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辨析题(共7篇)
1.民族理论辨析题 篇一
一、填充题
1.(民族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2.(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建党建政、进行社会改革、推动民族区域自治等中心工作急
切需要干部的情况,确实了以“培养(普通政治干部)为主,迫切需要的专业技术干部为辅”尽量吸收培养(知识分子),以及“既要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以要培养适当数量的汉族干部”的原则。
4.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B
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利包括保障平等权利、(保障族籍权利)、(参政权)、发展经济文化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自由权利)、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利等。C
从民族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来说:主体条件包括(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平等的主体意识、能力;客体条件包括强化和建设民主的政治环境和制度以及(民主的组织形式)。
D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F
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有重大影响。
M
马克思主义最初提出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民族(歧视)。民族平等的核心是同等的(地位)和(权利)。
5.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
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6.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
7.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
8.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
展。但是,归根结底,(经济)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9.民族的分类,以(民族属性)和(民族特征)为基本依据。
10.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地域)渊源和(族体)渊源等。
11.民族地区应转变过去那种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方式,应采用(集约型)的、(素
质和效益较高)的经济增长方式。
12.民族风俗习惯的(人为改革)与自然变异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把自然变异形式绝对化,而必须从这
一特征的积极意义出发,科学地加以应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进行改革。
13.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与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有密切的联系。
14.民族风俗习惯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它又反过来给经济基础以影响;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常常落后于(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反映了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15.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传的风尚、习俗,是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
16.民族风俗习惯与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以巨大的、有形(无形)的力量对各
民族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17.民族风俗习惯中的陈规陋习,是民族风俗习惯中的糟粕,它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消极和(阻碍)作
用,正是移风易俗的必要所在。
18.民族关系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19.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上的不平衡和明显差距,是当前民族矛盾和摩擦的主要原因。大多数民族
矛盾主要集中在经济关系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文化发展关系上,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则在于合理调节民族间经济的发展、(利益的分配)、文化发展的需求。
20.民族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标志)和反映,同时又是民族经济文化将来发展的可能性的预示,也是实际发展的(前提)。
21.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为民族教育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的法律规定,使民族教育
发展得到相应的物质保证。
22.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指我国(民族教育专门法)和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其他法律、法
规、决定、命令等,就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性质、地位、任务、方针、学制、(办学形式)、内容、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诸方面的规定及其制度。
23.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
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民族发展)及民族问题的途径、(方法)的科学。
24.民族平等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一个口号,是十七十八世纪由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政治家提出来的,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一个原则。
25.民族文化既是民族发展的内容之一,又是民族发展的(条件)之一,而且文化发展常常是政治发展
和经济发展的(先导)。
26.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之一。民族问题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国家与
国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27.民族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28.民族问题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既表现在(民族发展)方面,又表现在(民族关系)方面。
29.民族问题是一种内容宽泛的社会问题。在(民族问题理论)中,有广义的民族问题概念和狭义的民
族问题概念。
30.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是指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
族,即(次生形态)民族。
31.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通过上述途径形成的民族是原
生态民族。
32.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受到了民族本身(发展水平)和(分布状况)以及民族关系状况的影响。
33.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作为民族的主要特点所体现(语言意识)和(语言感情),即通过语言来表现民族特征、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
34.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保持其(基本成分)和(表现形式)的长期稳定。
35.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最终结果是(语言的融合)和(文字的统一)。
36.民族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规律可分为民族语言文字(形成)
规律、(发展变化)规律和(社会主义时期发展繁荣的)规律。
37.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是在(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瓦过程中的产物。
38.民族自然同化是指不同民族在长期交往联系过程中,在(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相互影响下,一个民族在完全自然、自愿的情况下接受另一个民族的特征,改变本民族特征而变成其他民族一部分的现象。
39.民族自身的发展状况决定着民族之间交往的程度,因而也决定着民族之间(矛盾)的状况,即民族问
题。
40.民族自身的特点所引起的民族之间的矛盾又通过民族的诸特征及其具体形式,即民族的政治、(经
济)、文化等方面反映出来。
S
少数民族干部具有汉族干部所无法取代的优势和作用,培养和任用少数干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1.少数民族干部所具有的特点,使他们能够在实际民族工作中,依靠(自身优势)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42.少数民族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方面,包括语言、(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
俗、节日等。
43.随着(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国家(民族学)的发展,“民族”一词在西方国家普遍广泛使用起来,而且有了新的含义。
44.所谓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指宗教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与(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相适应,而是指宗教要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
W
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45.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
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46.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二是自治机关的(自治
权的行使问题)。
47.我国的民族识别在实地识别调查、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客观上(包括历史和现实)的(民
族特征)和主观上的(民族意愿)为依据标准慎重稳妥地甄别确定的。
48.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旗)三个行政级别。
49.我国陆地边境线的90%强在少数民族地区,有(1.9万)公里。
