩子喜欢善变的事物,因此设计美工活动《多变的云朵》。

活动目标:

1、发挥想象,结合经验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形态各异、色彩多样的云朵。

2、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培养幼儿的审美力和想象力。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结合经验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形态各异、色彩多样的云朵。

教学难点:

大胆想象,设计形态各异的各种颜色云朵,并能运用和谐的色彩表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云的变化,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云朵像什么。

2、材料准备:水彩笔、画纸、油画棒,若干单线描绘的动物外形图形、完整范画一张。

活动过程:

1、魔术导入:《蓝天白云》

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个魔术,这是一张白色颜色的纸,蓝蓝的天空中变变,变出了什么?(老师用蓝色水彩颜料在纸上涂抹着。幼儿:蓝天白云)

2、提问引出示范画

老师:“小朋友,你们见过什么形状的云朵?”(幼儿说说自己的经验)

老师:“你们说得对,云朵有各种形状、不同的颜色,请看这些云朵像什么?”(老师出示一幅单线描绘的云朵范画,一幅涂上漂亮的颜色,添画可爱的眼睛、嘴巴范画。)

3、绘画活动:《多变的云朵》

老师:“刚才我们发现云朵真会变,变出不同的图案,变出漂亮的颜色,现在请小朋友画出自己喜欢的云朵。”(引导幼儿绘画出形态各异、色彩多样的云朵。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添画云朵,并能运用和谐的色彩表现。)

活动结束:作品欣赏《多变的云朵》

老师:“刚才老师发现小朋友画的云朵形态各异、色彩多样,谁来说说自己绘画的云朵变成了什么?” (幼儿说出画的内容和大家一起欣赏、分享)

7.美术优秀教案 篇七

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品类繁多,技艺精湛,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的珍贵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工艺美术事业,一直实行“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并在不同历史阶段采取各种切合时代条件和需要的积极措施推动工艺美术事业不断发展。浙江人杰地灵、文化昌明,古往今来一直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重镇,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以他们卓越的创造力,为中国工艺美术历史写下了绚丽的篇章。当代浙江工艺美术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推进,无论门类品种、人才队伍还是技艺水平、年产总值都在全国工艺美术行业中位居前列。在浙江工艺美术百花园中,龙泉青瓷、青田石雕、黄杨木雕等都是传统深厚、技艺精湛、境界独到的经典工艺美术品类,均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次展出的近百件作品中,既有成就卓著的工艺美术大师的精品,也有中青年从艺者的佳作,可见当代浙江工艺美术创作水平和面貌之一斑。

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在捐赠仪式上讲话时指出,浙江工艺美术是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创作的一个缩影,是传统手工艺在当今所焕发出的时代光彩。他勉励工艺美术家一方面要继承传统,另一方面要注意突出时代精神,吸收当代审美元素,随着审美情趣的变化,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风格的作品。展览中涌现出的一批优秀展品,特别是一些青年工艺美术家的作品,让人看到了工艺美术在今天发展的希望,令人振奋。中国工艺美术馆一定会把此次接受捐赠的作品保护好、展示好、宣传好,推动中国当代工艺美术事业的大发展。

8.美术优秀教案 篇八

本次展览入选作品均为入选者在访学期间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不少创作者大胆抛开以往固有的艺术经验和已取得的成绩,以略异于前甚至崭新的面貌和姿态呈现出在央美期间的学习收获,这些嘹亮的“回声”是对央美治学、教学模式的积极回应,集中展现了创作者访学期间的所观、所思、所悟。展览的作品种类和形式丰富多样,从当代水墨到综合材料表现,从传统宗教壁画到现代抒情性工笔,从架上绘画到影像、行为艺术,从水印木刻到丝网版画,从陶塑到装置艺术,涵盖了艺术形式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了中央美术学院一直以来秉承的“兼容并蓄”的学术传统,展现了学术性、实验性、多元性和包容性的特征。

20世纪以来,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碰撞交流、传统与创新的对立统一、现代与后现代的共生并存、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此消彼长……诸多二元对立矛盾始终是摆在中国艺术家们眼前的课题。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行为习惯、审美品味都发生了改变,而且随着艺术的不断发展、融合,新观念、新材料、新技法的出现,原先国、油、版、壁、雕等艺术门类的边界趋于模糊,如何协调个人情感表达、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现实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如何将无形的观念、思想通过视觉化方式通俗易懂地呈现出来,都是摆在艺术创作者面前的一个个问题。创作的路径千万条,归纳起来无外乎三种:一、以继承传统为主,将之发扬光大;二、摆脱传统的桎梏,打破艺术门类的壁垒,从观念、技术层面突破,运用多种媒介表达个人的思考;三、依托传统,以当代人的审美感知为切入点,进行题材、形式创新。

任何时代,都需要有人坚守传统,没有坚守就没有突破,没有传统何来创新?在中国传统壁画创作和研究领域,知名壁画家王岩松就是个耐得住寂寞的人。三十多年来,王岩松为全国多地的博物馆及寺院道观进行壁画保护、修复、复制与创作方面的工作,其结合先进材料和技术研制的泥地壁画制作工艺,一方面复现了古代中原地区壁画的神韵,另一方面克服了古代壁画易于受潮、受损的缺点,使传统壁画艺术得以传承和发扬。立足于央美的平台,王岩松的学术视野变得更为宽广,以文化遗产保护为立足点重新审视传统壁画的意义和价值取向,力争在传承弘扬的基础上做出更大的创新。

自从19世纪黑格尔凭借强大的逻辑体系宣告了艺术终将被哲学取代之后,不断有人宣告“艺术终结”,典型者如阿瑟·丹托。因为当有人以现成品作为艺术品时(达达主义、波普艺术),能对此现象及原因加以解释的唯有哲学。在“艺术终结”思想视域下,不再仅以绘画表达为旨归的当代艺术逐渐大放异彩。

既然艺术自身的发展逻辑已至此,传统艺术门类的壁垒已被打破,那就不要再被缚住手脚,应该尽可能选择或创造合适的艺术语言进行艺术表达。在这方面,胡伟老师指导下的中国画当代艺术表现工作室(第七工作室)充满了学术实验性。在这间大工作室中,本科生、研究生、访学进修人员济济一堂,各自进行着当代中国画的综合材料实验和探索。

