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下如何建设学习小组(精选11篇)
1.高效课堂下如何建设学习小组 篇一
高 效 课 堂 中 的 学习
小 组 建 设
南票区兴达九年一贯制学校
赵立平
高 效 课 堂 中 的 学习小 组 建 设
自我区打造高效生命课堂以来,小组学习已成为高效课堂上最基本的学习形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常通过学习小组来组织完成,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也主要是通过小组学习来开展,所以小组学习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进实施中显得尤为重要,也得到了各位教师的认可和运用。
我们走进课堂看到,学生的座位虽然由传统课堂中学生单人单座或两人一组变成了几个人一组,但有的班级小组合作活动还流于形式,看似热热闹闹,实为摆架子、走过场。把几个座位拼在一起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是如果仅仅是成立了这样的“小组”,那么我们的课堂也只能是貌似高效课堂,课堂学习也绝不可能达到高效。其实,要想真正把学习小组建设好,更多的工作在于“把桌子摆在一起之后”。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得以优化,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加强小组建设。
一、学习小组的概念
学习小组是以班级内异质分组为基本形式的学习共同体。组内异质能为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提供较大可能(因为差异是一种资源);而组间同质又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奠定基础。目的是促进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共同实现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整体成绩为评价和激励依据,全面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个性和谐发展的学习创新型组织。
二、、学习小组建设
(一)小组划分依据
1.划分原则: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基本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划分。
2.划分依据:既类似于分平行班一样,按照认知水平、智力水平、学生性别、性格特点、习惯爱好、家庭背景等将全班同学划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就相当于全班的缩影或者截面,形成一个“小班”。“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同质结对”是指在组内实行同层次学生结对,便于开展“对学”。这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分层学习、整体推进、同步提高的高效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是为了方便组内学生合作交流及学习活动的组织安排。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分层次不是给学生贴上优、良、中、差的“标签”,而是更有利于分层教学,分层学习,分层训练,培优辅弱,整体推进。
(二)分组办法
一选。每个同学投票选出自己心目中的班干部,让每位同学选出四位你认为很负责并且你很佩服的组长,老师把学生的票数进行统计,可选出十二名作为学习组长候选人,还可以结合学生自荐等形式。
二说。把得票最多的同学作为组长候选人,让他们以“假如我是组长”为题进行竞选演说。
三分。召集十二名正副组长,对组员进行分配。根据划分的依据,将其余同学排序,按“S”型安排组员,然后均分到各个小组。这一点类似于分平行班的做法。
四调。学生分配下去后不一定恰当,老师可根据情况适当的调整,如男女比例、科目的平衡、学科的搭配、性格的差异、学习能力的差异等。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调整,如组长与组员是否团结,组长的管理能力是否强等。
五排。班主任老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排位,但常常是中间是弱势学生,左右两边是中等生和优生,同等层次的学生对坐。这样便于学生之间对学和结对帮扶。(具体操作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而定)
六议。各小组制定共同的发展目标,并围绕目标研究小组发展策略,制定小组公约,每个组员都可以发言,共同制定后每个人都要签名。利用主题班会,各个小组长发表就职演讲,主要从自己如何管理本组和你对本组认为有问题的个别同学而采取的措施与方法等方面来谈。组内由学习组长组织开好成员表态会,以此强化学生团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心。
七带。老师给小组长提出要求,对小组长进行培训,要求小组长起好带头作用,管理好本小组。
八评。学习一段时间后,通过老师的指导各组已经有了一些交流,形成了一定的关系,相互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可以召开一些班会,如“夸夸我们的好组长”等。也可以让班长评价组长,组长评价班长,一天一评,一周一评。评价主要以团队评价为主,为了促进本组的进步,组长常常会主动找组员谈心做思想工作。
九实。小组内的合作务求实效。
独立思考,思维参与。合作的目的是把小组不同的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别学习成果转化为全组的成果,依靠群体智慧解决问题。没有独立思考,合作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小组规模
研究与实践均表明,两两成对的“四人小组”为最佳,还可以“六人小组”、“八人小组”。
(四)小组成员分工
给予每个成员扮演不同角色、担当相关责任的机会,力求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能力较强的可身兼数职,能力较弱的也必须担任一职,使每个学生体验到个人的价值,发挥自己的长处。但教师一刻也不能松懈关注(≠监视)学生、帮助(≠包办)学生。需要注意的是,下面提到的各项职务的设置可根据班级实际需要或增或减。
1、确定小组组长。先期,可由教师指定临时的代组长;以后,教师可公布组长候选人的标准,采用自荐和竞选(以“假如我是组长”为题演说)的方式,让有意想做组长的同学担任(组长未必是组内成绩最好的学生,却一定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学生:成绩好,组织、协调、表达、洞察等能力强、威信高、负责任、乐助人),既是小组的领袖人物,又是教师的得力助手。然后,根据组长和组员的双向选择再作微调(同号流动;潜能生可以编入对他们持中间态度或欢迎态度的小组),缩短组内学生间的“磨合期”。【根据小组人数的多少,可增设副组长(可由组长找搭档)】
2、选置学科组长。由学生个人申请或班主任、科任教师挑选。
3、设立常规组长。如纪律组长、卫生组长、礼仪组长、宣传组长、生活组长等。
4、分配课堂职务。如小组长、记录员、检查员、汇报员(初期选派、中期轮换、后期取消)、计时员、控噪员等。
5、安排行政小组。每周可指定一个值勤小组,从纪律、文明到学习、卫生对每个小组进行全面管理,事情不论大小,全权负责。
无论是哪一种分工设置,各分工组长都要职责明确。各小组将每日情况进行汇总,并将结果在班内公示栏进行公布。
(五)小组文化建设
老师要从精神文化建设方面进行引领(而非迎合)。植入文化元素主要以熔铸共同的价值追求为核心,培养和激励小组成员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心、主人翁意识和团结奋斗的团队精神。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在表明原则后不应过多干涉,相反,应该完全建立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由学生自行制定,自行实施。
1.制定组名、组徽、组训、组歌、奋斗目标、口号等项内容。
(1)、组名:起—个积极向上、富有个性、朝气蓬勃的响亮名字,这有利于相互鼓励、凝聚人心,使学习小组奋发向上、团结协作。(2)、组训:可选择名言、警句或者格言,做为组训,以便激发学习小组的进取心、聚合力。
(3)、组徽:应既注重外在表现形式的创造又富于内在文化底蕴的内涵,小组的理念、精神、追求、心愿等在这里得到凝聚与诠释。
(4)、目标:结合实际,制定本组的当周(月)目标、竞争对手,如在文明守纪、行为习惯、预习效果、课堂展示、学业成绩等方面达到什么目标,在班级的所有团队中达到怎样水平;通过小组会议商讨,确定小组目标及保障目标达成的措施和方法。做到细致明晰,切实可行。
(5)、口号:它的引导和鼓动作用十分明显,具有不可替代的神奇作用,具有很强的震撼力、感染力和凝聚力。想着它,令人力量倍添;实践着它,更使人青春焕发。
(6)、组员可以确定①座右铭:作为行动指南。②偶像:作为崇拜、追求的对象(说明理由),体现自己的信仰或理想;但绝对不能把本来只在文化的塔底占一席之地的人物强行推倒塔尖,这不利于文化未来的发展。③竞争对手:挑战对手即挑战自我,但首先要欣赏对手,以对手为镜,取长补短;理解对手,以对手为友,共同进步比两败俱伤更令人期待。
2.创设良好文化环境,营造健康向上氛围
(1)、“桌面”:制作小组标志牌(内容包括组号、组名、组徽、组训、口号、总体目标、组歌等),放置本组桌面;对内是警醒和激励,对外是形象展示和精神宣言,时刻教育鼓舞团队奋勇向前,同时,既可利用公共监督的作用,促进各成员对小组学习目标等的认同与践行,又可激励小组间的竞争与合作,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2)、“板面”:将教室黑板划定N个区域,分别分配给N个小组,要求每组每周在相应板块上方选定一条具有积极鼓动意义的格言,设计誊抄在相关板块内,周五或周一定时更换,以营造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
(3)、“墙面”:①可在墙面空白处设计张贴“班级格言”、“班级口号”以及“班风”、“班训”等内容,使小组的建设始终统一笼罩于大的集体环境之中。②开辟专门阵地,量化小组成绩。小组成绩的考核与评比除了要“公正”,还必须遵循“公开”的原则,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本组甚至其他小组的成绩一目了然,从而找到合适的竞争对手,建立正确的奋斗目标。此外,小组量化考核成绩张榜公布,也能够更加有效的激发起各小组学生之间的昂扬斗志。
(4)、“绿地”:清新整洁的环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他们更好的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因此,我们提倡对班级的窗台等位置进行“绿地认领”活动。新学期开始,采取竞争上岗制,班主任将班内的绿地包给几个组,每月末由各组组长投票打分,得分最低的小组退位让贤,得分最高的小组则可获得加分奖励。如此一来,几个小组各显身手,班级绿地内争奇斗艳、生机蓬勃,学生们在对花花草草的共同管理中也无形中增强了合作意识与可贵的责任与担当。
(5)、“教室”:①设置书架,陈列学科辅助性书刊和学生喜欢阅读的其他健康书刊,图书来源于师生共同捐赠、学校或班费购置;②设置器材架,摆放教学器材和学生科技小制作作品,器材来源于借用的学校器材、师生共同制做的器材;③墙壁的贴画和其他设施由师生共同商讨决定。
3.制定规则
(1)岗位轮换制:课堂职务每周一轮换。这样可以更好的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并内化相关规则,同时体谅别人工作的不易,也锻炼自己各种能力,并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合作兴趣,用责任感促进全体学生的成长。
(2)职务挂牌制:每小组设置N个职务牌,实行挂牌工作(在校牌的反面做标志),便于职责明确和教师掌握学生分工情况。(3)学习规范制:自学阶段,要独立学习,不能抄袭或打扰别人;合探阶段,依次发言,一人发言时,其他成员注意倾听、思考、记录(不人云亦云盲目从众),补充、修正、归纳等要等别人说完;展示阶段,轮流展示(不能推诿、敢于担当),其他人聆听,一人展示完,其他人点评、质疑(或反驳)、拓展。
(4)合探程序制:不但要讨论答案对错,更要搞清为什么对或错、出现错误的症结(注意事项)是什么;该题包含了哪些知识点、用到了哪些方法、体现了哪些规律(或思想)?与原有知识存在怎样的联系或区别?有什么新见解、新感悟等。
(5)限制机会制:初期,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随着时间推移,对两头的学生进行发言限制,每节课A层发言不超过2次,C层不少于1次;A B层同时起立,A层应请B层优先回答,以此类推,把机会让给弱势的同学。
(6)帮扶落实制:每小组结成强弱搭配的“帮扶对子”,对学习、纪律等实现互助。帮助别人并不意味着代替别人去做;有问题先请教小组成员,然后问教师。
(7)学习要求制:教师对合作学习要提出明确要求,包括:用多少时间、合作的程序、合作规则的遵守、完成学习任务所要达到的程度、合作学习成果展现的形式等。如,对于完成学习任务所要达到的程度可以这样要求:每人都要综合小组每个人的答案,努力总结出比每个人的答案都要好的答案;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要能够叙述答案和思考的过程。
(8)自我反思制:小组和个人要从多种角度审视反省自己的过往之事;字数可以不多,但是必须深刻。如小组反思板,个人反思会等。
4、小组规范:“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建立初期就应该要求各小组学生尽快建立起一套严格细致、切实可行,并具有约束力的“组规”或“公约”,用以规范小组成员的言行,并严格执行,使学生在小组内部也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良好的学习秩序、保证小组工作顺利进行等,是最为有力的保障。当然,小组文化的建设过程也伴随着班级文化的建设,他们相互促进,互相支撑。
(六)小组综合性培训 1.组长培训(1)组长职责:
①了解组内同学的思想动态,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打造团结向上、勤于钻研、积极进取的学习小团队。
②控制好组内同学自主学习、分层讨论和高效展示的进程中,做好分工、明确任务目标,确保每一个学习段的学习活动有序进行。
③控制组内同学的课堂学习秩序和自习、自主学习秩序。
④及时分配学习任务,督促组内的同学自主学习,按时高质量完成导学案任务。
⑤对本组同学的学习状况,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搞好评价和总结,提醒帮助确保学习效果。
⑥经常反思小组管理中的问题,组织组内同学开展每周一次的小组活动,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2)副组长职责:
①协助组长做好本组管理工作。
②及时收齐作业,查好作业质量,交给学科课代表。
③负责了解积累本小组内所有同学的学习情况,发现在自学、讨论、展示、检测及导学案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及时向老师反馈。(3)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了解他们一周来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让组长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温暖。
(4)给组长加“自助餐”。组长为同学服务,很辛苦,学有余力,必须有所回报。“自助餐”不仅仅体现在知识的扩充学习,方法和规律的总结上,还体现在管理上的指导、思想上的引导等方面。同时给他们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创造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5)适时地肯定、表扬、激励,使小组里的每一个成员体会到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荣耀感,是激发他们对小组更加尽心尽力工作的源泉。
2.小组成员培训
(1)加强学生互助意识的培养,要让优秀学生明白,帮助潜能生学习,让潜能生学懂的过程,也是自己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帮助潜能生不但不会影响自己,反而能提高自己的能力。