50.我国少数民族大都信仰宗教,特别是(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在许多
少数民族中有广泛和更为深入的信仰。
51.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
52.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民
族性)的内容。
X
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并存。
53.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中存在不同的政治制度,如封建宗法制度、(政教合一)制度、(土司)
制度、封建王公制度、血缘家长制度以及(原始民主)制度等。
54.迅速大量地培养(科技)专业人才,是民族地区经济腾飞的希望所在。
Y
要突出抓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开发式)式扶贫。
55.原始宗教史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巫术)等形式为内容的宗教,在我国许多少
数民族中有广泛的信仰。
Z
在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时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和(当地民族的实际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56.在阶级社会里,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
57.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只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之分。
58.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国家帮助和(少数民族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
59.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
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坚持因地制宜。
60.只有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不断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的繁荣发展。
61.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铲除民族压迫的(社会)根源,实现民族平等。
62.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同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三大形式。
63.自治权不仅包括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也包括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
64.宗教的复杂性突出表现在(信仰)问题与(政治)问题常常联系在一起,而且两种不同性质的矛
盾常常错综复杂地同时并存。
65.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特别是(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66.宗教作为一种远离其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有着较强的(适应性),这是决定宗教长期性的内在因
素;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宗教有着赖以存在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这是决定宗教长期性的外在条件。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承认和坚持)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一贯政策。
2.如何做好成语辨析题 篇二
高考成语命题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设置考点:
一、望文生义
【例1】(2009年重庆卷第3题A项):他是一个处事谨慎的人,一向奉行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则,所以很少交朋友,即使有朋友,也不愿交往过深。
此题考查的是熟语“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运用。该熟语不是说君子之间的感情淡得像水一样,而是指君子之间的交往不含有任何功利之心,他们的交往纯属友谊,地久天长。本句中熟语的误用属于典型的望文生义。
【例2】(2007年山东卷第4题c项):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的收入。
“慷慨解囊”的字面含义是毫不吝啬地掏腰包。但它的隐含意是帮助别人,而该句中的食客是自己消费,所以使用不当。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还有:师出无名、期期艾艾、涣然冰释、闻过则喜、细大不捐、不足为训、文不加点、倚马千言、不刊之论、海外奇谈、空谷足音、具体而微、五风十雨、旧雨重逢、七月流火、六月飞霜、瓜田李下、火中取栗、风声鹤唳、高山仰止、坐地分赃、如沐春风、久假不归、目不窥园、无出其右、可罔可点、差强人意、绿肥红瘦、十室九空、上下其手、万人空巷、洛阳纸贵、梁上君子、路不拾遗、薪尽火传、城下之盟、罪不容诛、别无长物、危言危行、坐而论道、从长计议、石破天惊、尾大不掉、马放南山、不经之谈、求田问舍、登高自卑、不尴不尬、金针度人、罚不当罪、穿云裂石、登堂入室、对簿公堂、枕石漱流等。
二、似是而非
【例3】(2009年山东卷第4题D项):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很显然,命题人意在考查考生能否区别“一挥而就”与“一蹴而就”这两个仅有一字之别的成语。类似的成语有很多,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意义却相差很远,大家不妨积累一下下面的这些成语。
目不见睫/目不交睫,不以为意/不以为然,目光如炬/目光如豆,不负众望,不孚众望,无所不至,无微不至,得意忘形,得意忘言,瓮中捉鳖/瓮中之鳖,海底捞月/海底捞针,不胜其烦,不厌其烦,如鱼似水/如鱼得水,一泻千里/一日千里,不忍卒读,不堪卒读,骇人听闻/耸人听闻,一得之功/一得之愚,一触即发/一触即溃,不容置喙/不容置疑,临危受命,临危授命,一文不名/一文不值,无足轻重,举足轻重,动人心弦/扣人心弦,前仆后继/前赴后继,事半功倍/事倍功半,俾昼作夜/俾夜作昼,自食其果/自食其力/自食其言,一字千金/一掷千金/一诺千金,不期而遇/不期而然,不期而至,刮目相看/侧目相看/另眼相看。
三、褒贬失当
[例4](2009年江西卷第3题c项):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贯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不能用于歹徒表示贬义。我们知道有些成语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或褒或贬,界限分明。若辨别不清,很容易用错。我们一定要依据语境,准确判断。再如:
【例5】(2002年全国高考题)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例6】(1998年全国高考题)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例7】(1997年全国高考题)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j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例5“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属褒义词,不合语境。例6、例7均为贬义词,使用不当。
在此我们再列举几个生活中容易误用的贬义词,像:因人成事、上行下效、趋之若鹜、无所不为、不堪设想、首当其冲、随声附和、亦步亦趋、弹冠相庆、死灰复燃、一丘之貉等。
四、张冠李戴
【例8】(2009年安徽卷第16题B项):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的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而题中误将其理解为大做文章。我们知道某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如果不了解其特定的适用对象,就会出现错误。再如:
例9塔利班基地分子接二连三地制造恐怖事件,美国人民惊恐不已,真是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说的是鲁国公庆父子,曾一再制造内乱,先后杀死两个国君。该成语字面义是不除掉罪魁祸首,国家就不得安宁,它的隐含义为罪魁祸首是制造内乱的人。此题中塔利班基地分子不是美国人。
[例10]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当代青年在择偶标准上与他们的父辈已是南辕北辙。
“南辕北辙”指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去。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但它所指的是“同一个人”。而该句中涉及两类人——当代青年与他们的父辈。
【例11】(2003年全国高考题)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例12】(2000年全国高考题)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例13】(1997年全国高考题)电视剧《苍天在上》引起轰动,以致每晚节目播出时万人空巷。
例11“如数家珍”意思是“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本句中各种老钟表本身就是老王的“家珍”,谈不上“如”,因此是错误的。例12“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这里误用指人。例13“万人空巷”是指家家户户的人都走出了巷子胡同。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轰动一时的情景。而例句的意思是说人们都在家里看电视,用它来形容显然是不当的。
五、謙敬误用
成语的使用还要和交际双方的地位、身份、说话的目的联系起来,考虑谦词、敬词的使用。
【例14】(2009年辽宁卷13题C项)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版对编辑来说也是有点敝帚自珍的意味。
“敝帚自珍”指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常用作谦词。再如:
【例15】(2001年全国高考题)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例16】刘厂长的开场白可谓抛砖引玉,引导我们提出了许多的建议。
例15“蓬荜生辉”是谦辞,一般用于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感到光荣。这里显然用错了。例16“抛砖引玉”也是谦辞,不合语体色彩。
六、不合语法
【例17】(2009年重庆卷第3题D项)老张按照惯例把买回来的对虾和猪肉分别称了称,才发现他买的对虾偷工减料了,足足少了半斤,
本句中成语的使用乍一看好像对,若仔细思考就会发现例句中整体语境强调的是老张被不法商贩“缺斤短两”坑骗了。“偷工减料”强调的是暗中掺假或消减工序和用料,它意在“已假充真,以次充好”,不能用来陈述“对虾”,因而使用不当。此类题需要考生静下心来仔细比较词语的含义,看成语与其他句子成分搭配是否恰当,是否存在语意重复等相关语法问题。
【例18】某些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低劣,被人贻笑大方,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例19】(1997年全国高考题)这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例18“贻笑大方”含有被动义,“被人”属多余。类似的错误还有“正方兴未艾”,“现在的当务之急”,“浑身遍体鳞伤”等。例19“莘莘”形容众多,与句中“一位”矛盾。
七、自相矛盾
【例20】身处高三的我们踌躇满志,为了改变落后的现状,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大家都在奋勇拼搏!