再次回到央美,九江美术馆馆长胡毅是带着对传统国画在当下新的发展可能性以及价值意义的追问来进行深入研究的。在他看来,对中国画传统的理解不应仅局限于水墨画、工笔画、壁画这些平面化的画种,原始彩陶、上古时期的青铜器、玉器、漆器等等充满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的器物更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岁月在这些器物身上形成的“痕迹”充满了偶然的、神秘莫测的历史感和文化感,妙不可言。胡毅把自己浸淫在传统文化的海洋中寻根,寻找表达自己文化身份的新的突破口。他对中国画材料的选择——宣纸、墨、矿物色,以及对中国画最重要的元素水的运用,对宣纸分别与水、墨、色充分糅合后的各种形状、形态(纸浆)的利用,都是寻找传统元素当代表达的无限可能。

同处第七工作室的李春梅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微不足道的物品的价值,她以宣纸、墨、色为主,借助金属箔、布、明胶等物质媒介,在水、空气、微生物的作用下,在时间、空间的双重维度中酝酿各种可能性,呈现了时常困扰当下人们的纠结、矛盾的心理状态。

张洪立的《褶皱系列》摆脱了传统油画语言的束缚,将画布上的油画颜料挤、压、刮、堆、叠,将时间与空间等抽象概念物质化。

以上三人的作品虽然借助了传统材料,但从根本上消解了传统材料的本来意义、消解了绘画性。实验艺术学院的作品则多是借助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品进行艺术探索。

栗广峰的装置作品《车辙》隐含了深浅不同的寓意。车轮反复碾压的痕迹暗示了空间、秩序的混乱,令人联想到某些社会乱象及眼下堪忧的人类生存环境。同时,提示我们纵使历经曲折(后来的碾痕)勿忘初心(最初的碾痕)。如果站在宏观的时间角度来看,作品暗示了历史对真相的掩盖,在时间长河面前我们也许永难寻觅所谓的“本源”、“真实”。

刘冬梅来央美访学前从事油画创作,进入张国龙老师“艺术表达的物质化呈现”课题班后,以女性独有的喜好与敏感选取了传统文化中的“香”作为联接心与物、过去与现在、存在与幻灭的媒介。

洪荣满的作品《塑料时代的英雄主义》以行为、着装和影像的形式探索了在特定时代和场域异化了的人的行为方式。

艺术与科学似乎是人类思维的两极,因为一个强调感性,一个强调理性,然而在一些有才能的人那里,二者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交汇。张宏伟的作品《π》是他对无理数与无序的研究兴趣的产物,爱好摄影的他运用传统暗房制作有序的卤化银色阶图像转译无规律的抽象数列,并暗示了此刻自己的年龄,呈现了他对无限与有限、偶然与规律关系的理解。

中国画经历了两千余年的发展,西方油画自诞生至今也六百年有余,“影响的焦虑”迫使创作者不得不另辟蹊径。前已述及的第三条创作道路即依托传统,重点在于以新颖的艺术语言对人们当下复杂的生存或生活状态表情达意。因为产生曾经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工笔画、水墨画、油画的历史情境变化了,绘画的面貌必然要变化。创作者需要敏锐地捕捉生活中不易被常人察觉的意象和感受,并以独特的个性化艺术语言诉诸画面。唐勇力、李洋、于光华、姚鸣京老师指导下的几位访问学者在第三条道路上积极探索,展现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面貌。

李峰的参展作品都是基于课堂写生基础上的创作,他致力于写意性工笔画的研究。他笔下的女人体有着克里姆特的香艳华丽、夏加尔的浪漫、阿拉伯女子的东方神秘色彩……长长的金色的、红色的头发瀑布一般弥散开来,连同身下幻化为大地的格子布和背景起伏的山峦,构成坚实与柔韧并存的母性力量的隐喻。

同样是女人体,男人和女人眼中看到、感受到的定会不同。黎冰颖笔下的女子有着妖娆的身材,秀发垂肩、云鬓松散,或眼波流转,或睡眼惺忪,连同圆形的画面,遮掩的布帘,充满隐喻的宠物,诉说着都市女子伤春悲秋、欲语还休的渴望和惆怅……

张艺有着扎实的学院派造型功底,她在每一张工笔画创作中都力求在题材和构图上别出心意。《如梦世界》中身着蕾丝裙的少女含蓄内敛,充满了知性美。

除了人物题材,参展作品还有不少聚焦于动物或植物,借物抒情,或透过动物与人的互动揭示人的心理及人与物的关系。

王淑敏关于人与狗的系列作品源于十几年前的生活场景的记忆,小孩抓握狗的动作传递的强权感与小狗软塌塌的一条腿传达出的无助感显示了人与动物的不对等关系,木刻水印版画淡淡的、柔和的灰色调与遥远模糊的记忆相吻合,版画的可复制性暗示了创作者潜意识对于过去时光的留恋。

丁鼎的《巢》系列花鸟画以有条不紊、富含情韵的线条织就了对家的无限眷恋。

同是以花为媒,张岩松将没骨画法与宋代团扇构图结合描绘美人蕉,颇具清新美和时代感;姚浩刚则以简洁利落的黑白木刻语言塑造玉兰,传达出有如画像石(砖)拓片般古拙苍健的历史感。

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在绘画上就是山水画和风景画。中国古代山水画诞生于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的魏晋南北朝,欧洲风景画产生于高扬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时期,均晚于人物画。

催生出灿烂的文人山水画的古代农耕文明已被摧毁,如今高度发达的文明产生的交通工具和高楼大厦,一方面加快了我们的生活节奏,另一方面也挤占了我们的生存空间。方广智的作品《飘去的岁月》采用传统水墨结合当代彩墨的画法将福建独具特色的古厝、西式洋房以现代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的视觉模式呈现出来,传达出古今中西交汇于当下此地的奇特感和荒诞感。