(2)给潜能生更多的学习、答题、汇报、展示的机会,对他们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即使答错了,也要肯定他们的精神,一点一点地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勇于参加到小组的学习和探究中来。这需要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心里时刻记着他们,关注他们。(对于教师来说,时刻关注潜能生是尤为重要的)(3)转变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
传统评价是评价学生个体,而高效课堂中的评价是采取捆绑式评价,评价整个小组。在学习和常规管理的每个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个人的成绩当然不能忽略,可在组内评价。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助,提高整个小组的水平,可以在班内开展优秀组长的评选,以此激发优等生帮扶潜能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开展学习小组竞赛活动,营造小组间的竞争氛围。通过班会和集体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明白只有大家团结合作才能共赢的道理。(4)对学生倾听、展示进行培训。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倾听”的习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发言前提要求,比纪律,比倾听,谁听得认真,谁能找到对方发言的精彩点、知识遗漏点等等,有要求学生才能听的仔细、听得认真。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可以编成儿歌:
听取发言要专心,注视对方动脑筋 说明理由要充分,条条摆清道理真。求助别人要诚心,得到帮助表感恩。反思敢于承认错,肯定别人学着做。自控发言尽量轻,服从集体留个性。帮助同学要主动,诲人不倦情谊浓。建议之前多思考,分工合作效果好。协调彼此求默契,交往合作争第一。
对于课堂展示我们以邱小的课堂为例:在小组展示时,每一组在展示前都有一个小小的开场白“我们小组来为大家展示第一题-------同学们,你们还有疑问吗?现在我来考考大家----------。请下一组同学为大家展示”。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同学们对课堂中的每个环节都感到有章可循,活而有序。(对于小组展示时其他小组成员的站位,展示同学一定要面向全班并目视同学进行展示,这些老师都要加以强调说明)
3、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意识培训(1)小组内成员的分工与合作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安排他们扮演适当的角色,承担不同的任务。如:每个小组中有正副组长,操作员,记录员,汇报员等。力求小组合作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小组讨论遵循“先一对一分层,再组内集体讨论”的原则,先让同层次学生AA、BB、CC进行讨论,对小组把分层讨论中不会的问题和小组讨论不出的问题记录下来,老师巡视时再请教解决。组内坚持“A教B,B教C,A拓展”的分层次学习理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实现“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
(2)培养对子之间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和方法。对子之间要乐于研讨、善于沟通,要及时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体会与对子交流,在相互探讨中达到去伪存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目的。当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这种讨论与交流就尤为必要了,就像我们一个人不能搬走面前这个几十斤重的石头时,两个人或许就容易了许多。甚至当两个人仍不能搬动它时,我们还可以请三个、四个或更多的人来帮忙,因为小组中其它的对子也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源。
当然,我们也要让学生明白,不是一有问题就与对子探讨,合作也要把握好时机、控制好火候。一个人能搬走的石头绝不要请人帮忙,自己要先试一试。自己把石块搬走后,可以和对子谈谈搬石头的方法、体会,可以让对子为自己搬石头的过程作点评,看看是否还有更便捷的途径、更有效的方法。正所谓先“自主”后“合作”;先“独学”后“对学”。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学生才会对问题产生自己的观点和主见,合作交流之后才会从两个脑袋之中生长出第三个脑袋。反之,自己不经过思考,动辄就合作探究,两个脑袋将会有变成一个脑袋的危险。
(3)理解什么是小组间的真正对抗,让学生学会对他人的展示进行深刻的点评。我们所说的小组间的对抗、学生的相互点评实际上是“群学”的过程。经过了“独学”和“对学”,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应该比较深刻,要想在这个过程中让认知有所提升,让知识丰满、立体,学生的点评就应具有更高的水平。
当展示的同学对问题思考不全、理解不透、表述不清、描述不准时,其他组的同学要及时给予补充、修正甚至是纠错。要让学生明白,给予的补充、修正或纠错一定是直奔问题、直指要害,而无需再在声音是否洪亮、举止是否大方等无关痛痒之处花费口舌。否则,点评就成了为得到芝麻绿豆而丢掉了肥大的西瓜。依旧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的点评势必浪费了时间而不能明白知识的真相,课堂学习也就谈不上高效了。所以说,“群学”的过程应该是点睛之笔,就是要在白水清汤里面放上油盐酱醋;就是要把黑白的17寸电视变成彩色液晶背投。
(4)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小组内每一个成员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这个集体的一员,小组的进步取决于每位成员的努力进取,成员每取得一点学习成绩,都是为小组添光添彩。每一位成员的发言展示都代表着小组的荣誉,本小组展示质疑的内容需要每一位成员出智出力,建言献策。只有你的团队整体优秀了,你才是优秀的,以此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
(5)小组间的合作意识
当小组内遇到困难暂时无法解决时,要第一时间寻求其他小组为合作伙伴,进行交流,共同提高。
三、小组评价
1.小组评价的重要性。从需要层次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上来讲,高效课堂评价体系的建立尤为重要。评价不仅仅是评“对不对”、“好不好”、“棒不棒”,也不单是一句鼓励赏识的话语,评价应该是多元的,真正的评价不是甄别优劣,而是引领发展,激发学习内驱力,增强小组凝聚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评价就是武器。用好这个武器,它会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效果好起来。
2.小组评价遵循的原则
(1)评价功能具有多元性。在高效课堂上评价功能的多元性概括地讲表现为即时性(过程性)、纠错性、激励性、导向性、延展性、实效性等方面。其中即时性评价指评价要贯穿于预习、黑板板书、学生展示、质疑对抗、反馈测评等每个过程和环节;纠错性是评价的最基本功能;激励性评价要求树立“展示无错”的观念,这样学生才有心理安全感,才敢于将所思所悟、所感所想展示给大家,培养学生自信心;导向性是指在高效课堂模式推广应用的不同阶段,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的具有指向性的评价。如发现学生课前预习不充分、课堂展示语言有口头禅或不简练或课堂争抢无序等,就可以加重强化在这些方面评价的权重。简而言之,评价的导向性是指想达到什么就评什么,需要什么就评什么,缺什么就评什么,从而达到“评什么就有什么”的目的。延展性是指在点评时,可以补充拓展延伸,提炼生成。这一点非常重要。实效性是指课堂评价不是为评价而评价,而是要围绕主题展开,既不吹毛求疵,也不小题大作,使评价富有实效性。另外,从评价的主体来讲,也要体现多元性,要打破传统评价中教师单一评价的现象,教师更重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实现学生自评、生生互评、以及家长评价等多元主体评价,以实现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2)评价内容具有全面性。比如就学生展示环节而言,可以从展示的语言是否准确简练、讲解是否脱稿、是否有对方法和规律的探寻总结、是否有拓展生成性的表演(如自编口诀、小品、朗诵、唱歌、作诗)等等。就板书而言,是否认真规范、是否使用了双色笔突出重点、易错点和关键点。
(3)评价手段具有多样性。在实践中教师有许多评价办法,如笑脸、哭脸、大拇指评价法、“一托二”捆绑式评价法,红黄绿牌制度评价法,基础分与提高分评价法,星级评价法,等级评价法。等等。还有班级每周一次评选最佳小组长,优秀记录员。学校每学期积极开展班级评选优秀合作小组;班主任还可以把评价与班级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增强小组的凝聚力,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进一步引领学生更高层次的合作。采取何种评价手段也要视学段情况、学生喜好、发展阶段、个体需要等来选择。
四、小组合作学习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1.合作学习前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学习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学生主要通过动手实践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充足的时间是开展小组合作的重要保障。教师要吃透教材,精心设计小组合作的每一个环节,做到环环紧扣,特别要合理安排合作学习时间。有的教师片面追求形式,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讨论时间、操作时间,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教师就草草收场了,这样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自己的独立方案,容易造成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要么使讨论流于形式,这样根本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时间久了,学生对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也就失去兴趣了,不再参与小组合作,教师必须给足学生思考、讨论、操作的时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合作,表现自己,让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探讨交流,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
2.正确处理好组内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使优生更优,差生更差。为此,我们首先要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积极动手,大胆发言,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即使说错了也要说出来。其次,在组内安排他们优先发言,让学困生先说出最容易想的解题策略,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第三,要求他们认真仔细地听取别人意见,听完再动手操作,细致分析一下过程。第四,进行指导时,要重点指导学困生学习操作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思维状况,帮助他们解决操作困难。对于优秀生则鼓励他们回答难度大、有挑战性的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能激起学生的研讨兴趣
由于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更多考虑的是课堂教学进度或只是根据自己的想象去设计问题,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因素,每提出一个问题,不管难易程度如何,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具有合作学习的价值,都要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的问题没有探究价值,不能引发学生思考,很难激发起学生讨论的热情。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所学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不提出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4.注意课上各环节的阶梯性
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中,我们常会看到这种情况,即教师一声令下,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但学生却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做。原因之一可能是教师指令不明,学生不知道如何活动。原因之二就是教师没有注意到任务的阶梯性,一个活动结束,立刻让学生投入到另一个交际活动中去,其结果是由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知半解,以至于在实际运用中张冠李戴,或者根本不知道如何应用,影响了学习效果。
教学不是作秀,如果只是改变一下桌椅摆放方式,划分一下学习小组,模仿一下课堂模式,这只是形而上学,不但达不到高效课堂的教学效果,反而失得其反。当然要彻底改变自己长期以来的思维方式和教学风格不是一件易事,但只要我们大胆尝试,用心去思考和反复实践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每一点,我坚信终究有一天我们会从学生的身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2.高效课堂下如何建设学习小组 篇二
一、理解合作的概念及意义
为了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 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使小组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和谐的氛围中。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存的认识;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现代社会需要的团队合作精神。这个过程是师生交往, 积极互动, 张扬个性的过程。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真正把学生推向学习的主人地位。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团队意识。使每个学生在知识、技能等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合作者。
二、挑选好学习小组长
学习小组长是老师的代言人和助手, 是一组的领头羊, 关系到小组兴衰荣辱。为此我在全班确定以下几条标准:态度积极, 率先垂范;学习习惯好、学习能力强;乐于助人、勇于负责;有一定有组织管理能力;集体荣誉感强。让学生推选出组长后备人选, 通过竞争的方式产生, 利用班会课上台演讲, 再经过全班民主测评, 得分高的任组长。作为平行班, 挑选组长时不能只看成绩, 要注重有责任与管理能力, 还要看小组长在学生中的威性。作为小组长要实行动态管理, 一个阶段后不理想的小组长要做调整。