“踌躇满志”是對自己取得的现状较为满意,与后文的语境矛盾。
【例21】艺考面试前,有些不能陪孩子前来的家长们仍不忘利用手机给孩子们面授机宜、
【例22】(2002年全国高考题)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时,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
【例23】他的设计虽然有些缺点,但方向正确,无可非议。
例21“面授机宜”是当面传授处理事务的方针、办法,和前文的利用手机矛盾。例22中“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赞。从全句意思看,是这一次群众评议时对机关作风很不满意,相信下一次大家会比较满意的,而“有口皆碑”往往只用于已经存在、既成事实的事情上。此处使用明显不当。例23,既然设计“有些缺点”,就可以指责,“无可非议”是指“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地方”,不符合语境事理。若改用表示“不可多加非难”的成语“无可厚非”就可以了。
八、一语多用
有些成语意思较多,如只知其一,不知其余,就会在使用中出错。例如:
【例24】本来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他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这道题当年很多考生误把它当成错误的了,其实“不三不四”有两个义项:①不正派,②不像样子。此题考查的是第2个义项。从生活实际使用的频率看,后一用法并不多见,大多数考生由于没接触过这一用法而选错。再如:
【例25】(2003年全国高考题)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例26】
(2000年全国高考题)“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的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例27】(1 992年全国高考题)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例25中“捉襟见肘”意思是“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这里取第二个意思,使用恰当。例26中“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可以指暴露的很彻底,这里用来形容图片展对伪利学的揭露恰到好处。例27中“灯红酒绿”一般用来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但也可以用来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该句成语使用取第二个意思,没有用错。
因此我们今后进行成语积累时,应做到知其常用义,也了解其冷僻义,多注意一词多用多义的成语。再如:秀色可餐、翻云覆雨、不绝如缕、唱空城计等。
九、关注习惯
有的成语在实际运用当中,有其特殊的使用习惯,我们一定要多加关注。
(一)一般不能带宾语
【例28】大家司空见惯了校园里的破坏公物现象。
正确的说法应是:“大家对校园里破坏公物的现象已司空见惯了。”
有些词语类似英语中的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像“漠不关心”“津津乐道”“求全责备”“熟视无睹”“置若罔闻”“虎视眈眈”“司空见惯”等。
(二)只用于否定句
【例29】(1998年全国高考题)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英项背。
“望其项背”是望见他的脖子、后背,指赶得上,一般只用于否定句。而例句用于肯定句中,不恰当。类似用法的还有“善罢甘休”“同日而语”“等量齐观”“无时无刻”“一概而论”“相提并论”“等闲视之”“善罢甘休”“吹灰之力”“一蹴而就”“空穴来风”等。
(三)注意时态
【例30】父母离异各自成家后,小强成了“两不管”孩子。他终日逃学旷课,打架斗殴,吸烟饮酒,长此以往,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大多数考生只知道“长此以往”用于不好的事情却忽略了它的时态。梁启超早在《少年中国说》中就写到“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由此可见,该词只用于将来时态。类似的像“曾几何时”就只能用于过去时态。
总之,在成语辨析这一考点的复习备考中,大家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平时勤查词典,并做好归纳整理工作,随时分门别类地补充完善自己的成语库。再结合近年来成语题的命题角度,并配置适当的实例练习,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肯积累,巧积累,成语题并不难。
3.思修辨析题和材料题 篇三
2、道德的本质就是一种文明程度的反映,因此,它是社会文化的反映。
答:错(2分);道德本质上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2分)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1分)其次,社会经济关系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着道德的主要原则和规范;(1分)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须引起道德的变化。
3、竞争与合作从本质上讲是对立的。
答:错(2分)从形式上看,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1分)从本质上看,二者是相互伴随、相互统一的;(1分)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获得的胜利通常总是某一群体内部或多个群体之间通力合作的结果;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就缺乏活力;(1分)竞争促进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合作又增强竞争的实力,正是在这种竞争中的合作和合作中的竞争,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致的
答:对。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论断,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将大大加快,从而必然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更多的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实践证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我国人民的思想将进一步解放,精神文明建设将逐步向前推进。5.道德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因此不具有阶级性。答:错。道德在原始社会并没有阶级性,因为那时没有阶级。但是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阶级性。表现为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准。.国家的富强主要表现为经济实力的强大,因此,精神文明建设可搞可不搞。答:错。经济实力的强大,只是国家富强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家富强还表现为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社会风气良好以及教育科学文化水平的发展。也就是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不仅能推动经济的发展,而且能保证经济发展具有真正健康的意义。.从“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中,就能得出“物质文明建设搞好了,精神文明建设自然而然会搞好”的结论。
答:错。物质文明建设搞好了,只能为精神文明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能更有效地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但不能说物质文明建设搞好了,精神文明建设自然而然就会搞好。首先,精神文明建设同物质文明建设具有不同的内容,从而使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自己独特的方式、规律和结果。其次,同物质文明相比,精神文明的社会特征和社会差异比较明显,在不同制度的社会中,可以有比较相似的物质文明成果,但不可能有同样相似的精神文明内涵和成果。所以不能认为,物质
文明建设搞好了精神文明建设自然而然会搞好。
8.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答:正确。党的十五大报告同时使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两个概念,明确指出这两个概念是一致的 o(1)指导思想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2)基本内容都是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3)根本任务都是培育四有新人。
9.近几年来,在我国精神文明领域内所出现的一些腐朽、丑恶现象说明,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应奉行对外开放的方针。
答:错。近几年来,在我国精神文明领域中的确出现了一些丑恶和腐朽现象,其中有一些也的确是在西方资本主义的腐朽没落思想的影响下才出现的,但是不能简单地把这些现象归因于对外开放本身。对外开放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不仅适用于物质文明建设,而且适用于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种开放、发展的科学。另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其思想道德和教育文化方面固然有许多糟粕,但同时也有许多值得借鉴学习之处。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实行对外开放,可以使我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只要我们在向他国学习时,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切实加强国内的精神文明建设,上述的问题便总会得到解决。关起门来搞精神文明建设与关起门来搞物质文明建设一样是不可取的。辨析题;
1、既然“人民主权,主权在民”,台湾就可以用公民投票方式行使民族自决权。
参考答案:错。
(1)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法律地位,无论国内法还是国际法,都已明确; “主权在民”是指主权属于一个国家的全体人民,对台湾的主权,应属于包括台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2)以“主权在民”为借口,企图以“公民投票”方式把台湾分割出去,不但是徒劳的,而且必将把台湾人民引向灾难。
2、所谓反对拜金主义,就是要坚持中国传统道德,鄙视金钱,因为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参考答案:错。应该承认对金钱的需要。反对拜金主义是指防止成为金钱的奴隶,忘记金钱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但这不意味着否认自己对钱的需要。
3、法律是道德的底线。
参考答案:对。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调整的范围比法律要广。法律实际上也是道德规范,但只调整最基本的道德。
4、法律规范在任何时候都高于其它社会规范。
参考答案:对。有序的社会公共生活必须运用风俗、道德、纪律、法律、宗教等手段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其中,法律规范在任何时候都高于其它社会规范。
5、由于婚姻是自由的,我们大学生想什么时候结婚就什么时候结婚。