李树信从事油画创作十余年,近来在写实画面的基础上以刮、扫等笔触加以局部虚化处理,使画面笼罩一层回忆的情绪色彩。

赵峥嵘的油画介于具象和抽象表现之间,那些看似随意涂抹的油画笔触、滴洒刮擦的痕迹都是随心游走,触动你我心底关于某个季节的回忆。

熊晓东的《无情》系列是进入唐晖老师工作室后开始的新的探索。暗冷的色调、短促的笔触弥漫着悲悯的情绪。在更晚近的画面中,他以涂鸦般的线条勾勒了充满隐喻的异质文化的人与物,看似离奇荒诞的画面隐含了他对现象世界色、空关系的思考。

央美的版画系培养了很多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家。他们如今所从事的艺术创作范围、形式很广,不仅仅局限于版画,这与版画这一画种本身综合性很强有关系,另一方面也与版画注重材料、工序的创作特点有关。

杨占杰在导师陈琦教授的指导下,将现代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完美结合,作品充满了实验性和未来感。他的《喜马拉雅之谜》系列作品通过似水、似云的点、线、面对主体山体层次进行叠加,画面表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综观本次展览,秉承央美传统的学术性、实验性、多元性特征明显,创作者们敏锐地捕捉了当下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将偶然的、片段的现象和感受,以艺术的形式呈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访学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很多访问学者从事的专业与访学选择的学习领域不一致,这种“玩跨界”正孕育着突破原有创作面貌的动力。

作为央美首届访问学者优秀作品展,参展作品较为全面地体现了从创作观念到材料技法的访学研究成果,虽然有些创作还处于探索实验阶段,但对于开启今后的创作之路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央美术学院的相关部门和领导为展出的顺利,投入了热忱的支持精力,我们借此表示衷心感谢!

责编/刘竟艳

黎冰颖

2007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师从著名画家郑军里教授,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女书画家协会理事,广西重大历史题材签约画家,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客座教授,2015级中央美术学院国家教育部骨干访问学者。

李春梅

1973年生于黑龙江。

2015级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骨干访问学者,师从胡伟教授。

2012年研究生毕业于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2011年参加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设计素描》课程高级研修班,师从周至禹教授。

1998年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系。

现为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水彩画专业委员会会员。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基础部研室主任、副教授。

李峰

2002年获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士学位;2008年获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学位,导师张禾教授;2015级中央美术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导师唐勇力教授;

北方民族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系讲师;宁夏美术家协会会员;导师寄语

访问学者李峰是一位勤奋的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多元吸收和借鉴,创作的作品体现了对生命的感悟,是情感上追求画面的诗性表达,是在修养自性中的真情流露,他的“祥云”系列和“卧游”系列等作品画面具有动感,人物与环境具有象征性,较好地体现了对写意性工笔画课题的研究成果,体悟到了中国画写意性课题的文化性;希望能够继续探索更深层的艺术表达,更加纯粹的走下去,取得更好的成绩!

唐勇力教授

方广智

1978年生于福建云霄,号梦三斋主、梦旭斋主。

200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并保送为该校研究生。

200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导师洪惠镇教授,并留校任教至今。

2015级中央美术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

现为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厦门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画教研室主任,福建省青年画院副院长,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画创作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书画与雕塑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9.小学美术优秀教案 篇九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构图的一般知识。

2、培养学生组织画面、安排画面的能力。

3、进一步加强学生锻炼、概括的造型能力。

教学重难点:构图的组织与安排。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构图又叫布局或经营位置。一幅画如何安排好所表现物象的位置以及多种物象的组合关系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2、教师演示说明

师:任何一幅画面的构图都存在着这13种基本变化,只有大小适当,位置适中,聚散合理的才是比较完美的构图。

3、静物构图与风景构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它们都有一个表现主题,而且都要把主题物象安排在画面的重要位置上,使之突出、明确、大小、位置、比例适度。

不同点:

(1)静物是人为的在一定环境下摆放的物象组合,空间是有限的。风景属大自然的造化,无边无界,空间是无限的。

(2)静物构图所考虑的是如何将有限空间中的物象合理的安排在画面之中,而风景则要在自然中选取所要表现对象,即取景。

(3)静物的大小、位置、聚散关系比较容易判断,因为它相对集中、独立,而风景是连绵不断的无限空间形态,且形态变化万千,层层叠叠,透视变化也比较大。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静物写生

10.《桥》美术优秀教案 篇十

知识与技能:巩固平行透视的基本知识,并运用在大桥的表现上。学习选景构图知识,通过临摹,描绘出有透视关系的桥梁。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细致观察,进一步体验透视的变化规律和构图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现桥的造型美,感受现代科学的伟大,了解现代大桥的各种造型和功能,为人类造桥技术的不断提高而感到自豪。

教学重点:运用选取构图的知识表现桥

教学难点:不同视角的大桥透视现象

课前准备:

学具:铅画纸、彩色水笔、记号笔等

教具:各种现代桥梁的课件、图片、同龄人作品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

1、课件展示不同时代的桥梁,让学生“周游世界”,了解桥的发展历史。

2、欣赏及分析桥的造型、结构。

3、小组交流小结:分析各种形式的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的特点。

二、分析与理解

1、展示几幅大桥的图片,感受不同构图效果与透视的关系。

2、学生分析探讨构图方法,并尝试表现。

3、教师示范并讲授构图与透视现象的表现方法。

4、出示不同视角的桥梁,讨论取景的方法及绘画要点。

5、学生尝试初稿,画出大体的透视效果。

三、实践与指导

1、欣赏课本上的作品,从中选择学生喜欢的大桥进行绘画表现。

2、在绘制中表现出构图的特色,并添加环境。

3、教师巡视指导(主要针对学生作品中的透视表现)。

4、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绘画工具进行表现。

四、欣赏与评论

1、展示自己的作品。

2、分析存在的透视问题和构图问题。

3、说说自己画出的桥梁的造型特色。

4、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教学效果反馈:

11.推进民间美术 强化美术教学 篇十一

关键词:民间美术;小学美术;功能

一、民间美术的功能

从传统民间发源而来的民间美术,是下层人们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其具有下层民间文化的一般内涵以及性质。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记载民众生活以及民俗的重要途径。同时,民间美术是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性的,其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而且能够有效地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并且,民间美术的功能大致有五个方面,分别是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生活功能以及文化功能。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民间美术的五大功能,首先应当对民间美术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措施来提升小学美术的教学质量。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应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采用各种贴近生活的题材形式,让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形成是一种持久的态度,同时,教师可以采用各种多媒体教学方法,以此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贴近生活,突出实用性

民间美术是不同于其他美术形式的,其极其贴近现实生活,因此,学生所学习的各种民间美术的内容应当与社会生活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从而更好地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民间美术由于地域差异,给学生带来了更多选择的余地,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本地的民间美术资源,充分突出其功能性,有效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善于观察、善于学习、善于创新的学习及生活习惯。

综上所述,随着多元化以及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图像意识,形成良好的朴素的视觉文化,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认识民间美术的特征以及其与小学美术的结合点,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文华.民间美术与少儿绘画的融合[J].江西教育,2012(33).