三、科学分组, 做到公平公正均衡
我根据学生各科成绩、兴趣、爱好、甚至是性别、身高、性格不同的学生分在一个合作小组内, 我班72名学生, 按照优良中差四个层次平均分成了九个小组。使每个小组成为班级学习的缩影。要注意个别组长看到他的组员学习、品格、清洁、纪律等方面不够理想时, 要求调换组员或不要某组员, 此时应找组长与组员谈心, 让组长与组员愉快相处。小组分好后, 让每个小组都设计本小组的名称、小组活动口、组徽、组牌、组旗等。如:刘爽所在的小组的组名字是“梦之翼”;口号是“梦想之翼, 展翅高飞, 海阔天高, 任我遨游”;组训是“德学并重”;组徽是展翅飞翔的“雄鹰”。孙洪容所在的小组名字是“格致”;口号是“做人德为先, 待人诚为先, 做事勤为先”;组训是“厚德载物, 格物致知”;组徽是“纯洁玉兰花”。
在小组内搞好明确的分工, 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要承担一定的角色, 负起一定的责任。每一个小组做好了如下分工:组长抓学习;副组长抓常规、纪律、文明礼仪;生活组长抓教室、公地的清洁与保洁等。为了搞好小组的管理, 我尽量将同组的学生调整到一个寝室。组长可以全方位的了解管理本小组的学生, 强化小组的凝聚力。
每科选一名学科组长, 让成绩优秀的学生担任, 作为平行班在分组时一定要考虑到各科要有比较好的, 否则不利于该组的合作学习, 一般来说, 成绩稍差的担任文科的组长。学科组长具体负责本学科的各项学习事宜, 用以调动、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在讨论交流展示中应要分层, 实行一对一讨论, 然后分层解答疑问;在展示中, 一般由良和中的学生负责展示, 把本小组讨论的意见向全班表达出来, 由优的学生负责点评、拓展。
四、搞好评价, 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任何人都有得到别人肯定的欲望, 都渴望一种超越别人的成就感, 内在的那种成功的喜悦才是学生进步的真正动力。要评价一个学生是否进步, 要有一个考核的标准。结合班上的实际情况, 我们制定了以下考核标准:导学案的使用、课前的准备、课堂和参与度、课堂和自习的纪律、勤奋程度、作业的完成、课后复习、桌面整理、卫生状况、文明礼仪等。学习小组根据积分每周召开一学习小组会议, 对小组成员进行一次点评, 积分最后结果作为期末评优的依据。我设立学习之星、礼仪之星、纪律之星、进步之星、清洁之星、勤奋之星等。
除了分数之外, 老师要多使用赞美的语言、鼓励的眼神, 一个表示支持的肢体语言等。多赞美学生的点滴进步, 赞美能赋予人积极向上的力量, 赞美就像浇在玫瑰上的水, 赞美的话并不费力, 却能成大事, 说句好话轻而易举, 只需要几秒钟, 但它的功效却是巨大的, 有的甚至能够让一个人收益终身。
虽然我们建立了评价的标准, 但作为平行班, 总有一些学生自暴自弃, 完全不配合你的评价, 反正我都是倒数, 做与不做都是一个样。对于成绩、纪律、清洁均较差的学生, 要树立学生的自信, 要作用平时的时间多与学生谈心, 要让学生明白到校来目的, 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态度来学习, 我今后要做个怎样的人, 我一定要我的父母强, 更要体会父母的艰辛, 别人能做的事我也一定能做, 要细微之处真正关心学生, 不能动不动就呵斥, 要真正将老师的爱落到实细微处, 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评价的内容。
五、搞好培训, 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我校现在试行的高效课堂教学管理模式, 是全新的模式。作为班主任要和科任老师齐抓共管理, 形成一股合力。要切实解决学生在平时学习活动中存在各种问题, 定期召开学习小组座谈会, 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 进行指导;扎实培养小组长的良好学习习惯, 培养勇于接受他人意见及团结、协作、交流的意识, 培养组织管理的能力。
班主任要经常深入课堂、寝室, 时时处处对教育学生给以方法的指导。如学生回答问题时声音要洪亮, 语言简洁, 动作大方得体;黑板展示要认真, 字迹工整, 步骤规范。对学生的点评, 在结束时要求点评学生表述:“这个问题同学们都明白了吗?”“有问题的同学请提出来”“谢谢”等。
3.高效课堂上如何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篇三
关键词:合作学习;分组;规则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以教师为指导,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互助活动,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和任务而采用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可发扬学生的民主,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既增强自信心,又增加了自我表现和动手实践的机会,为学生搭建了一个生生动手、生生讨论、师生互动的平台,从而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也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时效”的现象,主要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学中选择小组合作的时机不当
过于容易,学生都知道的一些基本知识,不宜用小组讨论,而太难的一些自主探索或动手实践的地方,让学生交流讨论,会使教学中出现少数人回答,多数人沉默,要么是大家齐声吹竽的局面,表面上热闹,而实际上是白白浪费了时间,达不到合作学习的实际效果。
二、合作分组不可选
目前课堂上存在的分组,常见的是按照学生的高矮的座位或男女生搭配组成的四人或六人来分组的,还有让学生自己选择分组,这种分组方式,表面上有利于小组活动的方便,但是由于人员搭配的不合理,使在同一组的学生有可能在知识、态度、操作、动手能力上没有拉开层次距离,从而达不到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要尽量做到每个小组的水平接近,每个小组都有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学生的不同水平,有助他们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这样,能力高的学生得到了提高,能力一般的学生得到了锻炼,能力差的学生得到了帮助,从而使分组更合理。
三、规则不明
由于规则的不明,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教师提一个问题后学生立即讨论,教室中马上会出现一片热烈地讨论场面,但这只是表面的“假热闹”而实则是乱而无序,在分组合作学习中,需要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小组内成员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要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事做,学习态度好,认真的,可让其干一些相关数据的记录工作,而语言流利的,口才表达好的,可让其负责总结工作,耐心细致的可让其干一些实验操作的细活,总之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成为习惯。
四、评价时间不足,评价不全面
在学生分组合作时,教师提出问题后,未留给学生思考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的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发言补充更正和讨论的时间和空间,让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智慧得到尽情的发挥,而在以小组的汇报交流中评价往往不全面。如,小组代表站起来一般都是说“我认为……”“我感觉……”而并不是代表本组的意见,班级在进行分组后小组所形成的共识在小组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很难达成共识,引发争论。而此时发言学生的见解很难起到核心引导作用,最终需要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认识进行评判,分析正误,并加以点评。
五、自由放任,缺乏监控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应该与教师的参与指导是分不开的。教师不能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做一个甩手掌柜,把自己抛在一边,游走在各组间,而应全程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必要时要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指导和引导,善于控制合作学习的过程,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缺乏监控,既要防止“冷场”,又要控制场面过热,以确保活而不乱。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努力研究,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完整、更有效。
4.高效课堂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篇四
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索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由于是集体商议的结果,成功了每个人都有成就感,失败了大家共同承担,这样可以打消很多学生的顾虑,给更多的学生提供机会,扩大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渠道,也给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空间。它既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又可以满足他们表现的需要。学生个体由于在小组中的努力会获得其他成员的认可,使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起参与教学的兴趣。久而久之,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便会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其中,想更好地展示自己,表现自己。那么,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呢?本人现谈一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一、科学组建小组,搭建学习的平台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合作学习小组在构成上要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进行组向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组与组之间的综合水平基本平衡。这样构建的合作小组“但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条件。合作小组的人数,一般建设4——6人,4人相邻合作学习,2人同桌,对空间场地的变化要求不是很高,较容易实现。每组成员里包含成绩好、中、差的学生。这样小组间力量相当,小组间学习成为可能,便于学习时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让中等生的才能得到施民,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同时还能保证各小组间公平竞争。
二、设计合理内容,体现合作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合作的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探究性,真正体现合作的价值所在。不是所有的课堂学习内容都要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如果是较简单的学习任务,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以发展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免产生依赖。如果是较复杂的学习内容,依靠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没办法解决的,这时就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展开讨论。有的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显示课堂形式的多样和课堂气氛的热烈,为了合作而合作,徒有形式,并没有多大的实效。不论什么都合作,失去了合作的意义和作用。把一些毫无讨论价值或过于简单的毫无难度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纯粹是浪费时间。数学学习中那些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探究性和趣味性内容,才是我们运用小组合作的内容。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可以分成小组让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完成测量;该活动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对学生的活动提出了分工的要求:几名学生测量,其他几个学生对测出的的结果进行记录、计算。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测量工具的使用,记录方法,以及面积公式的应用,以及发言时语言的组织。这样的内容才是我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容错过的。首先实施小组活动时,教师要善于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根据学习任务和学生能力之间的关系,精心设计讨论问题,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才会收到相互启发的功效。小组活动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是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同时在讨论方式、讨论思路方面给与学生恰当的指导。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进行个别辅导。在组际交流时,教师要鼓励各组学生积极发表意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其次,做好反馈环节的工作。反馈在整个小组学习活动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反馈环节,教师既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也可以对一些学习重点进行提示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这是完成小组学习目标的最终落脚点。反馈的方式应当是双向或多向的,反馈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追问,要鼓励各组学生进行质疑,促使讨论的问题进一步深化,最终达成小组学习目标。
三、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