参考答案:错。结婚要达到一定年龄,《婚姻法》规定:男22岁,女20岁为结婚法定婚龄。
6、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不动产以交付为公示方法,动产以登记为公示方法。
参考答案:错。我国物权的公示原则是指物权的产生、变更、消灭,都必须以外部可查知的方式表现出来。动产以交付为公示方法,不动产以登记为公示方法。
7、诉讼时效的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发生一定法定事由而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中止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继续计算。
参考答案:错。
1、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发生一定法定事由而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中止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8、面对一个不良的群体,我们只能被同化。
参考答案:错。人的一个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人有主观能动性,人有选择的能力,这就决定了人有可能不会被同化。
9、心理有困扰的人,都会在精神上有问题。
参考答案:错。精神上有问题,一般都属于精神类疾病,而心理有困扰不会必然与精神疾病相连。苦恼、困难、家事等都可能造成心理的困扰。10、21 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中学会做事是四大支柱的关键和核心,也是教育的目的和根本。
参考答案:错。21 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中学会做人才是四大支柱的关键和核心,也是教育的目的和根本。
11、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意味着放弃使用武力
参考答案:错误。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我们坚持力争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1)我们力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也不能排除在某种情况下被迫使用武力。即使使用武力方式解决,台湾的现状也可以不变,还保持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2)我们在坚持用和平方式实现统一的前提下,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绝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图谋的。
12、反对享乐主义,就是要勒紧裤带,把钱存到银行,为国家建设作贡献。
参考答案:错。反对享乐主义,是指个人要将消费和积累相统一,防止过度消费和铺张浪费。特别是防止公款消费。
13、经济决定道德,因此如果两个人都拥有等量财富,他们也将拥有等量道德。
参考答案:错。道德虽然由经济决定,但经济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只是在终极意义上来说的,道德的形成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博弈过程,中间还有许多其他社会因素和历史传统对道德的形成起作用。
14、社会公德仅仅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错。社会公德不仅仅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15、我们大学生面对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要提高主动择业创业的积极性,不能“等”、“靠“要”。
参考答案:对。我国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需要我们大学生提高主动择业创业的积极性要抛弃“等”、“靠”、“要”的思想。16、14周岁以下的人犯罪一律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 周岁的人犯罪,只有八大类犯罪负刑事责任。
参考答案:错。14周岁以下的人犯罪,一律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只有八大类犯罪负刑事责任。
17、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应当由第三人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参考答案:错。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应当由当事人一方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18、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
参考答案:错。婚姻不应该是爱情的坟墓,有爱情的婚姻才是道德的婚姻。但是经营有爱情的婚姻是一门艺术。
19、结交朋友对人生的作用不怎么重要。
参考答案:错。人的一生需要结交无数的朋友,得良友和知己,对自己的事业发展和幸福度的影响都很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结交朋友的重要性。
20、在进行职业生涯的设计中,最重要的是向冷门或收入高的部门倾斜。
参考答案:错。应该结合自己的优势和兴趣来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兴趣是成功的敲门砖,优势使成功更有希望。
21、“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参考答案:错。(1)“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是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2)坚持“一国两制”,前提是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和澳门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在北京。国家主权要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22、反对个人主义,就是任何时候都把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参考答案:错。我们反对的个人主义,是极端个人主义,就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置他人利益和权利于不顾的行为和思想。个人主义有尊重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内容,是有益的,“集体利益”不能置私有财产和其他基本个人权利于不顾。
2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因此,要求个人利益必须无条件为集体利益作出牺牲。
参考答案:错。集体主义要求个人为集体作出牺牲并不是任意的,只有在不牺牲个人利益就不能保全集体利益的情况下,才要求个人为集体利益作出牺牲。
24、对于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只有符合一定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才有权向有关机关举报。
参考答案:错。举报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不应该对举报人附加任何的条件。
25、大学生活比较单调。因此,要摆脱孤独寂寞就只有通过谈恋爱的方式。
参考答案:错。首先,摆脱孤独寂寞可以通过参与校园其他活动等方式解决;谈恋爱需要建立在双方有爱情的基础之上,而不能将谈恋爱视作摆脱寂寞的方式。
26、遗嘱被篡改后,全部的遗嘱内容统归无效。
答案:错。遗嘱被篡改后,被篡改部分的遗嘱内容无效。
27、婚姻自由原则是指那女双方自主自愿的依法缔结和解除婚姻关系,不受父母之外的任何人的强制和干涉。
答案:错。婚姻自由原则是指那女双方自主自愿的依法缔结和解除婚姻关系,不受任何人的强制和干涉。
28、职业道德与人自身的发展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错。可以把人自身的发展理解为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对职业理想的实现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没有职业道德就没有职业理想,有了职业道德必然会有利于职业理想的实现。
29、我不喜欢政治,所以理想和信念对我来说没有所谓。
参考答案:错。首先,理想信念不等于政治,任何人都有理想信念,只是具体内容不同已。其次,政治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不喜欢政治的人,政治也会来找他。
30、我已经成年了,知道该怎样生活,没有必要跟我讲什么人生的道理。
参考答案:错。首先,成年了与明白了什么是有意义的人生,不能划等号,生
理的成熟与心智的成熟不是完全同步的。其次,人生的不可逆转性决定了讲人生道理的意义,人生道理不是可以无师自通的 辨析题
1、有人说,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力量”,大学生只要掌握最新的科学知识,就能成才。请判断此观点的正误,并说出理由。答
1、(1)此观点不正确。(2)知识的作用有正负之分,关键要看掌握知识为谁所用。知识既可以成为完善自身、服务社会的手段,又可以成为谋取私利、欺世盗名、甚至违法犯罪的工具。(3)“德”统帅“才”,起主导作用。大学生应当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在掌握最新的科学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自身高尚的思想情操和道德人格的培养。这样,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造福社会与人民。
2、信念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就是说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请判断此观点的正误,并说明理由。答(1)此观点不正确。(2)信念由于有理智上的反复认识和深刻认同,加上情感和意志的强烈支持,因此远比一般认识更加稳定。(3)信念作为一种反映现实的精神现象,信念也要与时俱进,随着客观实际的改变而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就能从现实中获得更多的支持。(4)大学生掌握信念稳定性的特点,对于树立科学信念具有指导意义。
3、有人说,岳飞的“精忠报国”是为了一个腐朽堕落的政府去卖命,不属于爱国主义。请问:此观点正确吗?并说出你的理由。答(1)此观点不正确。(2)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在阶级社会中,爱国主义具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对待祖国的感情,既有一致的方面,也有差异的方面,甚至有对立的方面。(3)爱国主义的这些特点,要求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去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爱国主义,将其放到历史发展的链条中,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去进行评价,尊重历史,不苛求古人,既充分肯定历史上的爱国人物、爱国情感、爱国思想和爱国行为,又看到这些人物、情感、思想和行为的历史局限性。(4)在封建社会里,忠于国家是对每一位真正的爱国者的基本要求,是爱国主义的核心内容。在那个历史阶段,岳飞的“精忠报国”就是爱国主义。
4、当今社会有人将个人财富作为人生价值实现的标准,甚至出现“笑贫不笑娼”的现象。请问:个人拥有金钱的多少能不能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为什么?