[2]王梁梦.如何把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课堂[J].学园, 2014(19).

12.美术优秀教案 篇十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厚重积淀, 是历经无数次去粗取精的文化精髓的载体, 代表着民族和国家以往的文化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提出并倡导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表达, 代表着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方向。文化的传承和价值观的贯彻不能只靠抽象的宣讲, 要以更生动、具象化的形式来表达和传播, 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在高校, 以 “六进”为抓手的教育模式基本已经覆盖了高校教育的全部途径, 但在这些途径上要走得稳、走得好, 就要求教育者在施教过程中灵活应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作为唯一一所艺术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很多独具特色的育人手法, 比如, 以美育带德育、以创业教育带动德育等, 将德育这一抽象概念灵活地落到实践中去, 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对自我和德育内容认知的不断深入, 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 得到提升。参照德育的实施办法, 本文就以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 从三个方面谈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六进”校园的实施方式。

一、在 “进教材、进课堂”上应以做为主, 图文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教材是有利于青少年教育培养的举措, 但所谓 “进教材” 不应只是单单占几个版面, 印多少内容进去, 而是要思考如何真正地融入教材, 融入教学。从当前大学生思想意识状态、兴趣爱好和阅读习惯出发, 概念讲述式的教育早已为学生们所排斥, 他们更喜欢新颖的、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在教材编制方面, 应多考虑图文并茂, 不妨大胆编制相关课堂游戏、知识竞赛, 或者以寓言的形式出现, 让学生自己动脑分析, 自主获取知识, 这样不仅更易接受, 且记忆更牢固。还可以充分借鉴儿童图书的优势, 在教材中加入剪纸、猜谜、涂色、连线等内容, 让学生先动手, 在动手的过程中动脑。

例如,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采用了以美育带德育的方式, 充分地集合了艺术类大学生乐于审美、擅于审美的特性,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中 “和谐”“友爱” “正能量”的真谛蕴含于美育教学中, 让学生通过自己创作艺术品, 品味到蕴含在美术作品中的基本道德价值理念。与此同时,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还在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添加有代表性的古典故事, 不仅传递了传统文化之美, 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蕴含其中。在课堂教学中, 采用 “情境教学模式” “小组讨论教学模式”, 活跃课堂氛围, 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内涵, 促进德育效果的提升。

二、在 “进课外、进网络”上应互动为主, 体验为辅

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研究过程中, 还要重视对 “进课外、进网络” 层面的研究。具体来说, 在校园中, 虽然进行的主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但是, 在课外时间、网络平台上, 仍然可以拥有多样化的途径, 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校园教育培养的结合, 发挥出德育的应有作用。

在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课外时间和网络平台的过程中, 要求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实现整合创新, 并对大学生群体在课外时间所从事的整体活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例如, 根据对相关调查的总结归纳, 可以看出, 本文进行研究的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是以艺术类学科为主的职业院校, 学生在课余生活比较重视对于自己文化艺术修养的提升, 爱好也集中在摄影等艺术类活动上。基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大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课外时间的研究过程中, 就可以开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摄影展” “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展”等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 充分激发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结合大学生群体所擅长和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形式, 高效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同大学生群体课余活动的有机结合。

除对大学生群体在课外时间所从事的整体活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之外, 还可以通过先进的互联网数据的统计技术, 对大学生群体在网络平台所从事的整体活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进而高效实现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网络。例如, 根据对相关调查的总结归纳, 可以看出, 艺术生浏览的网站主要包括 “微信朋友圈” “新浪微博” “豆瓣” 等。其中, 基本上所有的大学生都开通了微信功能, 在微信中, 也有着专门的讨论组功能以及建立公众号平台的功能, 基于微信应用的这些功能, 在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网络的过程中, 采用建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讨论平台” “传统文化交流平台”等方式, 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获取价值观念和文化知识的有效平台, 充分发挥出互联网时代高效的沟通功能, 进而实现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网络的目标。

综合起来看, 通过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课外时间和网络平台的研究, 可以从整体上为提升大学生群体的人文素养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环境。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也伴随着现代大学生群体思维主体意识的变化, 高等教育院校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 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教育过程、学生爱好相结合,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思维意识和道德观念影响力度的提升。与此同时, 还可以在对高校学生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 邀请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领域的集大成者进行宣讲和讲座, 吸引大学生群体,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普及效率的提升。

三、在 “进教师队伍建设和评价体系” 上要以鼓励为主, 督评结合

为了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高等教育院校的教学针对性, 在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教师队伍建设和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理论, 结合高等教育院校现有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和大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 和教师队伍建设与评价体系有机融合在一起。

通过对于相关文献资料的查询, 可以看出, 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 要在对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充分结合构建高校人才队伍过程。与此同时, 还要保证大学生群体可以充分自由地享有校园文化的成果, 这就更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队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 保证大学生群体综合全面地发展。例如, 可以建立教师队伍再培训体系, 督促高校教职工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并及时对思想政治管理队伍、教师队伍进行传统文化的培训, 保证高校师资队伍可以满足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际需要。

在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评价体系的过程中, 要意识到教学评价体系要充分引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与此同时,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加快, 大学生群体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 拥有了比过去更多的渠道, 为大学生群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知识储备。目前,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大学生群体建立了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 通过校园网系统, 学生可以给当学年的授课教师打分, 分数与教师绩效考核挂钩。为了促进大学生群体深刻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督促教师重视相关内容的教学, 在评教系统中加入弘扬与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选项, 并设置其为必选, 提高所占分值, 那么教学效果也可以更好地获得保障, 进而将陶冶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和情操建立长效机制, 为大学生群体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六进” 校园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与此同时, 高等教育院校作为为祖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基地, 要为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奉献自己的力量, 促进大学生群体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于澍.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政工作中的必要性[J].科技信息, 2010, (19) .