为了确保小组活动能够真正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小组成员之间要建立起真正的合作关系。每个小组成员必须承担相应的角色与责任,并且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采取角色轮换制,为学生提供平等的表现机会,使学生得到不同的锻炼和提高,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小组的共同的目标。为此教师要加强多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素质训练。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的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启发学生善于敏锐地发现和提出问题,主动地探索问题,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真正做到发挥小组合作的目的。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才能放下精神上的包袱,冲破心理上的枷锁,自由联想,畅所欲言。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共识;不怕见解错,就怕没见解;不怕问题提得不好,就怕没问题。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所犯错误一定要有高度的容忍精神,要引导学生对所发现问题展开讨论。教师要设计好讨论的问题;讨论的问题要体现知识的连贯性和深刻性。同时,老师还要作好有效的调控,使讨论始终处于宽松的气氛中,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努力营造有疑问、有惊讶、有争论、有竞争、和谐的、生气勃勃的化学课堂氛围,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要,要为不同的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讨论平台;要用爱心为学生创造一种心灵放松,敢于探究求异的快乐的教学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发挥集体合作讨论功能。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成效。
四、采用鼓励方式
为了激发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发挥其合作功能,教师要对小组合作的活动情况进行积极地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要评一评、比一比、赛一赛,哪一组最有创新,哪一组最守纪律,哪一组最团结,哪一组最快等等。对小组中成员的表现也要进行分阶段的评价,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尤其要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对他们的丝毫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对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要发给一些小奖品,如五角星、作业本等,定期评比选出“合作小明星”、“协调小助手”等等,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当学生进行汇报发言时,要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
5.高效课堂下的小组建设 篇五
打造高效课堂
酒泉市新苑学校
刘洪生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学生首先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参与到课堂中来,课堂对每个学生而言。都是其生命历程中得一段重要经历,课堂教学的实质应是学生生命力焕发,生命价值不断得到彰显的生活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形成能力、发展智力,不断创新,进而提高综合素质,这其实也正是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找到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少教,但使学生多学。我一直感到很困惑。然而自实施高效课堂教学以来,是我对课堂教学又有了更新的理解,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将我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做法与体会做一简单的汇报与各位同仁共勉,不到之处还请指正:
一、探索中尝试
自四月份到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后,从未出过远门的我被那种精彩纷呈的展示、开放自主的课堂氛围所折服。我的理念也受到了一次深度、广度的撞击。心动不如行动,回来后,我在课堂上马上进行了尝试,也划分了学习小组,也让学生进行了展示,可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传统教育的束缚,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一下就能改变的,尽管我做了很多的努力,但还是教的很辛苦,学生学得很无奈,甚至越学越糊涂,收效甚微。但我的韧劲让我不能就此停止,我反复的看他们的课堂实录,了解到许多操作以外的东西,不断地到其他老师的课堂中寻求真经,同时积极与别校老师交流,总结自己实施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并及时请教其他老师听课指导,渐渐地我改变了过去单
一、被动、陈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提升不断地落到了实处。经历多次的失败后我发现: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的有效组织体系是学习小组。这种新型课堂形式体现着民主与平等,充满关爱与理解,弥漫着教与学的和谐。
二、认定课改目标
聚焦高效课堂
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学校教学的落脚点之一就是课堂,而课堂的焦点就是效益,教学的高效与否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简单的数学知识学生可以自己看书得到,而高明的老师则是让学生在短暂的40分钟内实现一次数学家式的探索过程,让课堂有理有趣。理念是行动的向导,我把课堂的基本目标定为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造高效课堂。
三、实现高效课堂的具体措施
1、导学案:教与学的“路线图”和方向盘
好多老师听完我的课,认为我上课很轻松,其实那只是表面现象,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是啊,没有准备的人就是准备失败的人,我和我的学生时刻准备着,课前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难点,认真思考如何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与策略。对教材的理解既要关注教材的知识体系,还应体会蕴含其中的思想方法及教学思路等。课前备课,认真研讨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围绕目标去研读学生,换位于学生,确定适合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充分发展的教学方式方法,在编制导学案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设计的学案做到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只有把教材解读到位,才能实现有教教材向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转变。
学生方面,在实施课堂教学前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利用自主学习时间,根据导学案对照课本进行课前预习。所有学生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自主性学习内容),基本完成展示反馈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将达标测评也完成,在此过程中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应用双色笔做好标记,并做好预习笔记,预习时要实事求是,可以出现错的,切忌抄袭他人,弄虚作假。课堂上注意用好双色笔,养成使用双色笔在导学案上改错找问题和整理纠错记录的习惯,以便今后复习时使用。检查的作业为双色导学案、作业本(下节课学习内容课后题)和纠错本(当天导学案和作业本中的错题改正)。
2、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是重点,怎样建设高效的合作学习小组,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职能,体现合作学习的精髓,使得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成为我们每位老师必须关注的重点。可以说,高效课堂的高效,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建设、培训好了每个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
(1)小组划分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把全班分成六到八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就是全班的缩影或者截面,成了一个小班。
(2)具体的分组办法
首先,排位:把班级学生按成绩性格性别等划分成八各小组,每小组6人,便于讨论交流,再把每组同学按学习的水平、能力的高低结为帮扶小对子,好生后进生各做一边,相邻互学,相对互助,同时便于监督,一个优生负责一个学困生,让他们师徒结对。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其次是起组名:小组的文化建设很重要,他能规范小组的行动,加强小组凝聚力,为此我采用以下措施:
1、小组起名,每个小组经商议后都给自己组取一个响亮的名字,这个名字要在某一方面能对本组起到激励作用。
2、小组的口号,让每个小组编一句响亮的口号,写在组名旁边,时时刻刻都看得到,以增强团队意识。
3、小组的目标,让每个小组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配上小组照片贴在教室墙上,以便时时能看到时时提醒为小组争光。
(3)培训组长: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一个小组的学风正不正,关键是组长,因为组长是小组的引领者、组织者、管理者。每组设置正副组长各一名,正组长负责学习,副组长负责纪律和卫生,对于组长的选拔看成绩的同时,更重要看组织能力,组长的作用至关重要,但真正能胜任的少之又少。因此,要注重对小组长的培训。培训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首先是组织协调能力:一组6人组织不好会出乱子,协调不好易生事端。我每周召开组长会议,告诉具体的方法和措施,尽量细化到个人,组长要根据各组员的不同特点分工,让善讲的人担任主持人,会写的人抄黑板,学习好的人展示讲题,细心的负责纠错,责任心强的负责纪律监督,让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
其次是管理能力:组长在上岗时,由于缺乏经验,常常弄得焦头烂额,手忙脚乱,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多次召开小组长会议,面授技艺,交流方法。要求组长要关心组员,注意工作方式,做小组中名副其实的一把手。
再就是自制能力:俗话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要求组长做组员的表率,做学习的标兵,守纪的模范。这样,小组长工作才能得心应手。
(4)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第一,独立思考,思维参与。合作的目的十八小组不同的思想进行整合,把个别学习成果转变为全组的成果。没有独立思考,合作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二,明确目标,规范程序。不是随便提出问题就需要小组交流,否则小组交流就成了形式。需要小组交流的内容有:意见容易分歧的内容;个人无法独立掌握的内容;开放性、探索性的内容;需要进一步了解的内容。
第三,树立信心,共同进步。多鼓励学困生发言,及时发现不足和优点。
第四,及时指导,积极调控。教师对小组学习中暴露出来的不足,包括观点的失误,方法的局限,登记时要进行指导。引导他们回顾和反思,学会归纳总结。
3、小组的评价
评价讲求:即时
公平
公开
(1)评价的重要性:从需求层次理论和多元智能上来讲,高效课堂评价体系尤为重要。真正的评价不是甄别优劣,而是引领发展,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增强小组凝聚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评价就是武器。用好这个武器,就会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效果好起来。
(2)小组评价的原则
1、评价功能具有多元性。可以是简单概括为即时性、纠错性、导向性、延展性、时效性等方面。即时性评价要贯穿于每个过程和环节;纠错性是评价的基本功能;激励性评价要求树立“展示无错”的观念,这样才具有心理的“安全感”,才敢与将自己的所感所悟、所思所想展示给大家;导向性是指在高效课堂模式推进实施的不同阶段,教师根据需要进行的指向性评价。如果发现学生预习不充分、课堂展示不简练或课堂争抢没规则等,就可以加重这些方面的评价权重。简言之,评价的导向性是指想达到什么就凭什么,需要什么就凭什么,从而达到凭什么就有什么的目的。延展性是指在点评时可以补充拓展延伸,提炼生成的方法规律。实效性是指课堂评价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二是围绕主题展开。
2.评价内容具有全面性。比如可以从展示的姿态是否大方、语言是否简练、是否由对方法和规律的探寻和总结等。半数是否规范、是否运用了双色笔突出重点、易错点和关键点。
3.评价手段具有多样性。我个人长期坚持:星级小组评选每周在班级内通过常规和学习两方面的对小组进行评比,评选出优胜组获得一颗星。评选时采用分数量化制度,把学生的常规表现,课堂参与度,把学生的常规表现,课堂发言次数等都通过分值公示出来,每周根据分数的汇总对各组进行评价。
四、课改带来的收获
由于新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潜能得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不再羞涩,不在内向,而是敢说敢讲,大胆展示,积极参与,在课堂上真正体现出”我的课堂我做主“。课堂从以前的一言堂变成了现在的众言堂。在教室的每一块土地上都有学生学习的身影。有的学生在讨论,为了一个问题而争论不休。有的学生在虚心的请教问题,讲的学生就是个小老师,而听的学生就像虔诚的信徒。
五、有关高效课堂的感悟与思考
1.转变观念
课改封的就是教师那张管不住的的嘴
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高度。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最大的敌人是依赖,而对与我们老师来说最大的敌人就是包办,当务之急就是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有讲授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转变为促进指导学生学习,有使用教材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评价者。创建适合自己的课改路子。做一个坚持探索而不是赶潮流的老师。2.坚持读书
不断反思
虽然我们不主张向学生灌输知识,但仍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因此,读书应成为我们一生的朋友,我们要学以致用,不断反思。有了广博而丰厚的文化底蕴、有了复合多层次的知识结构,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开合自如。相信:无论你所处的位置有多偏远,网络不偏远!改革的信息不偏远!