(1)个人拥有金钱的多少不能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2)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对人生价值的评价,人们的价值观处于多样化的变化交替状态,既有对权力、金钱的追求,也有对奉献的追求。(3)奉行以金钱作为衡量人生的标准的人为金钱而疯狂,为私利而焦忧,陷入了拜金主义无底的深渊。近年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加剧给我们敲响了警钟。4)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想拥有金钱无可非议,但金钱的来源必须合理合法。(5)应当坚持: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和贡献。
5、逆境比顺境更利于造就人才(7分)
答案要点:(1)在顺境中前进,如同顺水行舟,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使人们容易接近和实现目标。但是顺境中的宽松气氛、优越条件,又容易使人滋生骄娇二气,自满自足,意志衰退。2)在逆境中奋斗,犹如逆水行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更多的艰辛
可能成功。但是逆境的恶劣环境,对于挑战者而言,可以磨炼意志、陶冶品格、积累战胜困难的经验,丰富人生阅历。只要树立必胜的信念,坚持科学的态度,逆境不但不会把人打垮,反而能使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迸发出来,创造出乎意料的奇迹。(3)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怎样去认识和对待他们。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是外因,能否成为人才关键是内因,关键是个人的努力和奋斗。
3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和个人利益。(8分)答案要点:(1)集体主义是一种把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放在首位,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的思想,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的调节作用。
(2)个人主义是以个人为出发点,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思想体系。个人主义对人们的思想产生极大的腐蚀作用。所以必须加以反对。(3)正当的个人利益是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不排斥个人正当利益,促进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是集体主义思想的应有之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讲个人利益,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致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更好地实现集体利益,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是正确的;反对个人利益是不正确的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理想信念都是空的,只有金钱最实惠,“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
答: 错。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前进的动力。理想信念能够指引人生的奋斗目 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有无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人生的高尚与充实,还是庸俗空虚。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2、人生不如意常十之八九,所以,在人生道路上挫折有其必然性。、答:对。人生挫折的产生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看,人的一生中产生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挫折有其必然性。但是,人们面对挫折时的表现却千差万别。
3、人都是自私的,不可能有什么高尚的人,人都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
答:错。“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人生目的,即“合理利己主义”的人生目的。这种人生目的是以利己为主又兼利别人,在利己同时又不想损害他人的利益。这种人生目的表面上看好像在利己的同时也照顾了他人的利益,实质是把利 己作为目的,把利他作为利己的手段,它总是要诱发人们的私欲不断膨胀,最终导致利己主义。尽管这种人生目的在当今社会中有一定群众基础,但它是不正确的人生目的,是不可取的
4、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债权人何时要钱,债务人何时就得给钱。
答:错。这种观点错误,(或者说不确切)。欠债还钱是几乎所有社会普遍通行的一项道德原则,所以才有“天经地义”的说法。法律是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但是法律中也有诉讼时效的规定。我国《民法通则》就规定,债权人向法院请求保护债权的诉讼时效为2年,如果两年内,债权人没有向债务人或法院主张还债的请求,那么,两年后债权人的债权便不受法律的保护,法律便不再强迫债务人履行义务。这其实就是生活中法律思维与道德思维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法律应该优先适用
5、只要是行为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结果,并且符合法律规定的某种犯罪的客观要件,就是犯罪。
答:错。这种观点错误。在现实法律实践中,还存在着排除犯罪的法律事由(或情形),即虽然行为人的行为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结果,表面上也符合某种犯罪的客观要件,但实际上没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不符合犯罪构成,依法不构成犯罪的情况。我国《刑法》就明文规定了两种排除犯罪的事由,即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其虽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但并未超过必要的限度的,属于正当防卫,依法不负刑事责任;而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其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1、人生价值就是人生的社会价值。答 错误。(1分)人生价值包括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2分)。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有机统一(2分)。因此此命题错误。
2、人都是自私的,不可能有什么高尚的人,人都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答:错。(1分)“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人生目的,即“合理利己主义”的人生目的。这种人生目的是以利己为主又兼利别人,在利己同时又不想损害他人的利益。(2分)这种人生目的表面上看好像在利己的同时也照顾了他人的利益,实质是把利 己作为目的,把利他作为利己的手段,它总是要诱发人们的私欲不断膨胀,最终导致利己主义。尽管这种人生目的在当今社会中有一定群众基础,但它是不正确的人生目的,是不可取的
3、网络是虚拟空间,谁也看不到我,我想怎样就怎样。
错误。答:(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1分)(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4、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就是法律。
错误。1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因而用来调整人们行为的规则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不都是法律。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5、不满18周岁的公民都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4.马哲辨析题 篇四
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正确。体现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所谓“天行有常”就是说自然界与社会都有其各自的运动规律,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尧”这样贤明的君主和“桀”这样邪恶的君主都不可以改变这些规律。这个认识符合唯物辩证法 2.存在即被感知
错误。这种观点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他说明物质只不过是我们经验到的感觉材料的累积,习惯的力量使它们在我们的心中联结起来。但根据辨证唯物论的观点,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静止地看问题。也就是说,万事万物,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人感知不到的,未必不存在。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所以“存在即被感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3.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正确。“哲学家”是指马克思主义产生前的那些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这句话的核心是哲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解析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并且通过行动及正确的理论做指导,才能让世界想更好的方向发展.4.心无外物。
错。这句话意思是心与物同体,它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客观的事物没有被心知觉,就处于虚寂的状态,这种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违背了唯物论。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而非意识决定物质,即“心无外物”,所以该观点错误。(心外无物,是心学一派的主要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否认了世界的客观性,否认了物质的决定作用,夸大了精神的作用。)5.白马非马
错。它认为白马不是马,因为白马与马不是同一个层次的事物,所以不能说谁是谁,它是一个典型的诡辩论观点,没有正确认识矛盾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寓于特殊性之中的,它们是相互连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该观点正是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所以错误。(白马非马,是公孙龙的一个诡辩命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这个说法混淆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没有正确认识普遍性是寓于特殊性之中的
论述题:运用矛盾的对立统一性原理,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第二章
1.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非至上的
正确。认识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 又称“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用来说明人的思维能力是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的统一。思维的至上性是指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绝对性;思维的非至上性是指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相对性。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不是指个别人的思维,而是指整个人类的思维。作为无数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的思维,是至上的、无限的是能够完全认识客观世界的;而对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个别人来说,他的思维能力要受到种种历史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因而是非至上的、有限的。因此,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非至上的,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
2.凡事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应
错误。直接经验是指直接从实践中获得的认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不一定是直接经验。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真象是对事物本质真实的反映,假象是对事特本质的歪曲的反映.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不能深入的全面的反映事物,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3.“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这里的否定。
错误。“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相对主义真理观,否认真理的客观性,认为在“道”的高度去衡量,无所谓是非善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指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这是因为人的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
4.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对。认识的来源就是实践.认识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认识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认识和实践通过每一次循环,实践的内容都相对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5.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有时不确定的
对。第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首先是指在任何情况下实践都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此外没有其它标准;其次是指无限发展的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认识的真理性。这也是绝对的。第二,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首先是指实践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它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而只能证实或驳倒其中的部分认识;其次是指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
第三,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辩证统一的,这是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
6.一切有用的认识都是真理 错。“有用即真理”是典型的实用主义真理观.它把真理的本源问题和真理的作用混为一谈,从而否定客观真理,主张主观真理。“有用就是真理” 混淆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真理具有客观性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极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真理的确是有用的,因为真理具有价值性,它能够满足人的需求。但是,价值性并不是真理的根本属性,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的价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观性为基础的。
7.马克思主义是检验真理的基本标准
错。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客观规律。检验真理的途径只能是社会实践。任何学说都有历史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学说,也有历史的局限性。它发现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但它没有,也不可能穷尽一切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更不用说穷尽一切事物的规律性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三章
1.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的
错。人民是社会的群体形象,而英雄是其所在时代的群体意志抽象代表者,因此,英雄也是人民群众之一员。只是他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群体意志或意识”并率领了人民朝这个方向去努力而创造了历史。所以,不能说“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了历史”,而是“英雄代表人民创造了历史”才为真正的历史!