[2]王润民.思政工作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J].广东科技, 2012, (23) .

[3]秦樟连.辅导员利用网络开展思政工作体会[J].科技信息, 2009, (2) .

[4]顾晓涛, 吕庆涛.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难点与创新的研究[J].科技信息, 2012, (36) .

13.美术《穿新衣》优秀教案 篇十三

1、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蛤蟆大姐新衣裙的变化及相应心情,在此基础上学习朗诵儿歌。

2、感受儿歌幽默、诙谐的风格,对文学作品感兴趣。

3、懂得做事要动脑筋、有主见,不能听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

4、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5、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1、《蛤蟆大姐穿新衣》课件2、蛤蟆、花裙、小兔、穿花袄的田鼠、青蛙、穿裤子的小鹿、小狗、戴蝴蝶结的花猫等儿歌情节图片。

3、小花布一块(事先剪成花裙)、剪刀活动过程:

一、图片引题,直接引出主人公及儿歌

1、出示蛤蟆大姐图片,让幼儿对蛤蟆大姐的形象作初步了解。

2、蛤蟆大姐真高兴,穿件花裙新又新。那么在这位蛤蟆大姐身上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请你们仔细来听听这首儿歌《蛤蟆大姐穿新衣》。

二、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完整欣赏,初步感受儿歌诙谐、幽默的风格听了这首儿歌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师:有趣在哪里?

2、观看视频,初步感受儿歌的内容,了解花裙的变化过程蛤蟆大姐的花裙发生了哪些变化?(观看视频前带着问题观看)

3、分段欣赏,深入理解儿歌情节。

第一段:

谁看见了?小兔见了怎么做、怎么说?“不如”是什么意思?

蛤蟆接受了小兔的建议吗?它是怎么做的?(幼儿适当学说)。

第二段:

这一次蛤蟆大姐又听了谁的意见?青蛙是怎么给意见的?它怎么说、怎么做?(学说)

第三段:

这次蛤蟆大姐又听了谁的意见?小狗是怎么给意见的?“斜一斜”是什么意思?它表示什么?

第四段:

最后蛤蟆大姐戴上蝴蝶结了吗?为什么?是啊,蛤蟆大姐头顶上光溜溜的,怎么能戴上蝴蝶结呢!真是好笑三、多种途径学念儿歌

1、看图谱,完整跟念儿歌。

2、在朗诵的基础上,分角色表演儿歌。

四、情感理解,提炼经验蛤蟆大姐最后为什么没有穿上新衣?你喜欢儿歌里的蛤蟆大姐吗?为什么?

小结: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自己动脑,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像儿歌里的蛤蟆大姐一样光听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

附;蛤蟆大姐真高兴,穿件衣裙新又新。

小兔见了把头摇:“不如田鼠花花袄。”

花裙改成花花袄,蛤蟆大姐眯眯笑。

青蛙肚子鼓啊鼓:“不如小鹿花花裤。”

花袄改成花花裤,蛤蟆大姐跳起舞。

小狗眼睛斜一斜:“不如花猫蝴蝶结。”

花裤改成蝴蝶结,蛤蟆乐得像过节。

蛤蟆大姐伸出手,摸摸头顶光溜溜。

14.小学美术下雨啦美术教案 篇十四

针对课文特点,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过程方法目标:以读促解,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3、情感态度目标:学会观察大自然,善于动脑筋、想问题。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力求做到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想象。

教学难点:理解三种自然现象与下雨的关系。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他们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他们的思维方式以直观、形象为主,但同时又存在理解能力较弱、注意力持久性较差等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课堂的有效调控,采取一定激励措施。

三、说教法、学法

设计理念:《新课标》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方法:

1、说教法。根据本课的课型特点及语言特色,在教学方法的总体构想上,可采用情景教学法,运用图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突破重点和难点时,教师通过语言描绘及提问、启发、点拨,以读带讲、以读带问,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

2、说学法。与教法相适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质疑、探究、感悟、朗读四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及理论依据

1、由扶到放,难点突破。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文要求学生弄清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和蚂蚁搬家这些现象。弄清这三种自然现象,根据本课特点,结合新课标理念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可采取“由扶到放”的教学方法。首先抓住“燕子为什么低飞”这个问题,让学生认真地朗读课文的1——3自然段,抓住燕子说的话,边读边想,燕子说的话中,哪一句是与燕子低飞有关系,引导学生知道:空气潮湿,翅膀沾上小水珠,虫子飞不高,小燕子正忙着捉虫呢。再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连起来回答,进行思维训练。学完这部分,师生共同总结这部分的学习方法。学生掌握后就用这一方法自读课文,自己去理解“小鱼为什么游出水面”和“蚂蚁为什么搬家”的真正原因。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突破了教学难点,还让学生学会了理解课文的方法,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学会观察大自然。

2、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训练。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通过想象读、思考读、体会读等方式进行感知课文内容。本课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语气。本课可以根据提示语及标点符号来指导朗读,也可以结合词句理解来对比朗读。如“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和“小鱼为什么今天有空出来呀?”要读出问话的语气,这是小白兔对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的不理解;但是在读“要下雨了吗?”却要读出疑问的语气,从中体会小白兔对燕子说的话表示怀疑。“是要下雨了,我们正忙着搬家呢。”这一句要用非常肯定的语气来读,让学生在读中明白蚂蚁搬家不是小白兔告诉的,而是蚂蚁事先就知道了。“大雨真的下起来了”中的“真的”要加强语气来读,证明小燕子、小鱼和蚂蚁说的话没有错。朗读之后学生从中明白了小白兔一系列的思想变化(怀疑——有些相信——完全相信)。为此,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如:个别读、集体读、分段读、对话读,还有戴头饰的分角色读等等。教师以读助讲,学生以读助学,不仅使学生在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学重点非常突出。

3、观察比较,认真写字。

《新课标》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书写“得”“很”二字,并让同桌互送五星,给学生及时进行写字评价。指导过程中注意书写习惯的培养,注重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让学生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

以上就是人教社教师之家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要下雨了说课稿的内容。如有更好的建议请加微信(志远网络)告之我们!