学习就是临帖---如贴--破帖的过程。其实你尽可以不接受这种模式,甚至不拉开桌子,只要能开始研究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就已经课改了。高效课堂重在反思,我们要经常根据课堂中出现的问题,长期坚持”琢磨“的精神,才能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灵活驾驭课堂,做到收放自如。
6.高效课堂下如何建设学习小组 篇六
高效课堂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高效课堂的高效,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建设、培训好了一个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
一、如何划分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4-6名学生组成,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侧面,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要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呢?
以56人的班级规模构建4人合作小组的操作程序为例,全班可以组成14个合作小组。
首先编号,按多次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综合排名前14名学习的学生担任每组的中心组长,编号为A;第15名到第29名的学生担任每组的纪律组长,编号为B;第29名到第44名的学生编号为C;以此类推直到F......这样就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其次编组,每组一个中心组长A,一个纪律组长B,CD2个组员;组长和组员都安排担任语文、数学、英语等等学科组长(科代表),编组时可以让中心组长A负责,先让学生民主组阁,每组编号为ABCD的各一人,男女比例要适当,每组各科都有优秀学生,最后由班主任与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组际之间的各科水平和综合水平基本平衡。这样才能保证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二、如何建设学习小组
组建好学习小组,并不等于学生就能合作、就会合作了。要使合作学习小组能够正常运行,合作富有成效,则必须做好以下几件事:
1、选一名得力的组长。组长是老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组之魂。选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至关重要。每个小组还可以安排学科组长(科代表),学科组长每人根据自己的意愿或老师的挑选担任,这样可以增强小组成员参与小组、管理小组的意识,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感觉到我很重要,为小组建设贡献力量。
2、编一个相应的代号。有必要按照学生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进行编号,并且每组学业水平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代码相同。每个同学的代码便是A、B、C、D。这样既便于组长分工——小组内成员按一定的序号发言、交流、讨论,或者按一定的方式合作;有便于教师抽查——指定同一层次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并给予及时评价,使个人承担一定的小组责任,促使小组成员将焦点集中到互教互助上来,减少或避免“搭便车”现象的发生。
3、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和口号。让每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磋商,为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口号要简洁有力,积极向上,催人奋进。
4、制定小组的共同奋斗目标
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大家才有了方向,有了方向就有了动力。当然,奋斗目标既有长期的又有短期的,但是目标要明确可行。
5、制定个人的奋斗目标
在共同的奋斗目标的指引下,每个成员制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同样的,个人的奋斗目标既有长期的又有短期的,长的可以是自己的人生规划,短的可以是下一个题目如何处理的更好。由于小组成员和编号都是动态的,每次测验后可根据成绩微调,引导成员制定个人的短期奋斗目标就是让编号升级,从B升到A,从C到B等。
6、建立小组内的互相合作机制
在以上见个步骤解决完后,就要建立小组内的互相合作机制,这个主要靠教师的正确引导,要让同学们学会与他人共同分享痛苦与快乐,要乐于帮助他人。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为强烈,因此,完成这个步骤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7、建立小组内的互相监督机制
学生按照这种分组方式以及面对面的座次。如何抓好课堂纪律以及自习课的纪律就成了一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强化纪律小组长的作用,建立小组内互相监督机制,结合建立好的口号和奋斗目标来互相监督,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当然,必要的惩罚措施是不可少的。
8、建立小组间的竞争机制
小组与小组之间是要对抗的,如何进行呢?主要做法有评选每一节课的最佳展示团队、最佳质疑对抗团队;每一周的最佳展示团队、最佳质疑对抗团队;每一个月的最佳展示团队、最佳质疑对抗团队;每一学期的最佳展示团队、最佳质疑对抗团队等等。这个可以由老师们自由发挥,只要到达激发小组间的竞争,激发每个人的学习热情就可以了。
三、如何培训小组长和小组成员
1、培训小组长
培训小组长至关重要,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措施:
(1)明确小组长的作用
①小组长要团结同学、帮助同学、组织同学,打造积极向上的小组学习团队,勇敢地担当起学习小组的学习领袖角色。
②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充分利用好自主学习时间,根据A、B、C、分层完成训练学案,提醒小组成员按时完成学习报告,并督促各科组长(科代表)及时收齐上交;小组长要及时检查小组成员课堂学习情况和每天内容的落实情况,学习内容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小组长要负责维持本组同学的学习纪律,检查学习报告等。
③小组长要组织成员进行一对一讨论或是小组内部三个层次间的研究解疑,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实现高效学习,都达到“跳一跳够得着”的学习目标,最终实现小组团队的整体学习目标。
④小组长要建立起针对每个小组成员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评价制度,每周公布、总结一次,以督促小组成员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2)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洞悉他们一周来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让小组长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温暖。(3)给小组长加自助餐。小组长为同学们服务很辛苦,学有余力,必须有所回报。自助餐应注意的问题:有例题、有规律、有方法总结、有针对性习题、有答案;量上由少到多;对学习效果要有检查评价。这实际上锻炼了组长的自学能力。
(4)帮助小组长培养各科组长(科代表)。在某些学科上让学科成绩优秀的同学担任学科组长,这样既能给小组长减负,又能带动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5)适时地肯定、表扬、激励。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在低层次需要满足之后,会向高层次需要努力,在当前学生绝大多数满足生存和安全需要的情况下,小组长领导一个小组也就属于其满足更高层次如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他们体会到这种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心理满足、荣耀感,是激发他们对小组更加尽心尽力工作的源泉。
2、小组成员培训
①加强学生合作意识,让学生明白为教而学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能把别人教会才算自己真正会,兵教兵,兵帮兵,兵强兵是同学之间互相促进和共同进步的最有效的方法。
②给差生更多的学习、答题、汇报、展示的机会,对他们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与及时的肯定和赞扬,即使答错了,也要肯定他们的精神,一点一点的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勇于参加到小组的学习和探讨中来。这需要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心里时刻记着他们,关注他们。
③转变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在学习的每个环节、学生日常管理的每个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个人的成绩不再凸现,而是以小组为单位评价优劣和好坏,包括课堂上的表现、班级纪律。学习成绩等等方面,让学生明白,个人的表现再好、成绩再优秀都不会得到肯定和表扬,只有小组的成绩才是自己的成绩,只有你的团队整体优秀了,你才是优秀的,以此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助,提高整个小组的水平,可以在班内开展优秀组长的评选,以此激发优等生帮扶差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开展学习小组竞赛活动,营造小组间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同时,要让小组成员明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大家好才是真正好。
④在班级和学校范围内,大力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和团队精神教育,优秀学习小组的评选可以扩展到全校的范围,为班级工作创造更大的舆论空间。可能还有更好的办法,需要老师们在实践中积极的探索,总之,只有把学习小组建设好了,合作与交流才会真正地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才能达到。
四、如何实施小组评价和小组奖励
小组评价包括个人自评、小组自评和教师评价。平时主要以小组自评为主,个人自评和教师评价可以定期进行。小组自评也称小组自加工、小组反省等,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要提供一定的时间让小组进行自评,小组自评初期教师可以明确一个自评的结构,使学生的评价可以参照一定的程序、围绕一个中心或突出一个重点。同时还要提醒学生运用他们的合作技能来进行自评,以促进学生参与小组学习的深度。小组自评和教师评价主要从外部学生的合作行为进行评价,两者各有侧重。小组自评侧重于组内个体之间的互评,教师评价基于教师对小组群体之间的观察、比较、甄别,偏重于对有效的小组合作模式和行为的肯定、褒扬。通过他人的评价,使学生获得合作学习时行为表现方面的反馈信息,并经过反复对照,使积极的行为得到强化,不当的行为得到纠正。这样就可使每位学生的自我意识得以发展,能够朝着小组期望和教师期望的合作目标迈进。
“说说我自己”、“大家评评我”、“老师眼中的我”则是让学生根据既定的评价结果,认准自己今后的努力目标,是面向学生的“未来”。这样就使评价体系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促进的过程和一个开放的系统,最终成为一个增强学生发展动力的“泵”。
7.高效课堂下如何建设学习小组 篇七
一、对高效课堂的理解
高效课堂主要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 充分提高学习效率, 即在最短的时间内, 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之所以称为高效课堂, 就是因为其学习效率高,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 而要学习的知识很多, 因此必须提高学习效率, 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获取知识, 这样不仅能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而且能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高效课堂蕴含三大要素, 分别是时间、教学任务和学习效果, 即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并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以最少的资源实现教学收益的最大化。 在高效课堂中, 同学们的学习方式是自由的、自主的, 然而, 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拥有更高的教学质量, 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和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课堂气氛是融洽的, 老师与同学可以进行愉快的交流和互动, 这个过程对学生的人生观、 价值观、世界观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并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二、如何制定目标
高效课堂具备明显的四个特征:一是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倡课前预习;三是根据“案”读“本”教学;四是提倡学生之间进行互动, 所以, 制定学习目标有以下几个步骤:
1.明确目标
首先需要搞清楚教材编排的目的, 知晓本篇文章在整个教材中占据的位置, 具体发挥什么作用;其次将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内容进行整理, 取其精华, 传授给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善于寻找方法, 高效学习;思考教学中会用到的相关知识, 提前做好准备;思考如何使要学习的内容完美呈现出来, 并对其作出客观的评价。
2.制定目标
新课程的要求以传授知识、 培养能力和促进其情感的发展为目标, 大多数老师认为课堂教学必须充分体现这三个要求, 认为课堂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能力, 而知识的传授并不重要, 这就完全误解了新课程的要求。 掌握知识也是一种能力, 而且没有知识作为基础, 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特别是小学教育阶段, 知识的掌握显得尤为重要。
3.确定目标
根据知识要点构建课堂, 并不只是完全以知识为主, 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如思维特点、性格、情感等确定学习目标, 还要充分考虑到教学资源和教学时间等因素, 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 根据学生的起点, 合理设立学习目标, 学习的内容不可超标, 内容的深度要合适, 不能超出学生的理解范畴, 确定学习目标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不要只是单纯地在一学生在某段时期学了多少知识, 而要关心学生有没有真正掌握所教的内容。
4.提炼目标
高效课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因此应该多一些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这些都要占据很大一部分的时间, 学习目标不能太多, 而应该提炼出最好的目标, 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这就要求老师能有一双慧眼, 把握住重点, 看出关键所在, 精准地提炼出目标。
5.补充目标
高效课堂设有学生之间的互动模式, 通过分组, 组与组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 在此基础上实现学习目标, 这样学习目标就不只是作为学习的导向。 学生依“案”读“本”有一些弊端, 学生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新的学习需求, 学生不应该只是实现教师设立的学习目标, 而应该自己设立合适的学习目标, 并且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补充学习目标。