2.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
正确。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单线的,可以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有条件的,在改革和开放的条件下,通过利用生产力的已有成果,从而打破生产力的单线发展,实现跨越。在当代中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特别重要。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生产力比较落后,如果不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会始终落后于世界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指的是在一个发展阶段内,比如在商品经济发展阶段内,通过科学技术和其他因素的作用,生产力可以跨越式地前进,从而缩短时间周期,提高效率。因此,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特点
3.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错。并非社会意识都是思想上层建筑,只有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中的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如自然科学等不会因人的利益、观念不同而不同。4.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错。上层建筑包括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其中,思想上层建筑指社会意识形态,而政治上层建筑指以思想上层建筑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置。所以可以说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5.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对。这句话反映的是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之间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中其重要部分属于上层建筑,它并不直接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要经过生产关系中介作用,才能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因而经济发展状况不能直接决定社会意识水平。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够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出现,仍然要以经济发展一定水平为前提,同时还和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背景、民族传统等等的影响分不开。
6.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社会经济发展水品越高,思想理论水平也越高
错。社会意识中其重要部分属于上层建筑,它并不直接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要经过生产关系中介作用,才能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因而经济发展状况不能直接决定社会意识水平。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够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出现,仍然要以经济发展一定水平为前提,同时还和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背景、民族传统等等的影响分不开。
7.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错。历史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思想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历史包含思想史,研究思想史对于深入认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有重要意义。
5.辨析题 篇五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太平军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2.《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3.洋务派主张改变封建科举制度,以培养洋务人才。
4.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1.答:正确;毛太平军所进行的战争,是.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太平军在进军的征途中,.坚决镇压和打击官僚、豪绅、地主,焚烧衙门、粮册、田契、。借券,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统治秩序,这使太平军受到群众的欢迎和拥护,因此,太平天国起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2.答:正确;洪仁矸总理朝政后,+为了振兴太平天国,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他认为学习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种方法就可以振兴太平天国口他提出的‘《资政新篇》得到洪秀全的赞赏。洪秀全几乎点点都予以肯定,并诏令作为太平天国的官书刊行。洪仁圩为了使广大天国将士接受这.一改革方案,在《资政新篇》中还论述了世界各国的发展状况,说明英、法、美等国正是由于发展了资本主义变成了富强国家n《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内政和建谩国家的方案,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太平天国的最高决策人准备以这样的革新使太平天国成为“新天新地新世界”,“统江山万万年”。但是当时的中国还缺乏实现这一政体的社会条件,而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这一革新的客观条件,因此,《资政新篇》实际上未能真正实行。
3.答:错误。洋务派主张培养洋务人才,但不愿改变封建科举制度。洋务派虽然也多次呼吁要对中国的科举制度进行改革,但是中国的封建制度历来是为培养官僚集团服务的。科举不改,:就不能让社会上的知识分子向往西学,近代革命的人才就不会涌现占.而对于这一点在祥痔运动时期,显然是无法触及的。
4.答:正确。一当时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还十分微弱,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维新派的势力更是非常弱小,很多人自身还保留着封建士大夫的痕迹。他们既没有严密的组织,也不掌 握实权和军队,更没有去发动群众。这样,他们就只能把自己实行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其力量根本无法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相抗衡。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遭到失败。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4、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4.答:正确。一方面,中国共严党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与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它所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是在斗争中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的科学社会主义。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本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具有坚强的革命性。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而且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工人阶级根本不可能进行和平的议会斗争,他们很少可能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抱有期望。
第五章中国革命新道路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革命战争。
4.答:正确.,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群众,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主要是落实在对广大农民的领导上。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而农民是人民军队的主要来源,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战争战略基地。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反封建,而反封建的核心足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3.1 938年1 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以后,继续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战略性进攻。
4.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政府反共倾向日益增长。
3.答:错误。由于遭到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日军在1 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以后,被迫停止对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在坚持灭亡中国的总方针下,日本调整侵华政策,实施“以华制华”和“以战养战”策略,对国民党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在占领区加紧扶植傀儡政权,缱立和发展汉奸组织;逐步将主要兵力用于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
4.答:正确。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国民党在重申坚持持久抗战的同时,其对内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这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国民党顽固派连续发动三次反共高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出现危机。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1.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达成的五项协议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
2.第三条道路的幻灭是因为蒋介石的专制独裁统治。
3.《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这与“五四指示”的内容是一致的。
4.中国的民主党派并不是单一阶级的政党。
1.要点:错误。1 946年1月,以国共两党的重庆谈判为基础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其目的是商讨和平建国问题。会议达成了五个协议:《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关于宪章问题的协议》、《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关于国民大会问题的协议》,《和平建国纲领》,这些协议较多地吸收丁民主人士的意见,对国家的政治体制等进行了规定,以发展民主;限制独裁;政协协议要实现的不完全是中国共产党所设想的建国方案,在政权组织形式上,其内容更接近于英法等国实行的议会制和内阁制,所以,它们不是靳民主主义性质的。
2.要点:不准确。第三条道路幻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代表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他们在经济上、政治上软弱,不具备实现资产阶级建国主张的能力和勇气;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都不允许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国人民巳将代表他们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主心骨,不允许在中国建立任何类型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解放战争的迅速推进昭示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政策的说服力、吸引力、感召力,促使社会中间势力迅速放弃旧民主主义的立场,转向新民主主义的立场;蒋介石实行专制独裁,对民主人士的迫害以事实证明了第三条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促使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放弃第三条道路。
3.要点:不完全正确。1947年7月至9月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并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但是,此前中共中央在1 946年5月发布的“五四指示”.虽然把党在抗日战争期间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耕者有其田”的政策,但当时并没有明确提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因此这两个文件在内容上是有差别的。
6.高考成语辨析题复习指南 篇六
一、以一当十——高效利用高考资源
当前,有关高考复习资料漫天飞舞,良莠不齐。成语辨析的复习的确需要一定量的训练。因而不少老师用心良苦,费心费力收集资料,我们同学为了减少遗漏,搞题海战术,但是始终穷于应付。笔者以为,考生可利用的最规范、最权威的复习资料莫过于历年的高考试题。试想,高考作为我国最高规格的考试,哪一道题目不是经过了专家组的精心研究、反复讨论推敲、层层筛选、最后才确定下来的?因而高考出现过的每一道题目都有“一以当十”的作用。但是,我们的不少同学,往往以“已考过”或“已作过”为由,忽略了对最珍贵的复习资料的充分研究与利用,这无疑是最大的浪费,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所犯的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低级错误。
二、望、闻、问、切——摸索试题特点
子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成语辨析的复习也如此。当我们面对题目时,不要急于去寻找答案,而要进行仔细观察、深入研究。
首先让我们来观察2007年的全国高考成语辨析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007年全国卷)
A、这些战士虽然远离家乡,远离繁华,每天过着艰苦单调的生活,但是他们一个个甘之若饴,毫无怨言。
B、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C、故乡变化真大,高楼拔地起,小路变通衢,不毛的小山被夷为平地,建成了现代化的开发区,真是沧海桑田啊!