小学美术下雨啦精选教案教学设二

教学目标: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对话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雨通常是有征兆的,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天气闷热、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与“要下雨”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始,播放反映大雨前自然景象的课件,教师伴随朗诵儿歌:“天空变脸阴沉沉,乌云密布天气闷,闪电婆婆把腰伸,雷公公吼声一阵阵。”同学们,你看到和听到的这些自然现象暗示着什么?(要下雨了。)读一读课文,看看小白兔、小燕子、小鱼在下雨前看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板书课题)

(设计旨意: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课始,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辅以儿歌解说,再现生活情境,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使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识水平。紧扣课文主题,激发学生阅读课文和学习语言的兴趣,从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到语文与生活是紧密相联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识记生字,读通课文。要求学生轻声自读课文,遇到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要对照拼音多读几遍。

(1)订正以下字的读音:割(ɡē)闷(mēn)捉(zhuō)

(2)认识两个多音字:空(kōnɡ)气,有空(kònɡ);淋着(zháo),忙着(zhe)。

(3)读准轻声字:呀(yɑ)呢(ne)吗(mɑ)了(le)得(de)吧(bɑ)

(4)联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山坡割草伸腰潮湿搬家

2.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1)在课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小白兔、小燕子、小鱼和小蚂蚁。)

(2)同桌同学互相说说小白兔和小燕子、小鱼、小蚂蚁之间分别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旨意:通过以上两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识记生字词,大体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第2~7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部分。这部分结构基本相似,都是先写小白兔看见一件什么难理解的奇怪事,后写对方如何解开这个谜。教学时,可采用由扶到放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小白兔看到小燕子时,它对什么事感到很奇怪?(平常小燕子飞得很高,现在为什么飞得很低。)小燕子为什么要低飞?(因为下雨前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所以燕子只有低飞才能捕食。)

2.用上面的学习方法,说说小白兔和小鱼,小白兔和小蚂蚁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

3.阅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雨真的下起来了”来结束课文。(证明小燕子、小鱼、小蚂蚁说的话是真的。)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读好小燕子与其他小动物的对话,注意读好标有问号和感叹号的语气。

(设计旨意: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原则,采用由扶到放的教学方法,安排有目的、有层次、有重点的朗读训练,体现以读为主,以讲助读,读中感悟,读议结合的阅读教学理念。)

四、拓展思维,延伸课堂

1.学了这篇课文,你获得了哪些知识?(先让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完成下面填空题。)

在夏天,如果我们感到,或者看到燕子(),鱼(),蚂蚁(),就说明()。

2.除了课文里讲的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等现象预示要下雨外,你还知道大雨前有哪些预兆?(蜻蜓低飞要下雨。水缸“流泪”将下雨。青蛙叫,大雨到。知了静息,大雨就到。)

(设计旨意: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生活是个大课堂,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以上就是人教社教师之家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的内容。如有更好的建议请加微信(志远网络)告之我们!

小学美术下雨啦精选教案教学设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回忆并用自己的眼睛观察雨中的世界、下雨时的情景。能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

过程与方法: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锻炼学生以色彩、线条再现情景的能力。尝试各种雨滴的表现方法,通过实践让学生了解表现事物和情景可用多种不同的方法,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大胆表现自己的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简单了解自然现象的形成,初步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的道理。充分体验听雨、看雨、玩雨的乐趣,并引导学生感受人间的亲情、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回忆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到的雨中的世界、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难点:

能用与众不同的表现方法来表现独特的视野。

教学策略:

在课程改革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创造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条件,引导学生学习。在本课设计中,我充分整合了语文、音乐、美术课程资源并利用音像资料与图片,让学生能直观地感受雨天地情景。在此基础上,我再要求学生通过交流与表演增强人物造型感受,为接下来的创作打下基础。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的目的是通过听、看、说、画等手段来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开拓学生的思路,当学生头脑中的形象达到化的时候,再进行创作,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情境导入师:播放下雨时的录音。这是什么声音在响呀?让我们一起竖起小耳朵仔细听。

师: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雷电的声音

生:暴风雨的声音

生:下雨的声音

师:下雨真好呀,滋润了大地,净化了空气。大家喜欢下雨天吗?(喜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雨,亲近一下雨,出示课题《下雨啦》。

以听觉导入新课,从多个角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更好地开展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讲授新课师:有一首古诗《春夜喜雨》就描写人们对雨的喜爱,大家那么喜欢雨,有谁知道,雨是怎样形成的?

(课件展示雨的形成过程)

师:雨形成的基本过程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受冷凝结成小水点或小冰晶,小水点或小冰晶相互碰撞、并合,变得越来越大,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便会降落下来,当低空温度高于O℃时,便是雨。

师:说一说自己经历过下雨时的感觉。

生:下小雨时,雨点淅淅沥沥地飘下来。下大雨时,雨点很大很急,发出哗啦啦的声音,雨点连成线。狂风暴雨时,雨水被风刮着打到脸上很疼,风夹杂着雨斜打着雨中的人,天空中落下的急雨使地面泛出一片白。

师:同学们说得这么好,那你细心观察过雨点像什么吗?

师:根据学生的描述,请几名学生到在黑板上画出雨点的各种样子。(边听边画)

师:看大家画的这么有趣,我再来考考你们,(教具展示)这么大的乌云低下只有几丝雨线,你觉得她像大雨还是小雨呢?----小雨

追问:你怎么知道是小雨的。(表扬你说得真清楚)

生:又细又小又少的点和线组成。

师:不过下雨,不一定下的是小雨对不对,你看大雨来啦(教具展示)

这雨大不大啊大雨还要问问你们大雨和小雨的区别呢。谁来说一说。

师生共同总结:蒙蒙细雨一般用稀疏的线、柔软的线表示。

滂沱大雨一般用粗重的线、密密的线表示。

雨的方向一般用随风而动的斜线表示。

师:小雨点下呀下,它们来到田野里,田里的麦子会怎么样?来到森林里,小动物们会怎么样?来到大街上,大街上的人们又会怎么样?来到校园里,小朋友们会怎么样?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下雨的情景,说说下雨时人们的表情和感受,想象自然界中动物们有哪些表现?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和小动物们是怎样躲雨的请大家翻开书。你喜欢书上的那幅作品,为什么?