三、出示学习目标的方法
小学高效课堂出示学习目标, 应该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以掌握知识技能为主, 以教学内容的容量和深浅, 考虑学生接受能力, 提出一个直观易懂、生动有趣的学习目标。 特别是一些小学生, 考虑到年龄特征、性格特征, 学习目标必须兼顾其接受能力, 使其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口语化的呈现方式更加妥当, 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如能力、价值观等方面却很难正确理解和把握。 不要具体说出每一堂课有什么目标, 要实现什么目标,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很难真实测量出学生具体得到了多少进步。 教师只能尽一切努力将一些能力的培养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进步。 具体如何出示学习目标, 我们可以对比以下两个老师的做法:
有位小学老师在“观察物体”一课时, 出示了这样的学习目标:
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们学习新课“观察物体”, 下面我们看看这节课需要实现的学习目标。
教师打开教案, 出示了这样的学习目标:
老师: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 分别从左、右、上三个方向观察物体。
老师: 本节课主要是为了促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得到提高。
教师让学生共同朗读目标, 接着开始讲课新课。
然而, 另一位教师出示了这样的学习目标:
老师:同学们,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礼物, 这是一个飞机模型, 能告诉老师你们观察到的样子吗? 这时候每一个学生都从自己的角度描述了观察到的样子。
老师: 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怎样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 分别从左、右、上三个方向观察物体的形状, 一定要细心。下面我们就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学习。
对比以上两位老师可知, 前者出示学习目标的方法不够直观和生动;后者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 提出一个容易理解又生动有趣的学习目标, 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不仅使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而且更加容易操作。 课堂教学有条不紊, 其教学效果要远远大于前者。 看似没有出示学习目标, 其实却是更加有效实现了这个目标, 学生对于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更加明确。
四、结语
每节课开始都要出示学习目标, 为学生指引学习的方向, 明确学习任务, 可以说唯有学习目标明确, 才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这也是高校课堂的要求。 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学会如何制定和出示学习目标, 用目标指引学生、鼓励学生, 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学习目标是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如何制定和出示学习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关系教学质量及学生能否很好地掌握所传授的知识, 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性因素。只有将学习目标真正落实, 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以小学高效课堂如何制定和出示学习目标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学习目标,小学高效课堂,制定方法
参考文献
[1]薛娟.高校课堂教学管理的创新性探索[J].时代教育, 2015, (21) .
[2]刘芮均, 周增桓, 李雅妮, 谭晓雪.关于高校课堂管理“以人为本”的思考[J].考试周刊, 2012, (67) .
8.试论高效课堂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篇八
关键词:高效课堂;合作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1-0260-47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1.023
高效课堂是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来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且完成的效率也比较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时短高效。但是从现实来看,高效课堂中的“高效”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效率。下面我就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实现高效课堂浅谈几点做法。
一、小组合作实施的必要性
高中新课程改革从2004年就从国内的几个省份率先开始,目前全国所有地区都已经开始了高中新课改。新课改下的高中教学强调要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从学生的现实出发,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但是从实际来看,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部分教师依然坚持传统教学理念,重讲授轻能力,学生在课堂中往往是被动地学习,主动学习和动手能力较差。
《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向广大教师指出,教师教学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发展实际和教学内容,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用灵活的实际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学生合作和主动探究的形式来培养学生能力。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流程既能够满足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要求,学生在合作中也能够相互取长补短,提升学习效率。
二、小组合作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有些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更适用于理科,但通过教学实践可以看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语文素养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因此,小组合作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用的得法同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种做法。
(一)组建学习小组
要想使小组合作学习达到理想的效果,固定的小组尤其重要。在学期初,我根据班级人数分了十二个小组,组长是成绩优秀的同学,组员是组长自己去选择的,但是前提是每个成绩段都得选择一人,每组六名同学,上语文课坐做到一起,实行组长负责制,即通过课前对于组长的培训来布置组内成员的学习任务,既能够保证每个人有任务做,也能够提升教学效率,这样方便教学。当然,这样的分组有班主任的配合最好,每个学科都是统一的小组,座位也固定,更加有利于平常的学习。有了小组就像有了组织一样,需要有个响亮的名字,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合作意识更强。为了小组的荣誉,他们在学习时精力更集中,情绪更高昂。
(二)恰当选取合作内容
合作与探究是新课改下学生学习中提倡的一种方法,这其中首先需要学生自主学习,这是合作探究学习的前提,如果学生没有之前的独立准备,那么在合作中有的学生就参与不进来。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合作学习,不是什么问题都讨论,如果是那样的话,也就失去了合作的意义。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时要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进行,不是为了学生合作而合作,这样的教学只是流于形式,对于学习效果来说则是不利的。
尤其是到了高三阶段,其实学生已经掌握了很多的阅读技巧,并不是每一课、每一步都需要教师去按照预设去讲课,完全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会提前发出信息,哪些内容准备交个小组,这个内容大概会有多少分数,有意的小组可以申请,而这些内容必须是组员共同完成,讲时要明确告诉大家这一部分是谁负责完成的。
(三)指导倾听与互助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自己的见解也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避免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充分的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不得不处于“旁观”“旁听”地位的学习状况,我们应该恰当地采用小组合作,在展示合作成果时,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来提前规定各组的几号来回答,即使这个学生不会,也会在组里得到相应的培训,这个学生回答完后,其他组员还可以补充,再有不足,其他组的学生再继续回答,但是得分会受到影响。大家都没有想到的问题,就是共性问题,这时候教师再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出场,适时予以指导。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共同学习的合作者。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能改变以往课堂上的“教师讲——学生听”和“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一和单向的刻板教学方式为学生间互动、师生间互动的多元和多向的信息交流方式。
9.高效课堂下如何建设学习小组 篇九
徐
利
徐利,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杜郎口中学教师。
如何培养核心素养?
必须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这个教育发展方式既包括孩子学习的方式,也包括老师的教育方式,还包括管理的方式。这三个方式都可以发生变化,而且是同时变化。
一、杜郎口中学新生转化工作
(一)开学之前的准备工作
全校老师在学生开学前提前到校。整理开学后的学案;利用休息时间对我们的校园环境、教室卫生、宿舍卫生、餐厅、图书馆、报告厅及所有功能用房进行彻底清理,同时将校内的所有杂草铲除干净。在学生正式开学之前,将校园角角落落打扫得一尘不染。虽然老师们有些累,但是一想到同学们一走进校园就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心中就荡漾着一种甜蜜与欣喜。
(二)开学第一天
1.全校教职员工主动自发地正当志愿者,活跃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为每一位初来乍到的学生及家长解疑答惑、引路卸车„„或组织鼓乐队、鲜花队,营造热烈的氛围,使新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让每一个新同学感受到家的温馨、家的温暖。
2.为初一新生组织综合测评,为分班做准备。
3.举行开学典礼。分别由校长、普通教师、学生家长、学生代表发言。讲述办学宗旨、办学理念、辉煌成绩、未来展望、下步计划等方面,让同学们初步了解并喜欢这所学校,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4.分班。按成绩分班,然后以S状,由班主任抓阄确定哪个班组。杜郎口中学师资比较薄弱,实现不了大循环,只能实行中间交接班制度。在中间再进行一次大规模分班,使老师们接过班级时,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三)开学第一周 1.常规训练。
训练是我校学生入校后的必须课。但是我们的训练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军训。一般的军训只是在特定的时期举行,但军训过后又恢复了常态。我们的训练是深入到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中的,我们认为只有在生活中的训练才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才会促进孩子一生的发展。
举例:主任亲自指导农村孩子使用抽水马桶;训练学生在没有老师带领的情况下跑步;打扫卫生时,每一个责任区都有专人负责,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有效率。教育司司长来检查,只看三个方面——餐厅卫生、厕所卫生、宿舍卫生。这三个方面做好了,学校管理就好了。
从老师到学生,理念是——时时处处为孩子树立标准。比如整理内务,叠衣服、叠被子、整理床单、排鞋子、脸盆摆放,以及墙面、窗台、地面、房顶、窗帘、床帮等卫生,均要给学生提出相应的标准。
二、杜郎口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一)课改内涵解读——课堂、学习充分利用“学习金字塔”理论:
在塔尖,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也就是说,学生教学生,效果最好。
鱼(知识)+渔(方法)=传统学习
鱼(学会)+渔(会学)+欲(想学、乐学)=高效课堂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的作用是点燃、激励、唤醒。
教+学=传统课堂 学+交+教=高效课堂
真正自学+有需求合学+有效展示+升华点评+对症检测
=理想的高效课堂
思考:教会——学会——会学——创学、乐学 学习小组中担任组长的条件:
1)学习成绩优秀; 2)有威信; 3)性格外向; 4)管理能力强。小组建设四层次:
合坐——合作——团队——精神(信仰)共同体 小组文化层级:
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 小组文化:
理念、制度、行为、环境文化 制作组标: 制作学习小组标志牌,放置本组桌面,时刻警醒、激励团队永远向前。确定目标:
小组讨论,制定本学习小组阶段和长期奋斗目标。在遵规守纪、行为习惯、预习效果、课堂展示、学业成绩等要达到什么目标,在班级的所有团队中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目标清晰,人人明确。
(二)主题班会:
1.观看邹越的感恩教育讲座,写观后感并在班会上发言。2.自我介绍、相互认识。3.参观校园,熟悉校园的环境。
4.发现问题开现场会,当场反思(被褥不整齐、卫生打扫不彻底等)。5.布置亲情作业,学会感恩。
6.看观摩课,学习高年级做法,召开主题班会。
7.文明礼仪习惯培养(向师长致敬、说普通话、着装发型、个人卫生。8.我为班级做贡献、做一个优秀中学生、如何合作竞争、如何面对他人给自己提出的不足等。
召开主题班会,班主任只起引导作用,一定要通过学生的嘴巴探讨作为学生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才是最好。学生教育学生更有针对性、更有说服力。
(三)课堂常规: 1.练习粉笔字。2.练习朗诵。
3.学习“杜郎口中学课堂展示歌”,规范细节。4.板演的速度(到板面、书写的速度)。5.讲解的标准。
6.讲解的秩序: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活而有效。7.点评的标准:纠错、补充、归纳等。8.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取长补短。9.训练班干部主持课堂。10.全员参与性。
11.如何避免精英式展示(谦让、优评、中展、后疑)。
(四)杜郎口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适应新的授课方式。请学生讨论,喜欢哪一种授课方式?能为你将来带来什么影响?