D、我国的智力残疾人已有1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缺碘造成的,所以坚持食用含碘盐并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题干要求考生选出“不恰当”选项,意味着有三个成语的使用是恰当的。可采用排除法。“无足轻重”与“举足轻重”意义相反,“甘之若饴”中的“饴”与“糖”意义相同,“沧海桑田”形容变化很大,结合语境,不难判断它们的使用是恰当的。“蠢蠢欲动”是一个贬义词,属于成语感情色彩与语境不相协调的问题。
拿到试题,考生首先要整体观望,明确题干的要求;要有灵敏的嗅觉,感受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搜索大脑储备,追问是否存在比所考查的成语更为常用或意义相近或相反的成语;仔细把脉,比较对照,排除干扰,准确判断。
通过对10多年的高考试题的“望”、“闻”“问”“切”,仔细研究,不难发现此类题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高考成语辨析题重在考查考生的辨析、运用能力,抗干扰能力,所以所考查到的多为常见的且又容易混淆、误用的成语。比如1995年所考查的四个成语“无所不为、半斤八两、首当其冲、想入非非”,1996年考查的近义成语“目不暇接、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应接不暇”,1997年考查的“莘莘学子”(复数成语用于单数环境中)、“不孚众望”(容易与“不负众望”混淆)、“万人空巷”(让人误认为“空无一人”)、2004年的“事倍功半”(容易与“事半功倍”混淆)、2005年的A项“百里挑一”(误用为“鳞毛凤角”)等都具有这个特点。
②命题者多从以下角度设置障碍:或故意曲解成语的意义(如望文生义、顾名思义、不考虑成语使用范围而随意搭配、任意扩大缩小语义等);或故意混淆成语感情色彩,以次充好;或张冠李戴,指鹿为马;或断章取义、割断古今等等,以达到混淆视听、搅乱考生思维的目的。考生若能仔细观察、深入分析研究,便可明确此题型特点,并逾越障碍,找出题目的突破口,进而有的放矢地选择、确定正确答案。
③分析成语辨析题的题干要求,从1997年开始,要求选出“恰当”选项的有7次,“不恰当”选项(分别为2003年、2004年、2005年和2007年)的有4次。2003年之前,题干多要求正选,这有利于汉语言的规范与纯洁;2003开始多要求选出“不恰当”选项,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试题难度,也从一个侧面体现高考从选拔性向大众化逐渐转变的轨迹。
④通过对近几年高考成语辨析题的观察,我们还不难发现,考试范围在进一步扩大,不回避考查常用的惯用语、俗语、歇后语。比如2007年浙江省的高考题就考了“外来的和尚好念经”、‘马尾巴串豆腐等俗语。考试范围的扩大对考生提出了关注生活,从群众中学习语言的要求。
三、辨证施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中医给病人诊断注重望、闻、问、切,对不同病症,乃至患同一病症的不同患者进行辨证施治;成语辨析中也应力求做到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1.思考成语的意义。
①“一词多义”型成语的辨析。
汉语词汇中存在大量一词多义的现象,作为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语也是如此。一个成语孤立地理解其意义往往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它一旦被置放到特定的语境中,其意义便被确定下来。
例:他就静悄悄地看下去,看到把各种责难驳斥得体无完肤之后,他又轻声念起来。
“体无完肤”一般情况下用于形容人体受伤程度,但是它还可以用来比喻论点等被全部驳倒或文章等删改很多。例题中显然是采用了第二种用法。
又如:前面提到的2000年的高考题,不少考生只是片面的理解B项中的“淋漓尽致”只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而不知它还可以指暴露得很彻底,所以误认为这个成语的使用是不正确的。
②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的把握。
像前面提到的1997年高考题中的A、D两项中所考查的“莘莘学子”“万人空巷”,都很容易让人犯望文生义的错误。对于前者,很多考生把“莘(shēn)”读成“(xīn)”音,进而也就把它的意义等同于“辛苦”的辛,所以也就不理解整个成语是“众多的学子”的意思。对于后者,根据字面,很容易让人误解为“街上空荡荡的,路上没有行人”,而事实上,它是指街巷居民都出来了,多用来形容盛大的集会或新奇的事物把居民给吸引住了的场景。
再如:他给杂志社的稿子退回来了,大家取笑为不刊之论。
辨析该成语,关键是对“刊”这一语素的理解。有些同学望文生义想当然地认为“刊”即“刊登”,而不知道“刊”是“删除”的意思,进而便误解了整个成语的意思,还有比如“文不加点”、“空穴来风”等词语经常为人们所误用。
类似容易让人望文生义的成语的辨析最忌主观臆断,考生在复习中应该做到“四勤”,即勤查词典、勤质疑、勤归纳(典型例子)、勤制卡片。
③考虑成语的适用范围和搭配对象。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很多成语也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搭配对象。
例: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例: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可谓汗牛充栋。
以上两例分别是1999年高考题B项和2000年的A项,都是成语运用不恰当的选项。两者的共同毛病在于搭配错误。“美轮美奂”是用来形容房屋的高大华美,然而例题中则把它用来形容花鸟虫兽、人物形象上;“汗牛充栋”的意思是书多得堆满屋,往外运时牛马累得出汗。后用该成语来形容书籍或资料很多。例题中拿它用来形容刻苦学习的楷模很多,显然失当。
诸如美轮美奂、汗牛充栋、良莠不齐(用来比喻好人和坏人难于区分,较参差不齐的使用范围要狭窄得多)等成语,辨析时不妨考虑它们的搭配对象或使用范围,也可采用成语的替代方法来确定其使用是否正确。
2.考虑成语及其所在语境的感情色彩是否协调一致。
辨析成语的感情色彩与所在的语境的感情倾向是否一致,是成语辨析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1995年—2007年的全国高考卷试题中,涉及考查成语的感情色彩的占了绝大多数。比如:1995年的A项(无所不为)、1997年的C项(趋之若鹜)、1998年的B项(处心积虑)、2006年的C项(拍手称快)、2007年的B项(蠢蠢欲动)等成语多为贬义词,命题者故意把它们用在褒义的语境中,这就造成了成语的感请色彩与语境的感情倾向的不和谐。当然还有褒词贬用的情况,考生要注意辨析。
下面我们再来看几个例子:
⑴谭嗣同愿作为变法牺牲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确乎少些刚烈。
⑵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⑶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车。
例题⑴中的“始作俑者”常比喻首开恶例的人,语境中则蕴涵着对谭嗣同的由衷的赞美,二者不和谐。题例⑵中的“面目全非”也是一个贬义词,与语境不符。例题⑶中的“同心同德”则是个褒义词,而语境讲的是罪犯间相互勾结,共同犯罪,显然成语的色彩与语境的倾向是不协调的。
由上述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成语的辨析离不开对其本身和语境的感情色彩的分析研究、比较对照。
3.追本溯源,探究成语的来源,避免断章取义。
例:我厂的改革任重道远,堪称邯郸学步。
“邯郸学步”一语出自《庄子· 秋水》,讲的是燕国有一个人,看到赵都邯郸人走路的姿势很美,就跟着学起来,结果不但没有学好,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掉了,只好爬着回去。现用来比喻模仿别人的东西不成,反而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给忘了。了解了这一典故,结合具体的语境,考生便不难作出正确的判断。
类似于邯郸学步、相濡以沫、叹为观止、火中取栗等有着渊源的成语的辨析,我们必须追本溯源,考察它的出处,这样方能避免断章取义。