师:今天老师也想教你们一种简单的方法快速的画雨中的人物,同学们来看这,我先要介绍你俩样神奇的工具:刮画纸、竹笔她们的神奇之处,一会儿你并发现啦。

师:(拿竹笔直接在刮画纸上画)先画一个妈妈的头还有孩子的头,妈妈的衣裳和连衣裙被风吹起来了,送给小朋友一件小心高兴的扬着俩小手迈着小腿就要往雨里冲,妈妈在雨里追。

师:画面里面还缺少什么呢?(雨伞)

师:你看雨中什么人物动态都有呢?雨中的人物都有了,你觉得天空中还还缺少点什么-----雨滴。要是让你们画雨你会画什么雨呢?(大雨小雨风雨)

师:画大雨的时候可要耐心的话打在雨伞上会出现疲沓疲沓的声音落在底下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花。

师:接下来我想问我们的小朋友,你会画什么呢。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这幅画画好。如果你们总做这样细心的孩子,去观察大自然,你会发现更多更美的景物呢!我们随时都可以用我们的巧手去描绘它们。

学生观察和感受下雨的过程场面。了解雨是自然现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

通过探究,发现雨滴的表现手段,总结出线条表现雨滴的形式。

指导学生看课本,分析了解艺术家是怎样表现雨的。

教师以示范形式展示刮蜡纸画的创作过程,同时示范创作构思,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使之掌握动手操作技能。

学生创作1.根据自己的经历表现下雨的情景。想表现怎样的一种雨?人们穿戴什么样的防雨工具?雨中和什么人在一起?

2.可以从雨中的人物着手表现,然后再添加上环境。表现在站牌下等车,还是在路边行走,还是刚走出家门?

3.下功夫将雨画出来。不能急躁,有耐心地画出雨点,点和线要有疏密变化。

根据作业进度作有序的引导,使作业能步步深入。注意画面收尾工作。帮助儿童能较完整地表现下雨的气氛,以及人物与雨点的对比关系。

作业评赏把学生完成的作品贴在展示台上展示。

师:互相观摩并说说自己的画面表现。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讲评线和点的运用和表现。

师:教师在全班学生面前对表现大胆、画面生动有趣的作品进行表扬,以带动全班学生整体表现水平的提高。

师:淅沥的小雨是快乐的,从天空中飘飘悠悠地落下来,滋润了大地,希望大家在这节课后,能够更加仔细地观察雨,思考一下,雨还会给我们人类带来哪些不同的影响?

15.美术教师的美术鉴赏教学尝试 篇十五

美感、艺术行为成为治疗的核心,那么《美术鉴赏》课程是否可以成为关键环节?

美育通过艺术教育,非艺术教育中的美育内容,以及艺术理论、美学理论学习实施。

美学(英语:Aesthetics),又称感觉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美学主要是研究审美,即心理学的分支学科。而美的对象,即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研究,都是经过人的感性、理性作用之后的结果。

从心理学角度看,自制力是克制个人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认识程度有助于改变心里状态。当一个人认识到其神秘本质,会在心态与行为上产生改变。为什么我们不让他们看清神秘本质。高中学生青春期、叛逆期的特点——独立意向及求知欲强,思想单纯,自制力差易受周围环境影响。他们处于儿童到成人的分界点,开始尝试独立思考,分析判断身边的事物。

推动思考与探索,追寻美的本质与意义。

FILMCLUB案例,TED《电影世界共同的奇迹》里面叙述的,“技术正取得史无前例的发展,而文化却变得前所未有的贫瘠。”1 000 多所学校要求加入FILMCLUB,他们已拥有近25 万儿童。将批判性思考和好奇提问的经历转化到日常生活中,心中的疑问激发他们通过影评来表述。

在很多人印象中,学生会更喜欢故事,但很多逻辑问题会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在学生身边会发生的事情都是他们思考的素材,人际关系、行为、个人经验……他们喜欢思考中检验自己。

教学案例:思考与探索,一个人面对两扇门,一条通往天堂,一条通往地狱。门边两个人,一个叫真实,一个叫谎言。只可以问一个问题,寻找天堂的路。

知识记忆是高中学习必须的环节,但是,在高中毕业后三至五年,高中所强化的知识记忆几乎淡忘……教育因此而失败么?没有,剩下的是能力,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数据,到信息,到知识,到智慧。渐进的层级关系,逻辑思维是必须的纽带。

《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尝试

在《美术鉴赏》课程中,用美的对象(即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作为教学引导,切合美育目的,引导学生认清对网络、游戏、影视的“迷恋”原因。

1.由自然的感受开始,到本质与意义,自然美感。

自然美感与科学中的规则美感,由植物的自然美感,到高中数理的数列与几何分割的规则美感。看到图片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感觉很神奇,去追寻答。自然,每个人都很容易接触到的存在。人们喜欢美丽的环境,仅仅去感受还是不够的。提出高中的数列与几何分割,学生自然被导向数理的规则美感思考,加深对数学的兴趣。更深层的应用科学,也会给他们展开新的思考方向。植物叶片的立体螺旋结构,仿生学案例,空间构成,艺术美感的抽象等。科学给予你们理念,去解析这个世界。艺术行为,艺术作品,需要用理念来创造。给美丽图片,赋予符号创意的创作。

2.由个人经验开始,到社会事物、生活、现象,社会美感

《为了鸟儿们》这部奥斯卡获奖作品,用艺术美感的方式来展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给你一个新的平台去思考。如果,你是其中一只小鸟儿……

《纸人》里,古董汽车、KTO海报、车站与报亭;办公室,眼镜,背带裤……你找到纸人的呆板与枯燥的根源吗?会滋生多彩生活的渴望吗?