1.自学:
1)坐姿要直,头要正,切忌伏桌书写。2)翻动书本、练习本要轻,凳子尽量不要响动。3)独学过程不要提问或交头接耳,独立完成。4)遇到与己无关情况不能分神,更不能抬头张望。
5)独学认真思考,阅读教材,参考资料,独立学习,全面完成习题,不能敷衍对待,更不能抄袭他人答案,列出自己的观点或疑问。
6)书写要字迹清晰、工整规范,行平列直,切忌潦草应付。2.小组合作要求:
1)小组合作交流,依由小到大的原则,即对子—分组—整组; 2)对子交流。把自己的观点或疑问与结对子的同学进行交流、解惑。3)小组交流。把与自己结对子的同学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小组内讨论交流。
4)交流时声音适度,以双方及组内,听清为准,切忌大喊大叫,小组交流起立时,不要拥挤。
5)学生交流离座,要把凳子轻轻放入桌下,便于交流活动。
6)交流时,鼓励畅所欲言、神采飞扬、各抒己见的积极表现,反对缄默不语、麻木迟钝、人云亦云的依赖心理。7)严禁假交流,随意交流,更不能借交流之机随意嬉戏、玩耍。3.展示
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展示;展错不展对;不重复展示;潜能生能展示的尽量不叫优等生展示;提倡采用对抗、辩论、质疑等动态展示、同步展示;不要零性展示要系统展示;小展示能完成的就不要用大展示;不要只有“示”没有“展”;
为节省时间可以把合学与展示同步进行。
展示层次:读—背—用自己的话说—演;写、说答案—说答案怎么得来的—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思考的甚至中间遇到挫折、困惑(思维过程)。
杜郎口中学课堂展示歌
我自信、我最棒,聚焦点处来亮相。胸挺直,头高昂,面带微笑喜洋洋。嘴里说,心中想,脱稿不再看师长。吐字清,声洪亮,嗯啊口语别带上。一握拳、一挥掌,肢体语言来帮忙。展示完,忙退让,褒贬评价记心房。高效学生展示之歌
(站立)我自信,我向上,聚焦点处来亮相;胸挺直,头高昂,面带微笑喜洋洋;精气神,有力量,发言展示我最棒。
(发言)嘴里说,心中想,脱稿不再看师长;吐字清,声洪亮,嗯啊口语别带上;一握拳、一挥掌,肢体语言能帮忙。
展示完,听补充,同学点评记心中;仔细听,认真想,博采众长细思量;我自信,我飞翔,合作探究本领强。
高校课堂学习歌
自主学习遇难题,对子组里来学习; 说明理由要充分,有理有据去分析; 听取发言要虚心,注视堆放动脑筋; 对组不能解决好,上交大组来探讨; 组学态度应认真,听取发言要虚心; 反思自己敢认错,肯定别人学着做; 交流发言尽量轻,吵吵嚷嚷有噪声; 帮助同学要主动,诲人不倦情意浓。怎么展示?
1.说想法。遇到这个题,我是怎么想的? 2.说做法。我是如何做的?我还有另外一种方法?
3.说成果。这个题主要应用了什么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什么?容易出现什么错误?解答这道题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4.说拓展的问题。由这个题,我拓展了一道题目,谁能解答? 语文课堂形式列举: 1.有感情朗读; 2.结合语句分析作用; 3.联系社会、生活,谈感受; 4.辩论; 5.知识拓展; 6.歌曲片段; 7.绘画; 8.舞蹈;
9.课本剧、小品剧; 10.书法; 11.对联; 12.诗歌;
13.说方法、找规律; 14.及时纠错、提建议; 15.推荐同学展示; 16.挑战其他同学; 17.现场采访; 18.快板、双簧; 19.提问、抽查;
20.小写作(包括仿写、缩写、叙写、扩写等)。课堂规范语言: 1.我来挑战我自己; 2.我来和某某同学PK;
3.我对刚才发言的同学提一个建议; 4.我来给某某同学纠正一个错误; 5.我来强调一下;
6.学习了什么知识点后,我想到了„„ 7.我来总结;
8.我对刚才同学的发言补充一下; 9.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10.我还有一个问题; 11.我还有不同的想法;
12.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杜郎口课堂印象
学生听,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学生说,落落大方,侃侃而谈; 学生读,铿锵有力,有滋有味; 学生写,字体工整,快捷潇洒; 学生演,角色投入,体验深刻。
(五)保障措施: 1.提升老师的课堂技能
初一的老师与初
二、初三的老师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为了尽快提升老师的上课技能,在本学期开始,年级组制定了三阶段的发展措施:
第一阶段为适应期。因为学生刚入学,一切都是陌生的。开学第一个月,各位老师应该从零做起,手把手地教学生,让他们尽快适应学校的各项制度,熟悉我们课堂的各个环节,让每位同学都能自觉主动地展示自我。
第二阶段为过渡期。第一阶段学生适应了“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即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现在重点是怎样提升课堂容量,关键是提升老师的课堂技能。为了尽快提示老师们的课堂技能,我们施行了对比听课的措施。在同一天内,安排同学科老师的公开课,上的内容是一致的,然后在到初三听一节同学科老师的课。听完后,立即评课。在评课时,不讲优点,只找课堂中的不足,尤其是与初三老师相比有哪些不足。全体初一老师献计献策,针对初一课堂中的不足,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通过第二阶段的听课整顿,初一老师们上课技能有了很大的进步,基本上能与初
二、初三的老师赶齐。
第三阶段为超越期。在本阶段,组织老师们跨学科听课。在听课的过程中,看其他老师的课堂上有什么好的方式方法,通过听课,激发自己的灵感,提升老师的上课技能。年级组统一组织评课活动,在点评的过程中,让老师们的课堂技能得到飞速的提升。通过本阶段的听课,初一的老师应该有一部分赶上甚至超过初
二、初三的老师。
教师在高效课堂上的六大怪: 1)无所事事看窗外; 2)毫无目的乱走动;
3)学生讨论时不停说一些干扰学生学习的正确废话(可说不可说或根本不需要说的话);
4)在讲台下面走二步,讲一句,走着讲;
5)学生自学、合学展示已经很到位,教师不放心重复再讲一遍; 6)对学生评价只会廉价表扬(如棒棒棒),学生产生赞美疲劳症。四个关键词:
在我们平时的管理中,关键是做好了四个方面:
一要树好标准;二是检查评价;三是反馈通报;四是整顿。只要做好这四条,任何事情都能做好。
三、杜郎口模式下的小组建设
(改变学生管理方式,培育全面发展的人)
杜郎口培养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能力、团队意识。培养学生自主、自信、自强不息的性格,勇敢有为探索创新的精神;团结合作服务奉献的品质。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1.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
人人参与,个个精彩。只有学生动起来、课堂才会活起来,效果也就好起来了。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不是靠老师的说教、强制。关键是全班形成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对每位学生的影响。
1)树立参与无错的思想
在教改之初,学生在课堂中展示往往心存顾虑;怕出错、怕同学和老师笑话,不敢参与。针对这种情况,在班内树立“参与无错”的思想:只要你敢参与,哪怕是你讲错了,就凭你参与课堂的勇敢精神,其他同学也为你喝彩!通过这种方式,让同学们打消顾虑,敢于展示自己的才能。
2)学生有话敢说。
传统课堂是被动接受、学生所谓的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坐得端正是好学生——课堂上争问抢答、积极主动、点评质疑、拓展变式、精彩展示、自信大方才是真正优秀的学生。
2.课堂上对学生的评比评价 评价个人——评价团队 课堂小勇士 优秀小组 课堂表现秀 最佳团队 点评小专家 黄金搭档 质疑小明星 模范团队
树立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
(二)学习小组课堂参与评价方案 1)在座位上主动发言,得一面小红旗;
2)主动到屏幕前用教鞭指着讲,每次得两面小红旗;
3)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与大家一起探究,每次得两面小红旗; 4)能够总结规律、方法或技巧,与大家一起分享的同学,每次得两面小红旗;
5)主动到黑板前进行板书的,每次得两面小红旗; 6)能够给板书同学纠正一处错误的,每次得两面小红旗; 7)实现全员参与的小组另外奖励五面小红旗。
10.高效课堂小组建设方案 篇十
实施高效课堂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高效课堂的探索和实践。通过进一步深入学习高效课堂模式和不断地摸索,使我得到了更多的感悟,高效课堂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一、小组建设的重大意义
1、它是高效课堂的两条支柱(导学案和小组建设)
2、利用学习小组的好处:(1)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2)培养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3)培养了小集体的 团结(队)精神;(4)分组合作增加了学生展示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如何划分学习小组
小组划分的原则小组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
三、小组内的基本机构人员设置
1、行政组长:主抓全面工作,含学习,纪律、卫生,人员使用,任务分
配等方面的工作。
2、学科组长:就是组内科代表,根据学生各科成绩的不同,设置组内科代表,负责该学科在组内的引领作用,主持问题讨论,帮助学生释疑,作业收交和导学案的检查预习情况,批改工作。
四、行政组长的选拔
1、学习成绩要优秀;
2、性格应外向;
3、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要强;
4、自身标准要高;
5、选拔方式:(1)教师指定(2)毛遂自荐(3)组员民主推选。
五、行政组长的作用:
1、行政组长的带动作用;
2、行政组长的组织管理作用:(1)、课前准备:要起到提醒、督促作用。提醒组员及时就位、摆放好学习用品、清理好桌面、等待上课。(2)、管理好本组的学科代表、学习对子、师徒关系。要组织、督促他们各施其职。(3)、理解、熟悉课堂各个环节的要求,并切实组织好课堂上的各个环节。
六.组长的培训
1、培训方式:班主任定期培训 科任老师定期培训科任老师课前简短培训
2、培训内容:课堂的流程、组织管理的方式方法、导学案的检查批改等
3、定期召开小组长座谈会
七、行政组长对组员管理
1、选出榜样,及时在小组评价栏内进行表扬。
2、发现不足,及时将建议写在小组的评价栏内。
3、进行评价,可以围绕组员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可以结合学生课堂点评的价值性,可以是业余时间的投入度,也可以是课堂学习效果的抽查排名。
4、协助任课老师做好学习效果的抽查。
5、学生管理组员时一定要注意管理的方式方法,以促进小组团结、友谊和学习为重要原则,千万避免产生不愉快,构成矛盾。
八、搞好学习小组中的结对帮扶工作
1、建立帮扶对子以学科互补、自愿的原则。在组中,根据同学们的学习状况,在某一学科的优势科目与劣势科目的同学结成帮扶对子。
2、利用好帮扶对子。在课堂中,对建立的帮扶对子在每天的每节课中进行督促、赏识。发现帮扶对子互帮效果好的及时进行表扬
3、指导学生帮扶的方法。
4、帮扶并不是“包办”,要求帮扶的同学要把好脉。在哪个地方实施帮扶,怎么帮。也就是说,被帮扶的同学必须是在学生独立思考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了才要进行。
5、评选“黄金搭档”
九、怎样进行小组文化建设?