总之,考生在复习这一类题目时,不可拘泥于一个角度、一种方法,而应该统观全局,把所要考察的成语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研究,即要联系上下文做整体阅读;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也不宜搞题海战术,要充分重视历年高考试题的资源的利用,并授学生以“渔”,引导他们多思考,通过一定量的典型题目的分析研究以深入挖掘潜藏于题目中的规律,并用于指导实践。那么,学生在复习或考试时,就能像庖丁解牛一样做到游刃有余了。
7.词语辨析题综析 篇七
请看下面这道选择题:
①、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B.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
C.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
D.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芳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该选择哪一项?要做具体分析。A句,“人声鼎沸”的陈述对象是“读一阵书”,这读书的声音就像水烧开了一样,沸腾。作者巧妙地将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使读书的声音形象可感。搭配上没有问题。B句,“高枕而卧”陈述的对象是“他”;“高枕而卧”的意思是,垫高了枕头躺着,形容不加警惕。运用这个细节,是为了突出“小盒子”的巨大功效,同时也是对“吓得要死”的“他”的最好安慰。用在这里也没有什么不妥。C句,陈述的对象是“长江大河”,说它“一泻万里”,也没有出现搭配上的问题。“一泻万里”本来就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适用范围恰当。D句,“芳草萋萋”,“芳草”就是香草,而“凄凄”,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芳草萋萋”是对“另外一条路”的环境描写,是“诱人”、“美丽”的原因,从适用对象、范围、搭配来看,均没有问题。
这样看来,四个词语均使用恰当。可是,阅卷答案提供的却是D句。
如果,以上的分析没有问题,自然就引申出一个新的问题:词语使用恰当与否的标准是什么?或者说辨析词语使用恰当与否的切入角度有哪些?
邢福义主编的《现代汉语》(1986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64页,关于“同义词的辨析”可以作为参考。邢福义认为,辨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意义方面辨析。可以考察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词义的重点;
二、从色彩方面辨析。可以考察感情色彩、语体色彩;
三、从用法方面辨析,可以考察适用对象、搭配关系、词性和造句功能。
也就是说,词语使用的恰当与否,可以从以上八个方面的任何一个角度切入,就可以做出基本的判断。
以上八个方面,还需要结合例句具体说明。②、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童年》,唱的娓娓动听。
③、杨二嫂显出鄙薄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④、“五一”长假期间,滔滔不绝的游客使各地风景区热闹非凡。⑤、绿茵场上,足球健儿们精神矍铄,斗志昂扬,精湛的球技倾倒了数万球迷。⑥、日本帝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具匠心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简析:
②句,“娓娓动听”一词的意思是“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讲故事动听”,用在唱歌上是不合适的。③、“鄙薄”一词有两个义项:一是书面语,“轻视,看不起”;二是多用于谦词,“浅陋微薄”。它的同义词“鄙夷”只有一个义项“轻视,看不起”,所以在此用“鄙夷”比用“鄙薄”好。④、“滔滔不绝”的意思是“形容话多,连续不断”,用在这里是不适合的,应改为“络绎不绝”。⑤、“矍铄”一词的意思是“形容老年人很有精神的样子”,用来修饰“健儿”是不合适的。⑥“别具匠心”是指“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多指文学艺术的创作)”,是褒义词。根据这句话的语言环境,应该用贬义词,如“别有用心”。再来分析几道2011年的中考试题:
⑦、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粮的供养。
B .庆祝“六一”的晚会上,俩小朋友模仿的小品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C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拉帮结派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D.“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⑧、依据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思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色——变本加厉
解释:“本”有“原来”的意思。
判断:“本色”指原来的面貌;“变本加厉”之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B.兴致——专心致志
解释:“致”有“实现”的意思。
判断:“兴致”指兴趣实现了;“专心致志”指专心地去实现志向。
C.预测——变化莫测
解释:“测”有“推测”的意思。
判断:“预测”指预先推测;“变幻莫测”指变化多端,难以推测。
D.畅游——畅所欲言
解释:“畅”有“尽情”的意思。
判断:“畅游”指尽情地游览;“畅所欲言”指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⑨、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
B.某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滥用食品添加剂以获取高额利润,严重危害了百姓健康。
C.与书为友能够让你获益匪浅,将不同的书视为自己的朋友,就能增长阅历,丰富思想,增添情趣。
D.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⑩、结合语境,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福州地铁修建已成为我市家喻户晓的大事。(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B.海交会整合了两岸各自的资源,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双赢。(双赢:双方都获益。)
C.张老师那幽默风趣的一席话吗,让全班同学忍俊不禁。(忍俊不禁:忍住不敢发出笑声。)
D.在省中学生运动会的开幕式上,一群阳光少年的表演很给力,赢得观众阵阵掌声。(给力:形容精彩、酷、棒。)
分析:
⑦题,A句,“触类旁通”是指“掌握了关于某一事物的知识,而推知同类中其他事物”。“推知”动作的发出者是人,而不能是“树根”,适用对象错误。B
句,“忍俊不禁”是指“忍不住笑”,已经包含了“笑”,与后文重复。C句,“拉帮结派”是指“拉帮结伙”,贬义词。D
⑧题,ABCD
⑨题,ABCD
【民族理论辨析题】推荐阅读:
民族宗教理论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教育试题及答案 200 题11-01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实践教学 调查报告09-22
民族理论政策法规知识学习教育月活动计划12-26
民族团结20题11-25
新课程理论填空题07-01
强化理论材料分析题08-23
数控铣工高级理论题01-02
消毒供应中心理论题集06-16
中央银行理论客观题11-27