BBC《角斗士》取材于一位角斗士的墓碑记录,从一个采石奴隶到成为角斗士的故事。让人身临其境,去感受古希腊与古罗马的这段文化情境。历史与思想政治教材,会成为学生最好的资料来源。另外,一些科技与信息更适合成为他们了解网络与媒体商业本质的教学题材。

3.由科技开始,揭开神秘的商业面纱

虚拟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真实的光影模拟,让人身临其境,极具美感却并不神秘。图片的直观,到抽象的文字,尝试图片与文字的融合———插画(插图),到漫画。由摄影到胶片电影,到计算机的虚拟技术。游戏的箱庭理论(马里奥兄弟),到红外线定位的体感游戏(xbox);“拟真环境动态群组”:*MASSIVE动态化任务面部动作模拟捕捉,这些都是影视动画作品量产的根本,看起来很真实确是程式化的量产。

例如,《冰河世纪》与《里约大冒险》制作花絮。一群热爱生活的人,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并呈现在你们眼前。为什么不自己去寻找,把这些乐趣分享给其他人呢?

结语

美育的灵活取材,美的本质与意义的思考探究,可以让学生有更深刻的感悟。希望这样的教学尝试可以缓解学生身上发生的社会问题。就像宗教一样,揭开神秘的面纱,认清其本质。

摘要:尝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网络迷恋”、“手游迷恋”等社会问题。以美的对象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展开美育教学,追寻美的本质与意义,发挥艺术类课程美育效用。

16.美术活动与美术教学的探索 篇十六

【关键词】美术教育 兴趣 推动 参与

初中在校学生年龄常在十一二至十四五岁间,由于课程科目比小学的不断增加和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在不断丰富,动手能力在不断增强,理解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可是在美术课堂上,他们的激情和兴趣却常常在逐渐地减弱。这在我们学校是个较普遍的现象,我们作为美术教师也常常思考,怎么做才能真正的落实素质教育,更好地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而又能让学生不以为苦不以为烦而乐在其中呢?

我认为运用尽可能的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增强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通过美术教学与美术活动相互渗透起到良好的互促作用,进而能对学校中的艺术氛围产生积极的影响,并形成更好的参与习惯。

一、美术活动对美术教学的带动作用

美术活动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设置的活动。在初级中学不断开展素质教育的环境下,美术在整体的教育框架下越来越受到更多的重视,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是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首先能够使一部分对美术有兴趣的学生能够在美术技能和美术的认识能力等方面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其次能够使本来没有特长的学生也能在关注美术活动的参与者及作品的同时能渐渐地引起一些学习的兴趣,借鉴一些别人的经验。

例如:我们开展了周六周日的美术兴趣小组,组织特别爱好美术的同学进行较系统的学习。兴趣小组开展起来以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我们采取了主要是靠学生自愿报名,再挑选一些有美术特长的学生参加。其效果是在课堂教学的练习中和学校的其他美术活动中,小组成员常常能一马当先,在所在班级中起到带头作用。这些小组成员在后来的美术课堂练习中,常能担当起“小老师”的责任,为周围的同学讲方法,做示范,往往是一个学生能带动一群学生,大家比着来做。这样的课堂气氛非常好,很活跃,也开发了一些课本里没有的内容。虽然这样的课堂总会显得非常活跃,但是那是围绕着一个内容来活跃的,总体效果还是很好的。

另外,我们发现在实践练习课中当堂就评比作品,效果比课后集中收起来给评价再分发给同学们要好得多。特别是手工立体作品,同学们特别愿意参加当堂的展示与评价。于是,我们加快课堂效率,多组织小组为单位的课堂练习,完成后就在班级中展出,请同学们来评出一二三等奖,遇到非常好的作品就请制作者讲述制作过程。这样的课堂总是不安静,有时学生看到很喜欢的作品甚至会大叫一声,但是从这不安静中我们还是感受到了学生的激情和大家对这种课堂形式的认可。其实这就是把活动搬进课堂了。在课堂中安排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小活动,显然使课堂更有生气,学生也更有兴趣。

二、美术教学对美术活动的推动作用

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同时让学生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美术教学能普及美术知识及技能,使学生能从更高层次理解与欣赏美术活动及其作品,而且使美术活动气氛更热烈、效果更显著。

例如:我们对课堂手工练习作品进行公开展览,把一个年级每个班做的较好的手工都收集在一起,在美术教室中摆放陈列,组织学生集体来参观。我们发现参观过程中气氛很好,有的同学看得不过瘾,还想摸一摸这个是用的哪种材料?用什么方法拼接起来的?有的同学看到别的同学做的作品很喜欢,仔细看后说这个我也会做,我也可以做这样的……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横向学习的过程。

我们分析了学生兴趣高的原因,觉得由于这是学生的课堂练习,每个学生都做过,都知道基本过程,所以很自然就会去关注别人的作品。我们觉得这种活动形式很好。现在,我们常常举办这样的课堂练习小展示,并且在艺术月等平面作品展示中也常常从学生的课堂练习作品中择优与艺术月参展的作品一起展出。这样,学生参展的积极性与课堂练习的积极性就有了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关系。

三、美术教学与美术活动互为动力,共同促进学生的美术学习及其他学习

有时候,有的老师会怕美术活动会使学生分心,影响正常课堂教学。其实,美术活动与美术教学本就是一体的,美术活动的成果也是美术教学成果的体现,美术教学的过程,可以推动美术活动的进步。只有让孩子们动起来,才能让他们更好地保持兴趣,哪怕仅仅是看展览这样的小活动,也能起到带动作用,让孩子们会各种展览品有加深认识的机会。

有人说:孩子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充分体验到大胆表现的喜悦,随着成就感的产生,自信心也会相应地增强。越是对自己有信心的孩子对知识的接纳度便越好,并越能学习,因此在各方面都会得到均衡的发展,素质也将会更高。这就是美术学习在学生学习生活中所能起到的最好作用,虽然它是潜移默化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作用不会马上就表现出来,但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上一篇:工作计划,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书下一篇:数字课堂学习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