(一)、班级文化有两种形式:有形文化、无形文化。小组有形文化:组名,组训(小组口号),组牌、、尺子、文具盒、粉笔等;无形文化:指做不出来的,通过长时间培养、认识的提高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如:小组目标、组规、小组集体荣誉感、组内风气、组内人际关系、组长威信等。
(二)小组文化建设的步骤
1、定组长带领组员定组名、组号、组歌、组牌、组誓词等,在制定时,应围绕学校的主流文化或者理念来引领学生起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如至善、求知、雄鹰、学无止境、永不言败等。
2、由组长,带领组员依据老师指导,制定详细的组规。从常规的到校、卫生、午休、纪律到课堂的参与、学习状态、作业等都要根据班规制定本组的组规。
3、每日反思会由每小组组长反思每天小组成员表现。有表扬、有批评、有鼓励。
4、由班主任指导,班级策划,由组长组织一次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如开组会、座谈、游戏等,和谐组员之间的关系,增强小组凝聚力。
5、组建小组管理机构。在班主任指导下,安排自己的值日组长,给每个组员进行分工,让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6、以身作则,成为榜样,善于处理组员间的矛盾,做好组员的思想工作,团结小组组员一起为实现小组目标而努力!
十、小组的评价和考核
(一)评价的原则
1、及时性
2、客观性
3、公正性
4、激励性
5、团体性:当然,评价除了这种量化评比之外,还可以有精神评价。组长利用一日反思,对组员进行表扬与批评,这就是一种精神评价。另外,对于组员的典型表现可以及时反馈给班主任、乃至组员的家长,这也是精神评价的有力手段。
(二)评价的内容评价内容主要体现在协作过程和协作结果两方面。协作过程主要体现在小组是否有较强的内聚力,协作结果主要体现在是否达到了既定的学习目标。
(三)评价的要求对学习小组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不应该偏重于对学生
个体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不应该偏重于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不应该仅偏重于对学习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评价。
(四)课堂评价细则评价是最给力的武器,因此对小组的评价至关重要,评价主要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任课老师对小组的评价,一个是小组长对组内成员的评价。评价的形式是发展性评价,包含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课前主要是评价学生的预习情况,课中主要是评价学生在各个学习流程中的表现,课后主要是评价学生整理导学案的情况。为了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公平公正做好课堂评价工作,特制定如下制度:
1、老师及组长评分细则:(1)、预习检查认真完成导学案的加1-2分。未按要求完成的扣1-2分。(2)、对学群学积极参与者每次加1-2分(3)、课堂展示主动起来展示每次加1-2分。(4)、其他课堂优秀或违纪表现每次酌情加或扣1-2分。
11.高效课堂下如何建设学习小组 篇十一
【关键词】小组合作;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怎样的评价机制便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学习热情和行为方式,为此,“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特殊的学习形式其评价机制也应当有其特点,准确、恰当、有效的评价便显得格外重要。在教学评价中,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分组要均衡
对于小组评价体制我们仍处于摸索的阶段,首先在小组的划分上,怎样才是很合理的,怎样才能达到绝对的公平?怎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怎样才能发挥学习好的同学在小组中的作用?怎样让差一点的学生感到自身在小组中的价值等等。这一些,都是我们在探索中面临的问题。
经过几次变动,现在我们的分组基本均衡。我把班里三十六人划分成六组。根据综合考评把全班同学分成六个档次。每一档次的六名同学依次为一至六组组长,也是每个小组的一号。然后组长从每个档次中自主挑选一名同学并根据考评成绩依次编号。这样六个组中同号的同学水平相当,利于老师评价。
注意,挑选组员时,组长要顾及视力、身高,学生优、弱科目,尽量同桌组员可互补,左右男女相间,每组性别比例恰当。教师应给予积极地协调,保证分组既公平均衡又利于学生的发展。每组学生面面相对而坐,座次由组长和组员自主决定。每周小组间互换位置,这样每位同学都有坐在第一排的机会。
二、评价要及时、客观、具体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相当关注的,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发言过后,教师的及时、积极的评价会给学生小组和个人以继续学习的动力,无论是肯定的或是否定的评价,都表明教师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这对于学生来讲也是一种心理的需要。
虽然新课程标准下的评价观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出积极的评价,但如果教师在评价时偏离常轨,一味去“讨好”学生,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学生可能会觉得教师太“假”,从而可能不信任教师,对教师产生抵触的心理。在对小组进行评价时,也不能因为某小组内有优等生就对此小组特别“照顾”,明显的偏袒、有失公正、公平,会损害大多数小组和成员的利益,终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教师在评价小组和个人时,要注意作出恰如其分的、具体的评价,模棱两可的评价、含糊的评价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没有益处。如: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采用“读得不错,很好”这类笼统的评价语,要根据学生朗读的实际水平进行评价,“读得有感情,把诗人心情都表达出来了”,“你真是作者的知音啊!”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要鼓励、引导、点拨。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可采用“敢于积极发表意见,但思路要换一换”,“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也是一分贡献,另一半,再想想,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等等。这样的评价会让学生感到态度诚恳,学习的效果得到肯定,也给学生指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
三、应确定详实的评价制度
1.小组分工明确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建立合作小组时,要让学生做到“四个明确,一个到位”。四个明确就是明确小组合作的方法与形式,使学生能合作,会合作;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每位学生一个角色,有形象代言人、联络员、发言人等;明确方法,只有明确方法,才能使学生会合作;明确竞赛规则,只有明确组间的竞赛规则,才能使学生参与合作中的竞争学习。这些内容要上墙到位,使隐性的内容,转化成显性的内容。
2.细化评价栏目
中学生逐渐显露出成人化的心态,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碍于情面,或胆小怕事,或贪图小利,或于己无益的事不做等等。虽然他们心中存有是非美丑善恶的标准,却不表现出来,从客观上助长了歪风邪气,无益于正确舆论的形成与作用的发挥。所以要细化评价标准,使学生在具体的评价项目上,明确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并且要常抓不懈。
我班四壁墙壁上醒目地列出以下专栏:①课堂表现榜。(每节课各任课老师通过提问、展示、竞赛、习题反馈等各个方面对六个小组进行综合评价,给优秀小组画星)②各科作业栏。(语数英等作业由科代表每天板书,公布欠交、优秀、质劣作业名单)③励志语:每天一换,全班征集并评比。④优秀作业展示台。⑤七嘴八舌议一议,群策群力献计谋。(让同学们关注并相讨班中热点话题,征集并评比稿件)⑥赏心悦目我的作品。(让同学们自己创作)⑦我是班里一分子,我的体会您分享。(同学们提供稿件,语文小组筛选稿件)⑧我的兴趣,我的收藏。(展示同学们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
3.全方位竞赛
以上八项栏目均有负责人,负责人工作出色者加分。①课堂上回答问题优胜者加分。此项有很大的空间,可灵活使用,各任课老师参与。如以小组为单位出必答题,抢答题,分数可加可扣。②某科作业被评为优秀,优秀励志语被采用,热点话题稿件被采用,好的收藏、书、画作品被采用者一律加分。③课前准备,自习课,集会,体操,眼操,校服,学生证佩戴等,优者加分,违纪者扣分。④老师当众表扬,拾金不昧,争做好事,级赛,校赛获奖者加分。⑤“卫生值日” 能拿A 级者加分,逃跑或马虎者扣分。
4.奖罚制完善
平时量化分的记录一定要由专人负责,记清楚加分的时间以及为什么加分,个人的和小组的要分开记清楚,方便最后评选出个人量化分的优胜者。评价分为短期(一天),中期(一周)和长期(一月或一学期)作奖罚。根据上述加扣分规则,每天下午5:00截止,小组总分前三名可以马上自由活动,其余同学继续自学。一周累计,总分后三名小组要做义务打扫教师办公室等劳动。一月累计,总分前三名小组可得发给家长的喜报。由于加、扣分工作量大,所以我安排了每天一位值日班长。并提前培训值日班长和小组长,动员组员们热心帮助“扣分大户”们“改过自身”,其他组员要奋力从各方面加分。对后进生仍然要坚持经常谈心,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
5.班级分组竞赛注意事项
要注意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以免出现勾心斗角,自私自利的现象,或者课堂上只顾加分不注意听课的现象。学生对新事物的新鲜感有一定的“有效期”,应在恰当的时间稍微变换一下花样。
【高效课堂下如何建设学习小组】推荐阅读:
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01-11
浅谈高效课堂小组建设11-13
高效课堂下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计划08-14
高效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01-11
英语高效课堂下的高效练习07-26
高效学习课堂10-29
如何实现初中化学高效课堂10-08
如何在高效课堂评价语言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